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5182B - 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5182B
CN110525182B CN201810506755.7A CN201810506755A CN110525182B CN 110525182 B CN110525182 B CN 110525182B CN 201810506755 A CN201810506755 A CN 201810506755A CN 110525182 B CN110525182 B CN 110525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ear side
side door
guide rail
window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067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5182A (zh
Inventor
吴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067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251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25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5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5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5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J10/74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 B60J10/76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for window sashes; for glass run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三角饰板和玻璃密封条,后侧门内板与后侧门外板之间设有窗框加强板,所述窗框加强板与所述后侧门内板固定连接,玻璃总装导轨设于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前侧并与所述窗框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玻璃密封条嵌入式固定设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导向槽内,所述三角饰板固定设于所述窗框加强板上,所述三角饰板的前部内表面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外侧壁相抵,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一边与后侧门外板的前侧边密封对接,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二边与玻璃密封条向外伸出的外侧边密封对接,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三边与后侧门外水切胶条密封对接。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解决了车内漏水问题和高速行驶时风噪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上的防水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造型趋势把后侧门C柱设计比较倾斜,为了满足玻璃升降要求,整个后侧门窗框部位不可能采用全升降玻璃的结构,越来越多车型在后侧门C柱位置采用了外装饰塑料三角饰板的结构。目前此种结构存在的主要缺陷是:玻璃总装导轨和后侧门内板之间搭配无重叠的部分,玻璃总装导轨和侧门内板之间有间隙且未实施密封,窗框加强板上无水流引导结构,三角饰板与外板支架未做特殊的密封处理,在大雨或洗车时,水流能从外侧进入三角饰板和窗框加强板之间,然后通过玻璃总装导轨和侧门内板之间的间隙直接进入车内,会造成车内漏水问题和高速行驶时风噪大的问题;窗框加强板上没有设计加强结构,三角饰板和窗框加强板之间的间隙较大,塑料的三角饰板容易被破坏,车门锁位于窗框加强板中部下方的位置,三角饰板被破坏后可通过此处的缝隙用机械的方式打开门锁,防盗性能不足,车辆有被盗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解决了车内漏水问题和高速行驶时风噪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包括三角饰板和玻璃密封条,后侧门内板与后侧门外板之间设有窗框加强板,所述窗框加强板与所述后侧门内板固定连接,玻璃总装导轨设于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前侧并与所述窗框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中央开设有从上至下延伸的导向槽,所述玻璃密封条嵌入式固定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三角饰板固定设于所述窗框加强板上,所述三角饰板的前部内表面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外侧壁相抵,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一边与后侧门外板的前侧边密封对接,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二边与玻璃密封条向外伸出的外侧边密封对接,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三边与后侧门外水切胶条密封对接。
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一边上设有向内垂直延伸的沉台翻边,所述沉台翻边的横向截面为“L”形,所述沉台翻边与所述后侧门外板的前侧边的位置对应,所述沉台翻边与所述后侧门外板的前侧边之间设有饰板密封泡棉体,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一边通过所述饰板密封泡棉体与所述后侧门外板的前侧边密封对接。
所述后侧门外板的前侧边上设有向内垂直延伸的外板翻边,所述外板翻边与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一边无缝密封对接。
所述窗框加强板在与车门锁对应的位置设有向外凸起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在所述窗框加强板上从上到下延伸。
所述后侧板内板的前侧边向前延伸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内侧壁位置对应,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内侧壁的前侧边缘与所述后侧门内板的前侧边缘平齐,所述玻璃密封条与所述后侧门内板的前侧边和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内侧壁卡接固定。
所述后侧门内板的前侧边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内侧壁之间有间隙。
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内侧壁与所述后侧门内板的前侧边之间设有总装导轨密封泡棉体,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内侧壁与所述后侧门内板的前侧边通过所述总装导轨密封泡棉体密封连接。
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后部开设有用于填充减震胶体的涂胶槽,所述窗框加强板通过所述减震胶体与所述后侧门外板粘接固定。
所述玻璃总装导轨通过导轨支架与所述窗框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支架的前部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支架的后部与所述窗框加强板固定连接。
所述三角饰板通过螺栓从外至内依次与所述窗框加强板和所述后侧门内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包括三角饰板和玻璃密封条,后侧门内板与后侧门外板之间设有窗框加强板,所述窗框加强板与所述后侧门内板固定连接,玻璃总装导轨设于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前侧并与所述窗框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中央开设有从上至下延伸的导向槽,所述玻璃密封条嵌入式固定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三角饰板固定设于所述窗框加强板上,所述三角饰板的前部内表面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外侧壁相抵,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一边与后侧门外板的前侧边密封对接,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二边与玻璃密封条向外伸出的外侧边密封对接,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三边与后侧门外水切胶条密封对接。这样,窗框加强板用于加强C柱的结构强度,三角饰板固定在窗框加强板上,并且三角饰板的三个侧边均与C柱处的其他的零件密封连接,在下雨或洗车时能避免水流从三角饰板的三个边缘处流入窗框加强板和三角饰板的间隙内,同时,高速行驶时,空气也无法通过三角饰板与其他零件之间的间隙进入C柱内,降低了风噪,从而解决了车内漏水问题和高速行驶时风噪大的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 柱防水组件具有以下优点:解决了车内漏水问题和高速行驶时风噪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的结构爆炸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的图1中A-A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的窗框加强板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的结构爆炸图二。
图号说明
1…三角饰板 2…玻璃密封条 3…后侧门外板
4…后侧门内板 5…窗框加强板 6…玻璃总装导轨
7…门外水切胶条 8…第一边 9…第二边
10…第三边 11…沉台翻边 12…饰板密封泡棉体
13…外板翻边 14…加强筋 15…涂胶槽
16…减震胶体 17…螺栓 18…导轨支架
19…总装导轨密封泡棉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汽车车体左右两侧的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结构对称,本发明是以位于汽车车体左侧的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为例进行说明,其中,车头的位置为前侧,车尾的位置为后侧,对于各个部件本身而言靠近车头的位置前侧,另一侧为后侧,后侧门外板3在外侧,后侧门内板4在内侧。下面结合附图 1至附图5,对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5,包括三角饰板 1和玻璃密封条2,后侧门内板4与后侧门外板3之间设有窗框加强板5,所述窗框加强板5与所述后侧门内板4固定连接,玻璃总装导轨6设于所述窗框加强板5的前侧并与所述窗框加强板5固定连接,所述玻璃总装导轨6 的中央开设有从上至下延伸的导向槽,所述玻璃密封条2嵌入式固定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三角饰板1固定设于所述窗框加强板5上,所述三角饰板 1的前部内表面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6的外侧壁相抵,所述三角饰板1的第一边8与后侧门外板3的前侧边密封对接,所述三角饰板1的第二边9与玻璃密封条2向外伸出的外侧边密封对接,所述三角饰板1的第三边10与后侧门外水切胶条7密封对接。这样,窗框加强板5用于加强C柱的结构强度,三角饰板1固定在窗框加强板5上,并且三角饰板1的三个侧边均与C柱处的其他的零件密封连接,在下雨或洗车时能避免水流从三角饰板1的三个边缘处流入窗框加强板5和三角饰板1的间隙内,同时,高速行驶时,空气也无法通过三角饰板1与其他零件之间的间隙进入C柱内,降低了风噪,从而解决了车内漏水问题和高速行驶时风噪大的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具有以下优点:解决了车内漏水问题和高速行驶时风噪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5,还可以是:所述三角饰板1的第一边8上设有向内垂直延伸的沉台翻边11,所述沉台翻边11的横向截面为“L”形,所述沉台翻边11与所述后侧门外板3的前侧边的位置对应,所述沉台翻边11与所述后侧门外板3的前侧边之间设有饰板密封泡棉体12,所述三角饰板1的第一边8通过所述饰板密封泡棉体12与所述后侧门外板3的前侧边密封对接。这样,通过设置横向截面为“L”形的沉台翻边11,为饰板密封泡棉体12 提供了填充的空间,沉台翻边11与后侧门外板3的前侧边之间通过饰板密封泡棉体12实现了密封连接,有效的防止水流或空气从三角饰板1的第一边8与后侧门外板3的前侧边之间的缝隙进入车内,解决了此处的漏水和漏风等问题,同时三角饰板1的第一边8与后侧门外板3的前侧边对接,使汽车的外表面平整光滑无凸起,感知质量好。当然,沉台翻边11与后侧门外板3之间也可以采用与饰板密封泡棉体12不同的密封材料,只要能将三角饰板1的第一边8与后侧门外板3的前侧板密封连接即可。
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5,还可以是:所述后侧门外板3的前侧边上设有向内垂直延伸的外板翻边13,所述外板翻边13与所述三角饰板1的第一边8无缝密封对接。这样,通过设置外板翻边13可增加后侧门外板3自己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外板翻边13增加了后侧门外板3的前侧边与三角饰板1的第一边8之间的对接面的面积,方便对接,密封容易。具体的,所述外板翻边13从外至内方向上的横向宽度可为1.5mm。这样,是因为后侧门外板3 与窗框加强板5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外板翻边13受此处位置的限制,宽度不能太大,另外,如果翻边宽度太小,零件冲压时不易控制,并且对后侧门外板3的强度的加强作用不明显。
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5,还可以是:所述窗框加强板5在与车门锁对应的位置设有向外凸起的加强筋14,所述加强筋14在所述窗框加强板5上从上到下延伸。这样,当C柱内有水流入后,通过设置凸起的加强筋14,引导水流沿加强筋14的两侧从上至下排出,由于水流排出的路径的宽度减小,使水流的排出的流速加快,水流可快速排出,而且凸起的加强筋14正位于车门锁的上方,所以排出的水流不会淌到车门锁上,可防止车门锁过早生锈腐蚀,同时降低了三角饰板1与周围零件之间的密封压力。另外,窗框加强板5上凸起的加强筋14使窗框加强板5和三角饰板1之间的空间紧凑,凸起的加强筋14遮挡在车门锁的上方,此处的缝隙减小,一些工具很难从此处的缝隙中伸至车门锁的位置,降低了通过机械方式打开车门锁的风险,降低了被盗风险。
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5,还可以是:所述后侧板内板的前侧边向前延伸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6的内侧壁位置对应,所述玻璃总装导轨6的内侧壁的前侧边缘与所述后侧门内板4的前侧边缘平齐,所述玻璃密封条2与所述后侧门内板 4的前侧边和所述玻璃总装导轨6的内侧壁卡接固定。这样,述玻璃总装导轨6的内侧壁的前侧边缘与所述后侧门内板4的前侧边缘平齐并且一起卡接装入玻璃密封条2中,消除了玻璃总装导轨6与后侧门内板4之间的缝隙,防止水流经过后侧门内板4与玻璃总装导轨6之间的间隙进入车内。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后侧门内板4的前侧边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6的内侧壁之间有间隙。这样,是因为后侧门内板4的前侧边与玻璃总装导轨6的内壁之间如果没有间隙,会导致玻璃总装导轨6安装时与后侧门内板4产生干涉,影响装配。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玻璃总装导轨6的内侧壁与所述后侧门内板4的前侧边之间设有总装导轨密封泡棉体19,所述玻璃总装导轨6的内侧壁与所述后侧门内板4的前侧边通过所述总装导轨密封泡棉体19密封连接。这样,通过设置总装导轨密封泡棉体19将玻璃总装导轨6的内侧壁和后侧门内板 4的前侧边密封连接,防止水流经过后侧门内板4与玻璃总装导轨6之间的间隙进入车内。具体的,所述后侧门内板4的前侧边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6 的内侧壁之间在从外至内的方向上有0.5mm的间隙。这样,是因为后侧门内板4的前侧边与玻璃总装导轨6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过小,两者之间会产生干涉,影响装配,如果间隙过大,会保证不了后侧门内板4与玻璃总装导轨6 之间的总装导轨密封泡棉体19得到有效的压缩,从而影响此处的密封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5,还可以是:所述窗框加强板5的后部开设有用于填充减震胶体的涂胶槽15,所述窗框加强板5通过所述减震胶体与所述后侧门外板3粘接固定。这样,窗框加强板5与所述后侧门外板3粘接固定,增加了后侧门外板3的结构强度,粘接固定不破坏车门外板外观的平整性,有利于汽车外表的美观,并且减震胶体有利于减弱行车过程中的震动和噪声。
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5,还可以是:所述玻璃总装导轨6通过导轨支架18与所述窗框加强板5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支架18的前部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6 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支架18的后部与所述窗框加强板5固定连接。这样,通过设置导轨支架18便于玻璃总装导轨6与窗框加强板5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5,还可以是:所述三角饰板1通过螺栓17从外至内依次与所述窗框加强板5和所述后侧门内板4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三角饰板 1是塑料件,窗框加强板5和后侧门内板4是钣金件,所以三角饰板1与窗框加强板5和后侧门内板4之间不适合焊接固定,应该采用可拆卸固定连接,并且三角饰板1与窗框加强板5和后侧门内板4两层钣金件固定连接,结构更加稳固,另外,三角饰板1依次与窗框加强板5和后侧门内板4固定连接,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安装点。具体的,所述三角饰板1从外至内依次分别通过三个螺栓17与所述窗框加强板5和所述后侧门内板4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采用三个螺栓17固定安装三角饰板1,三个螺栓17分别设于三角饰板 1的三个角部呈三角形分布,三角饰板1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固,不晃动。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只能将三角饰板1可拆卸固定式安装于窗框加强板5和后侧门内板4上即可。
上述仅对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发明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饰板和玻璃密封条,后侧门内板与后侧门外板之间设有窗框加强板,所述窗框加强板与所述后侧门内板固定连接,玻璃总装导轨设于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前侧并与所述窗框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中央开设有从上至下延伸的导向槽,所述玻璃密封条嵌入式固定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三角饰板固定设于所述窗框加强板上,所述三角饰板的前部内表面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外侧壁相抵,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一边与后侧门外板的前侧边密封对接,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二边与玻璃密封条向外伸出的外侧边密封对接,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三边与后侧门外水切胶条密封对接;
所述后侧板内板的前侧边向前延伸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内侧壁位置对应,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内侧壁的前侧边缘与所述后侧门内板的前侧边缘平齐,所述玻璃密封条与所述后侧门内板的前侧边和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内侧壁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一边上设有向内垂直延伸的沉台翻边,所述沉台翻边的横向截面为“L”形,所述沉台翻边与所述后侧门外板的前侧边的位置对应,所述沉台翻边与所述后侧门外板的前侧边之间设有饰板密封泡棉体,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一边通过所述饰板密封泡棉体与所述后侧门外板的前侧边密封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门外板的前侧边上设有向内垂直延伸的外板翻边,所述外板翻边与所述三角饰板的第一边无缝密封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加强板在与车门锁对应的位置设有向外凸起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在所述窗框加强板上从上到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门内板的前侧边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内侧壁之间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内侧壁与所述后侧门内板的前侧边之间设有总装导轨密封泡棉体,所述玻璃总装导轨的内侧壁与所述后侧门内板的前侧边通过所述总装导轨密封泡棉体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加强板的后部开设有用于填充减震胶体的涂胶槽,所述窗框加强板通过所述减震胶体与所述后侧门外板粘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通过导轨支架与所述窗框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支架的前部与所述玻璃总装导轨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支架的后部与所述窗框加强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饰板通过螺栓从外至内依次与所述窗框加强板和所述后侧门内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CN201810506755.7A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Active CN110525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6755.7A CN110525182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6755.7A CN110525182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5182A CN110525182A (zh) 2019-12-03
CN110525182B true CN110525182B (zh) 2023-12-29

Family

ID=6865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06755.7A Active CN110525182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251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5760B (zh) * 2020-06-02 2021-09-28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后门c柱系统
CN114523913A (zh) * 2022-03-17 2022-05-24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车门三角装饰块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2576A (ja) * 2002-10-24 2004-05-20 Toyota Motor Corp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6082609A (ja) * 2004-09-14 2006-03-30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用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JP2007008319A (ja) * 2005-06-30 2007-01-18 Tokai Kogyo Co Ltd ガラスランチャンネル組立体と窓枠構造
CN203401928U (zh) * 2013-08-01 2014-01-22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玻璃密封条及汽车
CN204264053U (zh) * 2014-11-25 2015-04-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三角装饰盖板结构
JP2016132266A (ja) * 2015-01-15 2016-07-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構造
CN106476573A (zh) * 2015-08-28 2017-03-0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固定车辆三角玻璃的结构
CN206171128U (zh) * 2016-10-15 2017-05-17 重庆比速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侧门玻璃窗框
CN207241621U (zh) * 2017-08-29 2018-04-17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后门三角板及汽车后门
DE102016220719A1 (de) * 2016-10-21 2018-04-2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JP6319398B2 (ja) * 2016-10-28 2018-05-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8530253U (zh) * 2018-05-24 2019-02-2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1861B2 (ja) * 2013-07-03 2016-03-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外装部材付きシール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2576A (ja) * 2002-10-24 2004-05-20 Toyota Motor Corp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6082609A (ja) * 2004-09-14 2006-03-30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用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JP2007008319A (ja) * 2005-06-30 2007-01-18 Tokai Kogyo Co Ltd ガラスランチャンネル組立体と窓枠構造
CN203401928U (zh) * 2013-08-01 2014-01-22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玻璃密封条及汽车
CN204264053U (zh) * 2014-11-25 2015-04-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三角装饰盖板结构
JP2016132266A (ja) * 2015-01-15 2016-07-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構造
CN106476573A (zh) * 2015-08-28 2017-03-0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固定车辆三角玻璃的结构
CN206171128U (zh) * 2016-10-15 2017-05-17 重庆比速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侧门玻璃窗框
DE102016220719A1 (de) * 2016-10-21 2018-04-2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JP6319398B2 (ja) * 2016-10-28 2018-05-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7241621U (zh) * 2017-08-29 2018-04-17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后门三角板及汽车后门
CN208530253U (zh) * 2018-05-24 2019-02-2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5182A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1388B (zh) 一种汽车背门
US4651470A (en) Vehicle door structure having plastic door panel
JP2013514223A (ja) 乗用車のトランクリッド
CN110525182B (zh) 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JP2019084887A (ja) 自動車用ピラー構造
CN114954695B (zh) 具有宽广视野的商用车驾驶室
JP5034846B2 (ja) 車両のバックドア補強構造
JP5421964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208530253U (zh) 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CN212889822U (zh) 一种后开内旋式车门的密封结构、密封条、车门及商用车
JP5315085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CN211567808U (zh) 一种汽车前侧门外后视镜安装结构
CN104608607B (zh) 一种后门轮罩密封条及汽车
CN220701042U (zh) 一种车门护板结构、无轨滑门结构及车辆
US1867851A (en) Vehicle body tonneau construction unit
CN219325874U (zh) 一种横梁总成及车辆
JP5746094B2 (ja)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付きドア構造
KR20040108484A (ko) 밴형 화물차량의 사이드 윈도우 글래스 고정구조
CN213974193U (zh) 整体式前围板结构及含该结构的车身结构
CN211364724U (zh) 前侧围加强板总成
JP2014043215A (ja) 車両におけるサイドウィンド
JPH0132570Y2 (zh)
JP2002321530A (ja) 自動車ドアの窓枠構造
JP6139358B2 (ja) ピラー構造
JPH08282280A (ja) ドアミラー部のシール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