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2170U - 一种汽车后轮罩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轮罩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2170U
CN210592170U CN201920520408.XU CN201920520408U CN210592170U CN 210592170 U CN210592170 U CN 210592170U CN 201920520408 U CN201920520408 U CN 201920520408U CN 210592170 U CN210592170 U CN 210592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member
wheel cover
welding surface
plate
rea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04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可
秦小刚
洪卫芳
凤震宇
陈玉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204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2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2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2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轮罩,包括轮罩外板、轮罩内板、搁物板和后地板;轮罩外板的上段与轮罩内板的上部连接;轮罩内板的底部与后地板连接;搁物板的一侧与上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通过在搁物板和后地板之间形成槽状结构,以提高汽车后轮罩高度方向的刚性强度;形成封闭腔体,以提高汽车后轮罩区域的刚性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后减震器安装处的原点动刚度。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汽车后轮罩。通过在车辆的上设置汽车后轮罩,以提高车辆的后轮罩在高度方向上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车辆的整体强度,达到提高车辆的稳定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轮罩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轮罩。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及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在车身壳体中设计了汽车后轮罩内板加强装置,旨在提高汽车Y向动、静刚度及车身C环刚度;如附图1所示,后轮罩内板加强装置1'的上部与C柱内板2'连接,下部与后座椅横梁3'和后地板后横梁4'连接,且后轮罩内板加强装置1'由后轮罩内板支撑板5'以及后轮罩内板双臂加强构件6'构成。后轮罩内板支撑板5'与C柱内板2'连接,且支撑在后轮罩内板上,后轮罩内板双臂加强构件6'与后轮罩内板支撑板5'连接,且具有前加强臂61'和后加强臂62',前加强臂61'和后加强臂62'支撑在后轮罩内板上,前加强臂61'还连接在后座椅横梁3'上,后加强臂62'还连接在后地板后横梁4'上。
但是由于上述提及的加强结构几乎只与后轮罩内板搭接,故加强件与后轮罩内板形成的封闭腔体较小,此特征使得该加强结构对后轮罩Z向刚度提升较小,也即对整车扭转模态及扭转静刚度提升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后轮罩对后轮罩Z向刚度提升较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轮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轮罩,包括轮罩外板、轮罩内板、搁物板和后地板;所述轮罩外板的上部与所述轮罩内板的上部连接;所述轮罩内板的底部与所述后地板连接;所述搁物板的一侧与所述轮罩外板的上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搁物板、所述轮罩外板和所述轮罩内板连接的槽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后轮罩还包括下端加强构件;所述槽状结构通过所述下端加强构件与所述后地板连接,并形成腔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槽状结构包括中加强构件,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上部与所述搁物板连接,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下部通过所述下端加强构件与所述后地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槽状结构还包括左加强构件,所述左加强构件的上端与所述搁物板连接,所述左加强构件的下端通过所述下端加强构件与所述后地板连接;所述左加强构件的一侧与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一侧连接;所述左加强构件远离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一侧与所述轮罩内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槽状结构还包括右加强构件,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上端与所述搁物板连接,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下端通过所述下端加强构件与所述后地板连接;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一侧与所述中加强构件远离所述左加强构件的一侧连接;所述右加强构件远离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一侧与所述轮罩内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右加强构件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左加强构件的周向设有翻边结构;
所述翻边结构包括第一翻边件、第二翻边件、第三翻边件、第四翻边件和第五翻边件;
所述第一翻边件与所述搁物板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二翻边件与所述搁物板的侧面连接;
所述第三翻边件与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四翻边件与所述中加强构件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五翻边件与所述轮罩内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加强构件上设有连接板、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
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上端,并与所述搁物板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面设于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翻边件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面设于所述中加强构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右加强构件连接;
第三连接面设于所述中加强构件的底部,且所述第四翻边件、所述下端加强构件和所述右加强构件依次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面。
进一步地,所述右加强构件的周向设有焊接面组;
所述焊接面组包括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面、第三焊接面、第四焊接面和第五焊接面;
所述第一焊接面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上端,并与所述搁物板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二焊接面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上端,并位于所述第一焊接面的一侧;所述第二焊接面与所述搁物板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三焊接面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二焊接面的下方;所述第三焊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
所述第四焊接面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下端,并位于所述第三焊接面的下方;所述第四焊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和下端加强构件依次连接。
所述第五焊接面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远离所述第三焊接面的一侧,并与所述轮罩内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端加强构件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
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和所述第三构件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构件抵接于所述左加强构件上;
所述第二构件连接于所述中加强构件上;
所述第三构件抵接于所述右加强构件上;
所述第四构件的上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构件的底部和第三构件的底部;所述第四构件的下部连接于所述后地板。
进一步地,所述轮罩外板与所述轮罩内板的连接处设有减震器加强构件;所述减震器加强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轮罩外板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轮罩内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搁物板和后地板之间形成槽状结构,以提高汽车后轮罩高度方向的刚性强度;形成封闭腔体,以提高汽车后轮罩区域的刚性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后减震器安装处的原点动刚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汽车后轮罩。
通过在车辆的上设置汽车后轮罩,以提高车辆的后轮罩在高度方向上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车辆的整体强度,达到提高车辆的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加强结构总成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加强结构总成的右视图;
图4是图2中的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的C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的左加强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中加强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的右加强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的下端加强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后轮罩内板加强装置;2'、C柱内板;3'、后座椅横梁;4'、后地板后横梁;5'、后轮罩内板支撑板;6'、后轮罩内板双臂加强构件;61'、前加强臂;62'、后加强臂;
1、轮罩外板;
2、轮罩内板;
3、搁物板;
4、后地板;
5、中加强构件;501、连接板;502、第一连接面;503、第二连接面;504、第三连接面;
6、左加强构件;601、第一翻边件;602、第二翻边件;603、第三翻边件; 604、第四翻边件;605、第五翻边件;
7、右加强构件;701、凸台;702、第一焊接面;703、第二焊接面;704、第三焊接面;705、第四焊接面;706、第五焊接面;
8、下端加强构件;801、第一构件;802、第二构件;803、第三构件;804、第四构件;
9、减震器加强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10,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进行说明。汽车后轮罩,包括轮罩外板1、轮罩内板2、搁物板3和后地板4;所述轮罩外板 1的上部与所述轮罩内板2的上部连接;所述轮罩内板2的底部与所述后地板4 连接;所述搁物板3的一侧与所述轮罩外板1的上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搁物板3和后地板4之间形成槽状结构,以提高汽车后轮罩高度方向的刚性强度;形成封闭腔体,以提高汽车后轮罩区域的刚性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后减震器安装处的原点动刚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与所述搁物板、所述后地板、所述轮罩外板和所述轮罩内板形成腔体结构的槽状结构;所述槽状结构与所述轮罩外板和所述轮罩内板围合形成腔体结构。
通过在搁物板3和后地板4之间形成槽状结构,以提高汽车后轮罩高度方向的刚性强度;形成封闭腔体,以提高汽车后轮罩区域的刚性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后减震器安装处的原点动刚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6和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槽状结构包括中加强构件5,所述中加强构件5的上部与所述搁物板3连接,所述中加强构件5的下部通过所述下端加强构件8与所述后地板4连接。
通过轮罩内板2、轮罩外板1和后地板4之间的连接,以及中加强构件5通过所述下端加强构件8将轮罩内板2与后地板4连接,使得中加强构件5依托于搁物板3所在位置,最大程度上将轮罩内板2与后地板4连接;使得中加强构件5能够在下端加强构件8的支持下最大程度上提高汽车后轮罩高度方向上的刚性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图3和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槽状结构还包括左加强构件6,所述左加强构件6 的上端与所述搁物板3连接,所述左加强构件6的下端通过所述下端加强构件8 与所述后地板4连接;所述左加强构件6的一侧与所述中加强构件5的一侧连接;所述左加强构件6远离所述中加强构件5的一侧与所述轮罩内板2连接。
将左加强构件6设于搁物板3与后地板4之间,且左加强构件6的一侧与中加强构件5的一侧连接,使得左加强构件6与中加强构件5形成L型的支撑件,以及下端加强构件8在刚性强度上支持左加强构件6,使得中加强构件5、左加强构件6和后地板4连接的更加牢固;从而进一步的提高该汽车后轮罩高度方向上的刚性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图3和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槽状结构还包括右加强构件7,所述右加强构件7 的上端与所述搁物板3连接,所述右加强构件7的下端与所述后地板4连接;所述右加强构件7的一侧与所述中加强构件5远离所述左加强构件6的一侧连接;所述右加强构件7远离所述中加强构件5的一侧与所述轮罩外板1连接。
将右加强构件7设于搁物板3与后地板4之间;中加强构件5远离左加强构件6的一侧与右加强构件7连接,且右加强构件7远离中加强构件5的一侧与轮罩外板1连接,以使得所述右加强构件7、所述中加强构件5、所述左加强构件6、所述轮罩外板1和所述轮罩内板2围合形成槽状结构,通过下端加强构件8将右加强构件7、中加强构件5以及左加强构件6与后地板4连接,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汽车后轮罩高度方向的刚性强度;将槽状结构连接于搁物板3和后地板4之间,以形成封闭腔体,以提高汽车后轮罩区域的刚性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后减震器安装处的原点动刚度。
其中,
左加强构件6、中加强构件5和右加强构件7围合成C形槽状结构,且该槽状结构可延伸至后地板4上,并与后地板4直接连接;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在加强汽车后轮罩在高度方向上的刚性强度的同时,并降低了材料成本的使用。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图3和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下端加强构件8;所述下端加强构件8一端连接于所述槽状结构的下端,另一端与所述后地板4连接。
其中,槽状结构包括左加强构件6、中加强构件5和右加强构件7;将三者通过下端加强构件8与后地板4连接。
下端加强构件8抵接于左加强构件6和右加强构件7上,并与中加强构件5 的连接,且通过下端加强构件8将所述左加强构件6、所述中加强构件5和所述右加强构件7与后地板4连接,以通过下端加强构件8提高所述左加强构件6、所述中加强构件5和所述右加强构件7与后地板4的连接强度,以到达提高汽车后轮罩高度方向的刚性强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右加强构件7上设有凸台701;所述凸台701位于所述右加强构件7 的中部。
在右加强构件7上设置凸台701的目的在于提高右加强构件7的局部刚性强度;通过将凸台701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7的中部,以提高右加强构件7的整体刚性强度,从而提高槽状结构的刚性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图3和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加强构件6的周向设有翻边结构;
所述翻边结构包括第一翻边件601、第二翻边件602、第三翻边件603、第四翻边件604和第五翻边件605;
所述第一翻边件601与所述搁物板3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二翻边件602与所述搁物板3的侧面连接;
所述第三翻边件603与所述中加强构件5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四翻边件604与所述中加强构件5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五翻边件605与所述轮罩内板2连接。
在左加强构件6的周向设置翻边结构,以便于左加强构件6与搁物板3、中加强构件5和轮罩内板2连接,也有助于提高左加强构件6与搁物板3、中加强构件5和轮罩内板2连接的更加稳定牢固;左加强构件6通过第一翻边件601 和与搁物板3的底部连接,第二翻边件602与搁物板3的侧面连接,以使得左加强构件6与搁物板3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左加强构件6通过第三翻边件603 与中加强构件5的一侧连接,第四翻边件604与中加强构件5的底部连接,使得左加强构件6与中加强构件5连接更加稳定牢固;左加强构件6通过第五翻边件605与轮罩内板2连接,使得左加强构件6与轮罩内板2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图3和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加强构件5上设有连接板501、第一连接面502、第二连接面503和第三连接面504;
所述连接板501设于所述中加强构件5的上端,并与所述搁物板3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面502设于所述中加强构件5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翻边件 603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面503设于所述中加强构件5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502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右加强构件7连接;
第三连接面504设于所述中加强构件5的底部,且所述第四翻边件604、所述下端加强构件8和所述右加强构件7依次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面504。
在中加强构件5上设置连接板501,增大了中加强构件5与搁物板3的底部的接触面积,以便于中加强构件5与搁物板3的底部连接,也使得中加强构件5 与搁物板3的连接稳定牢固;通过左加强构件6的第三翻边件603与中加强构件5的第一连接面502连接,使得左加强构件6连接于中加强构件5的面积增大,提高左加强构件6连接于中加强构件5的稳定性和牢固度;通过将第二连接面503设于中加强构件5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502的另一侧,以便于中加强构件5与右加强构件7的连接;通过第三连接面504与中加强构件5的底部,且左加强构件6的第四翻边件604、下端加强构件8和右加强构件7依次通过第三连接面504与中加强构件5连接,以提高左加强构件6、下端加强构件8和右加强构件7连接于中加强构件5的牢固度。
其中,中加强构件5的第三连接面504用于与左加强构件6的第四翻边件604、右加强构件7的第六焊接面以及下端加强构件8的第一构件801焊接;其焊接方式为三层点焊。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5和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右加强构件7的周向设有焊接面组;
所述焊接面组包括第一焊接面702、第二焊接面703、第三焊接面704、第四焊接面705和第五焊接面706;
所述第一焊接面702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7的上端,并与所述搁物板3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二焊接面703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7的上端,并位于所述第一焊接面702的一侧;所述第二焊接面703与所述搁物板3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三焊接面704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7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二焊接面703的下方;所述第三焊接面704与所述第二连接面503连接;
所述第四焊接面705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7的下端,并位于所述第三焊接面704的下方;所述第四焊接面705、所述第三连接面504和下端加强构件8依次连接。
所述第五焊接面706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7远离所述第三焊接面704的一侧,并与所述轮罩内板2连接。
在右加强构件7的周向设置焊接面组,以便于左加强构件6、搁物板3、中加强构件5的第二连接面503、中加强构件5的第三连接、轮罩内板2和下端加强构件8连接;通过以焊接面组的方式,增大右加强构件7与左加强构件6、中加强构件5和下端加强构件8的连接面积,从而使得左加强构件6、中加强构件 5、右加强构件7与下端加强构件8连接稳定牢固。
其中,右加强构件7的第四焊接面705与中加强构件5的第三连接面504 以及下端加强构件8的第二构件80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其焊接方式为三层点焊。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图3和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下端加强构件8包括第一构件801、第二构件 802、第三构件803和第四构件804;
所述第一构件801、所述第二构件802和所述第三构件803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构件801抵接于所述左加强构件6上;
所述第二构件802连接于所述中加强构件5上;
所述第三构件803抵接于所述右加强构件7上;
所述第四构件804的上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构件801的底部、所述第二构件 802的底部和第三构件803的底部;所述第四构件804的下部连接于所述后地板 4。
通过所述第一构件801、所述第二构件802、所述第三构件803依次连接,以及将第四构件804的上部连接于三者的底部,使得第一构件801、第二构件 802、第三构件803第四构件804形成整体,且整体性能增强;并通过第一构件 801抵接于左加强构件6上,第三构件803抵接于右加强构件7上,第二构件802连接于中加强构件5上,以达到通过第二构件802固定连接于中加强构件5 上,限制第一构件801和第三构件803的位置,提高第一构件801、第二构件 802和第三构件803对左加强构件6、中加强构件5和右加强构件7的刚性支撑;通过第四构件804的下部与后地板4连接,使得下端加强构件8能够更好地提供给左加强构件6、中加强构件5和右加强构件7的竖向刚性支撑,以及提高左加强构件6、中加强构件5和右加强构件7连接于后地板4的稳定性和牢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轮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轮罩外板1与所述轮罩内板2的连接处设有减震器加强构件9;所述减震器加强构件9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轮罩外板1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轮罩内板2上。
减震器加强构件9可作为轮罩内板2及轮罩外板1的局部加强结构,以提高轮罩内板1与轮罩外板2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进行说明。车辆,包括汽车后轮罩。
通过在车辆的上设置汽车后轮罩,以提高车辆的后轮罩在高度方向上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车辆的整体强度,达到提高车辆的稳定性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罩外板、轮罩内板、搁物板和后地板;所述轮罩外板的上部与所述轮罩内板的上部连接;所述轮罩内板的底部与所述后地板连接;所述搁物板的一侧与所述轮罩外板的上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搁物板、所述轮罩外板和所述轮罩内板连接的槽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轮罩还包括下端加强构件;所述槽状结构通过所述下端加强构件与所述后地板连接,并形成腔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状结构包括中加强构件,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上部与所述搁物板连接,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下部通过所述下端加强构件与所述后地板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状结构还包括左加强构件,所述左加强构件的上端与所述搁物板连接,所述左加强构件的下端通过所述下端加强构件与所述后地板连接;所述左加强构件的一侧与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一侧连接;所述左加强构件远离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一侧与所述轮罩内板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状结构还包括右加强构件,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上端与所述搁物板连接,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下端通过所述下端加强构件与所述后地板连接;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一侧与所述中加强构件远离所述左加强构件的一侧连接;所述右加强构件远离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一侧与所述轮罩内板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加强构件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中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加强构件的周向设有翻边结构;
所述翻边结构包括第一翻边件、第二翻边件、第三翻边件、第四翻边件和第五翻边件;
所述第一翻边件与所述搁物板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二翻边件与所述搁物板的侧面连接;
所述第三翻边件与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四翻边件与所述中加强构件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五翻边件与所述轮罩内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加强构件上设有连接板、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
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上端,并与所述搁物板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面设于所述中加强构件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翻边件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面设于所述中加强构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另一侧,并与所述右加强构件连接;
第三连接面设于所述中加强构件的底部,且所述第四翻边件、所述下端加强构件和所述右加强构件依次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加强构件的周向设有焊接面组;
所述焊接面组包括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面、第三焊接面、第四焊接面和第五焊接面;
所述第一焊接面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上端,并与所述搁物板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二焊接面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上端,并位于所述第一焊接面的一侧;所述第二焊接面与所述搁物板的底部连接;
所述第三焊接面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二焊接面的下方;所述第三焊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
所述第四焊接面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的下端,并位于所述第三焊接面的下方;所述第四焊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和下端加强构件依次连接;
所述第五焊接面设于所述右加强构件远离所述第三焊接面的一侧,并与所述轮罩内板连接。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加强构件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
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和所述第三构件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构件抵接于所述左加强构件上;
所述第二构件连接于所述中加强构件上;
所述第三构件抵接于所述右加强构件上;
所述第四构件的上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构件的底部和第三构件的底部;所述第四构件的下部连接于所述后地板。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外板与所述轮罩内板的连接处设有减震器加强构件;所述减震器加强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轮罩外板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轮罩内板上。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轮罩。
CN201920520408.XU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汽车后轮罩及车辆 Active CN210592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0408.XU CN210592170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汽车后轮罩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0408.XU CN210592170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汽车后轮罩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2170U true CN210592170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3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0408.XU Active CN210592170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汽车后轮罩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2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6808B (zh) 车辆用电池组
CN107487370B (zh) 车身侧围结构、c柱加强板和车辆
CN105539590A (zh) 后悬架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0592170U (zh) 一种汽车后轮罩及车辆
US9162640B2 (en) Bumper cover fixing bracket of vehicle
CN20975727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428220A (zh) 一种新型后围板与侧围搭接结构
CN216994496U (zh) 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2896329B (zh) 一种汽车后轮罩结构及车辆
CN216508618U (zh)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16185517U (zh)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006313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248846A (zh) 一种后侧围后支柱结构、总成及车辆
CN211223612U (zh) 一种新型车身后围结构
CN213109515U (zh) 侧围内板总成、白车身和车辆
CN218112790U (zh) 后轮罩外板、后侧围总成和车辆
CN101700789B (zh) 一种汽车的地板后部承载结构
CN218258385U (zh) 发动机罩支撑结构及发动机罩
CN217603266U (zh) 一种汽车顶胶
CN201038221Y (zh) 车用电池和电池盖板固定支架
CN217945049U (zh) 搁物板总成、车体及车辆
CN217048217U (zh) 车门板
CN214028847U (zh) 汽车前副车架及包含其的汽车
CN210047542U (zh) 车身骨架和车辆
CN211809200U (zh) 一种后排座椅铰链安装支架、后排座椅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