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9769U - 变速器壳体以及变速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壳体以及变速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9769U
CN210949769U CN201921614221.2U CN201921614221U CN210949769U CN 210949769 U CN210949769 U CN 210949769U CN 201921614221 U CN201921614221 U CN 201921614221U CN 210949769 U CN210949769 U CN 210949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vent hole
case
partition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42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enyu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enyu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enyu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enyu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142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9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9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97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壳体以及变速器和车辆。该变速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内端连通所述壳体本体的内部,所述通气孔的外端与外界连通;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壳体内底壁上,且所述隔板与所述通气孔相对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壳体,通过隔板切断向通气孔飞溅油液的路径,从而有利于降低通气孔渗漏油的风险。

Description

变速器壳体以及变速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速器壳体以及变速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变速器壳体内部的零部件工作时会产生气体,需要通过变速器通气塞或通气管装置上的通气孔连通变速器壳体的内部和外界,以平衡壳体本体内的气压与外界的气压差,防止因变速器壳体内压力过高导致变速器油封漏油。
通常通气孔与变速器内部的腔体连通,属于一个大腔体,变速器内部的齿轮在运转过程中,搅拌飞溅的油液会到达通气孔附近,在油温升高、变速器壳体的内部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或车辆上下坡、转弯等工况下,油液极易从通气孔处喷出,造成油液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变速器壳体,通过隔板切断向通气孔飞溅油液的路径,降低通气孔渗漏油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变速器壳体的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变速器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内端连通所述壳体本体的内部,所述通气孔的外端与外界连通;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壳体内底壁上,且所述隔板与所述通气孔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壳体,通过隔板切断向通气孔飞溅油液的路径,从而有利于降低通气孔渗漏油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气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隔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150°。
可选地,所述通气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隔板所在平面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从所述壳体本体的壳体内底壁延伸出的高度为A,所述通气孔的孔边缘与所述壳体内底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B,A与B满足关系式:A≥B。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壳体内周壁上,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内周壁之间通过连接壁相连,所述隔板与所述连接壁、所述壳体内周壁、所述壳体内底壁之间合围成挡油腔体,所述通气孔的内端开设在所述挡油腔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构造为楔形板,且所述隔板的固定端与所述壳体内底壁连接,所述固定端的厚度大于所述隔板的自由端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构造为平板。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与所述连接壁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角,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内底壁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变速器,包括上述的变速器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变速器。
所述变速器和车辆与上述的变速器壳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变速器壳体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壳体本体1、壳体内底壁11、壳体内周壁12、通气孔121、连接壁13、隔板2、固定端21、自由端22、过渡圆角3、变速器壳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壳体10。
参照图1所示,变速器壳体10包括:壳体本体1、隔板2。
壳体本体1上开设有通气孔121,通气孔121的内端连通壳体本体1的内部,通气孔121的外端与外界连通,通气孔121可以排出变速器壳体10内部的零部件工作时产生的气体,以平衡变速器壳体10内的气压与外界的气压差。
隔板2设置在壳体本体1的壳体内底壁11上,且隔板2与通气孔121相对设置,隔板2可以阻隔变速器壳体10内部的飞溅的油液落在通气孔121附近,从而有利于防止当变速器壳体10内的压力大于外界的大气压时,油液随变速器壳体10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121喷出变速器壳体10外,造成通气孔121渗漏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壳体10,通过隔板2切断向通气孔121飞溅油液的路径,从而有利于降低通气孔121渗漏油的风险。
参照图1所示,通气孔121的轴线方向与隔板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150°,以实现通过隔板2阻隔壳体内部的飞溅的油液落在通气孔121附近,进而切断向通气孔121飞溅油液的路径。例如可选地,通气孔121的轴线方向与隔板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是60°、80°、120°等。
可选地,通气孔121的轴线方向与隔板2所在平面垂直,也就是说,通气孔121的轴线方向与隔板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因隔板2与通气孔121相对设置,通气孔121的轴线方向与隔板2所在平面垂直可以提高隔板2阻隔飞溅油液的效果,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通气孔121渗漏油的风险。
参照图1所示,隔板2从壳体本体1的壳体内底壁11延伸出的高度为A,通气孔121的孔边缘与壳体内底壁11之间的最大距离为B,A与B满足关系式:A≥B,也就是说,隔板2完全阻隔了变速器壳体10内部飞溅的油液直接落入通气孔121的路径,从而有利于防止通气孔121处渗油。
参照图1所示,通气孔121设置在壳体本体1的壳体内周壁12上,隔板2与壳体内周壁12之间通过连接壁13相连,隔板2与连接壁13、壳体内周壁12、壳体内底壁11之间合围成挡油腔体,通气孔121的内端开设在挡油腔体内,以实现通气孔121不直接与变速器壳体10内部产生油液飞溅的腔体连通,挡油腔体独立于油液飞溅的腔体,挡油腔体与油液飞溅的腔体之间有隔板2阻隔,通气孔121处于与油液飞溅的腔体最远的位置,从而有利于防止通气孔121处渗漏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隔板2构造为楔形板,且隔板2的固定端21与壳体内底壁11连接,固定端21的厚度大于隔板2的自由端22的厚度,当有少量飞溅的油液越过隔板2时,因固定端21的厚度大于隔板2的自由端22的厚度,在重力的作用下,油液会沿固定端21至自由端22的方向流向自由端22,并在自由端22流向变速器壳体10的底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通气孔121渗漏油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隔板2构造为平板。
参照图1所示,隔板2与连接壁13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角3,隔板2与壳体内底壁11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角3,从而有利于防止在隔板2与连接壁13的连接处和隔板2与壳体内底壁11的连接处油液堆积,进而有利于将越过隔板2的油液快速流回变速器壳体10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变速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变速器壳体10,通过变速器壳体10上的隔板2,可以有效阻隔变速器内部的齿轮运转时,搅拌飞溅的油液落在通气孔121附近,以达到降低通气孔121渗漏油的风险,隔板2的结构简单,从而有利于简化变速器通气塞或通气管的结构,降低变速器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变速器壳体10,在车辆上下坡、转弯等工况下,油液被隔板2阻隔,不易从通气孔121处泄露。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内端连通所述壳体本体的内部,所述通气孔的外端与外界连通;
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壳体内底壁上,且所述隔板与所述通气孔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隔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1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隔板所在平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从所述壳体本体的壳体内底壁延伸出的高度为A,所述通气孔的孔边缘与所述壳体内底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B,A与B满足关系式:A≥B。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壳体内周壁上,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内周壁之间通过连接壁相连,所述隔板与所述连接壁、所述壳体内周壁、所述壳体内底壁之间合围成挡油腔体,所述通气孔的内端开设在所述挡油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构造为楔形板,且所述隔板的固定端与所述壳体内底壁连接,所述固定端的厚度大于所述隔板的自由端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构造为平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连接壁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角,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内底壁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角。
9.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壳体。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器。
CN201921614221.2U 2019-09-25 2019-09-25 变速器壳体以及变速器和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49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4221.2U CN210949769U (zh) 2019-09-25 2019-09-25 变速器壳体以及变速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4221.2U CN210949769U (zh) 2019-09-25 2019-09-25 变速器壳体以及变速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9769U true CN210949769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7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422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49769U (zh) 2019-09-25 2019-09-25 变速器壳体以及变速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9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098204A1 (en) Breather device for power train of electric vehicle
CN101984274B (zh) 一种迷宫式透气孔盖
JP6479080B2 (ja) ブリーザ装置
CN102192306A (zh) 变速器的通气机构
CN210371929U (zh) 一种减速箱防甩油结构
CN210949769U (zh) 变速器壳体以及变速器和车辆
JP6036240B2 (ja) 車両用リザーブタンク装置
US20180283533A1 (en) Control device unit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transmission
CN210224141U (zh) 电池包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989699U (zh) 变速箱壳体
CN217271807U (zh) 变速器通气结构及变速器
CN216789186U (zh) 通气塞组件及具有其的变速器
CN210265793U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排气装置
JP2018168975A (ja) ブリーザ装置
CN212481772U (zh) 回油过滤器、气液分离器及空调器
CN209875906U (zh) 一种防止变速器通气塞漏油机构
CN209909125U (zh) 一种变速箱通气孔防漏油装置
CN218670551U (zh) 通气帽和车辆
CN218787302U (zh) 通气塞及车辆
CN210509351U (zh) 一种散热器组件
CN210105971U (zh) 一种散热器的水箱组件和具有其的散热器组件
CN220622670U (zh) 减速器箱体、减速器和车辆
CN218236568U (zh) 一种油箱排气接头及汽车
CN218913666U (zh) 通气塞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529769U (zh) 变速器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