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6033A - 输送设备和通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送设备和通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6033A
CN1696033A CNA2005100712435A CN200510071243A CN1696033A CN 1696033 A CN1696033 A CN 1696033A CN A2005100712435 A CNA2005100712435 A CN A2005100712435A CN 200510071243 A CN200510071243 A CN 200510071243A CN 1696033 A CN1696033 A CN 1696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transfer
transfer device
maintenance
conveying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12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7372C (zh
Inventor
森崎浩
速水和弘
松野哲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696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6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73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737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06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220/00Function indicators
    • B65H2220/02Function indicators indicating an entity which is controlled, adjusted or changed by a control process, i.e. out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30Numbers, e.g. of windings or ro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2Defective operating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84Quality; Condition, e.g. degree of w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1/00Means for control to be used by operator; User interfaces
    • B65H2551/20Display means; Information output means

Landscapes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提出一种技术,它根据输送错误的发生状态给出合适的通知。根据错误次数确定使输送功能正常化所需的维护水平,并且根据维护水平通过显示消息给用户或者通过向服务中心传递消息来给出通知。由于给用户的消息指示了使输送功能正常化所需的具体维护内容,用户能够通过采用适当的措施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另一方面,由于给服务中心的消息指示了所需的维护水平,所以服务中心的维护人员能够到例如安装多功能机的现场并修理多功能机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Description

输送设备和通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例如记录纸张等记录介质的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打印机中设有一种输送设备来输送记录纸张,当由于发生输送错误而需要使输送功能正常化的维护时,通常采用例如下列方法:通知用户发生了这样的问题,然后用户自己执行使输送功能正常化的维护,或者用户要求维护人员来执行维护。
通知用户发生问题的技术的一个例子是在待决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63670中提出的结构(如段落[0043])。根据所提出的结构,当重复一系列认为是错误的动作(馈纸失败)预定次数,就确定出发生了输送错误(馈纸错误),然后指示错误消息。
该技术使得用户能够由错误消息确认发生了输送错误。但是用户不能充分理解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使输送设备的输送功能正常化,这是因为根据上述技术给用户的通知只指示发生了输送错误。除非用户能够充分理解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否则不能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在待决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80277中提出了一种技术,它通过适当的措施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根据这种技术,如果发生了输送错误(即如果从开启馈纸辊直到馈纸传感器开启之间的时间周期超过了预定时间周期),那么就通过通信线(电话线)向服务中心内的主机(个人计算机36)给出通知。
通过使用这样的技术,服务中心的熟悉输送设备的维护人员可以确认发生了输送错误并且到安装输送设备的现场执行适当的维护。然后就能够确保使输送设备的输送功能正常化。
发明内容
但是,根据上述向服务中心的主机给出通知的技术,不论使输送功能正常化需要什么水平的维护都会向服务中心给出通知。于是可能需要维护人员不必要地频繁地去安装输送设备的现场。
例如,由于输送设备包括多个机械部件,可能由于环境的变化、微小灰尘颗粒的进入以及其它问题导致意外的输送错误。这种输送错误可能不需要例如更换馈纸辊等重要维护,或者只是需要例如内部清洁等简单维护就足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在这种情况下,向服务中心给出通知就没有必要了。
如上所述,不论输送错误发生的状态都只给出单一通知的传统技术导致维护人员在不必去现场的时候也去了。也就是说,不能给出合适的通知。
所作本发明考虑了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它根据输送错误发生的状态给出合适的通知。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输送设备,包括:输送装置,它输送记录介质;状态监测装置,它监测输送装置对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水平确定装置,它根据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输送状态确定维护水平,维护水平是指使输送装置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功能正常化所需的维护水平;和通知装置,它给出以下的一个通知,即应该通过提供在水平确定装置所确定的维护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输送设备,可以给出一个通知,即应该通过提供在根据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的适当的维护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例如,在通过显示与输送状态对应的错误消息来给出通知的情况下,用户可以知道应该通过提供在错误消息中规定的维护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或恢复输送功能)。然后用户通过合适的措施就可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在通过把错误消息传递到服务中心来给出通知的情况下,服务中心就可以根据错误消息的内容确定维护水平。然后只有在需要重要维护时维护人员才会到安装了输送设备的现场并修理输送设备。这将避免维护人员不必要地频繁去现场。
可以设计上述结构中的状态监测装置例如使得它监测输送装置对记录介质的输送没有正常执行的错误次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输送设备进一步包括错误确定装置,它确定输送装置是否正常执行了对记录介质的输送。在这种情况下,状态监测装置对错误次数进行计数,错误次数是指错误确定装置确定出的没有正常执行输送的次数,并且水平确定装置根据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错误次数确定出不同维护水平中的一种维护水平。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给出一个通知,即应该通过提供在维护水平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而该维护水平则根据输送装置在输送记录介质时的错误次数来确定。
状态监测装置要监测的具体错误次数可以是例如连续错误次数,连续错误次数是指错误确定装置连续确定出的没有正常执行输送的次数。另外,要监测的具体错误次数可以是错误累计次数,错误累计次数是指直到一个时间点为止错误确定装置所确定出的没有正常执行输送的累计次数。
在本发明的进一个方面中,状态监测装置对错误累计次数计数,错误累计次数是指直到一个时间点为止错误确定装置所确定出的没有正常执行输送的累计次数。在这种情况下,当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错误累计次数小于预定的累计阈值时,水平确定装置就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一错误水平。另一方面,当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错误累计次数达到或超过预定的累计阈值时,水平确定装置就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二错误水平,与第一错误水平相比,第二错误水平需要更重要的维护。
根据上述的结构,可以给出一个通知,即应该通过提供在根据错误累计次数确定出的维护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可能累计次数变得越大,输送设备损坏就越严重。所以利用状态监测装置可能能够从长远的观点监测输送设备是否已经损坏。
为了使得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一错误水平,可以另外使用连续错误次数,连续错误次数是指错误确定装置连续确定出没有正常执行输送功能的次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状态监测装置对错误累计次数进行计数,还对连续错误次数计数,连续错误次数是指错误确定装置连续确定出没有正常执行输送的次数。另外,根据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输送状态,当连续错误次数达到或超过预定的连续阈值时而错误累计次数小于累计阈值时,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一错误水平。
根据上述的结构,可以给出一个通知,即应该通过提供在根据错误累计次数和连续错误次数确定出的第一错误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当只是连续错误次数变大时,可以认为在较短时间周期内连续发生的输送错误是由于除了输送设备损坏之外的因素引起的,例如输送设备周围环境的改变和灰尘进入了内部。因此能够通过利用状态监测装置监测连续错误次数从短期观点监测是否需要维护,这种维护是由除了输送设备损坏之外的因素造成的。
在本发明的更进一个方面中,输送设备进一步包括重试装置,每当错误确定装置确定出没有正常执行输送时,重试装置就使得输送装置重复重试输送,直到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连续错误次数达到或超过连续阈值。
如上所述,第一错误水平是这样一个维护水平,在该维护水平下通过提供比第二错误水平下的维护小的维护能够使输送功能正常化。因此,优选如果第一错误水平是用户能够使输送功能正常化的维护水平,就向用户给出执行在第一错误水平下的维护的通知。
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一错误水平时,通知装置向用户给出消息,指示应该通过提供在第一错误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在这种情况下,在通知装置向用户给出消息指示应该通过提供在第一错误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后,一旦从用户那里接收到指示完成维护的操作后,状态监测装置就可以重置连续错误次数的计数值。
根据上述的结构,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一错误水平时,用户能够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另一方面,第二错误水平是这样一个维护水平,在该维护水平下只有通过提供比第一错误水平下的维护更重要的维护才能使输送功能正常化。因此,优选如果第二错误水平是不能够很容易使输送功能正常化的维护水平,就向服务中心给出执行在第二错误水平下的维护的通知。
因此,在本发明的进一个方面,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二错误水平时,通知装置把消息传递给能够与输送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主机,该消息指示应该通过提供在第二错误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设备的输送功能正常化。在这种情况下,当通知装置传递消息指示应该通过提供在第二错误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设备的输送功能正常化时,状态监测装置就可以重置错误累计次数的计数值。
根据上述的结构,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二错误水平时,服务中心的维护人员能够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如上所述,当输送设备构造成在第一错误水平的情况下向用户给出通知时,可以只在第二错误水平的情况下才向服务中心给出通知。然后维护人员只有在需要进行重要维护时才会到安装了输送设备的现场并修理输送设备。这将避免维护人员不必要地频繁去现场。
另外,优选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二错误水平时停止操作输送设备。由于第二错误水平可能是输送设备的损坏所导致,继续操作输送设备就可能造成由于损坏导致输送设备的异常操作。
因此在本发明的更进一个方面中,输送设备进一步包括操作停止装置,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二错误水平时,操作停止装置停止输送设备的操作。
根据上述结构,当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二错误水平时,能够避免输送设备的异常操作。
当状态监测装置监测错误次数时,对状态监测装置的结构没有限制。可以把错误次数设计为例如每当错误确定装置确定出没有正常执行输送时就把错误次数加1。另外,错误次数不仅可以设计成使之增加,还可以设计成在正常执行了输送时减少错误次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当错误确定装置确定出没有正常执行输送时,状态监测装置就通过在错误累计次数上加上预定的第一数值对错误累计次数计数,而当确定出正常执行了输送时,状态监测装置就从错误累计次数上减去比预定的第一数值小的预定的第二数值对错误累计次数计数。
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由于意外输送错误增加了错误次数,如果随后数次正常执行了输送,那么可以抵消由于意外输送错误引起的错误次数的增加,即抵消意外输送错误的影响。
在当正常执行输送时减少错误次数的情况下,可以设计状态监测装置使得:当错误确定装置确定出没有正常执行输送时,状态监测装置就通过在错误累计次数上加上预定的第三数值对错误累计次数计数,而当确定出正常执行了输送时,状态监测装置就通过从错误累计次数上减去比预定的第三数值大的预定的第四数值对错误累计次数计数。
根据上述的结构,除非连续发生输送错误,否则错误累计次数不会大幅度增加。也就是说,只有在由于连续发生输送错误使得输送装置不能正常执行输送时,错误累计次数才大幅度增加,然后水平确定装置作出对第二错误水平的确定。因此,从错误累计次数中减去上述的较大数值将适合在输送装置不能正常执行输送的情况下探测是否需要进行重要维护。
在本发明的更进一个方面中,状态监测装置对输送装置进行的记录介质输送的总次数计数,并且当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输送总次数达到或超过预定的输送阈值时,水平确定装置确定维护水平是磨损水平,磨损水平需要的维护是由输送设备的使用状态所引起的。
根据上述的结构,当输送装置执行的输送次数达到或超过预定的输送阈值时,可以给出确定的通知即维护水平在磨损水平。可以把“输送阈值”设定为例如输送装置能够正常输送的记录介质的数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给出需要例如更换磨损部件等维护的通知,如需要更换馈纸辊或输送用马达的部件。
在磨损水平,用户很难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在本发明的进一个方面中,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磨损水平时,通知装置把消息传递给能够与输送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主机,该消息指示应该通过提供在磨损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设备的输送功能正常化。在这种情况下,当通知装置传递消息,指示应该通过提供在磨损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设备的输送功能正常化时,状态监测装置就可以重置输送总次数的计数值。
根据上述的结构,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磨损水平时,服务中心的维护人员能够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磨损水平并不意味着输送设备马上不能进行输送,只是意味着输送次数增加了。
因此,在本发明的更进一个方面中,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磨损水平时,对输送功能进行维护。
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维护水平是磨损水平,也不停止对输送设备的操作。因此,输送装置可以连续执行输送,而用户或维护人员可以在方便的时刻执行维护。
累计阈值、连续阈值和输送阈值可以是预定数值,也可以改变为任意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输送设备进一步包括设置改变装置,设置改变装置能够根据来自输送设备外部的指令任意改变预定为阈值的数值中的至少一个数值。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至少一个阈值改变为任意的数值。
当如上所述通过给主机传递消息给出通知时,消息包括指示应该通过提供在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的维护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的信息。该消息可以包括进一步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通知装置要传递给主机的消息包括和输送设备相关的信息。于是,除了应该通过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这一事实外,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包含在消息中的信息察觉到输送设备的性质,从而进一步提供适当的维护。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要传递给主机的消息包括指示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输送状态的信息。于是,除了应该通过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这一事实外,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包含在消息中的信息察觉到输送设备输送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包括下述步骤的通知方法:监测输送装置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根据监测到的输送状态确定维护水平,维护水平是指使输送装置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功能正常化所需的维护水平;和给出以下一个通知,即应该通过在所确定的维护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在本发明的更进一个方面中,提供一个程序使得计算机系统用作上述状态监测装置、水平确定装置和通知装置。
该程序可以是使得计算机系统用作上述错误确定装置的程序。
该程序可以是使得计算机系统用作上述重试装置的程序。
该程序可以是使得计算机系统用作上述操作停止装置的程序。
该程序可以是使得计算机系统用作上述设置改变装置的程序。
该程序包括适于计算机处理的有序指令序列,可以通过例如FD、CD-ROM和存储卡等记录介质或例如Internet等通信线网络把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系统或使用该计算机系统的用户。当提供给用户时,该程序可以预安装到计算机系统的硬盘或存储器中。执行该程序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是安装在输送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也可以是能够与输送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分开的计算机。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的透视图示出了多功能机;
图2的透视图示出了馈纸器;
图3的解释性视图示出了馈纸器馈送纸张的方式;
图4的结构图示出了多功能机的控制系统;
图5的流程图示出了第一个实施例中成像过程的步骤;
图6的流程图示出了第二个实施例中成像过程的步骤;
图7的流程图示出了第三个实施例中成像过程的步骤;
图8的流程图示出了改进实施例中成像过程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多功能机1是具有传真机功能、打印机功能、复印机功能和扫描仪功能等的设备。如图1所示,多功能机1包括外壳2、操作板3、显示部分4、文件设置部分5、记录纸张排出盘6、原件排出盘7和馈纸器10。
操作板3包括多个布置在外壳2上表面上的键。显示部分4包括放置在操作板3后面的液晶显示器。文件设置部分5放置在显示部分4的后面。记录纸张排出盘6放置在外壳2的前面。原件排出盘7放置在记录纸张排出盘6的上面。馈纸器10放置在文件设置部分5的后面。
如图2所示,馈纸器10包括存储部分12、介质保持部分14和馈纸辊单元16。存储部分12存储记录纸张。介质保持部分14位于要存储到存储部分12中的记录纸张的下端。馈纸辊单元16在馈纸方向(图2中箭头A的方向)输送存储在存储部分12中的记录纸张。利用存储在存储部分12中的记录纸张的下端和介质保持部分14之间的摩擦一张接一张地从存储部分12中抽出记录纸张。
如图3所示,转动馈纸辊单元16中的馈纸辊16a,从而在使得记录纸张P压向介质保持部分14的方向上输送放置在存储部分12中的最上面一张记录纸张P。然后,依赖于记录纸张P的柔性,记录纸张P在用其下端向下压伸出部分22的同时,记录纸张P在沿着伸出件20的伸出部分22的输送方向上移动。记录纸张P沿着伸出部分22移动直到记录纸张P的下端接触介质保持部分14的上表面14a,然后在沿着上表面14a的方向即馈纸方向上输送记录纸张P。
如图4所示,多功能机1通过总线128把下述各部分连接起来而构成一个控制系统:CPU112、ROM114、RAM116、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18、馈纸控制电路120、扫描仪部分122、打印机部分124、通信控制部分126、纸张探测传感器130和馈纸探测传感器132。
CPU112控制多功能机1的所有操作。ROM114存储CPU112执行的处理步骤。RAM116存储CPU112得到的处理结果。EEPROM118存储和各个功能相关的设置细节。馈纸控制电路120控制馈纸器10的操作。扫描仪部分122从文件上读取图像。打印机部分124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通信控制部分126把多功能机1连接到通信线网络N上。
下面逐个描述包括不同处理步骤的多个实施例。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应限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的各种形式来具体实施。
[第一个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5描述CPU112对成像过程进行的操作,成像过程包括使馈纸器10馈纸的过程。
首先重置参数“重试”(重试←0)(s110)。参数“重试”存储在RAM116中的特定区域内,作为对馈纸器10中连续发生馈纸错误的次数(即连续错误的次数)进行计数的参数。
然后检查记录纸张是否放置在馈纸器10中(s120)。具体地说,根据从馈纸器10中设有的纸张探测传感器130(见图4)接收到的探测结果确定记录纸张是否放置在馈纸器10中。这里不详细描述利用纸张探测传感器130确定是否存在记录纸张的机构,因为这一机构是公知的。
当在s120中确定出没有放置记录纸张时(s120:否),就给出在馈纸器10中放置记录纸张的通知(s130)。重复执行s130的处理直到通过操作板3执行指示放置记录纸张完成的操作(s140:否)。在s130中,通过在显示部分4上显示指示需要纸张供应的消息“放置纸张”来给出通知。
当执行了指示放置记录纸张完成的操作(s140:是)或在s120中确定出已经放置了记录纸张(s120:是),就通过馈纸控制电路120执行馈纸器10的馈纸操作(s150)。具体地说,利用馈纸器10的馈纸辊单元16在馈纸方向上输送放置在存储部分12中的最上面一张记录纸张(见图3)。
随后检查是否发生了馈纸错误(s160)。从s150中馈纸器10开始馈纸操作起预定时间内,如果打印机部分124中设有的馈纸探测传感器132(见图4)没有探测到对记录纸张的输送,那么就认为记录纸张没有正常输送到打印机部分124。因此,如果在上述的预定时间内馈纸探测传感器132没有探测到记录纸张,那么在s160中就确定发生了馈纸错误。这里不详细描述利用馈纸探测传感器132探测记录纸张输送的机构,因为这一机构是公知的。
当在s160中确定出没有发生馈纸错误时(s160:否),就利用打印机部分124在已经输送到打印机部分124的记录纸张上成像(s170)。其上利用打印机部分124执行了成像的记录纸张进一步输送到记录纸张排出盘6。
随后,当要对下一页形成图像时(s180:是),过程步骤返回s110,并且以同样的方式执行对下一页的成像。当不需要对下一页形成图像时(s180:否),那么就终止当前的成像过程。
当在s160中确定出发生了馈纸错误时(s160:是),就给参数“重试”加1(重试←重试+1)(s190),并且也给参数“计数”加1(计数←计数+1)(s200)。参数“计数”是对馈纸器10中发生馈纸错误的次数(错误的累计次数)进行计数的参数。在初始设置中(即出厂的缺省设置)把存储在EEPROM118规定存储区域中的参数“计数”设置为“0”。
然后检查参数“计数”是否到达预定阈值K(在本实施例中是30)(计数=K?)(s210)。
当在s210中确定出参数“计数”没有达到预定阈值K时(s210:否),检查参数“重试”是否到达“最大重试次数L(在本实施例中是3)”(重试=L?)(s220)。
当在s220中确定出参数“重试”没有到达最大重试次数L(s220:否)时,过程步骤返回s150,并且再次执行馈纸操作。
当确定出参数“重试”已经到达最大重试次数L时(s220:是),给出清洁馈纸器10中馈纸辊单元16(馈纸辊16a)的通知(s230)。具体地说,在s230中,通过在显示部分4上显示指示需要清洁馈纸辊单元16的消息“清洁馈纸辊”来给出通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发生馈纸错误的累计次数(参数“计数”)较小(即参数“计数”没有到达阈值K)并且发生连续的馈纸错误的次数(参数“重试”)已经到达了最大重试次数L的情况下,就确定出通过提供清洁馈纸辊单元16这一水平的维护(维护水平)能够使输送功能正常化(恢复输送功能)从而输送记录纸张。因此,在s230中给出清洁馈纸辊单元16的通知。
在给出这样的通知后,重复执行s230中的处理直到用操作板3执行了指示对馈纸辊单元16的清洁完成的操作(s240:否)。在执行了该操作时(s240:是),过程步骤返回s110,然后再次从头开始当前的成像过程。
当在s210中确定出参数“计数”已经到达了预定阈值K时(s210:是),就给出执行维护馈纸器10的通知(s250)。具体地说,通过自动给服务中心的主机传递指示需要维护馈纸器10的消息来给出通知。所述的消息包括多功能机1和馈纸器10的产品号(或批号)、参数“计数”的值和参数“重试”的值。根据这样的信息,服务中心能够确定使多功能机1的输送功能正常化所需要的维护水平。另外,服务中心能够利用统计学原理根据馈纸错误的发生频率来确定产品号(或批号)并且在将来采取适当的措施。
当重置参数“计数”(计数←0)(s260)并且停止馈纸器10的操作时(s270),就终止了当前的成像过程。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发生馈纸错误的累计次数(参数“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即参数“计数”已经到达阈值K)的情况下,就确定出如果不执行例如更换馈纸辊单元16等重要维护就不能使输送功能正常化。这时把指示需要维护馈纸器10的消息传递给服务中心的主机。
[第一个实施例的优点]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多功能机1的馈纸器10,在图5的s210和s220中确定使输送功能正常化所需的维护水平(维护水平)。根据确定出的维护水平,通过给用户显示消息或者把消息传递到服务中心来给出通知。因此,根据在s210和s220中确定出的对记录纸张的输送状态可以执行适当的通知显示。
例如,在图5的s230中向用户给出消息的情况下,消息可以使用户知道应该通过消息中指定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因此,用户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相比之下,在图5的s250中给服务中心传递消息的情况下,服务中心可以根据消息的内容规定维护水平。因此,维护人员可以到安装了多功能机1的位置修理多功能机1从而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在图5的成像过程中,根据s210或s220中馈纸错误的发生次数(错误的累计次数或连续错误的次数)来确定维护水平。然后,可以在s230或s250的处理中给出通知,通知指示应该通过在确定出的维护水平执行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在图5的成像过程中,根据s210中的错误累计次数确定维护水平。错误累计次数是直到某个时间点为止馈纸错误发生的累计次数。随着错误累计次数增加,就可以认为馈纸器10的损坏程度更大。因此能够基于错误累计次数从长远观点上监测馈纸器10的损坏程度。
另外,在图5的成像过程中,根据在s220的处理中连续错误的次数来确定维护水平。当只是连续错误的次数增加时,可以认为短时间内输送过程中连续发生的错误是由于除了馈纸器10的损坏之外的因素造成的,如多功能机1周围环境的改变和灰尘进入了内部。因此,通过检查在s220中连续错误的次数,能够从短期观点监测是否需要维护,这种维护是由除了馈纸器10损坏之外的因素造成的。
当在s220中确定出参数“重试”没有达到阈值L时,过程步骤返回s150,并且再次执行馈纸操作。因此,直到参数“重试”达到阈值L,每次发生馈纸错误时都能够重复重试馈纸操作。
在图5中的成像过程中,只有当错误累计次数增加时,即只有当需要进行重要维护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时,才在s250中把需要对馈纸器10进行维护的消息传递给服务中心。因此,只要当需要进行重要维护时,维护人员才会到安装了多功能机1的位置修理多功能机1。这样可以避免维护人员不必要地频繁去现场。
在图5的成像过程中,当错误累计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在s270中停止操作馈纸器10。由于错误累计次数增加这一事实意味着需要进行重要维护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所以继续操作馈纸器10就可能造成馈纸器10的异常操作。因此,如本实施例中那样,优选停止操作馈纸器10以便防止馈纸器10的异常操作。
在图5的s250中传递的消息中包括多功能机1和馈纸器10的产品号,参数“计数”的值和参数“重试”的值。因此,能够通知服务中心需要维护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另外,根据包含在所述消息中的信息,服务中心能够确定多功能机1和馈纸器10以及使用状态。因此服务中心能够进一步执行适当的维护。另外,服务中心能够利用统计学原理根据馈纸错误的发生频率来确定产品号(或批号)并且在将来采取适当的措施。
[第二个实施例]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机1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机1只在成像过程的一部分上不同,所以下面只描述两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过程中,在s200中把预定的加数α加到参数“计数”上(计数←计数+α)。优选加数α大于“1”,在本实施例中是“2”。
在s170中利用打印机部分124执行成像后,检查参数“重试”是否是“0”(s171)。
当确定出参数“重试”不是“0”时(s171:否),就检查参数“计数”是否等于或大于后述的预定减数β(在本实施例中是“1”)(s172)。
如果确定出参数“计数”等于或大于预定的减数β(s172:是),就从参数“计数”中减去预定的减数β(计数←计数-β)(s174),然后执行s180中的处理。
如果确定出参数“计数”不大于等于预定的减数β(s172:否),就把参数“计数”设定为“0”(计数←0)(s173),然后执行s180中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减数β是“1”,β也可以是非“1”的值,只要减数β小于上述的加数α就行。
当确定出参数“重试”是“0”时(s171:是),就执行s180中的处理而不执行对参数“计数”的减法。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在s171中确定出参数“重试”不是“0”时,即在当前的成像过程中发生馈纸错误时,才从参数“计数”中减去减数β。
[第二个实施例的优点]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多功能机1的馈纸器10,除了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优点外,还可以实现下列优点。
在馈纸器10中,每次发生馈纸错误时在图6的s200中增加错误累计次数(参数“计数”的值),同时每次正常执行了馈纸时在s174中减少错误累计次数。因此,即使由于意外馈纸错误增加了错误累计次数,如果随后数次正常执行了馈纸,那么可以抵消由于意外馈纸错误引起的错误累计次数的增加,即抵消意外输送错误的影响。
在图6的s200中加到参数“计数”上的加数α(α=2)大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加数“1”。则与第一个实施例相比,如果以相同的形式发生了馈纸错误,参数“计数”的值就更早到达阈值K。因此,当由于馈纸器10中的重要故障使得错误累计次数增加时,那么在本实施例中就在s250中比在第一个实施例中更早地向服务中心给出通知。随着加数α变大,该优点就更显著。
[第三个实施例]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机1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机1只在成像过程的一部分上不同,所以下面只描述两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过程中,在s150中的处理后参数“总数”加1(s152),然后执行s160中的处理。参数“总数”存储在EEPROM118中的规定存储区域内,作为对馈纸器10执行的馈纸总次数进行计数的参数。在初始设置中(即出厂的缺省设置)中把参数“总数”设置为“0”。
当s210中的确定结果是“否”时,检查参数“总数”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J(在本实施例中是100,000)(总数≥J?)(s212)。
把阈值J预定为例如指示馈纸辊单元16正常输送的记录纸张数。具体地说,把阈值J预定为指示记录纸张输送次数的值,该值可以指示执行维护的合适时刻,维护包括更换由于长期使用而磨损的部件,如馈纸辊或输送用马达的部件等。可以把阈值J存储到例如RAM116中的指定存储区域内。
当确定出参数“总数”不大于等于预定阈值J时(s212:否),过程步骤前进到s220。
当确定出参数“总数”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J时(s212:是),给出指示需要维护馈纸器10的通知(s184)。通过用和图5中s250相同的方式把消息传递给服务中心的主机来给出该通知。
在s184的处理后,重置参数“总数”(总数←0)(s186),并且终止当前的成像过程。参数“总数”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J的事实只是意味着馈纸次数增加了,并不意味着马上就不能用馈纸器10馈送纸张了。因此,当在s212中确定出参数“总数”等于或大于阈值J时,就终止当前的成像过程而并不停止对馈纸器10的操作。
当s180中的确定结果是“否”时,就以和s212中相同的方式检查参数“总数”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J(s182)。
当确定出参数“总数”不大于等于预定阈值J时(s182:否),就终止当前的成像过程。
当确定出参数“总数”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J时(s182:是),就执行s184中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当馈纸总次数(即参数“总数”)增加(即已经到达阈值J)时,就确定需要进行一定维护水平的维护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或恢复输送功能)从而输送记录纸张,这里的维护指例如更换馈纸辊单元16的磨损部件等。然后传递指示需要维护馈纸器10的消息。
在s260中,不仅重置参数“计数”,而且重置参数“总数”(计数←0,总数←0)。
[第三个实施例的优点]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多功能机1的馈纸器10,除了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优点外,还可以实现下列优点。
在馈纸器10中,当参数“总数”到达或超过阈值J时,在s184中给出由于馈纸总次数的增加需要进行例如更换磨损部件等维护的通知。由于通过把消息传递给服务中心的主机来给出该通知,所以可以通过由服务中心的维护人员执行维护以使馈纸器10的输送功能正常化。
当在图7的s212中确定出参数“总数”等于或大于阈值J时,就终止当前的成像过程而不停止对馈纸器10的操作。参数“总数”等于或大于阈值J的事实只意味着馈纸次数增加了。该事实并不意味着马上就不能用馈纸器10馈送纸张。在这种情况下维持输送功能而不停止对馈纸器10的操作,使得馈纸器10能够连续馈纸,同时允许用户或维护人员在方便的时刻执行维护。
[改进]
尽管已经参考上述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本发明不应限于特定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各种形式来具体实施。
例如,尽管把本发明的输送设备应用到上述实施例中的馈纸器中,本发明的输送设备也可以应用到任何其它不是馈纸器的用来输送记录纸张的设备上。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根据错误的累计次数(参数“计数”)和连续错误的次数(参数“重试”)来确定维护水平。也可以根据错误累计次数和连续错误次数中的一个次数或者另一个指示馈纸器10输送状态的参数来确定维护水平。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在图6的s200中加到参数“计数”上的加数α大于要在图6的s174中从参数“计数”中减去的减数β。但是加数α也可以小于减数β。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加数α可以是“1”,而减数β则可以是“2”。
根据上述的结构,每次发生馈纸错误时在图6的s200中增加错误累计次数。但是在正常执行了馈纸时在图6的s174中从错误累计次数中减去减数β。由于减数β大于加数α,除非连续发生馈纸错误,否则错误累计次数不会大幅度增加。
换言之,只有当馈纸器10(即馈纸辊单元16)不能正常执行馈纸并且连续发生馈纸错误时,错误累计次数才会大幅度增加,然后过程步骤前进到s250中的处理。因此,从错误累计次数中减去上述的较大减数β可能适合在馈纸器10不能正常执行输送的情况下探测是否需要进行重要维护。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成像过程中用到的阈值(L,K,J)可以存储在EEPROM118中。当用操作板3执行根据特定程序的操作时,可以把阈值改变为相应的任意值。另外,还可以进行设计使得阈值根据来自通信线网络N(如服务中心)的指令改变为相应的任意值。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或服务中心可以任意改变用于成像过程中的阈值。
另外,如图8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成像过程可以包括:在第二个实施例中把加数α加到参数“计数”上和从参数“计数”上减去减数β的步骤;以及在第三个实施例中检查馈纸总次数的步骤。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s210中检查参数“计数”是否达到阈值K(计数=K?)。但是,也可以在s210中检查参数“计数”是否到达或超过预定阈值K(计数≥K?)。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s220中检查参数“重试”是否达到阈值L(重试=L?)。但是,也可以在s220中检查参数“重试”是否到达或超过阈值L(重试≥L?)。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编好程序的通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器(包括CPU112、ROM114、RAM116和EEPROM118)。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能够使用单独的专用集成电路(如ASIC)来实现控制器,这种集成电路具有主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部分用于整体的、系统水平的控制,还具有分开的部分,这些部分在中央处理器部分的控制下专门执行各种不同的特殊计算、功能和其它的处理,或者使用多个分开的专用或可编程集成或其它电子电路或装置(如分立元件电路等硬件电子或逻辑电路,或PLD、PLA、PAL等可编程逻辑装置)来实现控制器。还可以使用合适的编好程序的通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器,例如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其它的处理器装置(CPU或MPU),既可以单独使用它们也可以和一个或多个数据和信号处理装置等外设(如集成电路)一起使用。概括地讲,任何其上具有能够执行这里描述的程序的有限状态机的装置或装置的组合都可以用作控制器。可以使用分布式处理结构来最大化数据/信号处理能力和速度。

Claims (23)

1.一种输送设备,包括:
输送装置,它输送记录介质;
状态监测装置,它监测输送装置对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水平确定装置,它根据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输送状态确定维护水平,维护水平是指使输送装置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功能正常化所需的维护水平;和
通知装置,它给出以下的一个通知,即应该通过提供在水平确定装置所确定的维护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设备,进一步包括错误确定装置,它确定输送装置是否正常执行了对记录介质的输送,
其中状态监测装置对错误次数进行计数,错误次数是指错误确定装置确定出的没有正常执行输送的次数,并且
其中水平确定装置根据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错误次数确定出不同维护水平中的一种维护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中状态监测装置对错误累计次数计数,错误累计次数是指直到一个时间点为止错误确定装置所确定出的没有正常执行输送的累计次数,并且
其中当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错误累计次数小于预定的累计阈值时,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一错误水平,并且当错误累计次数达到或超过预定的累计阈值时,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二错误水平,与第一错误水平相比,第二错误水平需要更重要的维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中状态监测装置对错误累计次数进行计数,还对连续错误次数计数,连续错误次数是指错误确定装置连续确定出没有正常执行输送的次数,并且
其中根据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输送状态,当连续错误次数达到或超过预定的连续阈值时而错误累计次数小于累计阈值时,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一错误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设备,进一步包括重试装置,每当错误确定装置确定出没有正常执行输送时,重试装置就使得输送装置重复重试输送,直到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连续错误次数达到或超过连续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一错误水平时,通知装置向用户给出消息,指示应该通过提供在第一错误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在通知装置向用户给出消息,指示应该通过提供在第一错误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后,一旦从用户那里接收到指示完成维护的操作后,状态监测装置就重置连续错误次数的计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二错误水平时,通知装置把消息传递给能够与输送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主机,该消息指示应该通过提供在第二错误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设备的输送功能正常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当通知装置传递消息,指示应该通过提供在第二错误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设备的输送功能正常化时,状态监测装置就重置错误累计次数的计数值。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设备,进一步包括操作停止装置,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第二错误水平时,操作停止装置停止输送设备的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当错误确定装置确定出没有正常执行输送时,状态监测装置就通过在错误累计次数上加上预定的第一数值对错误累计次数计数,而当错误确定装置确定出正常执行了输送时,状态监测装置就通过从错误累计次数上减去比预定的第一数值小的预定的第二数值对错误累计次数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当错误确定装置确定出没有正常执行输送时,状态监测装置就通过在错误累计次数上加上预定的第三数值对错误累计次数计数,而当错误确定装置确定出正常执行了输送时,状态监测装置就通过从错误累计次数上减去比预定的第三数值大的预定的第四数值对错误累计次数计数。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设备,
其中状态监测装置对输送装置进行的记录介质输送的总次数计数,并且
其中当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输送总次数达到或超过预定的输送阈值时,水平确定装置确定维护水平在磨损水平,磨损水平需要的维护是由输送设备的使用状态所引起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磨损水平时,通知装置把消息传递给能够与输送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主机,该消息指示应该通过提供在磨损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设备的输送功能正常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当通知装置传递消息,指示应该通过提供在磨损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设备的输送功能正常化时,状态监测装置就重置输送总次数的计数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当水平确定装置确定出维护水平是磨损水平时,对输送功能进行维护。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设备,进一步包括设置改变装置,设置改变装置能够根据来自输送设备外部的指令任意改变预定为阈值的数值中的至少一个数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送设备,进一步包括设置改变装置,设置改变装置能够根据来自输送设备外部的指令任意改变预定为阈值的数值中的至少一个数值。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通知装置传递给主机的消息包括和输送设备相关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通知装置传递给主机的消息包括和输送设备相关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通知装置传递给主机的消息包括指示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输送状态的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通知装置传递给主机的消息包括指示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输送状态的信息。
23.一种通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监测输送装置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根据监测到的输送状态确定维护水平,维护水平是指使输送装置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功能正常化所需的维护水平;和
给出以下一个通知,即应该通过在所确定的维护水平下的维护来使输送功能正常化。
CNB2005100712435A 2004-05-14 2005-05-13 输送设备和通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73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45193A JP4379197B2 (ja) 2004-05-14 2004-05-14 搬送装置,報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145193 2004-05-14
JP2004145193 2004-05-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6033A true CN1696033A (zh) 2005-11-16
CN100427372C CN100427372C (zh) 2008-10-22

Family

ID=34941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124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7372C (zh) 2004-05-14 2005-05-13 输送设备和通知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487048B2 (zh)
EP (1) EP1595834B1 (zh)
JP (1) JP4379197B2 (zh)
CN (1) CN100427372C (zh)
AT (1) ATE456531T1 (zh)
DE (1) DE602005019121D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8899B (zh) * 2008-09-17 2014-11-19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设定维护方式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0901000A (zh) * 2018-09-14 2020-03-24 株式会社名机制作所 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机的状态告知系统、注射成型机的状态告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2701B2 (ja) * 2011-12-02 2016-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4098008A1 (ja) * 2012-12-22 2014-06-26 株式会社Schaft 回転駆動装置
US9274478B1 (en) * 2014-11-20 2016-03-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ssage display method for presenting multiple status conditions of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932522B2 (ja) * 2017-02-28 2021-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918580B2 (ja) * 2017-05-31 2021-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搬送異常の検知方法
JP2020190830A (ja) * 2019-05-20 2020-11-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機器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機器メンテナンス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7969B2 (ja) * 1984-05-09 1997-04-09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H03219265A (ja) * 1990-01-25 1991-09-26 Konica Corp 複写装置
JP2996499B2 (ja) * 1990-09-04 1999-12-2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紙葉類の搬送監視方法
JP2703833B2 (ja) * 1991-04-08 1998-0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286601A (ja) * 1992-04-13 1993-11-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80277A (ja) * 1992-04-22 1994-03-22 Sharp Corp 複写機の給紙異常警告装置
JP3219265B2 (ja) * 1996-10-30 2001-10-15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乳房カップを有する衣類
KR100224601B1 (ko) * 1997-05-13 1999-10-15 윤종용 복합기의 자동 급지장치
JPH11106092A (ja) 1997-10-02 1999-04-20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00127364A (ja) * 1998-10-26 2000-05-09 Canon Inc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1034126A (ja) 1999-07-21 2001-02-09 Canon Inc 電気装置、部品異常検出装置及び部品異常検出方法
JP2002332141A (ja) 2001-05-09 2002-11-22 Toshiba Tec Corp カード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商品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
US6786481B2 (en) * 2001-08-22 2004-09-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device
JP4581303B2 (ja) 2001-08-27 2010-11-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05041623A (ja) * 2003-07-25 2005-02-17 Fuji Xerox Co Ltd 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8899B (zh) * 2008-09-17 2014-11-19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设定维护方式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0901000A (zh) * 2018-09-14 2020-03-24 株式会社名机制作所 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机的状态告知系统、注射成型机的状态告知方法
CN110901000B (zh) * 2018-09-14 2022-06-07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注射成型机、注射成型机的状态告知系统、注射成型机的状态告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487048B2 (en) 2009-02-03
CN100427372C (zh) 2008-10-22
US20050254842A1 (en) 2005-11-17
JP4379197B2 (ja) 2009-12-09
DE602005019121D1 (de) 2010-03-18
EP1595834A1 (en) 2005-11-16
JP2005328374A (ja) 2005-11-24
ATE456531T1 (de) 2010-02-15
EP1595834B1 (en) 2010-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6033A (zh) 输送设备和通知方法
CN1873559A (zh) 定影装置和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689668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3138357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696032A (zh) 馈纸器
JP2016071871A (ja) 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ビス決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5792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548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11315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81987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suppressing degradation of image quality, caused by electrostatic noise,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7083465A (ja) 画像記録システム
JP2009271114A (ja) 消耗品の管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34829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waste toner collection container
JP638026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350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2638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通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478627B2 (ja) 媒体搬送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8377312B (zh) 原稿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40920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on sheet
JP2011026085A (ja) 管理装置、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42067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692661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4846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2147871A (zh) 电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6986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