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2992A - 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82992A CN1882992A CNA2004800335724A CN200480033572A CN1882992A CN 1882992 A CN1882992 A CN 1882992A CN A2004800335724 A CNA2004800335724 A CN A2004800335724A CN 200480033572 A CN200480033572 A CN 200480033572A CN 1882992 A CN1882992 A CN 18829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tooth
- light picker
- wheel portion
- disc hol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6—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Moving Of Heads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Abstract
光盘装置(1)具有进给齿轮(64)、托架齿轮(13)、马达(62),所述进给齿轮(64)与和光拾取器(57)一体形成的齿条部(57a)结合;所述托架齿轮(13)在回转台(52)的升降以及盘托架(12)的移动中使用;所述马达(62)为这些共同的驱动源。进给齿轮(64)的齿数和托架齿轮(13)的齿数相同,按照进给齿轮(64)和托架齿轮(13)的转数比为1∶1的比例,从进给齿轮(64)向托架齿轮(13)传递旋转。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通过共用的驱动源,进行拾取器进给动作、回转台升降动作以及盘运送动作,提高光盘装置的组装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对于例如激光唱盘(CD)或者数字化视频光盘(DVD)等的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重放的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盘装置中存在具有通过设置在装置的前面的开口部可突出以及缩回的盘托架的光盘装置。在将光盘载置在从开口部突出的盘托架上后,通过使盘托架缩回到装置内,将光盘收纳在装置内的规定的位置。在收纳了光盘后,回转台上升,抬起光盘,光盘被夹持在回转台和夹持器之间。在该状态下,回转台旋转,以规定的转数使光盘旋转,光拾取器在光盘的外周位置和内周位置之间往复移动,进行针对光盘的数据区域的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重放。
在这种形式的光盘装置中,作为需要马达等的驱动力的动作,具有下述4个动作,即,使盘托架往复移动,运送光盘的盘运送动作、使回转台在下降位置和上升位置之间升降的回转台升降动作、旋转驱动回转台,使光盘旋转的盘旋转动作,以及使光拾取器往复移动的拾取器进给动作。
一般,在上述4个动作中,盘运送动作以及回转台升降动作是通过共用的一个马达连续进行的,而盘旋转动作以及拾取器进给动作是分别通过专用的马达进行的。即,一般是上述的4个动作由3个马达来进行。
对此,提出了下述的光盘装置,该光盘装置的构成是用一个马达连续进行盘运送动作、回转台升降动作以及拾取器进给动作这三个动作,用其他的马达进行盘旋转动作,据此,通过两个马达进行上述4个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2-93013号公报(第15-18页,图2)。
专利文献1所述的光盘装置具有凸轮齿轮,该凸轮齿轮在外周的一部分上具有没有形成齿的部分(作为缺齿部。),在该凸轮齿轮上也形成用于升降回转台的凸轮槽。在进行拾取器进给动作时,通过使凸轮齿轮的缺齿部与属于被马达驱动的齿轮列的一个齿轮(承载齿轮)相对,来遮断向回转台侧以及盘托架侧的旋转传递。另外,在凸轮齿轮旋转,升降回转台时,通过使凸轮齿轮的缺齿部与盘托架移动用(即,盘运送用)的齿轮相对,来遮断向盘托架侧以及拾取器侧的旋转传递。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光盘装置中,存在着在盘托架处于收纳结束位置的状态下,必需使凸轮齿轮的缺齿部与上述承载齿轮相对等的、在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上的严格的限制。因此,在组装光盘装置时,需要使盘托架向收纳结束位置移动,在该状态下,进行其他零件的组装。其结果为,存在着在零件的组装顺序上产生制约,组装性不良的问题。
另外,在排出光盘后的处于突出状态的盘托架被外力强行推入到装置内部的情况下等,存在着盘运送用的齿轮与上述凸轮齿轮的相对位置错开(例如,从正常的结合状态错开几个齿)的可能性。其结果为,即使是在盘托架移动到收纳结束位置后,转移到回转台升降动作的阶段,凸轮齿轮的缺齿部也没有与盘运送用的齿轮相对,存在着没有遮断向盘托架侧的旋转传递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也会由于在组装时的零件安装错误等而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点而产生,以提供一种可以通过1个驱动源,进行拾取器进给动作、回转台升降动作以及盘运送动作,并且组装性优异的光盘装置为目的。
有关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具有主机架、盘托架、回转台、横动机架、光拾取器、共用的马达。
所述盘托架可在从所述主机架突出的方向及其相反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运入或者排出光盘;
所述回转台使由所述盘托架运入的所述光盘旋转;
所述横动机架支承所述回转台,并被支承在所述主机架上,能够在由所述回转台可对所述光盘进行保持的保持位置和从该保持位置缩回的缩回位置之间摆动;
所述光拾取器对通过所述回转台旋转的所述光盘进行信号的记录或者重放;
所述共用的马达产生用于所述光拾取器的进给、所述横动机架的摆动以及所述盘托架的移动的驱动力。
有关本发明的光盘装置还具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齿条部、滑动齿条、滑动部件、触发部件。
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马达的驱动力旋转;
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来自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传递而旋转;
所述齿条部与所述光拾取器一体地设置,与所述第一齿轮结合并移动,并且,在达到规定的结合解除区域时,解除与所述第一齿轮的结合;
所述滑动齿条相对于所述光拾取器的所述齿条部可相对移动地设置,与所述第一齿轮结合并移动;
所述滑动部件具有可与所述第二齿轮结合的结合部和使所述横动机架在所述保持位置和所述缩回位置之间摆动的凸轮部;
所述触发部件在所述齿条部和所述第一齿轮的结合被解除的状态下,与所述滑动齿条连动地移动,使所述滑动部件移动到与所述第二齿轮的结合位置。
在有关本发明的光盘装置中,进一步其构成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具有数量相同的齿数,按照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转数比为1∶1的比例,从所述第一齿轮向所述第二齿轮传递旋转。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光盘装置,因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具有数量相同的齿数,按照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转数比为1比1的比例传递旋转,所以借助滑动齿条被第一齿轮驱动的滑动部件与第二齿轮啮合时的、第一齿轮的相位和第二齿轮的相位总是处于一定的关系(即,啮合相位总是一定),不会受到因第一和第二齿轮以及中间齿轮等的组装时的相位的影响。因此,可以将旋转的第二齿轮和滑动部件的结合部(齿条部)的前端齿切实地啮合。即,由于在组装光盘装置时,可以不必考虑第一和第二齿轮以及中间齿轮的相位进行组装,所以提高了组装性。其结果为,可以得到能够通过1个驱动源进行拾取器进给动作、回转台升降动作以及盘运送动作,并且组装性优异的光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上方所见到的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盘托架突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从斜下方所见到的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盘托架突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从斜上方所见到的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盘托架缩回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斜下方所见到的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盘托架缩回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横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进给齿轮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触发板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主机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凸轮滑块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在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光拾取器处于光盘的外周侧的位置的状态下的横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在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光拾取器在最内周位置移动的状态下的横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在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滑动齿条从图1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移动到内周侧的状态下的横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在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回转台上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在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回转台下降的状态的横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在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从回转台升降动作向盘运送动作转移前的阶段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在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从回转台升降动作向盘运送动作转移的阶段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在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从回转台升降动作向盘运送动作转移后的阶段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光盘装置、10承载单元、11主机架、12盘托架、12a齿条部、12b第一导槽、12c第二导槽、12d第三导槽、13托架齿轮、13a大齿轮部、13b小齿轮部、15凸轮滑块、15c突起部、15d齿条部、18夹持器、50横动单元、51横动机架、51c升降用突起部、52回转台、54主轴马达、57光拾取器、57a齿条部、58滑动齿条、59弹簧、62马达、64进给齿轮、64a小齿轮部、64b大齿轮部、64c中齿轮部、65第一中间齿轮、66第二中间齿轮、69触发板、69a突起部、69b凸轮槽、70中继基板、72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基本构成>
首先,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
图1以及图2是分别从斜上方以及斜下方所见到的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的盘托架突出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以及图4是分别从斜上方以及斜下方所见到的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的盘托架缩回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光盘装置1具有主机架11和可摆动地支撑在该主机架11上的横动机架51。主机架11是构成光盘装置1的基体的构成要素,在该主机架11上安装着可在突出以及缩回方向往复移动的盘托架12。主机架11具有可收纳盘托架12以及横动机架51的框状体11p,在该框状体11p上,形成可插通盘托架12的开口部11h。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盘托架12的突出以及缩回方向规定为Y方向。以盘托架12的缩回方向为+Y方向,以突出方向为-Y方向。另外,在盘托架12的光盘的载置面上,将与上述Y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X方向。面向+Y方向,以右侧为+X方向,以左侧为-X方向。另外,将与盘托架12的光盘的载置面正交的方向规定为Z方向。以光盘的载置面侧为+Z方向,以相反侧为-Z方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以+Z方向为上方,以-Z方向为下方进行说明。
盘托架12是可收纳在框状体11p内的大致矩形状的板状体,在其一方的面(图1中的上面)上,具有载置光盘的载置面12f。盘托架12如图1所示,通过开口部11h突出到主机架11的外部,另外,如图3所示,通过开口部11h缩回到主机架11的内部。在盘托架12突出到主机架11的外部的状态下,将光盘载置在载置面12f上,接着,通过使盘托架12缩回到主机架11内,光盘被运入光盘装置1内。通过使盘托架12从该状态突出移动到主机架11的外部,光盘被排出。
在主机架11的上侧(+Z方向侧),从上方跨越盘托架12地设置夹持板11q。夹持板11q在其X方向中央部,具有用于保持光盘的可自由旋转的夹持器18。为了不与沿Y方向往复移动的盘托架12以及光盘干涉,该夹持器18被安装在与盘托架12以及光盘的通过区域相比的上侧(+Z方向侧)。另外,在夹持器18的内部收纳着磁铁17(图8)。
横动机架51俯视时呈矩形状,具有可安装在框状体11p内的尺寸。横动机架51在+Y方向的端部,以X方向的摆动轴P1(图2以及图4)为中心可摆动地被支承在主机架11上。
即,如图4所示,从横动机架51的+Y方向端部(摆动轴侧端部)的X方向两侧面开始,一对摆动轴51a、51b(在图4中仅表示出摆动轴51a)向X方向外侧突出。另外,在主机架11上,形成保持摆动轴51a、51b的轴支承部11a、11b以及在这些轴支承部11a、11b内,保持摆动轴51a、51b的可弹性变形的轴保持部11c、11d。这些轴支承部11a、11b以及轴保持部11c、11d构成可转动地支撑摆动轴51a、51b的轴承部,据此,横动机架51可摆动地被支承在主机架11上。
如图1所示,在横动机架51的-Y方向的端部附近设置回转台52。该回转台52是在与上述的夹持器18之间夹持光盘的构件,由可被磁力吸引的铁等的材料形成的(或者是在一部分中含有由铁等的材料构成的吸附片)。回转台52被设置在主机架11上的夹持器18内的磁铁17吸引,在回转台52和夹持器18之间夹持光盘。在回转台52和夹持器18之间夹持着光盘的状态下,通过后述的主轴马达54(图5)的驱动力与光盘一体旋转。
另外,在横动机架51上,可在Y方向移动地支承着光拾取器57。该光拾取器57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重放。
如图2所示,横动机架51以及组装在横动机架51上的回转台52以及光拾取器57等的各零件构成横动单元50。另外,主机架11以及组装在主机架11上的盘托架12等的各零件构成承载单元10。
在盘托架12从主机架11突出到外部的状态下,横动机架51为了避免与回转台52以及光盘的干涉,以摆动轴P1为中心,使横动机架51的-Y方向端部向离开回转台52的方向(下方,即-Z方向)摆动,呈相对于主机架11倾斜的状态(图15)。另外,若盘托架12缩回到主机架11内,则在光盘到达回转台52的正上方位置的时刻,横动机架51以摆动轴P1为中心摆动,成为与主机架11平行的状态(图14),回转台52到达上升位置(可保持光盘的位置)。
由于回转台52的上升,夹持器18通过其内部的磁铁17的吸引力,被吸引到回转台52,光盘被夹持在夹持器18和回转台52之间。在该状态下,通过与回转台52直接连结的后述的主轴马达54的旋转驱动,光盘与回转台52一起以规定的转数旋转。再有,光拾取器57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Y方向)移动,将信息信号记录在光盘的数据区域,或者重放被记录在数据区域的信息信号。
下面,分别对横动单元50以及承载单元10进行详细说明。
<横动单元50>
图5是表示横动单元50的分解立体图。在横动机架51的+Y方向端部的X方向两侧面上,突出形成上述一对摆动轴51a、51b,另外,在横动机架51的-Y方向侧的端面上,突出形成升降用突起部51c。该升降用突起部51c与后述的凸轮滑块15的第一凸轮槽15a(图10)结合,使横动机架51摆动。
在横动机架51的-Y方向端部的附近,以主轴马达54的旋转轴54a朝向铅直上方(+Z方向)的状态安装着主轴马达54。在主轴马达54的旋转轴54a的前端部压入固定有回转台52的中心孔。若主轴马达54的旋转轴54a旋转,则回转台52与该旋转轴54a一起旋转。
在横动机架51中的光拾取器57的+X方向侧,设置着马达62,该马达62作为盘运送动作、回转台升降动作以及拾取器进给动作的共用的驱动源。在马达62的输出轴上安装着蜗轮63,通过马达62的旋转,蜗轮63旋转。马达62通过螺钉安装在横动机架51上,以相当于该蜗轮63的前进角的角度倾斜。
在横动机架51上还可旋转地支承着用于使光拾取器57在Y方向移动的进给齿轮(第一齿轮)64。如图6所示,进给齿轮64将大齿轮部64b、中齿轮部(传递齿轮部)64c以及小齿轮部(驱动齿轮部)64a分别设置在下段、中段以及上段并且相互同轴。大齿轮部64b、中齿轮部64c以及小齿轮部64a都是平齿轮。大齿轮部64b比中齿轮部64c节圆大,中齿轮部64c比小齿轮部64a节圆大。另外,中齿轮部64c的齿数与小齿轮部64a的齿数相同,中齿轮部64c的模数比小齿轮部64a的模数大。如图5所示,大齿轮部64b与安装在马达62的旋转轴上的蜗轮63结合。蜗轮63因为其轴向相对于进给齿轮64的旋转轴方向(Z方向)仅倾斜相当于蜗轮63(图5)的前进角的角度,所以即使进给齿轮64的大齿轮部64b是平齿轮,也可以结合。
在横动机架51上,可旋转地支承着第一中间齿轮65以及第二中间齿轮66。第一中间齿轮65以及第二中间齿轮66都是平齿轮,以Z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旋转地被支承。第一中间齿轮65总是与进给齿轮64的中齿轮部64c结合。第二中间齿轮66总是与第一中间齿轮65以及后述的托架齿轮13结合,将进给齿轮64的旋转传递到托架齿轮13。
光拾取器57配置在横动机架51的+Z方向侧。该光拾取器57被轴状的主轴引导器60在Y方向可移动地支承,该轴状的主轴引导器60从回转台52朝向横动机架51的+Y方向侧端部,沿Y方向配设。主轴引导器60的+Y方向端部通过碟形弹簧61固定在横动机架51上,主轴引导器60的-Y方向端部嵌合在形成于横动机架51上的未图示出的轴承孔上。光拾取器57在其+X方向的端部附近具有主轴引导器60插通的插通孔,沿着主轴引导器60,在Y方向被移动引导。另外,在光拾取器57的-X方向端部,设置可在横动机架51上滑动的滑动部57c(图11)。
在光拾取器57的+X方向端部设置着在Y方向延伸的齿条部57a。该齿条部57a隔着主轴引导器60,形成在与光拾取器57的主部相反的一侧。在齿条部57a上,设置可相对于齿条部57a在Y方向相对移动的滑动齿条58。在滑动齿条58上形成齿,该齿具有与齿条部57a相同的排列以及形状(除齿宽外)。光拾取器57的齿条部57a以及滑动齿条58均与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图6)结合。
在滑动齿条58的长度方向(Y方向),形成有齿的区域(作为齿条齿形成区域)的长度比齿条部57a的齿条齿形成区域长。在齿条部57a上,设置向+Y方向弹压滑动齿条58的弹簧59,和在滑动齿条58相对于齿条部57a向+Y方向移动时的成为限制器的板59a。在图5所示的状态中,滑动齿条58的齿条齿形成区域的-Y方向端部与齿条部57a的齿条齿形成区域的-Y方向端部大致一致,并且滑动齿条58的齿条齿形成区域的+Y方向端部从齿条部57a的齿条齿形成区域的+Y方后端部向+Y方向仅仅突出规定量。
在光拾取器57的-Y方向端面(即,光盘的内周侧的端面)上,设置开关按压部57b。该开关按压部57b在光拾取器57到达可移动范围的-Y方向终端时,按压后述的开关72。在该状态下,光拾取器57(齿条部57a或者其以外的部分)与横动机架51侧的未图示出的固定部件接触,进行位置限制,使光拾取器57不会进一步向-Y方向移动。
在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重放时,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与齿条部57a以及滑动齿条58两者结合,通过进给齿轮64的旋转,齿条部57a以及滑动齿条58在Y方向移动。另外,在齿条部57a以及滑动齿条58超过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重放时的移动范围的-Y方向终端,进一步移动到-Y方向的区域(作为结合解除区域)中,齿条部57a和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的结合被解除,只有滑动齿条58和小齿轮部64a为继续结合的状态。若进给齿轮64进一步继续旋转,则仅仅是滑动齿条58抵抗弹簧59的弹压力,向-Y方向移动。另外,若使进给齿轮64向反方向旋转,使滑动齿条58向+Y方向移动,则通过弹簧59的弹压力,齿条部57a追从滑动齿条58,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再次与齿条部57a结合。包括进给齿轮64以及齿条部57a的机构,构成了使光拾取器57在光盘的内周位置和外周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拾取器驱动机构。
另外,弹簧59还具有抑制滑动齿条58与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结合时的背隙的功能。另外,在滑动齿条58中的-Y方向的端部上,突出形成可以与后述的触发板69的凸轮槽69b结合的突起部58a。
在横动机架51的-Y方向的端部附近,支承着可在X方向移动的触发板(触发部件)69。图7是从下方见到的触发板69的立体图。触发板69是其整体在X方向长的长形部件,在其-Y方向端部,突出形成可以与后述的凸轮滑块15的凸轮槽15a(图10)结合的突起部69a。该突起部69a也被插入主机架11侧的引导槽11f(图9),在Z方向引导触发板69。
在触发板69的下面(-Z方向侧的面)形成凸轮槽69b。该凸轮槽69b结合有滑动齿条58(图5)的突起部58a。凸轮槽69b在触发板69的+Y方向端面具有开口69e,在该开口69e的附近沿Y方向延伸,夹置着倾斜大致45度的区间,进一步向-X方向延伸。若滑动齿条58(图5)向-Y方向移动,则突起部58a通过开口69e与凸轮槽69b结合,通过突起部58a和凸轮槽69b的倾斜区间的滑动,触发板69向+X方向移动。
误动作防止壁69c从触发板69的开口69e的附近向+Y方向突出。误动作防止壁69c在光拾取器57位于信息记录或者再生时的移动范围内时,与滑动齿条58的突起部58a(图5)接触,据此,防止触发板69向+X方向的移动。另外,图7中符号69d所示的凹部避免了触发板69向+X方向移动时与周围部件(第二中间齿轮66等)的干涉。
如图5所示,在横动机架51的-Y方向侧安装着中继基板70。中继基板70连接着针对主轴马达54和马达62的信号线等。在该中继基板70上,安装着与光拾取器57的开关按压部57b接触的开关72。通过该开关72,检测光拾取器57位于其可移动范围的-Y方向终端。
<承载单元10>
接着,更详细地说明承载单元10的构成。图8是表示光盘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表示从下斜后方所见到的构成承载单元10的基体的主机架11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9所示,在主机架11的框状体11p上,形成与横动单元50(图5)的-Y方向端面相对的壁部11k,在该壁部11k上,形成横动机架51的升降用突起部51c结合的引导槽11e,和触发板69的突起部69a结合的引导槽11f。引导槽11 e是沿Z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槽。引导槽11f具有沿Z方向延伸的纵槽部11t,和从纵槽部11t的上端通过倾斜部向-X方向延伸的横槽部11s。通过使升降用突起部51c沿引导槽11e移动,横动机架51的-Y方向端部在Z方向被引导。另外,通过使触发板69的突起部69a沿引导槽11f的横槽部11s以及纵槽部11t依次移动,触发板69在X方向以及Z方向被依次引导。
如图2所示,在盘托架12的X方向两侧,分别形成在Y方向延伸的齿条部12a和引导槽12。再有,引导槽12c在从引导槽12d的-Y方向端部向-X方向侧仅倾斜规定角度的方向延伸,引导槽12b从该引导槽12c进一步向-X方向延伸。
如图8所示,在主机架11的-Y方向端部并且在-X方向端部的角部竖立设置着支轴部14,在该支轴部14上可旋转地支撑着托架齿轮13。托架齿轮13具有总是与横动单元50上的第二中间齿轮66结合的小齿轮部13b,和可以与盘托架12的齿条部12a结合的大齿轮部13a。大齿轮部13a和小齿轮部13b的齿数相同,大齿轮部13a的模数比小齿轮13b大。另外,小齿轮部13b的齿数(即,大齿轮部13a的齿数)与进给齿轮64(图6)的小齿轮部64a以及中齿轮部64c的齿数相同。按照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与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以及中齿轮部64c的转数比为1∶1的比例,向托架齿轮13传递旋转。
若在盘托架12的齿条部12a与托架齿轮13的大齿轮部13a结合的状态下,托架齿轮13旋转,则盘托架12从主机架11突出,或者缩回到主机架11内。即,进行盘运送。
在主机架11的-Y方向端部附近,设置可在X方向往复移动的凸轮滑块(滑动部件)15。图10是表示凸轮滑块15的立体图。凸轮滑块15具有X方向长的长板状的第一片15p,和铅直状地连接在其1个长边上的大致板状的第二片15q。
在第一片15p的-X方向端部,突出形成依次与盘托架12的引导槽12b、12c、12d(图2)结合的突起部15c。该凸轮滑块15在突起部15c被插入盘托架12的引导槽12b、12c、12d中的任意一个的状态下,被主机架11在X轴方向可往复移动地支撑。
在第一片15p的+X方向的一端部,形成可以与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结合的齿条部15d。该齿条部15d在凸轮滑块15可移动的范围的中央部分与小齿轮部13b结合,在凸轮滑块15的可移动范围的起点附近和终点附近不与小齿轮部13b结合,而是空转。
在第二片15q上形成与横动机架51的升降用突起部51c结合的第一凸轮槽15a,和与触发板69的突起部69a结合的第二凸轮槽15b。第一凸轮槽15a具有随着向+X方向行进而向+Z方向位移地倾斜的槽部分(作为倾斜槽部15k。)。槽部(作为上方水平槽部15j)从该倾斜槽部1 5k的上方端部进一步向+X方向延伸,槽部(作为下方水平槽部15m)从下方端部进一步向-X方向延伸。
第二凸轮槽15b与第一凸轮槽15a一样,具有随着向+X方向行进而向+Z方向位移地倾斜的槽部分(作为倾斜槽部15s。)。槽部(作为纵槽部15t)从该倾斜槽部15s的上方端部进一步向+Z方向延伸,槽部(作为水平槽部15u)从下方端部进一步向-X方向延伸。
下面,对这样地构成的光盘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光拾取器的进给动作>
图11是表示光拾取器57与光盘的外周位置相对的状态下的横动单元50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光拾取器57从数据区域的内周位置进一步向-Y方向移动的状态下的横动单元50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滑动齿条58从图12的状态进一步向-Y方向移动的状态的横动单元50的立体图。
如图11所示,若蜗轮63通过马达62的旋转驱动力旋转,则与该蜗轮63结合的进给齿轮64旋转。通过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图6)和光拾取器57的齿条部57a(图5)的结合,马达62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光拾取器57,光拾取器57沿主轴引导器60在Y方向上移动。与马达62的旋转方向相应,光拾取器57向+Y方向以及-Y方向移动,进行[拾取器进给动作]。例如,在重放动作的情况下,光拾取器57在光盘中,向作为目的的、信息信号被记录的位置移动,重放该信息信号。
另外,通过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和滑动齿条58的结合,滑动齿条58也与光拾取器57一起在Y方向往复移动。
若光拾取器57从光盘的数据区域的外周位置(图11)到达内周位置,从数据区域进一步向-Y方向移动,则滑动齿条58的突起部58a如图11中箭头Q1所示,进入触发板69的凸轮槽69b内。
另外,在光拾取器57到达其可移动范围的-Y方向终端时,光拾取器57的开关按压部57b按压开关72(图5),据此,检测光拾取器57到达可移动范围的-Y方向终端。在该位置,光拾取器57的齿条部57a与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的结合被解除,成为滑动齿条58和小齿轮部64a结合的状态。
<从拾取器进给动作向回转台升降动作的转换>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若在光拾取器57到达可移动范围的-Y方向终端后,马达62进一步继续旋转,则光拾取器57由于齿条部57a与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的结合被解除而没有移动,仅仅滑动齿条58由于与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结合,而抵抗弹簧59的弹压力,向-Y方向移动。
若滑动齿条58向-Y方向移动,则如图12中箭头Q2所示,通过凸轮槽69b与突起部58a的结合,触发板69向+X方向移动。通过凸轮滑块15与该触发板69联动移动,开始将在下面说明的回转台52的升降动作。
<回转台的升降动作>
图14是从下方(-Z方向侧)所见到的横动机架51被保持为相对于主机架11平行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从下方(-Z方向侧)所见到的横动机架51相对于主机架11倾斜的状态的立体图。在图14以及图15中,省略主机架11的框状体11p的图示。
如图14所示,在触发板69即将向+X方向开始移动之前的状态下,触发板69的突起部69a位于凸轮滑块15的第二凸轮槽15b的纵槽部15t内,横动机架51的升降用突起部51c位于凸轮滑块15的第一凸轮槽15a的上方水平漕部15j内。据此,横动单元50在上方位置为相对于盘托架12被保持为大致水平的姿势。
因为在该状态下,触发板69位于其可移动范围的-X方向端部,所以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和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图8)没有结合。
若触发板69向+X方向移动,则触发板69的突起部69a向+X方向弹压凸轮滑块15的第二凸轮槽15b的纵槽部15t,凸轮滑块15向+X方向移动。此时,触发板69的突起部69a在主机架11的引导槽11f的横槽部11s(图9)内水平移动。若凸轮滑块15进一步向+X方向移动,则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与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图8)结合。另外,在该阶段,因为横动机架51没有摆动,所以可以以比较轻的负荷使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和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结合。
在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和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结合后,通过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旋转,凸轮滑块15进一步向+X方向移动。若凸轮滑块15进一步向+X方向移动,则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与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完全地结合,通过托架齿轮13的旋转,凸轮滑块15向+X方向移动。通过凸轮滑块15向+X方向的移动,横动机架51的升降用突起部51c在凸轮滑块15的第一凸轮槽15a的倾斜槽部15k内向下方移动。据此,如图15所示,横动机架51以摆动轴51a、51b为中心,向下方(即,离开盘托架12的方向)摆动,回转台52(图8)抵抗来自夹持器18侧的吸引力,移动到下降位置。
在横动机架51向下方摆动时,触发板69的突起部69a通过凸轮滑块15向+X方向的移动以及横动机架51向-Z方向的移动,经过主机架11的引导槽11f的斜行槽部,在纵槽部11t(图9)向-Z方向移动。另外,若通过托架齿轮13的旋转,凸轮滑块15向+X方向移动,则通过触发板69的槽部69b与突起58a的结合,滑动齿条58进一步向-Y方向移动,滑动齿条58和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的结合被解除。
另外,在横动机架51向下方摆动前的状态(回转台52处于上升位置的状态)下,凸轮滑块15位于其可移动范围的-X方向终端,凸轮滑块15的突起部15c与在盘托架12的X方向延伸的引导槽12b结合。因为突起部15c和引导槽12b的结合,所以防止了盘托架12由于外力等向-Y方向的飞出。
<从回转台升降动作向盘运送动作的转换>
图16是表示从回转台升降动作向盘运送动作的转换前的光盘装置1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向盘运送动作转换后的光盘装置1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盘运送动作中的光盘装置1的立体图。另外,在图16-图18中,为了容易理解,盘托架12仅用齿条部12a以及引导槽12b、12c、12d来表示。
若通过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旋转,凸轮滑块15进一步向+X方向移动,则凸轮滑块15的突起部15c向+X方向移动,从引导槽12b到达引导槽12c。因为引导槽12c相对于X轴倾斜,所以突起部15c向+X方向的移动转换为使盘托架12向-Y方向移动的力。据此,盘托架12向-Y方向仅移动规定量(即,向从主机架11突出的方向移动),托架齿轮13的大齿轮部13a与盘托架12的齿条部12a结合。另外,因为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越过与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结合的位置,进一步向+X方向移动,所以齿条部15d和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结合被解除。
另外,在通过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旋转,凸轮滑块15向+X方向移动时,如图15所示,横动机架51的升降用突起51c在第一凸轮槽15a的下方水平槽部15m内水平移动,触发板69的突起69a在第二凸轮槽15b的水平槽部15u内水平移动。
<盘运送动作>
盘托架12的齿条部12a与托架齿轮13的大齿轮部13a结合后,马达62进一步旋转,通过托架齿轮13的旋转使盘托架12向-Y方向移动。据此,如图18所示,盘托架12从主机架11突出,光盘对其载置面12f(图8)的载置成为可能。在使用者将光盘载置到盘托架12的载置面12f上后,马达62向与进行盘托架12的突出动作时相反的方向旋转,通过齿条部12a和托架齿轮13的大齿轮部13a的结合,盘托架12向+Y方向移动。据此,载置着光盘的盘托架12缩回到主机架11内,光盘被收纳在装置内的规定的收纳位置。
另外,因为盘托架12在Y方向移动期间,凸轮滑块15的突起部15c与在盘托架12的Y方向延伸的引导槽12d结合,所以在凸轮滑块15的X轴方向的位置被限制。
<光盘运入后的动作>
在盘托架12缩回到主机架11内后,如下所述,依次进行回转台升降动作以及拾取器进给动作,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者重放。
<从盘运送动作向回转台升降动作的转换>
若盘托架12缩回到主机架11内的规定位置,则通过盘托架12的倾斜的槽部12c和凸轮滑块15的突起部15c的结合,凸轮滑块15向-X方向移动,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和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再次结合。同时,托架齿轮13的大齿轮部13a和盘托架12的齿条部12a的结合被解除。
<回转台的升降动作>
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和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再次结合后,通过托架齿轮13的旋转,凸轮滑块15向-X方向移动。此时,通过升降用突起部15c和凸轮滑块15的第一凸轮槽15a的倾斜槽部15k的结合,如图14所示,横动机架51以摆动轴51a、51b为中心向上方摆动,回转台52到达上升位置。若回转台52一面将光盘从盘托架12抬起,一面上升,则夹持器18通过其内部的磁铁17的吸引力,被吸引到回转台52,将光盘夹持在夹持器18和回转台52之间。
<从回转台升降动作向拾取器进给动作的转换>
因为若托架齿轮13进一步旋转,则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越过与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结合位置,向-X方向移动,所以与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结合被解除。另外,因为触发板69也与凸轮滑块15一起向+X方向移动,所以如图12所示,通过触发板69的凸轮槽69b与滑动齿条58的突起58a的结合,滑动齿条58向+Y方向移动。据此,滑动齿条58与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再次结合。其结果为,通过马达62的旋转,光拾取器57成为可以向+Y方向移动的状态。
<拾取器进给动作以及记录重放动作>
因为若光拾取器57向+Y方向移动规定的量,则通过光拾取器57的开关按压部57b进行的对开关72的按压被解除,所以检测出光拾取器57从可移动范围的-Y方向终端向+Y方向侧移动。
在该状态下,主轴马达54被旋转驱动,在夹持器18和回转台52之间夹持的光盘以规定的转数旋转。再有,马达62旋转,通过进给齿轮64以及齿条部57a,光拾取器57在Y方向移动,将信息信号记录在光盘的数据区域,或者重放被记录在该数据区域的信息信号。
另外,在收纳光盘后,光拾取器57最初读取信息信号的位置是通过光拾取器57的开关按压部57b对开关72的按压被解除的按压解除位置。该按压解除位置是与数据区域的内周侧的端部相比的外侧(最好是稍稍的外侧)位置。光拾取器57在该按压解除位置读取光盘上的位置信息后,根据该位置信息,暂时被移动到光盘的数据区域的内周侧的界限位置,以该位置为基准,进行光拾取器57在记录或者重放时的移动控制。
<本实施方式产生的效果>
接着,对通过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得到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从上述的光拾取器运送动作向回转台升降动作转换(图16等)时,使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的起始齿(位于+X方后端部的齿)的齿顶与旋转的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齿根(图8)结合。因此,若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的起始齿和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相对位置关系并非总是一定,则会产生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的起始齿不能到达与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齿根相对的位置,或者通过该位置的情况,其结果为,由于齿顶彼此的干涉,不能正常进行从光拾取器运动动作向回转台升降动作的转换。因此,在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的起始齿和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结合的位置,这些相对位置关系必需一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进给齿轮64的小齿轮部64a的齿数和中齿轮部64c的齿数相同,再有,使中齿轮部64c的齿数和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齿数相同,以进给齿轮64的中齿轮部64c旋转一圈,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也旋转一圈(即,中齿轮部64c和小齿轮部13b的转数为1∶1)的方式传递旋转。因为在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与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结合的初期阶段,凸轮滑块15被进给齿轮64驱动,所以移动中的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的位置可以看作进给齿轮64的中齿轮部64c的相位。因此,凸轮滑块15与托架齿轮13开始结合时的相位通过设计唯一地决定,可以使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的起始齿的齿顶切实地与旋转的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齿根结合。即,在组装光盘装置1时,可以不必考虑进给齿轮64、托架齿轮13以及中间齿轮65、66(图5)的各自的相位,进行各零件的组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使进给齿轮64的中齿轮部64c的齿数与托架齿轮13的齿数为相同,从中齿轮部64c向托架齿轮13以1∶1的转数比传递旋转,所以可以实现与齿条部57a以及滑动齿条58结合的小齿轮部64a的相位与托架齿轮13的相位关系总是保持一定的上述构成,可以有助于组装性的提高。再有,通过使驱动盘托架12的中齿轮部64c的模数比驱动光拾取器的小齿轮部64a大,可以提高属于驱动盘托架12的驱动系统的齿轮的齿的强度,其结果为,在将排出结束后(突出状态)的盘托架12强力推入的情况下等,可以防止齿轮的损坏以及变形。
在这里,在从回转台升降动作向盘运送动作转换时(图17等),在开始进行托架齿轮13的大齿轮部13a与盘托架12的齿条部12a的结合时,需要解除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与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结合。这是因为,在托架齿轮13的大齿轮部13a与盘托架12的齿条部12a处于开始结合的位置时,若凸轮滑块15的齿条部15d没有达到与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结合被解除的位置,则通过托架齿轮13的旋转,不仅仅是盘托架12移动甚至凸轮滑块15也移动,由于突起部15c和引导槽12c、12d的干涉等,不能正常地进行向盘运送动作的转换。因此,驱动凸轮滑块15的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相位和驱动盘托架12的托架齿轮13的大齿轮部13a的相位的关系必需总是一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托架齿轮13的大齿轮部13a以及小齿轮部13b的齿数相同,使模数不同。根据这样的构成,可以将大齿轮部13a的相位和小齿轮部13b的相位的关系总是保持为一定,其结果为,可以正常地进行从回转台升降动作向盘运送动作的转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盘托架12的移动速度与光拾取器57的移动速度相比,快出中齿轮部64c对进给齿轮部64的小齿轮部64a的模数比M1与大齿轮部13a对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的模数比M2的乘积(M1×M2)的量。据此,使马达62旋转一圈时的盘托架12的移动量为同一马达62旋转一圈时的光拾取器57的移动量的大约两倍。作为一个例子,马达62旋转一圈时的盘托架12的移动量为2mm,光拾取器57的移动量为1mm。其结果为,使光拾取器57的高精度定位成为可能,另外,可以实现盘托架12的高速动作,缩短光盘的运送时间。此外,因为通过使进行盘运送的大齿轮部13a的模数较大,可以提高齿的强度,所以即使是在突出状态的盘托架12被外力强力推入时,也难以产生齿轮的损坏以及弹性变形,还难以产生大齿轮部13a和齿条部12a的关系从正规的结合状态错开若干个齿的情况。即,可以实现可靠性更高的光盘装置。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触发板69与滑动齿条58联动移动,触发板69使凸轮滑块15移动到其齿条部15d与托架齿轮13结合的位置,所以可以使从拾取器进给动作向回转台升降动作的转换动作顺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通过凸轮滑块15从与托架齿轮13的小齿轮部13b结合的状态向+X方向移动,通过突起15c与引导槽12c的结合,盘托架12向-Y方向仅移动(突出)规定的量,使盘托架12的齿条部12a和托架齿轮13的大齿轮部13a结合,所以可以使从回转台52的升降动作向盘运送动作的动作转换顺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通过将蜗轮63压入马达62的输出轴,使它们倾斜相当于蜗轮63的前进角的角度,使蜗轮63与进给齿轮64的大齿轮部64b结合,所以存在下述优点。
即,假设若将平齿轮(作为马达轴侧平齿轮。)安装在马达的输出轴上,使该马达轴侧平齿轮结合到动力传递用的其他的平齿轮(作为动力传递用平齿轮。),则在高速检索光盘上的数据的情况下,由于马达的转数达到每分钟数千转,所以在马达轴侧平齿轮和动力传递用平齿轮之间,产生由于齿的节距误差造成的刺耳的敲击音。为了抑制敲击音,作为动力传递用平齿轮需要使用由尼龙等的比较柔软的材料构成的齿轮,但是在使用尼龙制的齿轮的情况下,与塑料(以聚缩醛为代表)制的齿轮相比,要花费五倍左右的成本。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是在进行上述检索动作时,马达62的转数达到每分钟数千转的情况下,由于蜗轮63的减速效果,也可以将进给齿轮64的转数充分地减速到每分钟数百转左右,因此可以抑制齿的节距误差造成的刺耳的敲击音。因此,对于进给齿轮64不必使用尼龙等的高价的材料,使用比较廉价的塑料等的材料,也可以实现安静的拾取器进给动作。
另外,与蜗轮啮合的蜗轮(ウオ一ムホイ一ル)一般使用斜齿轮,但是通过使蜗轮63仅倾斜相当于蜗轮63的前进角的角度,就可以使进给齿轮64的大齿轮部(蜗轮)64b为平齿轮。在通过塑料材料形成斜齿轮的情况下,因为在打开模具的方向存在咬边,所以需要与模具的打开同步的旋转机构,使模具构造复杂。若模具构造复杂,则模具制作费用也增大,该费用最终会反映在零件的单价上,导致零件成本增加。与此相对,通过使进给齿轮64的大齿轮部64b为平齿轮,与由斜齿轮形成大齿轮部64b的情况相比,存在可以降低零件成本的优点。
另外,使安装在马达62上的蜗轮63仅倾斜相当于其前进角的角度,与平齿轮结合,这样的构成不仅仅限于通过一个驱动源进行拾取器进给动作、回转台升降动作以及盘运送动作的上述光盘装置,只要是至少具有进行拾取器进给动作的机构的光盘装置,都可以应用。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以回转台52的升降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仅仅是为了说明的方便,也可以是回转台52例如在水平方向移动的构成,即,也可以是在图1中Z方向为水平方向,X方向为上下方向的构成。
Claims (6)
1.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装置具有主机架、盘托架、回转台、横动机架、光拾取器、共用的马达、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齿条部、滑动齿条、滑动部件、触发部件;
所述盘托架可在从所述主机架突出的方向及其相反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运入或者排出光盘;
所述回转台使由所述盘托架运入的所述光盘旋转;
所述横动机架支承所述回转台,并被支承在所述主机架上,能够在可由所述回转台对所述光盘进行保持的保持位置和从该保持位置缩回的缩回位置之间摆动;
所述光拾取器对通过所述回转台旋转的所述光盘进行信号的记录或者重放;
所述共用的马达产生用于所述光拾取器的进给、所述横动机架的摆动以及所述盘托架的移动的驱动力;
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马达的驱动力旋转;
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来自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传递而旋转;
所述齿条部与所述光拾取器一体地设置,与所述第一齿轮结合并移动,并且,在达到规定的结合解除区域时,解除与所述第一齿轮的结合;
所述滑动齿条相对于所述光拾取器的所述齿条部可相对移动地设置,与所述第一齿轮结合并移动;
所述滑动部件具有可与所述第二齿轮结合的结合部和使所述横动机架在所述保持位置和所述缩回位置之间摆动的凸轮部;
所述触发部件在所述齿条部和所述第一齿轮的结合被解除的状态下,与所述滑动齿条连动地移动,使所述滑动部件移动到与所述第二齿轮的结合位置,
所述光盘装置构成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具有数量相同的齿数,按照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转数比为1∶1的比例,从所述第一齿轮向所述第二齿轮传递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同轴地具有驱动齿轮部和传递齿轮部,所述驱动齿轮部可以与所述光拾取器的所述齿条部以及所述滑动齿条结合,所述传递齿轮部与该驱动齿轮部齿数相同,并且模数大,
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的所述传递齿轮部齿数相同,按照所述传递齿轮部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转数比为1∶1的比例,从所述传递齿轮部向所述第二齿轮传递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地具有小齿轮部和大齿轮部,所述小齿轮部可以与所述滑动部件的所述结合部结合,所述大齿轮部与该小齿轮部齿数相同,并且模数大,
安装在盘托架上的齿条部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大齿轮部结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托架具有与形成在所述滑动部件上的突起部结合的结合槽,
若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滑动部件的所述结合部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小齿轮部结合的状态下向一个方向移动,则所述盘托架通过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结合槽的结合而移动,所述盘托架的所述齿条部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大齿轮部结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除了具有所述驱动齿轮部以及所述传递齿轮部以外,还具有比它们节圆大的大齿轮部,
所述大齿轮部由平齿轮构成,
与所述大齿轮部结合的蜗轮安装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
所述蜗轮的旋转轴相对于所述大齿轮部的旋转轴,仅仅倾斜与所述蜗轮的前进角相当的角度。
6.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拾取器、光拾取器驱动机构、马达、蜗轮、齿轮,
所述光拾取器对光盘进行信号的记录或者重放;
所述光拾取器驱动机构具有与所述光拾取器一体地设置的齿条部,使所述光拾取器在所述光盘的外周位置和内周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光拾取器驱动机构;
所述蜗轮安装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
所述齿轮具有与所述齿条部结合的小齿轮部,和与该小齿轮部同轴地设置并且与所述蜗轮结合的大齿轮部,
所述大齿轮部由平齿轮构成,所述蜗轮的旋转轴相对于所述大齿轮部的旋转轴,仅仅倾斜与所述蜗轮的前进角相当的角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411130A JP4245468B2 (ja) | 2003-12-10 | 2003-12-10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411130/2003 | 2003-12-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82992A true CN1882992A (zh) | 2006-12-20 |
CN100378848C CN100378848C (zh) | 2008-04-02 |
Family
ID=34674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8003357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8848C (zh) | 2003-12-10 | 2004-06-03 | 光盘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17505B2 (zh) |
EP (1) | EP1688941B1 (zh) |
JP (1) | JP4245468B2 (zh) |
CN (1) | CN100378848C (zh) |
DE (1) | DE602004028751D1 (zh) |
TW (1) | TWI253628B (zh) |
WO (1) | WO200505757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35089B2 (ja) * | 2005-07-11 | 2011-07-27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JP4192921B2 (ja) | 2005-07-11 | 2008-12-10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JP4702005B2 (ja) | 2005-11-18 | 2011-06-15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9076150A (ja) * | 2007-09-21 | 2009-04-09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9093754A (ja) * | 2007-10-10 | 2009-04-30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ディスクトレイ駆動用ギヤ装置 |
US20100083781A1 (en) * | 2008-05-07 | 2010-04-08 | Norbert Kunze | Sledge drive unit with tilt motor-axis |
JP5426893B2 (ja) * | 2009-02-09 | 2014-02-26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JP4642926B1 (ja) * | 2010-03-12 | 2011-03-02 | オリオン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機構を備えたディスク装置 |
CN105068619B (zh) * | 2015-09-10 | 2018-06-26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80727B2 (ja) * | 1990-08-30 | 1997-11-19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JPH1031854A (ja) * | 1996-07-18 | 1998-02-03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ディスク装置 |
JPH10106111A (ja) * | 1996-09-27 | 1998-04-24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ディスク装置におけるローディングモータの駆動方法 |
JPH10283741A (ja) | 1997-04-03 | 1998-10-23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ウォームギヤを用いたスライド送り機構 |
JPH1130930A (ja) | 1997-07-14 | 1999-02-02 | Minolta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242863A (zh) * | 1997-10-31 | 2000-01-26 |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 带有由单一驱动源操纵的驱动机构的光盘换盘装置 |
JP3556094B2 (ja) | 1998-06-17 | 2004-08-1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3609952B2 (ja) | 1999-02-01 | 2005-01-1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4129096B2 (ja) | 1999-03-18 | 2008-07-30 |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 電動格納式ドアミラー |
JP2001161694A (ja) | 1999-12-14 | 2001-06-19 | Toshiba Corp | 超音波プローブ |
JP4486238B2 (ja) * | 2000-09-14 | 2010-06-23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2269936A (ja) | 2001-03-07 | 2002-09-20 | Clarion Co Ltd | ディスク導入機構とピックアップ送り機構の切換手段 |
JP2002288911A (ja) | 2001-03-26 | 2002-10-04 | Kenwood Corp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JP2002298483A (ja) * | 2001-03-30 | 2002-10-11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ローディング駆動機構および該ローディング駆動機構を備えたディスク装置 |
JP3792643B2 (ja) * | 2002-12-06 | 2006-07-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3095682U (ja) * | 2003-02-03 | 2003-08-15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4355668A (ja) * | 2003-05-27 | 2004-12-16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3098770U (ja) * | 2003-06-24 | 2004-03-11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トレイ駆動機構 |
US7280316B1 (en) * | 2003-09-19 | 2007-10-09 | Magnecomp Corporation | Hard disk drive suspension employing a vertical offset to reduce track mis-registration induced by disk vibration |
-
2003
- 2003-12-10 JP JP2003411130A patent/JP424546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6-03 WO PCT/JP2004/007689 patent/WO200505757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06-03 EP EP04745545A patent/EP168894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6-03 CN CNB2004800335724A patent/CN10037884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6-03 US US10/574,692 patent/US761750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6-03 DE DE602004028751T patent/DE602004028751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6-07 TW TW093116312A patent/TWI25362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602004028751D1 (de) | 2010-09-30 |
US20080028418A1 (en) | 2008-01-31 |
WO2005057572A1 (ja) | 2005-06-23 |
EP1688941A1 (en) | 2006-08-09 |
TW200519838A (en) | 2005-06-16 |
JP2005174427A (ja) | 2005-06-30 |
CN100378848C (zh) | 2008-04-02 |
TWI253628B (en) | 2006-04-21 |
JP4245468B2 (ja) | 2009-03-25 |
US7617505B2 (en) | 2009-11-10 |
EP1688941B1 (en) | 2010-08-18 |
EP1688941A4 (en) | 2008-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37532C (zh) | 盘驱动器的夹持装置及其盘驱动器的支承方法 | |
CN1882992A (zh) | 光盘装置 | |
CN1096126A (zh) | 带小型光盘盒的光盘重放机 | |
CN1126091C (zh) | 记录载体重放/记录装置 | |
CN1094178A (zh) | 带有光盘盒及转换驱动源的光盘重放机 | |
CN1095851A (zh) | 带有紧致的光盘移送器的光盘重放机 | |
CN1707655A (zh) | 托盘驱动装置 | |
CN1249706C (zh) | 光盘装置 | |
CN1248217C (zh) | 记录媒体的装载装置和记录媒体的记录与/或再生装置 | |
CN1685415A (zh) | 光驱装置 | |
CN1282196C (zh) | 光盘驱动器 | |
CN1078059A (zh) | 光盘重现装置 | |
CN1275250C (zh) | 盘装置 | |
CN1910679A (zh) | 光盘装置 | |
CN1578980A (zh) | 盘驱动装置 | |
CN1253864C (zh) | 活门关闭机构和盘片驱动装置 | |
CN1591660A (zh) | 盘装置 | |
CN1091295C (zh) |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 |
CN1095850A (zh) | 带有光盘盒的重放机 | |
CN1395732A (zh) | 盘形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
CN1088890C (zh) | 记录介质重放装置 | |
CN1585024A (zh) | 光盘装置 | |
CN1252691C (zh) | 盘驱动装置 | |
CN1084020C (zh) |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 |
CN1160721C (zh) |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