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8369A - 综丝和综丝的减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综丝和综丝的减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8369A
CN1438369A CN03104112.4A CN03104112A CN1438369A CN 1438369 A CN1438369 A CN 1438369A CN 03104112 A CN03104112 A CN 03104112A CN 1438369 A CN1438369 A CN 1438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ld
frame
bar
support strip
seamed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041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8369B (zh
Inventor
汉斯·鲍曼
弗兰兹·梅特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oz Beckert KG
Original Assignee
GRAUBHOLGA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UBHOLGAN AG filed Critical GRAUBHOLGAN AG
Publication of CN1438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8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438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8369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9/00Healds; Heald frames
    • D03C9/06Heald frames
    • D03C9/0691Arrangements of means for damping or noise reduc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9/00Healds; Heald frames
    • D03C9/06Heald frames
    • D03C9/0608Construction of frame parts
    • D03C9/0616Horizontal upper or lower rods
    • D03C9/0625Composition or used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丝和综丝的减振系统。综框用的综丝有两个综耳(20、20′),其中至少两个综耳之一朝综丝中央方向沿综丝纵向按这样的方式设计,即,即使在工作中当综框在综框中央区内弯曲时,在经切割的综耳区内综丝杆内棱边(23)与处于相对位置的综丝杆(2′)的综丝杆外棱边(24′)之间的距离,仍大于在经切割的综耳的内挡边(22)与处于相对位置的综耳外挡边(25′)之间的距离。为了在综框受大负荷时防止这种综丝撞击在支承条上,还建议在综框的至少一根支承条上弹性地设计面朝综丝杆的内棱边。

Description

综丝和综丝的减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丝和综丝的减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织机工作转速增大,综框的负载剧增。这对于排列在此综框上的综丝有大的影响。因此在有些情况下如今已达到了一种使传统的综框和综丝系统不再能承受的状态。尽管还有可能用经济上合理的费用制造出能经受住这种机械负载的综框。但采用规范规定的形状和综丝与综框或综框上支承综丝的构件即综丝杆之间的间隙带来的结果是,在综丝杆和综丝上产生大的磨损。这在短时间后便例如由于综耳断裂导致综丝失效。由此往往发生综框损坏。当综丝产生这种断裂时肯定会形成废品和织物内的缺陷。
由公开出版物首先已知两种方案,它们针对上述设计中的问题。WO 97/26396建议,平行于综丝杆插入减振元件并与综丝杆直接接触。虽然此方案原则上可以工作,但通过减振元件严重限制了综丝的可运动性。这导致综丝不再能足够轻易地进行经纱的变换位置。此外非常困难的是将综丝张紧在综框上以及修理断的经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也必须移动综丝。
在DE 199 62 977内也提及了这些缺点。在那里建议按这样的方式在综框上安装减振元件:在综丝被综丝杆牵拉前,令综丝的最外端能与此减振元件接触。按此方案,综丝的驱动通过减振元件而不再通过综丝杆进行。但现在遇到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即找到在综丝端部与减振元件之间正确的距离。因为按照此建议,综丝不再如传统的那样由综丝杆牵拉,而是由于它们被减振元件移动,所以综丝的位置不稳定并显示出有侧倾的趋势。根据存在的机织条件这可能不太危险和至多导致不希望的经柳,但或可能将综丝夹在综框的两个综丝杆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其结果是使经纱断开不及以及还往往使综丝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上述方案的缺点并创造一种综丝系统和必要时减振元件系统,这种系统允许优选地即使在高的织机转速的情况下也能成功地用传统结构型式的综框工作。
按本发明此目的借助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丝以及必要时借助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框达到。建议首先创造一种与标准不同的综丝,它可以允许综框的弯曲,不会发生综丝杆内棱边与综丝接触。此外创造一种减振装置,它防止综丝超出综丝杆;以及,优选地减振装置还能便于更换。后者有重要意义,因为减振装置必然属于磨损件,有时应加以替换。
本发明的出发点是具有如由ISO-Normen 11677-1和11677-2已知的综耳形状和综耳尺寸的综丝。与此类设计的综丝相比,按本发明的综丝获得一个朝大体位于综丝中心的导纱眼方向的长的自由位置。综耳的这些内侧迄今并无重要意义。但在前面提及的负载作用下当综框条朝综框中央弯曲时,现在发生综丝能在综丝杆内侧弹跳。在当今的运行条件下这种弯曲不再是异常的,正相反是惯例。因此综丝被综丝杆弹回,然后以处于相对位置的综耳重新撞击在综丝杆上。其后果是在综丝和综丝杆上严重磨损,综丝在综耳区内断裂以及织物被综丝和综丝杆磨蚀的金属污染。通过在综耳区内朝综丝中央附加的自由位置解决了问题的一部分。如上面已提及的那样,增大了在综丝杆与所涉及的综耳内侧之间总的自由空间。与在已提及的规范中规定的标准相比,这意味着例如增大0.5-2mm。在设计成抗弯刚度很大的综框结构中优选地选择0.5-1mm,也就是说在上述规范中对于C形综丝总量提高到27.5-29.5mm,对于J形综丝提高到19-21mm。在上述规范中没有规定的所谓O形综耳中相应的尺寸为15.5-17.5mm,通过此附加的自由位置在许多情况下已能防止综丝撞击在综丝杆的内侧上。这一点还受到通过综丝的导纱眼延伸的经纱张力的支持,因为此张力对综丝的运动起制动作用。
作为按本发明的另一个步骤采取下述预防措施:对在综丝加速时与综丝杆接触的综耳内侧加以保护。尤其是防止由于综丝突然加速会使综丝在综框的两根综丝杆之间振动以及与此同时交替地撞击在这一根和另一根综丝杆上。在经纱的张力不足以充分阻尼综丝运动的情况下,可通过将综丝与综丝杆之间通常在2与4mm之间的间隙减小到例如1~1.5mm,至少达到将前面提及的缺点或困难减少到能承受的程度。
但已知许多单靠这些措施不足以达到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由于这一原因按本发明规定,在至少一根,但优选地在两根综框条处在综耳外部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减振元件,即,将由综框和综丝的质量决定的综丝在两根综丝杆之间的运动自由度限制在例如0.5-1mm。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有必要将此运动自由度限制为小于0.5mm。此必要的量受织机工作条件以及要织造的物品的影响。
因此作为本发明另一项重要的特征还包括减振元件本身。它优选地用一种比较硬的橡胶弹性材料制造。硬度恰当地必须大于肖氏硬度80,优选地为肖氏硬度90-95。减振装置优选地设计为使它能围绕着一个存在于综框型材上的突起夹紧。这种设计允许省时和无需工具方便地更换在工作中磨损的减振元件。可夹紧的减振元件的横截面可按这样的方式改变,即按需要达到上面早已提及的综丝运动自由度的限制值,在这里可采用实心截面,由于可方便地更换,所以毫无疑问地允许使用有不同截面的减振元件以及因而可以试验有不同的综丝运动自由度的减振元件,以便找到最佳工作点。
此紧固部分虽然优选地设计为突起,但也可以在需要时将它设计为槽。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固定应压入此槽内的固定装置设计在减振元件本身上,而减振元件的功能仍保持与在第一种设计中所提及的相同。在用铝制的综框支承条上构成这种紧固部分非常简单。在挤压时它成为型材的一部分。对于那些例如用钢零件组成的综框,或对于全部或部分用纤维增强塑料制的综框,这种紧固部分的构成便不可能如此简单。即使是铝制的支承条也可能有一些原因造成困难,例如固定一个所谓的中间支撑,这些问题不利于在支承条型材上挤压一固定装置。在这些情况下在相关的综框条上安装而且优选地通过粘结安装一个单独的用轻质材料,优选地用塑料制的支承件。此支承件有一种与相关的支承条适配的形状,并以上面所述的类似的方式有一突起或槽,并因而作为按本发明的减振元件的紧固部分。总之,本发明的效果是创造了一种综丝,当综丝必须加速时它通过综丝杆牵拉并因而始终有一个稳定的位置以及没有侧倾的趋势。此外,如此设计的综丝在突然加速时可以在两根综丝杆之间自由振动,不会使综耳的内侧与综丝杆进行接触,即便由于综框条弯曲大大减小综丝杆的间距时也不会接触,因为此时减振元件起作用。如此设计的综丝通过在综丝综耳内造成的形状改变以及除此之外与按本发明的减振元件配合工作,由此彻底减少综丝和综丝杆的磨损。其结果是延长综丝和综框的使用寿命,以及避免在织造时产生废品。
与所采用的综丝的综耳和综丝杆的设计无关,按本发明有利地使两个综耳朝综丝导纱眼方向相对于综丝杆获得一个自由位置,它超出纯粹按功能必要的和在规范中规定的量。只有这样,按本发明的综丝和按本发明的减振元件才有可能按本发明协同工作。这一关系最简单地可借助后面要说明的图4至9理解。如已提及的那样,按本发明的综丝也可以在没有减振元件的情况下使用,只要通过导经纱眼流动的经纱张力足够大。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不与综丝杆接触的那个处于承担综丝加速任务的综耳相对位置的综耳,发生与同样处于相对位置的综丝杆接触。在有些情况下这能足以保证织机可接受地运行。然而原则上在按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此系统的设计方案中使用减振元件,因为通过使用减振元件附加地获得降噪效果。因为减振元件必然随时间的推移而磨损以及磨蚀的材料至少部分会落在经纱上,所以有一些由于这种污染而不能考虑使用此减振元件的织物。因此按本发明的综丝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也可以与这些综框一起使用,即在那些综框中由于几何上的原因不能安装或由于污染的原因不允许安装减振元件,尽管如此仍获得减小磨损的效果。
附图说明
现在举例并参见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其中:
图1示意表示一个综框,包括支承条、配属的综丝杆及综丝;
图2减振元件在图1所示综框的支承条型材上可能的布局;
图3类似于图2的布局;
图4和5两种按本发明设计的有所谓J形综耳的综丝;
图6和7类似于图4和图5的综丝,但有所谓的C形综耳;
图8和9仍类似于图4、5或6和7的综丝,但有所谓的O形综耳;
图10用于固定减振元件的固定部分可能的形状横截面;以及
图11仍用于安装减振元件的固定部分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表示一个综框,包括两根支承条1和1′、两个配属的综丝杆2和2′以及两个按本发明的减振元件4和4′。图1仅用于定位。涉及本发明的详情在另一些图中进一步说明。
图2表示减振元件4在综框支承条型材1上的一种可能的配置。尤其可以看出设计为支承条型材1组成部分的固定部分10的方案。可以看出,按本发明用橡胶弹性材料制的减振元件4是如何可拆地夹紧在固定部分10上。还可以看到综丝3的综耳和综丝杆2。在此图中,固定部分设计为突起。
图3表示一种类似于图2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固定部分10设计为单独的零件。
图4和5表示两种有所谓J形综耳的综丝。图4示意表示按本发明设计的综丝3与综丝杆2和2′以及同样按本发明设计的减振元件4的配合作用。在图示的状态,综丝3综耳20上端部21的外面停留在减振元件4上,因此距离f为零。其余的距离s、t、d和尤其k全都保持大于零。所表示的状态是在处于运动中的综丝在综框运动的制动阶段仍比综框更快地运动并超过终端位置时达到的。
在此状态,两根综丝杆2和2′由于综框弹性变形因而比在静止状态时彼此靠得更近,其结果是导致k值大于o。
当距离t成为零以及距离f、s、k和d全都大于零时达到终端位置,亦即停止状态。
图5类似于图4表示按本发明的综丝3与综丝杆2和2′在综框和综丝加速阶段期间的配合作用。在此阶段,按本发明的减振元件4不起作用。在此阶段中距离t为零,而距离f、k、s和尤其d全都大于零。
这一状态也对应于在综框上开口位置时综框和综丝的停止状态。也就是说,在此状态综丝3借助通过导纱眼32流动的经纱31的张力逆综丝杆2牵拉。现在综丝杆的距离重新处于额定状态,其结果是,尽管在处于相对位置的综丝杆处的距离t等于零,但距离d仍大于零。
图6和7表示类似于图4和5的状况,但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具有所谓C形综耳的综丝和相应形状的综丝杆。
图8和9表示类似于图4和5或图6和7的状况,但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具有所谓O形综耳的综丝和相应形状的综丝杆。
分别比较图4和5或6和7以及8和9,清楚地说明了有关各综丝的尺寸设计以及在已提及的减振元件的配置和尺寸设计方面本发明的实质。
有关综耳的设计重要的是,当k值等于零时,亦即若在综丝处于相对位置的那一端的综耳停靠在综丝杆2′外棱边24上时,距离S还始终大于零。这适用于两个综耳,也就是说在两个综耳中朝向综丝中央方向的内棱边22或22′决不会与综丝杆2内棱边23或23′接触。甚至在由于综框变形使综丝杆2和2′如图4、6和8所示处于彼此更靠近的位置的情况下仍是如此。
有关减振元件4或4′重要的是,只有当综丝杆由于综框弹性变形彼此更靠近(仍如图4所示)时减振元件才被综丝端部21或21′触及或撞击。如图4所示的这种综丝端部21与减振元件4的接触在k值大于零时发生,亦即综耳20′的外挡边25′未达到与综丝杆2′的综丝杆外棱边24′接触。
已提及的这两个措施使得综丝杆以及综丝上的磨损如按本发明所要求的那样特别小。
相比之下,图5表示两个综丝杆处于所谓的“静止状态”,亦即按起始状态隔开间距。这导致在综丝杆2与综耳20外挡边25接触时,综丝3外于相对位置的那一个端部21′从减振元件4′抬起,这表明d值大于零。显然,由此在综框负载不大时或在加工速度较低时(此时几乎不发生综框变形),综丝实际上永远不会与两个减振元件4和4′进入接触状态。但在这些工作条件下因为磨损也很小,所以几乎不发生综丝撞击并因而不需要减振。
图10表示一种可能的固定部分10的形状横截面,它独立于综框支承条型材设计和制造并包括条状突起12。减振元件4围绕此突起可拆式地夹紧。
图11表示一种固定部分10的横截面,它同样独立于综框支承条型材设计和制造,在此方案中它包括槽状凹窝13。固定部分4相应的突起可拆式地夹紧在此凹窝内。

Claims (15)

1.综框的综丝,它有两个综耳,其特征为:至少两个综耳之一沿综丝纵向朝综丝中央方向设计为按这样的方式切割,即,即使在工作中当综框在综框中央区内弯曲时,在经切割的综耳区内综丝杆内棱边(23)与处于相对位置的综丝杆(2′)的综丝杆外棱边(24′)之间的距离,仍大于在经切割的综耳的内挡边(22)与处于相对位置的综耳的外挡边(25′)之间的距离。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丝,其特征为:两个综耳沿综丝纵向朝综丝中央方向切割。
3.具有至少一根按照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综丝的综框,其特征为:在综框的至少一根支承条上弹性地设计面朝综丝杆的内棱边(4)。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框,其特征为:在综框的起始位置亦即额定状态,在支承条(1)弹性内棱边(4)与设在处于相对位置的支承条处的综丝杆(2′)外棱边(24′)之间的距离,大于在弹性内棱边(4)区域内的综丝外端挡(21)与处于相对位置的支承条(2′)区域内的综耳外挡边(25′)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综框弹性变形使综框中央区域内综丝杆(2、2′)彼此更加靠近时,在支承条(1)弹性内棱边(4)与设在处于相对位置的支承条处的综丝杆(2′)外棱边(24′)之间的距离,小于在弹性内棱边(4)区域内的综丝外端挡(21)与处于相对位置的支承条(2′)区域内的综耳外挡边(25′)之间的距离。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之一所述的综框,其特征为:两根支承条有一个弹性内棱边。
6.有至少一根按照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综丝的综框,其特征为:综丝(3)的两个综耳(20、20′)中至少一个沿综丝纵向朝其中央方向按这样的方式切割,即,在综丝杆朝向综框中央的一侧(23、23′)与综耳相应侧(22、22′)之间形成一个自由位置,为了此自由位置,在J形综耳的情况下,综耳的孔最小19和最大21mm,在C形综耳的情况下,综耳的孔最小27.5和最大29.5mm,以及在O形综丝综耳的情况下,综耳的孔最小15.5和最大17.5mm。
7.按照权利要求3至6之一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减振元件(4、4′),它安装在综框的支承条处在支承条面向综丝杆的内棱边上,此减振元件优选地全部截面用一种橡胶弹性材料制造,这种材料的肖氏硬度大于80;以及它例如通过夹卡固定在一个在支承条(10)上存在的紧固部分(12、13)上;以及,减振元件的尺寸这样确定,即,在与一根综丝配合作用时,在其中一个综丝端部(21)与此减振元件(4)接触的情况下,处于相对位置的那个综耳(20′)离处于相对位置的综丝杆(2′)至少是最小间距。
8.按照权利要求3至7之一所述的综框,其特征为:综耳的形状基本上相应于所谓的J形;以及,相对于适配的综丝杆的自由位置至少为5.2mm。
9.按照权利要求3至7之一所述的综框,其特征为:综耳的形状基本上相应于所谓的C形;以及,相对于适配的综丝杆的自由位置至少为5.2mm。
10.按照权利要求3至7之一所述的综框,其特征为:综耳的形状基本上相应于所谓的O形;以及,相对于适配的综丝杆的自由位置至少为6.5mm。
11.按照权利要求3至10之一所述的综框,其特征为:一个槽(12)沿内棱边纵向按这样的方式设计,即,使减振元件(4、4′)通过覆盖此槽可拆地夹紧在综框上的一个相应的固定条上。
12.按照权利要求3至10之一所述的综框,其特征为:一个条状的凹窝(13)沿内棱边的纵向按这样的方式设计,即,使减振元件通过压入此凹窝可拆地夹紧在综框上的一个相应的固定槽内。
13.按照权利要求7至12之一所述的综框,其特征为:固定部分用与其余的支承条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与之构成一个统一体。
14.按照权利要求7至12之一所述的综框,其特征为:固定部分与其余的支承条用不同材料制成;以及,这两个部分构成一个功能上的统一体。
15.按照权利要求3至14之一所述综框的工作方法,其特征为:综框按这样的方式工作,即,在起始状态亦即额定状态,在支承条弹性的内棱边与设在处于相对位置的支承条处的综丝杆外棱边之间的距离,大于在弹性内棱边区域内的综丝外端挡与处于相对位置的支承条区域内的综耳外挡边之间的距离;以及,当综框受大的负载出现综框弹性变形以及在综框中央区域内综丝杆(2、2′)彼此更加靠近的情况下,在支承条弹性内棱边与设在处于相对位置的支承条处的综丝杆外棱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在弹性内棱边区域内的综丝外端挡与处于相对位置的支承条区域内的综耳外挡边之间的距离。
CN03104112.4A 2002-02-14 2003-02-13 综框及其工作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4383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6130.0A DE10206130B4 (de) 2002-02-14 2002-02-14 Webschaft mit mindestens einer Weblitze
DE10206130.0 2002-0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8369A true CN1438369A (zh) 2003-08-27
CN1438369B CN1438369B (zh) 2011-11-16

Family

ID=27618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04112.4A Expired - Lifetime CN1438369B (zh) 2002-02-14 2003-02-13 综框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883554B2 (zh)
JP (1) JP4287666B2 (zh)
CN (1) CN1438369B (zh)
BE (1) BE1017499A3 (zh)
DE (1) DE10206130B4 (zh)
FR (1) FR2835853B1 (zh)
IT (1) ITMI2003020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6353B (zh) * 2005-07-13 2011-01-12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特别用于高速运转的织机的综片
CN1871383B (zh) * 2003-10-21 2011-11-30 必佳乐有限公司 综框
CN101387027B (zh) * 2007-09-11 2011-12-14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粘接综片安装轨道
CN112095201A (zh) * 2019-06-17 2020-12-18 意达股份公司 用于织机的综框框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60024B4 (de) * 2002-12-19 2007-03-29 Groz-Beckert Kg Weblitze
DE10329219B4 (de) * 2003-06-28 2007-04-05 Groz-Beckert Kg Schaftstab mit beweglichem Litzendämpfungselement
FR2857675B1 (fr) * 2003-07-18 2006-01-13 Staubli Sa Ets Cadre lisses et metier a tisser pourvu d'au moins un tel cadre
DE10342577B4 (de) * 2003-09-15 2005-07-21 Groz-Beckert Kg Litze mit vermindertem Spiel
US7131465B1 (en) * 2004-06-24 2006-11-07 Chapman Arthur S Removable plastic heddle with mating insertion tool for weaving apparatus
DE502005009281D1 (de) * 2005-12-08 2010-05-06 Groz Beckert Kg Weblitze für bandartige Kettfäden
EP1908863B1 (de) * 2006-10-06 2009-04-08 Groz-Beckert KG Weblitze für Jacquardwebmaschine
US20080243047A1 (en) * 2007-03-27 2008-10-02 Babaev Eilaz P Ultrasound wound care device
EP2669413B1 (de) * 2012-05-31 2018-11-28 Groz-Beckert KG Schaftstab mit Versteifungsstab für einen Webschaft
CN102936778B (zh) * 2012-11-06 2014-02-05 丁秋亚 喷水提花织机装造的专用综丝
EP3406772B1 (de) 2017-05-22 2021-02-24 Groz-Beckert KG Schaftstab und webschaft
JP7462923B2 (ja) 2020-02-27 2024-04-08 ナンカイ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ームスティーブ、ヘルドフレーム、ダンパー、及び、織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48176C1 (de) * 1995-12-22 1996-08-14 Schmeing Gmbh & Co Weblitze
BE1010007A3 (nl) * 1996-01-19 1997-11-04 Picanol Nv Weefkader voor weefmachines.
DE19912419B4 (de) * 1999-03-19 2007-04-05 Grob Horgen Ag Weblitze mit im Bereich der Endösen verbreiterter Bandbreit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eblitze
DE19932685A1 (de) * 1999-07-13 2001-01-18 Grob Horgen Ag Horgen Weblitzensystem
DE19962977B4 (de) * 1999-12-24 2012-03-08 Picanol N.V. Webschaft für eine Webmaschine
IT1318130B1 (it) * 2000-07-06 2003-07-23 Nuova O M V S R L Traversa a piu' componenti per quadri portalicci a rumorosita' ridotta di telai di tessitura.
FR2812007B1 (fr) * 2000-07-24 2002-11-29 Burckle Et Cie Ets Cadre de lisse pour machine a tisser equipe d'un dispositif amortisseur de lisses et dispositif amortisseur de lisse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1383B (zh) * 2003-10-21 2011-11-30 必佳乐有限公司 综框
CN1896353B (zh) * 2005-07-13 2011-01-12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特别用于高速运转的织机的综片
CN101387027B (zh) * 2007-09-11 2011-12-14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粘接综片安装轨道
CN112095201A (zh) * 2019-06-17 2020-12-18 意达股份公司 用于织机的综框框架
CN112095201B (zh) * 2019-06-17 2023-09-29 意达股份公司 用于织机的综框框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6130A1 (de) 2003-08-21
BE1017499A3 (fr) 2008-11-04
US6883554B2 (en) 2005-04-26
US20030150506A1 (en) 2003-08-14
FR2835853A1 (fr) 2003-08-15
JP2003247145A (ja) 2003-09-05
CN1438369B (zh) 2011-11-16
ITMI20030203A1 (it) 2003-08-15
JP4287666B2 (ja) 2009-07-01
FR2835853B1 (fr) 2006-05-26
DE10206130B4 (de) 2016-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38369B (zh) 综框及其工作方法
CN1241768C (zh) 具有可更换固定销的车辆散热器
WO2007126359A1 (en) Stabiliser bar for a vehicle
CN1933924A (zh) 适配器装置
US20050022893A1 (en) Heald frame for weaving machine
CN1084809C (zh) 开口机构可动竖钩的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提花型织机
CN1054408C (zh) 纺织机械用的开口装置
CN101498066A (zh) 精梳机的顶梳
CN1128256C (zh) 提花织机的开口装置,综丝及其综框综丝的制造方法
JP4567381B2 (ja) 改善されたヘルド
US7147010B2 (en) Heddle frame and weaving loom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such frame
JP4621461B2 (ja) 綜絖子ならびに綜絖子のための支持レール
CN1204306C (zh) 成对使用的综丝
KR20050086363A (ko) 직기의 송출 장치
FR2735795B1 (fr) Dispositif pour la realisation d'une fausse lisiere a pas de gaze sur une machine a tisser
CN1724732B (zh) 梭口形成机构、三位织造系统及配备该系统的织机
EP0256406B1 (en) Heddle frame for a high speed weaving machine
US20040035488A1 (en) Device for attaching return springs in a harness of a jacquard weaving machine
US7610940B2 (en) Crossbar for heald-carrying frames of weaving looms with improved attachment of the heald-carrying plate
CN1288684C (zh) 用于一个电开关的开关触点装置
KR200229742Y1 (ko) 직기용 종광
JP3241271B2 (ja) 織機用ヘルドフレーム
CN217173992U (zh) 综片
KR200282374Y1 (ko) 개방형 클램프
CN217170440U (zh) 扭簧定位器、挡风网总成、汽车天窗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RAPEU TEXTILE A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EROB HOLLGEN STOCK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7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724

Address after: Swiss rahon

Applicant after: Grob Horgen AG

Address before: Horgen Switzerland

Applicant before: Grob Horgen A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ROZ BECKERT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ROB TEXTILE AG

Effective date: 201405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04

Address after: Albstadt

Patentee after: Groz-Beckert KG

Address before: Swiss rahon

Patentee before: Grob Horgen A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