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8411U - 通气帽及油箱 - Google Patents

通气帽及油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8411U
CN218818411U CN202223275511.3U CN202223275511U CN218818411U CN 218818411 U CN218818411 U CN 218818411U CN 202223275511 U CN202223275511 U CN 202223275511U CN 218818411 U CN218818411 U CN 218818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ies
flow
circulation
air outlet
cap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55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钪
刘晓晓
张彩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hang Dr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hang Dr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hang Dr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hang Dr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755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8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8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8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气帽及油箱,通气帽包括本体和盖体,本体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油箱的通气孔内,本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设在本体的外周壁上,出气口设在本体的端面上,本体还具有多个流通腔体,相邻两个流通腔体通过连通口连通,多个连通口在本体的周向上错开分布,多个流通腔体中的一个与进气口连通,多个流通腔体与出气口连通,且多个流通腔体沿本体的周向形成迷宫流道。盖体扣设在本体上,且盖体与本体之间限定出与出气口相连的出气流道。该通气帽能够有效地排气散热均衡气压,防止润滑油外溢,并能避免外界灰尘进入油箱内部。

Description

通气帽及油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气帽及油箱。
背景技术
为平衡减速机、永磁电机、减速电机等油箱内部与外部的压力,通常安装通气帽,膨胀气体通过通气帽排出,同时降低箱体内的温度。采用通气帽进行透气泄压。
采用通气帽进行透气泄压,现有的透气装置由于结构原因,常出现润滑油从排气孔外溢的情况,漏出的油难以清洗,而且污染环境,尤其是大型设备,功率高、转矩大,漏油的可能性更高,同时外界的灰尘、杂质等易通过透气装置进入箱体内部或堵住透气孔,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气帽,该通气帽能够有效地排气散热均衡气压,防止润滑油外溢,并能避免外界灰尘进入油箱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油箱,该油箱能够有效地排气散热均衡气压,防止润滑油外溢,并能避免外界灰尘进入油箱内部。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气帽,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油箱的通气孔内,所述本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设在所述本体的外周壁上,所述出气口设在所述本体的端面上,所述本体还具有多个流通腔体,相邻两个流通腔体通过连通口连通,多个所述流通腔体由内向外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连通口在所述本体的周向上错开分布,多个所述流通腔体中的一个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多个所述流通腔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且多个所述流通腔体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形成迷宫流道;盖体,所述盖体扣设在所述本体上,且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之间限定出与所述出气口相连的出气流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流通腔体由内向外间隔设置,最内侧的所述流通腔体与所述出气口相连,最外侧的所述流通腔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为两个,所述本体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多个所述流通腔体分成两组,每个所述进气口与一组所述流通腔体中最外侧的一个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通腔体为至少三个,多个所述流通腔体沿所述本体周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流通腔体的具有两个沿所述本体的径向间隔设置的所述连通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流通腔体包括一个中心腔体和两组边缘腔体,每组所述边缘腔体均包括多个沿由内向外间隔分布的所述流通腔体,所述中心腔体与两组所述边缘腔体的位于最内侧的所述流通腔体分别连通,两组所述与所述进气口边缘腔体的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流通腔体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具有扣合槽,所述本体的一端伸入所述扣合槽,所述扣合槽的内周壁上设有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沿所述盖体周向的侧壁与所述本体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所述出气流道,所述凸起抵接于所述本体的外周壁。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扣合槽的顶壁与所述本体的顶壁之间设有过滤件。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扣合槽顶壁上设有流通口,所述过滤件为环形结构且环绕所述流通口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设有止抵凸环,所述止抵凸环环绕所述本体的轴向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油箱,所述油箱包括箱本体和前文所述的通气帽,所述箱本体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帽安装于所述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通气帽的有益效果:油箱内的气体经过进气口进入本体,依次穿过多个流通腔体后才能够从出气口排出,而连通多个流通腔体的多个连通口错开设置,这样就使得气流在通气帽内的路径增加,使得气流中所含有的油蒸汽冷凝从而积累在本体内,只有当流通腔体中充满油液时,才有可能出现漏油的现象,这样能够有效地排气散热均衡气压,防止润滑油外溢。
本实用新型的油箱的有益效果:由于具有前文所述的通气帽,该油箱能够有效地排气散热均衡气压,防止润滑油外溢,并能避免外界灰尘进入油箱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通气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通气帽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通气帽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通气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通气帽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通气帽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通气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通气帽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通气帽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本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流通腔体;14、连通口;15、止抵凸环;16、出气流道;
2、盖体;21、扣合槽;22、流通口;
3、过滤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气帽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气帽,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通气帽包括本体1和盖体2,本体1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油箱的通气孔内,本体1具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进气口11设在本体1的外周壁上,出气口12设在本体1的端面上,本体1还具有多个流通腔体13,相邻两个流通腔体13通过连通口14连通,多个连通口14在本体1的周向上错开分布,多个流通腔体13中的一个与进气口11连通,多个流通腔体13与出气口12连通,且多个流通腔体13沿本体1的周向形成迷宫流道。盖体2扣设在本体1上,且盖体2与本体1之间限定出与出气口12相连的出气流道16。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油箱内的气体经过进气口11进入本体1,依次穿过多个流通腔体13后才能够从出气口12排出,而连通多个流通腔体13的多个连通口14错开设置,这样就使得气流在通气帽内的路径增加,使得气流中所含有的油蒸汽冷凝从而积累在本体1内,只有当流通腔体13中充满油液时,才有可能出现漏油的现象,这样能够有效地排气散热均衡气压,防止润滑油外溢。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流通腔体13由内向外间隔设置,最内侧的流通腔体13与出气口12相连,最外侧的流通腔体13与进气口11连通。由此,能够较好地的延长气流在流通腔体13内的流通路径,使得油蒸汽有足够的时间冷凝,降低通气帽的漏油几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进气口11为多个,多个进气口11沿本体1的外周方向间隔设置。由此,能够使得油箱内的气流从多个方向进入本体1,从而有利于泄压。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进气口11为两个,本体1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多个流通腔体13分成两组,每个进气口11与一组流通腔体13中最外侧的一个连通。由此,能够使得本体1内的两组流通腔体13互不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泄压以及油蒸汽冷凝。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流通腔体13为至少三个,三个流通腔体13中,位于中间的流通腔体13与两个连通口14分别连通,且两个连通口14的开口方向夹角为180°。可以理解的是,两个连通口14的开口方向夹角为180°,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延长气流在流通腔体13内的流通路径,使得油蒸汽有足够的时间冷凝,降低通气帽的漏油几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多个流通腔体13包括一个中心腔体和两组边缘腔体,每组边缘腔体均包括多个沿由内向外间隔分布的流通腔体13,中心腔体与两组边缘腔体的位于最内侧的流通腔体13分别连通,两组边缘腔体的位于最外侧的流通腔体13与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连通。由此,能够较好地的延长气流在流通腔体13内的流通路径,使得油蒸汽有足够的时间冷凝,降低通气帽的漏油几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多个流通腔体13沿所述本体1周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流通腔体13的具有两个沿本体1的径向间隔设置的连通口14。由此,能够较好地的延长气流在流通腔体13内的流通路径,使得油蒸汽有足够的时间冷凝,降低通气帽的漏油几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通腔体13的侧壁设有多个凸起部和/或多个凹陷部。由此,在确保稳定泄压的前提下增加流通腔体13内的复杂程度,从而有利于油蒸汽冷凝器,进一步降低通气帽的漏油几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4所示,盖体2具有扣合槽21,本体1的一端伸入扣合槽21,扣合槽21的内周壁上设有凹槽和凸起,凹槽沿盖体2周向的侧壁与本体1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隙,间隙构成出气流道16,凸起抵接于本体1的外周壁。可以理解的是,凸起抵接于本体1的外周壁能够使得在圆周方向上,盖体2和本体1有一部分是过盈配合的,确保了盖体2和本体1的连接稳定性,而凹槽沿盖体2周向的侧壁与本体1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隙,能够确保穿过本体1的气流从出气通道流出,确保了通气帽的泄压功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扣合槽21的顶壁与本体1的顶壁之间设有过滤件3。可以理解的是,过滤件3具有两个作用,第一能够避免外部的灰尘和杂物进入本体1内,另一方面过滤件3也能够吸附一部分油蒸汽,从而进一步降低通气帽的漏油几率。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扣合槽21顶壁上设有流通口22,过滤件3为环形结构且环绕流通口22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4所示,本体1上设有止抵凸环15,止抵凸环15环绕本体1的轴向设置在本体1的外侧壁上。可以理解的是,止抵凸环15能够止抵在油箱上,从而实现通气帽与油箱的限位配合,避免整个通气帽掉入油箱内部的现象发生。
实施例一: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通气帽。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通气帽包括本体1和盖体2,本体1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油箱的通气孔内,本体1具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进气口11设在本体1的外周壁上,出气口12设在本体1的端面上,本体1还具有三个流通腔体13,相邻两个流通腔体13通过连通口14连通,三个流通腔体13由内向外间隔设置,两个连通口14在本体1的周向上的夹角为180°,最内侧的流通腔体13与出气口12相连,最外侧的流通腔体13与进气口11相连。本体1上设有止抵凸环15,止抵凸环15环绕本体1的轴向设置在本体1的外侧壁上。盖体2具有扣合槽21,本体1的一端伸入扣合槽21,扣合槽21的内周壁上设有凹槽和凸起,凹槽沿盖体2周向的侧壁与本体1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隙,间隙构成出气流道16,凸起抵接于本体1的外周壁。扣合槽21的顶壁与本体1的顶壁之间设有过滤件3。扣合槽21顶壁上设有流通口22,过滤件3为环形结构且环绕流通口22设置。
实施例二:
下面参考图4-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通气帽。
本实施例的通气帽包括本体1和盖体2,本体1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油箱的通气孔内,本体1具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进气口11设在本体1的外周壁上,出气口12设在本体1的上端周面上,本体1内具有五个流通腔体13,本体1的正中间设有一个流通腔体13,在该流通腔体13的两侧分别具有由内向外布置的两个流通腔体13,两个流通腔体13之间通过连通口14相连。本体1为铸造件。本体1的一端伸入盖体2的扣合槽21,扣合槽21的内壁为平面,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凹槽,该凹槽与扣合槽21的内壁形成为出气流道16。与此同时,本实施例的本体1和盖体2的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实现配合或者直接过盈配合。
实施例三:
下面参考图7-图9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通气帽。
本实施例的通气帽包括本体1和盖体2,本体1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油箱的通气孔内,本体1具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进气口11设在本体1的外周壁上,出气口12设在本体1的上端周面上,本体1内设有十二个流通腔体13,十二个流通腔室沿所述本体1周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流通腔体13的具有两个沿本体1的径向间隔设置的连通口14。本体1的一端伸入盖体2的扣合槽21,扣合槽21的内壁为平面,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凹槽,该凹槽与扣合槽21的内壁形成为出气流道16。与此同时,本实施例的本体1和盖体2的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实现配合或者直接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的通气帽的优点如下:
第一: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以及实施例三中,本体1内具有足够大的空间,能够有效的排出油箱内的高温蒸汽,确保油箱工作安全;
第二: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以及实施例三中,流通腔体13采用层层环形交错迷宫设计,即使有润滑油飞溅进入本体1内,本体1的侧壁会阻挡油液外流,并且使得气流中所含有的油蒸汽由足够的时间冷凝以积累在本体1内,降低漏油几率;
第三:在实施例一中,本体1的顶部有过滤件3,有效的阻止外部灰尘、杂质等的进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油箱,油箱包括箱本体1和前文的通气帽,箱本体1上设有通气孔,通气帽安装于通气孔。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通气帽可以与通气孔过盈配合,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还可以通过销钉等结构实现限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油箱,由于具有前文所述的通气帽,该油箱能够有效地排气散热均衡气压,防止润滑油外溢,并能避免外界灰尘进入油箱内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通气帽,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所述本体(1)的至少部分配合在油箱的通气孔内,所述本体(1)具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所述进气口(11)设在所述本体(1)的外周壁上,所述出气口(12)设在所述本体(1)的端面上,所述本体(1)还具有多个流通腔体(13),相邻两个所述流通腔体(13)通过连通口(14)连通,多个所述连通口(14)在所述本体(1)的周向上错开分布,多个所述流通腔体(13)中的一个与所述进气口(11)连通,多个所述流通腔体(13)与所述出气口(12)连通,且多个所述流通腔体(13)沿所述本体(1)的周向形成迷宫流道;
盖体(2),所述盖体(2)扣设在所述本体(1)上,且所述盖体(2)与所述本体(1)之间限定出与所述出气口(12)相连的出气流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帽,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流通腔体(13)由内向外间隔设置,最内侧的所述流通腔体(13)与所述出气口(12)相连,最外侧的所述流通腔体(13)与所述进气口(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为两个,所述本体(1)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多个所述流通腔体(13)分成两组,每个所述进气口(11)与一组所述流通腔体(13)中最外侧的一个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帽,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流通腔体(13)沿所述本体(1)周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流通腔体(13)的具有两个沿所述本体(1)的径向间隔设置的所述连通口(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帽,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流通腔体(13)包括一个中心腔体和两组边缘腔体,每组所述边缘腔体均包括多个沿由内向外间隔分布的所述流通腔体(13),所述中心腔体与两组所述边缘腔体的位于最内侧的所述流通腔体(13)分别连通,两组所述边缘腔体的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流通腔体(13)与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出气口(1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具有扣合槽(21),所述本体(1)的一端伸入所述扣合槽(21),所述扣合槽(21)的内周壁上设有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沿所述盖体(2)周向的侧壁与所述本体(1)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所述出气流道(16),所述凸起抵接于所述本体(1)的外周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气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槽(21)的顶壁与所述本体(1)的顶壁之间设有过滤件(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气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槽(21)顶壁上设有流通口(22),所述过滤件(3)为环形结构且环绕所述流通口(22)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有止抵凸环(15),所述止抵凸环(15)环绕所述本体(1)的轴向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外侧壁上。
10.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包括箱本体(1)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帽,所述箱本体(1)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帽安装于所述通气孔。
CN202223275511.3U 2022-12-07 2022-12-07 通气帽及油箱 Active CN218818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5511.3U CN218818411U (zh) 2022-12-07 2022-12-07 通气帽及油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5511.3U CN218818411U (zh) 2022-12-07 2022-12-07 通气帽及油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8411U true CN218818411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38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5511.3U Active CN218818411U (zh) 2022-12-07 2022-12-07 通气帽及油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8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67911A (zh) 转轴结构及驱动电机
CN218818411U (zh) 通气帽及油箱
CN110676973A (zh) 一种集成控制器壳体的新能源水冷电机壳体及水冷电机
CN108119637B (zh) 通气阀
CN217271807U (zh) 变速器通气结构及变速器
CN206668943U (zh) 通气塞
CN216789186U (zh) 通气塞组件及具有其的变速器
CN215110422U (zh) 传动箱通气装置以及汽车传动箱
CN214256036U (zh) 一种水泵电机
CN211481035U (zh) 电机壳体、电机和车辆
CN115175763A (zh) 离子交换器过滤装置和离子交换器盒
CN219529769U (zh) 变速器和车辆
CN111271588A (zh) 一种油液过滤器及轴承箱
CN217206642U (zh) 一种三腔膨胀水箱总成
CN220185388U (zh) 汽车用加热泵
CN220600402U (zh) 一种防通气塞漏油的取力器壳体及取力器
CN211117193U (zh) 新型通气帽
CN214946224U (zh) 分动器通气结构、分动器和车辆
CN219176911U (zh) 变速器、驱动总成及车辆
CN115853923A (zh) 离合器壳体及车辆
CN219734179U (zh) 变速器和车辆
CN211820074U (zh) 一种家用增压泵机泵连盖
CN218670551U (zh) 通气帽和车辆
CN220628112U (zh) 防爆阀和电池包
CN220420757U (zh) 电池包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