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6670B - 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和具有其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和具有其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16670B
CN110816670B CN201810893469.0A CN201810893469A CN110816670B CN 110816670 B CN110816670 B CN 110816670B CN 201810893469 A CN201810893469 A CN 201810893469A CN 110816670 B CN110816670 B CN 1108166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anel
automobile
inner plate
side wall
body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934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16670A (zh
Inventor
王军
杨金秀
罗培锋
杨万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934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16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16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6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16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6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包括设于汽车A柱内表面的A柱内板,所述A柱内板包括用于安装前车门及车窗的的上内板、用于分散门槛碰撞冲击力的下内板、以及用于分散前车门前碰撞冲击力的前内板,所述前内板固接于所述上内板前边缘,所述下内板固接于所述上内板和所述前内板的下边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即本发明提供的汽车A柱内板结构实现了同一块板但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综合,以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适用率与利用率,且能够在满足不同功能的同时可大大降低车型升级成本和开发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和具有其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和具有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轿车车身是包容整车的壳体,能够最直观地反映轿车外观形象的特点;而处于前门和前挡风玻璃之间的汽车A柱作为汽车车身的重要部分,主要起到结构性支撑和外观修饰的作用。
目前,在市场上,车身前端的汽车A柱部分通常为一整块钣金,此结构不利于车型更新换代,更不利于碰撞加强与成型工艺。
而在现有技术的一车型中,虽然也有涉及将汽车A柱的下部划分到A柱下内板,上部划分到A柱上内板,但是此举会造成A柱上内板的结构复杂,且分块多,从而使得工艺实现的难度加大,更不利于车型的更新换代;更进一步地,对于整车的刚度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而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以较低成本便能满足整车的刚度需求、同时便于实现车辆的更新换代的汽车车身构造和具有其的汽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包括设于汽车A柱内表面的A柱内板以及设有汽车顶盖内边梁和汽车门边梁的侧围,所述A柱内板包括起到安装功能的上内板、用于分散门槛碰撞冲击力的下内板,用于分散前车门前碰撞冲击力的前内板,所述前内板固接于所述上内板前边缘,所述下内板固接于所述上内板和所述前内板的下边缘,所述上内板包括沿汽车纵向布设的第一安装部和沿汽车垂向布设的第二安装部,所述侧围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对应的的顶盖侧围、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应的前车门前侧围,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所述顶盖侧围的内表面,且覆于所述顶盖侧围前端的顶部下方,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前车门前侧围的内表面,且覆于所述前车门前侧围的后部和前侧部。
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内板的结构强度小于所述前内板的结构强度。
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内板和所述前内板通过点焊固定于所述下内板,所述上内板通过拼焊固定于所述前内板。
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能够实现抵抗碰撞变形的门槛结构,所述门槛结构位于门槛碰撞区域。
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安装汽车风窗的风窗横梁总成,所述风窗横梁总成沿横向布设于汽车两侧的所述顶盖侧围的前端内侧之间。
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由前车门门洞上部前端向前延伸至所述风窗横梁总成的前端,所述第二安装部由汽车前车车门洞的前侧顶端向下延伸至汽车轮罩后缘区域。
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内板为弧形钣金,所述下内板安装于所述前车门前侧围与所述门槛结构的连接处,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门槛结构之间。
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汽车车身构造还包括设于汽车乘员舱内部前端的前围钣金,以及设于所述风窗横梁总成与所述侧围前端的车头结构总成,所述前围钣金设于所述风窗横梁总成与所述前内板之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包括以上所述的汽车车身构造。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车身构造实现了同一块板但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综合,以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适用率与利用率;即根据汽车车身不同部位的不同功能而将汽车的A柱内板结构分为主要起到装配功能的上内板、分别分散车身门槛区域、车身前围区域受到冲击的下内板和前内板,以在车型升级时,由于下内板和前内板不需更,而只需更换对刚性要求不高的上内板,因此可通过减少上内板厚度而达到车辆轻量化的,同时能够降低车型开发成本和升级周期。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车身构造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车身构造中A柱内板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其包括设有汽车顶盖内边梁和汽车前门边梁的侧围10、门槛结构20、设于汽车A柱内表面的A柱内板30、用于安装汽车风窗的风窗横梁总成40、位于汽车乘员舱内部前端的前围钣金50以及位于汽车前端的车头结构总成60。
其中,侧围10与A柱内板30固接以形成装配前车门侧围、玻璃安装面,由于门槛结构20属于门槛碰撞区域,故也能够分散正面碰撞、偏置碰对门槛处的冲击力,即门槛结构20能够实现抵抗碰撞变形,特别是侧碰变形。
本发明中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的不同而将A柱内板30分别划分为能够实现门、窗安装功能的上内板31和对前舱前围板区域、汽车前轮罩纵梁区域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的下内板32、前内板33,即上内板31的结构强度小于前内板33的结构强度,且上内板31的结构强度小于下内板32的结构强度,因此,本发明主要考虑在能够满足下内板32、前内板33的强度的要求下,也可尽可能地降低上内板31的质量而实现汽车轻量化要求,即本发明通过将上内板31、下内板32以及前内板33固定成一整块的A柱内板30,并根据不同功能以及项目需求而对其进行不同的设计,以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适用率与利用率。
一优选实施例中,上内板31、下内板32以及前内板33可均为同一种材料以满足下内板32和前内板33对强度的要求,再进一步通过减少上内板31的厚度,实现上内板31对安装的要求;可以理解,在同一材料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通过设计造型或控制厚度来实现A柱内板30不同功能的要求。具体地,由于上内板31主要为内饰、线束CCB支架的固定安装点,且外侧还由于A柱加强板的截面比较深,因此上内板31通常采用满足安装强度要求的钢材,此时钢板的厚度为1.00mm即可成功实现安装点强度要求;而由于下内板涉及汽车前围密封和对轮罩刚度有一定影响,在考虑车辆正碰以及偏置碰的连接,下内板33的厚需做加强,此时可使用1.2mm-1.4mm厚度钢板;而由于前内板涉及偏置碰撞对车身的影响,故可使用1.2mm-1.8mm厚度钢。
本发明中,A柱内板30通过上内板31、下内板32以及前内板33之间的焊接而固定成一个整体。具体地,A柱内板30的前内板33通过拼焊以形成拼焊通道而固定于上内板31的前边缘,下内板32上边缘通过点焊固定于上内板31、前内板33下边缘,并控制焊接的精度,来保证车门密封条的安装,同时实现CCB、线束、水管以及内饰等的安装。
本发明中,上内板31包括沿汽车纵向布设的第一安装部31a,第一安装部31a由前车门门洞上部前端向前延伸至风窗横梁总成40的前端,即汽车前围钣金50边界区域;与之对应的,侧围10包括与第一安装部31a相对应配合的顶盖侧围11,第一安装部31a位于顶盖侧围11的内表面,且覆于顶盖侧围11前端的顶部下方,以形成前侧车窗装配的安装面。
本发明中,上内板31还包括沿汽车垂向布设的第二安装部31b,第二安装部31b由汽车前车门门洞的前侧顶端向下延伸至汽车轮罩后缘区域,与之对应的,侧围10包括与第二安装部31b相对应的前车门前侧围12,第二安装部31b位于前车门前侧围12的内表面,且覆于前车门前侧围12的后部和前侧部,以实现汽车前侧门的装配。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31b横截面为L形结构。本发明中,上内板31为T形,第一安装部31a与第二安装部31b一体成型,即第二安装部31b由第一安装部31a中部朝下延伸而成,以提高整车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前围钣金50设于风窗横梁总成40与前内板33之间,以作为安装汽车发动机的安装部;且本发明中,顶盖侧围12设于汽车左、右前端两侧,即风窗横梁总成40沿横向布设于汽车两侧的顶盖侧围12的前端内侧之间。
本发明中,下内板32安装于前车门前侧围12与门槛结构30的连接处附近,且下内板32为结构强度更好的弧形钣金,以能够减少侵入量,降低对人腿的伤害。
本发明中,风窗横梁总成40沿汽车横向布设于顶盖侧围12的前端内侧之间,以形成风窗安装面;车头结构总成60设于风窗横梁总成40与侧围10前端。
由于车型进行升级中,由于只需主要起安装作用的上内板31,而分别与车子下部、前围连接而对强度要求较高的下内板32、前内板33由于可以直接沿用故不需做改变,因此使升级的成本和开发周期大大降低,也能实现强度、安装等各种性能达到要求且稳定的目的,保证了车身、线束插接以及涂胶等工艺的平台化。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包括以上所述的汽车车身构造。有关于汽车A柱结构与汽车有关的其他相关技术,可参考现有技术,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汽车A柱内板结构实现了同一块板但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综合,以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适用率与利用率;即根据汽车车身不同部位的不同功能而将汽车的A柱内板结构分为主要起到装配功能的上内板、分别分散车身门槛区域、车身前围区域受到冲击的下内板和前内板,以在车型升级时,由于下内板和前内板不需更,而只需更换对刚性要求不高的上内板,因此可通过减少上内板厚度而达到车辆轻量化的,同时能够降低车身开发成本和升级周期。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汽车A柱内表面的A柱内板(30)以及设有汽车顶盖内边梁和汽车门边梁的侧围(10),所述A柱内板(30)包括用于安装前车门及车窗的上内板(31)、用于分散门槛碰撞冲击力的下内板(32)、以及用于分散前车门前碰撞冲击力的前内板(33),所述前内板(33)固接于所述上内板(31)前边缘,所述下内板(32)固接于所述上内板(31)和所述前内板(33)的下边缘,所述上内板(31)包括沿汽车纵向布设的第一安装部(31a)和沿汽车垂向布设的第二安装部(31b),所述侧围(10)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1a)相对应的顶盖侧围(11)、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部(31b)相对应的前车门前侧围(12),所述第一安装部(31a)位于所述顶盖侧围(11)的内表面,且覆于所述顶盖侧围(11)前端的顶部下方,所述第二安装部(31b)位于所述前车门前侧围(12)的内表面,且覆于所述前车门前侧围(12)的后部和前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板(31)的结构强度小于所述前内板(33)的结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板(31)和所述前内板(33)通过点焊固定于所述下内板(32),所述上内板(31)通过拼焊固定于所述前内板(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实现抵抗碰撞变形的门槛结构(20),所述门槛结构(20)位于门槛碰撞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汽车风窗的风窗横梁总成(40),所述风窗横梁总成(40)沿横向布设于汽车两侧的顶盖侧围(11)的前端内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1a)由前车门门洞上部前端向前延伸至所述风窗横梁总成(40)的前端,所述第二安装部(31b)由汽车前车门门洞的前侧顶端向下延伸至汽车轮罩后缘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板(32)为弧形钣金,所述下内板(32)安装于所述前车门前侧围(12)与所述门槛结构(20)的连接处,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31b)与所述门槛结构(2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汽车乘员舱内部前端的前围钣金(50),以及设于所述风窗横梁总成(40)与所述侧围(10)前端的车头结构总成(60),所述前围钣金(50)设于所述风窗横梁总成(40)与所述前内板(33)之间。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车身构造。
CN201810893469.0A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和具有其的汽车 Active CN110816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3469.0A CN110816670B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和具有其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3469.0A CN110816670B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和具有其的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6670A CN110816670A (zh) 2020-02-21
CN110816670B true CN110816670B (zh) 2020-12-29

Family

ID=69533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93469.0A Active CN110816670B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和具有其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1667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4563A (zh) * 2005-02-25 2006-08-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JP2013230803A (ja) * 2012-05-02 2013-11-14 Unipres Corp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2015229361A (ja) * 2014-06-03 2015-12-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ロントピラー
CN205365756U (zh) * 2015-12-21 2016-07-0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围结构
CN107444493A (zh) * 2016-05-26 2017-12-08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车身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4563A (zh) * 2005-02-25 2006-08-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JP2013230803A (ja) * 2012-05-02 2013-11-14 Unipres Corp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2015229361A (ja) * 2014-06-03 2015-12-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ロントピラー
CN205365756U (zh) * 2015-12-21 2016-07-0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围结构
CN107444493A (zh) * 2016-05-26 2017-12-08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车身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6670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38926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US9783242B2 (en) Wind-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4147797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KR20140032775A (ko) 선 루프 차량의 상부 차체 구조
CN110816670B (zh) 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10555169U (zh) 门槛梁及车辆
KR20140057699A (ko) 차량의 프런트 필러
JP2003118371A (ja) 車両の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JP3503883B2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ピラー
US20130088042A1 (en) Vehicle impact reduction structure
CN112566806A (zh) 用于轿车车顶的车顶模块
CN106892000B (zh) 汽车前围结构
CN111806566B (zh) 一种汽车风窗横梁及前围板连接结构
JP2010006314A (ja) 自動車の換気構造
CN218703518U (zh) 车身骨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JP2015174622A (ja) 乗用車のフロントガラス周縁構造
CN205632343U (zh) 一种汽车前罩前密封条总成
JP3362654B2 (ja) 自動車のカウル構造
JPH0121085Y2 (zh)
CN216783638U (zh) 敞篷车的后侧围结构及敞篷车
US20210309175A1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3460943B2 (ja) 自動車のカウル部構造
JP2001151148A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ピラー
JP6139358B2 (ja) ピラー構造
JP2001163254A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ピラー及びフロントピラー用保護部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