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6176A -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 Google Patents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6176A
CN1536176A CNA2004100330883A CN200410033088A CN1536176A CN 1536176 A CN1536176 A CN 1536176A CN A2004100330883 A CNA2004100330883 A CN A2004100330883A CN 200410033088 A CN200410033088 A CN 200410033088A CN 1536176 A CN1536176 A CN 1536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cabin
building machinery
pillar
pill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330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36176B (zh
Inventor
��·��֮
盐路博之
名村晴秀
־
伊藤达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6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6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536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6176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02F9/163Structures to protect drivers, e.g. cabins, doors for cabins; Falling object protection structure [FOPS]; Roll 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R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机械的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具有前后左右四根支柱,其中的两根分别设置在外侧侧面部的向外侧鼓起的第一位置和与该第一位置沿左右方向相对向的内侧侧面部的第二位置处。支柱中的至少一个由管构成。在所述四根支柱的后侧左右支柱的相应上端部之间朝向后方固定U字型框架,从而形成U字型的后部顶框架。因此,能以低制造成本且容易地确保倾翻对应强度。

Description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背景技术
以前,对于多用于城市土木工程的小型油压挖掘机或者多用于城市小型建筑钢结构的汽车起重机等,要求在狭小的场所工作。因此,在下部行走体的上部设置旋转台,在旋转台上设置挖掘装置或起重装置等作业装置,在偏向这些作业装置左方或右方的位置处设置操作者驾驶室(以下,仅称作驾驶室)。而且,操作者从所述驾驶室可一直看到作业装置的前端部。另外,如此构成驾驶室以免其在旋转台外缘的旋转半径处于外侧,而且如此考虑以免驾驶室和周围的建筑物等发生干涉。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88812号)存在第1例。其第3页、第1图,第3图,第9图和第10图中示出这样一种结构,即偏向作业装置的左侧设置驾驶室,而且使驾驶室的前窗倾斜,另外在四壁角设置细长的大致长方体的支柱。在外侧侧面(这种情况下为左侧面)上设置中间支柱,外开门安装在中间支柱上,除了记载这种简单的构成外,还记载了实现制造成本降低的详细构造。
然而,在上述构成中,油压挖掘机或汽车起重机为小型的情况下,具有这样的问题,即难以在旋转台的旋转半径内设置长方体所需大小的大驾驶室。例如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49496号)介绍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其第5至6页及第1至3图中示出这样一种结构,即利用仿效旋转台外缘的旋转半径向外侧鼓起的弯曲面形成驾驶室的外侧侧面部,同时在外侧侧面部上设置滑动门。这样,不妨碍门的开闭,而且驾驶室不会突出到旋转台的旋转半径外侧,并且能确保驾驶室内所需的活动空间。
在图8~图10中,油压挖掘机70在下部行走体71的上部可旋转地设置旋转台72,在旋转台72上设有作业机75,偏向作业机75左侧的位置设置驾驶室73。邻接驾驶室73的后方设置发动机室74。
驾驶室73的内侧侧面部78和后面部79为垂直面;前面部76的下部76a为垂直面,上部76b为朝向后方的倾斜面;外侧侧面部80利用大致仿效旋转台的旋转半径向外侧鼓起的弯曲面形成。而且,外侧侧面部80的前下部80b为圆筒状的二维弯曲面,前上部80a以前下部80b的圆筒面为基端向上方延伸,与朝向前上部80a前缘后方的倾斜相对应,形成曲率半径小的三维弯曲面。后部91为圆筒状,而且为其曲率半径比前上部80a上端部的曲率半径小的二维弯曲面。
外侧侧面部80分别设有位于前端部的前支柱82、位于后端部的后支柱83、和位于中间部的中间支柱81。在前支柱82和中间支柱81之间的升降用开口84上设置滑动门86,滑动门86的表面形状为沿驾驶室73的外侧侧面部80的前下部80b和前上部80a的弯曲形成的形状。位于滑动门86的前端部上下内侧的滚轮(图中未示出)及位于滑动门86后端部上下的中央内侧的滚轮(图中未示出)分别与导轨89、90、85配合。这样,滑动门86就可以沿驾驶室73的外侧侧面部80滑动。
在图8~图10所示的结构中,驾驶室73的外侧侧面部80的后部91的圆筒状二维弯曲面之曲率半径比前上部80a上端部的曲率半径小,从而滑动门86能以紧邻驾驶室73的外侧侧面部80的状态滑动。因此,打开时,滑动门86不会从旋转台72的外缘的旋转半径向外侧突出,而且能确保大的驾驶室73室内空间。
然而,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现有技术的驾驶室中存在下述问题:
(1)驾驶室73分别设有位于前后左右四壁角处的4根支柱,以及位于外侧侧面部80的鼓起部处的1根支柱(图中仅示出外侧的支柱81、82、83),因此支柱的个数多,构造复杂,从而制造成本高。
(2)虽然具有5根支柱,但是在驾驶室73的中央部只有中间支柱81。当使如此构造的驾驶室73成为这样一种结构,即在油压挖掘机70倾翻时具有能确保耐碰撞所需的内部空间的强度(以下,称作倾翻对应强度)的情况下,必须对所有连接驾驶室73四壁角支柱和同一支柱上部的梁进行加强,结果导致制造成本高的驾驶室。
(3)作为使驾驶室具有倾翻对应强度的结构的其它方法,例如另一种考虑方法是:横跨驾驶室另外设置门型的倾翻防护装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有倾翻防护装置的成本问题,而且有倾翻防护装置从旋转台72的旋转半径向外侧突出这样的问题。总之,要求驾驶室和倾翻防护装置位于旋转台的旋转半径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便宜且能容易地确保倾翻对应强度的建筑机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1发明如此构成,即对于设置在从旋转台的旋转中心偏移的位置处并在外侧侧面部设有滑动门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中所述外侧侧面部利用一弯曲面形成,所述旋转台可旋转地设置在下部行走体上,设有前后左右四根支柱,其中的两根支柱分别设置在外侧侧面部的向外侧鼓起的第一位置和与第一位置沿左右方向相对的内侧侧面部的第二位置处。
根据所述发明,得到以下的效果。驾驶室的支柱由前后左右计四根支柱构成,这些支柱包括设置在外侧侧面部的朝外侧鼓起的位置处的支柱(以下,称作外侧中央支柱)和设置在与该位置沿左右方向相对的内侧侧面部的位置处的支柱(以下,称作内侧中央支柱)。因此,未设置现有技术中的中间支柱,并可以设置滑动门,从而使构造变得简单,实现成本的降低。另外,由前后左右计四根支柱能构造盒结构,而且由于在朝建筑机械倾翻时最易受过大外力的外侧侧面部的外侧鼓起的位置和与该位置左右相对的位置处设有支柱,所以能构造具有倾翻对应强度结构的驾驶室。
外侧中央支柱和内侧中央支柱的各上部之间由梁连接,由此可以形成门型框架,从而,可以得到和在驾驶室的前后方向略中央处设置倾翻防护装置相同的效果。因此,能以低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建筑机械倾翻时驾驶室的耐碰撞强度。
第2发明为所述四根支柱中的至少一个由管(pipe)构成。根据所述发明,通过使所希望位置的支柱由管构成,可以提高该部分的强度。例如,如果外侧中央支柱和内侧中央支柱分别由坚固的管构成,而且该两支柱的上部之间由坚固的管制梁连接,则能在驾驶室的前后方向略中央处形成坚固的门型倾翻防护装置。因此,能进一步提高建筑机械倾翻时驾驶室的耐碰撞强度。
例如,通过使外侧中央支柱、内侧中央支柱及连接两者上部间的梁分别由管构成,可以将各管的强度选择为与建筑机械的质量相对应的强度。因此,能使驾驶室具有确保所需内部空间以免在建筑机械倾翻时不撞坏的可能强度。结果,能容易地构造具有倾翻对应强度的驾驶室。
第3发明为把构成支柱的管作成异型断面。根据所述发明,通过轧制加工等将圆管或方管作出一定的断面形状,并将这种形状的管制成支柱,从而例如可以直接将窗玻璃贴附到支柱上,结果可以改善驾驶室的外观并降低制造成本。
第4发明为支柱构成建筑机械翻倒时的驾驶者保护装置(与ROPS构造相当)。因此,在倾翻时能确实地保护驾驶者。
第5发明如此构成,即在后侧左右支柱的相应上端部之间朝向后方固定U字型框架,从而形成U字型的后部顶框架。根据所述发明,由于驾驶室后部的车顶部也被强化,所以能使建筑机械倾翻时驾驶室后部的耐碰撞强度提高,因此,能使建筑机械倾翻时驾驶室的变形减少,并能更确实地保证驾驶室内的宽大空间。
第6发明如此构成,即外侧侧面部的前端部的外侧前支柱由管构成,通过朝向后方二维状地弯曲外侧前支柱的上端部来形成梁部,通过梁部件将梁部的后端部连接到设置在外侧侧面部的向外侧鼓起的第一位置处的支柱的上端部上。根据所述发明,得到如下效果:
(1)只在外侧侧面部的鼓起部分处相互沿左右方向偏移的位置设置前端部的支柱(外侧前支柱)和位于向外侧鼓起的位置处的支柱(外侧中央支柱)。因此,通过朝向后方二维状地弯曲外侧前支柱的上端部而形成的梁部的后端部以及外侧中央支柱的上端部沿左右方向错位,并通过梁部件将相应的端部连接在其间,从而能通过简单地构造各支柱实现成本的降低。
(2)由于能将梁部的后端部连接到在前后方向中央部构成的门型框架的梁上,其中梁部通过朝向后方二维状地弯曲外侧前支柱的上端部而形成,所以能形成坚固的立体框架。因此,能更确实地构造具有倾翻对应强度的驾驶室。
第7发明如此构成,即在外侧侧面部和后面部的拐角部附近固定上下方向的管件或棒状部件的两端部,在管件或棒状部件上设置滑动门打开时的限位部件。根据所述发明,由于在驾驶室的外侧侧面部和后面部的拐角设置兼作建筑机械的升降用栏杆的滑动门的限位装置,所以能简单地构造驾驶室本体,从而能构造低制造成本的驾驶室。
总之,对于这样一种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即设置在从可旋转地位于下部行走体上的旋转台的旋转中心偏位的位置,并在利用向外侧鼓起的弯曲面形成的外侧侧面部设有滑动门的驾驶室,能以便宜的制造成本容易地构造具有倾翻对应强度的结构的驾驶室。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的驾驶室的油压挖掘机的侧视图;
图2为应用本发明的驾驶室的油压挖掘机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3为说明本发明的驾驶室的第1斜视图;
图4为说明本发明的驾驶室的第2斜视图;
图5为图4的5-5线剖视图;
图6为说明本发明的驾驶室的第3斜视图;
图7为说明本发明的驾驶室的第4斜视图;
图8为应用现有技术的驾驶室的油压挖掘机的侧视图;
图9为表示现有技术的驾驶室的结构的斜视图,其中滑动门处于闭锁的状态;
图10为表示现有技术的驾驶室的结构的斜视图,其中滑动门处于打开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以油压挖掘机为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实施形式。
首先,参照图1和2,油压挖掘机1在下部行走体2的上面可旋转地搭载旋转台3,作业机4安装在旋转台3的前部,而且在旋转台3的后部,平衡配重5被设置在后端,邻接平衡配重5的前方设置发动机6。驾驶室10位于旋转台3上部的左侧前部,可以一直看到作业机4的前端部,另外,邻接驾驶室10的右侧设置容纳图中未示出的燃料箱、工作油箱及操作阀等的机器室9。
另外,为了确保驾驶室10的容积,首先,驾驶室10的后部被延伸到发动机6的上方,由驾驶室10的后部底板34兼作发动机6的上面和前面遮蔽板,同时后部底板34的后部通过支撑板7和防振件66、66支承在平衡配重5上。接着,使驾驶室10的左侧(以下称作外侧)侧面部的中央部M大致仿效旋转台3的旋转半径R向外侧鼓起,滑动门57可滑动地设置在外侧侧面部的前侧,而且与开闭状态无关,滑动门57不会突出到旋转台3的旋转半径R的外侧。因此,驾驶室10不与邻接车体外幅B的建筑物干涉,确保驾驶室10的容积最大化。驾驶室10的前端下部通过防振衬套65和销65a(图3中详述)支承在旋转台3上。
下面,参照图3,驾驶室10设有共计4根管制支柱,它们为设置在外侧侧面部的中央部M位置的外侧中央支柱11;和支柱11沿车辆左右方向相对并设置在内侧侧面部的内侧中央支柱12;设置在驾驶室前端左右拐角部的外侧前支柱13和内侧前支柱14。使用管制梁15和加强件15a、15b将外侧中央支柱11及内侧中央支柱12的相应上端部焊接在一起,从而构成门型的倾翻防护装置15A。门型的倾翻防护装置15A能确保车辆翻倒(rollover)时的驾驶室空间并能保护驾驶员,从而构成翻倒时的驾驶员保护装置(和ROPS结构对应)。
分别朝向后方二维状地弯曲外侧前支柱13和内侧前支柱14的上部而形成梁部13a、14a,各后部通过焊接连接到倾翻防护装置15A的梁15上。通过这些倾翻防护装置15A、外侧前支柱13、梁部13a、内侧前支柱14及梁部14a,在驾驶室10的前部形成坚固的立体框架。用框架16、17、19和兼作下部导轨的框架18及其加强件18a通过焊接将各支柱11、12、13、14的下端部连接在一起。另外,在这些框架16、17、18、19的上面焊接地板35,因此,当外力施加到驾驶室10上时,能防止因各支柱11、12、13、14下部的移动引起的驾驶室10的变形。
在倾翻防护装置15A的上部左右,分别使用加强件23、24朝向后方突出地设置框架21及延长部14b,使用焊接连接框架21和梁部14a的延长部14b的后端。通过这些框架21、延长部14b及框架22,形成U字型的后部顶框架22A。
在倾翻防护装置15A的中段位置,通过焊接从左右向后方突出地设置框架31、32,通过焊接将兼作加强筋的护面板41、42(参照图4)连接到框架31、32上。用框架33及护面板43(参照图4)通过焊接将这些左右框架31、32及护面板41、42的各后端部相互连接在一起,在框架31、32、33的内侧安装驾驶室10的后部底板34。防振件66、66嵌装在形成在后部底板34左右的孔34a、34a中,通过垫圈66a、66a和螺母66b、66b与支撑板7的螺栓7b、7b紧固,用所需数目的螺栓7a(参照图2)将支撑板7紧固在平衡配重5的上面。在驾驶室前部的框架17的左右设置凸台29、29,通过分别嵌装的防振衬套65、65用销65a和65b将凸台29、29连接到旋转台3上。
通常,驾驶室10通过防振衬套65、65和防振件66、66支承,但当过大的外力施加到驾驶室10上时,防振衬套65、65及防振件66、66变形。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室10的各支柱11、12、13、14的下端面E、F、G、H直接接触旋转台3(参照图1),能防止受到外力。
在图4中,外侧前支柱13和外侧后部的框架21具有通过轧制加工圆管而形成的异型断面(图5详细地示出),因此,在从外侧面凹入一段内侧的位置处形成表面13c、21a(以下,称作接合面)。能容易且外观良好地在接合面13c、21a上进行窗玻璃的安装、窗框的嵌装及滑动门的装配等。
对于其它的支柱14、梁部14a、延长部14b及框架22,同样形成接合面(图中未示出)。分别外观良好地安装上下框架21和31之间的窗玻璃51、上下框架22和33之间的窗玻璃53、延长部14b和框架32之间的窗玻璃,各窗玻璃51、53、52之间用图中未示出的密封剂密封。内侧中央支柱12和内侧前支柱14的上下方向中段部间由棂条40连接,通过焊接在棂条40下方的开口处安装护面板44,在棂条40的上方开口处嵌装具有窗玻璃54a的窗框54。
在图6中,在外侧前支柱13的上部和梁部13a,及内侧前支柱14的上部和梁部14a之间分别设置棂条39、38。在由棂条38、框架21,22及延长部14b围起的面上设置顶板45,在由棂条38、39和梁部13a、14a围起的面上嵌装具有窗玻璃55a的窗框55。在由棂条39、支柱13,14及框架17围起的面上嵌装具有窗玻璃56a的窗框56。
对于驾驶室10的外侧侧面,分别在外侧中央支柱11和外侧前支柱13的上部之间设置导轨36,在护面板41的外表面设置中间导轨37,在外侧中央支柱11和外侧前支柱13的下部之间设置兼作图3所述下部导轨的框架18。分别在上部导轨36上配合安装到滑动门57的前侧上部T的内侧的导轮(图中未示出),在中间导轨37上配合安装到滑动门57的后侧上下中间部U的内侧的导轮(图中未示出),在下部导轨18上配合安装到滑动门57的前侧下部V内侧的导轮(图中未示出)。从而,滑动门57可以沿驾驶室10的外侧侧面滑动。在上部导轨36和梁部13a之间设置具有三维弯曲面的罩46。
在图7中,在驾驶室10的外侧侧面部和后面部的拐角部附近,用螺栓61a、61a、61a将上下方向的管件61的两端部连接到上部框架22和下部的护面板43之间。在通过焊接固定到管件61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上的带有螺纹孔的凸台61b、61b上,螺合限位橡胶(stopper gum)62、62的螺纹部62a、62a并用锁紧螺母62b、62b固定。管件61,限位橡胶62、62,即使在旋转台3旋转时也位于车体外幅B内的位置处。因此,管件61兼作建筑机械1的升降用栏杆,还用作滑动门57打开时的限位装置。另外,管件61可以由例如棒状部件构成。
通过图1~7的结构,得到如下作用和效果:
(1)由于驾驶室10的支柱由前后左右计四根支柱构成,这些支柱包含设置在朝外侧侧面部的外侧鼓起的位置处的外侧中央支柱11,和内侧中央支柱12,因此无需设置现有技术中的中间支柱,就可安装滑动门57。从而能以便宜的成本构造具有滑动门57的驾驶室10。另外,由前后左右计四根支柱能构造坚固的立体盒结构。而且由于在朝建筑机械倾翻时最易受过大外力的外侧侧面部的外侧鼓起的中央位置和与该位置左右相对的位置处设有支柱,所以能构造具有倾翻对应强度结构的驾驶室。
(2)驾驶室10的支柱为设置在朝外侧侧面部的外侧鼓起的位置处的支柱11、内侧中央支柱12、和设置在驾驶室前端的左右拐角部的外侧前支柱13及内侧前支柱14计四根支柱。从而,由于不用在驾驶室10的后端左右拐角部设置支柱,所以能使驾驶室10后部的窗51、52、53变大,从而能提高驾驶室10的后方视野性。
(3)在驾驶室10的前后方向略中央处,外侧中央支柱11和内侧中央支柱12的相应上部之间由梁连接,由此可以形成门型倾翻防护装置15A,从而,能以低成本构造具有倾翻对应强度的驾驶室。
(4)作为上述(3)的结果,能将各梁部13a、14a的后端部连接在倾翻防护装置15A的左右方向梁部15上,其中通过朝向后方二维状地弯曲外侧前支柱13和内侧前支柱14的相应上端部而形成各梁部13a、14a。因此,通过朝向后方二维状地弯曲外侧前支柱的上端部而形成的梁部的后端部和外侧中央支柱11的上端部沿左右方向移位,能以简单的构造构成坚固的盒结构。外侧前支柱13和内侧前支柱14的构造可以简单地进行,从而能构造低制造成本的驾驶室10。
(5)通过外侧前支柱13,内侧前支柱14,梁部13a、14a及倾翻防护装置15A,在驾驶室10前部形成坚固的立体框架(盒结构),从而能确保建筑机械1倾翻时在驾驶室10内有一定的空间。
(6)在外侧中央支柱11和内侧中央支柱12的相应上端部之间,即倾翻防护装置15A的上端部后侧,使U字型框架(由框架21、框架22、梁部延长部14b构成)的本体朝向后方并固定其左右脚部,形成U字型的后部顶框架22A。从而,能使建筑机械1倾翻时驾驶室后部的耐碰撞强度提高,能进一步确实地保证驾驶室10内的一定空间。
(7)当所希望位置的支柱由管构成时,可以提高该部分的强度。由于外侧中央支柱11和内侧中央支柱12分别由坚固的管构成,而且该两支柱11、12的各上部之间由坚固的管制梁15连接,所以能在驾驶室10的前后方向略中央处形成坚固的门型倾翻防护装置15A。因此,能进一步提高建筑机械倾翻时驾驶室10的耐碰撞强度。
(8)由于支柱13、14及框架21、22由异型断面的管构成,所以在不使用其它部件,而且外观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窗玻璃51、52、53的安装,窗框54的嵌装及门的装配等,因此能以低的制造成本构造驾驶室10。
(9)四根支柱中,在后侧左右支柱(实施例中为外侧中央支柱11和内侧中央支柱12)的相应上端部之间朝向后方固定U字型的后部顶框架22A。因此,由于驾驶室10后部的车顶部也被强化,所以能使建筑机械1倾翻时驾驶室后部的耐碰撞强度提高,从而,能使建筑机械1倾翻时驾驶室10的变形减少,并能更确实地保证驾驶室10内的宽大空间。
(10)驾驶室10的外侧侧面部和后面部的拐角附近沿上下方向设置管件61,管件61用作建筑机械1升降用栏杆,而且在管件61上设置滑动门57打开时的限位橡胶62、62。所以能简单地构造驾驶室10的本体,从而能以低制造成本构造驾驶室。
(11)驾驶室10通过防振衬套65、65和防振件66、66支承,当过大的外力施加到驾驶室10上时,驾驶室10的各支柱11、12、13、14的下端面E、F、G、H接触旋转台3。因此,通过防振衬套65、65及防振件66、66,能同时遮挡从旋转台3到驾驶室10的振动传动及固体传播音的传送,所以能实现在平常安静地乘坐且保持好心情的驾驶室10,并能实现建筑机械1倾翻时坚固的驾驶室10。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描述了驾驶室10的各支柱11、12、13、14由管构成的例子。但是,不限制于此,在众所周知的压制成形的驾驶室中,例如通过点焊等将外板接合在形成有纵长槽道的内板(均未示出)上来构造支柱也可以,其中所述槽道通过压制成形。或者,通过弯曲板而形成柱状的支柱(未示出)也可以。另一方面,虽然示出了作为驾驶室10的防振支承的例子之防振衬套65及防振件66,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它防振手段,另外也可以将各支柱11、12、13、14直接固定到旋转台3上。
总之,对于这样一种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即设置在从可旋转地位于下部行走体上的旋转台的旋转中心偏位的位置,并在利用向外侧鼓起的弯曲面形成的外侧侧面部设有滑动门的驾驶室,能以便宜的制造成本容易地构造具有倾翻对应强度的结构的驾驶室。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例中,以油压挖掘机的驾驶室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油压挖掘机,而是能普遍地应用于起重机等其它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并能得到和上述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Claims (7)

1.一种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驾驶室,具有:位于利用朝外侧鼓起的弯曲面形成的外侧侧面部上的滑动门、位于前后左右的四根支柱、和位于其后部的后面部;
在下部行走体上可旋转地设置旋转台,所述驾驶室被设置在从旋转台的旋转中心偏移的位置处,;
所述四根支柱中的两根支柱分别设置在所述外侧侧面部的向外侧鼓起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一位置沿左右方向相对向的内侧侧面部的第二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支柱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由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为具有异型断面的管。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支柱构成所述建筑机械的翻倒时驾驶者保护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四根支柱的后侧左右支柱的各上端部之间朝向后方固定U字型框架,而形成U字型的后部顶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侧面部的前端部的外侧前支柱由管构成,
朝向后方二维弯曲所述外侧前支柱的上端部来形成梁部,
通过梁部件将所述梁部的后端部连接到设置在所述外侧侧面部的向外侧鼓起的第一位置处的所述支柱的上端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侧面部和所述后面部的拐角部附近安装上下方向的管件或棒状部件的两端部,
在所述管件或所述棒状部件上设置所述滑动门打开时的限位部件。
CN200410033088.3A 2003-04-10 2004-03-26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5361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06072 2003-04-10
JP2003106072A JP4201126B2 (ja) 2003-04-10 2003-04-10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
JP2003106072 2003-04-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6176A true CN1536176A (zh) 2004-10-13
CN1536176B CN1536176B (zh) 2014-05-28

Family

ID=32866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3308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536176B (zh) 2003-04-10 2004-03-26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46846B2 (zh)
EP (1) EP1467033B1 (zh)
JP (1) JP4201126B2 (zh)
CN (1) CN1536176B (zh)
DE (1) DE602004029412D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3076B (zh) * 2005-07-19 2011-03-23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建筑机械驾驶室结构
CN101242987B (zh) * 2005-09-06 2011-07-27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结构
CN101445135B (zh) * 2007-11-29 2012-07-04 卡特彼勒公司 机械组和用于制备机械的方法
CN1912261B (zh) * 2005-08-12 2012-07-04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
CN102602361A (zh) * 2011-12-07 2012-07-2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用安全带提醒与强制使用系统及方法
CN102602355A (zh) * 2012-02-24 2012-07-25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加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加强板的rops
CN104126044A (zh) * 2013-12-04 2014-10-29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液压挖掘机
CN104755362A (zh) * 2012-11-02 2015-07-01 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 驾驶室加固构造
CN104956005A (zh) * 2013-02-07 2015-09-30 卡特彼勒公司 具有一体式翻车保护结构的驾驶室机架
CN105637150A (zh) * 2015-09-30 2016-06-0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液压挖掘机
CN106458265A (zh) * 2014-06-26 2017-02-22 洋马株式会社 作业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50911A (ja) * 2004-06-09 2005-12-22 Komatsu Ltd 作業車両
JP4233494B2 (ja) * 2004-06-09 2009-03-04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作業車両におけるキャノピ取付構造
JP4233595B2 (ja) * 2005-01-31 2009-03-04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作業車両
KR100723581B1 (ko) * 2005-06-01 2007-06-04 볼보 컨스트럭션 이키프먼트 홀딩 스웨덴 에이비 중장비 운전실의 하중지지장치
JP4814235B2 (ja) 2005-07-19 2011-11-16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構造
JP4333657B2 (ja) * 2005-09-28 2009-09-16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小型作業機械のキャノピ構造
US20070163121A1 (en) * 2006-01-19 2007-07-19 Shiloh Industries, Inc. Metal fr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162388B2 (en) * 2006-07-03 2012-04-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ple tube body side construction for automobiles
DE202007004984U1 (de) * 2007-04-04 2007-06-06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Gabelhubwagen
US8235156B2 (en) * 2007-05-26 2012-08-07 Micheal James Koss Retrofitable ROPS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cab raiser interface
US7731273B2 (en) * 2008-01-31 2010-06-08 Cnh America Llc Work vehicle viewing system
DE102008008146B4 (de) * 2008-02-08 2021-11-18 Linde Material Handling Gmbh Rahmen für ein batteriebetriebenes Flurförderzeug
DE112009000410B4 (de) * 2008-04-25 2014-12-18 Komatsu Ltd. Kabinensiche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Arbeitsmaschine und Kabine einer Arbeitsmaschine
US9235644B2 (en) * 2008-07-14 2016-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erator, device and platform independent aggregation, cross-platform translation, enabl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user activity catalogs
GB0815344D0 (en) * 2008-08-22 2008-10-01 Chem Europ Bv Ag Agriculture application machine
US8579363B2 (en) * 2008-12-16 2013-11-12 Daniel E. Davis Rollover protection cab
US8016345B1 (en) 2009-01-02 2011-09-13 Gehl Company Operator cab having inwardly folding access door
US20100213738A1 (en) * 2009-02-26 2010-08-26 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Holding Sweden Ab. Cab of small swing radius excavator
JP5706110B2 (ja) * 2010-07-29 2015-04-22 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フレーム構造
CN103180518B (zh) * 2010-10-20 2015-11-25 沃尔沃建造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倾翻保护结构的施工机械驾驶室
JP5582167B2 (ja) * 2012-05-18 2014-09-03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MX2014014908A (es) * 2012-06-05 2015-07-17 Charles Caulder Bree Cimiento modular resistente al movimiento de tierra.
WO2014099059A1 (en) 2012-12-20 2014-06-26 Cnh America Llc Cab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work vehicle with circumferentially extending bump stops
DE102013004347A1 (de) * 2013-03-14 2014-09-18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Flurförderzeug mit einem Fahrerschutzdach
JP6020484B2 (ja) * 2014-02-17 2016-11-02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作業機械のフロア部材、および作業機械
JP2015221973A (ja) * 2014-05-22 2015-12-10 キャタピラー エス エー アール エル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
DE202015007885U1 (de) * 2015-06-23 2016-09-26 Doppstadt Familienholding Gmbh Zerkleinerungsvorrichtung, die auf der Ladefläche einer Transportvorrichtung anordenbar ist
US10029736B1 (en) * 2017-01-17 2018-07-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oof frame including a brace reinforcing arched members
CA3060559A1 (en) 2017-04-19 2018-10-25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Loader cab
JP7082882B2 (ja) * 2018-02-19 2022-06-09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キャブ
DE102019105323A1 (de) * 2019-03-04 2020-09-10 Hamm Ag Bedienstand
US10947698B2 (en) * 2019-06-12 2021-03-16 Caterpillar Inc. Low-profile machine cabin
WO2021239800A1 (de) * 2020-05-26 2021-12-02 Serbay, Timur Sicherheitsverkleidung für eine fahrerkabine eines fahrzeugs
WO2023200871A1 (en) * 2022-04-12 2023-10-19 Manitou Equipment America, Llc Utility vehicle operator cab ro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22045T1 (de) * 1984-01-30 1986-09-15 Deere & Co Fahrerstand fuer ein fahrzeug.
US5042835A (en) * 1990-07-09 1991-08-27 J. I. Case Company Roll over protection apparatus
JPH0612556U (ja) 1992-07-21 1994-02-18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機械の運転室
US5779272A (en) * 1996-11-07 1998-07-14 Case Corporation Roll-over protection system
JPH1193216A (ja) 1997-09-22 1999-04-06 Komatsu Ltd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運転室
JP2901954B1 (ja) 1998-02-17 1999-06-07 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
JP3499758B2 (ja) 1998-09-25 2004-02-23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キャビンの前窓装置
US6149228A (en) * 1998-12-09 2000-11-21 Deere & Company Modular operator enclosure
JP4067242B2 (ja) 1999-08-09 2008-03-26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と同キャブを設置した建設機械
CA2284236C (en) * 1999-09-13 2005-06-14 Ian Angus Stewart Portable support handle to assist users to safely exit and enter a motor vehicle
JP2001090426A (ja) * 1999-09-17 2001-04-03 Komatsu Ltd スライドドアの支持機構
US6325449B1 (en) * 2000-06-08 2001-12-04 Deere & Company ROPS structure for work vehicle
JP2002002350A (ja) * 2000-06-21 2002-01-09 Kawasaki Heavy Ind Ltd 作業用四輪車におけるアシストグ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JP2002088812A (ja) 2000-09-18 2002-03-27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GB2367038A (en) * 2000-09-20 2002-03-27 New Holland Uk Ltd Cab for an agricultural vehicle
US6561572B1 (en) * 2001-01-31 2003-05-13 Martin Sheet Metal, Inc. Cab enclosure construction
JP2002250052A (ja) 2001-02-26 2002-09-06 Komatsu Ltd 自走車両の運転者保護構造
JP2002088813A (ja) 2001-07-31 2002-03-27 Komatsu Ltd 建設機械の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KR100464734B1 (ko) * 2001-12-18 2005-01-05 볼보 컨스트럭션 이키프먼트 홀딩 스웨덴 에이비 운전실에 설치되는 운전자 보호구조물 하중 지지장치
JP2003268806A (ja) 2002-03-13 2003-09-25 Kyowa Sangyo Kk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
US6772544B2 (en) * 2002-03-28 2004-08-10 Kubota Corporation Wheeled work vehicle
JP4397147B2 (ja) 2002-07-10 2010-01-13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作業車両の運転室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3076B (zh) * 2005-07-19 2011-03-23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建筑机械驾驶室结构
CN1912261B (zh) * 2005-08-12 2012-07-04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
CN101242987B (zh) * 2005-09-06 2011-07-27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结构
CN101445135B (zh) * 2007-11-29 2012-07-04 卡特彼勒公司 机械组和用于制备机械的方法
CN102602361A (zh) * 2011-12-07 2012-07-2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用安全带提醒与强制使用系统及方法
CN102602355A (zh) * 2012-02-24 2012-07-25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加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加强板的rops
CN104755362A (zh) * 2012-11-02 2015-07-01 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 驾驶室加固构造
CN104956005A (zh) * 2013-02-07 2015-09-30 卡特彼勒公司 具有一体式翻车保护结构的驾驶室机架
CN104126044A (zh) * 2013-12-04 2014-10-29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液压挖掘机
CN104126044B (zh) * 2013-12-04 2015-09-30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液压挖掘机
US9328748B2 (en) 2013-12-04 2016-05-03 Komatsu Ltd. Hydraulic excavator
CN106458265A (zh) * 2014-06-26 2017-02-22 洋马株式会社 作业车辆
CN105637150A (zh) * 2015-09-30 2016-06-0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液压挖掘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6176B (zh) 2014-05-28
JP4201126B2 (ja) 2008-12-24
DE602004029412D1 (de) 2010-11-18
US20050006157A1 (en) 2005-01-13
EP1467033B1 (en) 2010-10-06
US7246846B2 (en) 2007-07-24
JP2004306893A (ja) 2004-11-04
EP1467033A2 (en) 2004-10-13
EP1467033A3 (en) 2004-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36176A (zh)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CN1144918C (zh)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CN1140675C (zh)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
CN1092738C (zh)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CN101223076B (zh) 建筑机械驾驶室结构
CN1140676C (zh)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
CN1912261A (zh) 建筑机械
CN1727585A (zh) 工程机械驾驶室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23077B (zh) 建筑机械驾驶室结构
CN1076424C (zh) 回转式建筑机械
US7665801B2 (en) Structure of upper frame for supporting cabin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KR101014641B1 (ko) 건설 기계의 캡 구조
CN1948637A (zh) 工作机的驾驶室
CN1898447A (zh) 工程机械
CN1272157A (zh) 建筑机械用驾驶室
CN1246830A (zh)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CN101046100A (zh) 作业机械
CN1772549A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100347021C (zh) 汽车后部车架结构
CN100339540C (zh) 建筑机械用驾驶室
CN1813109A (zh) 工程机械以及其突出物
CN114319473A (zh) 工程机械
CN1749084A (zh) 车身前立柱附近连接结构
CN221023873U (zh) 一种顶盖加强梁、顶盖总成及车辆
CN1990324A (zh) 后门车的后方顶梁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