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6758A - 假捻变形机 - Google Patents

假捻变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6758A
CN1516758A CNA028122321A CN02812232A CN1516758A CN 1516758 A CN1516758 A CN 1516758A CN A028122321 A CNA028122321 A CN A028122321A CN 02812232 A CN02812232 A CN 02812232A CN 1516758 A CN1516758 A CN 1516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 filament
false twist
twist texturing
heating apparatus
ais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22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9062C (zh
Inventor
���İ�����Ƥ��
米夏埃尔·皮雷
克莱门斯·雅施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aurer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urer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aurer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516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6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90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906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20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 D02G1/026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false-twis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Dental Preparation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根合成长丝在多个作业站内假捻变形的假捻变形机,作业站各有多个输出辊、一个一次加热装置、一个冷却装置、一个假捻机组、一个二次加热装置和一个卷绕装置。设有一个用于安置卷绕装置的卷绕组件以及一个用于安置假捻机组的过程组件。沿卷绕组件形成一个落筒巡回走道以及沿过程组件形成一个看车巡回走道。为了实现短的长丝流程,过程组件和卷绕组件组成一个设在看车巡回走道与落筒巡回走道之间的机架。从过程组件到卷绕组件的丝道通过沿水平方向定向的二次加热装置构成,所以长丝在假捻机组与卷绕装置之间在机架上沿一个基本上U形的长丝流程导引。

Description

假捻变形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用于多根合成长丝假捻变形的假捻变形机。
背景技术
由EP 0 641 877已知一种按此类型的假捻变形机。
这种假捻变形机有多个作业站,它们沿机器纵侧并列。每个作业站含有多个输出辊以及一个一次加热装置、一个冷却装置、一个假捻机组、一个二次加热装置和一个卷绕装置。在这里原则上有两类不同的假捻变形机。在第一种作为本发明出发点的假捻变形机的方案中,在卷绕装置内卷绕的筒子自动替换以及借助落筒机自动输出。由EP 0641 877已知的假捻变形机为此有一单独的落筒巡回走道,通过它可以输出满筒。落筒巡回走道沿一卷绕组件延伸,卷绕组件含有一些卷绕装置。为了操作假捻变形机内的过程机组,设一单独的看车巡回走道,它沿一过程组件延伸。
在假捻变形机的第二种型式中,在卷绕装置内卷绕的筒子手动替换。例如由EP 0 659 913已知这种假捻变形机,它们有唯一的一个看车巡回走道,以便能通过操作人员换筒以及操纵过程机组。因此,这种假捻变形机完全不适合于实施卷绕好的筒子的自动输出。
在实现看车巡回走道及落筒巡回走道时,按此类型的假捻变形机的机组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即,使看车巡回走道多次被长丝通过,这导致长丝多次转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此类假捻变形机,使之调整为尽可能短的长丝流程和有尽可能少的长丝转向。
按本发明为达到此目的采取的措施是,过程组件与卷绕组件组合成一个设在看车巡回走道与落筒巡回走道之间的机架;以及,从过程组件到卷绕组件的丝道通过沿水平方向定向的二次加热装置构成,所以长丝在假捻机组与卷绕装置之间在机架内沿一个基本上U形的长丝流程导引。
本发明的特征一方面在于结构非常紧凑以及另一方面在于长丝流程非常稳定。在过程组件与卷绕组件之间的丝道利用来作为定形区(Set-Zone),在其中通过二次加热装置进行长丝的后热处理。由此可有利地避免附加的长丝转向。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优选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利的,据此可在假捻变形机中避免交叉的长丝流程。为此,为过程组件在与看车巡回走道相对的那一侧配设一个用于安置输出辊的喂入组件。从喂入组件到过程组件的丝道由一次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构成,它们以这样的方式设在看车巡回走道的上方,即,使长丝从输出辊到假捻机组沿一个基本上V形的长丝流程导引。因此,在组件的结构紧凑的同时实现一种比较长的假捻区,用于长丝的恒温处理和用于接着的冷却。
在定形区内后热处理时,长丝以很小的长丝张力导引,所以长丝可以在定形区内实施收缩处理。但这要求在二次加热装置内部的长丝导引装置保证长丝均匀的恒温处理。在这里应指出,尤其通过按权利要求3的本发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使用一种接触式加热装置。为此,二次加热装置定位在机架下侧,所以长丝在通过过程组件后可直接向卷绕组件转移。
在采用接触式加热装置时,二次加热装置优选地按一个在5°与45°之间的角度范围倾斜地布置。
为避免附加的长丝导引件,在过程组件上在假捻机组与二次加热装置之间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其中一个输出辊,即,使得在输出辊处的长丝出口与在二次加热装置处的长丝进口彼此对齐。
因此,另一个输出辊以这样的方式装在卷绕组件上卷绕装置的下方,即,使得在输出辊处的长丝喂入与在二次加热装置处的长丝排出彼此对齐。
在这里,长丝转向可有利地通过一输出辊达到,它由一个被长丝多次缠绕并有一配设的导辊的导丝盘构成。在二次加热装置处的长丝进口和在二次加热装置处的长丝出口分别与输出辊的导丝盘成切向的关系。在输出辊与二次加热装置之间不设长丝导引件。
为了尽管组件高的集成度仍能保证尤其长丝接头时便于操作,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本发明的进一步发展是特别有利的。其中,二次加热装置的加热通道与一喷射器连接,它可以通过加热通道将长丝自动引入。为了进一步自动化,还建议为二次加热装置的长丝出口配设引丝装置的另一个喷射器,其中,引丝装置将长丝一直导引到卷绕装置。
为了在假捻区能实现假捻无阻碍地回归一次加热装置,按本发明的一项有利的进一步发展,将一次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布置在看车巡回走道上方的一个平面内。由此可在长丝内达到高的卷缩率。
在不要求长丝后热处理的情况下,为了保持长丝流程,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二次加热装置可由引丝装置的导管代替。
附图说明
下面参见附图借助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其中:
图1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2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另一种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表示按本发明的假捻变形机第一种实施例。此假捻变形机由喂入组件3、过程组件2和卷绕组件1组成,它们设在包括机架部分4.1、4.2和4.3的机架内。喂入组件3由机架部分4.1支承以及过程组件2和卷绕组件1由机架部分4.3支承。机架部分4.1通过机架部分4.2与机架部分4.3连接,机架部分4.2设在喂入组件3和过程组件2的上方。在过程组件2与喂入组件3之间机架部分4.2下方构成看车巡回走道5。
在机架部分4.2内,在面朝看车巡回走道5的一侧设过程组件2,以及在相对侧设卷绕组件1。沿卷绕组件1设一落筒巡回走道6。为落筒巡回走道6配设第二台假捻变形机的第二个卷绕组件1,第二台假捻变形机与第一台假捻变形机镜面对映地布置。由此使两台机器的筒子可以通过一台清除机承接并通过此落筒巡回走道运出。
假捻变形机沿纵向(在图1中图纸平面就是横向平面)有多个作业站,每个作业站分别用于一根长丝。卷绕装置18占三个作业站的宽度。因此,每三个卷绕装置18(对此后面详细说明)在卷绕组件1内上下叠置成一个柱。
每个作业站有一输出辊10,它固定在喂入组件3上。总是为相邻作业站的输出辊10配设一个筒子架7,其中制备多个喂给筒子8用于输出长丝36。为每个输出辊10配设其中一个喂给筒子8。在这里,长丝36经过多个转向导丝钩9通过输出辊10抽出。
下面借助长丝36的长丝流程说明作业站的其他机组。沿长丝流程方向在输出辊10后面是一细长的一次加热装置11,长丝36通过它流动,在此过程中长丝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在这里,一次加热装置11可以设计为高温加热器,其中加热表面的温度在300℃以上。
沿长丝流程方向在一次加热装置11后面设冷却装置12。一次加热装置11和冷却装置12前后排列在一个平面内并通过机架部分4.2固定在看车巡回走道5上方。在一次加热装置11的进口区内设一转向导辊9.3,所以长丝36按V形长丝流程跨过看车巡回走道5。
在看车巡回走道5与喂入组件3相对的一侧,在机架4.3上设过程组件2。过程组件2沿长丝流程方向上下包括假捻机组13、拉伸输出辊14和定形输出辊15。长丝36从优选地由冷却轨构成的冷却装置12的出口向假捻机组13导引。例如可由多个重叠的摩擦片构成的假捻机组13通过假捻驱动装置26驱动。作为假捻驱动装置26优选地使用电动机,它同样装在过程组件2上。
长丝36通过拉伸输出辊14从假捻区抽出,假捻区在假捻机组13与输出辊10之间形成。拉伸输出辊14和输出辊10为了拉伸在假捻区内的长丝36以差速驱动。
在拉伸输出辊14下方设定形输出辊15,它将长丝36直接引入二次加热装置16。为此,二次加热装置16设在机架部分4.3下侧并因而在过程组件2和卷绕组件1的下方。二次加热装置16构成从过程组件2到卷绕组件1的丝道。通过将过程组件2、二次加热装置16和卷绕组件1集成在机架部分4.3内,实现了一个很短的长丝流程,它基本上构成U形。为此在卷绕组件1下侧设输出辊17,它直接从二次加热装置16抽出长丝36并在长丝36转向后导向卷绕装置18。定形输出辊15和输出辊17以一种差速驱动,从而可在二次加热装置16内部实施长丝36的收缩处理。在这里,二次加热装置16由一种联苯加热的接触式加热器构成。为此,二次加热装置16设置为相对于水平线倾斜一个角α。角α在5°至45°之间的范围内。由此保证长丝36在二次加热装置16的加热通道内部获得通过接触造成的均匀的加热。
在此实施例中,卷绕装置18示意地通过横动装置20、滚筒19和筒子21表示。此外,卷绕装置18包括一筒管库22,以实施自动换筒。在这里没有表示为替换满筒所需的辅助装置。
输出辊10、14、15和17的结构是一致的,所以下面以输出辊10为例说明之。每个输出辊均由导丝盘23和为导丝盘配设的导辊24构成。导丝盘23由导丝盘驱动装置25驱动。导丝盘驱动装置25优选地由电动机构成。导辊24可自由旋转地支承,长丝36缠绕多次地通过导丝盘23和导辊24导引。
图2示意表示假捻变形机另一种实施例的一部分。这一部分表示的是在过程组件2与卷绕组件1之间的丝道,它例如可集成在图1所示的机器内。
在这里,二次加热装置16的加热通道27与喷射器28连接。喷射器28装在导管29上,后者构成二次加热装置16的长丝出口31。输出辊17位于长丝出口31对面,在这里,长丝在离开长丝出口31后与导丝盘23.4相切。
二次加热装置16的长丝进口30设置为与定形输出辊15导丝盘23.3的长丝出口对齐。因此长丝36的长丝导引装置在二次加热装置16前直接由定形输出辊15构成,而在二次加热装置后由输出辊17构成。
在卷绕组件1上设引丝装置33,它有至少一根导管35和一个喷射器34。导管35的进口配属于二次加热装置16的长丝出口31。导管35处于相对位置的出口面朝着卷绕装置18,在这里通过喷射器34在导管35的长丝进口产生抽吸作用,以及在导管35的长丝出口产生吹风效果。
图2表示假捻变形机处于工作状态。在这里,长丝36多次缠绕定形输出辊15后通过二次加热装置16导引,接着借助输出辊17在多次缠绕后引向卷绕装置18。长丝36在那里卷绕成筒子21。
为了引丝起动喷射器28,从而在二次加热装置16的长丝进口30产生抽吸作用,以及在导管29端部造成吹风效果。同样起动引丝装置33的喷射器34。在二次加热装置16的长丝出口31与导管35的长丝进口之间设一转向板32。为了导引长丝36,它直接在二次加热装置16的长丝进口30前借助捕集枪导引和切断。长丝36通过抽吸作用吸入二次加热装置16的加热通道27中并在相对端从长丝出口31吹出。在这里,通过散的长丝端靠着转向板32导引并被导管35的长丝进口承接首先绕过输出辊17。一旦长丝被引入导管35,长丝36便贴靠在输出辊17上。为了将长丝36引入卷绕装置18,将长丝通过导管35的出口端吹出并被一个在这里没有表示的辅助装置承接和捕获,从而可进行长丝的卷绕。
通过图2所示的设计,保证即使在机架内是一种套叠的结构方式仍能操纵二次加热装置16。
在图1和2中表示的实施例是各机组设计的范例。原则上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单个驱动的导丝盘用共同驱动的夹钳式输送辊代替。在这里关键在于机组在自动换筒的假捻变形机内配置成,能按本发明的方式实现尽可能短的长丝流程、构成看车巡回走道和落筒巡回走道的结构非常紧凑。长丝从导丝盘排出到卷绕不发生长丝流程交叉导引。
                    附图标记一览表
1   卷绕组件                   21  筒子
2   过程组件                   22  筒管库
3   喂入组件                   23  导丝盘
4   机架部分                   24  导辊
5   看车巡回走道               25  导丝盘单元
6   落筒巡回走道               26  假捻驱动装置
7   导丝盘                     27  加热通道
8   喂给筒子                   28  喷射器
9   导辊                       29  导管
10  输出辊                     30  长丝进口
11  一次加热装置               31  长丝出口
12  冷却装置                   32  转向板
13  假捻机组                   33  引丝装置
14  拉伸输出辊                 34  喷射器
15  定形输出辊                 35  导管
16  二次加热装置               36  长丝
17  输出辊
18  卷绕装置
19  滚筒
20  横动装置

Claims (12)

1.多根合成长丝假捻变形用的假捻变形机,具有多个各包括多个输出辊(10、14、15、17)、一个一次加热装置(11)、一个冷却装置(12)、一个假捻机组(13)、一个二次加热装置(16)和一个卷绕装置(18)的作业站,和一个用于安置卷绕装置(18)的卷绕组件(1)以及一个用于安置假捻机组(13)的过程组件(2),其中,沿卷绕组件(1)形成一个落筒巡回走道(6)以及沿过程组件(2)形成一个看车巡回走道(5),其特征为:过程组件(2)与卷绕组件(1)组合成一个设在看车巡回走道(5)与落筒巡回走道(6)之间的机架部分(4.3);以及,从过程组件(2)到卷绕组件(1)的丝道通过沿水平方向定向的二次加热装置(16)构成,所以长丝(36)在假捻机组(13)与卷绕装置(18)之间在机架部分(4.3)上沿一个基本上U形的长丝流程导引。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为:为过程组件(2)在与看车巡回走道(5)相对的那一侧配设一个用于安置输出辊(10)的喂入组件(3);以及,从喂入组件(3)到过程组件(2)的丝道由一次加热装置(11)和冷却装置(12)构成,它们以这样的方式设在看车巡回走道(5)的上方,即,使长丝从输出辊(10)到假捻机组(13)沿一个基本上V形的长丝流程导引。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为:二次加热装置(16)按与水平线倾斜一个角(α)的位置布置在机架(4.3)下侧。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为:二次加热装置(16)的位置相对于水平线倾斜的角度(α)在5°与45°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为:在过程组件(2)上在假捻机组(13)与二次加热装置(16)之间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其中一个输出辊(15),即,使得在输出辊(15)处的长丝出口与在二次加热装置(16)处的长丝进口彼此对齐。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为:另一个输出辊(17)以这样的方式装在卷绕组件(1)上卷绕装置(18)的下方,即,使得在输出辊(17)处的长丝喂入与在二次加热装置(16)处的长丝排出彼此对齐。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为:输出辊(15、17)由一个被长丝多次缠绕并有一配设的导辊(24)的导丝盘(23)构成,该导丝盘(23)独立于相邻输出辊驱动,以及它使长丝附加地沿长丝流向转向。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为:二次加热装置(16)有一个加热通道(27),它为了将长丝(36)引入可连接在一喷射器(28)上。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为:为二次加热装置(16)的长丝出口配设一引丝装置(33)的另一个喷射器(34),通过此引丝装置(33)可将长丝穿入卷绕装置(18)。
10.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为:一次加热装置(11)和冷却装置(12)布置在看车巡回走道(5)上方的一个平面内。
11.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为:输出辊(10)由一个有配设的导辊(24.1)的被驱动的导丝盘(23.1)构成。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为:二次加热装置由引丝装置的一导管代替。
CNB028122321A 2001-06-23 2002-06-20 假捻变形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90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130389A DE10130389A1 (de) 2001-06-23 2001-06-23 Falschdralltexturiermaschine
DE10130389.0 2001-06-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6758A true CN1516758A (zh) 2004-07-28
CN100359062C CN100359062C (zh) 2008-01-02

Family

ID=7689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223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9062C (zh) 2001-06-23 2002-06-20 假捻变形机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834489B2 (zh)
EP (1) EP1425450B1 (zh)
JP (1) JP4155922B2 (zh)
KR (1) KR100820607B1 (zh)
CN (1) CN100359062C (zh)
AT (1) ATE369447T1 (zh)
DE (2) DE10130389A1 (zh)
ES (1) ES2290315T3 (zh)
TW (1) TW565634B (zh)
WO (1) WO20030009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4688A (zh) * 2010-04-30 2010-09-08 江苏宏源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弹力丝机
DE102011108112A1 (de) * 2011-07-20 2013-01-24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Garnbehandlungskammer
CN102560797B (zh) * 2012-01-22 2015-01-14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联苯热箱
CN103266373B (zh) * 2013-05-13 2016-01-06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假捻变形机
CN111017649B (zh) * 2018-10-09 2023-04-11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纺织机械的卷绕设备
CN114214762B (zh) * 2021-12-27 2023-03-07 浙江虞山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02359A1 (fr) * 1975-02-25 1976-09-24 Roannais Const Textiles Atel Machine perfectionnee pour la texturation d'un fil textile
DE3018365C2 (de) * 1980-05-14 1983-07-14 Ernst Michalke GmbH & Co, 8901 Langweid Falschdralltexturiermaschine
JPS6021931A (ja) * 1983-07-11 1985-02-0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仮撚機
TW340533U (en) * 1993-09-04 1998-09-11 Barmag Barmer Maschf False twist crimping machine
IT1265442B1 (it) * 1993-12-24 1996-11-22 Menegatto Srl Macchina testurizzatrice
JPH0978372A (ja) * 1995-09-14 1997-03-25 Murata Mach Ltd 仮撚り機の糸通し装置
WO1998033963A1 (de) * 1997-02-04 1998-08-06 Barmag Ag Falschdrall-texturiermaschine
WO2000022211A1 (de) * 1998-10-12 2000-04-20 Barmag Ag Texturiermaschine
CN1089383C (zh) * 1998-10-31 2002-08-21 帝人制机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的挂纱装置和挂纱方法
JP2000355840A (ja) * 1999-06-10 2000-12-26 Toray Eng Co Ltd 仮撚加工機
JP4060508B2 (ja) * 2000-02-16 2008-03-12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延伸仮撚加工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50210656D1 (de) 2007-09-20
ATE369447T1 (de) 2007-08-15
ES2290315T3 (es) 2008-02-16
KR20040016866A (ko) 2004-02-25
KR100820607B1 (ko) 2008-04-10
US6834489B2 (en) 2004-12-28
US20040098964A1 (en) 2004-05-27
CN100359062C (zh) 2008-01-02
TW565634B (en) 2003-12-11
JP2004530806A (ja) 2004-10-07
WO2003000973A1 (de) 2003-01-03
EP1425450A1 (de) 2004-06-09
JP4155922B2 (ja) 2008-09-24
DE10130389A1 (de) 2003-01-02
EP1425450B1 (de) 200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2811B2 (en) Apparatus for spinning and winding multifilament yarns
CN101437991B (zh) 用于熔融纺造、处理和卷绕合成长丝的设备
US7682142B2 (en) Device for melt spinning, treating and winding synthetic threads
US7802977B2 (en) Apparatus for melt spinning and windup of synthetic yarn
CN1764585A (zh) 用来制造和卷绕合成长丝的装置
US6890166B2 (en) Spinning-drawing-texturing machine
CN1516758A (zh) 假捻变形机
CN101218386A (zh) 用于假捻变形的设备
CN110117827B (zh) 供油引导件以及纺丝牵引装置
CN102257196B (zh) 用于多根纱线的卷曲变形和卷绕的设备
CN1050868C (zh) 由于合成纤维的拉伸变形机
CN101634065B (zh) 假捻变形机
CN1065931C (zh) 假捻卷曲变形机和生产卷曲变形长丝的方法
CN1516759A (zh) 变形机
CN1568382A (zh) 卷曲变形机
US4201036A (en) False twist machine
CN201334553Y (zh) 假捻变形机
CN1550588A (zh) 用于长丝生头的方法和假捻变形机
CN102753739B (zh) 用于抽出和卷绕多个合成丝线的装置
CN1497079A (zh) 纺造和卷绕合成复丝的方法和装置
US8468791B2 (en) Texturing machine
CN1594690A (zh) 假捻变形机
CN1263667C (zh) 卷曲变形机和用于使长丝初次生头的方法
CN1514891A (zh) 假捻卷曲变形机
CN87106665A (zh) 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