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9893A - 自动供稿器 - Google Patents

自动供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9893A
CN1509893A CNA2003101235063A CN200310123506A CN1509893A CN 1509893 A CN1509893 A CN 1509893A CN A2003101235063 A CNA2003101235063 A CN A2003101235063A CN 200310123506 A CN200310123506 A CN 200310123506A CN 1509893 A CN1509893 A CN 1509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ad
file
intake roller
p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235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1849C (zh
Inventor
崔东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9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9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18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18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2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transpor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供稿器(ADF)包括一个覆盖复制区域的模版罩;一个设置在模版罩上、并且要被供给到复制区域的文件叠置于其上的文件托盘;一个包括一个拾取辊和一个进纸辊的拾取组件,所述拾取辊拾取叠置于所述文件托盘上的文件,并将该文件传送到进纸通路,所述进纸辊接收由拾取辊拾取的文件,并使文件进入进纸通路,并且所述进纸辊根据进纸辊的轴的旋转方向来使拾取辊以进纸辊的轴为中心枢转一个预定距离;以及一个垫板支架,安装在一个在托盘上与进纸辊相应的区域上形成的垫板支架槽中,并且该垫板支架支撑安装成与进纸辊接触的摩擦垫。

Description

自动供稿器
本申请要求的优先权为于2002年12月24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02-83181,其公开的全部内容在此参照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供稿器(ADF),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执行传真机、扫描仪和打印机功能的多功能设备中,能够将文件传递到一文件扫描区域中的自动供稿器。
背景技术
自动供稿器(ADF)设置在具有复制功能的多功能设备,如复印机或传真机中。通过设置ADF,在要复制多页文件时,可以自动供给文件页而不需在复制区域重复地打开或合上盖板,从而可以进行连续地复制;于是显著地减少了复制时间。
图1是示意性地显示出一个其上安装有传统自动供稿器(ADF)的多功能设备结构的局部透视图,图2是解释由图1所示的ADF执行的供纸步骤的侧截面视图。
参见图1和2,传统ADF包括一个托盘(tray)11和一个拾取辊12,要被送入多功能设备10中的文件D叠置在托盘上,拾取辊抽出叠置在托盘11上的文件D中要进入多功能设备10的一张纸。ADF被用来供给文件。
如图2所示,当拾取辊12由电动机13驱动而旋转时,将托盘11上纸叠最上面与拾取辊12接触的纸张送入多功能设备10中。附图标记14表示保护拾取辊12和文件D送入其中的多功能设备10的入口的盖。如图2所示,在打印操作期间,盖14处于关闭状态。
同时,在上述结构中,在将文件D叠置在托盘11上时,文件D的前端必须在拾取辊12下放置好,从而文件D可被平滑地供入多功能设备10中。然而,当含有过多纸张的文件D叠置在托盘11上时,很难将文件D的前端置于拾取辊12下面。于是,一次可以将最多20张的文件叠置在托盘11上。在要打印的文件具有很多张纸时,用户不得不分几次将文件叠置到托盘11上,这给用户带来不方便。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托盘11朝着拾取辊的倾斜度被设置成尽可能地陡,从而文件可在拾取辊12下面平滑地滑动。于是多功能设备10的高度同样多地变大,并且需要大的空间来安装多功能设备10,并且会出现文件双页进纸。
图3是韩国专利公开No.2001-58632中公开的供纸装置的侧截面视图,图4是图3的摩擦元件和垫板支架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3和4,供纸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打印机主体上的框架51、一个铰链连接在框架51中间区中并被向上弹性偏压的垫板支架60、一个安装成与垫板支架60的上部接触的拾取辊50、以及一个固定到框架51上并支撑纸张P的一端使其接触拾取辊50的码纸板80。
垫板支架60包括一个铰链连接部64形成于其一侧的主体61、一个摩擦元件63安装于其上的鞍状部62。在垫板支架60的主体61上形成一个插入孔75、一个支撑突起74、以及一个连接孔69。鞍状部62包括一个插入突起77、一个支撑槽76、以及一个悬挂爪73a形成于其中的钩73。设置了一个通过长孔65支撑垫板支架60的上侧和后侧并将摩擦垫63和鞍状部62固定到主体61上的支撑板78。另外,在主体61的后侧形成一个突起66,并且一个弹簧71连接到突起66上,从而垫板支架60被向上弹性偏压。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供纸装置中,接触拾取辊50的文件的一张纸通过拾取辊50的旋转而被拾取并被供给到进纸通路。并且,利用摩擦垫63的摩擦力防止了双页进纸。
为了将摩擦垫63更换为另一个,用户得从打印机上取下拾取辊50,然后用手将突起68压下约1.5-2.0mm。接着将连接孔69向图3和4的右侧移动,并解除由连接孔69中的悬挂爪73a悬挂的钩73的锁紧状态。如果连续地按压突起68,则鞍状部62的主体将沿着肋72的倾斜表面滑动并自然升高。此后,夹紧摩擦垫63的支撑板78升高,安装在鞍状部62上的摩擦垫63被卸下,并且将新的摩擦垫63安装在鞍状部62上并装配好准备使用。
然而,垫板支架60的结构复杂。如果支撑板78由于长期使用而变形,则摩擦垫63不能牢固地安装在鞍状部62上,并且用户不容易拆除拾取辊50和将摩擦垫63更换为另一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供稿器(ADF),其能够容易地将摩擦元件更换为另一个,并防止了双页进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此处提供一种自动供稿器,包括:一个覆盖复制区域的模版罩(platen cover);一个文件托盘,其设置在模版罩上,并且供给到复制区域的文件叠置于其上;一个拾取组件,其包括一个拾取辊和一个进纸辊,所述拾取辊拾取叠置于所述文件托盘上的文件,并将该文件传送到进纸通路,所述进纸辊接收由拾取辊拾取的文件,并使文件进入进纸通路,并且该进纸辊根据进纸辊的轴的旋转方向使拾取辊以进纸辊的轴为中心枢转一个预定距离;以及一个垫板支架,其安装在一个在托盘上与进纸辊相应的区域处形成的垫板支架槽中,并支撑安装成与进纸辊接触的摩擦垫。垫板支架上与接触该摩擦元件的部分相对的部分铰链连接到所述垫板支架槽中,并且在接触所述摩擦元件的侧面的垫板支架的后侧和垫板支架槽之间安装有一弹簧,以便朝着进纸辊弹性地支撑或偏压摩擦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垫板支架的前端上形成悬挂突起,并且该悬挂突起的枢转位置由在垫板支架槽与所述悬挂突起相应的部分上形成的悬挂槽向上调节。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由在垫板支架后端两侧形成的铰链突起以及在与铰链突起相应的侧面上形成的铰链槽来完成铰链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垫板支架两侧形成张紧部,并且所述铰链突起在各个张紧部的外表面上形成。
与此同时,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个引导被拾取的文件进入摩擦元件与进纸辊之间的倾斜部形成于所述垫板支架上,并且一个塑料片安装在所述倾斜部的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自动供稿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进纸辊的轴的两侧处的套筒;以及支撑所述套筒的支撑槽。至少一个套筒具有一个D-形切面,所述D-形切面仅沿纵向进入相应的支撑槽,并且当所述D-形切面被转动时,所述D-形切面被锁定在支撑槽内部。
本发明的另外的和/或其他的方面和优点部分地将在后面的说明中阐明,部分地由于该说明而变得显然,或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获知。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所作的描述而变得显然和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说明其上安装有传统自动供稿器(ADF)的多功能设备的结构的局部透视图;
图2是解释由图1所示的ADF执行的进纸步骤的侧截面视图;
图3是韩国专利公开No.2001-58632中公开的供纸装置的侧截面视图;
图4是图3的摩擦元件和垫板支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供稿器(ADF)的透视图;
图6是图5的拾取组件和摩擦元件安装于此处的部分的局部侧截面视图;
图7是图5的拾取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进纸辊动力连接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图7的拾取组件的组合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包括摩擦垫的垫板支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垫板支架插入其中的槽的内侧面的透视图;
图12是表示图5的轴在此处得到支撑的结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讨论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显示出其例子,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下面为了解释本发明而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这些实施例。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供稿器(ADF)100的透视图,而图6是图5的拾取组件200和摩擦元件安装于此处的部分的局部侧截面视图。
参见图5和6,ADF100包括一个盖住多功能设备复制区域的模版罩101、一个文件D叠置于其上的文件托盘110、一个由驱动源130驱动并使得文件D进入多功能设备内的复制区域的拾取组件200。附图标记140表示一个盖住一个包含拾取组件200在内的区域的盖。盖140在使用中呈关闭状态,在维护时打开。附图标记150表示检测一叠文件的传感器,附图标记152表示调整要供给的文件的宽度的文件导向器。
如图6所示,拾取组件200包括一个有选择地接触叠置在文件托盘110上的文件D的拾取辊250以及一个接收被拾取并传送到文件进纸通路上的文件D并将文件D传送到复制区域的进纸辊230。一个具有摩擦垫163的垫板支架160设置在进纸辊230之下。垫板支架160铰链连接到形成于文件托盘110中的垫板支架槽180上,并且垫板支架160的下部连接至弹簧(或偏压元件)172上并被向上弹性偏压。另外,在垫板支架160的前端形成悬挂突起168,在垫板支架槽180中形成一个锁住悬挂突起168的悬挂槽188,并且这种锁定结构调节由弹性力引起的垫板支架160的枢转力。与此同时,齿轮231和251连接至进纸辊230和拾取辊250上,并且在齿轮231和251之间设置一个继动齿轮240以便在二者之间连接动力。
图7是图5的拾取组件200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进纸辊230的动力连接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图7的拾取组件200的组合透视图。
如图7所示,拾取组件200包括一个连接到驱动源(图5的130)上的轴201、一个安装成与轴201共轴的进纸辊230、一个以轴201为中心可枢转地安装的枢转元件220、一个可旋转地安装于枢转元件220自由端上的拾取辊250、以及一个使进纸辊230与拾取辊250相连的继动齿轮240。此处,在没有提升力时,枢转元件230在其重力的作用下向着这样的方向枢转,在该方向上拾取辊250与托盘110上的文件D相接触。
附图标记210表示一个根据轴201的转动方向而有选择地提升枢转元件220的离合器单元(clutch unit)。当轴201在拾取辊250的进纸方向,即在文件D进入多功能设备内的复制区域的方向(方向B)上旋转时,离合器单元210断开轴201和枢转元件220之间的动力,从而枢转元件220在其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当轴201沿相反的方向(方向A)旋转时,离合器单元210连接轴201与枢转元件220之间的动力,从而枢转元件220通过轴201的转动而提升。如图7所示,离合器单元210包括一个连接在枢转元件220的枢转轴上的联轴节214、一个插在联轴节214外周面上的套筒213、一个离合器弹簧212、一个由固定销211a固定在轴201上并与离合器弹簧212内周面摩擦地接触的驱动元件211,离合器弹簧的一端212a连接到套筒213的连接槽213a上,其另一端212b连接到联轴节214的连接槽214a上。
如上所述,离合器弹簧212的内周面与驱动元件211相接触,其外周面与套筒213的内周面相接触。于是,当轴201沿箭头所指示的方向A旋转时,驱动元件211也沿方向A旋转、并通过驱动元件211和离合器弹簧212之间的摩擦力作用而转动并旋紧离合器弹簧212。于是,驱动元件211、离合器弹簧212、以及套筒213通过摩擦力而一起旋转,通过离合器弹簧212的端部212b而连接到套筒213上的联轴节214也被转动。因此,枢转元件220被枢转。于是,在拾取辊250从托盘110上被提升时,枢转元件220被转动。即使在该状态下轴201的旋转停止,除非驱动元件211、离合器弹簧212和套筒213之间的摩擦力没有解除,枢转元件220会保持这种旋转状态。在该状态下,如果轴201沿着与方向A相反的方向B旋转时,驱动元件211也沿方向B旋转。在方向B上,离合器弹簧212被松开。于是,用于提升枢转元件220的在驱动元件211和离合器弹簧212之间的摩擦力被解除了。结果,枢转元件220由枢转元件220的重力作用而回到原始位置。于是,拾取辊250与托盘110上的文件D相接触。随后,如果轴201沿着方向B连续旋转,进纸辊230和拾取辊250也被转动,并且文件D进入进纸通路。
图8表示动力连接单元,带有有选择地转动进纸辊230的轴201。如图8所示,在齿轮231上形成将固定销231a插入其中的狭槽213c。固定销231a插入形成于轴201上的连接孔203中并插入狭槽231c。于是,如果轴201旋转,齿轮231也旋转。在进纸辊230的一端上形成与轮叶(vane)相似的阶梯形表面230a,具有与阶梯形表面230a相接合的锯齿部232a的锯齿元件232安装于阶梯形表面230a和齿轮231之间。干涉件232b设置在锯齿元件232上,与干涉件232b发生干涉的干涉突起231b设置在齿轮231上。照这样,当齿轮231旋转时,干涉突起231b被卡合在干涉件232b上,于是锯齿元件232被转动。在上述结构中,当轴201沿箭头B的方向旋转时,齿轮231和锯齿元件232也沿方向B旋转,锯齿部232a的垂直表面与阶梯形表面230a的垂直表面相接合。于是,进纸辊230也沿着轴201的旋转方向旋转。然而,当轴201沿着与方向B相反的方向A旋转时,由于锯齿部232a的倾斜表面和阶梯形表面230a的倾斜表面彼此滑过,进纸辊230没有旋转。于是,当轴201沿方向A旋转时,枢转元件220在进纸辊230停止的状态下转动,而当轴201沿方向B旋转时,枢转元件220回到其原始位置,并且进纸辊230在进纸方向上旋转。
与此同时,由于拾取辊250被齿轮连接到进纸辊230上并旋转,因此拾取辊250不需要上述结构。然而,为了更可靠地调节旋转方向,上述动力连接单元可以安装在拾取辊250上,与在进纸辊230中类似,从而拾取辊250仅在轴201沿方向B旋转时旋转。
因此,如果轴201沿方向B旋转,则离合器单元210断开轴201和枢转元件220之间的动力连接,于是,拾取辊250与托盘110上的文件D接触。在锯齿元件232与阶梯形表面230a接合并旋转时,进纸辊230沿方向B旋转。于是,连接到进纸辊230和继动齿轮240上的拾取辊250也沿方向B旋转,并且使文件D进入多功能设备。
同时,如果叠置于托盘110上的文件D用完时,传感器(图5的150)检测到这个用完状态时。这样,驱动源130沿方向A转动轴201。如果这样的话,驱动元件211、离合器弹簧212和离合器单元210的套筒213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而旋转,并且连接到联轴节214上的枢转元件220也枢转。于是拾取辊250被从托盘110处提起。在这种情况下,进纸辊230和拾取辊250没有旋转。在那之后,可以通过转动枢转元件220而执行进纸操作。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含摩擦垫的垫板支架160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表示将图10的垫板支架160插入其中的槽的内侧的透视图,图12是表示图5的轴被支撑于此处的槽结构透视图。
参见图10和11,垫板支架160包括一个在其上面安装有橡胶垫163的鞍状部162和一个倾斜部164。在倾斜部164的两侧上形成张紧部165,在张紧部165的每端上形成铰链突起170。在垫板支架槽180中形成一个铰链突起170连接于此处的铰链槽181。塑料片166,例如聚碳酸酯片,附加在倾斜部164的顶部上,从而防止了文件的前端直接接触橡胶垫163。橡胶垫163由硅橡胶制成,用粘结剂将橡胶垫163的下部牢固地固定在鞍状部162上。于是,为了将橡胶垫163更换为另一个,垫板支架160的所有部件都不得不更换。
一个凸台(图6的167)从垫板支架160的鞍状部162的底部向下形成。在垫板支架槽180中形成一个与凸台167相应的凸台183。一个弹簧172连接在凸台167和183之间,从而垫板支架160被支撑以被弹性偏压。
与此同时,如图12所示,一个固定的套筒204安装在进纸辊230的轴201的至少一端上。在固定的套筒204上形成一个手柄204a,并且固定的套筒204的一侧面是D-形切面204b。D-形切面204b沿纵向插入形成于ADF100一侧上的支撑槽206,并且如果转动手柄204a,则防止了D-形切面204b与支撑槽206分离。
然而,垫板支架160的倾斜部164设置在拾取辊250和进纸辊230之间,从而文件的前端碰撞倾斜部164并越过倾斜部164。于是,由于由拾取辊250拾取的文件的前端碰撞倾斜部164,越过倾斜部164,并与进纸辊230相接合,所以如果文件不是最上层纸张,该文件的前端难以越过倾斜部164并难以与进纸辊230相接合。另外,橡胶垫163起到防止双页进纸的作用。于是,具有上述结构的ADF 100有效地防止了双页进纸。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ADF 100中,将垫板支架160连接到垫板支架槽180上的操作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描述。
首先,将橡胶垫163粘结在鞍状部162上,将塑料片166粘结在倾斜部164上,并且将弹簧172安装在形成于垫板支架160底部上的凸台167上。接着,为了将垫板支架160插入垫板支架槽181中,倾斜部两侧面上的张紧部165在彼此面对的方向上受到按压,并且将铰链突起170插入铰链槽181。在这种情况下,弹簧172的一端插入形成于垫板支架槽180中的凸台183中。然后,在将进纸辊230轴201的一端插入形成于ADF 100侧壁上的支撑孔(未示出)中之后,将D-形切面204b插入支撑槽206中,并且固定的套筒204的手柄204a顺时针旋转,从而将进纸辊230的轴201被固定到ADF 100上。接着,盖上维护盖140,由此完成了连接过程。
其次,将描述在橡胶垫163磨损了以后,将垫板支架160更换为另一个的操作。
首先,在打开盖140以后,固定的套筒204的手柄204a逆时针旋转,D-形切面204b与支撑槽206分离,并且将拾取组件200从ADF 100处提升。如果在彼此相面对的方向上按压张紧部165,则铰链突起170与铰链槽181相分离。于是,如果向上提升垫板支架160,则垫板支架160轻易地和ADF100分离。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自动供稿器(ADF)中,防止了双页进纸,并且用户可以轻易地将磨损了的摩擦垫更换为另一个。
尽管已经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在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所限定的范围内,可以对该实施例作出多种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

Claims (7)

1、一种自动供稿器,包括:
一个模版罩,其覆盖一个复制区域;
一个文件托盘,其设置在模版罩上,并且要被供给到复制区域的文件叠置于该文件托盘上;
一个拾取组件,其包括一个拾取辊和一个进纸辊,所述拾取辊拾取叠置于所述文件托盘上的文件,并将该文件传送到进纸通路,所述进纸辊接收由拾取辊拾取的文件,并使文件进入进纸通路,并且所述进纸辊根据进纸辊的轴的旋转方向来使拾取辊以进纸辊的轴为中心枢转一个预定距离;以及
一个垫板支架,包括一个摩擦垫,该垫板支架安装在一个在托盘上与进纸辊相对应的区域处形成的垫板支架槽中,以便支撑安装成与进纸辊接触的摩擦垫;
其中,垫板支架上与支撑所述摩擦垫的部分相对的部分铰链连接到所述垫板支架槽中,并且在接触所述摩擦垫的垫板支架的后侧和垫板支架槽之间安装有一个偏压元件,以便朝着进纸辊偏压所述摩擦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稿器,还包括一个形成于所述垫板支架前端上的悬挂突起,其中该悬挂突起的枢转位置由在垫板支架槽与所述悬挂突起相应的部分上形成的悬挂槽向上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稿器,还包括:
在所述垫板支架后端的各个侧面上形成的铰链突起;以及
在各个侧面上与铰链突起相应形成的铰链槽,其中铰链连接由铰链突起和相应的铰链槽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供稿器,还包括分别在所述垫板支架两侧形成的张紧部,其中所述铰链突起在各个张紧部的外表面上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稿器,还包括一个倾斜部,形成于所述垫板支架上,其引导被拾取的文件进入摩擦垫和进纸辊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供稿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倾斜部的表面上的塑料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稿器,还包括:
分别安装在所述进纸辊的轴的两侧的套筒;以及
用来支撑所述套筒的支撑槽;
其中至少一个套筒具有一个D-形切面,所述D-形切面仅沿纵向进入相应的支撑槽,并且当所述D-形槽被转动时,所述D-形切面被锁定在支撑槽的内部。
CNB2003101235063A 2002-12-24 2003-12-24 自动供稿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8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83181/02 2002-12-24
KR83181/2002 2002-12-24
KR10-2002-0083181A KR100453066B1 (ko) 2002-12-24 2002-12-24 자동 원고 피딩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9893A true CN1509893A (zh) 2004-07-07
CN1291849C CN1291849C (zh) 2006-12-27

Family

ID=32906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2350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849C (zh) 2002-12-24 2003-12-24 自动供稿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99619B2 (zh)
KR (1) KR100453066B1 (zh)
CN (1) CN1291849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0008A (zh) * 2011-10-05 2013-04-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自动送稿器
CN113302563A (zh) * 2019-01-10 2021-08-24 株式会社理光 旋转体、插入轴的构件、保持构件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24078B1 (ko) * 2003-11-18 2005-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동원고이송장치
KR100561408B1 (ko) * 2003-12-01 2006-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캐닝장치 및 그 기어손상방지방법
JP2005203987A (ja) * 2004-01-14 2005-07-28 Brother Ind Ltd 画像読取装置
KR100561430B1 (ko) * 2004-05-29 2006-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동원고급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TWI371419B (en) * 2007-08-29 2012-09-01 Avision Inc Paper pick-up mechanism and feeder of using the same
TWI339184B (en) * 2007-10-03 2011-03-21 Qisda Corp Feeder and multifunction printer using the same
TW201408495A (zh) * 2012-08-31 2014-03-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自動饋紙裝置
JP6021043B2 (ja) * 2012-12-14 2016-11-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16031453A (ja) * 2014-07-29 2016-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170009088A (ko) 2015-07-15 2017-01-25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급지 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7309375B2 (ja) * 2019-01-31 2023-07-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0038A (en) * 1977-06-13 1978-08-29 Pitney-Bowes, Inc. Document feeder for a copier
US5022639A (en) * 1985-11-22 1991-06-11 Dubois R Clark Document feeder with improved recyclable document control
JPH03147642A (ja) * 1989-10-31 1991-06-24 Brother Ind Ltd 給紙装置
JP3388114B2 (ja) * 1996-11-15 2003-03-17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
JP3729232B2 (ja) * 1997-07-18 2005-12-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US5988623A (en) * 1998-03-12 1999-11-2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having a center drive mechanism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 document without skew
JP3907852B2 (ja) * 1998-12-02 2007-04-1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
KR100370206B1 (ko) 1999-12-30 2003-01-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인쇄기용 용지픽업장치의 마찰패드 조립체
US6618575B2 (en) * 2000-04-20 2003-09-09 Nisca Corporatio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a conveying roller and an image reader
JP3574068B2 (ja) * 2000-11-28 2004-10-06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送り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4422929B2 (ja) * 2001-07-31 2010-03-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0008A (zh) * 2011-10-05 2013-04-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自动送稿器
CN113302563A (zh) * 2019-01-10 2021-08-24 株式会社理光 旋转体、插入轴的构件、保持构件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53066B1 (ko) 2004-10-15
US7099619B2 (en) 2006-08-29
US20040170456A1 (en) 2004-09-02
CN1291849C (zh) 2006-12-27
KR20040056657A (ko) 2004-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1849C (zh) 自动供稿器
EP0942582B1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for input device
US7980554B2 (en) Friction backup roller for media picking
CN100349788C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01031017A (zh) 扫描仪和铰链
US20030184000A1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device
CN1103291C (zh) 多功能的自动给纸装置
CN1799968A (zh) 馈纸器
JP3819628B2 (ja) 文書支持および持ち上げ機構を備える自動文書フィーダ装置
CN1289309C (zh)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供纸装置
CN1075984C (zh) 送纸装置
CN1323913C (zh) 成像装置的馈纸装置
TWM525279U (zh) 影像輸入輸出裝置、分紙機構及減速滾輪組
CN1274513C (zh) 图象读取记录装置
US5250981A (en) Copier or scanner platen cover documents retainer
US20040124577A1 (en) Media handling mechanism
KR100449024B1 (ko) 용지 진입각도 가변부를 갖는 사무기기의 급지장치
CN1178795C (zh) 供纸盒中的搓纸装置
CN1265616C (zh) 图像扫描单元
KR101404732B1 (ko) 자동 원고 급지 장치
JP2007238234A (ja) 給紙装置
KR200235600Y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급지 장치
KR20050077360A (ko) 2 가지 방식의 용지 픽업 시스템
TWI339184B (en) Feeder and multifunction printer using the same
KR100277774B1 (ko) 셔틀 스캐너모듈 복합기의 자동급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8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Ace Print Solu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P printer Korea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Ace Print Solution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1

Address after: texas

Patentee after: HP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

Address before: Han Guojingjidao

Patentee before: HP printer Korea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