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3902U - 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3902U
CN212773902U CN202020801010.6U CN202020801010U CN212773902U CN 212773902 U CN212773902 U CN 212773902U CN 202020801010 U CN202020801010 U CN 202020801010U CN 212773902 U CN212773902 U CN 212773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lamping
clip
transition connecting
fro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10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chen Xinyuan Chongq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chen Xinyuan Chongq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chen Xinyuan Chongq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chen Xinyuan Chongq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10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3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3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39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所述的固定卡子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下方设有卡销;所述的卡销四周设置有镂空孔,并在镂空孔中设置反向限位块;所述的底座上表面设有加强块;所述的底座所在平面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包括过渡连接部、卡接部以及限位部;所述的过渡连接部与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的卡接部一端连接过渡连接部,另一端连接限位部。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在底座所在平面的一侧设有卡槽。将卡槽相对底座平行设计,这样在对前罩撑杆进行卡接时,对Z向空间要求较低,使撑杆布置更灵活,更利于前舱整体的布置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
背景技术
车型在前期开发时,前罩撑杆的布置形式及位置因受限于前舱其他零部件(如:冷却系统、前端模块、前舱装饰盖板、大灯底座等)的空间要求,特别难以布置。目前前罩撑杆的布置方式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撑杆布置与前端模块(前舱横梁)处,但该布置方式与前罩内板存在干涉风险。
第二种是:撑杆布置于大灯横梁处,但该布置方式单独采用大灯横梁做单独避让结构,增加成本及空间。
第三种是:撑杆布置于前罩内板处,但该布置方式在前罩关闭时,有撑杆掉落的风险。
另外,上述关于撑杆的那种布置方式,均对布置空间Z向(即竖向)距离有一定要求,否则就会出现干涉或过关量不足的风险。
中国专利文献CN201821038969.8,申请日20180702,公开了一种撑杆卡子及支撑系统,设计汽车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撑杆卡子存在通用性不强,寿命不长及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该撑杆卡子包括连接板、卡头和子母扣;连接板包括联系设置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卡头设置于第二平板,且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撑杆的撑杆空间;子母扣沿垂直于第一平板的方向穿设于第一平板,用于将连接板可拆卸地固定于车体。该支撑系统包括大灯横梁和上述的撑杆卡子。
上述专利文献的撑杆卡子通用性强,寿命长,成本较低。但是关于一种占用空间小,使得撑杆布置灵活,更利于前舱整体的布置设计的技术方案则未见相应的公开。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占用空间小,使得撑杆布置灵活,更利于前舱整体的布置设计的固定卡子,而关于这种固定卡子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使得撑杆布置灵活,更利于前舱整体的布置设计的固定卡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所述的固定卡子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下方设有卡销;所述的卡销四周设置有镂空孔,并在镂空孔中设置反向限位块;所述的底座上表面设有加强块;所述的底座所在平面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包括过渡连接部、卡接部以及限位部;所述的过渡连接部与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的卡接部一端连接过渡连接部,另一端连接限位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反向限位块为楔形状,且反向限位块上端尺寸大,下端尺寸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反向限位块相对卡销向外伸出,且反向限位块的上顶面与底座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座上的加强块共有两个,且两个加强块平行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过渡连接部的内外表面均设有外侧加强筋组件和内侧加强筋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外侧加强筋组件和内侧加强筋组件均有两个,且外侧加强筋组件与加强块过渡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外侧加强筋组件和内侧加强筋组件均为弧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卡槽所围合的弧形空间为倾斜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限位部相对卡接部的端部向外侧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卡接部的整个内壁面均位于底座的横向方向上,且在底座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底座所在平面的一侧设有卡槽。该设计的效果是:将卡槽相对底座平行设计,这样在对前罩撑杆进行卡接时,对Z向(相对底座的竖直方向)空间要求较低,使撑杆布置更灵活,更利于前舱整体的布置设计。
2、设有限位块为楔形状,该设计的效果是:便于对前罩钣金进行反向限位,便于卡槽与前罩撑杆装配时保持稳定。倘若无反向限位块,仅仅依靠卡销与前罩钣金的固定来承载,则卡销会力的作用下脱出,卡槽失去卡接效果。
3、卡槽上的过渡连接部的内外表面均设有外侧加强筋组件和内侧加强筋组件。该设计的效果是:使得过渡连接部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均能得到加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与卡销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卡槽的外侧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卡槽的内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的固定卡子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卡子与前罩钣金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底座 2.卡销
3.镂空孔 4.反向限位块
5.加强块 6.卡槽
61.过渡连接部 62.卡接部
63.限位部 7.外侧加强筋组件
8.内侧加强筋组件 9.前罩钣金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所述的固定卡子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下方设有卡销2;所述的卡销2四周设置有镂空孔3,并在镂空孔3中设置反向限位块4;所述的底座1上表面设有加强块5;所述的底座1所在平面的一侧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包括过渡连接部61、卡接部62以及限位部63;所述的过渡连接部61与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的卡接部62一端连接过渡连接部61,另一端连接限位部63。
请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与卡销2连接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反向限位块4为楔形状,且反向限位块4上端尺寸大,下端尺寸小。所述的反向限位块4相对卡销2向外伸出,且反向限位块4的上顶面与底座1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底座1上的加强块5共有两个,且两个加强块5平行分布。
请参照图3和图4,图3为卡槽6的外侧方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卡槽6的内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过渡连接部61的内外表面均设有外侧加强筋组件7和内侧加强筋组件8;所述的外侧加强筋组件7和内侧加强筋组件8均有两个,且外侧加强筋组件7与加强块5过渡连接;所述的外侧加强筋组件7和内侧加强筋组件8均为弧形结构。
请参照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的固定卡子的平面示意图。所述的卡槽6所围合的弧形空间为倾斜结构;所述的限位部63相对卡接部62的端部向外侧倾斜;所述的卡接部62的整个内壁面均位于底座1的横向方向上且在底座1的下方。
该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的底座1所在平面的一侧设有卡槽6。该设计的效果是:将卡槽6相对底座1平行设计,这样在对前罩撑杆进行卡接时,对Z向(相对底座1的竖直方向)空间要求较低,使撑杆布置更灵活,更利于前舱整体的布置设计。
设有限位块。该设计的效果是:便于对前罩钣金9(见图6)进行反向限位,便于卡槽6与前罩撑杆装配时保持稳定。倘若无反向限位块4,仅仅依靠卡销2与前罩钣金9的固定来承载,则卡销2会力的作用下脱出,卡槽6失去卡接效果。
所述的反向限位块4为楔形状,且反向限位块4上端尺寸大,下端尺寸小。该设计效果是:采用楔形状的钣金,与钣金接触面积大,反向限位效果好。
所述的反向限位块4相对卡销2向外伸出,且反向限位块4的上顶面与底座1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该设计的效果是:避免卡销2的干涉而影响反向限位。通过设置间隙,留有活动余量,具有让位特性。
所述的底座1上的加强块5共有两个,且两个加强块5平行分布。该设计的效果是:对底座1进行加固的作用,因当前罩撑杆与卡槽6装配时,卡槽6受到力的作用,该力同时也会作用于底座1,底座1不进行加强,容易损坏。
所述的过渡连接部61的内外表面均设有外侧加强筋组件7和内侧加强筋组件8。该设计的效果是:使得过渡连接部6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均能得到加强。
所述的外侧加强筋组件7和内侧加强筋组件8均有两个,且外侧加强筋组件7与加强块5过渡连接。该设计效果是:采用过渡连接,使得底座1与过渡连接部61一同被加强,即实现整体加强,加强效果好。
所述的外侧加强筋组件7和内侧加强筋组件8均为弧形结构。该设计的效果是:采用弧形设计,能够与过渡连接部61的外表面与内表面均能够实现紧密贴合,便于进行稳定加强。
所述的卡槽6所围合的弧形空间为倾斜结构。采用倾斜结构设计,顺应过渡连接部61的表面结构,便于前罩机械撑杆的卡入。
所述的限位部63相对卡接部62的端部向外侧倾斜。该设计的效果是:通过外侧倾斜,增大了卡槽6的端部面积,以便更大范围的对卡槽6中所安装的前罩机械撑杆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底座1所在平面的一侧设有卡槽6。该设计的效果是:将卡槽6相对底座1平行设计,这样在对前罩撑杆进行卡接时,对Z向(相对底座1的竖直方向)空间要求较低,使撑杆布置更灵活,更利于前舱整体的布置设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卡子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下方设有卡销;所述的卡销四周设置有镂空孔,并在镂空孔中设置反向限位块;所述的底座上表面设有加强块;所述的底座所在平面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包括过渡连接部、卡接部以及限位部;所述的过渡连接部与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的卡接部一端连接过渡连接部,另一端连接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向限位块为楔形状,且反向限位块上端尺寸大,下端尺寸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向限位块相对卡销向外伸出,且反向限位块的上顶面与底座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的加强块共有两个,且两个加强块平行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连接部的内外表面均设有外侧加强筋组件和内侧加强筋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加强筋组件和内侧加强筋组件均有两个,且外侧加强筋组件与加强块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加强筋组件和内侧加强筋组件均为弧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所围合的弧形空间为倾斜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部相对卡接部的端部向外侧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部的整个内壁面均位于底座的横向方向上,且在底座的下方。
CN202020801010.6U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73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1010.6U CN212773902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1010.6U CN212773902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3902U true CN212773902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67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101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73902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39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73902U (zh) 一种前罩机械撑杆的固定卡子
CN211107411U (zh) 一种磁悬浮列车上裙板
CN211167109U (zh) 车辆前端框架和车辆
CN220114566U (zh) 一种车辆底盘防护板
CN216002177U (zh) 一种散热器总成的固定装置
CN219115572U (zh) 机舱前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356298U (zh) 用于车厢的型材
CN217415900U (zh) 前风窗下横梁总成、前围总成及车辆
CN220924276U (zh) 后纵梁、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CN219295524U (zh) 大水箱框架
CN218616861U (zh) 副车架及电机悬置的组合定位机构
CN216184767U (zh) 一种车身支架结构
CN220951075U (zh) 一种带有软限位组件的底板装置
CN219361161U (zh) 加强梁结构及车辆
CN213948115U (zh) 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
CN217106586U (zh) 一种汽车门铰链加强结构
CN219467876U (zh) 一种皮卡车用扰流板总成
CN216715074U (zh) 一种卡车驾驶室用高稳定减震器
CN217170795U (zh) 汽车前副车架
CN215706643U (zh) 汽车副车架
CN211000901U (zh) 一种圆柱与槽复合型动力电池支架导向定位连接结构
CN210082926U (zh)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安装结构
CN218579577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叉车定位接头
CN214928808U (zh)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的前稳定杆安装系统
CN220053932U (zh) 一种新型前接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