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1388A - 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1388A
CN1831388A CNA2006100547057A CN200610054705A CN1831388A CN 1831388 A CN1831388 A CN 1831388A CN A2006100547057 A CNA2006100547057 A CN A2006100547057A CN 200610054705 A CN200610054705 A CN 200610054705A CN 1831388 A CN1831388 A CN 1831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ing surface
flange
sealing configuration
plane
notch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547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2597C (zh
Inventor
田口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1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1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25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259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1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by means of granular or plastic material, or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06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f the s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01M2011/0062Gas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结构,包括:具有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三接合平面的第一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接合的第二接合表面和第四接合平面的第二构件;以及具有第五接合表面的第三构件,该第五接合表面通过液体密封剂与所述第三和第四接合平面接合。至少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凹口部分。所述第五接合表面包括平面区域和开槽区域,所述开槽区域从所述平面区域凹下并与所述凹口部分相对。

Description

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结构。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在其间设置诸如液态密封剂层的密封层而接合在一起的三个或更多构件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已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出版物No.H11(1999)-173424提出了一种在两个构件的凸缘之间使用密封剂(液态密封剂)的密封结构,旨在减少密封剂的硬化时间。
然而上述日本专利文献的密封结构对于凸缘之间的相对移动(具体而言,沿剪切方向),往往呈现强度不足,因为液态密封剂散布于用于积蓄或收集液态密封剂的两个部位。
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提出了一种密封结构,设计用来减少两个构件之间的液态密封剂的硬化时间,并以较少量的液态密封剂来改善密封性能(EP1522769A1,于2005年4月13日公开,其与2005年4月28日公开的JP2005-114113A内容基本相同)。然而,该早期提出的密封结构在应用于三构件接合结构时不一定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结构,以改善特别是三个构件接合在一起的接合部的密封特性。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构件,该第一构件包括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三接合平面,所述第三接合平面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形成拐角;与所述第一构件接合的第二构件,该第二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一接合表面接合的第二接合表面、与所述第二接合表面形成拐角的第四接合平面、以及在所述第二和第四接合表面之间的所述拐角上形成的凹口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接合的第三构件,该第三构件包括通过液体密封剂与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三接合平面和所述第二构件的第四接合平面接合的第五接合表面,所述第五接合表面包括平面区域和开槽区域,所述开槽区域从所述第五接合表面的平面区域凹下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凹口部分相对。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包括:第一构件,该第一构件包括第一接合平面和第三接合平面;与所述第一构件接合的第二构件,该第二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一接合表面接合的第二接合平面、以及第四接合平面;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接合的第三构件,该第三构件包括第五接合平面,该第五接合表面沿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的第三接合表面和第四接合表面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的第三和第四接合表面接合;以及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分,该第一密封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的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之间;第二密封部分,该第二密封部分沿所述第五接合表面延伸,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五接合表面与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三接合表面之间的第一段,设置在所述第五接合表面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第四接合表面之间的第二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中间部分;以及第三密封部分,该第三密封部分从所述第二密封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隆起并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分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图,示出包括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密封结构的发动机;
图2是从图4所示方向F2观看时图1所示发动机的部分A的视图;
图3是示意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图2中气缸体、气缸盖和前盖接触部分中的密封结构;
图4是示出图3所示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5A是示出从发动机气缸体侧观看时图3所示前盖的视图;
图5B是沿图5A中所示线F5B-F5B截取的剖面视图;
图6A和6B是图示前盖组装操作期间液态密封剂进入前盖开槽部分中的变化形态的视图;
图7A和7B是图示前盖组装操作期间液态密封剂进入气缸体和气缸盖的凹口部分中的变化形态的视图;
图8是示出前盖的凸缘的示意透视图;
图9是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另一种类型的发动机的示意图;
图10A是图示图2所示结构的一种改型的视图,其中取消了图2中所示的凸起;以及
图10B示出一比较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密封结构的内燃机1。在该实例中,在图1中观看时,发动机1的前侧位于左侧而后侧位于右侧。
发动机1包括气缸体11和固定地安装于气缸体11顶部的气缸盖12。气缸体11形成有气缸孔,各气缸孔装设有活塞13,于活塞与气缸盖12之间形成燃烧室。凸轮轴14可转动地支撑在气缸盖12上。缸盖罩(或摇臂罩)15固定于气缸盖12以罩盖气缸盖12顶部。上油盘16通过诸如液态密封剂等密封材料固定于气缸体11底部。下油盘17固定于上油盘16底部,并用以储存发动机1的润滑油。气缸体11和上油盘16形成曲轴18支撑其中的曲轴箱。
前盖19固定于气缸体11、气缸盖12以及上油盘16的前侧,并用以罩盖将转动从曲轴18传送至凸轮轴14传动链20。在该实例中,前盖19是单体(整体)构件。然而,可选择性地采用由连接在一起的上部和下部构件组成的前盖。缸盖罩15和前盖19设计用来保护诸如气缸体11内腔等发动机内部、气缸盖12、上油盘16或下油盘17,以相对于外部封闭内部并防止油的泄漏。
硬化液态密封剂g的密封层设置用来在前盖19与由气缸体11和气缸盖12形成的发动机气缸体之间实现密封。密封层设置于或填置于由诸如开槽部分等一或多个凹槽部分形成的中空部分中。在该实例中,气缸体11用作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气缸盖12用作第二构件(或第一构件);而前盖19用作第三构件。
图2示出从图4所示方向F2观看时图1中所示的密封的接合部分A。气缸盖12通过发明垫片G与气缸体11顶部表面固定。前盖19通过液态密封剂g与气缸体11和气缸盖12的前表面固定。
图3以分解透视图的形式示意示出了图2的密封接合部分。气缸体11包括缸体顶部平面11a(用作第一接合表面(或第二接合表面))。气缸盖12包括缸盖底部平面12a(用作第二接合表面(或第一接合表面))。固体密封垫片G夹置在气缸体11的顶部平面11a和气缸盖12的底部平面12a之间。气缸体11和气缸盖12利用诸如螺栓61(仅只一个示意示出)等紧固装置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单一发动机气缸体,而密封垫片G水平设置于下面的气缸体11与上面的气缸盖12之间。
图4以分解状态示意示出了三个构件11、12和19的三元密封接合结构,其中前盖19部分切除。气缸体11包括分别从成型为直角平行六面体的气缸体11的左前角和右前角向前伸出的左和右前缸体凸缘111。气缸盖12包括分别从成型为较之气缸体11相对短的直角平行六面体的气缸盖12的左前角和右前角向前伸出的左和右前缸盖凸缘121。每个缸体凸缘111具有凸缘端部平面111a,而每个缸盖凸缘121具有凸缘端部平面121a。在左右每一侧上,凸缘端部平面111a和凸缘端部平面121a铅直取向且彼此平齐,以便用作与前盖19接合的第三和第四接合表面。
每个缸体凸缘111的凸缘端部平面111a与气缸体11的顶部平面11a在从缸体凸缘111外端点向内端点水平延伸的前部平直上边缘处(确切地说,在发动机气缸体的适当直立位置)相交,且这些表面111a和11a形成基本上等于90°的角度。如图3和4所示,气缸体凹口部分113于铅直凸缘端部表面111a和缸体顶部水平面11a之间形成的拐角处形成在左和右缸体凸缘111的每一个上。凹口部分113也可称为斜切部分或切除部分。气缸体凹口部分113向后凹下以便增大距相应前盖凸缘端部表面191a的间隔。如图4所示,该实例的凹口部分113由缸体凸缘111内侧上的倾斜表面形成。
该实例的气缸体凹口部分113在与前盖19上形成的相应凹口部分(开槽部分)1912相对的位置处形成在每一缸体凸缘111的内侧。该实例的每一缸体凸缘111包括沿凸缘的宽度方向W,即气缸体11的横向或左右方向间隔开的凸缘外侧平面和凸缘内侧平面。凸缘端部平面111a界定在凸缘内、外侧表面之间。左和右前缸体凸缘111的凸缘内侧表面彼此相对,而凸缘外侧表面彼此背离。该实例的左和右缸体凸缘111的凸缘侧表面彼此平行,且均沿气缸体11的纵向即前后方向延伸。在各缸体凸缘111上,凹口部分113呈切口的形式,通过切除由凸缘端部表面111a、凸缘内侧表面和缸体顶部表面11a形成的顶点形成。在该实例中,如图4所示,凹口部分113由从缸体顶部表面11a沿宽度方向W向凸缘内侧面表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或斜面形成。(宽度)方向W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11a和12a)的接合方向,并垂直于凸缘端部表面111a的法向。接合表面11a和12a的接合或固紧方向是铅直方向,并垂直于接合表面11a和12a。螺栓61沿该接合方向延伸。气缸体11的每一缸体凹口部分113和前盖19的相应凹口(开槽)部分1912在其间形成中空部分,用作收集液态密封剂g的收集部分p1,如图2所示。相应地,希望考虑液态密封剂g的预期量来确定气缸体凹口部分113的形状和尺寸。
气缸盖12包括左和右前缸盖凸缘121,且如前所述,象气缸体11一样,每一缸盖凸缘121具有凸缘端部平面121a。每一缸盖凸缘121的凸缘端部平面121a和气缸盖12的底部平面12a在从缸盖凸缘121的外端点向内端点水平延伸的前部平直下边缘处(确切地说,在发动机气缸体的适当直立位置)相交,且这些表面121a和12a形成基本上等于90°的角度。如图3和4所示,类似于气缸体凹口部分113,气缸盖凹口部分(斜切部分或切除部分)123于铅直凸缘端部表面121a和水平缸盖底部表面12a之间形成的拐角处形成在左和右缸盖凸缘121的每一个上。气缸盖凹口部分123向后凹下以便增大距前盖19的相应前盖凸缘端部表面191a的间隔。如图4所示,气缸盖凹口部分123呈切口的形式,成型得像直角平行六面体(或矩形体)。不过,可选择地将每一气缸盖凹口部分123成型为由倾斜表面限定的形式,与图4所示的气缸体凹口部分113呈镜像对称。
在组装状态下,在左、右侧中的每一侧,气缸盖凸缘121沿铅直方向与缸体凸缘111对齐,且缸体凸缘端部表面111a与缸盖凸缘端部平面121a在同一表面上彼此齐平对准。
该实例的气缸盖凹口部分123在与前盖19上形成的相应凹口部分(或开槽部分)1912相对的位置处形成在每一缸盖凸缘121的内侧。类似于缸体凸缘111,该实例的每一缸盖凸缘121包括沿凸缘的宽度方向W,即气缸盖12的横向间隔开的凸缘外侧平面和凸缘内侧平面。凸缘端部平面121a界定在凸缘内、外侧表面之间。凹口部分123呈切口的形式,通过切除由凸缘端部表面121a、凸缘内侧表面和气缸盖底部表面12a形成的顶点形成。
缸盖凹口部分123位于与相应缸体凹口部分113沿铅直方向横跨密封垫片G相对的位置处。密封垫片G包括角部G1,伸入缸体凹口部分113与缸盖凹口部分123之间形成的中空空间中,如图4所示。在该实例中,缸体凹口部分113的宽度Wc小于或等于前盖凹口(开槽)部分1912的宽度We,以便增加平面部分1911与凸缘端部表面111a的平面金属接触部分(即,金属平面与金属平面之间的平行叠置部分)得宽度,并改善密封性能。类似地,缸盖凹口部分123的宽度Wc小于或等于前盖凹口(开槽)部分1912的宽度We。密封垫片G的角部G1伸入由缸体凹口部分113形成的空间以及缸盖凹口部分123形成的空间。不过,密封垫片G的凸伸角部G1不抵达前盖19。如图2所示,在该实例中,密封垫凸伸部分G1的长度L2小于沿发动机气缸体纵向测量时深度设定为相等的凹口部分113和123的深度L1。
在左、右侧每一侧上,气缸体和气缸盖11和12的凹口部分113和123以及前盖19的凹口部分1912全部形成在朝向将发动机气缸体(11和12)以及前盖19二分为左右两半的假象中间平面的内侧。前盖19的凹口部分1912沿铅直方向延伸并形成从面对气缸盖12的上段向面对气缸体11的下段沿铅直方向延伸的铅直中空部分或区域。气缸体和气缸盖11和12的凹口部分113和123形成沿发动机气缸体的纵向向前延伸的小空间或空腔,并从而通向由前盖19的凹口部分1912形成的铅直延伸中空部分的中间部分。
不过,可选择性地将这些凹口部分113、123和1912形成在外侧。在此情况下,收集部分p1在发动机气缸体的左和右外侧表面敞开。因此,外侧上的这种结构可以增加收集部分p1暴露于外界空气的面积,并从而促进收集部分p1中的液态密封剂g的硬化。此外,当用于硬化液态密封剂g的时间不成问题时(例如,因为设置有确保与外界空气接触的装置),可以将凹口部分113和123沿凸缘宽度方向W形成在凸缘内和外侧表面之间的中间位置上。
该实例的前盖19象槽钢那样具有U形截面,并包括板状主体部分和分别从主体部分的左右端朝向发动机气缸体向后伸出的左和右前盖凸缘191。每一前盖凸缘191具有凸缘端部表面191a(用作第五接合表面),以及内和外凸缘侧表面,在该实例中,内和外凸缘侧表面是彼此平行的平面并终止于凸缘端部表面191a沿凸缘宽度方向在其间延伸的相应后端处。前盖19经由液态密封剂g利用诸如螺栓62(仅在一个在图1中示意示出)等紧固装置安装于由气缸体11和气缸盖12构成的发动机气缸体。在组装状态下,每一前盖凸缘191端对端地连接于相应的缸体凸缘111和缸盖凸缘121。液态密封剂g设置在前盖凸缘端部表面191a与缸体凸缘111和缸盖凸缘121的凸缘端部表面111a和121a之间。
图5A示出了从后侧或发动机气缸体侧观察时的前盖19。图5B是沿着图5A中的线F5B-F5B截取的剖面视图。如这些图中所示,每一前盖凸缘191的凸伸端部进行开槽,且每一前盖凸缘19的凸缘端部表面191a包括并排铅直延伸的平面区域或部分1911和上述凹口或开槽部分1912。平面部分1911面对缸体凸缘111和缸盖凸缘121的相应凸缘端部平面。发动机气缸体的铅直方向和横向平行于平面部分1911。发动机气缸体的纵向垂直于平面部分1911。在该实例中,每一前盖凸缘191的平面部分1911位于外侧并以凸缘外侧表面为边界。平面部分1911从前盖凸缘191的外端朝向内端延伸。平面部分1911具有宽度Wf,如图5A中所示。凹口部分1912位于前盖凸缘的内侧,位于平面部分1911与面向横跨将前盖19二分为左右两半的假象中间平面的相对侧上的凸缘内侧表面的凸缘内侧表面之间。在该实例中,凹口部分1912由从平面部分1911内端向凸缘内侧表面倾斜的倾斜平面或斜平面限定,使得距相应缸体和缸盖凸缘111和121的凸缘端部表面111a和121a的间隔朝向前盖凸缘191的凸缘内侧表面逐渐增加。台阶平面1913沿发动机气缸体纵向或平行于内外凸缘内侧表面在平面部分1911的内端和倾斜表面的外端之间延伸。每一前盖凸缘191的如此成型的凹口或开槽部分1912铅直延伸,并形成液态密封剂g收集其中的铅直延伸的收集部分p2。该收集部分p2形成在每一前盖凸缘191的凹口部分1912与相应缸体凸缘111和缸盖凸缘121的凸缘端部平面之间。台阶表面1913可以如此倾斜使得平面部分1911与台阶平面1913之间的角度为钝角,并使得台阶表面1913的斜度比倾斜表面的斜度更陡,且台阶表面1913与倾斜表面形成凹角。不过,优选的是,台阶表面如此定向使得台阶表面垂直于平面部分1911。
图8示意示出了一个前盖凸缘191。如图8和2所示,前盖凸缘1911包括凸伸部分30,从凹口部分1912的倾斜表面向后伸向由相应缸体凸缘和缸盖凸缘111和121的缸体凹口部分113和缸盖凹口部分123形成的空间。在图8所示的实例中,凸伸部分30包括与平面部分1911齐平并连续的端部平面。换句话说,平面部分1911以凸伸部分30的形式伸向凸缘内侧表面,而铅直延伸的凹口部分1912被断开并由凸伸部分30分隔为从凸伸部分30向上延伸的上凹口段和从凸伸部分30向下延伸的下凹口段。该实例的密封垫片G包括脊或突起形式的波纹32,沿纵向在相应缸体凸缘111和缸盖凸缘121之间延伸,并从而形成顺沿缸体凸缘111和缸盖凸缘121的凸缘外侧表面的密封线。波纹32径直伸向相应前盖凸缘191的平面部分1911,使得波纹32的纵向以直角与平面部分1911相交。
在图2所示的组装状态下,形成有一上部间隙31,由缸体凹口部分113和缸盖凹口部分123形成的收集部分p1经由上部间隙31与于凸伸部分30上方形成在前盖凹口部分1912和凸缘端部表面121a之间的收集部分p2的上段连接;以及一下部间隙31,收集部分p1经由下部间隙31与于凸伸部分30下方形成在前盖凹口部分1912和缸体凸缘端部表面111a之间的收集部分p2的下段连接。因此,凸伸部分30的长度或高度L3小于由缸体和缸盖凹口部分113和123形成的空间的长度或高度L4。
图6A、6B、7A和7B图示了在气缸体11、气缸盖12与前盖19的组装过程中的液态密封剂g。图6A和6B以剖面图形式示出了从上面观看时一个前盖凸缘端部表面191a与相应缸体凸缘端部表面111a(或缸盖凸缘端部表面121a)之间的液态密封剂g的变化形态。图7A和7B示出了一个前盖凸缘端部表面191a与相应缸体和缸盖凹口部分113和123之间(在接合部分A)的液态密封剂g的变化形态。
如图6A和7A所示,尚未变硬的液态密封剂g施加于前盖凸缘191的与台阶表面1913相邻的平面部分1911的内端部分上。在此情况下,台阶表面1913可以用作施加液态密封剂g操作的目标或基准位置,并从而更容易地将液态密封剂g施加在正确位置上。然后,前盖凸缘191的凸缘端部表面191a和相应缸体凸缘111和缸盖凸缘121的凸缘端部表面111a和121a平缓地朝向彼此移动,且彼此靠接,而前盖凸缘191和缸体凸缘和缸盖凸缘111和121利用螺栓61端对端地固紧。在此期间,液态密封剂g在相对的各凸缘端部表面之间受压,并摊铺于收集部分p2中,使得液态密封剂g填充在各相对的凸缘端部表面之间的空间中,如图6B和7B所示。
如图6B和7B所示,液态密封剂g于前盖19和发动机气缸体的各凸缘端部平面之间形成一层。此外,液态密封剂g以较大的量收集在收集部分p1和p2中。收集部分p1经由间隙31与收集部分p2连接,使得液态密封剂g可以在其间平顺地流动。
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密封垫片G的部分G1伸入缸体凹口部分113和缸盖凹口部分123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且凸伸部分30以不妨碍液态密封剂g经由凸伸部分30和密封垫片G之间形成的间隙平顺地上下流动的程度伸向密封垫片G的部分G1。因此,液态密封剂g可容易地填充在密封垫片G凸伸部分G1的两侧。
固紧操作之后,液态密封剂g留置预定时间进行干燥以便硬化。硬化的液态密封剂g形成一密封剂层,包括在每一前盖凸缘191的平面部分1911与缸体凸缘111和缸盖凸缘121的凸缘端部平面111a和121a之间形成的薄膜层g1,和分别形成在收集部分p1和p2中并与薄膜层g1连续相连的隆起部分g2和g3。隆起部分g3象脊一样鼓起并在开槽部分1912中铅直延伸。
在如此构成的结构中,开槽部分1912沿着平面部分1911仅只沿着凸缘端部表面191a形式的第五接合表面的一侧边缘在一侧形成。因此,每一侧的开槽部分限定了液态密封剂收集部分p2,并从而使得可以减少通过将软液态密封剂暴露于外部空气来干燥液态密封剂g所需的时间。隆起部分g2和g3仅只形成在一侧。因此,液态密封剂可改善气缸体11与前盖19之间以及气缸盖12与前盖19之间的耐力强度和密封性能。
当前盖19和气缸体11相对彼此移动或前盖19和气缸盖12相对彼此移动时,在液态密封剂g中产生应力(拉应力和剪切应力)。由硬化液态密封剂形成的密封构件可以形成得消除倾向于经受应力集中的角部。此外,隆起部分g2和g3形成在应力集中倾向于发生的位置处。因此,隆起部分能够分散其中的应力集中,并从而改善具体而言对于诸如开裂等损坏的耐久性以及密封或密封垫的密封性能。
凹口部分113和123形成在气缸体11和气缸盖12之间的接合界面与前盖19和作为气缸体11和气缸盖12的子组件的发动机气缸体之间的接合界面之间的T形接合处。如此形成的凹口部分113和123使得易于顺利地用液态密封剂g填充T形接合处的空间,并形成填充在收集部分p1和p2中的液态密封剂的隆起部分。
凹口部分113和123沿宽度方向W与开槽部分1912形成在同一侧,并设置成面对开槽部分1912。因此,与凹口部分113和123形成在与开槽部分1912相背离的另一侧的结构相比,前盖19平面部分1911与气缸体11和气缸盖12的凸缘端部平面111a和121a之间的面接触区域的宽度尺寸增加。因此,改善了密封效果。
密封垫片G的一部分设计成伸入凹口部分113和123形成的空间中。因此,液态密封剂g和密封垫片G可靠叠置。密封垫片G的伸出端部插置于并埋设在硬化的液态密封剂g中。因此,密封垫片G和液态密封剂g可靠地联结成可以显著改善密封性能的T形密封件。
开槽部分1912和凹口部分113和123沿宽度方向W形成在内侧,即相对于图4所示润滑油泄露方向F1的内侧。因此,与液态密封剂部分位于泄露方向外侧的结构相比,位于内侧的密封件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油的泄露。此外,开槽和凹口部分位于内侧的结构可防止液态密封剂突出于外侧或掉落。
在每一前盖凸缘1911的凸缘端部表面191a上,台阶表面1913形成在平面区域1911和倾斜表面之间。该台阶表面1913使得易于精确地形成所述平面区域和倾斜表面以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而不彼此干涉。因此,可以减少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不均匀性,并精确和可靠地形成密封结构。
凸伸部分或凸起30朝向凹口部分113和123突出。因此,液态密封剂g可以方便地如图7B中箭头所示从下方和上方流入凹口部分113和凹口部分123。此外,倾斜表面可用作将液态密封剂g引入凹口部分的最深部位的导引部。因此,密封垫片G的伸出端部G1可以于密封垫片G两侧紧密地包罩与并埋设于液态密封剂中。
凸起30具有与平面部分1911齐平的端部平面。因此,凸起30局部地增大了平面接合表面的宽度。从而,凸起30可足以承受接合操作期间的压力,并防止尚未硬化的液态密封剂g的不希望的流动。
开槽部分1912和凹口部分113和123沿宽度方向形成在同一侧。这种结构使得易于将密封垫片G的波纹32设定在面对平面部分1911的正确位置处,而无须进一步增加接触区域的宽度。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图示和说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在前述实施例中,(图1中所示A处)密封结构的三个主要构件是气缸体11、气缸盖12和前盖19。然而,本发明的密封结构可以是图1中B处所示的结构,包括气缸体11、上油盘16和前盖19作为三个主要构件;或者可以是图1中C处所示的结构,包括气缸体11、上油盘16和后油封固定件21为三个主要构件。后油封固定件21是用于将使曲轴箱内部与外界隔绝密封的油封固定地支撑在发动机1上的构件。
此外,发动机可以是图9中所示的类型。在图9中所示的发动机中,气缸盖12固定于前盖19的顶部以及气缸体11的顶部。本发明的密封结构可以应用于图9中所示发动机的部分D、部分E和部分F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
如图10A中所示,可选择性地取消凸伸部分30(如图2所示)。在此情况下,开槽部分1912平展地延伸而未被凸起30隔断。同样,在此情况下,与图10B中所示的不具有凹口部分的对比例相比,由于液态密封剂g可以借助于凹口部分(113、123)平顺地在密封垫片G两侧流动,因此密封效果得以改善。
气缸体11与气缸盖12之间的密封垫片G可以由一层液态密封剂g替代。在此情况下,液态密封剂g在气缸体顶部表面11a和气缸盖底部表面12a之间受压,并平顺地引入收集部分p1。
在图示实施例中,凹口部分113或123形成在缸体凸缘111和缸盖凸缘121中的每一个上。然而,可选择性地采用一种结构,其中凹口部分113或123仅只形成在缸体凸缘111和缸盖凸缘121之一上。
本发明的密封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种机器和结构,具体而言可应用于油封部分以及发动机。
在本说明书中,诸如平、平行、垂直、铅直或水平等几何术语用以涵盖“精确地或近似地”的含义。例如,“平”意味着“精确地或近似地平”或“基本上平”。
本申请基于于2005年3月9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5-65350。该日本专利申请No.2005-65350的全部内容纳入本文作为参考。
虽然上面参照本发明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上面给出的教导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作出修改和变化。本发明的范围参照后附权利要求予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密封结构,包括:
第一构件(11),该第一构件包括第一接合表面(11a)和第三接合平面(111a),所述第三接合平面(111a)与所述第一接合表面(11a)之间形成拐角;
与所述第一构件接合的第二构件(12),该第二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一接合表面(11a)接合的第二接合表面(12a)、与所述第二接合表面之间形成拐角的第四接合平面(121a)、以及在所述第二和第四接合表面之间的所述拐角上形成的凹口部分(123);以及
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接合的第三构件(19),该第三构件包括通过液体密封剂与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三接合平面和所述第二构件的第四接合平面接合的第五接合表面(191a),所述第五接合表面包括平面区域(1911)和开槽区域(1912),所述开槽区域(1912)从所述第五接合表面的平面区域凹下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凹口部分(123)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11)的第一接合表面(11a)与所述第二构件(12)的第二接合表面(12a)之间的密封垫片(G),而该密封垫片包括伸入所述第二构件(12)的凹口部分(123)中的凸伸部(G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密封垫片(G)包括伸向所述第三构件(19)的第五接合表面(191a)的平面区域(1911)的波纹(3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构件(11)包括在所述第一和第三接合表面(11a,111a)之间的所述拐角上形成的凹口部分(113)。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三构件(19)还包括凸伸部分(30),该凸伸部分从所述第三构件(19)的开槽区域伸向由所述第二构件(12)的凹口部分(123)形成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三构件(19)的凸伸部分(30)具有与所述第五接合表面(191a)的平面区域(1911)齐平的端部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三构件(19)包括外侧表面,而所述第三构件(19)的开槽区域位于所述平面区域(1911)的内侧,使得所述平面区域(1911)位于所述第三构件(19)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开槽区域(19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构件之一是内燃机的气缸体,而所述第一与第二构件中的另一个是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盖,以及所述第三构件是罩盖所述气缸体和气缸盖的端部的罩盖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硬化的液态密封剂层(g),该硬化的液态密封剂层(g)包括:薄层(g1)、第一隆起部(g2)和第二隆起部(g3),所述薄层(g1)形成在所述第三构件第五接合表面的平面区域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的第三和第四接合平面之间,所述第一隆起部(g2)从所述薄层(g1)隆起而进入所述第二构件的凹口部分,所述第二隆起部(g3)从所述薄层隆起而进入所述第三构件的开槽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构件(11)包括伸向所述第三构件(19)并终止于所述第三接合平面(111a)的第一凸缘(111);所述第二构件(12)包括伸向所述第三构件(19)并终止于所述第四接合平面(121a)的第二凸缘(121);而所述第三构件(19)接合于所述第一构件(11)的第一凸缘(111)和所述第二构件(12)的第二凸缘(121);以及其中所述第三构件(19)包括伸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的第三凸缘(191),并包括作为凸缘端部表面的所述第五接合表面(191a)。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的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11a,12a)沿接合方向彼此面对;所述第三构件的第五接合表面(191a)在所述接合方向上、沿彼此齐平的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三接合表面(111a)和所述第二构件的第四接合表面(121a)延伸,并沿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五接合表面(191a)的第一侧边缘向第二侧边缘延伸;所述第二构件(12)的凹口部分(123)沿背离所述第三构件的第五接合表面(191a)的第一方向凹下;而所述开槽部分(1912)沿所述第二侧边缘形成,并沿背离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的第三和第四接合表面(111a,121a)的第二方向凹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宽度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接合方向,而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接合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11,12)利用沿所述接合方向延伸的第一紧固装置进行连接,而所述第三构件(19)利用沿垂直于所述接合方向延伸的第二紧固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11,12)。
14.一种密封结构,包括:
第一构件(11),该第一构件包括第一接合平面(11a)和第三接合平面(111a);
与所述第一构件接合的第二构件(12),该第二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一接合表面(11a)接合的第二接合平面(12a)、以及第四接合平面(121a);
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接合的第三构件(19),该第三构件包括第五接合平面(191a),该第五接合表面(191a)沿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的第三接合表面(111a)和第四接合表面(121a)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的第三和第四接合表面接合;以及
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包括:
第一密封部分,该第一密封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的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11a,12a)之间,
第二密封部分,该第二密封部分沿所述第五接合表面(191a)延伸,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五接合表面(191a)与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三接合表面(111a)之间的第一段,设置在所述第五接合表面(191a)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第四接合表面(121a)之间的第二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中间部分,以及
第三密封部分,该第三密封部分从所述第二密封部分的所述中间部分隆起并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分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部分包括埋设于所述第三密封部分中的端部;所述第三密封部分包括填充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至少一个上形成的凹口部分(113,123,1912)的部分;所述第一密封部分包括固体密封垫片(G);而所述第二和第三密封部分由液态密封剂形成;所述第一密封部分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表面之间形成密封线的脊(32);以及所述第二密封部分包括沿所述第三构件的第五接合表面延伸的脊;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中的每一个构件都是金属构件。
CNB2006100547057A 2005-03-09 2006-03-02 密封结构 Active CN1004625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5350/05 2005-03-09
JP2005065350A JP4306626B2 (ja) 2005-03-09 2005-03-09 3部材結合体のシール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1388A true CN1831388A (zh) 2006-09-13
CN100462597C CN100462597C (zh) 2009-02-18

Family

ID=36579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547057A Active CN100462597C (zh) 2005-03-09 2006-03-02 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77578B2 (zh)
EP (1) EP1701069B1 (zh)
JP (1) JP4306626B2 (zh)
CN (1) CN100462597C (zh)
DE (1) DE602006007741D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2409A (zh) * 2010-02-19 2011-08-2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发动机密封结构
CN103423017A (zh) * 2012-05-17 2013-12-0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密封的t形接头组件
CN103648676A (zh) * 2011-09-30 2014-03-19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翻盖、尤其是机动车后舱盖的毛坯开口的密封装置
CN107299866A (zh) * 2016-04-14 2017-10-27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内燃机的密封构造
CN107461275A (zh) * 2017-08-11 2017-12-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三结合面密封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23130A1 (ja) * 2008-04-02 2009-10-08 Nok株式会社 密封構造及び密封装置
JP5003659B2 (ja) * 2008-11-18 2012-08-1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三面合わせ部のシール構造
US8251030B2 (en) * 2009-07-23 2012-08-28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Rocker cover system
JP2012047217A (ja) * 2010-08-25 2012-03-08 Aisin Seiki Co Ltd シール構造
JP2012097896A (ja) * 2010-10-08 2012-05-24 Primearth Ev Energy Co Ltd ガスケットを用いたシール構造体
US8830662B2 (en) * 2011-03-01 2014-09-0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moisture resistant openings
US20160169388A1 (en) * 2014-12-16 2016-06-16 Caterpillar Inc. Seal for use with oblique joints
US20160281851A1 (en) * 2015-03-26 2016-09-29 Caterpillar Inc. Sealing face for a component
CN105736697A (zh) * 2015-12-09 2016-07-0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水密包覆结构
US11375629B2 (en) * 2019-09-26 2022-06-28 Apple Inc. Rotating frame lock for front crystal retention and sea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86Y2 (ja) 1987-03-05 1995-01-3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ル構造
JP3500057B2 (ja) 1997-12-09 2004-02-23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オイルパン合わせ面のシール構造
JPH11336907A (ja) * 1998-05-27 1999-12-07 Ishino Gasket Kogyo Kk 一体型フロントカバー3面合わせ部のシール構造
JP3694403B2 (ja) * 1998-05-27 2005-09-14 石野ガスケット工業株式会社 多層構造メタルガスケット
JP2001090840A (ja) * 1999-09-24 2001-04-03 Honda Motor Co Ltd シール装置
JP2002257241A (ja) 2001-02-27 2002-09-11 Nippon Gasket Co Ltd 三面合わせ部用ガスケット
JP2002276462A (ja) * 2001-03-22 2002-09-25 Suzuki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シール構造
JP2003049712A (ja) * 2001-08-03 2003-02-21 Taiho Kogyo Co Ltd 内燃機関のシール構造
JP2004068672A (ja) 2002-08-05 2004-03-04 Taiho Kogyo Co Ltd エンジンのシール構造
JP4270966B2 (ja) 2003-08-11 2009-06-03 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パンタグラフ装置
JP4538213B2 (ja) 2003-10-10 2010-09-0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液状ガスケットを用いたシール構造
JP4506192B2 (ja) 2004-02-17 2010-07-2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3部材結合体のシール構造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2409A (zh) * 2010-02-19 2011-08-2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发动机密封结构
US8596644B2 (en) 2010-02-19 2013-12-03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l structure for engine
CN102162409B (zh) * 2010-02-19 2014-03-12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发动机密封结构
CN103648676A (zh) * 2011-09-30 2014-03-19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翻盖、尤其是机动车后舱盖的毛坯开口的密封装置
CN103648676B (zh) * 2011-09-30 2016-02-10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翻盖的毛坯开口的密封装置
CN103423017A (zh) * 2012-05-17 2013-12-0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密封的t形接头组件
CN103423017B (zh) * 2012-05-17 2016-06-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密封的t形接头组件
CN107299866A (zh) * 2016-04-14 2017-10-27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内燃机的密封构造
CN107299866B (zh) * 2016-04-14 2021-04-06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内燃机的密封构造
CN107461275A (zh) * 2017-08-11 2017-12-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三结合面密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01069B1 (en) 2009-07-15
CN100462597C (zh) 2009-02-18
JP4306626B2 (ja) 2009-08-05
EP1701069A1 (en) 2006-09-13
US7677578B2 (en) 2010-03-16
DE602006007741D1 (de) 2009-08-27
JP2006250199A (ja) 2006-09-21
US20060202432A1 (en) 2006-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1388A (zh) 密封结构
CN100402896C (zh) 密封结构
US4759585A (en) Steel laminate gasket with meshing corrugated beads
CN1737355A (zh) 发动机气缸体
CN2825977Y (zh) 气缸体
EP1340009A1 (de) Flachdichtung für eine kolbenkraft-oder arbeitsmaschine
EP1279871A2 (en) Cylinder head gasket with peripheral bead
CN2804402Y (zh) 分体式气缸体
JP2004068672A (ja) エンジンのシール構造
CN1153899C (zh) 一种密封结构
CN1155774C (zh) 一种密封结构
CN1089394C (zh) 带盖板的混凝土块
US8596644B2 (en) Seal structure for engine
JP2000145972A (ja) 三方合せ部のシール構造
JP2002276462A (ja) 内燃機関のシール構造
CN215601614U (zh) 一种组合密封环及控制器
JP3298692B2 (ja) 金属ガスケット
JPH1061489A (ja) 内燃機関のシール構造
CN102080605A (zh) 一种发动机t形连接处的密封结构
CN1648553A (zh) 斯特令冷却装置
CN1260426A (zh) 预制桩装配式可调平刚性接头装置
JP2003056706A (ja) ガスケット
JP2005030557A (ja) 金属ガスケット
CN101324211B (zh) 用于气缸盖的隔片的装配方法
CN108150303A (zh)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罩密封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