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0100C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0100C
CN1310100C CNB031594433A CN03159443A CN1310100C CN 1310100 C CN1310100 C CN 1310100C CN B031594433 A CNB031594433 A CN B031594433A CN 03159443 A CN03159443 A CN 03159443A CN 1310100 C CN1310100 C CN 131010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termediate transfer
imaging device
tone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594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5571A (zh
Inventor
斋藤圣史
小林达也
紫村大
铃木浩一
相田孝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95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5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01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010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47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 G03G2215/1661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of transfer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成像装置具有:像载体;中间转印体,用于从上述像载体接受调色剂像转印;清理机构,该清理机构清理上述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第一模式,上述第一模式为向印材转印上述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像;第二模式,上述第二模式为在上述转印体上的可以成像的全区域形成调色剂像,并在不向转印材转印上述调色剂像的情况下进行清理。由此,可以防止中间转印体从新品状态开始使用时产生的图像不良,或成像装置长期没有使用后开始使用时产生的图像不良。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成像装置,尤其涉及利用中间转印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照相方式的成像装置,多色成像装置被实用化,该多色成像装置通过将在单一或多数的感光鼓等的第一像载体上被形成的显影剂像(调色剂像)转印于作为第二像载体的中间转印体上,而在中间转印体上形成多数色的调色剂像,之后,通过将中间转印体上的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像转印于作为第三像载体的转印材上,形成多色图像。
上述现有的多色成像装置中,中间转印体在一次转印部与感光鼓接触,将形成于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像一度转印于中间转印体上(一次转印)之后,在二次转印部上将调色剂像从中间转印体上转印(二次转印)到转印材上。然后,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转印材到达定影装置,并通过定影装置加热加压,从而得到永久定影像。一方面,进行二次转印后,中间转印体上残留的调色剂从中间转印体上被清理。
如上所述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多色成像装置中,由于一下子将在中间转印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于转印材上,所以在转印材的搬送方面具有制限少的优点。
但是,由于进行一次转印和二次转印的多次转印,例如,如果不采用具有优良转印性的调色剂而提高转印功率,则会导致产生浓度特别低的问题。另外,承载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体的表面不变化并且不均匀,就会导致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或局部地转印性变动,从而产生如画质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可以防止如中间转印体从新品状态开始使用时产生图像不良或开始使用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成像装置时产生的图像不良。更具体的讲,通过使中间转印体的表面为成像工作后的状态,无论成像装置的使用状况如何,通常都可以得到同样的图像输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具有:像载体;中间转印体,它从上述像载体接受调色剂像的转印;清理机构,该清理机构清理上述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且该成像装置具有:第一模式,该第一模式将上述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于转印材上;第二模式,该第二模式在上述中间转印体上的可以形成图像的全区域上形成调色剂像,并在不向转印材转印形成在可以成像的上述转印体上的全区域上的调色剂像的情况下进行清理。
本发明另外的目的在以下说明中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关于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简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关于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概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单元的示意简图。
图4为说明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以下,根据图面对本发明的成像装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为关于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简要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成像装置100为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彩色成像装置,将根据被分解为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各色成分的图像信息而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像向中间转印体(中间转印带)上进行一次转印,并且一度重叠后,采用向转印材进行二次转印的中间转印方式。首先,对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0的整体的简要结构进行说明,然后对工作(模式)进行说明。
<简要结构>
使用本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5的成像装置的简要结构根据图1进行说明。
作为中间转印带5将PVDF(聚偏氟乙烯)形成环状,并采用有100μm左右的薄膜化的PVDF。另外,还可以采用PI(聚酰亚胺)、尼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等的树脂带(对应需要进行电阻调整)。中间转印带5被架设于相向辊16(在二次转印部处与二次转印辊相向的辊)、驱动辊17、张紧辊18等上。
感光鼓1通过带电机构带电,通过曝光装置3曝光并由此形成潜像,该潜像通过显影装置4形成可视像即调色剂像。一方面,夹着中间转印带5,且与感光鼓1相对的位置上配置一次转印辊8,该一次转印辊8作为一次转印机构,其作用为将形成于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于中间转印带5上,其构成为在金属轴上包裹有发泡海绵。对一次转印辊8以800gf加压,并在转印时加载正极的一次转印偏压。
夹着中间转印带5,且与相向辊16相对的位置上配置例如二次转印辊9,该二次转印辊9作为二次转印机构,其作用为从中间转印带向转印材P转印调色剂像。二次转印时向二次转印辊9加载二次转印偏压。
而且,在二次转印辊下游侧,并且,在夹着中间转印带5且与相向辊16相对的位置上配置中间转印机构免清理辊15(以下称作[ICL辊]),该ICL辊构成清理中间转印带5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机构的一部分。
这里,未转印到转印材P上而残留于中间转印带5上的调色剂等,通过中间转印机构免清理辊电源19(以下称为[ICL电源])向中间转印带5上的调色剂加载在交流电压上重叠直流电压的偏压,而带有正极性的电。ICL辊15具有相对于中间转印带5能够接触和分离的机构,而且只在带电时接触。
通过向配置有一次转印辊8的一次转印部上加载与一次转印偏压同极性的偏压,上述带有正极性电的中间转印带5上的二次转印残留调色剂被静电转印至感光鼓1上,从而除去中间转印带5上残留的二次转印残留调色剂等。如此,由ICL辊15、一次转印辊8、感光鼓1和一次转印偏压的加载电源构成清理机构。
另外,为了增加连续打印时的打印页数,将残留于中间转印带5上的调色剂向感光鼓1转印时,同时将下一幅图像的第1种颜色的图像从感光鼓1向中间转印带5转印,也就是说,转印的同时进行清理。因为以同一偏压可以进行一次转印工作和清理工作。
<第一模式>
以下对在转印材上形成图像为止的工作(第一模式)进行说明。
成像装置100具有作为像载体的鼓型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即感光鼓1。感光鼓1由驱动机构(未图示)沿图示箭头A方向驱动,并通过作为带电机构的一次带电器2均匀带电。
下面,通过曝光装置3向感光鼓照射根据黄色图像信息的激光L,在感光鼓1上形成潜像。
与感光1相向,本实施例中配置有旋转显影装置4。旋转显影装置4具有搭载有黄色显影装置4a、品红色显影装置4b、青色显影装置4c、黑色显影装置4d的旋转支持体11。每个显影装置中装入有各色的调色剂,在以下的静电潜像上显影通过显影套筒被摩擦带电的具有负极性电的调色剂。
一度形成潜像的感光鼓1沿箭头A方向进一步旋转,则支持体11旋转,使黄色显影装置4a与感光鼓1相对。通过这样被选择的黄色显影装置4a,根据黄色的图像信息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潜像作为调色剂像被可视化。
本实施例中,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A的显影位置的下游侧,配置有中间转印带5,其作为中间转印体,被架设于多个辊上且做循环移动,并以与感光鼓1大致相同的周速度沿图示箭头方向B移动。
在夹着中间转印带且与感光鼓1相对的位置上配置作为一次转印机构的一次转印辊8,形成一次转印辊隙部。于是,伴随感光鼓1、中间转印带5的旋转,通过向一次转印辊8上加载一次转印偏压,在中间转印带5的外周面上一次转印已被形成在感光鼓1上并承载于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
通过对品红色、青色、黑色进行同样的以上的过程,中间转印带5上形成多色调色剂像,例如真彩图像的情况,由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4色重叠形成。
进而,转印材P在规定的时刻从给纸盒12中通过给纸辊13a、13b被搬送,并通过导轨7a、7b被导出,被供给与二次转印辊9和相向辊16相对的二次转印辊隙部。同时,向二次转印辊9加载二次转印偏压,并从中间转印带5向转印材P转印重叠有4种颜色成分的调色剂像。
另外,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转印材P通过搬送机构13c被搬送,并被搬送至定影装置6,转印材P上的调色剂像被溶融固定于转印材P上。然后,转印材P通过搬送辊13d等被排出装置外。这样,可以得到彩色图像。另外,没有被转印于转印材P上且残留在中间转印带5上的二次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中间转印带的清理机构被除去。
作为中间转印带的清理机构,本实施例中由ICL电源19向ICL辊15加载在频率2kHz、振幅2kV的正弦波上重叠1kV的直流电压的偏压。由此向二次转印残留调色剂给与电荷,使二次转印残留调色剂带有与显影时相反极性的正极性的电。于是,带有正极性电的二次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在下一次成像的一次转印时被转印至感光鼓1上,从中间转印带5上被除去。也就是说,通过在中间转印带5与感光鼓1间形成的电场实现感光鼓1的清理。于是,被转印于感光鼓1上的二次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作为感光鼓1的清理机构的清理片20,从感光鼓1上被清理。
<中间转印带5的新品时>
如果实施上述的第一模式,则在刚反复进行了在工厂的图像输出测试之后,没有任何问题,就可以得到美丽的图像输出。
但是,在刚组装了新品的中间转印带5之后,产生了以下的图像不良。在刚交换新品的中间转印带5之后,例如在输出文字图像后,一旦输出中间色调图像,先输出的文字图像的反转重影就会出现在后输出的中间色调图像上。通过本发明者们等的试验探明该原因,结果发现调色剂一度附着于中间转印带5上,则具有调色剂的附着履历,以后的转印性就会提高。
从其机理上看,一旦调色剂一度附着于中间转印带5上,则即使对中间转印带5进行清理,调色剂的外添剂的一部分也会残留在中间转印带5上。可以认为附着于中间转印带5上的外添剂可以使转印性提高。尤其,在进行二次转印时,残留于中间转印带5上的外添材对其上的被转印的调色剂起到隔板的作用,使其容易从中间转印带上分离。因此,基本上,如果调色剂附着于中间转印带5上的履历即使是只有一次,则转印性就会提高,如果没有调色剂附着履历则转印性就很差,其结果必然产生反转重影图像。
另外,如本实施例,在电子清理调色剂的成像装置中,特别对调色剂母体(调色剂的外添剂以外的部分)进行清理时,由于调色剂的外添剂不易被电子移动,因此可以更高效的残留外添剂。外添剂的颗粒直径很小,在通过ICL辊15使调色剂带电的情况下,调色剂母体更容易带电,外添剂更不容易带电,则上述外添剂之残留会更强。另外,采用清理片的中间转印体清理机构虽然很多,但是即使采用清理片的清理机构,由于其颗粒直径差,外添剂容易从清理片和中间转印体间穿过,因此可以产生同样的现象。但是,中间转印体上残留的外添剂的量比根据电场作用的清理机构清理后的残留量少。
本现象为在中间转印带5大致为新品时出现反转重影的点存在问题,但由于在中间转印带5上全部附着有外添剂后,保持有较高效率的转印状态,所以可以称为状态良好。
<长期放置后>
中间转印带5不是新品时,经长期放置后,会产生与上述<中间转印带5的新品时>类似的现象。如反转重影的现象。这种现象与上述的现象由几点不同的原因产生。主要是由于长时间放置,中间转印带5上固着有臭氧生成物,或附着有大气中的水,由此导致中间转印带5的调色剂的离型性恶化。这里,一旦调色剂附着于中间转印带上,则附着于中间转印带5上的调色剂拭取不要的水的同时,通过再次附加外添剂而起到上述的隔板作用。由此,提高调色剂的离型性。于是,与上述<中间转印带5的新品时>同样,只要是附着有调色剂的位置就可以部分地提高转印粉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模式之外,通过实施以下所述的第二模式,解除上述<中间转印带5新品时>和<长期放置后>所产生的问题。
<第二模式>
接入电源时,也就是进行多次预旋转工作时,在中间转印带5的可以印字区域以上的区域(这里为中间转印带1周),形成调色剂像于中间转印带5上(这里为第1种颜色的黄色调色剂),然后在不进行二次转印工序的情况下,向ICL辊加载与进行上述中间转印带5的清理时同样的偏压,中间转印带5上的调色剂被逆带电,在一次转印部使形成于中间转印带5上的黄色调色剂像返回到感光鼓1上,从而进行与中间转印带5的清理工序大致相同的工作。因此,中间转印带为新品的情况,或被长期放置的情况,实行<第二模式>。这里,上述工序中,变化形成所需调色剂的比例来进行效果的确认。这时,最好大面积图像为100%,依次使规定百分比的中间色调图像只形成于中间转印带之1周上。输出规定百分比的中间色调图像后输出文字图像,然后,输出中间色调图像,从而确认是否产生反转重影图像。以下为该评价结果。评定A为没有产生反转重影图像。评定B为虽然只确认有一点点的反转重影,但可以被其他的浓度不均隐藏。评定C与为不实施<第2模式>的情况,没有特别大差异。
表1
试验结果1
  图像比率(%)  2次转印效率
  100  A
  90  A
  80  A
  70  A
  60  A
  50  A
  40  A
  30  B
  20  C
  10  C
从上述结果中得出,使30%以上的图像被形成于中间转印带5上并进行规定的清理工序,则基本不会产生在<中间转印带5新品时>中产生的底影,即使为<长期放置后>,或许是使中间转印带5的表面状态恢复到了适当的状态,基本也没有如反转重影等的图像产生。
另外,本实验结果中,若图像比率变大,则感光鼓1上确认有清理不良产生。当图像比率为90%以上时,回收于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的量变多,由于清理片20回收通常使用时以上的回收量,所以产生调色剂从清除片20下流过现象。关于本现象,虽然可以以将清理片20的吃入量变大或将设定角变大为对策,但有可能会引起由此而导致的清理片的卷曲等弊害。
因此,本实施例的结构中,保证最大限度的效果,且没有其他弊害的图像比率为30%≤图像比率≤80%。
另外,如本实施例,进行成像工作以外的工作时,通过在转印材P上不进行二次转印的情况下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5上的调色剂像清理,从而不必使用多余的转印材P。
另外,本实施例中,是采用作为第1种颜色的黄色来确认其效果,采用其他的品红色、青色、黑色等任意颜色都会得到同样的效果。但是,采用黄色调色剂的情况,即使万一出现清理不良,对图像也没有太多坏影响,所以采用黄色调色剂最为合适。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中间转印带5的1周进行清理确认其效果充分。如上所述,可以防止由新品时或长期放置后的中间转印带5引起的局部二次转印效率的变化而造成的图像不良。
另外,如本实施例所示的成像装置为彩色成像装置,即使具有同样构成要素的单色成像装置,也具有同样效果。图2为其一例的示意图。图2中的符号与图1相同的符号具有同样的机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尤其,可以通过检测中间转印带5的新品状态<第二模式>,来解决当采用新品状态的中间转印带5时产生的二次转印不良的问题。
首先,参照图3,对包括中间转印带5的中间转印单元200的结构和中间转印带5的初期状态的检测方法进行说明。
中间转印带5被张设于相向辊16、驱动辊17、张力辊18上,一次转印辊8被内置于其中,介由中间转印带5,在与相向辊16相对的位置上安装ICL辊15。
另外,中间转印单元200为根据中间转印带5的使用寿命可以交换的一体型墨盒。另外,该中间转印单元200中具有可以储存使用履历(打印页数等)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媒体21,从而与成像装置主体非接触或接触地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上述非易失性的存储媒体21通过与成型装置主体的CPU22进行传输,可以掌握中间转印带5的使用状态。
以下,对本发明的进行检测中间转印带5的新品状态的工作加以说明。
图4为进行本实施例的一系列的动作的流程图。
接通电源(S1),首先,将成像装置主体的CPU22访问非易失性存储媒体21(S2),从而读出打印页数(X)(S3)。判断X是否为零(S4),X≠0的情况,为通常的准备打印状态(S5),动作结束(S7)。由于X=0的情况表示中间转印带5为新品状态,如上所述,在中间转印带5的可以印刷的区域以上的区域上进行成像,从而进行中间转印带5的清理工序(<第二模式>)。然后,形成准备打印状态(S6),动作结束(S7)。
根据以上结构,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试验,得到以下结果。
表2
试验结果2
  图像比率(%)  2次转印功率
  100  A
  90  A
  80  A
  70  A
  60  A
  50  A
  40  B
  30  B
  20  C
  10  C
在本实施例中也得到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结果,最大限度的效果及没有弊害的图像比率为30%≤图像比率≤80%。
如以上说明,中间转印带5为初期状态的情况,通过对其进行检测并进行如上述的<第二模式>,可以防止由于二次转印效率低下而造成的图像不良。
以上,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对具有旋转显影装置4的旋转方式的彩色成像装置进行了说明,但采用多个显影机构及像载体,也就是说,对串式方式的彩色成像装置适用本实施例的转印并同时清理的情况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2中,作为检测中间转印带5的新品状态的指标,虽然采用在非易失性的存储媒体21中存贮的打印页数,但另外,只要是表示例如一次转印辊8的偏压加载时间等,均可作为其指标使用中间转印带5的初期状态。
实施例3
实施例1中接通成像装置主体的电源时,实施例2中检测中间转印带5的新品状态,从而进行规定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以没有实施例2的新品检测功能的情况加以说明。没有新品检测机构的情况,按规定页数反复进行实施例1说明的通过向中间转印带5进行成像动作,可以得到与实施例1,2同样的作用效果。
与成像装置的性能,例如,与使用者的打印容量成比例来变化上述工作的间隔,并通过以适当的时刻使中间转印带5的表面状态一定,来提供减少反转重影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者们在本实施例中采用4ppm的彩色成像装置的情况,作为开始<第二模式>的适当的时刻,判明按每50页的进行上述动作是适当的,但实际上,另外,可根据选择装置的安装情况,周边的环境状态等对应各种各样的状态进行变化,所以不仅局限于此。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防止对尤其是图像比率低的图像被频繁输出的情况所引起弊害发生。例如大面积白图像输出较多的情况,虽成像装置频繁地被使用,但中间转印带5上基本没有附着调色剂。这样的使用状况下,本实施例中,由于定期地向中间转印带5涂覆调色剂,所以一直可以使用安定的中间转印带5的表面。
另外,组合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无论使用者的使用状况如何,都可以得到一直可以使用的安定的中间转印带5的表面的状态。
上述实施例1、2、3对中间转印体为带状的中间转印体,即中间转印带进行了说明,但使用鼓状的中间转印体,即中间转印鼓,也可以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发明,成像装置中,通常,可以确保安定的转印效率,从而可以实现没有图像不良并且美丽的图像输出。

Claims (7)

1.一种成像装置,其具有:
像载体;
中间转印体,用于从上述像载体接受调色剂像的转印;
清理机构,该清理机构清理上述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
第一模式,上述第一模式为向转印材转印上述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
第二模式,上述第二模式为在上述转印体上的可以成像的全区域上形成调色剂像,并在不向转印材转印形成在上述转印体上的可以成像的全区域上的调色剂像的情况下进行清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上述清理机构为电子清理调色剂像的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上述清理机构是由使上述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逆极带电的机构和电子清理机构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上述清理机构为在上述中间转印体与上述像载体间形成电场的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具有存储机构,上述存储机构储存上述中间转印体的使用履历,并且成像装置根据存储在上述存储机构中的上述中间转印体的使用履历信息,实行上述第二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在上述中间转印体为新品的情况下,在实行上述第一模式前,实行上述第二模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
接通成像装置的电源后,在实行上述第二模式后,实行上述第一模式。
CNB031594433A 2002-09-24 2003-09-24 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010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8173/2002 2002-09-24
JP2002278173A JP2004117597A (ja) 2002-09-24 2002-09-24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5571A CN1495571A (zh) 2004-05-12
CN1310100C true CN1310100C (zh) 2007-04-11

Family

ID=32273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944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0100C (zh) 2002-09-24 2003-09-24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912369B2 (zh)
JP (1) JP2004117597A (zh)
CN (1) CN131010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5363B2 (ja) * 2003-08-22 2008-07-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49832A (ja) * 2004-03-01 2005-09-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250581B2 (ja) 2004-09-29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19768B2 (ja) * 2004-12-21 2011-01-26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36032B2 (ja) * 2009-05-01 2014-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11732B2 (ja) 2011-02-15 2015-1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回転機構駆動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回転機構制御プログラム、回転機構駆動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36660A (en) * 1970-12-01 1973-11-07 Ibm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US5079597A (en) * 1990-12-24 1992-01-07 Eastman Kodak Company Clea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JPH05241454A (ja) * 1992-02-27 1993-09-21 Sharp Corp 画像形成機構の転写装置
US5991566A (en) * 1995-07-07 1999-1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method with surface potential control of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US6405002B2 (en) * 2000-02-28 2002-06-1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3847A (en) 1988-09-30 1992-12-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WM power supply with synchronous rectifier and synchronizing oscillator
US5250994A (en) 1991-10-30 1993-10-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ransfer member supporting member
US5567997A (en) 1992-07-28 1996-10-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hree-value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US5742873A (en) 1993-10-30 1998-04-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oil cleaning member
JP3236183B2 (ja) 1995-01-19 2001-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72979A (ja) * 1997-07-01 1999-03-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55518A (ja) 1998-09-18 2000-06-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本体に着脱可能な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75983A (ja) * 1999-03-24 2000-10-06 Toshiba Tec Corp 転写装置、及びこの転写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196533B2 (ja) 2000-10-06 2008-12-1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615015B2 (en) * 2001-05-24 2003-09-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and image-form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36660A (en) * 1970-12-01 1973-11-07 Ibm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US5079597A (en) * 1990-12-24 1992-01-07 Eastman Kodak Company Clea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JPH05241454A (ja) * 1992-02-27 1993-09-21 Sharp Corp 画像形成機構の転写装置
US5991566A (en) * 1995-07-07 1999-1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method with surface potential control of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US6405002B2 (en) * 2000-02-28 2002-06-1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912369B2 (en) 2005-06-28
JP2004117597A (ja) 2004-04-15
US20040126149A1 (en) 2004-07-01
CN1495571A (zh) 2004-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71C (zh) 成像设备
CN100552567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65813C (zh) 转印装置、转印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37370C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69088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477457A (zh) 包括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67407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166990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3942C (zh) 电摄影成像设备
JPH056088A (ja) 静電記録装置
CN1045339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207637C (zh) 成像设备
CN101030061A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76365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991625A (zh) 成像装置
CN1310100C (zh) 成像装置
US680173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can clean auxiliary member erasing image traces
CN1439937A (zh) 图像成形设备
CN163764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379296A (zh) 清洁装置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83167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338535C (zh) 成像装置
CN1261829C (zh) 成像装置
CN1391141A (zh) 成像装置
CN1265251C (zh) 在湿式电子照相打印机中防止显影剂绕流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1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