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4730B - 清洁元件及使用该清洁元件的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清洁元件及使用该清洁元件的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4730B
CN1924730B CN200610126617.3A CN200610126617A CN1924730B CN 1924730 B CN1924730 B CN 1924730B CN 200610126617 A CN200610126617 A CN 200610126617A CN 1924730 B CN1924730 B CN 1924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h
fixing roller
paper
described fixing
mesh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266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4730A (zh
Inventor
泷口俊树
向井宽
山中孝师
井上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24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4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4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47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5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lubricating and/or cleaning the fixing unit, e.g. applying offset preventing flui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清洁残留在定影辊外圆周表面的色粉的清洁元件,所述定影辊通过加热加压将形成在纸张上的未定影的显影剂图像定影在该纸张上,该清洁元件包括:在衔接于所述定影辊的区域的具有预定网孔的网孔部分。所述网孔部分由耐热性线材形成。

Description

清洁元件及使用该清洁元件的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元件及使用该清洁元件的成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残留在定影辊外圆周表面的显影剂(色粉)和纸粉的清洁元件,以及其中定影辊适于被上述清洁元件所清洁、用于在记录介质上通过电子照相工艺形成图像信息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基于电子照相工艺的成像设备领域,存在这种趋势,即显影剂(色粉)在颗粒尺寸上变得更小以支持高速打印作业并促进打印质量的改善。
例如,成像设备的高速打印处理传统上意味着对标准纸(A4短边进纸)每分钟40至60页的打印操作,但是目前用于复印领域的高速构造发展到每分钟处理100或更多页。
在支持高速处理的成像设备中,为了增加处理量,必须使得感光元件等的旋转速度以及记录介质的传送速度快于传统构造,因此上述速度应当需要增加至高达传统操作速度的大约1.5倍(最高大约450mm/秒)。
然而,随着成像设备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下列的各种问题。
例如,关于纸张输送,出现了较之传统的构造产生更多量纸粉的问题。    
通常,贮存在进纸盒的纸张被拾取辊一张张地拾起并借助于送纸辊经由转印站和定影单元被输送,然后排放至出纸托盘。在此过程中,在被拾取辊拾取时已经摩擦起电的纸粉在转印电场的影响下分成两部分;也即是,一些纸粉保持在纸张上,其他的纸粉通过转印站转移到感光鼓,而这些相信就是大多数上述问题的起因。
为处理此类纸粉,已经提出尝试通过使用感光元件上的清洁元件清除纸粉颗粒来保证打印质量的建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1-83831)  。
然而,在支持高速操作的成像设备领域,存在下列问题,即保持在纸张上的以及被转印电场转移到感光元件上的纸粉颗粒比率(含量)由于高速的纸张传送速度而发生改变。
更明确地说,由于纸张在高速打印过程中高速地经过转印站,作为纸粉主要成分的短纤维纸浆成分如同传统构造的那样在转印电场的影响下被转移至感光元件,而相对较长纤维的纸浆成分因为较少受到转印电场的影响而保持在纸张上。
另一方面,在转印步骤之后的定影步骤(定影机构)中,构成定影机构的定影辊被来自驱动源的旋转力所旋转驱动。该定影辊由加热辊和加压辊组成,并存在由两辊之间的夹持处摩擦产生摩擦起电的情形。如果携带纸粉的纸张在此情况下被输送进入定影阶段,纸张上的纸粉将转移到这两个辊上。
顺便提及,由于执行高速打印操作,转印到纸张上的显影剂(未定影的色粉)较之传统机械中所用色粉的电荷数包含更多量的低电荷色粉成分。这时由于下列事实所导致的,即显影输送架的旋转主体譬如搅拌辊、供应辊、显影剂套筒等的高旋转速度;因为高速打印造成色粉消耗增加,色粉上的电荷由于低搅拌性而不能达到饱和状态;以及其他原因。
形成在感光元件上的具有上述色粉的可视化图像(图像信息)会造成打印问题,即上述色粉在打印过程中被转印电场分散在图像周围。
由于如此分散的色粉是独立存在的或颗粒状处在纸张上,该色粉与由束状色粉颗粒构成形成点的色粉相比,更可能在定影阶段转移到加热辊。这是因为形成点的束状色粉颗粒在从加热辊接收热量时彼此交换热量并在熔化状态下彼此结合,由此产生对纸张的更大粘附力(更大的粘附作用)。
另一方面,不会形成点的独立色粉颗粒也从定影辊(加热辊)接收相同量的热量,但不会受邻近色粉颗粒的影响,这样它们发生熔化但不会达到产生足够粘附作用的程度,由此将转移至加热辊一侧。
按照上述方式,当过多的纤维浆(纸粉)和色粉(显影剂)粘附在定影辊时,则会产生定影辊清洁部分的清洁工作量较之传统机械增加的问题。
此外,用于传统定影辊的清洁结构使用具有毡和/或金属的辊的辊型,具有耐热型硬树脂刮刀的刮刀型等;当考虑到清洁质量的提高和高速机械的应用状况时,任何这些方式都会涉及作为用于高速机械的定影辊的清洁元件,其色粉收集性能及使用寿命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传统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收集残留在定影辊表面上的显影剂和纸粉(由纸粉和色粉混合物构成的纸粉块)并实现其长使用寿命构造的清洁元件,以及提供使用该清洁元件的成像设备。
按照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成像设备被构造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用于清洁残留在定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所述定影辊通过加热加压对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显影剂图像进行定影,该清洁元件包括:至少处在衔接于所述定影辊的区域的具有预定网孔的网孔部分,所述网孔部分由耐热性线材形成。
在本发明中,显影剂的例子可以包括用于成像设备的色粉。未定影的显影剂图像的例子可以包括电子照相工艺形成在成像设备的感光鼓上并被转印给纸张的未定影色粉图像。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除了第一方面所述的结构之外,所述网孔部分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2mm且小于1.8mm。
本发明第三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除了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结构之外,所述网孔部分被布置为多个线材与所述定影辊相接触,并在接触区域横切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
在本发明中,所述网孔部分结构的例子可以包括:一种是多个线材在垂直于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的各个横截面与该定影加热辊相衔接,另一种是由多个线材构成具有蜂窝图案的网孔适于衔接所述定影辊。
本发明第四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除了第一至第三方面任何一项所述的结构之外,当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由具备弹性的材料形成时,所述线材使用硬度比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硬度高的材料。
在本发明中,具备弹性的材料的例子可以包括硅橡胶、耐热性合成橡胶等,而由这些材料之一所形成的定影辊表面因此将具备弹性。
本发明第五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除了第一至第三方面任何一项所述的结构之外,当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由不具备弹性的材料形成时,所述线材使用硬度比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硬度低的材料。
在本发明中,不具备弹性的材料的例子可以包括金属材料,通过将具有高硬度的Teflon(商标名)涂层等涂布在定影辊表面而形成的硬元件,以及通过将这些材料涂布在定影辊表面而形成的元件。
本发明第六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除了第一至第五方面任何一项所述的结构之外,所述线材由金属、硬树脂纤维或它们的组合形成。
本发明第七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除了第一至第六方面任何一项所述的结构之外,所述线材是导电的并具有消除所述定影辊上所带电位(electric potential)的功能。
在本发明中,消除定影辊上所带电位的功能即消除由于旋转中定影辊与布置在该辊周围的元件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摩擦电位,这方面的例子可以包括将与定影辊相衔接的清洁元件的网孔部分的线材接地。
本发明第八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除了第一至第七方面任何一项所述的结构之外,所述清洁元件具有作为贮存被所述网孔部分收集的显影剂的容器的功能。
也即是说,所述清洁元件可以具有作为其一部分的显影剂收集部分用于贮存所收集的显影剂。
本发明第九方面所限定的成像设备包括:用于使用显影剂形成显影剂图像的静电潜像载体;用于对所述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用于在所述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分;用于使用所述显影剂将形成在所述静电潜像载体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进行可视化的显影部分;用于将所述静电潜像载体表面上的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转印部分;用于通过定影辊将转印至记录介质的所述显影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部分;以及用于清洁所述定影辊表面的清洁元件,其中电子照相工艺形成在所述静电潜像载体表面上的所述显影剂图像通过转印电场被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然后被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并且所述清洁元件是由上述第一至第八方面任何一项所限定的清洁元件。
本发明第十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除了第一至第九方面任何一项所述的结构之外,所述网孔部分取决于与所述定影辊相衔接的区域而至少在网孔尺寸上发生改变。
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除了第十方面所述的结构之外,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大于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
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除了第十一方面所述的结构之外,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2mm且小于1.5mm,并且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4mm且小于1.8mm。
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除了第十方面所述的结构之外,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大于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除了第十三方面所述的结构之外,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2mm且小于1.5mm,并且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4mm且小于1.8mm。
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所限定的清洁元件其特征在于,除了第十至十四方面任何一项所述的结构之外,对于网孔尺寸不同的网孔部分区域,具有较小网孔尺寸的网孔部分的网孔区域至少收集残留在所述定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而具有较大网孔尺寸的网孔部分的网孔区域至少收集粘附在所述定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包括纸粉的堵塞物质。
在本发明中,粘附在定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堵塞物质可以包括残余的显影剂或色粉,纸粉,包含在残余显影剂或色粉中的粉尘,残余显影剂或色粉的堆积块等。
按照第一方面所限定的发明,作为用于清洁残留在定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的清洁元件,所述定影辊通过加热加压对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显影剂图像进行定影,具有由多个线材构成的预定网孔的网孔部分被至少形成在与所述定影辊相衔接的区域。相应地,该网孔部分与所述定影辊相接触,以便可以通过多个线材有效地收集残留在定影辊表面上的残余显影剂和纸粉。此外,由于所述网孔部分由耐热性线材形成,这种结构在抵挡热效应以及延长清洁元件的使用寿命方面显著有效,即使它被用作清洁处于高温下的定影辊。
按照第二至第八方面所述的发明,除了从第一方面限定的发明获得的共同效果之外,还可获得以下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将形成在所述清洁元件的所述网孔部分的网孔尺寸规定为大于1.2mm且小于1.8mm,这样使得可以有效地收集残余的显影剂和纸粉,而不会导致网孔部分的任何堵塞和任何清洁不足。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网孔部分被布置为多个线材与所述定影辊相接触,并在接触区域横切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由于这种布置使得所述网孔部分达到与定影辊的面接触,可以在接触区域以多个线材持续地清洁定影辊。其结果是,可以有效地收集残余的显影剂和纸粉。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当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由具备弹性的材料形成时,使用硬度比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硬度高的材料来作为所述线材,这样由于线材能够达到与所述定影辊表面的紧密接触,使得可以有效地收集残余的显影剂和纸粉。
按照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当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由不具备弹性的材料形成时,使用硬度比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硬度低的材料来作为所述线材,这样使得可以收集残余的显影剂和纸粉而不会损坏定影辊表面。
按照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以金属、硬树脂纤维或它们的组合来形成所述线材,这样可以实现清洁元件的长使用寿命结构。
按照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线材的导电性以及消除电位的功能使得可以通过将线材接地而容易地消除由于旋转中定影辊与布置在该辊周围的元件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摩擦电位。其结果是,可以防止显影剂和纸粉由于摩擦电位引起的粘附,从而有效地收集残余显影剂和纸粉。
按照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由于所述清洁元件具有作为容器贮存由所述网孔部分收集的显影剂的功能,这样不仅可以收集残留在所述定影辊表面上的显影剂和纸粉,还可以贮存所收集的显影剂和其他物质。其结果是,可以长时期收集残余的显影剂而无需频繁的维护。
按照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所述成像设备包括:用于使用显影剂形成显影剂图像的静电潜像载体;用于对所述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用于在所述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分;用于使用所述显影剂将形成在所述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进行可视化的显影部分;用于将所述静电潜像载体表面上的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转印部分;用于通过定影辊将转印至记录介质的所述显影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部分;以及用于清洁所述定影辊表面的清洁元件,其中电子照相工艺形成在所述静电潜像载体表面上的所述显影剂图像通过转印电场被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然后被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并且所述清洁元件是由上述第一至第八方面任何一项所限定的清洁元件。由此,这种结构有效地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设备可以有效地收集残留在定影辊表面上的显影剂和纸粉,抵挡热效应并延长清洁元件的使用寿命,即使它被用作清洁处于高温下的定影辊。
按照第十至十五方面所述的发明,除了第一方面限定的发明所获得的共同效果之外,还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也即是,按照第十方面所限定的发明,由于所述网孔部分取决于与所述定影辊相衔接的区域而至少在网孔尺寸上发生改变,这样可以分别依靠其网孔尺寸,收集不同尺寸的粘附在加热辊外圆周表面上的堵塞物质,譬如残余的显影剂或色粉,纸粉,包含在残余显影剂中的纸粉及灰尘混合物等。由此,可以有效地收集残余颗粒而不会导致网孔部分的任何堵塞和任何清洁不足。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由于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大于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这样小尺寸的残余颗粒也即显影剂可以被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的区域所收集,而那些没有被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区域收集的大尺寸堵塞物质,譬如大纸粉和灰尘,可以被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的区域所收集。相应地,可以有效地收集废弃颗粒而不会导致网孔部分的任何堵塞。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由于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2mm且小于1.5mm,并且述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4mm且小于1.8mm,这样小尺寸的残余颗粒也即显影剂可以被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的区域所收集,而那些没有被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区域收集的大尺寸堵塞物质,譬如大纸粉和灰尘,可以被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的区域所收集。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由于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大于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这样比显影剂尺寸大的堵塞物质,譬如纸粉、灰尘等可以连同残余显影剂被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的区域所收集,而那些没有被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区域收集且从网孔部分泄漏的小尺寸堵塞物质,譬如残余显影剂、灰尘等,可以被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的网孔尺寸较小的区域所收集。相应地,可以有效地收集废弃颗粒而不会导致网孔部分的任何堵塞。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由于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2mm且小于1.5mm,并且述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4mm且小于1.8mm,这样比显影剂尺寸大的堵塞物质,譬如纸粉、灰尘等可以连同残余显影剂被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的区域所收集,而那些没有被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的区域收集且从网孔部分泄漏的小尺寸堵塞物质,譬如残余显影剂、灰尘等,可以被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的网孔尺寸较小的区域所收集。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由于对于网孔尺寸不同的网孔部分区域,具有较小网孔尺寸的网孔部分的网孔区域至少收集残留在所述定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而具有较大网孔尺寸的网孔部分的网孔区域至少收集粘附在所述定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包括纸粉的堵塞物质,这样可以取决于其尺寸,在不同位置收集粘附在定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堵塞物质,譬如残余的显影剂、纸粉等,由此可以收集废弃颗粒而不会导致网孔部分的任何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的部分结构的详图;
图3是显示成像设备中纸张输送路径以及将其联接的分支导向器的部分结构的详图;
图4是显示成像设备中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块图;
图5是显示作为成像设备的组成部分、定影单元和清洁元件的结构的概略示意图。
图6A是显示清洁元件的网孔部分的一个示例的视图,图6B是显示该网孔部分的网孔的详图;
图7是概略示意图,显示本实施例的清洁元件的网孔部分具有优选网孔尺寸时的清洁状态;
图8是概略示意图,显示网孔部分具有较小网孔尺寸时的清洁状态;
图9是概略示意图,显示网孔部分具有较大网孔尺寸时的清洁状态;
图10是纸张的对照表,显示本实施例中所用纸张类型的数据;以及
图11是评估表,显示按照本实施例当不同类型的纸张使用不同网孔尺寸的网孔部分的清洁元件时的清洁评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图1是显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显示该成像设备的设备主体结构的部分详图。
按照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A是这样一种成像设备,它在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材料(以下称之为纸张)的预定页上,通过电子照相工艺形成并输出外部传送的图像数据的单色图像,其中按照本发明的清洁元件被用作对定影辊外围表面上的残余显影剂进行清洁,所述定影辊用于对形成在纸张上的未定影色粉(显影剂)图像加热加压而将图像定影在纸张上。
首先,将参照附图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A的整体结构。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成像设备1A主要由设备主体1A1和自动文件处理器1A2构成,所述设备主体1A1包括曝光单元(曝光装置)1、显影单元(显影装置)2、感光鼓(静电潜像载体)3、充电器(充电装置)4、清洁器单元5、定影单元(定影装置)6、纸张输送路径7、进纸托盘8、出纸托盘9、转印器件(转印装置)10等。
形成在设备主体1A1的顶面上的是原稿放置台21,它由透明玻璃制成文档被放置其上。自动文件处理器1A2被布置在该原稿放置台21的上面,以便当作为文档读取器用于读取原稿图像信息的扫描器部件22被布置在该原稿放置台21下面时,自动文件处理器1A2可以向上转动打开。
布置在扫描器部件22下面的是曝光单元1、显影单元2、感光鼓3、充电器4、清洁器单元5、定影单元6、纸张输送路径7、出纸托盘9以及转移器件10。此外,用于容纳纸张的进纸托盘8被布置在这些组件的下面。
曝光单元1起着以下作用,它依照从未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输出的图像数据(打印图像信息)发出激光束,对已经被充电器4均匀充电的感光鼓3的表面进行辐射,从而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记载并形成与上述图像数据相一致的静电潜像。
曝光单元1被直接布置在扫描器部分22以下且在感光鼓3以上,并包括各自具有激光发射器11和反射镜12的激光扫描单元(LSU)13a和13b。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获得高速的打印操作,采用了通过使用多个激光束来缓和辐射定时的突增的方法,也即是双射束的方法。
这里,本实施例中将激光扫描单元(LSU)13a和13b用作曝光单元1,但是也可以使用一排发光元件譬如电致发光(EL)或发光二极管(LED)记录头。
感光鼓3具有圆筒外形并如图2中所示被布置在曝光单元1的下面,它被未显示的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控制以在预定方向(附图中箭头A的方向)上旋转。从图像转印结束的位置开始,在感光鼓旋转方向上的下游沿着感光鼓3的外圆周表面,依次布置的是纸张分离卡爪(记录介质分离元件)31、清洁器单元5、作为电场发生器的充电器4以及显影单元12。
纸张分离卡爪31被布置为借助于螺线管(分离驱动装置)32与感光鼓3的外圆周表面相接触及脱离接触。当该纸张分离卡爪31被使得与感光鼓3的外圆周表面相衔接时,它在感光鼓3上的未定影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的过程中起着将粘附在感光鼓3表面的纸张进行剥离的作用。
作为用于纸张分离卡爪31的驱动装置,可以使用驱动马达等来替换螺线管32,也可以选择任何其他的驱动装置。
显影单元2使用黑色色粉对形成在感光鼓3上的静电潜像进行可视化,并以基本相同的高度被布置在感光鼓3的一侧(在图中是右侧),相对于该感光鼓的的旋转方向(图中箭头A的方向)处于充电器的下游。一对套准辊15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被布置在显影单元2的下面。
这一对套准辊15被未显示的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操纵和控制,以将从进纸托盘8输送的纸张输入并处于感光鼓3与转印带102之间,同时使得纸张的前端对准于感光鼓3上的色粉图像。
充电器4用于以预定电位对感光鼓3的表面进行均匀充电,它被布置在感光鼓3的上方并邻近于其外圆周表面。
这里,本实施例中使用了放电型的充电器,但是也可以使用接触滚轮型(contact roller type)或电刷型(brush type)。
清洁单元5在显影和图像转印之后清除并收集残留在感光鼓3表面上的色粉,它以基本相同的高度被布置感光鼓3的一侧(在图中是左侧),处于横跨感光鼓3与显影单元2对面的近似相反侧。
如上所述地,随着转印器件10将具有与静电图像的电荷极性相反的电场施加给纸张,感光鼓3上可视化后的静电图像被转印给输送的纸张。
例如,当静电图像带有负电荷(-)时,转印装置10所施加的极性应当是正的(+)。
如图2中所示,以转印带单元的形式来提供转印器件10,其中具有预定电阻率(本实施例中其范围从1×109到1×1013Ω·cm)的转印带103被卷绕及拉紧在主动辊101、从动辊102和其他辊的上面,并在转印带103表面与感光鼓3的部分外圆周表面相接触的情况下被布置在感光鼓3的下面。该转印带103在将纸张压在感光鼓3上的同时对纸张进行输送。
除了主动辊101和从动辊102,在转印带103与感光鼓3发生接触的接触点104,布置有能够施加转印电场的弹性导电辊105。
弹性导电辊105由柔性材料譬如弹性橡胶、泡沫树脂等构成。由于该弹性导电辊105的弹性允许感光鼓3与转印带103彼此之间以预定宽度(称之为转印区)实现面接触而非线接触,可以改善对传送纸张的转移效率。
此外,在转印带103的内侧,处于转印带103的转印区域相对于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布置有电荷消除辊106,该辊用于消除当纸张输送通过转印区域时所施加的电场以实现纸张至下一阶段的顺利输送。
转移器件10还包括清洁单元107,该清洁单元用于清除转印带103上残余色粉所导致的尘屑,以及多个用于消除转印带103上静电的电荷消除器件108。可以通过将设备接地或实际施加与转印电场极性相反的电荷,来执行消除器件108的电荷消除。
具有被转印器件10转印其上的静像(未定影的色粉)的纸张被输送至定影单元6,在这里它被加压加热以熔化未定影的色粉并将其定影在纸张上。
如图2中所示,定影单元(定影辊)6包括加热辊6a以及加压辊6b,它通过旋转加热辊6a以将保持在加热辊6a和加压辊6b之间的纸张传送通过加热辊6a与加压辊之间的辊隙,从而熔化并定影转印到纸张的色粉图像。
在定影单元6相对于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布置有用于输送纸张的输送辊16。
加热辊6a具有布置在其外圆周上的片材分离卡爪611、辊表面温度探测器(热敏电阻)612以及清洁元件613,加热辊6a还具有提供在其内部的加热源614,该加热源用于以预定温度(定影温度设置成:大约160至200摄氏度)对该加热辊表面进行加热。
加压辊6b在其各端提供有加压元件621,该加压元件能够以预定压力将加压辊6b压在加热辊6a上。另外,与加热辊6a的外圆周相类似地,在加压辊6b的外圆周上提供有片材分离卡爪622和辊表面清洁元件623。
如图2中所示,在该定影单元6中,输送的纸张上的未定影色粉在加热辊6a与加压辊6b之间的受压接触区(通常所称的定影辊隙区)600处被加热辊6a加热并熔化,由此通过加热辊6a和加压辊6b的压力对纸张的粘附作用,未定影的色粉被定影在纸张上。
进纸托盘8堆叠有图像信息即将被输出(打印)其上的大量片材(纸张),它被布置在由曝光单元1、显影单元2、感光鼓3、充电器4、清洁单元5以及定影单元6等组成的成像部分14的下面。纸张拾取辊8a被布置在该进纸托盘8的纸张输送侧的上部(参见图1)。
纸张拾取辊8a从贮存在进纸托盘8中的纸堆顶端一张张地拾取纸张,并将纸张向下游(按照惯例,纸张的输送侧(纸盒侧)被称之为上游侧,而输送方向被称之为下游侧)输送至纸张输送路径7的套准辊(也称之为“导辊”)15。
由于按照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A指定用于执行高速打印操作,在成像部分14以下布置有多个进纸托盘8,它们每个都能够堆叠500至1500张的标准尺寸纸张。此外,在设备一侧布置有大容量的进纸托盘81,该进纸托盘能够大容积地储存多种类型的纸张;同时在该大容量进纸托盘81的上部布置有手动进纸托盘82,该托盘主要用于支持不规则尺寸纸张的打印等。
出纸托盘9被布置在横跨设备与手动进纸托盘82对面的相反侧。也可以设置以下系统来替代出纸托盘9:用于输出纸张的后处理设备(订书机、穿孔机和其他处理机械)和/或多仓的出纸托盘等可以作为选项被设置。
纸张输送路径7被布置在前述的感光鼓3与进纸托盘8之间,它将从进纸托盘8供应的纸张一张张地输送至转印器件10,在此处色粉图像从感光鼓3转印到纸张上;然后将纸张输送至定影单元6,在此处未定影的色粉图像被定影到纸张上;接着按照在指定处理模式中所设置的纸张输送路径和分支导向器的引导输送纸张。
现在,将参照附图具体地描述纸张输送路径7。
图3是详图,显示按照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纸张输送路径以及用于将其联接的分支导向器的部分结构。
如图2和图3中所示,纸张输送路径7主要由下列组成:即从进纸托盘8延伸到套准辊15的第一纸张输送路径7a1;从套准辊15经过转印器件10和定影单元6延伸到下游侧的一对输送辊16的第二纸张输送路径7a2;从输送辊16延伸到一对排纸辊17的第三纸张输送路径7a3,所述排纸辊用于将纸张排放至出纸托盘9;用于将纸张P从输送辊16反转的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与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相连并延伸到一对反转输送辊18的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所述反转输送辊用于将纸张P再次输送至套准辊15;用于将纸张P从排纸辊17反向输送的第六纸张输送路径7a6;与第六纸张输送路径7a6相连并防止进入到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的第七纸张输送路径7a7;以及与第七纸张输送路径7a7相连并延伸到一对转向辊19的第八纸张输送路径7a8。
此外,在分支点布置有多个分支导向器,这些导向器用于通过依照所选择的处理模式来选择纸张输送路径从而转换纸张P的输送路线。
如图3中所示,在输送辊16的下游处可转动地布置有分支导向器20a,它选择与第三纸张输送路径7a3或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相连。该分支导向器20a由未显示的螺线管所操纵。
在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的下游侧,可转动地布置有分支导向器20b,它将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与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或第六纸张输送路径7a6相连。该分支导向器20b由未显示的弹性元件的弹力及纸张P的刚性所操纵。
在第六纸张输送路径7a6的下游侧可转动地布置有分支导向器20c,它选择连接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或第七纸张输送路径7a7。该分支导向器20c由未显示的螺线管所操纵。
在第七纸张输送路径7a7的下游侧可转动地布置有分支导向器20d,它将第七纸张输送路径7a7与第八纸张输送路径7a8相连或将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与第八纸张输送路径7a8相连。该分支导向器20d由未显示的螺线管所操纵。
在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的上游侧布置有分支导向器20e,它用于确保从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或第八纸张输送路径7a8到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的顺利连接。
通过如此布置的纸张输送路径7,分支导向器20a至20d被依照所请求的处理模式进行操作,由此可以相应于处理模式来选择纸张P的输送路线。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来描述与成像设备1A的处理模式相对应的纸张输送操作。
如图2中所示,与打印请求相应的纸张P从多个进纸托盘8中选出并由纸张输送路径7中的输送辊传送至套准辊15。
已经抵达套准辊15的纸张P临时停下,并在使得纸张P的前端对准于感光鼓3上的图像信息的时刻,被套准辊15的重新旋转传送至转印器件10,这样未定影的色粉图像(图像信息)从感光鼓3转印到纸张P上,然后该色粉图像被定影单元6定影在纸张P上以便纸张排放至出纸托盘9。
通过纸张输送路径7,取决于成像设备1A的功能模式(复印模式、打印机模式、传真模式)及其打印处理模式(单面打印、双面打印),在定影单元6之后直到出纸托盘9可以采用不同的输送路线或途径。
在复印机模式中,用户通常现场操作成像设备1A,这样纸张一般适于“面朝上”地输出,也即是,纸张以其打印面朝上被排出。
与此相反,在打印机和传真模式中,用户并不出现在成像设备1A附近,这样纸张一般适于“面朝下”地输出,也即是,纸张P按自动分页顺序被排出。
相应地,成像设备1A被设置如下,已经经过定影单元6的纸张P通过多个分支导向器沿着多个输送路径被输送,并以功能相关的方式被输出至出纸托盘9。
(单面打印的面朝上输出)
在成像设备1A中,对于其中纸张P被单面打印且面朝上排出的输出模式,一旦已经经过定影单元6的纸张P进入输送辊16,分支导向器20a被未显示的导向定位转换装置(螺线管等)操纵以打开第三纸张输送路径7a3并封闭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
输送的纸张P在其前端被分支导向器20a所导向的情况下前进,经过第三纸张输送路径7a3并通过排纸辊17被排放至出纸托盘9。
(单面打印的面朝下输出)
在成像设备1A中,对于其中纸张P被单面打印且面朝下排出的输出模式,一旦已经经过定影单元6的纸张P进入输送辊16,分支导向器20a被未显示的导向定位转换装置(螺线管等)操纵以打开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并封闭第三纸张输送路径7a3。
此外,分支导向器20c被未显示的导向定位转换装置操纵以打开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并封闭第七纸张输送路径7a7。
输送的纸张P在其前端被分支导向器20a所导向的情况下前进,经过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并借助于纸张P前端的刚性及输送力推开分支导向器20b,然后被分支导向器20c导向进入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
当纸张P的后端抵达分支导向器20e的位置时,暂停纸张P的输送。
分支导向器20c被未显示的导向定位转换装置操纵以打开第六纸张输送路径7a6并封闭第七纸张输送路径7a7。
此时,分支导向器20b自动被布置在未显示的分支导向器支承轴上弹性元件(弹簧等)移动,以封闭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
然后,反转输送辊18反向旋转以重新开始输送纸张P。输送的纸张P在其后端最初停留于分支导向器20e的位置的情况下前进,经过第六纸张输送路径7a6并通过排纸辊17被输出至出纸托盘9。
(双面打印模式时的输出)
当在成像设备1A中执行双面打印时,一旦已经执行第一打印面(正面打印)的打印并经过定影单元6的纸张P进入输送辊16,分支导向器20a被未显示的导向定位转换装置(螺线管等)操纵以打开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并封闭第三纸张输送路径7a3。
此外,分支导向器20c被未显示的导向定位转换装置操纵以打开第七纸张输送路径7a7并封闭第五纸张输送路径7a5。分支导向器20d也被未显示的导向定位转换装置操纵以打开第八纸张输送路径7a8。
输送的纸张P在其前端被分支导向器20a所导向的情况下前进,经过第四纸张输送路径7a4并借助于纸张P前端的刚性及输送力推开分支导向器20b,然后被分支导向器20c导向进入第七纸张输送路径7a7接着进入第八纸张输送路径7a8。
当纸张P的后端抵达第八纸张输送路径7a8时,纸张P的输送暂停(第一面的转向完成)。此后,随着分支导向器20d被未显示的导向定位转换装置操纵以封闭第七纸张输送路径7a7并打开至分支导向器20e的输送路径,转向辊19反向旋转以重新开始输送纸张P。
输送的纸张P在其后端最初停留于第八纸张输送路径7a8的位置的情况下前进,并在打印阶段前被输送至处于右侧的套准辊15(转印器件中的转印步骤)。
此后,执行纸张P的第二面的打印(反面打印)。纸张P接着经过第六纸张输送路径7a6并以上述“单面打印的面朝上输出”部分相同的方式被输送,然后被输出至出纸托盘9。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A的控制系统。
图4是显示按照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电子控制装置结构的方块图。
如图4中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A通过中央处理器(CPU)54来执行诸如图像识读、图像处理、成像以及纸张P的输送等过程,所述中央处理器依照预先存贮在ROM(只读存储器)55中的程序,使用临时存储器譬如RAM(随机存取存储器)56等来执行控制。
这里,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存储装置譬如HDD(硬磁盘驱动器)等来替代ROM55和RAM56。
在成像设备1A中,由扫描器部件(原稿识读部件)22所获得的原稿图像信息(原稿图像数据),或者从其他终端设备所传送的原稿图像信息,适于通过通讯处理器58被输入给图像处理部分57。
图像处理器57将贮存在譬如RAM56等的储存器中的原稿图像信息,依照前述的程序转换成适于打印(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打印图像。
所述打印图像信息被输入给图像形成部分14。
图像形成部分14、纸张输送部分59(在纸张输送路径7等中执行纸张的各种检测和控制)、定影单元6以及排纸处理器60(在排纸辊17处执行纸张的各种检测和控制)与驱动控制器62的相应元件相连接。
被纸张输送部分59所输送的纸张前进经过打印阶段(在图像形成部分14处图像信息的打印处理),接着是对已经执行打印的纸张的定影阶段(定影单元6),然后被排放至排纸部分(出纸托盘9)。
这里,纸张输送部分59适于接收来自未显示的预套准检测开关、定影检测开关、排纸检测开关等的检测信号。
所述预套准检测开关是检测纸张是否抵达套准辊15的开关。所述定影检测开关是检测纸张是否抵达定影辊6的开关。所述排纸检测开关是检测纸张是否已经排出的开关。
成像设备1A进一步具有操作条件设置器77。
所述操作条件设置器77依照由用户通过控制开关76指定的成像请求和成像条件,譬如记录介质(纸张)等的类型等,对成像设备1A中用于成像及输送条件等的操作条件进行设置。
此外,在成像设备1A中,基于所设置的操作条件,驱动控制器62适于对用于读取部分(扫描器部件22)、纸张输送部分59、成像部分14、定影单元6、排纸处理器60等的驱动执行装置,也即是原稿读取驱动器64、纸张输送驱动器66、打印处理驱动器68、定影驱动器70以及排纸驱动器72进行控制,以使它们能够依照贮存在ROM55中的程序与来自CPU54的指令同步地执行。
原稿读取驱动器64是用于扫描单元22的驱动执行装置。
纸张输送驱动器66是指纸张输送部分59,特别是沿着前述纸张输送路径7用于纸张拾取辊8a和套准辊15的驱动马达。
打印处理驱动器68是用于感光鼓3的驱动马达。
定影驱动器70是用于定影单元6中加热辊6a和加压辊6b的驱动马达。
排纸驱动器72是用于排纸辊17等的驱动马达。
可以将具有适当动力传递机构的共同或不同驱动马达提供作为所有这些驱动器的驱动马达。
此外,成像设备1A可以使用具有任选的结构74,包括后处理设备(订书机、穿孔机、多仓的出纸托盘、移动装置等),自动文件读取器(自动文件处理器1A2等),大容量的进纸托盘81等。这些任选的结构74包括与成像设备1A的控制装置相分离的单独控制装置74a,以便通过上述通信处理器58执行定时调节,各个处理器能够与主设备同步地操作。
记录介质检测装置78在定影单元6或输出部分处检测纸张前端的抵达。
具体地说,记录介质检测装置78包括:输送时间测量装置79a,该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当纸张在其被导入的纸张输送路径7的入口从套准辊15传送时的纸张输送时间;以及输送时间确定装置79b,该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控制的从套准辊15到定影单元6的距离、所控制的从套准辊15到排纸辊17的距离以及纸张的输送速度,来确定纸张在纸张输送路径7中输送的时间。
记录介质检测装置78适合基于由输送时间确定装置79b确定的记录介质输送时间,检测纸张抵达(进入)定影单元6和排纸辊17的时间。
下面,将参照附图具体地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清洁元件613。
图5是是显示本发明的定影单元和清洁元件的结构的概略示意图;图6A是显示作为所述清洁元件的一部分的网孔部分的一个示例的视图,而图6B是显示该网孔部分的网孔的详图。
如图5中所示,清洁元件613是具有近似为矩形(梯形)侧剖面的横向长型盒状结构,它由布置在其垂直方向上部的用于从加热辊6a收集残余色粉的网孔部分613a,以及布置在网孔部分613a的下面用于贮存所收集色粉、并沿着加热辊6a的轴向延伸的色粉收集部分613b整体地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附图中清洁元件613被设置在加热辊6a的左侧。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附图中加热辊6a顺时针旋转,加热辊6a的以6a1表示的外圆周表面,相对于清洁元件613从底部至顶部移动。也即是说,清洁元件613的下部是加热辊6a旋转的上游侧,而上部是旋转的下游侧。
如图5、6A和6B中所示,网孔部分613a由多个十字交叉成预定网孔(栅网)G的耐热性线材形成,并被布置为该线材与加热辊6a的外周表面6a1相对且发生接触,横切加热辊6a的旋转方向。网孔部分613a的网孔结构被形成为栅格状以致斜线L1和L2彼此十字交叉。
网孔部分613a的网孔尺寸G被规定为大于1.2mm且小于1.8mm,以便网孔部分613a能够收集残余色粉并避免所收集的色粉从网孔部分613a泄漏。
应当指出,网孔部分613a的网孔结构并不局限于栅格图案,也可以譬如是多个线材交叉形成蜂窝图案的结构。
鉴于加热辊6a由具备高表面硬度的金属材料形成(不具备弹性的元件),构成网孔部分613a的线材由硬度比加热辊6a的表面硬度低(较软)的导热性硬树脂纤维形成。
该网孔部分613a被接地于设备机壳(未显示),这样加热辊6a上产生的静电电荷(电位)借助于网孔部分613a被接地于机壳。
色粉收集部分613b被形成在网孔部分613a的底部。
色粉收集部分613b被形成为盒状向下凸出,这样由网孔部分613a所收集的色粉可以贮存在清洁元件613的底部。
下面,将参照附图具体地描述本实施例中由网孔部分613a的网孔尺寸(栅格尺寸)所决定的清洁优点。
图7是概略示意图,显示本实施例的清洁元件的网孔部分具有优选网孔尺寸时的清洁状态;图8是概略示意图,显示网孔部分具有较小网孔尺寸时的清洁状态;而图9是概略示意图,显示网孔部分具有较大网孔尺寸时的清洁状态。
现在,基于本实施例清洁元件613的结构,将显示由网孔部分613a的尺寸所决定对加热辊6a上残余色粉进行清洁的不同效果。
附图中附图标记613a1表示具有优选网孔尺寸的网孔部分,613a2表示具有小网孔尺寸的网孔部分,而613b3表示具有大网孔部分的网孔;630表示纸粉/残余色粉,631表示所收集的纸粉/残余色粉。
当网孔部分613a1具有优选的网孔尺寸时,如图7中所示,加热辊6a上的纸粉和残余色粉通过网孔部分613a1被收集到清洁元件613中并被贮存在色粉收集部分613b中。
另一方面,当网孔部分613a2具有小网孔尺寸时,如图8中所示,纸粉淤塞在网孔部分613a的外侧,以致纸粉和残余色粉混合、淤塞在网孔部分613a2与加热辊6a之间。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则存在网孔部分613a2和/或加热辊6a被损坏的担忧。
当网孔部分613a3具有大网孔尺寸时,如图9中所示,纸粉和残余色粉从网孔透过,并且收集残余色粉的比率降低,导致加热辊6a的清洁不足。
如上所述地,应当理解,清洁元件613的清洁效果取决于网孔部分613a的网孔尺寸而不同。
此外已知的是,收集残余色粉的状况取决于纸粉的量而不同,而纸粉的产生取决于纸张的类型(制造商)而不同。
为处理该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类型(制造商)的纸张(纸张A、纸张B、纸张C和纸张D)被用作检验不同类型纸张的网孔部分的最佳网孔尺寸。
图10是纸张的对照表,显示本实施例中所用纸张类型的数据;图11是评估表,显示按照本实施例当不同类型的纸张使用不同网孔尺寸的网孔部分时的清洁评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中所示,四种通常且广泛使用的纸张,纸张A、纸张B、纸张C和纸张D被用来评估加热辊6a的清洁性能。
图11显示了使用不同类型纸张由网孔部分的网孔尺寸G所决定的清洁状况。如图所示,当网孔部分613a的网孔尺寸G是1.2mm时,纸粉和色粉发生堵塞且网孔部分被损坏。对于1.8mm的网孔尺寸G,未观测到纸粉和色粉的堵塞,但观测到清洁不足。
与此相反,对于1.4mm的网孔尺寸G,获得通常较好的清洁状态,尽管对某些纸张(纸张B)观测到纸粉和色粉的堵塞。对于1.6mm的网孔尺寸G,获得极好的清洁状态,对所有四种类型纸张都不存在网孔部分的任何堵塞。
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检验结果将网孔部分613a的网孔尺寸规定为大于1.4mm且小于1.8mm,这样使得可以对加热辊6a上纸粉和残余色粉执行较好的清洁,而不会导致网孔部分的任何堵塞。由此,可以使得清洁元件613的使用寿命更长并减少维护次数。
按照具有上述结构的实施例,使用具有网孔部分613a的清洁元件613,可以有效地收集残余在加热辊6a表面上的显影剂和纸粉(由纸粉和色粉组成的纸粉块),由此可以实现清洁元件613长使用寿命的结构。
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由于网孔部分613a和色粉收集部分613b被整体形成作为清洁元件613结构,可以容纳大量的残余色粉(废弃色粉),由此即使清洁的量随着成像设备处理速度的提高而增加,也可以处理高速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尽管清洁元件613的网孔部分613a被统一形成为相同尺寸的网孔,本发明的网孔部分的网孔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提供一种网孔结构,其中加热辊6a也即待清洁元件的旋转下游侧的网孔尺寸要小于其旋转上游侧的网孔尺寸。
这种结构使得可以易于通过旋转上游侧的网孔部件将残余色粉收集在待清洁区域处的网孔部分中,并使得所收集的色粉难于在旋转下游侧的区域处泄漏。相应地,可以有效地从加热辊6a收集残余色粉和纸粉。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元件613沿着加热辊6a布置以清洁加热辊6a。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所述清洁元件可以沿着加压辊6b布置以清洁加压辊6b。
在本发明的清洁元件被提供用于加压辊6b的情况,优选的是当加压辊6b由硬橡胶(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时,该清洁元件的网孔部分的线材具有高于加压辊6b表面硬度的硬度。
这样,按照这种结构,通过将清洁元件的网孔部分按压在加压辊6b上来执行清洁,以致网孔部分的线材挠曲并达到与加压辊6b表面的面接触,这样可以有效地收集残余色粉和纸粉而不会损坏加压辊6b。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
以下的示例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清洁元件基本相同的结构,这样相同的元件被分配给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加以说明。也即是说,设备的主要结构应当参照图1至图9。
在示例1中,图5、6A和6B中所示实施例的清洁元件613的网孔部分613a被构造成,其网孔尺寸取决于网孔与加热辊6a(定影辊)相衔接的位置而不同。
如图5、6A和6B中所示,网孔部分613a由多个十字交叉成预定网孔(网格)G的耐热性线材形成,并被布置为多个线材与加热辊6a的外周表面6a1相对且发生接触,横切加热辊6a的旋转方向。
网孔部分613a的网孔结构被形成为栅格状以致斜线L1和L2彼此十字交叉,并且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的网孔尺寸要大于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的网孔尺寸。
这里,在示例1中,与前述实施例相类似地,清洁元件613的下部是加热辊6a的旋转上游侧而上部是旋转下游侧。
网孔部分613a在加热辊6a的旋转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构造成大于1.2mm且小于1.5mm,而网孔部分613a在加热辊6a的旋转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构造成大于1.4mm且小于1.8mm。明确地说,网孔部分613a被形成为,加热辊6a的旋转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设置成1.4mm,而加热辊6a的旋转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设置成1.6mm。
通过这种结构,按照示例1,可以分别依靠其网孔尺寸,收集不同尺寸的粘附在加热辊6a外周表面上的堵塞物质,譬如残余的显影剂或色粉、纸粉、包含在残余显影剂中的纸粉及灰尘的混合物等。相应地,可以有效地收集残余的显影剂、色粉、纸粉等而不会导致网孔部分613a的任何堵塞和清洁不足。
更明确地说,按照示例1,小尺寸的残余颗粒譬如显影剂或色粉可以被加热辊6a的旋转上游侧的网孔尺寸较小的区域所收集,而那些没有被加热辊6a的旋转上游侧区域收集的大尺寸堵塞物质,譬如大纸粉和灰尘,可以被加热辊6a的旋转下游侧的网孔尺寸较大的区域所收集。相应地,可以有效地收集废弃颗粒而不会导致网孔部分613a的任何堵塞。
示例2是示例1的变异,并且图5、6A和6B中所示实施例的清洁元件613的网孔部分613a被构造成,定影辊的旋转上游侧的网孔尺寸要大于定影辊的旋转下游侧的网孔尺寸。
网孔部分613a在加热辊6a的旋转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构造成大于1.2mm且小于1.5mm,而网孔部分613a在加热辊6a的旋转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构造成大于1.4mm且小于1.8mm。明确地说,网孔部分613a被形成为,加热辊6a的旋转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设置成1.4mm,而加热辊6a的旋转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设置成1.6mm。
通过这种结构,按照示例2,可以分别依靠其网孔尺寸,收集不同尺寸的粘附在加热辊6a外周表面上的堵塞物质,譬如残余的显影剂或色粉、纸粉、包含在残余显影剂中的纸粉及灰尘的混合物等。相应地,可以有效地收集残余的显影剂、色粉、纸粉等而不会导致网孔部分613a的任何堵塞和清洁不足。
更明确地说,按照示例2,比显影剂或色粉尺寸大的堵塞物质,譬如大纸粉、灰尘等连同残余显影剂或色粉,可以被加热辊6a的旋转上游侧的网孔尺寸较大的区域所收集,而那些没有被加热辊6a的旋转上游侧的网孔尺寸较大的区域收集的小尺寸堵塞物质,譬如残余显影剂或色粉,可以被加热辊6a的旋转下游侧的网孔尺寸较小的区域所收集。相应地,可以有效地收集废弃颗粒而不会导致网孔部分613a的任何堵塞。

Claims (24)

1.一种用于清洁残留在定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的清洁元件,所述定影辊通过加热加压对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的显影剂图像进行定影,该清洁元件包括:
网孔部分,该网孔部分由多个十字交叉成预定网孔的耐热性线材形成,并被布置为所述线材与加热辊的外周表面相对且发生接触,横切所述加热辊的旋转方向,
其中所述网孔部分至少取决于与所述定影辊相衔接的区域在网孔尺寸上发生改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元件,其中所述网孔部分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2mm且小于1.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元件,其中,当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由具备弹性的材料形成时,所述线材使用硬度比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硬度高的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元件,其中,当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由不具备弹性的材料形成时,所述线材使用硬度比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硬度低的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元件,其中所述线材由金属、硬树脂纤维或它们的组合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元件,其中所述线材是导电的并具有消除所述定影辊上所带电位的功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元件,其中所述清洁元件具有作为贮存被所述网孔部分收集的显影剂的容器的功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元件,其中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大于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元件,其中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2mm且小于1.5mm,并且
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4mm且小于1.8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元件,其中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大于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元件,其中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2mm且小于1.5mm,并且
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4mm且小于1.8m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元件,其中对于网孔尺寸不同的网孔部分区域,具有较小网孔尺寸的网孔部分的网孔区域至少收集残留在所述定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而具有较大网孔尺寸的网孔部分的网孔区域至少收集粘附在所述定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包括纸粉的堵塞物质。
13.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用于使用显影剂形成显影剂图像的静电潜像载体;
用于对所述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
用于在所述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分;
用于使用所述显影剂将形成在所述静电潜像载体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进行可视化的显影部分;
用于将所述静电潜像载体表面上的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转印部分;
用于通过定影辊将转印至记录介质的所述显影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部分;以及
用于清洁所述定影辊表面的清洁元件,
其中电子照相工艺形成在所述静电潜像载体表面上的所述显影剂图像通过转印电场被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然后被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所述清洁元件具有网孔部分,该网孔部分由多个十字交叉成预定网孔的耐热性线材形成,并被布置为所述线材与加热辊的外周表面相对且发生接触,横切所述加热辊的旋转方向,
其中所述网孔部分至少取决于与所述定影辊相衔接的区域在网孔尺寸上发生改变。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网孔部分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2mm且小于1.8mm。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由具备弹性的材料形成时,所述线材使用硬度比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硬度高的材料。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由不具备弹性的材料形成时,所述线材使用硬度比所述定影辊的表面硬度低的材料。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线材由金属、硬树脂纤维或它们的组合形成。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线材是导电的并具有消除所述定影辊上所带电位的功能。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清洁元件具有作为贮存被所述网孔部分收集的显影剂的容器的功能。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大于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2mm且小于1.5mm,并且
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4mm且小于1.8mm。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区域网孔尺寸大于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网孔部分被构造成,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2mm且小于1.5mm,并且
所述定影辊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区域的网孔尺寸被规定为大于1.4mm且小于1.8mm。
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对于网孔尺寸不同的网孔部分区域,具有较小网孔尺寸的网孔部分的网孔区域至少收集残留在所述定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而具有较大网孔尺寸的网孔部分的网孔区域至少收集粘附在所述定影辊外圆周表面上的包括纸粉的堵塞物质。
CN200610126617.3A 2005-08-31 2006-08-30 清洁元件及使用该清洁元件的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247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51250 2005-08-31
JP2005-251250 2005-08-31
JP2005251250 2005-08-31
JP2005357263A JP4219358B2 (ja) 2005-08-31 2005-12-12 クリーニング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57263 2005-12-12
JP2005-357263 2005-1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4730A CN1924730A (zh) 2007-03-07
CN1924730B true CN1924730B (zh) 2010-08-04

Family

ID=37804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2661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24730B (zh) 2005-08-31 2006-08-30 清洁元件及使用该清洁元件的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17951B2 (zh)
JP (1) JP4219358B2 (zh)
CN (1) CN19247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15260A (ja) * 2007-07-09 2009-01-22 Sharp Corp トナー用外添剤、それを用いた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80111B2 (en) * 2012-05-15 2015-03-17 Tokyo Electron Limited Sidewall image transfer method for low aspect ratio patterns
KR102443763B1 (ko) 2019-01-30 2022-09-2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극 압연롤 세정장치 및 세정방법
CN113478964A (zh) * 2021-07-26 2021-10-08 张国栋 一种印刷干燥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7947A (en) * 1983-11-30 1986-08-26 Oce-Nederland B.V. Contact fixing and clea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264903A (en) * 1990-05-21 1993-11-23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unit with a cleaning member made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CN1627206A (zh) * 2003-12-09 2005-06-15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的清洁装置及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4482A (en) * 1980-11-28 1982-04-13 Xerox Corporation Pressure roll cleaning device
JPS57151981A (en) 1981-03-17 1982-09-20 Fuji Xerox Co Ltd Cleaning device for press roll
US4407219A (en) * 1981-07-14 1983-10-04 Schlegel Corporation Pile brush for conditioning a moving surface
US4686132A (en) * 1985-04-02 1987-08-11 Japan Vilene Co., Ltd. Cleaning web for fixing rolls on copy machines
JPS6321971U (zh) 1986-07-25 1988-02-13
JPH01173084A (ja) * 1987-12-28 1989-07-07 Canon Inc 定着装置
JPH02150879A (ja) 1988-12-02 1990-06-11 Fujitsu Ltd 定着装置
JPH02266383A (ja) * 1989-04-07 1990-10-31 Canon Inc 定着装置
JPH034281A (ja) * 1989-05-31 1991-01-10 Canon Inc 定着装置
JPH0527639A (ja) * 1991-07-24 1993-02-05 Canon Inc 定着装置
US5478423A (en) * 1993-09-28 1995-12-26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Method for making a printer release agent supply wick
JPH07234621A (ja) * 1993-12-27 1995-09-05 Canon Inc 分離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95411A (ja) 1994-09-22 1996-04-12 Ricoh Co Ltd ローラ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US5800908A (en) * 1995-06-07 1998-09-01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Oil delivery sheet material for use in various printer devices
US5784674A (en) * 1995-06-29 1998-07-21 Fuji Xerox Co., Ltd. Inner face cleaning member for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device
US6041211A (en) * 1996-06-06 2000-03-21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Cleaning assembly for critical image surfaces in printer device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H1097710A (ja) * 1996-08-02 1998-04-14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式クリーニングシート、クリーニング部を有する画像形成材料、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01083831A (ja) 1999-09-10 2001-03-30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54919B2 (ja) * 2002-07-26 2007-08-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43546A (ja) 2005-06-09 2006-12-2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US7471924B2 (en) * 2005-07-25 2008-12-30 Fuji Xerox Co., Ltd. Clean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7947A (en) * 1983-11-30 1986-08-26 Oce-Nederland B.V. Contact fixing and clea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264903A (en) * 1990-05-21 1993-11-23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unit with a cleaning member made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CN1627206A (zh) * 2003-12-09 2005-06-15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的清洁装置及成像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9-182484A 1984.10.17
JP特开2000-242105A 2000.09.0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19358B2 (ja) 2009-02-04
US20070048040A1 (en) 2007-03-01
CN1924730A (zh) 2007-03-07
JP2007094345A (ja) 2007-04-12
US7817951B2 (en) 2010-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74462B2 (ja) 清掃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806875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waste toner collecting device
CN101556449B (zh) 成像设备
CN1924730B (zh) 清洁元件及使用该清洁元件的成像设备
US5983050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variable capacity cleaning means
JP5264609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13120294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498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3680175B2 (ja) 用紙剥離爪
JP45815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589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52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9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5406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3645560B2 (ja) クリーニングユニット
WO2004102281A1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520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673737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198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87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272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10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68837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原稿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被記録媒体後処理装置
JP20060476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74012A (ja) 定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