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4180A -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4180A
CN1904180A CN 200610108054 CN200610108054A CN1904180A CN 1904180 A CN1904180 A CN 1904180A CN 200610108054 CN200610108054 CN 200610108054 CN 200610108054 A CN200610108054 A CN 200610108054A CN 1904180 A CN1904180 A CN 1904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art
cloth
block
pawl
movab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0805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4180B (zh
Inventor
椎名隆行
坂本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04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4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04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41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顺利地使挡块从导向部向另一导向部移动的送布装置。送布装置(1)通过使与可左右转动且可前后移动的可动体(18)连接的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下降,把布夹在布载置部(16)与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间,通过可动体(18)的前后移动和左右转动搬送布。摆臂(31)通过前后送布凸轮体(6)的旋转绕固定轴(11)转动,摆臂(32)通过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体(36)的旋转绕固定轴(35)转动,与可动体(18)连接的切换臂(21)可绕转动轴(25)转动,在切换臂(21)的端部设有挡块(22),通过旋转切换臂(21),挡块(22)选择性地与第一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部(34)配合。在第一、第二导向部上分别设有爪(101、102)。

Description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布向前后左右搬送的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例如形成扣眼的缝纫机中,设有为了对应扣眼来移动线迹、进行左右送布和前后送布的送布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该送布装置将驱动体设置成可左右转动并且设置成可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在驱动体的前端部设有纽扣载置部。通过使驱动体的后端部左右摆动,能够使被载置于纽扣载置部的布或纽扣左右移动,并且通过使驱动体前后移动,能够使布或纽扣前后移动。
在该送布装置中,为了将电机等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驱动体的左右转动,设有左右送布凸轮槽,并且,为了将电机等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驱动体的前后运动,设有前后送布凸轮槽。另外,为了实现驱动体的前后运动的多样化,设有多个前后送布凸轮槽。而且,只要从多个前后送布凸轮槽中选择一个,即可按照该选择了的前后送布凸轮槽使驱动体前后运动,并且如果切换到其他的前后送布凸轮槽,则可按照该切换了的前后送布凸轮槽,使驱动体前后运动。
前后送布凸轮槽的切换如下所述。即,在驱动体上设有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的切换杆,在该切换杆上设有挡块。另一方面,在前后送布凸轮槽内插入各个摆臂的端部,各个摆臂上都设有沿着挡块的切换杆的转动轨迹的圆弧状的导向部。另外,在双方的前后送布凸轮的各自的凸轮槽内,设有使双方的导向部沿着切换杆的轨迹整齐排列的原点槽,以使在通过切换杆的操作使挡块在双方的导向部之间移动时,双方的导向部的位置与挡块的移动轨迹一致,在缝制结束后的停止时,前后送布凸轮停止在摆臂的端部与该原点槽嵌合的状态。而且,操作者在缝制结束后的停止时,如果手动操作切换杆,则使挡块与多个摆臂的导向部中的任意一个配合,与其他的导向部不配合,因此,驱动体按照与该配合了的导向部对应的前后送布凸轮槽前后运动。在希望使驱动体按照其他的前后送布凸轮槽前后运动的情况下,如果以手动操作切换杆,则能够使挡块从该嵌合了的导向部转移到其他的导向部,并可使挡块与其他导向部配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995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79668号公报
但是,这些摆臂和导向部相互分离,以使多个摆臂和导向部不会碰到。而且在对切换杆作用有负荷、通过切换杆将挡块从某一导向部转移到其他导向部的情况下,由于对切换杆作用的负荷,挡块会发生偏移,被卡在这些导向部的间隙之间,由此而导致不能把挡块从某一导向部顺利地转移到其他的导向部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把挡块从导向部顺利地转移到其他导向部的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送布装置,其具有:
布载置部,其被设置于能够左右转动且能够前后移动的可动体;
布压脚部,其与所述可动体连接并能够上下转动,并且通过下降在与所述布载置部之间夹持布;
第一导向部,其通过第一凸轮体的旋转,以轴为中心转动;
第二导向部,其被设置在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离的位置,通过第二凸轮体的旋转,以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轴平行的轴为中心转动;
切换臂,其通过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轴平行的转动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可动体连接;和
挡块,其被设置于所述切换臂,通过所述切换臂相对于所述可动体的转动,以圆弧状的移动轨迹移动,并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选择性地配合,
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形成为沿着所述挡块的移动轨迹的圆弧状,
通过所述切换臂的转动,经由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或所述第二导向部选择性配合的挡块,使所述可动体移动,由此在左右或前后的至少一方、使被夹在所述布载置部与所述布压脚部之间的布移动,
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第一爪,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之间,从所述第一导向部朝向所述第二导向部延伸出;和
第二爪,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之间,从所述第二导向部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部延伸出,
从所述切换臂的轴方向观察,所述第一爪与所述第二爪相互交叉。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在通过切换臂的运动使挡块从第一导向部向第二导向部移动、或其反向的移动时,挡块从第一导向部或第二导向部脱离,挡块到达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之间,挡块与第一爪和第二爪配合。因此,挡块不会被卡在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的间隙内,从而顺利地进行使挡块从第一导向部向第二导向部的移动,或其反向的移动。
另外,由于从切换臂的轴方向观察,两个爪相互交叉,所以这些爪不会相互卡锁,不会使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的转动相互干扰。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特征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送布装置中,所述挡块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由于挡块的长度小于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之间的间隔,所以在挡块从第一导向部向第二导向部移动,或其反向地移动时,挡块暂时从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双方分离,挡块即使从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双方分离,挡块也与第一爪和第二爪配合。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使挡块从第一导向部向第二导向部的移动,或其反向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利用第一爪和第二爪,可防止挡块被卡在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之间的间隙之间,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使挡块从第一导向部向第二导向部的移动,或其反向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301的侧视图;
图2是缝纫机301的立体图;
图3是设置于缝纫机301的送布装置1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与图3不同的角度表示的送布装置1的立体图;
图5是从斜上方表示了送布装置1的后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送布装置1的后部的概略俯视图;
图7是从斜上方表示了送布装置1的后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从斜上方表示了送布装置1的后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中:
1-送布装置;6-前后送布凸轮体(第一凸轮体);16-布载置部;18-可动体;21-前后送布切换臂;22-挡块;33-第一导向部;34-第二导向部;101、102-爪;36-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体(第二凸轮体);307-纽扣保持兼布压脚(布压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钉扣缝纫机301具备:底板部302、设在底板部302的后端部的基台200、立起设置在基台200上的纵机身部303、和从纵机身部303的上部与底板部302大致平行地向前方延伸出的机头部304。在机头部304的前端部,设有由电机驱动而进行上下运动的针杆305,在针杆305的下端,安装有机针306。
应用了本发明的送布装置1被设置在从基台200到底板部302的区域。以下,对送布装置1进行具体说明。
在图1~图4中,在针杆305的下方的底板部302的上面配置有布载置部16。该布载置部16被安装在可动体18的前端部。可动体18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可动体18的前后中间部连接有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该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是以其前端部保持纽扣的部件。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能够以与可动体18的连接部为中心上下转动,并利用弹簧对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的前端部向下方施力。而且,在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的上部设有钩308,该钩308钩在压脚提升机构309的钩310上,在缝制以外时,总是维持由压脚提升机构309使钩310上升的状态,由此,使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的前端部抵抗弹簧的弹力而上升。另一方面,如果用户等踏下未图示的操作踏板开始进行缝制,则压脚提升机构309使钩310下降,并利用弹簧使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的前端部下降。
在把布载置在布载置部16上的状态下,如果利用弹簧对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的前端部向下方施力,则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的前端部接近布载置部16,把布夹在这两者之间。
如图2~图4所示,在可动体18的前后中间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长的长孔17,在该长孔17内插入方形挡块20a,方形挡块20a能够沿着长孔17前后滑动,方形挡块20a利用未图示的分段螺钉被枢轴支承在基台200上。可动体18能够以该分段螺钉为中心转动,并且,通过方形挡块20a和长孔17能够前后移动。
如图3、图4、图6所示,在可动体18的长孔17的后方,通过上下方向的转动轴25连接连杆24的左端部,连杆24能够以转动轴25为中心相对可动体18旋转。连杆24的右端部通过上下方向的轴27与基台200的上面连接,连杆24能够以轴27为中心相对基台200旋转。由该连杆24将转动轴25的轨道限制在以轴27为中心的前后方向的圆弧上。
如图4、图6所示,在转动轴25后方的可动体18的后端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长的长孔19。连杆201重叠在可动体18的后端部的上面,设在连杆201的前端部的上下方向的轴61通过方形挡块被插入长孔19,轴61能够沿着长孔19相对可动体18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连杆201的后端部被安装在基台200的上面,并能够绕上下方向的固定轴203旋转。
如图6、图7所示,在基台200的下方,配置有凸轮轴2和凸轮体4、6、36。凸轮轴2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能够围绕其轴心旋转。在凸轮轴2上,相互平行地固定有圆盘状的前后送布凸轮体6(第一凸轮体)、左右送布凸轮体4、以及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体36(第二凸轮体),这些凸轮体4、6、36能够与凸轮轴2一体地旋转。另外,在图6中,为了易于观察附图,省略了基台200的图示。
在前后送布凸轮体6的周面上形成有波纹状的前后送布凸轮槽5,在左右送布凸轮体4的周面上形成有波纹状的左右送布凸轮槽3,在前后-左右共用凸轮体36的周面上形成有波纹状的前后-左右共用凸轮槽37。这些凸轮槽3、5、37围绕凸轮轴2周围的一周而形成。这些凸轮槽3、5、37的形状相互不同。
在前后送布凸轮体6的上方,设有从上面观察呈L字状的第一摆臂31。第一摆臂31的弯曲部连接在基台200的上面,并能够围绕上下方向的固定轴11旋转。从第一摆臂31的弯曲部到一端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从第一摆臂31的弯曲部到另一端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在从第一摆臂31的弯曲部到另一端部的上面,突出设置有圆弧状的第一导向部33。另外,在第一摆臂31的一端部的下面安装有滚柱14,该滚柱14被嵌入到前后送布凸轮槽5内。因此,第一摆臂31通过随着前后送布凸轮体6的旋转、滚柱14沿着前后送布凸轮槽5的波纹形状而左右移动,从而能够以固定轴11为中心转动。另外,在图5中,为了易于观察附图,省略了第一摆臂31的图示。
在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体36的上方,设有从上面观察呈L字状的第二摆臂32。第二摆臂32的弯曲部连接在基台200的上面,并能够围绕在上下方向上平行于固定轴11而立起设置的固定轴35旋转。从第二摆臂32的弯曲部到一端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从第二摆臂32的弯曲部到另一端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如图4、图5所示,在从第二摆臂32的弯曲部到一端部的上面,突出设置有圆弧状的导向部39。在第二摆臂32的弯曲部到另一端部的上面,突出设置有圆弧状的第二导向部34。如图6所示,在第二摆臂32的一端部的下面安装有滚柱38,该滚柱38被嵌入到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槽37内。因此,第二摆臂32通过随着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体36的旋转、滚柱38沿着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槽37的波纹形状而左右移动,从而能够以固定轴35为中心转动。
在左右送布凸轮体4的上方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长的前后送布用摆臂9。前后送布用摆臂9的后端部被连接在基台200的上面,并能够围绕上下方向的固定轴8旋转。如图4、图5所示,在前后送布用摆臂9的上面突出设有圆弧状的导向部66。如图6所示,在前后送布用摆臂9的前端部的下面安装有滚柱10,该滚柱10被嵌入到左右送布凸轮槽3内。因此,前后送布用摆臂9通过随着左右送布凸轮体4的旋转、滚柱10沿着左右送布凸轮槽3的波纹形状而左右移动,从而能够以固定轴8为中心转动。这里,固定轴8、11、35相互平行。
如图6、图7所示,第一导向部33位于从第二导向部34向右离开的位置,在第一导向部33的左端与第二导向部34的右端之间形成有间隙。在第一导向部33的左端设有板簧状的第一爪101,在第二导向部34的右端设有第二爪102。第一爪101的根基部分与第一导向部33后侧边缘对齐,第二爪102的根基部分与第二导向部34的后侧边缘对齐,第一爪101的宽度比第一导向部33的宽度细,第二爪102的宽度比第二导向部34的宽度细。另外,第一爪101的曲率半径比第一导向部33的曲率半径小,第一爪101从第一导向部33的左端朝向第二导向部34并向左斜前方延伸出来。第二爪102的曲率半径比第二导向部34的曲率半径小,第二爪102从第二导向部34的右端朝向第一导向部33并向右斜前方延伸出来。第一爪101位于第二爪102的上方,从转动轴25、固定轴11以及固定轴35的轴方向观察(从上方观察),第一爪101与第二爪102相互交叉。
下面,对将第一摆臂31、前后送布用摆臂9、第二摆臂32的转动运动选择性地传递到可动体18的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3~图5所示,在可动体18的后端部与连杆201的前端部之间夹持有左右送布切换臂62。左右送布切换臂62的中间部与轴61连接,左右送布切换臂62能够围绕轴61旋转。在左右送布切换臂62的右端部设有挡块64,在左右送布切换臂62的左端部设有挡块40。挡块64能够与导向部66配合,挡块40能够与导向部39配合,在挡块64与导向部66相配合的状态下,挡块40不与导向部39配合,在挡块40与导向部39相配合的状态下,挡块64不与导向部66配合。另外,左右送布切换臂62与切换杆63连接,用户等通过操作切换杆63,能够使左右送布切换臂62以轴61为中心旋转。通过使左右送布切换臂62进行这样的旋转,能够进行从挡块64配合于导向部66的状态到挡块40配合于导向部39的状态的切换,或其反向切换。另外,在图6中,为了易于观察附图,省略了左右送布切换臂62和切换杆63的图示。
如图3、图4、图6所示,在可动体18上,配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前后送布切换臂21。另外,前后送布切换臂21发挥作为本发明中的切换臂的作用。前后送布切换臂21的前端部与在上下方向上平行于固定轴11而立起设置的转动轴25相连接,并且前后送布切换臂21能够围绕转动轴25转动。在前后送布切换臂21的后端部设有挡块22,通过以转动轴25为中心的前后送布切换臂21的转动,使得挡块22沿着圆弧状的移动轨迹移动。另外,沿着该挡块22的移动轨迹设置形成为圆弧状的第一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部34,挡块22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部34相配合。即,在挡块22已配合于第一导向部33的状态下,挡块22不与第二导向部34相配合,在挡块22已配合于第二导向部34的状态下,挡块22不与第一导向部33相配合。另外,沿着第一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部34的圆弧的挡块22的长度小于第一导向部33与第二导向部34之间的间隔,在挡块22位于第一导向部33与第二导向部34之间的间隙之间的状态下,不与任意的导向部33、34相配合。前后送布切换臂21与切换杆29连接,并且切换杆29向后方延伸出来,用户等通过操作切换杆29,使得左右送布切换臂62以转动轴25为中心转动,基于该转动,使挡块22选择性地与第一导向部33或第二导向部34相配合,通过该挡块22,可动体18移动,从而将布夹在布载置部16与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之间,并向前后搬送。另外,在前后送布凸轮体6和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体36的各自的凸轮槽5和凸轮槽37,分别设有原点部(未图示),所述原点部使双方的导向部33和导向部34沿着切换杆29的轨迹整齐排列,以便在通过切换杆29的操作使挡块22在双方的导向部33和导向部34之间移动时,使得双方的导向部33和导向部34的位置与挡块22的移动轨迹一致。而且,凸轮轴2被构成为,在钉扣缝纫机301的电源接通时和缝制结束后的停止时,将分别配合于双方的凸轮体6和凸轮体36的滚柱14和滚柱38停止在与各自的凸轮体的所述原点部相嵌合的原点位置。基于上述的结构,在接通电源时和缝制结束时的停止时,即,在滚柱14和滚柱38分别嵌合于前后送布凸轮体6和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体36的原点部的状态下,如果用户等操作切换杆29,则通过前后送布切换臂21的旋转(转动),能够进行从挡块22配合于第一导向部33的状态到挡块22配合于第二导向部34的状态的切换,或其反向的切换。另外,在图6中,为了易于观察附图,省略了切换杆29的图示。
在挡块22已配合于第一导向部33的状态下,虽然挡块22能够沿着第一导向部33滑动,但通过利用止动部件等来限制切换杆29的以转动轴25为中心的转动,将挡块22锁定。同样地,在挡块22已配合于第二导向部34的状态下,虽然挡块22能够沿着第一导向部33滑动,但通过利用止动部件等来限制切换杆29的以转动轴25为中心的转动,将挡块22锁定。
下面,对送布装置1的动作和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用户等通过操作切换杆63,使挡块64与导向部66配合,使挡块40从导向部39中脱离。在此状态下,如果左右送布凸轮体4旋转,则通过左右送布凸轮槽3使前后送布用摆臂9以固定轴8为中心左右转动,并通过左右送布切换臂62使可动体18以方形挡块20a为中心左右转动。因此,可动体18的前端部左右摆动,从而将被夹在布载置部16与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之间的布在左右方向上搬送,同时将被保持在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的前端部的纽扣在左右方向上搬送。
另一方面,用户等通过操作切换杆63,使挡块64从导向部66中脱离,使挡块40与导向部39配合。在此状态下,如果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体36旋转,则通过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槽37使第二摆臂32的从弯曲部到前端部以固定轴35为中心左右转动,并通过左右送布切换臂62使可动体18以方形挡块20a为中心左右转动。因此,可动体18的前端部左右摆动,从而将被夹在布载置部16与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之间的布在左右方向上搬送,同时将被保持在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的前端部的纽扣在左右方向上搬送。
如上所述,纽扣和布的左右搬送,有挡块40与导向部39配合的情况、和挡块64与导向部66配合的情况的两种模式。
另外,用户等通过操作切换杆29使挡块22与第一导向部33配合。在该状态下如果前后送布凸轮体6旋转,则通过前后送布凸轮槽5使第一摆臂31的从弯曲部到左端部以固定轴11为中心前后转动,并通过前后送布切换臂21使可动体18前后移动。从而将被夹在布载置部16与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之间的布在前后方向上搬送,同时将被保持在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的前端部的纽扣在前后方向上搬送。
另一方面,用户等通过操作切换杆29使挡块22与第二导向部34配合。该状态下如果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体36旋转,则通过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槽37使第二摆臂32的从弯曲部到右端部以固定轴35为中心前后转动,并通过前后送布切换臂21使可动体18前后移动。从而将被夹在布载置部16与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之间的布在前后方向上搬送,同时将被保持在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的前端部的纽扣在前后方向上搬送。
如上所述,纽扣和布的前后搬送,有挡块22与第一导向部33配合的情况、和挡块22与第二导向部34配合的情况的两种模式。这里,通过改变沿着第一导向部33的挡块22的位置,或改变沿着第二导向部34的挡块22的第二导向部34的位置,可改变前后搬送的振幅。
凸轮体4、6、36由于通过凸轮轴2而一体地旋转,所以通过将上述的前后搬送和左右搬送进行组合,配合于纽扣和布的搬送使机针306上下运动,可将纽扣缝制在布上。另外,前后运动的周期、左右运动的周期以及前后运动的左右运动的时刻由凸轮槽3、5、37的形状所决定。
在用户等操作切换杆29、63时,机针306停止运动,并且凸轮轴2也停止在上述的原点位置。而且,为了将布从布载置部16退出,用户等通过操作杆311,使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的前端部上升。如果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的前端部处于上升的状态,则为了使钩310与钩308的倾斜部308a配合而对可动体18作用向前方的负荷,但由于挡块22配合于第一导向部33或第二导向部34,所以可动体18不会移动。
用户等通过使切换杆63旋转,能够进行从挡块40配合于导向部39的状态到挡块64配合于导向部66的状态的切换,或其反向切换。
另一方面,为了使挡块22从第一导向部33转移到第二导向部34,用户等使切换杆29围绕转动轴25转动。这样,挡块22在第一导向部33上滑动,挡块22从第一导向部33脱离,挡块22到达第一导向部33与第二导向部34之间的间隙中。这里,由于在纽扣保持兼布压脚307上升的状态下对可动体18作用有向前方的负荷,所以如图8所示,挡块22如果从第一导向部33或第二导向部34脱离,则虽然略向前方偏移,但挡块22与第一爪101、102配合。并且,如果用户等使切换杆29绕转动轴25旋转,则挡块22从爪101、102移动到第二导向部34。
另外,为了使挡块22从第二导向部34向第一导向部33转移,使切换杆29反向旋转。
这样,在第一导向部33的左端设置第一爪101,在第二导向部34的右端设置第二爪102,并且从上面观察,第一爪101和第二爪102呈相互交叉的状态,因此,即使在对可动体18和挡块22作用有向前方的负荷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进行使挡块22从第一导向部33向第二导向部34移动,或其反向的移动。
另外,由于第一导向部33与第二导向部34之间的间隙比挡块22大,所以能够使挡块22从第一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部34双方暂时脱离而位于其间隙位置。挡块22即使在从第一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部34暂时脱离的状态下,挡块22也与第一爪101和第二爪102配合。因此,即使第一摆臂31和第二摆臂32发生偏移而使得第一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部34没有位于以转动轴25为中心的同一圆弧上,也能够顺利地进行使挡块22从第一导向部33向第二导向部34转移,或其反向转移。
另外,在挡块22从第一导向部33或第二导向部34移动到它们之间的间隙时,由于挡块22向前方偏移使得爪101、102产生弹性变形,但由于爪101、102的复原力的作用使得挡块22返回到后方,所以能够简单地使挡块22从爪101、102向第一导向部33或第二导向部34移动。
另外,由于将爪101、102配置成上下错开的状态,所以爪101、102不会妨碍摆臂31、32的转动。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良和设计的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对前后送布凸轮体6和前后-左右送布共用凸轮体36进行切换,但也可以设置多个前后送布凸轮体或多个左右送布凸轮体,分别对多个凸轮体进行切换。

Claims (2)

1.一种缝纫机的送布装置,其具有:
布载置部,其被设置于能够左右转动且能够前后移动的可动体;
布压脚部,其与所述可动体连接并能够上下转动,并且通过下降在与所述布载置部之间夹持布;
第一导向部,其通过第一凸轮体的旋转,以轴为中心转动;
第二导向部,其被设置在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离的位置,通过第二凸轮体的旋转,以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轴平行的轴为中心转动;
切换臂,其通过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轴平行的转动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可动体连接;和
挡块,其被设置于所述切换臂,通过所述切换臂相对于所述可动体的转动,以圆弧状的移动轨迹移动,并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选择性地配合,
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形成为沿着所述挡块的移动轨迹的圆弧状,
通过所述切换臂的转动,经由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或所述第二导向部选择性配合的挡块,使所述可动体移动,由此在左右或前后的至少一方、使被夹在所述布载置部与所述布压脚部之间的布移动,
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第一爪,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之间,从所述第一导向部朝向所述第二导向部延伸出;和
第二爪,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部,并且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之间,从所述第二导向部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部延伸出,
从所述切换臂的轴方向观察,所述第一爪与所述第二爪相互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送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块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的间隔。
CN2006101080545A 2005-07-29 2006-07-27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041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20844 2005-07-29
JP2005220844A JP4942960B2 (ja) 2005-07-29 2005-07-29 布送り装置
JP2005220844 2005-07-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4180A true CN1904180A (zh) 2007-01-31
CN1904180B CN1904180B (zh) 2011-08-10

Family

ID=37673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805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04180B (zh) 2005-07-29 2006-07-27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42960B2 (zh)
CN (1) CN190418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5344B (zh) * 2007-03-27 2013-01-02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
CN101275340B (zh) * 2007-03-30 2013-06-19 Juki株式会社 钉扣缝纫机
CN112806133A (zh) * 2020-10-20 2021-05-18 石河子大学 一种插夹相结合式取苗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1117B (zh) * 2017-09-27 2023-10-03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正交叠层机织碳布输送机械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549B2 (ja) * 1980-09-29 1985-05-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布押え装置
JP2770550B2 (ja) * 1990-05-08 1998-07-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縫製装置の布送り装置
JP3691914B2 (ja) * 1996-09-30 2005-09-07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サイクルミシンの送り装置
JP4107763B2 (ja) * 1999-01-27 2008-06-25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布送り装置
JP4061424B2 (ja) * 1999-07-31 2008-03-19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生地折返し案内装置
JP2003079983A (ja) * 2001-06-30 2003-03-18 Yamato Sewing Mach Co Ltd ミシンの生地押え装置
JP3867012B2 (ja) * 2002-05-14 2007-01-10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布送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5344B (zh) * 2007-03-27 2013-01-02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
CN101275340B (zh) * 2007-03-30 2013-06-19 Juki株式会社 钉扣缝纫机
CN112806133A (zh) * 2020-10-20 2021-05-18 石河子大学 一种插夹相结合式取苗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29630A (ja) 2007-02-08
JP4942960B2 (ja) 2012-05-30
CN1904180B (zh) 201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104718A (ja) ミシンの送り機構
CN1904180A (zh)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JP2018027106A (ja) ミシン及び縫製システム
CN1904181A (zh) 锁眼缝纫机
CN1800476A (zh) 嵌条缝纫机
CN103469499A (zh) 缝纫机倒固缝送布机构
US8402903B2 (en) Feed dog device for a sewing machine
CN111962221A (zh) 一种智能缝纫机的多功能结构
CN100535221C (zh) 机针送料缝纫机
CN101275340B (zh) 钉扣缝纫机
CN1170971C (zh) 缝纫机
JP5845683B2 (ja) ミシン
CN212560691U (zh) 一种智能缝纫机的多功能结构
CN214193680U (zh) 一种分离式平缝机的独立运行底线机构
CA1201021A (en) Fabric feeder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
CN213086305U (zh) 一种智能缝纫机的多功能结构
CN1580346A (zh) 缝制系统及缝纫机的控制装置
CN101037833A (zh) 图案缝缝纫机的送料装置
CN101532215A (zh) 一种套结机压脚自动提升装置
CN1134562C (zh) 缝纫机的布进给装置
CN1611649A (zh) 钉扣缝纫机及其压布器
CN100366811C (zh) 直筒型缝纫机的挡针机构
CN110318174A (zh) 缝纫机的针棒驱动机构
CN114575050B (zh) 一种缝纫机的送布牙组件
CN1840765A (zh) 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