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24323U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24323U
CN203724323U CN201290000585.1U CN201290000585U CN203724323U CN 203724323 U CN203724323 U CN 203724323U CN 201290000585 U CN201290000585 U CN 201290000585U CN 203724323 U CN203724323 U CN 203724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fibre
sheet material
woven fabrics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900005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秀行
衣笠由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24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243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04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the top sheet h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cross-section, e.g. corrugations, embossments,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6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being formed of multiple lay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作为该吸收性物品的例子的生理卫生巾(1A)包括:配置于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材(2);配置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材(3);和配置于这些片材之间的吸收体(4)。在所述正面片材(2)、和/或配置于该正面片材(2)与所述吸收体(4)之间的透液性的片材(9)中,使用具有其构成纤维的一部分具有自由端部的起毛纤维(70)的无纺布。所述起毛纤维(70)的根数是8根/厘米以上且起毛高度是2mm以上5mm以下。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理卫生巾、失禁垫、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由于断裂强度高、适于加工且经济的原因,多使用纺粘(spunbound)无纺布和低克重的无纺布(热风无纺布(air through non-woven fabric)和热辊(heat roll)无纺布)。但是,纺粘无纺布在其制造方法上,整体的蓬松感不足,低克重的无纺布的蓬松感也不足,难以提高吸收性物品的缓冲性(cushioning)。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使用无纺布,该无纺布通过热模压(hot embossing)粘接处理,按照拉丝的方式将复合长纤维的鞘成分剥离,形成细纤度化的微毛(fluff),具有该微毛的热模压粘接部分散地配置。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具有对构成纤维进行起毛处理的起毛面的法兰绒质地的无纺布。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558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1269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即使将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无纺布例如用于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材,构成无纺布的且通过拉丝形成细纤度化的微毛过细,也无助于吸收性物品的缓冲性的提高,难以提升触肤感。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记载关于将具有起毛面的法兰绒质感的无纺布用于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材料的内容。 
另外,还有通过植毛形成的无纺布,用粘合剂将纤维固定在基底基材上,因此,存在因粘合剂引起的发黏和接触肌肤时产生皮肤问题等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性提高,触肤感提升的吸收性物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包括:配置于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材、配置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材和配置于这些片材之间的吸收体,所述正面片材和/或配置于该正面片材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的透液性的片材,使用具有其构成纤维的一部分具有自由端部的起毛纤维的无纺布,起毛纤维的根数是8根/厘米以上且起毛高度是0.2mm以上5mm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展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X1-X1线截面图。 
图3是表示切断图1所示的生理卫生巾的正面片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X2-X2线截面图。 
图5是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生理卫生巾的正面片材的纤维片材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纤维片材的自由端部变粗的纤维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用来制造图5所示的纤维片材的优选的装置的模式图。 
图8是表示用来制造图5所示的纤维片材的优选的装置的模式图。 
图9是表示测定图5所示的纤维片材的前端纤维径的方法的模式图。 
图10是表示测定图5所示的纤维片材的起毛的纤维根数的方法的模式图。 
图11是表示用来制造图1所示的生理卫生巾的正面片材的优选的装置的模式图。 
图12是表示展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的状态的俯视图(对应于图1的图) 
图13是图12的X3-X3线截面图(对应于图2的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生理卫生巾的正面片材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对 应于图4的图)。 
图15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首先参照图1~图11,根据其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 
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是生理卫生巾,如图1、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A(以下也称作“卫生巾1A”)实际上是纵长的形状,包括:设置于肌肤相对面(向着穿戴者的肌肤侧的面)侧的透液性的正面片材2;设置于非肌肤相对面(向着穿戴者肌肤侧的相反侧的面)侧的难透液性的背面片材3;和设置于这些片材2、3之间的纵长的吸收体4。另外,如图1、图2所示,在卫生巾1A中,在沿着纵长方向(Y方向)的两侧部1s、1s设置有一对侧面片材5、5,并且设有在宽度方向(X方向)外方延伸的一对护翼部6、6。如图1所示,卫生巾1A相对于在卫生巾1A的纵长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左右对称地形成。此外,各图所示的“Y方向”是与中心线CL平行的方向,也是与卫生巾的纵长方向相同的方向。另外,各图所示的“X方向”是与中心线CL正交的方向,也是与卫生巾的宽度方向相同的方向。 
如对卫生巾1A进行详细的阐述,则如图1所示,卫生巾1A具有吸收性主体10,该吸收性主体包括:正面片材2;背面片材3;和设置于这些片材2、3之间的吸收体4。如图1所示,卫生巾1A的吸收性主体10被区分为:作为护翼部6、6所处区域的中央部A、穿戴卫生巾1A时设置于比中央部A更靠穿戴者的腹侧的前方部B、以及穿戴卫生巾1A时设置于比中央部A更靠穿戴者的背侧的后方部C。在穿戴卫生巾1A时,通常吸收性主体10的中央部A与穿戴者的排泄部(阴道等)相对配置。换言之,护翼部6形成于吸收性主体10的排泄相对区域(与穿戴者的排泄部对置的区域)。 
形成吸收性主体10的正面片材2以及背面片材3分别如图1所示,覆盖吸收体4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整个表面以及非肌肤相对面侧的整个表面,且具有从吸收体4的周边延伸出的延伸部分。如图2所示,正 面片材2的X方向的长度比背面片材3的X方向的长度短。如图1、图2所示,一对侧面片材5、5分别附设固定于正面片材2的肌肤相对面侧、且贯穿沿正面片材2的纵长方向(Y方向)侧部的整个区域,具有从沿着正面片材2的纵长方向(Y方向)的侧部在X方向的外方延伸出来的延伸部分。在卫生巾1A中,如图1、图2所示,背面片材3的X方向外方的延伸部分与侧面片材5的X方向外方的延伸部分通过粘接、熔接等固定,护翼部6形成为在比前方部B及后方部C更靠中央部A的部位向宽度方向(X方向)外方延伸。在卫生巾1A的背面片材3的宽度方向(X方向)中央部以及护翼部6的背面片材3的延伸部分的非肌肤相对面上分别涂敷粘合剂,形成用来将卫生巾1A固定在内裤等上的固定部(图中未示)。此外,各侧面片材5在其宽度方向(X方向)内方侧(中心线CL侧)的端部附近,附设固定有在纵长方向(Y方向)上伸长状态的弹性部件,在穿戴时,利用其弹性部件的收缩力,距所述端部规定幅度的部分也可以形成从正面片材2离开的立体皱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材2中,如图3~图5所示,使用包括其构成纤维的一部分具有自由端部70b的起毛纤维70的无纺布。该无纺布由起毛纤维70与未起毛纤维形成。在本实用新型中,起毛纤维70的起毛纤维的根数是8根/厘米以上且起毛高度为0.2mm以上5mm以下。由于起毛纤维的根数采用8根/厘米以上且起毛高度为0.2mm以上5mm以下,在低克重的例如热风无纺布和热辊无纺布中,从能够获得触摸时柔软,缓冲性好的材料的方面来看是优选的。另外,因同时实施上述起毛,从能够获得体液的吸收速度快,且液体残留量、回湿量(back-wetting amount)低的材料方面来看是优选的。将在后面对“起毛纤维的根数”以及“起毛高度”的测定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作为正面片材2所使用的无纺布,使用由一片纤维片材或多片纤维片材形成的无纺布,特别是在由多片纤维片材形成的无纺布的情况下,采用多片纤维片材在多个片材间接合部中接合而形成的接合体,在卫生巾1A中,如图3、图4所示,采用由两片纤维片材21、22形成,两片纤维片材21、22在多个片材间接合部23接合而形成的接合体。此外,如图3、图4所示,卫生巾1A中的纤维片材21是在穿戴 时向着穿戴者的肌肤侧的片材,具有肌肤相对面21d以及非肌肤相对面(与纤维片材22相对的相对面)21e,卫生巾1A中的纤维片材22是在穿戴时向着穿戴者的肌肤侧的相反侧的片材,具有肌肤相对面(与纤维片材21相对的相对面)22d以及非肌肤相对面22e。 
如图3、图4所示,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是通过在片材间接合部23接合纤维片材21以及纤维片材22而形成的,在正面片材2形成规则的凹凸部。具体而言,如图3、图4所示,两片纤维片材21、22中一方的设置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纤维片材22是平坦的,另一方的设置于肌肤相对面侧的纤维片材21形成凹凸形状,该凹凸形状是通过包括多个片材间接合部23各个的多个凹部24、与被多个凹部24包围且在肌肤相对面侧突出的多个凸部25有规则地配置形成。如更详细地来讲,在正面片材2上,在卫生巾1A中,如图3所示,多个片材间接合部23俯视时成交错格子状(hound's tooth pattern)有规则地设置,形成包括多个片材间接合部23各个的多个凹部24,并且形成被包括不连续的四点的片材间接合部23各个的四个凹部24包围且在肌肤相对面侧突出的多个凸部25,分别沿着Y方向以及X方向,交替地设置凹部24和凸部25。正面片材2的凸部25各个的内部如图3、图4所示,是被肌肤相对面侧的纤维片材21的非肌肤相对面21e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纤维片材22的肌肤相对面21d围绕的中空构造。 
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的凸部25如图3所示,位于与X方向平行的位置且具有相对的一对第一壁部25a。另外,凸部25位于与Y方向平行的位置且具有相对的一对第二壁部25b。而且,凸部25还具有各个第一壁部25a的上边以及各个第二壁部25b的上边相连的顶面部25c。而且,凸部25如图3、图4所示,具有与顶面部25c相对的面的底面部25d。第一壁部25a、第二壁部25b以及顶面部25c由纤维片材21构成,底面部25d由纤维片材22构成。作为凸部25的形状,如图3所示,在卫生巾1A中,基于体液透过性的观点,与顶面部25c的面积相比将底面部25d的面积设计的更大,基于提高触肤感的观点,形成棱线带倒圆的四角锥形状。 
基于有效地形成凸形状的观点,在卫生巾1A中,正面片材2的凸部25的底面部25d的面积是4mm2以上100mm2以下,更优选4mm2 以上20mm2以下。另外,基于同样的观点,在尿布1A中,正面片材2的凸部25的高度h优选1mm以上10mm以下,更优选1mm以上3mm以下。 
由图3可知,对于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的凸部25,各凸部25各个并非分别独立地存在,着眼于任意一个凸部25时,与在X方向(以及Y方向)上位于斜前方的两个凸部25、以及位于斜后方的两个凸部25连结。凸部25彼此的连结部的高度比凸部25的顶部的高度低。 
此外,如上所述,片材间接合部23如图3所示,在卫生巾1A中,有规则地成交错格子状(仅是用四点的片材间接合部23包围凸部25的图案)配置,但也可以不规则地配置。但是,基于外观漂亮的观点以及保持所形成的凸部25的形状的观点,优选按照有规则的图案来配置。作为交错格子状以外的其它有规则的配置图案,可以列举:用四点的片材间接合部23包围凸部25的图案、与用六点的片材间接合部23包围凸部25的图案的组合;和用五点的片材间接合23包围凸部25的图案、与用六点的片材间接合23包围凸部25的图案的组合等。 
正面片材2的片材间接合部23是通过粘接剂、热模压、超声波模压、高频模压等热熔接将纤维片材间固定而形成的,与粘接剂相比,所形成的片材间接合部23附近的纤维间距离短,从毛细管作用增大容易吸收体液的观点来看,优选通过热熔接形成。片材间接合部23如图3所示,在卫生巾1A中,俯视时是矩形,但是其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十字形、多边形状等。 
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1以及纤维片材22分别采用单层或多层形成,在卫生巾1A中,如图4所示,均采用单层形成。另外,构成正面片材2的两片纤维片材21以及纤维片材22的至少一方在相互相对的面设置有起毛纤维70,在卫生巾1A中,作为更优选的方式,如图3、图4所示,在纤维片材21的相对面21e以及纤维片材22的相对面22d分别设置有起毛纤维70。特别是在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中,如图4所示,在凸部25的纤维片材21的相对面、即,在构成正面片材2的中空构造的凸部25的内部的纤维片材21的相对面21e以及凸部25的纤维片材22的相对面22d分别设置有起毛纤维70。由此,中空构造内部就被纤维填充,另外,液体容易从纤维片材21e侧向纤 维片材22d侧移动,而且还容易向吸收体4侧移动,因此,吸收液体时的正面片材2中的液体残留减少,减少肌肤的潮湿感。 
如上所述,在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1以及纤维片材22中分别使用具有起毛纤维70的无纺布。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1以及纤维片材22在卫生巾1A中是相同的无纺布,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特别以纤维片材22为例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纤维片材22的立体图。作为具有起毛纤维70的无纺布,例如列举:根据由短纤维形成的无纺布,对该无纺布实施起毛处理的无纺布;和以利用纤维热熔接部8来固定由长纤维7形成的纤网(web)的无纺布为基础,对该无纺布实施起毛处理的无纺布等。此处所说的“短纤维”是具有未满60mm(5mm以上)的纤维长度的纤维。 
此外,作为利用纤维热熔接部来固定由短纤维形成的纤网的无纺布,列举:采用梳棉法(carding method)形成纤维纤网,使用热风使纤维彼此热熔接而成的热风无纺布;通过利用热和压力使纤维断续地热熔接的模压接合而成的热辊无纺布。在热辊无纺布中因接合时的热和压力,在接合点纤维被扁平化。模压接合采用后述的各种方法。 
而且还列举:对热风无纺布进行模压接合的方法、相反对热辊无纺布进行热风处理的方法。而且,从获得较高的断裂强度方面、以及获得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的方面来看,优选热辊无纺布。特别是从能够获得触肤感好、体积大、表面的液体残留量少的无纺布方面来看,优选仅采用热风法制造的无纺布。 
另外,从断裂强度高、适于加工,而且经济节约的观点来看,优选用纤维热熔接部8来固定由长纤维7形成的纤网的无纺布,且构成无纺布的长纤维7的一部分断裂,从而形成仅一端部70a被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且具有自由端部70b的起毛纤维70的无纺布,从接触肌肤时的缓冲性的观点,以及提高缓冲性的观点来看,更优选具有纤维71的无纺布,在该纤维中,仅一端部70a用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且另一端部侧的自由端部70b变粗(参照图6)。此处所说的“长纤维”是指具有60mm以上的纤维长度,从能够获得断裂强度高的无纺布这一方面来看,优选纤维长度为150mm以上的所谓连续长纤维。 
此外,作为利用纤维热熔接部8来固定由长纤维7形成的纤网的 无纺布,列举纺粘无纺布、或纺粘无纺布的层与熔喷(melt blown)无纺布的层的层叠无纺布、采用梳棉法形成的热辊无纺布等。 
构成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如图5所示,根据纺粘无纺布、或纺粘无纺布的层与熔喷无纺布的层的层叠无纺布,构成纺粘无纺布或层叠无纺布的长纤维7的一部分断裂,从而具有仅一个端部70a被纺粘无纺布或层叠无纺布所具有的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且另一端部侧的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1。对于纤维片材21、22,如图5所示,从构成纤维的排列方向来看,判断沿着纤维的排列方向的方向为MD方向,与其正交的方向作为CD方向。 
从价格低廉、且获得接触肌肤时良好的触肤感,以及适于加工的观点来看,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其每平方米克重优选5g/m2以上100g/m2以下,更优选5g/m2以上25g/m2以下。 
从防止使用时破裂以及适于加工的观点来看,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其断裂强度的值优选5N/50mm以上,更优选8N/50mm以上30N/50mm以下。此外,从正面片材2中的断裂强度采用上述值的观点来看,原本的无纺布的断裂强度的值优选7N/50mm以下,更优选10N/50mm以上50N/50mm以下。根据后述的起毛法,与其它的起毛方法相比,构成所制造的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断裂强度的值与原本的无纺布的断裂强度的值相比难以降低。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与其原本的无纺布的断裂强度优选在CD方向上满足前述的范围。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与其原本的无纺布的断裂强度之比(纤维片材22的断裂强度/原本的无纺布的断裂强度)优选0.5以上1.0以下,更优选0.7以上1.0以下。采用以下的方法来测定断裂强度。 
[断裂强度的测定法] 
在22℃、65%RH环境下,从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或者原本的无纺布中,切出在CD方向上200mm,在MD方向上50mm尺寸的长方形形状的测定片。将该断裂的长方形的测定片作为测定试样。按照CD方向为拉伸方向的方式,将该测定试样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例如ORIENTEC公司制造,TENSILON拉伸试验机“RTA-100”)的夹头(chuck)上。夹头间距离为150mm。按照300mm/分钟拉伸测定试样,将直至试样断裂的最大负载点作为CD方向的断裂强度。另 外,切出在MD方向上200mm,在CD方向上50mm尺寸的长方形形状的测定片,将其作为测定试样。按照其MD方向为拉伸方向的方式,将该测定试样安装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头上。按照与上述的CD方向的断裂强度的测定方法同样的步骤求出MD方向的断裂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在卫生巾1A中所使用的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优点是,具有自由端部70b的起毛纤维70的面(相对面21e、22d)接触肌肤时触肤感(质感)好。 
过去表示触肤感的特性值有很多,特别是众所周知的有KATO TECH株式会社制造的KES中的特性值(参考文献:质感评价的标准化与解析(第2版),作者川端季雄,昭和55年7月10日发行)。特别是为了表示蓬松感,其中有被称作压缩特性的三个特性值的LC(压缩负载-压缩变形曲线的直线性)、WC(压缩负荷量)、RC(压缩回弹性)。这些压缩特性根据施加负载为0.5gf/cm2以上50gf/cm2以下(在高灵敏度测定中是0.5gf/cm2以上10gf/cm2以下)时的变形量计算特性值。但是,如果是克重小(5g/m2以上25g/m2以下)的无纺布等非常薄的布则不会有较大的差别,与触肤感的相关性不大。而且,人接触吸收性物品时的负载为1g/cm2左右的非常轻的负载来感觉触肤感,为了表示原本的触肤感,比原来的负载小的范围内的特性值有用,根据负载为0.3gf/cm2至1gf/cm2以之间的负载与那时的变形量发现新的特性值。该特性值如实表示出纺粘无纺布与热风无纺布的触肤感的差异的数值,作为表示纺粘无纺布的触肤感的新的特性值,能够表示无纺布。 
[微小负载时的压缩特性值] 
在22℃、65%RH环境下,在本说明书中将微小负载时的压缩特性值定义为表示触肤感的新的特性值。测定是在22℃、65%RH环境下进行的。作为计算微小负载时的压缩特性值的基本的数据测定,使用KATO TECH株式会社制造的KES FB3-AUTO-A(商品名称)。将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切成三片20cm×20cm来准备测定试样。接着,按照起毛面(具有起毛纤维70的面(相对面22d))朝上的方式将其中的一片测定试样设置在试验台上(在未起毛的情况下,或者双面起毛的情况下,测定两者并采用其中较小的一个)。接下来,在具有面积为2cm2的圆形平面的钢板之间进行压缩。压缩速度为20μm/sec, 最大压缩负载为10gf/cm2,恢复过程也按照相同的速度来测定。此时,设定钢板之间的位移量为x(mm),负载为y(gf/cm2),检测负载的点的位置为x=0,在压缩方向上进行测定。越压缩x的值就越大。 
微小负载时的压缩特性值是根据所测定的数据(x、y),抽取微小负载时的厚度的变形量来计算的。具体而言,抽取在非恢复过程的第一次的负载为0.30gf/cm2至1.00gf/cm2之间的负载与那时的变形量的数据,对于x与y的关系,通过最小平方法求出近似直线,将那时的倾斜作为上述特性值(单位(gf/cm2)/mm)。在一片测定试样中测定三处。三片试样共计进行九处的测定。分别算出九处各自的特性值,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该无纺布的微小负载时的压缩特性值。 
发现微小负载时的压缩特性值与触肤感有关,特别是在原本的无纺布相同的情况下发现很强的相关性。(微小负载时的)压缩特性值其数值越低,在小的负载下越容易被破坏,能够表示人的良好的触肤感(特别是蓬松感)。例如,未实施后述的加工处理的、通常的克重为5g/m2以上25g/m2以下的原本的无纺布的上述压缩特性值是20.0(gf/cm2)/mm以上30.0(gf/cm2)/mm以下,与此相反,构成对原本的无纺布实施后述的加工处理的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其表面容易破坏,变成18.0(gf/cm2)/mm以下。即,基于触肤感的观点,对构成5g/m2以上25g/m2以下的原本的无纺布实施加工处理的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上述压缩特性值是18.0(gf/cm2)/mm以下,优选15.0(gf/cm2)/mm以下,从成为触肤感好的接近热风无纺布的触肤感的观点来看,更优选10.0(gf/cm2)/mm以下。对构成克重为5g/m2以上25g/m2以下的原本的无纺布实施加工处理的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上述压缩特性值的下限并无特别的限制,但从制造方面的观点来看,是1.00(gf/cm2)/mm左右。在现有的起毛方法等的加工处理中,对于5g/m2以上25g/m2以下这样的克重低的原本的无纺布,难以按照不使断裂强度大幅减少而使其具有上述这种特性值的方式来实施加工处理。 
对于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长纤维7(原本的无纺布的构成纤维),主要包含热可塑性树脂,作为热可塑性树脂,列举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丙烯腈系树脂、乙烯系树脂、亚乙烯系树脂等。作为聚烯烃系树脂,列举聚乙烯、聚丙烯、聚异丁 烯等。作为聚酯系树脂,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作为聚酰胺系树脂列举尼龙等。作为乙烯系树脂列举聚氯乙烯等。作为亚乙烯基系树脂列举聚氯亚乙烯等。既可以单独使用这些各种树脂的一种或者混合使用两种以上,也可以使用这些各种树脂的转换物。另外,作为构成无纺布1的长纤维也能使用复合纤维。作为复合纤维,能够使用并列复合纤维、芯鞘纤维、具有偏芯的卷曲的芯鞘纤维、裂膜纤维(split fibers)等。在使用复合纤维的情况下,从使用芯为聚丙烯,鞘为聚乙烯形成的芯鞘纤维,获得柔软的起毛无纺布的方面来看是优选的。另外,在长纤维7中,也能使用添加了纤维着色剂、抗静电剂、润滑剂、亲水剂等少量的添加物的纤维。在后述的加工之前,长纤维7的纤维直径优选5μm以上30μm以下,更优选10μm以上20μm以下。 
基于纺线性的观点,形成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原本的无纺布优选采用作为聚烯烃系树脂的聚丙烯树脂形成。作为聚丙烯树脂,从光滑、且接触肌肤时触肤感提升的观点以及容易断裂的观点来看,优选包含5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的无规共聚物、均聚物、嵌段共聚物的任意一种以上,更优选25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的树脂。另外,既可以混合这些共聚物和均聚物,也可以混合其它的树脂,但因在成形时难以断线,因此,优选聚丙烯的均聚物与无规共聚物的混合。由此,既能使纤维的结晶性下降,起毛纤维本身变软,接触肌肤时的触肤感改善,又能够实现与无纺布断裂强度,起毛纤维在模压等熔接部容易断裂,因此,在模压熔接点等的纤维热熔接部8的剥离消失,起毛纤维变短,难以出现起球,外观也得到改善。另外,熔点的分布扩大,因此,密封性改善。 
而且,以丙烯成分为基础,作为无规共聚物优选乙烯和α-烯烃的共聚物,特别优选乙烯丙烯共聚物树脂。作为聚丙烯树脂,基于同样的观点,优选是包含5质量%以上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树脂的树脂,更优选是包含25质量%以上的树脂。在乙烯丙烯共聚物树脂中优选包含1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的乙烯浓度,特别是从没有发黏感(stickiness),而且拉伸时容易伸长,掉毛少,保持断裂强度的方面来看,乙烯浓度更优选3%以上8%以下。另外,作为聚丙烯树脂,从环保的 观点来看,优选是包含50质量%以上的再生聚丙烯树脂的树脂,更优选是包含70质量%以上的树脂。此外,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在以纺粘层与熔喷层的层叠无纺布为基础而形成的情况下也同样。 
对于通过模压形成的纤维热熔接部8,从触肤感和适于加工的观点来看,各纤维热熔接部8的面积优选是0.05mm2以上10mm2以下,更优选0.1mm2以上1mm2以下。纤维热熔接部8的数量优选是10个/cm2以上250个/cm2以下,更优选35个/cm2以上65个/cm2以下。在CD方向上相邻的纤维热熔接部8彼此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优选0.5mm以上10mm以下,更优选1mm以上3mm以下,在MD方向上相邻的纤维热熔接部8彼此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优选0.5mm以上10mm以下,更优选1mm以上3mm以下。 
纤维热熔接部8例如可以是通过模压(通过模压凸辊与平辊等)利用热压接断续地形成,也可以是通过超声波熔接而成、断续地施加热风使其局部熔接而成。其中,在使纤维容易断裂的方面来看优选热压接(thermo compression bonding)而成的熔接部。纤维热熔接部8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也可以是圆形、菱形、三角形等任意的形状。纤维热熔接部8的合计面积占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1、22的一面的表面积的比例优选5%以上30%以下,从难以产生起球的方面来看,更优选10%以上20%以下。 
构成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例如是根据由长纤维7形成的纺粘无纺布而形成,因形成纤维7的一部分断裂,从而包括仅一个端部70a被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的纤维70,纤维70的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1(参照图5)。作为前端变粗的纤维,优选其前端部中的断面是扁平状(椭圆和压扁的形状)的纤维。由此,能够得到柔软的前端的起毛纤维,并且能够得到对肌肤的刺激少的无纺布。如图5所示,仅一个端部70a被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的纤维70由其另一端部侧的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1以及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2构成。此处所说的“自由端部”是指,仅一个端部70a被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的纤维70中的“另一个端部”,换言之,是指“前端部”。自由端部70b是否变粗是通过采用以下的测定法来测定纤维直径,算出前端纤维直径的增加比例来判断的。 
[纤维直径的测定法] 
首先,在22℃、65%RH的环境下,如图9(a)所示,利用锋利的刮刀从所测定的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切出CD方向上2cm,MD方向上2cm尺寸的测定片。如图9(b)所示,将沿着向通过多个纤维热熔接部8的CD方向延伸的折叠线Z山折的测定试样,如图9(c)所示,放置并固定在载放有碳带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用铝制试样台上。接着,根据大约放大750倍的SEM图像,从仅一个端部70a被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的纤维70中随机选取10根,对这些纤维的自由端部的前端附近拍照。根据所得到的图片(参照图6),分别测定从自由端部70b的前端离开120μm的位置的纤维70的纤维直径(除了自由端部70b的部位中的纤维70的直径71a)。将除了自由端部70b的部位中的纤维70的直径71a测定时的倾斜原封不动地向自由端部70b侧平行移动,测定在被夹在自由端部70b的前端与距前端20μm的位置之间的区域中为最粗的位置的纤维71的纤维直径(自由端部70b中的纤维71的直径71b)。此外,在前端部是扁平状的情况下,因根据观察角度不同,前端有时看起来并未变粗,在此情况下也按照所得到的图片如实地测定。 
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1是指,在之前的随机选出的10根纤维70中,满足分别根据10根纤维70的图片来测定的、且根据自由端部70b中的纤维70的直径71b与除了自由端部70b以外的部位中的纤维70的直径71a,在下述公式(1)中所求出的前端纤维直径的增加比例的值为15%以上的条件的纤维,从纤维热熔接部8彼此之间(除了纤维热熔接部8与纤维的交界以外的纤维形态部分)中的纤维的切断得到抑制,断裂强度的减少得到抑制,获得良好的触肤感的方面来看,优选增大20%以上,更优选增大25%以上。 
前端纤维直径的增加比例(%)=[((21b-21a)÷21a)×100]…(1) 
在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中,从兼顾接触肌肤时的触肤感与断裂强度的观点、以及提高缓冲性的观点来看,仅一个端部70a被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的纤维70(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1以及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2)中的、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1的比例优 选20%以上,更优选30%以上,特别优选40%以上。对于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1的比例,在上述的纤维直径的测定法中,根据将随机选出的10根纤维70大约放大750倍的SEM图像,分别算出前端纤维直径的增加比例,算出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1的比例。 
另外,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包括在纤维热熔接部8的周边部被切断的纤维。随机选择30个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纤维热熔接部8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数出在其中的纤维热熔接部8的周边部(距纤维热熔接部8与纤维的交界处向外侧或内侧100μm以内的范围)纤维被切断的痕迹(模压部的纤维被压扁的形状、与未被压扁保持纤维形状的部分呈非连续的部分)的数量的情况下,从得到断裂强度高的无纺布这点来看,如果该纤维被切断的痕迹的数量多,则仅最表面起毛,优选所有的30个纤维熔接部在三处以上被切断的无纺布,而且,还优选在5处以上15处以下被切断的无纺布。 
如图5所示,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具有在纤维热熔接部8、8彼此之间成环状立起的环状纤维73。立起的“环状纤维73”是指,在上述纤维直径的测定法中,在如图9(c)所示观察时,在另一端部侧没有自由端部70b,从折叠线Z离开0.5mm以上并立起的纤维。在本说明书中,环状纤维73是指所述立起的环状纤维。对于形成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纤维,由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1以及自由端部70b未变粗的纤维72构成的、仅一个端部70a被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的纤维70;和除纤维70外,还有在纤维热熔接部8、8彼此之间成环状立起的环状纤维73,而且还具有未起毛的纤维。对于起毛纤维70,该起毛纤维70的至少其一部分具有与未起毛的构成纤维相同的纤维直径。此处所说的“起毛纤维70的至少其一部分具有与未起毛的构成纤维相同的纤维直径”是指,在自由端部70b未变粗的纤维72中,在起毛纤维的熔接部至自由端之间的某处,具有与未起毛的构成纤维相同的纤维直径。 
此处所说的相同的纤维直径是指,也包括原本的纤维直径的差别,将未起毛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的未满±15%视作相同的纤维直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是通过随机选出10根未起毛的纤维,根据上述的[纤维直径的测定法]按照同样方式进行测定并求出平均值。 
对于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从接触肌肤时不会牵扯肌肤,减少不舒适感,提高触肤感的观点来看,在形成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纤维中,仅一个端部70a被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的纤维70以及环状纤维73的总数中的环状纤维73的比例优选少于50%,更优选45%以下,特别优选40%以下。环状纤维73的比例是按照以下方法求出的,在上述的纤维直径的测定法中,根据大约放大50倍的SEM图像,随机选择10根纤维,从随机选择的10根纤维中,抽取仅一个端部70a被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的纤维70(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1,自由端部70b未变粗的纤维72)以及环状纤维73,算出纤维71、纤维72以及纤维73的总数中的纤维73(环状纤维)的比例。此外,对于测定值,从其它的部位的SEM图像的9点也按照同样的方法求出比例,根据它们的10点的平均值算出。此外,在随机选择的10根纤维中包含一根环状纤维73的情况下,环状纤维73的数量被计为一根。 
在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中,通过包含自由度较高的纤维来填埋纤维间的缝隙,表面的粗糙度变小,变得光滑,接触肌肤时的触肤感提高,基于此观点,纤维直径的分布(分散度)越宽越好,但从触肤感的观点来看,如果是0.33以上则能获得充分满意的效果,如果是0.35以上则能得到更令人满意的效果。纤维直径的分布(分散度)没有特别的上限,优选100以下。纤维直径的分布(分散度)更优选0.35以上0.9以下。此处所说的纤维直径的分布(分散度)是指,构成形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所有纤维的纤维直径的分布(分散度),仅一个端部70a被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的纤维70、环状纤维73、以及两个端部被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且未成环状立起的纤维(不受后述的加工处理的影响的纤维)整体的分布。纤维直径的分布(分散度)是按照以下的方法来测定的。 
纤维直径的测定法[纤维直径的分布(分散度)的测定法] 
首先,在22℃、65%RH环境下,利用锋利的刮刀从构成所测定的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2切出CD方向上为2cm,MD方向上为2cm尺寸的测定片,并不弯曲而是将其原封不动地载放并固定在载有碳带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用铝制试样台上。接着,根据大约放大750倍的SEM图像,随机抽取10根纤维,在除了自由端部70b以外的 部位测定各个纤维直径(此外,所测定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在根据纺粘层与熔喷层的层叠无纺布形成的情况下,不选择熔喷层的纤维,仅选择纺粘层的纤维)。在一个前述铝制试样台中按照上述的方法测定10根纤维直径,根据所测定的10根纤维直径d1~d10求出平均值dave,根据所得到的10根纤维直径d1~d10与平均值dave,在下述公式(2)中,求出随机选择的10纤维的纤维直径的分布。测定单位为μm,用0.1μm的分辨率(resolution)进行测量。10根纤维的纤维直径的分布,对于构成一个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制作6处所述铝制试样台,将在各个部位所得到的10根纤维的纤维直径的分布的平均值(参照下述公式(3))作为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中的纤维直径的分布。此外,在算出10根纤维的纤维直径的分布中,使用微软公司的表计算软件excel2003中的VARPA函数。 
10根纤维的纤维直径的分布=[(d1-dave2+(d2-dave2+…(d10-dave2]/10…(2) 
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中的纤维直径的分布(分散度)=(在上述公式(2)中所得到的10根纤维的纤维直径的分布的总和)/6…(3) 
对于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从提高缓冲性的观点、以及接触肌肤时触肤感改善的观点来看,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起毛的纤维是8根/厘米以上,更优选12根/厘米以上。另外,从得到充分的断裂强度的观点来看,上限是100根/厘米以下,从外观上看不到起毛的方面来看,优选40根/厘米以下。根据以下的测定法来测定起毛的纤维。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包括起毛纤维的无纺布”是指,在下述的测定法中,是起毛的纤维为5根/厘米以上的无纺布。 
[起毛的纤维根数的测定法] 
图10是表示在22℃、65%RH环境下,测定在构成形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纤维中起毛的纤维根数的方法的模式图。首先,使用锋利的刮刀从所测定的无纺布切出20cm×20cm的测定片,如图10(a)所示,在测定片的起毛的面中进行山折(mountain fold)形成测定试样104。接着,将该测定试样104载放在A4尺寸的黑色衬纸上,如图10(b)所示,在其上面还载放开有纵1cm×横1cm的孔107的 A4尺寸的黑色衬纸上。此时,如图10(b)所示,按照从上侧的黑色衬纸的孔107能够看到测定试样104的折线105的方式来配置。在两个衬纸中使用富士共和制纸株式会社的“KENRAN(黑)令重265g”。然后,在从上侧的衬纸的孔107的两侧分别沿着折线105向外方离开5cm的位置,分别载放50g的砝码,形成测定试样104被完全折叠的状态。接下来,如图10(c)所示,使用显微镜(KEYENCE公司制造的VHX-900),按照30倍的倍率观察衬纸的孔107内,测量存在于比形成于从测定试样104的折线105向上方平行移动0.2mm的位置的假想线108更靠近上方的每厘米的纤维根数。测量9处,将其平均值(小数点第二位四舍五入)作为起毛的纤维的根数。 
另外,在数起毛的纤维根数时,例如,如图10(c)所示的纤维106a那样,在有两次横切位于从折线105距上方0.2mm的假想线108的纤维的情况下,该纤维的根数是2根。具体而言,在图10(c)所示的例子中,一次横切假想线108的纤维为4根,两次横切假想线108的纤维106a存在1根,但两次横切的纤维106a的根数为2根,起毛的纤维的根数是6根。 
在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中,从提升接触肌肤时的触肤感的观点来看,优选起毛的纤维(横切假想线108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比相同面中的未起毛部位的表面纤维(不横切假想线108,未到达假想线108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小。平均纤维直径是指,用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或者SEM等)测量起毛的纤维、以及未起毛的纤维各自的12处的纤维直径。优选起毛的纤维的纤维直径是未起毛的纤维的97%以下40%以上,因触肤感好,所以,更优选90%以下40%以上。 
另外,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1、22如上所述,起毛纤维的根数是8根/厘米以上且起毛的纤维的高度是5mm以下。由此,能够得到缓冲性提高,触肤感提升的吸收性物品。从不易产生起球且不易掉毛的观点来看,起毛的纤维的高度更优选4.0mm以下。另一方面,如果是0.2mm以上,则能够获得良好的触肤感。而且,从体液的吸收特性中的回湿量减少的方面来看,起毛高度优选0.5mm以上。在接触肌肤的一面侧使用起毛面的情况下,从难以纠缠肌肤且触感好的方面来看,起毛高度优选2.0mm以下。另外,从能够获得缓冲性提高以及体 液的吸收速度快的物品的方面来看,起毛的纤维可以是15根/厘米以上。作为起毛纤维的根数的上限,从能够获得充分的断裂强度的物品的观点来看,是100根/厘米以下,更优选80根/厘米以下。此处,纤维高度是指,与纤维的长度不同的,在测定时不牵拉纤维,自然状态下的纤维的高度。起毛的纤维的长度值大的情况下以及纤维的刚性高的情况下,起毛的纤维的高度有增高的倾向。根据以下的测定法来测定起毛的纤维的高度。 
[起毛的纤维的高度的测定法] 
在测定起毛的纤维的根数时,同时测定起毛的纤维的高度。具体而言,如图10(c)所示,观察衬纸的孔107内,从折叠线105按照0.05mm的距离平行地划线直至起毛纤维不交叉的位置。接下来,与按照上述方式测定的起毛的纤维的根数(根据位于0.2mm上方的假想线108来判断)相比,选择与平行的线交叉的纤维变为一半的平行线,将从此处至折叠线的距离作为起毛高度。以上的操作对于测定的无纺布测量三片,每一片为三处,采用三片共计九处的平均值,作为起毛的纤维的高度。 
起毛的纤维的高度、以及起毛的纤维,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体积柔软度(bulk softness)为8.0cN以下,从获得接触肌肤时的柔软感,触肤感好的方面来看是优选的。而且,从成为婴幼儿襁褓那样柔软的方面来看,优选0.5cN以上3.0cN以下。根据以下的测定法来测定体积柔软度。 
[体积柔软度的测定方法] 
对于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体积柔软度,将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在MD方向上切出150mm,在CD方向上切出30mm,使用订书机在上下两处固定端部,形成直径45mm的环状。此时,使订书机的芯在MD方向上长。使用拉伸试验机(例如,ORIENTEC公司生产的TENSILON拉伸试验机“RTA-100”),将前述环成筒状立在试样台上,用与试样台大体平行的平板按照压缩速度10mm/分钟的速度测定从上方压缩时的最大负载,将其作为CD方向的体积柔软度。接着,改变MD方向与CD方向并制作环,同样,测定MD方向的体积柔软度。在MD方向和CD方向上各制作两根环并进行测定,将这 些CD方向与MD方向的平均值作为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体积柔软度。 
如果将柔软剂加入或涂敷在形成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原本的无纺布中,则接触肌肤时的触肤感的提升效果更佳有效。作为柔软剂,例如能够使用蜡乳化液(wax emulsion)、反应型柔软剂、硅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等。特别是优选使用含氨基硅、含氧化烯烃基硅、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能够使用以下的表面活性剂:羧酸盐系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系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酸酯盐系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磷酸酯盐系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特别是烷基磷酸酯盐(alkyl phosphoric acid ester salt))等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sorbitan fatty acid ester)、二甘醇单硬脂酸酯(diethylene glycol monostearate)、二甘醇一油酸酯(diethylene glycol monooleate)、单硬脂酸甘油酯(glyceryl monostearate)、甘油单酯(glyceryl monooleate)、丙二醇单硬脂酸(propylene glycol monostearate)等多价乙醇单脂肪酸酯、油酸酰胺(oleamide)、硬脂酸酰胺(stearic acid amide)、芥酸酰胺(erucamide)等脂肪酸酰胺、N-(3-烷氧基-2-羟丙基甲基)二乙醇胺(N-(3-oleoxy-2-hydroxypropyl)diethanol amine)、聚氧乙烯硬化蓖麻子油(polyoxyethylene cured castor oil)、聚氧乙烯山梨醇蜂蜡(polyoxyethylene sorbitol beeswax)、聚氧乙烯山梨聚糖倍半硬脂酸(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sesquistearate)、聚氧乙烯单油酸酯(polyoxyethylene monooleate)、聚氧化乙烯山梨聚糖倍半硬脂酸、聚氧乙烯甘油单酯(polyoxyethylene glyceryl monoolate)、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单月桂酸酯(polyoxyethylene monolaurate)、聚氧乙烯单油酸酯(polyoxyethylene monoolate)、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polyoxyethylene cetyl ether)、聚氧乙烯月桂醇醚(polyoxyethylene lauryl ether)等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四级铵盐、铵盐或铵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羧基、磺酸盐、硫酸盐的二级或者三级铵的脂肪族衍生物、或杂环二级或三级铵的脂肪族衍生物等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众所周知的药剂作为附带添加剂(少量成分)添加在柔软剂中。 
通过包含柔软剂,触肤感好,掉毛少,表面的肌肤摩擦也减少, 断裂强度也增强。 
从进一步增加其效果的方面来看,优选并用柔软剂与第十一页第二自然段中记载的所述无规共聚物,利用柔软剂能够降低在起毛的纤维中因无规共聚物产生的滑腻感(sliminess),在获得干爽的触肤感方面尤其优选。 
另外,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根据后述的纺粘层与熔喷层的层叠无纺布而形成,该层叠无纺布的纺粘层由多层形成,例如在使用纺粘-熔喷-纺粘层叠无纺布、纺粘-纺粘-熔喷-纺粘层叠无纺布等的情况下,优选仅在一层的纺粘层中揉入(knead into)上述柔软剂,也可以在所有的纺粘层中揉入。在一层的纺粘层中揉入柔软剂的情况下,如果对该层一侧实施后述的加工处理,使其包括自由端部变粗的纤维,则接触肌肤时的触肤感好,断裂强度也高,从这一点来看是优选的。像这样,从接触肌肤时的触肤感和回湿量的方面来看,与根据纺粘层与熔喷层的层叠无纺布而形成的方式相比,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优选根据纺粘无纺布单体而形成。 
下面,对构成用于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1以及纤维片材2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纤维片材21的制造方法以及纤维片材22的制造方法相同,因此,特别以纤维片材22的制造方法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7、图8,对构成用于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最佳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使用的制造装置大体分为:预加工部200、和配置于预加工部200的下游侧的起毛加工部300。也将该预加工部称作部分拉伸加工。 
如图7所示,预加工部200包括钢对钢模压辊(steel matching emboss roller)230,它由在周面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凸部211与凹部221的一对辊210、220组成。如图7所示,在钢对钢模压辊230中,设置于辊210的周面上的多个凸部211与设置于辊220的周面上的多个凹部221以相互啮合的方式形成,多个凸部211分别在辊210的旋转轴方向以及圆周方向上均一且有规则地配置。一对辊210、220通过来自驱动装置(图中未示)的驱动力被向任一方的旋转轴传送而啮合 旋转。另外,预加工部200如图7所示,在钢对钢模压辊230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配备输送原料片材22”的输送辊250、260。 
对于辊210的各个凸部211,从辊210的周面至凸部211的顶点的高度优选1mm以上10mm以下,更优选2mm以上7mm以下。在旋转轴方向上相邻的凸部211彼此的距离(间距)优选0.01mm以上20mm以下,更优选1mm以上10mm以下,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凸部211彼此的距离(间距)优选0.01mm以上20mm以下,更优选1mm以上10mm以下。辊210的各个凸部211的顶部表面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采用圆形、多边形、椭圆形等,各个凸部211的顶部表面的面积优选0.01mm2以上500mm2以下,更优选0.1mm2以上10mm2以下。辊220的各个凹部221配置于与辊210的各个凸部211对应的位置。辊210的各个凸部211与辊220的各个凹部221的啮合深度(各个凸部211与各个凹部221重叠的部分的长度)优选0.1mm以上10mm以下,更优选1mm以上5mm以下。 
如图8所示,起毛加工部300包括在周面上设置有凸部311的凸辊310,在凸辊310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具有输送原料片材22”的输送辊320、330。凸辊310通过来自驱动装置(图中未示)的驱动力被传送到其旋转轴而旋转。 
对于凸辊310的各个凸部311,从凸辊310的周面至凸部311的顶点的高度优选0.001mm以上3mm以下,更优选0.001mm以上0.1mm以下。在旋转轴方向上相邻的凸部311彼此的距离(间距)优选0.1mm以上50mm以下,更优选0.1mm以上3mm以下,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凸部311彼此的距离(间距)优选0.1mm以上50mm以下,更优选0.1mm以上3mm以下。凸辊310的各个凸部311的顶部表面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采用圆形、多边形、椭圆形等,各个凸部311的顶部表面的面积优选0.001mm2以上20mm2以下,更优选0.01mm2以上1mm2以下。 
在具有预加工部200和起毛加工部300的这种结构的制造装置中,首先,将作为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原料的例如带状无纺布(原料片材22”)从辊(图中未示)卷出,利用输送辊250、260将原料22”输送至钢对钢模压辊230的一对辊210、220之间。在预加工部 200中,如图7所示,在一对辊210、220之间夹住原料片材22”,对原料片材22”实施破坏。在实施破坏时,从在无纺布的构成纤维间不发生热熔接的观点来看,优选钢对钢模压辊230的一对辊210、220不主动加热,或者,在构成原料片材22”的纤维成分中的表示最低熔点的成分的熔点以下的温度,特别是在比该熔点还低70℃以上的温度下实施钢对钢模压加工。 
接下来,利用输送辊320、330将被实施了破坏的原料片材22”输送至在周面上设置有凸部311的凸辊310。在起毛加工部300中,利用凸辊310来加工被实施了破坏的原料片材22”的表面,将构成纺粘无纺布的纤维7的一部分断裂,形成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具有仅一个端部70a被无纺布的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的纤维70(参照图5)。从断裂纤维7的一部分,有效地形成图5所示的纤维70的观点来看,优选使凸辊310的旋转方向朝着原料片材22”的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优选按照原料片材22”的输送速度的0.3倍以上10倍以下的速度使凸辊310旋转。另外,在使其向圆周方向(相对于输送方向的正向)旋转的情况下,优选按照1.5倍以上20倍以下的速度使凸辊310旋转。此处,凸辊310的速度表示凸辊310的圆周面中的周速度。 
从更有效地断裂纤维7的一部分,更有效地形成图5所示的纤维70的观点来看,如图8所示,利用凸辊310将输送辊330的位置设定在高的位置,实施了破坏的原料片材22”优选按照10°以上180°以下的包角(wrap angle)α接触凸辊310的接触面,因无纺布的缩幅引起的宽度减少得到抑制,因此,更优选按照30°以上120°以下的包角α接触。 
此外,在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1、22的两面上形成仅一端部70a被纤维热熔接部8固定的纤维70的情况下,利用其它的凸辊310进一步加工,能够得到与利用凸辊310加工的原料片材22”的表面不同的表面(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推测出作为形成上述纤维70的原因,无纺布(原料片材22”)被钢对钢模压辊230拉伸,在无纺布(原料片材22”)的纤维热熔接部8中形成弱化点(weak point),然后利用凸辊310,短纤维7从纤维热熔接部8的无纺布的最表面部的弱化点断裂,形成从 纤维热熔接部8断裂的纤维。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推测出,从该纤维热熔接部8断裂的纤维是其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1。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还推测出,利用凸辊310,长纤维7从纤维热熔接部8的弱化点被剥离,从该纤维热熔接部8剥离的纤维变成在纤维热熔接部8、8彼此之间成环状立起的环状纤维73。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还推测出,在利用凸辊310来加工表面时,长纤维7在纤维热熔接部8、8彼此之间断裂,形成自由端部70b未变粗的纤维72。根据上述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优选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无纺布,与根据现有的起毛方法所制造的无纺布相比,其特征在于,环状纤维73和未变粗的纤维72的比例少。如果像根据现有的起毛方法所制造的无纺布那样,存在很多未变粗的纤维72,则在模压部与模压部之间等的纤维热熔接部8之间断裂,在纤维热熔接部8之间产生所谓的裂缝(裂口、孔)。由此,不会损伤未起毛的基底纤维而能够起毛,得到断裂强度高的无纺布。反之,如果要在未形成弱化点的状态下起毛,则如果没有更强的外力划擦纤维表面就难以起毛,起毛时就会损伤到未起毛的最表面以外的基底纤维,因此,无纺布整体容易断裂,难以保持断裂强度。另一方面,在根据上述的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2的优选制造方法所制造的无纺布中,未变粗的纤维72的比例少,所以,能够保持断裂强度。另外,如果在未形成弱化点的状态下起毛,就会发生纤维从纤维热熔接部中的剥离,起毛纤维的根数减少,并且有起毛高度增高的倾向。因此,易产生容易变成起球等的问题。 
另外,利用所述钢对钢模压辊230,无纺布(原料片材22”)的纤维热熔接部8与纤维热熔接部8之间的纤维被拉伸,并且容易在纤维热熔接部8与纤维的交界处形成弱化点。弱化点的调整是根据钢对钢模压辊230的上下一对的辊210、220的啮合量来调整的。因该上下一对的辊的凹凸图案构造产生的啮合,无纺布被部分地拉伸。弱化点容易形成于在拉伸方向上纤维热熔接部与纤维热熔接部之间的纤维长度短的部位。因形成该弱化点,这样就会出现脆弱部,在起毛加工部300实施起毛时,纤维容易从弱化点被切断,因此,能够得到起毛纤维短的无纺布,接触肌肤时的触肤感好,从外观上看起毛也不明显,难以形成起球,得到断裂强度也高的起毛无纺布,从这些方面来看是优选 的。同时,通过拉伸纤维热熔接部8与纤维热熔接部8之间的纤维,纤维变细,另外,纤维热熔接部8也变柔软,得到触肤感好的无纺布。特别是利用钢对钢模压辊230,纤维被拉伸变细并且延长,纤维间的距离增大,透气性提高。而且,利用起毛加工部300实施起毛处理,起毛的表面纤维的容积密度下降,因此,即使是相同克重的无纺布,起毛的无纺布的透气性提高。如上所述,通过组合纤维的拉伸与起毛处理,透气性(air permeability)与原本的无纺布相比优选提高至1.2倍以上2.0倍以下,更优选提高1.3倍以上1.8倍以下。透气性是利用KATOTECH生产的AOTUMATIC AIR-PERMEABILITY TESTER KES-F8-AP1测定透气阻力,作为其倒数而求出的。所得到的无纺布的透气性优选为24m/(kPa·s)以上。 
作为原料片材22”的纺粘无纺布,不含熔喷层且仅纺粘层被层叠(例如纺粘-纺粘-纺粘)所构成的无纺布,从获得良好的触肤感和透气性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 
如上所述,参照图11,说明根据使用具有预加工部200与起毛加工部300的装置进行处理而制造的纤维片材21的带状部件和纤维片材22的带状部件,制造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的优选的制造方法。 
如图11所示,首先,供给纤维片材22的带状部件。该状态的纤维片材22的带状部件还未形成立体形状。有别于纤维片材22的带状部件,按照纤维片材21的具有起毛纤维70的面与纤维片材22的具有起毛纤维70的面相对的方式,供给纤维片材21的带状部件。将所供给的纤维片材21的带状部件咬入啮合部中,该啮合部是在周面上具有凸状部411和凹状部且形成凹凸形状的第一辊410与形成与第一辊410的凹凸形状啮合的形状,且在周面上具有由凸状部421和凹状部形成的凹凸形状的第二辊420的啮合部,并连续地对纤维片材21的带状部件实施凹凸成形。第一辊410如图11所示,向图中的箭头方向的一个方向旋转。第二辊420按照大体相同的速度向第一辊410的相反方向旋转。有关这种构造的辊410、420的详细情况,记载于本申请人先前申请的日本特开2004-174234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5-111908号公报等中。 
将第一辊410的周面在平面上拉长的状态下的凸状部的配置图案 与图11所示的正面片材2中的片材间接合部23的配置图案一致。即,第一辊410的凸状部411按照与片材间接合部23的配置图案对应的方式配置。 
在其纵长方向上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输送纤维片材21的带状部件,将其插入第一以及第二辊410、420的啮合部中,压入啮合状态的两个辊410、420之间。当压入时,优选通过将第一辊410从其周面向着中心部吸引来辅助压入。关于在第一辊410中设置这种吸引装置的详细情况,记载于之前阐述的日本特开2004-174234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5-111908号公报等中。通过前述的压入,在纤维片材21的带状部件上赋予与第一辊410的形状对应的凹凸形状。 
根据以上的工艺,得到形成凹凸形状的立体赋形的纤维片材21的带状部件。立体赋形的纤维片材21的带状部件在被第一辊410的周面抱着的状态下被输送。通过这样的输送,顺利地保持纤维片材21的带状部件的立体赋形状态。为了实现该目的,将第一辊410从其周面向着中心部吸引是有利的。 
在将纤维片材21的带状部件继续紧贴在第一辊410的周面上的状态下,如图11所示,将该纤维片材21的带状部件与另外输送来的纤维片材22的带状部件合并层叠。接着,将层叠了纤维片材21的带状部件与纤维片材22的带状部件的材料在第一辊410和与其相对配置的平滑辊430之间加热夹紧来接合,形成片材间接合部23。像这样,通过形成片材间接合部23,连续地制造形成了凹凸形状的正面片材2,该凹凸形状通过包括多个片材间接合部23的多个凹部24、和被多个凹部24包围且在肌肤相对面侧突出的多个凸部25有规则地配置而成。在像这样制造的正面片材2的各凸部25中呈以下的状态:在纤维片材21的相对面上、即,在构成正面片材2的中空构造的凸部25的内部的纤维片材21的相对面21e上配置起毛纤维70,且在纤维片材22的相对面22d上配置起毛纤维70。 
对于卫生巾1A,能够使用按照上述方式形成的凹凸形状的正面片材2的连续体,在后面的工艺中,按照与现有的所谓纵长方式的生理卫生巾的制造方法同样的方法来制造。具体而言,在凹凸赋形的正面片材2的连续体、背面片材3的连续体、以及在两片片材的连续体之 间,在输送方向(Y方向)上配备多个吸收体4,4……的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上,分别沿着吸收性主体10的连续体的输送方向(Y方向)的两侧部配置侧面片材5的连续体,对该连续体进行切断加工,从而能够连续地制造卫生巾1A。对于卫生巾1A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说明之处,能够按照与现有的纵长方式的生理卫生巾的制造方法同样的方式来制造。 
对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A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 
作为构成吸收性主体10的背面片材3和吸收体4,通常只要是分别用于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材料就能使用,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作为背面片材3,能够使用非透液性或者憎水性的树脂薄膜以及树脂薄膜与无纺布的层叠体等,作为吸收体4,能够使用采用透水性的薄纸和无纺布形成的芯部包裹片材(core wrap sheet)来包覆由纸浆纤维等纤维的集合体(也可以是无纺布)或者在其中保持吸水性聚合物粒子而成的吸收性芯等的材料。作为侧面片材5也同样,通常只要是用于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材料就能使用,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作为侧面片材5,能够使用与背面片材3同样的材料。 
对于正面片材2、背面片材3、吸收体4、以及侧面片材5的固定,通常采用用于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粘合剂和热模压、超声波模压、高频模压等熔接手段。 
对使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A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卫生巾1A如图3~图5所示,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由无纺布形成,该无纺布包括起毛纤维的根数是8根/厘米以上且起毛高度是5mm以下的起毛纤维70,所以,其缓冲性提高,触肤感提升。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如图5所示,起毛纤维70具有自由端部70b变粗的纤维71,所以,纤维前端是扁平状,体液难以残留在纤维前端,离液性(liquid separation)也好。 
另外,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如图3~图4所示,通过两片纤维片材21、22在多个片材间接合部23中接合而形成,两片纤维片材21、22分别在彼此相对的相对面21e、22d具有起毛纤维70,所以,其缓冲性进一步提高,触肤感提升。 
特别是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如图3~图4所示,形成多个凹部24与多个凸部25有规则地配置而成的凹凸形状,在各个凸部25中的相对面21e、22d上配置起毛纤维70,所以,各个凸部25难以破坏,其缓冲性进一步提高,触肤感提升。 
下面,参照图12~图14,根据其优选的第二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 
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是生理卫生巾,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B(以下也称作“卫生巾1B”),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A的不同点进行说明。没有特别说明之处,与卫生巾1A同样,适用卫生巾1A的说明。 
如图12、图13所示,卫生巾1B与卫生巾1A同样,是包括一对护翼部6、6的生理卫生巾,但在正面片材2与吸收体4之间配置有透液性的第二片材9。第二片材9一般是为了提高体液从正面片材2向吸收体4的透过性,减少体液从吸收体4向正面片材2的回流而设置的。 
如图12所示,卫生巾1A的第二片材9是Y方向上长的矩形片材,按照覆盖吸收体4的肌肤相对面的整个区域的方式配置。 
在卫生巾1B的正面片材2和第二片材9中,如图14所示,分别使用包括起毛纤维70的无纺布。正面片材2和第二片材9在卫生巾1B中,是相同的无纺布,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特别以正面片材2为例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正面片材2的截面图,是相当于表示卫生巾1A的正面片材2的图4的图。 
卫生巾1B的正面片材2是平坦的纤维片材22与有规则地形成凹凸形状的纤维片材21在片材间接合部23接合而形成的,但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1并非采用单层,而是采用多层形成的。具体而言,构成正面片材2的纤维片材21由肌肤相对面侧的上层21U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下层21D形成,在下层21D的非肌肤相对面(与纤维片材22相对的相对面)21e上配置起毛纤维70。因此,在卫生巾1B的正面片材2的各个凸部25中呈以下的状态:在纤维片材21的相对面上、即,在构成正面片材2的中空构造的凸部25的内部相对面的下层21D的非肌肤相对面21e上配置起毛纤维70,且在纤维片材22的相对面22d上 配置起毛纤维70。 
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B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A的形成材料相同。 
对使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B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B的效果,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A的效果的不同点进行说明。没有特别说明之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A的效果同样,适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A的效果的说明。 
如图14所示,卫生巾1B包括:平坦的纤维片材22与有规则地形成凹凸形状的多层纤维片材21在片材间接合部23接合而形成的正面片材2,所以,其缓冲性进一步提高,触肤感提升。 
特别是如图12、图13所示,卫生巾1B在正面片材2与吸收体4之间还包括:平坦的纤维片材22与有规则地形成凹凸形状的纤维片材21在片材间接合部23中接合而形成的第二片材9,所以,尤其是其缓冲性提高,触肤感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完全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A、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B,能够适当更改。另外,对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A、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B中的各个构成特征,在不破坏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能够适当组合后实施。 
例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A、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B所具有的正面片材2如图4、图14所示,在构成正面片材2的两片纤维片材21、22上分别配置起毛纤维70,但也可以在其中一片纤维片材上配置起毛纤维70。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A、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B所具有的正面片材2如图4、图14所示,在构成正面片材2的两片纤维片材21、22各自的相对面21e、22d上配置起毛纤维70,但也可以在其中一片纤维片材的相对面上配置起毛纤维70。从吸收体液时体液难以残留在正面片材上这一点来看,优选在两个相对面上都配置起毛纤维70。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A、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B所具有的正面片材2 如图4、图14所示,仅在构成正面片材2的两片纤维片材21、22各自的相对面21e、22d上配置起毛纤维70,但也可以在纤维片材21的肌肤相对面(非相对面)21d上配置起毛纤维70。由此,接触肌肤时的触感得到提升。从体液的吸收速度变快这一点来看,更优选在纤维片材21、22各自的相对面21e、22d中的其中一方的纤维片材的相对面上配置起毛纤维70,且也可以在纤维片材22的非肌肤相对面(非相对面)22e上配置起毛纤维70。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A、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B如图1、图12所示,将两片纤维片材21、22接合而形成的正面片材2形成具有多个凹部24与多个凸部25的凹凸形状,但也可以不形成凹凸形状。即,正面片材2也可以通过在多个片材间接合部23接合两片纤维片材21、22而形成。如果在纤维片材21以及/或者另一个纤维片材22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面上配置起毛纤维,则在接合部与接合部之间就会形成被起毛的纤维所填充的微小空间,与未起毛的纤维相比,吸收体至表面材料的距离增大,因此,能够得到回湿量少的表面材料,从这一点上来看是优选的。而且,从加速体液从表面材料向吸收体的移动,且减少回湿量的方面来看,也可以在纤维片材22的非肌肤相对面(非相对面)22e上配置起毛纤维70。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A、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B如图1、图12所示,包括一对护翼部6、6,但也可以不包括护翼部6、6。另外,在包括一对护翼部6、6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形成护翼部6的侧面片材5的肌肤相对面上配置起毛纤维70。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卫生巾1B中,在正面片材2以及第二片材9中如图14所示,都采用具有起毛纤维70的无纺布,但也可以在正面片材2或第二片材9中采用具有起毛纤维70的无纺布。 
作为实施方式,表示了生理卫生巾1A以及生理卫生巾1B,但作为非凸状构造的平坦的正面片材的方式,从体液吸收速度变快这一点来看,也可以在所述正面片材2、和/或者配置于正面片材2与吸收体4之间的透液性的片材(第二片材9)中的非肌肤相对面上配置所述起毛纤维70。另外,配置于该正面片材2与所述吸收体4之间的透液性的片材(第二片材9)形成凹凸构造,也可以在其肌肤相对面或非肌肤相 对面的任意一方或者双方配置所述起毛纤维。 
另外,起毛纤维也可以仅位于该正面片材的凸部,但优选起毛纤维存在于凹部与凸部的两者中。在此情况下,起毛纤维所配置的一面是肌肤相对面的情况下,从表面看起毛纤维存在于凸部,在表面形成稀疏的构造,回湿量减少,而且,体液难以残留在凹部,导水性好,在这一点上看是优选的。另外,起毛纤维所配置的一面是非肌肤相对面的情况下,体液难以穿过起毛纤维残留在从表面看的凸部的内侧,在这一点上看是优选的。该正面片材可以通过起毛加工后实施所述凹凸赋形加工而获得。而且,优选在该起毛加工之前进行所述预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既可以是生理卫生巾以外的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和内裤型一次性尿布,也可以是护垫等。在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是一次性尿布的情况下,一次性尿布也可以是婴幼儿或成年人用的一次性尿布。图15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1C(以下也称作“尿布1C”)。尿布1C如图15所示,包括:配置于肌肤相对面侧的透液性的正面片材2;配置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难透液性的背面片材3;和配置于这些片材2、3之间的纵长的吸收体4。尿布1C的前方部B的左右两侧缘和后方部C的左右两侧缘分别比中央部C的左右两侧缘更向横向(X方向)外方延伸。中央部C的左右两侧缘向着横向(X方向)内方成圆弧状弯曲,整体具有纵向(Y方向)中央部向内侧收缩的形状。正面片材2和背面片材3分别从吸收体4的左右两侧缘以及前后两端缘向外方延伸。正面片材2其横向(X方向)的尺寸比背面片材3的横向(X方向)的尺寸小。正面片材2和背面片材3分别在从吸收体4的周边向外方延伸的延伸部相互接合,并夹持固定吸收体4。尿布1C是所谓的展开型的尿布,在前方部B的左右两侧缘设置一对搭扣带(fastening tape)11、11,在后方部C的外表面(非肌肤相对面)设置使该搭扣带11、11固定的固定带(landing tape)12。如图15所示,在沿着尿布1C的纵向(Y方向)的两侧部,分别具有在Y方向上以伸长状态固定的弹性部件13的侧面片材5配置固定于正面片材2的侧部,由此,形成一对立体皱褶(gather)。另外,如图15所示,在沿着尿布1C的纵向(Y方向)的两侧部,腿部皱褶(leg gather)形成用的多条腿部弹性 部件14在Y方向上以伸长状态分别配置,通过腿部弹性部件14的收缩形成腿部皱褶。在这种尿布1C中,在正面片材2中,如图3~图5所示,采用配备其构成纤维的一部分具有自由端部70b的起毛纤维70的无纺布,在配置于正面片材2与吸收体4之间的透液性的片材(图中未示)中,也可以采用具有起毛纤维70的无纺布。对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以下的吸收性物品。 
<1> 
一种吸收性物品,包括:配置于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材;配置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材和配置于这些片材之间的吸收体, 
在上述正面片材和/或者配置于该正面片材与上述吸收体之间的透液性的片材中,使用具有其构成纤维的一部分具有自由端部的起毛纤维的无纺布, 
上述起毛纤维的根数是8根/厘米以上且起毛高度是0.2mm以上5mm以下。 
<2> 
如前述<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起毛纤维的根数是12根/厘米以上100根/厘米以下,且起毛高度是0.2mm以上2.0mm以下。 
<3> 
如前述<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无纺布由两片纤维片材形成,通过两片该纤维片材在多个片材间接合部接合而形成, 
两片上述纤维片材中的至少一方在彼此相对的相对面配置上述起毛纤维, 
两片上述纤维片材分别采用单层或多层形成。 
<4> 
如前述<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两片上述纤维片材中的一方的纤维片材是平坦的,另一方的纤维片材形成为凹凸形状,该凹凸形状通过包括多个上述片材间接合部的多个凹部、与被多个该凹部包围且在肌肤相对面侧突出的多个凸部有规则地配置形成, 
在上述凸部中的一方的上述纤维片材和/或另一方的上述纤维片材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面配置有上述起毛纤维。 
<5> 
如前述<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凸部的内部为由肌肤相对面侧的纤维片材的非肌肤相对面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纤维片材的肌肤相对面围成的中空构造。 
<6> 
如前述<4>或<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凸部具有:各个第一壁部的上边以及各个第二壁部的上边相连的顶面部;和与该顶面部相对的底面部,上述底面部的面积比上述顶面部的面积大,形成为棱线带倒圆的四角锥形状。 
<7> 
如前述<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片材间接合部通过热熔接形成。 
<8> 
如前述<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无纺布为将由长纤维形成的纤网通过纤维热熔接部固定而成,该纤维热熔接部的面积为0.05mm2以上10mm2以下,该纤维热熔接部的数量微10个/cm2以上250个/cm2以下。 
<9> 
如前述<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在CD方向上相邻的上述纤维热熔接部彼此的中心间的距离为0.5mm以上10mm以下,在MD方向上相邻的该纤维热熔接部彼此的中心间的距离为0.5mm以上10mm以下。 
<10> 
如前述<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纤维片材还具有仅一端部由纤维热熔接部固定的纤维和环状纤维,在构成该纤维片材的纤维中,仅上述一端部由纤维热熔接部固定的纤维和上述环状纤维的总数中的该环状纤维的比例少于50%。 
<11> 
如前述<3>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在上述凸部一方的上述纤维片材和另一方的上述纤维片材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面分别配置有上述起毛纤维。 
<12> 
如前述<3>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构成上述纤维片材的纤维的纤维直径的分布(分散度)是0.35以上0.9以下。 
<13> 
如前述<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无纺布是将由长纤维形成的纤网通过纤维热熔接部固定而成, 
上述起毛纤维具有:上述长纤维的一部分断裂,仅一端部被该纤维热熔接部固定,且另一端部侧的自由端部变粗的纤维。 
<14> 
如前述<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构成纤维包括短纤维,该短纤维彼此相互熔接。 
<15> 
如前述<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无纺布是将由短纤维形成的纤通过纤维热熔接部固定而成, 
上述起毛纤维具有:上述纤维的一部分断裂,仅一端部被该纤维热熔接部固定,且另一端部侧的自由端部变粗的纤维。 
<16> 
如前述<14>或<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无纺布是利用热风使纤维彼此热熔接的热风无纺布。 
<17> 
如前述<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无纺布用于上述正面片材。 
<18> 
如前述<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无纺布用于上述透液性的片材。 
<19> 
如前述<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吸收性物品是生理卫生巾。 
<20> 
如前述<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吸收性物品是婴幼儿尿布。 
[实施例1] 
使用具有两层由聚丙烯均聚物树脂形成的纺粘无纺布的层,且克重为20g/m2、纤维直径为19μm、热压部(通过模压形成的热熔接部)的面积率为9%,利用油剂进行亲水化处理的纺粘无纺布(SS无纺布)。使用该无纺布,进行部分拉伸加工与起毛加工。作为部分拉伸加工,使用了钢对钢模压辊230。该辊中的各个凸部211其高度是2.8mm,辊210的各个凸部211与辊220的各个凹部的啮合深度D是2.7mm。另外,在旋转轴方向上相邻的凸部211彼此的距离(间距P2)是7mm,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凸部211彼此的距离(间距P1)是7mm。钢对钢模压辊的温度是26℃,钢对钢模压辊的圆周速度V2是20m/min,无纺布的输送速度V1是26m/min。接下来,用于起毛的凸辊310的各个凸部311的高度是0.6mm,在旋转轴方向上相邻的凸部彼此的距离(间距)是1.4mm,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凸部彼此的距离(间距)是2.1mm。无纺布的输送速度V3是20m/min,使凸辊310按照四倍的圆周速度V4相对于无纺布的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包角是80度。仅对无纺布的上层面侧实施起毛加工。另外,无纺布的热压部的间距与凹凸辊的凸部的间距之比(无纺布的热压部的间距/凸部的间距)在MD方向(辊圆周方向)是0.31,在CD方向(辊旋转轴方向)是0.29。部分拉伸加工前的无纺布中未见自由端部变粗的纤维,起毛加工后的无纺布的起毛纤维的自由端部变粗。从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Laurier(注册商标)干爽柔软带护翼(more cushioned and winged)”的产品中去掉正面片材,替代使用所得到的无纺布,按照具有起毛纤维的一面与吸收体抵接的方式来制作生理卫生巾。 
[实施例2] 
使用采用梳棉法形成的热风无纺布,该无纺布采用芯为聚丙烯树脂,鞘为聚乙烯树脂形成的纤维长度为51mm且经亲水油剂处理的短纤维。在接触肌肤的上层的纤维中使用3.4dtex的纤维,下层的纤维使 用2.2dtex的纤维。使用上层的克重为10g/m2、下层克重为15g/m2、总克重为25g/m2的纤维。使用该无纺布,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进行部分拉伸加工与起毛加工。仅对无纺布的上层面一侧实施起毛加工。从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Merries(注册商标)Merries Pants”的产品中去掉正面片材,替代使用所得到的无纺布,按照具有起毛纤维的一面是与肌肤侧抵接的一侧的方式来制作一次性尿布。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中,在部分拉伸加工后,使用于起毛的凸辊在相对于无纺布的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按照一倍的圆周速度V4使凸辊310旋转。其它按照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式来进行。从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Merries(注册商标)Merries Pants”的产品中去掉正面片材,替代使用所得到的无纺布,按照具有起毛纤维的一面是与肌肤侧抵接的一侧的方式来制作一次性尿布。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中,在部分拉伸加工后,使用于起毛的凸辊在相对于无纺布的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按照八倍的圆周速度V4使凸辊310旋转。其它按照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式来进行。从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Merries(注册商标)Merries Pants”的产品中去掉正面片材,替代使用所得到的无纺布,按照具有起毛纤维的一面是与肌肤侧抵接的一侧的方式来制作一次性尿布。 
[实施例5] 
从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Merries(注册商标)Merries Pants”的产品中去掉正面片材,替代使用在实施例1中所得到的无纺布,按照具有起毛纤维的面与吸收体抵接的方式来制作一次性尿布。 
[实施例6] 
与实施例5同样,从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Merries(注册商标)Merries Pants”的产品中去掉正面片材,替代使用在实施例1中所得到的无纺布,按照具有起毛纤维的一面是与肌肤侧抵接侧的方式来制作一次性尿布。 
[实施例7] 
使用在实施例1中所得到的被起毛加工的纺粘无纺布与加工前的 纺粘无纺布形成凹凸形状。使其咬入啮合部中,该啮合部是在周面上具有凸状部和凹状部且形成凹凸形状的第一辊、和形成与第一辊的凹凸形状啮合的形状,且在周面上具有由凸状部和凹状部形成的凹凸形状的第二辊的啮合部,然后连续地对加工前的未加工纺粘无纺布赋予凹凸形状,与被起毛加工的纺粘无纺布加热加压然后接合,制作凹凸形状的正面片材。此时,在接触肌肤的表面侧中使用上述加工前的未加工纺粘无纺布,按照起毛面为粘贴面的内侧的方式,将其与被起毛加工的纺粘无纺布粘贴。从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Merries(注册商标)Merries Pants”的产品中去掉正面片材,替代使用所得到的无纺布,按照形成凹凸形状的面是与肌肤侧抵接的一侧的方式,制作一次性尿布。 
[比较例1] 
将具有两层由聚丙烯均聚物树脂构成的纺粘无纺布的层,且克重为20g/m2、纤维直径为19μm、热压部(通过模压形成的熔接部)的面积率为9%,利用油剂进行亲水化处理的纺粘无纺布(SS无纺布)作为比较例1的无纺布。与实施例1同样,从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Laurier(注册商标)干爽柔软带护翼(more cushioned and winged)”的产品中去掉正面片材,替代使用在比较例1中所得到的无纺布,制作生理卫生巾。 
[比较例2] 
与实施例2相同,使用克重为25g/m2的热风无纺布。将该加工之前的原本的无纺布作为比较例2的无纺布。与实施例2同样,从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Merries(注册商标)Merries Pants”的产品中去掉正面片材,替代使用在比较例2中所得到的无纺布,制作一次性尿布。 
[比较例3] 
与实施例2相同,使用克重为25g/m2的热风无纺布,并不特别进行局部拉伸加工,使用于起毛的凸辊相对于无纺布的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按照一百倍的圆周速度V4使凸辊310旋转。从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Merries(注册商标)Merries Pants”的产品中去掉正面片材,替代使用所得到的无纺布,按照具有起毛纤维的面是与肌肤侧抵接侧的方式来制作一次性尿布。 
[比较例4] 
与实施例5相同,将具有两层由聚丙烯均聚物树脂形成的纺粘无纺布的层的,克重为20g/m2、纤维直径为19μm、热压部(通过模压形成的熔接部)的面积率为9%,利用油剂进行亲水化处理的纺粘无纺布(SS无纺布)作为比较例4的无纺布。与实施例5同样,从花王株式会社生产的“Merries(注册商标)Merries Pants”的产品中去掉正面片材,替代使用比较例4中所得到的无纺布,制作一次性尿布。 
[起毛的构成纤维的评价] 
对于用于实施例1~7、比较例1~4的生理卫生巾或一次性尿布的正面片材中的无纺布,根据前述的起毛的构成纤维的根数的测定方法,测定起毛的构成纤维的根数。在表1~表3中,起毛的构成纤维的根数是8根以上时表示为B,10根以上时为A,未满8根时为D。 
[断裂强度的评价] 
对于用于实施例1~7、比较例1~4的生理卫生巾或一次性尿布的正面片材中的无纺布,根据前述的断裂强度的测定法,取出在CD方向上200mm、MD方向上50mm的测定试样,用夹头间为150nm的拉伸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制造),按照拉伸速度300mm/分钟拉伸,测定CD方向的强度,将四片的平均值作为CD方向的强度。接下来,对于各个未处理的无纺布(实施例1与比较例1(用于实施例1中的正面片材的未处理的无纺布)、实施例2~4以及比较例3与比较例2(用于实施例2~4以及比较例3中的正面片材的未处理的无纺布)、实施例5~7与比较例4(用于实施例5~7中的正面片材的未处理的无纺布)),在表1~表3中,CD方向的强度之比是50%以上时表示为B,未满50%时为D。 
[体液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在测定环境为22℃、65%RH的环境下来进行。对于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生理卫生巾,在将该卫生巾的正面片材朝上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状态下,在生理卫生巾的正面片材上重叠具有圆筒状的透过孔的亚克力板(acrylic plate),在该卫生巾上施加100Pa的恒定负载。在该负载下,从该亚克力板的透过孔流入3.0g脱纤维马血。流入3.0g脱纤维马血60秒钟后除掉亚克力板,接下来测定无纺布的重量(W2)。接着,算出与预先测定的流入脱纤维马血之前的无纺布的重量(W1)之差 (W2-W1)。进行三次以上的操作,将三次的平均值作为体液残留量(mg)。体液残留量越少,导水性越好。 
[回湿量的评价测定法] 
在测定环境为22℃、65%RH的环境下来进行。对于实施例2~7和比较例2~4一次性尿布,在将该尿布成平面状展开,将正面片材朝上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状态下,在吸收体的中心部中的该正面片材上吸收40g人工尿液,放置10分钟,再吸收40g人工尿液。重复该操作,共计注入160g的人工尿液。接下来,在人工尿液的吸收部位上重叠20张Toyo Roshi Kaisha,Ltd制造的4A滤纸,而且还在其上施加10分钟的负载,在滤纸中吸收人工尿液。在30cm×15cm的面积上施加6kg的负载。经过10分钟后除掉负载,测定吸收了人工尿液的滤纸的重量。从该重量中减去吸收前的滤纸的重量,求出其值作为各试样的回湿量。试样数量各为三点,求出其平均值作为回湿量。该回湿量越少,体液越难以残留在无纺布表面,导水性越好。 
评价作为正面片材的性能 
[导水性(liquid conduction)的评价] 
[表1] 
[表2] 
上述体液残留量或回湿量的评价作为导水性的评价,表1~表3表示在实施例1~7、比较例1~3中所得到的结果。 
[表3] 
由表1所示的结果可知,与比较例1的生理卫生巾相比,实施例1的生理卫生巾的体液残留量减少。另外,由表2、表3所示的结果可知,实施例2~4的一次性尿布的回湿量与比较例2的一次性尿布相比大大减少。用于比较例3中的无纺布的起毛高度高,强度下降大幅减少,也存在因指尖的挂扯和掉毛。如果在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材中使用用于实施例1中的无纺布,则导水性提高,体液的吸收速度也快。另外,对于实施例5可知,与实施例4相比,因在接触肌肤侧的一面配置起毛纤维,故回湿量减少。另外,对于用于实施例的正面片材中的无纺布,大量的起毛的纤维并非环状,端部断裂,没有指尖的挂扯。也没有掉毛的问题,难以起球。另外,也未见肌肤表面的体毛与起毛纤维的缠绕引起的挂扯。而且,用于实施例1、实施例2~4、实施例5~6中的无纺布与用于比较例1、比较例2、比较例4中的无纺布相比,是起毛量多,断裂强度的减少也少的无纺布。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缓冲性提高,触肤感提升。 

Claims (22)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于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材、配置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材和配置于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背面片材之间的吸收体, 
所述正面片材和/或配置于所述正面片材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的透液性的片材,使用具有其构成纤维的一部分具有自由端部的起毛纤维的无纺布, 
所述无纺布包括短纤维,该短纤维彼此相互熔接, 
所述起毛纤维的根数为8根/厘米以上并且起毛高度为0.2mm以上5m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毛纤维的根数为12根/厘米以上100根/厘米以下,并且起毛高度为0.2mm以上2.0m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由两片纤维片材形成,通过两片所述纤维片材在多个片材间接合部接合而形成, 
两片所述纤维片材中的至少一方在彼此相对的相对面配置有所述起毛纤维, 
两片所述纤维片材分别采用单层或多层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两片所述纤维片材中的一方的纤维片材是平坦的,另一方的纤维片材形成为凹凸形状,该凹凸形状通过包括多个所述片材间接合部各个的多个凹部、与被多个该凹部包围且在肌肤相对面侧突出的多个凸部有规则地配置形成, 
在所述凸部一方的所述纤维片材和/或另一方的所述纤维片材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面配置有所述起毛纤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的内部为:由肌肤相对面侧的纤维片材的非肌肤相对面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纤维片材的肌肤相对面围成的中空构造。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具有:各个第一壁部的上边以及各个第二壁部的上边相连的顶面部;和与该顶面部相对的底面部,所述底面部的面积比所述顶面部的面积大,形成为棱线带倒圆的四角锥形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间接合部通过热熔接形成。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为将由长纤维形成的纤网通过纤维热熔接部固定而成,该纤维热熔接部的面积为0.05mm2以上10mm2以下,该纤维热熔接部的数量为10个/cm2以上250个/cm2以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CD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纤维热熔接部彼此的中心间的距离为0.5mm以上10mm以下,在MD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纤维热熔接部彼此的中心间的距离为0.5mm以上10mm以下。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片材还具有仅一端部由纤维热熔接部固定的纤维和环状纤维,在构成该纤维片材的纤维中,所述仅一端部由纤维热熔接部固定的纤维和所述环状纤维的总数中的该环状纤维的比例少于50%。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部一方的所述纤维片材和另一方的所述纤维片材的彼此相对的相对面分别配置有所述起毛纤维。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纤维片材的纤维的纤维直径的分布即分散度为0.35以上0.9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是将由长纤维形成的纤网通过纤维热熔接部固定而成, 
所述起毛纤维具有:所述纤维的一部分断裂,仅一端部被该纤维热熔接部固定,且另一端部侧的自由端部变粗的纤维。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成纤维包括短纤维,该短纤维彼此相互熔接。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是将由短纤维形成的纤网通过纤维热熔接部固定而成, 
所述起毛纤维具有:所述纤维的一部分断裂,仅一端部被该纤维热熔接部固定,且另一端部侧的自由端部变粗的纤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毛纤维中的所述另一端部侧的自由端部变粗的纤维的比例为20%以上。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毛纤维中的所述另一端部侧的自由端部变粗的纤维的比例为40%以上。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是利用热风使纤维彼此热熔接的热风无纺布。 
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用于所述正面片材。 
2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用于所述透液性的片材。 
2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是生理卫生巾。 
2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是婴幼儿用尿布。 
CN201290000585.1U 2011-06-23 2012-06-12 吸收性物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432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9728 2011-06-23
JP2011-139728 2011-06-23
JP2012112268A JP6099030B2 (ja) 2011-06-23 2012-05-16 吸収性物品
JP2012-112268 2012-05-16
PCT/JP2012/064994 WO2012176656A1 (ja) 2011-06-23 2012-06-12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24323U true CN203724323U (zh) 2014-07-23

Family

ID=47422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9000058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24323U (zh) 2011-06-23 2012-06-12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099030B2 (zh)
CN (1) CN203724323U (zh)
RU (1) RU144245U1 (zh)
WO (1) WO201217665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4747A (zh) * 2014-09-12 2017-05-24 宝洁公司 具有带有顶端粘结到附加层的宽基部开口的离散的三维变形部的非织造材料
CN107708635A (zh) * 2015-07-21 2018-02-16 花王株式会社 立体片材及使用该立体片材的吸收性物品
CN108135723A (zh) * 2015-10-20 2018-06-08 特里迪加胶片制品公司 成形膜收集分配层及带有所述层的吸收制品
CN108699747A (zh) * 2016-01-27 2018-10-23 株式会社瑞光 含颗粒体物品的制造装置以及含颗粒体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09152673A (zh) * 2016-05-13 2019-01-0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13905702A (zh) * 2019-06-04 2022-01-07 花王株式会社 伸缩性片和具有该伸缩性片的吸收性物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79011B2 (ja) * 2011-06-23 2015-09-16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06102677B (zh) * 2014-03-06 2019-11-08 宝洁公司 多组分顶片
JP2017510397A (ja) 2014-03-06 2017-04-13 ザ プロクター アンド ギャンブル カンパニー 3次元基材
WO2015134371A1 (en) * 2014-03-06 2015-09-1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ulti-component topsheets
JP5619315B1 (ja) * 2014-05-09 2014-11-0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US20160074248A1 (en) 2014-09-12 2016-03-1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 topsheet/acquisition layer laminate
US10064766B2 (en) 2014-09-12 2018-09-0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Nonwoven material having discrete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s that are configured to collapse in a controlled manner
MX2017003322A (es) 2014-09-12 2017-11-22 Procter & Gamble Metodo para fabricar materiales de tela no tejida que tienen deformaciones tridimensionales distintas con aberturas de base amplia que se unen a una capa adicional.
MY177779A (en) * 2014-10-17 2020-09-23 Kao Corp Nonwoven fabric
JP6517007B2 (ja) 2014-11-27 2019-05-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6538410B2 (ja) * 2015-04-14 2019-07-03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973702B2 (en) 2015-08-26 2021-04-1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s having three dimensional substrates and indicia
JP6704236B2 (ja) * 2015-10-16 2020-06-03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EP3216434A1 (en) 2016-03-08 2017-09-13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 topsheet/acquisition web laminate
EP3426212B1 (en) 2016-03-11 2020-10-21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Compositioned, textured nonwoven webs
EP3478235B1 (en) 2016-07-01 2020-10-14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improved topsheet dryness
JP6946023B2 (ja) * 2017-03-03 2021-10-06 花王株式会社 伸縮性不織布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伸縮性不織布シート
WO2018161288A1 (en) 2017-03-09 2018-09-1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s having apertures and voids
WO2019069881A1 (ja) * 2017-10-03 2019-04-1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JP6523412B1 (ja) * 2017-11-28 2019-05-2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JP7057108B2 (ja) * 2017-11-28 2022-04-1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US10792199B2 (en) * 2018-02-23 2020-10-0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ubstrates and laminates for absorbent articles
CN112512475A (zh) 2018-08-03 2021-03-16 宝洁公司 其上具有组合物的纤维网
US11813148B2 (en) 2018-08-03 2023-11-14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Webs with compositions applied thereto
JP7282601B2 (ja) 2018-09-19 2023-05-2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RU2765143C1 (ru) * 2018-09-19 2022-01-26 Као Корпорейшн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EP3898220A1 (en) 2018-12-20 2021-10-2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Bonded laminate including a formed nonwoven substrate
JP7282614B2 (ja) * 2019-06-27 2023-05-29 日本製紙クレシア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7411950B2 (ja) * 2019-09-06 2024-01-12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衛生材料の表面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24890B2 (ja) * 1999-05-07 2009-02-18 株式会社日本吸収体技術研究所 不織布状ウェブの嵩高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り得られる嵩高性不織布
JP2002065713A (ja) * 2000-08-29 2002-03-05 San Road:Kk おしめパッド
JP3877953B2 (ja) * 2000-10-31 2007-02-0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の不織布製表面シート
JP2003136621A (ja) * 2001-11-01 2003-05-14 Kurabo Ind Ltd 高吸液性複合材及びおむつ
JP4035070B2 (ja) * 2003-02-28 2008-01-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透液性表面シート
JP5127222B2 (ja) * 2006-12-26 2013-01-23 花王株式会社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4972478B2 (ja) * 2007-06-27 2012-07-1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4747A (zh) * 2014-09-12 2017-05-24 宝洁公司 具有带有顶端粘结到附加层的宽基部开口的离散的三维变形部的非织造材料
CN106794098A (zh) * 2014-09-12 2017-05-31 宝洁公司 包括顶片/采集层层合体的吸收制品
CN107708635A (zh) * 2015-07-21 2018-02-16 花王株式会社 立体片材及使用该立体片材的吸收性物品
CN108135723A (zh) * 2015-10-20 2018-06-08 特里迪加胶片制品公司 成形膜收集分配层及带有所述层的吸收制品
US10687992B2 (en) 2015-10-20 2020-06-23 Tredegar Film Products Llc Formed film acquisition distribution layer and absorptive device therewith
CN108135723B (zh) * 2015-10-20 2020-11-03 卓德嘉薄膜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成形膜收集分配层及带有所述层的吸收制品
CN108699747A (zh) * 2016-01-27 2018-10-23 株式会社瑞光 含颗粒体物品的制造装置以及含颗粒体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09152673A (zh) * 2016-05-13 2019-01-0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CN113905702A (zh) * 2019-06-04 2022-01-07 花王株式会社 伸缩性片和具有该伸缩性片的吸收性物品
CN113905702B (zh) * 2019-06-04 2022-09-09 花王株式会社 伸缩性片和具有该伸缩性片的吸收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76656A1 (ja) 2012-12-27
RU144245U1 (ru) 2014-08-20
JP6099030B2 (ja) 2017-03-22
JP2013027686A (ja) 201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24323U (zh) 吸收性物品
US7857799B2 (en) Absorbent article
JP5701027B2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JP5374345B2 (ja) 生理用ナプキン
TWI620552B (zh) Absorbent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WI231754B (en) Absorbent article
AU777892B2 (en) Absorbent article
JP4982615B2 (ja) 不織布
JP5898421B2 (ja) 吸収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CN103080399B (zh) 无纺布和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JP6166884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04166849A (ja)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
JP2002065736A (ja) 連続フィラメントを有する表面層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41619A (ja) 吸収性物品
JP5622921B2 (ja) 不織布
CN103608507B (zh) 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JP6108522B2 (ja)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
KR20120081175A (ko) 흡수성 물품 및 흡수성 물품의 제조 장치
JP4052906B2 (ja) 不織布
CN111601576B (zh) 具有节点和支柱的结构
JP5514948B1 (ja)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127519A1 (en) Absorbent article
JP5779011B2 (ja) 吸収性物品
JP5530023B1 (ja) 不織布
JP6170822B2 (ja)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