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1901U - 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91901U
CN204691901U CN201520294500.0U CN201520294500U CN204691901U CN 204691901 U CN204691901 U CN 204691901U CN 201520294500 U CN201520294500 U CN 201520294500U CN 204691901 U CN204691901 U CN 204691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belt
generator
automatic tensioner
transmiss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945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继武
毕来文
张文通
陈翠云
曲昌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945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91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91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91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包括曲轴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风扇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惰轮、自动张紧轮和皮带,皮带包括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和第三皮带,发电机皮带轮包括第一发电机皮带轮和第二发电机皮带轮,自动张紧轮包括第一自动张紧轮、第二自动张紧轮和第三自动张紧轮,第一皮带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第三自动张紧轮、水泵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第二皮带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第一自动张紧轮、第一发电机皮带轮,第三皮带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第二自动张紧轮、第二发电机皮带轮、惰轮、风扇皮带轮。本实用新型轮系结构紧凑,轮系传动简单,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V型8缸柴油机为新开发产品,由于其结构复杂,带动附件较多、对各个附件安装位置要求高,对其前端轮系传动系统的要求较高,若采用现有单层轮系结构,轮系所带附件功率较大,会使各附件和皮带的受力较大,可靠性降低,且附件排布时,占用空间会较大,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安装。目前急需一种适合V型8缸柴油机的发动机前端盖传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V型8缸柴油机的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曲轴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风扇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惰轮、自动张紧轮和皮带,其特征是所述皮带包括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和第三皮带,所述发电机皮带轮包括第一发电机皮带轮和第二发电机皮带轮,所述自动张紧轮包括第一自动张紧轮、第二自动张紧轮和第三自动张紧轮,所述第一皮带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第三自动张紧轮、水泵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第一自动张紧轮、第一发电机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第二自动张紧轮、第二发电机皮带轮、惰轮、风扇皮带轮。
所述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和第三皮带由内向外依次分层设置。
所述风扇皮带轮安装在曲轴皮带轮上侧,所述第三自动张紧轮、水泵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安装在曲轴皮带轮右侧,所述第一自动张紧轮、第一发电机皮带轮、第二自动张紧轮、第二发电机皮带轮、惰轮安装在曲轴皮带轮的左侧,且第二自动张紧轮、第二发电机皮带轮与第一自动张紧轮、第一发电机皮带轮上下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自动张紧轮位于第二皮带的外侧;所述第二自动张紧轮位于第三皮带的外侧;所述第三自动张紧轮位于第一皮带的外侧。
所述曲轴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风扇皮带轮、水泵皮带轮、第一发电机皮带轮、第二发电机皮带轮均为槽轮。
所述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和第三皮带均为多楔带。
所述第一发电机皮带轮、第一自动张紧轮固装在第一发电机支架上,所述第一发电机支架安装在发动机前端盖上;所述第二自动张紧轮、第二发电机皮带轮、惰轮固装在第二发电机支架上,所述第二发电机支架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
所述风扇皮带轮安装在风扇托架上,所述风扇托架安装在发动机前端盖上。
所述水泵皮带轮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
所述空调压缩机皮带轮安装在空调压缩机支架上,所述空调压缩机支架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层皮带结构驱动方式,第一皮带将曲轴皮带轮的动力传递到第三自动张紧轮,然后传递到水泵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将力传递到空调压缩机皮带轮,第二皮带将曲轴皮带轮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一自动张紧轮,然后传递到第一发电机皮带轮,第三皮带将曲轴皮带轮的动力传递到第二自动张紧轮,然后传递到第二发电机皮带轮,然后传递到惰轮,最后传递到风扇皮带轮,此种轮系结构紧凑,轮系传动简单,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皮带轮均采用槽轮,提高了系统可靠性;皮带均采用多楔带传动,避免了V带传动造成的皮带翻滚、跳槽现象,同时传递效率更改,传动更平稳;采用自动张紧轮对轮系皮带进行自动张紧,降低维护费用,并有效解决皮带疲劳延长后造成皮带张紧轮不够而打滑;自动张紧轮采用同向张紧轮,而且通过合理的位置布置,改善轮系受力情况,使张紧轮受力较小,延长了轮系使用寿命,提高各附件的可靠性;在第二发电机皮带轮和风扇皮带轮之间安装惰轮,可增加第三皮带包围第二发电机皮带轮和风扇皮带轮的包角,能够提供更大的传动力来保证第二发电机皮带轮和风扇皮带轮不会打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包括曲轴皮带轮1、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风扇皮带轮3、水泵皮带轮6、发电机皮带轮、惰轮14、自动张紧轮和皮带,其中皮带包括第一皮带4、第二皮带10和第三皮带12,第一皮带4、第二皮带10和第三皮带12均为多楔带,发电机皮带轮包括第一发电机皮带轮9和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自动张紧轮包括第一自动张紧轮8、第二自动张紧轮11和第三自动张紧轮5,曲轴皮带轮1、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风扇皮带轮3、水泵皮带轮6、第一发电机皮带轮9、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均为槽轮。风扇皮带轮3安装在曲轴皮带轮1上侧,第三自动张紧轮5、水泵皮带轮6、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安装在曲轴皮带轮1右侧,第一自动张紧轮8、第一发电机皮带轮9、第二自动张紧轮11、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惰轮14安装在曲轴皮带轮1的左侧,且第二自动张紧轮11、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与第一自动张紧轮8、第一发电机皮带轮9上下对应设置。
第一发电机皮带轮9、第一自动张紧轮8固装在第一发电机支架7上,第一发电机支架7安装在发动机前端盖上,使结构紧凑、美观;第二自动张紧轮11、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惰轮14固装在第二发电机支架15上,第二发电机支架15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风扇皮带轮3安装在风扇托架上,风扇托架安装在发动机前端盖上,可通过上下调整风扇托架在发动机上的位置,使风扇的高度满足不同需求,避免其直接安装在曲轴上无法调节风扇高度,且还可通过调节风扇皮带轮3与曲轴皮带轮1的直径比来调节风扇速比。水泵皮带轮6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安装在空调压缩机支架上,空调压缩机支架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动方式为:第一皮带4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1、第三自动张紧轮5、水泵皮带轮6、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第三自动张紧轮5位于第一皮带4的外侧,第二皮带10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1、第一自动张紧轮8、第一发电机皮带轮9,第一自动张紧轮8位于第二皮带10的外侧,第三皮带12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1、第二自动张紧轮11、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惰轮14、风扇皮带轮3,第二自动张紧轮11位于第三皮带12的外侧。第一皮带4、第二皮带10和第三皮带12由内向外依次分层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层皮带结构驱动方式,第一皮带4将曲轴皮带轮1的动力传递到第三自动张紧轮5,然后传递到水泵皮带轮6,水泵皮带轮6将力传递到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第二皮带10将曲轴皮带轮1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一自动张紧轮8,然后传递到第一发电机皮带轮9,第三皮带12将曲轴皮带轮1的动力传递到第二自动张紧轮11,然后传递到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然后传递到惰轮14,最后传递到风扇皮带轮3,此种轮系结构紧凑,轮系传动简单,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皮带轮均采用槽轮,提高了系统可靠性;皮带均采用多楔带传动,避免了V带传动造成的皮带翻滚、跳槽现象,同时传递效率更改,传动更平稳;采用自动张紧轮对轮系皮带进行自动张紧,降低维护费用,并有效解决皮带疲劳延长后造成皮带张紧轮不够而打滑;自动张紧轮采用同向张紧轮,而且通过合理的位置布置,改善轮系受力情况,使张紧轮受力较小,延长了轮系使用寿命,提高各附件的可靠性;在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和风扇皮带轮3之间安装惰轮14,可增加第三皮带12包围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和风扇皮带轮3的包角,能够提供更大的传动力来保证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和风扇皮带轮3不会打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包括曲轴皮带轮(1)、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风扇皮带轮(3)、水泵皮带轮(6)、发电机皮带轮、惰轮(14)、自动张紧轮和皮带,其特征是所述皮带包括第一皮带(4)、第二皮带(10)和第三皮带(12),所述发电机皮带轮包括第一发电机皮带轮(9)和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所述自动张紧轮包括第一自动张紧轮(8)、第二自动张紧轮(11)和第三自动张紧轮(5),所述第一皮带(4)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1)、第三自动张紧轮(5)、水泵皮带轮(6)、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所述第二皮带(10)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1)、第一自动张紧轮(8)、第一发电机皮带轮(9),所述第三皮带(12)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1)、第二自动张紧轮(11)、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惰轮(14)、风扇皮带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皮带(4)、第二皮带(10)和第三皮带(12)由内向外依次分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风扇皮带轮(3)安装在曲轴皮带轮(1)上侧,所述第三自动张紧轮(5)、水泵皮带轮(6)、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安装在曲轴皮带轮(1)右侧,所述第一自动张紧轮(8)、第一发电机皮带轮(9)、第二自动张紧轮(11)、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惰轮(14)安装在曲轴皮带轮(1)的左侧,且第二自动张紧轮(11)、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与第一自动张紧轮(8)、第一发电机皮带轮(9)上下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自动张紧轮(8)位于第二皮带(10)的外侧;所述第二自动张紧轮(11)位于第三皮带(12)的外侧;所述第三自动张紧轮(5)位于第一皮带(4)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曲轴皮带轮(1)、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风扇皮带轮(3)、水泵皮带轮(6)、第一发电机皮带轮(9)、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均为槽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皮带(4)、第二皮带(10)和第三皮带(12)均为多楔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发电机皮带轮(9)、第一自动张紧轮(8)固装在第一发电机支架(7)上,所述第一发电机支架(7)安装在发动机前端盖上;所述第二自动张紧轮(11)、第二发电机皮带轮(13)、惰轮(14)固装在第二发电机支架(15)上,所述第二发电机支架(15)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风扇皮带轮(3)安装在风扇托架上,所述风扇托架安装在发动机前端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泵皮带轮(6)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空调压缩机皮带轮(2)安装在空调压缩机支架上,所述空调压缩机支架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
CN201520294500.0U 2015-05-09 2015-05-09 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Active CN204691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4500.0U CN204691901U (zh) 2015-05-09 2015-05-09 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4500.0U CN204691901U (zh) 2015-05-09 2015-05-09 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91901U true CN204691901U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32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94500.0U Active CN204691901U (zh) 2015-05-09 2015-05-09 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91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81168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的前端轮系
CN204691900U (zh) 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CN206309475U (zh) Bsg混合动力发动机的附件轮系
CN205117504U (zh) 四缸机前端轮系结构
CN204691901U (zh) 双发电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CN202832777U (zh) 车用发动机轮系
CN203796411U (zh) 一种双空调压缩机发动机传动轮系总成
CN204239064U (zh) 柴油发动机皮带驱动轮系
CN204226007U (zh) 柴油机附件系统
CN206397594U (zh) 一种工程机械发动机前端轮系
CN201802486U (zh) 一种发动机轮系结构
CN201934160U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
CN206368743U (zh) Bsg发动机的轮系布置结构
CN203614219U (zh) 发动机前端轮系
CN205936843U (zh) 发动机前端轮系
CN204458027U (zh) 柴油机前端轮系
CN201818340U (zh) V型汽车发动机正时链系统
CN203925740U (zh) 一种柴油机前端轮系
CN202132105U (zh) 一种新型柴油机
CN206917734U (zh) 发动机附件驱动系统以及汽车
CN206468442U (zh) 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机构和农业收获机械
CN105443240A (zh) 发动机皮带轮系总成
CN205422920U (zh) 一种利用多楔带传递动力的发动机传动机构
CN201794662U (zh) 发动机前端轮系布置结构
CN203347921U (zh) 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