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6634A - 缝纫机的开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开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96634A CN1796634A CNA2005101340995A CN200510134099A CN1796634A CN 1796634 A CN1796634 A CN 1796634A CN A2005101340995 A CNA2005101340995 A CN A2005101340995A CN 200510134099 A CN200510134099 A CN 200510134099A CN 1796634 A CN1796634 A CN 17966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er
- rotating shuttle
- projection
- shuttle
- enga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05B27/02—Work-feeding means with feed dogs hav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vement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2—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cilitating seaming; Hem-turning elements; Hemmer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5/00—Needle holders; Needle bars
- D05B55/10—Needle bars for multiple-needle sewing machine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30—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 D05B57/36—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in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s
- D05B57/38—Shuttle drive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02—Mechanical drive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30—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缝纫机的开启器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左右一对卡合爪(13、14)和驱动机构,所述一对卡合爪以与旋梭轴(3a、4a)的旋转连动摆动的方式被驱动,以规定的旋转相位与各卡合突起(5b、6b)卡合,使中旋梭(5、6)向与外旋梭(3、4)相反方向旋转,从而使所述突起与缝纫机主体分离,所述驱动机构使右侧的卡合爪(14)与卡合突起(6b)的卡合滞后于左侧的卡合爪(13)。这样,在左右两个水平旋梭中,即使在面线环通过中旋梭突起与针板突起之间的旋转相位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面线环从中旋梭突起与针板突起之间顺利通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双针送针机构的缝纫机的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上述的缝纫机中,由一对缝纫机机针把面线插通到针板的下方,由被配置在针板下方的一对水平旋梭将面线与底线缠绕,由此来进行缝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水平旋梭通过捕捉穿通了缝纫机机针的面线,形成面线环,并且使底线穿过面线环,来实现线的缠绕功能。
如图6、7所示,水平旋梭具有左右外旋梭3、4;和在外旋梭3、4的内部被上下分离支撑的中旋梭5、6。在外旋梭3、4的底部,设有垂直配置的旋梭轴3a、4a。外旋梭3、4以旋梭轴3a、4a为中心被旋转驱动。外旋梭3、4通过公知的连动机构与缝纫机机针(未图示)的上下运动连动旋转,外旋梭3、4的旋转周期是缝纫机机针的上下运动的周期的2倍。
在外旋梭3、4的外周部上,朝向外侧并且朝向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突出设置捕捉面线的梭尖3c、4c。梭尖3c、4c通过钩拉来捕捉被抻拉在缝纫机机针(未图示)的前端与针板上部的缝制物(布)(未图示)之间的面线,并且在外旋梭3、4旋转的同时抻拉面线,由此来形成面线环15、16。
中旋梭5、6在内部收纳有供给底线的梭芯(未图示)。在中旋梭5、6的外周部上,设有与外旋梭3、4的内周面嵌合的环状嵌合部(未图示),以使中旋梭5、6在其下部从外旋梭3、4浮起的状态下能够进行旋转。在嵌合部的一部分上,设有使面线穿通到中旋梭的下方的缺口(未图示)。
在中旋梭5、6的上部,设有朝向半径方向外侧的中旋梭突起5a、6a。中旋梭突起5a、6a带有间隙地插在从针板1的下面朝向下方突出设置的2个针板突起(上游侧突起1a、下游侧突起1b)之间。针板突起位于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旋梭5、6由于随着外旋梭3、4的旋转而受到旋转力,所以,中旋梭突起5a、5b形成与下游侧突起1b抵接的状态。因此,中旋梭5、6不会随着外旋梭3、4旋转。
另外,在中旋梭5、6上部的、在旋转方向上的中旋梭突起5a、5b的上游侧,设有与后述的卡合爪13、14卡合的卡合突起5b、6b。
当使中旋梭5、6不旋转,而使外旋梭3、4旋转时,首先,使梭尖3c、4c捕捉面线,形成面线环15、16。此时,梭尖上侧(布侧)的面线被导入外旋梭的内侧,下侧(机针侧)的面线被导出到外侧。并且,当使外旋梭旋转时,比梭尖更靠近布侧的面线(未图示)从嵌合部的缺口被导入中旋梭的下侧。
并且,当使外旋梭3、4旋转时,比梭尖3c、4c更靠近布侧的面线通过缺口穿通到中旋梭的下方,并且,比梭尖3c、4c更靠近机针侧的面线沿着外旋梭3、4的外周移动,通过外旋梭3、4和中旋梭5、6的上部。此时,如果中旋梭突起5a、6a与下游侧突起1b、1b持续抵接,则由于机针侧的面线难于通过中旋梭突起5a、6a与下游侧突起1b、1b之间,所以利用后述的开启器在外旋梭3、4的规定的旋转相位将中旋梭突起5a、6a与下游侧突起1b、1b分离。
当机针侧的面线在外旋梭3、4的直径以上,且进一步使外旋梭3、4旋转时,面线环15、16从梭尖3c、4c脱离。于是,中旋梭5、6从通过中旋梭5、6下部的布侧的面线与通过中旋梭5、6上部的机针侧的面线之间通过,从中旋梭5、6供给的底线与面线形成缠绕。
当进一步使外旋梭3、4旋转时,面线环再一次被梭尖3c、4c捕捉。通过反复以上的动作,使面线与底线形成缠绕来进行缝制。
开启器由:开启器臂7、8;连接臂11、12;和卡合爪13、14构成。开启器臂7、8的基端被转动自如地安装在缝纫机主体上所设置的开启器轴9、10上。另外,在开启器臂7、8的中间部设有与连接臂11、12的一端连接的连接轴7a、8a。另外,在开启器臂7、8的前端,固定有卡合爪13、14。卡合爪13、14卡合在中旋梭5、6的卡合突起5b、6b上。由于卡合爪13、14由通过了被设置在基部的长孔(未图示)的固定螺钉7b、8b固定在开启器臂7、8上,所以可进行位置的微调整。
连接臂11、12的另一端与和旋梭轴3a、4a一体设置的偏心凸轮3b、4b连接。当旋梭轴3a、4a旋转时,连接臂11、12在偏心凸轮3b、4b的作用下进行环行运动,使开启器臂7、8以开启器轴9、10为支点进行摇摆运动。
在开启器臂7、8进行摇摆运动时,卡合爪13、14进行与卡合突起5b、6b的卡合或分离的动作。当卡合爪13、14卡合在卡合突起5b、6b上时,中旋梭5、6由于向与外旋梭3、4相反的方向旋转,所以,中旋梭突起5a、6a与下游侧突起1b、1b分离,可形成使面线通过的间隙。
此外,在面线环15、16脱离了梭尖的抻拉时,面线需要通过卡合爪13、14与卡合突起5b、6b之间。此时,卡合爪13、14与卡合突起5b、6b分离,中旋梭突起5a、6a与下游侧突起1b、1b抵接。在开启器控制下的中旋梭突起5a、6a与下游侧突起1b、1b的开闭以及卡合爪13、14与卡合突起5b、6b的开闭时刻(旋转相位),由偏心凸轮3b、4b和开启器轴9、10、连接轴7a、8a等的配置关系所决定,由此可实现沿着外旋梭3、4外周的面线环15、16的顺利的移动。
在针板1的缝纫机机针插通的部分上,设有把被缝制的布向一个方向输送的送布牙2。送布牙2具有使缝纫机机针插通的针孔2a,并且使上面形成剖面锯齿状,以增加与布接触时的摩擦力。
送布牙2由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在使上面从针板1的上面向上突出的状态下,向送布方向前进,然后在使上面下降到比针板1的上面低的状态下,向送布方向的相反方向后退,通过反复进行上述的动作来进行布的输送。
送布牙2的驱动装置,其运动周期与缝纫机机针的周期同步,在缝纫机机针插通在针孔2a中的状态下,即,在缝纫机机针刺入布中的状态下,与送布牙2一同向送布方向前进,在缝纫机机针从针孔中拔出,升高到高于布的状态下,与送布牙2一同后退。
此外,图6~图7的上方向是输送布的前方向,在两图中表示送布牙2在输送布的前进状态下的变位。
通过在缝纫机机针刺入布中的状态下与送布牙2一同进行送布,即使是厚重的布或多层重叠的布,也可以可靠地进行送布。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74120号公报
但是,在双针平缝送针缝纫机的情况下,沿着外旋梭外周移动的面线的起点虽然是在缝纫机机针以及针孔的位置,但在送布时该起点向送布方向移动。因此,在左右水平旋梭被点对称配置的双针平缝送针缝纫机中,面线通过中旋梭突起与针板突起间的间隙时的旋转相位存在偏差。
例如,在图6中,左侧的水平旋梭的面线环15通过中旋梭突起5a与下游侧突起1b间的间隙时的旋转相位,在右侧的水平旋梭上,面线环16仍然在下游侧突起1b的下方,还未到达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间的间隙中。进一步使外旋梭3、4旋转,在右侧的面线环16到达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间的间隙时,如图7所示,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间的间隙变窄,使面线环16的通过变得困难。
虽然也可以考虑通过偏移偏心凸轮3b、4b的旋转相位来偏移开启器进行动作的旋转相位,但由于需要制作新的水平旋梭并使用左右不同的部件,所以将会导致成本的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开启装置,通过使用该开启装置,不需要制作新的水平旋梭,而使用以往的水平旋梭,在左右的水平旋梭中,即使在面线环通过中旋梭突起与针板突起间的间隙时的旋转相位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使面线环在中旋梭突起与针板突起之间顺利通过。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之1的缝纫机的开启器装置如图1~图5所示,包括左右一对水平旋梭和一对卡合部件(卡合爪13、14),所述一对水平旋梭相对送布方向(图中的箭头f)被配置在左右两侧,并进行同步旋转,并且具有外旋梭3、4以及在外周部设有限制旋转的突起(中旋梭突起5a、6a)的中旋梭5、6,所述一对卡合部件以与旋梭轴3a、4a的旋转连动地进行摆动的方式而被驱动,并以规定的旋转相位,通过与各个中旋梭(卡合突起5b、6b)卡合使中旋梭5、6向与外旋梭3、4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使所述突起与缝纫机主体分离,其特征在于,具有驱动两个卡合部件(卡合爪13、14)的驱动机构,以使送布方向右侧的卡合部件(卡合爪14)与中旋梭(卡合突起6b)的卡合滞后于左侧的卡合部件(卡合爪13)。
如果在缝纫机机针插通在针孔内的状态下,使送布牙前进向前方输送缝制物,则在左侧的水平旋梭中,面线通过突起与缝纫机主体间的间隙的旋转相位超前,在右侧的水平旋梭中,面线通过突起与缝纫机主体间的间隙的旋转相位滞后,但如果采用本发明之1,则由于通过驱动,使右侧的卡合部件与中旋梭的卡合的旋转相位滞后于左侧的卡合部件,所以,在右侧水平旋梭中的突起与缝纫机主体分离时的旋转相位滞后于左侧水平旋梭,从而能够使面线环从突起与缝纫机主体间的间隙中顺利地通过。
本发明之2是基于本发明之1的缝纫机的开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由开启器臂7、8和连接臂11、12构成,所述开启器臂7、8通过与旋梭轴3a、4a分离设置的开启器轴9、10被固定在缝纫机主体上,在与开启器轴9、10分离的位置上具有连接轴7a、8a,并且在端部具有所述卡合部件(卡合爪13、14),所述连接臂11、12其两端部与设置在旋梭轴3a、4a外周部上的偏心凸轮3b、4b和连接轴7a、8a连接,与旋梭轴3a、4a的旋转连动地使开启器臂7、8摆动,与左侧连接轴7a相比较,右侧连接轴8a被配置在外旋梭4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
根据本发明之2,由于在左右各自的水平旋梭中,在旋梭轴的中心、连接轴的中心和偏心凸轮的中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时,摆动的卡合部件的变位为最大,所以,通过与左侧连接轴相比而把右侧连接轴配置在外旋梭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从而可以使右侧水平旋梭中的突起与缝纫机主体分离时的旋转相位滞后于左侧的水平旋梭。
本发明之3是基于本发明之2的缝纫机的开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如图1或图2所示,与左侧的开启器轴9相比较,右侧的开启器轴10被配置在外旋梭4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
根据本发明之3,通过把右侧的开启器轴配置在外旋梭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可将连接轴配置在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从而可在左右使用相同尺寸的开启器臂。
本发明之4是基于本发明之2的缝纫机的开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如图4所示,与左侧的开启器臂7相比较,右侧的开启器臂8仅延长了其连接轴8a的相对旋梭轴4a被配置在外旋梭4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之4,通过使右侧的开启器臂比左侧的开启器臂长,可以在将开启器轴在缝纫机主体上的配置位置维持在与以往相同的位置上,将右侧的连接轴配置在外旋梭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从而不需要变更缝纫机主体的设计。
本发明之5是基于本发明之2至4中任意一项发明的缝纫机的开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如图5所示,对于所述开启器轴9、10和/或连接轴7a、8a,使用偏心轴。
根据本发明之5,通过对在开启器轴和/或连接轴中所使用的偏心轴进行微调整,可通过对偏心轴角度的微调整将开启器轴和/或连接轴向下游移动。另外,可对应线的粗细和缝制的间距,对使突起与缝纫机主体之间以及中旋梭与卡合部件之间分离的旋转相位、和间隙的间隔进行微调整。
根据本发明,由于右侧水平旋梭的中的突起与缝纫机主体分离的旋转相位滞后于左侧水平旋梭,所以,可对应面线环通过突起与缝纫机主体之间时的旋转相位,使突起与缝纫机主体分离,从而能够使面线环从突起与缝纫机主体间的间隙中顺利通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双针平缝送针缝纫机的左右一对水平旋梭与针板以及送布牙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双针平缝送针缝纫机的左右一对水平旋梭与针板以及送布牙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开启器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开启器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开启器俯视图。
图6是表示以往的双针平缝送针缝纫机的左右一对水平旋梭与针板以及送布牙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7是以往的双针平缝送针缝纫机的左右一对水平旋梭与针板以及送布牙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中:1b-下游侧突起;2-送布牙;2a-针孔;3、4-外旋梭;3a、4a-旋梭轴;3b、4b-偏心凸轮;5、6-中旋梭;5a、5a-中旋梭突起;5b、6b-卡合突起;7、8-开启器臂;7a、8a-连接轴;9、10-开启器轴;11、12-连接臂;13、14-卡合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双针平缝送针缝纫机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对于与以往结构相同的构成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本文中左右方向是相对送布方向(图中的箭头f)的左右方向。
图1和图2是表示双针平缝送针缝纫机的左右一对水平旋梭与针板1以及送布牙2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另外,在图1、图2中,箭头f所示的图面上方向是送布的前方向。在图1、图2中,送布牙2向送布方向(前方向)变位。
即,针孔2a从左侧的下游侧突起1b向分离的方向变位,并且向接近右侧下游侧突起1b的方向变位。因此,面线环15、16通过中旋梭突起5a、6a与下游侧突起1b、1b之间的旋转相位在左侧超前,在右侧滞后。例如,在某个相位上,如图1所示,在左侧的水平旋梭中,面线环15正在通过中旋梭突起5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时,在右侧的水平旋梭中,面线环16还位于下游侧突起1b的下部。
在本实施例中,在右侧的水平旋梭中,改变开启器的配置,以使扩张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间的间隙的旋转相位滞后于左侧的水平旋梭,在面线环16通过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时的旋转相位,扩张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间的间隙。
即,如图3所示,在右侧的水平旋梭中,开启器轴10的位置,与左侧的水平旋梭相比,向外旋梭4的旋转方向的下游方向,以旋梭轴4a为中心仅移动了θA角度。另外,在图3中,用虚线表示以往的开启器。
由于开启器轴10与连接轴8a的距离未发生变化,所以连接轴8a也向外旋梭4的旋转方向的下游方向,以旋梭轴4a为中心仅移动了θB角度。因此,卡合爪14也发生了向外旋梭4的旋转方向的下游方向的大的移动,但可通过设置在卡合爪14上的长孔(未图示)和固定螺钉8b进行前端位置的调整。
卡合爪14前端的变位量在旋梭轴4a、偏心凸轮4b以及连接轴8a的中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时为最大。即,偏心凸轮4b的中心位于旋梭轴4a的中心和连接轴8a的中心之间时,卡合爪14的前端向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变位最大,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的开度最大。另一方面,卡合爪14与卡合突起6b之间闭合。另外,在偏心凸轮4b的中心相对旋梭轴4a的中心位于连接轴8a中心的相反侧时,卡合爪14的前端向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变位最大,使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闭合,使卡合爪14与卡合突起6b之间的开度最大。由上述的结构构成了驱动两个卡合部件(卡合爪13、14)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使送布方向右侧的卡合部件(卡合爪14)滞后于左侧的卡合部件(卡合爪13)而与中旋梭(卡合突起6b)卡合。
因此,当连接轴8a的位置以旋梭轴4a为中心向下游方向仅移动了θB角时,相应地使在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以及卡合爪14与卡合突起6b之间开闭的旋转相位滞后。
这样,如图2所示,在旋转相位相对提前的左侧水平旋梭中即使中旋梭突起3a与下游侧突起1b间为闭合状态时,在右侧水平旋梭中,中旋梭突起4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也被稍稍地扩张,可以使面线环16从该间隙中通过。
这里,如果把送布牙2的最大变位设为d、把外旋梭的半径设为r,则使面线环15、16从中旋梭突起5a、6a与下游侧突起1b、1b之间的间隙中通过的旋转相位,在左侧水平旋梭中仅提前约d/r(rad),在右侧水平旋梭中仅滞后约d/r(rad)。因此,如果只考虑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的间隙为最大时的旋转相位,则优选θB≈2d/r(rad)。
但是,如果增大θB使扩张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间隙的旋转相位滞后,则相应地使卡合爪14从卡合突起6b分离时的旋转相位滞后,可能导致面线环16被卡在卡合爪14与卡合突起6b之间。因此,优选θB尽量小。
也就是要求θB为满足以下条件的值,即:在面线环16通过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的旋转相位中,张开使面线环16通过的充分的间隙,并且在面线环16通过卡合爪14与卡合突起6b之间的间隙的旋转相位中,张开使面线环16通过卡合爪14与卡合突起6b之间间隙的充分的间隙。例如,如果外旋梭4的半径为18mm左右,送布牙2的最大变位量为5mm左右,则优选θB为10°左右。
图4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在图4中,不改变开启器轴10的位置,而延长开启器臂8的位于开启器轴10与连接轴8a之间的部分。这样,可将连接轴8a向下游方向仅移动θB角,使开闭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以及开闭卡合爪14与卡合突起6b之间的旋转相位滞后,由此可获得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在图5中,把开启器轴10和连接轴8a做成偏心轴,通过对偏心轴的角度进行微调整,可使开启器轴10或连接轴8a向下游方向移动。这样,可使开闭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以及开闭卡合爪14与卡合突起6b之间的旋转相位滞后,由此可获得与第1、第2实施例同样的效果。另外,可以根据面线和底线的粗细以及缝制间距,对开闭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以及开闭卡合爪14与卡合突起6b之间的旋转相位,和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以及卡合爪14与卡合突起6b之间的最大间隔进行微调整。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例中,是使扩张右侧水平旋梭中的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间隙的旋转相位滞后于左侧水平旋梭,但也可以通过在左侧水平旋梭中使扩张中旋梭突起5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间隙的旋转相位提前于右侧水平旋梭,来相对地使扩张右侧水平旋梭中的中旋梭突起6a与下游侧突起1b之间的间隙的旋转相位滞后。另外,对于卡合爪13、14以及卡合突起5b、6b的形状等其它具体的详细结构可进行适宜的变更。
Claims (5)
1.一种缝纫机的开启器装置,包括左右一对水平旋梭和一对卡合部件,
所述一对水平旋梭相对送布方向被配置在左右两侧,并进行同步旋转,并且具有外旋梭以及在外周部设有限制旋转的突起的中旋梭,
所述一对卡合部件以与旋梭轴的旋转连动地而进行摆动的方式被驱动,并以规定的旋转相位,通过与各个中旋梭卡合使中旋梭向与外旋梭相反的方向旋转,使所述突起与缝纫机主体分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纫机的开启器装置具有驱动两个卡合部件的驱动机构,以使送布方向右侧的卡合部件与中旋梭的卡合,并滞后于左侧的卡合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开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由开启器臂和连接臂构成,
所述开启器臂通过与旋梭轴分离设置的开启器轴而被固定在缝纫机主体上,在与开启器轴分离的位置上具有连接轴,并且在端部上具有所述卡合部件,
所述连接臂在两端部与设置在旋梭轴外周部上的偏心凸轮和连接轴连接,且与旋梭轴的旋转连动地使开启器臂摆动,
与左侧的连接轴相比较,右侧的连接轴被配置在外旋梭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开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左侧的开启器轴相比较,右侧的开启器轴被配置在外旋梭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开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左侧的开启器臂相比较,右侧的开启器臂仅延长了其连接轴的相对旋梭轴被配置在外旋梭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开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开启器轴和/或连接轴,使用偏心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379135A JP4471831B2 (ja) | 2004-12-28 | 2004-12-28 | ミシンのオープナー機構 |
JP2004379135 | 2004-12-28 | ||
JP2004-379135 | 2004-12-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96634A true CN1796634A (zh) | 2006-07-05 |
CN1796634B CN1796634B (zh) | 2011-06-22 |
Family
ID=36734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1340995A Active CN1796634B (zh) | 2004-12-28 | 2005-12-26 | 缝纫机的开启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471831B2 (zh) |
KR (1) | KR101235243B1 (zh) |
CN (1) | CN1796634B (zh) |
TW (1) | TW20063611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5720B (zh) * | 2009-03-24 | 2012-10-24 | 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梭壳开启器 |
CN101550642B (zh) * | 2008-04-02 | 2012-11-14 | Juki株式会社 | 水平釜机构 |
CN103469504A (zh) * | 2013-08-20 | 2013-12-25 | 吕荣淦 | 双针罗拉车旋梭轴套管改为偏心套管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66425A (en) * | 1955-06-14 | 1958-12-30 | Union Special Machine Co |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s |
DE3632208C2 (de) * | 1985-09-26 | 1995-03-23 | Juki Kk | Zweinadel-Steppmaschine |
KR20000035615A (ko) * | 1998-11-24 | 2000-06-26 | 야마오카 다께오 | 재봉기 |
JP2002355472A (ja) * | 2001-05-31 | 2002-12-10 | Juki Corp | 下糸糸巻き装置および下糸糸巻き量制御装置 |
CN2501894Y (zh) * | 2001-09-19 | 2002-07-24 | 徐俊刚 | 多针缝纫机 |
-
2004
- 2004-12-28 JP JP2004379135A patent/JP4471831B2/ja active Active
-
2005
- 2005-12-09 TW TW094143596A patent/TW200636110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12-26 CN CN2005101340995A patent/CN1796634B/zh active Active
- 2005-12-27 KR KR1020050130419A patent/KR10123524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50642B (zh) * | 2008-04-02 | 2012-11-14 | Juki株式会社 | 水平釜机构 |
CN101845720B (zh) * | 2009-03-24 | 2012-10-24 | 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梭壳开启器 |
CN103469504A (zh) * | 2013-08-20 | 2013-12-25 | 吕荣淦 | 双针罗拉车旋梭轴套管改为偏心套管装置 |
CN103469504B (zh) * | 2013-08-20 | 2015-09-16 | 吕荣淦 | 双针罗拉车旋梭轴套管改为偏心套管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6181176A (ja) | 2006-07-13 |
TWI360595B (zh) | 2012-03-21 |
TW200636110A (en) | 2006-10-16 |
JP4471831B2 (ja) | 2010-06-02 |
KR101235243B1 (ko) | 2013-02-20 |
KR20060076708A (ko) | 2006-07-04 |
CN1796634B (zh) | 2011-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06063B (zh) | 縫紉機 | |
JP2008104718A (ja) | ミシンの送り機構 | |
CN1796634A (zh) | 缝纫机的开启装置 | |
CN1824872A (zh) | 缝纫机 | |
CN1053939C (zh) | 缝纫机 | |
CN1023332C (zh) | 钩编织带机中的复合针的控制装置 | |
CN108950915B (zh) | 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上的针杆和压脚驱动装置 | |
CN1594701A (zh) | 缝纫机 | |
CN1113121C (zh) | 缝纫机的缝制部旋转装置 | |
CN1357065A (zh) | 完全旋转式钩针 | |
CN1924142A (zh) | 圆头锁眼缝纫机 | |
CN1955355A (zh) | 双针缝纫机 | |
CN1256476C (zh) | 双线锁缝缝纫机 | |
CN1904180A (zh) |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 |
CN100347371C (zh) | 用于形成单线链式缝合的端部结头的方法和装置 | |
CN1540054A (zh) | 机针送料缝纫机 | |
CN102433694A (zh) | 一种三针锁式线迹平缝机的传动机构 | |
CN1121523C (zh) | 循环缝纫机 | |
CN1266115A (zh) | 缝纫机 | |
CN1292115C (zh) | 编织无缝圆筒织物的方法和针织机 | |
CN1600933A (zh) | 缝纫机的挑线杆装置 | |
CN2871580Y (zh) | 缝纫机用单针平车机械拖布辘 | |
CN1517468A (zh) | 缝纫机 | |
US836250A (en) | Two-needle sewing-machine. | |
WO2009084193A1 (ja) | 横編機の端糸処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