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50C - 小型电机 - Google Patents

小型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50C
CN1170350C CNB011227834A CN01122783A CN1170350C CN 1170350 C CN1170350 C CN 1170350C CN B011227834 A CNB011227834 A CN B011227834A CN 01122783 A CN01122783 A CN 01122783A CN 1170350 C CN1170350 C CN 117035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achine
micro
lid member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227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4633A (zh
Inventor
`仓浩一
鎌仓浩一
公平
五十岚公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buch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buch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buch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buchi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34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4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3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5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 Dc Machiner (AREA)

Abstract

一种小型电机,包括:形成有底中空筒状的罩盖(5);与该罩盖开口部(6)嵌合的绝缘性盖构件(7);固定在罩盖的内周面上的定子以及配设在罩盖内部、由分别安装在罩盖与盖构件上的一方轴承部与另一方轴承部上的回转自如地支承回转轴(3)的转子。在盖构件(7)上设有一端部(12)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用的一对端子,端子(13)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棒状构件(14)一体构成。采用本发明,容易形成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端子,便于制造电机。本发明适用于供电用的多个端子的一端部向电机外部凸出的小型电机,可作为携带电话等的振动发生源使用。

Description

小型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机外部凸出有供电用的多个端子的一端部的小型电机,特别是涉及例如适用于携带电话等的振动发生源或光学精密设备等的小型电机。
背景技术
小型电机除了上述各种设备之外,还广泛使用于所有领域,为适应电机制造的容易化以及电机用户的各种需求,提出了使满足上述要求的电机容易制造等的课题。
小型电机的结构是在具有有底中空筒状的罩盖和盖构件的壳体内周面上装有定子,在壳体的内部设有转子,通过设在壳体上的轴承部回转自如地支承转子的回转轴。
在盖构件上大多设有一端部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用的多个端子。也有将具有该盖构件的端子的小型电机组装在携带电话等设备内的情况。在此场合,设在该设备内的外部回路(如基板)的供电端子与电机的端子电气性连接。
若电机的供电端子使用导线,则在将电机组装在前述设备时,必须进行导线的锡焊作业,或者设置插件进行连接。结果是使电机的组装作业复杂化,若使用插件,则会增加零件数。还必须确保配线用的空间。
为此,作为一项解决使用导线时的锡焊作业等课题的技术,曾有过具有弹簧板状端子的小型电机的提案。然而,为使弹簧板状端子冲压加工成形,需要金属模和冲压机等。
因此,会使包括端子成形工序在内的电机制造工序复杂化,增加生产成本。另外,电机中需要支承弹簧板状端子用的别的零件,故增加了电机的零件数。
电机用户经常会对电机的供电端子提出各种要求。这样,当用户要求其它种类的端子时,就要变更传统的弹簧板状端子的金属模。结果是变更端子的种类不仅麻烦而且化时间。因此,要想容易、迅速而又低成本地制造出具有能满足要求的一端部的电机是很困难的。
另外,弹簧板状端子因塑性变形容易产生弹性减弱的问题。因此,一旦在端子上反复施加负荷,则有可能降低端子的弹性。并且,在采用弹簧板状端子的场合,为提高与外部回路的供电端子电气性接触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压花加工等在电气接点部设置凸起并形成点接触。在用冲压机冲压加工弹簧板状端子时,还要废弃制品以外的部分,不能有效利用材料。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设有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端子的电机、即使用户提出各种端子的要求也能容易、迅速而又低成本地制造出具有能满足这一要求的一端子的小型电机。
发明概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小型电机包括:形成有底中空筒状的罩盖;与该罩盖开口部嵌合的绝缘性盖构件;固定在所述罩盖的内周面上的定子以及配设在所述罩盖内部、由分别安装在所述罩盖与所述盖构件上的一方轴承部与另一方轴承部回转自如的支承回转轴的转子,在所述盖构件上设有一端部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用的多个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采用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棒状构件一体构成。
所述端子最好是具有将所述棒状构件一部分绕卷的扭转盘簧部。所述盖构件最好是具有中空状的绝缘性箱体部,所述扭转盘簧部被放置在所述箱体部内。
例如,在所述箱体部上形成有矩形的中空部,该中空部三面被围住,并向所述回转轴的输出部开口,所述箱体部沿所述回转轴的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按预定尺寸向所述输出部延伸,由此,所述端子在稳定的状态下被所述箱体部支承,故所述端子不会与所述罩盖接触而产生绝缘不良。
所述端子最好是由一根从所述盖构件延伸到向电机外部凸出的所述一端部的所述棒状构件构成。
例如,所述端子具有侧视的L字状部以及与该L字状部连续的、从所述罩盖斜方向分离的直线状或在直线状的中途形成台阶部并改变端子间隙形成弯曲状的直线部,所述端子的一端部的附近弯曲形成弯曲部,该弯曲部可与外部回路的供电端子点接触。
另一个例子是所述端子具有沿所述盖构件的电机外部侧平面的第1直线部以及与该第1直线部连续的、从所述罩盖斜方向分离的直线状或在直线状的中途形成台阶部并改变端子间隙形成弯曲状的第2直线部,所述端子的一端部的附近弯曲形成弯曲部,该弯曲部可与外部回路的供电端子点接触。
所述端子最好是具有由一根棒状构件在向电机外部凸出的所述一端部反方向弯曲形成的第1棒状部和第2棒状部。
所述端子最好是具有U字状部和侧视的L字状部,所述U字状部与所述L字状部连接,在弯曲部沿所述罩盖斜向分离的方向笔直弯曲。
在所述各实施形态中,最好是将所述端子的所述一端部的附近弯曲形成弯曲部,该弯曲部可与外部回路的供电端子点接触。
所述所述盖构件的电机外部侧设置可支承所述端子的端子支承装置。
例如,所述端子支承装置具有设在所述盖构件上的中空状绝缘性箱体部、在该箱体部内形成的端子支承部、所述盖构件的电机外部侧平面以及从电机外部侧平面向外凸出构成导电性连接端子的端部,所述端子压接在所述箱体部的内面和所述端子支承部的两侧面上,所述端子的另一端部配置在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上,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端部沿所述端子弯曲,使所述端子在电气性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端部固定。
所述端子最好是具有将所述棒状构件的一部分绕卷组成的扭转盘簧部、第1直线部和第2直线部。所述第1直线部与所述扭转盘簧部的一端连接,与所述盖构件的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平行配置。所述第2直线部与所述扭转盘簧部的另一端连接,在弯曲部沿所述罩盖斜向分离的方向弯曲成直线状。
另一个例子是所述盖构件具有本体部以及与该本体部一体形成的绝缘性块部。该块部57沿着从所述本体部56向与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鼓出,所述块部具有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第1平面以及与该第1平面正交、与所述本体部的电机外部侧平面平行的第2平面;所述块部沿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朝所述转子的输出部延伸,由此,所述端子在稳定的状态下被所述块部支承,故所述端子不会与所述罩盖接触而产生绝缘不良;在所述块部的外面形成一对槽部,该槽部与所述块部的所述第1平面和所述第2平面连续形成。所述端子的L字状部被压入在所述槽部内,所述端子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接触,所述端子支承装置由所述槽部和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构成。
再一个例子是所述盖构件具有本体部以及与该本体部一体形成的绝缘性块部,该块部从所述本体部沿着与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鼓出,在所述块部的外面形成一对槽部和通孔;所述端子在压入所述槽部的同时,穿通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端子支承装置由所述槽部、所述通孔和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构成。
再一个例子是所述盖构件具有本体部以及与该本体部一体形成的绝缘性块部;该块部从所述本体部沿着与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鼓出,所述块部具有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第1平面以及与该第1平面正交、与所述本体部的电机外部侧平面平行的第2平面,在所述第1平面和第2平面上,形成有支承所述端子用的预定形状的凹部;所述端子与所述凹部嵌合,利用所述端子的弹力压接在所述块部和所述本体部上;所述端子的L字状部被所述块部和所述本体部支承;所述块部沿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向所述回转轴的输出部延伸,这样,所述端子在稳定的状态下被所述块部支承,故所述端子不会与所述罩盖接触而产生绝缘不良,所述端子支承装置由所述凹部和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构成。
在所述盖构件上装有与所述转子的整流子滑动接合的电刷,最好是使该电刷的一端部从所述盖构件的电机外部侧平面向外方凸出并与所述端子电气性连接。
例如,最好是将从所述盖构件的电机外部侧平面向外方凸出的所述电刷的一端部沿所述端子弯曲,使所述电刷的一端部可与所述端子接合。
由于所述端子可从所述盖构件的外方安装,因此可在组装所述小型电机之后装入所述端子。
另外,在产生振动用的电机中,在所述回转轴的输出部上装有产生振动用的振子。所述小型电机可用于携带电话、寻呼机、手表、游戏机、玩具和携带式信息终端中的任一种。
在将所述小型电机装在上述装置中时,一旦将所述小型电机固定在外部回路的预定位置,所述小型电机的所述端子产生弹性变形,在弹力推压的状态下与所述外部回路的供电端子点接触,由此,可使所述端子与所述供电端子电气性连接,并从所述外部回路向所述小型电机供电。
最好是将所述端子的所述一端部上形成的所述弯曲部加工成S形,至少所述罩盖用弹性构件覆盖,在将所述小型电机组装在所述装置中后,所述弯曲部在与所述弹性构件抵接的同时,利用所述端子的弹力和所述弹性构件的弹力与所述供电端子抵接。
例如,在所述弹性构件上,形成有一对槽部和与该槽部连通的一对凹部。所述端子在压入所述槽部的同时弹性变形,可放置在所述凹部内,所述弯曲部在与所述凹部内的所述弹性构件抵接的同时,并压接在所述供电端子上。
所述棒状构件最好是采用磷青铜、铍铜或锌白铜等的铜合金制成,所述端子的直经为0.2~0.3mm。
所述棒状构件的剖面形状最好是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或多角形。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因此可容易制造设有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端子的电机。并且,即使用户提出各种端子的要求也能容易、迅速而又低成本地制造出具有能满足这一要求的端子的电机。
附图简单说明
图1A至图1C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小型电机的立体图。
图2A和图2B为图1A至图1C所示的电机盖构件和端子的立体图。
图3A和图3B为将本发明的电机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图。
图4A至图4D为第2实施形态的小型电机盖构件和端子的立体图。
图5A至图5C为第3实施形态的小型电机立体图。
图6A至图6C为第3实施形态变形例的小型电机立体图。
图7A和图7B为图6A至图6C所示的将电机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图。
图8为第3实施形态又一变形例的小型电机立体图。
图9A至图9C为第4实施形态的小型电机盖构件和端子的立体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
下面,参照图1A至图9C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一例。
本发明可适用于携带电话、寻呼机、手表、游戏机、玩具和携带式信息终端等装置的产生振动用的小型电机。另外,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小型摄象机等光学精密仪器、CD(小型盘片)机等音响·放像机器、复印机等OA(办公自动化)设备、毛发干燥器等家庭用电气器具、汽车用电器以及玩具等的器具中使用的驱动用小型电机。在以下的各实施形态中,以携带电话中使用的产生振动用小型电机为例进行说明。
(第1实施形态)
图1A至图1C为第1实施形态的小型电机立体图,图2A和图2B为图1A至图1C所示的电机盖构件和端子的立体图。
图3A和图3B为将图1A至图1C所示的电机安装在携带电话基板上的状态图。图3A和图3B分别表示安装前和安装后的状态。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小型电机整体结构。
如图1A至图3B所示,小型电机(小型直流电机)1具有在内周面上装有一对定子的壳体2和配设在壳体2内部的转子。
转子的回转轴3由设在壳体2上的一方轴承部4和另一方轴承部回转自如地支承。壳体具有在有底中空筒状的内部设有转子的罩盖5以及与罩盖5的开口部6嵌合的绝缘性盖构件7。
罩盖5具有圆筒状部2a和一对平行的平坦部2b,由金属制的板材一体形成,盖构件7由树脂材料或其它绝缘材料一体形成。
在壳体2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方的轴承部4和另一方的轴承部。一方的轴承部4设在罩盖上,另一方的轴承部设在盖构件7的凹部9内。一对定子对置状固定在罩盖5的内周面上。
转子具有沿回转中心的中心轴线CL方向延伸的回转轴3、将电枢线圈线圈状绕装于回转轴3的铁心上的电枢以及装在回转轴3上并与电枢线圈电气性连接的整流子。
整流子与装在盖构件7上的多组(例如2组)的电刷8滑动接合。在回转轴3的输出部10上装有产生振动用的振子11。
在盖构件7的一端部12上设有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用的多个端子(例如一对)13。各端子13分别与各电刷8电气性连接。
端子13采用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棒状构件14一体构成。棒状构件14剖面为圆形。在携带电话中设有作为外部回路的基板15。端子13可与基板15的供电端子16电气性连接。
为了使振子11的重心位置与回转中心偏心,形成重心失衡进而生成回转失衡,而制成扇形。在回转中心部形成可插入回转轴3的接合孔17。通过将回转轴3的输出部10压入接合孔17内,可将振子11相对于回转轴3进行定位。
在电机1中,电流从基板15的供电端子16经过电机1的端子13、电刷8和整流子流向电枢线圈。这样,在由一对定子形成的存在于磁场中的转子上产生回转力,使转子回转。从而使电机1的装在回转的回转轴3的输出部10上的振子11回转。
由于振子11的重心位置偏心于回转轴3的中心轴线CL,因此,一旦振子11回转,则因其重心失衡进而生成回转失衡。由此,在回转轴3上产生振动,使电机1整体振动。因电机1振动,故可使携带电话振动。
下面说明设在盖构件7上的端子13的结构。
如图1A至图2B所示,盖构件7具有本体部34和中空状的绝缘性箱体部31。为使本体部34与罩盖5接合,加工成与罩盖5外形对应的形状。本体部34具有与中心轴线CL正交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
箱体部31从本体部34沿与中心轴线CL正交的方向一体状鼓出,另外,箱体部31在图中虽与本体部34为一体,但也可另外制成,然后装在本体部34上。
端子13将磷青铜、铍铜或锌白铜等铜合金制的圆棒(棒状构件14)弯曲后一体形成。并且,在携带电话和寻呼机中使用的产生振动用电机场合,端子13的直经为0.2~0.3mm。
端子13具有将所述棒状构件14一部分绕卷的扭转盘簧部30、第1直线部43和第2直线部45。第1直线部43与扭转盘簧部30的一端连接,与盖构件7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平行配置。第2直线部45与扭转盘簧部30的另一端连接,在弯曲部44沿罩盖5斜向分离的方向弯曲成直线状。
将端子13的一端部12的附近弯曲(如弯曲成预定角度)形成弯曲部32。如图3B所示,在将电机1组装在携带电话中时,弯曲部32与基板15的供电端子16在接触点P1处接触。
扭转盘簧部30被放置在具有绝缘性的箱体部31内。这样,扭转盘簧部30就可确保对周围的电气绝缘性。
在箱体部31上形成有矩形状的中空部35。中空部35三面被围住,并向回转轴3的输出部10开口,箱体部31沿与中心轴线CL平行的方向按预定尺寸L1向输出部10延伸,这样,端子13在稳定的状态下被箱体部31支承,故端子13不会与罩盖5接触而产生绝缘不良。
产生振动用的振子31的内侧与平行于中心轴线CL方向配置的端子支承部36一体形成。端子支承部36的外形为矩状。
端子13被压接在产生振动用的振子31和内面和端子支承部36的两侧面。端子13的另一端部38配置在电机外部侧平面37上。这样,扭转盘簧部30和第1直线部43受产生振动用的振子31和本体部34支承。
电刷8具有导电性的连接端子(电刷基座)39。连接端子39被装在盖构件7的电机内部形成的空隙部40内。空隙部40与盖构件7上形成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开口的通孔41连通。
连接端子39的端部(即电刷8的一端部)42穿过通孔,从电机外部侧平面37向外凸出。端部42沿着端子13的另一个端部38弯曲,端子13在与端部42电气性连接的状态下接合。因此,不再需要端部42与端子13连接的锡焊作业。
这样,由产生振动用的振子31、端子支承部36、电机外部侧平面37和端部42构成设在盖构件7的电机外部侧的可支承端子13的端子支承装置33。
如图3A所示,在将电机1组装在携带电话中时,将电机1固定在相对基板15的预定位置上。由此,电机1的端子13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基板15的供电端子16在接触点P1处点接触。这样,端子13与供电端子16电气性连接,可从基板15向电机1供电。
(第2实施形态)
图4A至图4D为第2实施形态的小型电机盖构件和端子的立体图。
第2至第4实施形态的小型电机只是盖构件和端子的结构不同,其它结构与第1实施形态的电机基本相同,盖构件和端子的材质也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因此,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只说明不同的部分。
如图4A至图4D所示,在盖构件50的一端部51上设有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用的多个端子(例如一对)52。端子52由从盖构件50向电机外部凸出一端部51延伸的1根棒状构件14一体状构成。
端子52具有侧视的L字状部63以及与L字状部63连续、从罩盖5斜方向分离的变曲成直线状的直线部64。端子52的一端部51的附近弯曲(例如变曲成预定角度)形成弯曲部54。弯曲部54可与图3B所示的基板15的供电端子16在接触点P1处点接触。
在盖构件50上,装有与转子的整流子滑动接合的电刷8a。电刷8a的连接端子39a的端部(即电刷的一端部)42a从盖构件50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向外凸出。
端部42a穿过盖构件50上形成的通孔41,从电机外部侧平面37向外凸出。端部42a通过锡焊与端子52的另一端部53电气性连接。
如第1实施形态所示,也可将端部42a沿着端子52弯曲,使端子52与端42a接合并电气性连接。因此,不再需要端部42a与端子52连接的锡焊作业,可提高作业效率。
盖构件50具有本体部56以及与中空部56一体形成的绝缘性块部57。为使本体部56与电机的罩盖5(图1A)接合,加工成与罩盖5外形对应的形状。
块部57从本体部56沿着与中心轴线CL正交的方向鼓出。块部57也可单独制成,然后装在本体部56上。
块部57的外形为矩形。块部57具有与中心轴线CL平行的第1平面60和第2平面61。第2平面61与第1平面60正交,与本体部56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平行。
块部57沿与中心轴线CL平行的方向朝输出部10延伸预定的尺寸L2。由此,端子52在稳定的状态下被块部57支承,故端子52不会与罩盖5接触而产生绝缘不良。
在块部57的外面形成一对槽部58。槽部58与块部57的第1平面60和第2平面61连续形成。端子52的L字状部63被压入在槽部58内,端子52的另一端部53与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37接触。
因此,由槽部58和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37构成设在盖构件50的电机外部侧上的可支承端子52的端子支承装置55。
(第3实施形态)
图5A至图5C为第3实施形态的小型电机1a的立体图。
如图5A至图5C所示,小型电机1a具有与罩盖5的开口部6嵌合的绝缘性盖构件70。在盖构件70上,设有一端部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用的多个端子72。
端子72采用与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棒状构件14一体的结构,由一根从盖构件70延伸到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一端部71的棒状构件14构成。
端子72具有沿盖构件70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的第1直线部73以及与该第1直线部73连续、沿罩盖5斜向分离的方向弯曲成直线状的第2直线部74。
将端子72的一端部71附近弯曲后形成弯曲部75。弯曲部75可与基板15的供电端子16(图3A、图3B)点接触。在本实施形态中,弯曲部75为S状(也包括反S字状、以下相同)。
在盖构件70的电机外部侧设有可支承端子72的端子支承装置76。盖构件70具有本体部77以及与该本体部77一体形成的绝缘性块部78。块部78从本体部77沿与中心轴线CL正交的方向鼓出。
在块部78的外面形成一对槽部79和通孔80。通孔80处在槽部79的位置。端子72在压入槽部79的同时,插通在通孔80内。由槽部79、通孔80和电机外部侧平面37构成端子支承装置76。
在所述盖构件70上装有与定子的整流子滑动接合的电刷8a(图4A、图4B)。电刷的一端部42a从盖构件70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向外方凸出。一端部42a通过与端子72的另一端部锡焊后进行电气性连接。
这样,端子72在其第1直线部73与电机外部侧平面37接触状态下,通过锡焊将端子72的另一端部固定在电刷一端部42a上,并由端子支承装置76支承。
其结果,在组装电机1a作业时,端子72不会横向弯曲或从电机1a向外脱出,可在稳定的状态下被盖构件70牢牢支承,便于电机1a的组装作业。
(第3实施形态的变形例)
图6A至图6C为第3实施形态变形例的小型电机1b的立体图。图7A和图7B表示小型电机1b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并用剖面表示橡胶支座90。
另外,与第3实施形态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只说明不同的部分。
如图6A至图7B所示,电机1b的至少罩盖5被作为弹性构件的橡胶支座90覆盖住。橡胶支座90是为了降低噪音和防止机器的壳体振动等而设置的。在本实施形态中,覆盖的是罩盖5和盖构件70。
在橡胶支座90上形成有一对槽部91以及与该槽部91连通的一对凹部92。端子72在压入槽部91的同时,弹性变形地放置在凹部92内。
在携带电话中设有放置电机1b用的收纳部93。一旦将电机1b放置在收纳部93内,端子72的弯曲部75就会与凹部92内的橡胶支座90抵接,同时利用端子72和橡胶支座的弹力压接在基板15的供电端子16上。
这样,由于弯曲部75被夹持在橡胶支座90与基板15之间,因此,可良好保持端子72与供电端子16的电气的接触性。
又由于端子72被压入槽部91内,因此,不会横向弯曲,可在稳定的状态下定位。端子72被放置在凹部92内,可缩小电机1b用的空间。
(第3实施形态另一变形例)
图8为第3实施形态又一变形例的小型电机的立体图。图8所示的端子72a具有沿盖构件70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的第1直线部73和第2直线部74a。第2直线部74a与第1直线部73连续,并沿从罩盖5斜向分离的方向弯曲成直线状,同时在该直线状的中途形成台阶部81,而成为改变端子72a、72a间的间距P的形状。该端子72a除了形成台阶部81之外,其它均与前述端子72相同。
但是,若装有小型电机的机器种类和型号等不同,则往往供电端子16的位置也不同。为此,使用端子72a时,使该端子72a和供电端子16位置一致,可容易地将端子72a与供电端子16电气性连接。
另外,该端子72a的结构也可适用于第3实施形态以外的其它实施形态。
(第4实施形态)
图9A至图9C为第4实施形态的小型电机盖构件和端子的立体图。
如图9A至图9C所示,在盖构件170上设有端部71向电机外部凸出的端子支承装置(例如一对)172。端子172由棒状构件14一体构成。
端子172具有U字状部184和侧视的L字状部182。U字状部184与L字状部连续,在弯曲部183沿从罩盖5斜向分离的方向笔直弯曲。
端子172是将一根棒状构件14在向电机外部凸出的端部71反向(例如180度方向)弯曲形成,具有第1棒状部173和第2棒状部174。由于端子172具有两个棒状部173、174,因此,可比第2、第3实施形态的端子52、72发挥更大的弹力。
由于端子172的端部171弯曲形成,因此可与图3B所示的基板15的供电端子16在接触点P1处点接触。另外,也可如第1至第3实施形态所示,将端部71的附近弯曲(例如弯曲成S形)形成弯曲部,使该弯曲部与供电端子16接触。
电刷8的连接端子39的端部42a从电机外部侧平面37向外方凸出。端部42a通过锡焊与端子172的另一端部181电气性连接。
也可如第1实施形态所示,将端部42a沿端子172弯曲,并在端部42a上将端子172固定进行电气性连接。这样,就不再需要将端部42a与端子172连接的锡焊作业。
盖构件170具有本体部176和绝缘性块部177。为使本体部176与罩盖5(图1A)接合而具有与罩盖5相对应的形状。
块部177从本体部176沿与中心轴线CL正交的方向一体鼓出。块部177的外形为矩形,并具有与中心轴线CL平行的第1平面178和第2平面179。第2平面179与第1平面178正交,并与本体部176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平行。第1平面178和第2平面179是外侧的面。平面178、179为支承端子172而形成预定形状的凹部180。
端子172与凹部180嵌合,并利用端子172的弹力压接在块部177与直线部176上。这样,端子172的S形部182由块部177和本体部176的支承。端子172的另一端部181与本体部176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接触。第2棒状部174的端部被压接在本体部176的凸部185的侧面上。
块部177沿与中心轴线CL平行的方向朝输出部10延伸预定尺寸。这样,端子172在稳定的状态下由块部177支承,故端子172不会与罩盖5接触而产生绝缘不良。
设在盖构件170的电机外部侧上的可支承端子172的端子支承装置175是由凹部180和本体部176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构成。
如上所述,由于第1至第4实施形态中的供电用端子13、52、72、172采用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棒装构件14一体构成。因此,可容易形成端子13、52、72、172。
在将电机1、1a、1b组装在携带电话中时,只要将电机1、1a、1b固定在基板15的预定位置上即可。这样,端子13、52、72、172就可弹性变形,利用弹力在向基板15的供电端子16推压的状态下电气性连接。
因此,不再需要电机1、1a、1b与基板15间的电气性连接作业,例如,不需要进行供电端子的锡焊作业。这样,可简化电机1、1a、1b的组装作业。
由于端子13、52、72、172利用弹力推压在供电端子16上,因此,可保持基板15与电机1、1a、1b的电气性连接。棒状构件14不容易产生因塑性变形引起的弹力减弱现象,发挥稳定的弹簧性能。这样,就可保持端子13、52、72、172与供电端子16间的稳定的电气性连接。
例如,在因电机1、1a、1b的振动造成携带电话整体振动期间或从一方冲击携带电话时,也能保持端子13、52、72、172与供电端子16间的电气性连接。
另此,有时还会在基板15与在其上固定的电机1、1a、1b位置之间产生相对性的尺寸误差。由于这些尺寸误差的存在,即使端子13、52、72、172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也可由其弹力吸收尺寸误差,实现良好的电气性连接。
特别是第1实施形态的端子13因具有扭转盘簧部30,故更能发挥稳定的弹簧性能。即使反复施加负荷,端子13也不会产生因塑性变形引起的弹力减弱现象。结果是可使端子13与供电端子16的电气接点部的接触力稳定。
即使在棒状构件14采用同一材料和直径场合下,如变更扭转盘簧部30的卷数,也可改变端子13整体的弹力。因此,容易将端子13与供电端子16的接触力变更到最佳的值。
在本发明中,只要将棒状构件14弯曲加工成预定形状,就可容易将端子13、52、72、172制成任意的形状。在该弯曲加工中,由于不使用弹簧板状端子的那种冲压机和金属模,因此,可简化端子的制造装置,还可降低初期投资的费用。
又由于不进行冲压加工,因此,基本上不产生材料的浪费,提高了材料的使用率,还不会产生环境问题。端子13、52、72、172使用棒状构件14,故比弹簧板状端子重量轻。
要想变更端子13、52、72、172的形状和弹力时,只要变更棒状构件14的材质、直径、长度、扭转盘簧部30的卷数等即可。由此,可容易、迅速而又低成本地变更端子的形状和弹力等。
这样,在电机的用户要求具有别的种类端子的电机场合,通过弯曲加工可简单地形成满足这一要求的端子。由此,可容易、迅速而又低成本地制造具有该端子的电机。
端子13、52、72、172的材料使用圆形剖面的棒状构件14。这样,只要弯曲棒状构件14,就可容易实现端子13、52、72、172与供电端子16的点接触。即,也可象弹簧板状端子那样通过压花加工等在电气接点部上形成凸起。
端子13、52、72、172通过装在一体的盖构件7、50、70、170上加以支承,不需要再另外设置支承端子用的构件。由此,可减少电机的零件数。
端子13、52、72、172可从盖构件7、50、70、170的外方安装。这样,也可在组装电机1、1a、1b后装入端子13、52、72、172,可容易变更电机制造工序的顺序。
另外,棒状构件14的剖面形状在图示中采用了圆形,但也可是椭圆形、长圆形或多角形状。
本发明的电机既可是具有电刷和整流子主要的电机,也可是无刷电机。电枢既可回转,也可不回转。
在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同一或相当部分。

Claims (25)

1、一种小型电机(1、1a、1b),包括:形成有底中空筒状的罩盖(5);与该罩盖(5)的开口部(6)嵌合的绝缘性盖构件(7、50、70、170);固定在所述罩盖(5)的内周面上的定子以及配设在所述罩盖(5)内部、利用分别安装在所述罩盖(5)与所述盖构件(7、50、70、170)上的一方轴承部与另一方轴承部回转自如地支承回转轴(3)的转子,在所述盖构件(7、50、70、170)上设有一端部(12、51、71、171)向电机外部凸出的供电用的多个端子(13、52、72、72a、172),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13、52、72、72a、172)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棒状构件(14)一体构成,在所述回转轴(3)的输出部(10)上装有产生振动用的振子(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3)具有将所述棒状构件(14)一部分绕卷的扭转盘簧部(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构件(7)具有中空状的绝缘性箱体部(31),所述扭转盘簧部(30)被放置在所述箱体部(31)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部(31)上形成有矩形的中空部(35),该中空部(35)三面被围住,并向所述回转轴(3)的输出部(10)开口,
所述箱体部(31)沿所述回转轴的与中心轴线CL平行的方向,按预定尺寸向所述输出部(10)延伸,
这样,所述端子(13)在稳定的状态下受所述箱体部(31)支承,故所述端子(13)不会与所述罩盖(5)接触而产生绝缘不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52、72、72a)由一根从所述盖构件(50、70)延伸到向电机外部凸出的所述一端部(51、71)的所述棒状构件(14)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52)具有侧视的L字状部(63)以及与该L字状部(63)连续的、从所述罩盖(5)斜方向分离的直线状或在直线状的中途形成台阶部并改变端子间隙形成弯曲状的直线部(64),
所述端子(52)的一端部(51)的附近弯曲形成弯曲部(54),
该弯曲部(54)可与外部回路(15)的供电端子(16)点接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72、72a)具有沿所述盖构件(70)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的第1直线部(73)以及与该第1直线部〔73〕连续的、从所述罩盖(5)斜方向分离的直线状或在直线状的中途形成台阶部(81)并改变端子间隙P形成弯曲状的第2直线部(74、74a),
所述端子(72、72a)的一端部(71)的附近弯曲形成弯曲部(75),该弯曲部(75)可与外部回路(15)的供电端子(16)点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72)具有由一根棒状构件(14)在向电机外部凸出的所述一端部(171)反方向弯曲形成的第1棒状部(173)和第2棒状部(17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72)具有U字状部(184)和侧视的L字状部(182),
所述U字状部(184)与所述L字状部(182)连接,在弯曲部(183)沿所述罩盖(5)斜向分离的方向笔直弯曲。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3、52、72、72a)的所述一端部(12、51、71)的附近弯曲形成弯曲部(32、54、75),该弯曲部(32、54、75)可与外部回路(15)的供电端子(16)点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构件(7、50、70、170)的电机外部侧设置可支承所述端子(13、52、72、72a、172)的端子支承装置(33、55、76、175)。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支承装置(33)包括:
设在所述盖构件(7)上的中空状绝缘性箱体部(31)、
在该箱体部(31)内形成的端子支承部(36)、
所述盖构件(7)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
从电机外部侧平面(37)向外凸出构成导电性连接端子(39)的端部(42),
所述端子(13)压接在所述箱体部(31)的内面和所述端子支承部(36)的两侧面上,所述端子(13)的另一端部(38)配置在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37)上,
所述连接端子(39)的所述端部(42)沿所述端子弯曲,使所述端子(13)在电气性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端部(42)固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3)具有将所述棒状构件(14)的一部分绕卷组成的扭转盘簧部(30)、第1直线部(43)和第2直线部(45),
所述第1直线部(43)与所述扭转盘簧部(30)的一端连接,与所述盖构件(7)的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37)平行配置,
所述第2直线部(45)与所述扭转盘簧部(30)的另一端连接,在弯曲部(44)沿所述罩盖(5)斜向分离的方向弯曲成直线状。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构件(50)具有本体部(56)以及与该本体部(56)一体形成的绝缘性块部(57)。
该块部(57)沿从所述本体部(56)向与中心轴线CL正交的方向鼓出,所述块部(57)具有与所述中心轴线CL平行的第1平面(60)以及与该第1平面(60)正交、与所述本体部(56)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平行的第2平面(61),
所述块部(57)沿与所述中心轴线CL平行的方向朝所述转子(3)的输出部(10)延伸,由此,所述端子(52)在稳定的状态下受所述块部(57)支承,故所述端子(52)不会与所述罩盖(5)接触而产生绝缘不良,
在所述块部(57)的外面形成一对槽部(58),该槽部(58)与所述块部(57)的所述第1平面(60)和所述第2平面(61)连续形成,
所述端子(52)的L字状部(63)被压入在所述槽部(58)内,所述端子(52)的另一端部(53)与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37)接触,
所述端子支承装置(55)由所述槽部(58)和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37)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构件(70)具有本体部(77)以及与该本体部(77)一体形成的绝缘性块部(78),
该块部(78)从所述本体部(77)沿着与中心轴线CL正交的方向鼓出,
在所述块部(78)的外面形成一对槽部(79)和通孔(80),
所述端子(72、72a)在压入所述槽部(79)的同时,穿通在所述通孔(80)内,
所述端子支承装置(76)由所述槽部(79)、所述通孔(80)和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37)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构件(170)具有本体部(176)以及与该本体部(176)一体形成的绝缘性块部(177),
该块部(177)从所述本体部(176)沿着与中心轴线CL正交的方向鼓出,
所述块部(177)具有与所述中心轴线CL平行的第1平面(178)以及与该第1平面(178)正交、与所述本体部(176)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平行的第2平面(179),
在所述第1平面(178)和第2平面(179)上,形成有支承所述端子(172)用的预定形状的凹部(180),
所述端子(172)与所述凹部(180)嵌合,利用所述端子(172)的弹力压接在所述块部(177)和所述本体部(176)上。所述端子(172)的L字状部(182)受所述块部(177)和所述本体部(176)支承,
所述块部(177)沿与所述中心轴线CL平行的方向朝所述回转轴(3)的输出部(10)延伸,这样,所述端子(172)在稳定的状态下被所述块部(177)支承,故所述端子(172)不会与所述罩盖(5)接触而产生绝缘不良,
所述端子(175)支承装置由所述凹部(180)和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37)构成。
17、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构件(7、50、70、170)上装有与所述转子的整流子滑动接合的电刷(8、8a),
该电刷的一端部(42、42a)从所述盖构件的电机外部侧平面(37)向外方凸出,并与所述端子(13、52、72、72a、172)电气性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盖构件(7)的所述电机外部侧平面(37)向外方凸出的所述电刷的一端部(42)沿所述端子(13)弯曲,使所述电刷的一端部(42)可与所述端子(13)接合。
19、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3、52、72、72a、172)可从所述盖构件(7、50、70、170)的外方安装,可在组装所述小型电机(1、1a、1b)之后装入所述端子(13、52、72、172)。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电机(1、1a、1b)可用于携带电话、寻呼机、手表、游戏机、玩具和携带式信息终端中的任一种。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将组装在上述装置中的所述小型电机(1、1a、1b)固定在外部回路(15)的预定位置,
所述小型电机(1、1a、1b)的所述端子(13、52、72、72a、172)产生弹性变形,在弹力推压的状态下与所述外部回路(15)的供电端子(16)点接触,
从而使所述端子(13、52、72、72a、172)与所述供电端子(16)电气性连接,并从所述外部回路(15)向所述小型电机(1、1a、1b)供电。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端子(72、72a)的所述一端部(71)上形成的所述弯曲部(75)加工成S形,
至少所述罩盖(5)用弹性构件(90)覆盖,
在将所述小型电机(1b)组装在所述装置中后,所述弯曲部(75)在与所述弹性构件(90)抵接的同时,利用所述端子(72、72a)的弹力和所述弹性构件(90)的弹力与所述供电端子(16)抵接。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构件(90)上,形成有一对槽部(91)和与该槽部(91)连通的一对凹部(92),
所述端子(72、72a)在压入所述槽部(91)的同时弹性变形,可放置在所述凹部(92)内,
所述弯曲部(75)在与所述凹部(92)内的所述弹性构件(90)抵接的同时,并压接在所述供电端子(16)上。
24、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构件(14)采用磷青铜、铍铜或锌白铜等的铜合金制成,所述端子(13、52、72、72a、172)的直径为0.2~0.3mm。
25、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构件(14)的剖面形状是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或多角形。
CNB011227834A 2000-07-21 2001-07-20 小型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035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20020A JP2002044904A (ja) 2000-07-21 2000-07-21 小型モータ
JP220020/2000 2000-07-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4633A CN1334633A (zh) 2002-02-06
CN1170350C true CN1170350C (zh) 2004-10-06

Family

ID=18714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2278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0350C (zh) 2000-07-21 2001-07-20 小型电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2044904A (zh)
CN (1) CN117035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14093B2 (ja) * 2000-01-28 2005-01-26 三菱マテリアルシ−エムアイ株式会社 小型無線機の振動発生装置
JP4025539B2 (ja) 2001-12-04 2007-12-19 並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小型モータ及び小型振動モータ並びに携帯用情報機器
JPWO2003098779A1 (ja) * 2002-05-22 2005-09-22 並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モータ
ITPD20020230A1 (it) * 2002-09-10 2004-03-11 Inarca Spa Terminale di connessione per gli avvolgimenti di uno
JP2004261740A (ja) * 2003-03-03 2004-09-24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バイブレータとそのバイブレータを搭載した携帯端末機器
US6956123B2 (en) 2003-03-17 2005-10-18 Natural Pharmaccuticals, Inc. Purification of taxanes and taxane mixtures using polyethyleneimine-bonded resins
US8703982B2 (en) 2003-03-17 2014-04-22 Phyton Holdings Llc Purification of taxanes
JP4517059B2 (ja) * 2003-09-09 2010-08-04 並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用電動機
JP4601648B2 (ja) * 2007-08-10 2010-12-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小型モータ
JP4861305B2 (ja) 2007-12-28 2012-01-25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有ブラシdcモータのケース蓋組立体
CN107786027A (zh) * 2016-08-29 2018-03-09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马达及马达嵌入装置
CN108499838B (zh) * 2018-03-13 2023-07-2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振动机构和振动发生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044904A (ja) 2002-02-08
CN1334633A (zh) 2002-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350C (zh) 小型电机
CN1059520C (zh) 外转子式无电刷直流电动机
US7646122B2 (en) Fixing holder for vibration generating device
CN1881751A (zh) 轴向空隙型电动机
CN1300915C (zh) 小型电动机和小型振动电动机以及便携式信息设备
CN1529399A (zh) 扁平型振动电动机
CN1214507C (zh) 振动电动机
CN109245393B (zh) 电机、电机的端盖及其制造方法
CN1383393A (zh) 振动发生器及使用这种振动发生器的便携电话
CN1655423A (zh) 条式振动马达
CN1638246A (zh) 条型振动马达
CN1653675A (zh) 振动马达、振动马达的安装结构以及振动马达的安装方法
CN1875533A (zh) 产生振动用电动机
CN101044784A (zh) 麦克风和生产麦克风的方法
CN1256533A (zh) 偏心转子和有该转子的扁平型振动电机及该转子制造方法
TW200306694A (en) Vibration motor of coin type
CN100347934C (zh) 硬币型振动电机
CN1296270A (zh) 磁铁装配体及其制造方法和用该装配体的小型电气装置
JP2005198482A (ja) バータイプ振動モータ
JPH1084650A (ja) 端子ブラケット付き円筒形マイクロ振動モータ
CN1661890A (zh) 扁平型振动马达
CN101053141A (zh) 扁平振动马达
KR20100083338A (ko) 모터
CN1118176C (zh) 振动器的安装结构
CN1276570C (zh) 无刷振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Huayuan motor (Jiangsu) Co., Ltd.

Assignor: Mabuchi Motor Co., Ltd.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The period of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act is 2004-05-01 to the contract period

Contract record no.: Contract filing No. 04100003009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mall motor

License type: License type general permission

Record date: 20041022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COMMON LICENC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2004-05-01 TO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HUAYUAN MOTOR (JIANGSU)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41022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0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