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3923A - 离合器壳体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壳体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3923A
CN115853923A CN202211559201.6A CN202211559201A CN115853923A CN 115853923 A CN115853923 A CN 115853923A CN 202211559201 A CN202211559201 A CN 202211559201A CN 115853923 A CN115853923 A CN 115853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lutch housing
air flow
water flow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92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葛双亮
张杨
叶鉴民
张亚林
曾云华
赵福成
王瑞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Yiwu Geely Powertrain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Yiwu Geely Powertrain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Yiwu Geely Powertrain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592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539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3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39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壳体及车辆,包括: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外壁形成有主流孔和水流孔,且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内壁形成有气流孔,所述主流孔与所述气流孔通过气流通道连通,所述主流孔与所述水流孔通过水流通道连通,所述主流孔高于所述水流孔,且所述气流通道的至少部分高于所述主流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通过在离合器壳体上设置高度依次递减的气流孔、主流孔以及水流孔,利用重力影响水流的流向,使得水流从主流孔处流向水流孔,避免水流进入离合器壳体内部空间,损坏离合器壳体的内部零件,且通过气体不受高度限制的特点设置较高位置的气流孔,从而平衡离合器壳体的内外部气压差,降低发动机或变速器的漏油风险,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离合器壳体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合器壳体及具有该离合器壳体的车辆。
背景技术
硬派越野车辆存在很多涉水或泡水的使用场景,但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离合器壳体空间需要密封避免水进入,同时需要排气孔,保证离合器壳体内外气压平衡。两项需求中,一项需要离合器壳体空间密封,另一项要求需要离合器壳体开孔通气,如何处理以上矛盾是整车耐久性表现好差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通常处理此问题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在离合器壳体的下部设计排水孔,利用排水孔可避免车辆行驶时飞溅水进入离合器壳体空间,同时离合器壳体空间内气体可通过该孔与外界大气相通,平衡内外压力,但此结构在车辆浸泡时,外部水可通过该孔结构进入离合器壳体空间内,从而损坏离合器壳体的内部零件;另一种是将离合器壳体完全密封,不设计排水或排气孔,从而避免车辆涉水或者浸泡时外部水进入离合器空间。但是此方法使得离合器壳体完全密封,导致其内部空间的温度变化可影响内部气压变化,而气压变化使得发动机与壳体空间及变速器存在压差,进而使得发动机或变速器出现漏油的情况,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离合器壳体,用于解决离合器壳体的排水排气问题,从而提高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以及降低安全隐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包括: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外壁形成有主流孔和水流孔,且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内壁形成有气流孔,所述主流孔与所述气流孔通过气流通道连通,所述主流孔与所述水流孔通过水流通道连通,所述主流孔高于所述水流孔,且所述气流通道的至少部分高于所述主流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通过在离合器壳体上设置高度依次递减的气流孔、主流孔以及水流孔,利用重力影响水流的流向,使得水流从主流孔处流向水流孔,从而避免了水流进入离合器壳体的内部空间,损坏离合器壳体的内部零件。以及,通过气体不受高度限制的特点设置较高位置的气流孔,从而达到平衡离合器壳体的内外部气压差,降低发动机或变速器的漏油风险,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所述水流通道和所述气流通道均沿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周向延伸设置,且所述主流孔形成于所述水流通道和所述气流通道的连通处,所述气流孔位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上端,所述水流孔位于所述水流通道的下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所述气流通道的下端的内壁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止挡凸部,所述第一止挡凸部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内壁限定出第一气流间隙,所述第一气流间隙的宽度小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所述气流通道的上端的内壁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止挡凸部,所述第二止挡凸部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内壁限定出第二气流间隙,所述第二气流间隙的宽度小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所述水流通道和所述气流通道均位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上部区域,且均位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竖向径向线的同一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所述气流孔开设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内壁的最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所述主流孔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最高点在周向上的夹角小于45°,且所述主流孔沿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径向朝外敞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所述水流孔的轴线相对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径向倾斜,且使所述水流孔构造为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外壁朝下敞开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所述离合器壳体包括内层壳和外层壳,所述内层壳内形成有工作腔,所述外层壳套设于所述内层壳外,所述主流孔和所述水流孔均设于所述外层壳,所述气流孔设于所述内层壳,且所述水流通道和所述气流通道均形成于所述内层壳和外层壳之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壳体。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离合器壳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相同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离合器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的另一表示。
附图标记:
离合器壳体100,
主流孔1,主流孔的入口端11,主流孔的出口端12,气流孔2,水流孔3,水流通道4,水流通道的入口端41,水流通道的出口端42,气流通道5,气流通道的入口端51,气流通道的出口端52,第一气流间隙53,第二气流间隙54,内层壳6,第二止挡凸部61,工作腔62,外层壳7,第一止挡凸部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离合器外壳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离合器外壳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离合器外壳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100,包括:离合器壳体100的外壁形成有主流孔1和水流孔3,且离合器壳体100的内壁形成有气流孔2,主流孔1与气流孔2通过气流通道5连通,主流孔1与水流孔3通过水流通道4连通,主流孔1高于水流孔3,且气流通道5的至少部分高于主流孔1。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在离合器壳体10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主流孔1和水流孔3,主流孔1可用于通气和进水,水流孔3用于通气和排水。以及,在离合器壳体100的内周壁上还设置有气流孔2,气流孔2与离合器壳体100的内部腔室相连通以用于平衡离合器内外两侧的气压,保证离合器壳体100的气压平衡。
具体地,将主流孔1与气流孔2之间通过气流通道5连通,将主流孔1和水流孔3之间通过水流通道4连通。其中,主流孔1高于水流孔3,且气流通道5的至少部分高于主流孔1,从而可形成阶梯式的高度差。
可以理解的是,当水流从主流孔1进入离合器壳体100后,因水流自身重力影响将往高度略低的水流孔3处流动,最后从水流孔3流出。其中,气体分子不受高度影响,所以从主流孔1处进入的气体可通往气流孔2抵达离合器壳体100的内部,从而能够平衡离合器壳体100内外部的气压。由此,在保证通气的同时也可达到离合器壳体100的防水功能,从而提高了离合器的使用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上述限定的主流孔1、气流孔2和水流孔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在将离合器壳体100安装于整车之后的位置关系,即为离合器壳体100在实际应用于整车且形成防水通气时的位置关系。换言之,上述的位置关系对于离合器壳体100本身的结构设计不造成限定,即在离合器壳体100为单品存在时主流孔1、气流孔2和水流孔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随着离合器壳体100自身所处的角度状态而变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壳体100,通过在离合器壳体100上设置高度依次递减的气流孔2、主流孔1以及水流孔3。利用重力影响水流的流向,使得水流从主流孔1处流向水流孔3,从而避免了水流进入离合器壳体100的内部空间,损坏离合器壳体100的内部零件。以及,通过气体不受高度限制的特点设置较高位置的气流孔2,从而达到平衡离合器壳体100的内外部气压差,降低发动机或变速器的漏油风险,提高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流通道4和气流通道5均沿离合器壳体100的周向延伸设置,且主流孔1形成于水流通道4和气流通道5的连通处,气流孔2位于气流通道5的上端,水流孔3位于水流通道4的下端。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水流通道4和气流通道5均在离合器壳体100的周壁内沿周向延伸。其中,气流通道5还布置于水流通道4的上方,使得气流通道5和水流通道4在主流孔1处沿彼此背离的方向周向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和水流均从主流孔1处通入离合器壳体100,其中,气流可从主流孔1处经过气流通道5流向上方的气流孔2,水流从主流孔1处经过水流通道4流向下方的水流孔3。由此,水流流入离合器壳体100到流出离合器壳体100的过程中,水流所经过的流通区域为水流通道4,从而保证水流不进入离合器壳体100内部,实现离合器壳体100的防水排水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通道5的下端的内壁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止挡凸部71,第一止挡凸部71与气流通道5的内壁限定出第一气流间隙53,第一气流间隙53的宽度小于气流通道5的宽度。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第一止挡凸部71设置在气流通道的入口端51且位于主流孔1的上侧。具体地,第一止挡凸部71构造为离合器壳体100内壁从主流孔1上侧径向向内延伸的凸起结构,使得第一止挡凸部71可遮挡部分气流通道的入口端51。其中,未遮挡部分形成第一气流间隙53,第一气流间隙53的宽度小于气流通道5的宽度且小于第一止挡凸部71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水流从主流孔1处进入时离合器壳体100时,通过设置第一止挡凸部71可杜绝绝大多数的水流因惯性力而冲向气流通道5,从而实现防水的作用。以及,设置第一气流间隙53可保证气流能够从第一气流间隙53进入气流通道5,从而平衡离合器壳体100内外部的气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通道5的上端的内壁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止挡凸部61,第二止挡凸部61与气流通道5的内壁限定出第二气流间隙54,第二气流间隙54的宽度小于气流通道5的宽度。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第二止挡凸部61设置在气流通道的出口端52且位于气流孔2孔的右侧。具体地,第二止挡凸部61构造为离合器壳体100内壁从气流孔2右侧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结构,使得第二止挡凸部61可遮挡部分气流通道的出口端52。其中,未遮挡部分形成第二气流间隙54,第二气流间隙54的宽度小于气流通道5的宽度且小于第二止挡凸部61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水流冲击离合器壳体100内部时,存在部分水流从第一气流间隙53处进入气流通道5,所以通过设置第二止挡凸部61可杜绝进入气流通道5的部分水流突破气流通道5进入离合器壳体100内部,从而进一步的加强离合器壳体100的防水能力。以及,设置第二气流间隙54可保证气流能够从气流通道5内顺利流通至离合器壳体100内部,从而平衡离合器壳体100内外部的气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流通道4和气流通道5均位于离合器壳体100的上部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将水流通道4和气流通道5均设在离合器壳体100的上部区域可更好的利用重力影响物体的特点,使得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从而更容易实现防水和排水的功能。其中,水流通道4和气流通道5均位于离合器壳体100的竖向径向线的同一侧,使得气流和水流共用主流孔1以减少离合器壳体100设置的孔数量,从而增加结构的结构强度且位于同一侧的设计也更方便加工,提高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孔2开设于离合器壳体100的内壁的最高点。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气体分子质量轻不受高度的影响,将气流孔2设置离合器壳体100的最高点处不影响气流流向离合器壳体100的内部。也就是说,将气流孔2设置在离合器壳体100中的任意位置均不影响离合器壳体100平衡内外部气压,但是水流受重力影响,因此设置较高的气流孔2可防止水流流向气流孔2,从而起到防水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流孔1与离合器壳体100的最高点在周向上的夹角小于45°,且主流孔1沿离合器壳体100的径向朝外敞开。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离合器壳体100构造为圆形结构,主流孔1过离合器壳体100的圆心所形成的直线与过圆心的水平线之间的倾斜角度α大于45°。即主流孔的入口端11高于主流孔的出口端12,且二者呈大于45度角的设计。可以理解的是,设置角度α不局限于45°附近,也可为50°、60°等,本实施例对具体角度不做限制,满足倾斜设置即可。其中,主流孔1还设置在离合器壳体100的上半部区域内。由此,可保证外界水流很难进入离合器壳体100,且进入离合器壳体100后的水流因主流孔的出口端12低于主流孔的入口端11,使得水流可从主流孔的出口端12处流向下方的水流通道4,从而提高离合器壳体100的防水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流孔3的轴线相对于离合器壳体100的径向倾斜,且使水流孔3构造为在离合器壳体100的外壁朝下敞开设置。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水流孔3在离合器壳体100外周壁上相对于离合器壳体100的圆心为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为由内至外向下倾斜,从而形成敞开口,敞开口即为水流孔3。
可以理解的是,当水流进入水流通道4后流向水流孔3,通过将水流孔3设置为向外倾斜的敞口,可利于水流排出离合器壳体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合器壳体100包括内层壳6和外层壳7,内层壳6内形成有工作腔62,外层壳7套设于内层壳6外,主流孔1和水流孔3均设于外层壳7,气流孔2设于内层壳6,且水流通道4和气流通道5均形成于内层壳6和外层壳7之间。也就是说,水流通道4和气流通道5形成于内层壳6与外层壳7之间的夹层中,气流孔2设置于工作腔62和气流通道5的连接处,主流孔1和水流孔3设置于水流通道的入口端41和水流通道的出口端42分别与外界相连的连接处。由此,通过内层壳6和外层壳7形成的迷宫结构,从而达到分离气流和水流的流通通道以实现防水排气功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中任一项的离合器壳体100。通过在离合器壳体100的内层壳6和外层壳7上设置沿高度依次降低的气流孔2、主流孔1和水流孔3以形成气流通道5和水流通道4,使得水流可从水流通道4流出离合器壳体100,且配合内层壳6和外层壳7上的第一止挡凸部71和第二止挡凸部61将气流通道5与水流通道4之间实现多层次的阻挡,加强了防水效果,使得水流无法突破气流孔2进入离合器壳体100的工作腔62,从而保护内部零件。其中,气流可通过第一气流间隙53和第二气流间隙54从外界进入工作腔62或从工作腔62排出外界,从而达到平衡离合器壳体100内外部的压强差,降低发动机或变速器的漏油风险。
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外壁形成有主流孔(1)和水流孔(3),且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内壁形成有气流孔(2),所述主流孔(1)与所述气流孔(2)通过气流通道(5)连通,所述主流孔(1)与所述水流孔(3)通过水流通道(4)连通,所述主流孔(1)高于所述水流孔(3),且所述气流通道(5)的至少部分高于所述主流孔(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通道(4)和所述气流通道(5)均沿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周向延伸设置,且所述主流孔(1)形成于所述水流通道(4)和所述气流通道(5)的连通处,所述气流孔(2)位于所述气流通道(5)的上端,所述水流孔(3)位于所述水流通道(4)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5)的下端的内壁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止挡凸部(71),所述第一止挡凸部(71)与所述气流通道(5)的内壁限定出第一气流间隙(53),所述第一气流间隙(53)的宽度小于所述气流通道(5)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5)的上端的内壁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止挡凸部(61),所述第二止挡凸部(61)与所述气流通道(5)的内壁限定出第二气流间隙(54),所述第二气流间隙(54)的宽度小于所述气流通道(5)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通道(4)和所述气流通道(5)均位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上部区域,且均位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竖向径向线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孔(2)开设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内壁的最高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孔(1)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最高点在周向上的夹角小于45°,且所述主流孔(1)沿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径向朝外敞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孔(3)的轴线相对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径向倾斜,且使所述水流孔(3)构造为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外壁朝下敞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壳体包括内层壳(6)和外层壳(7),所述内层壳(6)内形成有工作腔(62),所述外层壳(7)套设于所述内层壳(6)外,所述主流孔(1)和所述水流孔(3)均设于所述外层壳(7),所述气流孔(2)设于所述内层壳(6),且所述水流通道(4)和所述气流通道(5)均形成于所述内层壳(6)和外层壳(7)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壳体。
CN202211559201.6A 2022-12-06 2022-12-06 离合器壳体及车辆 Pending CN1158539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9201.6A CN115853923A (zh) 2022-12-06 2022-12-06 离合器壳体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9201.6A CN115853923A (zh) 2022-12-06 2022-12-06 离合器壳体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3923A true CN115853923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0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9201.6A Pending CN115853923A (zh) 2022-12-06 2022-12-06 离合器壳体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539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128499A1 (ja) 燃料タンク用弁装置及び燃料タンク用過給油防止装置
US6698611B2 (en) Tank cap
WO2013002147A1 (ja)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用ベアリングハウジングの冷却構造
JP6479080B2 (ja) ブリーザ装置
CN115853923A (zh) 离合器壳体及车辆
CN206668943U (zh) 通气塞
CN204477272U (zh) 通气装置及车辆动力系统总成
JP4839581B2 (ja) 燃料電池のケース構造
CN218788435U (zh) 顶盖组件及单体电池
CN108691992B (zh) 一种变速箱用通气排水装置
CN214534393U (zh) 主减速器通气结构和主减速器
CN210569152U (zh) 热水器
CN214484447U (zh) 洗碗机的呼吸器及具有其的洗碗机
JPWO2018168712A1 (ja) 燃料タンク用弁装置
CN218818411U (zh) 通气帽及油箱
JP2013050070A (ja) リザーブタンク
CN219529769U (zh) 变速器和车辆
CN220628112U (zh) 防爆阀和电池包
CN206513735U (zh) 一种离合器壳体
CN219655215U (zh) 一种防水回油通气塞和变速箱
JP2013124601A (ja) 車両用リザーブタンク
CN218913666U (zh) 通气塞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715858U (zh) 通气装置
CN217406280U (zh) 电机外壳及电机
CN217623534U (zh) 盖组件和包括盖组件的储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