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5069A -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55069A
CN1655069A CN200510001887.7A CN200510001887A CN1655069A CN 1655069 A CN1655069 A CN 1655069A CN 200510001887 A CN200510001887 A CN 200510001887A CN 1655069 A CN1655069 A CN 1655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member
scanning direction
light
main scanning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018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村雄二郎
井熊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55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50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02B7/18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for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mi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 B41J2/47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0816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 G02B26/0833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the reflecting element being a micromechanical device, e.g. a MEMS mirror, DMD
    • G02B26/0841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the reflecting element being a micromechanical device, e.g. a MEMS mirror, DMD the reflecting element being moved or deformed by electrostatic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0816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 G02B26/0833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the reflecting element being a micromechanical device, e.g. a MEMS mirror, DMD
    • G02B26/085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the reflecting element being a micromechanical device, e.g. a MEMS mirror, DMD the reflecting means being moved or deformed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05Scanning systems with one or more pivoting mirrors or galvano-mirr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的、且可使光束在被扫描面上高速扫描的光扫描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使可动板(653)高速摆动的光扫描装置中,可动板(653)与空气摩擦而产生热量,但该发热量在主扫描方向一侧较多,而在摆动轴方向一侧较少。因此在副扫描平面中,光束在副扫描方向(Y)会聚并在偏转器(65)的偏转镜面(651)附近形成线形图像。由此可减小偏转镜面(651)在摆动轴方向(副扫描方向)(Y)上的尺寸。另一方面,在主扫描方向一侧第二距离比第一距离长,在主扫描方向(X)上可动板(653)与垂直边部(第二邻接部)(652b)相距很远。因此可降低对可动板(653)的空气阻力,从而减少发热量本身。

Description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被扫描面上使光束在主扫描方向扫描的光扫描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这种光扫描装置的装置例如有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以及传真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根据图像数据而调制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第一柱面透镜及反射镜向偏转器入射并被偏转。更具体地说,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如下构成。
在该光扫描装置中,使从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及柱面透镜,从而将其整形为截面形状为在主扫描方向延伸的横长椭圆形的激光束。然后,该激光束沿着主扫描平面向偏转器的反射镜入射。
在该装置中,为了消除特别是在将多面反射镜或者检流计镜用作偏转器时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使用了利用微加工技术而制造的偏转器。即,利用光刻技术与蚀刻技术,将水晶、玻璃、硅等基板加工成在框架内一体地形成了激励线圈、反射镜及钢弦的光偏转镜。然后,在装备了该光偏转镜的偏转器中,通过向激励线圈施加电压使得反射镜绕着与主扫描方向大体垂直的摆动轴摆动,并使入射到反射镜的激光束发生偏转。
然后,被偏转器偏转了的激光束通过扫描透镜及第二柱面透镜在成像体(相当于本发明的“潜像载体”)上成像。如此,在成像体上形成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静电潜像。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3-279220号公报(第6页、图2、图3)。
然而,为了实现使用了偏转器的光扫描装置的小型化,最好将偏转器的各部、例如反射镜与框架邻近配置。但是,由于高速摆动的反射镜通过框架附近,所以伴随该摆动动作而产生的热量成了一个大问题。即,当使反射镜高速摆动时,由于摆动的反射镜与周围空气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热量,在其热影响之下反射镜的周围空间内产生空气波动。另外,产生了波动的空间内的空气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因而,若光束通过该空间,则在该空间产生光束的扫描位置偏差从而导致图像质量的降低。这种问题随着反射镜与框架之间在主扫描方向上的距离的缩短而越发严重。此外,当如上述现有装置那样将整形为在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的激光光束导向反射镜时,反射镜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尺寸变长,反射镜端部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量变大,于是上述问题更加严重。
如此,为实现光扫描装置的小型化及光扫描的高速化,装置各部的小型化或配置关系是显然要考虑的,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反射镜(可动部件)的摆动所伴有的热量所导致的影响。但是,在现有装置中,对这几点进行的研究、考虑并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并且能够使光束在被扫描面上高速扫描的光扫描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在被扫描面上使光束向主扫描方向扫描的光扫描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述光扫描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偏转单元,该偏转单元具有:可动部件,其具有将所入射的光束向被扫描面反射的偏转镜面;第一邻接部,其在与主扫描方向大体正交的摆动轴方向的两侧与可动部件仅相距第一距离并与可动部件邻接而被固定配置;第二邻接部,其在主扫描方向上与可动部件仅相距第二距离并与可动部件邻接而被固定配置;梁,其在摆动轴方向延伸设置,并连接可动部件与第一邻接部,从而保持可动部件使其绕着摆动轴自由摆动;光扫描装置还包括光源,其射出光束;第一光学系统,将来自光源的光束整形为向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细长截面形状并使之向偏转镜面入射;第二光学系统,将被偏转镜面偏转的光束在被扫描面上成像;其中,第二距离比第一距离长。
在如此构成的发明中,为了使光束在主扫描方向偏转,可动部件被绕着摆动轴摆动。因此,随着可动部件的摆动动作在可动部件的周围产生热量。但是,发热量在主扫描方向一侧和在摆动轴方向一侧大不相同。因此,在本发明中,考虑到热影响而在摆动轴方向一侧与主扫描方向一侧分别实施不同的对策。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可动部件,第一邻接部在摆动轴方向上仅与之相距第一距离并与可动部件邻接而被固定配置,第二邻接部在主扫描方向上仅与之相距第二距离并与可动部件邻接而被固定配置。因此,通过缩短第一距离及第二距离可使装置小型化,但如上所述热影响是个问题。这里,如果将在主扫描方向一侧的热影响与在摆动轴方向一侧的热影响进行对比,则前者比较严重,而后者比较轻微。因此,在本发明中,将来自光源的光束整形为在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细长截面形状,并将该光束向偏转镜面入射,通过如此构成可实现摆动轴方向的小型化。另一方面,对于主扫描方向一侧来说,第二距离比第一距离长。由此,在主扫描方向上将可动部件与第二邻接部分开,从而可以降低对可动部件的空气阻力,进而降低发热量本身。其结果是,可以防止热影响。
此外,虽然对于可动部件的尺寸是任意,但最好将可动部件在摆动轴方向上的尺寸构成得比可动部件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尺寸短。如此,通过降低可动部件在摆动轴方向上的尺寸,可以降低主扫描方向上可动部件的两端边缘部与周围空气的摩擦量。其结果是,可以进一步降低发热量。
此外,还可以如下构成,即,来自第一光学系统的光束自偏转镜面的正面一侧与偏转镜面的面法线成锐角而从摆动轴方向入射到偏转镜面。由此,假设在可动部件的两端边缘部附近产生热量,即使在其周围空间内产生了空气的波动,也可以不受热影响地使光束进行扫描。这是由于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使得光束通过上述周围空间以外的空间、即偏转镜面的中央部附近的空间的缘故。
此外,使光束如上述那样向偏转镜面正面入射,不仅消除了发热导致的问题,还大大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即,由于光束是从偏转镜面的正面一侧入射的,因而当偏转镜面的摆动角为零时,在主扫描平面上入射光束相对于偏转镜面的入射角为零。然后,如果偏转镜面的摆动角增大,则虽然在主扫描平面上偏转镜面截切入射光束的角度为锐角,但是其角度值比现有装置大。因此,为覆盖预定扫描范围所要求的偏转镜面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尺寸比现有装置小,其结果是,可以使偏转镜面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长度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是安装在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曝光单元的主扫描截面图;
图4是安装在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上的曝光单元的副扫描截面图;
图5是表示偏转光束成像的透视图;
图6是作为曝光单元的一个结构要素的偏转器的示意图;
图7是作为曝光单元的一个结构要素的偏转器的示意图;
图8是沿图7中A-A线的截面图;
图9是沿图7中B-B线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曝光单元及曝光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可动板与光束之间关系的主扫描截面图;
图12是表示可动板与光束之间关系的副扫描截面图;
图13是表示作为曝光单元一个结构要素的偏转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作为曝光单元一个结构要素的偏转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5是沿图14中A-A线的截面图;
图16是沿图14中B-B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此外,图2是表示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该图像形成装置为所谓的四循环式彩色打印机。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按照来自用户的成像请求而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装置向主控制器11提供打印指令后,按照来自该主控制器11的CPU 111的打印指令,引擎控制器10控制引擎部EG的各部,在复印纸、转印纸、用纸以及OHP透明胶片等纸张上形成与打印指令相对应的图像。
在该引擎部EG中设有可在图1的箭头方向(副扫描方向)上自由旋转的感光体2。此外,沿着该旋转方向,在感光体2的周围分别配置有充电单元3、旋转显影单元4以及清洁部(图中未示出)。充电控制部103电连接在充电单元3上,以向其施加预定的充电偏压。通过施加该偏压使得感光体2的外周表面被均匀地充电至预定的表面电位。此外,所述感光体2、充电单元3以及清洁部一体地构成感光体盒,感光体盒可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装置主体5自由装卸。
然后,从曝光单元6向通过该充电单元3充电的感光体2的外周表面照射光束L。该曝光单元6基于来自后述曝光控制部的电信号在感光体2上扫描光束L,从而形成与图像信号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如此,曝光单元6即为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后面将对其结构及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如此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单元4进行调色剂显影。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单元4包括: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轴中心上的支承框架40,以及作为相对于支承框架40可自由装卸的盒而构成,并在其中分别储存了各色调色剂的黄色显影器4Y、品红色显影器4M、蓝色显影器4C及黑色显影器4K。然后,若基于来自引擎控制器10的显影器控制部104的控制指令而旋转驱动显影单元4,并且所述显影器4Y、4C、4M、4K有选择地与感光体2接触,或者被定位在隔着预定间隙相对的预定的显影位置上,则从设置在所述显影器上并承载有所选颜色的调色剂的显影辊44向感光体2的表面施加调色剂。由此,以选择的调色剂颜色来显影感光体2上的静电潜像。
如上所述,通过显影单元4显影的调色剂图像在一次转印区域TR1内被一次转印到转印单元7的中间转印带71上。转印单元7包括:架设在多个辊72、73等上的中间转印带71,和通过旋转驱动辊73而使中间转印带71向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的驱动部(图中未示出)。
此外,在辊72的附近配置有:转印带清洁器(图中未示出)、浓度传感器76(图2)以及垂直同步传感器77(图2)。其中,浓度传感器76与中间转印带71的表面相对设置,以便对形成于中间转印带71外周表面上的补丁图像的光学浓度进行测量。此外,垂直同步传感器77是用于检测中间转印带71的基准位置的传感器,起着垂直同步传感器的作用,用于获得与中间转印带71向副扫描方向的旋转驱动关联输出的同步信号、即垂直同步信号Vsync。然后,在该装置中,为了使各部的动作时刻相一致并正确地重叠各色调色剂图像,装置各部的动作是基于该垂直同步信号Vsync来进行控制的。
另外,在将彩色图像向纸张上转印时,使形成于感光体2上的各色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71上重叠从而形成彩色图像,并将彩色图像二次转印到被从纸盒8一页页取出并沿着搬运路径F而搬运到二次转印区域TR2来的纸张上。
此时,为了将中间转印带71上的图像正确转印到纸张上的预定位置,对将纸张送入二次转印区域TR2的时刻进行管理。具体地说,在搬运路径F上,在二次转印区域TR2的紧前方设置闸辊81,从而通过闸辊81与中间转印带71的绕转移动的时刻一致地旋转,来将纸张在预定的时刻送入二次转印区域TR2。
此外,如此形成有彩色图像的纸张经由定影单元9及排出辊82而被搬运到设置于装置主体5的上表面部分的排出托盘部51。此外,当在纸张的双面形成图像时,如上述那样使在单面形成了图像的纸张通过排出辊82而转回移动。从而使得纸张沿着反转搬运路径FR而被搬运。然后,在闸辊81的前面再次进入搬运路径F,但此时,在二次转印区域TR2中与中间转印带71抵接并被转印图像的纸面,是与先前被转印了图像的面相反的面。如此,可以在纸张的双面形成图像。
另外,在图2中,标号113为设置于主控制器11上的图像存储器,用于存储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装置通过接口112而传来的图像数据,标号106为ROM,用于存储CPU 101执行的运算程序或用于控制引擎部EG的控制数据等,此外,标号107为RAM,用于暂时存储CPU 101中的运算结果或其他的数据。
图3是表示安装在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曝光单元的结构的主扫描截面图。此外,图4是曝光单元的副扫描截面图。此外,图5是表示扫描光束成像的透视图。此外,图6及图7是作为曝光单元的一个结构要素的偏转器的示意图。此外,图8是图7的A-A线剖面图;图9是图7的B-B线剖面图。此外,图10是表示曝光单元及曝光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下面,参照这些附图,对曝光单元6的结构及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该曝光单元6具有曝光框体61。另外,在曝光框体61上固定有单一的激光光源62,从激光光源62可射出光束。如图10所示,该激光光源62与曝光控制部102的光源驱动部102a电连接。因此,光源驱动部102a按照图像数据对激光光源62进行开/关控制,从而从激光光源62射出根据图像数据而调制的光束。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激光光源62相当于本发明的“光源”。
此外,为了使来自激光光源62的光束在感光体2的表面(被扫描面)上进行扫描曝光,在该曝光框体61的内部设置有:准直透镜631、柱面透镜632、镜64、偏转器65、扫描透镜66及折返镜67。即,来自激光光源62的光束被准直透镜631光束整形为适当大小的平行光之后,入射到只在副扫描方向Y上具有聚光性的柱面透镜632中。然后,该平行光只在副扫描方向Y上会聚并在偏转器65的偏转镜面651附近形成线形图像。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准直透镜631及柱面透镜632起着第一光学系统63的作用,将来自激光光源62的光束整形为在主扫描方向X延伸的细长截面形状,并向偏转镜面651入射。
该偏转器65是利用微加工技术形成的,可使被偏转镜面651反射的光束在主扫描方向X偏转,所述微加工技术是指应用半导体制造技术将微小机械一体地形成在半导体基板上。更具体地说,偏转器65如下构成。
如图6及图7所示,在该偏转器65中,通过加工单晶硅基板(下面称为“硅基板”)652的一部分来形成由两个水平边部652a与两个垂直边部652b连接而成的框体。然后,将硅基板652安装在框架650上,以使得该框体的各边部652a、652b覆盖在设于偏转器65的框架650上的凹部650c的开口边缘部。
此外,在硅基板652的中央部分设有相对于框体绕着摆动轴AX自由摆动的可动板653,所述摆动轴AX在与主扫描方向X基本垂直的副扫描方向Y上延伸。即,所述水平边部652a分别在摆动轴方向Y的两侧与可动板653仅相距第一距离R1(参照图8),并通过扭簧(梁)654将可动板653弹性支撑在硅基板652的水平边部652a上。另一方面,对于主扫描方向X侧,可动板653与垂直边部652b仅相距第二距离R2(参照图9)。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边部652a及垂直边部652b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邻接部”及“第二邻接部”,并且在与它们分开的状态下,可动板653绕着摆动轴AX自由摆动。另外,在可动板653的中央部分形成有铝膜等,以作为偏转镜面65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后述理由而将第二距离R2构成得比第一距离R1长。此外,如图6所示,可动板653被加工成在主扫描方向X上延伸的细长形状,并且摆动轴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的宽度Hb比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Ha短。对于这些,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此外,在凹部650c的内底面中与可动板653的两端部相对的位置上分别固定有电极658a、658b(参照图8及图9)。所述两个电极658a、658b起着摆动用电极的作用,用于驱动可动板653绕着摆动轴AX摆动。即,所述摆动用电极658a、658b与曝光控制部102的摆动驱动部102b电连接,通过向电极施加电压而在该电极与偏转镜面651之间作用静电吸附力,从而将偏转镜面651的一个端部吸向该电极一侧。因此,如果从摆动驱动部102b向摆动用电极658a、658b交替施加预定电压,则可以使偏转镜面651以扭簧654为摆动轴AX往复振动。另外,如果将该往复振动的驱动频率设为偏转镜面651的共振频率,则可以增大偏转镜面651的振幅,使偏转镜面651的端部移位至接近电极658a、658b的位置。此外,由于偏转镜面651的端部通过共振而到达与电极658a、658b接近的位置,因而电极658a、658b也有助于偏转镜面651的驱动,并可以通过端部与平面部的两个电极使振动维持更稳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静电吸附力来使偏转镜面651往复振动的,但也可以通过电磁力来使之振动。这里,对于用电磁力驱动偏转镜面651的方案,由于是已经公知的技术,故这里省去说明。
下面返回图3及图4继续对曝光单元6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通过偏转器65扫描的扫描光束从偏转器65射向感光体2,该扫描光束通过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光学系统”的扫描透镜66及折返镜67而在感光体2上成像,并在感光体表面形成光斑。由此,如图5所示,扫描光束与主扫描方向X平行扫描,从而在感光体2上,在扫描位置上形成在主扫描方向X上延伸的线形潜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来自偏转器65的扫描光束的始点与终点被折返镜69a~69c导入同步传感器6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同步传感器60作为水平同步用读取传感器起作用,用于获得主扫描方向X上的同步信号、即水平同步信号。
接着,对第一距离R1与第二距离R2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在实现装置的小型化方面,缩短第一距离R1及第二距离R2很有效这自不必说。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光束L在主扫描方向X偏转,如上述那样使可动板653高速摆动。因此,虽然由于可动板653与空气之间的摩擦而产生了热量,但该发热量在主扫描方向一侧较多,而在摆动轴方向一侧较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这点后在摆动轴方向侧与主扫描方向侧分别实施不同的对策。即,在副扫描平面(图4的纸面)内,光束L在副扫描方向Y上会聚并在偏转器65的偏转镜面651附近形成线形图像。由此可以减小偏转镜面651在摆动轴方向(副扫描方向)Y上的尺寸Hb。此外,在摆动轴方向一侧,由于发热量较少,热影响轻微,所以可以将第一距离R1设定得较短。因此,采用这种结构大大有助于偏转器65及曝光单元6的小型化。
与此相反,主扫描方向一侧热影响严重。即,如果对可动板653的空气阻力变大,则在主扫描方向X上可动板653的两端边缘部附近产生热量,其周围空间(图11的标号SA)内发生空气波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距离R2被构成得比第一距离R1长。即在主扫描方向X上将可动板653与垂直边部(第二邻接部)652b远远离开。由此,可以减小对可动板653的空气阻力从而降低产生的热量本身。
此外,可动板653的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制,通过降低可动板653在摆动轴方向Y上的尺寸Hb使之小于其在主扫描方向X上的尺寸Ha,从而降低主扫描方向X上可动板653的两端边缘部与周围空气之间的摩擦量。其结果是,可以进一步使发热量降低。此外,还有利于装置的小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及图12所示,来自第一光学系统63的光束L自偏转镜面651的正面侧与偏转镜面651的面法线NL成锐角而从摆动轴方向Y向偏转镜面651入射。因此,光束L通过上述周围空间SA以外的空间,即偏转镜面的中央部附近的空间。因此,可以不受热影响地使光束进行扫描。
此外,使光束L如上述那样正面入射到偏转镜面651,不仅解决了发热所导致的问题,还大大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光束L从偏转镜面651的正面一侧向偏转器65入射,所以当偏转镜面651的摆动角为零时,主扫描平面上光束相对于偏转镜面651的入射角变为零。然后,随着偏转镜面651的摆动角θ变大,例如图11所示,入射光束L相对于偏转镜面651的入射角φx变大,虽然在主扫描平面(图11的纸面)中偏转镜面651截切入射光束L的角度(=90°-φx)为锐角,但其角度值比现有装置大。因此,为覆盖预定扫描范围所要求的偏转镜面651在主扫描方向X上的尺寸比现有装置小,其结果是,可以使主扫描方向X上的可动板653的长度Ha较小。此外,通过第一光学系统63将向偏转镜面651入射的光束L整形为在主扫描方向X延伸的细长截面形状,另一方面将可动板653加工成在主扫描方向X延伸的细长形状。即,与主扫描方向X大体正交的摆动轴方向(副扫描方向Y)上的可动板653的宽度Hb大幅度地减小。因此,在如此构成的曝光单元6中,可动板653的重量被减轻,能够比现有装置更高速且更稳定地摆动可动板653。其结果是,可以在感光体2的表面上使光束L高速且稳定地进行扫描,从而可以稳定地进行潜像的形成。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宗旨,可以进行上述以外的各种变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水平边部(第一邻接部)652a、垂直边部(第二邻接部)652b、可动板653及扭簧(梁)654由硅基板652一体地形成,但对于可动板653及扭簧654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13至图16所示,使用了一体地形成可动板653及扭簧654,并将该一体结构安装在框架650上的偏转器65的曝光单元中也可应用本发明。如此,在偏转器65中,各扭簧654被固定在框架650的水平边部650a上,该水平边部650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邻接部”,框架650的垂直边部650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邻接部”。此外,当通过电磁力来驱动偏转镜面651时,在主扫描方向X上,多与可动板653邻接而配置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等磁力发生源。因此,当采用这种驱动方式时,磁力发生源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邻接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光束L自摆动轴方向Y的下方一侧向偏转镜面651入射,但也可以从摆动轴方向的上方一侧入射。此外,不局限于从正面入射,对于例如现有装置那样使光束沿着主扫描平面向偏转器入射的光扫描装置,也可应用本发明。即,本发明的适用对象是如下光扫描装置,即,与具有偏转镜面的可动部件邻接地配置第一及第二邻接部,并通过梁摆动自如地支撑该可动部件,同时使其绕着该摆动轴摆动,从而扫描光束的所有光扫描装置。
虽然将本发明所述的光扫描装置用作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曝光单元,但本发明的适用对象并不仅限于此。即,可以用作在感光体等潜像载体上扫描光束而形成静电潜像,并通过调色剂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曝光单元。当然,光扫描装置的适用对象并不仅限于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曝光单元,也可适用于所有使光束在被扫描面上扫描的光扫描装置。

Claims (8)

1.一种光扫描装置,在被扫描面上使光束在主扫描方向扫描,其特征在于,包括:
偏转单元,所述偏转单元具有:可动部件,其具有将所入射的光束向所述被扫描面反射的偏转镜面;第一邻接部,其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大体正交的摆动轴方向的两侧与所述可动部件仅相距第一距离并与所述可动部件邻接而被固定配置;第二邻接部,其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与所述可动部件仅相距第二距离并与所述可动部件邻接而被固定配置;梁,其在所述摆动轴方向延伸设置,并连接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第一邻接部,从而保持所述可动部件使其绕着所述摆动轴自由摆动;
光源,用于射出光束;
第一光学系统,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束整形为在所述主扫描方向延伸的细长截面形状,并入射到所述偏转镜面;
第二光学系统,将被所述偏转镜面偏转的光束在所述被扫描面上成像;
其中,所述第二距离比所述第一距离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摆动轴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尺寸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来自所述第一光学系统的光束自所述偏转镜面的正面一侧与所述偏转镜面的面法线成锐角而从所述摆动轴方向入射到所述偏转镜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一体地形成所述可动部件、所述第一邻接部、所述第二邻接部以及所述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件、所述第一邻接部、所述第二邻接部以及所述梁通过单晶硅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偏转单元包括一体地形成了所述第一邻接部与所述第二邻接部的框架,
一体地形成所述可动部件及所述梁,并将所述梁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件及所述梁通过单晶硅构成。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在潜像载体的表面上扫描光束,从而在所述潜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
CN200510001887.7A 2004-02-10 2005-01-24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6550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33242A JP2005227327A (ja) 2004-02-10 2004-02-10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033242/2004 2004-02-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5069A true CN1655069A (zh) 2005-08-17

Family

ID=34697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01887.7A Pending CN1655069A (zh) 2004-02-10 2005-01-24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116457B2 (zh)
EP (1) EP1564577A3 (zh)
JP (1) JP2005227327A (zh)
CN (1) CN16550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3601A (zh) * 2017-09-25 2018-02-16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镜调节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9083A (ja) 2006-02-15 2007-08-30 Canon Inc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760227B2 (en) * 2006-07-27 2010-07-20 Ricoh Company, Ltd. Deflector, optical scann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625772B2 (ja) * 2010-02-15 2014-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偏向器、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60019B2 (ja) * 2012-11-09 2018-01-17 北陽電機株式会社 金属弾性部材、微小機械装置、微小機械装置の製造方法、揺動制御装置及び揺動制御方法
JP5907048B2 (ja) * 2012-12-07 2016-04-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
JP6880625B2 (ja) 2016-09-29 2021-06-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スキャナー、画像表示装置、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0353A (en) * 1986-07-04 1991-04-23 Konica Corporation Laser recorder with integrally molded deflector
JP3011144B2 (ja) * 1997-07-31 2000-02-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スキャナとその駆動方法
JP2001033727A (ja) 1999-07-21 2001-02-0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偏向器
JP2001091889A (ja) 1999-09-24 2001-04-0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偏向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1117043A (ja) 1999-10-21 2001-04-27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偏向子
JP4461654B2 (ja) 2001-08-20 2010-05-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光走査装置に用いられる振動体及び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66362A (ja) 2001-08-23 2003-03-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光偏向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3601A (zh) * 2017-09-25 2018-02-16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镜调节机构
CN107703601B (zh) * 2017-09-25 2020-03-27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镜调节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64577A2 (en) 2005-08-17
US20050179972A1 (en) 2005-08-18
US7116457B2 (en) 2006-10-03
JP2005227327A (ja) 2005-08-25
EP1564577A3 (en) 2005-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51970A (zh)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655069A (zh)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264696B (zh)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P1450198A2 (en) Scanner
US20060279826A1 (en) Multi-laser scanning unit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291263C (zh)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725056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扫描单元
CN1323312C (zh)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3005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154784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83300B2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01593B2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92960B2 (ja) 光走査装置
JP5470238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483301B2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95458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15211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0608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81811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37417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5798B2 (ja) 光走査装置、光走査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04287214A (ja) 露光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08462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45488A (ja) 二次元面発光レーザーアレイおよび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77341A (ja) 光走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