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2466A - 感应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2466A
CN1672466A CNA038182319A CN03818231A CN1672466A CN 1672466 A CN1672466 A CN 1672466A CN A038182319 A CNA038182319 A CN A038182319A CN 03818231 A CN03818231 A CN 03818231A CN 1672466 A CN1672466 A CN 1672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head
induction heating
screen body
electrostatic screen
heat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182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2008C (zh
Inventor
片冈章
弘田泉生
相原胜行
槙尾信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72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2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20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20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6/00Aspects relating to 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covered by group H05B6/00
    • H05B220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2206/022Special supports for the induction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其中静电屏蔽体与逆变电路的低电势部分可靠电连接。按照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包括:顶板11,其上放置要加热的物体14;感应加热线圈12,用于感应加热要加热的物体14;驱动装置19,用于驱动感应加热线圈12,以及设置在要加热的物体14和感应加热线圈12之间的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其中分别与连接端子17集成在一起的连接部分17a使用导电胶电连接到设置在固定板15上的静电屏蔽体16,并且该连接部分保持在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之间。使用该结构,连接部分可以可靠并且稳固地保持。

Description

感应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要加热的物体和感应加热线圈之间具有静电屏蔽体(electrostatic shield)的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可以采用如在日本早期公开专利申请No.Sho 61-16491的中所描述的这类感应加热装置。图9示出了该类传统的感应加热装置的感应加热线圈以及外围部分的等效电路图。
下面参照图9描述该传统的感应加热装置的结构。在图9中,标号1表示顶板;感应加热线圈2位于顶板1的下面;要加热的物体3放置在顶板1上面。标号4表示静电屏蔽体,其位于顶板1的下表面并且通过静电屏蔽体4的电极4a电连接到用于驱动感应加热线圈2逆变电路(未示出)的低电势部分。同时图9还示出了外围部分的等效电路:位于感应加热线圈2和静电屏蔽体4之间的等效电容C1、位于要加热的物体3和静电屏蔽体4之间的等效电容C2、当人体与要加热的物体3接触时人体的等效电阻R1以及静电屏蔽体4的电阻R2。
在该结构中,当要加热的物体3具有低的导磁率并且是由低阻抗的铝、铜等材料制成的盘状时,与当要加热的物体3是由具有高导磁率和相对大的阻抗并且容易产生焦耳热的铁盘制成时相比,流经感应加热线圈2的电流频率要高。因此,施加到感应加热线圈2的峰值电压为1KV或更高。
在静电屏蔽体4存在并且如上述电连接到低电势部分的情况下,要加热的物体3和静电屏蔽体4之间的电势差很小,从而在人体与要加热的物体3接触时,漏电流会明显减少。因此,即使人体与要加热的物体3接触,也确保了安全。
当静电屏蔽体4电连接到用于驱动感应加热线圈2的逆变电路的低电势部分时,通常使用下述方法:即,用作连接路径的导线的一端通过焊接或者通过与连接到该导线的该端的例如弹簧的弹性构件相接触,将其连接到位于顶板1上的静电屏蔽体4的电极4a,并且该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到逆变电路的低电势部分。
然而,在上述的传统结构中,电极4a和导线之间的连接强度或者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很不充分;例如,由于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拉力、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来自要加热的物体3的热量而使焊料的强度降低以及装置的振动或下滑冲击等一些原因,导线会从电极4a断开、弹簧端子会被氧化以及静电屏蔽体和弹簧端子之间的接触部分由于振动等分隔开,从而担心会引起接触电阻增加以及阻碍静电屏蔽体4有效发挥作用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其能够确保静电屏蔽体和逆变电路的低电势部分之间的电连接并且能够使静电屏蔽体一直都可以有效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具有下述结构:具有电绝缘性的固定板(stationary plate)设置在顶板和感应加热线圈之间,并且该固定板设置有静电屏蔽体和用于将该静电屏蔽体连接到低电势部分的连接部分。因此,与顶板设置有静电屏蔽体的传统方法相比,简化了产品并且缓解了要加热的物体的高温对静电屏蔽体的影响。另外,与顶板不同,由于固定板不是组成外壳体的一部分,可以自由选择其形状和材料,并且静电屏蔽体和连接部分之间的连接可以具有稳定的结构,从而可以确保连接不易受装置的振动、下滑冲击等的影响,从而实现经济并且高可靠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截面图;
图2(a)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中固定板的盖体的透视图,以及图2(b)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的固定板的透视图;
图3(a)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的连接端子安装到感应加热线圈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从前面提取的截面图),以及图3(b)示出了从右边提取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的连接端子绝缘结构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的静电屏蔽体和导线之间的连接的截面图;
图6示出了在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中从顶板侧看去的连接端子的连接部分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7示出了在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中从感应加热线圈侧看去的连接端子的连接部分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8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中连接端子的连接部分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以及
图9示出了传统的感应加热装置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感应加热要加热的物体的感应加热线圈、位于上述要加热的物体和上述加热线圈之间的顶板、用于向上述感应加热线圈提供高频电流的驱动装置以及具有传导性、位于上述顶板和上述感应加热线圈之间并且直接或者通过阻抗连接到上述驱动装置的低电势部分的静电屏蔽体,其中具有电绝缘性的固定板设置在上述顶板和上述感应加热线圈之间,上述固定板设置有上述静电屏蔽体以及连接到上述静电屏蔽体的连接部分,并且上述静电屏蔽体通过上述连接部分连接到上述低电势部分。
使用该结构,由于提供有具有传导性、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感应加热线圈之间并且连接到低电势部分(具有比加热线圈的高电势部分的电势低的部分,例如,要输入的电源电压、整流后的直流电压或者与其接近的电势)的静电屏蔽体,减少了在加热线圈的高电压部分和要加热的物体之间的静电耦合,并且在加热线圈中产生的高频高电压通过在加热线圈和要加热的物体之间的寄生电容施加到用户的身体上,从而抑制了流经用户身体的漏电流。
由于具有电绝缘性的固定板设置在顶板和感应加热线圈之间并且该固定板设置有静电屏蔽体和用于将该静电屏蔽体连接到低电势部分的连接部分,与静电屏蔽体和连接部分形成在顶板后面的传统方法相比,简化了产品并且缓解了要加热的物体的高温对静电屏蔽体的影响。另外,与顶板不同,由于固定板不是组成外壳体的一部分,可以自由选择其形状和材料,并且静电屏蔽体和连接部分之间的连接能够具有稳定的结构,从而可以确保不易受装置的振动、装置的下滑冲击等影响的高可靠连接。
由于连接部分与顶板分隔开,简化了装置的装配工作。另外,连接部分可以根据外界因素而具有不同的形式,例如,使用连接体的一端连接到各导线而另一端连接到静电屏蔽体的方法的形式,以及使用连接端子直接连接到静电屏蔽体的方法的形式。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连接部分通过焊接、粘接、压力焊接等使连接点固定而稳固地并且电连接到静电屏蔽体,增强并且稳定了静电屏蔽体和连接部分之间的电连接。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连接部分与能够连接到连接导线并且从该连接导线断开的连接端子集成在一起并且设计上述连接端子的结构以使其可靠地连接到固定板,简化或者实现了该结构以具有较小的空间,从而便于固定板和连接端子的处理,其中该结构主要起两个作用,即,与静电屏蔽体的可靠的电连接以及便于与静电屏蔽体的连接和从该静电屏蔽体断开连接。而且,由于连接端子本身固定到固定板,可以容易地进行连接到连接端子和从该连接端子断开的工作以及布置或者固定导线的工作。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具有电绝缘性并且覆盖静电屏蔽体的固定板的盖体设置在固定板的相对侧,可以减少静电屏蔽体的暴露部分,如果静电屏蔽体直接或者通过阻抗连接到活动部分,在顶板破碎或者维修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由于其间的不注意接触而产生的电击。或者在周围设置有其它导电元件(conductive component)的情况下,这些元件和静电屏蔽体之间的介电击穿几乎不可能发生。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固定板的盖体牢固地固定到固定板以覆盖部分或者全部静电屏蔽体,因此在连接部分中可靠地连接到静电屏蔽体的那部分保持在固定板和固定板的盖体之间,从而进一步牢固地增强了静电屏蔽体的可靠连接或者固定,并且由于弯曲、振动等的破碎和剥落几乎不可能发生。而且,由于固定板和固定板的盖体集成在一起,因此便于处理工作。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半固化(half-cured)状态的绝缘体至少用于固定板和固定板的盖体之一,并且装配后对其加热和固化以实现集成,其间设置有连接部分的固定板和固定板的盖体可以通过在加热时施压而容易地集成在一起,并且能够提高静电屏蔽体或者固定连接部分的增强作用。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天然云母用于至少固定板和固定板的盖体之一,并且装配后对其加热以实现集成,固定板的盖体和固定板可以容易地集成在一起,并且能够提高固定板的盖体的耐热性。而且,可以减小其厚度。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含有无机纤维的粘合剂用于至少固定板和固定板的盖体之一,并且在装配后进行加热以实现集成,固定板的盖体和固定板可以容易地集成在一起,并且能够提高其耐热性。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参照静电屏蔽体连接的电势,连接部分设置在感应加热线圈的低电势侧的线圈(winding)附近,而不是高电势侧的线圈附近,即使连接部分具有暴露部分或者由绝缘体覆盖而该覆盖破坏时,由于位于其附近的感应加热线圈的高电势差而产生的例如火花等介电击穿也几乎不可能发生,从而防止了在驱动电路中发生失效等情况并且提高可靠性。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部分连接端子被弯曲并且该连接端子固定到固定板,可以不需要太多的空间而将连接端子稳定安装。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连接端子使用导电胶可靠连接到静电屏蔽体,连接部分和连接端子之间的电连接可以很可靠。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连接端子保持在用于支撑感应加热线圈的感应加热线圈基座内,可以稳定地安装该连接端子。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至少在固定板的一个位置处设置有从外缘开始的狭缝部分,可以防止由于来自要加热的物体或者感应加热线圈的热量而使固定板或者固定板的盖体变形。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至少在固定板的盖体的一个位置处设置有从外缘开始的狭缝部分,可以防止由于来自要加热的物体或者感应加热线圈的热量而使固定板或者固定板的盖体变形。
在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上述感应加热装置中,连接端子使用压接件(crimping member)固定到固定板并且电连接到静电屏蔽体。固定板或者静电屏蔽体的热膨胀系数通常不同于连接端子的热膨胀系数。当固定板和/或静电屏蔽体由于长期使用中的温度变化而反复膨胀和收缩时,由于机械应力,会在静电屏蔽体和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分处产生裂缝或者在连接部分处产生不正确的传导。在按照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中,由于静电屏蔽体和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使用压接件(例如,锁环)固定,该压接件在缓解机械应力的同时,保持了其间的正确传导,从而防止了不正确传导的裂缝发生。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能够提高静电屏蔽体和逆变电路的低电势部分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并且在用户与要加热的物体接触时可靠地抑制漏电流的感应加热装置。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下面描述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的结构。在图1中,标号11表示位于形成外壳的主体(未示出)的上部中的顶板,标号12表示放置在感应加热线圈基座13上的感应加热线圈,标号14表示通过感应加热要加热的物体,例如盘子,以及标号15表示由例如是云母的无机绝缘材料制成的固定板。标号16表示由粘合剂和包含碳等的导电涂料(conductive paint)的混合物形成并且作用到固定板15的静电屏蔽体,该静电屏蔽体包括覆盖在感应加热线圈12的整个区域的导电图案以及位于该导电图案两端的连接部分16a,所述导电图案使得感应加热线圈12的高电压不会感应在要加热的物体14中。
标号17表示由黄铜制成的连接端子,其端部的连接部分17a与静电屏蔽体16的连接部分16a相对并且使用导电胶等与其可靠连接。标号18表示由例如是云母的无机绝缘材料制成的固定板的盖体,其覆盖静电屏蔽体16及其连接部分16a和连接端子17的连接部分17a。
标号19表示例如是逆变电路的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感应加热线圈12的下面以向感应加热线圈12提供高频电流。静电屏蔽体16接入相对低的预定电势并且通过静电屏蔽体的连接产生静电屏蔽效应,例如,通过导线20输入的来自驱动装置19的直流(DC)电势或者是比感应加热线圈的高电势部分低的电势。根据各种外界条件,该连接为直接连接或者是通过合适的阻抗元件如电容器或者电阻器实现连接。固定板15以及固定板的盖体18使用螺钉安装到感应加热线圈基座13的凸缘(boss)21上。
下面将参照图2描述固定板15、静电屏蔽体16、连接端子17以及固定板的盖体18的结构。图2(a)示出了固定板的盖体18的透视图,图2(b)示出固定板15、静电屏蔽体16、连接端子17和固定板的盖体18的结构的透视图。
如图2(a)所示,固定板的盖体18在其中心部分具有开口22,以安装与顶板11的底面接触并且检测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另外,固定板的盖体18设置有用于安装到主体上的安装孔23以及狭缝部分24。而且,固定板的盖体18具有用于覆盖连接端子上表面的突出部分25。
固定板15设置有分别对应于固定板的盖体的开口和安装孔的开口26和安装孔27,并且静电屏蔽体16设置在开口26和安装孔27之间。静电屏蔽体16具有平坦的C形形状,覆盖感应加热线圈12的整个区域并且设置有位于C形两端部的连接部分16a。连接部分16a连接到连接端子17的连接部分17a。连接部分16a和连接部分17a之间采用导电胶连接。通过该连接,连接端子17牢固地连接到固定板15。
此时,与静电屏蔽体16的材料一样,采用粘合剂和例如是碳的导电粉末的混合物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连接以及产率。
对于将连接端子17安装到固定板15的结构,上述的粘合剂可以与机械连接一起使用。例如,图2(b)所示的结构可以用于固定,其中固定板15设置有分别对应于连接端子17的宽度的保持部28,并且连接端子17分别设置有适配到保持部28的爪部29。而且,连接端子17粘接到固定板15并且爪部29弯曲同时以包围保持部28。
按照该实施例,连接端子17分别设置有凹部30,使得其可以固定到感应加热线圈基座13。而且,标号31表示位于固定板15中并且设置在两个连接端子17之间的狭缝部分。
连接端子17安装到固定板15之后,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重叠放置,使得固定板15的安装孔27与固定板的盖体18的安装孔23对准,并且对其加热,从而使其牢固地固定并集成在一起。通过向包含在静电屏蔽体16中的粘接部件以及涂覆在至少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之一上的粘合剂施压和加热实现该集成。
此时,固定板的盖体18粘接到固定板15,而固定板的盖体18的突出部分25覆盖连接端子17的连接部分17a,从而提高连接端子17和静电屏蔽体16的连接端子16a之间的粘接强度和绝缘性。
在该实施例,感应加热线圈12的内侧是高电势侧,而其外侧是低电势侧;因此,感应加热线圈12的高电势线圈部分和连接端子17之间的距离比较大,使得例如火花等介电击穿很难发生,从而防止了驱动电路19的失效等情况发生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
在固定板的盖体18安装到固定板15时所采用的粘接方法中,其中含有天然云母的硅基粘合剂(silicone-based adhesive)用于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而且含有天然云母的粘合剂发生反应并且固化以将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集成在一起。
此时,如果将与用于粘接天然云母的粘合剂相似的粘合剂用作以将静电屏蔽体16的连接部分16a连接到连接端子17的连接部分17a的粘合剂,这些粘合剂由于其相似性而很好地混合在一起,从而不仅加强了连接部分16a和连接部分17a之间的连接,也加强了固定板15和连接端子17之间的连接。
上面描述了将天然云母用于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然而,该粘接方法也并不局限于此,即便天然云母只用于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之一,虽然与天然云母同时用于二者的情况相比粘接力变低了,但是也可以获得很好的粘接。上述的将天然云母至少用于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之一的方法具有可以省去了粘合剂涂覆过程的实际效果。
除了上述方法,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将半固化状态的绝缘体用于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之一,在将其重叠后加热并固化,从而集成在一起。作为该类绝缘体,可以使用无机纤维或者由硅酸盐等形成的无机粉末或者由聚酰胺-酰亚胺等形成的耐热纤维,浸透玻璃基粘合剂(glass-based adhesive)或者硅基粘合剂,半固化并且呈薄膜状或者片状。
固定板15以及固定板的盖体18通过接收来自例如是盘子的要加热的物体14以及感应加热线圈12的热量而热膨胀或者变形;然而,该热膨胀通过位于固定板的盖体18内的狭缝部分24以及位于固定板15内的狭缝31吸收,从而可以减小变形。
由于狭缝24设置在两连接端子17之间,因此静电屏蔽体16能够保持C形形状。而且,图2示出了狭缝部分设置在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中的情况;然而,该狭缝部分可以只设置在其中的一个中。
图2示出了狭缝部分设置在一个位置的情况。然而,其位置并不局限于此,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在多个位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贯穿从外缘到开口的范围形成狭缝部分,固定板15或者固定板的盖体18被狭缝部分分为多片;而这是不期望的。由于在外缘处实际变形很严重,狭缝部分应该只设置在外缘附近,并且为了实用目的,狭缝部分的长度延伸到位于外缘和开口之间的中间位置就足够了。
静电屏蔽体16形成为C形形状,连接端子17位于C形的两端部附近,并且测量连接端子17之间的阻抗,从而可以容易地判断电特性,例如,导线是否断开以及静电屏蔽体16是否是具有合适阻值的正常产品。
图3a和3b示出了从各个方向提取的连接端子17安装在感应加热线圈基座13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通过将位于感应加热线圈基座13上的肋拱(rib)32安装到连接端子17的凹部30中而实现该安装。通过连接端子17到肋拱31的这种安装,当Faston端子用于连接端子17和导线20之间的连接以及当Faston端子插入/拨出时,作用在连接端子17和连接部分16a之间的力由肋31吸收,并且连接端子17和连接部分16a之间的连接不会断开,从而提高了电连接的可靠性。
在静电屏蔽体16和各导线20之间的连接中,如图5所示,即使导线20使用导电胶直接连接在连接部分16a处并且该连接部分保持在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之间,也可能获得与使用上述连接端子时几乎相同的效果。
如图4所示,当固定板的下盖体33粘接到连接端子17的后面时,可以防止连接部分17的爪部29的活动部分暴露出来,从而提高连接端子17的绝缘性能。
在该实施例中,静电屏蔽体16形成为C形,并且连接端子17设置在C形的两端部附近;然而,连接端子17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概括地说,只要固定板15的静电屏蔽体16和驱动装置19能够通过连接端子17电连接,连接端子的数目并不重要。
在上述中,静电屏蔽体16主要由包括碳的材料制成;但是,也可以使用例如是氧化锡的其它导电材料。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电绝缘的固定板15设置在顶板11和感应加热线圈12之间,并且固定板15设置有静电屏蔽体16和连接部分17a,该连接部分17a用于将来自驱动装置19的低电势部分的导线(如果该连接通过电容器实现,连接导线来自电容器)连接到静电屏蔽体16(包括连接部分16a);因此,采用该结构,与静电屏蔽体和连接部分形成在顶板11的后面的传统方法相比,可以使产品方便并且缓解要加热的物体14的高温对静电屏蔽体16的影响。另外,也便于将二者可靠电连接在一起的工作。另外,由于连接部分17a没有与顶板11集成在一起,也便于装配该装置主体的工作。
由于连接部分17a与用于连接和断开连接导线的连接端子17集成(电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端子17可以简单而可靠地实现静电屏蔽体16和驱动装置19的低电势部分之间的连接和断开。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连接部分,连接部分17a与连接端子17集成在一起,并且使用粘合剂可靠地连接到静电屏蔽体16;但是,在如图5所示的另一例子中,具有下述结构的例子也能产生相似的效果:连接部分17a用作导线20的一端,其与静电屏蔽体16(与连接端子16a集成在一起)接触并且通过机械压焊,保持并固定以实现电连接,而在导线的另一端具有连接端子(未示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连接部分包括导电胶,进一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由于连接端子17具有固定到固定板15的结构,该结构起到两个作用,即,连接端子17到静电屏蔽体16的稳定连接以及便于连接端子17和驱动装置20之间连接和断开,可以占用很少空间以简化或实现该结构,从而可以方便地操纵固定板15和连接端子17。此外,由于连接端子17本身固定到固定板15上,可以轻松地实现用于连接到驱动装置20和从驱动装置20断开的工作以及用于布置或者固定导线的工作。
由于具有电绝缘性并覆盖静电屏蔽体16的固定板的盖体18设置在固定板15的相对侧(该情况下为上侧),可以减少静电屏蔽体16的暴露部分;如果静电屏蔽体16直接连接或者通过阻抗连接到驱动电路19的活动部分,当顶板11破碎或者在维修状态下时可以防止由于其间的不注意接触而产生的电击,或者当其它导电元件设置其周围时,可以防止这些元件和静电屏蔽体之间的介电击穿。
由于至少用于将静电屏蔽体16可靠连接到连接端子17的部分(连接部分17a)的可靠连接部分以及其附近的静电屏蔽体被覆盖并且牢固地固定到固定板,可靠连接到静电屏蔽体的连接端子17的部分(连接部分17a)保持在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之间,从而更进一步增强了静电屏蔽体16的可靠连接或者固定,并且由于弯曲、振动等所引起的破碎和剥落也很难发生。此外,由于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集成在一起,所以便于操纵。
由于半固化状态的绝缘体被至少用于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之一,并且在装配后对其加热和固化以实现集成,通过在加热的同时施压,其间保持有连接部分的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在一起,并且可以提高静电屏蔽体16或者连接部分17a的增强效果。
由于天然云母至少用于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之一,并且在装配后对其加热以实现集成,固定板的盖体18和固定板15可以容易地集成在一起,并且提高了其耐热性。此外,减小了其厚度。
由于含有无机纤维的粘合剂用于至少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之一,并且在装配后对其加热以实现集成,固定板的盖体18和固定板15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在一起,并且提高其耐热性。
由于参照静电屏蔽体16连接的电势,连接部分17a或者连接端子17设置在感应加热线圈12的低电势侧的线圈部分附近,而不是高电势侧的线圈部分附近,即使连接部分17a或者连接端子17具有暴露部分或者由绝缘体覆盖而该覆盖物破坏,由于位于其附近的感应加热线圈12的高电势差,很难发生例如火花等的介电击穿,从而防止了驱动电路19中失效等的发生并且提高了可靠性。
由于连接端子17的部分是弯曲的并且连接端子17固定到固定板15,可以不占用太多的空间而牢固地安装连接端子17。
由于连接端子17使用导电胶可靠地连接到静电屏蔽体16,因此静电屏蔽体16的连接部分16a和连接端子17的连接部分17a之间的电连接很稳定。
由于连接端子17保持在用于支撑感应加热线圈12的感应加热线圈基座13内,因此可以稳定地安装连接端子17。
由于至少在固定板15的一个位置处设置有从外缘开始的狭缝部分,固定板15或者固定板的盖体18可以防止由于来自要加热的物体14或者感应加热线圈12的热量而发生变形。
由于至少在固定板的盖体18的一个位置处设置有从外缘开始的狭缝部分24,固定板15和固定板的盖体18可以防止由于来自要加热的物体14或者感应加热线圈12的热量而发生变形。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6到图8描述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在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中,用于连接端子17到固定板15和静电屏蔽体16的固定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其它方面,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几乎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下面描述在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线圈中用于连接端子17到固定板15和静电屏蔽体16的固定方法。在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感应加热装置中,图6示出了从顶板11侧看去的连接端子17的连接部分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7示出了从感应加热线圈12侧看去的连接端子17的连接部分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8示出了连接端子17的连接部分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截而图。
在固定板15内设有两个切口部分41,从而在切口部分41之间形成保持部28。锁环40(固定件)卡住连接端子17、固定板15和静电屏蔽体16以使他们整个固定在一起并且保持连接端子17和静电屏蔽体16之间的电连接。连接端子17具有爪部29和翼部17b、17c。爪部29被弯曲以围绕保持部28。当向内施加使连接端子17弯曲的力时,翼部17b用于支撑在切口部分41的两侧,使连接端子17和保持部28不弯曲。当向外施加使连接端子17弯曲的力时,翼部17c用于支撑,使连接端子17和保持部28不能容易地弯曲。翼部17c在很大的区域上与静电屏蔽体16接触并且确保连接端子17和静电屏蔽体16之间的可靠电连接。
固定板15或者静电屏蔽体16的热膨胀系数通常与连接端子17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固定板15和/或静电屏蔽体16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反复膨胀和收缩时,由于机械应力的作用,在静电屏蔽体16和连接端子17之间的连接部分处会产生裂缝或者在连接部分处产生不正确的传导。在第二实施例中,锁环40用于固定固定板15、静电屏蔽体16和连接端子17。尽管锁环40沿固定板15的厚度方向牢固地固定了固定板15和连接端子17,但是沿与固定板15表面平行的方向上,在固定板15、静电屏蔽体16和连接端子17之间允许有轻微的滑动。锁环40防止了裂缝和不正确的传导发生,同时也起到了缓解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机械应力的作用。使用该结构,可以确保很长一段时间内静电屏蔽体16和连接端子17之间的正确传导。
即使在锁环40附近的静电屏蔽体16中有裂缝发生,锁环40抑制了裂缝的发生,并且锁环40和翼部分17c确保了连接端子17和静电屏蔽体16之间的传导,从而在感应加热装置运行期间不会产生问题。
当固定板的下盖体33粘接到连接端子17的后面时,可以防止暴露出锁环40的活动部分和连接部分17的爪部29,从而提高连接端子17的绝缘性。
可以不用锁环而使用压接件在固定板15和连接端子17之间进行固定。
由于第二实施例中保持部28没有从固定板15突出,固定板的盖体18没有突出部分25。
正如第一实施例,连接端子17保持在感应加热线圈基座13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能够提高静电屏蔽体和逆变电路的低电势部分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的感应加热装置,并且在用户接触要加热的物体时可以可靠地抑制漏电流。
工业应用
按照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对于烹饪装置等很有用。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根据PCT条约19(1)的规定,申请人将权利要求7-9、13和14修改为独立权利要求,修改了权利要求1、3和4,删除了权利要求2。按照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加热装置,该感应加热装置具有“具有电绝缘性并且包括具有传导性的静电屏蔽体和用于将该静电屏蔽体连接到低电势部分的连接部分的固定板,其中该连接点固定并且固定到该静电屏蔽体,所述固定板安装到感应加热线圈基座上并且设置在顶板和感应加热线圈之间”。在国际检索报告中所列的现有文献,如JP54-132158、JP6-5357A、JP61-27087A、4-33803(5-87824)和60-67355(61-183524)中都没有记载甚至是建议该结构:安装到感应加热线圈基座的固定板设置有静电屏蔽体和用于将该静电屏蔽体连接到低电势部分的连接部分,其中该连接点保持固定并且固定到该静电屏蔽体。使用该结构,本发明具有“可以确保连接不易受装置的振动、下滑冲击等的影响,从而实现经济并且高可靠的连接”,而这些在参考文献中都没有描述。
1、(修改)一种感应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感应加热要加热的物质的感应加热线圈,
设置在所述要加热的物质和所述加热线圈之间的顶板,
用于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提供高频电流的驱动装置,
用于支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感应加热线圈基座,以及
具有电绝缘性并且包括具有传导性的静电屏蔽体和用于将所述静电屏蔽体连接到低电势部分的连接部分的固定板,其中所述连接点固定并且固定到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基座上并且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感应加热线圈之间。
2、(删除)
3、(修改)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与能够连接到连接导线并且从该连接导线断开的连接端子集成在一起,并且设计该连接端子的结构以固定到所述固定板。
4、(修改)按照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电绝缘性并且覆盖所述静电屏蔽体的固定板的盖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侧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盖体牢固地固定到所述固定板以覆盖所述静电屏蔽体和所述连接部分的部分或者全部。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半固化状态的绝缘体至少用于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板的盖体之一,在装配后对所述绝缘体加热并且固化以实现集成。
7、(修改)一种感应加热装置,该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感应加热要加热的物质的感应加热线圈、位于所述要加热的物质和所述加热线圈之间的顶板、用于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提供高频电流的驱动装置以及具有传导性并且位于所述顶板和感应加热线圈之间且连接到低电势部分的静电屏蔽体,其中具有电绝缘性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之间,所述固定板设置有所述静电屏蔽体和连接到所述静电屏蔽体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静电屏蔽体通过所述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低电势部分,
其中,具有电绝缘性并且覆盖所述静电屏蔽体的固定板的盖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侧上,并且
其中,含有天然云母的粘合剂用于至少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板的盖体之一,并且在装配后加热以实现集成。
8、(修改)一种感应加热装置,该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感应加热要加热的物质的感应加热线圈、位于所述要加热的物质和所述加热线圈之间的顶板、用于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提供高频电流的驱动装置以及具有传导性并且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之间且连接到低电势部分的静电屏蔽体,其中具有电绝缘性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之间,所述固定板设置有所述静电屏蔽体和连接到所述静电屏蔽体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静电屏蔽体通过所述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低电势部分,
其中,具有电绝缘性并且覆盖所述静电屏蔽体的固定板的盖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侧上,并且
其中,含有无机纤维的粘合剂用于至少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板的盖体之一,并且在装配后加热以实现集成。
9、(修改)一种感应加热装置,该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感应加热要加热的物质的感应加热线圈、位于所述要加热的物质和所述加热线圈之间的顶板、用于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提供高频电流的驱动装置以及具有传导性并且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之间且连接到低电势部分的静电屏蔽体,其中具有电绝缘性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之间,所述固定板设置有所述静电屏蔽体和连接到所述静电屏蔽体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静电屏蔽体通过所述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低电势部分,并且
其中,参照所述静电屏蔽体连接的电势,所述连接部分设置在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低电势侧上的线圈附近,而不是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高电势侧上的线圈附近。
10、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连接端子的一部分弯曲并且将所述连接端子固定到所述固定板。
11、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使用导电胶可靠连接到所述静电屏蔽体。
12、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保持在用于支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感应加热线圈基座内。
13、(修改)一种感应加热装置,该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感应加热要加热的物质的感应加热线圈、位于所述要加热的物质和所述加热线圈之间的顶板、用于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提供高频电流的驱动装置以及具有传导性并且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之间且连接到低电势部分的静电屏蔽体,其中具有电绝缘性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之间,所述固定板设置有所述静电屏蔽体和连接到所述静电屏蔽体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静电屏蔽体通过所述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低电势部分,并且
其中,至少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个位置处设置有从外缘开始的狭缝部分。
14、(修改)一种感应加热装置,该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感应加热要加热的物质的感应加热线圈、位于所述要加热的物质和所述加热线圈之间的顶板、用于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提供高频电流的驱动装置以及具有传导性并且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之间且连接到低电势部分的静电屏蔽体,其中具有电绝缘性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之间,所述固定板设置有所述静电屏蔽体和连接到所述静电屏蔽体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静电屏蔽体通过所述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低电势部分,
其中,具有电绝缘性并且覆盖所述静电屏蔽体的固定板的盖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侧上,并且
其中,至少在所述固定板的盖体的一个位置处设置有从外缘开始的狭缝部分。
1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使用压接件固定到所述固定板并且电连接到所述静电屏蔽体。

Claims (15)

1、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感应加热要加热的物体的感应加热线圈、位于所述要加热的物体和所述加热线圈之间的顶板、用于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提供高频电流的驱动装置以及具有传导性并且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之间且连接到低电势部分的静电屏蔽体,其中具有电绝缘性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之间,所述固定板设置有所述静电屏蔽体和连接到所述静电屏蔽体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静电屏蔽体通过所述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低电势部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可靠连接到所述静电屏蔽体。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与能够连接到连接导线并且从该连接导线断开的连接端子集成为一体,并且设计所述连接端子以使其固定到所述固定板。
4、按照权利要求1到3之一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电绝缘性并且覆盖所述静电屏蔽体的固定板的盖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侧。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盖体牢固地固定到所述固定板以覆盖所述静电屏蔽体和连接部分的部分或者全部。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半固化状态的绝缘体至少用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固定板的盖体之一,在装配后对该绝缘体加热并且固化以实现集成。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天然云母的粘合剂用于至少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固定板的盖体之一,在装配后加热以实现集成。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无机纤维的粘合剂用于至少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固定板的盖体之一,在装配后加热以实现集成。
9、按照权利要求1到3之一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参照所述静电屏蔽体连接的电势,所述连接部分设置在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低电势侧的线圈附近,而不是在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高电势侧的线圈附近。
10、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连接端子的一部分弯曲并且将所述连接端子固定到所述固定板。
11、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使用导电胶可靠连接到所述静电屏蔽体。
12、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保持在用于支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基座内。
13、按照权利要求1到3之一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个位置处设置有从外缘部分开始的狭缝部分。
14、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固定板的盖体的一个位置处设置有从外缘开始的狭缝部分。
1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使用压接件固定到所述固定板并且电连接到所述静电屏蔽体。
CNB038182319A 2002-08-07 2003-08-01 感应加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0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29761 2002-08-07
JP229761/2002 2002-08-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2466A true CN1672466A (zh) 2005-09-21
CN100482008C CN100482008C (zh) 2009-04-22

Family

ID=31711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1823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008C (zh) 2002-08-07 2003-08-01 感应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7176423B2 (zh)
EP (2) EP1542509B1 (zh)
JP (1) JP4171730B2 (zh)
KR (1) KR100913759B1 (zh)
CN (1) CN100482008C (zh)
AU (1) AU2003252360A1 (zh)
ES (2) ES2555116T3 (zh)
HK (1) HK1076223A1 (zh)
WO (1) WO200401604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334B (zh) * 2007-11-16 2012-11-07 株式会社东芝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4380841A (zh) * 2013-03-28 2015-02-2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5552561A (zh) * 2012-12-21 2016-05-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接口单元以及计算机
CN105737691A (zh) * 2016-02-16 2016-07-06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速导弹外热流模拟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555116T3 (es) * 2002-08-07 2015-12-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Aparato de calentamiento por inducción
WO2006064782A1 (ja) * 2004-12-17 2006-06-22 Kabushiki Kaisha Fine Rubber Kenkyuusho 誘電性素材、アンテナ装置、携帯電話機及び電磁波遮蔽体
JP4654701B2 (ja) * 2005-02-04 2011-03-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装置
ES2341882T3 (es) 2005-02-04 2010-06-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Calentador de induccion.
JP4654755B2 (ja) * 2005-04-28 2011-03-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装置
JP2007035473A (ja) * 2005-07-28 2007-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導加熱装置
FR2895638B1 (fr) * 2005-12-27 2008-04-18 Brandt Ind Sas Dispositif inducteur a bobinages individuels multiples pour foyer de cuisson par induction
US7750783B2 (en) * 2007-02-20 2010-07-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instrument including a coil unit
US8022801B2 (en) * 2007-02-20 2011-09-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oil unit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JP4281837B2 (ja) * 2007-02-20 2009-06-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4420073B2 (ja) * 2007-07-11 2010-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US20090101635A1 (en) * 2007-10-22 2009-04-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il unit of induction heating fixing device
US7900344B2 (en) * 2008-03-12 2011-03-08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Cable and connector assembly apparatus
US20100044367A1 (en) * 2008-08-21 2010-02-25 Lg Electronics Inc.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CN102652459B (zh) 2009-12-14 2014-09-24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的控制装置、感应加热系统及感应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
ES2489918B1 (es) * 2013-02-25 2015-06-25 Bsh Electrodomésticos España, S.A. Dispositivo de calentamiento por inducción de aparato doméstico
ES2739209T3 (es) * 2014-08-18 2020-01-29 Garland Commercial Ind Llc Placa de cocción composite en grafito
US10546819B2 (en) * 2016-09-15 2020-01-28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665790B2 (en) * 2016-12-22 2023-05-30 Whirlpool Corporation Induction burner element having a plurality of single piece frames
WO2020084638A1 (en) * 2018-10-26 2020-04-30 Bajaj Electricals Ltd Heating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72646A (en) * 1947-05-23 1951-10-23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Apparatus for high-frequency heating and sealing fixtures
US2858404A (en) * 1957-04-18 1958-10-2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US3781503A (en) * 1971-11-19 1973-12-25 Gen Electric Solid state induction cooking appliances and circuits
US3786220A (en) * 1971-12-29 1974-01-15 Gen Electric Induction cooking appliance including temperature sensing of inductively heated cooking vessel
US3742179A (en) * 1971-12-29 1973-06-26 Gen Electric Induction cooking appliance includ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temperature data
US3715550A (en) * 1972-02-22 1973-02-06 Gen Electric Induction cooking/warming appliance including vessel supporting means having an undulant surface and temperature sensing means associated with said surface
US4163139A (en) * 1972-09-18 1979-07-31 White Consolidated Industries, Inc. Cooking vessel capacitive decoupling for induction cooking apparatus
JPS5913802B2 (ja) 1975-11-21 1984-04-02 カブシキガイシヤ ニホンマイカセイサクシヨ シユウセイマイカゼツエンブヒンノ セイゾウホウ
JPS5943597B2 (ja) 1979-09-14 1984-10-23 島栄型紙株式会社 染型用原紙の製造法
JPS6134710Y2 (zh) * 1979-09-25 1986-10-08
JPS6116491A (ja) 1984-06-30 1986-01-24 株式会社東芝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S6127087A (ja) 1984-07-16 1986-02-06 株式会社東芝 誘導加熱調理器
DE3580349D1 (de) * 1984-12-18 1990-1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eizgeraet mit waermespeicheranordnung.
JPS61183524U (zh) 1985-05-09 1986-11-15
JPH0418239Y2 (zh) 1986-07-21 1992-04-23
DE8716927U1 (de) * 1987-12-23 1988-02-11 Bosch-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8000 München Induktionsherd mit einer Herdplatte
IL90382A (en) * 1989-05-23 1992-08-18 Yahav Shimon Cooking system
KR0143226B1 (ko) * 1991-08-08 1998-07-01 구자홍 인쇄회로 기판을 이용한 전자조리기의 가열장치
US5129314A (en) * 1992-02-07 1992-07-14 Hu Loong Chiang Electric wok
DE4224405A1 (de) * 1992-03-14 1993-09-16 Ego Elektro Blanc & Fischer Induktive kochstellenbeheizung
JPH0587824U (ja) 1992-04-21 1993-11-26 株式会社ニチフ端子工業 接続子
JPH065357A (ja) 1992-06-19 1994-0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
EP0635993B1 (en) * 1993-07-20 2000-05-17 TDK Corporation Ceramic heater
EP0637898B1 (de) * 1994-05-24 1996-04-10 Kolja Kuse Arbeitsplattenkochfeld
JPH0917564A (ja) * 1995-06-30 1997-01-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FR2748885B1 (fr) * 1996-05-14 1998-08-14 Europ Equip Menager Foyer de cuisson par induction a rendement eleve
JPH10302953A (ja) 1997-04-25 1998-11-13 Sharp Corp 誘導加熱装置
US6384387B1 (en) * 2000-02-15 2002-05-07 Vesture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eated food delivery
DE60332821D1 (de) * 2002-03-19 2010-07-15 Panasonic Corp Induktionsheizeinrichtung
ES2555116T3 (es) * 2002-08-07 2015-12-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Aparato de calentamiento por inducció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334B (zh) * 2007-11-16 2012-11-07 株式会社东芝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5552561A (zh) * 2012-12-21 2016-05-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接口单元以及计算机
CN104380841A (zh) * 2013-03-28 2015-02-2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4380841B (zh) * 2013-03-28 2016-08-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US9730278B2 (en) 2013-03-28 2017-08-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
CN105737691A (zh) * 2016-02-16 2016-07-06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速导弹外热流模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274717A1 (en) 2005-12-15
HK1076223A1 (en) 2006-01-06
EP1542509A4 (en) 2012-06-27
JP4171730B2 (ja) 2008-10-29
US20070108192A1 (en) 2007-05-17
EP1542509A1 (en) 2005-06-15
WO2004016047A1 (ja) 2004-02-19
KR20050071475A (ko) 2005-07-07
US7176423B2 (en) 2007-02-13
EP1542509B1 (en) 2013-08-21
CN100482008C (zh) 2009-04-22
EP2624661A3 (en) 2013-12-11
AU2003252360A1 (en) 2004-02-25
EP2624661B1 (en) 2015-10-28
KR100913759B1 (ko) 2009-08-25
ES2555116T3 (es) 2015-12-29
JPWO2004016047A1 (ja) 2005-12-02
ES2432546T3 (es) 2013-12-04
EP2624661A2 (en)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2466A (zh) 感应加热装置
CN1193348C (zh) 防止受静电破坏的电路基板及采用该电路基板的磁头
CN1097830C (zh) Ptc器件和使用它的电池组
CN1077339C (zh) 同轴电涌放电器/功率抽取器组件
CN1110883C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1154653B (zh) 功率半导体模块
CN1226758C (zh) 电容器模块和使用电容器模块的半导体器件
CN1574562A (zh) 电动机械的刷握装置
CN1638119A (zh) 电力半导体装置
CN1690813A (zh) 电子零件的连接构造
CN1763933A (zh) 印刷电路板与引入其的电路单元
CN1858599A (zh) 电压检测装置
CN1505860A (zh) 中压电缆的终接端头
JP2004319740A (ja) パワー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7522988U (zh) 电路板、电路板组件和家用电器
CN1179467C (zh) 废气再循环阀装置的通电装置
CN1526187A (zh) 导体连接结构
CN208045869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电水壶
CN209313926U (zh) 一种摄像模组
JP4171767B2 (ja) 誘導加熱装置
CN1806300A (zh) 处理线圈端部的方法以及为此使用的线圈架
CN101038805A (zh) 用于提供过压保护的具有无焊触头的装置及相应制造方法
CN211719518U (zh) 一种纽扣型温度保护器
CN211238517U (zh) 一种连接结构
JP4171766B2 (ja) 誘導加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622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7622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