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2990A - 碳酸二烷基酯作为膨胀型聚苯乙烯溶剂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碳酸二烷基酯作为膨胀型聚苯乙烯溶剂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2990A
CN1832990A CNA2004800226905A CN200480022690A CN1832990A CN 1832990 A CN1832990 A CN 1832990A CN A2004800226905 A CNA2004800226905 A CN A2004800226905A CN 200480022690 A CN200480022690 A CN 200480022690A CN 1832990 A CN1832990 A CN 1832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styrene
eps
expanded polystyrene
solvent
dialkyl carbo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226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4489C (zh
Inventor
M·诺塔里
F·里韦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limaly Europe S P A
Versalis SpA
Original Assignee
Polimaly Europe S P 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imaly Europe S P A filed Critical Polimaly Europe S P A
Publication of CN1832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2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44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448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02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 C08J3/09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in organic liquids
    • C08J3/091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in organic 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organic liquid
    • C08J3/095Oxy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11/00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 C08J11/04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 C08J11/06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 C08J11/08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using selective solvents for polymer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J23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J2325/06Polystyre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酸二烷基酯作为膨胀型聚苯乙烯溶剂的用途和一种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用碳酸二烷基酯或碳酸二烷基酯共混物溶解使膨胀型聚苯乙烯的体积减小;通过过滤除去不溶的组分;用非溶剂或非溶剂共混物使聚苯乙烯选择性沉淀;分离、干燥和挤出沉淀的聚苯乙烯。该方法使纯的聚苯乙烯回收而不改变其性质。

Description

碳酸二烷基酯作为膨胀型聚苯乙烯溶剂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碳酸二烷基酯作为能减小膨胀型聚苯乙烯体积的溶剂的用途,更特别地涉及碳酸二烷基酯在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新方法中用作溶剂的用途。
因为具有低的导热性和优良的吸震能力的特性,大量的膨胀型聚苯乙烯被用作各种产品的包装材料及建筑工业和致冷器的热绝缘材料。因为它们的比重非常低,由这些材料获得的废物以及膨胀型聚苯乙烯的生产废料的体积非常大,因此它们在垃圾的输送和处理中产生了各种问题。通过焚烧来处理这些废料也有问题,因为它干扰焚烧炉的燃烧工艺并还能产生毒气。当焚烧一些类型的含有溴化的阻燃添加剂的膨胀型聚苯乙烯时,实际上会产生剧毒的多溴化的二噁类化合物。由于这些原因,应当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产生的废料,在生产或废物收集场所中实现体积减小的第一步后,在集中回收装置中实施聚苯乙烯的再生。
考虑热处理的用于减小体积和回收聚苯乙烯的常规方法不能使聚苯乙烯与存在于膨胀型聚苯乙烯中的其它产品完全分离,并还具有导致聚合物部分氧化降解的巨大缺点,由此降低了其质量(Kano,Suzuki,“J.Jpn.Pack.Inst.,”31,33,1993;Sasao,Harade等,“KagakuKogyo”,66,395,1992)。
现有技术中描述了克服上述缺点的另一种减小膨胀型聚苯乙烯体积的方法,其将聚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可以合适地溶解聚苯乙烯的有机溶剂是芳族烃,例如,甲苯和二甲苯(US专利4,031,039),和卤化溶剂,例如,二氯甲烷、全氯乙烯(US专利5,891,403)。这些溶剂对于人和环境来说具有易燃或危险的缺点。建议使用以下溶剂来克服这些缺点,比如d-苧烯(Noguchi,Mi-yashita等,“Packag.Technol.Sci.”,11,19-27(1998),但是其具有强烈的柠檬味和低的闪点(47℃);二醇烷基醚,其中一些是有害或者甚至是有毒的,例如,二甘醇二甲醚;有机酸的二烷基酯,例如,己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和琥珀酸二甲酯(US专利5,629,352)。当通过蒸发溶剂来实施聚苯乙烯从溶液中的回收时,在溶剂的蒸馏阶段,高沸点溶剂,例如d-苧烯、二醇二烷基醚和有机酸的二烷基酯的使用具有要求非常低的压力和使用昂贵蒸馏设备以避免聚苯乙烯分解的缺点。在US专利5,629,352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添加水产生沉淀来实现聚苯乙烯从溶液中的回收。这些方法,也作为那些考虑通过蒸发有机溶剂来回收聚苯乙烯的方法,具有不能使膨胀型聚苯乙烯中存在的大部分添加剂从聚苯乙烯中分离的缺点,所述添加剂例如溴化的阻燃添加剂,其可溶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在专利WO0238659中,通过使用一系列溶剂处理使膨胀型聚苯乙烯的体积减小,所述一系列溶剂由能够溶解聚苯乙烯的溶剂组成,例如,有机酸的二烷基酯,和聚合物的非溶剂,例如,乙二醇或丙二醇和其它。该处理不会溶解膨胀型聚苯乙烯而仅是使其收缩。随后将凝胶形式的收缩的聚苯乙烯分离并干燥。专利WO0222337、US2002/0120020中公开了类似于前述方法的其它方法,其在使用的系列溶剂和设备方面不同。使用这些方法,以凝胶形式分离的聚苯乙烯保留了在干燥阶段期间难以除去的杂质和大量溶剂。
所有这些方法的缺点在于不可能获得不含有膨胀型聚苯乙烯中通常存在的所有外来组分(例如,示踪剂、其它聚合物、添加剂和其它材料)的纯聚苯乙烯。在专利EP0894818和WO0214413中,通常伴随分离外来材料和添加剂的聚合物的回收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在合适的溶剂中溶解聚合物材料,通过使用非溶剂沉淀来分离不溶的组分并回收所需的聚合物。这些专利没有提供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实例,而且用于溶解聚合物材料的溶剂大部分是易燃、有毒或有害的。
现在已经发现,如果将碳酸二烷基酯用作溶解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溶剂,就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根据上述内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涉及碳酸二烷基酯或碳酸二烷基酯共混物作为膨胀型聚苯乙烯溶剂的用途,该碳酸二烷基酯具有通式(I)的结构:
其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具有以下含义:
-R1、R2表示含有1到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优选含有1到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基团;
-R1和R2的碳原子总数为2到15,优选5到10。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涉及一种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基于使用具有通式(I)的碳酸二烷基酯作为溶剂。
特别地,本发明的方法包括:
(a)通过在具有式(I)的碳酸二烷基酯或碳酸二烷基酯共混物中溶解使膨胀型聚苯乙烯的体积减小;
(b)除去不溶的组分;
(c)用非溶剂或非溶剂共混物使聚苯乙烯选择性沉淀;
(d)分离、干燥和挤出沉淀的聚苯乙烯。
优选的碳酸二烷基酯是那些闪点高于55℃的碳酸二烷基酯,例如碳酸二正丁酯(闪点=92℃)、碳酸二异丁酯(闪点=84℃)、碳酸二正丙酯(闪点=62℃)。
本发明的目的是碳酸二烷基酯的用途,其是热稳定的溶剂,具有特别有利的毒物学和生态毒理学特征(profile),这使它们的贮存和应用没有任何特殊的限制。可以使用例如“Chem.Rev.”(96,951-976(1996))中描述的已知方法,通过碳酸二甲酯与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碳酸二烷基酯。可以再通过甲醇的氧化羰基化获得碳酸二甲酯,如EP460732中所描述的。
碳酸二烷基酯是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极好溶剂,随着烷基链的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它们的溶剂能力(solvent capacity)降低。
低沸点的碳酸二烷基酯,例如,碳酸二甲酯(闪点=17℃)和碳酸甲·乙酯具有溶解能力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以下最好溶剂的溶解膨胀型聚苯乙烯的能力,例如,被怀疑致癌的二氯甲烷;具有较低闪点(-4℃)的醋酸乙酯;具有较高毒性和生态毒性的醋酸丁酯;和有害的甲苯。具有较高沸点和闪点(超过55℃)的碳酸二烷基酯,例如,碳酸二正丙酯和碳酸二正丁酯具有溶解聚苯乙烯的能力,其能力高于二元羧酸的二烷基酯(例如,琥珀酸二甲酯和己二酸二甲酯),并与苧烯和有毒的二甘醇二甲醚类似。
采用碳酸二烷基酯的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溶解在以下条件下实现:大气压,优选在配备了搅拌系统的设备中,20℃到70℃的温度范围,优选室温。
溶液中聚苯乙烯的浓度为5wt%到50wt%,优选为15wt%到40wt%。
通过常规的固体/液体分离程序,例如滗析、过滤和离心,将可能存在的不溶组分从碳酸二烷基酯或碳酸二烷基酯共混物的聚苯乙烯的溶液中分离。
聚苯乙烯从溶液中的选择性回收通过用非水溶剂或溶剂的共混物处理来实现,优选的溶剂与碳酸二烷基酯可混溶,其特征在于是聚苯乙烯的非溶剂和添加剂的良好溶剂。该处理之后,聚苯乙烯沉淀,而添加剂保留在溶液中。
能用于聚苯乙烯选择性沉淀的溶剂的实例是二醇,例如乙二醇和丙二醇;醇,例如正丁醇和异丙醇;碳酸亚烷基酯,例如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丁酯;具有碳原子数等于或高于17的碳酸二烷基酯,例如碳酸二异辛酯;脂肪酸的烷基酯。
可以从膨胀型聚苯乙烯中分离的添加剂的实例是溴化的阻燃添加剂,例如六溴环十二烷(HBCD);阻燃添加剂的共辅助剂,例如过氧化二枯基(DCP)。必须将这些添加剂从膨胀型聚苯乙烯中除去以避免生成毒气,和避免聚合物在随后的挤出阶段中降解和着色。
聚苯乙烯的沉淀在10℃到70℃、优选在15℃到60℃下,通过将聚苯乙烯溶液进料入保持在剧烈搅拌下的非溶剂中来实施。
使用的非溶剂(或非溶剂共混物)的量与碳酸二烷基酯的重量比为2∶1到20∶1,优选为3∶1到15∶1。
在沉淀用反应器的底部,在搅拌系统的下方,以30-1500,优选50-800克/(小时*升非溶剂)的流量实施聚苯乙烯溶液的供料。
在聚苯乙烯沉淀期间的剧烈搅拌获得细碎的沉淀物,避免了凝胶的形成并使溶剂的包合物和沉淀物中的添加剂最少化。
通过物理方法,例如滗析、离心或过滤使聚苯乙烯沉淀物分离。该操作在10℃到70℃、优选在15℃到60℃下实施。
为了使沉淀物中添加剂和溶剂(碳酸二烷基酯)的含量进一步降低,使用非溶剂(或非溶剂共混物),优选在沉淀过程中使用的非溶剂(或非溶剂共混物)洗涤固体。
在10℃到80℃、优选15℃到70℃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施洗涤:将非溶剂(或非溶剂共混物)倾倒在装有固体的过滤器上;或者通过在非溶剂(或非溶剂共混物)中使固体悬浮,在搅拌下使悬浮液保持例如0.1到24小时的时间并通过滗析、离心或过滤分离固体;或连续使用萃取器,例如Soxhlet型萃取器进行萃取。用于洗涤的非溶剂(或非溶剂共混物)的量为1升到30升/千克固体产品,优选3升到20升/千克固体产品。
在50℃到180℃、优选80℃到150℃的温度,和760mmHg到1mmHg、优选500mmHg到10mmHg的压力下干燥聚合物。
用普通的挤出机挤出干燥的聚合物。
为了分离并回收溶剂(碳酸二烷基酯)、非溶剂和添加剂,使用常规技术对来自聚苯乙烯过滤的液体和洗涤液进行蒸馏。作为蒸馏残液剩下的添加剂可以被回收。
描述的方法使聚苯乙烯回收而不改变其性质,由于其能够使非所需的添加剂从聚合物中分离。
提供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目的。
实施例1-18
在这些实施例中,评价了对于不同的碳酸二烷基酯而言,膨胀型聚苯乙烯的加溶容量。将该溶剂能力与现有技术中描述使用的溶剂的溶剂能力进行比较。
将一个体积等于125cm3(长度=5cm、宽度=5cm、高度=5cm)的膨胀型聚苯乙烯的立方体浸入装有20毫升溶剂的玻璃容器中,在室温下,测定聚苯乙烯完全溶解的必需时间。试验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实施例   溶剂   溶解时间(秒)
  实施例1   碳酸二甲酯   45
  实施例2   碳酸甲·乙酯   65
  实施例3   碳酸二乙酯   110
  实施例4   碳酸甲·异丙酯   115
  实施例5   碳酸甲·异丁酯   140
  实施例6   碳酸二正丙酯   180
  实施例7   碳酸甲·异戊酯   190
  实施例8   碳酸二正丁酯   290
  实施例9   碳酸二异戊酯   1200
  实施例10   碳酸丁·异辛酯   1980
  对比例11   二氯甲烷   30
  对比例12   醋酸乙酯   35
  对比例13   甲苯   45
  对比例14   醋酸丁酯   60
  对比例15   二甘醇二甲醚   165
  对比例16   苧烯   290
  对比例17   琥珀酸二甲酯   440
  对比例18   己二酸二甲酯   580
如表1中清楚示出的,碳酸二烷基酯(实施例1-10)通常具有溶解聚苯乙烯的良好能力。在该系列的碳酸二烷基酯中,随着烷基链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该能力降低。低沸点的碳酸二烷基酯,例如碳酸二甲酯(实施例1)(闪点=17℃)和碳酸甲·乙酯(实施例2)具有的溶解聚苯乙烯的能力类似于现有技术中以下最好溶剂的溶解能力,例如被怀疑致癌的二氯甲烷(对比例11);具有较低闪点(-4℃)的醋酸乙酯(对比例12);具有较高毒性和生态毒性的醋酸丁酯(对比例14);和有害的甲苯(对比例13)。具有高沸点和较高闪点(超过55℃)的碳酸二烷基酯,例如,碳酸二正丙酯(实施例6)和碳酸二正丁酯(实施例8)对聚苯乙烯具有溶剂能力,其能力高于二元羧酸的二烷基酯,例如琥珀酸二甲酯(对比例17)和己二酸二甲酯(对比例18),并与苧烯(对比例16)和有毒的二甘醇二甲醚(对比例15)的能力类似。
实施例19
聚苯乙烯溶液的制备
将210克碳酸二正丁酯装入体积为0.5升的玻璃容器中,该容器配备桨式搅拌器、温度计、底部卸料出口和添加材料的入口。将减小为碎片的90克膨胀型聚苯乙烯分批加入在室温下保持搅拌的碳酸二正丁酯中,将混合物保持在搅拌下直到完全溶解。将获得的含有30wt%聚苯乙烯的溶液过滤以除去不溶的外来物质。
在这里和随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膨胀型聚苯乙烯是阻燃型聚苯乙烯,其特征在于重均分子量等于188,000,溴含量等于0.51wt%和过氧化二枯基的含量等于0.16wt%。
实施例20
聚苯乙烯的沉淀和回收
用于沉淀聚苯乙烯的设备由具有1升体积的夹套式玻璃反应器构成,其配备了水冷凝器、温度计、底部卸料出口、Ultra-Turrax搅拌-均化器和浸入式进料管,其具有使聚苯乙烯溶液在搅拌系统下方进料的形状和尺寸。
将350克正丁醇装入上述反应器,通过在反应器夹套中循环自来水将其保持在约25℃。进行搅拌(4,000转/分钟)并将实施例19中制备的50克聚苯乙烯溶液(30wt%,碳酸二正丁酯中)通过流量100克/小时的齿轮泵从浸入式进料管给料。
在该阶段,聚苯乙烯沉淀。在聚合物溶液给料结束时,将形成的固体过滤。重量为381克的过滤液具有以下组成:
8.4wt%碳酸二正丁酯、91.6wt%丁醇、溴为98毫克/千克和过氧化二枯基为55毫克/千克。
在室温下,用100克丁醇洗涤过滤器上的固体。重量为102.2克的洗涤液具有以下组成:
1.65wt%碳酸二丁酯、98.35wt%丁醇、溴为98毫克/千克和过氧化二枯基为9.8毫克/千克。
将过滤液和洗涤液蒸馏以回收丁醇和碳酸二丁酯。溴和过氧化二枯基剩余在蒸馏器底部。
过滤器上重量为16.7克的固体具有以下组成:
89wt%聚苯乙烯、3wt%丁醇、7.8wt%碳酸二丁酯、0.18wt%溴和0.012wt%过氧化二枯基。
在140℃和约50mmHg的烘箱中干燥8小时后的固体具有14.9克的重量和以下组成:
99.8wt%聚苯乙烯、0.02wt%碳酸二丁酯、0.2wt%溴和0.013wt%过氧化二枯基。
相对于初始的膨胀型聚苯乙烯,回收的聚苯乙烯中的溴和过氧化二枯基的含量分别被降低了61%和92%。
回收的聚苯乙烯是白色的,并具有通过GPC测定的与初始聚苯乙烯相同的重均分子量。
实施例21
将350克正丁醇装入实施例3所描述的反应器中,并通过在反应器夹套中循环乙二醇将其保持在约55℃,该夹套通过恒温浴加热。进行搅拌(4000转/分钟),并将实施例19中制备的50克聚苯乙烯溶液(30wt%,碳酸二正丁酯中)通过流量100克/小时的齿轮泵从浸入式进料管给料。
在该阶段,聚苯乙烯沉淀。一旦完成聚合物溶液的给料,就通过用真空膜式泵抽吸,经过一端配备过滤隔膜的柔软的聚四氟乙烯管将形成的固体滗析并将液体分离。重量为347.4克的分离的液体具有以下组成:
7.2wt%碳酸二正丁酯、92.8wt%丁醇、溴为127毫克/千克和过氧化二枯基为52毫克/千克。
在反应器中剩余的重量为52.5克的固体具有以下组成:
28.4wt%聚苯乙烯、52.2wt%丁醇、19.4wt%碳酸二丁酯、溴为625毫克/千克和过氧化二枯基为115毫克/千克。
在反应器中通过使固体悬浮在200克正丁醇中并将悬浮液在室温下搅拌(4000转/分)45分钟进行洗涤。在洗涤操作结束时,过滤固体。重量为234克的洗涤液具有以下组成:
3.8wt%碳酸二丁酯、96.2wt%丁醇、溴为85毫克/千克和过氧化二枯基为23毫克/千克。
蒸馏过滤液和洗涤液以回收丁醇和碳酸二丁酯。溴和过氧化二枯基剩余在蒸馏器底部。
过滤器上重量为18.5克的固体产品具有以下组成:
80.5wt%聚苯乙烯、12.4wt%丁醇、7wt%碳酸二丁酯、溴为690毫克/千克和过氧化二枯基为42毫克/千克。
在140℃和约50mmHg的烘箱中干燥2小时后的固体具有15克的重量和以下组成:99.75wt%聚苯乙烯、0.1wt%碳酸二丁酯、0.04wt%丁醇、溴为860毫克/千克和过氧化二枯基为51毫克/千克。
相对于初始的膨胀型聚苯乙烯,回收的聚苯乙烯中的溴和过氧化二枯基的含量分别被降低了83.2%和96.8%。
回收的聚苯乙烯是白色的,并具有通过GPC测定的与初始聚苯乙烯相同的重均分子量。
实施例22
将210克正丁醇和210克碳酸亚丙酯装入实施例3所述的反应器中,并通过在反应器夹套中循环自来水将它们保持在约25℃。进行搅拌(4,000转/分钟)和将实施例19中制备的70克聚苯乙烯溶液(30wt%,碳酸二正丁酯中)通过流量100克/小时的齿轮泵从浸入式进料管给料。
在该阶段,聚苯乙烯沉淀。一旦完成聚合物溶液的给料,就通过用真空膜式泵抽吸,经过一端配备过滤隔膜的柔软的聚四氟乙烯管将形成的固体滗析并将液体分离。
重量为430.4克的分离的液体具有以下组成:
10.2wt%碳酸二正丁酯、45.2wt%丁醇、44.6wt%碳酸亚丙酯、溴为216毫克/千克和过氧化二枯基为69毫克/千克。
剩余在反应器中的重量为59.6克的固体具有以下组成:
35wt%聚苯乙烯、25.7wt%丁醇、30.3wt%碳酸亚丙酯、8.9wt%碳酸二丁酯、溴为230毫克/千克和过氧化二枯基为70毫克/千克。
在反应器中通过使固体悬浮在200克正丁醇中并将悬浮液在室温下搅拌(4000转/分)45分钟进行洗涤。在洗涤操作结束时,过滤固体。重量为233.6克的洗涤液具有以下组成:
2.1wt%碳酸二丁酯、91wt%丁醇、6.9wt%碳酸亚丙酯、溴为34毫克/千克和过氧化二枯基为15毫克/千克。
蒸馏过滤液和洗涤液以回收丁醇和碳酸二丁酯。溴和过氧化二枯基剩余在蒸馏器底部。
过滤器上重量为26克的固体产品具有以下组成:
80.2wt%聚苯乙烯、10.7wt%丁醇、7.3wt%碳酸亚丙酯、1.8wt%碳酸二丁酯、溴为240毫克/千克和过氧化二枯基为22毫克/千克。
在140℃和约50mmHg的烘箱中干燥2小时后的固体具有20.9克的重量和以下组成:
99.85wt%聚苯乙烯、0.05wt%碳酸二丁酯、0.04wt%碳酸亚丙酯、0.01wt%丁醇、溴为290毫克/千克和过氧化二枯基为28毫克/千克。
相对于初始的膨胀型聚苯乙烯,回收的聚苯乙烯中的溴和过氧化二枯基的含量分别被降低了94.1%和98.3%。
回收的聚苯乙烯通过GPC测定具有与初始聚苯乙烯相同的重均分子量。

Claims (20)

1、碳酸二烷基酯或碳酸二烷基酯共混物作为膨胀型聚苯乙烯溶剂的用途,该碳酸二烷基酯具有通式(I)的结构:
Figure A2004800226900002C1
其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具有以下含义:
-R1、R2表示含有1到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而且R1和R2的碳原子总数为2到15。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碳酸二烷基酯或碳酸二烷基酯共混物的用途,其中:
-R1、R2表示含有1到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而且R1和R2的碳原子总数为5到10。
3、按照权利要求2的碳酸二烷基酯或碳酸二烷基酯共混物的用途,其中所述碳酸二烷基酯选自闪点高于55℃的碳酸二烷基酯。
4、按照权利要求3的碳酸二烷基酯或碳酸二烷基酯共混物的用途,其中碳酸二烷基酯选自碳酸二正丁酯、碳酸二异丁酯、碳酸二正丙酯。
5、一种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包括:
(a)通过用具有式(I)的碳酸二烷基酯或碳酸二烷基酯共混物溶解使膨胀型聚苯乙烯的体积减小;
(b)除去不溶的组分;
(c)用聚苯乙烯的非溶剂或非溶剂共混物使聚苯乙烯选择性沉淀;
(d)分离、干燥和挤出沉淀的聚苯乙烯。
6、按照权利要求5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溶液中聚苯乙烯的浓度为5到50wt%,和在大气压、20℃到70℃下用碳酸二烷基酯实施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溶解。
7、按照权利要求6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溶液中聚苯乙烯的浓度为15到40wt%。
8、按照权利要求6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在室温下、在配备搅拌系统的设备中用碳酸二烷基酯实现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溶解。
9、按照权利要求5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通过将聚苯乙烯溶液在沉淀用反应器的底部、在搅拌系统的下方进料入保持在剧烈搅拌下的非溶剂或非溶剂共混物中来实现步骤(c)中聚苯乙烯的选择性沉淀。
10、按照权利要求5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用选自二醇、醇、碳酸亚烷基酯、具有碳原子数等于或高于17的碳酸二烷基酯、脂肪酸的烷基酯的非溶剂来实现步骤(c)中聚苯乙烯的选择性沉淀。
11、按照权利要求5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用于步骤(c)中膨胀型聚苯乙烯选择性沉淀的非溶剂或非溶剂共混物的量与碳酸二烷基酯的重量比为2∶1到20∶1。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使用的非溶剂或非溶剂共混物的量与碳酸二烷基酯的重量比为3∶1到15∶1。
13、按照权利要求5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在10℃到70℃下实现步骤(c)中聚苯乙烯的选择性沉淀。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在15℃到60℃下实现该选择性沉淀。
15、按照权利要求9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通过将聚苯乙烯溶液以30-1500克/(小时*升非溶剂)的流量、在沉淀用反应器的底部进料入非溶剂中来实现聚苯乙烯的选择性沉淀。
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将聚苯乙烯溶液以50-800克/(小时*升非溶剂)的流量进料入非溶剂中。
17、按照权利要求5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通过在10℃到70℃下过滤、滗析、离心来实现步骤(d)中沉淀的聚苯乙烯的分离。
18、按照权利要求17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在15℃到60℃下实现沉淀的聚苯乙烯的分离。
19、按照权利要求5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在50℃到180℃和760到1mmHg下实现步骤(d)中沉淀的聚苯乙烯的干燥。
20、按照权利要求19的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其中在80℃到150℃和500到10mmHg下实现所述干燥。
CNB2004800226905A 2003-09-04 2004-08-31 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448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MI20031704 ITMI20031704A1 (it) 2003-09-04 2003-09-04 Uso di dialchil carbonati come solventi per il polistirene espanso.
ITMI2003A001704 2003-09-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2990A true CN1832990A (zh) 2006-09-13
CN100374489C CN100374489C (zh) 2008-03-12

Family

ID=34260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269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4489C (zh) 2003-09-04 2004-08-31 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745503B2 (zh)
EP (1) EP1660571B1 (zh)
JP (1) JP2007504310A (zh)
CN (1) CN100374489C (zh)
AT (1) ATE513006T1 (zh)
CA (1) CA2533607C (zh)
ES (1) ES2367565T3 (zh)
IT (1) ITMI20031704A1 (zh)
PL (1) PL1660571T3 (zh)
WO (1) WO20050239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051409A1 (it) * 2005-07-22 2007-01-23 Polimeri Europa Spa Procedimento migliorato per il riciclo del polistirene espanso
JP5009542B2 (ja) * 2006-03-07 2012-08-22 幸治 新堂 スチレン系発泡樹脂成形型の洗浄装置、及び洗浄方法
US7816469B2 (en) 2006-12-12 2010-10-19 Xerox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mer nanodispersions
JP6639508B2 (ja) 2014-10-03 2020-02-05 ポリスティヴァート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ポリスチレン廃棄物を再生するためのプロセス
WO2019095078A1 (en) 2017-11-20 2019-05-23 Polystyvert Inc. Processes for recycling polystyrene waste
CN113557264B (zh) 2018-10-26 2024-05-24 波利斯太沃特公司 用于回收聚苯乙烯废料和/或聚苯乙烯共聚物废料的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5394A (en) * 1980-05-27 1983-09-2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Laminating process
US5232954A (en) 1992-05-12 1993-08-03 Peters Donald F Process for recovering thermoplastic resins using esters
US5532023A (en) * 1994-11-10 1996-07-0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Wrinkle reducing composition
US5629352A (en) * 1995-04-24 1997-05-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olvent for polystyrene, method for reducing volume of polystyrene foam and method for recycling polystyrene foam
JPH115865A (ja) * 1997-06-19 1999-01-12 Mitetsukusu Kk 発泡ポリスチレン溶解剤
JP3530995B2 (ja) 1997-09-11 2004-05-24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発泡ポリスチレンのリサイクル方法
CA2274397A1 (en) * 1998-06-18 1999-12-18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ycling styrene resin
US6162880A (en) * 1998-07-22 2000-12-19 Fina Technology, Inc. Purification of polystyrene recycle streams
US6743828B1 (en) * 2000-01-03 2004-06-01 Harvey Katz Reduction in polystyrene foams with dibasic esters
DE10207336A1 (de) 2001-10-24 2003-05-15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Verfahren zum Reinigen und Wiederverwerten von geschäumten Polystyrol-Abfällen
EP1550536B1 (en) * 2002-08-28 2008-08-06 JF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cycling foamed polystyrol resin
US7321003B2 (en) * 2005-04-19 2008-01-22 Harvey Katz Methods of reducing polystyrene foams using dibasic esters with extrud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504310A (ja) 2007-03-01
CA2533607C (en) 2012-07-03
US7745503B2 (en) 2010-06-29
CA2533607A1 (en) 2005-03-17
US20060241193A1 (en) 2006-10-26
EP1660571A1 (en) 2006-05-31
ITMI20031704A1 (it) 2005-03-05
EP1660571B1 (en) 2011-06-15
ATE513006T1 (de) 2011-07-15
CN100374489C (zh) 2008-03-12
ES2367565T3 (es) 2011-11-04
WO2005023922A1 (en) 2005-03-17
PL1660571T3 (pl) 201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3234B (zh) 膨胀聚苯乙烯的回收工艺
KR101730666B1 (ko) 알코올 분해에 의한 pla 의 화학적 재활용
CN1164650C (zh) 聚苯醚的制备方法
JP2019157090A (ja) 不飽和基含有ポリオキシアルキレ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0374489C (zh) 用于回收膨胀型聚苯乙烯的方法
JP5009620B2 (ja) ポリエー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823121A (zh) 回收溶液中聚合物的方法
CN1495384A (zh) 处理来自于丙烯酸工艺和丙烯酸酯工艺的废料的方法
CN1823122A (zh) 回收溶液中聚合物的方法
CN1152084C (zh) 含有阻燃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处理方法
CN1231304A (zh) 处理含阻燃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方法
CN1271091C (zh) 涉及二酰基过氧化物的聚合方法
CN1134942A (zh) 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CN113736135B (zh) 含氯废塑料回收利用的方法和装置及一种重油调和组分
CN1612769A (zh) 从溶液中分离聚苯醚聚合物树脂的方法
KR20160052437A (ko)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입자의 제조 방법
CN1279080C (zh) ε-己内酯聚合物的连续制法
JP5095950B2 (ja) ポリエーテルの製造方法
JP5189259B2 (ja) ポリエーテルの製造方法
JP4009571B2 (ja) 塩化ビニル重合体組成物の回収方法
CN1032543A (zh) 由聚二氯磷腈共取代得到的粗聚有机磷腈的净化方法
WO2020175267A1 (ja) 触媒除去方法及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11116876A (zh) 一种利用芳香族羟基磺酸盐抑制pet聚酯成型过程齐聚物的生产方法
CN115558095A (zh) 一种聚碳酸亚丙酯的脱溶方法及脱溶装置
EP3990528A1 (en) Method for recycling polystyrene and solvent for dissolving polystyre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408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