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9769U - 变速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9769U
CN219529769U CN202321135009.4U CN202321135009U CN219529769U CN 219529769 U CN219529769 U CN 219529769U CN 202321135009 U CN202321135009 U CN 202321135009U CN 219529769 U CN219529769 U CN 219529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ation
plug
condensation chamber
cavity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50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50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9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9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9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和车辆,变速器包括:壳体和通气塞,壳体上设置通气道和第一冷凝腔,第一冷凝腔与通气道相连通且顶部敞开设置,通气塞设置于壳体且封盖第一冷凝腔的顶部,通气塞内设置有第二冷凝腔,第二冷凝腔与第一冷凝腔相连通,通气塞与壳体之间形成有排气口,排气口与第二冷凝腔相连通。通过连通壳体内的第一冷凝腔和通气塞内的第二冷凝腔,从而可以实现对油气的双重冷凝,而且通气塞和壳体之间设置排气口,从而可以使第一冷凝腔、第二冷凝腔和排气口相连通,进而可以提升冷凝油气的效果。

Description

变速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夏天雨量比较大,尤其是南方容易积水,车辆通过较深的水可能会导致变速器进水,这样会引发油品乳化,从而导致离合器压力建立不足以及轴和齿轮生锈,进而导致变速器失效。
相关技术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涉水要求,各个主机厂采用单层防水膜,但是单层防水膜再遇到油污后容易失效,而且泥水飞溅到膜上,从而会引发堵塞和造成通气失效,变速器的油气溢出后,会在外面冷凝油污,这样会导致冷凝油气和防水的功能不佳,并且增加挡油筋也起不到好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速器,该变速器可以实现双重冷凝腔的效果,从而可以提升对油气的冷凝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通气塞,所述壳体上设置通气道和第一冷凝腔,所述第一冷凝腔与所述通气道相连通且顶部敞开设置,所述通气塞设置于所述壳体且封盖所述第一冷凝腔的顶部,所述通气塞内设置有第二冷凝腔,所述第二冷凝腔与所述第一冷凝腔相连通,所述通气塞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冷凝腔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通过连通壳体内的第一冷凝腔和通气塞内的第二冷凝腔,从而可以实现对油气的双重冷凝,而且通气塞和壳体之间设置排气口,从而可以使第一冷凝腔、第二冷凝腔和排气口相连通,进而可以提升冷凝油气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冷凝腔内设置有内冷凝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冷凝腔的外侧设置有外冷凝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外冷凝筋为多个,多个所述外冷凝筋在所述第二冷凝腔的外侧呈放射状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通气塞包括:塞主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塞主体的外周上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塞主体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一冷凝腔内凸出设置且另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冷凝腔的方向凸出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通气塞还包括:阻油柱,所述阻油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塞主体且另一端位于所述通气道和所述第一冷凝腔的连接处,所述阻油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处之间留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阻油柱的一端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一冷凝腔和所述第二冷凝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面设置有排气道,所述排气道包括:第一径向段、弧形段和第二径向段,所述第一径向段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凝腔和所述弧形段之间,所述第二径向段连接于所述弧形段和所述排气口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通气塞上设置有挡水环,所述挡水环遮挡部分的所述排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的第一角度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的第二角度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的第三角度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变速器;
2、壳体;21、通气道;22、第一冷凝腔;23、凸台;24、排气道;25、第一径向段;26、弧形段;27、第二径向段;3、通气塞;31、第二冷凝腔;32、排气口;33、内冷凝筋;34、外冷凝筋;35、塞主体;36、安装板;37、阻油柱;38、通气孔;39、挡水环;4、走气孔;5、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1,该变速器1应用于车辆中。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1,包括:壳体2和通气塞3,壳体2上设置通气道21和第一冷凝腔22,第一冷凝腔22与通气道21相连通且顶部敞开设置,通气塞3设置于壳体2且封盖第一冷凝腔22的顶部,通气塞3内设置有第二冷凝腔31,第二冷凝腔31与第一冷凝腔22相连通,通气塞3与壳体2之间形成有排气口32,排气口32与第二冷凝腔31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通气道21和第一冷凝腔22位于壳体2上,而且通气道21自下而上贯通,第一冷凝腔22和通气道21相连通,而且第一冷凝腔22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增大,从而形成圆台状结构,通气塞3设置在壳体2上,而且通气塞3位于第一冷凝腔22的上端,通气道21的直径较小,而且通气道21为长条状,这样设置可以使油气被挡油筋挡住后,阻止大部分油气进入通气道21,第二冷凝腔31位于通气塞3内,通气塞3封盖第一冷凝腔22的上端,从而可以使第一冷凝腔22和第二冷凝腔31相连通,这样设置可以形成双重冷凝,可以提升冷凝效果,排气口32位于通气塞3和壳体2之间,从而可以使排气口32与第一冷凝腔22和第二冷凝腔31形成相互连通的通道,进而可以使提升冷凝油气的效果,有利于油液的回流,也可以避免在变速器1的外部产生油污。
由此,通过连通壳体2内的第一冷凝腔22和通气塞3内的第二冷凝腔31,从而可以实现对油气的双重冷凝,而且通气塞3和壳体2之间设置排气口32,从而可以使第一冷凝腔22、第二冷凝腔31和排气口32相连通,进而可以提升冷凝油气的效果。
其中,如图2所示,第二冷凝腔31内设置有内冷凝筋33,而且内冷凝筋33为多个,这样设置可以增大冷凝面积,从而可以使通过第一冷凝腔22后的油气进入第二冷凝腔31时,多条内冷凝筋33对油气进一步地冷凝,进而可以提升冷凝效果。
同样的,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冷凝腔31的外侧设置有外冷凝筋34,这样设置可以使车辆在运行时,风吹动外冷凝筋34,从而利用风冷对第二冷凝腔31进一步地降温,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冷凝效果。
特别的,如图5所示,外冷凝筋34为多个,多个外冷凝筋34在第二冷凝腔31的外侧呈放射状分布,这样设置可以使多个外冷凝筋34增大冷凝面积,多个外冷凝筋34放射状分布可以全方位的收集车辆外的风,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对第二冷凝腔31进行降温。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通气塞3包括:塞主体35和安装板36,安装板36设置于塞主体35的外周上且与壳体2固定连接,塞主体35的一部分朝向第一冷凝腔22内凸出设置且另一部分朝向远离第一冷凝腔22的方向凸出设置。也就是说,塞主体35和安装板36构成通气塞3的主体结构,安装板36位于塞主体35的外周,而且安装板36与壳体2之间通过紧固件5相连接,从而可以使通气塞3与壳体2之间相固定,塞主体35的下端朝向第一冷凝腔22凸出,塞主体35的上端朝上凸出,这样就可以使位于塞主体35内的第二冷凝腔31与第一冷凝腔22之间密封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双重冷凝,而且也可以在提升第二冷凝腔31容积的同时,可以减少塞主体35向上凸出的高度。
另外,如图2和图4所示,通气塞3还包括:阻油柱37,阻油柱37的一端连接于塞主体35且另一端位于通气道21和第一冷凝腔22的连接处,阻油柱37的另一端与连接处之间留有间隙。可以理解的是,阻油柱37的上端与塞主体35的下端相连接,阻油柱37的下端与通气道21相连通,这样设置可以使油气通过通气道21后,阻油柱37对油气进一步地阻挡,防止大量油气从通气道21和第一冷凝腔22的连接处的间隙进入第一冷凝腔22,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阻止油气泄出。阻油柱37的下端可以构造成球形。
特别的,如图2和图4所示,阻油柱37的一端设置有通气孔38,通气孔38连通第一冷凝腔22和第二冷凝腔31。也就是说,通气孔38位于阻油柱37的上端,而且通气孔38与第一冷凝腔22和第二冷凝腔31相连通,这样设置可以使没有在第一冷凝腔22内冷凝的油气,通过通气孔38进入第二冷凝腔31内进行进一步地冷凝,从而可以提升冷凝效果。而且如此设置的通气孔38的直径较小,有利于冷凝油气。
此外,如图3所示,壳体2上设置有凸台23,凸台23的端面设置有排气道24,排气道24包括:第一径向段25、弧形段26和第二径向段27,第一径向段25连接于第二冷凝腔31和弧形段26之间,第二径向段27连接于弧形段26和排气口3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凸台23位于壳体2的上表面,排气道24位于凸台23的端面上,第一径向段25、弧形段26和第二径向段27构成排气道24的主体结构,第一径向段25、弧形段26和第二径向段27之间顺次连接,而且第二冷凝腔31上设置有走气孔4,第一径向段25与走气孔4相连通,这样设置可以使经过第二冷凝腔31的少量油气通过走气孔4进入排气道24,弧形段26还可以延长排气路径,从而可以利用排气道24的运行距离对油气进行冷凝,排气口32与第二径向段27相连通,从而可以使油气通过排气道24进入排气口32,再重新流入第二冷凝腔31内进行冷凝,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冷凝效果。
除此之外,如图4和图5所示,排气口32设置于壳体2上,通气塞3上设置有挡水环39,挡水环39遮挡部分的排气口32。也就是说,挡水环39位于通气塞3上,而且挡水环39可以遮挡一部分排气口32,从而可以使挡水环39对排气口32流出的油气进行阻挡,进而可以进一步地防止油气泄出。当外部水涌过来时,挡水环39可以阻挡大多数水,极其少量的水可以进入排气口32,而且水沿着通气塞3向上走,在这个过程水由于重力作用会自由落下,只有更少量的水上升到排气道24,这样设置可以对水的形成阻碍,从而可以提升防水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以上实施例的变速器1,第一冷凝腔22和第二冷凝腔31可以实现双重冷凝,从而可以提升冷凝效果,排气道24和挡水环39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提升防水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2),所述壳体(2)上设置通气道(21)和第一冷凝腔(22),所述第一冷凝腔(22)与所述通气道(21)相连通且顶部敞开设置;
通气塞(3),所述通气塞(3)设置于所述壳体(2)且封盖所述第一冷凝腔(22)的顶部,所述通气塞(3)内设置有第二冷凝腔(31),所述第二冷凝腔(31)与所述第一冷凝腔(22)相连通,所述通气塞(3)与所述壳体(2)之间形成有排气口(32),所述排气口(32)与所述第二冷凝腔(3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凝腔(31)内设置有内冷凝筋(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凝腔(31)的外侧设置有外冷凝筋(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凝筋(34)为多个,多个所述外冷凝筋(34)在所述第二冷凝腔(31)的外侧呈放射状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塞(3)包括:塞主体(35)和安装板(36),所述安装板(36)设置于所述塞主体(35)的外周上且与所述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塞主体(35)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一冷凝腔(22)内凸出设置且另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冷凝腔(22)的方向凸出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塞(3)还包括:阻油柱(37),所述阻油柱(3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塞主体(35)且另一端位于所述通气道(21)和所述第一冷凝腔(22)的连接处,所述阻油柱(37)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处之间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油柱(37)的一端设置有通气孔(38),所述通气孔(38)连通所述第一冷凝腔(22)和所述第二冷凝腔(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凸台(23),所述凸台(23)的端面设置有排气道(24),所述排气道(24)包括:第一径向段(25)、弧形段(26)和第二径向段(27),所述第一径向段(25)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凝腔(31)和所述弧形段(26)之间,所述第二径向段(27)连接于所述弧形段(26)和所述排气口(3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32)设置于所述壳体(2)上,所述通气塞(3)上设置有挡水环(39),所述挡水环(39)遮挡部分的所述排气口(32)。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
CN202321135009.4U 2023-05-11 2023-05-11 变速器和车辆 Active CN219529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5009.4U CN219529769U (zh) 2023-05-11 2023-05-11 变速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5009.4U CN219529769U (zh) 2023-05-11 2023-05-11 变速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9769U true CN219529769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2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5009.4U Active CN219529769U (zh) 2023-05-11 2023-05-11 变速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9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29769U (zh) 变速器和车辆
WO2024046231A1 (zh) 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
CN204477272U (zh) 通气装置及车辆动力系统总成
CN206668943U (zh) 通气塞
CN217900168U (zh) 除湿机
CN108691992B (zh) 一种变速箱用通气排水装置
CN113602059B (zh) 一种汽车蒸发器的冷凝水防渗结构
CN215041952U (zh) 一种底座防水结构及具有其的驻车空调
CN112196787B (zh) 液压翻转油泵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616232U (zh) 用于变速器的油塞、变速器和车辆
CN205207612U (zh) 分动器通气结构、分动器和车辆
CN214534393U (zh) 主减速器通气结构和主减速器
CN219734179U (zh) 变速器和车辆
CN216045351U (zh) 齿轮箱通气塞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1482590U (zh) 一种通气塞总成结构
CN206816352U (zh) 工程机械用密闭式膨胀水箱
CN101949444A (zh) 挡油板式通气机构
CN219008070U (zh) 一种浮球的防水透气结构
CN217951172U (zh) 通气塞、变速器和车辆
CN216843025U (zh) 通气油塞、驱动桥和车辆
CN217206700U (zh) 防水能力提升的起动机
CN115111279B (zh) 一种万向节用油封、十字轴总成及万向节
CN216610794U (zh) 汽车空调排水结构及汽车空调
CN218616531U (zh) 减振器保护系统和车辆
CN218818411U (zh) 通气帽及油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