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5725C - 按钮开关 - Google Patents

按钮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5725C
CN1295725C CNB031569331A CN03156933A CN1295725C CN 1295725 C CN1295725 C CN 1295725C CN B031569331 A CNB031569331 A CN B031569331A CN 03156933 A CN03156933 A CN 03156933A CN 1295725 C CN1295725 C CN 129572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rotor
push
cam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569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8990A (zh
Inventor
三木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M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M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M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M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B031569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95725C/zh
Publication of CN1598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8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57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572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按钮开关,包括:上壳体,其具有圆筒部分;按钮,能沿着该圆筒部分滑动;转子,在其底部具有突缘,根据按钮的往复移动而往复滑动,同时沿圆筒部分的长轴线在预定方向上转动;第一弹簧,向上挤压转子;第二弹簧,向上挤压按钮;接触部分,被插在转子内,并由突缘锁定;多个静止终端,设置成与所说的接触部分相面对,具有终端部分或缆线夹紧口,导线被固定在这些缆线夹紧口上,对于按钮的每次往复移动,转子都转动一预定角度,从而实现“打开/关闭”的交替切换动作;在接触部分中的臂朝静止终端弯曲;所说的这些臂随着当转子往复滑动时的在静止终端和转子之间距离上的变化而发生弹性弯曲,从而使所说静止终端和接触部分之间保持接触。

Description

按钮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钮开关,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其接触点由轴向设置的凸轮(cam)来驱动的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了各种形式的其接触点由轴向设置的凸轮来驱动的按钮开关。
例如,在JP-A-2-72526中提出了一种如图16至图22所示的按钮开关。
图16表示在JP-A-2-72526中所描述的按钮开关的零件分解立体示意图,这种按钮开关包括:
一驱动器外壳101,该驱动外壳具有:大致呈圆筒形通道101a,在该圆筒形通道内安装一个下面所提到的按钮100或类似元件;所说的按钮100,其具有一圆柱状的圆筒部分100a(见图18B),该圆筒部分100a与所说的通道101a相结合;一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在其内部具有一呈柱状的方形内腔部分102a,一转动的接触载运件104(如下所述的)被宽松地配合在该内腔部分中;一驱动器复位弹簧103,该弹簧被设置在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和下面将被描述的转动的接触载运件104之间,以便向上挤压所说的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或者向下挤压所说转动的接触载运件104;一转动的接触载运件104,具有一杆104a,该杆被宽松地安装在所说的方形内部空腔部分102a内,并且该接触载运件104随着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转动一预定的角度的运动而在平面部分中被转动,以便允许底部的转动接触元件105实现下面所提到的电连接以及实现下面所提到的电接触元件106a,106b和106c的电隔离,从而执行交替的打开/关闭的开关操作;一静止的接触外壳部分106,其中电接触元件106a,106b,106c被以预定的方式进行设置;一覆盖部件107,用于盖体住按钮开关的底部。
下面将对在JP-A-2-72526中所公开的按钮开关的一些主要元件进行描述。
图17是一驱动器外壳101的剖面图。在该驱动器外壳101内形成一圆筒形通道101a,该圆筒形通道101a与一按钮100配合。在这条通道101a的内表面中等间隔地设置有一些按钮导向件101b,这些按钮导向件101b沿着纵向呈突出形状。相邻的按钮导向件101b和101b被一些导向部分101c分开,这些导向部分101c是一些凹槽。这些按钮导向件101b的下端被设置成呈斜面,并且用作凸轮表面101d。
图18A是按钮100的侧视图,图18B是按钮100的剖面图。按钮100是一中空的圆筒形元件,其内部具有呈圆柱状的圆筒部分100a。在下端设置有四个滑动导向件100b(在图18A中只表示出了三个),这四个滑动导向件以90度间隔被间隔设置,并且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突出。这些滑动导向件100b与所说的导向槽部分101c(见图示7)可滑动地配合,并且在按钮100往复移动时对按钮100进行线性地导向。按钮100的下端部分被设置成锯齿。每个锯齿100c包括齿尖100d和在齿尖100d周围的倾斜的凸轮侧面(cam sides)100e。在按钮100的下端部以45度等间隔地设置有八个锯齿100c。
如图18B所示,滑动导向件100b(见图18B)的中轴线被设置成经过每个锯齿100c的齿尖100d。
图19A是一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的侧视图,图19B是一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的剖面图。如图19B所示,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是一中空的圆筒形元件,具有一圆形开口和在其方柱形内部的一方柱形内腔部分102a,如图19B所示。
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是一个可滑动安装在圆筒部分100a(见图18B)内的元件。而且,通过后面所提到的凸轮动作来执行转动预定的角度的操作,同时随着按钮100的往复移动来进行竖直移动,从而获得一种把按钮的线性移动转换成转动的转换机构。
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的下部是直径增大部分102b,所说的这部分的直径被增大了。在这个直径增大部分102b的上端设置锯齿102c,该锯齿102c的形状与设置在按钮100中的锯齿100c(见图18A和18B)的形状相同。这种锯齿102c包括齿尖102d和该齿尖周围的倾斜的凸轮侧面102e。此外,凸轮从动件的导向件102f从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的直径增大部分102b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并以90度间隔被间隔开。
按钮100的滑动导向件100b(见图18A)的中轴线被设置成经过每个锯齿100c的齿尖100d,而凸轮从动件的导向件102f的中轴线被设置成略微偏离锯齿102c的齿尖102d。
图20是转动的接触载运件104的侧视图。转动的接触载运件104是这样一个元件,该元件包括:一转动的接触元件105,该转动的接触元件包括一根被设置成向上呈锥形扭曲端的方柱形的杆104a;一大致呈圆形的金属板,其被设置在所说杆104a的底部。
转动的接触载运件104是这样一个元件,即,在这个元件中,它的杆104a与方形的内部空腔部分102a(见图19B)可滑动地配合。随着按钮100的往复操作,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的转动通过方形内部空腔部分102a被传递到杆104a。然后,一转动的接触元件105转动预定的角度(预定数目步骤),使得电接触元件106a,106b和106c实现电连接和电隔离,其中的这些电接触元件是一些设置在静止的接触外壳部分106(见图16)中的电极。于是,就实现了交替的打开/关闭的开关动作了。
顺便提一下,把诸如滑脂的润滑剂涂到静止的接触外壳106的内部,以便在滑动转动时,减小这些电接触元件106a,106b,106c与转动的接触元件105之间的磨擦。
下面将对在JP-A-2-72526中所公开的按钮开关的操作情况进行描述。
图21A和图21B是示意图,在这些示意图中,表示出了由一驱动器外壳101、一按钮100以及一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构成的凸轮机构的平面展开图。
图21A是一个示意图,表示出了按钮100未被按压时的状态。其中,按钮100和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由一驱动器复位弹簧103(图中未示)向上挤压并且被固定。在下文中,这种状态被称作顶部死点中心。在这种顶部死点中心中,滑动导向件100b(见图18A和图18B)和凸轮从动件的导向件102f(见图19A和图19B)与一些导向槽部分101c-A(见图17)接合。此外,按钮100的锯齿100c和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的锯齿102c通过双方的凸轮侧100e和102e与另一元件接触,并使它们处于相位被偏离的状态。这是因为,如前所述,在按钮100中,滑动导向件100b的中轴线被设置成经过齿尖100d(图18A),而在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中,凸轮从动件的导向件102f的中轴线被设置成偏离锯齿102c的齿尖102d(图19A)。
当按下按钮100并到达底部死点中心时,克服驱动器复位弹簧103的反作用力,由导向槽部分101c-A对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进行引导,并向下移动。当凸轮从动件的导向件102f的一些突起以在适合的路径中跨过倾斜的凸轮表面101d的尖部时,在驱动器复位弹簧103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脱离导向槽部分101c-A的引导,并在凸轮侧面100e上滑动,并且,沿着图中向左的方向移动一个距离X,以便使按钮100的锯齿100c和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的锯齿102c被啮合,并使它们处于它们的相位一致的状态(见图21B)。当锯齿100c的相位和锯齿102c相位一致时,在凸轮侧面100e和凸轮侧面102e碰撞时就会因挤压而发出声音(锁定的咔嗒声)。
根据图22,当按钮100的按压动作结束之后按钮100被松开时,在驱动器复位弹簧103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按钮100和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就会迅速向上升起。通过这种升起,凸轮从动件的导向件102f就与倾斜的凸轮表面101d发生碰撞,以移动(转动)一个大于在图中朝左移动的距离X的距离Y,同时在凸轮表面101d上滑动。在转动这个距离Y时,就会使与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相接合的转动的接触载运件104发生很大的转动,从而实现打开/关闭(ON/OFF)的开关动作。
当以适当的过程与导向槽部分101c-B接合的凸轮从动件的导向件102f在被导向槽部分101c-B引导的同时迅速升起,从而到达顶部死点中心。在这个上部死点中心,当凸轮侧面100e和凸轮侧面102e碰撞时,就会发生“锁定的咔嗒”的复位声音。
根据在JP-A-2-72526中所公开的发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按钮100从底部死点中心回到顶部死点中心时,就形成了开关的交替的打开/关闭的位置。如果利用使用者的(人的)移动来检验,那么,当使用者按压按钮100时,就能首先听到“锁定的咔嗒”的按压声。然而,在个阶段中,交替的打开/关闭的开关位置并未被限定,但是如果把按钮按压到底部死点中心并把手抬起,那么就能随后听到“锁定的咔嗒”的复位声音。
这样,在JP-A-2-72526中所公开的按钮开关交替的打开/关闭的位置与使用者的操作感觉并不一致。因此,使用者会具有一种不协调的感觉。
这就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提供这样一种按钮开关,其中,开关的交替的打开/关闭的位置是与按钮的按压声音同时形成的。此外,在按钮的往复移动过程中,开关的交替的打开/关闭的位置能随意地在任何时候形成。
此外,在JP-A-2-72526中所公开的按钮开关会产生一个复位声音,即,当按钮100从底部死点中心回到顶部死点中心时,在驱动器复位弹簧103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在顶部死点中心,凸轮侧面100e和凸轮侧面102e发生碰撞而产生的“锁定的咔嗒声”。
于是,在JP-A-2-72526中所公开的按钮开关只具有一个驱动器复位弹簧103来挤压按钮100和驱动器凸轮从动件102这两个元件。这使得这种按钮开关需要采用具有很大弹性系数且具有很大反反作用力的弹簧。因此,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即,由于凸轮侧面100e与凸轮侧面102e发生碰撞而发出复位声音很吵。
本发明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按照下面所描述的方式来构成的,以克服了上述问题。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中限定的发明提供了一种按钮开关,这种按钮开关包括:
一壳体(case),该壳体具有大致呈圆筒形的一圆筒部分;一大致呈圆柱状的按钮,该按钮被装配到所说圆筒部分内,以便能沿着所说圆筒部分进行滑动;一大致呈圆柱状形的转子,在该转子的底部具有一突缘,使该转子沿着所说的圆筒部分往复滑动,同时通过把转动轴线设置为所说圆筒部分的长轴线而在预定方向上转动预定角度;一大致呈环形的扁平的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插入所说转子中,并由所说转子锁定;多个静止终端,这些静止终端被设置在所说壳体中,并与所说的接触部分对置;
其中,对于所说按钮的每次往复移动,所说转子都转动一预定角度,从而重复地交替地切换打开/关闭位置,在所说的“打开”位置时,在固定的终端和接触部分之间就实现电连接,而在所说的“关闭”位置时,就断开电接触;
其中,在所说接触部分的外周边上设置一些扁平的臂,这些臂沿着静止终端的方向被制成弯曲形,并与以预定间隔隔开的所说的静止终端接触,并且根据在所说转子进行往复滑动时所产生的在从静止终端到转子的距离上的变化,所说的这些臂发生弹性弯曲,从而保持所说静止终端和所说接触部分之间的接触;
该按钮开关还包括:
第一弹簧,用于向上挤压所说的转子;
第二弹簧,用于向上挤压所说的按钮。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所限定的发明提供了一种按钮开关,这种按钮开关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具有大致呈圆筒形的一圆筒部分;一大致呈圆筒形的按钮,该按钮被装配到所说圆筒部分内,以便能沿着所说圆筒部分进行滑动;一大致呈圆筒形的转子,在该转子的底部具有一突缘,使该转子沿着所说的圆筒部分往复滑动,同时通过把转动轴线设置为所说圆筒部分的长轴线而在预定方向上转动预定角度;一大致呈环形的扁平的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插入到所说转子中,并由所说转子锁定;多个静止终端,这些静止终端被设置在所说壳体中,并面对所说的接触部分;
其中,对于所说按钮的每次往复移动,所说转子都转动一预定角度,从而重复地交替地切换打开/关闭位置,在所说的“打开”位置时,在固定的终端和接触部分之间就实现电连接,而在所说的“关闭”位置时,就断开电接触;
众多的导线,这些导线被固定到设置在所说静止终端中的一些缆线夹紧口上,并从设置在所说壳体中的一些孔中引伸出来;
其中,在所说接触部分的外周边一些位置处以预定间隔设置一些扁平的臂,这些臂沿着静止终端的方向弯曲,并与所说的静止终端接触,并且,所说的这些臂随着当所说转子进行往复滑动时所产生的在所说静止终端和所说转子之间的距离上的变化而发生弹性弯曲,从而使所说静止终端和所说接触部分之间保持接触;
该按钮开关还包括:
第一弹簧,用于向上挤压所说的转子;
第二弹簧,用于向上挤压所说的按钮。
通过按钮的往复移动,使转子转动预定的角度,通过把为转子设置的接触部分从一种状态,即静止终端之间为电连接的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即电连接断开的状态,从而确定按钮开关的交替的打开/关闭的切换位置。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按钮开关,其中,通过按钮按压操作,即使转子(接触部分)和静止终端之间的距离扩展,设置在接触部分中的臂也能发生弯曲,从而使静止终端和接触部分之间保持接触。因此,通过改变这些臂的偏转度(degree of deflection)(曲率),就能在对按钮进行按压动作过程中随时随意地设定实现接触/非接触状态的正时(timing)。
此外,对静止终端的结构作一些改变,就可以在按钮的返回操作中随时随意地设定切换打开/关闭的开关位置的正时。
根据上述所限定的发明,在按钮开关中,分别利用独立的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来向上挤压按钮和转子。因此,对于每根弹簧而言,都可以采用弹性系数小于传统弹簧的弹性系数的弹簧,从而能够使在按钮返回操作时,当第一弹簧对转子进行挤压而使转子与其它部件进行碰撞时所发出的复位声音要小于传统的按钮开关中的声音。
此外,即使在按钮返回操作时第一弹簧对转子进行挤压而使转子与其它部件发生碰撞,这种碰撞的一部分动力被消耗在使为转子设置的接触部分的臂在静止终端之间发生弯曲上(可以说,这些臂作为缓冲垫)。这就减弱了当转子与其它部件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碰撞动力,从而使得复位声音要小于传统按钮开关中的复位声音。
本发明还提供了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的按钮开关。在这种按钮开关中,对从静止终端中延伸出来的导线进行焊接,从而能把导线牢固地与静止终端相连接。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的按钮开关,其中,在圆筒部分的内周边中以预定的间隔沿着纵向方向设置一些突起,这些突起被导向槽部分相互分隔开;每个突起的下端用作倾斜的圆筒部分的凸轮侧面;在按钮的下端的外周边中设置一些肋条,这些肋条被宽松地装配到导向槽部分内;这些肋条的下端构成倾斜的按钮凸轮侧面,这些凸轮侧面的倾斜方向与圆筒部分的凸轮侧面的倾斜方向相同;在转子的上端中设置一些突起,这些突起被宽松地装配在导向槽部分内;这些突起的上端用作倾斜的转子凸轮侧面,这些转子凸轮侧面的倾斜方向与按钮凸轮侧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在按钮往复移动时,这些凸轮侧面在挤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导向槽部分移向圆筒部分的凸轮侧面;转子的凸轮侧面沿着按钮的凸轮侧面移动,从而可以实现与另外的相邻接的导向槽配合。
根据上述所限定的发明,按钮的肋条和转子的突起都被宽松地装配到设置在圆筒部分内周面中的导向槽部分内。当进行按钮挤压动作时,就会使设置在肋条下端部分中的按钮凸轮侧面挤压设置在转子的突起上端的转子凸轮侧面。这样,按钮和转子就沿着导向槽部分向下滑动。当转子的突起在适当的过程中跨过倾斜的圆筒部分的凸轮侧面的尖部时,转子凸轮侧面可滑动地执行预定角度的转动,从而在圆筒部分的凸轮侧面上进行移动。在这个时候,就发出“锁定的咔嗒”声。
当按钮随后返回时,在圆筒部分的凸轮侧面上移动的转子凸轮侧面在圆筒部分的凸轮侧面上滑动,以便与位于上面所描述的导向槽部分的附近的导向槽部分配合,同时转动预定的角度。在这个时候,发出“锁定的咔嗒”声。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的按钮开关,其中,沿着按钮外周面的纵向方向设置一些用于防止过度转动的突起,这些突起被宽松地装配到导向槽部分内。
根据上述所限定的发明,被宽松地装配在圆筒部分的导向槽部分内的用于防止过度转动的突起被设置在按钮的外周面上。因此,按钮总是沿着导向槽部分滑动,这就避免了当按钮被过度挤压时按钮的肋条跨过圆筒部分的凸轮侧面的尖部从而导致不利地跨过圆筒部分的凸轮侧面的缺点。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的按钮开关,其中,从按钮的下端沿着按钮的中轴线延伸出一导杆。于是,在与这根导杆相对置的壳体中,设置一圆筒形插入部分,该圆筒形插入部分具有一开口,该开口的直径大致等于所说导杆的直径。
根据上述所限定的发明,导杆从按钮的下端延伸,以便当执行按钮挤压动作时该导杆被插入到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插入部分内。导杆在这个插入部分的引导下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抑制相对于按钮的中轴线在竖直方向上造成的微小移动。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的按钮开关,这些按钮开关包括:一些平表面部分,这些平表面部分被设置在壳体内,并与接触部分保持接触;一些终端部分,用于把外部电线连接到按钮开关上。其中,这些终端部分从平表面向下延伸成“U”形,并且以与所说的平面部分间隔开的方式弯曲。
根据上述所限定的发明,终端部分从平表面部分弯曲成“U”形,并且还以与平表面部分相间隔开的方式成弯曲形状。因此,无论插入到终端部分中的外部电线的形式怎样,都能可靠地保持住外部电线。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的按钮开关,其中,静止终端与一印刷电路板相连接。
根据上述所限定的发明,静止终端被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因此,能为各种应用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按钮开关的零件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A和图2B分别是第一实施例中的上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A)以及沿着图2A或的线A-A的剖取的剖面图(图2B)。
图3A和图3B分别是第一实施例中的静止终端(图3A)的立体图以及这些静止终端的终端部分的侧视图(图3B)。
图4A和图4B分别是一按钮的立体示意图(图4A)和侧视图(图4B)。
图5A、图5B和图5C分别是接触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图5A)、前视图(图5B)和侧视图(图5C)。
图6A和图6B分别是一转子的立体示意图(图6A)和侧视图(图6B)。
图7A和图7B分别是第一弹簧的立体示意图(图7A)和第二弹簧的立体示意图(图7B)。
图8是下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9A和图9B分别是当按钮处于顶部死点中心时一凸轮机构的平面展开示意图(图9A)以及表示图10A所示的一接触部分与第一终端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9B)。
图10A和图10B分别是表示在开始对按钮(见图4A和图4B)进行按压操作时的凸轮机构的状态示意图(图10A)以及表示当按钮(见图4A和图4B)处于图10A所示状态时接触部分(见图5A、图5B和图5C)与第一终端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图10B)。
图11A和图11B是当按钮处于底部死点中心时一凸轮机构的平面展开示意图(图11A)以及表示在图12A中所示的一接触部分与第一终端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11B)。
图12A和图12B是表示凸轮机构的一种状态的示意图(图12A),在这种状态中,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按钮(见图4A和图4B)上升,并返回到顶部死点中心,以及表示当按钮(见图4A和图4B)处于图12A所示状态时的接触部分与第一终端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图12B)。
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按钮开关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14A、图14B和图14C分别是第二实施例中的静止终端的立体示意图(图14A)以及静止终端和连接线的固定过程中和固定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4B和图14C)。
图15A和图15B分别是第二实施例中的上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15A)和沿着图15A中的线B-B的剖面图(图15B)。
图16是传统的按钮开关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17是传统的按钮开关的驱动外壳101的剖面图。
图18A和图18B分别是传统的按钮开关中的按钮的侧视图(图18B)及其剖面图(图18A)。
图19A和图19B分别是传统的按钮开关中的凸轮从动件102的侧视图(图19A)及其剖视图(图19B)。
图20是传统的按钮开关中的转动的接触载运件104的侧视图。
图21A和图21B是传统的按钮开关中的凸轮机构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2是传统的按钮开关中的凸轮机构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1来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按钮开关。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按钮开关包括:
一大致呈方形的外壳1a;一上壳体1,该上壳体具有设置在所说外壳1a中的大致呈圆筒形的一圆筒部分1b;三个静止终端2a,2b,2c,这些静止终端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与下面要提到的一接触部分4相接触;一按钮3,该按钮大致呈圆柱形并适合被安装到圆筒部分1b内,以便能沿着圆筒部分1b的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滑动,并且从该按钮的底部延伸出一导杆3a;一接触部分4,该接触部分由导电材料制成并大致呈扁平环状形,该接触部分4由下面将要提到的转子5的突缘5a锁定,而且该接触部分4具有一些扁平臂4a,这些扁平臂4a与静止终端2a,2b,2c保持接触,而且这些扁平臂被制成弯曲形状,并沿着以预定间隔分隔开的静止终端2a,2b,2c的方向位于外周边部分上;一大致呈圆筒形的转子5,在该转子的底部具有一突缘5a,通过把转动轴线设置成圆筒部分1b的长轴线,从而使得该转子在预定方向上转动预定角度(预定阶段)的同时,沿着圆筒部分1b进行往复滑动;第二弹簧6,该弹簧通过转子5的圆筒部分,并向上挤压所说的按钮3;第一弹簧7,该第一弹簧环绕在第二弹簧6的周围,并对共轴设置的转子5进行向上挤压;以及
一下壳体8,该下壳体设置有一圆筒形插入部分8a,从而使得一导杆3a可以被插入到该下壳体的底部。
下面将简要描述这个实施中的按钮开关的操作情况。顺便提一下,在下面的描述中,“顶部死点中心”是指当按钮3未被按压时的状态,“底部死点中心”是指按钮3被按压到不能再继续向下移动的位置时的状态。
在具有交替的打开和关闭位置的按钮开关中,当按钮3从顶部死点中心向下移动时,转子5就会随着按钮3也向下移动。在这个时候,挤压着转子5的第二弹簧6的反作用力和第一弹簧7的反作用力就被施加到按钮3上。
当转子5向下移动时,位于被转子5锁定的一接触部分4和静止终端2a,2b,2c之间的距离就会扩展。然而,所说的接触部分4包括一些臂4a,这些臂4a在静止终端2a,2b,2c的方向被制成弯曲形状。因此,这些臂4a通过弯曲来吸收这种膨胀,以便允许接触部分4和静止终端2a,2b,2c能被接触,并被保持在这种状态。于是,也就以这种状态来保持开关的交替的打开/关闭的状态。
当按钮3进一步向下移动时,设置在圆筒部分1b中的凸轮机构、按钮3以及转子5就会起作用,从而使转子5沿着图1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预定的角度,同时伴随着“锁定的咔嗒”声。在这个时候,接触部分4也随着转子5一起转动,从而改变静止终端2a,2b,2c与接触部分4之间的接触状态。从而实现切换打开/关闭的切换动作。顺便提一下,在后文中将会对凸轮机构进行描述。
此外,在这个时候,导杆3a处于被插入到设置在下壳体8的插入部分8a中的状态。然后,导杆3a,也就是按钮3,在插入部分8a的引导下沿着竖直方向滑动,以便使按钮3在水平方向上可以稍微地移动被抑制。
当按钮3到达底部死点中心并且挤压力被除去(如果指头从按钮3上抬起)时,按钮3受到来自用于挤压按钮3的第二弹簧6以及用于挤压转子5的第一弹簧7的反作用力,从而开始返回操作并向上移动。转子5由于受到第一弹簧7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从而向上挤压按钮3和接触部分4。转子5本身也一同升起。当转子5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凸轮机构就会工作,从而使转子5按图中箭头所指方向进一步转动然后被固定,同时发出“锁定的咔嗒”声。当转子5被固定之后,按钮3只在第二弹簧6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然后返回到按钮被按压之前的初始位置(顶部死点中心)。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施例中构成按钮开关的每个部件。
图2A是上壳体1的立体示意图,图2B是沿着着图2A中的线A-A的剖面图。
上壳体1由一长方体形状的外壳1a和一圆筒形的圆筒部分1b组成。外壳1a由一平的上端面1a1和一些侧壁1a2组成,其中的平的上端面1a1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其中的这些侧壁1a2垂直于所说的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平的上端面1a1并向下延伸。在圆筒部分1b的内周面中,设置有六个突起1d,这些突起1d被导向槽部分1c相互分开,并且这些突起沿着圆筒部分1b的纵向以60度间隔的方式被间隔设置。在这里,各个突起1d的下端部分构成了圆柱形的倾斜的凸轮侧面1e。侧壁1a2具有三个矩形缺口1a3,这三个矩形缺口间隔一预定的间隔距离,在下文中将被描述的终端部分2a2,2b2,2c2与这三个矩形缺口对齐。
圆筒部分1b用作一导向件,以便引导按钮3(见图4A和图4B)沿竖直方向的往复移动,在下文中将对按钮3进行描述。此外,设置在这些突起1d的下端部分中的圆柱形部分的凸轮侧面1e用于使转子5(见图6A和图6B)沿着圆周方向转动,在下文中会对转子进行描述。
图3A是终端部分2a2,2b2,2c2的立体示意图,图3B是静止终端2a,2b,2c的侧视图。
静止终端2a,2b,2c被装配在上端面1a1(见图2A)的后侧,并且由平表面部分2a1,2b1,2c1和终端部分2a2,2b2,2c2组成,其中的终端部分2a2,2b2,2c2通过与后面将要提到的下壳体8的协作,从而在它们之间连接有外接线。
静止终端2a,2b,2c由三个终端构成,也就是第一终端2a,中间终端2b和第二终端2c。当按钮开关被驱动时,两根外接线被布置成使得其中一根外接线与中间终端2b连接,另一根外接线与第一终端2a或第二终端2c相连接。顺便提一下,静止终端2a,2b,2c是由一些导电材料例如铜制成的。
平表面部分2a1,2b1,2c1分别被模制成特定的形状。中间终端2b的平表面2b1适合被制成弥补符合这种情况的一种形状,以便无论这种开关的交替的打开/关闭的位置如何,都能一直使臂4a和接触部分4之间保持一种接触状态。此外,第一终端2a和第二终端2c的平表面部分2a1,2c1被制成适合这种情况的一种形状,以便对于接触部分4的臂4a的每次转动预定角度都重复地切换打开/关闭的开关位置。更具体地说,“打开”是一种实现与臂4a电接触的状态,而“关闭”是一种断开电接触的状态。
此外,终端部分2a2,2b2,2c2从平面部分2a1,2b1,2c1的侧部向下延伸成字符“S”的形状,从而形成朝向图3B的右方的由一对上下弹性夹紧件构成的终端部分。上部的弹性夹紧件2a3,2b3,2c3和下部的弹性夹紧件2a4,2b4,2c4被制成在侧视图中呈“V”形,因此,上部夹紧件和下部夹紧件相互面对,从而就可以把外部的金属杆10夹紧。由于终端部分2a2,2b2,2c2被制成这种形式,因此,就可以通过在杆和金属夹紧件之间的接触表面处保持一个高的压力来把外部的金属杆牢固地夹紧。顺便提一下,例如,中间终端2b适合用作一COM终端,而第二终端2c之一适合用作虚拟终端。
图4A是按钮3的立体示意图,图4B是按钮3的侧视图。
按钮3是一个大致呈圆柱形的元件,上端面3b被用作适合进行对按钮进行按压动作的按压表面。此外,前面所描述过的一导杆3a从下端面3c的中央向下延伸。此外,在下端面3c的外周面上以60度间隔的方式间隔设置有六个肋条3d,这六个肋条被宽松地装配到圆筒部分1b的导向槽部分1c内,并且沿着径向方向向外悬挂着。这些肋条3d的下端部分被用作倾斜的按钮凸轮侧面3e,这些凸轮侧面的倾斜方向大致与上面所描述的圆筒部分的凸轮侧面1e(见图2B)的倾斜方向(inclination)相同。此外,接着肋条3d的上端,在按钮3的外周边上设置一些突起3f,用于防止过大的转动。用于防止过大转动的这些突起3f要比肋条3d短,并且这些突起3f与肋条3d一起被宽松地装配到导向槽部分1c(见图2B)中。
按钮3是一个适合于被安装到上面所描述的圆筒部分1b(见图2B)内的元件。肋条3d和用于防止过大转动的突起3f被宽松地装配到导向槽1c内,所说的这些导向槽以60度间隔的方式被设置在圆筒部分1b中(见图2B)。按钮3沿着导向槽1c(见图2B)进行线性的往复移动。
用于防止过大转动的突起3f被用作导向件,以便引导按钮3上下移动。即,在按钮3被过度按压,且肋条3d与导向槽部分1c(见图2B)分离的情况下,用于防止过大转动的突起3f就与这些导向槽部分1c接合,从而把按钮3限制成只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于是,消除了在肋条3d与导向槽部分1c(见图2B)分离的情况下按钮3沿着周边转动以致于跨过圆筒部分1b的突起1d(见图2B)的故障。
图5A是接触部分4的立体示意图,图5B是接触部分4的前视图,图5C是接触部分4的侧视图。
接触部分是一个大致呈环形的扁平元件,它由一些诸如铜的导电材料制成,在该环形基底4b上以及该环形基底4b的外周边以120度间隔的方式设置三个臂4a。从前面看这些臂4a沿着基底4b的外周边向上(在静止终端2a,2b,2c的方向上)倾斜延伸(见图5C),并且从与基底4b的连接部分的侧面看,这些臂4a呈弯曲形状。这些臂4a由具有柔性的材料构成,柔性材料有助于使臂4a具有象片簧一样的可弯曲的特性,当从上面施加一个作用力时,这些臂4a能自由地弯曲,并且当这个作用力被除去时,这些臂可以回到初始的形状。
以这种方式,第一实施例中的接触部分4就具有象片簧一样的能自动弯曲的一些臂4a。在被按压到底部死点中心(见图4A和图4B)的按钮3回到顶部死点中心的过程中,转子5(见图6A和图6B)在反作力的作用下与另外元件发生碰撞,从而发出“锁定的咔嗒”声。然而,在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按钮开关中,接触部分4的这些臂4a会发生弯曲,并用作缓冲垫。这就使得复位声音要比传统的按钮开关的复位声音要小。
此外,在基底4b的内周边中,锁定部分4c进行延伸以与下文中将要描述的转子5(见图6A和图6B)的凹槽5e接合,以便使接触部分4能被转子5锁定(见图6A和图6B)。
接触部分4是一个被转子5锁定的元件(见图6A和图6B),从而该接触部分会随着转子5(见图6A和图6B)的转动而转动。这样,就可以实现打开/关闭的切换操作了。这个接触部分4的操作情况将在在下文中与转子5(见图6A和图6B)一起被描述。
图6A是转子5的立体示意图,图6B是转子5的侧视图。
转子5是一个大致呈圆筒形的元件,它具有一圆筒形的主要部分5b和一突缘5a,所说的突缘5a被接触部分4(见图5A,图5B和图5C)锁定在所说主要部分5b的底部。所说主要部分5b的直径大于按钮3(见图4A和图4B)的直径,并且等于由六个肋条3d的外周边所形成的圆的的直径。
在被宽松地装配到导向槽部分1c内的所说主要部分5b的上端,以60度的间隔的方式设置有一些突起5c。这些突起的上端被用作转子凸轮侧面5d,这些转子凸轮侧面5d具有与按钮凸轮侧面3e具有相反的倾斜方向。此外,在所说的主要部分上沿着纵向方向以120度的间隔设置一些凹槽5e。前面所描述的接触部分4(见图5A、图5B和图5C)的锁定部分4c(见图5B)与这些凹槽5e相配合,从而把接触部分4(见图5A,5B,5C)装配到突缘5a上。此外,在突缘5a的上表面上设置一些突起部分5f。在按钮3(见图4A和图4B)位于顶部死点中心时,这些突起部分5f被挤压地固定到上端面1a1(见图2A)的后侧,从而使这些突起部分5f作为这样的一些元件,即,这些元件能使接触部分4(见图5A,5B,5C)和静止终端2a,2b,2c之间保持适度的间距。
转子5是这样一个元件,即,这个元件具有把按钮3(见图4A,4B)的线性移动转换成转动的一转换机构。此外,它还是一个通过与接触部分4(见图5A,5B,5C)的协作来实现打开/关闭的切换操作的元件。当按钮3(见图4A和图4B)位于顶部死点中心时,转子5处于在第一弹簧7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被挤压地固定在上端面1a1(见图2A)的后侧的状态。在这个时候,突缘5a的上端面和上端面1a1(见图2A)的后侧并不是紧密地接触,而是以腾出一空间的方式相互面对,这是因为在突缘5a中设置有一些突起5f的缘故。被位于顶部死点中心的突缘5a锁定的接触部分4被突缘5a和上端面1a1(见图2A)的后侧保持在所腾出的空间内,从而使臂4a处于被弯曲的状态。这样,就能在设置于上端面1a1(见图2A)的后侧的静止终端2a,2b,2c之间实现连续的打开/关闭的电接触。
当按钮3(见图4A和图4B)被按压时,按钮凸轮侧面3e就沿着导向槽部分1c下降,同时挤压转子凸轮侧面5d,也就是挤压转子5。在这个时候,位于突缘5a和上端面1a1(见图2A)之间的空间逐渐扩展。然而,处于弯曲状态的臂4a根据静止终端2a,2b,2c之间的间距的扩展而逐渐伸展,从而在静止终端2a,2b,2c之间保持电接触的状态。因此,就保持了打开/关闭的切换位置。
此外,当按钮3(见图4A和图4B)被按压以及转子凸轮侧面5d朝导向槽部分1c的下端部分下降时,转子凸轮侧面5d就脱离导向槽部分1c的引导,并使倾斜的圆筒部分的凸轮侧面1e沿着圆周方向滑动,这就使导向槽部分1c相互分开。即,使转子5转动预定的角度。在这个时候,被固定在转子5上的接触部分4(见图5A,5B,5C)也与转子5一起转动。这就使得在臂4a与静止终端2a,2b,2c之间电接触的状况被改变,于是就实现了打开/关闭的交替切换动作。
通过这种方式,在臂4a变松弛的状态下实现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交替的打开/关闭的切换动作。这就在臂4a转动时可使臂4a和静止终端2a,2b,2c之间所产生的磨擦比传统的按钮开关的磨擦要小。于是,就无需在臂4a和静止终端2a,2b,2c之间采用滑脂等。
图7A是第一弹簧7的立体示意图,图7B是第二弹簧6的立体示意图。
第一弹簧7是一个装配在下壳体8和转子5(见图6A和图6B)之间的元件,以便一直向上挤压着转子5(见图6A和图6B)。此外,第二弹簧6是一个装配在下壳体8和按钮3(见图4A和图4B)之间的元件,以便一直向上挤压着按钮3(见图4A和图4B)。第二弹簧6是一根螺旋弹簧,它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7的直径。此外,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6以共轴的方式设置。
根据第一实施例,采用这种结构时,按钮3(见图4A和图4B)和转子5(见图6A和图6B)由分开的弹簧挤压着。在被按压到底部死点中心的按钮3返回到顶部死点中心的过程中,会发出“锁定的咔嗒”声。这种复位声音是在第一弹簧7的反作用力作用下当转子5(见图6A和图6B)与其它元件碰撞时产生的。
通常,在传统的按钮开关中只使用一根弹簧。由这根弹簧来实现该元件中按钮和转子的复位动作。因此,过去所采用的弹簧所具有的弹性系数就必须要大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弹簧7的弹性系数。于是,当按钮回复时,在这根弹簧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由于元件之间强有力的相互碰撞而会发出较大的复位声音。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用于挤压按钮3(见图4A和图4B)的弹簧和用于挤压转子5(见图6A和图6B)的弹簧是被分开设置的。因此,就可以采用弹性系数较小的弹簧,从而当按钮3(见图4A和图4B)复位时,因转子(见图6A和图6B)和其它元件之间的相互碰撞而发出的复位声音要小于采用传统中的弹簧时所出的声音。
图8是下壳体8的立体示意图。
下壳体8可与上壳体1接合,该下壳体8构成按钮开关的底部。该下壳体8包括:一圆筒形插入部分8a,该圆筒形插入部分8a与按钮3(见图4A和图4B)的导杆3a相对应。该插入部分8a具有一开口部分,该开口部分的直径稍微增大一些。用于挤压上面所描述的按钮3(见图4A和图4B)的第二弹簧插入到这个直径增大的部分中。此外,前面所描述的转子5(见图6A和图6B)被宽松地装配到这个圆筒形插入部分8a外侧。挤压着转子5(见图6A和图6B)的第一弹簧被设置成与第二弹簧共轴,从而使第一弹簧环绕在第二弹簧6周围,以便使第一弹簧被支撑在下壳体8的底部8d。
此外,下壳体8包括,从底部开始设置,侧壁8b和8c,这些侧壁形成按钮开关的侧面。当这些侧壁8b,8c与上壳体1接合时这些侧壁8b,8c的上端面8b1,8c1与上端面1a1(见图2A)的后侧紧密接触,把静止终端2a,2b,2c的平面部分2a1,2b1,2c1夹在中间,从而固定这些静止终端2a,2b,2c。
下面将结构图9A和图9B至图12A和图12B来描述按钮开关的凸轮机构的操作以及交替的打开/关闭的切换动作。
图9A,图10A,图11A,图12A是凸轮机构的平面展开示意图,该凸轮机构由一圆筒部分1b、一按钮3(见图4A和图4B)和一转子5(见图6A和图6B)构成。图9B,图10B,图11B,图12B是表示对应于图9A,图10A,图11A,图12A中的接触部分4(见图5A、图5B和图5C)与第一终端2a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图9A是当按钮3(见图4A和图4B)未被按压但处于顶部死点中心时凸轮机构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按钮3(见图4A和图4B)的肋条3d和转子5(见图6A和图6B)的突起5c被第二弹簧6(图中未示)和第一弹簧7(图中未示)向上挤压,从而位于圆筒部分1b的导向槽部分1c的上端。在这个时候,这些肋条3d的按钮凸轮侧面3e处于与转子5(见图6A和图6B)的突起5c实现电接触的状态。
图9B是表示当按钮3(见图4A和图4B)处于图9A所示状态时接触部分4(见图5A、图5B和图5C)与第一终端2a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在图9A所示状态中,转子5由第一弹簧7(图中未示)挤压着,并最接近上端面1a1(见图2A)的后侧。设置在转子5(见图6A和图6B)的突缘5a中的突起部分5f与上端面1a1的背侧(见图2A)相接触,这种接触允许在转子5(见图6A和图6B)与上壳体1之间腾出一适度的空间。在这种状态中,设置在突缘5a中的接触部分4(见图5A、图5B和图5C)的臂4a与第一终端2a接触,同时变弯曲,从而确定出按钮开关的“打开”位置。
图10A是在开始对按钮3(见图4A和图4B)进行按压操作时的凸轮机构的状态示意图。在这种状态中,肋条3d沿着导向槽部分1c逐渐下降,同时利用按钮的凸轮侧面3e来挤压转子5(见图6A和图6B)的突起5c。在按钮凸轮侧面3e和转子凸轮侧面5d的作用下,在突起5c中产生向右(转动)的作用力。然而,在这个阶段,突起1d的侧壁阻止了转动。
图10B是表示当按钮3(见图4A和图4B)处于图10A所示状态时接触部分4(见图5A、图5B和图5C)与第一终端2a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由于肋条3d挤压转子5(见图6A和图6B),使转子5下降,从而使得转子5(见图6A和图6B)与上壳体1之间的空间与图9B所示的空间相比而言发生了扩展。但是,随着这个空间的扩展,接触部分4(见图5A、图5B和图5C)的臂4a发生变形,从而在臂4a与第一终端2a之间保持接触状态。于是,就保持了按钮开关的“打开”位置。
图11A是表示当按钮3(见图4A和图4B)被按压到底部死点中心时凸轮机构状态的示意图。在这个状态中,肋条3d下降到导向槽部分1c的下端部分。然后,转子5的突起部分5c(见图6A和图6B)脱离导向槽部分1c的引导。这样,由于第一弹簧7总是向转子5(见图6A和图6B)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因此,这些突起5c就按图中箭头所示在底部凸轮侧面上倾斜地向上滑动(转动),从而与邻接的肋条3d发生碰撞,然后停止。当这些突起5c和肋条3d发生碰撞时,就会发出“锁定的咔嗒”声。
图11B是表示当按钮3(图4A和图4B)处于图11A所示状态时接触部分4(见图5A、图5B和图5C)与第一终端2a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由于与图10A中的情况相比,这里的突起5c向下移动得更多,因此,在转子5(见图6A和图6B)与上壳体1之间的空间也比图10B中的空间扩展得更大。此外,如图11A所示,转子5(见图6A和图6B)的转动使得臂4a向图中的右方移动(转动)。于是,第一终端2a与臂4a之间的接触就会断开,从而就使该开关的位置改变成“关闭”状态。
通过这种方式,第一实施例中的按钮开关就可以实现打开/关闭的切换动作,并同时伴随着按压的声音。在传统的按钮开关中,由于按压声音和开关的打开/关闭操作的时间发生了偏移,因此,使用者使用这种按钮开关时就会有一种不协调的感觉。然而,采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按钮开关时,由于按压声音与开关的打开/关闭操作是同步的,因此,改善了使用者在使用这种按钮时的操作感觉。
此外,通过改变臂4a的偏斜度,就能在对按钮3(见图4A和图4B)进行按压的过程中改变打开/关闭交替切换动作的正时(timing)。例如,由于采所采用的臂4a几乎不弯曲而是平面形状,在对按钮3(见图4A和图4B)开始按压时不用等发出按压声音就可实现打开/关闭的切换动作了。此外,通过对静止终端2a,2b,2c的作出一些改变,就能在按钮3(见图4A和图4B)从底部死点中心返回到顶部死点中心时使开关能随时随意地确定打开/关闭位置。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对规格进行容易的改变,该第一实施例中的按钮开关就可以允许在按钮3(见图4A和图4B)的往复移动过程中打开/关闭的切换动作的时机(timing)能被随时随意地改变。因此,就能够获得使打开/关闭的切换动作适合于使用目的的按钮开关。
图12A是表示凸轮机构的一种状态的示意图,在这种状态中,在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6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按钮3(见图4A和图4B)上升,并返回到顶部死点中心。在这种状态中,第一弹簧7向上挤压突起5c,从而使这些突起5c在圆柱形凸轮侧面1e上滑动(转动),从而与首先布置的导向槽部分1c附近的导向槽部分1c配合。当这些突起5c与导向槽部分1c配合时,这些突起5c就与肋条3d的底部凸轮侧面3e发生碰撞,从而发出“锁定的咔嗒”声。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按钮开关,利用弹簧系数小于传统中所使用的弹簧的弹性系数的第一弹簧7来挤压转子5(见图6A和图6B),使得转子5与底部凸轮侧面3e发生碰撞。这就使得复位声音要小于传统按钮开关的复位声音。
图12B是表示当按钮3(见图4A和图4B)处于图12A所示状态时的接触部分4与第一终端2a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在图12A所示状态中,按钮3(图4A和图4B)已经返回到顶部死点中心。于是,就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转子5(见图6A和图6B)最接近于上端面1a1(见图2A)的后表面。与图9B所示的情况相类似,突起部分5f与上端面1a1的后表面(图2A)接触,从而在转子5(见图6A和图6B)与上壳体1之间保持一适合的空间。在这种状态中,接触部分4(见图5A、图5B和图5C)的壁4a不与第一终端2a接触。于是,就确定了按钮开关的“关闭”位置。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13至图15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按钮开关。如图13所示,这个实施例中的按钮开关的结构与第一实例相类似,但是,区别在于与导线9a,9b,9c相连接的静止终端2a,2b,2c。如图14A所示,静止终端2a,2b,2c包括有与第一实施例相类似的平表面部分2a1,2b1,2c1,这些静止终端与接触部分4的臂4a(图5A,5B,5C)以及缆线夹紧口2a2,2b2,2c2相接触,导线9a,9b,9c被固定到所说的缆线夹紧口上。如图14B和图14C所示,通过缆线夹紧口2a2,2b2,2c2把从导线的绝缘外壳9a1,9b1,9c1端部伸出的芯线9a2,9b2,9c2压紧,并与缆线夹紧口焊接,从而把导线9a,9b,9c牢固地固定。作为另外的实施例,也可以利用缆线夹紧口2a2,262,2c2以及从夹紧芯线的缆线夹紧口延伸出的其它缆线夹紧口部分来把导线的绝缘外壳9a1,9b1,9c1和芯线9a2,9b2,9c2压紧,从而把导线9a,9b,9c牢固地固定。此外,导线的其它端在切割时可以被留下,或者把其它的连接器与这些端部相连。如图15A和图15B(图15A的剖面图)所示,上壳体1的侧壁1a2具有三个大致呈U形的缺口1a3,这三个缺口间隔预定的间隔,以便使导线9a,9b,9c从这个壳体中伸出来。
由于本发明具有这种结构,因此,本发明在以下方面中特别有效。
本发明中的按钮的特征在于:即使因对按钮进行按压而使转子(接触部分)和静止终端之间的空间扩展,也能通过设置在接触部分中的臂的弯曲能力来使静止终端和接触部分之间保持接触。因此,通过改变偏转度(曲率),就能在对按钮进行按压动作过程中随时随意地设定实现电接触和脱开电接触的时机(timing)。也就是说,可以在按压按钮动作过程中随时随意地设定打开/关闭的切换动作的时机。此外,对静止终端的形式作一些改变,就可以在按钮返回到上部死点中心的动作过程中随时随意地设定打开/关闭的切换动作的时机。
此外,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中,打开/关闭的交替切换动作是在所说的臂变松驰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在所说臂转动时,在所说的臂与静止终端之间所产生的磨擦要小于传统的按钮开关中的磨擦。因此,就无需在这些臂和静止终端之间施加滑脂等。
本发明中的静止终端具有成对的相互对置的且能弹性夹紧的金属片以及与壳体中的缺口相对齐的一些终端部分。因此,这些终端能在金属杆和金属夹紧片之间的接触面上保持高的压力来牢固地夹紧外部金属杆。
此外,本发明中的按钮开关具有一些导线,这些导线被固定到静止终端中的一些缆线夹紧口上,并从所说壳体中的一些缺口中引伸出来,因此,对于按钮开关来讲就无需其它的缆线了。这有助于在这种按钮开关中的捆束组件。
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中,利用单独的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来挤压按钮和转子,而在传统的按钮开关中是利用一根弹簧来实现这种功能的。对于用来挤压转子的第一弹簧而言,能采用弹性系数比传统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且反作用力小的弹簧,于是,由第一弹簧推顶的转子和其它元件发生碰撞所所产生的复位声音要小于传统的按钮开关的复位声音。
此外,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中,设置在转子中的接触部分的一些臂可以弯曲,并用作缓冲垫,因此,转子和其它元件相碰撞所产生的撞击力较小,从而可使复位声音小于传统按钮开关的复位声音。
本发明中的按钮开关设置有一些突起,这些突起用于防止在按钮的外周边上发生过大的转动移动。这些用于防止产生过大的转动移动的突起只在竖直方向上引导按钮。因此,即使当按钮被过度按压而使按钮的肋条脱离导向槽部分时,也能避免按钮在圆周方向上发生转动。于是,就能防止肋条跨过圆柱形部分的凸轮侧面这样的缺陷。
本发明中的按钮开关被以这样的方式来设置,即,从按钮的下端部分延伸出一导杆,在对按钮执行按压动作时,下壳体的插入部分对该导杆进行引导。因此,当按钮被按压时,可以抑制按钮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微小的移动。
本发明中的按钮开关被以这样的方式来设置,即,连接外部电线的静止终端的终端部分从静止终端的平表面部分向下延伸,并形成字符“U”形。此外,终端部分成弯曲形状,并与平表面部分间隔开,从而无论所插入的外部电线的形式如何,都能把外部电线可靠地固定住。
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中,通过把静止终端直接与印刷电路板相连接,就可以为各种通用的应用提供可供选择的电连接。

Claims (13)

1、一种按钮开关,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包括一呈圆筒形的圆筒部分;
一呈圆筒形的按钮,该按钮可滑动地被装配在所说的圆筒部分内;
一呈圆筒形的转子,在该转子的底部具有一突缘,使该转子根据所说按钮的往复移动而沿着所说的圆筒部分往复滑动,同时通过把转动轴线设置为所说圆筒部分的长轴线而在预定方向上转动预定角度;
一呈环形的扁平的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被插在所说转子内,并由所说转子锁定;
多个静止终端,这些静止终端被设置在所说壳体中,并与所说的接触部分相面对;
其中,对于所说按钮的每次往复移动,所说转子都转动一预定角度,从而相继交替地实现“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其中在所说的“打开”位置,所说的接触部分在所说的静止终端之间实现电接触,而在所说的“关闭”位置,所说的接触部分断开电接触;
其中,所说静止终端具有:成对的相互对置的的金属片,其能使其间弹性夹紧;以及一些终端部分,这些终端部分与设置在所说壳体中的一些缺口对齐;
其中,在所说接触部分的外周边上的一些位置处以预定间隔设置一些扁平的臂,这些臂朝静止终端弯曲并与所说的静止终端接触,其中,所说的这些臂随着当所说转子进行往复滑动时所产生的在所说静止终端和转子之间的距离上的变化而发生弹性弯曲,从而使所说静止终端和所说接触部分之间保持接触;
该按钮开关还包括:
第一弹簧,用于向上挤压所说的转子;
第二弹簧,用于向上挤压所说的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圆筒部分的内表面上沿着纵向方向设置一些突起,这些突起被以预定间隔设置的一些导向槽部分相互隔开;
各个突起的下端部分构成倾斜的圆筒部分凸轮侧面;
在所说按钮的下端部分的外周边上设置一些肋条,这些肋条被宽松地装配到所说的导向槽部分内;
这些肋条的下端部分构成倾斜的按钮凸轮侧面,这些凸轮侧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说圆筒部分凸轮侧面的倾斜方向基本相同;
在所说转子的上端部分上设置一些突起,这些突起被宽松地装配到所说的导向槽部分内;
这些突起的上端部分包括有倾斜的转子凸轮侧面,这些凸轮侧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说按钮凸轮侧面的倾斜方向基本相反;
通过由所说按钮凸轮侧面沿着所说导向槽部分对转子凸轮侧面进行挤压,从而使所说转子凸轮侧面沿着所说圆筒部分凸轮侧面进行滑动;
当进行往复移动时,所说转子凸轮侧面沿着所说按钮凸轮侧面进行滑动,从而与所说导向槽附近的另一个导向槽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说导向槽中沿着所说按钮的外周边的纵向方向设置的用于防止过度转动的一些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沿着按钮的中轴线延伸出一导杆,并且面对这根导杆在所说壳体中设置一圆筒形插入部分,所说导杆的一端插入到该圆筒形插入部分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静止终端被设置在所说壳体中,并包括与所说接触部分相接触的平表面部分以及用于把外部电线连接到所说按钮开关上的终端部分,其中,所说的终端部分从所说的平表面部分向下延伸,形成字符“U”形,并且还形成弯曲的形状且与所说平表面部分分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静止终端直接与一印刷电路板相连接。
7、一种按钮开关,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包括一呈圆筒形的圆筒部分;
一呈圆筒形的按钮,该按钮可滑动地被装配在所说的圆筒部分内;
一呈圆筒形的转子,在该转子的底部具有一突缘,该转子根据所说按钮的往复移动而沿着所说的圆筒部分往复滑动,同时通过把转动轴线设置为所说圆筒部分的长轴线而在预定方向上转动预定角度;
一呈环形的扁平的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被插在所说转子内,并由所说转子锁定;
多个静止终端,这些静止终端被设置在所说壳体中,并与所说的接触部分相面对;
其中,对于所说按钮的每次往复移动,所说转子都转动一预定角度,从而相继交替地实现“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其中在所说的“打开”位置,所说的接触部分在所说的静止终端之间实现电接触,而在所说的“关闭”位置,所说的接触部分断开电接触;
多个导线,这些导线被固定到设置在所说静止终端中的一些缆线夹紧口上,并从设置在所说壳体中的一些缺口中引伸出来;
其中,在所说接触部分的外周边上的一些位置处以预定间隔设置一些扁平的臂,这些臂朝静止终端弯曲并与所说的静止终端接触,其中,,所说的这些臂随着当所说转子进行往复滑动时所产生的在所说静止终端和转子之间的距离上的变化而发生弹性弯曲,从而使所说静止终端和所说接触部分之间保持接触;
该按钮开关还包括:
第一弹簧,用于向上挤压所说的转子;
第二弹簧,用于向上挤压所说的按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线被焊接到所说的缆线夹紧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圆筒部分的内表面上沿着纵向方向设置一些突起,这些突起被以预定间隔设置的一些导向槽部分相互分开;
各个突起的下端部分构成倾斜的圆筒部分凸轮侧面;
在所说按钮的下端部分的外周边上设置一些肋条,这些肋条被宽松地装配到所说的导向槽部分内;
这些肋条的下端部分构成倾斜的按钮凸轮侧面,这些凸轮侧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说圆筒部分凸轮侧面的倾斜方向基本相同;
在所说转子的上端部分上设置一些突起,这些突起被宽松地装配到所说的导向槽部分内;
这些突起的上端部分包括倾斜的转子凸轮侧面,这些凸轮侧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说按钮凸轮侧面的倾斜方向基本相反;
通过由所说按钮凸轮侧面沿着所说导向槽部分对转子凸轮侧面进行挤压,从而使所说转子凸轮侧面沿着所说圆筒部分凸轮侧面进行滑动;
当进行往复移动时,所说转子凸轮侧面沿着所说按钮凸轮侧面进行滑动,从而与所说导向槽附近的另一个的导向槽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说导向槽中沿着所说按钮的外周边的纵向方向设置的用于防止过度转动的一些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沿着按钮的中轴线延伸出一导杆,并且面对这根导杆在所说壳体中设置一圆筒形插入部分,所说导杆的一端插入到该圆筒形插入部分内。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静止终端被设置在所说壳体中,并包括与所说接触部分相接触的平表面部分以及用于把外部电线连接到所说按钮开关上的终端部分,其中,所说的终端部分从所说的平表面部分向下延伸,形成字符“U”形,并且还形成弯曲的形状且与所说平表面部分分隔开。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静止终端直接与一印刷电路板相连接。
CNB031569331A 2003-09-15 2003-09-15 按钮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572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569331A CN1295725C (zh) 2003-09-15 2003-09-15 按钮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569331A CN1295725C (zh) 2003-09-15 2003-09-15 按钮开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8990A CN1598990A (zh) 2005-03-23
CN1295725C true CN1295725C (zh) 2007-01-17

Family

ID=34660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693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5725C (zh) 2003-09-15 2003-09-15 按钮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95725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5306B (zh) * 2007-10-15 2011-06-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闭锁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2447B (zh) * 2012-08-31 2015-09-16 宁波市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机械复合开关装置
CN105428127B (zh) * 2015-12-14 2017-11-24 东莞市名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键盘的按键组件
CN110469228B (zh) * 2019-08-14 2020-06-26 山东大学 一种按压式弹簧开关机构及其电动/手动可切换开窗器
EP3928868A1 (de) * 2020-06-22 2021-12-29 Eppendorf AG Pipette für den gebrauch mit einer einen kolben und einen zylinder aufweisenden pipettenspitze oder spritz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1476A (en) * 1988-05-09 1990-01-0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Index rotary switch
CN2204067Y (zh) * 1993-10-29 1995-07-26 何建禅 笔式按压开关
CN1324085A (zh) * 2000-05-16 2001-11-2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复合操作型开关装置
CN1402283A (zh) * 2001-08-02 2003-03-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2541943Y (zh) * 2002-04-30 2003-03-26 梁锦洪 开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1476A (en) * 1988-05-09 1990-01-0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Index rotary switch
CN2204067Y (zh) * 1993-10-29 1995-07-26 何建禅 笔式按压开关
CN1324085A (zh) * 2000-05-16 2001-11-2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复合操作型开关装置
CN1402283A (zh) * 2001-08-02 2003-03-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2541943Y (zh) * 2002-04-30 2003-03-26 梁锦洪 开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5306B (zh) * 2007-10-15 2011-06-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闭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8990A (zh) 2005-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7562C (zh) 两级按钮开关
CN1217361C (zh) 多向开关
CN1279657C (zh) 插座端子及其与插头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114336C (zh) 电子装置和用于布线柔性电路导体的方法
CN1314060C (zh) 具有多路切换通道的小型电开关
CN1249750C (zh) 按钮开关
CN1144245C (zh) 旋转按压操作型电子元件及使用它的电子设备
CN1197106C (zh) 多向滑动开关
CN1819089A (zh) 具有多个开关通路的电开关
CN1289136A (zh) 按压·旋转操作型电子器件
CN1713453A (zh) 快速连接端子设备
CN1917112A (zh) 按压开关
CN1671008A (zh) 电子部件安装插座
CN1739177A (zh) 复合开关装置
CN1295725C (zh) 按钮开关
CN1539186A (zh) 具有切换功能的连接器
CN1862875A (zh) 无线通信终端的内置天线模块
CN1258200C (zh) 杠杆开关及使用该开关的检测装置
CN1221986C (zh) 多向输入装置
CN1236965A (zh) 复合操作型电气部件
CN1871681A (zh) 旋转·按压操作型电子部件及采用了该部件的电子设备
CN1170350C (zh) 小型电机
CN1218341C (zh) 开关机构、使用该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及多方向操作单元
CN1182744C (zh) 天线装置
CN101068055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用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7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