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2950B - 工件输送排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工件输送排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2950B
CN1722950B CN2005100835064A CN200510083506A CN1722950B CN 1722950 B CN1722950 B CN 1722950B CN 2005100835064 A CN2005100835064 A CN 2005100835064A CN 200510083506 A CN200510083506 A CN 200510083506A CN 1722950 B CN1722950 B CN 17229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transfer device
work transfer
transport platform
parts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835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2950A (zh
Inventor
小岛智幸
吉泽诚二
水野显治
小平晃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WEL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WEL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WEL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WELL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2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2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22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2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Loading or unloading of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能够不会对通过工件输送装置输送的工件造成损伤且不会吸入错误的工件地适当地排出工件。该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具有:具有工件收纳槽(3)的输送台(1),设置于输送台(1)的一侧的喷射孔(4a),设置于输送台(1)的另一侧的固定排出管(8)。在输送台(1)和固定排出管(8)之间,设置有可动排出头(10)。可动排出头(10)通过板簧(11)被向输送台(1)一侧施力。

Description

工件输送排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将片状电子零件(下面称作工件)收纳在工件输送装置的工件收纳部中并对其进行输送,然后通过工件排出装置将工件从工件导入管排出。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电子零件(工件)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根据该专利文献1及2,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在间歇旋转的盘状工作台的工件收纳部中收纳工件,在输送途中进行特性测定,然后根据测定结果筛选工件,并通过各个筛选滑道利用压缩空气将工件排出。下面根据图8对以往的工件排出装置进行描述。
在图8中,工件W收纳于在基座2的表面上间歇旋转的输送台1的工件收纳部(工件收纳槽)3中并被输送。其间,通过未图示的检测机构对工件W进行特性检查,在对应工件W的特性而设置的排出部25中,通过从喷射孔4a喷射出的压缩空气将工件W排出到排出管21内,然后经由排出软管22收纳到未图示的工件承纳箱中。
在排出管21的一端和输送台1之间,设置有长度尺寸至少为工件W以上的间隙(间隔)ra,以使得不会产生从工件收纳槽3突出的工件W与排出管21干涉而受到损伤的情况。
当从用于排出工件W的喷射孔4a向工件收纳槽3内喷射压缩空气时,在向排出管21内的空气喷射的作用下,排出管21和输送台1之间的间隔ra将由于所谓的喷射效果而被减压,并且通过该喷射效果,周围的空气将被吸入到排出管21内。
此时,会发生没有被收纳到输送台1的工件收纳槽3中的工件W滞留的情况、或在接近垂直的状态下使用输送台1时由于飞散、落下等而导致工件W存在于间隔ra的周边的情况。这些工件W通过前述喷射效果而与空气一同被吸入排出管21内,并混入到已分类了的规定的工件W内。
这样的问题根据工件W的形状而越来越频繁的发生。即,即使在片状电子零件中,作为不同的规格,电阻器、电容器等工件W也具有1608(长1.6mm、宽0.8mm)、1005(长1.0mm、宽0.5mm)......等长方体(L/a=2)形状,所以难以从间隔ra进入,并且由于其材料为陶瓷所以较重,经常发生不能被吸引而落下的情况(参照图4(a))。
与此相对,对于例如片状LED(发光元件)等工件W,虽然相对于长度1,b为大致1/2,但是由于c尺寸为c=1/2~1/4、厚度较薄,且电极18附近具有尖头形状,所以容易从前述间隔ra进入,并且,由于材料主要为树脂(例如,贝克莱特酚醛树脂),较轻,因此容易被吸入到来自前述间隔ra的空气流中(参照图4(b))。
另外,在图4(b)所示的非对称的工件W的情况下,由于通过空气喷射而飞出的工件W不是直线前进而是与排出管21内壁碰撞从而导致难以排出工件W,所以存在有时工件会从间隔ra漏掉并落下的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虽然希望输送台1和排出管21之间的间隔ra较小,但是在工件w为LED的情况下,长度尺寸1的误差较大,如果长度尺寸1较长,则在输送时排出管21和工件W有时会发生干涉而导致发生工件W的破损。
专利文献1实开昭56-39222号
专利文献2实开昭60-13292号
如上所述,在以往的工件排出装置中,在输送台和排出管之间形成有间隙ra,与之伴随地,在工件的排出方面产生了各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考虑到这一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在利用压缩空气排出工件时,不会发生由于喷射效果而导致的错误的工件吸入,且不会对从工件收纳部突出的工件造成损伤。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备有:工件输送装置,具有收纳工件的工件收纳部;工件排出装置,设置于工件输送装置的一侧,将工件收纳部内的工件向外侧排出;工件导入管,与工件排出装置对置地设置,将通过工件排出装置排出的工件收纳部内的工件向工件输送装置的另一侧的外侧引导;工件排出头,可自由运动地设置在工件输送装置和工件导入管之间,在内部具有与工件输送装置表面垂直且贯通的工件排出孔,工件排出头的工件输送装置侧端部与工件输送装置平行;由弹性体构成的施力装置,对工件排出头向工件输送装置一侧施力,在工件输送装置与工件排出头之间形成有小于工件尺寸的间隙,在工件排出头的工件输送装置侧端部的外周围设有从工件输送装置侧端部开始倾斜的锥面。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件输送装置由圆形的输送台构成,所述输送台在外周具有多个由向外侧开口的凹部构成的工件收纳部。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件输送装置由圆形的输送台构成,所述输送台在外周附近具有多个由贯通孔构成的工件收纳部。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件输送装置由环形带构成,在环形带的侧缘上设置有多个由向外侧开口的凹部构成的工件收纳部。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件输送装置由环形带构成,在环形带的侧缘附近设置有多个由贯通孔构成的工件收纳部。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件排出装置具有喷射压缩空气的喷射孔。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件排出头插入到工件导入管的端部中。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台的外侧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工件排出头的输送台侧端部抵接而确定该工件排出头的输送台侧端部和输送台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环形带的外侧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工件排出头的环形带侧端部抵接而确定该工件排出头的环形带侧端部和环形带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施力装置由板簧构成。
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施力装置由螺旋弹簧构成。
根据本发明,通过利用施力装置对工件排出头向工件输送装置一侧施力,相对于从工件收纳部突出的工件,在工件通过时,通过工件自身使排出头从工件输送装置后退,从而扩大工件排出头和工件输送装置之间的间隙。在工件通过后,排出头再次被施力装置向工件输送装置一侧施力而迅速地复位,将前述间隙保持为狭窄状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工件输送位置和工件导入管之间,设置有由施力装置向工件输送装置一侧施力的可动的工件排出头,所以,即使工件从工件输送装置的工件收纳部突出,也可以将工件排出头压回工件导入管一侧,而不会对工件造成损伤。另外,还能够减小工件输送装置和工件排出头之间的间隙,防止工件从外部混入工件导入管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2是表示可动排出头的俯视图。
图3是工件输送排出系统的侧剖视图。
图4是表示工件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的作用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的变形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的其他变形例的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工件排出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b)是表示作为工件输送装置之一的输送台的图,图2是表示工件排出头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工件排出头的侧剖视图,图4(a)是表示作为电阻器·电容器等一般的片状电子零件的工件的图,图4(b)是表示LED等非对称工件的图。
如图1所示,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具有基座2、圆形的输送台(工件输送装置)1、喷射孔4a、固定排出管(工件导入管)8,所述圆形的输送台1间歇旋转自如地设置在基座2上,并具有收纳工件W的多个工件收纳槽(工件收纳部3);所述喷射孔4a设置于基座2内,将输送台1的工件收纳槽3内的工件W向外侧排出;所述固定排出管8与喷射孔4a对置地设置于输送台1的外侧,引导由喷射孔4排出的工件收纳槽3内的工件W。
其中,设置于输送台1上的各工件收纳槽3,以向外侧开口的方式以规定间隔设置于输送台1的外周上。另外,设置于基座2内的喷射孔4a位于输送台1的一侧,固定排出管8与喷射孔4a对置地位于输送台1的另一侧。另外,工件W一边由未图示的真空吸引孔吸引保持一边被输送,所述工件W收纳于设置在输送台1的外周上的多个工件收纳槽3内,所述真空吸引孔在图1(a)中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
喷射孔4a与输送台1间歇停止时的工件排出部15的工件收纳槽3相对应,并且贯穿基座2地设置有多个。各个喷射孔4a通过与空气配管孔4相连接的空气配管5而与未图示的压缩空气控制机构连通,并且通过该压缩空气控制机构进行喷射孔4a的空气喷射控制。另外,固定排出管8与各个喷射孔4a对应地设置,在各个固定排出管8和输送台1之间,可朝向输送台1自由运动地设置有可动排出头(工件排出头)10,所述可动排出头10具有与输送台1的表面大致垂直且贯通的排出孔(工件排出孔)10a。
固定排出管8由管板7固定。另外,各可动排出头10经由施力装置、例如图2至图3所示那样的极薄的板簧11而摆动自如地支承于管板7上,所述施力装置以轻微的作用力将可动排出头10向输送台1一侧施力。即,可动排出头10设置于板簧11的一端,板簧11的另一端通过支柱12固定于与输送台1对置设置的管板7上。
各固定排出管8贯穿管板7地设置,在各固定排出管8的输送台1侧的端部上,以非接触状态分别插入有对应的可动排出头10,各固定排出管8通过连接于另一端部上的排出软管9而与未图示的工件承纳箱连通。
此外,通过喷射孔4a、空气配管孔4、空气配管5构成工件排出装置。
如图3所示,在基座2上沿着输送台1的外侧设置有导向件6。该导向件6抵接在可动排出头10的、与排出孔10a相连接的输送台侧端部10b上,通过导向件6与输送台侧端部10b的抵接,在排出孔10a的输送台侧端部10b与输送台1之间形成间隔(间隙)。
可动排出头10呈具有排出孔10a的圆筒状,在输送台侧端部10b的周围形成有从该端部10b开始倾斜的锥面10c。
下面,对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收纳于输送台1的工件收纳槽3内的工件W,在输送台1间歇旋转期间,被依次输送,并被送至工件排出部15。其间,对收纳于输送台1的工件收纳槽3内的工件W测定必要的电气特性,在工件排出部15中,根据该电气特性的测定结果进行工件W的排出作业。
即,若收纳于输送台1的工件收纳槽3内的工件W到达工件排出部15,则从喷射孔4a向工件W喷射压缩空气。此时,工件收纳槽3内的工件W在来自前述工件排出装置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通过可动排出头10的排出孔10a而被向固定排出管8输送,然后工件W从排出软管9被向未图示的工件承纳箱输送。
这种情况下,工件W与其电气特性的测定结果相对应地从所希望的固定排出管8经由排出软管9被送入预先确定的工件承纳箱。
下面,对工件排出部15处的工件W的排出作用进行详细说明。作为片状电子零件的工件W,可以考虑图4(a)所示的电阻器、电容器等长方体或者板状工件W,和图4(b)所示的LED等非对称形状的工件W。
在此,在将非对称工件W收纳工件收纳槽3内,并通过来自喷射孔4a的空气喷射使该工件W飞出时,有时工件W不是直线前进而是与可动排出头10的排出孔10a接触并进行复杂的运动。这种情况下,如以往例那样,若输送台1和排出管21间的间隔ra较宽,则飞起的工件W有可能从间隔ra漏掉并向排出管21外落下。
与此相对,在本申请的发明中,如图3所示,输送台1和可动排出头10之间的间隔r设定为比工件W的纵·横·高中的任一尺寸都窄。因此,即使通过由喷射孔4a喷射的空气而从工件收纳槽3飞出的工件W的运动复杂,并加之由于喷射效果而引起的来自间隔r的外部空气的流入,工件W也可以被可靠地导入到可动排出头10的排出孔10a内,并经由未图示的排出软管9收纳到未图示的收纳箱中。
另外,即使由于来自喷射孔4a的空气喷射而产生喷射效果,由于间隔r小于工件W的任一尺寸,所以可动排出头10外侧的工件W也不会被吸入可动排出头10内,因此,仅正确筛选后的工件W才被从可动排出头10排出。
若从工件收纳槽8突出的工件W被输送来(图5(a)),则伴随着工件W的移动,可动排出头10将克服板簧11的轻微的作用力而被向固定排出管8一侧压回,间隔r扩大。由此,工件W可以不被可动排出头10损坏地通过(图5(b))。
这种情况下,工件W与圆锥面10c抵接,能够将可动排出头10顺利地向固定排出管8一侧压回。
若工件W通过可动排出头10的锥面10c,则工件W滑过输送台侧端部10b后,进入排出孔10a内。
此时,通过板簧11使可动排出头10复位到原来的位置,并将间隔r保持为最小值(图5(c))。
此外,工件W可以为非对称的工件W的情况(图4(b)),也可以为图4(a)所示的电阻器·电容器等长方体或板状的一般的工件W。
另外,作为施力装置,虽然对使用极薄的板簧1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可以施加轻微的作用力并能够进行可靠的复位,也可以使用螺旋弹簧或其它弹性体等其它机构。
即,如图6所示,在固定排出管8内可自由运动地设置有可动排出头10,并且,在固定排出管8和可动排出头10的凸缘10d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19,通过该螺旋弹簧19,可以对可动排出头10向输送台1一侧施力。在图6中,可动排出头10与导向件6抵接,在可动排出头10和输送台1之间形成有间隔r。
此外,虽然对可动排出头10为圆筒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工件W的通过面为平面即可,也可以为方管状。
另外,作为工件输送装置,虽然示出了使用具有多个由向外侧开口的凹部构成的工件收纳槽3的输送台1的例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在外周附近具有多个由贯通孔30构成的工件收纳部的输送台1(图7(a))。另外,作为工件输送装置,也可以使用在两侧缘具有多个由向外侧开口的凹部构成的工件收纳槽32带31(图7(b)),或在两侧缘具有多个由贯通孔33构成的工件收纳部的带31。
此外,作为工件输送装置而使用的、具有由贯通孔33构成的工件收纳部的带31也可以为环状的带。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为了使可动排出头10能够顺滑地运动,在固定排出管8和可动排出头10之间有少许间隙。如此,通过在固定排出管8和可动排出头10之间设置少许间隙,即使从喷射孔4a喷射空气也不能从该间隙流入空气,所以能够抑制来自间隙r的吸引力,从而抑制来自间隙r的空气的流入,可将工件W稳定地向可动排出头10一侧引导。

Claims (11)

1.一种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备有:
工件输送装置,具有收纳工件的工件收纳部;
工件排出装置,设置于工件输送装置的一侧,将工件收纳部内的工件向外侧排出;
工件导入管,与工件排出装置对置地设置,将通过工件排出装置排出的工件收纳部内的工件向工件输送装置的另一侧的外侧引导;
工件排出头,可自由运动地设置在工件输送装置和工件导入管之间,在内部具有与工件输送装置表面垂直且贯通的工件排出孔,工件排出头的工件输送装置侧端部与工件输送装置平行;
由弹性体构成的施力装置,对工件排出头向工件输送装置一侧施力,
在工件输送装置与工件排出头之间形成有小于工件尺寸的间隙,
在工件排出头的工件输送装置侧端部的外周围设有从工件输送装置侧端部开始倾斜的锥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件输送装置由圆形的输送台构成,所述输送台在外周具有多个由向外侧开口的凹部构成的工件收纳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件输送装置由圆形的输送台构成,所述输送台在外周附近具有多个由贯通孔构成的工件收纳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件输送装置由环形带构成,在环形带的侧缘上设置有多个由向外侧开口的凹部构成的工件收纳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件输送装置由环形带构成,在环形带的侧缘附近设置有多个由贯通孔构成的工件收纳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件排出装置具有喷射压缩空气的喷射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件排出头插入到工件导入管的端部中。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台的外侧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工件排出头的输送台侧端部抵接而确定该工件排出头的输送台侧端部和输送台之间的间隙。
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环形带的外侧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工件排出头的环形带侧端部抵接而确定该工件排出头的环形带侧端部和环形带之间的间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施力装置由板簧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输送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施力装置由螺旋弹簧构成。
CN2005100835064A 2004-07-05 2005-07-05 工件输送排出系统 Active CN17229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98147A JP4469943B2 (ja) 2004-07-05 2004-07-05 ワーク搬送排出システム
JP198147/04 2004-07-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2950A CN1722950A (zh) 2006-01-18
CN1722950B true CN1722950B (zh) 2010-06-16

Family

ID=3579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835064A Active CN1722950B (zh) 2004-07-05 2005-07-05 工件输送排出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469943B2 (zh)
KR (1) KR100658480B1 (zh)
CN (1) CN1722950B (zh)
TW (1) TWI2687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8589B2 (ja) * 2006-10-10 2012-09-19 株式会社 東京ウエルズ ワーク排出装置
JP5098372B2 (ja) * 2007-03-08 2012-1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発電システム
JP5245290B2 (ja) * 2007-05-24 2013-07-24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発電装置
JP2009043526A (ja) * 2007-08-08 2009-02-26 Panasonic Corp 燃料電池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03659649B (zh) * 2012-09-25 2016-12-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零件吸取装置
JP6405950B2 (ja) * 2014-11-28 2018-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締結部品の搬送装置
KR102286968B1 (ko) * 2020-02-04 2021-08-06 김승현 부품 발사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5177A (zh) * 2000-08-28 2002-04-1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芯片传送装置和传送方法
JP2004149142A (ja) * 2002-10-29 2004-05-27 Tokyo Weld Co Ltd ワーク検査テーピング装置およびワーク検査テーピン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5177A (zh) * 2000-08-28 2002-04-1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芯片传送装置和传送方法
JP2004149142A (ja) * 2002-10-29 2004-05-27 Tokyo Weld Co Ltd ワーク検査テーピング装置およびワーク検査テーピン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016191A (ja) 2006-01-19
KR20060049633A (ko) 2006-05-19
KR100658480B1 (ko) 2006-12-19
JP4469943B2 (ja) 2010-06-02
TW200605744A (en) 2006-02-01
TWI268746B (en) 2006-12-11
CN1722950A (zh) 2006-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2950B (zh) 工件输送排出系统
CN102029793B (zh) 喷墨用的擦拭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擦拭方法
CN101300183B (zh) 电子元件传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TWI460101B (zh) Workpiece insertion mechanism and workpiece insertion method
JP4906058B2 (ja) ワーク搬送システム
JP6093429B1 (ja) キャピラリ搬送装置、キャピラリ取り付け装置、キャピラリ交換装置、キャピラリ搬送方法、キャピラリ取り付け方法及びキャピラリ交換方法
TWI699244B (zh) 粉塵去除裝置及粉塵去除系統
WO2016143597A1 (ja) 物品供給装置
TW200508021A (en) Micro lens and making method thereof, optical device, optical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head for laser printer
EP1759856A3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KR20220130586A (ko) 부품 수용장치
TWI337598B (zh)
JP2005219002A (ja) 素子分別収納装置
JP6693779B2 (ja) 錠剤搬送装置及び錠剤印刷装置
JP2009088035A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KR101479573B1 (ko) 부품 선별 기능을 갖는 보울 피더
JPS6093026A (ja) 部品供給装置の供給端構造
CN204088268U (zh) 芯片接合装置
JP2001322715A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JP4993418B2 (ja) 導電性ボールの供給装置及び供給方法
JPH1168391A (ja) 真空ノズル装置
JP4910284B2 (ja) 方向選別装置および方向選別方法
WO2023281927A1 (ja) 部品収容装置
JP3268942B2 (ja) 部品供給装置のエア圧調整方法
CN211515241U (zh) 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