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4263A - 便携设备及机械钥匙 - Google Patents

便携设备及机械钥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4263A
CN1924263A CNA2006101291705A CN200610129170A CN1924263A CN 1924263 A CN1924263 A CN 1924263A CN A2006101291705 A CNA2006101291705 A CN A2006101291705A CN 200610129170 A CN200610129170 A CN 200610129170A CN 1924263 A CN1924263 A CN 1924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chanical key
junction surface
resettlement section
portable equipment
described mechan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291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4263B (zh
Inventor
片桐寿治
为实匠
三轮胜士
山口纯
水野弘规
山本诚
扇本隆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24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4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4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4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944Details of 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9/00Key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B19/0082Keys or shanks being removably stored in a larger object, e.g. a remote control or a key fob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9/00Key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B19/04Construction of the bow or head of the key; Attaching the bow to the shank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944Details of 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G07C2009/00952Electronic keys comprising a mechanical key within their housing, e.g. extractable or retractable emergency ke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968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hape of the data carrier
    • G07C2009/0097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hape of the data carrier car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78Operating elements
    • Y10T70/7791Keys
    • Y10T70/7876Bow or he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78Operating elements
    • Y10T70/7791Keys
    • Y10T70/791Ejecting fe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915Tampering prevention or attack defeating
    • Y10T70/7989Key securers, fasteners or retainers
    • Y10T70/7994Portab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80Parts, attachments, accessories and adjuncts
    • Y10T70/8432For key-operated mechanism
    • Y10T70/8676Key hol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80Parts, attachments, accessories and adjuncts
    • Y10T70/8432For key-operated mechanism
    • Y10T70/8676Key holders
    • Y10T70/8757Releasable ca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设备包括具有机械钥匙收容部的主体,以及可移除地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中的机械钥匙。接合凸部以与该机械钥匙插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从该机械钥匙延伸。该接合凸部由弹性材料制成。该机械钥匙收容部包括用于在该机械钥匙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中时与该接合凸部接合的接合凹部。这种结构减小了该便携设备的尺寸且改善了该便携设备的便携性。

Description

便携设备及机械钥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设备及机械钥匙。
背景技术
现今,使用电子钥匙系统的遥控设备如智能进入(smart entry)设备及智能点火(smart ignition)设备已应用于机动车。更具体地,该种遥控设备包括与安装于机动车的收发器进行通信的便携设备。有人或司机拿着该便携设备靠近该机动车时,该机动车的门自动解锁。司机拿着该便携设备离开该机动车时,门自动上锁。司机拿着该便携设备打开门进入该机动车时,转向锁闭系统进入解锁状态,在此状态中,藉由操作发动机开关使发动机启动。司机拿着该便携设备离开该机动车时,该转向锁闭系统进入锁闭状态。因此,无需将钥匙插入钥匙孔,该遥控设备就可完成从开门锁至启动发动机的操作。
公开号为2000-320202的日本专利公开描述了用于该种遥控系统的典型的便携设备。该便携设备有一壳体来容纳作为电源的电池、其上装有集成电路的电路板、以及紧急情况下(如电池耗尽时)使用的机械钥匙。不使用该机械钥匙时,一锁扣部件将该机械钥匙锁扣于该壳体。紧急情况下(如电池耗尽时),该锁扣部件解锁该机械钥匙以使该机械钥匙伸出该壳体,然后使用该机械钥匙来解锁车门或启动发动机。
由于新近电子钥匙系统功能的增加,便携设备的零件数量亦增加了。然而,对该便携设备有紧凑及便携的要求。公开号为2000-320202的日本专利公开所描述的便携设备中,必需要有锁扣部件来使机械钥匙保持锁扣于壳体以及使该机械钥匙伸出壳体。这就增加了零件的数量并且阻碍了便携设备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改善便携性的紧凑型便携设备及机械钥匙。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用于与机动车通信的便携设备。该便携设备包括主体。在该主体中形成有机械钥匙收容部。机械钥匙可保持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中。该机械钥匙以预定插入方向插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在保持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中时,该机械钥匙可以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中移除。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上形成有可与该机械钥匙接合的第一接合部。在该机械钥匙上形成有可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的第一接合部接合的第二接合部。该第一及第二接合部形成为以与该机械钥匙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该第一及第二接合部之一为凹部并且该第一及第二接合部之另一为凸部。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是保持在便携机动车通信设备中的机械钥匙,这藉由以预定插入方向插入该便携设备而达到。保持在该便携设备中时,该机械钥匙是可以被移除的。该便携设备包括便携设备接合部。该机械钥匙包括把手,该把手上形成有机械钥匙接合部。该机械钥匙接合部可与该便携设备接合部接合。该机械钥匙接合部为凹部或凸部而且形成为以与该机械钥匙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参考下列以实例之形式阐明本发明主旨的说明以及附图可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及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及其目的及优点可藉由参考目前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而最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设备的俯视图;
图2为显示图1的便携设备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便携设备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便携设备的机械钥匙的剖视图;
图5为显示图4所示的机械钥匙的钥匙板的俯视图;
图6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设备的俯视图;
图7为显示图6的便携设备的侧视图;
图8为图6所示的便携设备的剖视图;
图9为显示图6所示便携设备的机械钥匙的仰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机械钥匙的剖视图;
图11为显示图9所示的机械钥匙的钥匙板的俯视图;
图12为显示图6所示的便携设备的接合板的前视图;
图13显示图12的接合板的侧视图;
图1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设备的俯视图;
图15为显示图14的便携设备的侧视图;
图16为图14所示的便携设备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4所示的便携设备的机械钥匙的剖视图;
图18为显示图17的机械钥匙的立体分解图;
图19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便携设备的俯视图;
图20为图19所示的便携设备的剖视图;
图21为图19显示的便携设备的机械钥匙的剖视图;
图22为显示图21所示的机械钥匙的钥匙板的俯视图;
图23为显示图21所示的机械钥匙的上握部件的仰视图;
图24为显示图21显示的机械钥匙的板簧的俯视图;
图25为显示图21显示的机械钥匙的下握部件的俯视图;
图26为显示图21显示的机械钥匙的操作的剖视图;
图27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便携设备的俯视图;
图28为显示图27的便携设备的侧视图;
图29为显示图27显示的便携设备的剖视图;
图30为图27显示的便携设备的机械钥匙的剖视图;
图31为图30显示的机械钥匙的钥匙板的俯视图;
图32为一种改型的机械钥匙的剖视图;
图33为再一种改型的机械钥匙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图1至5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及2,便携设备11包括主体12及以可移除的方式保持于该主体12中的机械钥匙14。如图3所示,该主体12包括壳体16、电路板18及电池21。本实施例中,该壳体16由合成树脂制成且为薄盒形式并呈卡片状。该壳体16包括电路板收容部23及电池收容部25。
该壳体16具有以与该壳体16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侧壁16a(参见图2)。机械钥匙收容部27在该壳体16的纵向方向从该侧壁16a延伸入该壳体16。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与该电路板收容部23及电池收容部25是隔开的。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的截面为狭窄的矩形。如图3所示,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包括位于该侧壁16a附近的把手收容部位29以及与该侧壁16a隔开的匙刃收容部位31。该把手收容部位29的截面积大于该匙刃收容部位31的截面积。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由具有不同截面积的所述收容部位29及31而形成大致L形。所述把手收容部位29及匙刃收容部位31分别有相互齐平的侧壁29a及31a,和相互隔开的相对侧壁29a及29b。
在把手收容部位29中,在所述侧壁29b处形成有接合凹部32。该接合凹部32与所述壳体16的侧壁16a平行地延伸,即以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该接合凹部32大致为盒形且位于该把手收容部位29的侧壁29b的大致中间部位。
如图1及2所示,该壳体16有藉由切去部分侧壁16a而形成的第一缺口部33。该第一缺口部33截面为半圆形且从该壳体16的上表面16b延伸至下表面16c。该缺口部33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交叠。
如图3所示,电路板18置于电路板收容部23中。多种电子器件18a(如记录器或收发器)安装在该电路板18上。电池21容纳在该电池收容部25中以能为该电路板18供电。该电路板18及电池21使该便携设备11用作为遥控机动车(未示)的遥控器(如智能进入设备及智能点火设备)的一部分。
如图3及4所示,该机械钥匙14包括钥匙板35及握部37。参见图5,该钥匙板35由金属制成并且包括匙刃部39及把手基部41。该匙刃部39为大致矩形的板且其尺寸为可容纳在匙刃收容部位31中。该匙刃部39由机器加工(例如,刻痕和开槽)成形以使该机械钥匙14可用作锁闭及解锁机动车门的钥匙。该匙刃部39可以任何方式成形,只要该匙刃部39可插入钥匙孔(未示)以例如锁闭或解锁机动车门。
该把手基部41为大致正方形的板且与该匙刃部39连接在一起。因而,该匙刃部39及该把手基部41由同一块板形成。该把手基部41的尺寸为使其可容纳在该把手收容部位29中(参见图3)且该把手基部41与该把手收容部位29之间留有稍许间隙。该把手基部41有在该机械钥匙14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中时与壳体16的侧壁16a齐平的端部41a(参见图3)。该把手基部41中形成有第二缺口部43及第三缺口部45。当该机械钥匙14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中时,该第二缺口部43及第三缺口部45分别面对侧壁16a及接合凹部32。该第二缺口部43及第三缺口部45为拱形。
该把手基部41有薄部47,其在该第二缺口部43及第三缺口部45间延伸。该薄部47占据该把手基部41相对较大的面积。椭圆形孔49延伸通过该薄部47的大致中间的部位。
参见图3及4,本实施例中,握部37以弹性树脂材料(如弹性体(elastomer))制成。此外,该握部37由摩擦系数大于该钥匙板35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该握部37附加至该钥匙板35以使部分的该握部37配合在第二缺口部43及第三缺口部45、薄部47以及椭圆形孔49中(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该握部37与该钥匙板35由插入模铸(insert-molded)在一起。然而,该握部37可以任何方式附加至该钥匙板35。另外,该握部37包括接合凸部50,其在该机械钥匙14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中时、与接合凹部32接合。该接合凸部50的尺寸为该机械钥匙14插入该便携设备11但不完全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中时,该接合凸部50被压抵在该把手收容部位29的侧壁29b上并弹性地挠曲。
拱形缓冲开口51以交叠第三缺口45的方式(参见图5)延伸通过握部37。缓冲开口51与椭圆形孔49平行地延伸通过握部37(参见图4)并且位于接合凸部50与椭圆形孔49之间。因此,该缓冲开口51位于该接合凸部50的就该接合凸部50的凸出方向而言相反的位置。该缓冲开口51构成回缩腔室51a。该把手基部41及该握部37形成为板状且呈大致盒形的把手52。
为了将该机械钥匙14容纳在该壳体16的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中,首先用手指拿着该机械钥匙14的把手52。然后从该钥匙板35的匙刃部39开始将该机械钥匙“插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该机械钥匙14的匙刃部39及把手52分别移入该匙刃收容部位31及该把手收容部位29。该把手52移入该把手收容部位29时,该把手52的接合凸部50被压抵在该把手收容部位29的侧壁29b上并且弹性地挠曲。这在机械钥匙14插入机械钥匙收容部27时减少了阻力并且使得该机械钥匙14可顺滑地移动。当接合凸部50弹性地挠曲时,形成于把手52的缓冲开口51的截面积减少。结果,该接合凸部50易于弹性挠曲。
该机械钥匙14进一步插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使得该匙刃部39及该把手52分别放置入该匙刃收容部位31与该把手收容部位29。当该接合凸部50到达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中面对该接合凹部32的位置时,该接合凸部50弹性回地恢复至其原始位置且进入该接合凹部32。在此状态,接合凸部50与接合凹部32接合。这防止了该机械钥匙14从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中掉出。如图1所示,在此状态下,机械钥匙14的把手52经第一缺口部33部分地从壳体16露出。
为了将该机械钥匙14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中移除,用手指拿着该机械钥匙14的从该壳体16的第一缺口部33露出的部分且施加力以将该机械钥匙14拉出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结果,向接合凸部50施加了大于接合凸部50与接合凹部32的接合力的力。这使得接合凸部50弹性地挠曲。结果,接合凸部50从接合凹部32脱离。进一步地施加力至该机械钥匙14使得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中的机械钥匙14在该接合凸部50弹性地挠曲的状态下移动直至将该机械钥匙14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中移除。
本实施例有如下优点。
(1)将该机械钥匙14容纳在该主体12的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中时,该机械钥匙14的接合凸部50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27的接合凹部32接合。因此,该机械钥匙14与该主体12藉由简单结构互相接合。另外,无需使用锁扣部件。这使得该便携设备的零件数量减少且使得该便携设备11更加紧凑。
(2)机械钥匙14的接合凸部50以弹性树脂材料(如弹性体)制成。因此,将该机械钥匙14插入主体12的机械钥匙收容部27时,该接合凸部50在需要使该机械钥匙14顺滑移动时可弹性地挠曲。
(3)回缩腔室51a位于邻近机械钥匙14接合凸部50之处。因此,将机械钥匙14插入该主体12的机械钥匙收容部27时,该接合凸部50可弹性地挠曲以向该回缩腔室51a回缩。这确保该接合凸部50的挠曲及使机械钥匙14能顺滑移动。
(4)主体12的壳体16包括第一缺口部33。因此,当机械钥匙14容纳入机械钥匙收容部27时,该机械钥匙14从该第一缺口部33部分地露出。结果,该机械钥匙14可藉由持拉该露出部分而容易地从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中移除。
(5)机械钥匙14的接合凸部50有相对高的摩擦系数且与该握部37一体形成用以更好地握持该机械钥匙14。因此,该机械钥匙14零件的数量减少且使该便携设备11可小型化,从而改善该便携设备11的便携性。
(6)机械钥匙14的接合凸部50沿该便携设备11的横向方向凸出形成。因此,该接合凸部50未增加该便携设备的厚度。
现结合图6至13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为简明起见,与第一实施例零件相同的零件给予类似或相同的标号。
如图6至8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相同,本实施例的便携设备53包括主体54及机械钥匙55。如图8所示,该主体54包括壳体57、电路板18及电池21。与实施例1壳体16的方式相同,该壳体16呈卡片状且包括电路板收容部23及电池收容部25。另外,该壳体57包括机械钥匙收容部59。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不包括第一实施例机械钥匙收容部27中的接合凹部32。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相同,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包括匙刃收容部位60及把手收容部位61。
如图6及7所示,该壳体57包括形成于该壳体57的侧壁57a上的第四缺口部62。该第四缺口部62藉由仅从该侧壁57a上切去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的上壁57b而形成。另外,从上壁57b朝下壁57c观察,该第四缺口部62的截面为矩形。该第四缺口部62的截面的一条直边沿着该侧壁57a。如图6所示,该壳体57上形成有用作接合凹部的接合窗65。该接合窗65延伸通过上壁57b到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的把手收容部61中(参见图8)。该接合窗65的截面为圆形且位于该把手收容部61的大致中间的部分。
如图8至10所示,本实施例中,机械钥匙55包括钥匙板67及金属接合板69。参见图11,与第一实施例钥匙板35的方式相同,该钥匙板67以金属制成且包括匙刃部39及把手基部71。另外,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相同,尽管图中未示,该匙刃部39为机器加工(刻痕及开槽)。
该把手基部71不包括第一实施例把手基部41的第二缺口部43及第三缺口部45、薄部47以及椭圆形孔49。如图6及7所示,该把手基部71包括弯折部73。该弯折部73为峰形且有顶表面73a。另外,该弯折部73的形状及尺寸为当该机械钥匙55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该弯折部73及该第四缺口部62间留有稍许间隙。该机械钥匙55容纳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该弯折部73的顶表面73a与该壳体57的上壁57b齐平。
如图11所示,该把手基部71包括第五缺口部75及第六缺口部77。该机械钥匙55容纳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参见图8),该第五缺口部75及第六缺口部77分别面对该把手收容部61的第一侧壁61a及第二侧壁61b。该第五缺口部75及第六缺口部77位于沿机械钥匙55的插入方向的该把手基部71的大致中间的部分且为拱形。
该把手基部71包括薄部79,其为薄的且在该第五缺口部75及第六缺口部77间延伸。另外,该把手基部71包括位于该把手基部71的中间部位的大致盒形的回缩凹部81。当机械钥匙55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该回缩凹部81面对该壳体57的上壁57b。如图10所示,该回缩凹部81构成大致盒形的回缩腔体82。
如图9至11所示,该把手基部71包括两个紧固凹孔83及85。该紧固凹孔83及85位于该把手基部71的薄部79。当机械钥匙55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该紧固凹孔83及85面对该壳体57的下壁57c(参见图7)。紧固凹孔83及85在与该机械钥匙55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齐。如图10及11所示,所述紧固凹孔83及85与该回缩凹部81部分连通。
参见图8、12及13,该接合板69由薄的弹性带状板制成。该接合板69包括大致矩形的主片69a及两接合片87及89,其从该主片69a相对的两侧延伸且为窄端。该接合板69的形成为使该主片69a比该把手基部71的薄部79稍窄(参见图11)。用作接合凸部的球形部91从该主片69a的中间部分凸出。该接合片87及89以该球形部91的凸出方向的相反方向挠曲以与该主片69a成直角。本实施例中,该接合板为冲压而成。
如图8至10所示,接合板69钩住且紧固于该钥匙板67的薄部79。更具体地,该接合片69的主片69a与该钥匙板67的回缩凹部81交叠。该接合板69的接合片87及89沿该薄部79挠曲且与紧固凹孔83及85接合。以此种方式,接合板69紧固于该钥匙板67的把手基部71以形成该机械钥匙55的把手93。如图10所示,该球形部91从该机械钥匙55的上表面55a凸出许多。另外,如图6所示,该球形部91的位置及尺寸为该机械钥匙55容纳在该壳体57中时与该壳体57的接合窗65接合。
为了将该机械钥匙55插入该壳体57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首先用手指拿着该机械钥匙55的把手93。然后从钥匙板67的匙刃部39开始将该机械钥匙55插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随着该机械钥匙55移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该把手93的球形部91被抵压在机械钥匙收容部59的壁表面上。这使接合板69的球形部91及其外围弹性地挠曲。从而,该球形部91及其外围移入回缩凹部81。因此,该接合板69无任何阻碍地弹性地挠曲进入该回缩凹部81中。其结果是,该机械钥匙55及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间所产生的阻力被减低。从而,该机械钥匙55可顺滑地移动。
该机械钥匙55进一步插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使该匙刃部39及把手93分别容纳在该匙刃收容部60及把手收容部61中。另外,该接合板69的球形部91移动直至达到其面对该接合窗65的位置。在此位置,该球形部91进入该接合窗65且使该接合板69弹性地恢复至原状。在此状态下,该球形部91与该接合窗65接合以防止该机械钥匙55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掉出。另外,如图6所示,该机械钥匙55的弯折部73及其外围从该壳体57的第四缺口部62露出。
为了将机械钥匙55从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用户用手指向从该第四缺口部62露出的弯折部73施加用于将该机械钥匙55从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拉出的力。当所施加的力大于球形部91与接合窗65间的接合力时,球形部91及其外围弹性地挠曲。这使球形部91从接合窗65脱离。进一步施加力至机械钥匙55使得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的机械钥匙55以及该球形部91及其外围在弹性挠曲的状态下移动,直至使该机械钥匙55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
本实施例有如下优点。
(7)机械钥匙55容纳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的主体54时,置于该机械钥匙55的接合板69上的球形部91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的接合窗65接合。因此,该机械钥匙55与该主体54的接合可由简单结构实现,且消除了使用锁扣部件的需要。这使得该便携设备53的零件数量减少、小型化且改善便携性。
(8)接合板69,包括球形部91,以弹性金属制成。因此,将该机械钥匙55容纳入该主体54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该球形部91及其外围在须使该机械钥匙55顺滑地移动时可弹性地挠曲。另外,由于该接合板69以金属制成,该接合板69相较由树脂制成的接合板69具有更高耐用性。这进一步确保该机械钥匙55与该主体54的接合。
(9)机械钥匙55包括回缩腔体82。因此,将该机械钥匙55插入该主体54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该可弹性挠曲的球形部91及其外围进入该回缩腔体82。这确保该球形部91及其周围的可弹性挠曲且使该机械钥匙55更顺滑地移动。
(10)主体54的壳体57包括该第四缺口部62。因此,该机械钥匙55容纳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该机械钥匙55部分地从该第四缺口部62露出。藉由拉动该露出部分,该机械钥匙55容易地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
(11)连通机械钥匙收容部59和主体54的外部的接合窗65形成以用于与机械钥匙55接合。该接合窗65,其为延伸通过该主体54的孔,可容易地形成且有简单的形状。这对便携设备53小型化有好处。
(12)机械钥匙55容纳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球形部91通过接合窗口65露出至外部。因此,可藉由检查该球形部91是否通过该接合窗65露出而易于确认机械钥匙55是否容纳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
现结合图14至18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为简明起见,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零件相同的零件给予类似或相同的标号。
如图14及15所示,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相同,本实施例的便携设备95包括主体97及机械钥匙99。如图16所示,该主体97包括壳体101、电路板18及电池21。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相同,该壳体101呈卡片形且包括电路板收容部23及电池收容部25。另外,该壳体57包括与第二实施例的机械钥匙收容部类似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包括匙刃收容部60及把手收容部61。
另外,如图14及15所示,壳体101包括形成于该壳体101的侧壁101a、位置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第四缺口部62相同的第七缺口部103。该第七缺口部103藉由从该侧壁101a上仅切去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的上壁101b而形成。另外,从上壁101b朝下壁101c观察,该第七缺口部103的截面为半圆形。该第七缺口部103的截面的一条直边沿着该侧壁101a。如图14所示,该壳体101有以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形成的用作接合凹部的接合窗65。
如图16至18所示,在该较佳实施例中,该机械钥匙99包括钥匙板105、下握部件107、弹簧109、钩111及上握部件113。如图18所示,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相同,该钥匙板105由金属制成且包括匙刃部39及把手基部115。另外,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相同,尽管图中未显示,该匙刃部39为机器加工(刻痕及开槽)。
该把手基部15不包括第一实施例中把手基部41的第三缺口部45、薄部47以及椭圆形孔49。然而,该把手基部115包括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缺口部43。该把手基部115有从该第二缺口部43沿机械钥匙99插入方向延伸的钟形薄部117。
如图17所示,钟形上嵌合部119及钟形下嵌合部121位于该薄部117相对的两侧。机械钥匙99容纳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该上嵌合部119和下嵌合部121设置为分别面对该壳体101的上壁101b及下壁101c(参见图15)。如图17及18所示,该把手基部115包括延伸通过该薄部117的配合孔123。机械钥匙99容纳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参见图16),该配合孔123与接合窗65同心对齐(参见图14)。
下握部件107为树脂制钟形板且形成以能嵌入钥匙板105的下嵌合部121。该下握部件107嵌入该下嵌合部121时,该下握部件107填满该下嵌合部121且与该机械钥匙99的下表面99a齐平。另外,支撑凸部124从该下握部件107凸出。该支撑凸部124包括柱形下部及锥形上部。该支撑凸部124比该钥匙板105的配合孔123小许多。当该下握部件107嵌入该钥匙板105的下嵌合部121时,该支撑凸部124与钥匙板105的配合孔123同心对齐。
本实施例中,该弹簧109为等径压缩弹簧。该弹簧109的尺寸为可与该下握部件107的支撑凸部124配合。因此,该弹簧109位于该机械钥匙99的钥匙板105的配合孔123的内部。
起接合凸部作用的钩111由极薄的金属制成且有平圆顶表面111a。该顶表面111a的直径小于该壳体101的接合窗65的直径(参见图14)。另外,该机械钥匙99中,该钩111设置于该弹簧109上,且该弹簧109接触顶表面111a下方的钩111的内侧。
上握部件113为树脂制钟形板且形成能嵌入钥匙板105的上嵌合部119。该上握部件113嵌入该上嵌合部119时,该上握部件113填满该上嵌合部119。一握凸部125从该上握部件113向该钥匙板105外凸出,该握凸部125当从上方观察该机械钥匙99时其截面大致为梯形。如图14及15所示,该握凸部125的形状及尺寸为当该机械钥匙99容纳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其放置入该第七缺口部103中并在而该握凸部125和该第七缺口部103间留有稍许空隙(参见图16)。另外,该机械钥匙99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该握凸部125的上表面125a与该壳体101的上壁101b齐平。
如图17及18所示,弹簧孔127延伸通过上握部件113。该弹簧孔127的直径小于该钥匙板105的配合孔123的直径。该上握部件113嵌入该钥匙板105的上嵌合部119时,该弹簧孔127与该配合孔123同心对齐。另外,形成绕着该弹簧孔127延伸的壁,以使其离钥匙板105越远直径就越小。弹簧孔127的直径大于钩111的顶表面111a的直径但小于钩111的最大部分的直径。
该上握部件113进一步包括朝该钥匙板105凸出的熔接凸部129及131。从上方观察机械钥匙99时,该第一熔接凸部129的截面为拱形。该上握部件113嵌入上嵌合部119时,该第一熔接凸部129的形状及位置为可与该第二缺口部43接合。另外,该第一熔接凸部129有一尺寸为紧靠下握部件107的下表面129a。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熔接凸部129的下表面129a熔接至该下握部件107。
从上方观察机械钥匙99时,第二熔接凸部131的截面为环形。该第二熔接凸部131有大致等于钥匙板105的配合孔123内径的外径、以及大于该弹簧孔127内径且小于该配合孔123内径的内径。该上握部件113嵌入该钥匙板105的上嵌合部119时,该第二熔接凸部131嵌入该钥匙板105的配合孔123。另外,该第二熔接凸部131有一紧靠该下握部件107的下表面131a。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熔接凸部131的下表面131a熔接至该下握部件107。
因此,如图17所示,该第二熔接凸部131中在该下握部件107的上方形成截面为圆形的回缩腔体135。在弹簧109及钩111处于设置在嵌入钥匙板105中的下握部件107上的状态时,该上握部件113嵌入该钥匙板105。其结果是,该钩111插入通过上握部件113的弹簧孔127。该钩111的最大部分大于该弹簧孔127。因而,钩111仅有包括顶表面111a的一部分从机械钥匙99中露出。弹簧109向外推动钩111通过该弹簧孔107。上握部件113及下握部件107藉由插入模铸附加至钥匙板105。然而,该上握部件113及该下握部件107也可藉由任何除插入模铸之外的方法附加至该钥匙板105。机械钥匙99中,把手基部115、下握部件107、弹簧109、钩111及上握部件113形成把手137。
为了将机械钥匙99插入该壳体101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首先用手指拿着该机械钥匙99的把手137,且从钥匙板105的匙刃部39开始将机械钥匙99插入机械钥匙收容部59。随着该机械钥匙99移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被推着向外凸出的钩111被压抵住机械钥匙收容部59的壁表面。其结果是,钩111对抗着该弹簧109的推动力而朝该机械钥匙55的回缩腔体135移动。这减低了机械钥匙99插入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的阻力、且使得该机械钥匙99顺滑地移动。在此状态下,该钩111可弹性地挠曲且从原始位置移位。
将机械钥匙99进一步插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使匙刃部39及把手137分别置入该匙刃收容部位60及把手收容部位61。然后该机械钥匙99的钩111到达该钩111面对该壳体101的接合窗65的位置。该弹簧109的推动力使钩111与接合窗65接合且使钩111弹性地恢复至原始位置。这防止该机械钥匙99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掉出。在此状态下,如图14所示,握凸部125与该壳体101的第七缺口部103接合且从该壳体101的第七缺口部103露出。
为了将该机械钥匙99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用手指拿着从该第七缺口部103露出的握凸部125以向该机械钥匙99施加用于将该机械钥匙99从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拉出的力。其结果是,向该钩111施加大于钩111与接合窗65的接合力的力。这使钩111对抗着该弹簧109的的推动力可弹性地挠曲进入该回缩腔体135且使该钩111从该接合窗65脱离。进一步施加力至该机械钥匙99使得该机械钥匙99及该位于回缩腔体135的钩111移动直至该机械钥匙99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
本实施例有如下优点。
(13)当该机械钥匙99容纳在主体97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设置在该机械钥匙99中的钩111与弹簧孔127接合。因此,该机械钥匙99与该主体97的接合可由简单结构实现,且消除了使用锁扣部件的需要。这使得该便携设备95的零件数量减少、小型化且改善了便携性。
(14)用作接合凸部的钩111与弹簧109设置在机械钥匙99上。用作接合凹部的接合窗65设置在主体97上。因此,尽管该机械钥匙99上设置有结构较为复杂的接合凸部,但该接合凹部仅藉由形成延伸通过该主体97的孔而形成。这简化了该主体97的结构,使该便携设备95小型化且改善了便携性。
(15)机械钥匙99的接合凸部由具有弹性的钩111与弹簧109形成。因此,与仅以弹性树脂(如弹性体)形成的凸部相比,该更耐用的弹簧109的弹性力进一步确保该接合凸部的移动。其结果是,机械钥匙99与主体97间的接合力得到进一步的确保。
(16)该机械钥匙99的接合凸部藉由将弹簧109设置在钩111中而形成。该弹簧109可弹性地挠曲且压缩时,钩111向内移动。因此,减少了机械钥匙99中钩111与弹簧109所需的空间。这进一步确保了便携设备95的小型化。
(17)机械钥匙99中,回缩腔体135与钩111相邻。因此,机械钥匙99容纳在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钩111可弹性地挠曲且移入该回缩腔体135中。钩111的该种移动确保了机械钥匙99的顺滑移动。
(18)主体97的壳体101包括第七缺口部103。因此,当机械钥匙99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该机械钥匙99的一部分从该第七缺口部103露出。结果,藉由拿着该露出部分及向该露出部分施力,该机械钥匙99可容易地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
(19)连通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和该主体97的外部的接合窗65用作接合该机械钥匙99的接合凹部。因此,该接合凹部容易地藉由延伸通过该主体97的接合窗65形成,且该接合凹部的形状得到简化。这保证了该便携设备95的小型化。
(20)当机械钥匙99容纳在机械钥匙59中时,钩111通过该弹簧孔127及接合窗65从该机械钥匙99露出。因此,可藉由检查该钩111是否通过该接合窗65露出而容易地确认该机械钥匙99是否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
现结合图19至26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为简明起见,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零件相同的零件给予类似或相同的标号。
如图19所示,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相同,本实施例的便携设备139包括主体141及机械钥匙143。如图20所示,该主体141包括壳体145、电路板18及电池21。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相同,该壳体145呈卡片形且包括电路板收容部23及电池收容部25。另外,该壳体145包括与第二实施例机械钥匙收容部类似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包括匙刃收容部位60及把手收容部位61。
另外,如图19所示,该壳体145包括与第三实施例的方式相同的第七缺口部103。在与第二及第三实施例接合窗65相同的位置上,接合窗147延伸通过该壳体145的上壁145a进入机械钥匙收容部59的把手收容部位61(参见图20)。该接合窗147的截面为矩形。
如图20及21所示,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机械钥匙143包括钥匙板149、上握部件151、为金属片的板簧(leaf spring)153以及下握部件155。参见图22,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相同,该钥匙板149由金属制成且包括匙刃部39及把手基部157。另外,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相同,尽管图中未示,该匙刃部39为机器加工(刻痕或开槽)。
该把手基部157藉由从该第三实施例的把手基部115除去该第二缺口部43而形成。与该第三实施例把手基部115的第二缺口部43相同的位置有比该第三缺口部43宽的第八缺口部159。以该第三实施例把手基部115的相同方式,薄部161以该机械钥匙143的插入方向从该第八缺口部159延伸。本实施例中,该薄部161为大致矩形。该薄部161的就该机械钥匙143插入方向而言的前端处的两拐角为圆角。
参见图21及22,把手基部157有位于该薄部161的相对的两侧的上嵌合部163及下嵌合部165。每个该上嵌合部163及下嵌合部165都为大致矩形并且其就该机械钥匙143的插入方向而言的前拐角为圆角。当机械钥匙143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上嵌合部163及下嵌合部165分别朝对该壳体145的上壁145a(参见图19)及下壁(未示)。
以与该第三实施例把手基部115相同的方式,配合孔167延伸通过该把手基部157的薄部161。本实施例中,该配合孔167的截面为钟形。该配合孔167就该机械钥匙143插入方向而言的前端为直的。该机械钥匙143容纳入该机械钥匙59时(参见图20),该配合孔167与该壳体145的接合窗147交叠(参见图19)。
参见图21及23,该上握部件151由树脂制成且形状为嵌入且填满该上嵌合部163。以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握凸部125从该上握部件151向该钥匙板149外凸出。
矩形弹簧孔169延伸通过该上握部件151。该矩形弹簧孔169的尺寸与该壳体145的接合窗147的尺寸大致相同(参见图19)。该机械钥匙143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参见图20),该矩形弹簧孔169与该接合窗147交叠。另外,第三熔接凸部171从该上握部件151向该钥匙板149凸出。从上方观察该机械钥匙143时,该第三熔接凸部171的截面为拱形。该上握部件151嵌入该钥匙板149的上嵌合部163时,该第三熔接凸部171的尺寸及位置为与该第八缺口部159接合(图22)。另外,该第三熔接凸部171的凸出长度大致与该钥匙板149的薄部161的厚度相等。
一支点凸部173亦从该上握部件151向该钥匙板149凸出。该支点凸部173为圆柱形且形成于该矩形弹簧孔169与该第三熔接凸部171之间。该支点凸部173的凸出长度大致与该第三熔接凸部171的凸出长度相等。
如图23所示,第四熔接凸部175及第五熔接凸部177从该上握部件151向该钥匙板149凸出。第四熔接凸部175及第五熔接凸部177呈带状、相互对称,且将该矩形弹簧孔169及支点凸部173夹在中间。该第四熔接凸部175及第五熔接凸部177的形状为可嵌入该钥匙板149的配合孔167(参见图22)。该上握部件151嵌入该钥匙板149的上嵌合部163,该第四熔接凸部175及第五熔接凸部177嵌入该配合孔167。该第四熔接凸部175及第五熔接凸部177的凸出长度大致与该第三熔接凸部171的凸出长度相等。
如图21及24所示,板簧153为大致矩形且为金属制成的薄板。该板簧153的尺寸为嵌入该钥匙板149的配合孔167(参见图22)。一支点凸部孔179延伸通过该板簧153。该支点凸部孔179靠近该板簧153的一端。另外,该支点凸部孔179的直径稍大于该支点凸部173的直径。该板簧153上形成有拱181。该拱181靠近该板簧153的另一端。挠曲板簧以形成截面为半圆形的拱181。本实施例中,板簧153为冲压而成。
参见图21及25,该下握部件155由树脂制成且形状为可嵌入该钥匙板149的下嵌合部165。该下握部件155嵌入该下嵌合部165时,该下握部件155填满该下嵌合部165且与该机械钥匙143的下表面143a齐平。板簧支撑部183从该下握部件155向该钥匙板149凸出。该板簧支撑部183的形状制成为当该下握部件155嵌入该下嵌合部165时,板簧支撑部183嵌入上握部件151的第四熔接凸部175与第五熔接凸部177间(参见图23)。另外,板簧支撑部183包括用于该下握部件155嵌入该下嵌合部135容纳该支点凸部173的圆柱形支点凹部165。该机械钥匙143的就该机械钥匙143插入方向而言的前侧形成有倾斜表面187。该倾斜表面187的高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加。
下握部件155嵌入该钥匙板149的下嵌合部165。在此状态下,下握部件155的板簧支撑部183嵌入上握部件151的第四熔接凸部175与第五熔接凸部177之间。另外,该上握部件151的支点凸部173嵌入该下握部件155的该支点凹部185。在此状态下,该上握部件151的第三凸部171、第四凸部175及第五凸部177熔接至该下握部件155。如图21所示,该上握部件151与该下握部件155间形成有与该矩形弹簧孔169连通的的回缩腔体189。
该板簧153位于该上握部件151与该下握部件155之间。更具体地,处于该上握部件151的支点凸部173插入通过该支点凸部孔179的状态,藉由将该支点凸部173嵌入该下握部件155的支点凹部185,该板簧153以悬臂状态嵌入该上握部件151与该下握部件155之间。该板簧153设置在该第四熔接凸部175与第五熔接凸部177之间。该板簧153的拱181朝该上握部件151凸出。另外,该板簧153的位置及尺寸为可以插入通过该上握部件151的矩形弹簧孔169。因此,如图20及21所示,该板簧153通过该矩形弹簧孔169从该机械钥匙143露出。
向板簧153施加朝着该下握部件155的力使得板簧153在支点凸部孔179周围朝该回缩腔体189可弹性地挠曲。在该机械钥匙143中,上握部件151、板簧153及下握部件155形成把手191。
为了将机械钥匙143插入该壳体145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首先用手指拿着机械钥匙143的把手191,且从钥匙板149的匙刃部39开始将该机械钥匙143插入机械钥匙收容部59。随着机械钥匙143移入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自把手191向外凸出的板簧153的拱181压抵机械钥匙收容部59的壁表面。其结果是,该板簧153可弹性地挠曲,且该拱181朝该机械钥匙143的回缩腔体189移动。这就减低了机械钥匙143插入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的阻力且使得该机械钥匙143能顺滑地移动。
进一步将机械钥匙143插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使匙刃部39及把手191分别置入该匙刃收容部位60及把手收容部位61。然后,机械钥匙143中的板簧153的拱181到达该拱181面对壳体145的接合窗147的位置。该板簧153的弹力使其与该接合窗147接合且使该板簧153弹性恢复至原状。这就防止了机械钥匙143从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掉出。在此状态下,如图19所示,该握凸部125与该壳体145的第七缺口部103接合且从该壳体145的第七缺口部103露出。
为了将机械钥匙143从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用手指拿着从该第七缺口部103露出的握凸部125以向该机械钥匙143施加用于将该机械钥匙143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的力。其结果是,向该拱181施加了大于板簧153的拱181与接合窗147的接合力的力。这使该板簧153的拱181可弹性地挠曲进入回缩腔体189且使拱181从接合窗147脱离。进一步施加力至机械钥匙143使得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的机械钥匙143及位在回缩腔体189中的拱181移动直至该机械钥匙143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
本实施例有如下优点。
(21)当机械钥匙143容纳在主体141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设置在机械钥匙143中的板簧153上的拱181与机械钥匙收容部59的接合窗147接合。因此,该机械钥匙143与该主体141的接合可由简单结构实现,且消除了使用锁扣部件的需要。这使得该便携设备139的零件数量减少、小型化且改善了便携性。
(22)具有该拱181的板簧153由弹性金属制成。因此,机械钥匙143容纳在主体141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板簧153可弹性地挠曲以使机械钥匙143顺滑地移动。与该接合窗147接合的、起接合凸部作用的拱181与该板簧153一体形成。这使得该便携设备139的零件数量减少。另外,由于该板簧153由金属制成,相较由该树脂制成的该板簧153具有更高耐用性。这进一步确保该机械钥匙143与该主体141之间的接合。
(23)机械钥匙143包括回缩腔体189。因此,将机械钥匙143插入主体141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板簧153进入该回缩腔体189。这保证了板簧153可弹性地挠曲、且使机械钥匙143更加顺滑地移动。
(24)主体141的壳体145包括第七缺口部103。因此,当机械钥匙143容纳在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机械钥匙143的一部分从该第七缺口部103露出。其结果是,藉由拿着该露出部分及向该露出部分施力,该机械钥匙143可容易地从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
(25)连通机械钥匙收容部59和主体141之外部的接合窗147用作接合该机械钥匙143的接合凹部。因此,接合凹部容易地藉由延伸通过该主体141的接合窗147形成,且接合凹部的形状得到简化。这保证了便携设备139的小型化。
(26)用作板簧153支点的支点凸部孔179位于拱181的就该机械钥匙143插入方向而言的后部。因此,从该支点凸部孔179到机械钥匙143受外力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在机械钥匙143插入过程中要比在机械钥匙143移除过程中要长。其结果是,使拱181弹性地挠曲的力在机械钥匙143插入过程中比在机械钥匙143移除过程中要小。这就防止了机械钥匙143从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掉落且方便机械钥匙143插入机械钥匙收容部59。
(27)当机械钥匙143容纳在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拱181通过接合窗147从机械钥匙143中露出。因此,可藉由检查该拱181是否通过接合窗147露出而容易地确认机械钥匙143是否容纳在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
现结合图27至31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为简明起见,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零件相同的零件给予类似或相同的标号。
如图27及28所示,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相同,本实施例的便携设备193包括主体195及机械钥匙197。如图29所示,该主体195包括壳体199、电路板18及电池21。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相同,该壳体199呈卡片形且包括电路板收容部23及电池收容部25。另外,壳体199包括与第二实施例的机械钥匙收容部类似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机械钥匙收容部59包括匙刃收容部位60及把手收容部位61。
另外,如图27及28所示,壳体199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相同的第一缺口部33。另外,与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的方式相同,接合窗65延伸通过壳体199。如图29及30所示,本实施例中,机械钥匙197包括钥匙板201及挠性部件203。参见图31,与前述实施例的方式相同,钥匙板201由金属制成且包括匙刃部39及把手基部205。另外,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相同,尽管图中未示,该匙刃部39为机器加工(刻痕与开槽)。
该把手基部205藉由从该第四实施例的把手基部157除去第八缺口部159、薄部171及配合孔167而形成。挠性部件嵌口207延伸通过该把手基部205的中间部分。该挠性部件嵌口207的截面大致为正方形。该把手基部205进一步包括沿挠性部件嵌口207的壁延伸的框形凸缘209。如图30所示,该凸缘209的厚度小于该钥匙板201的厚度。另外,凸缘209位于挠性部件嵌口207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如图29及30所示,挠性部件203由弹性树脂材料,如弹性体,制成。该挠性部件203的截面大致为正方形、且其形状为可配合入该钥匙板201的挠性部件嵌口207中。与把手部件205的凸缘209接合的槽211沿挠性部件203的外围延伸。挠性部件203以该槽211与该凸缘209相互接合的状态容纳在挠性部件嵌口207中,。挠性部件203可藉由任何方法(如插入模铸)附加至把手基部205。因此,该挠性部件203藉由相对高的接合力与该把手基部205接合。
接合凸部213自该挠性部件203凸出。该接合凸部213的形状及尺寸为当机械钥匙197容纳在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参见图29)可插入壳体199的接合窗65(参见图27)。更具体地,该接合凸部213的形状为截锥(truncated cone)且有直径稍小于接合窗65的直径的顶表面213a(参见图27)。
挠性部件203有从该接合凸部213向外延伸的薄部215。从上方观察机械钥匙197时,薄部215的截面大致为正方形。在挠性部件203中接合凸部213及薄部215相对侧上形成有盒形凹部217。该凹部217中构成回缩腔体219。挠性部件203亦有从凹部217的表面向下凸出进入该回缩腔体219的、与该接合凸部213相对的支撑凸部221。该支撑凸部221的截面为圆形。把手基部205及挠性部件203形成机械钥匙197的把手223。
为了将机械钥匙197插入该壳体199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首先用手指拿着该机械钥匙197的把手223,且从该钥匙板201的匙刃部39开始将该机械钥匙197插入机械钥匙收容部59。随着机械钥匙197移入机械钥匙收容部59,自把手223向外凸出的接合凸部213压抵机械钥匙收容部59的壁表面。其结果是,接合凸部213和薄部215可弹性地挠曲,且该接合凸部213朝机械钥匙197的回缩腔体219移动。这就减低了机械钥匙197插入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的阻力且使得机械钥匙197能顺滑地移动。
将机械钥匙197进一步插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使匙刃部39及把手223分别设置在匙刃收容部位60及把手收容部位61中。然后,机械钥匙197中的接合凸部213到达接合凸部213面对壳体199的接合窗65的位置。接着,挠曲的接合凸部213及薄部215弹性地恢复至其原始位置且接合凸部213与接合窗65接合。这就防止了机械钥匙197从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掉出。在此状态下,如图27所示,该机械钥匙197的把手基部205的一部分从壳体199的第一缺口部33露出。
为了将机械钥匙197从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用手指拿着从该第一缺口部33露出的该把手基部205的部分以向该机械钥匙197施加用于将机械钥匙197从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的力。其结果是,向接合凸部213施加了大于该接合凸部213与接合窗65的接合力的力。这使接合凸部213可弹性地挠曲进入回缩腔体219且使接合凸部213从接合窗65脱离。进一步施加力到该机械钥匙197使得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的机械钥匙197及位于回缩腔体219的接合凸部213移动直至机械钥匙197从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
本实施例有如下优点。
(28)当机械钥匙197容纳在该主体195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设置在机械钥匙197上的接合凸部213与机械钥匙收容部59的接合窗65接合。因此,机械钥匙197与主体195的接合可由简单结构实现,且消除了使用锁扣部件的需要。这使得该便携设备193的零件数量减少、小型化且改善了便携性。
(29)机械钥匙197的接合凸部213由弹性树脂材料,如弹性体,制成。因此,机械钥匙197容纳在主体195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接合凸部213及其外围可弹性地挠曲以使机械钥匙197能顺滑地移动。
(30)回缩腔体219形成在紧靠机械钥匙197的接合凸部213之处。因此,将机械钥匙197插入主体195的机械钥匙收容部59时,接合凸部213可弹性地挠曲进入回缩腔体219。该接合凸部213的移动使机械钥匙197能顺滑地移动。
(31)主体195的壳体199包括第一缺口部33。因此,机械钥匙197容纳在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机械钥匙197的一部分通过该第一缺口部33露出。由此,藉由拿着该露出部分及向该露出部分施力,机械钥匙197可容易地从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移除。
(32)机械钥匙197的接合凸部213与有相对高的摩擦系数(从而在使用该机械钥匙197时增加握力)的挠性部件203一体形成。这就减少了机械钥匙197的零件数量,使便携设备能小型化且改善便携性。
(33)连通该机械钥匙收容部59和主体195之外部的接合窗65用作接合机械钥匙197的接合凹部。因此,该接合凹部容易地藉由延伸通过该主体195的接合窗65形成,且接合凹部的形状得到简化。这保证了便携设备193的小型化。
(34)机械钥匙197容纳在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时,接合凸部213通过接合窗65自壳体199露出。因此,可藉由检查接合凸部213是否通过接合窗65露出而容易地确认机械钥匙197是否容纳在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本发明可由许多其它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特定形式实现。特别地,应理解本发明可由下列形式实现。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实施例中,接合凸部(即接合凸部50及213、球形部91及拱181)设置在机械钥匙14、55、143及197上。然而,这些接合凸部可设置在主体12、54、141及195上作为代替。在此情形下,容纳这些接合凸部的接合凹部设置在机械钥匙14、55、143及197上。
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接合凸部50及213、球形部91、钩111及拱181由弹性材料制成。然而,接合凸部50及213、球形部91、钩111及拱181可由非弹性材料制成。
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机械钥匙14、55、99、143及197分别包括回缩腔体51a、82、135、189及219。然而,机械钥匙14、55、99、143及197并不必须包括回缩腔体51a、82、135、189及219。
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主体12、54、97、141及195包括缺口部33、62及103。然而,主体12、54、97、141及195并不必须包括缺口部33、62及103。进一步地,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缺口部33、62及103可为任何形状只要机械钥匙14、55、99、143及197可容易地从机械钥匙收容部27及59移除。例如,该缺口部103的形状可为矩形的截面。改变该缺口部33、62及103的形状时,该弯折部73及该握凸部125应相应改变。例如,该握凸部125为矩形的截面。
第二至第五实施例中,接合窗65及147用作容纳机械钥匙55、99、143及147之接合凸部的接合凹部。然而,也可使用具有其它形状的接合凹部。例如,可使用不延伸通过该壳体57、101、145及199的接合凹部。
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接合凸部50及213分别与握部37及有相对高的摩擦系数的挠性部件203一体形成。然而,该接合凸部50及213可分别地与握部37及挠性部件203分开形成。
第二和第四实施例中,球形部91及拱181分别藉由冲压接合板69及板簧153形成。然而,球形部91及拱181也可通过其它方法形成。另外,球形部91及该拱181可分别地与接合板69及板簧153分开形成。
第二实施例中,球形部91具有球形表面。然而,球形部91可为其它形状。例如,球形部91可为截锥的形状。
第三实施例中,弹簧109为等径。然而,如图32所示,可使用圆锥形弹簧224(离钩111越近时直径越小)来作为代替。在此情形下,当向钩111施力使弹簧224可弹性地挠曲时,在该弹簧224被压缩时该弹簧224有小的交叠卷绕。这使得机械钥匙99中有更多空间。
第三实施例中,下握部件107及上握部件113为热熔接且相互固定在一起。作为代替,下握部件107及上握部件113也可为从一开始就一体形成。
第四实施例中,拱181形成在板簧153上。然而,拱181也可形成在与该板簧153隔开的一金属板上。在此情形下,如图33所示,拱181可设置在金属板225的中间部分,且支点凸部孔227及229可形成在金属板225的两端。金属板225藉由该支点凸部孔227及229固定在机械钥匙143中。此情形下,板簧153的悬臂结构变为两端支撑结构。
第四实施例中,用作板簧153之支点的支点凸部孔179位于朝着机械钥匙143的就机械钥匙插入方向而言的后部。然而,板簧153可设置在机械钥匙143中以使支点凸部孔179位于朝着机械钥匙143的前部。
第二至第五实施例中,球形部91、钩111、拱181及接合凸部213通过接合窗65与147及弹簧孔127露出。然而,球形部91、钩111、拱181及接合凸部213也可不被露出。此情形下,接合窗65与147及弹簧孔127可用透明材料覆盖。这使得可从视觉上确认球形部91、钩111、拱181及接合凸部213。由此,可容易地检查机械钥匙55、99、143及197是否容纳在机械钥匙收容部59中。
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中,便携设备11、53、95、139及193呈卡片形。然而,该便携设备11、53、95、139及193也可为其它任何形状。
目前的这些例子及实施例是为阐明之目的而非限制,且本发明不应由在此设定的细节所限定,并可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等同物之内进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用于与机动车通信的便携设备,所述便携设备包括:
主体;
形成在所述主体中的机械钥匙收容部;
可容纳在所述机械钥匙收容部中的机械钥匙,所述机械钥匙以预定方向插入所述机械钥匙收容部,且当所述机械钥匙容纳在所述机械钥匙收容部中时可从所述机械钥匙收容部移除;
可与所述机械钥匙接合且形成在所述机械钥匙收容部上的第一接合部;以及
可与所述机械钥匙收容部的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且形成在所述机械钥匙上的第二接合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形成为以与所述机械钥匙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中之一为凹部、并且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中另一为凸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合部是弹性地可挠曲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钥匙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具有在所述机械钥匙上、邻近所述第二接合部设置的回缩腔体,所述回缩腔体形成为可使所述第二接合部在所述机械钥匙插入所述机械钥匙收容部过程中可朝所述回缩腔体弹性地挠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为凹部,且所述第二接合部为凸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钥匙包括把手,且所述接合部设置在所述机械钥匙的所述把手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钥匙包括附加至所述把手的金属板,且所述第二接合部形成在所述金属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为板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设置在所述把手上以沿所述机械钥匙的插入方向延伸,且所述板簧具有的不固定的第一端以及由所述把手支撑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就所述机械钥匙插入方向而言的后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从所述机械钥匙收容部向所述主体外延伸,并且在所述机械钥匙容纳在所述机械钥匙收容部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接合部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且通过所述第一接合部从所述主体露出。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钥匙包括用于以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弹簧,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部为设置在所述弹簧上的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形成为离所述钩越近的直径越小。
12.如权利要求3至11任一项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钥匙容纳在所述机械钥匙收容部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接合部设置在所述回缩腔体与所述第一接合部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在所述机械钥匙容纳在所述机械钥匙收容部中的状态下,用于露出部分的所述机械钥匙的缺口部。
14.一种用于以预定方向插入便携式机动车通信设备而容纳在所述便携设备中、且在容纳于所述便携设备中时可被移除的机械钥匙,所述便携设备包括便携设备接合部,所述机械钥匙包括:
把手;以及
形成在所述把手上的机械钥匙接合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钥匙接合部可与所述便携设备接合部接合,所述机械钥匙接合部为凹部或凸部、且形成为以与所述机械钥匙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钥匙接合部为弹性地可挠曲;以及
所述把手包括邻近所述机械钥匙接合部设置的回缩腔体,所述回缩腔体形成为可使所述机械钥匙接合部在所述机械钥匙插入所述机械钥匙收容部过程中朝所述回缩腔体可弹性地挠曲。
CN2006101291705A 2005-09-01 2006-08-31 便携设备及机械钥匙 Active CN19242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53970 2005-09-01
JP2005253970A JP4695463B2 (ja) 2005-09-01 2005-09-01 携帯機
JP2005253970 2005-09-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4263A true CN1924263A (zh) 2007-03-07
CN1924263B CN1924263B (zh) 2012-01-25

Family

ID=378021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3661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5684Y (zh) 2005-09-01 2006-08-31 便携设备及机械钥匙
CN2006101291705A Active CN1924263B (zh) 2005-09-01 2006-08-31 便携设备及机械钥匙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3661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5684Y (zh) 2005-09-01 2006-08-31 便携设备及机械钥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90233B2 (zh)
JP (1) JP4695463B2 (zh)
CN (2) CN20098568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409A (zh) * 2009-03-16 2012-02-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子钥匙
US8171764B2 (en) 2009-03-26 2012-05-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lock
CN104063917A (zh) * 2013-03-21 2014-09-24 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子钥匙及其安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0905A (ja) * 2004-04-02 2005-10-20 Tokai Rika Co Ltd 携帯機のケース構造
JP4695463B2 (ja) * 2005-09-01 2011-06-0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携帯機
US8528374B2 (en) * 2005-11-29 2013-09-10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Portable device including mechanical key
WO2008067276A1 (en) * 2006-11-27 2008-06-05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Us, Inc. Key fob assembly
JP5313614B2 (ja) * 2008-10-06 2013-10-0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携帯機
CN101638951B (zh) * 2009-05-22 2011-11-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遥控钥匙
US8485008B2 (en) * 2010-03-11 2013-07-1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Us, Inc. Automotive key fob having an anti key rattle spring
JP5168602B2 (ja) * 2010-08-02 2013-03-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携帯型無線キー
JP5561548B2 (ja) * 2010-11-08 2014-07-30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組立体の組付構造
JP5557829B2 (ja) * 2011-12-07 2014-07-23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車両用携帯機
US8833122B2 (en) * 2012-02-24 2014-09-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Key fob transport clip
FR3008124A1 (fr) * 2013-07-02 2015-01-09 Johnson Contr Automotive Elect Module mecanique et cle
FR3010282B1 (fr) * 2013-09-09 2016-06-10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Boitier de cle
DE102014004806A1 (de) * 2014-04-03 2015-10-0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schlüssel mit Notschlüssel
KR101857419B1 (ko) * 2016-10-24 2018-05-14 주식회사 서연전자 차량용 메커니컬 키
US11027699B2 (en) 2019-09-13 2021-06-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ckup key with wireless capabilities
US11566443B2 (en) 2019-09-13 2023-01-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olding backup key
KR20210036076A (ko) * 2019-09-25 2021-04-0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키 어셈블리
GB202108644D0 (en) * 2021-06-17 2021-08-04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Smart ke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16655A (en) * 1939-08-08 1943-04-13 Swank Inc Combination key and knife
DE3769923D1 (de) * 1986-10-20 1991-06-13 Siemens Ag Geraet zum fernsteuern einer mit einem empfaenger ausgeruesteten schliessanlage, insbesondere fuer kraftfahrzeuge.
US5051724A (en) * 1990-05-31 1991-09-24 Carl R. Morrow Key security device
JP2509894Y2 (ja) * 1993-03-01 1996-09-04 高橋金物株式会社 ドア錠
JP3298736B2 (ja) * 1994-04-28 2002-07-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携帯式電装装置
DE59906458D1 (de) * 1998-12-16 2003-09-04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Elektronischer schlüssel,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JP3751471B2 (ja) 1999-05-11 2006-03-0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電子部品内蔵キー装置
JP3545647B2 (ja) * 1999-06-11 2004-07-21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電子キイ構造
US6386007B1 (en) * 1999-06-14 2002-05-14 Siemens Automotive Corporation Key fob with valet and car locator feature
JP2003113683A (ja) * 2001-10-03 2003-04-18 Alps Electric Co Ltd リモコン装置のメカキー取付構造
JP2003307054A (ja) 2002-04-15 2003-10-31 Nissan Motor Co Ltd 電子キー用携帯機の構造
US6672118B1 (en) * 2002-07-08 2004-01-06 Edward E. Wrigh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aining keys
JP2004068417A (ja) 2002-08-06 2004-03-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装置の携帯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47715B2 (ja) * 2002-12-11 2008-02-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及び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用携帯機
DE10322853A1 (de) * 2003-05-21 2004-12-16 Volkswagen Ag Schlüssel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2004353404A (ja) * 2003-05-30 2004-12-16 Denso Corp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の携帯機
JP2005083011A (ja) * 2003-09-05 2005-03-31 Denso Corp 車両用電子キーシステムの携帯機及び車両用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JP2005120634A (ja) * 2003-10-15 2005-05-12 Tokai Rika Co Ltd ホルダ
JP4643152B2 (ja) * 2004-01-30 2011-03-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の携帯機
JP4695463B2 (ja) * 2005-09-01 2011-06-0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携帯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409A (zh) * 2009-03-16 2012-02-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子钥匙
US8171764B2 (en) 2009-03-26 2012-05-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lock
CN104063917A (zh) * 2013-03-21 2014-09-24 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子钥匙及其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90233B2 (en) 2010-04-06
CN1924263B (zh) 2012-01-25
JP2007063921A (ja) 2007-03-15
JP4695463B2 (ja) 2011-06-08
CN200985684Y (zh) 2007-12-05
US20070044525A1 (en) 200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4263A (zh) 便携设备及机械钥匙
CN1064184C (zh) 一种布线构造
CN1515128A (zh) 车辆用扬声器及其安装结构
CN1090434C (zh) 电话机保持器
CN1160808C (zh) 电池组件、电池装载器及具有电池装载机构的电子设备
CN1252872C (zh) 具有将卡锁紧在安装位置上的锁紧机构的卡用连接装置
CN1216441C (zh) 卡连接器
CN1149812C (zh) 翻开型便携式电话机和它的铰接机构
CN1143502C (zh) 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
CN1290051C (zh) 卡连接器
CN101074057A (zh) 保温箱的开闭装置
CN1202433A (zh) 电话机保持器
CN1933252A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782459A (zh) 旋转阻尼器
CN1961157A (zh) 卡子
CN1788175A (zh) 密封-处理室-开口的方法与装置
CN1914392A (zh) 用于将如锁、铰链部分、把手的配件装置装配到薄壁中的开口中的夹子紧固件
CN1755090A (zh) 空气滤清器的铰链机构
CN1812245A (zh) 超声波驱动装置
CN1258200C (zh) 杠杆开关及使用该开关的检测装置
CN1881503A (zh) 多向输入装置
CN1220999C (zh) 按钮开关
CN1199009C (zh) 备有供电装置的密闭式电动压缩机及冷藏库
CN1658349A (zh) 限位开关
CN1240572C (zh) 连接器保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