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2471U - 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2471U
CN210822471U CN201921210560.4U CN201921210560U CN210822471U CN 210822471 U CN210822471 U CN 210822471U CN 201921210560 U CN201921210560 U CN 201921210560U CN 210822471 U CN210822471 U CN 210822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plate
filling
front side
left fron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05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东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Punilangd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unilangd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unilangd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unilangd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05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2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2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2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包括左前侧围加强板、左前侧围板和设置于所述左前侧围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扣合形成的空腔内的填充密封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具有稳固的框架结构并于扣合安装后形成的空腔内适形设置有多个用于填充空腔的填充密封件,并根据不同位置的空腔形状延伸长度的不同,设置不同形状、结构和朝向的填充密封件,且根据填充密封件的发泡膨胀方向及体积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利于提高左前侧围与左前侧围加强板扣合安装后形成的腔体声密性能及气密性能,利于减振降噪,提高乘车舒适性。

Description

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强板总成,尤其涉及一种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乘车舒适性的越来越重视,车内噪声和振动的控制水平已成为衡量乘用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影响车内振动和噪声的因素非常多,涉及到整车的各个环节,其中一个明显位置是车身侧围上由一些加强结构的安装带来的振动与噪音,加强结构安装后会产生一些空腔,而这些空腔除了会传递车外噪音,如风噪、胎噪、发动机噪音及排气管噪音外,尤其是高速行驶时还会产生高速气流。
现有技术中,通常对车身侧围内部采用空间阻断技术,通过阻断侧围内部空腔,达到控制空气、车外噪声流通,减少空气流通及噪声的传递,实现降噪和减振的目的。如常用的密封材料有海绵、膨胀胶块及其他发泡材料等。然而随着车身空腔结构的设计多变和日益复杂化,尽管使用材料甚至厚度相同的密封材料,因设置的位置及尺寸与形状的不同,使隔音减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该左前侧围加强板具有稳固的框架结构并于扣合安装后形成的空腔内适形设置有多个用于填充空腔的填充密封件,并根据不同位置的空腔形状延伸长度的不同,设置不同形状、结构和朝向的填充密封件,且根据填充密封件的发泡膨胀方向及体积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利于提高左前侧围与左前侧围加强板扣合安装后形成的腔体声密性能及气密性能,利于减振降噪,提高乘车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具有稳固的框架结构并于扣合安装后形成的空腔内适形设置有多个用于填充空腔的填充密封件,并根据不同位置的空腔形状延伸长度的不同,设置不同形状、结构和朝向的填充密封件,且根据填充密封件的发泡膨胀方向及体积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利于提高左前侧围与左前侧围加强板扣合安装后形成的腔体声密性能及气密性能,利于减振降噪,提高乘车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包括左前侧围加强板、左前侧围板和设置于所述左前侧围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扣合形成的空腔内的填充密封组件;
所述左前侧围加强板包括按顺序连接的门槛加强板、B柱加强板、上边梁加强板、A柱加强板及前门支柱加强板,形成用于适形加强左前侧围板的框架结构,所述门槛加强板、B柱加强板、上边梁加强板、A柱加强板及前门支柱加强板上各至少设置有一个排水孔;
所述填充密封组件包括适形设置于空腔内的多个填充密封件,用于左前侧围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扣合安装后形成的空腔的填充降噪密封;所述填充密封件固定于左前侧围加强板上。
进一步,所述填充密封件为膨胀胶制成,用于发泡后填充所述空腔。
进一步,所述前门支柱加强板下端对应所述空腔侧设置有适形的填充密封件I,且其对应所述空腔侧的内凹面搭接缝上覆盖有填充密封件II,所述填充密封件I及填充密封件II用于前门支柱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后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
进一步,所述门槛加强板对应所述空腔侧在位于前车门门槛处及后车门门槛处均设置有适形的填充密封件III,所述填充密封件III用于门槛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后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
进一步,所述B柱加强板下端对应所述空腔侧设置有适形的填充密封件IV,所述填充密封件IV用于B柱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后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
进一步,所述上边梁加强板前端对应所述空腔侧设置有适形的填充密封件V,且其对应所述空腔侧的内凹面上贴合有填充密封件VI,所述填充密封件V及填充密封件VI用于上边梁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
进一步,所述A柱加强板下端对应所述空腔侧设置有填充密封件VII,所述填充密封件VII用于A柱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
进一步,所述填充密封件I及填充密封件V以卡扣的形式固定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填充密封件I及填充密封件V上开设有用于引导其自身膨胀变形的引导孔。
进一步,所述填充密封件II、填充密封件VI及填充密封件VII以表面贴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左前侧围板加强板上,所述左前侧围板加强板的内贴合表面用于引导所述填充密封件II、填充密封件VI及填充密封件VII的膨胀变形。
进一步,所述填充密封件III及填充密封件IV以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与所述空腔内,所述填充密封件III及填充密封件IV沿其接触的空腔内表面膨胀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具有稳固的框架结构并于扣合安装后形成的空腔内适形设置有多个用于填充空腔的填充密封件,并根据不同位置的空腔形状延伸长度的不同,设置不同形状、结构和朝向的填充密封件,且根据填充密封件的发泡膨胀方向及体积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利于提高左前侧围与左前侧围加强板扣合安装后形成的腔体声密性能及气密性能,利于减振降噪,提高乘车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填充密封件I的放大图;
图5为填充密封件V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填充密封件I的放大图,图5为填充密封件V的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围加强板总成包括:左前侧围加强板、左前侧围板和设置于所述左前侧围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扣合形成的空腔内的填充密封组件;
所述左前侧围加强板包括按顺序连接的门槛加强板1、B柱加强板2、上边梁加强板3、A柱加强板4及前门支柱加强板5,形成用于适形加强左前侧围板的框架结构,所述门槛加强板1、B柱加强板2、上边梁加强板3、A柱加强板4及前门支柱加强板5上各至少设置有一个排水孔,该排水孔用于在白车身涂装阶段排出空腔内的水及电泳液;
所述填充密封组件包括适形设置于空腔内的多个填充密封件,用于左前侧围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扣合安装后形成的空腔的填充降噪密封;所述填充密封件固定于左前侧围加强板上,根据左前侧围板总成框架结构形状的不同及空腔的形状不同在各个合适的位置设置不同形状的填充密封件,以达到极好的填充效果,提高车身的气密性及声密性,提高乘坐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密封件为膨胀胶制成,用于发泡后填充所述空腔,膨胀胶作为侧围板填充的优质材料,在汽车生产上应用非常广泛,其发泡后可以膨胀为初始体积的几倍到几十倍,通过间断的设置不同形状的填充密封件经发泡填充之后达到左侧前围板总成空腔的良好填充效果,提高左前侧围板的整体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门支柱加强板5下端对应所述空腔侧设置有适形的填充密封件I61,且其对应所述空腔侧的内凹面搭接缝上覆盖有填充密封件II62,所述填充密封件I61及填充密封件II62用于前门支柱加强板5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后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由于前门支柱5下端与门槛加强板1搭接处内腔体积较大,因此在此处设置填充密封件I61及填充密封件II62,填充密封件I61为适形的设置于该处,其发泡的时候可以形成良好的空间填充,填充密封件II62呈贴附式地贴合于前门支柱加强板5的内凹面搭接缝上,更好地保证了钣金件搭接缝处的密封性,对填充密封件I61的空间填充形成一个更好的补充,提高左前侧围板总成整体的密封性能及减震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门槛加强板1对应所述空腔侧在位于前车门门槛处及后车门门槛处均设置有适形的填充密封件III63,所述填充密封件III63用于门槛加强板1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后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由于门槛加强板1与左前侧围板扣合形成的腔体形状比较细长且规整,并且位于车身下部,因此对车身的声密性影响稍小,因此在门槛加强板1的内凹面上设置两个填充密封件III63经过发泡膨胀之后便可以满足填充及密封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B柱加强板2下端对应所述空腔侧设置有适形的填充密封件IV64,所述填充密封件IV64用于B柱加强板2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后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B柱作为前车门锁及后车门转轴的安装柱其形状较为规整,所以在设置填充密封件的时候较为容易。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边梁加强板3前端对应所述空腔侧设置有适形的填充密封件V65,且其对应所述空腔侧的内凹面上贴合有填充密封件VI66,所述填充密封件V65及填充密封件VI66用于上边梁加强板3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由于上边梁加强板3与左前侧围板形成的腔体长度较长,在膨胀胶体发泡填充时,需要体积稍大的填充密封件来达到填充密封需求,因此该处设置了两个填充密封件来提高填充密封质量,以提高乘坐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A柱加强板4下端对应所述空腔侧设置有填充密封件VII67,所述填充密封件VII67用于A柱加强板4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汽车A柱会在汽车行驶时造成视线盲区,在设计时会在强度及视线之间找到一个平衡,A柱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之间形成的腔体相对较短,体积不大,因为设置一个填充密封件VII67即可满足填充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密封件I61及填充密封件V65以卡扣8的形式固定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填充密封件I61及填充密封件V65上开设有用于引导其自身膨胀变形的引导孔7,由于填充密封件I61及填充密封件V65的体积较大,在膨胀变形后其固定点的位置由于发生较大变形容易产生脱落或移位等情况,采用卡扣8的形式来固定膨胀变化较大的填充密封件,有助于左前侧围板填充后的稳固性,引导孔7的设置可以在填充密封件I61及填充密封件V65膨胀变形时起到一个引导形变量的作用,使得填充密封件I61及填充密封件V65的膨胀变形更为均匀,使左前侧围板总成达到一个更好的密封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密封件II62、填充密封件VI66及填充密封件VII67以表面贴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左前侧围板加强板上,所述左前侧围板加强板的内贴合表面用于引导所述填充密封件II62、填充密封件VI66及填充密封件VII67的膨胀变形,由于填充密封件II62、填充密封件VI66及填充密封件VII67其自身的体积较小,其膨胀要求沿贴合面延展。
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密封件III63及填充密封件IV64以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与所述空腔内,所述填充密封件III63及填充密封件IV64沿其接触的空腔内表面膨胀变形,填充密封件III63及填充密封件IV64所处的填充位置空间较为规则,且空间较大,所以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将填充密封件III63及填充密封件IV64固定,以达到填充材料更好的固定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侧围加强板、左前侧围板和设置于所述左前侧围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扣合形成的空腔内的填充密封组件;
所述左前侧围加强板包括按顺序连接的门槛加强板、B柱加强板、上边梁加强板、A柱加强板及前门支柱加强板,形成用于适形加强左前侧围板的框架结构,所述门槛加强板、B柱加强板、上边梁加强板、A柱加强板及前门支柱加强板上各至少设置有一个排水孔;
所述填充密封组件包括适形设置于空腔内的多个填充密封件,用于左前侧围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扣合安装后形成的空腔的填充降噪密封;所述填充密封件固定于左前侧围加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密封件为膨胀胶制成,用于发泡后填充所述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支柱加强板下端对应所述空腔侧设置有适形的填充密封件I,且其对应所述空腔侧的内凹面搭接缝上覆盖有填充密封件II,所述填充密封件I及填充密封件II用于前门支柱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后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加强板对应所述空腔侧在位于前车门门槛处及后车门门槛处均设置有适形的填充密封件III,所述填充密封件III用于门槛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后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板下端对应所述空腔侧设置有适形的填充密封件IV,所述填充密封件IV用于B柱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后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加强板前端对应所述空腔侧设置有适形的填充密封件V,且其对应所述空腔侧的内凹面上贴合有填充密封件VI,所述填充密封件V及填充密封件VI用于上边梁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加强板下端对应所述空腔侧设置有填充密封件VII,所述填充密封件VII用于A柱加强板与左前侧围板对应扣合形成的腔体的填充降噪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密封件I及填充密封件V以卡扣的形式固定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填充密封件I及填充密封件V上开设有用于引导其自身膨胀变形的引导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密封件II、填充密封件VI及填充密封件VII以表面贴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左前侧围板加强板上,所述左前侧围板加强板的内贴合表面用于引导所述填充密封件II、填充密封件VI及填充密封件VII的膨胀变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密封件III及填充密封件IV以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与所述空腔内,所述填充密封件III及填充密封件IV沿其接触的空腔内表面膨胀变形。
CN201921210560.4U 2019-07-29 2019-07-29 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 Active CN210822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0560.4U CN210822471U (zh) 2019-07-29 2019-07-29 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0560.4U CN210822471U (zh) 2019-07-29 2019-07-29 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2471U true CN210822471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76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0560.4U Active CN210822471U (zh) 2019-07-29 2019-07-29 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24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5360A (zh) * 2020-11-30 2021-03-0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膨胀胶块的排水部件和膨胀胶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5360A (zh) * 2020-11-30 2021-03-0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膨胀胶块的排水部件和膨胀胶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44558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CN210822471U (zh) 左前侧围加强板总成
JP2003276638A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CN206255079U (zh) 轻型载货汽车车身骨架
CN112441134B (zh) 一种车辆门槛的安装方法及车辆门槛结构
CN210391317U (zh) 加强型后侧围内板总成
CN215398931U (zh) 车辆的上车身及车辆
CN110525182B (zh) 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CN106892000B (zh) 汽车前围结构
CN211364724U (zh) 前侧围加强板总成
CN216546047U (zh) 一种汽车隔音总成及汽车
JP3777782B2 (ja) キャブのサイドシル溶接補強構造
JP2005238991A (ja) 閉断面遮断構造
CN207860268U (zh) 一种侧围外板结构
CN217864369U (zh) 车体接头结构和车辆
JP2009029366A (ja) 側面衝突性能を強化させた自動車用ドア
JP2006116993A (ja) 車両用開閉体シール構造
CN218055372U (zh) 侧围a柱结构及车辆
CN218662056U (zh) 车身立柱结构及车辆
CN217864360U (zh) A柱结构及汽车
CN218287891U (zh) 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
CN219749949U (zh) 一种置物板结构及具有其的suv车辆
CN110816670B (zh) 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和具有其的汽车
RU2788260C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ормовой части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я и автомобиль
CN218640944U (zh) B柱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