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87891U - 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87891U CN218287891U CN202221950331.8U CN202221950331U CN218287891U CN 218287891 U CN218287891 U CN 218287891U CN 202221950331 U CN202221950331 U CN 202221950331U CN 218287891 U CN218287891 U CN 2182878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body
- connecting plate
- vehicle
- body connecting
- limiting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车身组件包括:车身连接板、车身侧围板以及限位结构;车身连接板与车身侧围板连接,限位结构至少部分连接于车身连接板,且至少部分连接于车身侧围板,以对车身连接板和车身侧围板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限位结构设有凸起部,凸起部穿设于车身侧围,且至少部分朝向车身连接板延伸;车身连接板在与凸起部相对的位置设有凹陷部,凸起部设置于凹陷部内。通过车身连接板上的凹陷部对限位结构的凸起部实现避让和密封,避免了在车身连接板上开设通孔,避免了液体和气体等容易沿通孔进入车辆的侧围内腔,降低漏液漏气风险,提升了车辆的防腐性。车辆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也不容易沿着通孔进行传递,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的防渗防漏和乘坐的舒适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车身组件包括车身侧围、车身连接板和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分别连接于车身侧围和车身连接板,对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现有技术中,车身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通孔,车身侧围上设有第二通孔,限位结构设有定位凸包和限位件,定位凸包依次穿设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限位件,实现对车身侧围和车身连接板定位及固定。
然而,发明人在研究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现,液体和气体等容易沿车身连接板上的第一通孔和车身侧围上的第二通孔渗漏进车辆的侧围内腔中,产生漏液漏气的风险,导致侧围内腔易受腐蚀。并且,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也容易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行传递,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身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车身连接板、车身侧围板以及限位结构;
所述车身连接板与所述车身侧围板连接,所述限位结构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车身连接板,且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车身侧围板,以对所述车身连接板和所述车身侧围板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
所述限位结构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穿设于所述车身侧围板,且至少部分朝向所述车身连接板延伸;
所述车身连接板在与所述凸起部相对的位置设有凹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内。
可选地,所述凹陷部包括相对设置的槽口和槽底,所述槽口与所述凸起部相对设置,所述槽底朝向远离所述凸起部的方向凹陷。
可选地,所述凹陷部的外周设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连接于所述车身连接板和所述车身侧围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密封部为环形密封部,所述环形密封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凹陷部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环形密封部的材质为密封胶。
可选地,所述车身侧围板在与所述凸起部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凸起部穿设于所述通孔。
可选地,所述车身连接板包括A柱连接板、B柱连接板和D柱连接板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固定座和紧固件;
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车身侧围板远离所述车身连接板的一侧,所述凸起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固定座、所述车身侧围板以及所述车身连接板,以将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车身侧围板和所述车身连接板。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紧固件,且连接于所述车身连接板远离所述车身侧围板的一侧,以对所述紧固件进行加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身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车身组件包括:车身连接板、车身侧围板以及限位结构;所述车身连接板与所述车身侧围板连接,所述限位结构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车身连接板,且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车身侧围板,以对所述车身连接板和所述车身侧围板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限位结构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穿设于所述车身侧围,且至少部分朝向所述车身连接板延伸;所述车身连接板在与所述凸起部相对的位置设有凹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内。通过车身连接板上的凹陷部对限位结构的凸起部实现避让和密封,避免了在车身连接板上开设通孔,避免了液体和气体等容易沿通孔渗漏进车辆的侧围内腔中,降低了漏液漏气的风险,提升了车辆的防腐性。并且,由于凹陷部对凸起部的密封作用,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也不容易通过通孔进行传递,提升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身组件的图1中圈图A中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车身连接板;20-车身侧围板;30-限位结构;31-凸起部;11-凹陷部;111-槽口;112-槽底;40-密封部;21-通孔;32-固定座;33-紧固件;34-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车身组件具体可以包括:车身连接板10、车身侧围板20以及限位结构30;
车身连接板10与车身侧围板20连接,限位结构30至少部分连接于车身连接板10,且至少部分连接于车身侧围板20,以对车身连接板10和车身侧围板20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
限位结构30设有凸起部31,凸起部31穿设于车身侧围板20,且至少部分朝向车身连接板10延伸;
车身连接板10在与凸起部31相对的位置设有凹陷部11,凸起部31设置于凹陷部11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车身连接板10上的凹陷部11对限位结构30的凸起部31实现了避让,避免了在车身连接板10上开设通孔21,同时凹陷部11也对凸起部31实现了密封,避免了液体和气体等容易沿通孔21渗漏进车辆的侧围内腔中并长期滞留,降低了漏液漏气的风险,提升了车辆的防腐性。并且,由于凹陷部11对凸起部31的密封作用,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音也不容易通过通孔21进行传递,提升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提高了车辆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性能。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凹陷部11包括相对设置的槽口111和槽底112,槽口111与凸起部31相对设置,槽底112朝向远离凸起部31的方向凹陷。这样,形成能够容纳限位结构30的凸起部31的凹槽,使得凹陷部11对凸起部31实现避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凹陷部11的外周设有密封部40,密封部40连接于车身连接板10和车身侧围板20之间。通过密封部40加强凹陷部11对凸起部31的密封作用,避免液体和气体等从凹陷部11的外周渗漏进车身侧围腔室内,提高所述车身组件的防腐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密封部40为环形密封部40,所述环形密封部的内径大于凹陷部11的外径。将密封部40设置为环形密封部,可以使得密封部40在360°范围内均对凹陷部11实现密封作用,增强对凹陷部11的密封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密封部的材质为密封胶,填补凹陷部11周围的缝隙,增强密封性。具体地,可以通过点焊密封胶实现对凹陷部11的密封,将密封胶预先涂布在车身连接板10和车身侧围板20之间的凹陷部11外周,填实车身连接板10和车身侧围板20之间的缝隙,使其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防止锈蚀。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身侧围板20在与凸起部31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21,凸起部31穿设于通孔21。具体地,通孔21的尺寸与凸起部31的尺寸适配,两者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或相近,使得凸起部31能够穿设于车身侧围板20。
可选地,车身连接板10包括A柱连接板、B柱连接板和D柱连接板中的至少一个。也即,所述车身组件可以包括A柱连接板、车身侧围板20以及限位结构30,所述A柱连接板与车身侧围板20连接,限位结构30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A柱连接板,且至少部分连接于车身侧围板20,限位结构30的凸起部31穿设于车身侧围板20,且至少部分朝向所述A柱连接板延伸;所述A柱连接板在与凸起部31相对的位置设有凹陷部11,将凸起部31设置于凹陷部11内,在车辆A柱连接板位置处实现对限位结构30凸起部31的避让和密封作用。
同样的,所述车身组件也可以包括B柱连接板、车身侧围板20以及限位结构30,所述B柱连接板与车身侧围板20连接,限位结构30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B柱连接板,且至少部分连接于车身侧围板20,限位结构30的凸起部31穿设于车身侧围板20,且至少部分朝向所述B柱连接板延伸;所述B柱连接板在与凸起部31相对的位置设有凹陷部11,将凸起部31设置于凹陷部11内,在车辆B柱连接板位置处实现对限位结构30凸起部31的避让和密封作用。
同样的,所述车身组件也可以包括D柱连接板、车身侧围板20以及限位结构30,所述D柱连接板与车身侧围板20连接,限位结构30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D柱连接板,且至少部分连接于车身侧围板20,限位结构30的凸起部31穿设于车身侧围板20,且至少部分朝向所述D柱连接板延伸;所述D柱连接板在与凸起部31相对的位置设有凹陷部11,将凸起部31设置于凹陷部11内,在车辆D柱连接板位置处实现对限位结构30凸起部31的避让和密封作用。
此外,所述车身组件还可以包括A柱连接板、B柱连接板、D柱连接板、车身侧围板20以及限位结构30,所述A柱连接板、B柱连接板、D柱连接板皆与车身侧围板20连接,一个限位结构30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A柱连接板,且至少部分连接于车身侧围板20,该限位结构30的凸起部31穿设于车身侧围板20,且至少部分朝向所述A柱连接板延伸;所述A柱连接板在与凸起部31相对的位置设有凹陷部11,将凸起部31设置于凹陷部11内。另一个限位结构30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B柱连接板,且至少部分连接于车身侧围板20,该限位结构30的凸起部31穿设于车身侧围板20,且至少部分朝向所述B柱连接板延伸;所述B柱连接板在与凸起部31相对的位置也设有凹陷部11,将凸起部31设置于凹陷部11内。再一个限位结构30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D柱连接板,且至少部分连接于车身侧围板20,该限位结构30的凸起部31穿设于车身侧围板20,且至少部分朝向所述D柱连接板延伸;所述D柱连接板在与凸起部31相对的位置也设有凹陷部11,将凸起部31设置于凹陷部11内。这样,在车辆的A柱连接板、B柱连接板和D柱连接板位置处均实现对其限位结构30的凸起部31的避让和密封作用。
并且,所述车身组件还可以是A柱连接板、B柱连接板和D柱连接板之间的任意两两组合,本申请对此可以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凹陷部11具体可以设置于A柱连接板上的A柱加强板,和/或,凹陷部11具体也可以设置于B柱连接板上的B柱加强板,凹陷部11具体还可以设置于D柱连接板上的D柱加强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可以不做限定。
具体地,在车辆技术领域,A柱连接板指的是车辆的左前方和右前方连接车顶和前舱的连接柱,在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位于左右后视镜的上方。B柱连接板指的是在驾驶舱的前座和后座之间,位于车身两侧的两个车门之间的纵向连接板,B柱连接板从车顶延伸到车底部。D柱连接板指的是车身后部车顶和车厢连接处的连接柱。三者皆为支撑车辆结构强度的主要部分,其强度越高,车身抗撞击能力就越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限位结构30还包括固定座32和紧固件33,固定座32连接于车身侧围板20远离车身连接板10的一侧,凸起部31连接于固定座32,紧固件33依次穿设于固定座32、车身侧围板20以及车身连接板10,以将固定座32连接于车身侧围板20和车身连接板10。这样,使得紧固件33对车身侧围板20和车身连接板10实现限位固定,并通过固定座32为紧固件33的安装提供固定位置,凸起部31连接于固定座32为固定座32的安装实现定位。
示例地,紧固件33可以包括螺栓、螺柱、螺钉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紧固件33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结构30还包括固定件34,固定件34套设于紧固件33,且连接于车身连接板10远离车身侧围板20的一侧,以对紧固件33进行加固。这样,增强紧固件33对车身侧围板20和车身连接板10的稳固性
示例地,固定件34可以包括螺母、固定圈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固定件34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结构30还可以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套设于紧固件33,且连接于车身连接板10和固定件34之间,以为固定件34的安装提供作业平台,并增强车身连接板10和固定件34之间的密封性。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车身组件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车身组件包括:车身连接板、车身侧围板以及限位结构;所述车身连接板与所述车身侧围板连接,所述限位结构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车身连接板,且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车身侧围板,以对所述车身连接板和所述车身侧围板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限位结构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穿设于所述车身侧围,且至少部分朝向所述车身连接板延伸;所述车身连接板在与所述凸起部相对的位置设有凹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内。通过车身连接板上的凹陷部对限位结构的凸起部实现避让和密封,避免了在车身连接板上开设通孔,避免了液体和气体等容易沿通孔渗漏进车辆的侧围内腔中,降低了漏液漏气的风险,提升了车辆的防腐性。并且,由于凹陷部对凸起部的密封作用,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也不容易通过通孔进行传递,提升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身组件。
示例地,所述车辆可以包括小型车、中等车型、三厢车型、卡车、挂车、CDV(CarDerived Van,基于轿车平台的厢式车)、MPV(multi-PurposeVehicles,多用途汽车)、SUV(Sport Utility Vehicles,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所述车辆的具体种类可以不做限定。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身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车身连接板、车身侧围板以及限位结构;所述车身连接板与所述车身侧围板连接,所述限位结构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车身连接板,且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车身侧围板,以对所述车身连接板和所述车身侧围板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限位结构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穿设于所述车身侧围,且至少部分朝向所述车身连接板延伸;所述车身连接板在与所述凸起部相对的位置设有凹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内。通过车身连接板上的凹陷部对限位结构的凸起部实现避让和密封,避免了在车身连接板上开设通孔,避免了液体和气体等容易沿通孔渗漏进车辆的侧围内腔中,降低了漏液漏气的风险,提升了车辆的防腐性。并且,由于凹陷部对凸起部的密封作用,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也不容易通过通孔进行传递,提升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组件包括:车身连接板(10)、车身侧围板(20)以及限位结构(30);
所述车身连接板(10)与所述车身侧围板(20)连接,所述限位结构(30)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车身连接板(10),且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车身侧围板(20),以对所述车身连接板(10)和所述车身侧围板(20)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
所述限位结构(30)设有凸起部(31),所述凸起部(31)穿设于所述车身侧围板(20),且至少部分朝向所述车身连接板(10)延伸;
所述车身连接板(10)在与所述凸起部(31)相对的位置设有凹陷部(11),所述凸起部(31)设置于所述凹陷部(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1)包括相对设置的槽口(111)和槽底(112),所述槽口(111)与所述凸起部(31)相对设置,所述槽底(112)朝向远离所述凸起部(31)的方向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1)的外周设有密封部(40),所述密封部(40)连接于所述车身连接板(10)和所述车身侧围板(2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40)为环形密封部(40),所述环形密封部(40)的内径大于所述凹陷部(11)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部(40)的材质为密封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围板(20)在与所述凸起部(31)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21),所述凸起部(31)穿设于所述通孔(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板(10)包括A柱连接板、B柱连接板和D柱连接板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30)还包括固定座(32)和紧固件(33);
所述固定座(32)连接于所述车身侧围板(20)远离所述车身连接板(10)的一侧,所述凸起部(31)连接于所述固定座(32),所述紧固件(33)依次穿设于所述固定座(32)、所述车身侧围板(20)以及所述车身连接板(10),以将所述固定座(32)连接于所述车身侧围板(20)和所述车身连接板(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30)还包括固定件(34);
所述固定件(34)套设于所述紧固件(33),且连接于所述车身连接板(10)远离所述车身侧围板(20)的一侧,以对所述紧固件(33)进行加固。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50331.8U CN218287891U (zh) | 2022-07-27 | 2022-07-27 | 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50331.8U CN218287891U (zh) | 2022-07-27 | 2022-07-27 | 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87891U true CN218287891U (zh) | 2023-01-13 |
Family
ID=84790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50331.8U Active CN218287891U (zh) | 2022-07-27 | 2022-07-27 | 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87891U (zh) |
-
2022
- 2022-07-27 CN CN202221950331.8U patent/CN2182878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846037B2 (en) | Rear end module for passenger motor vehicles | |
EP3395654B1 (en) | Vehicle rear portion structure | |
CN218287891U (zh) | 一种车身组件及车辆 | |
CN111301535A (zh) | C柱门槛梁连接结构及汽车 | |
CN210191611U (zh) | 一种汽车车身加强b柱组件 | |
CN106892000B (zh) | 汽车前围结构 | |
US20230294770A1 (en) | Body of a Passenger Car | |
CN216070205U (zh) | 车辆的侧围结构和车辆 | |
US20240190519A1 (en) | Join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 |
CN219707115U (zh) | 车辆的侧围总成以及车辆 | |
CN214057713U (zh) | 一种cd柱加强连接结构、后轮罩连接组件及车辆 | |
CN211032751U (zh) | 汽车a柱结构以及汽车 | |
US20240300589A1 (en) | Join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 |
CN219634958U (zh) | 车门内板加强板、车门及车辆 | |
CN218112788U (zh) | 前围板总成结构和汽车 | |
CN218806126U (zh) | 车身部件以及车辆 | |
CN219467854U (zh) | 一种汽车a立柱加强结构 | |
CN212099080U (zh) | 一种中通道安装结构及汽车 | |
CN219749949U (zh) | 一种置物板结构及具有其的suv车辆 | |
JP2014046751A (ja) |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ハンガビーム支持構造 | |
CN210063114U (zh) | 汽车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汽车 | |
CN221293805U (zh) | 一种车辆门槛密封结构,车辆的门槛组件和车辆 | |
CN217198380U (zh) | 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0430304U (zh) | 一种轮罩外封板结构 | |
CN221477273U (zh) | 用于全景天窗的车身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