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1755A - 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61755A CN1661755A CN2005100043898A CN200510004389A CN1661755A CN 1661755 A CN1661755 A CN 1661755A CN 2005100043898 A CN2005100043898 A CN 2005100043898A CN 200510004389 A CN200510004389 A CN 200510004389A CN 1661755 A CN1661755 A CN 16617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member
- substrates
- mentioned
- frame
- reservation sha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4—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 H01J9/26—Sealing together parts of vessels
- H01J9/261—Sealing together parts of vessels the vessel being for a flat panel displa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4—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 H01J9/241—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the vessel being for a flat panel displa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2007/004—Natural ventilation using conv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e Of Electron Tubes, Discharge Lamp Vessels, Lead-In Wires, And The Like (AREA)
- Cathode-Ray Tubes And Fluorescent Screens For Display (AREA)
- Vessels, Lead-In Wires, Accessory Apparatus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具体地讲,作为具有两个基板和固定于该两基板并在两基板间形成预定的空间的框架部的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公开了执行以下步骤的方法:通过对用于形成上述框架部的框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施加张力将上述框构件保持成预定形状的步骤;以及在保持着上述预定形状的状态下将上述框构件粘接在至少一个基板上的步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内部保持气密的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优选地适用于平面型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板的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另外还涉及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还涉及电视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在利用了电子放射的图像显示装置中需要维持真空气氛的外壳(管壳)、具备多个电子放射元件的电子源及其驱动电路、具有通过电子撞击而发光的荧光体等的图像形成构件以及用于朝向图像形成构件加速电子的加速电极及其电压电源等。另外,在诸如薄型图像显示装置等使用扁平外壳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有时也使用支撑柱(隔板)作为耐大气压构造体。
作为上述电子放射元件,历来公知有热阴极元件和冷阴极元件两种。其中在冷阴极元件上已知有例如电场放射型电子放射元件(以下记为FE型)、金属/绝缘层/金属型电子放射元件(以下记为)MIM型)以及表面传导型电子放射元件等。
图10中表示现有的使用表面传导型电子放射元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板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中,103是背板,104是外框,110是面板,由背板103、外框104和面板110形成了用于将显示屏板的内部维持为真空的外壳(气密容器)。在背板103上固定有电子源基板101,在该电子源基板101上形成有N×M个表面传导型的电子放射元件106(N、M是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依照所要的显示像素数适当地设定)。另外,上述N×M个电子放射元件106,如图10所示,通过M条X方向布线102和N条Y方向布线105来进行布线。另外,在X方向布线102和Y方向布线105的至少交叉部分,在两布线间形成有绝缘层(未图示)以保持电气绝缘。
在面板110的下面,形成有由荧光体构成的荧光膜108,分别涂有红(R)、绿(G)、蓝(B)三原色的荧光体(未图示)。另外在形成荧光膜108的上述各色荧光体间设置着黑色体(未图示),进而在荧光膜108的朝背板103侧的面上还形成有由铝(Al)等组成的金属覆层(metalback)107。
Dx1~Dxm和Dy1~Dyn、高压端子Hv是为了使该显示屏板与未图示的电路电气连接而设置的气密构造的电气连接用端子。Dx1~Dxm与电子源的X方向布线102电连接,Dy1~Dyn与Y方向布线105电连接,Hv与金属覆层107电连接。
另外,上述外壳111的内部保持着1.3×10-4Pa左右的真空,随着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的增大,需要防止因外壳111内部和外部的气压差而导致的背板103和面板110的变形或破坏的措施。借助于加厚背板103和面板110的方法,不仅使图像显示装置的重量增加,而且在从斜方向观看时产生图像的畸变或视差。相对于此,在图10中,设置了由比较薄的玻璃板组成的用于支撑大气压的构造支撑体(称为隔板或肋板)112。这样,形成有电子源的基板101和形成有荧光膜108的面板110间通常保持在亚毫米~数毫米,如上所述,外壳111内部保持着高真空。
在使用上述显示屏板的图像显示装置中,若通过容器外端子Dx1~Dxm、Dy1~Dyn对电子放射元件106施加电压,则从各电子放射元件106放射电子。与此同时通过容器外端子Hv对金属覆层107施加数百(V)~数(kV)的电压,使上述放射出的电子加速以撞击面板110的内面。由此,构成荧光膜108的各色荧光体被激励后发光而显示图像。
除了上述结构以外,还知道有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和EL显示器等显示器,这些显示器由框构件与作为对置的2个构件的面板和背板限定内部空间,使该内部空间维持所希望的气氛。
作为公开了这样的显示器的现有技术,有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81389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特开平11-1350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作为本申请所涉及的发明中的至少一部分所要解决的课题,能够列举出实现能制造合适的气密容器的方法。
在此说明在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所考虑的具体课题的例子。
作为用于外框的构件,本申请的发明人对减小画面边缘(非显示区域),以及为了降低构件成本而使用截面尺寸(例如截面宽度)较小的构件进行了研究。但是,人们知道如果减小框架构件的截面尺寸则机械刚性就会不足。即,无法以单体来维持本身的形状。其结果是,在组装屏板时,使作为框架构件的外框高精度地对位于面板和背板的所希望的位置来进行组装就变得很难。如果外框的位置精度差则无法将内部空间维持在所希望的气氛的可能性就会增高,从而将导致成品率的降低。
本申请所涉及的发明之一提供一种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该气密容器具有两个基板和固定于该两基板并在两基板间形成预定的空间的框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对用于形成上述框架部的框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施加张力将上述框构件保持成预定形状的步骤;以及在保持着上述预定形状的状态下将上述框构件粘接在至少一个基板上的步骤。
另外,本申请所涉及的其它发明之一提供一种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该气密容器具有两个基板和固定于该两基板并在两基板间形成预定的空间的框架部;其特征在于:在将用于形成上述框架部的框构件用限制该框构件的位置的框构件限位构件保持成预定形状的状态下,将上述框构件气密地粘接在上述两个基板上的步骤。
另外,本申请所涉及的其它发明之一提供一种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该气密容器具有两个基板和固定于该两基板并在两基板间形成预定的空间的框架部;包括:将用于形成上述框架部的框构件,在尚未被粘接在上述两个基板中的任意一个上的状态下用限制该框构件的位置的框构件限位构件保持成预定形状的步骤;以及在保持着上述预定形状的状态下将上述框构件粘接在至少一个基板上的步骤。
在上述本发明的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下述结构。上述框构件限位构件是固定在至少一个基板上的定位构件。上述框构件限位构件是将上述框构件固定在一个基板上的夹具。上述框构件是方形的,四角用框构件限位构件支撑。上述框构件是方形的,由一对相对的两边具有高于其它的两边的刚性的构件组成。
另外,如在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具体所示那样,本申请涉及的气密容器能特别优选地适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本申请包括图像显示装置的发明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发明。另外还包括利用了图像显示装置的电视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显示屏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A、图2B、图2C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显示屏板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面板的粘接步骤的示意图。
图4A、图4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将框构件粘接在背板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框构件和背板的对位情形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框构件和背板的对位情形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中、框构件和背板的对位情形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中、借助于框构件限位构件的框构件的支撑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中、借助于框构件限位构件的框构件的支撑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使用表面传导型电子放射元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板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11是表示电视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所示的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框构件粘接固定在基板上时,使用框构件限位构件一边保持框构件的形状一边进行粘接。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基板与框构件的粘接步骤也可以是在将框构件粘接在一个基板上后,对框构件和另一基板进行粘接的步骤、以及在两个基板间夹持框构件并同时对框构件和两个基板进行粘接的步骤中的任意一个。
以下,以先前所说明的利用了电子放射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板为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所使用的两个基板可以使用各种材质、形状的构件,但是在构成显示屏板时,通常使用绝缘性基板,特别是最好使用玻璃基板,例如使用碱石灰玻璃平板基板。另外,作为框构件的原材料可以使用绝缘材料或高电阻材料,但最好使用与基板相同的原材料。进而作为用于将框构件固定在基板上的粘接材料,从具有维持真空气密和与玻璃基板的粘接性这两种功能的角度出发,最好使用低熔点金属、具体地讲最好使用In等金属或者其合金。这样的粘接材料通过加热使其软化后使用。对于加热方法,如果粘接材料是导电性的则可以用通电进行加热,但是即使在利用通电加热的情况下也可以并用其它加热手段。具体地讲,最好是利用电磁波放射进行加热、利用来自热源的热传导进行加热或者并用了这两者的加热方法。
能够在实施本发明时所用的两个基板,其主面的外形没有限制,通常,至少一个基板的外形是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或者大致方形的板状构件。框构件以大致沿着该方形基板的外形的形状进行设置,或者大致沿着将该方形的形状向内侧缩小了的形状进行设置。根据本发明,就能够利用无法以单体维持自身的形状的框构件来制造气密容器。所谓无法以单体维持自身的形状的框构件是指只保持框构件的一个部位无法以必要的精度维持框构件的形状的框构件。
在方形框构件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方形形状,最好是限定四角的位置。从而,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框构件的限位构件最好是用框构件角部的内侧或者外侧的侧面支撑框构件来进行位置限制。并且,最好是支撑四边中的至少两个部位的方式。在维持形状时,可以优选采用通过对框构件的各部位施加拉伸张力来维持所希望的形状的结构。为了将框构件维持为方形形状等多边形状,最好对框构件的边施加张力。具体地讲,如上所述限定方形形状的四角位置,由此就能在对方形形状的各边施加着拉伸张力的状态下进行形状维持。优选地采用通过限定边的两个部位的位置,对夹在该两个部位之间的部分施加张力的结构。优选的是该两个部位为该边的两个端部。一个部位的限位部可以由邻接的两边共有,因此在维持方形的情况下,即在对四边分别施加张力以维持形状的情况下,有四个部位的限位部即可。此外,没有必要对所有边施加张力,例如,如后述的实施方式4那样,构成为即使对一部分边不施加张力也能维持形状,也可以采用仅对如果不施加张力就不能维持形状的边施加张力的结构。在基板尺寸变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加支撑四角以外的部位,或者为了提高框构件的刚性,不使用均匀的截面的框构件,而使用部分地增加截面面积以部分地提高刚性的框构件。此时,也可以预先制作截面面积部分地不同的框构件,只在增加截面面积的部分粘接其它构件。
作为框构件的限位构件,使用固定在一个基板上后嵌入框构件来进行支撑的定位构件,或者使用安装在框构件上并固定于基板的夹具。夹具也可以在框构件粘接固定到基板的步骤后拆除。此时,也可以切断夹具的一部分进行拆除而一部分残留在框构件上。作为上述定位构件的原材料,在固定于基板的情况下,在与基板的热膨胀系数一致上,希望使用热膨胀系数与基板相近的原材料,最好是相同的原材料。从而,在基板为玻璃的情况下最好是玻璃构件。另外,作为夹具,由于夹具的形状复杂,因此希望使用加工容易且与基板的热膨胀系数相近的原材料,在基板是玻璃的情况下,最好是使用Ne-Ni合金。
以下,通过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
(实施方式1)
用图1~图4A、图4B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中1是面板,2是图像显示区域,3是背板,4是电子源区域,5、6是引出布线,7是定位构件,8是框构件,11是粘接层,12a、12b是低熔点金属层,13a~13c是基底层,14是绝缘层。此外,图4B是图4A的4B-4B剖面图。但在图4A中省略了绝缘层14、基底层13a、13b、13c和低熔点金属层12a。
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1、背板3、框构件8分别相当于图10的显示屏板中的面板110、背板103、外框104。
面板1的图像显示区域2由荧光膜(未图示)、黑条纹(或者黑矩阵)、金属覆层构成。在荧光膜为单色的情况下,可以只由荧光体构成,在彩色的情况下,根据荧光体的排列,可以由被称为黑条纹或者黑矩阵的黑色导电材料和荧光体构成。使用黑条纹或者黑矩阵的理由在于:在彩色显示的情况下,通过使所必需的三原色荧光体的各荧光体间的分开涂敷部变黑以使混色等变得不显著;抑制因荧光膜上的外界光反射而导致的对比度的降低。作为黑条纹的材料,除了以通常所用的石墨为主成分的材料之外,还可以使用具有导电性、光的透射和反射较少的材料。
在图像显示区域2上涂敷荧光体形成荧光膜的方法,可以采用与单色、彩色无关的沉淀法和印刷法等。在荧光膜的内面侧通常设置有金属覆层。设置金属覆层的目的在于:使荧光体发出的光中的朝向内面侧的光镜面反射至面板1侧,由此使亮度提高;使之作为用于施加电子束加速电压的电极发挥作用;以及保护荧光体不受因外壳内产生的负离子的撞击而造成损伤等。金属覆层,能够通过在荧光膜生成后,进行荧光膜的内面侧表面的平滑化(通常称为“薄膜化”),之后通过真空蒸镀等淀积Al来进行制作。
电子源区域4,如日本专利公开特开平7-235255号公报所记载那样,是在背板3上将作为显示元件的表面传导型电子放射元件(未图示)排列成矩阵状来构成,进而,将引出布线5、6连接在X方向布线(未图示)和Y方向布线(未图示)上,并引出到背板3的端部。引出布线5、6能够用已知的印刷法使银浆(Ag paste)材料形成图案,并经过烧制工序在背板3上形成。接着,用已知的印刷法使玻璃成分呈框形形成,经过烧制工序进行固化,形成绝缘层14(图2A)。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利用了电子束的显示装置来进行说明,但是如果将本申请发明应用于例如等离子显示器,则显示元件就可由用于产生放电的电极来构成。
在形成为框形的绝缘层14上,用已知的印刷法使银浆材料形成图案,并烧制形成基底层13a。为了谋求与引出布线5、6的绝缘,基底层13a形成得其宽度比绝缘层14小一些。
接着,用陶瓷制的粘接材料11在粘接框构件8的位置的四角分别粘接固定陶瓷制的圆筒形的定位构件7(图2B)。考虑框构件8的内侧的尺寸和定位构件7的外形形状,对粘接位置进行调整,以成为适当位置(在框构件8的位置偏移的容许范围内)。另外,定位构件7的高度形成得比框构件8还低。
在基底层13a上借助于涂敷机器人和超声波焊枪将低熔点金属涂敷成框形,形成低熔点金属12a。另一方面,对玻璃基板进行机械加工形成框构件8,用已知的印刷法使银浆材料形成图案,烧制形成基底层13b。此外框构件也可通过冲压而由板状的玻璃形成,或者通过焊接分别构成方形的框架形状的4边的玻璃棒来形成。另外框构件的原材料并不限于玻璃,还能够以例如金属丝等细线为原材料形成闭环,作为框构件。
在4个定位构件7的上部,用未图示的可维持水平且可从框构件8的四角朝向外侧施加拉伸力的机械手,对使基底层13b压向背板3的框构件8进行定位,并小心地使框构件8落在背板3上。由此,框构件8在由定位构件7对各边施加着张力的状态下,被保持方形形状(图2C)。
在框构件8上,通过与上述基底层13a、13b和低熔点金属12a相同的工序形成基底层13c,接着形成低熔点金属12b(图4A、图4B)。
将面板1和背板3放入未图示的能进行基板加热和对位(X,Y)及间隔控制的真空室中,在该真空室内用在面板1和背板3上分别形成的对准标记(未图示)使其对位(图3)。此时,面板1和背板3的间隔处于彼此不接触的位置。在该状态下,用基板加热装置使面板1和背板3的温度升温,直到达到低熔点金属层12a、12b的熔点。接着,用间隔控制装置使面板1和背板3接近,低熔点金属层12b和面板粘接,低熔点金属层12a和在上下夹着它的基底层13a、13b粘接。谨慎地进行该工序,以使得低熔点金属在框构件8的各边上不会溢出。之后,通过降低基板温度,将面板1和背板3与框构件8粘接而成为气密容器。此时,由于框构件8由定位构件7进行位置限制,因此不会产生大的位置偏移,大致维持初始位置,而形成气密性较高的容器。由此,就能够在真空气氛中借助于电子放射形成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提供可靠性较高的显示屏板。
之后,通过将容器从真空室取出到大气中,由面板1、背板3和框构件8所包围的容器内的内侧就维持真空状态,完成真空气密容器。
此外,引出布线5、6、粘接层11、绝缘层14的材料和形成方法、定位构件7的原材料并不限于上述材料和方法。
在使用根据以上方法所制造的图像显示装置制作电视装置的情况下,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上连接调谐器。图11示出了该结构。显示屏板1101是具有根据以上方法构成的气密容器的显示屏板。由具有调谐器的接收电路1102选择所希望的频道的电视广播信号。来自接收电路1102的信号被输入到控制电路1103,在此生成列驱动信号、行驱动信号,并分别输出到列驱动电路1104和行驱动电路1105。列驱动信号是调制信号。行驱动信号是用于依次选择显示屏板的显示线的扫描信号。列驱动电路1104将基于列驱动信号的驱动脉冲输出到显示屏板1101。另外行驱动电路1105将基于行驱动信号的驱动脉冲输出到显示屏板1101。在利用上述显示装置制造该电视装置的情况下,用柔性电缆将列驱动电路1104连接到显示屏板1101。另外行驱动电路1105也用柔性电缆进行连接。接着,将控制电路1103连接到列驱动电路1104和行驱动电路1105,进而接下来将接收电路1102和控制电路进行连接。由此,就能够制造电视装置。
(实施方式2)
图5中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框构件8和背板3对位的情形。图中,51是定位构件,对与图3相同的构件附以相同的标记。
定位构件51连结了2个陶瓷制的圆筒形的构件,但也可以分开使用。该定位部件51,分别沿着形成框构件8的角部的2边位于四角来进行限位。
本实施方式,在要求大画面的显示屏板中,可更可靠地进行大型的框构件8的限位上是比实施方式1更有效的方案。
(实施方式3)
图6中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框构件8和背板3对位的情形。图中,61是定位针,62是固定构件,对与图3相同的构件附加相同的标记。
本实施方式除了使用定位针61和固定构件62作为定位构件,在框构件8的外侧进行框构件8的限位以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具体地讲,用未图示的机械手将在安装于框构件8的四角的外侧的固定构件62上所开设的孔配合于分别安装在背板3的角部的定位针61。定位针61和固定构件62最好是用陶瓷形成。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定位构件在框构件8的外侧构成,因此用于将固定构件62安装在框构件8上的粘接材料、以及用于将定位针61安装在背板3上的粘接材料都不会给真空容器内带来脱气影响,所以只注意制造容器时的脱气即可,无需具有长期的脱气稳定性,粘接材料的选择范围变宽,可以使用具有通用性的粘接材料。
(实施方式4)
图7中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框构件8和背板3对位的情形。图中的标记与图6相同。
本实施方式,除了设框构件8为梯形,使相对的一对边8b与其它的边8a相比刚性较高,以定位针61作为定位构件在框构件8的外侧进行框构件8的限位以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针61支撑框构件8的边8b的两端,施加张力以使得沿长度方向拉伸边8a,但是由于边8b使刚性提高,因此能充分地承受该张力。另外,与实施方式3相比,构件数目减少,因此能降低制造成本。即,在施加张力使框构件的形状维持为方形等多边形状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如实施方式1等那样处于对所有边施加张力的状态,对不施加张力就不能维持形状的边施加张力即可。
(实施方式5)
图8中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利用框构件限位构件对框构件8的支撑状态。图中,81是夹具,对与图4A、图4B、图7相同的构件附加了相同的标记。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作为框构件限位构件使用夹具81,借助于高刚性的8b和低刚性的8a将框构件8构成为梯形以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组装屏板时的热膨胀,使用与背板1的原材料一致的夹具81,将该夹具81置于高刚性的边8b以固定在背板1上。屏板组装后可以拆除夹具81。
根据本实施方式,就不需要实施方式4那样的定位针61,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6)
图9中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利用框构件限位构件对框构件8的支撑状态。图中,82是夹具的粘接部,83是夹具,对与图4A、图4B相同的构件附加了相同的标记。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作为框构件限位构件使用夹具83,借助于低熔点金属和焊枪(烙铁)形成粘接部82,将夹具83直接粘接固定在框构件8上进行使用以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是将夹具83钩住背板3的角部的构造。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框构件8进行处理操作时,可以抓住夹具83进行搬送,因此能提高搬送装置的设计自由度。另外,还可以在屏板组装后,原封不动地留下夹具83并连接未图示的屏板驱动箱体地线和粘接部82,以作为限制电位的构件来使用。或者,也可以在所希望位置进行切断。
在上述实施方式1~6中,框构件限位构件的个数、尺寸、面内的位置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自由地进行选择,并且,也可以将首先粘接框构件的基板作为面板1。
【实施例】
(实施例1)
根据实施方式1的步骤制造了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板。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在碱石灰玻璃基板上形成了荧光膜和金属覆层的面板1、以及日本专利公开特开平7-23525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在碱石灰玻璃基板上将表面传导型电子放射元件配置成矩阵状的背板3,作为框构件8使用了与面板1、背板3同样的玻璃构件。另外,在低熔点金属12a、12b上使用了铟(In)材料,作为基地层13a~13c使用了银浆(布线材料),限位构件7使用了以不污染真空气氛的陶瓷为主成分的、直径3mm、厚1mm的圆筒形的构件。
当使在本例中得到的显示屏板连接到驱动电气系统并使其进行显示后,可以确认屏板内的真空状态良好地得以保持,并能够进行稳定的驱动和图像显示。
(实施例2)
除了作为实施方式2的限位构件51,使用了借助于低热膨胀金属棒连结了直径8mm、厚1mm的2个陶瓷制的圆筒形的构件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板。
当使在本例中得到的显示屏板连接到驱动电气系统并使其进行显示后,可以确认屏板内的真空状态良好地得以保持,并能够进行稳定的驱动和图像显示。
Claims (16)
1.一种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该气密容器具有两个基板和固定于该两基板并在两基板间形成预定的空间的框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对用于形成上述框架部的框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施加张力将上述框构件保持成预定形状的步骤;以及
在保持着上述预定形状的状态下将上述框构件粘接在至少一个基板上的步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限定构成上述预定形状的预定边的两端部的位置以成为张力被施加于该预定边的状态。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限制上述框构件的一部分的预定部位的位置的框构件限位构件进行上述张力的施加。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进行粘接的步骤中,将上述框构件和上述基板气密地进行粘接。
5.一种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该气密容器具有两个基板和固定于该两基板并在两基板间形成预定的空间的框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将用于形成上述框架部的框构件用限制该框构件的位置的框构件限位构件保持成预定形状的状态下,将上述框构件气密地粘接在上述两个基板上的步骤。
6.一种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该气密容器具有两个基板和固定于该两基板并在两基板间形成预定的空间的框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用于形成上述框架部的框构件,在尚未被粘接在上述两个基板中的任意一个上的状态下用限制该框构件的位置的框构件限位构件保持成预定形状的步骤;以及
在保持着上述预定形状的状态下将上述框构件粘接在至少一个基板上的步骤。
7.按照权利要求3、5或6所述的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构件限位构件是固定在至少一个基板上的定位构件。
8.按照权利要求3、5或6所述的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构件限位构件是将上述框构件固定在一个基板上的夹具。
9.按照权利要求3、5或6所述的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构件是方形的,四角用框构件限位构件支撑。
10.按照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构件是方形的,一对相对的两边具有高于其它的两边的刚性。
1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图像显示装置具有两个基板和固定于该两基板并在两基板间形成预定的空间的框架部以及配置于上述空间内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对用于形成上述框架部的框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施加张力将上述框构件保持成预定形状的步骤;以及
在保持着上述预定形状的状态下将上述框构件粘接在至少一个基板上的步骤。
12.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图像显示装置具有两个基板和固定于该两基板并在两基板间形成预定的空间的框架部以及配置于上述空间内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将用于形成上述框架部的框构件用限制该框构件的位置的框构件限位构件保持成预定形状的状态下将上述框构件气密地粘接在上述两个基板上的步骤。
13.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图像显示装置具有两个基板和固定于该两基板并在两基板间形成预定的空间的框架部以及配置于上述空间内的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用于形成上述框架部的框构件,在尚未被粘接在上述两个基板中的任意一个上的状态下用限制该框构件的位置的框构件限位构件保持成预定形状的步骤;以及
在保持着上述预定形状的状态下将上述框构件粘接在至少一个基板上的步骤。
14.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基板;
粘接于该两基板并在两基板间形成预定空间的框架部;以及
位于上述预定空间内的显示元件,
上述框架部构成为,将通过对至少一部分施加张力而保持成预定形状的框构件在保持着该预定形状的状态下粘接在至少一个基板上。
15.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基板;
粘接于该两基板并在两基板间形成预定空间的框架部;以及
位于上述预定空间内的显示元件,
上述框架部构成为,在将用于形成该框架部的框构件用限制该框构件的位置的框构件限位构件保持成预定形状的状态下,将上述框构件气密地粘接在上述两个基板上。
16.一种电视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接收电视广播信号的调谐器连接在按照权利要求1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出的图像显示装置上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012993 | 2004-01-21 | ||
JP2004012993 | 2004-01-21 | ||
JP2004362525 | 2004-12-15 | ||
JP2004362525A JP4006440B2 (ja) | 2004-01-21 | 2004-12-15 | 気密容器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テレビジョン装置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61755A true CN1661755A (zh) | 2005-08-31 |
CN100550259C CN100550259C (zh) | 2009-10-14 |
Family
ID=34635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0438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0259C (zh) | 2004-01-21 | 2005-01-20 | 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20791B2 (zh) |
EP (1) | EP1557856A3 (zh) |
JP (1) | JP4006440B2 (zh) |
KR (1) | KR100600241B1 (zh) |
CN (1) | CN100550259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6399A (zh) * | 2011-02-25 | 2011-09-07 | 李梦琪 | 码框机夹具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21944A (ja) * | 2005-02-10 | 2006-08-24 | Hitachi Ltd | 画像表示装置 |
JP2011060697A (ja) * | 2009-09-14 | 2011-03-24 | Canon Inc |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11129487A (ja) * | 2009-12-21 | 2011-06-30 | Canon Inc | 表示装置 |
KR101097849B1 (ko) * | 2010-06-18 | 2011-12-23 | 주식회사 윌비에스엔티 | 챔버 실링용 절연 프레임 제조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68555A (ja) | 1987-01-13 | 1987-07-24 | セイレイ工業株式会社 | 籾摺選別機 |
JP2757271B2 (ja) | 1991-05-09 | 1998-05-25 | 伊勢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発光素子の製造装置 |
CA2418595C (en) * | 1993-12-27 | 2006-11-2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n-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s well as electron source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
JP3416266B2 (ja) | 1993-12-28 | 2003-06-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放出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電子放出素子を用いた電子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5813893A (en) * | 1995-12-29 | 1998-09-29 | Sgs-Thomson Microelectronics, Inc. | Field emission display fabrication method |
KR19990012119A (ko) * | 1997-07-28 | 1999-02-25 | 손욱 | 전계방출형 표시소자 및 이의 조립방법 |
US6254449B1 (en) * | 1997-08-29 | 2001-07-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anel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f panel apparatus |
JPH11120917A (ja) * | 1997-10-20 | 1999-04-30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0311630A (ja) * | 1999-02-25 | 2000-11-07 | Canon Inc | 真空容器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真空容器を備える平板型画像表示装置 |
JP2000323075A (ja) | 1999-05-07 | 2000-11-24 | Hitachi Ltd | 陰極線管 |
JP2000323073A (ja) | 1999-05-14 | 2000-11-24 | Toshiba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689651B2 (ja) * | 2000-07-24 | 2005-08-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線装置 |
EP1305278B1 (en) | 2000-07-24 | 2004-11-03 | Chirotech Technology Limited | Ruthenium complexes and their use in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
US6722937B1 (en) * | 2000-07-31 | 2004-04-20 | Candescent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Sealing of flat-panel device |
JP2002083535A (ja) * | 2000-09-06 | 2002-03-22 | Sony Corp | 密封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
CN1306538C (zh) | 2001-04-23 | 2007-03-21 | 株式会社东芝 | 图像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
JP3450838B2 (ja) | 2001-05-11 | 2003-09-2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の実装体の製造方法 |
JP2002373581A (ja) | 2001-06-15 | 2002-12-2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2373580A (ja) | 2001-06-15 | 2002-12-2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
US7102701B2 (en) * | 2001-12-27 | 2006-09-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device |
JP3782347B2 (ja) * | 2001-12-28 | 2006-06-07 | 株式会社東芝 | 平面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20060087224A1 (en) * | 2002-04-25 | 2006-04-27 |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oration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light-emitting device |
TW200425201A (en) | 2003-01-10 | 2004-11-16 | Toshiba Kk |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
WO2005063854A1 (ja) | 2003-12-25 | 2005-07-14 |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 高分子電解質およびその用途 |
-
2004
- 2004-12-15 JP JP2004362525A patent/JP400644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2-27 US US11/020,102 patent/US752079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1-04 EP EP05000065A patent/EP1557856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1-20 KR KR1020050005228A patent/KR10060024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01-20 CN CNB2005100043898A patent/CN10055025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6399A (zh) * | 2011-02-25 | 2011-09-07 | 李梦琪 | 码框机夹具 |
CN102176399B (zh) * | 2011-02-25 | 2013-10-16 | 李梦琪 | 码框机夹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557856A3 (en) | 2008-07-23 |
JP2005235740A (ja) | 2005-09-02 |
CN100550259C (zh) | 2009-10-14 |
US7520791B2 (en) | 2009-04-21 |
EP1557856A2 (en) | 2005-07-27 |
US20050156505A1 (en) | 2005-07-21 |
KR100600241B1 (ko) | 2006-07-13 |
JP4006440B2 (ja) | 2007-11-14 |
KR20050076683A (ko) | 2005-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82027C (zh) | 场致发射显示器 | |
CN1503308A (zh) | 显示装置 | |
JP2000311633A (ja) | 電子線装置 | |
US6225737B1 (en) | Wal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walls for flat panel display | |
CN1661755A (zh) | 气密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705071A (zh) | 图像显示装置 | |
US7233103B2 (en) | Image display device | |
CN1290151C (zh) | 场致发射显示器 | |
US6356013B1 (en) | Wal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walls for flat panel display | |
CN100346444C (zh) | 图像显示装置 | |
CN1845291A (zh) |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0339932C (zh) | 一种多层结构场发射显示器 | |
CN1741237A (zh) | 平面型显示装置 | |
US20060033419A1 (en) | Image display device | |
CN100589223C (zh) | 图像显示设备 | |
CN1444248A (zh) | 带有支撑板的电子射线产生装置 | |
JP2000090829A (ja) |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US20050269927A1 (en) | Image display device | |
CN1819107A (zh) | 图像显示装置 | |
JPH10279887A (ja) | 導電性接着剤 | |
JP4203186B2 (ja) | 電界放出型ディスプレイ用パネル | |
CN1822303A (zh) | 图像显示设备 | |
JP2006120534A (ja) | 画像表示装置 | |
JPH11245368A (ja) | 印刷機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2007335363A (ja) | 画像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4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