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9351U - 一种散热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9351U
CN210509351U CN201921064450.1U CN201921064450U CN210509351U CN 210509351 U CN210509351 U CN 210509351U CN 201921064450 U CN201921064450 U CN 201921064450U CN 210509351 U CN210509351 U CN 210509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re
excessive
filling pipe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44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光耀
潘暾
史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mach Changl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mach Changl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mach Changl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mach Changl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644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9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9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9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道路机械散热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车辆散热器装配麻烦且空间有限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散热器组件,包括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内限定有水室和膨胀腔,所述水箱组件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水室的过度进水口和过度出水口,所述水箱组件的下方设有中冷器芯体,所述中冷器芯体的下方设有油散芯体,所述油散芯体的下方设有水散芯体,所述水散芯体上设有连通所述过度出水口的进水口和适于连通发动机进水通道的出水口,所述过度进水口适于连通发动机的出水通道,由此可以为散热器组件的装配提供方便,简化了散热器组件的结构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道路机械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辆散热器,布置结构根据发动机的进出水口和气口位置决定,一般情况,发动机的出水口在上方,进水口在下方,中冷的出气口在发动机右侧,进气口在发动机左侧,由于发动机的中冷进出口位置的限制,中冷器只能左右布置。相对应散热器常见布置:双层结构,将中冷单独作为一层,水散芯体和油散可以做成纵置结构,连接方便,但散热器厚度尺寸增加,在厚度尺寸方向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装配麻烦,而且连通管道结构复杂,需要额外增加固定装置,占用空间很大,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车辆散热器结构复杂且装配麻烦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散热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件,包括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内限定有水室和膨胀腔,所述水箱组件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水室的过度进水口和过度出水口,所述水箱组件的下方设有中冷器芯体,所述中冷器芯体的下方设有油散芯体,所述油散芯体的下方设有水散芯体,所述水散芯体上设有连通所述过度出水口的进水口和适于连通发动机进水通道的出水口,所述过度进水口适于连通发动机的出水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器组件还包括:透气导管,所述水散芯体上设有连通所述透气导管下端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导管的上端连接所述水箱组件并连通所述膨胀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器组件还包括:冷却液加注管,所述水散芯体上形成有冷却液入口,所述冷却液加注管的下端连通所述冷却液入口,所述冷却液加注管的上端连通所述膨胀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膨胀腔的侧壁的底部设有冷却液加注管连接口,所述冷却液加注管连通所述冷却液加注管连接口,且所述冷却液加注管连接口邻近所述隔板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液入口位于所述水散芯体的侧壁的下部,所述透气孔位于所述水散芯体的侧壁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箱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水室和所述膨胀腔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箱体的侧壁的对应所述膨胀腔的位置设有油位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散热器组件还包括:加注口,所述加注管贯穿所述膨胀腔,所述加注管的下端连通所述水室,所述加注管的上端伸出所述箱体形成加注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组件的背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箱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度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度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散热器组件;1:水箱组件;2:隔板;3:水室;4:膨胀腔;5:透气管;6:过度进水口;7:过度出水口;8:过度进水管;9:过度出水管;10:第一连通缺口;11:第二连通缺口;12:进水导通接头;13:第一配合缺口;14:出水导通接头;15:第二配合缺口;16:油位镜;17:加注管;18:中冷器芯体;19:油散芯体;20:水散芯体;21:进水口;22:出水口;23:透气导管;24:冷却液加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散热器的水箱组件1,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隔板2,隔板2将箱体的内部空间间隔成位于隔板2下方的水室3和位于隔板2上方的膨胀腔4,隔板2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透气管5,透气管5的下端连通水室3,透气管5的上端连通膨胀腔4,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水室3的过度进水口6和过度出水口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水箱组件1,通过在箱体内设置隔板,利用隔板将箱体的内腔分隔成上下间隔开设置的膨胀腔4和水室3,水室3具有过度进水口6和过度出水口7,汽车的发动机的出水口22直接连接在过度进水口6上,由此可以为散热器的水箱组件1的装配提供方便,简化了水箱组件1的结构设计,简化了散热器与发动机的连通管路的布置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水箱组件1还包括:过度进水管8和过度出水管9,过度进水管8和过度出水管9均与箱体相连并连通水室3。通过设置过度进水管8和过度出水管9,过度进水管8连通在水室3与汽车发动机之间,可以为散热器的装配提供方便,而且可以提升散热器与发动机的装配密闭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隔板上形成有连通过度进水口6的第一连通缺口10和第二连通缺口11,过度进水管8上设有与过度进水管8连通的进水导通接头12,进水导通接头12伸入膨胀腔4内且侧壁上形成有连通第一连通缺口10的第一配合缺口13,过度出水管9上设有与过度出水管9连通的出水导通接头14,出水导通接头14伸入膨胀腔4内且侧壁上形成有连通第二连通缺口11的第二配合缺口15。
一方面,通过在过度进水管8上设置进水导通接头12并在过度出水管9上设置出水导通接头14,可以为过度进水管8和过度出水管9的装配提供方便,有利于提升过度进水管8和过度出水管9的装配稳定性和密闭性;另一方面,通过在隔板上设置第一连通缺口10,并在进水导通接头12上设置与第一连通缺口10配合的第一配合缺口13,可以提升过度进水管8与水室3之间连通处的截面积,进而可以提升水流通量,降低了水流阻力,为水流流动提供方便;类似地,第二连通缺口11与第二配合缺口15可以提升过度出水管9与水室3之间连通处的截面积,促进水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水导通接头12的截面形状与过度进水管8的截面形状的上半部分重合,出水导通接头14的截面形状与过度出水管9的截面形状的上半部分重合,例如,进水导通接头12和出水导通接头14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半圆形,过度进水管8和过度出水管9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过度进水管8和过度出水管9的截面的一条直径与隔板重合,第一连通缺口10形成为宽度等于过度进水管8直径长度等于进水导通接头12长度的矩形,进水导通接头12套设在该矩形上,且矩形的外周沿与第一配合缺口13的外周沿相连;第二连通缺口11形成为宽度等于过度出水管9直径长度等于出水导通接头14长度的矩形,出水导通接头14套设在该矩形上,且矩形的外周沿与第二配合缺口15的外周沿相连。
过度进水口6的一部分位于隔板的上方,另一部分位于隔板的下方,进水导通接头12的外周壁与过度进水口6的内周沿的上半部分相连,过度进水管8的端沿的下半部分与过度进水口6的内周沿的下半部分相连;过度出水口7的一部分位于隔板的上方,另一部分位于隔板的下方,出水导通接头14的外周壁与过度出水口7的内周沿的上半部分相连,过度出水管9的端沿的下半部分与过度出水口7的内周沿的下半部分相连。
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过度进水管8和过度出水管9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过度进水管8与水室3之间连通口的截面积和过度出水管9与水室3之间连通口的截面积,提升水流流动效率,进而提升散热效率。冷却液流经管路的一部分由矩形水室替代,散热面积增大,而且路径适当加长,能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连通缺口10连通过度进水口6,第二连通缺口11连通过度出水口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箱体的侧壁的对应膨胀腔4的位置设有油位镜16,透气管5的上端位于油位镜16的上方,通过设置油位镜16可以为用户观察膨胀腔4内的冷却液的量提供方便,进而及时补充,防止冷却液不足影响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水箱组件1还包括:加注管17的上端伸出箱体形成加注口,加注管17的伸入膨胀腔4的长度根据膨胀空间来计算,长度部分为膨胀空间,一般大于总容积的1/6。隔板上设有连通加注管17与水室3的通孔,为水室透气用,透气管的上端开口一定要高于加注管17的下平面,越高越好。加注管17的上端贯穿膨胀腔4的顶壁,加注管17的外周壁与膨胀腔4的顶壁密封相连,加注管17的上端伸出膨胀腔4为用户加水提供方便。水室的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加注管24从膨胀空间中引入,冷却液加注管24放置在散热器背后,节省发动机与散热器中间的空间,有效利用散热器背后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散热器组件10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散热器的水箱组件1,水箱组件1的下方设有中冷器芯体18,中冷器芯体18的下方设有油散芯体19,油散芯体19的下方设有水散芯体20,水散芯体20上设有连通过度出水口7的进水口21和适于连通发动机进水通道的出水口22,过度进水口6适于连通发动机的出水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组件100,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水箱组件1,可以为散热器组件100与汽车发动机的装配提供方便,提升了散热器组件100的装配效率。此外,水箱组件1、中冷器芯体18、油散芯体19和水散芯体20上下依次排列,解决了在散热器组件100单层横置设计时,发动机出水通道与散热器组件100的过度进水管8连接麻烦的问题,而且上述结构中单层布置散热器组件100的管路连接方便,方便管路的连接,减少管路的固定,而且能合理有效的利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散热器组件100还包括:透气导管23,水散芯体20上设有连通所述透气导管23下端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导管23的上端连接所述箱体并连通所述膨胀腔4,通过设置透气导管23,为水散芯体20透气提供了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器组件100还包括:冷却液加注管24,所述水散芯体20上形成有冷却液入口,所述冷却液加注管24的下端连通所述冷却液入口,所述冷却液加注管24的上端连通膨胀腔4。通过设置冷却液加注管24并在冷却液加注管24上设置冷却液入口,可以为用户添加冷却液提供方便。这个是用来加注冷却液的连接管,一定要这个才能往水室里加冷却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膨胀腔4的侧壁的底部设有冷却液加注管连接口,冷却液加注管连通冷却液加注管连接口,且冷却液加注管连接口邻近隔板2设置,冷却液加注管连接口设在膨胀腔4侧壁的底部,可以为冷却液的添加提供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冷却液入口位于水散芯体20的侧壁的下部,透气孔位于水散芯体20的侧壁的顶部,由于空气的密度较低,上述结构的冷却液入口和透气孔可以促进气体流动,水散芯体20中的气体被水流挤压到上方,然后通过透气孔和透气导管23进而膨胀腔4,排气效率高,方便用户加水,大大缩短了加水的时间,而且在发动机工作期间,也可以一直辅助气体排出。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散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组件(1),所述水箱组件(1)内限定有水室(3)和膨胀腔(4),所述水箱组件(1)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水室(3)的过度进水口(6)和过度出水口(7),所述水箱组件(1)的下方设有中冷器芯体(18),所述中冷器芯体(18)的下方设有油散芯体(19),所述油散芯体(19)的下方设有水散芯体(20),所述水散芯体(20)上设有连通所述过度出水口(7)的进水口(21)和适于连通发动机进水通道的出水口(22),所述过度进水口(6)适于连通发动机的出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气导管(23),所述水散芯体(20)上设有连通所述透气导管(23)下端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导管(23)的上端连接所述水箱组件(1)并连通所述膨胀腔(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液加注管(24),所述水散芯体(20)上形成有冷却液入口,所述冷却液加注管(24)的下端连通所述冷却液入口,所述冷却液加注管(24)的上端连通所述膨胀腔(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腔(4)的侧壁的底部设有冷却液加注管连接口,所述冷却液加注管(24)连通所述冷却液加注管连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散芯体(20)的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冷却液入口,所述水散芯体(20)的侧壁的顶部设置有透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1),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位于所述水室(3)和所述膨胀腔(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壁的对应所述膨胀腔(4)的位置设有油位镜(1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注口(17),所述加注管(17)贯穿所述膨胀腔(4),所述加注管(17)的下端连通所述水室(3),所述加注管(17)的上端伸出所述箱体形成加注口。
CN201921064450.1U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散热器组件 Active CN210509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4450.1U CN210509351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散热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4450.1U CN210509351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散热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9351U true CN210509351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3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4450.1U Active CN210509351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散热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09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5584A (zh) 静音电机内罩、静音电机和具有静音电机的吸尘器
CN109585727B (zh) 电池箱体
CN210509351U (zh) 一种散热器组件
CN210105971U (zh) 一种散热器的水箱组件和具有其的散热器组件
CN215761912U (zh) 散热器总成和车辆
CN219638943U (zh) 膨胀水壶
CN214836786U (zh) 摩托车、空滤器总成及进气接头
CN102748278B (zh) 一种叶片泵/马达
CN210919275U (zh) Egr冷却器及带egr系统的发动机
CN109713396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结构
CN108301935B (zh) 油气分离器壳体及柴油车
CN102979594A (zh) 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器与egr冷凝器集成结构
CN112431651A (zh)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CN219587639U (zh) 膨胀水箱、发动机组件和车辆
CN219215270U (zh) 冷凝器与平叉一体化结构
CN204941686U (zh) 用于作业机械冷却包的扩展水箱组件及作业机械
CN219865228U (zh) 集成式水壶除气结构及热管理系统
CN219101479U (zh) 空气过滤组件及发动机供气系统和压缩机进气系统
CN203586873U (zh) 一种中冷器或散热器
CN218236568U (zh) 一种油箱排气接头及汽车
CN210949769U (zh) 变速器壳体以及变速器和车辆
CN209942986U (zh) 燃油滤清器总成及车辆
CN215633223U (zh)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CN218858623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18670551U (zh) 通气帽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