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72765U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72765U
CN208572765U CN201820223078.3U CN201820223078U CN208572765U CN 208572765 U CN208572765 U CN 208572765U CN 201820223078 U CN201820223078 U CN 201820223078U CN 208572765 U CN208572765 U CN 208572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clasm
guide member
combine harvester
plate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230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甲斐裕
甲斐裕一
西田和彦
丸山纯
丸山纯一
猿渡贤治
村山贤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72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727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40Arrangements of straw crushers or cutt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将碎断后的排出物顺畅地排出到外部的联合收割机。碎断装置(12)具有:流下引导部件(24),设置有多个固定刃(29a),并且,以通过排尘口(20)的上方的状态从投入口(22)的下端部跨设至排放口(23);碎断部(25),设置有多个旋转刃(36),并且,在流下引导部件(24)的上侧绕横向轴芯(X1)旋转,将从投入口(22)投入的排出物拔拢到碎断部与流下引导部件(24)之间并利用多个旋转刃(36)和多个固定刃(29a)将其碎断;壳体(26),从上侧覆盖碎断部(25)并呈箱形状;排放引导部件(27),从流下引导部件(24)的下端部经过旋转刃(36)的下方朝向后方延伸;以及上部引导部件(28),从壳体(26)的后部朝向后方延伸。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有:脱粒装置,所述脱粒装置在脱粒筒和设置在脱粒筒的下方的筛网之间形成有脱粒处理空间;分选部,所述分选部设置在脱粒装置的下侧,对从筛网漏下的脱粒处理物进行分选处理而分选为谷粒和尘埃,并且将尘埃从后部的排尘口排出到外部;以及碎断装置,所述碎断装置设置在脱粒装置的后侧,对由脱粒装置脱粒处理后的排出物进行碎断处理。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那样的联合收割机,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联合收割机是已知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联合收割机具有:脱粒装置(在该文献中为“脱粒部”),所述脱粒装置在脱粒筒和设置在脱粒筒的下方的筛网之间形成有脱粒处理空间;分选部,所述分选部设置在脱粒装置的下侧,对从筛网漏下的脱粒处理物进行分选处理而分选为谷粒和尘埃,并且将尘埃从后部的排尘口排出到外部;以及碎断装置(在该文献中为“秸秆碎断装置”),所述碎断装置设置在脱粒装置的后侧,对由脱粒装置脱粒处理后的排出物进行碎断处理。该碎断装置具有:投入口,所述投入口形成在脱粒处理空间的后端部,供排出物投入;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位于投入口的后下侧,将碎断后的排出物排放到外部;流下引导部件,所述流下引导部件设置有多个固定刃,并且,从投入口的下端部跨设至排放口;碎断部,所述碎断部设置有多个旋转刃,并且,在流下引导部件的上侧绕横向轴芯旋转,将从投入口投入的排出物拔拢到所述碎断部与流下引导部件之间并利用多个旋转刃和多个固定刃将其碎断;以及壳体,所述壳体从上侧覆盖碎断部并呈箱形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4298号公报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除脱粒处理后的排出物之外,来自排尘口的尘埃也被投入到碎断装置中,因此,有时会导致排出物滞留在碎断装置的内部。另外,由于流下引导部件朝向后方并不怎么长地延伸,因此,难以说足以将排出物朝向外部引导。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期待一种能够将碎断后的排出物顺畅地排出到外部的联合收割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具有:
脱粒装置,所述脱粒装置在脱粒筒和设置在所述脱粒筒的下方的筛网之间形成有脱粒处理空间;
分选部,所述分选部设置在所述脱粒装置的下侧,对从所述筛网漏下的脱粒处理物进行分选处理而分选为谷粒和尘埃,并且将尘埃从后部的排尘口排出到外部;以及
碎断装置,所述碎断装置设置在所述脱粒装置的后侧,对由所述脱粒装置脱粒处理后的排出物进行碎断处理,
所述碎断装置具有:投入口,所述投入口形成在所述脱粒处理空间的后端部,供排出物投入;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投入口的后下侧,将碎断后的排出物排放到外部;流下引导部件,所述流下引导部件设置有多个固定刃,并且,以通过所述排尘口的上方的状态从所述投入口的下端部跨设至所述排放口;碎断部,所述碎断部设置有多个旋转刃,并且,在所述流下引导部件的上侧绕横向轴芯旋转,将从所述投入口投入的排出物拔拢到所述碎断部与所述流下引导部件之间并利用所述多个旋转刃和所述多个固定刃将其碎断;壳体,所述壳体从上侧覆盖所述碎断部并呈箱形状;排放引导部件,所述排放引导部件从所述流下引导部件的下端部经过所述旋转刃的下方朝向后方延伸;以及上部引导部件,所述上部引导部件从所述壳体的后部朝向后方延伸。
根据本特征结构,来自排尘口的尘埃不会被投入到碎断装置,而是通过流下引导部件的下方被排出到外部。由此,排出物难以滞留在碎断装置的内部。另外,排出物从流下引导部件的下端部起利用排放引导部件朝向后方引导后,从壳体的后部起利用上部引导部件朝向后方引导的同时被排出到外部。这样,根据本特征结构,可以将碎断后的排出物顺畅地排出到外部。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所述排放引导部件延伸至比所述横向轴芯靠后侧的位置。
根据本特征结构,可以利用排放引导部件将排出物引导至更后方的位置。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所述上部引导部件具有左右一对侧板、以及横跨左侧的所述侧板和右侧的所述侧板的顶板。
根据本特征结构,排出物沿着左右一对侧板以及顶板流动。由此,可以顺畅地引导排出物而不会导致排出物向左右方向以及上方扩散。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所述顶板设置成向后下方倾斜并且所述顶板的后端处于与所述排放引导部件的后端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
根据本特征结构,排出物沿着向后下方倾斜的顶板流动至位于与排放引导部件的后端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的顶板的后端。由此,排出物在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顺畅地被引导,并且,可以将排出物引导至较低的位置。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所述顶板设置成向后下方倾斜并且所述顶板的后端处于比所述排放引导部件的后端低的位置。
根据本特征结构,排出物沿着向后下方倾斜的顶板流动至位于比排放引导部件的后端低的位置的顶板的后端。由此,可以将排出物引导至更低的位置。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所述顶板具有将由所述碎断部碎断后的排出物引导到机体横宽方向的中央侧的引导部。
根据本特征结构,排出物借助引导部被引导到机体横宽方向的中央侧,从而容易使排出物落到机体后方的已收割地上。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所述引导部以进入所述壳体内的状态配备于所述顶板。
根据本特征结构,通过使引导部尽可能地在排出秸秆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作用于排出物,从而可以将排出物引导到机体横宽方向的尽可能的中央侧。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所述脱粒筒具有能够绕前后方向轴芯旋转的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多个脱粒齿,所述旋转刃设置成所述旋转刃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的上端位于比所述主体部的下端高的位置。
根据本特征结构,旋转刃的高度位置接近脱粒筒处理空间的后端部的高度位置。由此,将来自脱粒装置的排出物在尽可能早的时机引入到碎断装置侧,从而排出物在投入口附近难以滞留。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所述流下引导部件具有:横跨所述脱粒装置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第一流下引导板、以及与所述第一流下引导板的后端部相连并且横跨所述壳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第二流下引导板,所述旋转刃设置成所述旋转刃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的前端位于比所述脱粒筒的后端靠后侧且比所述第一流下引导板的后端靠后侧的位置。
根据本特征结构,旋转刃和脱粒筒的后端之间的前后空间宽广,因此,排出物在投入口附近难以滞留。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所述旋转刃是尖细形状并且是单刃。
根据本特征结构,借助旋转刃自身的尖细形状,容易将旋转刃和固定刃的交叉角度设定为适当的角度。另外,由于旋转刃是比双刃锋利的单刃,因此,用于切断排出物的切断能量小就行了。即,根据本特征结构,可以降低施加于碎断装置的碎断负荷。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在所述旋转刃的刀尖的刃面侧的面以及刃背侧的面上实施了硬质涂敷。
根据本特征结构,针对相比固定刃容易磨损的旋转刃,可以提高刀尖的刃面侧的面以及刃背侧的面的耐磨损性。在此,由于刃面侧的面与刃背侧的面相比排出物的碰撞载荷大,因此,当在刀尖的刃面侧的面以及刃背侧的面上实施了硬质涂敷的情况下,刃面侧的面相比刃背侧的面容易磨损。在该情况下,可认为借助排出物向刃面侧的面的碰撞,刃面侧的面被研磨(自研磨作用),从而可以将刀尖维持在锋利的状态。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所述固定刃是尖细形状并且是单刃。
根据本特征结构,借助固定刃自身的尖细形状,容易将旋转刃和固定刃的交叉角度设定为适当的角度。另外,由于固定刃是比双刃锋利的单刃,因此,用于切断排出物的切断能量小就行了。即,根据本特征结构,可以降低施加于碎断装置的碎断负荷。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具有大致コ形的固定刃部件,所述固定刃部件具有:在所述横向轴芯方向上相邻的一对所述固定刃、以及横跨所述一对固定刃中的一方的固定刃的基部和所述一对固定刃中的另一方的固定刃的基部的连结部。
根据本特征结构,由于固定刃部件具有一对固定刃,因此,可以削减零件数量和组装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2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脱粒装置的后部以及碎断装置的左视剖视图。
图4是表示碎断装置的后视剖视图。
图5是表示碎断装置的后视图。
图6是表示碎断装置的左视剖视图。
图7是表示旋转刃的图。
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图9是表示壳体的后视图。
图10是表示壳体的右视图。
图11是表示壳体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9 脱粒装置
12 碎断装置
14 脱粒筒
15 主体部
16 脱粒齿
17 筛网
18 脱粒处理空间
19 分选部
20 排尘口
22 投入口
23 排放口
24 流下引导部件
29a 固定刃
36 旋转刃
25 碎断部
26 壳体
27 排放引导部件
28 上部引导部件
29 固定刃部件
29a 固定刃
29b 连结部
31 第一流下引导板
32 第二流下引导板
36c 刀尖
44 侧板
45 顶板
46 引导部
C 硬质涂敷
P1 主体部的下端
P2 顶板的后端
P3 排放引导部件的后端
S1 刃面
S2 刃背
T 旋转刃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
X1 横向轴芯
Y1 前后方向轴芯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以及图2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作为“机体前侧”、将箭头B的方向作为“机体后侧”、将图2所示的箭头L的方向作为“机体左侧”、将箭头R的方向作为“机体右侧”。
〔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结构〕
图1以及图2表示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有机体框架1和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2。在机体的前方设置有收割直立谷秆的收割部3。收割部3具有:拔拢直立谷秆的拔拢轮4、将直立谷秆切断的收割刀5、以及拔拢收割谷秆的拔拢绞龙6。
在机体的前部的右侧设置有驾驶部7。在驾驶部7的后方设置有积存脱粒处理后的谷粒的谷粒积存箱8。在谷粒积存箱8的左侧相邻处设置有对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9。朝向脱粒装置9输送收割谷秆的送料装置10跨设于收割部3和脱粒装置9。设置有将谷粒积存箱8内的谷粒排出到外部的谷粒排出装置11。在脱粒装置9的后侧,能够从脱粒装置9拆卸地设置有对脱粒处理后的排出物进行碎断处理的碎断装置12。
〔脱粒装置〕
如图3所示,在脱粒装置9形成有脱粒室13。在脱粒室13设置有脱粒筒14。脱粒筒14具有:能够绕前后方向轴芯Y1旋转的主体部15、以及从主体部15的外周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多个脱粒齿16。在脱粒筒14的下方设置有筛网17。在脱粒筒14和筛网17之间形成有脱粒处理空间18。
在脱粒装置9的下侧设置有分选部19。分选部19对从筛网17漏下的脱粒处理物进行分选处理而分选为谷粒和尘埃,并且将尘埃从后部的排尘口20排出到外部。分选部19具有向机体后方移送分选对象物的同时进行筛选的摆动分选装置21。
〔碎断装置〕
如图3至图5所示,碎断装置12能够绕在左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摆动轴芯Z1摆动到与脱粒装置9连接的碎断位置以及位于从脱粒装置9离开的位置的非碎断位置。碎断装置12具有:投入口22、排放口23、流下引导部件24、碎断部25、壳体26、排放引导部件27、上部引导部件28以及多个固定刃部件29。
〔投入口、排放口〕
投入口22形成在脱粒处理空间18的后端部供排出物投入。投入口22在壳体26的前端部和流下引导部件24的前端部之间形成。排放口23位于投入口22的后下侧,将碎断后的排出物排放到外部。排放口23在壳体26的后端部和排放引导部件27的后端部之间形成。
〔流下引导部件〕
在流下引导部件24设置有多个固定刃部件29(固定刃29a)。流下引导部件24以通过排尘口20的上方的状态从投入口22的下端部跨设至排放口23。流下引导部件24从对筛网17进行支承的筛网框架30的后端部朝向后下方延伸。流下引导部件24具有第一流下引导板31和第二流下引导板32。在第一流下引导板31的后端部和第二流下引导板32的前端部之间带有台阶D。
第一流下引导板31横跨脱粒装置9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第一流下引导板31的前端部利用螺栓固定在筛网框架30的后端部。在第一流下引导板31的左右两侧部分别形成有向下侧弯折的弯折部31a。左侧的弯折部31a利用螺栓固定在脱粒装置9的左侧壁。右侧的弯折部31a利用螺栓固定在脱粒装置9的右侧壁。第一流下引导板31中的位于排出秸秆移送方向下游侧的部分,相比第一流下引导板31中的位于排出秸秆移送方向上游侧的部分向后下方更大地倾斜。在第一流下引导板31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下侧弯折的弯折部31b。第二流下引导板32的前端部和第一流下引导板31的后端部之间的间隙被第一流下引导板31的后端部(弯折部31b)覆盖,以免秆屑等扎入到该间隙。
第二流下引导板32与第一流下引导板31的后端部相连并且横跨壳体26的左侧的侧板39和右侧的侧板39。第二流下引导板32具有:位于排出秸秆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板33、位于排出秸秆移送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板34、以及增强板35。在下游侧板34位于上游侧板33的背侧(下侧)的状态下,上游侧板33和下游侧板34被固定(例如焊接固定)。
在上游侧板33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向下侧弯折的弯折部33a。上游侧板33的后端部(弯折部33a)以不隔开间隙的方式与下游侧板34的表面(上表面)连接。
在下游侧板34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上侧弯折的弯折部34a。下游侧板34的前端部(弯折部34a)以不隔开间隙的方式与上游侧板33的背面(下表面)连接。在下游侧板34的左右两侧部分别形成有向下侧弯折的弯折部34b。左侧的弯折部34b利用螺栓固定在壳体26的左侧的侧板39上。右侧的弯折部34b利用螺栓固定在壳体26的右侧的侧板39上。在下游侧板34的背面(下表面),为了增强固定刃部件29的固定状态而设置有增强板35。
〔固定刃部件〕
固定刃部件29与增强板35一同利用螺栓固定在下游侧板34上。固定刃部件29呈大致コ形,并具有:在横向轴芯X1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固定刃29a、以及横跨一对固定刃29a中的一方的固定刃29a的基部和一对固定刃29a中的另一方的固定刃29a的基部的连结部29b。
〔碎断部〕
碎断部25在流下引导部件24的上侧绕横向轴芯X1旋转,将从投入口22投入的排出物拔拢到碎断部25与流下引导部件24之间,利用多个旋转刃36和多个固定刃29a将其碎断。碎断部25具有多个旋转刃36和旋转体37。旋转体37能够绕横向轴芯X1旋转。在旋转体37上,以绕横向轴芯X1从旋转体37呈放射状突出的状态设置有安装部38。旋转刃36利用螺栓固定在安装部38。
旋转刃36设置成旋转刃36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T的上端位于比主体部15的下端P1高的位置。旋转刃36设置成旋转刃36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T的前端位于比脱粒筒14的后端靠后侧且比第一流下引导板31的后端靠后侧的位置。旋转刃36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T的前端在侧视时位于第二流下引导板32中的上游侧板33的上方(上游侧板33的前后范围内)。
〔壳体〕
壳体26是从上侧覆盖碎断部25的箱形状。壳体26具有:左右一对侧板39、以及横跨左侧的侧板39和右侧的侧板39的顶板40。顶板40具有:从脱粒装置9的后壁朝向后方延伸的水平部41、从水平部41的后端部朝向后下方延伸的倾斜部42、以及从倾斜部42的后端部朝向下方延伸的垂直部43。
〔排放引导部件〕
排放引导部件27从流下引导部件24的下端部经过旋转刃36的下方朝向后方延伸。排放引导部件27延伸至比横向轴芯X1靠后侧的位置。具体而言,排放引导部件27在机体前后方向上延伸至横向轴芯X1和旋转刃36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T的后端之间。排放引导部件27由板状部件构成。排放引导部件27的左侧部以及右侧部分别利用螺栓固定在壳体26的左侧的侧板39以及右侧的侧板39上。
排放引导部件27中的位于排出秸秆移送方向上游侧的部分向后下方倾斜。在排放引导部件27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上侧弯折的弯折部27a。弯折部27a利用螺栓固定在流下引导部件24中的下游侧板34上。排放引导部件27中的位于排出秸秆移送方向下游侧的部分朝向后方呈水平(包括大致水平在内)地延伸。在排放引导部件27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下侧弯折的弯折部27b。
〔上部引导部件〕
上部引导部件28从壳体26的后部朝向后方延伸。上部引导部件28具有:左右一对侧板44、以及横跨左侧的侧板44和右侧的侧板44的顶板45。
左侧的侧板44在机体前后方向上呈一条直线状(包括大致一条直线状在内)地延伸。左侧的侧板44的下缘部向后下方倾斜。在左侧的侧板44的下缘部形成有向左侧弯折的弯折部44a。右侧的侧板44以在俯视时越到后端侧越位于右侧的方式倾斜。右侧的侧板44的下缘部向后下方倾斜。在右侧的侧板44的下缘部形成有向右侧弯折的弯折部44a。
顶板45设置成向后下方倾斜并且顶板45的后端P2处于与排放引导部件27的后端P3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45设置成向后下方倾斜并且顶板45的后端P2处于比排放引导部件27的后端P3低的位置。顶板45的倾斜角度α被设定为例如约65度。在顶板45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上侧弯折的弯折部45a。
〔引导部〕
如图3以及图5所示,顶板45具有将由碎断部25碎断后的排出物引导到机体横宽方向的中央侧的多个(例如四个)引导部46。引导部46经由支承轴47能够摆动地支承于顶板45,以便能够绕沿与顶板45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摆动轴芯Z2摆动。在顶板45上,针对各引导部46形成有以摆动轴芯Z2为中心的圆弧形状的导向孔45b。引导部46沿着导向孔45b绕摆动轴芯Z2摆动,从而使得由引导部46进行引导的引导角度发生变化。
引导部46以进入壳体26内的状态配备于顶板45。具体而言,引导部46的前缘部中的上部侧进入壳体26内。越到下侧,引导部46的进入量越少。引导部46的前缘部在侧视时以跨过壳体26和上部引导部件28的边界的状态向前下方倾斜。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来自排尘口20的尘埃不会被投入到碎断装置12,而是通过流下引导部件24的下方被排出到外部。由此,排出物难以滞留在碎断装置12的内部。另外,排出物从流下引导部件24的下端部起利用排放引导部件27朝向后方引导后,从壳体26的后部起利用上部引导部件28朝向后方引导的同时被排出到外部。这样,根据本特征结构,可以将碎断后的排出物顺畅地排出到外部。
〔旋转刃、固定刃〕
如图6至图8所示,旋转刃36以及固定刃29a是尖细形状并且是单刃。在此,“单刃”指的是仅在单面带有刃的刃。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带有刃的面的侧作为“刃面”(参照图8所示的刃面S1),将与带有刃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作为“刃背”(参照图8所示的刃背S2)。
旋转刃36具有尖细部36a和基部36b。在旋转刃36的旋转方向上的两缘部,分别横跨尖细部36a和基部36b而形成有刀尖36c。刀尖36c仅在单面带有刃。
对刀尖36c实施了硬质涂敷C。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刀尖36c的刃面S1侧的面以及刃背S2侧的面上,实施了作为硬质涂敷C的一种的DLC(Diamond-Like Carbon:类金刚石)涂敷。另外,对固定刃29a未实施硬质涂敷C。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借助刃自身的尖细形状,容易将旋转刃36和固定刃29a的交叉角度设定为适当的角度。另外,由于刃是比双刃锋利的单刃,因此,用于切断排出物的切断能量小就行了。
〔把手〕
如图9至图11所示,在右侧的侧板39的壳体外侧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增强框架48。增强框架48是截面形状为大致C形状的部件。增强框架48以在横向外方(右方)开口的姿势固定(例如焊接固定)在右侧的侧板39的前侧部分。
在壳体26的右侧部(具体而言为右侧的侧板39)设置有右侧的把手49。即,在壳体26中的与摆动轴芯Z1相反的一侧的横向侧部设置有右侧的把手49。在壳体26的左侧部(具体而言为左侧的侧板39)设置有左侧的把手50。即,在壳体26中的摆动轴芯Z1侧的横向侧部设置有左侧的把手50。右侧的把手49和左侧的把手50设置在与壳体26的下端相距相同高度的高度位置H处。
右侧的把手49以及左侧的把手50由圆棒部件构成。右侧的把手49设置在右侧的侧板39的下部。左侧的把手50设置在左侧的侧板39的下部。右侧的把手49支承于右侧的侧板39以及增强框架48。右侧的把手49固定(例如焊接固定)于右侧的侧板39以及增强框架48。作业者可以握住右侧的把手49容易地摆动操作碎断装置12。
设置有将壳体26中的摆动轴芯Z1侧的横向侧部(左侧部)覆盖的罩51。罩51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壳体26的左侧部。向旋转刃36传递旋转动力的带轮(省略图示)、带(省略图示)由罩51覆盖。在左侧的侧板39的上部设置有安装罩51的上部的安装部52。罩51的下部支承(搭挂支承)于左侧的把手50。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排放引导部件27延伸至比横向轴芯X1靠后侧的位置。但是,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使排放引导部件27不延伸至比横向轴芯X1靠后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排放引导部件27的后端P3也可以位于与横向轴芯X1相同的前后位置。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顶板45的后端P2比排放引导部件27的后端P3低。但是,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使顶板45的后端P2处于与排放引导部件27的后端P3相同的高度位置。或者,顶板45的后端P2也可以比排放引导部件27的后端P3高。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顶板45向后下方倾斜。但是,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使顶板45水平。或者,顶板45也可以向后上方倾斜。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四个引导部46。但是,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设置一个至三个或五个以上的引导部46。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导部46进入壳体26内。但是,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使引导部46不进入壳体26内。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旋转刃36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T的上端位于比主体部15的下端P1高的位置。但是,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使旋转刃36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T的上端位于比主体部15的下端P1低的位置。或者,旋转刃36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T的上端也可以位于与主体部15的下端P1相同的高度位置。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旋转刃36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T的前端位于比脱粒筒14(主体部15)的后端靠后侧且比第一流下引导板31的后端靠后侧的位置。但是,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使旋转刃36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T的前端位于比脱粒筒14(主体部15)的后端靠后侧且比第一流下引导板31的后端靠前侧的位置。或者,旋转刃36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T的前端也可以位于比脱粒筒14(主体部15)的后端靠后侧且与第一流下引导板31的后端相同的前后位置。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一对固定刃29a经由连结部29b连结。但是,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不连结相邻的一对固定刃29a。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刀尖36c的刃面S1侧的面以及刃背S2侧的面上实施了硬质涂敷C。但是,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仅在刀尖36c的刃面S1侧的面以及刃背S2侧的面中的刃面S1侧的面上实施硬质涂敷C。或者,也可以仅在刀尖36c的刃面S1侧的面以及刃背S2侧的面中的刃背S2侧的面上实施硬质涂敷C。
(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硬质涂敷”而采用了DLC涂敷。但是,作为该“硬质涂敷”也可以采用DLC涂敷以外的涂敷。
(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固定刃29a未实施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硬质涂敷”。但是,也可以对固定刃29a实施该“硬质涂敷”。
(1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右侧的把手49设置在右侧的侧板39的下部。但是,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将右侧的把手49设置在右侧的侧板39的上部。或者,右侧的把手49也可以设置在右侧的侧板39的上下中央部。或者,右侧的把手49也可以设置在壳体26的右侧部中的右侧的侧板39以外的部位。
(1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右侧的把手49支承于右侧的侧板39以及增强框架48。但是,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使右侧的把手49仅支承于右侧的侧板39。另外,增强框架48也可以不设置。
(1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左侧的把手50设置在左侧的侧板39的下部。但是,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将左侧的把手50设置在左侧的侧板39的上部。或者,左侧的把手50也可以设置在左侧的侧板39的上下中央部。或者,左侧的把手50也可以设置在壳体26的左侧部中的左侧的侧板39以外的部位。或者,左侧的把手50也可以不设置。
(1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右侧的把手49和左侧的把手50设置在与壳体26的下端相距相同高度的高度位置H处。但是,右侧的把手49和左侧的把手50也可以设置在与壳体26的下端相距不同高度的高度位置处。
(1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摆动轴芯Z1设置在碎断装置12的左侧。但是,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将摆动轴芯Z1设置在碎断装置12的右侧。或者,碎断装置12也可以构成为不能摆动。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除用于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之外,也可以用于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Claims (18)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中,具有:
脱粒装置,所述脱粒装置在脱粒筒和设置在所述脱粒筒的下方的筛网之间形成有脱粒处理空间;
分选部,所述分选部设置在所述脱粒装置的下侧,对从所述筛网漏下的脱粒处理物进行分选处理而分选为谷粒和尘埃,并且将尘埃从后部的排尘口排出到外部;以及
碎断装置,所述碎断装置设置在所述脱粒装置的后侧,对由所述脱粒装置脱粒处理后的排出物进行碎断处理,
所述碎断装置具有:投入口,所述投入口形成在所述脱粒处理空间的后端部,供排出物投入;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投入口的后下侧,将碎断后的排出物排放到外部;流下引导部件,所述流下引导部件设置有多个固定刃,并且,以通过所述排尘口的上方的状态从所述投入口的下端部跨设至所述排放口;碎断部,所述碎断部设置有多个旋转刃,并且,在所述流下引导部件的上侧绕横向轴芯旋转,将从所述投入口投入的排出物拔拢到所述碎断部与所述流下引导部件之间并利用所述多个旋转刃和所述多个固定刃将其碎断;壳体,所述壳体从上侧覆盖所述碎断部并呈箱形状;排放引导部件,所述排放引导部件从所述流下引导部件的下端部经过所述旋转刃的下方朝向后方延伸;以及上部引导部件,所述上部引导部件从所述壳体的后部朝向后方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排放引导部件延伸至比所述横向轴芯靠后侧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上部引导部件具有左右一对侧板、以及横跨左侧的所述侧板和右侧的所述侧板的顶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上部引导部件具有左右一对侧板、以及横跨左侧的所述侧板和右侧的所述侧板的顶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顶板设置成向后下方倾斜并且所述顶板的后端处于与所述排放引导部件的后端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顶板设置成向后下方倾斜并且所述顶板的后端处于与所述排放引导部件的后端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顶板设置成向后下方倾斜并且所述顶板的后端处于比所述排放引导部件的后端低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顶板设置成向后下方倾斜并且所述顶板的后端处于比所述排放引导部件的后端低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顶板具有将由所述碎断部碎断后的排出物引导到机体横宽方向的中央侧的引导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引导部以进入所述壳体内的状态配备于所述顶板。
11.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脱粒筒具有能够绕前后方向轴芯旋转的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多个脱粒齿,
所述旋转刃设置成所述旋转刃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的上端位于比所述主体部的下端高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脱粒筒具有能够绕前后方向轴芯旋转的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多个脱粒齿,
所述旋转刃设置成所述旋转刃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的上端位于比所述主体部的下端高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脱粒筒具有能够绕前后方向轴芯旋转的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多个脱粒齿,
所述旋转刃设置成所述旋转刃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的上端位于比所述主体部的下端高的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流下引导部件具有:横跨所述脱粒装置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第一流下引导板、以及与所述第一流下引导板的后端部相连并且横跨所述壳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第二流下引导板,
所述旋转刃设置成所述旋转刃的外周端部的旋转轨迹的前端位于比所述脱粒筒的后端靠后侧且比所述第一流下引导板的后端靠后侧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旋转刃是尖细形状并且是单刃。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在所述旋转刃的刀尖的刃面侧的面以及刃背侧的面上实施了硬质涂敷。
17.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固定刃是尖细形状并且是单刃。
18.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具有大致コ形的固定刃部件,所述固定刃部件具有:在所述横向轴芯方向上相邻的一对所述固定刃、以及横跨所述一对固定刃中的一方的固定刃的基部和所述一对固定刃中的另一方的固定刃的基部的连结部。
CN201820223078.3U 2017-02-15 2018-02-08 联合收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7276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6208 2017-02-15
JP2017026208A JP6758216B2 (ja) 2017-02-15 2017-02-15 コンバイ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72765U true CN208572765U (zh) 2019-03-05

Family

ID=631558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81551.7A Pending CN108419537A (zh) 2017-02-15 2017-12-20 联合收割机
CN20182022307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72765U (zh) 2017-02-15 2018-02-08 联合收割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81551.7A Pending CN108419537A (zh) 2017-02-15 2017-12-20 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58216B2 (zh)
CN (2) CN1084195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9537A (zh) * 2017-02-15 2018-08-21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1140B2 (ja) * 1994-06-28 2000-11-20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排稈処理部構造
CN101548610B (zh) * 2009-04-28 2011-02-09 中机南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秸秆切碎装置
JP5840012B2 (ja) * 2012-01-30 2016-01-06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JP2014014298A (ja) * 2012-07-06 2014-01-30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
CN203788742U (zh) * 2013-02-27 2014-08-27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脱粒装置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
JP2016059315A (ja) * 2014-09-17 2016-04-25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脱穀装置
US10306834B2 (en) * 2014-11-17 2019-06-04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Chopper and spreader for an agricultural harvester
CN105165266A (zh) * 2015-07-30 2015-12-23 海南大学 桨刀预切式香蕉茎秆粉碎还田机
JP6758216B2 (ja) * 2017-02-15 2020-09-23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9537A (zh) * 2017-02-15 2018-08-21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19537A (zh) 2018-08-21
JP6758216B2 (ja) 2020-09-23
JP2018130066A (ja) 2018-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3652B (zh) 脱粒装置
CN207185228U (zh) 联合收割机
JP5795467B2 (ja)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選別構造
JP6165229B2 (ja)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
JP2012060968A (ja) コンバインの伝動構造
CN208227722U (zh) 联合收割机
JP2012060965A5 (zh)
JP2009219414A (ja) コンバイン
CN208572765U (zh) 联合收割机
JP5285673B2 (ja) コンバインの伝動構造
CN107105614A (zh) 具有旋转提升机的农业收割机
JP2012060969A5 (zh)
JP666723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150829B2 (ja)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選別構造
JP4064573B2 (ja) 汎用コンバイン
JP6980602B2 (ja) 脱穀装置
JP5215351B2 (ja) 脱穀装置の選別構造
JP2006254815A (ja) コンバイン
CN206533762U (zh) 联合收割机
JP5486446B2 (ja) コンバインの伝動構造
KR102652829B1 (ko) 콤바인 및 탈곡 장치
JP5643868B2 (ja) 脱穀装置及び脱穀装置を搭載した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
JP5763457B2 (ja) コンバインの伝動構造
JP4773112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3177889A (ja)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