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0969A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0969A
CN1860969A CN 200610000551 CN200610000551A CN1860969A CN 1860969 A CN1860969 A CN 1860969A CN 200610000551 CN200610000551 CN 200610000551 CN 200610000551 A CN200610000551 A CN 200610000551A CN 1860969 A CN1860969 A CN 1860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water vapour
gratin
ai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005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4362C (zh
Inventor
木村秀行
本间满
田中佐知
小泽圣
堀切泰
立川晃之
伊丹启光
长谷川雄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pplianc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860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0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43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436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把水蒸汽供给给加热室内的被烹调物并进行烹调的微波烤箱等中的加热烹调器,可以同时实现被烹调物的快速保湿和被烹调物的高效率加热烹调,简单地就能提供美味的被烹调物。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备:容纳被烹调物(4)的加热室(2),加热该加热室(2)的加热装置(12),产生水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13),兼备对水蒸汽给予冲击并将其粉碎得更细的粉碎装置的送风装置(10);将从蒸汽发生装置(13)供给的水蒸汽向从送风装置(10)流出的流出风(17)进行喷吹,因其冲击将水蒸汽粉碎得更细,将与流出风(17)混合后的微细水蒸汽(20)供给到加热室(2)内,以烹调被烹调物(4)。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加热室内的被烹调物供给水蒸汽并进行烹调的微波烤箱等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原来的这种加热烹调器,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16999号公报所示,具备:具有产生循环风的对流风扇和对流加热器的对流室,设置在该对流室和加热室的分界壁上的吸入口和吹出口,生成供给加热室内的蒸汽的蒸汽生成容器,该蒸汽生成容器设置在吸入口附近。
另外,如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28578号公报所示,其结构具备:向加热室内发射微波的高频发生装置,产生蒸汽的蒸发装置,向蒸发装置供水的给水部,控制给水的控制装置等,利用在给水部的控制装置上预先设定了每次加热烹调需要的给水量的高频及蒸汽进行加热烹调。
而且,如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78853号公报所示,在利用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测量食品温度、控制加热的方式的附带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中,具备:高频发生部,由设置在加热室底面的蒸发皿及加热器装置构成的蒸汽发生部;加热器装置由将铠装加热器埋在铝合金压铸件中构成,并直接附于蒸发皿的里侧。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1所示的装置,由于把产生蒸汽的蒸汽生成容器设置在对流风扇的空气吸入口即空气流入一侧,所以产生的蒸汽和流入对流风扇的空气流的混合过于顺畅地进行,难于对蒸气的大小产生变化。
另外,对流风扇的送风温度,通过设置在该对流风扇的空气流出一侧的对流加热器加热而比流入加热室内的高温蒸汽的温度低的场合,有时蒸汽会在对流风扇上凝结成露水,由于该凝结的露水飞散,有时会对风扇电机或电子元器件等产生不良的影响。
再有,由于在对流室的内侧设置有蒸汽生成容器,因而空气难于流动,致使通道阻力增大的同时,也妨碍对流室的紧凑性。
另外,由于蒸汽生成容器配置在对流风扇的附近,所以被对流加热器加热的蒸汽生成容器的热量被对流风扇或空气流吸收,蒸汽生成容器难于变热。
而且,由于其目的仅仅是只将处于过热状态的蒸汽利用于达到加热被加热物的效果,以将烹调时间极度缩短,所以没有考虑所产生的蒸汽的其它利用方法。
另外,其它的问题是,由于蒸汽生成容器设置在加热室后壁的吸入口附近,所以食品的残渣等容易进入蒸汽生成容器,其清洗很麻烦。
而且,由于蒸汽生成容器是其上部敞开,从其上部向下滴下的结构,所以,可以相象到水滴因热风的流动而飞散,硬水中所含的成分等因析出形成的水垢容易附着于对流室上,也产生其清洗性能变差的问题。
其次,专利文献2所示的装置,与上述专利文献1相同,在具有循环风扇的室的下部设置有产生蒸汽的蒸发装置,由于将由该蒸发装置所产生的蒸汽导入到循环风扇的空气流入一侧,因而难于使空气的大小产生变化。
另外,还产生由于循环风扇上的结露水滴飞散或空气流的通道阻力增大、妨碍装配循环风扇的室的紧凑性这类问题等。
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记述着,由于将与食品种类对应的各种电波的输出和湿度的组合存储在半导体存储器内,在烹调时调用需要的存储信息来进行,因而即使稍微复杂的烹调内容也能简单地完成,可以进行极其细致地烹调。但存在的问题是,即使可以把与食品的种类对应的电波输出和湿度的组合存储在存储器内,若不知道食品的量(例如食品质量、多少人的份儿),也不能正确地进行加热控制。并且,作为其对策,使用者必须按照操作手册手动输入食品的量或加热时间,因此也存在使用者必须事前利用称等称量食品的量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3所示的装置是,在附带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中,作为上述对策之一,即使不知道食品的量,也可以利用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测量食品的温度,控制加热的方法。
可是,在存在蒸汽的环境下利用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在该说明书中指出了以下的问题。
即,若加热室内充满蒸汽,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测定的温度就不是被加热物(食品等被烹调物)的温度,而是与被加热物之间存在的蒸汽悬浮粒子的温度。因此,不能准确地测量被加热物的温度。于是,根据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结果进行的加热控制就不正常地动作,产生例如加热不足、加热过度等不合适的情况,特别是在按时间顺序进行自动烹调的场合,以加热不良状态进入下一阶段,不能通过单纯的再加热或放冷等来进行处理,也有可能以烹调失败而结束。
因此,在利用蒸汽的加热烹调中,利用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很难正确地测量加热室内的被烹调物的温度,存在红外线温度传感器不能用作加热控制的装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案的加热烹调器,具备容纳被烹调物的加热室和加热该加热室的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产生水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和随着空气流向上述加热室,对水蒸汽给予冲击并使其粉碎得更细的送风装置,将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向从上述送风装置流出的空气流喷吹,将因该喷吹形成的冲击被粉碎得更细的水蒸汽与空气流混合并供给到上述加热室内。
本发明第二方案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是,将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向刚从上述送风装置流出来的空气流进行喷吹,将因该喷吹形成的冲击被粉碎得更细的水蒸汽与空气流混合并供给到上述加热室内。
本发明第三方案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是,具有包括上述加热装置、上述送风装置和覆盖该送风装置的风道的热风供给装置,将向该热风供给装置内侧喷出并与空气流混合了的水蒸汽,通过该热风供给装置的加热装置进一步加热成为高温的水蒸汽,并将该高温的水蒸汽供给到上述加热室内。
本发明第四方案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是,与空气流混合了的水蒸汽,至少含有约小于1000纳米的超细水蒸汽和约1微米以上的微细水蒸汽,使上述超细水蒸汽主要渗透到被烹调物内,使上述微细水蒸汽主要附着在被烹调物的表面,以加热烹调该被烹调物。
本发明第五方案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是,具备:检测被烹调物的质量的质量检测装置和调节供给到加热室内的水蒸汽量的控制装置;根据上述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值,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量,把与被烹调物的烹调内容相应的适量的水蒸汽供给到加热室内。
本发明第六方案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是,具备:设置在上述加热室的底面并装载被烹调物的不旋转的载物台,检测被烹调物质量的质量检测装置,调节供给到上述加热室内的水蒸汽量的控制装置;通过上述质量检测装置检测出上述载物台上的被烹调物的质量,根据该检测值通过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量,把与被烹调物的烹调内容相应的适量的水蒸汽供给到加热室内。
本发明第七方案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是,具备:设置在上述加热室的底面并装载被烹调物的不旋转的载物台,以支撑该载物台的方式设置在载物台下面并检测被烹调物质量的多个质量检测装置,调节供给到上述加热室内的水蒸汽量的控制装置;通过上述多个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值的总和检测出上述载物台上的被烹调物的质量,根据该检测值通过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量,把与被烹调物的烹调内容相应的适量的水蒸汽供给到加热室内。
本发明第八方案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是,具备:设置在上述加热室的底面并装载被烹调物的不旋转的载物台,具有使利用上述加热装置加热了的加热空气在上述加热室内循环的上述送风装置的热风供给装置,由送风装置构成的粉碎装置,以支撑载物台的方式设置在载物台下面并检测被烹调物质量的多个质量检测装置,调节供给到加热室内的水蒸汽量的控制装置;通过上述多个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值的总和检测出上述载物台上的被烹调物的质量,根据该检测值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量的同时,通过构成热风供给装置的上述加热装置和上述送风装置进一步加热、粉碎水蒸汽,把与被烹调物的烹调内容相应的适量的水蒸汽供给到加热室内。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由于将从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向从送风装置流出的空气流进行喷吹,因其冲击将水蒸汽粉碎得更细,将与空气流混合后的水蒸汽供给到加热室内,因而从蒸汽发生装置喷出、供给的水蒸汽能生成微米至纳米级的微细水蒸汽,而且,即使万一从蒸汽发生装置未蒸发的细小水滴以雾状喷出,由于能通过粉碎装置等粉碎得更细,因此,能同时实现利用纳米级的超细水蒸汽对被烹调物快速保湿,和利用微米级以上的微细水蒸汽对被烹调物进行高效率的加热烹调这二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通过将送风装置兼用作粉碎装置,使从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与从送风装置流出的空气流激烈冲突、搅乱并给予冲击,产生微细水蒸汽,从而能同时实现被烹调物的快速保湿和被烹调物的高效率加热烹调。由此可相应实现水蒸汽发生机构的小巧化和低成本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由于进一步利用热风供给装置加热与来自送风装置的空气流混合了的水蒸汽,因而可以共用热风供给装置高效率地将水蒸汽供给到加热室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不只是利用生成的微细水蒸汽对被烹调物加热,还能利用超细水蒸汽对被烹调物保湿,能扩大由水蒸汽发生装置生成的水蒸汽的利用的应用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由于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所述的结构也适用于将被烹调物装载在圆形载物台上旋转烹调的微波烤箱,能根据被烹调物的种类、菜单、重量控制供给对应的水蒸汽量,因而能实现利用了蒸汽的最佳烹调。当然,利用了质量检测装置的烹调,能实现可以充分地弥补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带来的问题的最好的加热控制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所述的结构也适用于装载了被烹调物的载物台不旋转的无旋转载物台式微波烤箱,能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及第八方案,由于通过例如3个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值的总和检测出上述载物台上的被烹调物的质量,既可以根据该检测值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从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量,还可以根据该质量检测装置的输出值的比例来确定被烹调物装载在载物台上的装载位置,因而可以向该被烹调物有效地喷吹水蒸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子微波烤箱的侧剖视图。
图2是图1的电子微波烤箱的后视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水蒸汽对被烹调物的作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有质量检测装置的电子微波烤箱的侧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容式质量检测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质量检测装置中以3点支撑载物台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烹调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转台式微波烤箱的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主体         2  加热室       2a 吸入孔    2b 吹出口
3  载物台       5  热风单元     10 送风装置  12 加热装置
13 蒸汽发生装置 18 吹出口       19 水蒸汽    20 微细水蒸汽
21 凝结水滴     22 质量检测装置 27 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有由磁控管等构成的高频加热装置的电子微波烤箱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再有,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电烤箱、微波炉等加热烹调器。
图1是本发明的电子微波烤箱的侧剖视图。
图2是图1的电子微波烤箱的后视立体图,是在主体前方取下了作为外框的罩35的状态。
电子微波烤箱的主体1包括:容纳加热烹调的食品等的被烹调物4的加热室2,放置设置在该加热室2底面2c上的被烹调物4的不旋转的载物台3,使热风在加热室2内循环的热风单元5,作为微波烹调的加热源的磁控管6,引导微波的波导管7,对加热室2照射微波的转动天线8及天线马达9等。
因上述磁控管6、道波管7、转动天线8及天线马达9已为公众所知,虽省略了其详细说明,但这些构成零件如图示,配置在加热室2与主体1底面之间的机械室内。
烤箱烹调所使用的热风单元5构成热风供给装置,它包括:风道5a,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该风道5a内的大体中央位置的风扇等送风装置10,设置在该送风装置10的外周的上下,即空气流的流出侧的加热器等的加热装置12,安装在风道5a上的风扇马达11等,并配置在主体1的背面壁。
另外,在加热室2的背面壁上设置有多个由冲孔形成的吸入孔2a、吹出孔2b,吸入孔2a设置在对着送风装置10的大致中心部,即空气流的吸入孔2a的位置,吹出孔2b设置在对着上下的加热装置12的位置。
而且,主体1的前方设置有放入取出被烹调物4的自由开闭的门36。
图1及图2的电子微波烤箱的主体1,在加热室2中央没有转动的载物台,是被称为所谓的无转台式微波烤箱。
这里,标号13是蒸汽发生装置,包括供水的容器13a,加热该容器13a的加热器13b,热敏电阻等温度检测器(未图示)等,这些配置在热风单元5和主体1的背面壁之间。
另外,容器13a用铝合金压铸等的铝合金材或不锈钢材料等难生锈的金属材料构成,加热器13b用埋入容器13a的壁部的铠装加热器等构成。但对容器13a、加热器13b都不必限于这些结构,容器13a,为了缩短升温时间最好使其热容量较小,更希望容器13a的质量为100g~200g左右为好。加热器13b同样为了缩短升温时间,希望在100V电压下,其电功率为500W~1000W左右为好。
这样,通过把质量及电功率取为上述的数值,可以将蒸汽发生装置13达到设定温度的升温时间缩短到30秒~1分钟左右,或其之下。
当然,容器13a和加热器13b既不必限定于这样的规格或数值,也可以将容器13a和加热器13b分别分成多个。另外,当蒸汽发生装置13的外壁用隔热材料覆盖,抑制了向周围的散热时,既缩短了升温时间,也提高了加热效率并节能。
向容器13a供水,通过从设置在主体1内的水槽14经水泵15和输水管道34进行。这里,若考虑水的卫生方面,最好是含有少许氯成分的自来水等。另外,水槽14及水泵15、输水管道34,没有必要限定在图1及图2所示的位置。特别地,水槽14,位于容易从主体1的前方取出的位置为好,为了从主体1的前方能看见,位于该主体1的底面或上面、或侧面均可。
标号18是蒸汽的吹出口,连接在蒸汽发生装置13上,其前端开口以便能喷向从送风装置10流出的空气流。并且,最好使开口喷向刚从送风装置10流出来的空气流,从而与该空气流发生冲撞。另外,吹出口18的直径的大小和数量是控制水蒸汽喷出速度的参数,在本发明中,吹出口18的直径最好为1~3mm,个数最好为2~4个。
当采用具有以上结构的热风单元5的无转台式电子微波烤箱进行使用了热风的烘烤烹调时,本发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当热风单元5运转时,送风装置10接通,从加热室2通过吸入孔2a吸入热风单元5内的流入风16,通过送风装置10的旋转成为高速的流出风17而从该送风装置10冲出。
(2)在蒸汽发生装置13中,加热器13b接通,容器13a开始升温。
(3)当容器13a接近设定温度时,通过输水管道34从水槽14借助于水泵15将预定水量的水供给蒸汽发生装置13。作为设定温度的一例,是水沸腾并蒸发的饱和温度以上,虽然最好为150℃~250℃左右,但即使在150℃以下或250℃以上也无问题。
另外,预定水量,虽然根据作为被烹调物4的食品或其烹调菜单而不同,但最好为5cc/分~20cc/分左右。
(4)当向蒸汽发生装置13供水时,该供水与保持高温的容器13a的内壁等接触,便瞬时沸腾、蒸发,生成饱和水蒸汽。饱和水蒸汽在大气压下的饱和温度为100℃。再有,虽然本实施例采用的方法是,在工序(2)至(4)中,先使容器13a升温,使蒸汽发生装置13达到设定温度后,向该蒸汽发生装置13连续或间歇地供给少量的水,使其瞬时地沸腾并蒸发;作为别的方法,也可一采用的方式是,先将规定量的水贮存在蒸汽发生装置13中,其后,使已贮水的蒸汽发生装置13升温并慢慢地使水蒸发。
(5)蒸发了的饱和水蒸汽19,因为相对水的体积膨胀到1600倍左右,所以该水蒸汽19从作为蒸汽发生装置13的蒸汽喷出口的吹出口18猛烈地喷出。吹出口18的大小和个数,正如上所述成为控制水蒸汽19的喷出速度的参数,因而在本发明中,吹出口18的直径最好为1~3mm,而个数最好为2~4个。
(6)从蒸汽发生装置13喷出的水蒸汽19,与在上述(1)中生成的刚从送风装置10送出来的高速流出风17猛烈冲撞并施加冲击力,该水蒸汽19中所含的大直径的水蒸汽被粉碎得更细。再有,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13喷出的水蒸汽19也可以不是与从送风装置10送出来之后的高速流出风17相遇,而是使空气流的流出端一侧,例如在图1中的蒸汽发生装置13和送风装置10的高度方向位置关系接近,使从吹出口18喷出来的水蒸汽19吹来与送风装置10的扇叶部的前端部一侧接触。另外,蒸汽发生装置13和送风装置10的位置关系在图1的状态中,管筒连接在吹出口18上,通过该管筒也可以把水蒸汽19如上所述地引导到送风装置10。
因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由径流式风扇等构成的送风装置10是将水蒸汽粉碎得更细的粉碎装置,从蒸汽发生装置13供给的水蒸汽19通过与送风装置10的扇叶前端部周边,或者刚从送风装置10流出来的高速流出风17(空气流)激烈地冲撞,从而对水蒸汽19给予冲击以将其粉碎得更细。这里,送风装置10的种类也可以不是径流式风扇,而可以是横流风扇或多叶片风扇、涡轮风扇等。
(7)由上述(6)生成的直径不同的水蒸汽,其后,通过热风单元5内的加热装置12加热,变为含有大量微细水蒸汽20等的高温热风,从吹出口2b供给加热室2及被烹调物4。
包含大量由加热装置12加热的微细水蒸汽20等的高温热风的温度虽可以达到100℃至350℃左右,但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烤箱烹调的场合,更希望200℃至300℃左右为宜。
另外,本发明的被加热、粉碎了的微细水蒸汽20的特征是,至少包含纳米级(水分子的大小约为0.3nm(纳米)至小于1000nm)的超细的水蒸汽和微米级(约1μm(微米))以上的微细水蒸汽两者。当然,也有在蒸汽发生装置13中未蒸发掉的数十至数百微米级的微细水滴包含在水蒸汽19中喷出的场合,或从蒸汽发生装置13喷出的水蒸汽19刚喷出来就急剧冷却变成微细水滴的场合,但任何微细水滴都能通过作为本发明的粉碎装置的送风装置10和加热装置12进一步粉碎得更细。
(8)由上述(1)~(7)生成的微细水蒸汽20(包含纳米级的超细水
蒸汽和微米级以上的微细水蒸汽),被喷吹到加热室2内的被烹调物4上并与其作用,得到图3所示的以下的效果。
即,一个效果是,包含在微细水蒸汽20内的直径最小的纳米级的超细水蒸汽20a浸透到被烹调物4的内部,通过向该被烹调物4补给水分进行加湿或保湿。这是因为,由于纳米级的超细水蒸汽的大小,比被烹调物4表层等的原料的细密度小,所以能很容易地从被烹调物4的表层渗透到内部。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效果是,包含在微细水蒸汽20内的微米级以上的直径稍大的微细水蒸汽20b接触并附着在被烹调物4的表面,由于在温度低的被烹调物4的表面冷凝而产生很大的加热能量,进行高效率加热。即,微细水蒸汽20b通过变为冷凝水滴21而产生冷凝潜热,对被烹调物4进行高效的加热烹调。当然,上述的本发明的微细水蒸汽20的二个效果是主要的效果,既可以派生出除此以外的效果,2种水蒸汽的效果又可以相互补充。
再有,上述工序(1)~(4)的各工序的顺序也可以分别替换。
实施例2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虽与图1一样是无转台式的电子微波烤箱,但配置在加热室2底面上的载物台3与加热室2分离,可以与加热室2自由装拆,在载物台3下面设置有测量被烹调物4重量的质量检测装置22,是最大的不同点。
根据本结构,其特征是,可以利用质量检测装置22检测载物台3上的被烹调物4的重量,并根据该检测值通过控制装置27控制从蒸汽发生装置13供给的水蒸汽量19,并将与被烹调物4的烹调内容相应的适量的微细水蒸汽20供给加热室2内。
图5是质量检测装置22的一例,测定原理是电容式的检测装置。该电容式质量检测装置22,由用薄板金属材料作成的可动电极28和固定电极29构成,安装在加热室底面2c上。
这里,固定电极29和可动电极28大致平行地相对配置,并保持预定的间隙、即检测空间30,在该固定电极29和可动电极28之间形成电容器,将与装载在载物台3上的被烹调物4的重量相应移动的可动电极28和静止的固定电极29之间的检测空间30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从所检测到的电容量变化算出被烹调物4的重量。再有,本发明的质量检测装置22,不必限定于电容式,也可以是应变式或光学式传感器等。
另外,图6是从上面见到的具有图4的质量检测装置22的电子微波烤箱1的加热室底面2c的俯视略图。在本实施例中,在载物台3的下部设置有3个质量检测装置22,载物台3通过加热室底面2c的后方中央部的质量检测装置22a、加热室底面2c的前方左侧部的质量检测装置22b和加热室底面2c的前方右侧部的质量检测装置22c这3点稳定地支撑。再有,利用质量检测装置22支撑载物台3不必限于3点,也可以是4点,而且,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个数的支撑。
在图4和图6中,从质量检测装置22引出到控制装置27的信号线分别是质量检测信号23,从控制装置27引出到转动天线9的信号线是天线控制信号24,从控制装置27引出到热风单元5侧附近的蒸汽发生装置13的信号线是蒸汽量控制信号25,从控制装置27引出到磁控管6的信号线是微波控制信号26,从控制装置27引出到加热装置12的信号线是加热控制信号40。再有,这里所示的检测信号、控制信号以外的信号线及动力线省略。
接着,使用图7的流程图具体地说明在具有上述图4至图6所示的质量检测装置22和热风单元5的无转台式微波烤箱1中的自动烹调方法。
阶段1
首先,打开门36,把被烹调物4装载在载物台3上,关闭该门36。然后,通过操作面板上的键盘或按钮等(图省略)手动输入食品种类或烹调菜单内容。再有,在能自动识别被烹调物等的烹调机器中,也可以省略该阶段1。
阶段2
确认烹调菜单内容等后,同样通过键盘或按钮等手动输入烹调开始(开始)。再有,这些手动输入可以不在主体1的操作面板上进行,在以遥控进行的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通过远距离遥控操作进行。
阶段3
当阶段2的操作结束后,微波烤箱1的控制装置27就发出指令,通过质量检测装置22自动进行被烹调物(食品)4的质量检测。即,在本实施例的微波烤箱1中,由于能自动检测出被烹调物4的重量,用户不需要手动输入被烹调物4的重量信息(重量为多少克或多少人的份儿等),因而,免除了用户在使用前测量被烹调物4的重量,或手动输入重量信息等麻烦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如下地自动进行被烹调物4的质量检测。
(1)通过设置在载物台3下部的3个质量检测装置22a、22b、22c,检测各支撑点的重量Wa、Wb、Wc。
(2)利用3个质量检测装置22a、22b、22c的总和(W=Wa+Wb+Wc)算出载物台3上的被烹调物4的重量。
阶段4
由于在阶段1知道了食品的种类及烹调菜单的内容,在阶段3知道了食品(被烹调物)4的重量,因而根据这些信息便可决定加热时间。本加热时间的设定也通过控制装置27等自动地算出、决定。
阶段5
在不使用蒸汽烹调的场合,本阶段5不需要,但如本实施例在使用蒸汽的加热烹调中,则根据上述被烹调物4的种类及烹调菜单、被烹调物4的重量、加热时间自动地算出并决定蒸汽生成量。蒸汽生成量的控制,可以通过例如利用控制装置27控制供给蒸汽发生装置13的供水量进行。再有,热风或蒸汽的温度控制,通过加热装置12或13b进行。
阶段6
上述各量的算出和决定几乎自动地在瞬间进行,其后,自动地开始使用了蒸汽的加热烹调。烹调中的蒸汽生成量,根据被烹调物4的种类、烹调菜单、质量等信息,由控制装置27适当地控制。既有从蒸汽发生装置13连续地产生蒸汽的烹调,也有间歇地产生蒸汽的烹调;既有蒸汽生成量可以是5cc/分左右的烹调,也有需要20cc/分左右的烹调。另外,热风温度也要控制到适于烘烤烹调的温度,例如,200℃~300℃左右。再有,这里,在不需要高温热风的烘烤烹调的场合(例如微波烹调),将构成热风单元5的加热装置12断开,只把送风装置10接通即可,这种场合,送风装置10也起到粉碎装置的作用,进行水蒸汽的细小化、微细化。
这些被烹调物4的种类、烹调菜单、质量等的信息和蒸汽生成量或热风温度等的控制各量的关系,从预先存储在微波烤箱1的控制装置27等中的信息和以其为基础的计算能够算出。
阶段7
在阶段6开始的使用了蒸汽的加热烹调,按设定的时间(在阶段6决定的加热时间)进行。
阶段8
然后,当经过设定的时间(加热时间)后,烹调结束,并告知用户结束。
除上述的烹调方法外,采用本发明的结构,还可以如下进行。即,通过设置在载物台3下部的3个质量检测装置22a、22b、22c,检测出各个支撑点的重量Wa、Wb、Wc后,由于可以利用该3个质量检测装置22a、22b、22c检测的质量的总和(W=Wa+Wb+Wc)算出载物台3上的被烹调物4的重量的同时,从上述3个支撑点的重量Wa、Wb、Wc的检测值的比例(重量的分布)算出被烹调物4的装载位置,所以可以朝着其装载位置集中地喷吹微细水蒸汽20,而且还可以控制(也包括停止)转动天线8的旋转集中照射微波。
再有,如上所述为了向装载位置集中地喷吹微细水蒸汽20,在图1、图4等中,有必要在微细水蒸汽20吹向加热室2的吹出孔2b跟前的热风单元5内根据检测出的装载位置设置控制流动的流动控制装置(未图示)。该流动控制装置可以是电动百叶窗。
另外,图7说明的烹调流程也可以手动输入进行。即,在阶段3、4、5中,是利用键盘或按钮等手动输入被烹调物4的重量、加热时间、蒸汽量。
实施例3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是设置在加热室2中央的旋转载物台32旋转的转台式电子微波烤箱,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有热风单元5。
热风单元5和蒸汽发生装置13与图1、图4一样,其结构是从磁控管6发出的微波通过波导管7从加热室2的侧面照射到被烹调物4上。
旋转载物台32利用其下部的载物台马达33旋转,在其同轴端部设置有1个质量检测装置22,通过该质量检测装置22能检测出装载在旋转载物台32上的被烹调物4的重量,其质量检测信号23输送给控制装置27。烹调方法与上述图7等说明的内容相同。

Claims (9)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具备容纳被烹调物的加热室和加热该加热室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产生水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和随着空气流向上述加热室,对水蒸汽给予冲击并使其粉碎得更细的送风装置,将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向从上述送风装置流出的空气流喷吹,将因该喷吹形成的冲击被粉碎得更细的水蒸汽与空气流混合并供给到上述加热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将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向刚从上述送风装置流出来的空气流进行喷吹,将因该喷吹形成的冲击被粉碎得更细的水蒸汽与空气流混合并供给到上述加热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包括上述加热装置、上述送风装置和覆盖该送风装置的风道的热风供给装置,将向该热风供给装置内侧喷出并与空气流混合了的水蒸汽,通过该热风供给装置的加热装置进一步加热成为高温的水蒸汽,并将该高温的水蒸汽供给到上述加热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与空气流混合了的水蒸汽,至少含有约小于1000纳米的超细水蒸汽和约1微米以上的微细水蒸汽,使上述超细水蒸汽主要渗透到被烹调物内,使上述微细水蒸汽主要附着在被烹调物的表面,以加热烹调该被烹调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被烹调物的质量的质量检测装置和调节供给到加热室内的水蒸汽量的控制装置;根据上述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值,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量,把与被烹调物的烹调内容相应的适量的水蒸汽供给到加热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在上述加热室的底面并装载被烹调物的不旋转的载物台,检测被烹调物质量的质量检测装置,调节供给到上述加热室内的水蒸汽量的控制装置;通过上述质量检测装置检测出上述载物台上的被烹调物的质量,根据该检测值通过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量,把与被烹调物的烹调内容相应的适量的水蒸汽供给到加热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在上述加热室的底面并装载被烹调物的不旋转的载物台,以支撑该载物台的方式设置在载物台下面并检测被烹调物质量的多个质量检测装置,调节供给到上述加热室内的水蒸汽量的控制装置;通过上述多个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值的总和检测出上述载物台上的被烹调物的质量,根据该检测值通过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量,把与被烹调物的烹调内容相应的适量的水蒸汽供给到加热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在上述加热室的底面并装载被烹调物的不旋转的载物台,具有使利用上述加热装置加热了的加热空气在上述加热室内循环的上述送风装置的热风供给装置,由送风装置构成的粉碎装置,以支撑载物台的方式设置在载物台下面并检测被烹调物质量的多个质量检测装置,调节供给到加热室内的水蒸汽量的控制装置;通过上述多个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值的总和检测出上述载物台上的被烹调物的质量,根据该检测值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从上述蒸汽发生装置供给的水蒸汽量的同时,通过构成热风供给装置的上述加热装置和上述送风装置进一步加热、粉碎水蒸汽,把与被烹调物的烹调内容相应的适量的水蒸汽供给到加热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喷出部设置在对从该蒸汽喷出部喷出的水蒸汽喷吹来自上述送风装置的空气流的位置。
CNB2006100005513A 2005-05-10 2006-01-09 加热烹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43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36792 2005-05-10
JP2005136792A JP4585910B2 (ja) 2005-05-10 2005-05-10 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0969A true CN1860969A (zh) 2006-11-15
CN100534362C CN100534362C (zh) 2009-09-02

Family

ID=37388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055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4362C (zh) 2005-05-10 2006-01-09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85910B2 (zh)
CN (1) CN100534362C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2498A (zh) * 2009-07-30 2012-05-23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3120548A (zh) * 2011-11-18 2013-05-2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食物烘烤一键制控制方法
CN105193243A (zh) * 2015-06-19 2015-12-30 佛山市海辰科技有限公司 PTCR-xthm电热芯片远红外热源高温蒸汽炉
CN105556212A (zh) * 2013-08-06 2016-05-04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6030212A (zh) * 2014-04-09 2016-10-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具备烹调容器的加热烹调器
CN107105936A (zh) * 2014-10-23 2017-08-2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食物的装置和方法
CN107198454A (zh) * 2016-06-21 2017-09-2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108652417A (zh) * 2017-03-27 2018-10-16 Seb公司 具有搅拌装置的利用热流的烹饪设备
CN108826381A (zh) * 2018-07-05 2018-11-16 池州市利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洗的微波炉
CN108937561A (zh) * 2018-06-01 2018-12-07 扬州御宝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节能商用蒸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31295A (zh) * 2018-11-12 2019-03-08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消除冷凝水电蒸箱及控制方法
CN109620002A (zh) * 2018-12-27 2019-04-1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烤箱及其加湿组件
CN109780584A (zh) * 2017-11-15 2019-05-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加热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0680203A (zh) * 2018-07-05 2020-01-14 浙江天喜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压蒸汽烤箱
CN111449511A (zh) * 2020-04-09 2020-07-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气泵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2603150A (zh) * 2020-11-25 2021-04-06 邓佳欣 一种一体式食品蒸烤炉
CN112617615A (zh) * 2020-12-15 2021-04-09 赣州朝歌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蒸汽海鲜的蒸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174746A (zh) * 2019-07-05 2022-03-11 斯普瑞斯-萨克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加热设备的方法
CN115153065A (zh) * 2022-06-16 2022-10-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降低蒸汽烹饪面制食品gi值的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57871B2 (ja) * 2007-07-17 2012-10-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5405191B2 (ja) * 2009-05-11 2014-02-05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2011002196A (ja) * 2009-06-22 2011-01-06 Omnibus:Kk 揚げ物調理装置及び揚げ物調理方法
JP5491993B2 (ja) * 2010-07-06 2014-05-14 有限会社ナカイ 業務用の複合加熱調理機
CN201840343U (zh) * 2010-10-21 2011-05-25 佛山市顺德区依信嘉实业有限公司 自动喷雾装置及配设自动喷雾装置的烤具
CN104688002B (zh) * 2014-08-04 2018-07-1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0008A (ja) * 1983-12-28 1985-07-24 Toyota Motor Corp 噴霧ノズル装置
JPS6217529A (ja) * 1985-07-15 1987-01-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重量検出機能付加熱調理器
US5256352A (en) * 1992-09-02 1993-10-26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ir-liquid mixer
JPH094849A (ja) * 1995-06-22 1997-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装置
JPH11141881A (ja) * 1997-11-10 1999-05-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過熱蒸気を利用した加熱調理装置
DE19824172A1 (de) * 1998-05-29 1999-12-09 Rational Gmbh Gargerät mit Energiespeicher- und Energieentnahmesystem
JP2002061844A (ja) * 2000-08-10 2002-02-28 Kazuo Nagayama コンベクションオーブン
JP3731816B2 (ja) * 2002-06-05 2006-01-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高周波加熱装置の給水制御方法及び高周波加熱装置
JP4334201B2 (ja) * 2002-11-11 2009-09-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3761176B2 (ja) * 2003-03-13 2006-03-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
JP4016336B2 (ja) * 2003-04-15 2007-1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装置
JP4336244B2 (ja) * 2003-05-12 2009-09-30 有限会社梅田事務所 被加熱材料の加熱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262519B2 (ja) * 2003-05-22 2009-05-1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2005009771A (ja) * 2003-06-19 2005-01-13 Hitachi Hometec Ltd 加熱調理器とそれに用いた静電容量式重量センサ
JP3763833B2 (ja) * 2003-07-31 2006-04-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蒸気調理器
JP3800212B2 (ja) * 2003-08-29 2006-07-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高周波加熱装置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2498A (zh) * 2009-07-30 2012-05-23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2472498B (zh) * 2009-07-30 2015-06-24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3120548A (zh) * 2011-11-18 2013-05-2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食物烘烤一键制控制方法
CN105556212A (zh) * 2013-08-06 2016-05-04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5556212B (zh) * 2013-08-06 2017-05-24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6030212A (zh) * 2014-04-09 2016-10-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具备烹调容器的加热烹调器
CN106030212B (zh) * 2014-04-09 2017-12-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具备烹调容器的加热烹调器
CN107105936A (zh) * 2014-10-23 2017-08-2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食物的装置和方法
CN105193243A (zh) * 2015-06-19 2015-12-30 佛山市海辰科技有限公司 PTCR-xthm电热芯片远红外热源高温蒸汽炉
CN107198454A (zh) * 2016-06-21 2017-09-2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108652417A (zh) * 2017-03-27 2018-10-16 Seb公司 具有搅拌装置的利用热流的烹饪设备
CN109780584A (zh) * 2017-11-15 2019-05-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加热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8937561A (zh) * 2018-06-01 2018-12-07 扬州御宝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节能商用蒸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26381A (zh) * 2018-07-05 2018-11-16 池州市利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洗的微波炉
CN110680203A (zh) * 2018-07-05 2020-01-14 浙江天喜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压蒸汽烤箱
CN110680203B (zh) * 2018-07-05 2021-08-06 浙江天喜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压蒸汽烤箱
CN109431295A (zh) * 2018-11-12 2019-03-08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消除冷凝水电蒸箱及控制方法
CN109431295B (zh) * 2018-11-12 2021-09-24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消除冷凝水电蒸箱及控制方法
CN109620002A (zh) * 2018-12-27 2019-04-1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烤箱及其加湿组件
CN114174746A (zh) * 2019-07-05 2022-03-11 斯普瑞斯-萨克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加热设备的方法
CN111449511A (zh) * 2020-04-09 2020-07-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气泵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2603150A (zh) * 2020-11-25 2021-04-06 邓佳欣 一种一体式食品蒸烤炉
CN112603150B (zh) * 2020-11-25 2022-02-01 威海昕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食品蒸烤炉
CN112617615A (zh) * 2020-12-15 2021-04-09 赣州朝歌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蒸汽海鲜的蒸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153065A (zh) * 2022-06-16 2022-10-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降低蒸汽烹饪面制食品gi值的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85910B2 (ja) 2010-11-24
CN100534362C (zh) 2009-09-02
JP2006317016A (ja) 2006-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0969A (zh) 加热烹调器
CN1896599A (zh) 加热烹调器
JP5919275B2 (ja) 食品を作成するための装置
RU2566892C2 (ru) Вар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EP336785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food ingredients with hot air and fluid introduced thereinto
CN1174660C (zh) 感应加热方式的蒸汽产生设备
US7241976B2 (en) Steam cooker
CN2619170Y (zh)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CN208551408U (zh) 一种可提高加热效率的加热锅
CN107595153B (zh) 一种可提高加热效率的加热锅
US7802564B2 (en) Steam cooking apparatus
JP2007003150A (ja) 加熱調理器
JP4334201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904484A (zh) 加热烹调器
JP2010159920A (ja) 蒸気発生装置及び加熱調理器
JP2007327674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7040656A (ja) 加熱装置
JP2012122675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7024388A (ja) 加熱調理装置
JP4557788B2 (ja) 加熱調理器
JP5295867B2 (ja) 蒸気調理器
JP2006292235A (ja) 加熱調理装置
CN217011237U (zh) 具超声波加湿模块的微波烹调设备
JP2005069521A (ja) 蒸気発生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蒸気調理器
JP4633185B2 (ja) 蒸気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