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8341C - 开关机构、使用该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及多方向操作单元 - Google Patents

开关机构、使用该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及多方向操作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8341C
CN1218341C CN031083420A CN03108342A CN1218341C CN 1218341 C CN1218341 C CN 1218341C CN 031083420 A CN031083420 A CN 031083420A CN 03108342 A CN03108342 A CN 03108342A CN 1218341 C CN1218341 C CN 121834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hared
contacts
independent
fixed conta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083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7364A (zh
Inventor
山崎政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47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7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83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834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4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 H01H25/041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having a generally flat operating member depressible at different locations to operate different controls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开关机构、使用该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及多方向操作单元。其特征在于,开关机构包括:可动接点、多个固定接点和多个共用接点。多个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对向配置,分别包括电气共同连接用的多个第1共用接点、电气方面共同连接用的多个第2共用接点及电气方面各自独立的多个独立接点。其中,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重复并列状配置有按照第1共用接点、独立接点的1个、第2共用接点、独立接点的另一个的顺序并排的组。可动接点与第1共用接点和第2共用接点中的任1个以及该任1个共用接点所相邻的独立接点接触而使它们之间导通。

Description

开关机构、使用该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及多方向操作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机构、使用该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及多方向操作单元。其主要使用于携带电话、寻呼机等的移动体通信设备、以及遥控器、音频设备、游戏机、汽车导航系统、数字式摄象机等的小型化·多功能化的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等。
背景技术
参照图10~图13对以往的具有这种开关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进行说明。
图10为以往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正面剖视图。
图11为其分解剖视图。在图10和图11的多方向操作开关中,绝缘树脂制的箱形壳体31具有设置于该中央的凹部。该凹部上面的开口部由金属板等组成的盖子32所覆盖。
图12为箱形壳体的俯视图。
如图12所示,在箱形壳体31的凹部的底面,由插入成形等固定有共用固定接点53和8个内侧固定接点33~40。
在共用固定接点53上载置有弹性金属薄板制的半球形可动接点41的外缘部。8个内侧固定接点33~40分别位于比共用固定接点53更内侧,处于作为箱形壳体31中心的圆周上,并配置在将该圆周等分的位置上。
这些固定接点53、33~40分别与设置于箱形壳体31外方的外部导出用的端子63、43~50电气连接。
上述共用固定接点53就是与其它内侧固定接点33~40电气连接时的共用的接点(以下称为共用接点)。与固定接点53导通的外部导出用的端子以下称为共用端子63。
箱形壳体31的凹部从上侧看是八角形,在其内壁具有8个角部31A。
操作体42由轴部42B和其下端与轴部42B一体形成的八角形的凸缘部42A构成。轴部42B从盖子32中央的贯通孔32A向上方凸出,凸缘部42A收容在箱形壳体31的凹部内。这样,操作体42虽然受内壁的角部31A限制而不能回转,但可倾倒操作地配置在箱形壳体31内。
在操作体42的凸缘部42A的下面与箱形壳体31底面的内侧固定接点33~40分别对应的位置上合计设置有8个部位的向下方凸出的按压部42D。
半球形可动接点41由箱形壳体31内壁下部的圆形部定位成中心与操作体42一致并载置在共用接点53上。
按压部42D与该半球形可动接点41的上面部抵接。这样,操作体42的凸缘部42A的上面与所述盖子32的下面弹接,将操作体42保持于垂直中立位置。
下面对这种结构的以往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0的通常状态下,本开关的任何接点间均为关闭状态。
图13为表示操作体42的倾倒操作状态的正面剖视图。
按钮52安装在操作体42的轴部42B的上方前端部42C。
如图13的箭头212所示,一旦将按钮52的左上面向下按压,则操作体42将凸缘部42A的上面右侧作为支点而倾斜。与操作体42的倾斜方向对应的下面按压部42D按压半球形可动接点41并部分反转。此时,半球形可动接点41在产生节度的同时与对应的箱形壳体31底面左侧的内侧固定接点34接触,共用接点53与内侧固定接点34间接通。此时,只有外部导出用的共用端子63和端子44间导通。
其后,若解除施加于按钮52的按压力,则利用半球形可动接点41的弹性复位力,操作体42被其下面的按压部42D推上而返回到垂直中立位置。此时,半球形可动接点41与内侧固定接点34分离而返回到开关关闭状态。
同样,通过改变按压按钮52的位置,可使共用端子63与各自的按压位置相对应的导出用的端子43~50间导通。
具有上述以往的开关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具有内侧固定接点33~40和分别对应于共用接点53的端子43~50。由此,这种多方向操作开关因端子数多,故难以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数少且外形小的开关机构、使用该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及多方向操作单元。
本发明的开关机构包括可动接点和多个固定接点。多个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对向配置,包括:i)电气方面共同连接用的多个第1共用接点、ii)电气方面共同连接用的多个第2共用接点、iii)电气方面各自独立的多个独立接点。
多个固定接点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重复并列状配置有按照第1共用接点的1个、独立接点的1个、第2共用接点的1个、独立接点的另一个的顺序并排的组。通过可动接点与相邻的2个上述固定接点接触而使上述2个固定接点产生电气连接。
由于将多个固定接点配置成上述形态,因此此时第1共用接点与第2共用接点中的任1个与该任1个共用接点所相邻的独立接点中的任1个产生电气连接。
在本发明的多方向操作开关中,在上部具有开口部的绝缘树脂制的箱形壳体的内底面配置有多个固定接点。
并且,在箱形壳体内配置有弹性金属薄板制的半球形可动接点,形成将多个固定接点覆盖的形态。
盖子具有将箱形壳体的开口部覆盖的的贯通孔。
操作体由一体成形的轴部、凸缘部和按压部构成。
在从所述开口部凸出的所述轴部的下端形成所述凸缘部,该凸缘部的外周可倾倒动作地支承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按压部设置在与所述多个固定接点中每相邻的2个所述固定接点的中间位置分别对应的位置上,且以与所述半球形可动接点抵接的状态配置在所述凸缘部上。
其中,多个固定接点包括:i)电气方面共同连接用的多个第1共用接点、ii)电气方面共同连接用的第2共用接点、iii)电气方面各自独立的多个独立接点,配置有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重复并列状配置有按照所述第1共用接点的1个、所述独立接点的1个、所述第2共用接点的1个、所述独立接点的另1个的顺序并排的所述固定接点的组,
并且,所述半球形可动接点被按压部按压而与相邻的2个所述固定接点接触,由此而使所述2个固定接点产生电气连接。
即,此时第1共用接点与第2共用接点中的任1个与该任1个共用接点所相邻的独立接点中的任1个产生电气连接。
在本发明的多方向操作单元中,配置于配线基板上的多个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对向。多个固定接点包括:i)电气方面共同连接用的多个第1共用接点、ii)电气方面共同连接用的多个第2共用接点、iii)电气方面各自独立的多个独立接点。
其中,所述多个固定接点包括: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重复并列状配置有按照所述第1共用接点的1个、所述独立接点的1个、所述第2共用接点的1个、所述独立接点的另1个的顺序并排的所述固定接点的组,并且,可动接点与相邻的2个所述固定接点、即第1共用接点和第2共用接点中的任1个以及该1个共用接点所相邻的独立接点中的任1个接触,使它们之间产生电气连接。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具有本发明开关机构第1实施例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第1实施例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第1实施例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箱形壳体的俯视图。
图4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倾倒操作状态的正面剖视图。
图5为从下方看第1实施例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另一结构操作体的立体图。
图6为具有本发明开关机构第2实施例的多方向操作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第2实施例的多方向操作单元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X-X线的剖视图。
图9为从下方看第2实施例的多方向操作单元的另一结构的操作按钮的立体图。
图10为以往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正面剖视图。
图11为以往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分解剖视图。
图12为以往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箱形壳体的俯视图。
图13为表示以往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倾倒操作状态的正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9说明本发明开关机构、使用该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及多方向操作单元。
(实施例1)
图1为具有本发明的开关机构的第1实施例的多方向操作开关正面剖视图。图2为其分解立体图。
图1和图2中,箱形壳体1由绝缘树脂制成,具有上面形成了开口部的凹部。
半球形可动接点11由弹性金属薄板制成,上方形成有凸状。
半球形可动接点11收容在箱形壳体1的凹部内,其中心与凹部的中心位置对齐。
在半球形可动接点11上,配置有操件体12。
操作体12由轴部12B和与其下端一体形成的凸缘部12A构成。并且,由金属板等组成的盖子2从其凸缘部12A的上面将箱形壳体1上面的开口部覆盖,并固定在箱形壳体1上。
其中,箱形壳体1的凹部和操作体12的凸缘部12A都是八角形,并组合成凸缘部12A不能回转的形态。操作体12的轴部12B从盖子2中央的贯通孔2A凸出,可倾倒操作。
如图3所示,8个固定接点3~10在箱形壳体1的凹部底面配置成与将以箱形壳体1的中心为中心的圆的圆周8等分的位置重叠。并且,固定接点3~10位于比向半球形可动接点11的箱形壳体1的凹部底面射影的外缘部更内侧。固定接点3~10由插入成形等固定于箱形壳体1的凹部底面。
固定接点3~10包括有下列3种接点。
i)电气方面以同一电位共用的第1共用接点3、7;
ii)电气方面以同一电位共用的第2共用接点5、9;
iii)电气方面各自独立的多个独立接点4、6、8、10。
上述的共用接点有2系统。
各接点沿着顺时针方向按照第1共用接点3、独立接点4、第2共用接点5、独立接点6、第1共用接点7、独立接点8、第2共用接点9、独立接点10的顺序进行配置。
即,共用接点与独立接点的位置交叉,并且,共用接点有规则地被排列成第1共用接点与第2共用接点位置交叉。按照第1共用接点、独立接点、第2共用接点、独立接点的顺序并排的组依次重复配置在圆周上。
第1共用接点3、7和第2共用接点5、9以及电气方面独立的独立接点4、6、8、10分别与设置于壳体1外方的外部导出用的第1共用端子13、17和第2共用端子15、19以及独立端子14、16、18、20电气连接。
端子13~20在箱形壳体1对向的外壁上分别导出有4个。
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第1共用接点3、7和第2共用接点5、9用的端子,设置有第1共用端子13、17和第2共用端子15、19合计4个端子。又,在箱形壳体1内,也可将第1共用接点3与7相互连接,将第2共用接点5与9相互连接,第1共用接点和第2共用接点各设置1个。
在操作体12的凸缘部12A的下面设置有8个按压部12D。
按压部12D处于与接点3~10中的邻接的各接点中间位置分别对应的位置,并从凸缘部12A的下面向下方凸出。
按压部12D与定位收容于箱形壳体1内的半球形可动接点11的上面部抵接。这样,操作体12的凸缘部12A的上面被推压在盖子2的下面,操作体12保持垂直中立位置。
下面对这种结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的通常状态下,本开关的所有接点间均处于关闭状态。
如图4的箭头202所示,将安装于操作体12上方的前端部12C的按钮22的左上面向下按压。即,将轴部12B向独立接点4与第2共用接点5的中间方向倾倒。此时,操作体12以凸缘部12A的上面右侧为支点倾斜。这样,凸缘部12A左侧下面的按压部12D按压半球形可动接点11而部分反转。此时,半球形可动接点11在产生节度的同时,通过其反转的部分与使配置于箱形壳体1底面的独立接点4和第2共用接点5接触。这样,使外部导出用的独立接点14与第2共用接点15导通。
图4只图示了与半球形可动接点11的第2共用接点5抵接的状态,被按压部12D按压的半球形可动接点11也与未图示的独立接点4接触。
此时,半球形可动接点11反转动作的部位只是被按压部12D按压的一部分。半球形可动接点11不与处于轴部12B倾倒方向之外位置的各接点3、6~10接触。
其后,一旦解除施加于按钮22的按压力,则操作体12下面的按压部12D通过半球形可动接点11的弹性复位力推上,操作体12返回到垂直中立位置。此时,半球形可动接点11与独立接点4以及第2共用接点5分离,开关返回到关闭状态。
同样,通过改变按压按钮22的位置即改变操作体12的倾倒方向,经由半球形可动接点11,相应于操作体12分别的倾倒方向,使第1或第2中的任1个共用接点与1个独立接点导通。即,使第1共用端子13、17或第2共用端子15、19的任一个与独立端子14、16、18、20中的1个形成导通状态。
如上所述,在具有本发明的开关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中将多个接点设置成内包在1个半球形可动接点11的下方。多个接点共有3种构成,包括2系统的共用接点即电气方面以同一电位共用的第1共用接点3、7和第2共用接点5、9以及电气独立的独立接点4、6、8、10。
各接点3~10沿着顺时针方向按照第1共用接点3、独立接点4、第2共用接点5、独立接点6、第1共用接点7、独立接点8、第2共用接点9、独立接点10的顺序并列。即,共用接点与独立接点的位置交叉,并且,共用接点有规则地被配置成第1共用接点与第2共用接点位置交叉。这样,与操作体12倾斜的各方向相对应,共用接点与独立接点成对地进行开闭动作。由此对操作的方向作出特定。
其中,从图3中可以看出,也可将各接点3~10沿着逆时针方向进行配置。
并且,在2系统的共用接点中,多个配置的共用接点也可分别与各个端子共同连接后导出。此时可减少导出用的端子数,可使开关的外形小型化。
又,通常要考虑微电脑(未图示)接受处理该开关的开·闭信号所必需的输入口的数量。
采用现有技术中说明的图12等所示的开关机构时,必须将共用端子63与接地侧连接,并需要有8个端子,用于与剩下的端子43~50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开关机构可由第1共用端子、第2共用端子和4个独立端子合计6个端子构成。这样,可使微电脑的输入口减少二个。由此,可获得机器侧的配线板等回路设计简单且使用方便的开关。
图5为从下方看另一结构的操作体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操作体24的凸缘部24A下面的按压部25也可形成与箱形壳体1的凹部底面的多个接点3~10对应位置的环状凸起的形状。
与前述已说明的结构相比,采用图5这种形状的按压部25可进一步减少开关的误动作。其理由如下。
按压部25全周的高度均一。操作体24的形状是向原先分配好的非操作方向的固定接点本身的方向、例如向配置有第2共用接点5的方向倾倒。在此场合,由与其方向对应的环状按压部25的部分进行按压,半球形可动接点11部分反转。部分反转的半球形可动接点11与第2共用接点5抵接后停止。即,利用该抵接可限制操作体24向倾倒方向的倾倒量。这样可防止与第2共用接点5邻接的独立接点4、6与半球形可动接点11接触,维持接点间的关闭状态。由此可减少在向该方向操作时引起的开关误动作。
另外,以上是对具有8个固定接点的开关机构例作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开关机构的概念也适用于具有4的倍数的固定接点的开关机构。
又,本发明开关机构的导通上述排列的固定接点间的导电体也可采用半球形可动接点以外的结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说明的是将实施例1已说明的本发明的开关机构构成在机器内的示例。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只作简单的说明。
图6为具有本发明的开关机构的第2实施例的多方向操作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该多方向操作单元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X-X线的剖视图。
在这些图中,配线基板101具有多层配线构造,并被定位收容在机器的框体110内。在配线基板101的上面配置有构成本发明开关机构用的8个固定接点123~130。
从上侧看,固定接点123~130以所定位置为中心,从该中心分别配设在环状的范围内将以其中心为中心的圆周等分的位置上。
并且,这些固定接点123~130由下列3种构成即、电气方面以同一电位共用的2系统即第1共用接点123、127和第2共用接点125、129、以及电气独立的独立接点124、126、128、130。
各接点沿着顺时针方向按照第1共用接点123、独立接点124、第2共用接点125、独立接点126、第1共用接点127、独立接点128、第2共用接点129、独立接点130的顺序进行配置。
即,本实施例的固定接点123~130的排列也是按照第1共用接点、独立接点、第2共用接点、独立接点的顺序排列的组重复2次的规则排列。
第1共用接点123、127在配线基板101内导通,并由1个导出部151导出。
又,第2共用接点125、129也一样,由1个导出部152导出。
又,电气独立的独立接点124、126、128、130由各自的导出部153~156导出。
另外,在这些图中,配线基板101的其它配线部分及其安装在其上面的电子元件等未作记载而省略。
并且,半球形可动接点160由弹性金属薄板制成,上方形成凸状。半球形可动接点160在配线基板101上配置成将固定接点123~130内包在下方,并通过具有可挠性的覆盖带161从上方贴装在配线基板101上。
此时,半球形可动接点160与所有的固定接点123~130均不接触。又,半球形可动接点160的中心位置与固定接点123~130排列的圆周的中心位置对齐。这些结构与实施例1的场合相同。
通过使用覆盖带161的半球形可动接点160的安装方法将半球形可动接点160牢固地保持在配线基板101上。又,使用该方法,使半球形可动接点160分别与固定接点123~130接触的接点位置稳定。并使开关的成本降低且薄型化。
另外,构成本发明开关机构的半球形可动接点160在常态时并未形成电气连接状态的固定接点。又,半球形可动接点160由后述的操作按钮170作了向上方位置限制。这样,半球形可动接点160在配线基板101上可仅进行向侧方的位置限制,也可由所定构件的壁部等进行位置限制。
在半球形可动接点160上经由覆盖带161配置有操作按钮170。
操作按钮170呈大致圆板状并从框体110的孔111中露出而使上面中央部分成为操作部分。并且,从上侧看,设置成圆形凸边状的伸出状态的上方限制部170A在其外周部与框体110的下面卡合,以防止操作按钮170脱出。
又,在操作按钮170的上方限制部170A上有4个部位设置了切口部170B。凸出形成于框体110下面的凸部110A分别插通该切口部170B,形成对操作按钮170的回转限制。
并且,在操作按钮170的下面,在各接点123~130分别邻接的接点的中间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向下方凸出的8个按压部171。
如图8所示,所述按压部171配置成经由覆盖带161与半球形可动接点160的上面部抵接。这样,操作按钮170的上方限制部170A的上面被推压在孔111周围的框体110的下面,操作按钮170保持垂直中立位置。
由此,操作按钮170的回转和防脱的限制部分设置在框体110的孔111周围,并与操作按钮170卡合。
采用这种结构,可减少构件数,减小机器的高度尺寸。
并且,在与各按压部171位置对应的操作按钮170的上面位置如图6和图7所示设置有操作时识别用的8个凸起170C。
另外,操作按钮170也配置成分别配设凸起的圆周中心的位置与配置有固定接点123~130部分形成的圆的中心对齐的形态。
又,切口部170B包含操作按钮170的配设圆的中心,并位于相互正交的直线上的4个部位,且配设成不位于连接配置有凸起170C的位置与圆的中心的直线上。
另外,在图8的剖视图中,因在图中画出所有的操作按钮170的按压部171很麻烦,故只对剖面附近作了表示。又,图8中,操作按钮170的凸起170C和配置在配线基板101上的各固定接点也被省略。
如上所述构成了本实施例的多方向操作单元。
下面说明动作。该动作与实施例1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场合基本相同,故简单说明。
首先,在图8所示的所有接点间处于关闭的通常状态下,从所定的识别用的凸起170C上向操作按钮170施加按压力。此时,操作按钮170以与其按压的位置成点对称关系的反向侧的上方限制部170A的上面角部为支点倾倒。此时,配置于施加按压力的凸起170C下方的按压部171经由覆盖带161按压半球形可动接点160而使其部分反转。半球形可动接点160在产生节度的同时仅使对应的固定接点间导通。
其后,若解除按压力,则利用半球形可动接点160的弹性复位力,操作按钮170将下面的按压部171推上并返回到垂直中立位置。此时,所有的接点间都返回到关闭的通常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多方向操作单元与实施例1的结构一样,将按照第1共用接点、独立接点、第2共用接点、独立接点的顺序排列的组重复2次配置固定接点。并且,使共用接点与独立接点成对,由半球形可动接点160进行开闭动作。从而对操作的方向加以特定。
并且,2系统的共用接点分别由各1个导出部151、152引出。由此,因导出部个数少,故可提高配线基板101图形设计的自由度。并且,使用该多方向操作单元,可减少由信号处理的微电脑等组成的控制部件的输入口数量。
又,本实施例的多方向操作单元因结构简单,可减小高度尺寸,故也有利于机器的薄型化。
另外,使上述排列的固定接点间导通的导电体也可以采用半球形可动接点160以外的结构。
又,也可不采用具有按压部171的操作按钮170,而是使用图9所示的操作按钮200。在操作按钮200的下面具有全周均一高度的环状的按压部201。采用这一结构,如实施例1所说明的那样,在对预先等分的非操作方向的固定接点的配置位置进行按压操作时,可限制操作按钮200向该方向的倾倒量,可减少开关的误动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开关机构的固定接点个数少,操作方向可特定。这样,使用该开关机构可减少外部导出用的端子等,可实现外形小的多方向操作开关。
又,使用该开关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单元可制成简单且薄型的结构。

Claims (8)

1.一种开关机构,包括:
(a)可动接点;
(b)与所述可动接点对向配置的多个固定接点,包括:
i)电气方面共同连接用的多个第1共用接点、
ii)电气方面共同连接用的多个第2共用接点、
iii)电气方面各自独立的多个独立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固定接点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重复并列状配置有按照第1共用接点的1个、所述独立接点的1个、所述第2共用接点的1个、所述独立接点的另1个的顺序并排的组,通过所述可动接点与相邻的2个所述固定接点接触而使所述2个固定接点产生电气连接。
2.一种多方向操作开关,包括:
(a)上部具有开口部、内底面配置有多个固定接点的绝缘树脂制的箱形壳体;
(b)在箱形壳体内配置成将所述多个固定接点覆盖的弹性金属薄板制的半球形可动接点;
(c)将所述箱形壳体的开口部覆盖、具有贯通孔的盖子;
(d)包含一体成形的轴部、凸缘部和按压部的操作体,在从所述开口部凸出的所述轴部的下端形成所述凸缘部,该凸缘部的外周可倾倒动作地支承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按压部设置在与所述多个固定接点中每相邻的2个所述固定接点的中间位置分别对应的位置上,且以与所述半球形可动接点抵接的状态配置在所述凸缘部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固定接点包括:i)电气方面共同连接用的多个第1共用接点、ii)电气方面共同连接用的第2共用接点、iii)电气方面各自独立的多个独立接点,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重复并列状配置有按照所述第1共用接点的1个、所述独立接点的1个、所述第2共用接点的1个、所述独立接点的另1个的顺序并排的所述固定接点的组,
所述半球形可动接点被按压部按压而与相邻的2个所述固定接点接触,由此而使所述2个固定接点产生电气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形成环状,并从所述凸缘部的下面凸出。
4.一种多方向操作单元,包括:
(a)配线基板;
(b)可动接点;
(c)与所述可动接点对向、配置在所述配线基板上的多个固定接点:
i)电气方面共同连接用的多个第1共用接点、
ii)电气方面共同连接用的多个第2共用接点、
iii)电气方面各自独立的多个独立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固定接点包括: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重复并列状配置有按照所述第1共用接点的1个、所述独立接点的1个、所述第2共用接点的1个、所述独立接点的另1个的顺序并排的所述固定接点的组,
通过所述可动接点与相邻的2个所述固定接点接触而使所述2个固定接点产生电气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d)具有按压部的可倾倒动作的操作按钮,
所述可动接点为在所述配线基板上配置成将所述多个固定接点覆盖的弹性金属薄板制的半球形可动接点,
所述操作按钮位于所述半球形可动接点上,在与所述多个固定接点中每相邻的2个所述固定接点的中间位置分别对应的位置上具有所述按压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形成环状,并从所述操作按钮的下面凸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可动接点由下面具有粘接层的可挠性的覆盖带贴附保持在所述配线基板上,所述按压部经由所述覆盖带位于所述半球形可动接点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按钮从设置于机器框体的孔中露出,并由于与位于所述框体的孔的周围位置的限制部卡合而被限制位置,同时被限制回转并防止脱出。
CN031083420A 2002-03-26 2003-03-25 开关机构、使用该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及多方向操作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83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85262 2002-03-26
JP2002085262 2002-03-26
JP2002145843 2002-05-21
JP2002145843A JP2004006069A (ja) 2002-03-26 2002-05-21 スイッチ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ならびに多方向操作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7364A CN1447364A (zh) 2003-10-08
CN1218341C true CN1218341C (zh) 2005-09-07

Family

ID=28456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0834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8341C (zh) 2002-03-26 2003-03-25 开关机构、使用该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及多方向操作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713692B2 (zh)
JP (1) JP2004006069A (zh)
CN (1) CN1218341C (zh)
DE (1) DE1031358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192952B1 (es) * 2001-08-24 2005-03-01 Lear Automotive (Eeds) Spain, S.L. Interruptor electrico a membrana, con siete posiciones de contacto.
EP1533825A1 (en) * 2003-11-21 2005-05-25 Bang & Olufsen A/S Multiple switch selection device
GB2409342A (en) * 2003-12-19 2005-06-22 Nokia Corp A dome switch and an input apparatus for a multimedia device.
JP2005302462A (ja) * 2004-04-09 2005-10-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TWI255477B (en) * 2005-01-07 2006-05-21 Lite On It Corp Touching rib dispos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operation unit
BRPI0515802A (pt) 2005-01-31 2008-08-05 Honda Lock Kk dispositivo de chave giratória
US7902474B2 (en) * 2008-05-01 2011-03-08 Apple Inc. Button assembly with inverted dome switch
JP5717430B2 (ja) * 2010-12-14 2015-05-13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5299716B2 (ja) * 2011-03-24 2013-09-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操作入力装置
JP5224076B2 (ja) 2011-03-24 2013-07-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操作入力装置
JP5360509B2 (ja) 2011-03-24 2013-12-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操作入力装置
US9429978B2 (en) * 2013-01-25 2016-08-30 Woodward, Inc. Passive control sti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49549A (en) * 1956-11-13 1958-08-26 Gen Motors Corp Electric switch
US4501939A (en) * 1983-11-04 1985-02-26 Personal Peripherals Inc. Digital joystick controller
US5889242A (en) * 1996-10-17 1999-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ng switch and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6160225A (en) * 1997-07-03 2000-12-12 Alp Electric Co., Ltd. Multidirectional inputting apparatus
JP3531540B2 (ja) * 1999-06-10 2004-05-3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JP3900749B2 (ja) * 1999-07-16 2007-04-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多方向操作装置
JP3896734B2 (ja) * 1999-10-04 2007-03-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4100879B2 (ja) * 2001-03-12 2008-06-1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7364A (zh) 2003-10-08
DE10313581B4 (de) 2007-09-13
JP2004006069A (ja) 2004-01-08
US20030217910A1 (en) 2003-11-27
DE10313581A1 (de) 2003-10-16
US6713692B2 (en) 2004-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8341C (zh) 开关机构、使用该机构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及多方向操作单元
CN1153434C (zh) 通信站
CN1314060C (zh) 具有多路切换通道的小型电开关
CN1855337A (zh) 滑动操作式开关
CN1129991C (zh) 用于插脚栅格阵列组件的插座和致动机构
CN1917112A (zh) 按压开关
CN1386286A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及使用它的电子机器
CN1311515A (zh) 多向开关
CN1592990A (zh) 高密度连接器组件安装设备
CN1739177A (zh) 复合开关装置
CN1189910C (zh) 通过2个可动接点进行切换操作的多向输入装置
CN1197207C (zh) 连接器
CN1790814A (zh) 屏蔽的高极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器
CN1941241A (zh) 橡胶按键装置
CN1143338C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CN1871681A (zh) 旋转·按压操作型电子部件及采用了该部件的电子设备
CN1881695A (zh) 连接器
CN1254885C (zh) 卡适配器
CN1156864C (zh) 复合操作型电子部件
CN1300171A (zh) 天线装置
CN1327606A (zh) 5向按键操纵装置
CN1836351A (zh) 天线结构和配有该天线结构的通信装置
CN1202541C (zh) 多向输入装置
CN1158690A (zh) 一种电连接器与一种印刷电路板
CN1118174C (zh) 折叠式电话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