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3576A - 工件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件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33576A CN1733576A CNA2005100845475A CN200510084547A CN1733576A CN 1733576 A CN1733576 A CN 1733576A CN A2005100845475 A CNA2005100845475 A CN A2005100845475A CN 200510084547 A CN200510084547 A CN 200510084547A CN 1733576 A CN1733576 A CN 17335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piece
- groove
- atmosphere
- ring
- negative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0—Turntables carry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transferred, e.g. combined with ploughs or scra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输送装置,即使向工件收纳槽的工件装填率发生变化,也能够稳定工件收纳槽内的吸引压力的变动。该装置备有台座(2)和旋转自如地配置于台座(2)上并在外周缘上设置有多个工件收纳槽(4)的输送台(3)。在台座(2)的输送台(3)一侧的面上设置有环状负压槽(9),在输送台(3)的台座(2)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吸引槽(5)。在台座(2)上设置有与吸引槽(5)连通的环状大气槽(11)和与大气侧连通的第1大气导入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设置于输送台上的多个工件收纳槽中吸引保持工件并进行输送的工件输送装置,特别是涉及即使工件向工件收纳槽的装填率发生变化也能够使工件收纳槽内的吸引压力稳定化的工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一边吸引工件(电子零件)一边进行输送的工件输送装置,已知有特开昭54-126719、特开昭58-16971、特开平8-136463等所示的装置。这些工件输送装置,能够同时吸引多个工件并进行输送。
在这样同时吸引多个工件的装置中,伴随着近年来的工件的高精度化,例如若是工件分类机,则吸引对象个数将进一步增加。另外,在工件的输送途中对工件进行测定,并根据该结果在规定位置排出多个工件。因此,有时工件输送装置的吸引压力的变化变大。下面,对其吸引压力的变化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表示以往的工件输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表示向图5的工件输送装置的工件收纳槽内装填工件时的、吸引压力相对于工件装填率的变化的图。
如图5所示,工件输送装置具有台座2、旋转自如地设置于台座2上并在外周缘上设置有多个工件收纳槽4的输送台3。在台座2上,设置有经由真空配管14而与真空发生源14a连通的环状负压槽9,另外,在输送台3上设置有连通工件收纳槽4和环状负压槽9的吸引槽5。
如图5所示,环状负压槽9通过切削台座2而设置,该环状负压槽9经由多个吸引连通孔10而与真空配管14连接,所述真空配管14与作为负压吸引机构的真空发生源14a连通。
关于图5所示的工件输送装置的环状负压槽9内的吸引力p,将通过图6进行说明。图6表示环状负压槽9内的吸引压力p的一例,该一例对应于从在工件收纳槽4中完全没有装填工件W的状态(装填率0%)到在所有的工件收纳槽4中都装填有工件W的状态(装填率100%)。
若在工件收纳槽4内完全没有装填工件W的状态下将吸引压力设定为能够吸引工件W的最低限度的吸引压力P1,则在由于工件W的装填而导致空的工件收纳槽4减少的情况下,吸引压力P将急剧上升。
接着,若在所有的工件收纳槽4中装填工件W,则将发生这样的压力变化:吸引压力达到作为负压供给机构的真空发生源14a的供给能力或者通过负压调整器设定的最高负压力P2,最低负压力P1和最高负压力P2的差将变为例如数倍。
若工件装填率这样地增加而导致负压力急剧地增加,则在工件收纳槽4内工件W的吸引力将增加,并且在排出部中不能可靠地排出工件收纳槽4内的工件W。
另一方面,在排出部中,如果作为例如外力将向工件喷射的排出气体压力设定成即使为最高负压力P2也足可以将工件收纳槽4内的工件W排出,则在最低负压力P1附近,在工件收纳槽4中,与工件W的吸附力相比排出压力过强,有时会导致工件急剧地飞出而使工件W损伤。另外,由于环状负压槽9内的吸引压力的变化,输送台3和台座2之间的间隙的吸引力较大地变化,将产生或增大输送台3和台座2之间的摩擦,导致输送台3的旋转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考虑到这点而提出的,以提供如下的工件输送装置为目的:其即使在进行工件的装填及排出时,也能够减小工件收纳槽内的吸引压力的变化,由此能够以稳定的吸引压力向工件收纳槽内吸引并装填工件,并且能够在工件收纳槽内保持、输送该工件,且能够将其从工件收纳槽稳定地排出。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台座和旋转自如地配置于台座上并在外周缘上设置有多个工件收纳槽的输送台,在台座的接近输送台的面上设置有经由真空配管而与真空发生源相连通的环状负压槽,在输送台的接近台座的面上设置有连通各工件收纳槽和环状负压槽的吸引槽,在吸引槽上设置有与大气侧连通的大气供给机构。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大气供给机构具有设置于台座上并与吸引槽连通的环状大气槽、和连通环状大气槽与大气侧的第1大气导入孔。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大气供给机构具有设置于输送台上并连通吸引槽和大气侧的第2大气导入孔。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大气供给机构具有连接于真空配管并与大气侧连通的大气导入管。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大气导入管上设置有流量调整机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稳定伴随着工件的装填及排出的工件收纳槽内的吸引压力的变动,使该变动较小。因此,通过稳定的吸引力能够向工件收纳槽内吸引并装填工件,能够在该工件收纳槽内保持、输送工件,并能够从工件收纳槽稳定地排出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工件输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工件输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工件输送装置的变形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工件输送装置的另一个变形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以往的工件输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表示相对于工件装填率的吸引压力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及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工件输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工件输送装置1备有台座2和输送台3,该输送台3具有极微小间隙地接近台座2并旋转自如地设置于其上,在该输送台3的外周缘上设置有多个工件收纳槽4。
另外,在台座2的接近输送台3的面上设置有环状负压槽9。该环状负压槽9与设置于台座2上的多个吸引连通孔10连通,各吸引连通孔10经由真空配管14而与真空发生源14a连通。另外,在输送台3的在接近台座2的面上设置有连通各工件收纳槽4及环状负压槽9的吸引槽5,通过该吸引槽5将工件收纳槽4内部保持为负压。
吸引槽5从输送台3的工件收纳槽4朝向中心沿半径方向延伸,在连通环状负压槽9后,进一步朝向内侧延伸。吸引槽5的内侧端,与设置于台座2上的环状大气槽11相连通。该环状大气槽11经由贯通台座2的多个第1大气导入孔12而与大气侧连通。
此外,通过环状大气槽11和第1大气导入孔12构成大气吸入机构。
如图1所示,通过工件供给机构6a从工件供给部6向工件收纳槽4供给的工件W,被吸引保持于工件收纳槽4内,在通过输送台3旋转输送的过程中,在测定部7处测定电气特性。然后,工件收纳槽4内的工件W,在排出部8处从与电气特性相对应的排出孔8a向外部排出。
如上所述,设置于输送台3上的多个工件收纳槽4分别经由吸引槽5而与作为负压供给机构的环状负压槽9连通,且吸引槽5与作为大气供给机构的环状大气槽11连通。环状负压槽9及环状大气槽11,如图2所示,切削设置于台座2上,由与圆形的输送台3成同心的同心圆的环状槽构成。
其中,环状负压槽9经由真空配管14而与真空发生源14a相连接,所述真空配管14螺合在贯通台座2设置的多个吸引连通孔10上,作为大气吸入机构的环状大气槽11通过贯通台座2设置的多个第1大气导入孔12向大气开放。
此外,吸引槽5由微小剖面的槽构成,并从工件收纳槽4朝向环状负压槽9及环状大气槽11沿半径方向延伸,所述微小剖面的槽对应每个工件收纳槽4而切削设置在输送台3的与台座2对置的下表面上。
下面,对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图1中,从工件供给机构6a向工件供给部6供给的工件W被依次装填在输送台3的工件收纳槽4内,并且在工件收纳槽4内被与环状负压槽9连通的吸引槽5的负压吸引、保持。然后,工件收纳槽4内的工件W,伴随着输送台3的旋转(箭头方向)被输送。
然后,在测定部7中,对工件收纳槽4内的工件W进行电气测定,并根据该测定结果,将工件收纳槽4内的工件W从排出部8的排出孔8a向外部排出。
下面,对其间的工件收纳槽4内的压力变化进行说明。在没有向输送台3的工件收纳槽4内装填工件W的状态下,吸引槽5的外侧端在工件收纳槽4内处于向大气开放的状态,内侧端与环状大气槽11连通并大致处于向大气开放的状态。如图2所示,环状负压槽9位于吸引槽5的向大气开放的外侧端和内侧端之间,环状负压槽9内的空气经由螺合到吸引连通孔10上的真空配管14而被吸引从而被负压化。此时,经由多个第1大气导入孔12向大气开放的环状大气槽11内的气压相对于工件收纳槽4的大气压稍微变低。另外,相对于通过吸引槽5直线地向大气开放的工件收纳槽4,环状大气槽11侧的吸气方向为与吸引槽5成直角的方向,此外,第1大气导入孔12与吸引槽5相比数量较少且截面积并不大,所以相对于工件收纳槽4的通气阻力,环状大气槽11侧的通气阻力变大。因此,在环状负压槽9中主要从工件收纳槽4侧吸入大气,工件W容易被吸引到工件收纳槽4中。
若在输送台3的工件收纳槽4内吸引保持工件W,则虽然工件收纳槽4侧的吸引槽5的外侧端被封闭,大气流入停止,但是,因为能够从环状大气槽11侧进行吸气,所以可以抑制真空度的上升,能够保持为下述状态:环状负压槽9内的负压与吸引保持工件W前的状态相比真空度稍高。因此无论向多个工件收纳槽4的工件装填率如何,与没有大气导入孔12的状态相比,都能够设定在使向工件收纳槽4内的吸引压力充分稳定化的范围内。
此外,通过设置环状大气槽11并从第1大气导入孔12导入大气,与直接向环状负压槽9导入大气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因导入大气而发生每个工件的负压离散的问题。另外,也可以通过设置挡板,而直接在环状负压槽9上设置大气导入孔。
下面,根据图3对本发明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图1及图2中,虽然示出了在台座2上切削设置环状大气槽11和吸引槽5的例子,但是如图3所示,在各工件收纳槽4和环状负压槽9的大致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微小剖面的第2大气导入孔13,该第2大气导入孔13从输送台3的上面朝向下面侧与吸引槽5连通。
在图3所示的变形例中,对与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以同一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图3中,若将工件W装填到工件收纳槽4内,则从第2大气导入孔13向伴随着吸引保持而被封闭起来的吸引槽5中吸入大气。由此,能够稳定环状负压槽9内的负压。在图3中,虽然在输送台3上垂直地形成有第2大气导入孔13,但是也可以以上面侧相对于下面侧朝向输送台3的旋转中心方向的方式倾斜设置第2大气导入孔13。
下面,通过图4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为了向每个工件收纳槽4中吸入大气而设置第1及第2大气导入孔12、13的例子,但是如图4所示,可以在真空配管14上经由T形接头15连接与大气侧连通的大气导入管17。
在图4所示的变形例中,对与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以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4中,设置有贯通台座2的吸引连通孔10,在该吸引连通孔10上螺合(螺纹连接)有真空配管14。在真空配管14和真空发生源14a之间,插入有将直线接头侧作为负压通路的T形接头15,在T形接头15的分支接头侧连接有大气导入管17。大气导入管17经由流量调整机构16向大气开放。
在图4中,若向工件收纳槽4中装填工件W,则从大气连通孔10向真空配管14内的吸气量减少,环状负压槽9的负压将要变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来自大气连通孔10侧的吸气减少的部分经由流量调整机构16从大气导入管17供给到真空配管14内,能够抑制环状负压槽9内的负压的变化。
如图4所示,由于仅通过将大气导入管17插入到真空配管14中,就不必使用昂贵的压力控制装置即可稳定环状负压槽9内的吸引压力,所以能够得到简便且便宜的装置。另外,在图4中,由于来自流量调整机构16侧的供气量比较大,所以希望真空发生源14a的供给容量有余量。
另外,T形接头15是分支机构的一例,只要能够减小真空配管14侧的通气阻力并增大大气导入管17侧的通气阻力即可,也可以使用T形接头15之外的分支机构。
Claims (5)
1.一种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台座、和旋转自如地配置于台座上并在外周缘上设置有多个工件收纳槽的输送台,
在台座的接近输送台的面上设置有经由真空配管而与真空发生源相连通的环状负压槽,
在输送台的接近台座的面上设置有连通各工件收纳槽和环状负压槽的吸引槽,
在吸引槽上设置有与大气侧连通的大气供给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大气供给机构具有设置于台座上并与吸引槽连通的环状大气槽、和连通环状大气槽与大气侧的第1大气导入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大气供给机构具有设置于输送台上并连通吸引槽和大气侧的第2大气导入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大气供给机构具有连接于真空配管并与大气侧连通的大气导入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大气导入管上设置有流量调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17064A JP4372634B2 (ja) | 2004-07-26 | 2004-07-26 | ワーク搬送装置 |
JP217064/04 | 2004-07-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33576A true CN1733576A (zh) | 2006-02-15 |
CN100591595C CN100591595C (zh) | 2010-02-24 |
Family
ID=35901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084547A Active CN100591595C (zh) | 2004-07-26 | 2005-07-26 | 工件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372634B2 (zh) |
KR (1) | KR100757025B1 (zh) |
CN (1) | CN100591595C (zh) |
TW (1) | TWI28190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33382B2 (en) | 2006-05-24 | 2011-10-11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Workpiece transfer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transfer apparatus |
CN103771131A (zh) * | 2012-10-19 | 2014-05-07 |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 负压发生器及其物料取放装置 |
CN113579118A (zh) * | 2021-08-18 | 2021-11-02 | 湖北永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线束的裁切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79179B2 (ja) * | 2006-06-02 | 2008-04-23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ワーク搬送装置及び電子部品搬送装置 |
CN103043437A (zh) * | 2012-12-27 | 2013-04-17 |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睿诚机械模具厂 | 吸放轮 |
TWI752602B (zh) * | 2020-08-25 | 2022-01-11 |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元件搬送方法及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36463A (ja) * | 1994-11-10 | 1996-05-31 | Taiyo Yuden Co Ltd | 外観検査装置 |
KR200181029Y1 (ko) | 1997-06-28 | 2000-05-15 | 정영경 | 물병의 흡입구 개폐장치 |
-
2004
- 2004-07-26 JP JP2004217064A patent/JP437263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
- 2005-06-22 TW TW094120842A patent/TWI281903B/zh active
- 2005-07-04 KR KR1020050059694A patent/KR10075702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07-26 CN CN200510084547A patent/CN100591595C/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33382B2 (en) | 2006-05-24 | 2011-10-11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Workpiece transfer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transfer apparatus |
CN101432210B (zh) * | 2006-05-24 | 2012-02-01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工件搬运装置及电子器件搬运装置 |
CN103771131A (zh) * | 2012-10-19 | 2014-05-07 |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 负压发生器及其物料取放装置 |
CN103771131B (zh) * | 2012-10-19 | 2016-12-21 |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 物料取放装置 |
CN113579118A (zh) * | 2021-08-18 | 2021-11-02 | 湖北永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线束的裁切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372634B2 (ja) | 2009-11-25 |
KR100757025B1 (ko) | 2007-09-07 |
TW200604078A (en) | 2006-02-01 |
KR20060049815A (ko) | 2006-05-19 |
CN100591595C (zh) | 2010-02-24 |
JP2006036422A (ja) | 2006-02-09 |
TWI281903B (en) | 2007-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33576A (zh) | 工件输送装置 | |
JP4754885B2 (ja) | 基板搬送装置 | |
CN1933943A (zh) | 真空抽吸单元 | |
WO2017154085A1 (ja) | 搬送用パ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搬送装置、搬送方法 | |
CN1776884A (zh) | 基板处理装置 | |
JP2013091540A (ja) | 浮上搬送装置 | |
CN1648476A (zh) | 真空吸附式工具支架 | |
JP4490996B2 (ja) | 吸着ソケ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ボルト搬送挿入装置 | |
JP2007261603A (ja) | 袋体供給装置 | |
JP2000219344A (ja) | 吸着装置 | |
JP5764575B2 (ja) | 通気性搬送用テーブル | |
CN112045418A (zh) | 一种组装装置 | |
KR101097043B1 (ko) | 전자부품 자동 공급장치 | |
JP2011054807A (ja) |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電子部品実装装置、電子部品供給方法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 |
KR20170100101A (ko) | 트랜스퍼 장치 및 트랜스퍼 방법 | |
CN210365742U (zh) | 螺钉供料装置 | |
CN208531677U (zh) | 一种气浮过渡装置及液晶屏输送装置 | |
KR200394715Y1 (ko) | 시트 이송용 흡착장치 | |
CN219928879U (zh) | 一种珠子自动供料装置 | |
CN220484641U (zh) | 一种载盘式板件传输机 | |
CN220115867U (zh) | 输送缓存装置以及具有其的电芯输送装置 | |
CN221318278U (zh) | 电池输送装置 | |
JPH0221229Y2 (zh) | ||
JPS586831A (ja) | プリント基板の供給装置 | |
KR20210118991A (ko) | 픽업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