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8692A - 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版材料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版材料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8692A
CN1598692A CNA2004100785959A CN200410078595A CN1598692A CN 1598692 A CN1598692 A CN 1598692A CN A2004100785959 A CNA2004100785959 A CN A2004100785959A CN 200410078595 A CN200410078595 A CN 200410078595A CN 1598692 A CN1598692 A CN 1598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late
plate material
data
product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85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9822C (zh
Inventor
前桥达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Medical and Graphic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Medical and Graphi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Medical and Graphic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Medical and Graphic Inc
Publication of CN1598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8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98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982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12Processes making use of the tackiness of the photolithographic materials, e.g. for mounting; Packaging for photolithographic material; Packages obtained by processing photolithographic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1/00Forme preparation
    • B41C1/10Forme preparation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Master sheets for transferring a lithographic image to the for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Photoresist Processing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Formes (AREA)

Abstract

一种印刷版材料产品,提供有印刷版材料,该印刷版材料包括基底和在该基底上提供的图像形成层;和在该印刷版材料的一部分上装载的无线存储标记和该无线存储标记包括半导体存储器和天线线圈,通过该天线线圈数据被写入该半导体存储器或从该半导体存储器读取该数据。该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在该印刷版材料产品制造过程时所写入的产品数据。

Description

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 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版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塑料膜支撑体的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以下简称CTP)用印刷版材料的运用技术,具体说,涉及用无线标记(无线タグ)管理控制工序的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以及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刷数据的数字化,把图像数据直接记录到印刷版上的CTP已经普及。在CTP中使用的印刷版材料,与历来的PS版一样,有使用铝基底型和在膜基底上设置有作为印刷版功能层的挠性型。近年来,在商业印刷中,有多品种、小印量的趋势,市场强烈需求高质量、低价格的印刷版材料。
历来的挠性型印刷版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特开平5-66564中公开的在薄膜基底上设置有银盐扩散转印方式的感光层的材料,或特开平8-507727号、特开平6-186750号、特开平6-199064号、特开平7-314934号、特开平10-58636号、特开平10-244773号公报中公开的在薄膜基底上层压亲水性层与亲油性层中的任一层来作为表层、采用激光曝光使表层烧蚀(アブレ-シヨン)来形成印刷版所构成的材料,或在薄膜基底上设置亲水性层和热熔融性图像形成层,并采用激光曝光使亲水性层或图像形成层按图像样式发热,从而把图像形成层熔融附着在亲水性层上的材料(例如,专利文献1)。
银盐扩散转印方式在曝光后必须要有湿式显影和干燥的工序。由于不能得到足够的成像工序的尺寸精度,因此不适用于高质量的印刷。
虽然烧蚀方法不需要显影处理,但是由于要通过表层的烧蚀来形成图像,所以点形状容易变得不稳定。还有,有可能发生由烧蚀了的表层的飞溅物质引起对材料表面与曝光装置内部的污染。
将激光转换成热使热熔融图像在亲水性层上形成的方式,可以得到清晰的点形状,故适合于高精细的图像形成。而且,此方式中,有可能通过使用胶版印刷机(オフセツト)对图像写入后的印刷版进行印刷,用湿润水仅把非图像部分的图像形成层润湿溶解而在印刷初期的印刷纸(损纸)上转印除去所谓印刷机上显影的物质,由于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曝光后的显影的过程,因此其质量稳定性、环境适应性能均优异。
一般,在CTP中,由于是用集束成5~30μm的激光进行100~300线的网点图像记录,所以通常每个网点是用多个激光束记录的。因此,原理上,通过改变激光的曝光图案、和输出,就可以任意改变印刷的色调(阶调)重现,因此,在过去的CTP印刷中,是按要得到所希望的印刷物来预先设定制版装置的条件而使用的。
然而,由于必须根据CTP印刷版材料的种类和尺寸来设定制版装置、制版条件,所以在使用很多种类和尺寸的印刷版材料的场合,就要准备各自专用的制版装置,或者人工改变其条件设定。
还有,在使用CTP印刷版材料的印刷中,最佳印刷条件,除了因印刷版材料的种类与图像的图案不同之外,还因油墨的种类、加湿水、印刷用纸等印刷材料而异,因此,以往操作者必须对应于印刷版材料设定各自的印刷条件。
特别是,由于在机上显影型印刷版材料中曝光条件与开始印刷时的水-墨平衡条件对该机上显影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持印刷质量一致,常常必须设定最佳条件。
然而,即使在设定了各自的条件的场合,由于实际上印刷版材料的制造批号的变化、随时间的性能变化、温湿度等使用环境导致的性能变化、曝光光源的输出变化或印刷条件的变化等,就不可避免产生印刷质量有某种程度的变化。
还有,必须提供适合于所使用的印刷机的多种制品尺寸的印刷版材料,但是,一般地,在制造印刷版材料原卷时,其尺寸已由制造设备所固定。
进而,制得的原卷中有时含有质量异常和制造故障部分。为此,在由某尺寸的原卷制成多种尺寸的印刷版材料时,为了使边角材料的损耗降到最低,就必须要有生产计划。
过去,例如,把记录在纸上的尺寸信息和故障信息贴在原卷上,基于这些用人工进行制造管理是必要的,故非常耗工而且也有很多的错误。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非接触IC卡等领域已经开发了无线标记(RFID)。已经知道,随着无线标记的价格降低、小型化的进展,已经在从附加值高的卡领域到作为商品的生产管理与在库房管理用的工具方面得到了应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1-967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678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使用具有塑料膜支撑体的CTP印刷版材料的印刷中,降低因印刷版材料本身的性能变化、印刷版制作条件的变化所造成的印刷品的质量变化,并可以得到非常稳定质量的印刷品的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以及印刷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项,一种印刷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塑料膜支撑体上具有图像形成层的印刷版材料中,于所述印刷版材料的一部分上装载无线标记。
第二项,第一项中记述的印刷版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塑料膜支撑体上层压亲水性层和热敏性的所述图像形成层、且此热敏性图像形成层是一种可以在印刷机上显影的图像形成层。
第三项,一种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在由包括卷芯和卷绕在此卷芯上的卷形态的、在塑料膜支撑体上有图像形成层的印刷版材料所构成的印刷版原版中,该卷芯的一部分装载有无线标记。
第四项,第三项中记述的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膜支撑体上层压亲水性层和热敏性的所述图像形成层、且此热敏性图像形成层是一种可以在印刷机上显影的图像形成层。
第五项,一种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照第一项至第二项中记述的印刷版材料的无线标记中存储的数据和制版装置信息数据进行演算并基于演算结果来控制印刷版材料的制版方法。
第六项,一种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照第三项至第四项中记述的印刷版原版的无线标记中存储的数据和制版装置信息数据进行演算并基于演算结果来控制印刷版材料的制版方法。
第七项,第五项中记述的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版材料的无线标记中存储的数据是所述印刷版材料的感光度信息,且所述制版装置信息数据是曝光光源的输出条件信息数据以及曝光环境条件信息数据。
第八项,一种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把有塑料支撑体的卷状印刷版材料在制版装置内截断成预定长度而使用的印刷版的制作方法中,在截断后的印刷版材料上贴上记录有制版装置内预定的信息的无线标记。
第九项,一种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制版装置,基于在装载了保存有预定数据的无线标记的卷状印刷版材料的这些数据进行制版作业之后,把制版条件信息数据保存在此无线标记或另外的无线标记中。
第十项,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贴在印刷版上的无线标记中所存储的信息来控制印刷条件。
第十一项,第六项记述的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刷版原版的无线标记中存储的数据是所述印刷版材料的感光度信息,且所述制版装置信息数据是曝光光源的输出条件信息数据,以及曝光环境条件信息数据。
第十二项,一种印刷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项至第二项中记载的印刷版材料的无线标记中记录的信息是制造质量信息,并根据此制造质量信息来进行印刷版材料的制造管理。
第十三项,一种印刷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项至第四项中记载的印刷版原版的无线标记中记录的信息是制造质量信息,并根据此制造质量信息来进行印刷版材料的制造管理。
第十四项,第十二项至十三项记述的印刷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质量信息包括尺寸信息与制造故障信息。
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构成可以提供降低了因印刷版材料自身的性能变化、印刷版制作条件的变化造成的印刷品质量的变化,并可以得到质量稳定的印刷物的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以及印刷方法。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面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人发现,用安装在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上的无线标记来管理使用塑料膜支撑体的印刷版材料的制造工序和使用工序,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是在有塑料膜支撑体的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的一部分上装载无线标记来管理控制制造工序和使用工序。
本发明的印刷版材料,是在塑料膜支撑体的一面,用激光、热压头、喷墨头等数字器件来制作印刷版的图像形成层。
在用于激光曝光用的印刷版材料中本发明显示显著的效果,其中在层压了亲水性层和热敏性图像形成层构成的机上显影型印刷版材料中,得到了特别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无线标记和读写器的简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使用的无线标记1,是内藏有半导体存储器(IC芯片)12和收发信息用的线圈(天线)11,并且是通过天线21可以与外部的专用读写器2非接触地进行信息交换的方式构成的。
作为在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或印刷版上装载的方法,例如可以把无线标记进行密封状加工并贴在适合的位置上。作为密封状无线标记的具体例子,列举的有:Vanskee公司制造的非接触智能标记(Contactless SmartLabel)等。
本发明优选的第一方式是在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的一部分上装载已经存储了预定数据的无线标记。特别优选的是,把印刷版材料卷在卷芯上,并在上述卷芯的一部分上贴上无线标记。
通过将无线标记贴在卷芯的一部分上,则可以与设置在下一步工序的制造装置内的读写器进行信息交换。在作为实际的印刷版使用时,在把印刷版材料装入制版装置中的状态下,可以与设置在制版装置内的读写器进行信息交换。
作为在无线标记中预先存储的数据信息,列举有:1)印刷版的种类、2)制品批号、3)印刷版的尺寸(长、宽、厚)、4)制造日期(有效期)、5)曝光条件(光源输出、曝光鼓的转速等)、6)印刷条件(预加湿[プレダンプニンゲ]条件、印压、水油墨平衡等)、7)制造时的故障信息(位置、种类)等印刷版材料固有的信息。
作为制造时的信息,以尺寸信息和制造故障信息为特别有用。尺寸信息包括涂布制造时的印刷版材料(制造原卷)的宽度(支撑体宽度、有效宽度、涂布位置等)和长度(实卷长度、有效长度),制造故障信息包括故障发生的位置和故障的尺寸以及故障的种类。
输入故障信息的方法是任意的,不过以直接记录来自设置在涂布工序的在线缺点检查机的信息的方法为优选。
通过把这些信息记录在无线标记中并贴在制造原卷上,就可以以很好的效率来管理后续工艺的制造工序(涂布、裁断)。
特别是,曝光条件不仅是作为每批号的生产或每种印刷版的单一条件,而且是作为曝光时的温湿度环境和曝光输出等制版机条件的函数而被存储时,使得参照印刷版材料固有的信息数据和制版机条件的数据进行演算而决定制版条件成为可能,从而可能以更高精度来进行管理。
对于制造后性能会随时间而变化的印刷版材料,把制造后的经过时间与合适的制版条件的关系作为印刷版材料固有的信息数据存储下来,就可以实质上消除性能的变化。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把存储在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的无线标记中的数据和制版装置信息数据进行对照演算,并基于此演算结果来控制制版方法。
作为制版装置信息有曝光光源的输出条件、曝光环境条件、印刷条件等。
当印刷版材料的无线标记中存储的数据是印刷版材料的感光度信息数据,且制版装置信息的数据是曝光光源的输出条件以及曝光环境条件的数据时,就特别有效。
在上述无线标记中可以追记在制版装置内使用印刷版材料中的追记信息,作为追记的信息有:1)材料的剩余长度、2)制版履历(日期、时间、曝光条件、输出图像数据ID)等。
本发明优选的第二方式是,在把具有塑料支撑体的卷状印刷版材料于制版装置内截断成预定长度而使用的印刷版制作方法中,把在制版装置内记录了预定信息的无线标记贴在截断后的印刷版材料上。
这里,以采用在制版装置内装载无线标记的读写器与加工成密封状的无线标记,并把记录了每个截断成预定尺寸的印刷版材料的预定信息的无线标记用已有的密封粘贴机贴上去的方法为好。
贴无线标记的位置只要是不影响制版、印刷的位置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不过,一般优选离印刷体周长方向的端部20mm或20mm以下的印刷版材料外缘部分。
贴在印刷版材料上的无线标记密封的厚度以在0.1mm或0.1mm以下为优选,0.07mm或0.07mm以下为更优选。尽管无线标记密封的面积越小越好,但是为了可以确实交换信息,必须要确保天线的面积。贴在印刷版材料上的矩形无线标记密封的优选的形状是,短边长度为25mm或25mm以下,更优选在15mm或15mm以下,进一步优选在10mm或10mm以下。
作为贴在每个印刷版材料上的无线标记中所存储的信息,列举有,1)印刷版的种类、2)制造批号、3)印刷版的尺寸(长、宽、厚)、4)制版履历(日期、时间、曝光条件、输出图像数据ID)、5)印刷条件。
这些信息中的一部分可以由读取、复制已经装载在卷状印刷版材料的无线标记信息来制作。
印刷条件不仅是预加湿条件、印压条件、加湿水供应量等印刷版材料固有的信息,而且还存储下作为经参照上述信息和印刷颜色和图像面积等随每个印刷版而变化的信息进行演算所得到的信息,因此可以以更高的精度来进行印刷质量管理。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可以使用的典型的机上显影型印刷版材料。
1)支撑体
本发明使用塑料膜作为支撑体。从在印刷版制作装置内的稳定输送性和作为印刷版容易处理出发,基底的厚度以150~250μm为优选,175~200μm为特别优选。
作为塑料膜,列举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砜、聚苯醚、纤维素酯类,尤其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膜为优选。
在支撑体的图像形成层一侧或其相反侧或两侧设置有抗静电层为优选。例如,把抗静电层设置在支撑体与亲水性层之间时,也起到提高与亲水性层的粘附性的作用。作为抗静电层,可以用分散有金属氧化物微粒和褪光剂的聚合物层。作为在抗静电层中使用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材料,可以列举的有,SiO2、ZnO、TiO2、SnO2、Al2O3、In2O3、MgO、BaO、MoO3、V2O5以及它们的复合氧化物、和/或这些金属氧化物中进一步还含有其它异种原子的金属氧化物。它们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其中以SiO2、ZnO、SnO2、Al2O3、TiO2、In2O3、MgO为优选的金属氧化物。
抗静电层的厚度以0.01~1μm为优选。
为了确保与亲水性层的粘附性,这些塑料膜的表面以实施了电晕放电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处理、紫外线辐照处理等为好。还有,也可以用沙磨、刷磨等机械方法使基底表面粗糙化。更有,设置由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胶乳或水溶性树脂形成的底层也是优选的方式。
2)亲水性层
本发明的印刷版材料的亲水性层,优选是把粒子成分分散在具有亲水性的基体中的物质为主要成分。优选使用的素材列举有下述材料。
作为形成有亲水性的基体的素材,优选使用,通过有机亲水性聚合物交联或类似交联而得到的有机亲水性基体、或由聚烷氧基硅烷、钛酸盐、锆酸盐或铝酸盐的水解、缩合反应得到的凝胶-溶胶变换所得到的无机亲水性基体层、金属氧化物等。含金属氧化物微粒是特别优选的,例如,胶体二氧化硅、氧化铝溶胶、二氧化钛溶胶、其它的金属氧化物溶胶。作为此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形态无论是球状、针状、羽毛状、其它任何形状都行。以平均粒径为3~100nm为优选,也可以与平均粒径不同的多种金属氧化物微粒合并使用,还有,粒子表面进行了表面处理也可以。
上述金属氧化物微粒可以利用其成膜性而作为结合剂使用。与使用有机结合剂相比,减少了亲水性的降低,适合于在亲水性层中使用。
本发明可以特别优选使用上述中的胶体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具有即使在较低温度的干燥条件下也有高成膜性能的优点,可以得到良好的强度。作为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胶体二氧化硅以含有后面讲到的项链状胶体二氧化硅且平均粒径为20nm或20nm以下的微粒胶体二氧化硅为优选,进而,胶体二氧化硅以其胶体溶液呈碱性为优选。
本发明中,具有亲水性的均匀基体也可以具有多孔结构。作为多孔材料,可以是含有粒径不到1μm的多孔金属氧化物粒子的。作为多孔金属氧化物粒子可以优选使用下述多孔二氧化硅或多孔铝代硅酸盐粒子或沸石粒子。
多孔二氧化硅粒子一般是用湿式法或干式法制造的。湿式法中,把硅酸盐水溶液中和得到的凝胶干燥、粉碎,或者把中和后所析出的沉淀物粉碎,就可以得到。干式法是把四氯化硅与氢、氧共燃使其析出二氧化硅而得到的。通过调整这些粒子的制造条件,就可以控制其多孔性和粒径。作为多孔二氧化硅粒子,以从湿式法的凝胶所得到的为特别优选。
作为粒子的多孔性。以细孔体积在0.5mL/g或0.5mL/g以上为优选,0.8mL/g或0.8mL/g以上为更优选,1.0~2.5mL/g为进一步优选。细孔体积与涂膜的保水性能密切相关,细孔体积越大,保水性能越好,印刷时难以污染,水量范围变宽,但是当大于2.5mL/g时,粒子本身变得非常脆,则降低了涂膜的耐久性。相反,细孔体积不到0.5mL/g时,有时印刷性能变得不够充分。
沸石是结晶性铝代硅酸盐,它是一种有细孔径为0.3~1nm的规整三维网络结构空隙的多孔物质。可以使用天然以及合成沸石。
还有,本发明的印刷版材料具有亲水性的均匀基体,可以含有层状粘土矿物粒子。作为此层状矿物粒子列举有,例如,高岭土、埃洛石(halloysike)、滑石、蒙脱石(微晶高岭土[montmorillonite]、贝得石[beidellite]、锂蒙脱石[水辉石(hectorite)]、皂石[saponite]等)、蛭石[vermiculite]、云母、绿泥石[ch1orite]的粘土矿物质以及水滑石、层状聚硅酸盐(カネマイト、マカタイト、アイアライト、マガデイアイト、ケニヤアイト等)等。特别是,单位层(单元层)的电荷密度越高,极性越高,亲水性也越高。作为优选的电荷密度在0.25或0.25以上,更优选在0.6或0.6以上。具有这样的电荷密度的层状矿物列举有蒙脱石[smectite](电荷密度为0.25~0.6,负电荷)、蛭石(电荷密度为0.6~0.9,负电荷)等。特别是,合成氟云母可以得到粒径等稳定质量的物质,因此优选。还有,在合成氟云母中,优选的是有膨润性的物质,自由膨润物质更为优选。
再有,也可以使用上述层状矿物的夹层化合物(维拉德水晶[ピラ-ドクリスタル]等)和进行了离子交换处理的物质、实施了表面处理(硅烷偶合处理、与有机粘合剂复合处理等)的物质。
作为平板状层状矿物粒子的尺寸,在包含在层中的状态(也包括经过了膨润工序、分散剥离工序的情况)下,以其平均粒径(粒子的最大长度)不到1μm、平均长径比在50或50以上为优选。当粒子尺寸在上述范围内时,在涂膜上赋予以作为薄层状粒子特征的平面方向连续性和柔软性,可以得到难以开裂、在干燥状态强韧的涂膜。还有,在含有多量粒子的涂布液中,由于层状粘土矿物的增粘效果,可以抑制粒子的沉降。在粒径大于上述范围时,产生了涂膜不均匀性、局部强度变弱的情况。还有,当长径比在上述范围或上述范围以下时,相对于加入量的平板状粒子数量变少,增粘性能变得不充分,降低了抑制粒子沉降的效果。
作为层状矿物粒子的含量,以是层全体的0.1~30质量%为优选,1~10质量%为更优选。特别是加入少量的膨润性合成氟云母和蒙脱石就能见效,因此是优选的。尽管把层状矿物粒子以粉体分散在涂布液中为好,但是,为了在即使采用简便的调液方法(不需要介质分散等分散工序)时也能得到良好的分散度,优选的是单独把层状矿物粒子用水膨润而调制成凝胶之后再加到涂布液中。
作为本发明的具有亲水性的均匀基体中的其它添加材料,也可以使用硅酸盐水溶液。优选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锂之类碱金属硅酸盐,其中优选的是SiO2/M2O比例按照在加入了硅酸盐时的涂布液整体的pH不超过13的范围来选择,以防止无机粒子的溶解。
还有,也可以使用采用金属醇盐的所谓溶胶-凝胶法的无机聚合物或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物。有关使用溶胶-凝胶法形成的无机聚合物或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物的形成,例如,可以使用在“溶胶-凝胶法的应用”(作花济夫著/アグネ承风出版社发行)一书中记载的或该书中所引用的文献中记载的众所周知的方法。
还有,本发明中,含有水溶性树脂也是优选的。作为水溶性树脂可以列举有,例如,多糖类、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乙烯醇、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共聚物的共轭双烯类聚合物胶乳、丙烯酸类聚合物胶乳、乙烯类聚合物胶乳、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树脂,不过,作为本发明中所用的水溶性树脂以使用多糖类为优选。
作为多糖类,可以使用淀粉类、纤维素类、多糖醛酸、茁霉多糖(pullulan)等,特别优选的是甲基纤维素盐、羧甲基纤维素盐、羟乙基纤维素盐等纤维素衍生物,更优选的是羧甲基纤维素的钠盐和铵盐。这是因为,由于在亲水性层中含有多糖类,得到了以优选状态来形成亲水性层的表面形状的效果。
亲水性层的表面,以具有如PS版的氧化铝沙眼(アルミ砂目)那样的0.1~20μm间距的凹凸结构为优选。由此凹凸提高了保水性和图像部分的保持性。这样的凹凸结构可以是由含有合适含量的有亲水性的均匀基体中的合适粒径的粒子来形成,或者可以由在亲水层的涂布液中含有上述碱性胶体二氧化硅和上述水溶性多糖类,且在亲水性层涂布、干燥时发生相分离而形成。
凹凸结构的形态(间距和表面粗糙度等)可以通过碱性胶体二氧化硅的种类和加入量、水溶性多糖类的种类与加入量、其它添加材料的种类与加入量、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湿膜厚、干燥条件等来适当控制。
本发明可以用的粒子有,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等大家知道的金属氧化物粒子,或者表面用无机材料包覆了并进行亲水化处理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蜜胺、聚苯乙烯等树脂粒子。
用无机素材包覆的粒子列举有,例如,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苯乙烯、蜜胺之类的有机粒子为芯材、用粒径比芯材粒子小的无机粒子包覆了的粒子。无机粒子的粒径以为芯材粒子的1/10~1/100左右为优选。还有,作为无机粒子,同样可以用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等大家知道的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包覆方法可以采用各种已知的方法,不过可以优选采用的包覆方法是,如杂化(hybridize)那样的,在空气中,让芯材粒子与包覆材料粒子高速碰撞,使包覆材料粒子蚀入芯材粒子表面而固定、包覆的干式包覆方法。
粒子无论是单独使用一种还是把多种组合使用都可以。
平均粒径优选在1μm以上,特别优选的是从层突出来的最大平均粒径在4μm~10μm。
当粒径超过10μm时,有发生成像分辨率下降、污染覆盖物而老化之虞。
加入量以是亲水层总体的1~50质量%为优选,5~40质量%为更优选。
本发明中,所谓将亲水性层与图像形成层进行层压,是依支撑体、亲水性层、图像形成层的顺序层压的,在其间有其它层也可以。
还有,亲水性层也可以包括多层。
在与本发明有关的亲水性层、中间亲水性层以及设置的其它层中,可以含有光热转换材料。
作为光热转换材料,以使用红外吸收色素、无机-有机颜料、金属、金属氧化物为优选,具体可以列举下述素材。
作为红外吸收色素列举的是,氰系色素、クロコニウム系色素、聚甲川系色素、薁鎓(アズレニウム)系色素、角鲨烯鎓(スクワリウム)系色素、硫代吡喃鎓系色素、萘醌系色素、蒽醌系色素等有机化合物、酞菁系、萘酞菁系、偶氮系、硫代酰胺系、二硫醇系、靛苯胺系有机金属络合物等。具体列举有,在特开昭63-139191号、特开昭64-33547号、特开平1-160683号、特开平1-280750号、特开平1-293342号、特开平2-2074号、特开平3-265933号、特开平3-30991号、特开平3-34891号、特开平3-36093号、特开平3-36094号、特开平3-36095号、特开平3-42281号、特开平3-97589号、特开平3-103476号等中记述的化合物,单独使用它们中的一种或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均可。
列举的颜料有碳、石墨、金属、金属氧化物等。
作为碳,特别优选使用炉黑和炔黑。粒度(d50)以100nm或100nm以下为优选,50nm或50nm以下为更优选。
作为石墨,可以使用粒径为0.5μm或0.5μm以下的微粒,优选100nm或100nm以下的,更优选50nm或50nm以下的微粒。
作为金属,也可以使用粒径为0.5μm或0.5μm以下的微粒,优选100nm或100nm以下的,更优选50nm或50nm以下的任何的金属微粒。其形状是球状、片状、针状等任何形状都可以。特别是优选胶体状金属微粒(Ag、Au等)。
作为金属氧化物,可以使用在可见光区呈黑色的材料或材料本身具有导电性的或是半导体之类的素材。作为前者可举出的有黑色氧化铁(Fe3O4)和含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的黑色复合金属氧化物。后者的例子举出的有,例如,掺锑(Sb)的氧化锡(SnO2)(ATO)、掺锡(Sn)的氧化铟(In2O3)(ITO)、二氧化钛(TiO2)、把二氧化钛(TiO2)还原的氧化钛(TiO)(氮氧化钛、一般叫钛黑)等。还有,可以使用由这些金属氧化物包覆芯材(硫酸钡(BaSO4)、二氧化钛(TiO2)、9Al2O3·2B2O、K2O·nTiO2等)的物质,以及反过来的用亲水性化合物包覆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的物质。它们的粒径在0.5μm或0.5μm以下,优选在100nm或100nm以下,50nm或50nm以下为更优选。
在这些光热转换材料中,作为可列举的更优选的素材是金属氧化物的黑色氧化铁(Fe3O4)、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黑色复合金属氧化物。列举的复合氧化物的具体例子是选自铝、钛、铬、锰、铁、钴、镍、铜、锌、锑、钡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构成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它们可以按照特开平8-27393号公报、特开平9-25126号公报、特开平9-237570号公报、特开平9-241529号公报、特开平10-231441号公报等中揭示的方法来制造。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复合金属氧化物,特别以Cu-Cr-Mn系或Cu-Fe-Mn系的复合金属氧化物为优选。在Cu-Cr-Mn系的场合,降低六价铬的溶出,以实施了在特开平8-27393号公报中揭示的处理为优选。这些复合金属氧化物相对于加入量的着色,即光热转换效率良好。
这些金属氧化物光热转换材料,以平均一次粒径优选在1μm或1μm以下,平均一次粒径在0.01~0.5μm范围者为更优选。当平均一次粒径在1μm或1μm以下时,相对于加入量的光热转换能变得更良好,平均一次粒径在0.01~0.5μm范围时,相对于加入量的光热转换能变得更良好。但是,相对于加入量的光热转换能受到粒子的分散度很大的影响,分散越好其相对于加入量的光热转换能也变得越好。所以,优选使用的是,这些金属氧化物光热变换材料在加入到层的涂布液中之前,用另外的已知方法进行分散并成为分散液(涂覆浆料)。当平均一次粒径不满0.01μm时,分散困难,因此不选用。分散时可以使用适当的分散剂。分散剂的加入量以相对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0.01~5质量%为优选,0.1~2质量%为更优选。
作为这些金属氧化物的加入量相对于亲水性层和下层是0.1~60质量%,以3~60质量%为优选,3~45质量%为更优选。
亲水层和中间亲水层的光热变化材料的加入量可以不同。
3)图像形成层
本发明中的图像形成层,是指可以在印刷时形成印刷油墨印上去的图像部分和印刷油墨没有印上去的非图像部分的层,特别优选使用热敏性图像形成层。
本发明的热敏图像形成层,是由加热可以形成图像的层,优选使用的是含有热熔融性及/或热熔接性微粒的图像形成层。加热的方法有:由热源的直接加热的方法、利用激光等曝光所生的热的方法等,以用激光进行图像曝光的方法为优选。
上述热熔融性微粒,是指由热塑性材料特别是在其熔融时粘度低的、一般分类为蜡的材料所形成的微粒。作为其物性优选的是,软化点在40℃~120℃,而熔点在60℃~100℃,以软化点在40℃~100℃,而熔点在60℃~120℃为更优选。当熔点不到60℃时,其保存性有问题,而熔点高于300℃时,油墨印上去的感光度降低。
可以使用的素材列举有,例如,烃蜡、聚烯烃、聚乙烯蜡、微晶蜡、巴西棕榈蜡、小虫树蜡、褐煤蜡、脂肪酸系蜡等。它们的分子量在800至10000左右,为了容易乳化,还可以把这些蜡氧化、引入羟基、酯基、羧基、醛基、过氧基等极性基团。进而,为了降低软化点以提高作业性能,也可以在这些蜡中,例如,加入硬脂酰胺、亚油酰胺、月桂酰胺、肉豆蔻酰胺、硬化牛脂肪酸酰胺、棕榈酰胺、油酰胺、米糖脂肪酸酰胺、椰子脂肪酸酰胺或这些脂肪酸酰胺的羟甲基化物、亚甲基二硬脂酰胺、亚乙基二硬脂酰胺等。还有,也可以使用香豆酮-茚树脂、松香改性酚树脂、萜烯(テルペン)改性酚树脂、二甲苯树脂、酮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离聚物、这些树脂的共聚物。
在这些当中,以含有聚乙烯蜡、微晶蜡、巴西棕榈蜡、脂肪酸酯、脂肪酸的任何一种为优选。这些素材的熔点较低,熔融粘度也低,因此可以进行高感光度的图像形成。还有,由于这些素材有润滑性,降低了在印刷版材料表面上加剪切力时的损伤,提高了耐因擦痕等造成印刷污点的性能。
还有,热熔融性微粒以可以在水中分散者为优选,其平均粒径以0.01~10μm为优选,0.1~3μm为更优选。当平均粒径小于0.01μm时,把含有热熔融性微粒的层的涂布液涂布在后面讲的多孔质亲水性层上时,热熔融性微粒容易进入到亲水性层的细孔中、亲水性层表面的微细凹凸的空隙之间,使得机上显影变得不充分,恐有产生底版污染之虞。在热熔融性微粒的平均粒径大于10μm时,分辨率下降了。
另外,热熔融性微粒的内部和表层的组成要是连续变化的,或者用不同的素材包覆的也可以。包覆的方法可以采用大家已经知道的形成微胶囊的方法、溶胶凝胶法等。
在构成层中的热熔融性微粒的含量优选为层总体的1~90质量%,5~80质量%为进一步优选。
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热熔接性微粒,列举的是热塑性疏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微粒。对于此热塑性疏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微粒的软化温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以温度比高分子聚合物微粒的分解温度低的为优选。还有,高分子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以在10,000~1,000,000范围为优选。
构成高分子聚合物微粒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具体例子是,例如,聚丙烯、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等二烯共聚物类、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等合成橡胶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聚丙烯腈等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共聚物、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物等乙烯酯共聚物、醋酸乙烯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共聚物、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苯乙烯等以及它们的共聚物。在这些当中,以(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酯共聚物、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类为优选使用。
高分子聚合物微粒,以是用由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气相聚合法等任何已知的方法聚合的高分子聚合物所构成为好。把用溶液聚合法或气相聚合法聚合的高分子聚合物进行微粒化的方法有,把高分子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液在惰性气氛中喷雾、干燥而微粒化的方法、把高分子聚合物溶解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中后把此溶液分散在水或水性介质中然后把有机溶剂蒸馏除去的微粒化方法等。还有,热熔融性微粒、热熔接性微粒,在用任何方法微粒化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例如月桂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二醇等表面活性剂和聚乙烯醇等水溶性树脂来作为分散剂、稳定剂。还有,含有三乙胺、三乙醇胺等也可以。
再是,热塑性微粒以在水中可分散者为优选。其平均粒径以0.01~10μm为优选,0.1~3μm为更优选。当平均粒径小于0.01μm时,把含有热熔融性微粒的层的涂布液涂布在后面讲的多孔质亲水性层上时,热熔融性微粒容易进入到亲水性层的细孔中、亲水性层表面的微细凹凸的空隙之间,使得机上显影变得不充分,恐有产生底版污染之虞。在热熔融性微粒的平均粒径大于10μm时,分辨率又下降了。
还有,热塑融性微粒的内部与表层的组成要是连续变化的,或者用不同的素材包覆也可以。包覆的方法可以采用大家已经知道的形成微胶囊的方法、溶胶凝胶法等。
在构成层中的热塑性微粒的含量优选为层总体的1~90质量%,5~80质量%为进一步优选。
在本发明涉及的含有热熔融性和热熔接性微粒的图像形成层中,可以进一步含有水溶性材料。由于含有水溶性材料,在印刷机上除去用加湿水和油墨未曝光部分的图像形成层时,可以提高此除去性能。
作为水溶性材料,可以使用作为可以含在亲水性层中的素材所列举的水溶性树脂,不过,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功能层,以用糖类为优选,特别优选使用低聚糖。
在低聚糖中,海藻糖在工业上可以以便宜的价格来得到较高纯度的产品,尽管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高,但是吸湿性非常低,故机上显影性能和保存性能均非常良好。
还有,把低聚糖水合物热熔融除去了其水合水之后凝固时(在凝固后的短时间中)变成了无水结晶,海藻糖的特点在于其无水物的熔点比水合物要高出100℃或100℃以上。这意味着,把它在用红外线曝光而热熔融、再凝固之后,已经曝光完了的部分变成了高熔点而难以熔融的状态,故有难以引起条带(banding)等的曝光时的图像缺陷的效果。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低聚糖中特别优选海藻糖。
构成层中的低聚糖的含量优选层总体的1~90质量%,10~80质量%为进一步优选。
4)背涂层
为了得到所希望的平滑度和静摩擦系数以及导电性,可以在本发明的印刷版材料的里面形成背涂层。在背涂层中,除了粘合剂成分与基体材料之外,优选加入赋予表面平滑性和导电性的化合物。
作为粘合剂,可以使用明胶、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硝基纤维素、乙酰基纤维素、芳香聚酰胺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醇酸树脂、酚树脂、蜜胺树脂、氟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氨基甲酸酯改性硅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特氟纶(R)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氯乙烯类树脂、聚醋酸乙烯酯、聚碳酸酯、有机硼化合物、芳香酯类、氟化聚氨酯、聚醚砜、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或以这些单体作为主要成分的共聚物等通用聚合物。
所述粘合剂,使用可交联的粘合剂,它具有防止基体材料的粉未脱落和提高背涂层的耐伤性的效果。还有,即使在保存时的粘连效果也大。此交联的方法可以根据所用的交联剂的特性采用热、活性光线、压力等任何一种或组合等,并没有特别的限制。随场合不同,为了赋予与基体的粘合性,在设置基体的背涂层的一侧可以设置任意的易粘结层为好。
作为加入背涂层中的基体材料,可以优选使用有机或无机微粒。作为有机微粒,列举有由硅树脂、氟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蜜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其它的自由基聚合类聚合物的微粒、聚酯、聚碳酸酯等缩聚物的微粒等树脂构成的有机微粒,其中以硅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为优选。
作为无机微粒,列举有二氧化硅、碳酸钙、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硫酸钡、硫酸锌等无机微粒,其中以二氧化钛、碳酸钙、二氧化硅为优选。
基体材料的平均粒径以0.5~10μm为优选,0.8~5μm为更优选。当平均粒径不到0.5μm时,对背涂层不能实施充分粗糙化而为了能均匀紧密粘合则需要长时间的减压。当超过10μm时,背涂层过度粗糙化,修正(スム-スタ-)值变大,则不能确保与固定部件的稳定紧密粘合。
在塑料膜支撑体中,以涂敷量为0.5~5g/m2,特别是0.5~3.0g/m2地设置背涂层为优选。在不到0.5g/m2时,涂布性不稳定,容易发生基体材料的落粉等问题,而超过5g/m2地进行涂布时,适合的基体材料的粒径变成非常大,在保存时由于背涂层而使受像面发生压花,使得记录图像容易产生脱落和斑纹。
作为所述微粒的含量,以相对于背涂层的总固体成分质量,优选为0.5~50质量%,1~20质量%为更优选。当含量不到0.5质量%时,背涂层表面不能实施充分的粗糙化,而超过50质量%时,背涂层的表面过于粗糙,使修正(スム-スタ-)值变大,使图像质量下降。
以调整表面平滑性为目的,可以在背涂层中加入各种表面活性剂、硅油、氟树脂、蜡类等。
为了防止印刷版材料在运送途中因摩擦带电所造成的运送异常、起因于带电的异物附着,可以加入抗静电剂。作为抗静电剂,可以使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抗静电剂、导电性微粒等。其中,以使用碳黑、石墨、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钛等金属氧化物微粒、有机半导体等导电性微粒为优选。特别是,使用碳黑、石墨、尤其是金属氧化物微粒,因不受温度等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稳定的抗静电性能,因此为优选。
作为上述金属氧化物微粒的材料,可以列举的有,SiO2、ZnO、TiO2、SnO2、Al2O3、In2O3、MgO、BaO、MoO3、V2O5以及它们的复合氧化物、和/或这些金属氧化物中进一步含有不同种类原子的金属氧化物。它们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混合使用都可以。这些中优选的金属氧化物是SiO2、ZnO、SnO2、Al2O3、TiO2、In2O3、MgO。含有少量不同种类原子的金属氧化物的例子可以列举有,在ZnO中掺杂有Al或In、在SnO2中掺杂有Sb、Nb或卤元素、在In2O3中掺杂有Sn等不同种类原子的金属氧化物,其掺杂量在30mol%或30mol%以下,10mol%或10mol%以下为优选。
在背涂层中含有10~90质量%范围的金属氧化物微粒为优选。金属氧化物微粒以其平均粒径在0.001~0.5μm范围为优选。这里所说的平均粒径是指不仅包括金属氧化物微粒的一次粒径也包括高次结构的粒径值。
印刷版材料以其具有在80%或80%以下的相对湿度中的表面比电阻为108~1012Ω的层或基体材料为更优选。作为可以使用的抗静电剂,可以从能使在80%或80%以下的相对湿度中的层的表面比电阻为108~1012Ω的各种表面活性剂、导电剂中选用。尤其是,优选的是,设计成在层中至少含有碳黑、石墨碳以及金属氧化物微粒中的至少一种而使其表面比电阻为108~1012Ω。
在图像形成时进行激光曝光的场合,为了不偏离焦点,优选的是与把塑料膜支撑体固定的已知方法组合来进行减压紧密粘合。以防止粘连和赋予良好的减压紧密粘合性能为目的,在其里面粗糙化的基体材料或背涂层中加入褪光剂的场合的表面粗糙度(Rz)在0.04~5.00μm范围为优选。
优选印刷版材料里面的平整度值在0.06MP或0.06MP以下,而在0.0003MP~0.06MP范围为更优选。在0.0003MP或0.0003MP以下的场合,其与固定部件的紧密粘合性能变得很差,或增大了稳定紧密粘合所需要的时间。当大于0.06MP时,在固定部件上的固定变得不充分,不能稳定的进行图像曝光。
印刷版材料里面与固定部件材料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以在0.2~0.6为优选。不论是在0.2或0.2以下、还是0.6或0.6以上的场合,在固定部件材料上的固定位置精度降低了,因此不优选。
下面举出一个本发明使用的图像形成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的印刷版材料中的图像形成,可以用热来进行,特别是用红外激光使图像曝光来进行图像形成为优选。
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图像曝光的具体情况是,用发光范围在红外和/或近红外区、即在700~1000nm波长范围的激光来扫描曝光。作为激光,可以使用气体激光,不过以使用在近红外区发光的半导体激光为特别优选。
适合于本发明中的扫描曝光的装置,只要是可以用半导体激光根据来自于计算机的图像信号而在印刷版材料表面上形成图像的装置,不论是什么方式的装置都可以。
一般,列举的曝光方式是:
(1)用一束或多束激光束在平板状保持机构保持的印刷版材料上进行二维扫描而使印刷版材料全面曝光的方式;
(2)从圆筒内部以一束或多束激光束,沿圆筒的圆周方向(主扫描方向),对固定的圆筒状保持结构内侧沿着圆筒面保持的印刷版材料进行扫描,同时沿与圆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副扫描方向)移动使印刷版材料全面曝光的方式;以及
(3)用来自于圆筒外部的一束或多束激光束沿着鼓旋转的圆周方向(主扫描方向),对保持在以旋转体的轴为中心旋转的圆筒状鼓的表面上的印刷版材料进行扫描,同时沿与圆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副扫描方向)移动使印刷版材料全面曝光的方式。
关于本发明,特别优选(3)所述的扫描曝光方式,特别是在印刷装置上进行曝光的装置中采用(3)所述的扫描曝光方式。
(机上显影)
本发明所说的可在印刷机上显影的图像形成层是指,可以在印刷装置上于准备印刷的阶段中用加湿水或加湿水与印刷油墨来除去非图像部分的层。
在印刷机上除去图像形成层的非图像部分(未曝光部分),可以通过边旋转版体、边与加水辊和墨辊接触来进行,或者可以按如下例那样或其以外的各种次序来进行。还有,此时,以增加或减少印刷时所必要的加湿水的水量的调节为好,水量的调整分阶段进行或不分阶段进行都可以。
(1)作为印刷开始的次序是,接触加水辊并使版体旋转1次至数十次,接着,接触墨辊并使版体旋转1次至数十次,然后,开始印刷。
(2)作为印刷开始的次序是,接触墨辊并使版体旋转1次至数十次,接着,接触加水辊并使版体旋转1次至数十次,然后,开始印刷。
(3)作为印刷开始的次序是,基本上同时接触加水辊和墨辊并使版体旋转1次至数十次,然后,开始印刷。
作为印刷机,使用的是大家知道的普通平版胶版印刷机。
实施例
下面用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还有,在实施例中的“份”,没有特别说明时是指“质量份”。
实施例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支撑体的制作)
用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按照通常的方法,得到IV(本征粘度)=0.66(在25℃于苯酚/四氯乙烷=6/4(质量比)中测定)的PET。在把它造粒之后,于130℃干燥4小时,在300℃熔融后从T型模具中挤出,制作未拉伸膜。把它在预定温度进行双轴拉伸,制作厚度为175±3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支撑体。
(支撑体下衬)
在上述得到的支撑体的两面,实施8W/m2·min的电晕放电处理,在一面涂布上下述的下衬涂布液a,使其干燥后的干燥膜厚为0.8μm,对干燥涂膜进行电晕放电(8W/m2·min)处理的同时,再涂布上下述的下衬涂布液b,使其干燥后的干燥膜厚为0.1μm地重复层涂布干燥后,把两层在180℃干燥4分钟(下衬面A)。
再在反面,涂设下述的下衬涂布液c,使其干燥后的干燥膜厚为0.8μm,把干燥涂膜在电晕放电(8W/m2·min)处理的同时,再涂布上下述的下衬涂布液d,使其干燥后的干燥膜厚为1.0μm,然后把两层在180℃干燥4分钟(下衬面B)。
测定所得到的基体材料的下衬面B侧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为0.8μm。
《下衬涂布液a》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丁酯=60/39/1的三元共聚物胶
乳(Tg=75℃)                                       6.3份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丁酯=20/40/40的三元共聚物胶
乳                                                 1.6份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1                              0.1份
水                                                 92.0份
《下衬涂布液b》
明胶                                               1份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1                              0.05份
硬膜剂H-1                                          0.02份
褪光剂(二氧化硅,平均粒径3.5μm)                   0.02份
防霉剂F-1                                          0.01份
水                                                 98.9份
《下衬涂布液c》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丁酯=20/40/40的三元共聚物胶
乳                                                 0.4份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乙
基酯=39/40/20/1的四元共聚物胶乳                   7.6份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1                              0.1份
水                                                 91.9份
《下衬涂布液d》
成分d-11/成分d-12/成分d-13=66/31/1的导电性组合物  6.4份
硬膜剂H-2                                          0.7份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1                              0.07份
褪光剂(二氧化硅,平均粒径3.5μm)                   0.03份
水                                                 93.4份
成分d-11:由苯乙烯磺酸钠/马来酸=50/50的共聚物构成的阴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
成分d-12:由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丁酯=40/40/20构成的三组分系共聚胶乳
成分d-13:由苯乙烯/异戊二烯磺酸钠=80/20构成的高分子活性剂
[化1]
Figure A20041007859500251
               (成分A)       (成分B)       (成分C)
成分A∶成分B∶成分C=50∶46∶4(摩尔比)
[化2]
Figure A20041007859500252
3种的混合物
(印刷版材料的制作)
在已经有了上述下衬的支撑体的下衬面上,用金属丝棒涂布法涂布表1示出的亲水层1用涂布液、表2示出的亲水层2用涂布液、表3示出的图像形成功能层涂布液、表4示出的背涂层用涂布液,制作印刷版材料。
使用宽为1,260mm、长为3,000m的支撑体,并把涂布后的印刷版材料卷绕在内径150mm的树脂制造的芯上,制成印刷版材料原卷。把完工的印刷版材料原卷的尺寸信息(支撑体宽度、制品的有效宽度、涂布宽度方向位置、卷长、有效长度、长度方向有效涂布位置)以及在涂布工序中设置的在线缺陷检查机所检出的制造故障的位置、种类、大小记录在无线标记上并贴在印刷版材料原卷的芯上。
首先,在支撑体的下衬面A上,用金属丝棒涂布法依次涂布上亲水层1、亲水层2,其各自的干燥涂布量为3.0g/m2和0.6g/m2,在120℃干燥1分钟后,在60℃下施以热处理24小时。
接着,在下衬面B上,涂布背涂层,其干燥涂布量为2.0g/m2,在120℃干燥30秒。
其后,在亲水层2上,用金属丝棒涂布法依次涂布上图像形成功能层涂布液,其干燥涂布量为0.5g/m2,在70℃干燥1分钟后,50℃进行陈化(seasoning)处理48小时。
《亲水性层1用涂布液》
把表1中所述的各种素材用均化器充分搅拌混合之后,按表1的组成混合、过滤,调制亲水性层1用涂布液。
再是,各种素材详细如下,表中的数值用质量份表示。
表1
素材
胶体二氧化硅:スノ-テツクス-XS(日产化学社制,固体成分为20质量%)   240.5
胶体二氧化硅:スノ-テツクス-ZL(日产化学社制,固体成分为20质量%)   15
褪光材料:日产化学的STM-6500S(平均粒径为6.5μm、芯是蜜胺树脂壳是二氧化硅构成的凹凸表面的真球状粒子)   15
Cu-Fe-Mn系金属氧化物黑色颜料:TM-3350黑粉体(大日精化工业社制,粒径为0.1μm左右)的固体成分为40质量%(其中0.2质量%分散材料)的水分散物   50
层状矿物粒子:蒙脱石:矿物胶体MO(南方粘土产品(Southern Clay Products)社制,   22
平均粒径为0.1μm左右)用均化器强烈搅拌作成5质量%的水膨润凝胶物
水溶性树脂:羧甲基纤维素钠(关东化学社制试剂)的4质量%的水溶液   15
pH调整剂:磷酸三钠·12水合物(关东化学社制试剂)的10质量%的水溶液   3
多孔金属氧化物粒子:シルトンJC-40(水泽化学社制,多孔铝代硅酸盐粒子,平均粒径为4μm)   11
硅烷系表面活性剂:FZ-2163(日本Unica(ユニカ一)社制)   1
纯水   127.5
《亲水性层2用涂布液》
把表2中所述的各种素材用均化器充分搅拌混合之后,按表2的组成混合、过滤,调制亲水性层2用涂布液。再是,各种素材详细如下,表中的数值用质量份表示。
表2
素材
胶体二氧化硅:スノ-テツクス-S(日产化学社制,固体成分为30质量%)   43.3
大粒径胶体二氧化硅:MP-4540(日产化学社制,固体成分为40质量%)   37.5
项链状胶体二氧化硅:スノ-テツクス-PSM(日产化学社制,固体成分为20质量%)   97.5
Cu-Fe-Mn系金属氧化物黑色颜料:TM-3350黑粉体(大日精化工业社制,粒径为0.1μm左右)的固体成分为40质量%(其中0.2质量%分散材料)的水分散物   22.5
层状矿物粒子:蒙脱石:矿物胶体MO(南方粘土产品社制,平均粒径为0.1μm左右)用均化器强烈搅拌作成5质量%的水膨润凝胶物   40
羧甲基纤维素钠(关东化学社制试剂)的4质量%的水溶液   25
磷酸三钠·12水合物(关东化学社制试剂)的10质量%的水溶液   5
多孔金属氧化物粒子:シルトンAMT08(水泽化学社制,多孔铝代硅酸盐粒子,平均粒径为0.6μm)   30
多孔金属氧化物粒子:シルトンJC-20(水泽化学社制,多孔铝代硅酸盐粒子,平均粒径为2μm)   10
纯水   522.5
《图像形成功能层涂布液》
表3
素材
聚丙烯酸钠水溶液(商品名称:アクアリツクDL422,株式会社日本触媒,平均分子量为30万,固体成分为35%:水溶性树脂) 21.4
微晶蜡乳液A206(歧阜セラツク社制,平均粒径为0.5μm,固体成分为40质量%) 62.5
巴西棕榈蜡乳液A118(歧阜セラツク社制,平均粒径为0.3μm,软化点为65℃、熔点为80℃、在140℃的熔融粘度为8cps,固体成分为40质量%) 156.3
纯水 759.8
《背涂层涂布液》
表4
素材
粘合剂:聚丙烯酸树脂胶乳LE-1043(大日本油墨制造株式会社制,固体成分为36质量%)   194
粘合剂:胶体二氧化硅:スノ-テツク-XS(日产化学社制,固体成分为20质量%)   125
褪光材料:PMMA树脂粒子水分散液(平均粒径为5.5μm,固体成分为45质量%)   11
纯水   670
把上述制作的印刷版材料切断成745mm宽、32m长后,卷绕在内径72mm、壁厚2.5mm的可打孔纸制的芯上,制成卷状印刷版原版试样。
根据贴在印刷版材料原卷芯上的无线标记的信息,切断时自动消除了在剪裁机一侧的制造故障位置。
在打孔纸芯的内侧,贴上存储了下述信息的无线标记密封(Vanskee社制造的非接触智能标记,天线尺寸:15×45mm)。
1)印刷版种类
2)制品批号
3)印刷版尺寸(745mm×650mm×0.18mm)
4)制造日期
5)曝光条件(事前测定所制造的印刷版材料的曝光特性,作为无线标记的信息,存储以下所示的温湿度环境表、制造后的经时变化表2种)
温湿度环境表(表中的数字为曝光鼓的转速:rpm)
表5
                制版时温度
制版时湿度     15~18℃     18~21℃     21~24℃     24~27℃     27~30℃
≤20%RH     480     490     490     500     500
20~40%RH     480     490     510     510     510
40~60%RH     480     490     500     510     520
60~80%RH     480     490     500     510     530
≥80%RH     490     500     510     520     540
制造后经过的时间表(表中数字为在标准曝光鼓转速上的加减量:rpm)
制造后经过的时间 不到3个月 3~6个月 6~12个月 12~18个月
转速加减量 0 0 +10 +20
(印刷版的制作1)
使用在直径300mm、宽850mm的表面上设置有材料固定用吸引孔的旋转曝光鼓与波长808nm、斑点径18μm的激光曝光头的制版机,进行印刷版材料的曝光。
在制版机中,装载有读写无线标记信息的读写器、测定曝光环境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计算印刷版材料制造后的经过时间的计时器。
参照用读写器读出的印刷版材料数据,和在制版装置内测定的曝光环境数据以及印刷版材料的经过时间的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自动设定曝光条件,进行曝光。
为了确认效果,曝光环境设定为18℃、相对湿度30%;23℃、相对湿度55%;28℃、相对湿度80%,各进行5次评价(共15个样品),取平均值。
(印刷版的制作2)
在上述制版机内装载无线标记密封粘贴机,在每个曝光后的印刷版上,贴上存储了以下信息的无线标记密封。
1)印刷版种类
2)制品批号
3)印刷版尺寸(745mm×650mm×0.18mm)
4)制版履历(制版日期、时间、制版条件、图像数据ID)
5)印刷条件(预加湿条件)
预加湿条件(加水辊的转速),是根据印刷版的曝光分辨率与图像面积率设定下表所示的条件,在每个印刷版的无线标记上存储信息。
表6
             曝光分辨率
    图像面积率    1000~1800dpi     1800~2400dpi     ≥2400dpi
    0~5%     3     4     5
    5~30%     5     6     8
    30~50%     6     8     8
    50%~     6     8     10
(印刷版的评价)
用上述的印刷版制作1、印刷版制作2的方法,制作下述条件的评价样品A~D,在下述印刷条件下评价印刷的各种特性。使用下述2种油墨。各个评价样品中有没有无线标记的情况如下:
A:仅在卷状印刷版材料的卷芯部有无线标记
B:仅每个印刷版有标记密封
C:在卷状印刷版材料的卷芯部有无线标记,和每个印刷版都有标记密封
D:没有无线标记(比较例)
印刷机:DAIYA1F-1(三菱重工业社制)
本评价的预加湿条件是根据无线标记信息人工设定的(标准为5次)。
印刷用纸:北越制纸mucoat(シユ一コ一ト)104.7g/m2
加湿水:アストロマ-ク3(日研化学研究所制)的2质量%溶液
油墨:TKハイエコ-SOY1(东洋油墨社制,大豆油油墨)
(评价项目)
1)机上显影性能
在预定的预加湿之后,计量从印刷开始直到95%阴影部分完全没有墨渣(インクガらみ)的张数。在各个曝光环境下制作的印刷版
○:从第1张就完全没有墨渣
△:1张至不到5张
×:5张或5张以上
2)网点增大率变化
测定开始印刷第5张的50%网点部分的面积率。测定所评价的15个样品的网点面积率的变动幅度。
○:中心值±0.5%以内
△:中心值±0.5%~1.5%
×:中心值±1.5%或其以上
耐刷性能
测量15个样品在上等质量的印刷纸上的3%网点图像的网点有一半以上掉落的印刷张数的变化幅度。
○:不到5%
△:5%至不到10%
×:10%或10%以上
表7示出了评价结果。由表7可知,用本发明的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以及印刷,可以得到了稳定质量的印刷物。
表7
  评价样品 机上显影性能 网点放大率变化   耐刷性
    A     △     ○     ○   实施例
    B     ○     △     ○   实施例
    C     ○     ○     ○   实施例
    D     ×     ×     ×   比较例

Claims (12)

1.一种印刷版材料产品,该产品包括:
印刷版材料,该印刷版材料包括基底和在该基底上提供的图像形成层;和
在该印刷版材料的一部分上装载的无线存储标记和该无线存储标记包括半导体存储器和天线线圈,通过该天线线圈数据被写入该半导体存储器或从该半导体存储器读取该数据,
其中,该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在该印刷版材料产品制造过程时所写入的产品数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版材料产品,其中该基底是塑料膜。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版材料产品,还包括:
卷芯,
其中该基底是塑料膜,该印刷版材料成形为卷型印刷版材料并且该卷型印刷版材料环绕该卷芯绕制,和
其中该无线存储标记装载在替代该印刷版材料的卷芯的一部分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版材料产品,其中该产品数据包括印刷版材料数据。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版材料产品,其中该印刷版材料数据包括种类、批号、尺寸、生产日期、和印刷版材料的感光度中的至少一个数据。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版材料产品,其中该产品数据包括制造过程数据。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版材料产品,其中当该印刷版材料产品是卷型印刷版材料时,该制造过程数据包括表明在卷型印刷版材料中的缺陷的位置和该缺陷的类型的缺陷数据以及表明该卷型印刷版材料的宽度和长度的尺寸数据。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版材料产品,其中当该印刷版材料产品是通过将该卷型印刷版材料截断为多张切割板型印刷版材料而生产的切割板型印刷版材料时,该无线存储标记装载在该截断处理之后的每一张切割板型印刷版材料的一部分上。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版材料产品,其中该图像形成层包括热敏性图像形成层和亲水性层并且当该印刷版材料安装在印刷装置上时可显影。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版材料产品,其中该印刷版材料是基于存储在该无线存储标记中的产品数据通过该印刷装置而被处理。
11.一种制造印刷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印刷版材料产品安装在印刷版制造装置上;
读取存储在无线存储标记中的产品数据;
校验具有该印刷版制造装置的处理数据的该产品数据并计算用于该印刷版材料产品的印刷版材料的处理条件;和
基于该处理条件控制该印刷版制造装置。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产品数据包括感光度数据和该处理数据包括输出条件数据及曝光装置的曝光环境条件数据,并且该曝光装置的曝光过程是基于控制步骤的处理条件而控制的。
CNB2004100785959A 2003-09-18 2004-09-15 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版材料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98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25922 2003-09-18
JP325922/03 2003-09-18
JP325922/2003 2003-09-18
JP047456/2004 2004-02-24
JP047456/04 2004-02-24
JP2004047456A JP2005111973A (ja) 2003-09-18 2004-02-24 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反、印刷版の作製方法、印刷方法及び印刷版材料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8692A true CN1598692A (zh) 2005-03-23
CN100549822C CN100549822C (zh) 2009-10-14

Family

ID=34197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859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9822C (zh) 2003-09-18 2004-09-15 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版材料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182021B2 (zh)
EP (1) EP1517176A3 (zh)
JP (1) JP2005111973A (zh)
CN (1) CN100549822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3037A (zh) * 2017-04-12 2017-07-07 安徽强邦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阳图ctp版感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9375483A (zh) * 2018-09-11 2019-02-22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印刷介质及其使用方法
CN112533764A (zh) * 2018-07-31 2021-03-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2654507A (zh) * 2018-07-31 2021-04-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4734717A (zh) * 2022-04-06 2022-07-12 深圳市先地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iff图像曝光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56184A (ja) * 2004-08-23 2006-03-02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印刷版材料および印刷版
US7736836B2 (en) * 2004-09-22 2010-06-15 Jonghan Choi Slip film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layered silicates
JPWO2006077732A1 (ja) * 2005-01-18 2008-06-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印刷版材料、製版方法、印刷方法、平版印刷版材料集合体用包装体、平版印刷版材料の集合体及び製版印刷方法
JP5042493B2 (ja) * 2005-12-21 2012-10-03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印刷基材
JP4698414B2 (ja) * 2005-12-27 2011-06-08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現像処理方法および印刷機
US7896229B2 (en) * 2008-02-22 2011-03-01 Apteryx, Inc. Auto-distribution of scanned digital images based on standardized identifiers
US8265369B2 (en) * 2009-04-16 2012-09-11 Aptery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irtual flaw removal from X-ray sensitive plates
JP5634032B2 (ja) * 2009-04-20 2014-12-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刷版誤装着検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9552A1 (de) * 1983-11-02 1985-05-09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6050 Offenbach Voreinstellen an druckmaschinen
DE3908270C2 (de) * 1988-03-15 1997-08-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auf einer Offset-Druckmaschine durchzuführenden Druckauftrages und Anordnung zu dessen Durchführung
US5323704A (en) * 1992-07-30 1994-06-28 Heidelberg-Harris Gmbh Devic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flexible roller shell
US6802659B2 (en) * 1996-08-07 2004-10-12 Mats Cremon Arrangement for automatic setting of programmable devic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IL120986A (en) * 1997-06-03 2001-03-19 Creoscitex Corp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printing members in particular for printing members re-make in ctp systems
US6123024A (en) * 1998-01-15 2000-09-26 Alpha Metals, Inc. Stencil incorporating electronic tag
FR2796760B1 (fr) * 1999-07-23 2002-02-01 Gemplus Card Int Etiquette electronique et procede pour sa fabrication
US7089856B2 (en) * 2000-09-06 2006-08-15 Gary Ganghui Teng On-press development of thermosensitive lithographic printing member
US6710891B1 (en) * 2000-09-18 2004-03-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Sheet media system having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ransponder
JP2002174879A (ja) * 2000-09-18 2002-06-21 Eastman Kodak Co 無線周波数識別トランスポンダを有するシート媒体パッケージ
JP3912031B2 (ja) * 2001-05-15 2007-05-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複写機および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20030061947A1 (en) * 2001-10-01 2003-04-03 Hohberger Clive 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ociating on demand certain selected media and value-adding elements
US20030076520A1 (en) * 2001-10-17 2003-04-24 Haines Robert E. Active packaging providing print media information
US7300728B2 (en) * 2002-03-01 2007-11-27 Kodak Graphic Communications Canada Company Processor unit with provision for automated control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
US6917448B2 (en) * 2002-05-22 2005-07-12 Creo Il. Ltd. Dot gain calib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10317187B4 (de) * 2002-05-31 2017-05-2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Automatische Übermittlung von Daten von Druckvorstufe an Druckmaschine
US7253735B2 (en) * 2003-03-24 2007-08-07 Alie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FID tags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RFID tags
FR2852886A1 (fr) * 2003-03-25 2004-10-01 Secap Cartouche d'impression securisee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3037A (zh) * 2017-04-12 2017-07-07 安徽强邦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阳图ctp版感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933037B (zh) * 2017-04-12 2020-06-26 安徽强邦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阳图ctp版感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2533764A (zh) * 2018-07-31 2021-03-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2654507A (zh) * 2018-07-31 2021-04-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US11590750B2 (en) 2018-07-31 2023-02-28 Fujifilm Corporation Planographic printing plate precursor, planographic printing plate precursor laminate, plate-making method for planographic printing plate, and planographic printing method
US11660852B2 (en) 2018-07-31 2023-05-30 Fujifilm Corporation Planographic printing plate precursor, planographic printing plate precursor laminate, plate-making method for planographic printing plate, and planographic printing method
CN109375483A (zh) * 2018-09-11 2019-02-22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印刷介质及其使用方法
CN114734717A (zh) * 2022-04-06 2022-07-12 深圳市先地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iff图像曝光方法
CN114734717B (zh) * 2022-04-06 2023-07-14 深圳市先地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iff图像曝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17176A2 (en) 2005-03-23
US7182021B2 (en) 2007-02-27
US20050061183A1 (en) 2005-03-24
EP1517176A3 (en) 2009-09-02
CN100549822C (zh) 2009-10-14
JP2005111973A (ja) 2005-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98692A (zh) 印刷版材料、印刷版原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版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93801C (zh) 直接成像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CN1216749C (zh) 平版印刷版用支撑体和原版及其印刷版的制版和印刷方法
CN1253311C (zh) 层压聚酯薄膜
CN1273649C (zh) 平版印刷版载体的制备方法、平版印刷版载体和平版印刷版前体
CN1251023C (zh) 平版印刷版前体
CN1205053C (zh) 激光成象装置用的平版印刷版
CN1660601A (zh) 热致可逆记录介质、标签和构件及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637599A (zh) 平版印刷版前体以及使用其的平版印刷方法
CN1608859A (zh) 可逆的热敏记录介质、标签和组件,以及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406747A (zh) 影像记录材料
CN1248850C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
CN1689834A (zh) 印刷板材料和印刷方法
CN1525246A (zh) 平版印刷版载体及其生产方法
CN1412007A (zh) 平版印刷版用载体、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平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
CN1105029C (zh) 热敏蜡纸及其制作方法
CN1602434A (zh) 滤色片、其形成材料以及其形成方法、带有滤色片的电路基板及其形成方法以及液晶元件
CN1237394C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
CN1191174C (zh) 记录介质
CN1234048C (zh) 红外感光光敏组合物
CN1396063A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
CN1319734C (zh) 包含微胶囊的预敏化平版印刷版
CN1323852C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平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
CN1531481A (zh) 层合膜
CN1601381A (zh) 预敏化版和平版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