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5020B - 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5020B
CN110115020B CN201780080403.3A CN201780080403A CN110115020B CN 110115020 B CN110115020 B CN 110115020B CN 201780080403 A CN201780080403 A CN 201780080403A CN 110115020 B CN110115020 B CN 1101150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ument
image
pair
individua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04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15020A (zh
Inventor
田上裕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115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5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15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5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203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 H04N1/2036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of a plurality of pictures corresponding to a single side of a plurality of media
    • H04N1/2038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of a plurality of pictures corresponding to a single side of a plurality of media lying in the same pla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2Position
    • H04N1/00705Position at a plurality of spaced apart locations, e.g. as a sheet is fed through th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66Storing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69Comparing, e.g. with thres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blanking or otherwise eliminating unwanted parts of pi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2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 H04N1/3873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defined only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ordinate points or parameters, e.g. corners, centre; for trim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原稿读取部(5),其能够一并读取载置于原稿台(162)的多个原稿;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104),其用于选择在相当于原稿台(162)的左深度侧角部(162A)的位置位于最近的部位的原稿(D11、D15)对应的单独图像作为基准原稿图像;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其用于对基准原稿图像(D11、D15)与该基准原稿图像以外的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以及第一成对判定部(106),其实施如下成对判定:将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所述相对位置、与另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所述相对位置最近的所述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一并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的多个原稿的技术。
背景技术
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可一并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的多个原稿,并将其分别作为按照每个原稿独立的单独图像而自动地进行裁切的功能(所谓的多种裁切功能)。
此外,还存在有如下技术:使用这样的功能,使图像读取装置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的多个原稿(例如名片),之后,读取由用户实施了正反倒置的上述多个原稿,通过对正反倒置的原稿的图像的位置与正反倒置前的原稿的图像的位置进行比较,从而实施将位置最近的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的成对判定(例如,参照下述的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07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397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图10为表示多个原稿载置于原稿台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图,多个原稿D1至D3载置于原稿台162。图10(A)表示原稿D1至D3被正反倒置前的状态,图10(B)表示原稿D1至D3被正反倒置后的状态。图中P1至P3表示正反倒置前的原稿D1至D3的位置(中心点),图中P4至P6表示正反倒置后的原稿D1至D3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图10(B)中的虚线所示的矩形表示正反倒置前的原稿D1至D3的载置部位。
在载置于原稿台162的多个原稿D1至D3通过用户而被正反倒置的情况下,如图10(B)所示,有时在与正反倒置前相同的部位未载置有原稿D1至D3,位置P1至P3与位置P4至P6不一致,产生了位置偏移。
在该情况下,如图10(B)所示,与正反倒置后的原稿D1的位置P4和正反倒置前的原稿D1的位置P1的距离L1相比,当与正反倒置前的其他原稿D2的位置P2的距离L2较短时,存在有将错误的图像彼此判定为成对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针对多个原稿分别独立地读取其双面的情况下,可提高对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进行检测的成对判定的精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原稿读取部,其能够一并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的多个原稿;单独图像裁切部,其用于分别根据由所述原稿读取部读取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的面的图像数据以及该原稿被正反倒置的该原稿的另一侧的面的图像数据,来实施对按照每个原稿独立的单独图像进行裁切的加工处理;原稿位置检测部,其用于根据所述两个图像数据对通过所述单独图像裁切部裁切得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进行检测;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基于通过所述原稿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选择在所述图像数据中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位于最近的部位的单独图像作为基准原稿图像;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分别针对该基准原稿图像以外的所述各单独图像,对通过所述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选择出的表示相对于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以及第一成对判定部,其实施如下成对判定:将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所述相对位置、与另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所述相对位置最近的所述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原稿读取部,其能够一并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的多个原稿;单独图像裁切部,其用于分别根据由所述原稿读取部读取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的面的图像数据以及该原稿被正反倒置的该原稿的另一侧的面的图像数据,来实施对按照每个原稿独立的单独图像进行裁切的加工处理;原稿位置检测部,其用于根据所述两个图像数据对通过所述单独图像裁切部裁切得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进行检测;重心检测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基于通过所述原稿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对由该各单独图像构成的集合体的重心进行检测;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分别针对所述各单独图像,对通过所述重心检测部检测到的表示相对于所述重心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以及第二成对判定部,其实施如下成对判定:将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重心的所述相对位置、与另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重心的所述相对位置最近的所述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原稿读取部,其能够一并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的多个原稿;单独图像裁切部,其用于分别根据由所述原稿读取部读取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的面的图像数据以及该原稿被正反倒置的该原稿的另一侧的面的图像数据,来实施对按照每个原稿独立的单独图像进行裁切的加工处理;原稿位置检测部,其用于根据所述两个图像数据对通过所述单独图像裁切部裁切得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进行检测;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基于通过所述原稿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选择在所述图像数据中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位于最近的部位的单独图像作为基准原稿图像;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分别针对该基准原稿图像以外的所述各单独图像,对通过所述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选择出的表示相对于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第一成对判定部,其实施如下成对判定:将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所述相对位置、与另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所述相对位置最近的所述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重心检测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基于通过所述原稿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对由该各单独图像构成的集合体的重心进行检测;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分别针对所述各单独图像,对通过所述重心检测部检测到的表示相对于所述重心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第二成对判定部,其实施如下成对判定:将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重心的所述相对位置、与另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重心的所述相对位置最近的所述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以及有效判定部,将由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以及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同一结果的情况下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有效,将由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以及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不同的结果的情况下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无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针对多个原稿分别独立地读取其双面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对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进行检测的成对判定的精度。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2为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控制单元实施的处理动作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3为表示多个原稿载置于原稿台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图,(A)为表示原稿被正反倒置前的状态,(B)表示原稿被正反倒置后的状态。
图4为表示以正反倒置后的基准原稿图像以及正反倒置前的基准原稿图像为原点,使正反倒置的原稿与正反倒置前的原稿重合的状态的图。
图5为示意性地示出具备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6为表示具备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控制单元实施的处理动作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7为表示多个原稿载置于原稿台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图,(A)为表示原稿被正反倒置前的状态,(B)为表示原稿被正反倒置后的状态。
图8为表示以由多个原稿构成的集合体的重心为原点,使正反倒置后的原稿与正反倒置前的原稿重合的状态的图。
图9为示意性地示出具备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10为表示多个原稿载置于原稿台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图,(A)表示原稿被正反倒置前的状态,(B)表示原稿被正反倒置后的状态。
图11为表示使正反倒置后的原稿与正反倒置前的原稿重合的状态的图。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说明。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为,兼具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以及传真功能那样的多个功能的多功能设备,并且构成为包含:控制单元10、原稿供给部6、原稿读取部5、图像形成部12、图像存储器32、HDD(Hard Disk Drive)92、定影部13、供纸部14、操作部47、以及网络接口部91。
所述原稿供给部6将读取对象的原稿向原稿读取部5供给。该原稿读取部5使用光照射部对从原稿供给部6供给来的原稿或载置于原稿台162(参照图3)的原稿进行照射,通过接收其反射光,从而从原稿读取图像。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2等。此外,原稿读取部5构成为,能够一并读取载置于原稿台162的多个原稿。
所述图像形成部12用于将要印刷的图像的调色剂图像形成于纸张(记录介质)上。图像存储器32为,用于临时性地存储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或者临时性地保存作为图像形成部12的印刷对象的数据的区域。
HDD92为,对通过原稿读取部5而读取的原稿图像等进行存储的大容量的存储装置。定影部13通过热压接将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于纸张。供纸部14具备供纸盒(未图示),拾取并输送供纸盒所收容的纸张。
所述操作部47针对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执行的各种动作以及处理而从操作者接收图像形成动作执行指示、原稿读取动作执行指示等指示。该操作部47具备显示引导操作者进行操作等的显示部473。所述显示部473为触摸面板,操作者能够触摸画面显示的按钮、按键来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
所述网络接口部91实施本地区域内或互联网上的与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20的各种数据的发送/接收。
所述控制单元10构成为包含:处理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Only Memory)、以及专用的硬件电路。处理器例如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MPU(Micro Processing Unit)等。控制单元10具备:控制部100、操作接收部101、单独图像裁切部102、原稿位置检测部103、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104、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以及第一成对判定部106。
所述控制单元10通过与HDD92所存储的控制程序对应的、由所述处理器实施的动作,从而作为控制部100、操作接收部101、单独图像裁切部102、原稿位置检测部103、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104、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以及第一成对判定部106发挥功能。不过,控制部100等也可以不通过与由控制单元10实施的控制程序对应的动作,而由硬件电路构成。以下,只要不特别提及,则在各实施方式中是同样的。
所述控制部100负责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的动作控制。控制部100与原稿供给部6、原稿读取部5、图像形成部12、图像存储器32、HDD92、定影部13、供纸部14、操作部47、以及网络接口部91连接,来实施上述各部的驱动控制等。
所述操作接收部101接收经由操作部47的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
所述单独图像裁切部102分别根据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的面的图像数据以及该原稿被正反倒置的该原稿的另一侧的面的图像数据(以下,将上述双方的图像数据称作两个图像数据),实施对按照每个原稿独立的单独图像进行裁切的加工处理。
所述单独图像裁切部102例如相对于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执行边缘检测处理,从而对边缘图像进行检测。然后,单独图像裁切部102根据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且对所述边缘图像进行检测而得到的图像数据,将作为一个块而四边被边缘图像包围的矩形图像裁切为所述单独图像。
所述原稿位置检测部103对与通过单独图像裁切部102裁切得到的单独图像对应的各单独图像以及各单独图像的位置进行检测。例如,原稿位置检测部103根据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中的所述单独图像的座标位置对所述单独图像的位置进行计算。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位置检测部103对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各单独图像由矩形图像构成,因此将对角线交叉的位置设为中心位置)进行检测,以作为各单独图像的位置。
所述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104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基于通过原稿位置检测部103检测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选择在图像数据中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例如,左深度侧角部)位于最近的部位的单独图像作为基准原稿图像。
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分别针对该基准原稿图像以外的所述各单独图像,对通过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104选择出的表示相对于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
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106实施如下成对判定:将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基准原稿图像的所述相对位置、与另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所述相对位置最近的所述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
接着,基于图2所示的流程图对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单元10实施的处理动作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该处理动作为,在操作接收部101接收到经由操作部47而由用户指示的、载置于原稿台162的原稿的双面读取指示的情况下实施的处理动作。
首先,该控制部100使原稿读取部5读取载置于原稿台162的原稿,将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2(步骤S1)。在此,通过原稿读取部5读取原稿的一侧的面而取得图像数据。
接下来,所述单独图像裁切部102根据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对按照每个原稿独立的单独图像进行裁切,将裁切后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2(步骤S2)。原稿位置检测部103对通过单独图像裁切部102裁切得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所述中心位置)进行检测(步骤S3)。
所述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104基于通过原稿位置检测部103检测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针对步骤S1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选择在相当于原稿台162的左深度侧角部162A(参照图3)的位置位于最近的部位的单独图像作为基准原稿图像(步骤S4)。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针对步骤S1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基于该基准原稿图像以及各单独图像的所述中心位置,对通过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104选择出的相对于该基准原稿图像的、该基准原稿图像以外的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步骤S5)。
例如,如图3(A)所示,在多个原稿D11至D14载置于原稿台162的情况下,通过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104选择在原稿台162的左深度侧角部162A载置于最近的部位的原稿D11对应的单独图像作为基准原稿图像。然后,通过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检测相对于作为基准原稿图像的原稿D11对应的单独图像的、原稿D11至D14对应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即,通过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检测原稿D11对应的单独图像自身相对于原稿D11对应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原稿D12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原稿D11对应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原稿D13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原稿D11对应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原稿D14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原稿D11对应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通过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检测以原稿D11对应的单独图像的中心点(位置P11)为原点的情况下的、原稿D12至D14对应的单独图像的各自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图中P11至P14表示原稿D11至D14的位置(中心点)。
接下来,所述控制部100判断是否通过操作接收部101接收到经由操作部47由用户指示的、相对于载置于原稿台162的原稿的再次的读取指示(步骤S6)。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将该再次的读取指示输入至操作部47前,预先将载置于原稿台162的各原稿正反倒置。
所述控制部100用于在判断为由操作接收部101接收到该指示的情况(步骤S6中为是时)下,使原稿读取部5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将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2(步骤S7)。该指示在原稿D11至D14被用户正反倒置后实施,因此使原稿读取部5读取正反倒置的原稿D11至D14、即原稿D11至D14的另一侧的面。
接下来,与步骤S2以及步骤S3同样地,所述单独图像裁切部102用于根据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对按照每个原稿独立的单独图像进行裁切,将裁切后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2(步骤S8),原稿位置检测部103对通过单独图像裁切部102裁切得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进行检测(步骤S9)。
所述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104基于通过原稿位置检测部103检测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选择步骤S7中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在相当于原稿台162的左深度侧角部162A(参照图3(B))的位置位于最近的部位的单独图像作为基准原稿图像(步骤S10)。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基于该基准原稿图像以及各单独图像的所述中心位置,对步骤S7中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中的、相对于通过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104选择出的基准原稿图像的、该基准原稿图像以外的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步骤S11)。
例如,如图3(B)所示,在多个原稿D15至D18载置于原稿台162的情况下,通过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104选择在原稿台162的左深度侧角部162A位于最近的部位的原稿D15对应的单独图像作为基准原稿图像,通过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检测相对于作为基准原稿图像的原稿D15对应的单独图像的、原稿D15至D18对应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即,通过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检测原稿D15对应的单独图像自身相对于原稿D15对应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原稿D16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原稿D15对应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原稿D17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原稿D15对应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原稿D18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原稿D15对应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通过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检测以原稿D15对应的单独图像的中心点(位置P15)为原点的情况下的原稿D16至D18对应的单独图像的各自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图中P15至P18表示原稿D15至D18的位置(中心点)。
接下来,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106实施如下成对判定:分别根据该一个以及另一个图像数据选择表示步骤S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相对位置、与步骤S7中获得的另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基准原稿图像的相对位置最近的值的单独图像,将该选择出的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步骤S12)。
之后,所述控制部100用于基于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中的判定结果,按照每对将图像存储器32所存储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存储于由用户指定的存储区域,例如HDD92或经由网络接口部91而存储于外部装置20(例如,个人计算机)(步骤S13)。
在此,使用图4对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中实施的成对判定处理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图4为表示在图3(A)以及图3(B)所示的示例中,以正反倒置后的基准原稿图像以及正反倒置前的基准原稿图像为原点,使正反倒置后的原稿对应的单独图像与正反倒置前的原稿对应的单独图像重合的状态的图。
第一判定处理
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106首先用于相对于步骤S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11对应的单独图像实施成对判定。在图3(A)(B)所示的示例中,由于原稿D11对应的单独图像自身为基准原稿图像,因此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对原稿D11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基准原稿图像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以作为“0”。即使在步骤S7中读取而获得的另一个图像数据中,由于原稿D15对应的单独图像自身为基准原稿图像,因此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对原稿D15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基准原稿图像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以作为“0”。因此,第一成对判定部106将相对位置相互为“0”的原稿D11对应的单独图像、与原稿D15对应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
第二判定处理
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106接着用于对步骤S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12对应的单独图像实施成对判定。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从步骤S7中读取而获得的另一个图像数据所包含的各单独图像之中,检测步骤S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12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基准原稿图像的相对位置最近的相对位置被检测到的单独图像。在图3(A)(B)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成对判定部106将作为所述相对位置的值最小的单独图像彼此、即原稿D12对应的单独图像与原稿D16对应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
第三判定处理
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106接着对步骤S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13对应的单独图像实施成对判定。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从步骤S7中读取而获得的另一个图像数据所包含的各单独图像之中,检测步骤S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13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基准原稿图像的相对位置最近的相对位置被检测到的单独图像。在图3(A)(B)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成对判定部106将作为所述相对位置的值最小的单独图像彼此、即原稿D13对应的单独图像与原稿D17对应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
第四判定处理
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106接着对步骤S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14对应的单独图像实施成对判定。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从步骤S7中读取而获得的另一个图像数据所包含的各单独图像之中,检测步骤S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14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基准原稿图像的相对位置最近的相对位置被检测到的单独图像。在图3(A)(B)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成对判定部106将作为所述相对位置的值最小的单独图像彼此、即原稿D14对应的单独图像与原稿D18对应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
或者,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也可以将步骤S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原稿D14对应的单独图像、与步骤S7中读取而获得的另一个图像数据中剩余的原稿D18对应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
根据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可实施如下成对判定:基于基准原稿图像与该基准原稿图像以外的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分别根据所述一个以及另一个图像数据,将相对位置最近的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即,基于用户在原稿台162上将原稿正反倒置的操作的前后不会过度变化的、原稿台162上的原稿位置的关系(将多个原稿中的一个原稿作为基准的情况下的、其它原稿相对于作为该基准的原稿的相对的位置),实施是否是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图像彼此的成对判定,因此该成对判定的精度得以提高。
图5为示意性地示出具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的结构部分标相同附图标记,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基准原稿图像为原点,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以由多个原稿构成的集合体的重心为原点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A例如为兼具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以及传真功能那样的多个功能的多功能设备,并且构成为包含控制单元10A、原稿供给部6、原稿读取部5、图像形成部12、图像存储器32、HDD92、定影部13、供纸部14、操作部47、以及网络接口部91。
所述控制单元10A通过与HDD92所存储的控制程序对应的、由所述处理器实施的动作,从而作为控制部100A、操作接收部101、单独图像裁切部102、原稿位置检测部103、重心检测部107、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108、以及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发挥功能。
所述控制部100A负责图像形成装置1A的整体的动作控制。控制部100A与原稿供给部6、原稿读取部5、图像形成部12、图像存储器32、HDD92、定影部13、供纸部14、操作部47、以及网络接口部91连接,并实施上述各部的驱动控制等。
所述重心检测部107用于针对所述两个图像数据,对通过原稿位置检测部103检测到的由各单独图像构成的集合体的重心进行检测。例如,对利用直线连结通过原稿位置检测部103检测到的各单独图像的所述中心位置而形成的图形的中心点进行检测,以作为所述集合体的重心。
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108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分别针对各单独图像对通过重心检测部107检测到的表示相对于重心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
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如下成对判定:将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重心的所述相对位置与另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重心的所述相对位置最近的所述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
接着,基于图6所示的流程图对具备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A的控制单元10A实施的处理动作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该处理动作为,操作接收部101接收到的经由操作部47由用户指示的、载置于原稿台162的原稿的双面读取指示的情况下实施的处理动作。
首先,所述控制部100A使原稿读取部5读取载置于原稿台162的原稿,将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2(步骤S21)。在此,通过原稿读取部5读取原稿的一侧的面而取得图像数据。
接下来,单独图像裁切部102根据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对按照每个原稿独立的单独图像进行裁切,并将裁切后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2(步骤S22)。原稿位置检测部103对通过单独图像裁切部102裁切得到的单独图像对应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进行检测(步骤S23)。
接下来,重心检测部107对由通过原稿位置检测部103检测到的各单独图像构成的集合体的重心进行检测(步骤S24)。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108对通过重心检测部107检测到的重心G1与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步骤S25)。
例如,如图7(A)所示,在多个原稿D21至D24载置于原稿台162的情况下,通过重心检测部107检测由原稿D21至D24对应的单独图像构成的集合体的重心G1,通过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108检测重心G1与原稿D21至D24对应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通过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108检测以重心G1为原点的情况下的、原稿D21至D24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该重心G1的各自的相对位置。即,通过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108检测原稿D21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重心G1的相对位置、原稿D22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重心G1的相对位置、原稿D23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重心G1的相对位置、原稿D24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重心G1的相对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图中P21至P24表示原稿D21至D24的位置(中心点)。
接下来,控制部100A判断是否通过操作接收部101接收到经由操作部47而由用户指示的、载置于原稿台162的原稿的再次的读取指示(步骤S26)。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将该再次的读取指示输入操作部47前,预先将载置于原稿台162的各原稿正反倒置。
所述控制部100A在判断为通过操作接收部101接收到该指示的情况(步骤S26中为是时)下,使原稿读取部5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将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2(步骤S27)。由于该指示在原稿D21至D24被用户正反倒置后实施,因此使原稿读取部5读取正反倒置的原稿D2至D24、即原稿D21至D24的另一侧的面。
接下来,与步骤S22以及步骤S23同样地,单独图像裁切部102根据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而获得的图像数据,对按照每个原稿独立的单独图像进行裁切,将裁切后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存储器32(步骤S28)。原稿位置检测部103对通过单独图像裁切部102裁切得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进行检测(步骤S29)。
所述重心检测部107基于通过原稿位置检测部103检测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中心位置,对由该各单独图像构成的集合体的重心G2进行检测(步骤S30)。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108对通过重心检测部107检测到的重心G2与该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步骤S31)。
例如,如图7(B)所示,在多个原稿D25至D28载置于原稿台162的情况下,检测由原稿D25至D28对应的单独图像构成的集合体的重心G2,检测重心G2与原稿D25至D28对应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通过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108检测以重心G2为原点的情况下的、原稿D25至D28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该重心G2的各自的相对位置。即,通过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108检测原稿D25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重心G2的相对位置、原稿D26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重心G2的相对位置、原稿D27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重心G2的相对位置、原稿D28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重心G2的相对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图中P25至P28表示原稿D25至D28对应的单独图像的位置(中心点)。
接下来,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如下成对判定:以重心G1为原点且步骤S21中取得的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重心G1的所述相对位置、与以重心G2为原点且步骤S27中取得的另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重心G2的所述相对位置最近的所述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步骤S32)。
之后,所述控制部100A基于第二成对判定部109中的判定结果,按照每对将图像存储器32所存储的单独图像的图像数据,存在于由用户指定的存储区域,例如HDD92或经由网络接口部91而存储于外部装置20(例如,个人计算机)(步骤S33)。
图8为表示以由多个原稿对应的单独图像构成的集合体的重心为原点,正反倒置后的原稿对应的单独图像、与正反倒置前的原稿对应的单独图像重合的状态的图。使用图8对第二成对判定部109中实施的成对判定处理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第一判定处理
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109首先用于对步骤S2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21对应的单独图像实施成对判定。
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109从步骤S27中读取而获得的另一个图像数据所包含的各单独图像之中,检测步骤S2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21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重心G1的相对位置最近的相对位置被检测到的单独图像。在图7(A)(B)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将原稿D21对应的单独图像与原稿D25对应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
第二判定处理
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109接着用于对步骤S2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22对应的单独图像实施成对判定。第二成对判定部109用于从步骤步骤S27中读取而获得的另一个图像数据所包含的各单独图像之中,检测步骤S2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22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重心G1的相对位置最近的相对位置被检测到的单独图像。在图7(A)(B)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将原稿D22对应的单独图像与原稿D26对应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
第三判定处理
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109接着用于对步骤S2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23对应的单独图像实施成对判定。第二成对判定部109用于从步骤S27中读取而获得的另一个图像数据所包含的各单独图像之中,检测步骤S2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23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重心G1的相对位置最近的相对位置被检测到的单独图像。在图7(A)(B)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成对判定部109用于将原稿D23对应的单独图像与原稿D27对应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
第四判定处理
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109接着用于对步骤S2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24对应的单独图像实施成对判定。第二成对判定部109用于从步骤S27中读取而获得的另一个图像数据所包含的各单独图像之中,检测步骤S2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的、原稿D24对应的单独图像相对于重心G1的相对位置最近的相对位置被检测到的单独图像。在图7(A)(B)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成对判定部109用于将原稿D24对应的单独图像与原稿D28对应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
或者,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109也可以针对最后的原稿对应的单独图像,将步骤S21中读取而获得的一个图像数据中原稿D24对应的单独图像、与步骤S27中读取而获得的另一个图像数据中剩余的原稿D28对应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可实施如下成对判定:基于由多个原稿对应的单独图像构成的集合体的重心G1、G2与各单独图像的相对位置,分别根据所述一个以及另一个图像数据,将距重心的距离最近的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即,基于用户在原稿台162上将原稿正反倒置的操作的前后不会过度变化的、原稿台162上的原稿位置(各原稿相对于所述重心的各自的相对的位置)的关系,实施是否是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图像彼此的成对判定,因此该成对判定的精度得以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而能够实施各种变形。例如,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成对判定部106实施基于所述相对的位置关系的成对判定,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基于所述重心的成对判定,但作为进一步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如图9所示,除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以外,还具备作为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重心检测部107、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108、以及第二成对判定部109,而且,也可以采用具备有效判定部110的图像形成装置。控制单元10通过与HDD92所存储的控制程序对应的由所述处理器实施的动作,从而作为控制部100、操作接收部101、单独图像裁切部102、原稿位置检测部103、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104、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105、第一成对判定部106、重心检测部107、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108、第二成对判定部109、以及有效判定部110发挥功能。
然后,所述有效判定部110用于在由第一成对判定部106实施的成对判定与由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同一结果的情况下,将由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以及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有效,在由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以及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不同的结果的情况下,将由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以及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无效。
例如,所述有效判定部110针对多个原稿的单独图像的全部,仅在由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以及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同一结果的情况下,将针对多个原稿的单独图像全部的、由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以及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有效。然后,有效判定部110针对多个原稿的单独图像中的一个,在由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以及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不同的结果的情况下,将还包含针对其它原稿的单独图像全部的、由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以及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的成对判定在内的全部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无效。由此,成对判定的精度进一步得以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有效判定部110还用于针对多个原稿的单独图像中的一个,在由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以及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不同的结果的情况下,即使在针对任意的原稿的单独图像由第一成对判定部106以及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同一结果的情况下,也针对多个原稿的单独图像的全部,将由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有效。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也可以使显示部473显示将由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实施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有效的主旨。
或者,有效判定部110也可以以如下的方式实施有效无效的判定。例如,当使用所述图3(A)(B)所示的示例进行说明时,第一成对判定部106将原稿D11的单独图像以及原稿D15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将原稿D12的单独图像以及原稿D16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将原稿D13的单独图像以及原稿D17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将原稿D14的单独图像以及原稿D18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
在该情况下,在第二成对判定部109将原稿D11的单独图像以及原稿D15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将原稿D12的单独图像以及原稿D16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将原稿D13的单独图像以及原稿D18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将原稿D14的单独图像以及原稿D17的单独图像判定为成对时,有效判定部110将判定结果为同一的原稿D11的单独图像以及原稿D15的单独图像的成对判定、原稿D12的单独图像以及原稿D16的单独图像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有效,针对原稿D13、D14、D17、D18的各单独图像将成对判定判定为无效。由此,能够针对原稿单独地提高成对判定的精度。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图1至图11所示的构成以及处理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主旨并不在于将本发明限定于该构成以及处理。

Claims (4)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原稿读取部,其能够一并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的多个原稿;
单独图像裁切部,其用于对根据由所述原稿读取部读取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的面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以及所述原稿被正反倒置的所述原稿的另一侧的面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中分别包含的多个原稿的每一个,来实施作为一个单独图像进行裁切的加工处理;
原稿位置检测部,其用于根据所述两个图像数据对通过所述单独图像裁切部裁切得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进行检测;
重心检测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基于通过所述原稿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对由所述各单独图像构成的集合体的重心进行检测;
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分别针对所述各单独图像,对通过所述重心检测部检测到的表示相对于所述重心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以及
第二成对判定部,其实施如下成对判定:将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重心的所述相对位置、与另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重心的所述相对位置最近的所述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
2.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原稿读取部,其能够一并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的多个原稿;
单独图像裁切部,其用于对根据由所述原稿读取部读取而获得的、原稿的一侧的面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以及所述原稿被正反倒置的所述原稿的另一侧的面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中分别包含的多个原稿的每一个,来实施作为一个单独图像进行裁切的加工处理;
原稿位置检测部,其用于根据所述两个图像数据对通过所述单独图像裁切部裁切得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进行检测;
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基于通过所述原稿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选择在所述图像数据中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位于最近的部位的单独图像作为基准原稿图像;
第一相对位置检测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分别针对所述基准原稿图像以外的所述各单独图像,对通过所述基准原稿图像选择部选择出的表示相对于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
第一成对判定部,其实施如下成对判定:将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所述相对位置、与另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基准原稿图像的所述相对位置最近的所述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
重心检测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基于通过所述原稿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各单独图像的位置,对由所述各单独图像构成的集合体的重心进行检测;
第二相对位置检测部,其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图像数据中,分别针对所述各单独图像,对通过所述重心检测部检测到的表示相对于所述重心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
第二成对判定部,其实施如下成对判定:将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重心的所述相对位置、与另一个所述图像数据中的距所述重心的所述相对位置最近的所述单独图像彼此,设为构成同一原稿的表背面的成对图像;以及
有效判定部,将由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以及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同一结果的情况下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有效,将由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以及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不同的结果的情况下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无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有效判定部中,
针对多个原稿的单独图像的全部,仅在由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以及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同一结果的情况下,将针对多个原稿的单独图像全部的、由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以及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实施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有效,
针对多个原稿的单独图像中的一个,在由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以及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不同的结果的情况下,将还包含针对其它原稿的单独图像全部的、由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以及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实施的成对判定在内的全部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无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有效判定部中,
在针对多个原稿的单独图像的一部分,由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以及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同一结果的情况下,将针对所述多个原稿的单独图像一部分的、由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以及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实施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有效,
在针对多个原稿的单独图像中的所述一部分以外的单独图像,由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以及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实施的成对判定表示不同的结果的情况下,将针对所述一部分以外的单独图像的、由所述第一成对判定部以及所述第二成对判定部实施的成对判定判定为无效。
CN201780080403.3A 2016-12-28 2017-12-26 图像读取装置 Active CN1101150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6864 2016-12-28
JP2016256864 2016-12-28
PCT/JP2017/046811 WO2018124146A1 (ja) 2016-12-28 2017-12-26 画像読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5020A CN110115020A (zh) 2019-08-09
CN110115020B true CN110115020B (zh) 2021-03-12

Family

ID=62708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0403.3A Active CN110115020B (zh) 2016-12-28 2017-12-26 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1235B2 (zh)
EP (1) EP3565231B1 (zh)
JP (1) JP6711420B2 (zh)
CN (1) CN110115020B (zh)
WO (1) WO20181241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46741A (ja) * 2017-11-07 2022-03-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7155705B2 (ja) * 2018-07-20 2022-10-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WO2020235184A1 (ja) * 2019-05-17 2020-11-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7476557B2 (ja) * 2020-02-14 2024-05-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器、処理実行システム、処理実行方法、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097A (zh) * 2005-01-31 2006-08-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程序
JP2013250725A (ja) * 2012-05-31 2013-12-12 Brother Ind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5056794A (ja) * 2013-09-12 2015-03-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683633A (zh) * 2013-11-28 2015-06-03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和可读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39770A (ja) 2005-05-31 2006-12-14 Canon Inc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113075A (ja) * 2006-10-27 2008-05-15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100211A (ja) * 2007-10-16 2009-05-07 Sharp Corp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JP6074307B2 (ja) * 2013-04-05 2017-02-0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処理装置
JP6807630B2 (ja) * 2016-12-12 2021-01-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複合機、画像読取方法並びに画像読取用プログラム
JP6837347B2 (ja) * 2017-02-15 2021-03-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方法
JP6964486B2 (ja) * 2017-11-02 2021-11-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6913606B2 (ja) * 2017-11-02 2021-08-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6986946B2 (ja) * 2017-12-13 2021-1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JP6991072B2 (ja) * 2018-01-31 2022-0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7155705B2 (ja) * 2018-07-20 2022-10-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097A (zh) * 2005-01-31 2006-08-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以及程序
JP2013250725A (ja) * 2012-05-31 2013-12-12 Brother Ind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5056794A (ja) * 2013-09-12 2015-03-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683633A (zh) * 2013-11-28 2015-06-03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和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45552A1 (en) 2020-05-07
JP6711420B2 (ja) 2020-06-17
CN110115020A (zh) 2019-08-09
US10701235B2 (en) 2020-06-30
EP3565231A1 (en) 2019-11-06
EP3565231A4 (en) 2020-08-19
WO2018124146A1 (ja) 2018-07-05
JPWO2018124146A1 (ja) 2019-10-31
EP3565231B1 (en) 2022-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5020B (zh) 图像读取装置
JP587446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96448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700529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US10757290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being able to simultaneously read and extract image data
JP2009027396A (ja) 印刷装置
JP688511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3259532A (zh) 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及信息处理方法
US9930199B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20130061604A (ko) 화상형성장치, 화상형성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JP2018056783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方法及び画像読取プログラム
JP639457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79492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cessing image data
CN114103494A (zh) 图像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0423261B2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062989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116546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621358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64883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3003994A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23013464A1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35561B2 (ja) 出力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0812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機能設定方法
WO2018135333A1 (ja) 画像読取装置
US20200184290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