CN215109203U - 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09203U
CN215109203U CN202120844901.4U CN202120844901U CN215109203U CN 215109203 U CN215109203 U CN 215109203U CN 202120844901 U CN202120844901 U CN 202120844901U CN 215109203 U CN215109203 U CN 215109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earing
bearing cap
engine
connecting rod
cap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449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欢
李瑞欣
陈尚尚
罗俊
马亚坛
宁科亮
李贺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08449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09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09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09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及汽车,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包括主轴承盖与连接组件,主轴承盖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主轴承盖沿着发动机的曲轴轴线方向间隔布置,主轴承盖上设有用于安装曲轴的圆弧槽,连接组件包括将多个主轴承盖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分别位于主轴承盖的两侧,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分别用于与发动机的机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通过与发动机机体连接,可以提高机体刚度,从而替代在曲轴箱内增加加强板,避免占用曲轴箱内的布置空间。

Description

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针对发动机曲轴的安装,一般通过主轴承盖与发动机机体共同支撑,即,主轴承盖与机体装配,并构成支撑曲轴旋转的轴承零部件。然而,机体的刚度,即机体的模态,影响着整车的噪声。当机体的模态较低时,机体内部的运动激励会与之共振,进而发出噪音。目前,通常在曲轴箱内增加加强板,以提高机体的刚度,但是,这会占用曲轴箱内的布置空间。
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及汽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及汽车,旨在解决在曲轴箱内增加加强板以提高机体的刚度会占用曲轴箱内的布置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包括主轴承盖与连接组件,所述主轴承盖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主轴承盖沿着发动机的曲轴轴线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主轴承盖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曲轴的圆弧槽,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将多个所述主轴承盖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位于所述主轴承盖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机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主轴承盖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主轴承盖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分别用于与所述机体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面至所述圆弧槽的圆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定位面至所述圆弧槽的圆心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机体连接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定位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机体连接的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轴承盖位于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连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自所述第一定位面向内凹陷形成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二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自所述第二定位面向内凹陷形成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二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
优选地,所述主轴承盖上对称开设有二个第三安装孔,二个所述第三安装孔位于所述圆弧槽的两侧,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与所述机体连接,以使所述曲轴固定在所述主轴承盖与所述机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主轴承盖包括盖体以及设于所述盖体两侧的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构成V字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以及多个所述主轴承盖为铸造一体成型件。
优选地,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包括连接组件与多个主轴承盖,多个主轴承盖沿着发动机的曲轴轴线方向间隔布置,连接组件包括将多个主轴承盖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分别位于主轴承盖的两侧,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与发动机机体安装时,先将发动机曲轴放入主轴承盖上设置的圆弧槽内,再将位于主轴承盖两侧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分别与发动机的机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通过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分别与发动机机体连接,可以提高机体的刚度,从而替代在曲轴箱内增加加强板,避免占用曲轴箱内的布置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主轴承盖 2 连接组件
11 圆弧槽 21 第一连接杆
12 第三安装孔 211 第一定位面
13 盖体 212 第一安装孔
14 第一安装部 213 第一凹槽
15 第二安装部 22 第二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及汽车,旨在解决在曲轴箱内增加加强板以提高机体的刚度会占用曲轴箱内的布置空间的问题。
请参照图1,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包括主轴承盖1与连接组件2,主轴承盖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主轴承盖1沿着发动机的曲轴轴线方向间隔布置,主轴承盖1上设有用于安装曲轴的圆弧槽11,连接组件2包括将多个主轴承盖1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接杆21与第二连接杆22,第一连接杆21与第二连接杆22分别位于主轴承盖1的两侧,第一连接杆21与第二连接杆22分别用于与发动机的机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包括连接组件2与多个主轴承盖1,多个主轴承盖1沿着发动机的曲轴轴线方向间隔布置,连接组件2包括将多个主轴承盖1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接杆21与第二连接杆22,第一连接杆21与第二连接杆22分别位于主轴承盖1的两侧,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与发动机机体安装时,先将发动机曲轴放入主轴承盖1上设置的圆弧槽11内,再将位于主轴承盖1两侧的第一连接杆21与第二连接杆22分别与发动机的机体连接,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与发动机机体固定连接后,曲轴可在圆弧槽11内自由旋转。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通过第一连接杆21及第二连接杆22分别与发动机机体连接,可以提高机体的刚度,从而替代在曲轴箱内增加加强板,避免占用曲轴箱内的布置空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不仅具有支撑发动机曲轴旋转的功能外,还可以起到加强机体的刚度的作用,大幅地降低了提高机体刚度的成本。
其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连接杆21远离主轴承盖1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面211,第二连接杆22远离主轴承盖1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面(未标示),第一定位面211与第二定位面分别用于与机体抵接。为了使得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能够正确地与发动机机体连接,第一连接杆21远离主轴承盖1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面211,第二连接杆22远离主轴承盖1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面,在对发动机主轴承盖1与发动机机体进行安装时,可先将第一定位面211、第二定位面分别与发动机机体对应再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面211至圆弧槽11的圆心的距离小于第二定位面至圆弧槽11的圆心的距离。为了保证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不装反,第一定位面211至圆弧槽11的圆心的距离小于第二定位面至圆弧槽11的圆心的距离,这样保证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只有一个方向能装配。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不装反,第一定位面211至圆弧槽11的圆心的距离也可以大于第二定位面至圆弧槽11的圆心的距离。另外,采用第一定位面211与第二定位面来定位,可减少精加工定位孔和定位套的个数,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面211上开设有用于与机体连接的多个第一安装孔212,第二定位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机体连接的多个第二安装孔(未标示),多个第一安装孔212与多个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面211上开设有用于与机体连接的多个第一安装孔212,锁紧螺栓穿过发动机机体并锁紧在第一安装孔212内,第二定位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机体连接的多个第二安装孔,锁紧螺栓穿过发动机机体并锁紧在第二安装孔内。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与发动机机体的连接更牢固可靠,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安装孔212与多个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锁紧螺栓通过锁紧在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212与第二安装孔,可将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与发动机机体在第一定位面211与第二定位面的连线方向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机体的刚度。
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主轴承盖1位于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212与第二安装孔的连线上。为了使得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能够获得更好的刚度,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通过将主轴承盖1设于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212与第二安装孔的连线上,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与发动机机体通过第一安装孔212以及第二安装孔连接,可以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机体的刚度。
其中,第一连接杆21自第一定位面211向内凹陷形成多个第一凹槽213,第一凹槽213位于二个相邻的第一安装孔212之间,第二连接杆22自第二定位面向内凹陷形成多个第二凹槽(未标示),第二凹槽位于二个相邻的第二安装孔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21自第一定位面211向内凹陷形成多个第一凹槽213,多个第一凹槽213间隔设置,使得第一定位面211被划分成若干个,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定位效果,任意二个相邻的第一凹槽213之间的第一定位面2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12,第二连接杆22自第二定位面向内凹陷形成多个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凹槽间隔设置,使得第二定位面被划分成若干个,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定位效果,任意二个相邻的第二凹槽之间的第二定位面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凹槽213与第二凹槽的设置,可以使得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保持好的刚度时,减少重量。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多种功能,第一定位面211及第二定位面分别与机体的配合为过渡配合。为了减少获得更好的定位效果,第一定位面211及第二定位面分别与机体的配合采用过渡配合。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主轴承盖1上对称开设有二个第三安装孔12,二个第三安装孔12位于圆弧槽11的两侧,第三安装孔12用于与机体连接,以使曲轴固定在主轴承盖1与机体之间。为了使得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对发动机曲轴具有更好的支撑效果,主轴承盖1上对称开设有二个第三安装孔12,二个第三安装孔12位于圆弧槽11的两侧,安装时,将曲轴放入圆弧槽11内,再通过锁紧螺栓穿过第三安装孔12将发动机主轴承盖1与机体固定,以使曲轴固定在主轴承盖1与机体之间,主轴承盖1与机体配合支撑曲轴转动。
而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所示,主轴承盖1包括盖体13以及设于盖体13两侧的第一安装部14与第二安装部15,第一安装部14远离盖体1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1连接,第二安装部15远离盖体1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22连接,第一安装部14与第二安装部15构成V字型。在保证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的具有良好的刚度下,尽量减少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的用料,以减小其重量,主轴承盖1包括盖体13以及设于盖体13两侧的第一安装部14与第二安装部15,第一安装部14远离盖体1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1连接,第二安装部15远离盖体1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22连接,第一安装部14与第二安装部15构成V字型,V字型的结构,可减少发动机主轴承盖1的变形,提高发动机主轴承盖1抵御曲轴弯曲变形的能力,进而提高曲轴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以及多个主轴承盖1为铸造一体成型件。为了获得更好的刚度,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以及多个主轴承盖1采用一体铸造成型,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以及多个主轴承盖1为一体成型件,可有效减少零件数量,提高装配效率,降低装配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的所有的技术特征及对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包括:
主轴承盖,所述主轴承盖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主轴承盖沿着发动机的曲轴轴线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主轴承盖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曲轴的圆弧槽;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将多个所述主轴承盖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位于所述主轴承盖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机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主轴承盖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主轴承盖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分别用于与所述机体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面至所述圆弧槽圆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定位面至所述圆弧槽圆心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机体连接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定位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机体连接的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承盖位于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连线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自所述第一定位面向内凹陷形成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二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自所述第二定位面向内凹陷形成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二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承盖上对称开设有二个第三安装孔,二个所述第三安装孔位于所述圆弧槽的两侧,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与所述机体连接,以使所述曲轴固定在所述主轴承盖与所述机体之间。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承盖包括盖体以及设于所述盖体两侧的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构成V字型。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以及多个所述主轴承盖为铸造一体成型件。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
CN202120844901.4U 2021-04-21 2021-04-21 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5109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4901.4U CN215109203U (zh) 2021-04-21 2021-04-21 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4901.4U CN215109203U (zh) 2021-04-21 2021-04-21 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09203U true CN215109203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71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44901.4U Active CN215109203U (zh) 2021-04-21 2021-04-21 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09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17926B2 (en) Heat exchanger support structure of motor vehicle
CN110978977A (zh) 一种纯电动车的电机总成悬置结构及悬置系统
CN215109203U (zh) 发动机主轴承盖结构及汽车
CN213322675U (zh) 汽车驱动轴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CN111873785A (zh) 一种冷却模块及包括其的汽车
CN210116572U (zh) 空气动力学套件及车辆
JP4184735B2 (ja) 車両の動力源マウント構造
CN214499270U (zh) 进气歧管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451356U (zh) 加强支架及车体
CN211731564U (zh) 一种支撑件和汽车前框体结构
CN210555111U (zh) 一种轻量化车架连接支架
CN108909445B (zh) 中间支撑架及传动轴总成
WO2017002191A1 (ja) Ecuブラケット及び車両
CN212685239U (zh) 一种汽车气瓶安装支架
CN219277426U (zh) Esc模块固定支架和车辆
CN219277222U (zh) 悬置支架、电机总成和车辆
CN217099650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过渡支架结构
CN214403781U (zh) 发动机油泵安装结构
CN214930038U (zh) 车辆用转向器的壳体以及车辆
CN218805054U (zh) 一种安装有平台化空气泵的车辆
CN218316162U (zh) 压缩机隔振支架
CN220517974U (zh) 悬置总成及具有该悬置总成的汽车
CN214240763U (zh) 制动管安装支架
CN216886585U (zh) 用于安装卷收器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20199048U (zh) 悬置安装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