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0868A - 连接件、表带和钟表 - Google Patents

连接件、表带和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0868A
CN1700868A CNA2004800009369A CN200480000936A CN1700868A CN 1700868 A CN1700868 A CN 1700868A CN A2004800009369 A CNA2004800009369 A CN A2004800009369A CN 200480000936 A CN200480000936 A CN 200480000936A CN 1700868 A CN1700868 A CN 1700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uberance
wire portion
connector
connecting pi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09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8570C (zh
Inventor
山本昭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00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0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85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8570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44C5/10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 A44C5/105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with links made of one piece and linked together by one connecting element

Abstract

将线状部件对折,把一对线状部(32)隔开规定距离大致平行配置。在线状部(32)的中途形成向离开另一方线状部(32)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34),形成前端相互接触的接触部(35)。将连接销(3)贯通链节(2)的通孔(23)时,连接销(3)以折弯部(31)和接触部(35)这两处为支点挠曲,突出部(34)卡合在通孔(23)内周上,并稳定地卡合在大径部(231)中。由于连接销(3)构成为以两处为支点变形,所以施加给一个支点的应力降低,即使反复使用连接销(3),各部分的尺寸也不会改变,可以获得稳定的固定力。

Description

连接件、表带和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相邻的部件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具有该连接件的表带和钟表,例如涉及连接钟表表带的链节部件的连接件、具有该连接件的表带和钟表。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将钟表的表带等多个链节相互连接的方法,具有在链节的端部分别形成通孔,向这些通孔中贯通共同的连接销来进行连接的方法(例如,特开平10-80307号公报、第7-8页、图2)。该连接销是把断面为半圆状的金属线对折,再将金属线的一部分折弯并形成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在链节的通孔中形成比通孔的内周大的阶梯孔部,在向通孔中贯通连接销时,突出部卡合在阶梯孔部上。因此,能够把连接销可靠地固定在通孔内。
但是,在向通孔中贯通连接销时,在突出部到达阶梯孔部之前,由于被小径的通孔内周挤压,有时突起部产生塑性变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行表带长度的调整,在向通孔反复插拔连接销时,突出部的尺寸因塑性变形而改变,存在连接销相对通孔内周的固定力降低的问题。如果使用这种连接销,由于固定力降低,连接销在使用中有可能会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反复使用也能获得稳定的固定力的连接件、具有该连接件的表带以及钟表。
本发明的连接件,贯通到分别形成于相邻的链节部件的通孔中,由此将链节部件相互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线状部,其利用线状部件构成,并且彼此隔开规定距离对峙配置,至少一方的端部彼此连接;在一对线状部的至少一方形成突出部,该突出部向从另一方线状部离开的方向突出,在突出部基端侧接触另一方线状部之前,一对线状部隔着突出部在两侧彼此连接。
根据该发明,一对线状部彼此隔开规定距离对峙配置,所以线状部能够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在向通孔贯通连接销时,连接件在径向内侧挠曲,并且突出部卡合在通孔内周上。因此,向通孔贯通连接销时施加于突出部前端的应力减小,所以即使反复使用连接件时,也能把线状部和突出部因塑性变形造成的尺寸变化抑制到最小限度,即使反复使用,连接件的固定力也稳定。由此,防止连接件从通孔脱落,连接件的耐久性提高。并且,一对线状部能够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所以突出部前端对通孔的挤压力降低,连接件在进行贯通时所需要的力减小,所以连接件的操作性提高。
并且,在突出部基端侧接触另一方线状部之前,一对线状部隔着突出部在两侧相互连接,所以连接件以这两处为支点变形。因此,在连接件变形时,施加给一个支点的荷重减小,连接件稳定地变形,并且构成可以良好地承受反复变形的连接件,耐久性提高。并且,例如即使在线状部长度的尺寸大、线状部容易挠曲的形状时,由于连接件以两处为支点而变形,所以线状部的弯曲刚性提高,确保使线状部挠曲并贯通通孔所需要的力,反过来说,确保使连接件从通孔脱出所需要的力,即确保连接件相对通孔所需要的固定力。
另外,所谓一对线状部相连接,包括一对线状部形成为一体而相互连接的情况、和一对线状部相互抵接而连接的情况等。
在本发明中,优选一对线状部利用线状部件被折弯的折弯部两侧的线状部件构成,一对线状部的前端构成相互抵接的接触部。
根据该发明,连接件是将线状部件折弯而构成,所以通过对线状部件进行折弯加工形成连接件。因此,容易制作连接件。并且,一对线状部的基端侧在折弯部相连接,前端通过形成接触部而相连接,所以仅利用线状部件的折弯加工即可连接突出部两侧,由此使连接件的制作变简单。
在本发明中,优选一对线状部是利用线状部件被折弯的折弯部两侧的线状部件构成,突出部基端的线状部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大于一对线状部前端之间的距离。
根据该发明,突出部基端的线状部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大于一对线状部前端之间的距离,所以使一对线状部相互接近时,在突出部的基端接触其他线状部之前,线状部的前端彼此接触。因此,连接件以突出部的两侧两处为支点变形,所以连接件的推入力和拉拔力稳定。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突出部两侧的至少任一方,形成距突出部的基端分别具有规定距离,且一对线状部相互接触的接触部。
根据该发明,在突出部两侧的至少任一方形成具有规定距离的接触部,所以在向通孔贯通连接件时,连接件以这些接触部为支点变形。因此,通过调整从突出部基端到接触部的规定距离,可以调整连接件的弯曲刚性,可以调整连接件的拉拔力和推入力,可以与链节部件的长度无关,获得所期望的固定力,提高通用性。
在本发明中,突出部的厚度尺寸优选构成为小于线状部的厚度尺寸。
根据该发明,突出部的厚度尺寸构成为小于线状部的厚度尺寸,所以突出部容易挠曲。因此,在连接件贯通通孔时,突出部进一步变形,并且良好地卡合在通孔上。所以,使连接件贯通时所需要的力减小,连接件的操作性良好。
另外,所谓突出部和线状部的厚度尺寸,是指对峙的线状部在接近离开的方向的尺寸、或突出部在突出方向的尺寸,或者是指与突出部变形的方向相关的尺寸。
在本发明中,突出部优选形成为大致呈圆弧状。
根据该发明,突出部大致形成为圆弧状,所以在突出部卡合在通孔内周上时,连接件一面由圆弧状部分引导着一面变形。因此,连接件容易贯通通孔。
本发明的表带,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链节部件;贯通形成于这些链节部件上的通孔的前述连接件,在通孔形成卡合突出部的凹部。
根据该发明,表带通过前述连接件进行连接,所以发挥前述效果,即使反复使用,固定力也稳定。因此,表带的耐久性提高。并且,由于突出部卡合在凹部上,所以连接件稳定地保持在通孔内,不易从通孔脱出。
在本发明中,包括凹部的通孔的断面方向的尺寸优选形成为大于或者等于包括突出部的连接件的断面方向的尺寸。
根据该发明,包括凹部的通孔的断面方向的尺寸形成为大于或者等于包括突出部的连接件的断面方向的尺寸,所以在将连接件卡合在凹部上时,突出部不会被凹部内周压紧。因此,在连接件配置于通孔内周的状态下,连接件不变形,保持原来的形状。由此,防止了连接件因长期使用而蠕变(clip)变形,连接件的耐久性提高。
本发明的钟表的特征在于,前述表带安装在钟表壳上。
根据该发明,安装在钟表壳上的表带具有前述连接件,所以发挥前述效果,即使反复使用,固定力也稳定。因此,例如在本发明的钟表是手表时,即使链节部件在使用中移动,也能防止连接件脱出,非常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钟表的图。
图2是表示钟表的表带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表带的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4是使连接件变形时的图。
图5是表示向通孔中贯通连接件的中途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把连接件贯通于通孔内的状态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链节部件和连接件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链节部件和连接件的图。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链节部件和连接件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件的变形例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件的变形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件的变形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件的其他变形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件的另外其他变形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比较例的连接件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1、2、3和比较例1的实验结果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1、4、5和比较例1、2的实验结果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2、6、7和比较例1、2的实验结果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3、8、9和比较例1、2的实验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另外,在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以后,对和以下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部件相同的部件以及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标号,并简略或省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钟表100。图2表示钟表100的表带1的立体图。在这些图1和图2中,表带1安装在钟表100的钟表主体100A上,多个链节(链节部件)2相互连接构成带状。钟表主体100A构成为在利用不锈钢或钛合金等形成的金属壳内内置有:显示时间的时间显示部;驱动该时间显示部的驱动机构;向驱动机构供给驱动能量的发条和电池等的电源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钟表1为模拟显示时间的手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数字显示时间的手表。
链节2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在长边的大致中央形成凸部21。并且在与凸部21的相反侧长边的大致中央形成凹部22。在凸部21的前端侧和凹部22两侧的突出部分,分别形成在长边方向贯通的通孔23。凸部21的通孔23和凹部22的通孔23被配置成,在凸部21卡合在相邻的凹部22上时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凸部21形成的通孔23端部形成规定长度的大径部(凹部)231,其直径尺寸要大于其他部分。
这些链节2在凸部21卡合于相邻的链节2的凹部22的状态下,共同的连接销(连接件)3贯通两者的通孔23,由此相互连接。
图3表示连接销3的侧视图。在该图3中,连接销3利用半径r1、断面大致为半圆形(半圆状)的金属制线状部件构成,并形成为具有折弯部31和线状部32的大致U字形,折弯部31在长度方向大致中央被折弯成使断面直线部分在内侧相互对峙;线状部32配置在该折弯部31的两侧大致呈直线状。折弯部31具有规定的曲率半径R1,被折弯成大致半圆形,由此,一对线状部32的基端侧(接近折弯部31的一侧)被配置成相互大致平行。即,一对线状部32的基端侧被配置成彼此具有规定距离L1。
在线状部32的前端侧形成有突出部34,突出部34在连接销3贯通链节2的通孔23内周的状态下,在与大径部231对应的位置卡合在大径部231上。突出部34通过将一对线状部32的中途的一部分折弯加工等而分别形成,在从对峙的线状部32向相互离开的方向突出,呈曲率半径R2的大致圆弧状。
线状部32的前端构成相互接触的接触部35。该接触部35从突出部34的端部(基端)倾斜形成,以使前端侧的线状部32相互接近。由此,一对线状部32隔着突出部34,其一方通过折弯部31连接,另一方通过接触部35而接触,从而在两侧相互连接,在这些线状部32之间形成空间部33。利用该空间部33,连接销3可以在一对线状部32相互接近的方向变形。
此处,为了使连接销3在安装于通孔23的状态下各部分不变形,而设定通孔23尺寸、形状、材料等。具体讲,通孔23的断面方向的尺寸、即直径尺寸D1(参照图5)被设定为,在连接销3不变形的状态下大于或者等于线状部32的外侧彼此间的距离L2。大径部231的断面方向的尺寸、即直径尺寸D2(参照图5)被设定为,在连接销3不变形的状态下,大于或者等于与突出部34突出方向相关的距离L3。
并且,突出部34形成在线状部32的长度L4的一半的前端侧。这样,通过在线状部32的前端侧形成突出部34,从折弯部31到突出部34的线状部32的长度变长,向通孔23中贯通连接销3时,线状部32容易挠曲。
图4表示连接销3向通孔23中被贯通时的状态图。在该图4中,在对峙的突出部34的端部相互接触的状态下,与突出部34的突出方向相关的距离L5,考虑对连接销3所需要的推入力的设定值等进行适当的设定,例如被设定为小于等于比通孔23的直径尺寸D1大0.02mm的尺寸。
图5是表示将连接销3向通孔23贯通过程中的状态图。图6是连接销3贯通到通孔23的状态图。
在图5中,把链节2的凸部21配置在相邻的凹部22中,使各自的通孔23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在从折弯部31侧向通孔23贯通连接销3时,突出部34抵接在通孔23的端部。突出部34形成为大致圆弧状,所以随着将连接销3向通孔23中贯通,线状部32由圆弧状部分引导着一面以折弯部31和接触部35这两点为支点挠曲一面相互接近,并且发生变形,该变形直到突出部34的端部相互接触为止。然后,突出部34在将距离L5设定得比通孔23的直径尺寸D1大的情况下,突出部34的圆弧状部分自身也稍微变形,并且如图5所示卡合在通孔23内周上。突出部34相对通孔23的径向外侧,一面保持着适当的施力一面轴向滑动着而被贯通。
在连接销3的突出部34贯通到与大径部231对应的位置时,突出部34借助突出部34自身和线状部32的弹性力,而受到在相互离开的方向(通孔23的径向外侧)的作用力,所以凭借该作用力,突出部34如图6所示向外侧突出,并卡合在大径部231上。在该状态下,突出部34彼此间的距离L3小于等于大径部231的直径尺寸D2,而且线状部32彼此间的距离L2被设定为小于等于通孔23的直径尺寸D1,所以连接销3在通孔23内部不变形,以自由状态配置在通孔23内。
如果利用连接销3连接这样相邻的任意数量的链节2,可以调整表带1的长度。
在从通孔23卸下连接销3的情况下,利用销等合适的工具推压折弯部31等,突出部34和大径部231的卡合被解除。
根据这种连接销3,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1)一对线状部32形成为彼此具有规定距离L1,在它们之间形成空间部33,所以能够确保线状部32相互接近的空间,连接销3能够容易挠曲并变形。因此,可以降低将连接销3贯通通孔23所需要的力。由于可以降低贯通连接销3所需要的力,所以能够容易插拔连接销3,可以提高连接销3的操作性。
并且,在向通孔23贯通连接销3时,线状部32挠曲,所以可以降低施加给突出部34前端的应力。因此,能够把突出部34前端的塑性变形抑制到最小限度,所以即使反复插拔连接销3,也能获得稳定的插拔力。
(2)一对线状部32的前端形成相互接触的接触部35,所以在向通孔23贯通连接销3时,连接销3以折弯部31和接触部35这两处为支点变形。从而,一个支点上的应力降低,所以连接销3稳定变形,并且能够良好地承受因插拔连接销3形成的反复变形,获得稳定的固定力,可以提高连接销3的耐久性。并且,例如在线状部32的长度尺寸L4较大、线状部32容易挠曲的形状时,连接销3以这两处为支点变形,由此可以提高线状部32的弯曲刚性。所以,能够容易确保连接销3所需要的固定力。
(3)突出部34彼此间的距离L3被设定为小于等于大径部231的直径尺寸D2,所以在突出部34卡合在大径部231上的状态下,连接销3不会被通孔23内周和大径部231内周挤压。即,包括突出部34的连接销3的断面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小于等于包括大径部231的通孔23的断面方向的尺寸。因此,连接销3在贯通通孔23的状态下不变形,而且处于不会因外力而产生应力的状态,所以能够防止蠕变变形,即使长期使用也能够保持良好的固定力。由此,可以提高连接销3的耐久性。
并且,在通孔23形成大径部231,突出部34卡合在该大径部231中,所以在表带1的使用中,即使连接销3在通孔23内产生轴向偏移的情况,突出部34向卡合于大径部231的方向移动而稳定,所以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连接销3的脱落。
(4)在突出部34的基端彼此接触的状态下,突出部34彼此间的距离L5被设定为小于等于比通孔23的直径尺寸D1大0.02mm的尺寸,所以能够贯通通孔23并且不会向突出部34前端施加过剩的应力。与此同时,可以对通孔23施加适当的力,所以能够把连接销3良好且可靠地固定在通孔23内,可以可靠地防止连接销3在表带1的使用中脱落。
(5)突出部34形成为大致圆弧状,所以突出部34相对通孔23内周具有某种程度的角度,在向通孔23贯通连接销3时,突出部34通过大致圆弧状的部分在通孔23内容易引导连接销3。因此,可以降低向通孔23贯通连接销3时所需要的力,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销3的操作性。并且,在从通孔23拔出连接销3时,因为大致圆弧状的突出部34相对大径部231具有角度,所以连接销3被该突出部34引导着并向线状部32邻近的方向挠曲,能够容易拔出连接销3。
(6)连接销3的各部分、即折弯部31、线状部32和突出部34,是利用一个线状部件通过折弯加工等形成,所以能够容易制作连接销3。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接触部35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图7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链节2和连接销3的侧视图。在该图7中,连接销3的前端侧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形成线状部32的前端相互接触的接触部35。在线状部32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从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5被配置成相互大致平行。接触部35在线状部32的前端侧相互接近的方向倾斜,进而其前端平行配置规定长度,由此前端以规定面积接触。这样,一对线状部32隔着突出部34在两侧相互连接。
根据这种第二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和第一实施方式的(1)~(6)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接触部35形成于突出部34两侧。
图8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销3和链节2的侧视图。如该图8所示,连接销3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一对线状部32的前端相互接触并形成接触部35。并且,在突出部34和折弯部31之间,形成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接触部36(36A、36B、36C)。这些接触部36A、36B、36C以大致相等间隔地配置在突出部34的基端与折弯部31之间。在接触部35和接触部36A之间的一对线状部32之间形成空间33。此处,从突出部34的一个基端到接触部36A的距离L6、和从突出部34的另一个基端到接触部35的距离L7被设定成大致相同距离。另外,接触部36的形成个数和接触部36的间隔等,是考虑连接销3的长度尺寸和所需要的插拔力等而可以适当设定。
在向通孔23贯通这种结构的连接销3时,连接销3以接触部35和接触部36A这两处为支点挠曲,突出部34卡合在通孔23内周上。
根据这种第三实施方式,除可以获得和第一实施方式的(1)、(3)、(4)、(5)和(6)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外,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7)在突出部34的基端和折弯部31之间形成接触部36A,所以连接销3能够以接触部35和接触部36A这两处为支点挠曲。因此,和第一实施方式的(2)的效果相同,一个支点上的应力降低,所以连接销3稳定变形,并且能够良好地承受因插拔连接销3形成的反复变形,可以提高连接销3的耐久性。并且,连接销3以两处为支点变形,可以提高线状部32的弯曲刚性。因此,能够容易确保连接销3所需要的固定力。另外,接触部36A形成于突出部34和折弯部31之间,所以例如在连接销3的全长L4较长时,也能够通过适当设定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6A的距离L6,从而能够调节连接销3的插拔力。从而,与链节2的形状、尺寸无关,可以可靠地获得必要的固定力。
(8)由于设有接触部36B、36C,因此一对线状部32相互在多处接触,可以良好地防止产生因向通孔23插拔或携带时产生的扭曲和弯曲而造成的变形。由此,可以提高连接销3的长期耐久性。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图9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销3和链节2的侧视图。在该图9中,突出部34的厚度尺寸T2小于线状部32的厚度尺寸T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半径r1相等)并形成为薄壁。此处,所说突出部34的厚度尺寸是指在突出部34中接近离开另一方线状部32的方向(图9的上下方向)的尺寸。
根据这种第四实施方式,除可以获得和第一实施方式的(1)~(6)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外,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9)突出部34相比线状部32形成为薄壁,所以更容易变形,从而连接销3更容易贯通通孔23。
并且,通过调整突出部34的壁厚,可以容易调整连接销3的弹性力。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各实施方式,在可以达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连接件的断面形状不限于半圆形,可以采用圆形、矩形等任意的形状。通孔的断面形状也不限于圆形,可以根据连接件的断面形状适当设定。
连接件通过将线状部件折弯形成为大致U字形,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形成为连接件连续的环状。该情况时,例如,如果形成两处折弯部、和连接这些折弯部之间的线状部,连接件以这两个折弯部为支点变形。或者,连接件也可以通过线状部件的折弯形成大致“コ”字状。总之,连接件只要是相互具有规定距离并大致平行配置的一对线状部的至少一方相连接即可。
通孔的凹部不限于形成在通孔内周的全周,例如也可以形成于通孔内周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使连接件的突出部的位置对准凹部并进行贯通即可。
突出部分别设在一对线状部上,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设在任一方线状部上。并且,突出部的形成位置不限于线状部的前端侧,可以根据通孔的凹部位置和线状部的弹性区域范围等任意设定。在突出部形成于一对线状部两方的情况下,如前述实施方式所述,一对突出部双方可以均配置在线状部的长度方向的相同位置,或者可以分别配置在线状部的长度方向的其他位置。另外,突出部的形状不限于大致圆弧状,可以采用朝向与轴向正交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大致三角形或矩形等任意形状。
在各实施方式中,线状部的前端侧接触而形成接触部35,但不限于此,例如图10所示,也可以在线状部32前端之间具有规定距离L8。在图10中,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前端侧的线状部32从突出部34端部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倾斜,但其前端被配置成具有规定距离L8。此处,规定距离L1被设定成大于规定距离L8。该情况时,突出部34被通孔23挤压,线状部32挠曲,在突出部34的基端彼此接触之前,线状部32前端接触,然后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折弯部31和前端接触部分这两处为支点变形。根据这种结构,通过调整规定距离L8,可以调整线状部32的弹性力发生时间,可以更灵活地调整施加给突出部34的力。总之,线状部的形状只要形成为,在突出部的基端接触另一方线状部之前,连接件在突出部的两侧,两处相接触的形状即可。
并且,如图11所示,可以把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销3的前端配置成具有规定距离L8。该情况时,和前述情况相同,通过调整规定距离L8,可以调整线状部32的弹性力发生时间。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从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6A的距离L6、和从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5的距离L7被设定为大致相同,但不限于此,例如图12所示,也可以设定为距离L6比距离L7短。在该情况下,从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5的线状部32,比从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6A的线状部32容易挠曲,所以能够使贯通通孔23时的连接销3的推入力小于从通孔23拔出连接销3时的拉拔力。因此,可以使连接销3容易推入且不易脱落。这样,通过适当设定距离L6和距离L7,可以任意调整连接销3的插拔力和固定力。
另外,距离L6也可以设定为比距离L7长。
接触部不限于形成在线状部的前端、以及突出部的基端和折弯部之间,例如图13所示,还可以在突出部34的基端和线状部32前端的接触部35之间形成接触部36D。在该情况下,通过适当设定从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6D的距离L7,可以确保所期望的插拔力(固定力)。
突出部不限于形成在接近线状部的前端的一侧,例如图14所示,突出部34也可以形成在接近折弯部31的位置。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线状部32前端侧的长度尺寸,可以容易调整连接销3的总体长度。由此,可以利用共同的连接销3制作各种长度的产品,可以促进部件的共用化,可以降低连接销3的制作成本。
并且,在该情况下,可以在突出部34的基端和线状部32前端的接触部35之间形成多个(在图14中为三个)接触部36(36A、36B、36C)。该情况时,通过适当设定从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6A的距离L6、和从突出部34的基端到折弯部31的距离L9,可以适当调整连接销3的插拔力。
链节部件的形状不仅限于设成凸部和凹部,也可以考虑功能和外观造型而任意设定。
本发明的连接件不仅限于钟表的表带,可以适用于例如手镯和项链等、需要连接多个链节部件的任意的带子、部件、产品等。在这种情况下,连接件把塑性变形抑制到最小限度并贯通通孔,所以即使为了调整长度和更换链节部件而反复插拔连接件时,也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固定力。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结构、方法等已在上述记载中公开,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本发明主要对特定实施方式进行了图示及说明,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和目的范围内,本领域人员可以对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形状、材质、数量、其他详细结构进行各种变形。
因此,限定了以上公开的形状、材质等的记载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做的示例记载,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所以利用脱离这些形状、材质等的部分限定或全部限定的部件名称进行的记载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实施例)
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效果,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施例1)
使用第三实施方式(图8)的连接销3进行了实验。
从连接销3的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6A的距离L6为2.0mm,从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5的距离L7为2.0mm。并且,一对线状部32之间的距离L1为0.1mm,连接销3的总长L4为14mm。另外,突出部34彼此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设定为0.1mm。
向通孔23反复(7次)插拔这种连接销3,测定其拉拔力。
(实施例2)
使用图13所示的连接销3进行了实验。
从连接销3的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6A的距离L6为1.0mm,从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6D的距离L7为1.0mm。突出部34彼此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设定为0.08mm。其他条件和
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使用图12所示的连接销3进行了实验。
从连接销3的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6A的距离L6为1.0mm,从突出部34的基端到接触部35的距离L7为2.0mm。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比较例1)
使用图15所示以往结构的连接销3进行了实验。
在图15中,连接销3的一对线状部32几乎整个长度相互接触,它们之间没有形成空间。突出部34之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设定为0.1mm。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3和比较例1的结果)
结果在图16示出。如图16所示,在比较例1中,伴随连接销3的插拔的反复次数的增加,拉拔力降低。另一方面,在实施例1~3中,即使进行反复插拔,拉拔力的降低也比较小,拉拔力稳定。
(实施例4)
使用图8所示的连接销3进行了实验。
突出部34之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设定为0.21mm。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使用图8所示的连接销3进行了实验。
突出部34之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设定为0.15mm。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比较例2)
使用图15所示的连接销3进行了实验。
突出部34之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设定为0.05mm。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4、5和比较例1、2的结果)
结果如图17所示。如图17所示,在比较例1、2中,伴随连接销3的插拔的反复次数的增加,拉拔力降低。另一方面,在实施例1、4、5中,即使反复插拔连接销3,也能获得稳定的拉拔力。
并且,如实施例4、5那样,即使突出部34之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大于比较例1,拉拔力也不会过度变大,而是小于比较例2的拉拔力。由此,即使把突出部34彼此间的距离L3设定得较大,也可以适当设定拉拔力,所以不易受到因突出部34之间的距离L3、和在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制造过程中的尺寸误差所造成的拉拔力偏差的影响,可以制作拉拔力稳定的连接销3。并且,由于不易受到因尺寸误差造成的拉拔力偏差的影响,所以在制造工序中不要求严格的尺寸管理,可以简化制造工序。
(实施例6)
使用图13所示的连接销3进行了实验。
突出部34彼此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设定为0.19mm。其他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7)
使用图13所示的连接销3进行了实验。
突出部34彼此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设定为0.13mm。其他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2、6、7和比较例1、2的结果)
结果如图18所示。如图18所示,在比较例1中,伴随连接销3的插拔的反复次数的增加,拉拔力降低。另一方面,在实施例2、6、7中,即使反复插拔连接销3,也能获得稳定的拉拔力。
并且,如实施例2、6、7那样,即使突出部34彼此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比比较例1、2的大,拉拔力也不会过度变大。由此,即使把突出部34彼此间的距离L3设定得较大,也可以适当设定拉拔力,所以不易受到因突出部34之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制造过程中的尺寸误差所造成的拉拔力偏差的影响,可以制作拉拔力稳定的连接销3。并且,由于不易受到因尺寸误差所造成的拉拔力偏差的影响,所以在制造工序中不要求严格的尺寸管理,可以简化制造工序。
(实施例8)
使用图12所示的连接销3进行了实验。
突出部34彼此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设定为0.21mm。其他条件和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9)
使用图12所示的连接销3进行了实验。
突出部34彼此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设定为0.15mm。其他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3、8、9和比较例1、2的结果)
结果在图19中示出。如图19所示,在比较例1中,由于连接销3的反复插拔,拉拔力降低,但在实施例3、8、9中,拉拔力的降低比较小。并且,即使实施例3、8、9的突出部34之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要大于比较例2的连接销3,也能获得与比较例2的拉拔力相同或比其小的拉拔力。由此,即使突出部34之间的距离L3和通孔23内周的直径尺寸D1的差较大,拉拔力也不会过剩,可以获得良好的操作性。
如上所述,可以确认到本发明的效果,即,即使反复使用连接件,也能获得稳定的拉拔力和固定力。
本发明的连接件除了可以用作连接钟表表带的链节部件的连接件以外,也可以用作连接手镯、项链等佩戴装饰品的部件的连接件。

Claims (9)

1.一种连接件,贯通到分别形成于相邻的链节部件的通孔中,由此将所述链节部件相互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线状部,其由线状部件构成,并且彼此隔开规定距离对峙配置,至少一方的端部彼此连接;在所述一对线状部的至少一方形成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向从另一方所述线状部离开的方向突出,在所述突出部基端侧接触另一方所述线状部之前,所述一对线状部隔着所述突出部在两侧彼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线状部利用线状部件被折弯的折弯部两侧的所述线状部件构成,所述一对线状部的前端形成相互抵接的接触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线状部利用线状部件被折弯的折弯部两侧的所述线状部件构成,所述突出部基端的所述线状部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大于所述一对线状部前端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出部两侧的至少任一方,形成距所述突出部的基端分别具有规定距离,且所述一对线状部相互接触的接触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厚度尺寸构成为小于所述线状部的厚度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形成为大致圆弧状。
7.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链节部件;贯通形成于这些链节部件上的通孔的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在所述通孔形成卡合所述突出部的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凹部的所述通孔的断面方向的尺寸形成为大于或者等于包括所述突出部的所述连接件的断面方向的尺寸。
9.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表带安装在钟表壳上。
CNB2004800009369A 2003-07-31 2004-07-30 连接件、表带和钟表 Active CN1005185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04702 2003-07-31
JP204702/2003 2003-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0868A true CN1700868A (zh) 2005-11-23
CN100518570C CN100518570C (zh) 2009-07-29

Family

ID=34113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09369A Active CN100518570C (zh) 2003-07-31 2004-07-30 连接件、表带和钟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91586B2 (zh)
EP (1) EP1561392B1 (zh)
JP (1) JP4169033B2 (zh)
CN (1) CN100518570C (zh)
WO (1) WO20050114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60740A1 (fr) * 2009-06-08 2010-12-15 Rolex Sa Bracelet formé de maillons articulés
US8768125B2 (en) 2010-04-26 2014-07-01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Guide pin for aligning ferrules with enhanced alignment feature
JP5867048B2 (ja) * 2011-12-13 2016-02-2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連結装置、バンド及びバンド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US9980539B2 (en) 2014-08-11 2018-05-29 Apple Inc. Segmented attachment device
US10463301B2 (en) * 2015-11-13 2019-11-05 Zte Corporation Wearable device band
USD814328S1 (en) * 2016-03-11 2018-04-03 Lvmh Swiss Manufactures Sa Watch strap
US10564367B1 (en) * 2018-10-18 2020-02-18 Benchmark Electronics, Inc. MT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therefor
IT201900019559A1 (it) * 2019-10-22 2021-04-22 Treemme S P A Unipersonale Prodotto ornamentale con due porzioni incernierate
TWI751461B (zh) * 2019-12-16 2022-01-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生理訊號偵測裝置
USD985410S1 (en) * 2022-10-31 2023-05-09 Shenzhen Yingmu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Watch ba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50654U (zh) 1972-08-10 1974-05-04
JPS52105662U (zh) 1976-02-06 1977-08-11
US4269026A (en) * 1979-08-23 1981-05-26 Timex Corporation Connector pin for link bracelets
FR2594306B1 (fr) * 1986-02-14 1988-08-05 Omega Sa Bracelet non extensible a charnieres apparentes
JPS62145510U (zh) 1986-03-11 1987-09-14
US5197274A (en) * 1991-10-15 1993-03-30 E. Gluck Corporation Link assembly for a watch bracelet
JPH1080303A (ja) 1996-09-09 1998-03-31 Achilles Corp 発光装置を備えた靴
JP3909101B2 (ja) * 1996-09-09 2007-04-25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バンドの長さ調節構造
JP3924370B2 (ja) * 1998-01-29 2007-06-06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バンドの連結構造
JP2003038218A (ja) 2001-07-27 2003-02-12 Citizen Watch Co Ltd バンド用連結ピ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29277B2 (ja) 2001-10-17 2007-06-13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バンドの長さ調節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91586B2 (en) 2007-03-20
EP1561392A4 (en) 2015-05-27
JP4169033B2 (ja) 2008-10-22
CN100518570C (zh) 2009-07-29
EP1561392B1 (en) 2016-09-07
WO2005011427A1 (ja) 2005-02-10
EP1561392A1 (en) 2005-08-10
JPWO2005011427A1 (ja) 2006-09-14
US20050060981A1 (en) 2005-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00868A (zh) 连接件、表带和钟表
CN1225604C (zh) 长尺寸物的夹子
CN1163172C (zh) 手表带用调整销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表带的连接结构
CN1211039C (zh) 一种在角质纤维上涂敷物质的刷子
CN1656375A (zh) 传感器、传感器制造方法以及由隔离体和一加力构件组成的组件
CN1168407C (zh) 带状装饰品的扣件
CN1929215A (zh) 荧光管的安装结构
US20070033792A1 (en) Key, X-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287477A (zh) 带状装饰品的链块和连接件的固定结构、连接销及链块的结构
JP4624833B2 (ja) バックカバー及びベゼルの一方又は双方を時計のミドルケースに嵌合させるためのラチェット式組立装置
CN1156237C (zh) 带状装饰件的搭扣及带状装饰件
JP2017079836A (ja) 宝石用石座、宝石の石座取付方法及び装身具
CN1870916A (zh) 带圈
KR20120082535A (ko) 변형된 형태의 스톤 고정방법과 그를 통해 생산된 장신구
KR20110129525A (ko) 전 구성 부품이 동일한 귀금속재로 이루어진 귀금속재 귀걸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792294A (zh) 表的零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00216A (ja) 装飾品の連結具
CN1295725C (zh) 按钮开关
JP2001120317A (ja) 装身具及びその製法
KR200295868Y1 (ko) 장신구의 보석 고정구조
DE602004031254D1 (de) Neuer l-threoninimporter aus corynebacterium sowie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en l-threonin produzierenden stamm
CN110062590A (zh) 拉链链牙及拉链链牙带
KR101588832B1 (ko) 액세서리 연결구조체
KR101496736B1 (ko) 원형 형태의 스톤 고정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통해 생산된 장신구
KR200338248Y1 (ko) 장신구의 보석 설치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069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8069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