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2118U - 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及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及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2118U
CN211222118U CN201921623010.5U CN201921623010U CN211222118U CN 211222118 U CN211222118 U CN 211222118U CN 201921623010 U CN201921623010 U CN 201921623010U CN 211222118 U CN211222118 U CN 211222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n
product
cover
position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30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沐台
李炎球
杨武锦
张剑秋
杨桐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iwei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iwe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iwei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iwe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230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2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2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2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以及一种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勺盖压合组装设备和分别向勺盖压合组装设备输送盖类产品、勺类产品的盖子供给线及上述的勺子高速排料设备;盖子供给线包括根据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注塑机、模内贴标机,模内贴标机包括良品运输线和根据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良品运输线上方的标签卡匣、产品移送装置、视觉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运行过程井然有序,实现了对盖类产品膜内贴标、检测及与勺类产品装配的全自动化生产;另外,经由横移机构带动定位平台横向移动,自由调节定位平台与定位平台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置,克服高速生产状态下的勺类产品理料的技术难点,有效防呆。

Description

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及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勺盖压合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及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作为八宝粥、酸奶等同类产品中,盖勺组装后再进行包装是主要生产工艺。
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此类产品的生产模式必然是全自动化高速生产,在一定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提高产能,则越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在盖类包装产品的生产中,依据注塑工艺、注塑模具制造技术的日益成熟及结合模内贴标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模式;
但目前,盖子模内贴标后结合勺子类注塑产品仍单一的在注塑车间进行生产后再转移至包装车间进行装配,自动化程度不高,造成生产环节过多且易污染,同时现有的包装车间多为大量人工组装,影响效率和成品质量,投入成本过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并且,一次实现多个产品的组装,需要在机械手搬运作业前完成勺子、盖子类产品的排料,且对排料的精度有较高的需求,而从全自动高速生产模式的角度出发,高速生产状态下的勺子的理料一直是行业技术难点,若采用传统的排料方式,在加快机械手运转速度的同时,排料的速度难以跟上该机械手的节奏,则该排料工序拖慢了整个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及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包括:机台以及若干并排地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勺子进料线;所述勺子进料线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盘、进料机构、分料机构、储料装置以及定位平台,若干所述勺子进料线的定位平台从左至右依次向后偏置;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第一直线振动器以及固定在该第一直线振动器上的排列储料板,该排列储料板上并排地设有若干用于将勺类产品从该分料机构输送至定位平台的排料通道;且于所述机台上还设有用于驱使所述定位平台横向移动的横移机构。
一种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勺盖压合组装设备和分别向该勺盖压合组装设备输送盖类产品、勺类产品的盖子供给线及上述的勺子高速排料设备;所述盖子供给线包括根据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注塑机、模内贴标机,所述模内贴标机包括良品运输线和根据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该良品运输线上方的标签卡匣、产品移送装置、视觉检测装置。
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包括电机旋转台以及竖直设置的展台;所述展台活动安装在该电机旋转台上,且于所述展台上竖直地设有丝杆滑台模组,所述丝杆滑台模组的滑台上排列地设置有若干第一内侧吸盘;对应所述展台设有若干CCD摄像头,且于若干所述CCD摄像头两侧对应该产品旋转调位机构还设有光源补充模块。
所述产品移送装置上对应所述标签卡匣、注塑机的注塑模具设有标签移送模组,所述产品移送装置上还对应所述注塑机的注塑模具、检测设备设有产品移送模组;所述产品移送装置包括纵向设置的电机直线模组、活动安装在该电机直线模组上的支撑臂;所述标签移送模组包括可横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臂末端的第一延展臂,所述第一延展臂的一侧固定有标签吸盘;所述产品移送模组包括可横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臂末端的第二延展臂,所述第二延展臂的一侧固定有吸盘固定板,所述吸盘固定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内侧吸盘设置有若干第一外侧吸盘。
所述良品运输线上还对应所述视觉检测装置设有分选装置;所述分选装置包括设置在该良品运输线上的升降固定架,该升降固定架上间隔均匀地固定了若干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纵向两端均开有沿横向中心线对称的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且相邻两定位块间固定有纵向设置的吹气装置,该吹气装置的纵向两端均设有喷嘴;于所述良品运输线的下方对应所述分选装置还设有不良剔除输送线。
于所述升降固定架上方对应所述展台设有可水平翻转的翻转固定板,该翻转固定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内侧吸盘固定有第二外侧吸盘,该翻转固定板的左端固定有纵向设置的转轴;该转轴由一曲柄连杆模组驱使转动;对应所述翻转固定板、升降固定架设有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由竖直设置的直线气缸驱使上下移动;于所述升降平台的下端面对应所述第二外侧吸盘设有第二内侧吸盘。
所述勺盖压合组装设备包括主输送装置以及沿所述主输送装置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入料工位、压合工位、检测工位和出料工位,于所述入料工位处设置有变距移载装置,所述压合工位上对应所述定位平台设置有压合移载装置。
所述变距移载装置包括用于吸取盖子的第一吸附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附装置横移的第一横移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第一安装件、至少四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的吸附取料机构和用于调整相邻所述吸附取料机构之间间距的变距装置。
所述吸附取料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吸附治具和至少两组相邻所述第一固定吸附治具设置的活动吸附治具,于相邻设置的所述活动吸附治具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吸附治具,所述第一固定吸附治具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所述活动吸附治具与所述变距装置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
所述变距装置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的第一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拉杆,于所述拉杆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活动吸附治具横移的后限位块和前限位块,所述第二固定吸附治具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且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运行过程井然有序,实现了对盖类产品膜内贴标、检测及与勺类产品装配的全自动化生产;其中,向模具提供标签以及从模具中取出注塑完成的盖类产品可同步进行,节省工序,提高效率;并通过改进的视觉检测装置,有效的避免单角度视觉误差,通过光源补充模块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进而提高检测精度、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另外,经由横移机构带动定位平台横向移动,自由调节定位平台与定位平台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置,克服高速生产状态下的勺类产品理料的技术难点,有效防呆。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勺子进料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分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料通道和第一分选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内贴标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产品移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视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标签卡匣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勺盖压合组装设备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距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合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理盖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1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1,包括:机台11以及若干并排地设置在所述机台11上的勺子进料线12;所述勺子进料线12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盘13、进料机构14、分料机构15、储料装置16以及定位平台17,若干所述勺子进料线12的定位平台17从左至右依次向后偏置;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第一直线振动器161以及固定在该第一直线振动器161上的排列储料板162,该排列储料板162上并排地设有若干用于将勺类产品从该分料机构输送至定位平台的排料通道162A;且于所述机台11上还设有用于驱使所述定位平台17横向移动的横移机构18。
具体地,相邻两定位平台17的纵向间距根据所需排列间距设计,勺子从振动盘13中输出,依次经过进料机构14、分料机构15、储料装置16后输送至定位平台17,实现了纵向的定位,由于若干所述勺子进料线12的定位平台17从左至右依次向后偏置,再经由横移机构18带动定位平台17横向移动,能自由调节行与行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置,以实现不同的纵向排列需求,实现对勺子的排料。
并且,该横移机构18为电机直线模组。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
所述进料机构14包括第二直线振动器141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直线振动器141上的进料通道142;该进料通道142的输入端与所述振动盘13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装置16包括第一直线振动器161以及固定在该第一直线振动器161上的排列储料板162;该排列储料板162上对应所述进料通道142的输出端并排地设有若干排料通道162A。所述定位平台17上对应所述排料通道162A的输出端设有定位放置槽171。该定位放置槽171用于放置勺子,实现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机构15包括横向固定在所述机台11上的滑轨模组151以及对应所述进料通道142、排料通道162A设置的第一分选器152、第二分选器153;所述第一分选器152、第二分选器153活动安装在该滑轨模组151的滑轨上;且该滑轨模组151上还设有分别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分选器152、第二分选器153在该滑轨模组151的滑轨上移动的第一直线气缸、皮带直线模组。
具体地,第一分选器152、第二分选器153分别负责给位于排列储料板162左半区域的排料通道162A、左半区域的排料通道162A进料;通过第一分选器152、第二分选器153交替地从进料通道142中取料,并分别输送到其负责的某一条或某几条排料通道162A中,实现高速分料;另外,已经投入使用无法再变动排列储料板162上的排料通道162A数量时,能通过第一分选器152、第二分选器153的配合工作,根据排列设计的需求相应地将从进料通道142中取得的勺子输送到特定的排料通道162A,最后勺子从排料通道162A中输出到定位平台17的定位放置槽171中,同样能实现定位,以满足不同的横向排列需求,进而能满足更多的排列设计需求,一机多用,降低设备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选器152、第二分选器15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分选器152包括活动安装在该滑轨模组151的滑轨上的纵向气动滑台1521以及分料块1522;该分料块1522与所述纵向气动滑台1521固定连接。所述分料块1522上对应所述进料通道142、排料通道162A设有分料通道;且于所述分料通道的下端面与纵向气动滑台1521间还设有纵向通槽,所述纵向通槽中活动安装有第一滑块1522A;所述第一滑块1522A的前端还设有竖直通槽,所述竖直通槽中对应所述分料通道活动安装有第二滑块1522B;于所述纵向气动滑台1521上还固定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一滑块1522A在所述纵向通槽中滑动的第二直线气缸1523。
具体地,纵向气动滑台1521的设置,使分料通道能在纵向移动;第二滑块1522B的设置,在第二直线气缸1523的驱动下,能被第一滑块1522A带着纵向移动,从而能使分料通道的输入端与进料通道142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块1522B的中段开有弹簧安装孔,该弹簧安装孔中横向固定有与所述第一滑块1522A连接的复位弹簧。
具体地,复位弹簧的两端固定在第一滑块1522A的纵向通槽内壁,使得第二滑块1522B因外力而下移后,当外力撤销能通过复位弹簧带动第二滑块1522B上移使得第二滑块1522B的部分从纵向通槽中凸出,才能通过该凸出部分推动勺子从分料通道移至排料通道162A。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通道142输出端的下方设有第一适配斜面,所述第二滑块1522B上对应所述第一适配斜面设有第二适配斜面;且于所述第二滑块1522B的下方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直线振动器141运行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一滑块1522A固定连接。
具体地,当纵向气动滑台1521驱使分料通道与进料通道142连接时,第一适配斜面推动第二适配斜面驱使第二滑块1522B下移,当第二滑块1522B下移到设定位置,第二滑块1522B的底端触碰微动开关的长柄,使微动开关闭合,进而控制第二直线振动器141工作,将进料通道142中的勺子输送至分料通道;
当纵向气动滑台1521驱使分料通道与进料通道142分离后,第二滑块1522B在复位弹簧的驱使下复位,则微动开关断开,进而控制第二直线振动器141停止工作;一是防止在分料通道与进料通道142并不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二直线振动器141持续工作导致勺子掉落至工作台上;二是能节省设备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第二滑块1522B下移后,进料通道142与分料通道间便不存在障碍物。
进一步地,所述分料块1522上对应所述分料通道固定有第一感应器191;所述排列储料板162上对应所述排料通道162A设有第二感应器192。
具体地,在勺子从进料通道142输入分料通道后,第一感应器191感应到勺子,则控制纵向气动滑台1521复位,使分料通道与进料通道142分离;
在勺子从分料通道输入排料通道162A后,第二感应器192感应到勺子,进而控制第一直线振动器161工作,驱使勺子在排料通道162A中往后输送,当第二感应器192感应不到勺子,则控制第一直线振动器161停止工作,进一步节省设备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通过接触开关、第一感应器191、第二感应器192的设置,使得本机运作过程井然有序,在提高运作速度时有效的避免运作紊乱,另外,通过控制第二直线振动器141和第一直线振动器161的运作状态,以降低设备能耗。
进一步地,在定位平台17下方还固定有用于在定位放置槽171中夹紧勺子的气动夹爪。
在使用时,勺子从振动盘13中输送至进料通道142,纵向气动滑台1521驱使分料通道与进料通道142连接,第一适配斜面推动第二适配斜面驱使第二滑块1522B下移,当第二滑块1522B下移到设定位置,第二滑块1522B的底端触碰微动开关的长柄,使微动开关闭合,进而控制第二直线振动器141工作,将进料通道142中的勺子输送至分料通道;
当第一感应器191感应到勺子,控制纵向气动滑台1521复位,使分料通道与进料通道142分离,当纵向气动滑台1521驱使分料通道与进料通道142分离后,第二滑块1522B在复位弹簧的驱使下复位,则微动开关断开,进而控制第二直线振动器141停止工作;
然后,通过第一直线气缸、皮带直线模组分别带动第一分选器152、第二分选器153移动至设定位置,通过第二直线气缸1523驱使第二滑块1522B推动勺子从分料通道中输入特定的排料通道162A;
上述过程第一分选器152、第二分选器153交替进行;
进而,第二感应器192感应到勺子,进而控制第一直线振动器161工作,驱使勺子在排料通道162A中往后输送,当第二感应器192感应不到勺子,则控制第一直线振动器161停止工作;则当第二感应器192感应到后一勺子时,才再次启动第一直线振动器161;循环上述步骤便能使排料通道162A中排满勺子;为后续持续向定位平台17输送勺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满足高速运作的设计需求;
最后,第一直线振动器161驱使勺子进入定位平台17,通过横移机构18调整定位平台17的横向位置,完成对勺子的排料。
综上,本勺子高速排料设备1运作过程井然有序,实现了对勺子的全自动高速排料;经由横移机构18带动定位平台17横向移动,能自由调节定位平台17与定位平台17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置,克服高速生产状态下的勺类产品理料的技术难点,有效防呆,实现不同的纵向排列需求;再通过第一分选器152、第二分选器153的设置,以满足不同的横向排列需求,进而满足更多的排列设计需求,一机多用,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通过控制第二直线振动器141和第一直线振动器161的运作状态,降低了设备的能耗。
一种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勺盖压合组装设备2和分别向该勺盖压合组装设备2输送盖类产品、勺类产品的盖子供给线及上述的勺子高速排料设备1;所述盖子供给线包括根据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注塑机3、模内贴标机4,所述模内贴标机4包括良品运输线41和根据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该良品运输线41上方的标签卡匣46、产品移送装置42、视觉检测装置43。
具体地,标签卡匣46包括卡匣框架461以及倾斜地固定在所述卡匣框架461内的标签贮存机构,该标签贮存机构由多个导柱462根据标签的形状组成,且在卡匣框架461上对应标签贮存机构设有取料口,标签移送模组从该取料口中吸取放置在标签贮存机构中的标签;另外由于标签贮存机构倾斜设置,由于重力,实现标签的持续供给。
所述视觉检测装置43包括电机旋转台4311以及竖直设置的展台4312;所述展台4312活动安装在该电机旋转台4311上,且于所述展台4312上竖直地设有丝杆滑台模组4313,所述丝杆滑台模组4313的滑台上排列地设置有若干第一内侧吸盘4313A;对应所述展台4312设有若干CCD摄像头432,且于若干所述CCD摄像头432两侧对应该产品旋转调位机构还设有光源补充模块433。
具体地,首先,所述光源补充模块433为LED灯组;
其次,所述检测设备主要用于盖类产品的检测及剔除不良,通过旋转调位机构带动贴标后的盖类产品朝下述分选装置44转动,并途中经过若干CCD摄像头432,CCD摄像头432实时记录检测数据;相对于传统的CCD摄像头432检测方式,旋转调位机构在带动产品旋转的过程中,CCD摄像头432能多角度观测产品,有效的避免单角度视觉误差,不被单角度视觉误差影响判断结果,进而提高检测精度、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并通过光源补充模块433的设置,为CCD摄像头432的检测提供充足的亮度,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最后,第一内侧吸盘4313A用于吸取产品,而通过丝杆滑台模组4313的设置,能带动若干第一内侧吸盘4313A上下移动,从而能调整产品位置以适配CCD摄像头432,使得第一内侧吸盘4313A吸持的产品贴标位置能正对CCD摄像头432,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所述产品移送装置42上对应所述标签卡匣46、注塑机3的注塑模具设有标签移送模组,所述产品移送装置42上还对应所述注塑机3的注塑模具、检测设备设有产品移送模组;所述产品移送装置42包括纵向设置的电机直线模组421、活动安装在该电机直线模组421上的支撑臂422;所述标签移送模组包括可横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臂422末端的第一延展臂424,所述第一延展臂424的一侧固定有标签吸盘4241;所述产品移送模组包括可横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臂422末端的第二延展臂423,所述第二延展臂423的一侧固定有吸盘固定板4231,所述吸盘固定板4231上对应所述第一内侧吸盘4313A设置有若干第一外侧吸盘4231A。
另外,该支撑臂422中设有驱动马达,该马达的驱动轴末端伸出该支撑臂422末端,且该驱动轴末端固定有齿轮;而该第一延展臂424、第二延展臂423的通过滑轨滑块模组活动安装在该支撑臂422的末端,并通过齿条与该齿轮啮合,则驱动马达运转时,能通过驱动轴的转动带动延第一延展臂424、第二延展臂423横向移动,使得标签吸盘4241能吸取卡匣中的标签,第一外侧吸盘4231A能吸取盖子;
最后,在使用时,电机直线模组421带动支撑臂422纵向移动,而第一延展臂424、第二第二延展臂423的设置,则用于伸入注塑机3中,通过标签吸盘4241吸取标签在注塑前放入模具内,通过第一外侧吸盘4231A在注塑后从盖子的外侧吸住,从而在注塑机3中取出盖子。
因此,向模具提供标签以及从模具中取出注塑完成的盖子可同步进行,节省工序,提高效率。
所述良品运输线41上还对应所述视觉检测装置43设有分选装置44;所述分选装置44包括设置在该良品运输线41上的升降固定架441,该升降固定架441上间隔均匀地固定了若干定位块4411;所述定位块4411的纵向两端均开有沿横向中心线对称的第一弧形槽4411A、第二弧形槽4411B;且相邻两定位块4411间固定有纵向设置的吹气装置4412,该吹气装置4412的纵向两端均设有喷嘴;于所述良品运输线41的下方对应所述分选装置44还设有不良剔除输送线45。
具体地,该升降固定架441通过一升降气缸控制升降,从相邻两定位块4411的角度看,前一定位块4411的第二弧形槽4411B与后一定位块4411的第一弧形槽4411A组成半圆弧状定位结构,由于盖类产品为圆形,能较好的实现定位效果;该喷嘴设置在前一定位块4411的第二弧形槽4411B与后一定位块4411的第一弧形槽4411A间,用于将不良产品从良品运输线41中吹出,以达到剔除不良的效果。
于所述升降固定架441上方对应所述展台4312设有可水平翻转的翻转固定板442,该翻转固定板442上对应所述第一内侧吸盘4313A固定有第二外侧吸盘4421,该翻转固定板442的左端固定有纵向设置的转轴4422;该转轴4422由一曲柄连杆模组驱使转动;对应所述翻转固定板442、升降固定架441设有升降平台443,该升降平台443由竖直设置的直线气缸444驱使上下移动;于所述升降平台443的下端面对应所述第二外侧吸盘4421设有第二内侧吸盘4431。
具体地,首先曲柄连杆模组驱使转轴4422转动,转轴4422带动翻转固定板442水平翻转至与展台4312平行,通过该第二外侧吸盘4421吸取第一内侧吸盘4313A吸持的产品后再通过曲柄连杆模组驱使水平翻转至与良品运输线41平行;
其次,升降平台443的第二内侧吸盘4431从产品内侧在第二外侧吸盘4421上吸取产品后上升到设定位置,曲柄连杆模组驱使翻转固定板442水平翻转至与展台4312平行以进行下一轮的产品吸取,升降平台443再次下移将产品对应定位块4411的第一弧形槽4411A、第二弧形槽4411B放置在良品运输线41上;待吹气装置4412通过喷头将不良品吹出良品运输线41后,升降固定架441上升,持续运行的良品运输线41将良品运输至下一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良品运输线41的两侧对应所述升降固定架441、不良剔除输送线45设有接料漏斗46。接料漏斗46的设置,便于将剔除的不良品收集落入到不良剔除输送线45中运输到设定位置,避免不良品堆积在设备中,影响设备运行。
另外,所述第一内侧吸盘4313A、第二外侧吸盘4421的末端中心固定有定位插针;所述第一外侧吸盘4231A、第二内侧吸盘4431的末端中心固定有定位凹槽。
具体地,由于产品内侧中心设有中空的顶针,此设计为迎合产品形状的方案。
本模内贴标机4,在使用时,良品运输线41、不良剔除输送线45持续运行,电机直线模组421带动支撑臂422纵向移动,通过第二延展臂423伸入注塑机3中,待打开模具后,通过第一外侧吸盘4231A从产品的外侧吸住,从而在注塑机3中取出产品,且同时通过第一延展臂424驱使标签吸盘4241吸取标签放入注塑机3的模具中以便进行下一次注塑;
第一内侧吸盘4313A吸取第一外侧吸盘4231A吸持的产品,并由电机旋转台4311带动展台4312朝分选装置44转动,并途中经过若干CCD摄像头432,CCD摄像头432实时记录检测数据;
曲柄连杆模组驱使转轴4422转动,转轴4422带动翻转固定板442水平翻转至与展台4312平行,通过该第二外侧吸盘4421吸取第一内侧吸盘4313A吸持的产品后再通过曲柄连杆模组驱使水平翻转至与良品运输线41平行;
升降平台443的第二内侧吸盘4431从产品内侧在第二外侧吸盘4421上吸取产品后上升到设定位置,曲柄连杆模组驱使翻转固定板442水平翻转至与展台4312平行以进行下一轮的产品吸取,升降平台443再次下移将产品对应定位块4411的第一弧形槽4411A、第二弧形槽4411B放置在良品运输线41上;待吹气装置4412通过喷头将不良品吹出良品运输线41后,升降固定架441上升,持续运行的良品运输线41将良品运输至下一工序,完成对产品的检测;
其中,不良品被吹出良品运输线41后,经接料漏斗46落入到不良剔除输送线45中运输到设定位置,以剔除不良。
则关于本模内贴标机4,在展台4312在带动产品旋转的过程中,向模具提供标签以及从模具中取出注塑完成的盖子可同步进行,节省工序,提高效率;CCD摄像头432能多角度观测产品,有效的避免单角度视觉误差,并通过光源补充模块433的设置,为CCD摄像头432的检测提供充足的亮度,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进而提高检测精度、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另外,通过丝杆滑台模组4313的设置,能带动若干第一内侧吸盘4313A上下移动,从而能调整产品位置以适配CCD摄像头432,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所述勺盖压合组装设备2包括主输送装置21、以及沿所述主输送装置21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入料工位211、压合工位212、检测工位213和出料工位214,于所述入料工位211处设置有变距移载装置22,所述压合工位212上对应所述定位平台17设置有压合移载装置23。
所述变距移载装置22包括用于吸取盖子的第一吸附装置22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附装置221横移的第一横移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附装置221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22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第一安装件2211、至少四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211上的吸附取料机构和用于调整相邻所述吸附取料机构之间间距的变距装置。
所述吸附取料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吸附治具2212和至少两组相邻所述第一固定吸附治具2212设置的活动吸附治具2213,于相邻设置的所述活动吸附治具2213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吸附治具2214,所述第一固定吸附治具2212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211上,所述活动吸附治具2213与所述变距装置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211上。
具体地,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211上水平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固定吸附治具2212、所述第二固定吸附治具2214和所述活动吸附治具221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吸附治具2212包括第五安装件22121和两组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五安装件22121上的吸盖机构22122,所述吸盖机构22122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左吸嘴和第一右吸嘴,于所述第五安装件22121上对应所述第一左吸嘴和所述第一右吸嘴之间设置有用于定位盖子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一左吸嘴和所述第一右吸嘴连接有负压装置,当所述吸盖机构22122吸取盖子时,所述第一左吸嘴和所述第一右吸嘴同时吸取盖子以保证良好的吸取稳定性,此时盖子的定位柱插置于所述限位凹槽中。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
所述变距装置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211上的第一气缸22151、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2215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拉杆,于所述拉杆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活动吸附治具2213横移的后限位块22152和前限位块22153,所述第二固定吸附治具2214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且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211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吸附治具2212的第五安装件2212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211上,所述第二固定吸附治具2214的第五安装件22121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且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活动吸附治具2213共设置有两组且均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活动吸附治具2213的第五安装件22121对应所述后限位块22152和所述前限位块22153设有限制件;当所述第一气缸22151的活塞杆伸出时,驱动所述拉杆的后限位块22152推动所述限制件从而带动所述活动吸附治具2213前移,此时所述第一固定吸附治具2212与所述活动吸附治具2213、所述第二固定吸附治具2214与所述活动吸附治具2213之间的距离增大至相同距离;当所述第一气缸22151的活塞杆缩回时,驱动所述拉杆的前限位块22153推动所述限制件从而带动所述活动吸附治具2213后移,此时所述第一固定吸附治具2212与所述活动吸附治具2213、所述第二固定吸附治具2214与所述活动吸附治具2213之间的距离缩小至相同距离,从而实现了所述变距装置对相邻所述吸附取料机构之间间距进行调整,所述吸附取料机构一次性吸取八个盖子。
所述第一横移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入料工位211上方的支撑架2221、水平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221上的第一导轨和由第一电机驱动的丝杆组2222,所述丝杆组2222水平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221上,所述丝杆组2222的驱动方向垂直于所述主输送装置21的传送方向,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与所述丝杆组2222的滑台固定连接且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通过第一导向柱与所述第一安装件2211连接的第二安装件2231和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件2231上的第二气缸2232,所述第一安装件2211与所述第二气缸223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2231与所述丝杆组2222的滑台固定连接且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气缸2232伸出或缩回驱动所述第一吸附装置221下降或上升,便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221快速地左右、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精确地吸取定位盖子。
所述压合移载装置23包括用于从定位平台上吸取勺子的第二吸附装置231、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31横移的第二横移装置23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31升降的第二升降装置233;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3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33上的第三安装件2311、至少四组按间隔距离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件2311上的吸附压合机构;
具体地,所述第二横移装置23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横移装置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33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结构相同,便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31快速地左右、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精确地吸取定位勺子。
所述吸附压合机构包括通过第二导向柱与所述第三安装件2311连接的第四安装件2312以及两组并列设置于所述第四安装件2312上的吸勺机构2313,所述第二导向柱上套置有压簧,于所述第三安装件2311与所述第四安装件2312之间对应所述吸勺机构2313设置有压块2314,所述压块2314中对应所述吸勺机构2313活动设置有定位件2315;
具体地,于所述压块2314的压合面自下而上依次纵向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定位件2315包括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定位柱上端面的限位凸起和设置于所述定位柱下端面的定位针,所述定位柱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限位凸起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限位凸起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吸勺机构2313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二左吸嘴和第二右吸嘴,所述第二左吸嘴和所述第二右吸嘴连接有负压装置,当所述吸勺机构2313吸取勺子时,所述第二左吸嘴和所述第二右吸嘴同时吸取勺子以保证良好的吸取稳定性,此时所述定位针插置于勺子的压合槽中;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31吸取勺子后,所述第一横移装置驱动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31移至置有盖子的所述主输送装置21的上方,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33驱动所述第一横移装置下降以将勺子压合至盖子上,即所述吸勺机构2313吸取勺子后,此时所述定位针插置于勺子的压合槽中,当所述吸勺机构2313进一步下降时,所述压块2314抵住所述吸勺机构2313将勺子的压合槽卡置于盖子的定位柱中以完成勺盖压合操作,此时所述定位件2315缩回所述压块2314中,所述压簧避免因过度挤压而影响压合效果,确保勺子平稳精确地压合至盖子中,压合精度高。
所述主输送装置21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输送带215、对应所述第一输送带215设置于所述入料工位211的第一定位装置216和对应所述第一输送带215设置于所述压合工位212的第二定位装置217,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15上按间隔距离至少设置有八组产品载料机构218,每组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至少包括四组载料盘,每组所述载料盘并列设置有两个产品放置槽;
具体地,所述第一输送带215上由第二电机驱动以进行间歇运动,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装置216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217的结构、工作原理相同,所述第一定位装置216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15上的第三气缸和对应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定位推块,当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移至所述入料工位211时,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伸出,驱动所述定位推块卡置于所述定位槽中以固定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便于保证良好的定位精确度。
于所述出料工位214处设有接近传感器,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上对应所述接近传感器设置有感应片,当所述接近传感器感应所述感应片接近时,所述第二电机停止驱动所述第一输送带215,所述变距移载装置22精准放置盖子于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中,且所述压合移载装置23将勺子精准压合至盖子上,实现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精准感应定位,降低运动累积误差。
对应所述变距移载装置22设置有理盖输送装置24,所述理盖输送装置24包括第二输送带241、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241两侧的侧挡板242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挡板242设置的后挡板243,所述第二输送带241的输送方向与所述主输送装置21的传送方向平行,于两个所述侧挡板242之间设置有分列隔挡件244,所述分列隔挡件244与所述侧挡板242之间形成供盖子排列移动的移盖槽245;
具体地,所述第二输送带241由第三电机驱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241的两侧对应设置有光电开关246,将盖子置于所述移盖槽245上移动,当所述光电开关246感测盖子排列至所需个数后,所述变距移载装置22吸取盖子。
于所述检测工位213对应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设置有CCD检测装置26,所述CCD检测装置26对已完成勺盖压合操作的产品进行检测,以确认勺子是否正确压合于盖子上,从而区分不良品以待移至所述出料工位214处进行不良品剔除操作。
本勺盖压合组装设备2在工作时,盖子从良品运输线进入该移盖槽,经由所述移盖槽245上料以等待所述第一吸附装置221取料,勺子在定位平台中排料完成后等待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31取料;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221吸取盖子后,经由所述第一横移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移至所述入料工位211处,并将盖子放置于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中,载有盖子的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移至所述压合工位212;
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31吸取勺子后,经由所述第二横移装置232、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33移至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处后,将勺子压合至盖子上以完成勺盖压合操作,载有已完成勺盖压合操作的产品的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移至所述检测工位213;
所述CCD检测装置26对产品进行检测,并区分良品与不良品;
载有已完成检测的产品的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移至所述出料工位214后进行后续处理。
综上,本勺盖压合组装设备2通过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四工位,可同时完成入料、压合、检测和出料的操作,采用变距移载装置和压合移载装置进行入料,缩短了盖子和勺子的转移时间,避免因生产环节过多而对盖子和勺子造成污染,且定位精确度高,在勺盖压合过程中极大地保证产品的压合效果,吸取稳定性良好,压合效率和精度高,产品良品率高,其中在变距移载装置中,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利用变距装置对吸附取料机构精准调位,确保盖子准确地置入产品载料机构中,定位精确,实用性强。
最后,本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在工作时,良品运输线41、不良剔除输送线45持续运行,电机直线模组421带动支撑臂422纵向移动,通过第二延展臂423伸入注塑机3中,待打开模具后,通过第一外侧吸盘4231A从产品的外侧吸住,从而在注塑机3中取出产品,且同时通过第一延展臂424驱使标签吸盘4241吸取标签放入注塑机3的模具中以便进行下一次注塑;第一内侧吸盘4313A吸取第一外侧吸盘4231A吸持的产品,并由电机旋转台4311带动展台4312朝分选装置44转动,并途中经过若干CCD摄像头432,CCD摄像头432实时记录检测数据;曲柄连杆模组驱使转轴4422转动,转轴4422带动翻转固定板442水平翻转至与展台4312平行,通过该第二外侧吸盘4421吸取第一内侧吸盘4313A吸持的产品后再通过曲柄连杆模组驱使水平翻转至与良品运输线41平行;升降平台443的第二内侧吸盘4431从产品内侧在第二外侧吸盘4421上吸取产品后上升到设定位置,曲柄连杆模组驱使翻转固定板442水平翻转至与展台4312平行以进行下一轮的产品吸取,升降平台443再次下移将产品对应定位块4411的第一弧形槽4411A、第二弧形槽4411B放置在良品运输线41上;待吹气装置4412通过喷头将不良品吹出良品运输线41后,升降固定架441上升,持续运行的良品运输线41将良品运输至下一工序,完成对产品的检测;其中,不良品被吹出良品运输线41后,经接料漏斗46落入到不良剔除输送线45中运输到设定位置,以剔除不良;
盖子从良品运输线进入该移盖槽,经由所述移盖槽245上料以等待所述第一吸附装置221取料,勺子在定位平台中排料完成后等待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31取料;所述第一吸附装置221吸取盖子后,经由所述第一横移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移至所述入料工位211处,并将盖子放置于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中,载有盖子的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移至所述压合工位212;所述第二吸附装置231吸取勺子后,经由所述第二横移装置232、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33移至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处后,将勺子压合至盖子上以完成勺盖压合操作,载有已完成勺盖压合操作的产品的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移至所述检测工位213;所述CCD检测装置26对产品进行检测,并区分良品与不良品;载有已完成检测的产品的所述产品载料机构218移至所述出料工位214后进行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运行过程井然有序,实现了对盖类产品膜内贴标、检测及与勺类产品装配的全自动化生产;其中,向模具提供标签以及从模具中取出注塑完成的盖类产品可同步进行,节省工序,提高效率;并通过改进的视觉检测装置,有效的避免单角度视觉误差,通过光源补充模块433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进而提高检测精度、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另外,经由横移机构18带动定位平台17横向移动,自由调节定位平台17与定位平台17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置,克服高速生产状态下的勺类产品理料的技术难点,有效防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以及若干并排地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勺子进料线;
所述勺子进料线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盘、进料机构、分料机构、储料装置以及定位平台,若干所述勺子进料线的定位平台从左至右依次向后偏置;
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第一直线振动器以及固定在该第一直线振动器上的排列储料板,该排列储料板上并排地设有若干用于将勺类产品从该分料机构输送至定位平台的排料通道;
且于所述机台上还设有用于驱使所述定位平台横向移动的横移机构。
2.一种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勺盖压合组装设备和分别向该勺盖压合组装设备输送盖类产品、勺类产品的盖子供给线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勺子高速排料设备;
所述盖子供给线包括根据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注塑机、模内贴标机,所述模内贴标机包括良品运输线和根据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该良品运输线上方的标签卡匣、产品移送装置、视觉检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包括电机旋转台以及竖直设置的展台;
所述展台活动安装在该电机旋转台上,且于所述展台上竖直地设有丝杆滑台模组,所述丝杆滑台模组的滑台上排列地设置有若干第一内侧吸盘;
对应所述展台设有若干CCD摄像头,且于若干所述CCD摄像头两侧对应该产品旋转调位机构还设有光源补充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移送装置上对应所述标签卡匣、注塑机的注塑模具设有标签移送模组,所述产品移送装置上还对应所述注塑机的注塑模具、检测设备设有产品移送模组;
所述产品移送装置包括纵向设置的电机直线模组、活动安装在该电机直线模组上的支撑臂;
所述标签移送模组包括可横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臂末端的第一延展臂,所述第一延展臂的一侧固定有标签吸盘;
所述产品移送模组包括可横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臂末端的第二延展臂,所述第二延展臂的一侧固定有吸盘固定板,所述吸盘固定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内侧吸盘设置有若干第一外侧吸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良品运输线上还对应所述视觉检测装置设有分选装置;
所述分选装置包括设置在该良品运输线上的升降固定架,该升降固定架上间隔均匀地固定了若干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纵向两端均开有沿横向中心线对称的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且相邻两定位块间固定有纵向设置的吹气装置,该吹气装置的纵向两端均设有喷嘴;
于所述良品运输线的下方对应所述分选装置还设有不良剔除输送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升降固定架上方对应所述展台设有可水平翻转的翻转固定板,该翻转固定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内侧吸盘固定有第二外侧吸盘,该翻转固定板的左端固定有纵向设置的转轴;该转轴由一曲柄连杆模组驱使转动;对应所述翻转固定板、升降固定架设有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由竖直设置的直线气缸驱使上下移动;于所述升降平台的下端面对应所述第二外侧吸盘设有第二内侧吸盘。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勺盖压合组装设备包括主输送装置以及沿所述主输送装置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入料工位、压合工位、检测工位和出料工位,于所述入料工位处设置有变距移载装置,所述压合工位上对应所述定位平台设置有压合移载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移载装置包括用于吸取盖子的第一吸附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附装置横移的第一横移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的第一安装件、至少四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的吸附取料机构和用于调整相邻所述吸附取料机构之间间距的变距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取料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吸附治具和至少两组相邻所述第一固定吸附治具设置的活动吸附治具,于相邻设置的所述活动吸附治具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吸附治具,所述第一固定吸附治具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所述活动吸附治具与所述变距装置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装置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的第一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拉杆,于所述拉杆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活动吸附治具横移的后限位块和前限位块,所述第二固定吸附治具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且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
CN201921623010.5U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及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 Active CN211222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3010.5U CN211222118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及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3010.5U CN211222118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及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2118U true CN211222118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4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3010.5U Active CN211222118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及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211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5182A (zh) * 2021-03-16 2021-06-01 深圳市亮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自动送料装置
CN113581802A (zh) * 2021-08-04 2021-11-02 安徽施耐德成套电气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元件的自动排货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5431548A (zh) * 2022-09-21 2022-12-06 香河合益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杯盖、杯勺装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6766489A (zh) * 2023-08-21 2023-09-19 宁波伟立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勺子与盖子的组装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5182A (zh) * 2021-03-16 2021-06-01 深圳市亮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自动送料装置
CN113581802A (zh) * 2021-08-04 2021-11-02 安徽施耐德成套电气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元件的自动排货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5431548A (zh) * 2022-09-21 2022-12-06 香河合益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杯盖、杯勺装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5431548B (zh) * 2022-09-21 2023-08-01 香河合益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杯盖、杯勺装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6766489A (zh) * 2023-08-21 2023-09-19 宁波伟立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勺子与盖子的组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6383A (zh) 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及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
CN211222118U (zh) 一种勺子高速排料设备及勺盖压合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08994609B (zh) 电动气泵后盖组装系统的安装方法
CN210171966U (zh) 一种新型电网资产标签检测下料设备
CN112792550B (zh) 一种磁铁组装机及组装方法
CN112249699B (zh) 一种可兼容多种型号的医疗试剂盒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13879646A (zh) 勺盖自动贴标检测组装系统
CN211282664U (zh) 激光冲压件检测及码垛一体机
CN210664359U (zh) 一种内径检测机
CN210191962U (zh) 电动牙刷头包装生产线
CN210308876U (zh) 一种注塑件aoi检测设备
CN219464079U (zh) 一种中框去毛刺检测系统
CN215664085U (zh) 一种管盖组合旋盖机
CN113070230B (zh) 一种旋转式瓶坯检测机
CN112354899B (zh) 一种三极管自动化检测装置
CN212597215U (zh) 一种气囊盖铆钉铆接检测设备用铆钉高度检测及下料机构
CN115140519A (zh) 料仓式摆盘机
CN113275879A (zh) 一种滴管自动组装机
CN216301748U (zh) 勺盖自动贴标检测组装系统
CN112478275A (zh) 一种小产品多工位装泡沫盒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220514586U (zh) 全自动点胶设备
CN111634487A (zh) 一种采血管分离胶注胶机的采血管上料装置
CN111469338A (zh) 一种全自动镶件注塑配套设备
CN216029251U (zh) 换弹式烟弹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18173840U (zh) 一种化妆品外壳自动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