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6097A -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6097A
CN1816097A CNA2006100022881A CN200610002288A CN1816097A CN 1816097 A CN1816097 A CN 1816097A CN A2006100022881 A CNA2006100022881 A CN A2006100022881A CN 200610002288 A CN200610002288 A CN 200610002288A CN 1816097 A CN1816097 A CN 1816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ge
amount
movement
view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22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16097B (zh
Inventor
森安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816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6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16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60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2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 H04N1/3873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defined only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ordinate points or parameters, e.g. corners, centre; for trim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7Image rotation
    • H04N1/3878Skew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程序,能够适当地执行对纸原稿进行扫描后的图像位置校正处理,可以大幅削减印刷前的图像校正处理的成本。首先,在由多个页构成的文档图像从最终用户环境A(101A)等输入POD站点环境(103)时,使用工序管理部(104)、印前部(105)、数字打印部(106)、以及印后部(107),按每一页将该文档图像分割成多个块,并计算该多个块的外接矩形。接着,计算各页的外接矩形的标准值,根据各页的外接矩形与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各页的移动量,根据该移动量移动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从扫描仪等图像输入装置读取的图像数据执行电子校正处理的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从第三者(顾客、客户)接受制作印刷物(杂志、报纸、目录、广告、照相凹版(photogravure))的委托订购,制作出该第三者所希望的印刷物,然后将此交付给该第三者,从而从该第三者那里获取报酬的所谓商业印刷业,当前也主要使用胶印制版印刷机等大规模的印刷装置等。
以往,在该商业印刷业,经过入稿、设计和布局、版样详图(comprehensive layout)(基于打印输出的演示)、校正(布局校正和颜色校正)、校正印刷(校样(proof print))、底版(artwork)制作、印刷、后处理加工、发送这样地,通过各种各样的工序来开展印刷作业。这是因为利用上述这样的印刷机,底版制作是不可或缺的,一旦制作出了底版,对其进行修正就不再容易,并且成本是非常高的;细致的校正,即布局的检查、颜色的确认作业是必不可少的缘故等造成的。
这样,在该行业一直以来都需要大规模的装置,并且,为了制作客户等所希望的印刷物,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上述各项作业都需要专业知识,可以说需要被称作工匠的熟练工的诀窍。
一方面,最近伴随着电摄影方式的印刷装置、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的速度、画质的提高,与上述那样的印刷业相抗衡的,被称作按需打印(Print on Demand:以下记述为“POD”)的,以不使用大规模的装置和系统,在短的交货期内处理大量份数、大量工作为目标的市场也正在出现。POD将代替上述以往的大规模的印刷机、印刷方法,例如,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数字复印机、数字复合机等数字图像形成装置,实现使用了电子数据的数字打印,以此来展开商业活动。
这样的POD市场,与以往的印刷业相比融合了数字化,渗透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的管理、控制,意欲利用计算机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印刷业的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在POD市场中,存在被称作复印、打印工作印刷公司的印刷服务的PFP(Print For Pay)、被称作面向企业内、公司内的印刷服务的CRD(Centralized ReproductionDepartment)等。
然而,虽然考虑也提供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印刷业和POD市场中,将印刷物作为商品,把从该商品的接受订购开始,一直到包装、配送、售后服务、库存管理、收款管理的所有业务统括在一起代行这样的服务,但还留有很大的研究余地。
而且,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印刷业和POD市场中,通过生产相关数据的收集、加工、报告而支援经营计划和管理业务并存储信息,从而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将这些信息提供给需要的岗位的系统虽然也被研究,但现实距离实现和运用最佳的系统还有很大的差距。
进而,在上述POD市场中,存在无法像以往的印刷业那样雇佣具有专业技能的作业人员这样的现实问题,虽然提出了想以低成本完成工作,想以少的投资进行商业活动,想削减TCO(Total Cost fOwnership)等希望,但由于仍属于全新的市场,现实情况是无法充分满足这样的希望,仍留有要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作为印刷时原稿数据的入稿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电子数据和纸数据。在以纸数据方式接受原稿时,为了实现电子化,需要用扫描仪进行取入处理。但是,借助于扫描仪的纸原稿的读取,与通过电子数据方式入稿不同,有时需要进行画质、扭曲的校正。
该作业由于花费作业时间而成为成本增加的原因,人们提出了各种用于对扫描图像进行校正的技术。例如,提出了以下技术,即在以装订好的形式入稿的情况下,校正在装订的部分因纸扭曲而产生的扭曲(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1-341230号公报);以图像数据的亮度取直方图调整图像的浓度(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84409号公报)等。
但是,在用手将纸原稿放置于扫描仪时、或者使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自动地扫描多张纸时,无疑会由于纸的设置、供纸的精度而产生位置偏移。因此,在追求高品质的输出的情况下,以往使用上述技术或图像编辑器,一边查看图像编辑器的画面或者试输出的印刷物,一边通过人工操作来校正位置偏移,这导致了作业成本的增加。
因此,以往即使进行了位置调整,在多数情况下也只是进行注意正面和反面的显示的偏移的页码(folio)的调整,实际上并未做到对齐原稿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执行对纸原稿进行扫描后的图像位置校正处理,可以大幅削减印刷前的图像校正处理成本的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对由输入的多个页构成的图像数据进行位置调整,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割步骤,按每一页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区域分割,分割成包含描绘对象的区域;
调整值计算步骤,根据由上述分割步骤进行区域分割后的各区域,按每一页计算用于位置调整的调整值;
移动量计算步骤,根据由上述调整值计算步骤计算出的各页的调整值与位置调整用的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各页的图像数据的移动量;以及
移动步骤,根据由上述移动量计算步骤计算出的上述移动量,移动各页的图像数据。
而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对由输入的多个页构成的图像数据进行位置调整,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割装置,按每一页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区域分割,分割成包含描绘对象的区域;
调整值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分割装置进行区域分割后的各区域,按每一页计算用于位置调整的调整值;
移动量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调整值计算装置计算出的各页的调整值与位置调整用的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各页的图像数据的移动量;以及
移动装置,根据由上述移动量计算装置计算出的上述移动量,移动各页的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得到明确,对附图中的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附加相同的参考标号。
附图说明
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该说明一起用于阐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整体的基本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POD站点环境103中工序管理部104的细部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POD站点环境103中印前部105的细部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POD站点环境103中数字打印部106的细部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POD站点环境103中的扫描仪、MFP等具有的扫描部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POD站点环境103中的扫描仪、MFP等具有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的外观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POD站点环境103中的扫描仪、MFP等具有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在指定为骑马订装订时的原稿预览画面的图,骑马订装订是指在以每1面上印2页的“2 in 1”结构进行了拼版处理后,作为后处理工序在用纸的中央部分实施订缀处理和折页处理的装订。
图9是表示在指定为骑马订装订时的印刷预览画面的图。
图10是表示在指定为骑马订装订时的用纸预览画面的图。
图11是表示当在每1面上印2页的“2 in 1”结构中,在章的最初插入了索引纸时的印刷预览画面的图。
图12是表示对取入的原稿的扫描图像的整个面实施了作为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的功能的块选择处理后的处理结果的图。
图13是表示对取入到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中的原稿的扫描图像的一部分实施了块选择处理后的处理结果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在原稿的各页中求包含数据(带有除白色以外的彩色位的区域)的外接矩形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4所示的流程图中的从图像位置调整的候选中删除块的处理(步骤S1403)的详细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移动原稿数据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读取了双面印刷的原稿而得到的图像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在多种区域中求基准位置的系统中切换确定基准位置处理的处理步骤例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在1个文档中单面印刷部分和双面印刷部分混在一起的文档的显示例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对如图19所示那样,在1个文档中单面印刷部分和双面印刷部分混在一起的文档的正面、反面各自求标准位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向通过图20所示的处理求出的基准位置移动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用于进行本实施方式的定位处理的设定的GUI的一例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通过用户设定切换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用于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被称作热文件夹(hot folder)的应用程序实施图像处理的GUI的一例的图。
图25是表示在利用本实施方式中与热文件夹协同动作的热文件夹用常驻应用程序实施图像处理时,用于进行的移动处理的详细设定的GUI的一例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在利用热文件夹进行自动图像处理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系统的软件结构的框图。
图28是示意地表示书文件的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29A、图29B是表示书属性(文档设定信息403)的一例的列表。
图30是表示章属性(章设定信息407)的一例的列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整体的基本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系统,由2个最终用户环境101A、101B,以及经由互联网102连接的POD(Print OnDemand)站点环境103构成。
在最终用户环境中存在进行打印的委托订购的订购人,可以从各自的最终用户环境(图1中的最终用户环境101A和最终用户环境101B),利用各自的客户机PC,以打印工作的委托为开始,进行对工作的状态确认等操作。
一方面,在POD站点环境103中,由工序管理部104、印前部105、数字打印部106、以及印后部107这4个工序执行部进行处理。
工序管理部104是对POD站点环境103中的该工序管理部104、印前部105、数字打印部106、以及印后部107的各工序执行部发出作业指示,对由计算机、各种设备构成的本系统的工作流进行集中管理的部分。例如,工序管理部104发挥以下这样的作用:或者从上述最终用户环境的最终用户(订购人)接受工作,或者对来自最终用户的工作进行保管,或者根据来自最终用户的工作指定将各工序的作业组合成工作流,或者高效率地调度各设备、各工作人员的作业。
印前部105发挥以下的作用:根据从工序管理部104接收到的印前工作的作业指示,借助于扫描仪/MFP等扫描设备对从最终用户接受到的纸原稿进行扫描,将其作为扫描图像文件取入到印前服务器或客户机PC。印前部105还发挥以下这样的作用:或者执行图像校正、文件的合并、页的插入/删除、各种页面部局编辑、拼版处理,或者根据需要执行用于确认最终完成品的布局、颜色的校样输出。
数字打印部106发挥以下的作用:按照从工序管理部104或印前部105接收到的打印工作的作业指示,对借助于黑白MFP、彩色MFP等扫描/打印设备从最终用户接受到的纸原稿进行复印。数字打印部106还发挥以下的作用:将从客户机PC经由打印机驱动器、热文件夹从最终用户接收的文档/图像文件;借助于扫描设备扫描的扫描图像文件;以及对这些进行了编辑的文档/图像文件打印输出到黑白MFP、彩色MFP等打印设备。
印后部107发挥以下的作用:按照从工序管理部104、印前部105、或者数字打印部106接收的印后工作的作业指示,控制折页机、骑马订装订机、硬封面装订机、切纸机、插页(insertion)机、配页(gathering)机等后处理设备。印后部107还发挥以下这样的作用:对由数字打印部106输出的记录纸,执行折页、骑马订装订、硬封面装订、切纸、插页、配页等后加工处理。
以下,对POD站点环境103的各部中尤其与通过本发明实现的技术关系密切的工序管理部104、印前部105、以及数字打印部106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POD站点环境103中工序管理部104的细部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工序管理部104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作为被称作管理信息系统或者经营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用于收集和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等决策所需要的信息的系统发挥作用。
一般地,MIS是对宣传、接受订购、预算、计划、生产、出货、库存、采购、销售以及各种各样的经营信息、销售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的系统。尤其是印刷行业的MIS,具有作为印刷生产工序管理系统的特征,对印刷生产设备、印刷生产资源进行集中管理。进而,印刷行业的MIS,可以提供一种通过被称作JDF(Job Definition Format)的记载了工作的作业指示的发印单(job ticket),使从接受订购一直到交货或者回收费用为止的整个工作流实现自动化的机制。
如图2所示那样,在工序管理部104中,MIS服务器104A、接受订购服务器104B、文件服务器104C、以及客户机PC104D经由网络104E而相互连接。
MIS服务器104A是构成该经营信息系统的中心的服务器计算机,根据来自最终用户的工作指定,向POD站点环境103中各工序发出记载了工作的作业指示的JDF,从而控制由计算机、各种设备构成的本系统的工作流。
此外,该MIS服务器104A,通过与POD站点环境103中各工序之间交换被称作JMF(Job Messaging Format)的消息,取得各设备具备的功能信息、性能信息、各设备的状态信息、已受理的工作的进展信息等,从而对本系统的工作流进行集中管理。
进而,该MIS服务器104A还具有作为工作流编辑器、工作流引擎、工作调度程序的功能,通过将各工序的作业组合成工作流而发出执行指示,并且高效率地调度各设备、各工作人员的作业,能够使各工序的工作流自动进行。
另外,上述这些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不通过工序管理部104具有的MIS服务器104A,而是通过工作人员使用的客户机PC中安装的应用程序来实现。
接受订购服务器104B充当所谓POD站点环境103中电子商务(EC:Electronic Commerce)的媒介,是用于经由互联网等通信介质从最终用户环境101A、101B的客户机PC接受对工作的订购和发出订购的服务器。即,从最终用户环境101A、101B来看,接受订购服务器104B成为利用互联网102上的网页的电子商店。
例如,在想要委托订购的工作为打印工作时,从最终用户环境101A、101B的客户机PC的浏览器进行了用户认证后,输入指定想要以什么样的打印条件输出的打印条件设定、其他打印委托信息等。由此,最终用户环境101A、101B的客户机PC可以经由互联网102,连同打印条件设定、其他打印委托信息等一起,将构成打印对象的文档/图像文件作为电子数据发送到接受订购服务器104B,向作为WEB服务器发挥作用的接受订购服务器104B订购打印工作。
另外,在上述图像处理系统中,也可以是接受订购服务器104B或者最终用户环境101A、101B的各客户机PC具备热文件夹(图中未示出),由此能够对成为打印对象的文档/图像文件及其附带的打印条件设定、其他打印委托信息等进行数据传输。该热文件夹是作为属性将打印条件设定、其他打印委托信息等包括在内的虚拟文件夹,能够在接受订购服务器104B或者最终用户环境101A、101B的各客户机PC具备的硬盘等存储器(图中未示出)中生成多个。
例如,最终用户从最终用户环境101A、101B的各客户机PC向该热文件夹,拖放委托打印的文档/图像文件。由此,接受订购服务器104B或者最终用户环境101A、101B的各客户机PC的监视程序,通过识别该文档/图像文件的存在,并与该热文件夹附带的打印条件设定、其他打印委托信息等建立关联,接受订购服务器就能够读出这些信息。
此外,在想要委托订购的工作为复印工作时,不将文档/图像文件作为电子数据发送,而代之以将构成复印对象的纸原稿作为物理介质通过邮件配送到家的服务等另行邮送,从最终用户环境101A、101B的客户机PC的浏览器,只输入指定想要以什么样的复印条件输出的复印条件设定、其他复印委托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将判断在构成另行邮送的复印对象的纸原稿与发送到接受订购服务器104B的复印条件设定、其他复印委托信息等之间如何进行关联。
文件服务器104C是这样的服务器,用于准备应对来自最终用户对同一原稿的再订购,保管从最终用户接收的工作(例如,作为打印对象的文档/图像文件及其附带的打印条件设定、其他打印委托信息等;对作为复印对象的纸原稿进行扫描的扫描图像文件及其附带的复印条件设定、其他复印委托信息等)。
例如,接受订购服务器104B将从最终用户环境101A、101B的客户机PC接收的打印工作的文档/图像文件,按原始原稿的原样存储到文件服务器104C具备的硬盘等存储单元(图中未示出)中,保存一定时间。由此,当从最终用户再次订购基于同一原稿的打印工作时,就不需要由最终用户再次发送文档/图像文件,而能够容易地处理再订购。
而且,通过对从最终用户接受的复印工作的纸原稿进行扫描,作为扫描图像文件取入后,存储到文件服务器104C具备的硬盘等存储单元(图中未示出)中,保存一定时间,从而当最终用户再次订购基于同一原稿的复印工作时,就不需要由最终用户再次发送纸原稿,能够容易地处理再订购。
进而,通过以最终用户所希望的输出形式(例如:打印条件设定、其他打印委托信息等;复印条件设定、其他复印委托信息等),对打印工作、复印工作进行印刷处理后,工作人员将进行了编辑加工的印刷前的最终文档/图像文件、已印刷处理完的最终印刷数据存储到文件服务器104C具备的硬盘等存储单元(图中未示出)中,保存一定时间,从而就能够在最终用户再订购时减少后工序的作业。
如上述这样,工序管理部104中的这些MIS服务器104A、接受订购服务器104B、文件服务器104C、以及客户机PC104D通过网络104E相互连接,或传输工作,或发出控制命令,从而对工序管理部104接收的工作进行处理。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POD站点环境103中印前部105的细部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在印前部105中,印前服务器105B是这样的服务器,用于由扫描仪105A/MFP 105E等扫描设备对从最终用户接收的纸原稿进行扫描后,作为扫描图像文件取入。另外,印前服务器105B也是这样的服务器,用于在取入图像后,或执行倾斜校正、黑点除去等图像校正;或对从最终用户接收的多个文档/图像文件、借助于扫描设备扫描出的多个扫描图像文件进行合并;或进行页的插入/删除;或执行页码、注释的追加,索引纸、封面、衬纸的插入,“N in 1”印刷、多联印刷的指定等各种页面布局编辑、拼版处理。
作为印前部105的结构,如图3所示那样,既可以是由1个印前服务器和多个客户机PC构成,也可以不具有印前服务器而仅由多个客户机PC构成。
在从最终用户接收的工作为复印工作时,首先,工作人员借助于扫描仪105A/MFP105E等扫描设备对纸原稿进行扫描,再作为扫描图像文件取入到印前服务器105B、客户机PC105C、105D中。另外,在取入的扫描图像发生了倾斜时,通过执行倾斜校正处理来校正扫描图像的倾斜。而且,当在取入的扫描图像上存在打孔机孔眼、垃圾时,可以通过执行黑点除去处理来除去扫描图像中的打孔机孔眼、垃圾。
此外,在印前部105中,在从最终用户接收的工作为打印工作时,首先,工作人员将从最终用户接收的文档/图像文件取入到印前服务器105B、客户机PC105C、105D中。
另外,在从最终用户接收的文档/图像文件、借助于扫描设备扫描出的扫描图像文件存在多个时,对这些文档进行合并。
进而,印前部105,在需要对从最终用户接收的文档/图像文件、借助于扫描设备扫描的扫描图像文件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时,例如,工作人员一边确认多个页的布局,一边对编辑对象文件插入来自其他文件的页,或者删除编辑对象文件的页。而且,利用印前部105,工作人员还能执行如以下这样的各种页面布局编辑、拼版处理:即,或添加页码、注释(表示机密信息的水印和标志等字符或图像);或指定“N in 1”印刷、多联印刷(在1个印刷面上布置多个页的印刷);或插入索引纸、封面、衬纸;或指定订缀、打孔、Z折叠等后处理。
该印前部105,为了实现如直接邮寄的收件人姓名(住址)的印刷、针对不同顾客的小册子这样的一对一营销,通过与构筑在印前服务器或不同服务器中的数据库协同,能够构筑起一边将相同的文档印刷多份,一边更换收件人姓名(住址)和关联数据进行印刷的可变印刷系统。
在印刷界,在进入制版印刷工序之前,存在以向广告主进行演示为目的的、被称作彩色版样详图(Color Comprehensive Layout)的输出。而且,最近,经使用个人计算机编制出版物的DTP(DeskTopPublishing)处理过的或经用于印刷工序中进行图像的修正、合成等的CEPS(Color Electronic Prepress System)处理过的数字彩色图像,用彩色MFP等彩色打印机、彩色绘图机输出的彩色的硬拷贝(hardcopy),用于上述彩色版样详图。
使用了MFP等打印机的POD,为了进行相当于版样详图的布局确认、简易的颜色确认、相当于校验的详细的颜色确认,能够借助于相同的彩色MFP等彩色打印机(或黑白MFP等黑白打印机)进行校验输出。
该印前部105,也能根据需要,为了确认这样的最终完成品的布局、颜色,而向MFP进行校验输出。另外,如图3所示那样,印前部105中的印前服务器105B、客户机PC105C、105D、扫描仪150A、以及MFP 150E通过网络105F相互连接,或传输工作,或发出控制命令,从而对印前部接收的工作进行处理。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POD站点环境103中数字打印部106的细部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如图4所示,在数字打印机6中,分别存在1个或多个与网络106I连接的打印服务器、客户机PC、彩色MFP、以及黑白MFP。
在数字打印部106中,打印服务器106A发挥2个作用。即,1个作用是在数字打印部106与外部装置之间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打印服务器106A发挥在入稿的工作的图像信息、设定信息等被输入该打印服务器106A时和该工作结束时,向外部通知状态等信息的作用。此外,另一个作用是数字打印部106内部的管理控制。即,从外部输入的工作、以及在数字打印部106的内部产生的工作,在打印服务器106A中进行集中管理,既能监视存在于数字打印部106的内部的所有设备和所有工作的状况,又能进行对工作的临时停止、设定变更、重新开始印刷,或者工作的复制、移动、删除等控制。
而且,在数字打印部106中,客户机PC106B、106C发挥对所输入的应用程序文件进行编辑和印刷指示或者导入打印就绪文件的作用,和对在打印服务器内管理的设备、工作辅助进行监视或控制的作用。
进而,在数字打印部106中,彩色MFP106F、106G、以及黑白MFP106D、106E,为具有扫描、打印、复印等各种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彩色MFP与黑白MFP之间在速度、运行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各自的用途区分使用。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POD站点环境103中的扫描仪、MFP等具有的扫描部的一例的剖面图。
如图5所示,在原稿台玻璃501上,载置有要读取的原稿502。原稿502被照明灯503照射,其反射光经由反射镜,借助于透镜在CCD传感器505上成像。另外,通过包含反射镜和照明灯503的第1反射镜单元506以速度V移动,具有反射镜的第2反射镜单元507以速度V/2移动,从而对原稿502的整个面进行扫描。第1反射镜单元506和第2反射镜单元507由电机508驱动。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POD站点环境103中的扫描仪、MFP等具有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的外观图。此外,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的POD站点环境103中的扫描仪、MFP等具有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的剖面图。
如图6和图7所示,原稿积载部701在原稿托盘601的积载面上放置原稿。另外,原稿被放置于该部分的情况,由原稿检测传感器602来检测。原稿检测传感器602配置在后述的搓纸辊702与供纸辊703之间。
原稿供纸部704通过摩擦分离方式将成沓的原稿最上面的纸逐一分离,将原稿输送至阻纸辊705。在供应原稿时,搓纸辊702下降至成沓的原稿的上方,中板上升将成沓的原稿抵压在供纸辊703上,进入预备供纸动作。之后,以电机为驱动源,供纸辊703和搓纸辊702朝CW回转,输送原稿。而且,要跟随最上面的纸被输送的第2张以后的原稿,由于摩擦片的作用而静止,滞留在原稿积载部701内。另外,原稿被分离的情况,由配置在供纸辊703的下游的分离传感器检测。
之后,原稿穿过引导板之间,被引导至阻纸辊对。阻纸辊对在原稿前端到达时停止,由供纸辊703的输送形成环路进行倾斜校正,然后将原稿输送至原稿输送部706。原稿输送部706通过在驱动辊708与从动辊709之间张架输送带707,并由压紧滚子710将输送带707抵压在板上,从而使输送带707回转。原稿进入输送带707与板之间后,便借助于输送带707的摩擦力被输送到板上。
从原稿供纸部704进入原稿输送部706的原稿,被输送带707输送到板的预定位置后,就伴随着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的停止而停止,被原稿读取部读取。而且,在读取结束后,借助于驱动电机的再驱动,原稿朝图7中的右方向输送,并被导入反转排纸部711。
这里,当存在后续原稿时,后续原稿在通过输送带707的转动与先行原稿同样地被输送到预定位置后,伴随着驱动电机的停止而停止在读取位置,被原稿读取部读取。在执行该读取动作的过程中,先行原稿被独立动作的反转排纸部711进行正、反面的反转,输送到原稿排纸积载部712的动作继续执行。
这里,对反转排纸部711的反转排纸动作进行说明。反转排纸部711作为输送装置具有反转辊712和输送辊对713,作为这些的驱动源具有图中未示出的电机。另外,该电机采用可正转、反转的结构。如此,反转排纸部711能独立于由另外的电机驱动的原稿输送部706而驱动。
接着,对反转排纸部711的原稿排纸动作进行说明。在原稿借助于输送带进入反转排纸部711时,在其入口附近对纸的前进路径进行限制的反转挡板714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螺线管的控制而采取图7所示的姿势,原稿被导入反转辊712。然后,原稿被朝CCW回转的反转辊712和与此相向的反转滚子715夹持,向输送辊对713输送。
之后,在原稿后端到达脱离排纸挡板716的位置时,排纸挡板716朝CW回转,并且反转辊712进行逆转而朝CW回转,开始原稿的转回(switchback)输送。如此,原稿被导入反转辊712的图7中的左下部分,朝原稿排纸积载部717的原稿排纸托盘603排出。
接着,参照图2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系统的概要。在该文档处理系统中,通过一般应用程序生成的数据文件,借助于电子原稿记录器(也被称作印刷数据保存用驱动器)转换成电子原稿文件。而且,通过扫描仪读取出的图像,也借助于扫描仪驱动器或者其他应用软件等工具被转换成电子原稿文件。装订应用程序(也被称作印刷控制应用程序)提供对该电子原稿文件进行编辑的功能。另外,在本例中,将一般应用程序、扫描仪驱动器、电子原稿记录器、装订应用程序、以及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也被称作印刷应用程序)分开进行表示,以使各自的功能变得明晰,但提供给用户的软件包不受此限制,也可以提供为将这些组合在一起的应用程序、图形引擎。以下,对其详细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系统的软件结构例>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系统的软件结构的框图。
文档处理系统通过作为本发明的文档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数字计算机2700(以下也称作“主机计算机”)来实现。一般应用程序2701为提供字处理、电子表格、图像修饰(photoretouching)、绘图或者着色、演示、以及文本编辑等功能的应用程序,具有对OS的印刷功能。这些应用程序在对所生成的文档数据、图像数据等应用程序数据进行印刷时,利用由操作系统(OS)提供的预定的接口(一般称作GDI)。
即,应用程序2701为了印刷所生成的数据,向提供上述接口的OS的输出模块,发送预先确定的格式依据OS的输出命令(被称作GDI函数)。接受了输出命令的输出模块,将该命令转换为打印机等输出设备可处理的格式,并输出转换后的命令(被称作DDI函数)。输出设备可处理的格式因设备的种类、制造商、机种等不同而不同,因此对每个设备提供设备驱动器,OS利用设备驱动器进行命令的转换,生成印刷数据,并用JL(Job Language)将其总括在一起,从而生成印刷工作。作为OS,在利用了微软公司的视窗(windows:注册商标)时,作为上述输出模块相当于被称作GDI(Graphic DeviceInterface)的模块。
电子原稿记录器2702是对上述设备驱动器进行了改良,为了实现本文档处理系统而提供的软件模块。电子原稿记录器2702不以特定的输出设备为目的,而是将输出命令转换为可由后述的装订应用程序2704、打印机驱动器2706处理的格式。通过该电子原稿记录器2702转换后的格式(以后,称作“电子原稿格式”),只要能以详细的格式表现页单位的原稿即可。在实际的标准格式中,例如可以将AdobeSystems提供的PDF格式、SVG格式等用作电子原稿格式。
在由应用程序2701使用电子原稿记录器2702时,需将电子原稿记录器2702指定为用于输出的设备驱动器后,再执行印刷。由电子原稿记录器2702生成的原始的电子原稿文件,并不具备作为电子原稿文件的完整格式。因此,将电子原稿记录器2702指定为设备驱动器的是装订应用程序2704,在其管理下执行应用程序数据向电子原稿文件的转换。装订应用程序2704将电子原稿记录器2702生成的新的不完整的电子原稿文件,完成为具有后述格式的电子原稿文件。以下,在需要明确地识别这一点时,将通过电子原稿记录器2702生成的文件称作电子原稿文件,将由装订应用程序2704赋予了结构的电子原稿文件称作书文件。此外,在不需要特别区分的情况下,将由应用程序生成的文档文件、电子原稿文件、以及书文件全都统称为文档文件(或者文档数据)。
这样将电子原稿记录器2702指定为设备驱动器,并由一般应用程序2701印刷该数据,从而应用程序数据被转换为以由应用程序2701定义的页(以后,称作“逻辑页”或者“原稿页”)为单位的电子原稿格式,作为电子原稿文件2703被存储到硬盘等存储介质中。硬盘驱动器既可以是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文档处理系统的计算机具有的本地驱动器,在与网络连接时也可以是网络上提供的驱动器。
装订应用程序2704读入电子原稿文件或者书文件2703,向使用者提供用于对这些进行编辑的功能。装订应用程序2704不提供对各页的内容进行编辑的功能,提供用于对以页为最小单位构成的后述的章或书的结构进行编辑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来自一般应用程序2701的印刷数据经由电子原稿记录器2702,作为电子原稿文件2703保存在系统上。在该电子原稿文件2703中,包含中间文件和编辑信息文件。在中间文件中,包含印刷物的内容数据、印刷用设定数据等。所谓印刷物的内容数据,指的是将用户用应用程序生成的数据转换成中间码后的数据,所谓印刷用设定数据,指的是描述如何对内容数据进行输出(输出形式等)的数据。此外,包括用于提供使用户利用装订应用程序2704对电子原稿文件2703的内容进行编辑和输出指示时的用户界面的、称为编辑信息文件的应用程序用扩展数据。在编辑信息文件中,不仅存储有用于提供用户界面的扩展数据,还存储有在中间文件中无法存储的印刷用设定数据。因此,在作为中间文件,例如使用了标准化的格式等的情况下,以该格式无法保存的印刷用设定数据也可以保存在编辑信息文件中。
装订应用程序2704读入该电子原稿文件。该装订应用程序2704将中间文件的内容作为表展开到存储器中,进而,如果包含有在编辑信息文件、中间文件中所没有的特有的设定,将该设定反映到展开在存储器上的表中。然后,就可以对已读入的中间文件的内容的输出形式进行变更、显示、保存和印刷。实际进行用于印刷的处理的是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2705。
在对由装订应用程序2704编辑的书文件2703进行印刷时,通过装订应用程序2704启动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2705。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2705是与装订应用程序2704一起安装在计算机内的程序模块,是在对装订应用程序2704中使用的文档(书文件)进行印刷时,用于向打印机驱动器2706输出描绘数据的模块。电子原稿假脱机析取程序2705从硬盘中读出所指定的书文件(电子原稿文件)2703,为了以书文件(电子原稿文件)2703所描述的格式、即由中间文件和编辑信息文件定义的格式印刷各页,而生成适合于上述OS的输出模块(图形引擎)的输出命令,并将其输出到图中未示出的输出模块。此时,作为输出设备使用的打印机2707的驱动器2706被指定为设备驱动器。输出模块将使用指定的打印机2707的打印机驱动器2706接收的输出命令,转换为可由打印机2707解释执行的设备命令。然后,设备命令被发送到打印机2707,由打印机2707按照命令印刷图像。
此外,图27所示的系统具有扫描仪,可利用扫描仪2708读取图像并将其保存为电子原稿文件2703。对从扫描仪2708取入图像进行大的分类,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是被称作拉扫描(Pull Scan)的方法,是从接受图像的应用程序一侧进行扫描指示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举出通过扫描仪驱动器2709应用程序取得图像数据的方法。作为扫描仪驱动器,一般有TWAIN、ISIS对应的驱动器。分辨率、颜色数等可以通过扫描仪驱动器来设定。
另一种方法被称作推扫描(Push Scan),是从扫描仪一侧进行扫描指示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扫描仪将图像文件保存在网络共享的硬盘上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扫描仪需要具有与数字计算机2700共通的网络功能,拥有向共享文件夹写入的权限。
在推扫描的情况下,图像文件的画质设定通过扫描仪主体的面板等进行设定。作为图像格式,一般有TIFF、JPEG、BMP、PDF等格式。另一方面,在挽扫描的情况下,装订应用程序2704直接从扫描仪驱动器取得并读入图像数据。在推扫描的情况下,读入放置在数字计算机2700中的例如预定的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此时,装订应用程序2704可以监视放置已扫描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夹,或者接受来自扫描仪的扫描结束通知,不等待用户的输入而自动读入。或者,也可以是用户对装订应用程序2704进行指示,使其读入放置在数字计算机2700中的图像文件。
这样,装订应用程序(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能够将从扫描仪读取的图像数据入稿。
<电子原稿数据的格式例>
在说明装订应用程序2704的详细之前,先对书文件的数据格式进行说明。书文件具有模仿了纸介质的书籍的3层的层状结构。上位层称作“书”,模仿了1册书,定义了与该书的整体相关的属性。其下的中间层,相当于书中所谓的章,仍称作“章”。对各章,也可以定义每一章的属性。下位层为“页”,相当于用应用程序定义的各页。对各页,也可以定义每一页的属性。一个书可以包含多个章,而且,一个章可以包含多个页。
图28是示意地表示书文件的格式的一例的图。该书文件的格式,由编辑信息文件表示。即,图28在电子原稿文件中也表示编辑信息文件的结构。书文件中的书、章、页,分别由与之相当的节点来表示。一个书文件包含一个书。书、章是用于定义作为书的结构的概念,因此,作为其实体包含所定义的属性值和到下位层的链接。页作为实体具有由应用程序输出的每一页的数据。因此,页除了其属性值之外,还包含原稿页的实体(原稿页数据)和到各原稿页数据的链接。另外,对纸介质等输出时的印刷页有时包含多个原稿页。对这种结构不通过链接表示,而作为书、章、页各层中的属性表示。
在图28中,不需要书文件是一个完结的书,因此将“书”一般化地描述为“文档”。
首先,在最高位具有文档信息401。文档信息401可以大致分为402~404这3部分。文档控制信息402保存文档文件的文件系统中的路径名等信息。文档设定信息403保存页面布局等布局信息和订缀等印刷装置的功能设定信息,相当于书的属性。章信息列表404以列表形式保存构成文档的章的集合。列表保存的是章信息405。
章信息405也可以大致分为406~408这3部分。章控制信息406保存章的名称等信息。章设定信息407保存该章特有的页面布局、订缀的信息,相当于章的属性。通过使每一章具有设定信息,能够生成诸如最初的章为2UP的布局、其他章为4UP的布局这样具有复杂版面的文档。页信息列表408以构成各章的原稿页的集合列表形式保存。页信息列表408指示的是页信息数据409。
页信息数据409也可以大致分为410~412这3部分。页控制信息410保存树状显示的页码等信息。页设定信息411保存页回转角、页的配置位置信息等信息,相当于原稿页的属性。页链接信息412是对应于页的原稿数据。在图28所示的例子中是这样的结构,即:页信息409不是直接具有原稿数据,而是仅具有链接信息412,实际的原稿数据在页数据列表413中保存。
图29A、图29B是表示书属性(文档设定信息403)的一例的列表。通常,对于能够与下位层重复定义的项目,优先采用下位层的属性值。因此,对于仅包含在书属性中的项目,由书属性定义的值贯穿整个书都是有效的值。但是,对于与下位层重复的项目,则具有作为在下位层没有被定义时的既定值的意思。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述那样,能够选择是否使下位层的属性值优先。另外,图示的各项目并非具体地对应于1个项目,也有包含相关的多个项目的。
书属性中固有的项目,为装订详细、封面/封底、索引纸、衬纸、分章符这5个项目。这些是贯穿整个书定义的项目。作为印刷方法属性,可以指定单面印刷、双面印刷、以及装订印刷这3个值。所谓装订印刷,是指将另行指定张数的用纸汇集成沓后对折,将该沓用纸缀在一起从而能够装订,以这种形式进行印刷的方法。作为装订详细属性,在指定了装订印刷时,能够指定书页展开时的方向、构成沓的张数等。
封面/封底属性包括在对作为书汇集在一起的电子原稿文件进行印刷时,对附加成为封面和封底的用纸的指定、以及对在附加的用纸上印刷的印刷内容的指定。索引纸属性,包括对作为分章符向印刷装置插入另行准备的带耳页的索引纸的指定、以及对在索引(耳页)部分印刷的印刷内容的指定。该属性在印刷装置具有插页机,或者可以使用多个供纸盒的情况下有效,所述插页机具有将印刷用纸之外另行准备的用纸插入所希望的位置的插入功能。这对于衬纸属性也一样。
衬纸属性,包括对作为分章符从插页机或者供纸盒供给的用纸的插入的指定,以及在插入衬纸时对供纸源的指定等。
分章符属性,包括对在分章符处是使用新的用纸还是使用新的印刷页还是什么也不做等的指定。在单面印刷时,使用新的用纸与使用新的印刷页是相同的意思。在双面印刷时,如果指定“使用新的用纸”,则连续的章不会被印刷在1张用纸上,但如果指定为“使用新的印刷页”,则连续的章就有可能被印刷在1张用纸的正、反面。
图30是表示章属性(章设定信息407)的一例的列表。章属性与页属性之间的关系也与书属性同下位层的属性之间的关系一样。
关于章属性,章中没有固有的项目,全部与书属性重复。因此,通常情况下,如果章属性的定义与书属性的定义没有差异,则章属性定义的值优先。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面将要说明的那样,能够选择是否使下位层的属性优先。
仅书属性与章属性中共通的项目,有印刷方法、用纸尺寸、用纸方向、N-up印刷指定、放大缩小、排纸方法这6个项目。印刷方法属性,在书属性中可以指定单面印刷、双面印刷、装订印刷这3个值,但在章属性中,只有当在书属性中指定了双面印刷的情况下,才能够指定是否进行单面印刷、即指定单面印刷和双面印刷中的任一者,能够在一个书内设定单面印刷与双面印刷的切换。N-up印刷指定属性是用于指定包含在1个印刷页中的原稿页数的项目。作为可指定的配置,有1×1、1×2、2×2、3×3、4×4等。排纸方法属性是用于指定是否对所排出的用纸实施订缀处理的项目,该属性的有效性取决于使用的印刷装置是否具有订缀功能。
作为对于书、章、页共通的属性,存在水印属性和页眉/页脚属性。所谓水印属性,指的是在由应用程序生成的数据上重叠印刷的,另行指定的图像、字符串等。页眉/页脚属性是分别在各页的上页边距留白和下页边距留白上印刷的水印。在页眉/页脚中,准备有页码、日期时刻等可通过变量指定的项目。另外,在水印属性和页眉/页脚属性中可指定的内容,章与页之间是共通的,但书与它们不同。在书中能够设定水印、页眉/页脚的内容,而且,可以贯穿整个书指定如何印刷水印、页眉/页脚。另一方面,对于章和页,可以指定在该章和页中是否印刷在书中设定的水印、页眉/页脚。
接着,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对应于上述装订应用程序2704)的设定画面的一例进行说明。从图8到图11表示用于进行各种页面布局编辑和拼版处理的文档编辑应用程序的画面结构的一例。
例如,图8是表示在指定为骑马订装订时的原稿预览画面的图,骑马订装订是指在以每1面上印2页的“2 in 1”结构进行了拼版处理后,作为后处理工序在用纸的中央部分实施订缀处理和折页处理的装订。此外,图9是表示在指定为骑马订装订时的印刷预览画面的图。进而,图10是表示在指定为骑马订装订时的用纸预览画面的图。进而还有,图11是表示在每1面上印2页的“2 in 1”结构中,在章的最初插入了索引纸时的印刷预览画面的图。
在从图8到图11所示的文档编辑应用程序的设定画面的上侧,配置有“文件”、“编辑”、“显示”、“印刷形式”、“文档结构”、“工具”、以及“帮助”这些菜单、工具条图标,执行文档编辑应用程序的各种处理。此外,在从图8到图11所示的各文档编辑应用程序的设定画面的左框中,显示成为对象的文档的章结构。进而,在文档编辑应用程序的设定画面的右框中,显示成为对象的文档的预览图像。
例如,通过“缩放”下拉列表框801,可以切换右框的预览显示中的显示倍率。而且,通过“预览”下拉列表框802,可以切换“原稿预览”、“印刷预览”、“用纸预览”这些预览显示模式。
于是,当在“预览”下拉列表框802中选择了“原稿预览”时,例如,如图8的文档编辑应用程序的设定画面所示那样,将以按照页1-1、页1-2、页1-3、页2-1、页2-2...页3-1、页3-2、页3-3这样的原始原稿图像的页顺序,显示预览图像。
此外,当在“预览”下拉列表框802中选择了“印刷预览”时,例如,如图9的文档编辑应用程序的设定画面所示那样,将以按照页1-1(封面)、页1-2(左)、页1-3(右)、页2-1(左)、页2-2(右)...页3-1(左)、页3-2(右)、页3-3(封底)这样的最终装订形式的印刷图像的页顺序,显示预览图像。
进而,当在“预览”下拉列表框802中选择了“用纸预览”时,例如,如图10的文档编辑应用程序的设定画面3所示那样,将以按照页3-3(正面左)、页1-1(正面右)、页1-2(反面左)、页3-2(反面右)...页2-5(正面左)、页2-2(正面右)、页2-3(反面左)、页2-4(反面右)这样的输出用纸图像的页顺序,显示预览图像。
另外,在最终从该文档编辑应用程序向MFP等打印设备进行印刷时,例如通过“文件”菜单中的“印刷”菜单执行印刷。
图12是表示对所取入的原稿的扫描图像的整个面实施了作为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的功能的块选择处理后的处理结果的图。这里,所谓块选择处理,指的是作为从图像读取字符的处理(OCR处理)和图像压缩处理的预备处理所采用的技术。即,读取图像,将字符区域、图像区域、或者图形区域分离成具有描绘对象的矩形区域的区域分割处理。描绘对象的识别为已知的技术,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但描绘对象的识别中具有用于抽取描绘对象的大小和象素浓度的阈值。例如,如果大小、浓度小于或等于阈值,则作为垃圾(黑点)处理,区域分割中不作为的描绘对象的区域抽取。
然后,在进行作为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的功能的OCR处理时,对于分离出的字符区域,进一步对其字符进行识别,并转换为字符代码。此外,在进行图像压缩处理时,通过对字符区域、图像区域、或者图形区域分别应用适当的压缩算法,能够兼顾压缩率和画质两方面的要求。例如,在图12中,对第1张的页121设定了6个矩形块。
图13是表示对取入到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中的原稿的扫描图像的一部分实施了块选择处理后的处理结果的图。即,图13表示限定于扫描图像的下部1/4部分实施了块选择处理后的情况的例子。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只对页脚的部分进行了块选择处理。
通过这样的块选择处理,例如,在图13所示的第1页131中,识别出分隔正文和页脚的横线、以及页码这2个块。另外,在图13所示的第2页132、第3页133中,分别识别出横线、页码、以及章的标题这3个块。
图14是用于说明在原稿的各页中求包含数据(带有除白色以外的彩色位的区域)的外接矩形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首先,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实施上述那样的块选择处理(步骤S1401)。通过该块选择处理,如图12所示那样,将整个扫描图像分割成1个或者数个块。
接着,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判断是否进行了排除区域的指定(步骤S1402)。排除区域如将在后面图22中描述的那样,可以使用由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提供的用于设定调整基准的详细设定窗口2201进行设定。例如,当在图22的窗口中设定为“仅利用页眉/页脚位置求基准位置”时,如图13所示那样,变成只对页脚部分进行块选择,该页的上部区域变成排除区域。结果,当判断为有排除区域指定时(是),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将(步骤S1403)。这样,通过从图像位置调整的候选中删除包含在排除区域中的块,使得仅有指定区域内的块留在图像内。然后,进入步骤S1404。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402中判断为没有排除区域指定时(否)、或者在步骤S1403中块从图像位置调整的候选中被删除后,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对作为图像位置调整的候选而留下的块计算矩形的外接矩形,在将该页的数据区域的第I个块的左上坐标设定为(xai,yai)、右下坐标设定为(xbi,ybi)时,在以左上为原点的坐标系的情况下,左上坐标为(min(xai),min(yai)),右下坐标为(max(xbi),max(ybi))的矩形为外接矩形。另外,min(xai),min(yai)分别为所有块的左边x坐标的最小值和上边y坐标的最小值。而且,(max(xbi),max(ybi)分别为所有块的右边坐标的最大值和下边坐标的最大值。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4所示的流程图中的从图像位置调整的候选中删除块的处理(步骤S1403)的详细的流程图。即,如上述那样,只对页脚部分实施块选择的情况的处理例。另外,页脚的区域指定为从原稿的下端开始到XX(mm)为止的范围。
首先,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取得关于将从原稿的下端开始的多少距离作为页脚区域的范围值A(步骤S1501)。接着,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分别取得原稿的宽W和高H的值(步骤S1502)。另外,该值可以根据当前作为处理对象的图像的分辨率和纵横像素数等求出。
接着,进入步骤S1503,对作为处理对象的图像上的所有块反复依次循环进行从步骤S1504~步骤S1506的处理。以下,对循环内部的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取得当前作为处理对象的块的左上的坐标(xa,ya)(步骤S1504)。接着,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检查ya的坐标值与页脚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步骤S1505)。结果,当ya的值比页脚区域大时(是),判断为矩形块全部包含在页脚区域内,进入步骤S1507。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即使矩形块的一部分超出页脚区域时(否),也将该块从图像位置调整的候选中删除(步骤S1506)。
图16是用于说明移动原稿数据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首先,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求所有页的外接矩形的平均值(步骤S1601)。这里,所谓外接矩形的平均,指的是分别对通过基于图14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求出的各页的外接矩形的左上坐标和右下坐标的X、Y坐标进行了平均后的值。即,将平均外接矩形的左上坐标设定为(Xa,Ya)、右下坐标设定为(Xb,Yb);将第i页的外接矩形的左上坐标设定为(xai,yai)、右下坐标设定为(xbi,ybi);将总页数设定为N,则:
Xa=(xa1+xa2+xa3+...+xan)/N
Ya=(ya1+ya2+ya3+...+yan)/N
Xb=(xb1+xb2+xb3+...+xbn)/N
Yb=(yb1+yb2+yb3+...+ybn)/N
接着,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取得移动量的上限值(步骤S1602)。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量计算,以左上坐标、或右下坐标为基准移动。因此,例如,对于整个面为图像这样的页和只存在1行描绘数据这样的页,有时在外接矩形的计算中会出现过移动这样的情况。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即过移动的情况),设定了移动量的上限值。另外,该移动量的上限值既可以由用户指定,也可以由系统一侧确定。
以下,从步骤S1603到步骤S1616的处理,是针对各页反复进行的循环处理。首先,选择一个作为处理对象的页,取得在图14的流程图所示的步骤中所求出的该页的外接矩形(步骤S1604)。
接着,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判断平均矩形的上边位置与该页的上边的差,是否包含于在步骤S1602中所取得的阈值(上限值)的范围内(步骤S1605),结果,当该差在阈值的范围内时(是),将上下方向的移动量Y设定为Ya-yai(步骤S1607)。另一方面,当该差超出了阈值时(否),进一步判断平均矩形的下边位置与该页的下边的位置的差,是否包含于在步骤S1602中所取得的阈值(上限值)的范围内(步骤S1606)。
结果,当在阈值的范围内时(是),将上下方向的移动量Y设定为Yb-ybi(步骤S1607)。另一方面,当超出了阈值时(否),将上下方向的移动量Y设定为0(步骤S1609)。并且,当在步骤S1607~S1609中计算了上下方向的移动量后,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进入步骤S1610。
在步骤S1610中,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判断平均矩形的左边位置与该页的左边的差,是否包含于在步骤S1602中所取得的阈值(上限值)的范围内。结果,当在阈值的范围内时(是),将左右方向的移动量X设定为Xa-xai(步骤S1612)。另一方面,当超出了阈值时(否),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判断平均矩形的右边位置与该页的右边的位置的差,是否包含于在步骤S1602中所取得的阈值(上限值)的范围内(步骤S1611)。
当步骤S1611中的判断结果为在阈值的范围内时(是),将左右方向的移动量X设定为Xb-xbi(步骤S1613)。另一方面,当超出了阈值时(否),将左右方向的移动量X设定为0(步骤S1614)。
在步骤S1612、S1613、S1614中,求出左右方向的移动量X后,使用在上述处理中求出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的移动量移动整个图像进行挪位处理(步骤S1615)。然后,将处理对象进展为下一页反复从步骤S1603开始的处理(步骤S1603~S1616)。
虽然基于图16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是以左上坐标和右下坐标为基础求出移动量X、Y,但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例如矩形的重心位置,即((xai+xbi)/2,(yai+ybi)/2)与平均矩形的重心位置((Xa+Xb)/2,(Ya+Yb)/2)的差来确定移动量。
另外,一般的印刷中所使用的文档数据的内容大多是从左上向右下书写,因此,使左上优先的处理多数情况下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此外,在图像数据这样的优选居中的情况下,用重心位置作为基准,并将阈值设定得大,多数情况下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另外,既可以是用户指定算法,也可以将根据基于块选择处理的字符块的比例来切换算法等的变量装入系统。
图17是表示读取了双面印刷的原稿而得到的图像数据的一例的图。如图17所示那样,所读取的原稿为左开的结构,在奇数页的左侧打有打孔机孔眼。在是读取了这样的原稿而得到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通过仅以有打孔机孔眼的左右端来确定上述那样的标准位置,在是以非标准(non-standard)的文档构成的原稿时,将提高定位的精度。
在这种情况下,在图15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501的处理中,不是取得从下端,而是取得从左右端开始起算的范围值A。进而,在步骤S1505的处理中,比较块xa、和原稿的宽W与范围值A的差(W-A),从而只留用纸左右端的块,这样处理即可。
图18是用于说明在多种区域中求基准位置的系统中切换确定基准位置处理的处理步骤例的流程图。这里,假设可以指定整个用纸、页眉或页脚部、以及用纸左右端这3种区域种类。
首先,为了获知在哪个区域确定基准位置,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取得区域类别设定值(步骤S1801)。接着,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判断在步骤S1801中所取得的区域类别设定值,是否为利用整个用纸进行判断的指定(步骤S1802)。结果,例如在图22中设定为“利用整个文档求基准位置”,当是利用整个用纸进行判断的设定时(是),什么也不做地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当不是利用整个用纸进行判断的设定时(否),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进一步判断是否为利用用纸左右端进行判断的设定(步骤S1803)。即,判断在图22中是否设定为“只利用右端或左端位置求基准位置”。
在步骤S1803的判断结果为利用用纸左右端进行判断的设定时(是),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执行从图像位置调整的候选块中删除左右端以外的块的处理(步骤S1804)。另一方面,在不是利用左右端进行判断的设定时(否),视为利用页眉或页脚部进行判断,从图像位置调整的候选中删除相当于页眉和页脚的上下部分以外的块(步骤S1805)。另外,步骤S1804和步骤S1805的各处理,是已经用图15说明过的处理的变形。
图19是表示在1个文档中单面印刷部分和双面印刷部分混在一起的文档的显示例的图。在图19中,用框191围起来的2页图像为单面印刷的部分,除此之外的图像为双面印刷的部分。即使是如图19所示那样的复杂的结构的文档,也能够分别在正面、反面进行位置调整。
图20是用于说明对如图19所示那样,在1个文档中单面印刷部分和双面印刷部分混在一起的文档的正面、反面各自求标准位置的处理的流程图。另外,在本处理中,将各页的块的外接矩形的左上坐标和右下坐标的平均值作为标准位置。
首先,将计数器I初始化赋值1(步骤S2001)。接着,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判断对于正面和反面是设定为相同,还是个别地求标准位置(步骤S2002)。结果,当判断为不区分正面和反面地求标准位置时(是),进行用于记录各页的块矩形的总和的变量初始化处理(步骤S2003)。在步骤S2003中,将矩形的左上顶点的X坐标Xlt、Y坐标Ylt、右下顶点的X坐标Xrb、Y坐标Yrb这4个值的集合R全部用0进行初始化。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02中,当判断为正面和反面个别地求标准位置时(否),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分别对正面和反面各自进行用于记录的块矩形的总和的变量初始化处理、以及进行计数的计数器F、B的初始化处理(步骤S2004)。另外,对于正面和反面的矩形总和,将各自的矩形的左上顶点的X坐标Xlt、Y坐标Ylt、右下顶点的X坐标Xrb、Y坐标Yrb这4个值的集合RF、RB全部初始化为0。到以上为止的处理为预备处理。
接着,从步骤S2005到步骤S2013,进行求各页的块矩形的和的处理。
首先,取出第I个页数据(步骤S2005)。在本流程图所示的例子中,页计数器从1开始。接着,进行结束判断(步骤S2006)。本实施方式不特别考虑错误处理,如果没有第I页,就判断为存在到此之前的页、即(I-1)页的数据。
结果,当判断为页存在时(是),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执行第I页的块选择处理(步骤S2007)。另外,块选择处理的详细,与使用图14在前文阐述过的相同。此外,将在本步骤中求出的块的外接矩形设定为r。
在块选择处理(步骤S2007)之后,进行与步骤S2002的处理同样的判断(步骤S2008)。结果,当不区分正反地在正面和反面进行相同的设定时(是),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将在保存总和的变量R的基础上加上在步骤S2007中求出的外接矩形r,作为新的总和(步骤S2009)。另一方面,当区分正、反面进行设定时(否),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进一步判断第I页是否为正面数据(步骤S2010)。
作为判断第I页是正面还是反面的最简单的方法,有当计数器I为奇数时作为正面,当为偶数时作为反面这样的判断方法。例如,如图19所示那样,在一部分被指定为单面印刷的情况下,将单面印刷的部分全部判断为正面,双面印刷的部分判断为该部分最前是正面,接下来的成为反面。
这里,当判断为第I页是正面时(是),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将在步骤S2007中求出的矩形r的坐标,与保存正面矩形坐标的总和的变量RF相加,进而,将对正面的张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F加1(步骤S2011)。另一方面,当判断为第I页是反面时(否),将在步骤S2007中求出的矩形r的坐标,与保存反面矩形坐标的总和的变量RB相加,进而,将对反面的张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B加1(步骤S2012)。
为了在步骤S2011和步骤S2012的处理后进入下一页的处理,将页数的计数器I加1(步骤S2013)。然后,重新返回步骤S2005的处理。
此外,在步骤S2006中,当所有页的矩形总和以及页数的计数结束,判断为没有页时(否),进入步骤S2014。在步骤S2014中,重新进行与步骤S2002同样的判断。结果,当为不区分正、反面地进行相同的设定时(是),通过将保存有所有页的矩形坐标总和的变量R除以页数来求平均坐标(步骤S2015)。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14中区分正、反面时(否),分别将保存有正面的矩形坐标总和的变量RF除以正面数据的个数,将保存有反面的矩形坐标总和的变量RB除以反面数据的个数,从而求正面和反面的平均坐标(步骤S2016)。另外,在安装时需要加入错误处理,以使步骤S2015、S2016都不会出现分子为0的除法计算。
上述根据图20所示的流程图进行的处理,是以单纯的算术平均求标准位置。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变形,例如通过均方来求;不通过左上右下坐标而是通过左上坐标和宽、高来求;或者在计算标准位置时剔除与平均的位置、大小偏离很多的页的数据等。
图21是用于说明向通过图20所示的处理求出的基准位置移动的处理例的流程图,表示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的控制处理。
首先,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取得移动量的上限值(步骤S2101)。该上限值取得处理,与图16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602相同。然后,对文档内的各页反复进行从步骤S2102到步骤S2109的处理。下面,对该循环内的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判断对该页是正、反面同样地对齐位置,还是个别地对齐位置(步骤S2103)。结果,当为对齐到相同的位置时(是),作为表示基准位置的4个值的集合S,通过赋予在图20所示流程图的处理中求出的集合R,进行初始化(步骤S2104),再进入步骤S2108。另一方面,当不进行正、反面相同的设定时(否),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进一步判断当前的处理对象是正面页,还是反面页(步骤S2105)。结果,当判断为是正面页时(是),用在图20所示流程图的处理中求出的RF对基准位置S进行初始化(步骤S2106),进入步骤S2108。另一方面,当判断为是反面页时(否),用在图20所示流程图的处理中求出的RB对基准位置S初始化(步骤S2107),进入步骤S2108。
在步骤S2108中,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将成为处理对象的页对齐到标准位置S。该步骤S2108的处理,与图16所示的流程图中步骤S1604~步骤S1615的处理相同。
图22是表示用于进行本实施方式的定位处理的设定的GUI的一例的图。在图22中,单选按钮2201是在求基准位置时,用于指定是否限定为部分区域等的按钮。在本实施方式中,选项有3个,可以选择:
(1)只利用页眉和页脚区域内的块
(2)利用整个页的块(不限于部分区域)
(3)只利用右端、左端的区域内的块
另外,求对应于各自的设定的基准区域的处理的分支,与使用图18在前文阐述过的相同。首先,在为(1)的设定时,在图18的流程图的步骤S1803中判断为不通过左、右端(否),删除上、下部分以外的块(步骤S1805)。此外,在为(2)的设定时,在图18的流程图的步骤S1802中判断为利用整个用纸进行判断的设定(是)。并且,在为(3)的设定时,在图18的流程图的步骤S1803中判断为利用用纸左、右端进行判断(是),删除左、右端以外的块(步骤S1804)。
此外,在图22中,单选按钮2202是设定是否在正面和反面进行向不同的基准位置移动的按钮。在本实施方式中,选项有2个,为
(1)正面、反面各自个别地进行位置调整
(2)正、反面向相同的位置进行位置调整
另外,这些设定值产生的处理的差异,与使用图20和图21在前文阐述的相同。
进而,在图22中,单选按钮2203是用于设定位置调整的单位的按钮。在本实施方式中,选项有2个,为
(1)在整个文档中统一位置
(2)按每一章个别地进行位置调整
即,在(1)的情况下,在整个文档求基准位置,将各页定位于该基准位置。此外,在(2)的情况下,按每一章个别地取外接矩形的统计量从而求基准位置,并将章内的各页定位于该基准位置。
图23是用于说明通过用户设定切换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以下,根据图23所示的流程图,对由图22所示的单选按钮2202、2203的设定的造成的处理的差异进行说明。
首先,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判断图22所示的单选按钮2203的设定值是什么(步骤S2301)。结果,当设定为“在整个文档中统一位置”时(是),接着,判断图22所示的单选按钮2202的设定值是什么(步骤S2302)。另一方面,在设定为“按每一章个别地进行位置调整”时(否),进入步骤S2307。
即,在步骤S2302中,当图22所示的单选按钮2202的设定值为“正、反面向相同的位置进行位置调整”时(是),进入步骤S2303。另一方面,在步骤S2302中,当图22所示的单选按钮2202的设定值为“正面、反面各自个别地进行位置调整”时(否),进入步骤S2305。
在步骤S2303中,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在整个文档中求一个基准位置,接着,将各页向求出的基准位置移动,从而对齐所有页(步骤S2304)。另外,步骤S2303、S2304的处理,与使用图16在前文阐述过的相同。
另一方面,在步骤S2305中,进行对正面和反面各自单独求基准位置的处理。另外,该步骤S2305的处理,与使用图20说明过的相同。接着,进行使正面和反面分别向各自的基准位置对齐的处理(步骤S2306)。另外,步骤S2306的处理,相当于使用图21说明过的处理。
从步骤S2307到步骤S2313是按各章反复进行处理的循环。下面,对该循环内部的处理进行说明。首先,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判断图22所示的单选按钮2202的设定值是什么(步骤S2308)。结果,当是“正、反面分别进行位置调整”时(否),进入步骤S2311;当是“正、反面向相同的位置进行位置调整”时(是),进入步骤S2309。
在步骤S2309中,求章内的基准位置。另外,该步骤S2309的处理,从章的最前页到最终页是处理对象,除此以外与步骤S2303的处理相同。接着,使章内的各页向基准位置移动(步骤S2310)。另外,该步骤S2310也是基准位置为在步骤S2309中求出的章内的基准位置,移动处理的对象范围限定为章内,其他与步骤S2304的处理相同。
此外,步骤S2311的处理、和紧随其后的步骤S2312的处理也是,除了处理对象范围为章内的页,其他分别与上述步骤S2305和步骤S2306的处理相同。
图24是表示用于通过本实施方式中被称作热文件夹的应用程序实施图像处理的GUI的一例的图。利用该GUI,能够用控制器2404的复选框设定是否进行图像的自动移动处理。另外,所谓热文件夹这样构成,即:在计算机内存在用于检测文件夹内投入了文件的常驻应用程序,对文件投入热文件夹内进行响应,执行预先设定的处理。另外,该热文件夹用常驻应用程序,构成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的结构的一部分。
图25是表示在利用与本实施方式中的热文件夹协同动作的热文件夹用常驻应用程序(以下简称为监视应用程序)实施图像处理时,用于进行移动处理的详细设定的GUI的一例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共通的各种设定项目的一个,使用热文件夹能够设定移动处理的详细。当按下图25所示的按钮2501时,会显示图22所示的GUI,能够进行与通常情况等同的设定。
图26是用于说明在利用热文件夹进行自动图像处理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首先,构成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的结构的一部分的监视应用程序在检测出有图像文件投入到热文件夹时,判断是否对该热文件夹进行了实施倾斜校正的设定(步骤S2601)。该判断处理可以通过在图24所示的GUI中,按钮2401是否被选中来进行。结果,当是实施倾斜校正的设定时(是),进入步骤S2602;当不进行倾斜校正时(否),进入步骤S2603。
在步骤S2602中,监视应用程序在启动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的主体和电子原稿记录器2702,开始将投入在热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作为电子原稿取入的处理时,通知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进行倾斜校正处理,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实施倾斜校正处理。该倾斜校正处理是指,根据字符串的方向、线(ruled line)的倾斜等,恢复倾斜的原稿的水平垂直的处理,该原稿是在扫描时将纸原稿放置于原稿台时倾斜的,或在借助于ADF的供纸中稍微倾斜的,由于倾斜校正处理是已知的技术,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在倾斜校正处理后,进入步骤S2603。
在步骤S2603中,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经由监视应用程序读入对热文件夹的设定,判断其是否为实施原稿方向的自动校正处理的设定。该判断处理可以通过在图24所示的GUI中,按钮2402是否被选中来进行。结果,当为实施原稿方向的自动校正处理时(是),进入步骤S2604;当为不进行自动校正处理时(否),进入步骤S2605。
在步骤S2604中,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实施原稿方向的自动校正处理。该处理利用OCR实施文字识别,当原稿已上下反转或倾斜了90度时将上下正确地定位,也称作颠倒校正等。由于原稿方向的自动校正处理本身也是已知的技术,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在自动校正处理后,进入步骤S2605。
在步骤S2605中,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经由监视应用程序读入热文件夹的设定,判断是否为实施去除垃圾处理的设定。该判断处理可以通过在图24所示的GUI中,按钮2403是否被选中来进行。结果,当为实施去除垃圾处理的设定时(是),进入步骤S2606;当为不进行去除垃圾处理时(否),进入步骤S2607。
在步骤S2606中,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实施去除垃圾处理。由此,即使在扫描时带上了最初的原稿上所没有的微小的“点”等噪声时,也能够通过去除垃圾处理,将根据点等噪声的大小或与其他数据的距离等判断为是垃圾的点除去。在去除垃圾处理后,进入步骤S2607。去除垃圾处理一般也被称作黑点除去技术,由于是已知的技术,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2607中,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经由监视应用程序读入热文件夹的设定,判断是否为实施位置调整处理的设定。该判断处理可以通过在图24所示的GUI中,按钮2404是否被选中来进行。结果,当为实施位置调整处理的设定时(是),进入步骤S2608;当为不实施位置调整处理时(否)结束处理。
在步骤S2608中,文档编辑应用程序2704实施位置调整处理。这里,在图26所示流程图中,最后实施该位置调整处理是因为,倾斜校正处理和原稿方向校正处理会给位置调整带来影响。例如,在利用打孔机孔眼的部分进行校正时,因上、下颠倒而无法正确地调整位置。而且,如果不在位置调整处理前实施去除垃圾处理,可能会给块选择带来影响。
是否实施倾斜校正处理、原稿方向校正处理,不限于利用GUI的按钮设定,也可以预先设定好。而且,也可以将是否为实施位置调整的设定,追加到判断倾斜校正处理时(步骤S2601)、判断原稿方向的校正处理时(步骤S2603)、以及判断去除垃圾处理时(步骤S2605)的判断基准中。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移动装置,能够设定移动量的阈值,仅将超出供纸的偏移这样的偏移视作原稿的特性,作为偏离基准的页来处理,不进行无谓的位置调整。而且,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基准位置计算装置,通过排除这样的偏离基准的页的数据而重新取得统计量,能够求出更为准确的基准位置。进而,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原稿区域判断装置,能够指定区域,不是针对整个图像数据,而是对包含在特定的区域中的数据进行块选择。
进而,利用上述基准位置计算装置,考虑到由装订边造成的正、反面的不同,从而在正、反面单独计算基准位置,利用上述图像移动装置,能够基于在正、反面单独计算出的基准位置来移动位置。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校正、消框等会给块选择带来影响这样的图像处理,作为位置调整处理的前处理执行,因此能够提高位置校正处理的精度。
进而,利用上述基准位置计算装置,不仅能分别在正面和反面取得位置统计量,而且能求基准位置以使正面和反面的位置吻合。例如,在进行了单面、双面切换时,对于单面章的数据,将所有页作为正面数据处理;对于双面章的数据,使正面和反面交替读入,从而能够分别在正、反面实施适当的位置调整。进而,能够仅按每一章取得标准位置的统计量,以章单位的标准位置实施位置调整。进而,不光通过对标准位置进行统计处理,还可以通过手动输入,将位置朝任意的位置对齐。
以上,对实施方式例进行了详细阐述,而本发明可以采用例如作为系统、装置、方法、程序或者存储介质(记录介质)等的实施方式,具体而言,既可以适用于由多个设备构成的系统,也可以适用于由一个设备构成的装置。
另外,本发明包括以下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将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在实施方式中与图示的流程图对应的程序),直接或者远程地提供给系统或者装置,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读出并执行该被提供的程序代码来实现。
因此,为了用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安装于该计算机中的程序代码本身也实现本发明。即,本发明也包括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本身。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具有程序的功能,也可以是目标代码、由解释程序执行的程序、提供给OS的脚本数据等形式。
作为用于提供程序的记录介质,有诸如软盘(Floppy注册商标)、硬盘、光盘、光磁盘、MO、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DVD(DVD-ROM、DVD-R)等。
另外,作为程序的提供方法,也可以通过使用客户计算机的浏览器连接互联网的主页,从该主页上将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本身、或者被压缩并具有自动安装功能的文件下载到硬盘等记录介质而提供。而且,还可以通过将构成本发明的程序的程序代码分割成多个文件,从不同的主页下载各个文件来实现。即,使多个用户下载用于通过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程序文件的WWW服务器,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此外,还可以将本发明的程序加密后存储在CD-ROM等存储介质上分配给用户,对满足了预定条件的用户,使之能够经由互联网从主页下载解密的密钥信息,通过使用该密钥信息执行被加密的程序从而安装到计算机中来实现。
而且,除通过计算机执行读出的程序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之外,在计算机上运行着的OS等根据该程序的指示,执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该处理也能够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进而,在从记录介质中读出的程序,被写入到插在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所具有的存储器中后,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所具有的CPU等,根据该程序的指示,执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该处理也能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能够适当地执行对纸原稿进行了扫描后的图像位置校正处理,能够大幅削减印刷前的图像校正处理成本。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变更,并且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不受上述特定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其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45)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对由输入的多个页构成的图像数据进行位置调整,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割步骤,按每一页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区域分割,分割成包含描绘对象的区域;
调整值计算步骤,根据由上述分割步骤进行区域分割后的各区域,按每一页计算用于位置调整的调整值;
移动量计算步骤,根据由上述调整值计算步骤计算出的各页的调整值与位置调整用的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各页的图像数据的移动量;以及
移动步骤,根据由上述移动量计算步骤计算出的上述移动量,移动各页的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调整值计算步骤包括外接矩形计算步骤,该外接矩形计算步骤当由上述分割步骤在同一页上生成了多个区域时,作为上述调整值计算该多个区域的外接矩形,
上述标准值,作为由上述外接矩形计算步骤计算出的各页的外接矩形的平均值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排除区域设定步骤,在上述图像数据上设定由上述分割步骤进行区域分割的排除区域;
删除步骤,在由上述分割步骤生成的上述多个区域中,将包含在由上述排除区域设定步骤所设定的排除区域中的区域,从图像数据的位置调整的候选区域中删除,
上述调整值计算步骤,使用包含在除去上述图像数据中各页的上述排除区域之外的区域内的区域,计算上述调整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除区域设定步骤,将离上述图像数据中各页的轮廓在预定距离内的区域,设定为上述排除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除区域设定步骤,将离上述图像数据的上端或下端的任一者在预定距离内、或者离上端和下端两者在预定距离内的区域,设定为上述排除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除区域设定步骤,将离上述图像数据的左端或右端的任一者在预定距离内、或者离左端和右端两者在预定距离内的区域,设定为上述排除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步骤设定上述移动量的阈值,在由上述移动量计算步骤计算出的朝上述标准值的移动量不超过该阈值时,进行上述图像数据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步骤关于上述移动量针对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各自独立地设定阈值,
上述移动步骤,在由上述移动量计算步骤计算出的朝上述标准值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移动量超过了阈值时,不进行朝该方向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判断步骤,判断上述图像数据中要印刷的各页是正面还是反面;
标准值计算步骤,根据上述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按正面和反面单独地计算标准值,
上述移动量计算步骤,根据由上述外接矩形计算步骤计算出的每一页的外接矩形与由上述标准值计算步骤按正面和反面单独地计算出的上述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各页的图像的移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断步骤根据对上述图像数据所设定的印刷设定,将进行了单面印刷设定的图像全部判断为正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标准值计算步骤对每一个由多个页构成的上述图像的部分集合计算上述标准值,
上述移动量计算步骤,根据每一页的外接矩形与由上述标准值计算步骤计算出的每一个上述部分集合的上述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各页的移动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部分集合是相当于在上述图像数据为文档图像时的各章的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量计算步骤,根据上述外接矩形的左上坐标和右下坐标的平均值、上述外接矩形的重心、或者平均外接矩形的重心,与上述标准值的差异,计算上述移动量。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量计算步骤使用被赋予了优先次序的多个标准值,计算针对上述图像的多个移动量,
上述移动步骤,根据该多个移动量中不超过上述阈值的且朝优先度最高的标准值的移动量,移动上述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前处理步骤,实施用于对上述图像数据的倾斜校正、以及其他对上述原稿的输入状态进行校正的图像处理,
上述分割步骤按每一页对由上述前处理步骤进行了图像处理后的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区域分割。
16.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对由输入的多个页构成的图像数据进行位置调整,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割装置,按每一页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区域分割,分割成包含描绘对象的区域;
调整值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分割装置进行区域分割后的各区域,按每一页计算用于位置调整的调整值;
移动量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调整值计算装置计算出的各页的调整值与位置调整用的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各页的图像数据的移动量;以及
移动装置,根据由上述移动量计算装置计算出的上述移动量,移动各页的图像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调整值计算装置包括外接矩形计算装置,该外接矩形计算装置当由上述分割装置在同一页上生成了多个区域时,作为上述调整值计算该多个区域的外接矩形,
上述标准值,作为由上述外接矩形计算装置计算出的各页的外接矩形的平均值计算。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排除区域设定装置,在上述图像数据上设定由上述分割装置进行区域分割的排除区域;
删除装置,在由上述分割装置生成的上述多个区域中,将包含在由上述排除区域设定装置所设定的排除区域中的区域,从图像数据的位置调整的候选区域中删除,
上述调整值计算装置,使用包含在除去上述图像数据中各页的上述排除区域之外的区域内的区域,计算上述调整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除区域设定装置,将离上述图像数据中各页的轮廓在预定距离内的区域,设定为上述排除区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除区域设定装置,将离上述图像数据的上端或下端的任一者在预定距离内、或者离上端和下端两者在预定距离内的区域,设定为上述排除区域。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除区域设定装置,将离上述图像数据的左端或右端的任一者在预定距离内、或者离左端和右端两者在预定距离内的区域,设定为上述排除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装置设定上述移动量的阈值,在由上述移动量计算装置计算出的朝上述标准值的移动量不超过该阈值时,进行上述图像数据的移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装置关于上述移动量针对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各自独立地设定阈值,
上述移动装置,在由上述移动量计算装置计算出的朝上述标准值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移动量超过了阈值时,不进行朝该方向的移动。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判断装置,判断上述图像数据中要印刷的各页是正面还是反面;
标准值计算装置,根据上述判断装置的判断结果按正面和反面单独地计算标准值,
上述移动量计算装置,根据由上述外接矩形计算装置计算出的各页的外接矩形与由上述标准值计算装置按正面和反面单独地计算出的上述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各页的图像的移动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断装置根据对上述图像数据所设定的印刷设定,将进行了单面印刷设定的图像全部判断为正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标准值计算装置对每一个由多个页构成的上述图像的部分集合计算上述标准值,
上述移动量计算装置,根据各页的外接矩形与由上述标准值计算装置计算出的每一个上述部分集合的上述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各页的移动量。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部分集合是相当于在上述图像数据为文档图像时的各章的部分。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量计算装置,根据上述外接矩形的左上坐标和右下坐标的平均值、上述外接矩形的重心、或者平均外接矩形的重心,与上述标准值的差异,计算上述移动量。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量计算装置使用被赋予了优先次序的多个标准值,计算针对上述图像的多个移动量,
上述移动装置,根据该多个移动量中不超过上述阈值的且朝优先度最高的标准值的移动量,移动上述图像。
3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前处理装置,实施用于对上述图像数据的倾斜校正、以及其他对上述原稿的输入状态进行校正的图像处理,
上述分割装置按每一页对由上述前处理装置进行了图像处理后的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区域分割。
31.一种使计算机执行图像处理方法的程序,该图像处理方法对由输入的多个页构成的图像数据进行位置调整,该程序的特征在于,包括:
分割过程,按每一页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区域分割,分割成包含描绘对象的区域;
调整值计算过程,根据由上述分割过程进行区域分割后的各区域,按每一页计算用于位置调整的调整值;
移动量计算过程,根据由上述调整值计算过程计算出的各页的调整值与位置调整用的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各页的图像数据的移动量;以及
移动过程,根据由上述移动量计算过程计算出的上述移动量,移动各页的图像数据。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调整值计算过程包括外接矩形计算过程,该外接矩形计算过程当由上述分割过程在同一页上生成了多个区域时,作为上述调整值计算该多个区域的外接矩形,
上述标准值,作为由上述外接矩形计算过程计算出的各页的外接矩形的平均值计算。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排除区域设定过程,在上述图像数据上设定由上述分割过程进行区域分割的排除区域;
删除过程,在由上述分割过程生成的上述多个区域中,将包含在由上述排除区域设定过程所设定的排除区域中的区域,从图像数据的位置调整的候选区域中删除,
上述调整值计算过程,使用包含在除去上述图像数据中各页的上述排除区域之外的区域内的区域,计算上述调整值。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除区域设定过程,将离上述图像数据中各页的轮廓在预定距离内的区域,设定为上述排除区域。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除区域设定过程,将离上述图像数据的上端或下端的任一者在预定距离内、或者离上端和下端两者在预定距离内的区域,设定为上述排除区域。
36.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除区域设定过程,将离上述图像数据的左端或右端的任一者在预定距离内、或者离左端和右端两者在预定距离内的区域,设定为上述排除区域。
37.根据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过程设定上述移动量的阈值,在由上述移动量计算过程计算出的朝上述标准值的移动量不超过该阈值时,进行上述图像数据的移动。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过程关于上述移动量针对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各自独立地设定阈值,
上述移动过程,在由上述移动量计算过程计算出的朝上述标准值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移动量超过了阈值时,不进行朝该方向的移动。
3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判断过程,判断上述图像数据中要印刷的各页是正面还是反面;
标准值计算过程,根据上述判断过程的判断结果按正面和反面单独地计算标准值,
上述移动量计算过程,根据由上述外接矩形计算过程计算出的每一页的外接矩形与由上述标准值计算过程按正面和反面单独地计算出的上述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各页的图像的移动量。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断过程根据对上述图像数据所设定的印刷设定,将进行了单面印刷设定的图像全部判断为正面。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标准值计算过程对每一个由多个页构成的上述图像的部分集合计算上述标准值,
上述移动量计算过程,根据每一页的外接矩形与由上述标准值计算过程计算出的每一个上述部分集合的上述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各页的移动量。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部分集合是相当于在上述图像数据为文档图像时的各章的部分。
4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量计算过程,根据上述外接矩形的左上坐标和右下坐标的平均值、上述外接矩形的重心、或者平均外接矩形的重心,与上述标准值的差异,计算上述移动量。
44.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量计算过程使用被赋予了优先次序的多个标准值,计算针对上述图像的多个移动量,
上述移动过程,根据该多个移动量中不超过上述阈值的且朝优先度最高的标准值的移动量,移动上述图像。
45.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前处理过程,实施用于对上述图像数据的倾斜校正、以及其他对上述原稿的输入状态进行校正的图像处理,
上述分割过程按每一页对由上述前处理过程进行了图像处理后的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区域分割。
CN2006100022881A 2005-01-31 2006-01-27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160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23933A JP4386281B2 (ja) 2005-01-31 2005-01-31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023933/2005 2005-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6097A true CN1816097A (zh) 2006-08-09
CN1816097B CN1816097B (zh) 2010-05-12

Family

ID=36095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0228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16097B (zh) 2005-01-31 2006-01-27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89229B2 (zh)
EP (1) EP1686785A1 (zh)
JP (1) JP4386281B2 (zh)
KR (1) KR100823650B1 (zh)
CN (1) CN181609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8268C (zh) * 2007-04-13 2008-10-22 中国传媒大学 基于汉字特征的文档图像分割方法
CN102089785A (zh) * 2008-07-11 2011-06-08 佳能株式会社 文档管理设备、文档管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2377898A (zh) * 2010-07-22 2012-03-14 夏普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印刷装置以及通信终端
CN102831422A (zh) * 2012-06-15 2012-12-19 杭州九聚科技有限公司 纸币图像的切割和错位校正方法
CN105260997A (zh) * 2015-09-22 2016-01-20 北京好运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获取目标图像的方法
CN110115020A (zh) * 2016-12-28 2019-08-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11856902A (zh) * 2019-04-25 2020-10-3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管理装置及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24473B4 (de) * 2005-05-24 2008-08-28 Hiflex Software Gmbh Verfahren zur Übermittlung eines Farbauszugs u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JP4847182B2 (ja) * 2006-03-31 2011-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033226B1 (ja) * 2006-09-27 2008-0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16322B2 (ja) * 2007-01-23 201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US7882091B2 (en) 2008-01-09 2011-02-01 Stephen Schneider Record tagging, storage and filte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373879B1 (en) * 2008-04-10 2013-02-12 First American Title Insurance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real time mail
JP2010009219A (ja) * 2008-06-25 2010-01-14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157352A1 (en) * 2008-12-19 2010-06-24 Morales Javier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wysiwyg finishing instructions for specialty photo media
JP5383296B2 (ja) * 2009-04-10 2014-0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047221B2 (ja) * 2009-05-11 2012-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39771B2 (ja) * 2009-12-09 2012-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222107A1 (en) * 2010-03-10 2011-09-15 Williams David A Methods and structure for improved jdf ticket processing in a printing system using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translation tables
JP2012015846A (ja) * 2010-07-01 2012-01-19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743443B2 (ja) * 2010-07-08 2015-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141892B2 (en) * 2010-11-22 2015-09-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djusting one side print data to avoid overlap with the other side print data in two-sided printing
JP5735812B2 (ja) * 2011-01-26 2015-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処理方法
US8767259B2 (en) * 2011-08-29 2014-07-01 Xerox Corporation Image quality status workflow
JP5899988B2 (ja) * 2012-02-09 2016-04-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編集プログラム、画像編集装置、及び画像編集システム
JP2014036314A (ja) * 2012-08-08 2014-02-24 Canon Inc スキャン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スキャンサービス方法及びスキャンサービスプログラム
JP6071348B2 (ja) * 2012-09-05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74070B2 (ja) * 2013-09-05 2015-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サー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207056A (ja) * 2014-04-17 2015-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能設定プログラム、機能設定方法
JP6409372B2 (ja) * 2014-06-30 2018-10-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読取制御プログラム、読取制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端末
JP6098611B2 (ja) * 2014-10-28 2017-03-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端末装置、処理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042593B2 (en) * 2016-09-02 2018-08-07 Datamax-O'neil Corporation Printer smart folders using USB mass storage profile
JP6826317B2 (ja) * 2017-01-31 2021-02-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8139081A (ja) * 2017-02-24 2018-09-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サーバー、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送信処理方法
US10298811B2 (en) * 2017-03-31 2019-05-21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Scan privacy tool and methods using sensors or control buttons
US10795618B2 (en) * 2018-01-05 2020-10-06 Datamax-O'neil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verifying printed image and improving print quality
US10546160B2 (en) 2018-01-05 2020-01-28 Datamax-O'neil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print quality feedback and controlling print quality of machine-readable indicia
US10803264B2 (en) 2018-01-05 2020-10-13 Datamax-O'neil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haracterizing an optical system
US10834283B2 (en) 2018-01-05 2020-11-10 Datamax-O'neil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printing defects and contaminated components of a printer
EP4334882A1 (en) * 2021-05-04 2024-03-13 Imprimerie Gauvin Ltée Book print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2023053602A (ja) * 2021-10-01 2023-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29006B2 (ja) * 1988-11-10 1998-1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
JP3302147B2 (ja) * 1993-05-12 2002-07-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文書画像処理方法
US5483606A (en) * 1994-01-03 1996-01-09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registering a document having a plurality of pages
JP3421185B2 (ja) 1996-01-08 2003-06-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3634626B2 (ja) 1998-05-22 2005-03-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
JP3962891B2 (ja) * 2000-08-09 2007-08-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文書画像処理装置、文書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2084409A (ja) 2000-09-07 2002-03-22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7359083B2 (en) * 2000-12-06 2008-04-15 Xerox Corporation Excluding unwanted pages in a printing system job
US7167602B2 (en) * 2001-07-09 2007-01-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Interpolation pixel value determining method
JP4708668B2 (ja) * 2001-09-17 2011-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条件設定装置、プリント条件設定方法、プリント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180623B2 (en) * 2001-12-03 2007-02-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 error recovery
JP4235441B2 (ja) * 2002-12-20 2009-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処理プログラム、文書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903932B2 (ja) * 2003-03-06 2007-04-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401850B2 (ja) * 2004-04-16 2010-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4143566B2 (ja) * 2004-04-16 2008-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255687C (zh) * 2004-04-28 2006-05-10 邹高芝 无磁芯护套的电流传感器用线圈磁芯组件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8268C (zh) * 2007-04-13 2008-10-22 中国传媒大学 基于汉字特征的文档图像分割方法
CN102089785A (zh) * 2008-07-11 2011-06-08 佳能株式会社 文档管理设备、文档管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2089785B (zh) * 2008-07-11 2014-01-08 佳能株式会社 文档管理设备和文档管理方法
US8650473B2 (en) 2008-07-11 2014-0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ocument managing apparatus, document manag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377898A (zh) * 2010-07-22 2012-03-14 夏普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印刷装置以及通信终端
CN102377898B (zh) * 2010-07-22 2014-12-03 夏普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印刷装置以及通信终端
CN102831422B (zh) * 2012-06-15 2014-08-13 杭州九聚科技有限公司 纸币图像的切割和错位校正方法
CN102831422A (zh) * 2012-06-15 2012-12-19 杭州九聚科技有限公司 纸币图像的切割和错位校正方法
CN105260997A (zh) * 2015-09-22 2016-01-20 北京好运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获取目标图像的方法
CN105260997B (zh) * 2015-09-22 2019-02-01 北京医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获取目标图像的方法
CN110115020A (zh) * 2016-12-28 2019-08-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10115020B (zh) * 2016-12-28 2021-03-1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11856902A (zh) * 2019-04-25 2020-10-3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管理装置及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86785A1 (en) 2006-08-02
JP2006211552A (ja) 2006-08-10
KR100823650B1 (ko) 2008-04-21
KR20060088063A (ko) 2006-08-03
JP4386281B2 (ja) 2009-12-16
CN1816097B (zh) 2010-05-12
US8189229B2 (en) 2012-05-29
US20060171002A1 (en) 200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6097A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程序
US8164762B2 (en) Intelligent text driven document sizing
CN1271505C (zh) 用于进行图像检索的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945523A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613656A (zh) 文档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924790A (zh)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作业处理方法、打印系统
CN1214614C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记录媒体
CN1678010A (zh) 复合功能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程序
CN1255718C (zh) 一种对存储在移动型记录媒体的作业文件的管理和管理方法
CN1913573A (zh) 用于图像检索的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893520A (zh)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设备控制方法、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624681A (zh)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方法、程序及存储媒体
CN101030125A (zh)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CN1854918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系统
CN101046728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CN1719862A (zh) 图像处理系统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230072A (zh) 图像信息处理装置及图像信息处理方法
CN1691033A (zh) 成像设备、系统,处理、控制任务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804783A (zh)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CN1766762A (zh)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作业处理方法、打印系统
CN1451112A (zh) 来自可移动型存储媒体的图像输出装置
CN1874395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及计算机产品
CN1877514A (zh) 打印系统和方法
CN1885899A (zh) 图像合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1079940A (zh) 多功能外设和包括多个多功能外设的信息获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