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3972A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43972A CN1743972A CNA2005100998112A CN200510099811A CN1743972A CN 1743972 A CN1743972 A CN 1743972A CN A2005100998112 A CNA2005100998112 A CN A2005100998112A CN 200510099811 A CN200510099811 A CN 200510099811A CN 1743972 A CN1743972 A CN 17439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forementioned
- recording materials
- ways
- contact area
- transf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409—Transfer devic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14—Transfer rol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通过将转印前导向件的导向加压机构的值最佳化,对于普通纸等薄纸,可以同时防止转印辊隙不良及提前转印现象两种情况,对于厚纸,可以至少防止由转印辊隙不良引起的转印不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辊加压机构产生的对转印辊的图像承载体的加压力,作为在片材宽度方向的线压力,在18.62×10-3N/mm以下、2.47×10-3N/mm以上,令能够走纸的厚纸中最大宽度的转印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α(m3),杨氏模量为Eα(N/m2),能够走纸的薄纸中最大宽度的转印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β(m3),杨氏模量为Eβ(N/m2),从转印前导向件的顶点到辊隙部切线的垂直距离为v1(m),从辊隙部到从转印前导向件的顶点引到切线上的垂线的距离为a1(m),作为厚纸的转印材料推压转印前导向件的顶点的力为P1α(N),作为薄纸的转印材料推压转印前导向件的顶点的力为P1β(N),令导向件加压机构向转印前导向机构的加压力的实际压力为Pg(N),这时:P1β<Pg<P1α,其中,P1α=3v1EαIα/a13,P1β=3v1EβIβ/a1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式的成像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通过轻压接触图像承载体、在转印区域将图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向记录材料上静电转印的转印机构、和对记录材料向转印区域的输送路径进行限制的导向构件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式的成像装置,使图像承载滚筒均匀带电,曝光并形成静电图像,把将该静电图像显影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利用定影机构进行热定影,作为成像物(复印件、打印件)输出。
作为从图像承载滚筒向记录材料转印调色剂像的转印构件,近年来大多采用与图像承载体接触的转印构件。通过转印构件与图像承载滚筒接触,具有在转印时能够降低施加到转印构件上的偏电压的优点。
在此,对传统的成像装置进行说明。图6表示在传统的成像装置中的导向构件3与利用转印构件5向记录材料转印图像承载滚筒1上的调色剂像的转印区域T之间的转印材料Q的输送路径。如图6所示,在图像承载滚筒1的周边,备有充电辊8和显影辊9。记录材料Q被转印构件5和图像承载滚筒1的接触区域(第一接触区域)夹持。当从电源17向转印构件5施加偏压时,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Q上。转印构件5利用转印构件加载构件6向图像承载滚筒1加压。在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上,在第一接触区域的上游侧备有套准调节辊对2,在套准调节辊对2与转印区域之间配置导向构件3。
记录材料Q与导向构件3在第二接触区域接触,记录材料Q接着进入第一接触区域,利用转印下导向件3和转印区域规定转印材料Q向转印构件的进入角度。
这里,在记录材料Q被沿着转印构件5输送到第一接触区域的情况下,由于形成在外加偏压的转印构件5和图像承载滚筒1之间的电场的影响,在图像承载滚筒1上的调色剂像进入第一接触区域之前会被转印,发生图像飞散。为了防止紧靠该第一接触区域之前的调色剂图像飞散的现象(提前转印现象),将导向构件3的前端配置在比位于第一接触区域的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的中心位置的感光滚筒1的切线R更靠近图像承载滚筒1侧,使转印材料Q沿着感光滚筒1进入第一接触区域。
不过,图像承载滚筒1,随着印制张数的增加,促使图像承载滚筒1表面的缺损及磨削。在图像承载滚筒1的缺损、磨削达到一定程度以上的情况下,会造成带电不均匀,变成异常图像并表现在输出的图像上。通常,将直到产生带电异常图像为止能够印制的张数作为图像承载滚筒1的寿命,但是,为了降低运转成本,要求能够进行更多印制的长寿命的图像承载滚筒。因此,在使用转印构件5的成像装置中,为了防止由于转印构件5向图像承载滚筒1加压而造成的缺损及磨削,存在将转印构件5对感光体滚筒1的加压压力变成轻压的结构(特开平9-127804)。
但是,在加压力过分弱的情况下,由于在转印部容易受到由于在纸输送时的纸张姿势变化等引起的冲击,存在着由冲击造成图像不良的可能性,因而,为了稳定的进行纸的输送,转印辊5对感光滚筒1的加压力有必要在规定值以上。
可是,在上述的将转印构件5对图像承载滚筒1的加压力变成轻压的成像装置中,当作为记录纸Q使用刚性高的厚纸等时,根据杠杆原理,记录材料推开转印构件的力,大于将转印构件压向图像承载滚筒的力。并且,转印构件离开图像承载体滚筒,发生转印不良。因转印构件离开图像承载滚筒而产生的转印不良与提前转印现象造成的图像不良相比,对图像品质的损害更大。从而,作为记录纸Q,在使用厚纸等刚性高的情况下,与提前转印造成的转印不良相比,防止转印构件离开图像承载滚筒造成的不良变得很重要。
在此,同时减轻在使用厚纸等刚性高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的转印构件离开图像承载滚筒的现象的发生、和在使用薄纸等刚性低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的提前转印现象的发生,成为一个很困难的课题。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采用通过轻压接触图像承载滚筒的转印构件的成像装置中,同时减轻在使用厚纸等刚性高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的转印构件离开图像承载滚筒的现象的发生、和在使用薄纸等刚性低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的提前转印现象的发生。
并且,提供以下的成像装置。
该成像装置包括:
承载调色剂像的图像承载滚筒;
转印构件,该转印构件与前述图像承载滚筒在第一接触区域接触,将前述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被输送的记录材料上;
转印构件加载机构,该转印构件加载机构,以18.62×10-3N/mm以下2.47×10-3N/mm以上的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线压力、将前述转印构件相对于前述图像承载滚筒加载;
导向构件,该导向构件在第二接触区域与前述记录材料的与被转印前述调色剂像的面相反的面接触,能够沿着与前述第一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处的前述图像承载滚筒的切线大致垂直并且指向前述记录材料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向前述第一接触区域输送的前述记录材料进行导向;
导向构件加载机构,沿着前述导向构件的移动方向,从前述导向构件向着与前述导向构件接触的前述记录材料对前述导向构件加载;
这里,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大、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转印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α(m3),杨氏模量为Eα(N/m2),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转印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小、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转印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β(m3),杨氏模量为Eβ(N/m2),
令在前述记录材料不与前述导向构件接触的状态下、从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到前述图像承载滚筒的前述切线的距离为v1(m),
在前述记录材料不与前述导向构件接触的状态下,从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相对于前述图像承载体的前述切线引垂线,令从该垂线与前述图像承载体的前述切线的交点到前述第一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的最上游位置的距离为a1(m),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大、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记录材料推压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的力,在与前述图像承载滚筒的切线大致垂直并且指向前述记录材料的方向上的分量为P1α(N),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小、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转印材料推压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力,在与前述图像承载滚筒的切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为P1β(N),
令前述导向加载机构向前述导向构件的加压力在与前述图像承载滚筒的切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为Pg(N),这时:P1β<Pg<P1α,其中,P1α=3v1EαIα/a13,P1β=3v1EβIβ/a13。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以下部分的成像装置。
承载调色剂像的图像承载带;
支承辊,该支承辊与前述图像承载带的承载前述调色剂像的面相反的面接触,支承前述图像承载带;
转印构件,该转印构件与前述图像承载带的被支承在前述支承辊上的部分的、承载前述调色剂像的面在第一接触区域接触,将前述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被输送的记录材料上;
转印构件加载机构,该转印构件加载机构以18.62×10-3N/mm以下2.47×10-3N/mm以上的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线压力、将前述转印构件相对于前述图像承载带加载;
导向构件,该导向构件在第二接触区域与前述记录材料的被转印前述调色剂像的面相反的面接触,能够沿着与前述第一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前述图像承载带的切线大致垂直并且指向前述记录材料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向前述第一接触区域输送的前述记录材料进行导向;
沿着前述导向构件的输送方向,从前述导向构件向着与前述导向构件接触的前述记录材料对前述导向构件加载;
这里,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大、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记录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αm3,杨氏模量为Eα(N/m2),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小、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记录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β(m3),杨氏模量为Eβ(N/m2),
令在前述记录材料不与前述导向构件接触的状态下、从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到前述图像承载带的前述切线的距离为v1(m),
在前述记录材料不与前述导向构件接触的状态下,从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相对于前述图像承载带的前述切线引垂线,令从该垂线与前述图像承载带的前述切线的交点到前述第一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最上游位置的距离为a1(m),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大、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记录材料推压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力,在与前述图像承载带的切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为P1α(N),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小、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记录材料推压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力,在与前述图像承载带的切线大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为P1β(N),
令前述导向加载机构向前述导向构件的加压力在与前述图像承载带的切线大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为Pg(N),这时:P1β<Pg<P1α,其中,P1α=3v1EαIα/a13,P1β=3v1EβIβ/a13。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简略结构图。
图2是说明转印部附近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说明转印前导向件压力的图示。
图4是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简略结构图。
图5是说明二次转印部附近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现有例的成像装置的简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设置有:
导向构件,该导向构件与相对于记录材料的被转印调色剂像的面而言位于相反侧的面在第二接触区域接触,能够沿着在图像承载滚筒(或者,图像承载带)与转印构件接触的第一接触区域的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与图像承载滚筒的切线基本上垂直并且指向前述记录材料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向第一接触区域输送的记录材料进行导向,以及
导向构件加载机构,该导向构件加载机构沿着导向构件的移动方向,从导向构件向着与导向构件接触的记录材料对前述导向构件加载。
并且,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大、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记录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αm3,杨氏模量为Eα(N/m2),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小、沿着与前述转印材料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记录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β(m3),杨氏模量为Eβ(N/m2),
令在记录材料不与导向构件接触的状态下、从第二接触区域的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到前述图像承载滚筒(或者,图像承载带)的切线的距离为v1(m),
在记录材料不与导向构件接触的状态下,从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相对于图像承载滚筒(或者,图像承载带)的切线引垂线,令从该垂线与图像承载滚筒(或者,图像承载带)的切线的交点到前述第一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最上游位置的距离为a1(m),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大、沿着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记录材料推压第二接触区域的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力,在与图像承载滚筒(或者,承载带)的切线大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为P1α(N),
令能够成像的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小、沿着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记录材料推压第二接触区域的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力,在与图像承载滚筒(或者,图像承载带)的切线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为P1β(N),令导向加载机构向前述导向构件的加压力在与图像承载滚筒(或者,图像承载带)的切线大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为Pg(N),这时,通过令P1β<Pg<P1α,其中,P1α=3v1EαIα/a13,P1β=3v1EβIβ/a13,解决了下述课题,即,难以同时减轻在使用厚纸等刚性高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转印构件从图像承载滚筒上脱离的现象的发生,和在使用薄纸等刚性低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提前转印现象的发生。
即,利用这种结构,在使用能够成像的记录材料中最厚、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记录材料、并根据杠杆原理下推转印构件的力达到最大的情况下,导向构件沿着图像承载滚筒(或者,图像承载带)的切线方向移动。并且,可以抑制记录材料将转印构件下推的力变弱、转印构件离开图像承载滚筒的现象的发生。
另一方面,在使用能够成像的记录材料中最薄、在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导向构件几乎不动,能够以不会发生提前转印的方式将记录材料向图像承载滚筒(或者,图像承载带)与转印材料的接触区域输送。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情况。
[第一实施例]
利用图1及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图示。在本实施例中也援引该图。图2是说明转印部附近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说明转印前导向件压力的图示。
如图1所示,在感光体滚筒1(图像承载滚筒)的周边,备有充电辊8和显影辊9。转印辊5(转印构件)一面夹持输送记录材料Q,一面转印调色剂像,借助辊加压弹簧6(转印构件加载机构)向感光体滚筒1加压。在作为感光体滚筒1和转印辊5的辊隙部的转印部位(第一接触区域)的上游侧,备有套准调节辊对2(转印材料输送机构)。在套准调节辊对2和转印部位之间配置下部转印导向件3(导向构件)和上部转印导向构件4。套准调节辊对2经由下部转印导向件3和上部转印导向件4将记录材料Q向转印部位输送。
下部转印导向件3能够相对于上部转印导向件4沿着接近、远离的方向移动,可以变更进入感光体滚筒1与转印辊5的辊隙部内的转印材料Q的角度。下部转印导向件3以端部的轴8为中心可摆动地安装,借助导向件加以弹簧7(导向构件的加载机构)向图中未示出的规定部加载,通常配置在静止位置上。
这里,下部转印导向件3通过与记录材料Q接触,以轴8为中心摆动。
但是,当将记录材料Q的输送方向的、位于感光体滚筒1和转印辊5的辊隙部的中心的感光体滚筒1的切线作为切线R时,记录材料Q与本实施例中的下部转印导向件3相切,由于下部转印导向件3移动的距离非常小,所以,下部转印导向件3的移动,相对于切线R而言可以大致是垂直的。所谓大致垂直,是指相对于切线R的垂线,在±10度的范围内。另外,下部转印导向件3可以从切线R向记录材料运动。
感光体滚筒1沿着箭头A的方向以规定的圆周速度(处理速度)被旋转驱动。向充电辊8上外加将AC偏压重叠到DC偏压上的电压,使感光体滚筒1带电,进行规定极性、电位均匀的带电(一次充电)。曝光装置10是激光束扫描器,对应于从图中未示出的图像扫描器、计算机等外部设备输入的图像信息,输出通/断(on/off)调制的激光,将感光体滚筒1上的带电处理面扫描曝光。借助该扫描曝光,在感光体滚筒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然后,从显影器,借助显影辊9向感光体滚筒1的表面上供应显影剂(调色剂),将静电潜影作为调色剂像可视化。在激光打印机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一般地,采用使曝光部附着调色剂进行显影的反转显影的方式。
借助套准调节辊对2、上部转印导向件4以及转印部位的位置关系,记录材料Q前端的突入点由上部转印导向件4规定。但是,在记录材料Q到达转印部位之后,记录材料Q摹仿位于比转印部位的切线R更靠近感光体滚筒1侧的下部转印导向件3,由下部转印导向件3和转印部位规定记录材料Q的角度。
被导入到转印部位的记录材料,由感光体滚筒1和转印辊5夹持输送,这时,从转印偏压外加电源(电源)17向转印辊上外加控制在规定值的偏压(转印偏压)。通过在转印辊5上外加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转印偏压,在转印部位将感光体滚筒1上的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记录材料的表面上。在转印部位接受调色剂像的转印的记录材料,被从感光体滚筒1上分离输送,被导入到图中未示出的定影器上,接受伴随着调色剂像的加热加压的定影工序。
其次,参照图1、2进行转印部附近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对转印辊5向感光体滚筒1上加压的辊加压弹簧6的加压力,为了防止由转印辊5的压力引起的感光体滚筒1的缺损及磨削,作为相对于感光体滚筒1的片材宽度方向的线压力,最好是在18.62×10-3N/mm以下。另外,考虑到记录材料的稳定性,其下限值最好在2.47×10-3N/mm以上。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2.94(N)的轻压。将向下部转印导向件3加载的导向件加压弹簧7的加压力,设定为总压力(弹簧压力)4.31(N),来自于转动中心的实际压力Pg(实际上给予转印材料的压力)为2.25(N)。
另外,如上所述,所谓总压力,是当下部转印导向件3位于静止位置时导向件加压弹簧7发生的加压力,所谓实际压力,是在下部转印导向件3与转印材料Q的切点处,由导向件加压弹簧7的加压力作用的压力。在本实施例中,与下部转印导向件3和转印材料Q的切点相比,将下部转印导向件3与导向件加压弹簧7的衔接位置设定在更靠近下部转印导向件3的转动中心处。因此,在上述具体的数值的例子中,实际压力比总压力小。另外,本发明,以实际压力(N)定义其范围,并不限定于导向件加压弹簧7的总压力,另外,对于下部转印导向件3和导向件加压弹簧7的位置关系等没有限定。这里,当令和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感光体滚筒1与转印辊5接触的区域的长度为l(mm)时,线压力用上述实际压力/l表示。
借助套准调节辊对2、上部转印导向件4及转印部位的位置关系,由上部转印导向件4规定转印材料Q的前端的突入点。但是,在转印材料Q到达转印部位之后,记录材料Q顺着位于比转印部位的切线R更靠近感光体滚筒1侧的下部转印导向件3,由下部转印导向件3和转印部位规定记录材料Q的角度。在记录材料Q沿着下部转印导向件3输送时,记录材料Q的背面(与被转印调色剂像的面相反的面)与下部转印导向件3的规定区域(第二接触区域)接触。
这里,为了防止由提前转印现象引起的调色剂像的飞散,下部转印导向件3的顶点配置在比辊隙部的切线R更靠近感光体滚筒1侧。辊隙部的切线R与转印材料Q构成的角度设定成不发生提前转印现象的角度。
这样,当将下部转印导向件3的顶点配置在比辊隙部的切线R更靠近感光体滚筒1侧时,由于转印材料Q采取顺着辊隙切线的姿势,下部转印导向件3受到由转印材料Q产生的按压力。越使转印导向件3靠近感光体滚筒1侧,该力变得越强。
另外,转印材料Q的刚性越高,转印材料Q按压下部转印导向件3的力越大。从而,在由辊加压弹簧6产生的转印辊压力、下部转印导向件3的顶点位置、由导向件加压弹簧7产生的加压力不适当的情况下,根据杠杆原理,有时转印辊压力会屈服于转印材料Q的刚性,不能获得感光体滚筒1和转印辊5的辊隙。从而,会产生由转印辊隙的不良引起的转印不良。
在本实施例中,令转印辊压力为不对感光体滚筒1的寿命产生影响的低压,令下部转印导向件3的静止位置处于没有提前转印现象的感光体滚筒1侧的位置。并且,通过将下部转印导向件3的导向件加压弹簧7最佳化,在使用频率高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4g/m2、80g/m2等薄纸的情况下,下部转印导向件3基本上不动,以不改变输送路径的方式输送。另外,在输送单位面积重量为128g/m2的厚纸以及OHP等的刚性高的转印材料时,下部转印导向件3被转印材料Q的刚性推压,向辊隙部的切线R退避,通过使推开转印辊5的力变弱,确保转印辊隙。这里,上述单位面积重量为64g/m2的纸是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的能够成像的纸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小的纸。另外,上述单位面积重量为128g/m2的纸是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能够成像的纸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大的纸。
为了实现上述作用的条件,如下面所述。首先,下述(1)、(2)是一般的弹性构件的挠曲公式。其中,v是位移,θ为位移角,P是力,a是横杆的长度,E是杨氏弹性模量,I是截面惯性矩。
v=Pa3/(3EI) (1)
θ=Pa2/(2EI) (2)
对于P求解公式(1),可以推导出满足
P=3vEI/a3 (3)
的关系。
在图2中,令由转印辊5引起的指向感光体滚筒1方向的加压力为:Ptr(N),感光体滚筒1和转印辊5在记录材料Q的输送方向(箭头B的方向)的辊隙宽度为:a(m),感光体滚筒1与转印辊5的辊隙部在记录材料Q的输送方向的中心处的感光体滚筒1的切线为:R,从连接感光体滚筒1与转印辊5的辊隙部的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和下部转印导向件3以及与所输送的记录材料Q的接触区域的、记录材料Q的输送方向的中心的直线(为挠曲时的转印材料Q的轨迹)到辊隙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的垂直距离为:v(m),辊隙部的切线R与转印材料Q构成的角度为:θ,转印材料Q给予转印辊隙的力为:P(N),作为厚纸(例如,纸的宽度在297mm以上,单位面积重量为128gcm)的能够成像的记录材料中的单位面积重量最大的记录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α(m3),上述厚纸的杨氏模量为:Eα(N/m2),作为薄纸(例如,纸的宽度在297mm以上、单位面积重量为64gcm)的能够成像的记录材料中的单位面积重量最小的记录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β(m3),上述薄纸的杨氏模量为:Eβ(N/m2),在记录材料Q不与下部转印导向件3接触的状态下,从上述第二接触区域的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中心到辊隙部的切线R的垂直距离为:v1(m),从上述第二接触区域的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中心向切线R作垂线,从辊隙部到该垂线的距离为:a1(m)。
当令作为厚纸的、在成像装置中的能够成像的记录材料中的单位面积重量最大、并且在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记录材料Q推压上部转印导向件3的顶点的力为:P1α(N),作为薄纸的、在成像装置中能够成像的记录材料中的单位面积重量最小、并且在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记录材料Q推压上部转印导向件3的顶点的力为:P1β(N)时,由上述公式(3)分别可以如下方式表示。
P1α=3v1EαIα/a1 3 (4)
P1β=3vtEβIβ/a1 3 (5)
如图3所示,由公式(4)、(5)求出的P1α为2.99(N),P1β为0.14(N)。
这里,令由导向件加压弹簧7引起的向下部转印导向件3的加压力的实际压力为Pg。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P1β<Pg<P1α(6)的范围内设定实际压力Pg,具体地,将实际压力Pg设定为2.25(N)。
借助如上所述的结构,在能够成像的纸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小、并且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记录材料Q中,由于Pg高于P1β,所以,下部转印导向件3不移动。从而,薄纸的转印材料Q沿着感光体滚筒1进入,可以防止提前转印现象。所述感光体滚筒1沿着箭头A的方向旋转。另外,在能够成像的纸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大、并且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记录材料Q中,由于P1α高于Pg,所以,下部转印导向件3移动(退避),辊隙部的切线R与转印材料Q构成的夹角θ缩小。因此,转印材料Q推开转印辊5的力变弱,可以防止由于转印辊隙足够引起的转印不良。即,可以将导向件加压弹簧7的加压力最佳化,总是能够进行良好的转印。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厚纸,利用单位面积重量为128g/m2、作为薄纸利用单位面积重量为64g/m2的转印材料Q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根据成像装置的规格,将能够走纸的其它转印材料设定为上限、下限,求出最佳的导向件压力,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能够成像的纸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小、并且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记录材料Q,或者,能够成像的纸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大、并且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记录材料Q,由成像装置的使用手册及产品目录中描述的技术条件来判断。
[第二实施例]
下面利用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图4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简略结构的图示,图5是说明二次转印部附近的放大示意图,对于和上述对第一实施例的说明重复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成像装置的构成为,作为图像承载体从感光体滚筒1向转印材料Q进行直接转印。与此相对,本实施例,从作为图像承载体的感光体滚筒经由中间转印带(图像承载带)25向记录材料进行转印。
图4所示的成像装置,是备有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彩色图像的中间转印体(中间转印带)的激光打印机。在本成像装置中,以规定的处理速度(例如,117mm/sec)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的感光体滚筒20,由充电辊21均匀带电。并且,通过从曝光装置24经由反射镜24a扫描激光,分别形成各种颜色的静电潜影。使装载在显影装置22的旋转体22a上的黄色显影器22Y、品红显影器22M、青色显影器22C、黑色显影器22Bk移动到与感光体滚筒20对向的显影位置上,静电潜影作为各色调色剂像显影。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借助一次转印辊29,依次重叠地一次转印到作为中间转印体的沿箭头C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25上。通过从电源17向二次转印辊32(转印构件)上外加偏压,以静电的方式将所形成的彩色调色剂像一并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Q上。二次转印后的记录材料Q,用图中未示出的定影装置加热加压,将调色剂像定影之后被排出到外部,完成一系列的成像动作。另外,在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5上的残存调色剂,用带式清洁装置31清洁除去。然后,如图5所示,用中间转印带25和二次转印辊32沿箭头B的方向输送记录材料Q。
其次,对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本发明的二次转印部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中间转印带25,被驱动辊26、二次转印对向辊27(支承辊)、张紧辊28张紧,由驱动辊26的旋转进行旋转。驱动辊26在芯棒上设置橡胶材料的表面层。另外,中间转印带25是用厚度75μm、周长1860mm、长度方向的长度310mm的单层无缝树脂带,通过分散碳进行电阻调整的聚酰亚胺形成的。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中间转印带25的体积电阻率ρv,在外加100V电压时,为109Ωcm。
二次转印辊32,利用辊加压弹簧34(转印构件加载机构)压接到中间转印带25的规定区域(第一区域)上。中间转印带25与感光体滚筒20相比,被转印辊压力引起的中间转印带的磨削、破损等的影响小,但是可以成为由转印辊加压引起的持续的磨削、破损的原因,与感光体滚筒20的情况是同样的。因此,由辊加压弹簧34引起的二次转印辊32的加压力,作为片材宽度方向的线压力,设定在18.62×10- 3N/mm以下、2.47×10-3N/mm以上。
另外,二次转印辊32,与支承在中间转印带25的二次转印对向辊27上的部分的被转印有调色剂像的面接触。
在二次转印辊32与二次转印对向辊27形成的辊隙部的上游侧,配置上部转印导向件35及下部转印导向件36(导向构件)。令下部转印导向件36能够沿着相对于上部转印导向件35远离、接近的方向移动,可以变更进入中间转印带25与二次转印辊32的辊隙部的转印材料Q的角度。另外,下部转印导向件36,由导向加压弹簧33(导向构件加载构件)在静止位置上加载。由上部转印导向件35及下部转印导向件36形成的、在转印材料的输送和转印时的记录材料的进入角度的目的,和第一实施例一样。
图5所示的标号,和上述第一实施例一样。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加压弹簧33向下部转印导向件36的加压力的实际压力Pg(N),由下式设定。
P1β<Pg<P1α
P1α=3v1EαIα/a1 3
P1β=3v1EβIβ/a1 3。
Claims (2)
1.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以下部分:
承载调色剂像的图像承载滚筒;
转印构件,该转印构件与前述图像承载滚筒在第一接触区域接触,将前述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被输送的记录材料上;
转印构件加载机构,该转印构件加载机构,以18.62×10-3N/mm以下2.47×10-3N/mm以上的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线压力、将前述转印构件相对于前述图像承载滚筒加载;
导向构件,该导向构件在第二接触区域与前述记录材料的与被转印前述调色剂像的面相反的面接触,能够沿着与前述第一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处的前述图像承载滚筒的切线大致垂直并且指向前述记录材料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向前述第一接触区域输送的前述记录材料进行导向;
导向构件加载机构,沿着前述导向构件的移动方向,从前述导向构件向着与前述导向构件接触的前述记录材料对前述导向构件加载;
这里,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大、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转印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α(m3),杨氏模量为Eα(N/m2),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转印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小、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转印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β(m3),杨氏模量为Eβ(N/m2),
令在前述记录材料不与前述导向构件接触的状态下、从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到前述图像承载滚筒的前述切线的距离为v1(m),
在前述记录材料不与前述导向构件接触的状态下,从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相对于前述图像承载体的前述切线引垂线,令从该垂线与前述图像承载体的前述切线的交点到前述第一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的最上游位置的距离为a1(m),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大、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记录材料推压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的力,在与前述图像承载滚筒的切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为P1α(N),
令能够成像的记录材料中最薄、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转印材料推压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力,在与前述图像承载滚筒的切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为P1β(N),
令前述导向加载机构向前述导向构件的加压力在与前述图像承载滚筒的切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为Pg(N),这时:P1β<Pg<P1α,其中,P1α=3v1EαIα/a13,P1β=3v1EβIβ/a13。
2.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以下部分:
承载调色剂像的图像承载带;
支承辊,该支承辊与前述图像承载带的承载前述调色剂像的面相反的面接触,支承前述图像承载带;
转印构件,该转印构件与前述图像承载带的被支承在前述支承辊上的部分的、承载前述调色剂像的面在第一接触区域接触,将前述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被输送的记录材料上;
转印构件加载机构,该转印构件加载机构以18.62×10-3N/mm以下2.47×10-3N/mm以上的与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线压力、将前述转印构件相对于前述图像承载带加载;
导向构件,该导向构件在第二接触区域与前述记录材料的被转印前述调色剂像的面相反的面接触,能够沿着与前述第一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前述图像承载带的切线大致垂直并且指向前述记录材料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向前述第一接触区域输送的前述记录材料进行导向;
沿着前述导向构件的输送方向,从前述导向构件向着与前述导向构件接触的前述记录材料对前述导向构件加载;
这里,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大、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记录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α(m3),杨氏模量为Eα(N/m2),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小、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记录材料的截面惯性矩为Iβ(m3),杨氏模量为Eβ(N/m2),
令在前述记录材料不与前述导向构件接触的状态下、从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到前述图像承载带的前述切线的距离为v1(m),
在前述记录材料不与前述导向构件接触的状态下,从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相对于前述图像承载带的前述切线引垂线,令从该垂线与前述图像承载带的前述切线的交点到前述第一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最上游位置的距离为a1(m),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大、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记录材料推压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力,在与前述图像承载滚筒的切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为P1α(N),
令能够成像的前述记录材料中单位面积重量最小、沿着与前述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前述记录材料推压前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前述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力,在与前述图像承载滚筒的切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为P1β(N),
令前述导向加载机构向前述导向构件的加压力在与前述图像承载滚筒的切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为Pg(N),这时:P1β<Pg<P1α,其中,P1α=3v1EαIα/a13,P1β=3v1EβIβ/a1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55272A JP2006071968A (ja) | 2004-09-02 | 2004-09-02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255272 | 2004-09-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43972A true CN1743972A (zh) | 2006-03-08 |
CN100461024C CN100461024C (zh) | 2009-02-11 |
Family
ID=35943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9981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1024C (zh) | 2004-09-02 | 2005-09-02 | 成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383006B2 (zh) |
JP (1) | JP2006071968A (zh) |
CN (1) | CN100461024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57976A (zh) * | 2017-05-19 | 2018-12-07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单元 |
CN109752932A (zh) * | 2017-11-01 | 2019-05-14 | 夏普株式会社 | 片材收容装置以及具备该片材收容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29856B2 (ja) * | 2004-09-29 | 2010-03-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5055833B2 (ja) * | 2006-05-17 | 2012-10-2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記録媒体搬送ベル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4569518B2 (ja) * | 2006-05-17 | 2010-10-2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搬送ベル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08058593A (ja) * | 2006-08-31 | 2008-03-13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281956B2 (ja) * | 2009-05-27 | 2013-09-04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8611807B2 (en) * | 2010-04-21 | 2013-12-17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8155572B2 (en) * | 2010-06-14 | 2012-04-10 | Xerox Corporation | Dual position pre-transfer assembly |
JP6167539B2 (ja) * | 2013-02-01 | 2017-07-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5816645B2 (ja) * | 2013-02-28 | 2015-11-1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搬送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6161932A (ja) | 2015-03-05 | 2016-09-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9113741A (ja) * | 2017-12-25 | 2019-07-1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媒体支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190348B2 (ja) * | 2018-12-27 | 2022-12-1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314663B2 (ja) * | 2019-07-05 | 2023-07-2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10968A (en) * | 1980-02-07 | 1981-09-02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device |
JP2701552B2 (ja) * | 1991-02-18 | 1998-01-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3196617B2 (ja) | 1995-10-27 | 2001-08-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5819149A (en) * | 1995-11-01 | 1998-10-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eventing change of size of image |
JPH1165328A (ja) * | 1997-06-05 | 1999-03-05 | Xerox Corp | 転写支援装置及び方法 |
US6055409A (en) * | 1998-12-18 | 2000-04-25 | Xerox Corporation | Sheet pre-transfer device |
JP4038328B2 (ja) * | 1999-10-29 | 2008-01-2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転写材搬送方法及び転写装置 |
US6493534B2 (en) * | 2000-02-01 | 2002-12-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6845224B1 (en) * | 2003-07-30 | 2005-01-18 | Xerox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ing adjustment for transfer assist blade activations |
-
2004
- 2004-09-02 JP JP2004255272A patent/JP2006071968A/ja active Pending
-
2005
- 2005-09-01 US US11/216,005 patent/US738300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9-02 CN CNB2005100998112A patent/CN10046102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57976A (zh) * | 2017-05-19 | 2018-12-07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单元 |
CN108957976B (zh) * | 2017-05-19 | 2022-01-11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单元 |
CN109752932A (zh) * | 2017-11-01 | 2019-05-14 | 夏普株式会社 | 片材收容装置以及具备该片材收容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9752932B (zh) * | 2017-11-01 | 2021-07-09 | 夏普株式会社 | 片材收容装置以及具备该片材收容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60045580A1 (en) | 2006-03-02 |
CN100461024C (zh) | 2009-02-11 |
US7383006B2 (en) | 2008-06-03 |
JP2006071968A (ja) | 2006-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43972A (zh) | 成像装置 | |
US7813683B2 (en) | Belt detach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belt detaching device | |
JP6344019B2 (ja) |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038467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32680A (zh) | 成像设备 | |
CN1311310C (zh) | 成像装置 | |
JP639128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4170023A (ja) |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9429880B2 (en) |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04509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74898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921796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386767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323876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455303A (zh) | 成像装置 | |
JP635134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091754A (ja) | 転写装置 | |
JP2014119698A (ja) | 潤滑剤塗布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06652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444673B2 (en) | Guide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 |
JP2010076934A (ja) | 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7015784A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KR100527202B1 (ko) | 화상형성기기의 현상장치 | |
JP4604772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5112565B2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