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39891U - 乘客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39891U
CN203439891U CN201320214643.7U CN201320214643U CN203439891U CN 203439891 U CN203439891 U CN 203439891U CN 201320214643 U CN201320214643 U CN 201320214643U CN 203439891 U CN203439891 U CN 203439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cribed step
passenger conveyors
revolution
motor
proximity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146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我宗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39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398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一种乘客输送机,涉及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机。提供能够可靠地检测梯级的缺失并使该梯级的移动停止的乘客输送机。在非接触式传感器(70)检测到梯级(30)之后到检测到下一个梯级(30)的期间,对基于马达(20)的转数进行计数,当该计数的转数在阈值以上时,判断为梯级(30)缺失,使梯级(30)的移动停止。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机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2-207143(申请日:2012年9月20日)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的乘客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自动扶梯中,在梯级链上安装有多个梯级,但存在因检查时的拆卸或事故而导致缺失一个上述梯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以往提出了对梯级的有无进行检测、并根据该检测结果使梯级的循环行驶停止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在如上述那样提出的对梯级的有无进行检测的现有技术中,在梯级缺失的情况下,存在在到规定位置为止无法完全停止梯级的移动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检测到梯级的缺失并使该梯级的移动停止的乘客输送机。
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具有:多个梯级;驱动部,使所述梯级循环移动;马达,驱动所述驱动部;计数部,对基于所述马达的转数进行计数;梯级检测部,对移动的所述梯级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在所述梯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梯级之后到检测到下一个所述梯级的期间,使所述计数部对所述转数进行计数,当所述计数的转数在阈值以上时,判断为所述梯级缺失,而使所述梯级的移动停止。
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控制部为,当判断为所述梯级缺失时,在所述梯级缺失的部分从位于乘降口的梳齿件露出之前使所述梯级停止。
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计数部对所述马达的转数进行计数。
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计数部对所述马达上所设置的减速器的输出轴的转数进行计数。
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计数部是编码器。
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梯级检测部是供所述梯级的车轮移动的轨道上所设置的非接触式传感器。
技术方案7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在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安装于供所述梯级的前轮或者后轮移动的导轨上。
技术方案8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在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是磁传感器、限位开关或者光传感器。
技术方案9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中,还具有通报部,当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梯级的移动停止时,该通报部通报所述梯级缺失的情况。
技术方案10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中,当检测到所述梯级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计数的转数归零。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可靠地检测到梯级的缺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2是上层侧的桁架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自动扶梯的框图。
图5是梯级脉冲、编码器脉冲、计数值的图表。
图6是表示检测梯级的缺失的情况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10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基于图1~图5对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10进行说明。
(1)自动扶梯10
基于图1对自动扶梯1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是从侧面观察自动扶梯10的说明图。
自动扶梯10的桁架12跨越房屋10的上层和下层而由支承角铁2、3支承。
在位于桁架12的上端部的上层侧的机械室14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18。该驱动装置18具有马达20、该马达20的减速器21、通过减速器21的旋转而驱动的驱动链22。利用该驱动链22对驱动链轮24进行驱动。在减速器2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对该减速器21的转数(回転数)进行计数的编码器23。
此外,在上层侧的机械室14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50。
在位于桁架12的下端部的下层侧的机械室16内设置有从动链轮26,在驱动链轮24和从动链轮26之间架设有梯级链28,在梯级链28上以相等间隔连结有多个梯级30。
在梯级30的前后安装有前轮(车轮)30a以及后轮(车轮)30b,上述前轮30a以及后轮30b由设置于桁架12内的导轨60引导,由此,多个梯级30与梯级链28的移动联动地循环行驶。梯级30利用倾斜部形成为阶梯形状。
梯级30反转的位置的上部是使用者的乘降口,在乘降口设置有上层侧的乘降板32、下层侧的乘降板34,在乘降板32、34的前端部设置有梳齿件68。
在桁架12的左右两侧立设有左右一对栏杆36、36。扶手带38在该栏杆36的上部移动。设置有覆盖栏杆36的上层侧的正面下部的正面裙式护板40,在下层侧的正面下部设置有下层侧的正面裙式护板42,扶手带38的出入口亦即入口部46、48从正面裙式护板40、42的正面突出。在栏杆36的侧面下部设置有裙式护板44。此外,在上层侧的正面裙式护板40上设置有上层侧的操作盘52,在该操作盘52的附近的裙式护板44上设置有上层侧的扬声器54。在下层侧的正面裙式护板42上也设置有下层侧的操作盘56,在该操作盘56附近的裙式护板44上设置有下层侧的扬声器58。
(2)梯级30的检测构造
接着,基于图2以及图3对检测梯级30的有无的构造进行说明。图2是梯级30反转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3是图2中的A-A线剖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为梯级30从上朝下移动。
首先,对供梯级30移动的导轨60进行说明。导轨60被分成前轮用导轨和后轮用导轨。后轮30b的导轨具有配置于桁架12的上部的后上侧导轨62以及配置于桁架12的下部的后下侧导轨64,后上侧导轨62和后下侧导轨64通过半圆形的后反转导轨66将上侧和下侧分别连结在一起。此处,梯级30从上朝下移动,因此,后上侧导轨成为去路导轨,后下侧导轨成为回路导轨。
前轮30a用的导轨也同样,由前上侧导轨63、前下侧导轨66以及未图示的前反转导轨构成。
并且,当梯级30在上侧导轨62上移动时,通过上层侧的乘降板32的下方而从梳齿件68朝外部露出。
在梯级30的后轮用下侧导轨64上,在反转导轨66的跟前设置有非接触式传感器70。如图3所示,该非接触式传感器70由磁传感器构成,当金属制的后轮30b通过时,该非接触式传感器70输出梯级脉冲。
(3)自动扶梯10的电气结构
接着,基于图4对自动扶梯10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
在控制装置50上连接有马达20、安装于减速器21的编码器23、非接触式传感器70、扬声器56、扬声器58、操作盘52以及操作盘54。
马达20能够进行逆变器控制,控制装置50对马达20进行逆变器控制以使梯级30能够以规定的速度移动。
(4)梯级30的缺失检测方法
接着,对控制装置50检测梯级30的缺失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对梯级30因检查时的拆卸或者事故而缺失的情况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50使用从编码器23输出的编码器脉冲对减速器21的输出轴的转数进行计数。
此外,当梯级30的后轮30b通过时,非接触式传感器70输出梯级脉冲。将从非接触式传感器70输出的梯级脉冲输入至控制装置50。
在自动扶梯10的起动时,梯级30加速而开始移动,之后成为定速运转。控制装置50对来自编码器23的编码器脉冲进行计数,当输入了梯级脉冲时,将该计数值归零。只要没有输入梯级脉冲,控制装置50就持续对编码器脉冲的计数值进行计数。因此,即使是在进行起动时的加速运转、停止时的减速运转或者定速运转的情况下,如果输入梯级脉冲,则将计数值归零。
但是,在梯级30缺失的情况下,不进行基于梯级脉冲的归零,因此,计数值逐渐增加而超过异常检测值(阈值)。在图5中,将异常检测值设定为7个。由此,当在异常时不输入梯级脉冲的情况下,计数值增加而超过异常检测值的7个。在该异常时,控制装置50认为梯级30存在缺失而使梯级30的移动停止,因此使马达20停止。此外,利用扬声器54、58播放因发生异常而使自动扶梯停止的意旨。进而,如果需要的话通报给维修人员。另外,该异常检测值根据梯级30的移动状态而设定,且设定成容许少许的误差。此外,该异常检测值与梯级30的移动速度无关,是恒定的。其理由是移动速度变快而梯级脉冲的脉冲宽度缩小,但在正在通过非接触式传感器70的梯级30与到下一个梯级30之间的脉冲数是不变的。
此外,控制装置50使梯级30的移动停止的时间是到缺失部分在上层侧的梳齿件68露出为止的时间。即,在梯级30的缺失部分通过非接触式传感器70的位置而在上层侧的梳齿件68露出之前使梯级30的移动停止。由此能够确保乘客的安全。
基于图6的流程图对该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在步骤S1中,控制装置50开始梯级30的移动,并朝步骤S2前进。
在步骤S2中,控制装置50开始来自编码器23的编码器脉冲的计数,并朝步骤S3前进。
在步骤S3中,判断是否从非接触式传感器70朝控制装置50输入梯级脉冲,如果输入的话则朝步骤S4前进(“是”的情况),在没有输入的情况下朝步骤S5前进(“否”的情况)。
在步骤S4中,控制装置50将编码器脉冲的计数值归零,并返回到步骤S2。
在步骤S5中,没有朝控制装置50输入梯级脉冲,因此,控制装置50判断计数值是否超过异常检测值,在超过的情况下朝步骤S6前进,如果没有超过的话则返回到步骤S3(“否”的情况)。
在步骤S6中,控制装置50使梯级30停止,并且通报存在缺失的意旨。然后结束。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输入了4个编码器脉冲的情况下将计数值归零,但所归零的值只不过是例示而已。
(5)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可靠地检测梯级30的缺失。尤其是不论梯级30的加速时、减速时以及定速运转时都对编码器脉冲进行计数,判断该计数值是否超过异常检测值即可,能够与起动时或停止时无关地连续监视梯级30的缺失。
(6)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非接触式传感器70安装于后轮30b的后下侧导轨64,但也可以安装于前轮30a的前下侧导轨65。此外,当能够在梯级30的缺失部分从梳齿件68露出之前使梯级30停止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非接触式传感器70设置于反转导轨66。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减速器21的输出轴的旋转进行了检测,但在不具有减速器21的装置18情况下,也可以在马达20的输出轴上设置编码器23。此外,即使具有减速器21,也可以在马达20的输出轴上安装编码器23。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非接触式传感器70使用磁传感器来进行梯级30的检测,但也可以利用除此之外的例如限位开关、光传感器等进行检测。例如,在使用光传感器的情况下,当后轮30b通过时,该光传感器的光被遮断,由此对梯级30通过的情况进行检测。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自动扶梯10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取而代之而将上述实施方式应用于自动人行道。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该实施方式作为例子而示出,并不意味着对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加以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和与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9)

1.一种乘客输送机,具有: 
多个梯级; 
驱动部,使所述梯级循环移动; 
马达,驱动所述驱动部; 
计数部,对基于所述马达的转数进行计数; 
梯级检测部,对移动的所述梯级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梯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梯级之后到检测到下一个所述梯级的期间,使所述计数部对所述转数进行计数,当所述计数的转数在阈值以上时,判断为所述梯级缺失,而使所述梯级的移动停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为,当判断为所述梯级缺失时,在所述梯级缺失的部分从位于乘降口的梳齿件露出之前使所述梯级停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计数部对所述马达的转数进行计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计数部对所述马达上所设置的减速器的输出轴的转数进行计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计数部是编码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梯级检测部是供所述梯级的车轮移动的轨道上所设置的非接触式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安装于供所述梯级的前轮或者后轮移动的导轨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是磁传感器、限位开关或者光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中, 
还具有通报部,当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梯级的移动停止时,该通报部通报所述梯级缺失的情况。 
CN201320214643.7U 2012-09-20 2013-04-25 乘客输送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3989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7143 2012-09-20
JP2012207143A JP2014061966A (ja) 2012-09-20 2012-09-20 乗客コンベ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39891U true CN203439891U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9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14643.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39891U (zh) 2012-09-20 2013-04-25 乘客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61966A (zh)
CN (1) CN20343989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8399A (zh) * 2014-11-20 2016-06-15 上海现代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梯级漏装的检测方法
CN108502693A (zh) * 2018-05-18 2018-09-07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自动扶梯的梯级丢失的检测装置
CN108996380A (zh) * 2018-08-28 2018-12-14 塞纳自动梯(佛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扶梯梯级缺失检测保护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6522A (zh) * 2014-08-22 2016-03-02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乘客输送设备的安全检测装置
JP6553160B2 (ja) * 2017-12-14 2019-07-3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運転制御装置、及び運転制御方法
JP6505883B1 (ja) * 2018-02-09 2019-04-2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装置及び乗客コンベアの点検運転方法
CN113233305A (zh) * 2021-04-09 2021-08-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扶梯侧面防夹安全装置及其安全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38158Y1 (zh) * 1970-11-18 1976-09-18
JPS51124291A (en) * 1975-04-18 1976-10-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Safety device for human conveyor
JP2001002358A (ja) * 1999-06-24 2001-01-09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乗客コンベヤの踏段装置
CN102405186B (zh) * 2009-04-20 2014-02-19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检测输送机的脱漏梯级的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8399A (zh) * 2014-11-20 2016-06-15 上海现代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梯级漏装的检测方法
CN108502693A (zh) * 2018-05-18 2018-09-07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自动扶梯的梯级丢失的检测装置
CN108996380A (zh) * 2018-08-28 2018-12-14 塞纳自动梯(佛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扶梯梯级缺失检测保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61966A (ja) 2014-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39891U (zh) 乘客输送机
CN102405186B (zh) 用于检测输送机的脱漏梯级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90854B (zh) 电梯装置
CN203593510U (zh) 乘客输送机
CN104276474B (zh) 电梯的安全系统
CN104860148B (zh) 电梯系统
CN203372974U (zh) 乘客输送机的乘客检测装置
CN102428019B (zh) 电梯的异常检测装置
CN104176609B (zh) 自动扶梯
CN109775545B (zh) 乘客输送机
CN110891891B (zh) 乘客输送机的异常检测装置
CN105600664B (zh) 自动扶梯扶手带速度的检测方法
CN116177352A (zh) 乘客输送机系统、乘客输送机及其使用的移动体
JPWO2018020633A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走行異常検出装置および乗客コンベアの走行異常検出方法
US7568570B2 (en)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for a people conveyor
CN103803392B (zh) 乘客输送机
KR20110100360A (ko) 에스컬레이터 또는 이동보드의 스텝이탈 검출장치
CN208561405U (zh) 乘客输送机
JP6321126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12061944B (zh) 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
CN105882667B (zh) 一种井下新型齿轨车驱动模式转换闭锁装置
CN205916886U (zh) 乘客输送机
CN108529413A (zh) 梯级逆转检测装置
JP7404444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制動距離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7434506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システム、乗客コンベアの異常検出方法、及び移動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