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4937A - 转印装置、转印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印装置、转印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4937A
CN1854937A CNA2006100760999A CN200610076099A CN1854937A CN 1854937 A CN1854937 A CN 1854937A CN A2006100760999 A CNA2006100760999 A CN A2006100760999A CN 200610076099 A CN200610076099 A CN 200610076099A CN 1854937 A CN1854937 A CN 1854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transfer
transfer printing
intermediate transfer
ink powd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760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5813C (zh
Inventor
平井政志
仲野久仁昭
山田雅则
吉田隆彦
石川一晓
立木启史
山中敏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54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4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58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581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transfer element, e.g. clean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转印装置备有携带感光体鼓的一次转印部所转印的墨粉像、该墨粉像的携带面周转移动的中间转印体;在二次转印部与中间转印体接触的二次转印皮带。该转印装置将中间转印皮带上的墨粉像转印被移送到二次转印部的纸页,并备有去除中间转印皮带的墨粉像的携带面上的墨粉并回收的中间转印体清理装置,备有依次赋予二次转印皮带用于发生使正规带电墨粉从二次转印皮带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的电场的第一电压、与用于发生使逆带电墨粉从二次转印皮带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的电场的第二电压的二次转印电源,使二次转印皮带上的墨粉像适当地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可良好地清理二次转印皮带。

Description

转印装置、转印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使用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方式,将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像转印到用纸上的转印装置、转印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备有用于将由图像形成部所形成的彩色墨粉像转印到用纸上的转印装置。作为现有技术的转印装置的转印方式,将由对应于各色的图像形成部所形成的各色墨粉像重合地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后(一次转印),将这些叠层的彩色墨粉像用一次的转印工序(二次转印)转印到用纸上的中间转印方式是公知的。在这种中间转印方式中,叠层于中间转印体上的彩色墨粉像的层厚比起单色墨粉像来要厚。因此,作为用于与中间转印体一起将墨粉像转印到用纸上的二次转印体使用转印皮带,通过谋求转印辊距(nip)的增大来提高向用纸的墨粉像的转印效率是有效的。
这样一来,在采用基于转印皮带进行的二次转印方式的情况下,向用纸的墨粉像的转印效率得到提高。但是,起因于墨粉像以外的残留电位的“雾状墨粉(toner-fog)”转印到转印皮带而使转印皮带被弄脏,结果在转印皮带上清理机构成为必要。
一般来说,作为清理机构大半是用清理刮板的机械机构。但是,在清理对象为薄而柔软的转印皮带的情况下,使硬质的刮板对这种转印皮带接触,因为皮带上的皱纹的发生、皮带的蛇行的发生、进而皮带的破坏这样的种种的问题所以是不得当的。这种情况,不仅作为二次转印体使用转印皮带的情况,为了谋求转印辊距的增大,使用柔软的转印辊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因此,一般采用在转印皮带或转印辊等二次转印体的清理中,将与用于使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像转印到用纸上的转印电场极性相反的电场施加于二次转印体,使附着于二次转印体上的不需要的墨粉逆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方法。就这种技术和关联技术而言,记载于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112267(2000年4月21日公开)和特开平11-161051(1999年6月18日公开)。
但是,作为附着于转印皮带或转印辊等二次转印体上的墨粉,不仅是具有一定的带电极性的正常带电者,还含有相反极性的墨粉和未带电的墨粉。因而,在对二次转印体施加与一定的转印电场相反极性的电场的情况下,虽然正常带电的墨粉逆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但是相反极性的墨粉和未带电的墨粉残留于二次转印体。因此,存在着在下次的转印工序(例如对大尺寸的用纸进行转印工序的情况)中,发生在用纸上这些残留墨粉引起的模糊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转印皮带或转印辊等二次转印体上的墨粉适当地转印到中间转印体,良好地清理二次转印体的转印装置、转印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转印装置,是备有携带从墨粉像载体在一次转印部中所转印的墨粉像,该墨粉像的携带面周转移动的中间转印体;在二次转印部中与前述中间转印体接触的二次转印体;去除前述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像的携带面上的墨粉并回收的中间转印体清理装置,将前述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像转印到被移送到二次转印部的前述中间转印体与前述二次转印体之间的纸页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依次赋予前述二次转印体用于发生使正规带电墨粉从前述二次转印体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电场的第一电压、与用于发生使逆带电墨粉从前述二次转印体转印到前述中间转印体的电场的第二电压的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转印方法,是备有使用携带从墨粉像载体在一次转印部中所转印的墨粉像、该墨粉像的携带面周转移动的中间转印体,和在二次转印部中与前述中间转印体接触的二次转印体,将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像转印到被移送到二次转印部的中间转印体与二次转印体之间的纸页的第一工序;和去除前述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像的携带面上的墨粉并回收的第二工序的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备有依次赋予使正规带电墨粉从前述二次转印体转印到前述中间转印体的第一电场、与使逆带电墨粉从前述二次转印体转印到前述中间转印体的第二电场的第三工序。
如果用上述构成,则由于依次赋予使正规带电墨粉从二次转印体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第一电场、与使逆带电墨粉从二次转印体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第二电场,所以可以使附着于二次转印体的不需要的正规带电墨粉和逆带电墨粉返回到中间转印体,适当地清理二次转印体。此外,由于从二次转印体返回到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在中间转印体处由中间转印体清理装置所回收,所以不会从中间转印体再次返回到二次转印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转印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备有图2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装置的示意图。
图4(a)是表示图3中所示的转印装置中的、中间转印皮带从感光体鼓(photoreceptor drum)分离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b)是表示该转印装置中的黑白打印动作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c)是表示该转印装置中的彩色打印动作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2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备有的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一般的墨粉(toner)的带电量分布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转印装置中的清理电场的发生动作的波形图。
图8是表示在图1中所示的转印装置中将二次转印皮带单元置换成二次转印辊的构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正规带电墨粉为带负电墨粉,以逆带电墨粉为带正电墨粉而进行说明。相反,在以正规带电墨粉为带正电墨粉的情况下,只要单单替换极性就可以了。此外,以用于使附着于二次转印辊(二次转印体)11或二次转印皮带102的、带负电墨粉返回到中间转印皮带(中间转印体)7的电场为负电场,以用于使带正电墨粉返回到中间转印皮带7的电场为正电场而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构成的说明图。图像形成装置A基于从外部所输入的图像数据或者通过读取原稿所得到的图像数据,在纸页(记录用纸)上形成多色或单色的图像。
如该图中所示,图像形成装置A备有曝光单元1、显像装置2、感光体鼓(墨粉像载体)3、清理单元4、充电器5、中间转印皮带单元8、定影单元12、纸页移送路S、供纸盘10、和排纸盘15等。
在图像形成装置A中所处理的彩色图像的图像数据,对应于用黑(K)、青绿(C)、品红(M)、黄(Y)等各色的彩色图像。因而,显像装置2(2a~2d)、感光体鼓3(3a~3d)、充电器5(5a~5d)、清理单元4(4a~4d)分别各设置四个,以便形成对应于各色的四种静电潜像。再者,上述a~d的符号,a对应于黑,b对应于青绿,c对应于品红,d对应于黄,通过由这些符号所区别的上述各机构,构成四个图像站。
在各图像站中,感光体鼓3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A的上部。充电器5使感光体鼓3的表面均一地充电成规定的电位。作为该充电器5,除了图2中所示的接触型的辊型之外,也使用接触型的刷型,或者充电型等。
曝光单元1中,如图2中所示,除了用备有激光照射部和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的方法之外,还有用阵列状地排列发光元件的例如EL或LED写入头的方法。曝光单元1通过根据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使充电了的感光体鼓3曝光,在感光体鼓3的表面上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各显像装置2是由K、C、M、Y的墨粉使在各感光体鼓3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像的显像装置。清理单元4在显像和图像转印工序后去除、回收残留于感光体鼓3的表面的墨粉。
中间转印皮带单元8配置于感光体鼓3的上方。该中间转印皮带单元8备有一次转印辊6(6a~6d)、中间转印皮带7、作为驱动辊的支撑辊(back-up roller)71、从动辊72、中间转印皮带分离接触机构(separating mechanism)(中间转印体分离接触机构)51、和中间转印皮带清理单元(中间转印体清理机构)9。
中间转印皮带7绕挂于一次转印辊6、支撑辊71和从动辊72等,在箭头B方向上被旋转驱动。
一次转印辊6(6a~6d)在中间转印皮带7的移动方向上的感光体鼓3a~3d的下游侧,能够旋转地夹着中间转印皮带7配置于不接触于感光体鼓3(3a~3d)的位置。因而,由一次转印辊6(6a~6d)在接触于感光体鼓3(3a~3d)的方向上推压中间转印皮带7。一次转印辊6(6a~6d)施加用于将感光体鼓3(3a~3d)的墨粉像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7上的转印偏压。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使赋予中间转印皮带7的一次转印偏压量恒定,故不论是单色图像形成时还是彩色图像形成时始终在所有的一次转印辊6a~6d上施加一次转印偏压。随此,始终成为所有的一次转印辊6a~6d接触于中间转印皮带7的状态。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如果不始终接触,则每逢图像形成时赋予中间转印皮带7的一次转印偏压量发生变化,转印精度发生偏差的缘故。
中间转印皮带7设成接触于各感光体鼓3。通过在感光体鼓3的表面上所形成的各色的墨粉像依次重合地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7上,形成彩色的墨粉像(多色墨粉像)。该中间转印皮带7用厚度100~150μm左右的薄膜环形地形成。
从感光体鼓3向中间转印皮带7的墨粉像的转印由接触于中间转印皮带7的背侧的一次转印辊6来进行。为了转印墨粉像将高电压的转印偏压(与墨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电压)施加于一次转印辊6。一次转印辊6以直径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为基础而形成,表面由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例如EPDM、泡沫聚氨酯等)所覆盖。由该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一次转印辊6可以对中间转印皮带7均一地施加高电压。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转印电极使用辊形状者(一次转印辊6),但是除此以外用刷子等也是可能的。
如上所述,感光体鼓3上的静电潜像由对应于各色相的墨粉显像而分别成为墨粉像,这些墨粉像在中间转印皮带7上叠层。像这样所叠层的墨粉像通过中间转印皮带7的旋转,移动到所移送来的用纸与中间转印皮带7的接触位置,由配置于该位置的二次转印辊11转印到用纸上。在该情况下,中间转印皮带7与二次转印辊11以规定的辊距相互压接,并且在二次转印辊11上施加用于将墨粉像转印到用纸的电压。该电压是与墨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电压。
为了定常地得到上述辊距,二次转印辊11或者支撑辊71的某一方由金属等硬质材料组成,另一方由弹性辊等软质材料(弹性橡胶辊或泡沫性树脂辊等)组成。
通过中间转印皮带7与感光体鼓3的接触附着于中间转印皮带7的墨粉,和在从中间转印皮带7向用纸的墨粉像的转印之际未被转印而残留于中间转印皮带7上的墨粉,在下道工序中成为发生墨粉的混色的原因。因此,由中间转印皮带清理单元9去除并回收。
在中间转印皮带清理单元9中,作为接触于中间转印皮带7的例如清理构件备有清理刮板。在中间转印皮带清理单元9中,由清理刮板机械地刮掉中间转印皮带7上的墨粉而回收。清理刮板接触的中间转印皮带7的部分从背侧由从动辊72来支持。
供纸盘10用于蓄积图像形成中使用的纸页,例如记录用纸,设在图像形成部和曝光单元1的下侧。另一方面,设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上部的排纸盘15用于面朝下地放置打印完的纸页。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A上设有用于将供纸盘10的纸页和手动送纸盘20的纸页经由二次转印辊11或定影单元12送到排纸盘15的纸页移送路S。该纸页移送路S中的从供纸盘10到排纸盘15的部分上,配有搓纸辊16、对位辊14、备有二次转印辊11的二次转印单元86、定影单元12和移送辊25等。
移送辊25是用于促进·辅助纸页的移送的小型的辊子,沿着纸页移送路S设置多个。搓纸辊16配备于供纸盘10的端部,是从供纸盘10将纸页逐张供给到纸页移送路S的引进辊。对位辊14暂时保持在纸页移送路S中所移送的纸页,在使感光体鼓3上的墨粉像的前端与纸页的前端对齐的定时将纸页移送到二次转印部。
定影单元12备有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等,这些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夹着纸页旋转。加热辊31由控制部(未画出)控制以便成为规定的定影温度。该控制部基于来自温度检测器(未画出)的检测信号控制加热辊31。加热辊31与加压辊33一起通过热压固纸页,熔融·混合·压接转印到纸页的各色墨粉像,对纸页热定影。再者,将多色墨粉像(各色墨粉像)定影后的纸页,由多个移送辊25移送到纸页移送路S的翻转排纸路径,以翻转的状态(多色墨粉像朝下的状态),排出到排纸盘15。
接下来,包括各部中的处理,就纸页移送路S进行的纸页移送动作进行说明。在图像形成装置A中,如上所述,配置着预先收容纸页的供纸盒10、和进行少数张的打印的情况等中所使用的手动送纸盘20。这两者中分别配置前述搓纸辊16(16-1、16-2),这些搓纸辊16将纸页逐张供给到纸页移送路S。
(单面打印的情况)
从供纸盒10所移送的纸页,由纸页移送路S中的移送辊25-1移送到对位辊14,由该对位辊14在整合纸页的前端与中间转印皮带7上的所叠层的墨粉像的前端的定时移送到二次转印部。在二次转印部中墨粉像转印到纸页上,该墨粉像由定影单元12定影于纸页上。然后,纸页经由移送辊25-2由排纸辊25-3排出到排纸盘15上。
此外,从手动送纸盘20所移送的纸页由多个移送辊25(25-6、25-5、25-4)移送到对位辊14。那以后经过与从供纸盒10所供给的纸页同样的经过排出到排纸盘15。
(双面打印的情况)
如上所述,单面打印结束而通过定影单元12的纸页,后端由排纸辊25-3夹住。接着,纸页通过排纸辊25-3反转而被引到移送辊25-7、25-8,经由对位辊14进行背面打印后,排出到排纸盘15。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A所备有的转印装置81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转印装置81备有中间转印皮带单元8、二次转印辊11和图2中所示的中间转印皮带清理单元9。在中间转印皮带单元8中,中间转印皮带7对感光体鼓3成为能够分离、接触动作。因此,在中间转印皮带单元8中,设有使一次转印辊6移动而使中间转印皮带7对感光体鼓3分离、接触的中间转印皮带分离接触机构51。
在中间转印皮带分离接触机构51中,一次转印辊6a~6d轴支承于L字形的辊升降构件52a~52d的一端。辊升降构件52a~52d与一次转印辊6a~6d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呈L字形,在弯曲部由平行于一次转印辊6a~6d的轴方向的轴摆动自如地支持着。辊升降构件52a上端(另一端)接合于滑动构件53a。辊升降构件52b~52d上端(另一端)接合固定于滑动构件53b。
滑动构件53a、53b由例如凸轮机构来驱动并设置为在水平方向上往复自如。通过滑动构件53a、53b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辊升降构件52a~52d摆动,一次转印辊6a单独地,一次转印辊6b~6d一体地在接近于感光体鼓3a~3d的位置与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借此,中间转印皮带分离接触机构51,如图4(a)~图4(c)中所示,可以使中间转印皮带7分别配置成从所有的感光体鼓3a~3d完全分离状态、单色图像形成状态和全色图像形成状态。再者,图4(a)~图4(c)是从背面看图3中所示的转印装置81的图。
也就是说,在完全分离状态下,如图4(a)中所示,通过所有的一次转印辊6a~6d配置于上升位置,中间转印皮带7从所有的感光体鼓3a~3d完全分离。这,通常,是未进行图像形成的等待时的状态,和本实施方式中的二次转印辊11和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的情况的状态。
在单色图像形成状态下,如图4(b)中所示,仅一次转印辊6a配置于接近于感光体鼓3a的下降位置。借此,仅中间转印皮带7上的一次转印辊6a附近的部分压接于感光体鼓3a。中间转印皮带7与感光体鼓3的接触部成为一次转印部。
在全色图像形成状态下,如图4(c)中所示,因为使用所有的一次转印辊6a~6d进行一次转印(从感光体鼓3a~3d向中间转印皮带7的墨粉像的转印),故一次转印辊6a~6d全都配置于接近于感光体鼓3a~3d的下降位置。借此,中间转印皮带7上的一次转印辊6a~6d附近的部分分别压接于感光体鼓3a~3d。
再者,根据中间转印皮带7的上述各状态,如图3中所示,支持于杠杆55的另一端的张紧辊56上下位移,中间转印皮带7的张力维持恒定。
此外,中间转印皮带分离接触机构51不限定于上述情况,只要是可以进行使中间转印皮带7与感光体鼓3a~3d进行分离的动作与接触的动作就可以了,也能够使用其他公知的构成。
图1是表示转印装置81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这里,示出代替图1和图4中所示的二次转印辊11,备有二次转印皮带单元101的情况。二次转印皮带单元101备有二次转印皮带102,绕挂有该二次转印皮带102的三个支持辊103~105,以及小直径二次转印辊106。支持辊103~105这三个当中的一个(例如支持辊103)是驱动辊,其他两个(例如支持辊104、105)是从动辊。小直径二次转印辊106配置成接触于二次转印皮带102的背面。
二次转印皮带102由例如橡胶类材料制成,是体积电阻率为1010Ω·cm,表面电阻率为1011Ω者。小直径二次转印辊106由例如NBR和表氯醇(epichlorohydrin)作为材料来形成。
在由支撑辊71与二次转印皮带单元101的接触部组成的二次转印部中,使支撑辊71与二次转印皮带102压接,通过成为使支撑辊71越过包含支持辊103与支持辊104的共同的切线的面切入二次转印皮带102侧的状态,确保二次转印中的足够的辊距。
在对上述这种具有柔软性的二次转印皮带102设置机械的清理机构的情况下,因为在转印皮带上容易发生皱纹或蛇行,此外容易破损所以不好。因此,在转印装置81中,对二次转印皮带102使用使二次转印皮带102的表面的不需要的墨粉逆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7的电气的清理机构。另一方面,对中间转印皮带7使用机械地刮掉去除中间转印皮带7的表面的残留墨粉的机械的清理机构。在该种情况下,从二次转印皮带102逆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7的墨粉由中间转印皮带7的清理机构从中间转印皮带7的表面去除,回收。
中间转印皮带7的清理中所使用的机械的清理机构,也就是中间转印皮带清理单元9,由例如清理刮板机械地刮掉中间转印皮带7的表面的墨粉。再者,作为中间转印皮带清理单元9,除了使用清理刮板之外,也可以是使用例如清理刷者。
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中所使用的电气的清理机构,成为在二次转印皮带102与支撑辊71之间交互地施加负电场与正电场的构成,也就是施加清理电场的构成。负电场是用于使附着于二次转印皮带102的带负电墨粉(正规带电墨粉)从二次转印皮带102向中间转印皮带7返回的电场,正电场是用于使附着于二次转印皮带102的带正电墨粉(逆带电墨粉)从二次转印皮带102向中间转印皮带7返回的电场。
为了发生上述清理电场,二次转印电源(二次转印体清理机构)82连接于接触于二次转印皮带102的小直径二次转印辊106。该二次转印电源82是可以切换正负的电压而供给到小径二次转印辊106也就是二次转印皮带102者。此外,该二次转印电源82还作为发生用于使中间转印皮带7上的墨粉像在二次转印皮带102与支撑辊71之间转印到用纸的电场的二次转印用的电源发挥功能。
图5是功能地表示图像形成装置A中的转印装置81的构成的概略的方框图。转印装置81备有控制转印装置81的总体的转印装置控制部(二次转印体清理机构)91和储存各种数据的存储部92。转印装置控制部91控制中间转印皮带分离接触机构51、备有一次转印电源83和驱动部84的中间转印单元8、和备有二次转印电源82和驱动部85的二次转印单元86。再者,虽然在图5中,取为控制图像形成装置A总体的主控制部93与控制转印装置81的转印装置控制部91分开的构成,但是也可以是主控制部93控制转印装置81的构成。
中间转印单元8的一次转印电源83将用于发生使感光体鼓3的墨粉像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7的电场的电压供给到一次转印辊6。驱动部84驱动支撑辊71和中间转印皮带分离接触机构51的滑动构件53a、53b。二次转印单元86的驱动部85驱动二次转印皮带单元101也就是作为驱动辊的支持辊103。
转印装置控制部91在控制中间转印皮带单元8和二次转印单元86的动作的情况下,进行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A整体的主控制部93的通信,得到控制所需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信息,并且参照储存于存储部92的数据。检测图像形成装置A的各种状态的各种传感器(无纸页状态的检测机构)94连接于主控制部93。
这里,在感光体鼓3上始终存在着微量的模糊墨粉(不需要的墨粉),附着于二次转印皮带(二次转印体)102的不需要墨粉主要从感光体鼓3经由中间转印皮带7达到二次转印皮带102。因而,在除了图像形成装置A中的打印动作中以外进行的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之际,为了阻断不需要墨粉的发生源,优选是使中间转印皮带7从感光体鼓3离开。此外,为了通过清理电场的施加而使二次转印皮带102的不需要墨粉适当地返回到中间转印皮带7、高精度地清理二次转印皮带102,优选是对中间转印皮带7不是进行基于电场的施加进行的清理,而是基于机械的方法进行的清理。
通过上述这种中间转印皮带7从感光体鼓3的分离,以及中间转印皮带7的基于机械的方法进行的清理,可以使成为返回二次转印皮带102的不需要墨粉的目的地的中间转印皮带7成为不需要墨粉几乎完全被去除的状态。因而,通过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电场进行的清理,可以良好地去除附着于二次转印皮带102的不需要墨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印装置81中,图像形成装置A中的打印动作中以外进行的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之际,由中间转印皮带分离接触机构51使中间转印皮带7从感光体鼓3分离,而且由使用清理刮板的中间转印皮带清理单元9清理中间转印皮带7。
此外,一般来说,各个墨粉的带电量,不是恒定的,例如具有图6中所示的分布。因而,在正规的带电极性为负的情况下,虽然带负电墨粉的多数贡献于图像形成,但是其中的一部分,和作为逆带电墨粉的带正电墨粉对图像形成没有贡献。
在这种对图像形成没有贡献的墨粉成为模糊墨粉或飞散墨粉而附着于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情况下,由清理电场从二次转印皮带102返回到中间转印皮带7。
具体地说,具有正规的带电极性者的带电量少的弱带电墨粉,和带电量少的逆带电墨粉,通过对二次转印皮带102从二次转印电源82交互地施加正负的电压,被电荷注入而带电量得到补充。结果,在对二次转印皮带102施加与带电极性同极性的电压时,可以返回到中间转印皮带7。返回到中间转印皮带7的那些不需要墨粉由中间转印皮带清理单元9从中间转印皮带7的表面去除,而被回收。
再者,逆带电墨粉在例如将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7的正规带电的墨粉转印到用纸之际发生。具体地说,在中间转印皮带7上的正规带电的墨粉当中的一部分上,在二次转印部中转印到用纸之际,有的通过与用纸的摩擦而被分割。在该情况下,所分割者的一部分逆极性地被带电而残留于中间转印皮带7。这些就是逆带电墨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A中,如前所述,因为使赋予中间转印皮带7的一次转印偏压量恒定,故单色图像形成时也好全色图像形成时也好始终对所有的一次转印辊6a~6d同时施加一次转印偏压。也就是说,在对中间转印皮带7,在从感光体鼓3d转印黄色的墨粉像的定时,将一次转印电压施加于一次转印辊6d,在从感光体鼓3c转印品红的墨粉像的定时,将一次转印电压施加于一次转印辊6c,以下同样地依次进行将一次转印电压施加于一次转印辊6b、6a这样的处理的情况下,在中间转印皮带7上残留前一次转印之际所赋予的电位。因此,在后一次转印中有必要使施加于一次转印辊6的电压依次变化。这种控制是非常繁杂的,此外如果不能适当地进行该控制,则每当各定时的一次转印时转印偏压发生变化,招致转印精度中产生偏差这样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采用上述这种方法。
另一方面,在采用上述这种一次转印偏压的施加方法的情况下,残留于各感光体鼓3a~3d的墨粉变得容易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7,结果在二次转印皮带102上也变得容易产生不需要墨粉。因此,在采用这种一次转印偏压的施加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A中,采用通过清理电场可以适当地去除二次转印皮带102的不需要墨粉的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变得非常有效。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A中,在二次转印皮带102的前述清理电场进行的清理之际,如图7中所示,正负的电场交互地赋予支撑辊71与二次转印皮带10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使二次转印皮带102的带负电墨粉(正规带电墨粉)返回到中间转印皮带7的负电场的发生成为对小直径二次转印辊106的定电压控制,用于使二次转印皮带102的带正电墨粉(逆带电墨粉)返回到中间转印皮带7的正电场的发生成为对小直径二次转印辊106的定电流控制。此外,在清理的开始时,首先发生用于使二次转印皮带102的带负电墨粉返回到中间转印皮带7的负电场。
在图7中所示的控制中,前处理之后,进行基于清理电场的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前处理设定成例如3秒,此期间进行中间转印皮带7从感光体鼓3a~3d的分离动作。此外,在此期间,中间转印皮带7的墨粉未附着的面,也就是经过中间转印皮带清理单元9的中间转印皮带7的面移动到二次转印部的辊距部。再者,虽然基于清理电场进行的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优选是在上述清理完的中间转印皮带面到达二次转印部的辊距部后开始,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到达以前开始。
在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中,负电场与正电场的切换在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每两周进行。再者,不限定于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每两周切换,至少每周就可以了。此外,切换定时没有必要与二次转印皮带102的周转结束定时完全一致,以至少一周结束的适当的定时,也可以是例如按时间的控制进行切换的构成。此外,清理的持续时间在例如10~60秒的范围内,根据进行清理的个情况的装置状态适当设定就可以了。
再者,如上所述,以正电场的发生作为定电流控制,是因为以将中间转印皮带7上的墨粉像转印到用纸的情况的控制作为定电流控制的缘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防止高电压变压的结构复杂化。
在图像形成装置A中,对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在(1)打印动作中的纸间定时,(2)卡纸处理后,(3)一项任务结束后,(4)过程控制和自动配准(registration)结束后,(5)预热动作时,以及(6)供纸盒内的无纸检测后进行。这些(1)~(6)的情况当中,前述基于清理电场的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可以在除了(1)的情况的(2)~(6)的情况下进行。但是,通过进行(1)的清理可以抑制二次转印皮带102上的不需要墨粉的发生。在以下,就(1)~(6)中的清理动作详细地进行说明。
(1)打印动作中的纸间清理
在对用纸连续地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在二次转印皮带102与支撑辊71之间存在着用纸期间,为了将中间转印皮带7的墨粉像转印到用纸上,在二次转印皮带102与支撑辊71之间赋予正电场。另一方面,在作为对前面的用纸的墨粉像的转印结束,直到下一张用纸到达二次转印皮带102与支撑辊71之间的用纸不存在的期间的纸间时,在二次转印皮带102与支撑辊71之间赋予负电场。借此,可以抑制在纸间时模糊墨粉附着于二次转印皮带102的事态。
(2)卡纸处理后
在连续地进行打印动作的情况下,如果发生用纸的卡纸,则因为本来将要转印到用纸上的墨粉像转印到二次转印皮带102,故在二次转印皮带102上发生大量的不需要墨粉。因而,在卡纸发生后,为了防止用纸的背面弄脏也有必要适当地清理二次转印皮带102。
卡纸处理的结束,各种传感器94当中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前门关闭检测用的传感器94进行检测。主控制部93基于传感器94的检测信号,将卡纸处理的结束通知到转印装置控制部91,并且进行定影单元12的预热。转印装置控制部91如果被通知卡纸处理的结束,则由中间转印皮带分离接触机构51使中间转印皮带7从感光体鼓3a~3d分离,并且由驱动部84使中间转印皮带7旋转。借此,中间转印皮带7上的不需要墨粉由中间转印皮带清理单元所回收。进而,由二次转印单元86的二次转印电源82发生清理电场,并且由驱动部85使二次转印皮带102旋转。
这样一来,在进行清理之际,进行中间转印皮带7从感光体鼓3a~3d的分离、进行使中间转印皮带7旋转的状态下的基于中间转印皮带清理单元9进行的中间转印皮带7的清理、进行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旋转是(2)~(6)的情况的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中的共同事项。此外,就以彩色模式的处理速度进行清理而言也是共同事项。
作为该卡纸处理后的情况的清理的条件之一例,例如,可以取为
清理时间:30秒
负电场的连续施加时间:二次转印皮带2周
正电场的连续施加时间:二次转印皮带2周。
再者,正负的电场的切换不限定于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每2周,也可以是每几周或每1周。
在这里对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中,如上所述,由于使中间转印皮带7从感光体鼓3a~3d分离,所以可以防止不需要墨粉重新从感光体鼓3a~3d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7的事态。此外,由于由中间转印皮带清理单元9清理中间转印皮带7,所以可以完全地去除二次转印皮带7上的不需要墨粉。因此,由于通过前述清理电场使二次转印皮带102上的不需要墨粉返回到中间转印皮带7,所以可以高精度地进行清理电场引起的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这一点在(2)~(6)的情况中是共同的事项。
(3)一项任务结束后
在使用二次转印皮带102持续将中间转印皮带7的墨粉像转印到用纸的处理的情况下,即使在纸间赋予负电场(逆偏压),不需要墨粉也在二次转印皮带102上蓄积。这是因为,例如,虽然纸间通过负电场可以防止从中间转印皮带7向二次转印皮带102的不需要墨粉的转印,但是纸存在期间的纸的宽度方向的露出纸外的区域上,附着对图像没有贡献的墨粉的缘故。
因此,这里,根据一项任务的打印张数,增减基于清理电场进行的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时间。再者,这里的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在图像形成装置A受理多项任务的情况下,每当一项任务结束就进行。再者,打印张数的计数由作为现有技术公知的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A所备有的计数器来进行。
作为该一项任务结束后的清理的条件之一例,例如可以取为
A4尺寸10~99张打印后:10秒
A4尺寸100~499张打印后:20秒
A4尺寸500张以上打印后:30秒。
此外,负电场与正电场的连续赋予期间(正负的电场的切换定时)可以取为
负电场的连续施加期间:二次转印皮带2周
正电场的连续施加期间:二次转印皮带2周。
再者,正负的电场的切换不限定于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每2周,也可以是每几周或每1周。
(4)过程控制和自动配准结束后
在图像形成装置A中一般来说在电源接通时进行过程控制和自动配准。再者,过程控制是用于图像浓度的调整的,自动配准是用于彩印调色的。这些调整通常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电源接通时进行,都是在中间转印皮带7上形成试验用的墨粉片。上述墨粉片在通过与二次转印皮带102的对向位置之际,赋予负电场(逆偏压)而阻止这些墨粉片向二次转印皮带102的转印。但是,不充分地阻止,某些墨粉转印到二次转印皮带102上。因而,在上述各调整之后有必要清理二次转印皮带102。
因此,在过程控制和自动配准的结束后,进行上述清理电场的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该情况下的清理时间为例如10秒。
再者,过程控制和自动配准没有必要取为一定在电源接通时进行的设定,例如也可以取为在电源的接通/切断在短时间之中反复的情况下省略的设定。此外,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不限于过程控制和自动配准的结束后,也可以是在至少一方的结束后进行者。
(5)预热动作时
定影单元的预热在
1.接通图像形成装置A的电源时进行;
2.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长时间不使用而装置过渡到节能(休止模式)的情况下,收到打印动作的指令时进行;
3.例如为了进行卡纸处理而打开图像形成装置A的前门,结束卡纸处理而关上前门时进行。
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电源接通后的预热动作时进行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是因为在直到电源接通期间,二次转印皮带102存在着因为某种理由被污染的可能性的缘故。此外,在卡纸处理后的预热动作时进行是因为在‘(2)卡纸处理后’中说明的理由。
该预热动作时的基于清理电场进行的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时间为例如10秒。
(6)供纸盒内的无纸检测后
在打印动作开始后如果发生供纸盒内的用纸用光了(无纸),则图像形成装置A在墨粉像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7的状态下停止动作。像这样无论是否检测到用纸用光了墨粉像都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7,是因为在来自供纸盒的供纸开始前在感光体鼓3a~3d,特别是在离二次转印部最远的感光体鼓3d处进行墨粉像的形成,减少时间的损失的缘故。
如上所述,在形成墨粉像的多量的墨粉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7的状态下成为用纸用光了的情况下,该墨粉转印到二次转印皮带102而变得在二次转印皮带102上容易发生不需要墨粉。因而,在打印动作开始后由传感器94检测到供纸盒内的用纸用光了(无纸)的情况下,有必要适当地清理二次转印皮带102。
该供纸盒内的无纸检测后的清理电场进行的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时间为例如10秒。
再者,在以上的(2)~(6)的情况下,在应该进行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的条件重复产生的情况下,只要基于某一方的条件进行清理就可以了。但是,在这些清理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优选是基于清理时间加长的条件进行清理。
接下来,在表1~表3中示出在各条件下实际上进行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的情况的结果。再者,表1和表2中的现有例1、2是不使中间转印皮带7对感光体鼓3a~3d分离,而且在二次转印部中仅赋予负电场(逆偏压)者。此外,‘用纸的背面弄脏’这个项目,表示清理后的用纸的背面弄脏的发生的有无。
【表1】
【表2】
【表3】
表1是在卡纸处理后进行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的结果。这里,比较转印到中间转印皮带7的墨粉像原封不动地转印到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情况下的清理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在现有例1、2中,在二次转印皮带102处产生残留墨粉,而且在清理后发生用纸的背面弄脏(判定×)。与此相反,使中间转印皮带7对感光体鼓3a~3d分离,而且在赋予负电场而使二次转印皮带102转动2周后,赋予正电场使二次转印皮带102转动2周的情况下(实施例4),即使在感光体鼓3a~3d上的墨粉模糊多的情况下,也没有二次转印皮带102残留墨粉和用纸的背面弄脏,可以得到优良的结果(判定:◎)。
此外,在不使中间转印皮带7与感光体鼓3a~3d分离,而且赋予负电场使二次转印皮带102旋转2周后,赋予正电场使二次转印皮带102旋转2周的情况(实施例2、3)中,在感光体鼓3a~3d上的墨粉模糊少的情况下(实施例2),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残留墨粉几乎没有,而且用纸的背面没有弄脏,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判定:○)。此外,在感光体鼓3a~3d上的墨粉模糊多的情况下(实施例3),虽然稍有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残留墨粉和用纸的背面弄脏,但是比起现有例1、2来这些方面有所改善。
进而,在不使中间转印皮带7对感光体鼓3a~3d分离,而且将负电场的赋予时间与正电场的赋予时间取为二次转印皮带102的1周量的情况下(实施例1),虽然稍有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残留墨粉和用纸的背面弄脏,但是比起现有例1、2来这些方面有所改善。
表2示出在过程控制和自动配准结束后进行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的结果,和在供纸盒内的无纸检测后进行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的结果,是可以得到同内容的结果者。
从表2可以看出,在现有例1、2中,在二次转印皮带102处产生残留墨粉,而且在清理后发生用纸的背面弄脏。与此相反,使中间转印皮带7对感光体鼓3a~3d分离,而且在赋予负电场而使二次转印皮带102转动2周后,赋予正电场使二次转印皮带102转动2周的情况下(实施例4),即使感光体鼓3a~3d上的墨粉模糊多的情况下,也没有二次转印皮带102残留墨粉和用纸的背面弄脏,可以得到优良的结果(判定:◎)。
此外,在不使中间转印皮带7对感光体鼓3a~3d分离,而且赋予负电场使二次转印皮带102旋转2周后,赋予正电场使二次转印皮带102旋转2周的情况下(实施例2、3),在感光体鼓3a~3d上的墨粉模糊少的情况下(实施例2),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残留墨粉几乎没有,而且没有用纸的背面弄脏,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判定:○)。此外,在感光体鼓3a~3d上的墨粉模糊多的情况下(实施例3),虽然稍有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残留墨粉和用纸的背面弄脏,但是比起现有例1、2来这些方面有所改善。
进而,在不使中间转印皮带7对感光体鼓3a~3d分离,而且将负电场的赋予时间与正电场的赋予时间取为二次转印皮带102的1周量的情况下(实施例1),虽然稍有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残留墨粉和用纸的背面弄脏,但是比起现有例1、2来这些方面有所改善。
表3是在一项任务结束后进行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的结果。№1~№6的例子虽然全都是使中间转印皮带7对感光体鼓3a~3d分离,而且对二次转印部赋予由正负的电场组成的清理电场的清理,但是各电场的施加时间(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旋转圈数)不同。
从表3可以看出,在打印张数10张(№1)下,通过将负电场的赋予时间与正电场的赋予时间取为二次转印皮带102的1周量,没有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残留墨粉和用纸的背面弄脏,可以得到优良的结果(判定:◎)。
在打印张数100张(№2、№3)下,在赋予负电场使二次转印皮带102旋转2周后,赋予正电场使二次转印皮带102旋转2周的情况下(№3),没有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残留墨粉和用纸的背面弄脏,可以得到优良的结果(判定:◎)。此外,在将负电场的赋予时间与正电场的赋予时间取为二次转印皮带102的1周量的情况下(№2),虽然稍有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残留墨粉和用纸的背面弄脏,但是比起现有例1、2来这些方面有所改善。
在打印张数500张(№4~№6)下,在赋予负电场而使二次转印皮带102转动2周后,赋予正电场使二次转印皮带102转动2周,重复两次该处理的情况下(№6),没有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残留墨粉和用纸的背面弄脏,可以得到优良的结果(判定:◎)。此外,在赋予负电场使二次转印皮带102旋转4周后,赋予正电场使二次转印皮带102旋转4周的情况下(№4),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残留墨粉几乎没有,而且用纸的背面没有弄脏,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判定:○)。进而,在赋予负电场而使二次转印皮带102转动2周后,赋予正电场使二次转印皮带102转动2周的情况下(№4),虽然稍有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残留墨粉和用纸的背面弄脏,但是比起现有例1、2来这些方面有所改善。
根据以上的结果,查明在进行二次转印皮带102的清理之际,通过使中间转印皮带7离开感光体鼓3a~3d,并且对二次转印部依次赋予负的电场与正的电场,可以高精度地进行二次转印皮带102的不需要墨粉的去除与用纸的背面弄脏的防止。此外,查明即使在未使中间转印皮带7离开感光体鼓3a~3d的情况下,通过对二次转印部依次赋予负的电场与正的电场,与现有技术相比也可以降低二次转印皮带102的不需要墨粉与用纸的背面弄脏。
再者,在以图1中所示的二次转印皮带单元101为转印辊的情况成为图8中所示的构成。在该图中,二次转印辊11是例如用树脂制的管子覆盖具有柔软性的泡沫橡胶辊的外面的公知的结构。在由支撑辊71与二次转印辊11的接触部组成的二次转印部中,支撑辊71与具有柔软性的二次转印辊11压接,通过使支撑辊71对二次转印辊11切入,确保二次转印中的足够的辊距宽度。
如上所述,在对具有柔软性的二次转印辊11设置机械的清理机构的情况下,成为对二次转印辊11的耐久性有不良影响,进而使之破损,因而不为优选。因此,对二次转印辊71,与图1的情况同样,取为在二次转印辊11与支撑辊71之间交互地施加负电场与正电场而进行清理的构成。
本发明的构成能够运用于使用墨粉的复印机和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像以上这样,上述转印装置备有使前述中间转印体对前述墨粉像载体进行分离、接触动作的中间转印体分离接触装置,该中间转印体分离接触装置也可以取为在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的对二次转印体的前述电压赋予动作中使中间转印体从墨粉像载体分离的构成。
如果用上述构成,则由于在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的对二次转印体的前述电压赋予动作中使中间转印体从墨粉像载体分离,所以可以将成为不需要墨粉的发生源的墨粉像载体从中间转印体阻断。借此,可以既清理二次转印体,又防止以墨粉像载体→中间转印体→二次转印体的路径,不需要墨粉重新转印到二次转印体上的事态,可以提高对二次转印体的清理精度。
在上述转印装置中,前述中间转印体清理装置也可以取为接触于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像的携带面,刮掉并回收该携带面的墨粉的构成。
如果用上述构成,则由于中间转印体清理装置是接触于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像的携带面、刮掉并回收该携带面的墨粉的构成,所以可以进行中间转印体的清理而不影响到为了二次转印体的清理而赋予的电场。
在上述转印装置中,前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也可以取为在前述中间转印体清理装置的清理结束的面到达与二次转印部中的二次转印体的接触位置后进行对二次转印体的前述电压赋予动作的构成。
如果用上述构成,则在由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进行二次转印体的清理的情况下,与二次转印体对着的中间转印体的面成为清理结束的面。因而,通过清理二次转印体的电场可以避免不需要墨粉从中间转印体被转印到二次转印体的事态,可以提高对二次转印体的清理精度。
在上述转印装置中,也可以取为前述二次转印体是表面周转移动者,前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分别将切换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情况下的各次的各电压的赋予期间取为至少二次转印体的表面的1周转期间,至少进行在赋予第一电压后赋予第二电压的循环的电压赋予动作的一个循环的构成。
如果用上述构成,则由于可以对二次转印体的一周的表面可靠地进行清理动作,所以可以提高对二次转印体的清理精度。
在上述转印装置中,也可以取为前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分别将切换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情况下的各次的各电压的赋予期间取为至少二次转印体的表面的多个周转期间,进行电压赋予动作的前述循环的多个循环的构成。
如果用上述构成,则由于可以对二次转印体的一周的表面重复进行清理动作,所以可以提高对二次转印体的清理精度。
在上述转印装置中,前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也可以取为在前述中间转印体清理装置的中间转印体的1周转量的清理动作期间内结束对二次转印体的前述电压赋予动作的构成。
如果用上述构成,则由于对二次转印体的清理动作在中间转印体的1周转量的清理动作期间内结束,所以没有必要独立地设置对二次转印体的清理动作期间,可以防止为了进行二次转印体的清理而降低装置的处理速度的事态。
在上述转印装置中,前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也可以取为使前述电压赋予动作的二次转印体的清理时间根据进行清理的情况的转印装置的状态而发生变化的构成。
如果用上述构成,则由于二次转印体的清理时间根据进行清理的情况的转印装置的状态发生变化,所以根据转印装置的各状态,例如关于对纸页的墨粉像的转印动作的连续的处理张数,适当地进行二次转印体的清理。
上述转印装置也可以取为二次转印部中的从中间转印体向纸页的墨粉像的转印由通过向二次转印体的电压赋予发生的电场来进行,在令该情况下的向二次转印体的赋予电压为V3,令第一电压为V1,令第二电压为V2的情况下,这些电压V1~V3具有
|V3|≥|V1|,|V3|≥|V2|
的关系的构成。
如果用上述构成,则因为残留于二次转印体的不需要墨粉的带电量与二次转印到用纸上的正规墨粉的带电量相比更低,故将清理时的最佳电压取为与向前述用纸的转印工序时的转印电压相比更低成为可能。
在上述转印装置中,也可以取为前述V1与V2的绝对值相等的构成。如果用这种构成,则二次转印体的清理中的电压控制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征在于备有上述某种转印装置。如果用这种构成,则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适当地清理二次转印体。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前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也可以取为每当随着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打印动作的一项任务的动作的结束进行对二次转印体的前述电压赋予动作的构成。
如果用上述构成,则可以去除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项任务中产生的二次转印体的不需要墨粉,可以防止在下次任务中在纸页上发生背面弄脏的事态。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前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也可以取为在过程控制与自动配准的至少一方结束后,进行对二次转印体的前述电压赋予动作的构成。
如果用上述构成,则虽然因过程控制与自动配准的至少一方而在二次转印体上容易产生不需要墨粉,但是可以去除二次转印体的这些不需要墨粉。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备有使转印到纸页上的墨粉像过热熔融而定影于纸页的定影装置,前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也可以取为在定影装置的预热动作中进行对二次转印体的前述电压赋予动作的构成。
如果用上述构成,则可以在预热动作之前去除在二次转印体上产生的不需要墨粉,此外没有必要独立地设置该清理用的时间。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备有供纸盒内的无纸状态的检测装置,前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也可以取为在由前述检测装置检测到供纸盒内的无纸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对二次转印体的前述电压赋予动作的构成。
如果用上述构成,则即使在因为未供给纸页,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像直接转印到二次转印体,在二次转印体上产生多量的不需要墨粉的情况下,也可以去除这些不需要墨粉。
在发明的详细的说明中形成的具体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毕竟,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应狭义地解释成限定于这类具体例,在本发明的精神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种种变更实施是可能的。
表1
          (卡纸处理后:墨粉像原封不动地转印到二次转印皮带的情况)
  二次转印逆偏压(-)   二次转印正偏压(+)   鼓与中间转印皮带的分离   感光体的墨粉模糊   二次转印皮带的残留墨粉   用纸的背面弄脏 判定
  施加电压(V)   施加时间(距离)   施加电流(电压)  施加时间(距离)
  现有例   1   -800   皮带1周   无  无   无   少   有   有   ×
  现有例   2   -800   皮带5周   无  无   无   少   有   有   ×
  实施例 1 -800   皮带1周   8μA(大约800V) 皮带1周 稍有 稍有
  实施例 2 -800 皮带2周   8μA(大约800V) 皮带2周   几乎没有
  实施例 3 -800 皮带2周   8μA(大约800V) 皮带2周 稍有 稍有
  实施例 4 -800   皮带2周   8μA(大约800V) 皮带2周
表2
                 (过程控制·自动配准结束后/供纸盒无纸检测后)
  二次转印逆偏压(-)   二次转印正偏压(+)   鼓与中间转印皮带的分离   感光体的墨粉模糊   二次转印皮带的残留墨粉   用纸的背面弄脏 判定
  施加电压(V)   施加时间(距离)   施加电流(电压)  施加时间(距离)
  现有例   1   -800   皮带1周   无  无   无   少   有   有   ×
  现有例   2   -800   皮带5周   无  无   无   少   有   有   ×
  实施例 1 -800   皮带1周   8μA(大约800V) 皮带1周 稍有 稍有
  实施例 2 -800   皮带2周   8μA(大约800V) 皮带2周 几乎没有
  实施例 3 -800   皮带2周   8μA(大约800V) 皮带2周 稍有 稍有
  实施例 4 -800   皮带2周   8μA(大约800V) 皮带2周
表3
                          (一项任务结束后)
  二次转印逆偏压(-)   二次转印正偏压(+)   鼓与中间转印皮带的距离   感光体的墨粉模糊   二次转印皮带的残留墨粉   用纸的背面弄脏 判定
打印张数   施加电压(V)   施加时间(距离)   施加电流(电压)   施加时间(距离)
1   10张后 -800   皮带1周   8μA(大约800V)  皮带1周
2   100张后 -800   皮带1周   8μA(大约800V)  皮带1周 稍有 稍有
3   100张后 -800   皮带2周   8μA(大约800V)  皮带2周
4   500张后 -800   皮带2周   8μA(大约800V)  皮带2周 稍有 稍有
5   500张后 -800   皮带4周   8μA(大约800V)  皮带4周   几乎没有   几乎没有
6   500张后 -800   皮带2周×2   8μA(大约800V)  皮带2周×2

Claims (17)

1.一种转印装置,是备有:
携带从墨粉像载体在一次转印部中所转印的墨粉像,该墨粉像的携带面周转移动的中间转印体;
在二次转印部中与所述中间转印体接触的二次转印体;以及
去除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像的携带面上的墨粉并回收的中间转印体清理装置,
将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像转印到被移送到二次转印部的所述中间转印体与所述二次转印体之间的纸页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依次赋予所述二次转印体用于发生使正规带电墨粉从所述二次转印体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电场的第一电压、与用于发生使逆带电墨粉从所述二次转印体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电场的第二电压的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使所述中间转印体相对所述墨粉像载体进行分离、接触动作的中间转印体分离接触装置,该中间转印体分离接触装置在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的对二次转印体的所述电压赋予动作中使中间转印体从墨粉像载体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转印体清理装置接触于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像的携带面,刮掉并回收该携带面的墨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在所述中间转印体清理装置的清理结束的面到达与二次转印部中的二次转印体的接触位置后进行对二次转印体的所述电压赋予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转印体进行表面周转移动,所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分别将切换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情况下的各次的各电压的赋予期间取为至少二次转印体的表面的1周转期间,至少进行在赋予第一电压后赋予第二电压的循环的电压赋予动作一个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分别将切换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情况下的各次的各电压的赋予期间取为至少二次转印体的表面的多个周转期间,进行多个电压赋予动作的所述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在所述中间转印体清理装置的中间转印体的1周转量的清理动作期间内结束对二次转印体的所述电压赋予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使所述电压赋予动作的二次转印体的清理时间根据进行清理的情况下的转印装置的状态而发生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二次转印部中的从中间转印体向纸页的墨粉像的转印由通过向二次转印体的电压赋予而发生的电场来进行,在令该情况下的向二次转印体的赋予电压为V3,令第一电压为V1,令第二电压为V2的情况下,这些电压V1~V3具有
|V3|≥|V1|,|V3|≥|V2|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V1与V2的绝对值相等。
11.一种转印装置,是备有:
携带从墨粉像载体在一次转印部中所转印的墨粉像,该墨粉像的携带面周转移动的中间转印体;
在二次转印部中与所述中间转印体接触的二次转印体;以及
由与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像的携带面接触的清理部件机械地去除墨粉并回收的中间转印体清理装置,
将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像转印到被移送到二次转印部的所述中间转印体与所述二次转印体之间的纸页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具有产生用于发生使正规带电墨粉从所述二次转印体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的电场的第一电压、与用于发生使逆带电墨粉从所述二次转印体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电场的第二电压的电源,由该电源依次赋予所述二次转印体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的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
12.一种转印方法,是备有
使用携带从墨粉像载体在一次转印部中所转印的墨粉像,该墨粉像的携带面周转移动的中间转印体;以及在二次转印部中与所述中间转印体接触的二次转印体,将中间转印体上的墨粉像转印到被移送到二次转印部的中间转印体与二次转印体之间的纸页的第一工序;和
去除所述中间转印体的墨粉像的携带面上的墨粉并回收的第二工序的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
备有依次赋予使正规带电墨粉从所述二次转印体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第一电场、与使逆带电墨粉从所述二次转印体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第二电场的第三工序。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权利要求1至11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转印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每当随着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打印动作的一项任务的动作的结束进行对二次转印体的所述电压赋予动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在过程控制与自动配准的至少一方结束后,进行对二次转印体的所述电压赋予动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使转印到纸页上的墨粉像过热、熔融而定影于纸页的定影装置,所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在定影装置的预热动作中进行对二次转印体的所述电压赋予动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供纸盒内的无纸状态的检测装置,所述二次转印体清理装置在由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供纸盒内的无纸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对二次转印体的所述电压赋予动作。
CNB2006100760999A 2005-04-27 2006-04-27 转印装置、转印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046581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30563 2005-04-27
JP2005130563A JP4372716B2 (ja) 2005-04-27 2005-04-27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4937A true CN1854937A (zh) 2006-11-01
CN100465813C CN100465813C (zh) 2009-03-04

Family

ID=37195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60999A Active CN100465813C (zh) 2005-04-27 2006-04-27 转印装置、转印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48709B2 (zh)
JP (1) JP4372716B2 (zh)
CN (1) CN100465813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2232A (zh) * 2010-03-08 2012-11-21 夏普株式会社 转印装置
CN103853020A (zh) * 2012-11-30 2014-06-1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827372A (zh) * 2015-04-28 2015-08-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打印纸机械脱墨方法及其装置
CN109154788A (zh) * 2016-05-26 2019-01-04 桂川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93139C (zh) 2005-11-11 2010-03-03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US7720398B2 (en) * 2006-08-15 2010-05-1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145460A (ja) * 2006-12-06 2008-06-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506770B2 (ja) * 2007-03-09 2010-07-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感光体の研磨方法
JP5181635B2 (ja) * 2007-11-19 2013-04-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転写体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58048B2 (ja) * 2008-02-06 2010-10-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283445B2 (ja) * 2008-07-31 2013-09-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2次転写ベルト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5014455B2 (ja) * 2010-04-12 2012-08-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49493B2 (ja) 2010-09-07 2014-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装置、転写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88587B2 (ja) 2011-03-07 2016-03-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743083B2 (ja) * 2011-05-26 2015-07-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160340B (zh) * 2012-01-10 2016-09-1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5861510B2 (ja) * 2012-03-14 2016-02-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55033B2 (ja) * 2012-04-03 2016-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49223B2 (ja) * 2012-06-29 2016-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152090B2 (en) 2012-07-20 2015-10-06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suppresses deterioration in image quality
JP6019894B2 (ja) 2012-07-31 2016-11-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316954B2 (en) 2012-09-27 2016-04-1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080652B2 (ja) * 2013-04-01 2017-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90820A (ja) * 2014-11-05 2016-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60133B2 (ja) * 2014-11-12 2017-01-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15367B2 (ja) * 2015-03-25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61018B1 (ja) * 2015-12-18 2017-01-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26648A (ja) * 1988-03-02 1989-09-11 Canon Inc 紙残量計装置
JPH0619276A (ja) 1992-06-30 1994-01-2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314035A (ja) 1993-04-30 1994-11-08 Hitachi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28403A (ja) * 1995-03-31 1996-12-1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DE69735690T2 (de) * 1996-01-10 2006-11-02 Canon K.K. Gerät zur Bilderzeugung unter Verwendung eines Zwischenübertragungselementes
JPH1049019A (ja) 1996-08-02 1998-02-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21974A (ja) 1997-02-07 1998-08-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DE19813697C2 (de) * 1997-03-31 2001-05-31 Ricoh Kk Bilderzeugungsvorrichtung mit Zwischenübertragungselement
JPH117202A (ja) 1997-06-18 1999-01-12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EP0919884B1 (en) * 1997-11-28 2005-05-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0010415A (ja) * 1998-06-18 2000-01-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12267A (ja) 1998-10-08 2000-04-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14545A (ja) 2000-06-29 2002-01-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接離制御方法
JP2003140470A (ja) 2001-11-02 2003-05-14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6766125B1 (en) * 2003-03-07 2004-07-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496306B2 (en) * 2006-03-03 2009-02-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leaning method for transfer devic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2232A (zh) * 2010-03-08 2012-11-21 夏普株式会社 转印装置
CN102792232B (zh) * 2010-03-08 2015-04-29 夏普株式会社 转印装置
CN103853020A (zh) * 2012-11-30 2014-06-1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53020B (zh) * 2012-11-30 2016-08-17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827372A (zh) * 2015-04-28 2015-08-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打印纸机械脱墨方法及其装置
CN109154788A (zh) * 2016-05-26 2019-01-04 桂川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308816A (ja) 2006-11-09
US20060245782A1 (en) 2006-11-02
US7548709B2 (en) 2009-06-16
CN100465813C (zh) 2009-03-04
JP4372716B2 (ja) 2009-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4937A (zh) 转印装置、转印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96036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204463C (zh) 带电方法、带电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3846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233357A (ja) 転写ニップローラ、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76364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658085A (zh) 显影装置和印刷装置
CN1743972A (zh) 成像装置
CN1873555A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方法
CN1497367A (zh) 采用无载像构件清洁器的系统的成像设备
CN1776539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82190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869832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单色印刷方法
CN1279409C (zh) 带电系统、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117420A (ja) 清掃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584756A (zh) 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7684732B2 (en) Process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2736812Y (zh) 图像成形设备
CN1524776A (zh) 成像装置
CN1837986A (zh) 定影装置的清洗装置
CN1310100C (zh) 成像装置
JP200727944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924730A (zh) 清洁元件及使用该清洁元件的成像设备
JP50363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85953A (ja) 画像形成方法と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