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0841B - 感应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0841B
CN104380841B CN201480001538.2A CN201480001538A CN104380841B CN 104380841 B CN104380841 B CN 104380841B CN 201480001538 A CN201480001538 A CN 201480001538A CN 104380841 B CN104380841 B CN 1043808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wire
gabarit
coil unit
wire coil
induction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15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0841A (zh
Inventor
铃木秀和
高桥知也
小川贤治
砂金宽
安藤俊平
横野政广
永田隆二
相原胜行
牛尾将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80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0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0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0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45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45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 H05B6/1254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using conductive pieces to direct the induced magnetic fiel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45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 H05B6/1263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using coil coo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6/00Aspects relating to 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covered by group H05B6/00
    • H05B220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2206/022Special supports for the induction co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05B6/062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感应加热烹调器,加热线圈单元的支承结构简单、装配性容易,并且能够将顶板与加热线圈之间的距离高精度地维持固定,为此,配设在顶板下的外廓的对置的侧面构成为具有第一铅垂部、第一水平部和第二铅垂部,支承加热线圈的加热线圈支承部件配置成架设在外廓的对置的侧面的第一水平部之间,具有加热线圈的加热线圈单元构成为由第一水平部可靠地支承。

Description

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业务用或者在一般家庭使用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特别是涉及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加热线圈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这种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主体内的部件安装弹簧,利用弹簧将加热线圈单元压靠于顶板,保持加热线圈与顶板之间的距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图23示出了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侧剖视图。如图23所示,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由箱体构成,所述箱体由载置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的顶板101、覆盖顶板101的外周缘的侧面和上表面的框架102、和构成作为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的侧面和底面的外廓103构成。在该箱体的内部,构成用于将高频电流提供到加热线圈109的驱动控制电路的多个电路基板104分别安装于基板底座105。基板底座105堆积地被载置固定于外廓103的底面。
在电路基板104的上部设置有基板底座盖106。在基板底座盖106上载置有弹簧107,利用弹簧107从下方向上方对线圈底座108施力并支承。在线圈底座108上载置有加热线圈109。在加热线圈109的外周部的附近,在线圈底座108上配置有防振橡胶110。当弹簧107将线圈底座108向上方顶起时,防振橡胶110的上表面与顶板101的背面接触,加热线圈109与顶板101之间的距离被保持成固定的距离。在线圈底座108的承受弹簧107的部分的外周设置有定位用的环状的肋111,弹簧107的上部嵌合在肋111的内侧。外壳114覆盖安装于马达112的叶片113并且对马达112进行保持,同时被载置固定于外廓103的底面。并且,以利用外廓103的上部的凸缘103a和框架102而卡挂于厨房的顶板115的方式将主体配置在厨房内。
在如上述那样地构成的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这样的结构:在外廓103的底面上堆积部件,在这些部件的上部再载置加热线圈109。因此,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外廓103的底面由于加重而向下方向挠曲。因此,若在不向上方对载置加热线圈109的线圈底座108施力的情况下将该线圈底座108固定于基板底座盖106,则无法将加热线圈109与顶板101之间的距离保持成固定的距离。
因此,在图23所示的结构中,在线圈底座108与基板底座盖106之间设置弹簧107,在外廓103安装顶板101。通过这样地构成,从而顶板101的下表面与防振橡胶110的上表面抵接,将线圈底座108向下方压下,因此变成弹簧107被压缩的状态。由此,能够将被载置于线圈底座108上的加热线圈109与顶板101之间的距离维持固定。因此,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弹簧107始终成为被压缩的状态。此外,通过在线圈底座108设置与弹簧107的上部嵌合的肋111,从而防止线圈底座108在水平方向偏离。
在如上述那样地构成的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于主体内部的包括加热线圈单元在内的许多部件的加重始终施加于外廓103的底面,因此,若经过长时间,则外廓103的底面有可能进一步地变形。但是,由于具有如下的结构:在线圈底座108与基板底座盖106之间设置弹簧107,弹簧107将安装于线圈底座108的防振橡胶110压靠于顶板101的背面,因此加热线圈109与顶板101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能够确保固定的距离。
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若被载置于顶板101上的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与加热线圈109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则将高频电流提供到加热线圈109的逆变器电路产生的高频电压和高频电流发生变化,变得无法得到依照设计的产品性能。因此,在确保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性能方面,烹调容器与加热线圈109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而维持固定是极为重要的课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31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72138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一般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感应加热线圈的支承结构中,为了稳定地支承大致圆形的感应加热线圈,需要最低限度在三点进行支承。
在前述那样的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为了形成这样的结构:隔着防振橡胶110而将线圈底座108均等地压靠于顶板101,需要设置三个以上的多个弹簧107。此外,在支承弹簧107的基板底座盖106和承受弹簧107的线圈底座108处需要形成作为弹簧座部的肋111,使得弹簧107均等地将防振橡胶110压靠于顶板101。
此外,通常,出于各种目的而在顶板101的背面实施印刷。因此,在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为了在该印刷时不受到损伤等,需要由橡胶等柔软的材质构成的特别的部件,部件数量变多,妨碍结构的简化。
此外,若要将电路基板104配置在加热线圈109的下方,则需要用于支承弹簧107的部件及其空间。
此外,在将规格不同的加热线圈单元设置在基板底座盖106上的情况下,为了将不同形状的线圈底座支承在基板底座盖106上以便能够配置形状不同的线圈底座,需要另外形成承受弹簧的部位。这样,在前述的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具有这样的课题:无法将线圈底座108或者基板底座盖106构成为简单的形状。
并且,在前述的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具有这样的课题:由于使用多个弹簧107,因此顶板101始终承受来自线圈底座108的按压力,因而产生应力,当受到冲击时容易破裂。
本公开正是鉴于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能够消除顶板中由从加热线圈单元施加的按压力引起的应力,将顶板与加热线圈之间的距离维持固定,并且能够实现部件数量减少带来的结构简化以及主体的薄型化,并且能够改善主体的装配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
顶板,其载置被加热物;
外廓,其上方具有大致四方形的开口部,由底面和侧面形成为箱形,上部设置有所述顶板;和
加热线圈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外廓的内部,具有加热线圈和加热线圈支承部件,所述加热线圈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所述加热线圈支承部件对所述加热线圈进行支承,
所述外廓的至少一组对置的侧面构成为具有:第一铅垂部,其形成为在所述底面的外缘部向上方弯折;
第一水平部,其形成为在所述第一铅垂部的上缘部向外侧弯折;和
第二铅垂部,其在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外缘部向上方弯折并利用上缘部而形成所述开口部,
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构成为由所述第一水平部支承。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这样的结构:由构成外廓的侧面的第一铅垂部和第二铅垂部保持,利用不容易沿着上下方向变形的第一水平部支承加热线圈单元,因此能够将设置在外廓的上部的顶板与加热线圈之间的距离维持固定。
发明效果
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消除顶板中从加热线圈单元施加的按压力引起的应力,将顶板与加热线圈之间的距离维持固定,并且能够实现部件数量减少带来的结构简化以及主体的薄型化,并且能够改善主体的装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观察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板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从下面观察将顶板单元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从上面观察将顶板单元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加热线圈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侧剖视图。
图7是示出将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放置于厨房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9是从下面观察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10是在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从上面观察将顶板单元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侧剖视图。
图13是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从上面观察将顶板单元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侧剖视图。
图15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四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侧剖视图。
图16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五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加热线圈单元的立体图。
图17是实施方式五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加热线圈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五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外廓的装配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被装入于厨房中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20是示出在实施方式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将顶板卸下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1是示出在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其它结构中将顶板卸下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2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七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侧剖视图。
图23是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
顶板,其载置被加热物;
外廓,其上方具有大致四方形的开口部,由底面和侧面形成为箱形,上部设置有所述顶板;和
加热线圈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外廓的内部,具有加热线圈和加热线圈支承部件,所述加热线圈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所述加热线圈支承部件对所述加热线圈进行支承,
所述外廓的至少一组对置的侧面构成为具有:
第一铅垂部,其形成为在所述底面的外缘部向上方弯折;
第一水平部,其形成为在所述第一铅垂部的上缘部向外侧弯折;和
第二铅垂部,其在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外缘部向上方弯折并利用上缘部而形成所述开口部,
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构成为由所述第一水平部支承。
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顶板与加热线圈的距离、即被加热物与加热线圈之间的距离对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电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使该距离成为固定是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在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这样的结构:在外廓的底面载置安装加热线圈及其支承部件等构成部件。因此,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这样的结构:由于载置在底面上的构成部件的重量而使底面挠曲并容易沿着上下方向发生变形,顶板与加热线圈的距离容易发生变化。相对于此,在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对加热线圈单元进行支承的外廓侧面的第一水平部具有这样的结构:被构成外廓的第一铅垂部和第二铅垂部保持,具有不容易沿着上下方向发生变形的结构。由于是利用该第一平面部支承加热线圈单元的结构,因此,与以往的结构相比,设置在外廓的上部的顶板与加热线圈之间的距离不容易发生变化,被维持成大致固定。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这样的结构:将加热线圈载置支承于大致平板状的加热线圈支承部件,将加热线圈支承部件的端部附近架设保持于在主体的外廓中相对于上下方向的负荷而不容易变形的侧面。由于这样构成的第一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减少由加热线圈等的重量导致的外廓的变形,因此加热线圈的位置稳定。并且,在第一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不需要用于支承加热线圈的弹簧,并且也不需要用于克服弹簧的作用力来限制位置的限制部件等,能够实现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简化。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所述第一方式的所述外廓的对置的侧面构成为还具有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形成为在所述第二铅垂部的上缘部向外侧或者内侧弯折,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构成为与所述顶板接触。
由于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二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外廓的外周缘部向外侧或者内侧弯折而与顶板接触,因此成为能够防止外廓的侧面变动的结构。此外,在外廓的外周缘部向外侧弯折的情况下,被装入于厨房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外廓的外周缘部被保持在顶板与厨房之间,主体的负荷被厨房支承。
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这样:在所述第一或者第二方式中,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备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对所述加热线圈单元进行支承,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构成为,借助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而被所述第一水平部支承。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三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第一或者第二方式中,能够借助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而利用第一水平部来支承在第一或者第二方式中无法直接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形状的加热线圈单元,能够将加热线圈单元安装在适当的位置。通过采用该结构,从而例如在共用外廓而安装形状不同的加热线圈单元并作为另外的机种而进行装配的情况、或者将形状不同的多个加热线圈单元设置在同一外廓内的情况等时也能够采用该结构。
本公开的第四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这样:在所述第一或者第二方式中,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接头部,所述接头部的两端部被载置并固定于所述外廓中彼此平行且相面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借助所述接头部而被所述第一水平部支承。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四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通过采用接头部,从而能够不仅利用外廓的侧面的彼此平行且相面对的两个水平部、还利用配置成与它们成直角的侧面的水平部来支承加热线圈单元。此外,接头部例如将截面弯折成U字状等、容易形成为具有避免由于加热线圈单元的自重而向下方向变形的那样的强度的形状。这样,由于加热线圈单元具有利用不容易向下方向变形的水平部和接头部而支承的结构,因此能够使顶板与加热线圈单元之间的距离稳定。
本公开的第五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这样:在所述第四方式中,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备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对所述加热线圈单元进行支承,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被所述接头部支承,所述加热线圈单元借助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而被所述接头部支承。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五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借助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而利用接头部来使在第四方式中无法将该接头部直接地安装于第一水平部的形状的加热线圈单元支承于第一水平部,能够将加热线圈单元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例如,共用具有不同形状的多个加热线圈单元中的相对于接头部的安装部分,此外使接头部或者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成为与不同形状的加热线圈单元相应的形状,从而成为能够借助接头部和/或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而将不同形状的加热线圈单元安装于第一水平部的结构。通过这样构成,从而在外廓或者加热线圈单元中不会有具有多处安装部分这样的复杂的形状,因此,变得没有装配错误,能够提供容易装配的产品。
本公开的第六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这样:在所述第三或者第五方式中,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设置有加强用纵壁,所述加强用纵壁与所述第一铅垂部的内表面接触,并形成为朝向下方而突出。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六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提高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的强度,使得不容易向下方弯曲。例如,有时在将产品设置于厨房时产品的底面受到冲击而导致与加热线圈单元的自重成比例的应力施加于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由于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被载置固定于第一水平部,因此,有可能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以该水平部的固定部为支点而向下方向发生挠曲变形。当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发生变形、并且支承加热线圈单元的面向下方向移动时,加热线圈单元与顶板之间的距离变大。但是,在第六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于在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设置有加强用纵壁,因此能够提高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的强度,形成不容易向下方弯曲的结构。因此,在第六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能够防止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变形,能够防止加热线圈单元与顶板之间的距离变化。
本公开的第七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这样:在所述第一至第六方式中,所述加热线圈支承部件的安装位置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廓的对置的侧面的第一水平部在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上变更。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七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仅变更加热线圈支承部件的安装位置就能够将外廓的加热线圈配置在最适合的位置,能够容易进行产品的变更展开。
本公开的第八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这样:在所述第一至第七方式中,对所述加热线圈进行驱动控制的电路基板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加热线圈支承部件的下方,并构成为被所述外廓的底面支承。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八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加热线圈的下方,变得不需要对加热线圈进行支承的部件和加热线圈的安装结构,因此,当在加热线圈支承部件的下方设置电源电路等电路基板时,变得在配线的布线上不存在浪费,能够进一步地缩小外廓的外形,因此能够实现空间节省化和低成本化。此外,由于在加热线圈支承部件的下方没有支柱等而能够得到向水平方向扩展的宽阔的空间,因此变得还能够沿着大致水平方向排列地配置包括电源电路等在内的多个电路基板,能够实现主体的薄型化。并且,一体化地构成多个电路基板也变得容易。其结果是,由于变得不需要将多个电路基板之间连结起来的配线,因此能够实现装配工时及部件成本的削减。
本公开的第九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这样:在所述第一至第八方式中,所述加热线圈支承部件也可以由非磁性金属构成。
在第九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通过利用铝等非磁性金属来形成加热线圈支承部件,从而能够兼作屏蔽部件,所述屏蔽部件用于防止对与加热线圈的背面接近的磁性金属制部件的误加热等。因此,能够缩小加热线圈的下方的空间,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实现产品的薄型化、轻型化以及削减成本。
下面,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另外,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不限定于下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包括根据与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技术思想等同的技术思想而构成的装置。
(实施方式一)
图1是示出作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的立体图。图2是从背面观察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板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从下面观察将顶板单元卸下的状态的主体的立体图。图4是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从上面观察将顶板单元卸下的状态的主体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作为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20具备:外廓21,其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和顶板22,其设置在外廓21上,用于载置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在图1中,箭头F示出了前方(使用者侧)。
如图2所示,顶板单元19具备顶板22、左侧框架23a、右侧框架23b、前部框架24a和后部框架24b。在顶板22的背面(下表面)的左侧粘接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侧框架23a,在顶板22的背面的右侧粘接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侧框架23b。此外,在顶板22的背面的前侧粘接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部框架24a,在顶板22的背面的后侧粘接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后部框架24b。左侧框架23a、右侧框架23b、前部框架24a和后部框架24b各自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具有大致L字形状,以具有从顶板22的背面向下方突出的铅垂面的方式与顶板22粘接。此外,在各个框架23a、23b、24a和24b形成有用于固定于外廓21的经翻边加工的翻边部。在各个翻边部分别形成有作为螺纹孔的翻边孔23aa、23ba、24aa和24ba。在各个翻边孔23aa、23ba、24aa和24ba紧固有穿过形成于外廓21的贯通孔的螺钉28c(参照图6),顶板单元19构成为固定于外廓21。
如图3所示,外廓21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具备大致四方形的底面21a,在底面21a的外缘部处向上方(铅垂方向)弯折而形成具有铅垂面的第一铅垂部即第一纵壁21b。此外,在第一纵壁21b的上缘部处以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弯折而形成具有水平面的第一水平部即第一平面部21c。并且,外廓21在第一平面部21c的外缘部处向上方(铅垂方向)弯折而形成具有铅垂面的第二铅垂部即第二纵壁21d。并且,在第二纵壁21d的上缘部处,以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弯折而形成具有水平面的第二水平部即第二平面部21e。在实施方式一中,利用第一纵壁21b、第一平面部21c、第二纵壁21d和第二平面部21e而构成外廓21的侧面。
在外廓21的第二纵壁21d形成有能够收纳螺钉28c(参照图6)的头部那样的凹部21f,在该凹部21f的底部的平面部分(铅垂部分)设置有供螺钉28c贯通的螺纹孔21j。
此外,在外廓21的第一平面部21c的水平部分形成有翻边孔21h(参照图6),所述翻边孔21h用于螺纹固定后述的加热线圈单元25。
如图4所示,外廓21的上部具有大致四方形的开口部21i。在外廓21的内部收纳有加热线圈单元25、安装有用于进行感应加热的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等的电路基板26、和对电路基板26等进行冷却的风扇27。通过将贯穿加热线圈单元25的安装部(在图5中后述的线圈安装部33b)的螺钉28a紧固于设置在外廓21的第一平面部21c处的翻边孔21h,从而加热线圈单元25固定于第一平面部21c。此外,电路基板26是通过紧固螺钉28b而固定于外廓21的底面21a的结构。
图5是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加热线圈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在图5中,加热线圈单元25具备:加热线圈29,其产生高频磁场而使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的底部产生涡电流,对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隔热板30,其载置在加热线圈29的上侧,将来自烹调容器的热隔断;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板31,其设置在加热线圈29的下表面侧;铁素体32,其设置在绝缘板31下方,成型为磁通吸收效果高的高透磁率的多个杆状;和屏蔽板33,其载置铁素体32,安装于外廓21。屏蔽板33由铝等非磁性金属构成,以便防止对与加热线圈29接近的磁性金属制部件的误加热、以及屏蔽加热线圈29产生的噪声等。加热线圈单元25的这些构成部件彼此通过粘接剂的粘接或双面胶带等的粘贴等而堆积地固定在屏蔽板33上,作为一个单元而一体化。因此,在实施方式一的结构中,屏蔽板33具有作为加热线圈支承部件的功能。
通常,作为加热线圈29,可以使用在绕组间不设置间隙的单层形状的加热线圈、在绕组间设置有一个间隙的双层形状的加热线圈、在绕组间设置有两个间隙的三层形状的加热线圈、在外周的形状中为大致圆形的加热线圈、椭圆形的加热线圈等各种形状的加热线圈。在实施方式一中,加热线圈29不设置间隙、外周形状为大致圆形,以此作为示例来进行说明。隔热板30和绝缘板31为覆盖加热线圈29的程度的大小即可,不特别地限定。实施方式一中的隔热板30和绝缘板31根据加热线圈29的形状而使平面形状成为大致圆形,从而能够形成为简单的形状。铁素体32配置在加热线圈29的下部。在作为加热线圈支承部件的屏蔽板33形成有:线圈座部33a,其为载置铁素体32的部分;和线圈安装部33b,其设置在线圈座部33a的外侧的两侧。在线圈安装部33b设置有螺纹孔33c,所述螺纹孔33c用于安装加热线圈单元25。
图6是示出作为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的侧剖视图。图7是示出将作为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装入于厨房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在图6中,在处于顶板22的背面(下表面)的左右的左侧框架23a和右侧框架23b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凹部23ab、23bb。左侧框架23a和右侧框架23b利用分别涂布于凹部23ab、23bb处的粘接剂而粘接于顶板22的背面。在图中未示出,但前部框架24a和后部框架24b也具有与左侧框架23a和右侧框架23b同样的结构,粘接在顶板22的背面。由与各框架23a、23b、24a、24b粘接的顶板22构成的顶板单元19被载置于作为外廓21的外缘部分的第二平面部21e后,在顶板22的背面与第二平面部21e接触的状态下,贯通螺纹孔21j的螺钉28c紧固于设置在左侧框架23a和右侧框架23b的铅垂部分处的翻边孔23aa和翻边孔23ba,所述螺纹孔21j设置在作为外廓21的第二铅垂部的第二纵壁21d。其结果是,顶板单元19安装并固定于外廓21。此外,在图中未示出,但同样地,贯穿在作为外廓21的第二铅垂部的第二纵壁21d设置的螺纹孔的螺钉28c紧固于翻边孔24aa、24ba,所述翻边孔24aa、24ba设置在前部框架24a和后部框架24b的铅垂部分,从而顶板单元19固定于外廓21(参照图2)。
对加热线圈单元25的构成部件进行保持的加热线圈支承部件即屏蔽板33以其线圈安装部33b被载置在作为第一水平部的第一平面部21c上的方式配置在外廓21的内部。在加热线圈单元25的安装中,贯穿在线圈安装部33b处设置的螺纹孔33c的螺钉28a紧固于外廓21的第一平面部21c的翻边孔21h。其结果是,屏蔽板33固定于第一平面部21c,加热线圈单元25固定于外廓21。
在外廓21的内部配置在加热线圈单元25的下侧的电路基板26经由腿34而安装于外廓21的底面21a。风扇27也被载置固定于底面21a。第二绝缘板35配置在电路基板26与外廓21的底面21a之间,能够确保电路基板26与底面21a之间的电绝缘。
如图7所示,具备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厨房由厨房的主体36和厨房的顶板37构成。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外廓21的最外周的第二水平部即第二平面部21e构成为与厨房的顶板37的开口部周边的缘部卡合。这样,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20在厨房内被设置成这样: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外廓21的第二平面部21e卡挂于厨房的顶板37的缘部,外廓21被悬挂着。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通常,将薄板(例如,0.5mm厚)弯折加工而形成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外廓。外廓的底面面积大、且载置有电路基板、风扇等重物,因此外廓的底面向下方向翘曲而变形。假设作为产品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为被载置在桌上的那样的结构,则若在外廓的底面下设置辅助腿等而载置于桌上,则能够抑制外廓的底面发生翘曲。但是,通常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如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那样悬挂于厨房的顶板37的结构。因此,无法从下面支承外廓的底面,很难抑制底面的翘曲。因此,若作为将加热线圈单元堆积在外廓的底面上的结构物而构成为利用外廓的底面来支承该结构物,则由于底面的翘曲而使加热线圈单元与顶板的距离发生变化。
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为这样的结构:加热线圈单元25中处于最下端的屏蔽板33的线圈安装部33b固定于外廓21的侧面的作为水平部分的第一平面部21c,将加热线圈单元25固定于外廓21。通过这样构成,从而在外廓21的侧面,作为铅垂部分的第一纵壁21b和第二纵壁21d受到从底面21a向下方向牵拉的应力,但不会由于该应力而使作为外廓21的材料的金属沿铅垂方向伸长,第一纵壁21b和第二纵壁21d几乎不发生在上下方向上的变形。此外,第一平面部21c的水平部分缩窄到对屏蔽板33的线圈安装部33b进行支承所需要的宽度,从而能够构成为,第一平面部21c变形而导致水平部分沿着上下方向实质上移动的距离几乎为零。并且,固定于顶板22的背面的左侧框架23a、右侧框架23b、前部框架24a和后部框架24b固定于作为外廓21的第二铅垂部的第二纵壁21d,使得作为外廓21的最上端部分的第二平面部21e的整个上表面与顶板22的背面接触。因此,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悬挂于厨房的顶板37的结构中也具有顶板22不容易从第二平面部21e离开、并且第二平面部21e不容易变形的结构。
此外,在实施方式一中,第二平面部21e构成为从第二纵壁21d朝向外侧,但也可以构成为朝向内侧。在该情况下,通过将固定于顶板22的背面的各框架构成为处于第二纵壁21d的外侧,从而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抑制顶板22与加热线圈单元25的上下方向的彼此的位置关系的偏移。并且,在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于加热线圈单元25不是如以往的结构那样始终受到弹簧的按压力的结构,因此不容易变形,并且顶板22与加热线圈29的上下方向的距离也不发生变化,是能够继续地维持恒定的距离的结构。
此外,由于对加热线圈单元25进行支承的屏蔽板33是载置固定于外廓21的第一平面部21c的结构(面与面接触地固定),因此能够防止加热线圈单元25在铅垂方向和水平方向偏移。此外,由于能够缩小屏蔽板33的线圈安装部33b,因此加热线圈单元25能够形成紧凑的结构。此外,由于实施方式一的结构是不设置弹簧的结构,因此变得不需要用于支承弹簧的部件。其结果是,能够减少施加于外廓21的底面21a的负荷,并且还能够减少从外廓21的底面21a施加于外廓21的侧面的负荷。此外,由于是加热线圈单元25的负荷不直接施加于底面21a的结构,因此施加于底面21a的负荷比以往大幅度减少。因此,实施方式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形成外廓21不容易变形的结构。另外,由于电路基板26等重物的负荷不施加于屏蔽板33,因此能够抑制挠曲。关于屏蔽板33,由于仅对加热线圈单元进行支承即可,并且其重量小,因此能够抑制挠曲等变形。
此外,在以往的结构(参照图23)中,由于是顶板始终从加热线圈单元受到按压力而产生应力的结构,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若不利用未图示的金属制的框架进行加强,则顶板会发生歪斜或破损。因此,在以往的结构中,在如实施方式一那样地通过粘接而将左侧框架23a、右侧框架23b、前部框架24a或者后部框架24b这样的保持部件安装于顶板22的背面的情况下,有可能其安装部分从顶板22剥离。
但是,在实施方式一的结构中,由于是对于顶板22而言不受到从加热线圈单元25向上方向的按压力的负荷的结构,因此,即使利用粘接剂而使左侧框架23a、右侧框架23b、前部框架24a和后部框架24b固定于顶板22的背面,这些部件从顶板22剥离的可能性也会大幅度地减少。
另外,在实施方式一中,示出了在外廓21的开口部21i的四边的各个侧面设有台阶部的示例,但台阶部至少设置在对置的一组侧面即可。
此外,由于能够通过弯折加工而构成外廓21的台阶部,因此不增加外廓21的部件数量就能够制造外廓21的台阶部。
此外,在实施方式一中,为这样的结构:加热线圈单元25载置于单独的屏蔽板33,并且该屏蔽板33的两处被载置于水平部。在该情况下,能够缩小屏蔽板33,变形变少,因此距离的精度变高。此外,与在一个屏蔽板33载置多个加热线圈单元25的情况相比较,由于不要求屏蔽板33的刚性,因此能够将屏蔽板33的厚度构成得较薄。
在实施方式一的结构中,通过在第一纵壁21b的上缘部处以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弯折而形成作为第一水平部的第一平面部21c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公开中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在第一纵壁21b的上缘部向外侧弯折地形成作为第一水平部的第一平面部21c。
(实施方式二)
下面,参照附图8至12来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作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的、从上面观察的立体图。图9是从下面观察作为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的立体图。图10是从上面观察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将顶板单元卸下的状态的主体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作为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的侧剖视图。另外,在图8中,箭头F表示前方(使用者侧)。
另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二的说明中,由于实施方式二的基本结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相同之处的说明,以不同之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二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功能、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此外,关于包括风扇在内的冷却结构,可以构成为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省略图示。
如图8至图10所示,作为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39具备:箱状的外廓40,其具有大致四方形的底面40a(参照图9),在上表面形成有大致四方形的开口部40i(参照图10);和顶板41,其设置在外廓40上。
如图9所示,外廓40具有作为第一铅垂部的第一纵壁40b,所述第一纵壁40b在大致四方形的底面40a的外缘部向上方(铅垂方向)弯折,具有铅垂面。此外,在外廓40形成有作为第一水平部的第一平面部40c,所述第一平面部40c在第一纵壁40b的上缘部以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弯折,具有水平面。并且,在外廓40的第一平面部40c的外缘部处向上方(铅垂方向)弯折而形成有具有铅垂面的作为第二铅垂部的第二纵壁40d。并且,在第二纵壁40d的上缘部,以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弯折而形成有具有水平面的作为第二水平部的第二平面部40e。在实施方式二中,由第一纵壁40b、第一平面部40c、第二纵壁40d和第二平面部40e构成外廓40的侧面。
在外廓40的第二纵壁40d形成有能够收纳螺钉45c(参照图12)的头部那样的凹部40f。在该凹部40f的底部的平面部分(铅垂部分)设置有供螺钉45c贯通的螺纹孔40j。另外,在图9中,由于在凹部40f安装有螺钉45c,因此图12所示的螺纹孔40j隐藏着看不见,但为与图3中所示的螺纹孔21j相同的形状。
此外,在外廓40的第一平面部40c的水平部分形成有翻边孔40h,所述翻边孔40h用于螺纹固定加热线圈单元25等。
如图10所示,外廓40的上部具有大致四方形的开口部40i,在外廓40的内部收纳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一中的加热线圈单元25相同结构的第一加热线圈单元25,同时还收纳有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和电路基板44等部件。在电路基板44安装有用于使第一加热线圈单元25和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产生高频电流的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等电路部件。第一加热线圈单元25为与前述的图5所示的加热线圈单元25的结构同样的结构,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的形状小于第一加热线圈单元25的形状。这是因为,构成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的第二加热线圈42a的直径小于构成加热线圈单元25的加热线圈29的直径,输出功率为小规格。
如图5所示,通过将贯通线圈安装部33b的螺钉45a紧固于设置在外廓40的第一平面部40c处的翻边孔40h,从而第一加热线圈单元25被固定于第一平面部40c。
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是这样的结构:如图10所示,将作为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的线圈安装板43安装于外廓40的第一平面部40c,经由该线圈安装板43而被第一平面部40c支承。线圈安装板43是支承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的部件,也称为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此外,电路基板44是通过紧固螺钉45b而固定于外廓40的底面40a的结构。
如图11和图12所示,线圈安装板43(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构成为具有:安装部43a,其下表面与外廓40的第一平面部40c抵接;和线圈支承部43b,其载置作为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的线圈安装部的第二线圈安装部42b。并且,安装部43a和线圈支承部43b形成为在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上具有台阶。在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的第二线圈安装部42b形成有螺纹孔42c,在线圈安装板43的线圈支承部43b设置有朝向下方而突出的圆筒状的螺纹紧固部43d。此外,线圈安装板43的安装部43a的下表面和线圈支承部43b的上表面构成为,在被安装于外廓40的第一平面部40c时在铅垂方向上成为相同的高度。
线圈安装板43的安装部43a被载置在第一平面部40c上,贯通螺纹孔43c的螺钉45e被紧固于设置在第一平面部40c上的翻边孔40h,从而线圈安装板43固定于外廓40。另一方面,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的第二线圈安装部42b被载置在线圈支承部43b上,贯通第二线圈安装部42b的螺纹孔42c的螺钉45d被紧固于螺纹紧固部43d,从而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固定于线圈安装板43。其结果是,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经由线圈安装板43而固定于外廓40的第一平面部40c。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二中,作为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的线圈安装板43的安装部43a的下表面和线圈支承部43b的上表面在铅垂方向上成为相同的高度。因此,在将线圈安装板43安装于第一平面部40c的状态下,外廓40的第一平面部40c和线圈支承部43b的上表面成为相同的高度。
另外,无需一定将第一平面部40c和线圈支承部43b的上表面构成为相同的高度,也可以适当地变更。通过这样地变更线圈安装板43的形状,即,通过适当地设定安装部43a的下表面和线圈支承部43b的上表面的高度,从而能够将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与顶板41之间调节成需要的距离。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二的结构中,第一加热线圈单元25和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的形状不同,但能够经由线圈安装板43而将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载置且可靠地安装于第一平面部40c。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二中,具备线圈安装板43,所述线圈安装板43作为支承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的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因此,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由外廓40的第一平面部40c支承,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成为经由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而被第一平面部40c支承的结构。这样,能够经由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线圈安装板43)而使无法直接地安装于第一平面部的形状的加热线圈单元可靠地支承在作为水平部分的第一平面部40c,并且能够安装在所希望的位置。
在实施方式二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对通过将线圈安装板43安装于设置在外廓40的侧面的第一平面部40c从而安装有形状不同的多个加热线圈单元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不采用线圈安装板(43)而安装相同形状的多个加热线圈单元(25)的结构、或在所有的多个加热线圈单元(42)中采用作为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的线圈安装板(43)来进行装配的结构。因此,通过采用实施方式二的结构,从而在具有相同形状的外廓(4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构成具有形状不同的各种加热线圈单元(25、42)的多个机种,能够实现外廓的共用。
此外,在仅安装一个加热线圈单元的类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能够仅改变作为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的线圈安装板而不改变外廓的形状就能够容易地装配产品。
由于外廓采用大型的模具来制造,因此需要大的投资,但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线圈安装板43)能够小型且以低的价格来制造。因此,通过制造不同形状的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从而能够将形状不同的加热线圈单元安装于相同的外廓。因此,根据实施方式二的结构,加热线圈单元的设计自由度变高,能够低价地提供多种产品。
此外,在实施方式二中,通过沿着前后方向配置有两个加热线圈单元的结构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样的沿着前后方向配置有两个加热线圈单元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沿着左右方向配置两个以上,同样也可以沿着前后方向配置三个以上。
此外,在安装多个加热线圈单元时,若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则从使用便利性的方面而言,配置有三个以上加热线圈单元的产品便利性差,但若沿着横向配置加热线圈单元,则即使加热线圈单元为三个以上也不存在便利性差的情况,能够以容易装配的结构来提供方便使用的产品。
(实施方式三)
下面,参照附图13和图14来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3是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从上面观察将顶板单元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侧剖视图。
另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三的说明中,由于实施方式三的基本结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相同之处的说明,以不同之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三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功能、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此外,关于包括风扇在内的冷却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图示。另外,在图13中,箭头F表示前方(使用者侧)。
如图13和图14所示,作为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49具备:箱状的外廓50,其具有大致四方形的底面50a,在上表面形成有大致四方形的开口部50f;和顶板52,其设置在外廓50上。
外廓50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作为第一铅垂部的第一纵壁50ba,其在大致四方形的底面50a的外缘部向上方(铅垂方向)弯折,具有铅垂面;和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作为第一铅垂部的第一纵壁50bb。在第一纵壁50ba和第一纵壁50bb的上缘部以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弯折而分别形成有具有水平面的作为第一水平部的第一平面部50ca和第一平面部50cb。第一平面部50ca设置在外廓50的前后的侧面,形成为沿着开口部50f的左右方向、即长边方向细长地延伸。另一方面,第一平面部50cb设置在外廓50的左右的侧面,形成为沿着开口部50f的前后方向、即短边方向细长地延伸。并且,外廓50在第一平面部50ca和第一平面部50cb各自的外缘部处,向上方(铅垂方向)弯折而形成有具有铅垂面的作为第二铅垂部的第二纵壁50da和第二纵壁50db。并且,在第二纵壁50da和第二纵壁50db的上缘部处,以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弯折而形成有具有水平面的作为第二水平部的第二平面部50ea和第二平面部50eb。
接头部51以沿着前后方向横跨的方式悬吊地设置并螺纹固定于外廓50的设置在处于前后的两侧的侧面的第一平面部50ca。在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图13所示,多个加热线圈单元25由接头部51和外廓50的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侧面的第一平面部50cb支承。
利用即使载置多个加热线圈单元25也不会由于其加重而向下方向变形的厚度的板材来构成接头部51,并且采用使板材的外周部分向下方向弯曲而将截面形成为朝下的大致U字状等增加抗挠曲的强度而不容易变形的部件。
接头部51具备:安装部51a,其为载置在第一平面部50ca上的部分;和线圈支承部51b,其为对加热线圈单元25进行支承的部分。通过将贯通在安装部51a设置的螺纹孔(未图示)的螺钉53紧固于设置在第一平面部50c的翻边孔(未图示),从而接头部51固定于第一平面部50ca。此外,在安装部51a与线圈支承部51b之间设置有台阶,该台阶的上下方向的高度设定成与安装部51a的厚度相同。这样,线圈支承部51b的上表面相对于安装部51a的上表面而降低一层,使得安装部51a的下表面和线圈支承部51b的上表面成为相同的高度。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三中,在将接头部51安装于外廓50的前后两侧的第一平面部50ca的状态下,第一平面部50ca的水平部分和线圈支承部51b的上表面成为相同的高度。在外廓50中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第一平面部50ca和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第一平面部50cb的高度形成为相同。因此,多个加热线圈单元25分别被保持成水平。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接头部51,所述接头部51横跨在外廓50中彼此平行且相面对的两个第一平面部50ca,并载置地固定有两端部分(安装部51a)。此外,加热线圈单元25形成为经由接头部51而被第一平面部50ca可靠地支承成水平的结构。因此,在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成为这样的结构:不仅利用外廓50中左右两侧的彼此平行的第一平面部50cb还利用与它们正交的第一平面部50ca而能够可靠地支承多个加热线圈单元25。另外,为了与产品的尺寸及规格相符,也可以设置多个接头部并将加热线圈单元25载置于该多个接头部。
在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于是在外廓50的内部配置多个加热线圈单元25的结构,因此外廓50的底面50a变大。当外廓50的底面50a变大时,由薄的金属板(例如,0.5mm)形成的底面50a容易向下方向翘曲,但处于外廓50的侧面的第一平面部50ca是这样的结构:形成在不容易在上下方向上变形的作为铅垂部分的第一纵壁50ba与第二纵壁50da之间而由第一纵壁50ba和第二纵壁50da保持。因此,处于外廓50的侧面的第一平面部50ca的水平部分具有不容易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结构。此外,例如,通过使缘部分向下方向弯曲而使截面成为大致U字状等形成为具有不会由于加热线圈单元25的自重而向下方向变形的强度的形状,从而接头部51能够容易地提高接头部51的强度。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于是这样的结构:加热线圈单元25由不容易向下方向变形的第一平面部50ca、第一平面部50cb和接头部51支承,因此能够使加热线圈单元25与顶板52之间的距离稳定。此外,在实施方式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为这样的结构:通过在外廓50的左右两侧的第一平面部50cb和接头部51安装多个加热线圈单元25,从而多个加热线圈单元25被可靠地保持在水平且相同高度的位置。因此,能够将载置在外廓50上的顶板52与各加热线圈单元25的距离保持固定,能够稳定地确保作为各加热线圈单元25的目标的感应加热的性能。
(实施方式四)
下面,参照附图15来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四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5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四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侧剖视图。
另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四的说明中,由于实施方式四的基本结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相同之处的说明,以不同之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四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一和实施方式二相同的功能、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
如图15所示,在实施方式四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将具有小的加热线圈的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安装于外廓40处的线圈安装板60构成为安装部60a的下表面与线圈支承部60b的上表面成为相同高度。因此,当在处于外廓40的侧面的第一平面部40c安装有线圈安装板60的状态下,第一平面部40c的水平部分和线圈安装板60的线圈支承部60b的上表面成为相同高度。在线圈安装板60的安装部60a设置有螺纹孔60c,在线圈支承部60b设置有螺纹紧固部60d。
在实施方式四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线圈安装板60,以朝向下方(铅垂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加强用纵壁60e。该加强用纵壁60e配置成与外廓40的由铅垂部分构成的第一纵壁40b的内表面接触。
安装部60a被载置于第一平面部40c,贯通螺纹孔60c的螺钉45e紧固于设置在第一平面部40c上的翻边孔40h,从而线圈安装板60固定于第一平面部40c。此外,第二线圈安装部42b被载置于线圈安装板60的线圈支承部60b,贯通在第二线圈安装部42b设置的螺纹孔42c的螺钉45d被紧固于设置在线圈支承部60b上的螺纹紧固部60d,从而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固定于线圈安装板60。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四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四中,当对作为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整个主体49向下方向施加冲击时,线圈安装板60的线圈支承部60b受到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的自重的按压力。此时,由于线圈安装板60固定于设置在外廓40的侧面上的第一平面部40c,因此线圈安装板60将与第一平面部40c接触的面作为支承面而向下方向施加按压力。那时,由于设置于线圈安装板60的加强用纵壁60e与第一纵壁40b的铅垂部分接触,因此防止线圈安装板60的线圈支承部60b向下方向挠曲(移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向下方向移动,能够防止顶板41与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之间的距离变动。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四中,为这样的结构:作为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的线圈安装板60具有加强用纵壁60e,所述加强用纵壁60e与设置在外廓40的铅垂部分上的第一纵壁40b的内表面接触并形成为向下方向突出。因此,作为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的线圈安装板60的强度变高,并且线圈安装板60的线圈支承部60b成为不容易向下方向挠曲的结构。
另外,如在前述的图10中所示,在将不采用作为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的线圈安装板的第一加热线圈单元25安装于外廓40的第一平面部40c的情况下,即使对第一加热线圈单元25向下方向施加加重,屏蔽板33的线圈安装部33b也直接安装于第一平面部40c,能够防止屏蔽板33挠曲。此外,如下面的实施方式所示,能够将屏蔽板33的外周部分弯折、或者在屏蔽板33的底面设置加强筋等来提高刚性。并且,作为屏蔽板33,为了提高刚性,采用厚度厚的例如1.5mm厚的铝等非磁性金属。此外,安装有屏蔽板33的线圈安装部33b的第一平面部40c形成在构成外廓40的侧面的作为铅垂部分的第一纵壁40b与第二纵壁40d之间,第一纵壁40b与第二纵壁40d是不容易由于朝向铅垂方向的压缩和按压而变形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经由作为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的线圈安装板60而在第一平面部40c安装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这样的采用延长部件的结构中,在对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施加加重的情况下,线圈安装板60是容易向下方向变形(转动)的结构,但由于在线圈安装板60设置有加强用纵壁60e,因此成为防止线圈安装板60转动的结构。其结果是,即使采用线圈安装板60而将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安装于外廓40,也能够防止第二加热线圈单元42移动。
(实施方式五)
下面,参照附图16至图18来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五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6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五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加热线圈单元的立体图,图17是实施方式五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加热线圈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五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外廓的装配状态的立体图。
另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五的说明中,由于实施方式五的基本结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相同之处的说明,以不同之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五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功能、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
在实施方式五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对前述的实施方式一至四的加热线圈单元和外廓的具体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16和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五的加热线圈单元75对应于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一中采用图5来说明的加热线圈单元25。
在图16所示的加热线圈单元75中,各构成部件彼此通过粘接剂等而被粘接,并堆积固定在屏蔽板73上且成为一体。在图17中,加热线圈单元75具备:加热线圈69;隔热板70,其被载置于加热线圈69的上侧,将来自烹调容器的热隔断;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板71,其设置在加热线圈69的下表面侧;铁素体72,其设置在绝缘板71下方,成型为磁通吸收效果高的高透磁率的多个杆状;和屏蔽板73,其载置铁素体72并安装于外廓80(参照图18)。
对于实施方式五的加热线圈69,以外周形状为大致圆形的加热线圈作为示例来进行说明。实施方式五的屏蔽板73具有缘部,所述缘部的外周部分以将配置成放射状的多个铁素体72围绕起来的方式立起。此外,在实施方式五的屏蔽板73中,线圈安装部73b设置在外周缘部的内侧,在该线圈安装部73b形成有螺纹孔73c,所述螺纹孔73c用于安装外廓80的作为第一水平部的第一平面部80c(参照图18)。在实施方式五中,由于线圈安装部73b设置在屏蔽板73的外周缘部的内侧,因此能够将外廓形状小型化,并且,通过将形状不同的加热线圈单元变更屏蔽板的形状,从而能够采用相同的外廓形状。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五中的屏蔽板73具有其外周部分立起的缘部,因此具有高刚性。其结果是,在将加热线圈单元75安装于外廓80的状态下,能够防止屏蔽板73挠曲。其结果是,在实施方式五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将顶板与加热线圈单元75之间的距离始终维持固定。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五的外廓80的装配状态的立体图,放大地示出了在外廓80中弯曲成直角的侧面。实施方式五的外廓80具有与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一中说明的外廓21同样的结构,具备大致四方形的底面80a,具有由作为第一铅垂部的第一纵壁80b、作为第一水平部的第一平面部80c、作为第二铅垂部的第二纵壁80d、和作为第二水平部的第二平面部80e构成的侧面。此外,在图18所示的外廓80的侧面示出有用于将顶板单元安装于框架的凹部81f和螺纹孔81j。
在实施方式五中,如图18所示,外廓80的弯曲成大致直角的侧面部分在接合部81、82的焊接部81b、82b处被点焊接,能够确保外廓80的侧面部分的强度更强。在第一纵壁80b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有接合部81,所述接合部81用于弯曲成大致直角地与相邻的第一纵壁接合。同样地,在第二纵壁80d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有接合部82,所述接合部82用于弯曲成大致直角地与相邻的第二纵壁接合。在各个接合部81、82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81a、82a。通过将定位用销插入到在与定位孔81a、82a对置的纵壁的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的贯通孔(未图示)中并在焊接部81b、82b处进行点焊接,从而外廓80被装配起来。这样,在实施方式五中,具有能够容易地将具有强度的规定形状的外廓80装配起来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五中说明的加热线圈单元和外廓的结构还可以应用于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附加进一步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六)
下面,参照附图19和图20来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9是示出作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被装入于厨房中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20是示出在实施方式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将顶板卸下的状态的主体的平面图。
另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六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一相同的功能、结构的部件标相同的标号,以不同之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如图19所示,在作为实施方式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20的外廓21的上方,以覆盖外廓21的上方开口的方式配置有顶板22,所述顶板22载置锅等被加热物。顶板22由高耐热的结晶化玻璃等不会由于电磁感应而被加热的材质构成。在该顶板22的外周安装有框架93,所述框架93用于保护顶板22的端面并且提高外观品位。此外,在外廓21的侧面壁94构成有用于载置顶板22的第一台阶部94a和对后述的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的端部进行保持的第二台阶部94b。在顶板22的下方、并且在外廓21的内部配置有加热线圈29和电路基板26。通过从电路基板26向加热线圈29提供高频电力,从而作为被加热物的被加热烹调器具直接被加热。另外,由于感应加热的原理等是周知的,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利用冷却机构送出的冷却风来冷却电路基板26中的电源电路等发热部件,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廓21的内部的风扇96。
并且,在加热线圈29的下方配置有铁素体32,所述铁素体32用于进行控制,使得通过加热线圈29而产生的磁通成为最适合于对被加热烹调器进行加热的分布。在加热线圈29与铁素体32之间,为了保持两者之间的绝缘而设置有由云母等绝缘材料构成的绝缘板31。并且,为了防止对与加热线圈29接近的磁性金属制部件进行误加热并将加热线圈29产生的噪声等屏蔽,在铁素体32下方设置有由铝等非磁性金属构成的屏蔽板33。
利用这些加热线圈29、绝缘板31、铁素体32和屏蔽板33等而构成加热线圈单元25。在本公开中,加热线圈单元25的结构也可以不与实施方式六相同,只要能够起到上述的作用效果,则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不限于此。
包括加热线圈29在内的加热线圈单元25被载置在大致平板状的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上而从下方被支承。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的端部92被保持成架设于外廓21的左右的侧面壁94的第二台阶部94b的状态,所述外廓21为上表面的大部分开口的大致箱形状。此外,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的端部92借助于螺钉95而紧固于外廓21的第二台阶部94b。此外,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的边缘被向上方和侧方弯折,从而刚性提高。
下面,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作为嵌入式加热烹调器的实施方式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包括加热线圈29在内的加热线圈单元25被载置支承于大致平板状的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并且,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的端部92的附近被架设保持于主体20的外廓21中相对于上下方向的负荷而不容易变形的侧面壁94。这样,由于加热线圈单元25是被保持于外廓21的结构,因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由于加热线圈单元25等的重量而导致的外廓21的变形。并且,由于该结构而使加热线圈29的位置稳定,因此变得不需要对加热线圈单元25进行支承的弹簧和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对位置进行限制的位置限制部件等,能够大幅度地削减部件数量。因此,在实施方式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实现其结构的简化。此外,由于不对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施加电路基板26等重物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挠曲。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仅对加热线圈单元进行支承即可,由于其重量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两个加热线圈单元25载置于一个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
另外,外廓21的底面21a与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之间的上下方向(铅垂方向)的间隙尺寸设定得大于具有电源电路等的电路基板26的最大高度尺寸,在该空间中配置有电路基板26。通过将螺钉99紧固,从而电路基板26固定于被载置在外廓21的底面21a上的基板保持器97的凸台98。
在实施方式六的结构中,在外廓21的底面21a处,由于变得不需要用于支承加热线圈单元25的部件和其安装结构,因此变得在电路基板26与加热线圈单元25之间的配线的布线等上不存在浪费。由此,在电路基板26中也能够将其外形构成得更小。
此外,在支承加热线圈单元25的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的下方的空间中没有用于支承加热线圈单元25等的支柱等,能够确保沿着水平方向较宽的空间。因此,在实施方式六的结构中,能够沿着大致水平方向排列地配置包括电源电路的基板在内的多个电路基板,能够实现主体20的薄型化。并且,在实施方式六的结构中,使多个电路基板一体化而利用一块电路基板来构筑也变得容易,变得不需要将电路基板之间连结起来的配线。因此,在实施方式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实现装配工时及部件成本降低、以及配线的连接部位减少所带来的可靠性提高。
如图20所示,在实施方式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外廓21的侧面壁94设置有预备的安装孔86,使得能够将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移动规定的距离。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设置有预备的安装孔86,使得在将前后方向的位置移动规定的距离的状态下能够利用螺钉95而固定于外廓21的侧面壁94。这样,由于在外廓21的侧面壁94设置有预备的安装孔86,因此能够将载置于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上的加热线圈单元25沿着前后方向移动相同距离。
因此,在将左右的加热线圈29载置于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上的状态下,通过使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变更,从而能够简单地变更产品的基本规格。例如,如图20所示那样地构成感应加热烹调器,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在左右配置两个加热线圈29、且在后方配置将镍铬合金丝卷成涡卷状的辐射加热器85而得到的共计三个加热器,除此以外,也可以如图21所示那样地废除后面的加热器而成为仅左右两个加热器(加热线圈29)的规格。图21是示出在本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其它结构中将顶板卸下的状态的主体的平面图。这样,在实施方式六的结构中,仅通过变更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的安装位置就能够将加热线圈29配置在适当的位置,能够容易地进行产品的变更展开。
另外,在实施方式六中,通过仅利用外廓21的侧面壁94对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进行支承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辅助性地在上述部位以外的部位对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进行支承。即,由于主要利用侧面壁94来进行支承,因此,关于在那以外的部位的支承,场所选择的自由度高,因此起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作为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的安装方法,利用螺纹紧固、利用爪嵌合、夹紧等适当地设定紧固手段即可,这些紧固手段也应用于其它实施方式。
此外,关于显示/操作部,也可以设置在产品的顶面侧或者前表面侧中的任一方,由于在本公开中不作限定,因此省略说明。
并且,在实施方式六中,仅是对载置于顶板22上的被加热烹调器具进行加热的方式,但也可以追加具备在内部容纳烹调物来进行加热烹调的烧烤室。
(实施方式七)
下面,参照附图22来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七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22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七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另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七的说明中,由于前述的实施方式七的基本结构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六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相同之处的说明,以不同之处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七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六同样的功能、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标号。
在图22中,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由铝等非磁性金属形成。在实施方式七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由于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由非磁性金属形成,因此加热线圈支承部件91成为能够兼作前述的实施方式六中的屏蔽板的结构。因此,在实施方式七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不需要屏蔽板,相应地能够缩小加热线圈单元25的下方的空间,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其结果是,能够缩小外廓21的高度尺寸,能够实现产品的薄型化、轻型化以及减少成本。
另外,能够将实施方式一至七中的结构适当地组合来进行实施。此外,对采用螺纹固定作为各实施方式的紧固手段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焊接、嵌合、粘接剂等各种紧固手段来构成。
具有一定程度的详细度地在各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的公开内容在结构的细节方面发生变化是理所当然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及思想的情况下,可以对各实施方式中的要素进行组合或改变顺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能够在使用一个以上的加热线圈单元的设备中将加热线圈单元的安装结构简化而提高装配性,因此,在一般家庭的厨房或业务用厨房等使用的固定型或者嵌入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自不必说,还能够应用于除此以外的所有种类的具有加热线圈单元的加热烹调器。
标号说明
19 顶板单元
20、39、49 主体
21、40、50、80 外廓
21a、40a、50a、80a 底面
21b、40b、50ba、50bb、80b 第一纵壁(第一铅垂部)
21c、40c、50ca、50cb、80c 第一平面部(第一水平部)
21d、40d、50da、50db、80d 第二纵壁(第二铅垂部)
21e、40e、50ea、50eb、80e 第二平面部(第二水平部)
22、41 顶板
25、75 加热线圈单元(第一加热线圈单元)
26、44 电路基板
29、69 加热线圈
30、70 隔热板
31、71 绝缘板
32、72 铁素体
33、73 屏蔽板(加热线圈支承部件)
33a 线圈座部
33b 线圈安装部
33c 螺纹孔
42 第二加热线圈单元
43、60 线圈安装板(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
51 接头部
60e 加强用纵壁

Claims (8)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
顶板,其载置被加热物;
外廓,其上方具有大致四方形的开口部,由底面和侧面形成为箱形,上部设置有所述顶板;和
加热线圈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外廓的内部,具有加热线圈和加热线圈支承部件,所述加热线圈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所述加热线圈支承部件对所述加热线圈进行支承,
所述外廓的至少一组对置的侧面构成为具有:
第一铅垂部,其形成为在所述底面的外缘部向上方弯折;
第一水平部,其形成为在所述第一铅垂部的上缘部向外侧弯折;和
第二铅垂部,其在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外缘部向上方弯折并利用上缘部而形成所述开口部,
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构成为由所述第一水平部支承,
所述外廓的对置的侧面构成为还具有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形成为在所述第二铅垂部的上缘部向外侧或者内侧弯折,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构成为与所述顶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备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对所述加热线圈单元进行支承,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构成为借助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由所述第一水平部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接头部,所述接头部的两端部被载置并固定于所述外廓中彼此平行且相面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构成为借助所述接头部由所述第一水平部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备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对所述加热线圈单元进行支承,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被所述接头部支承,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构成为借助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由所述接头部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支承部件设置有加强用纵壁,所述加强用纵壁与所述第一铅垂部的内表面接触,并形成为朝向下方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加热线圈支承部件的安装位置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廓的对置的侧面的第一水平部而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变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对所述加热线圈进行驱动控制的电路基板设置在所述加热线圈支承部件的下方,构成为被所述外廓的底面支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加热线圈支承部件由非磁性金属构成。
CN201480001538.2A 2013-03-28 2014-03-10 感应加热烹调器 Active CN1043808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8098 2013-03-28
JP2013-068098 2013-03-28
JP2013158595 2013-07-31
JP2013-158595 2013-07-31
PCT/JP2014/001342 WO2014156010A1 (ja) 2013-03-28 2014-03-10 誘導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0841A CN104380841A (zh) 2015-02-25
CN104380841B true CN104380841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623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1538.2A Active CN104380841B (zh) 2013-03-28 2014-03-10 感应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30278B2 (zh)
EP (1) EP2981155B1 (zh)
JP (1) JP6249374B2 (zh)
CN (1) CN104380841B (zh)
WO (1) WO20141560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05464B2 (en) 2012-10-15 2020-03-31 Whirlpool Corporation Induction cooktop
ITTO20120896A1 (it) 2012-10-15 2014-04-16 Indesit Co Spa Piano cottura a induzione
JP6414548B2 (ja) * 2013-09-19 2018-10-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EP3030042B1 (en) 2014-12-03 2017-08-23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Induction hob
JP6365881B2 (ja) * 2014-12-09 2018-08-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ES2594181B1 (es) * 2015-06-16 2017-09-19 Bsh Electrodomésticos España, S.A. Dispositivo de campo de cocción
EP3139702B1 (en) * 2015-09-02 2018-11-14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Induction coil assembly for an induction cooking hob
AU2015411672B2 (en) * 2015-10-16 2019-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ing cooker system, inductive heating cooker, and electric apparatus
US20170164777A1 (en) * 2015-12-10 2017-06-15 Spectrum Brands, Inc. Induction cooktop
JP6851012B2 (ja) * 2016-09-15 2021-03-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11665790B2 (en) * 2016-12-22 2023-05-30 Whirlpool Corporation Induction burner element having a plurality of single piece frames
ES2682522B1 (es) * 2017-03-20 2019-07-29 Bsh Electrodomesticos Espana Sa Dispositivo de aparato domestico
ES2684109B1 (es) * 2017-03-30 2019-09-16 Bsh Electrodomesticos Espana Sa Dispositivo de campo de cocción
EP3432682A1 (en) 2017-07-18 2019-01-23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duction cooking hob and cooking hob using such method
EP3448120B1 (en) * 2017-08-22 2022-10-12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Cooking hob
US10993292B2 (en) 2017-10-23 2021-04-27 Whirlpoo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uning an induction circuit
US11140751B2 (en) 2018-04-23 2021-10-05 Whirlpoo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quasi-resonant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s
DE102018209197A1 (de) * 2018-06-08 2019-12-12 Arpa Sasu Induktionskochfeld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Induktionskochfelds
WO2019239557A1 (ja) 2018-06-14 2019-1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102631230B1 (ko) * 2018-10-10 2024-0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피가열체 구분 기능이 개선된 유도 가열 장치
EP3691412B1 (de) * 2019-01-31 2022-09-14 Miele & Cie. KG Kochfeldmodul
KR20220072206A (ko) * 2020-11-25 2022-06-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 레인지
EP4044771A1 (en) * 2021-02-16 2022-08-17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Household appliance
KR20220161027A (ko) * 2021-05-28 2022-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 레인지
KR20220166583A (ko) * 2021-06-10 2022-1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 레인지
US20240237160A9 (en) * 2022-10-05 2024-07-11 W.C. Bradley Co. Induction gril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2466A (zh) * 2002-08-07 2005-09-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
JP2009011400A (ja) * 2007-06-30 2009-01-22 Cleanup Corp システムキッチン
CN102077685A (zh) * 2009-03-13 2011-05-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及厨房装置
JP2012243602A (ja) * 2011-05-20 2012-12-10 Panason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54230A1 (de) * 1998-11-24 2000-05-25 Bsh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Kochfeld mit Positionierungselement für einen Heizkörper
JP3539364B2 (ja) 2000-07-14 2004-07-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6410892B1 (en) * 2001-06-19 2002-06-25 Bsh Home Appliances Corporation Cooktop having a flat glass ceramic cooking surface
JP3945485B2 (ja) 2004-01-30 2007-07-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2577598B (zh) * 2009-10-23 2014-07-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
ES2614406T3 (es) * 2010-09-06 2017-05-31 BSH Hausgeräte GmbH Equipo de placa de cocina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2466A (zh) * 2002-08-07 2005-09-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
JP2009011400A (ja) * 2007-06-30 2009-01-22 Cleanup Corp システムキッチン
CN102077685A (zh) * 2009-03-13 2011-05-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及厨房装置
JP2012243602A (ja) * 2011-05-20 2012-12-10 Panason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81155B1 (en) 2020-03-04
WO2014156010A1 (ja) 2014-10-02
JP6249374B2 (ja) 2017-12-20
CN104380841A (zh) 2015-02-25
JPWO2014156010A1 (ja) 2017-02-16
EP2981155A4 (en) 2016-04-13
EP2981155A1 (en) 2016-02-03
US9730278B2 (en) 2017-08-08
US20150114953A1 (en) 2015-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0841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7926086A (zh) 用于感应烹饪灶具的感应线圈组件
CN206162271U (zh) 磁性对准的附件至设备的连接
CN106256058A (zh) 用于开关柜或配电箱的机架的框架异形件
US20150364668A1 (en) Vibrator equipped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
KR20220079104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207558073U (zh) 一种触摸屏安装结构及无人售货柜
CN111284326B (zh) 车用多媒体装置
CN205692108U (zh) 硬盘转换支架
JP2019519877A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組立体及び電磁調理器
WO2012105235A1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641454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100938581B1 (ko) 오븐 및 오븐의 컨트롤 패널 조립방법
CN207964944U (zh) 一种lcd点银浆后阻抗检测装置
CN207624907U (zh) 一种振子结构固定夹及天线振子
JP2014142125A (ja) 組み込み式加熱調理器
CN205878269U (zh)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炉
JP6070469B2 (ja) 自動販売機
CN201953877U (zh) 一种易装配弹簧
CN206491657U (zh) 烹饪器具
JP2009238838A5 (zh)
CN205353166U (zh) 示波器
JP2013146456A (ja) 位置決め用型紙
CN220381742U (zh) Oled屏幕及家电显示模组
CN209366051U (zh) 一种车载dvd屏幕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