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3264A - 电子部件的屏蔽壳 - Google Patents

电子部件的屏蔽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3264A
CN1433264A CN03101046A CN03101046A CN1433264A CN 1433264 A CN1433264 A CN 1433264A CN 03101046 A CN03101046 A CN 03101046A CN 03101046 A CN03101046 A CN 03101046A CN 1433264 A CN1433264 A CN 1433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case
connector
circuit board
recessed portion
installation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01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6699C (zh
Inventor
大谷耕司
田中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011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44094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011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0418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011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0418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011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1533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3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3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66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669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9Shield structure with plural ports for distinct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15Gaskets or seals
    • H05K9/0016Gaskets or seals having a spring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18Casings with provisions to reduce aperture leakages in walls, e.g. terminals, connectors,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电子部件(20)的屏蔽壳(22)。该屏蔽壳(22)容纳其上安装一个电子组件(26)和一个输出连接器(34)的印刷电路板。该屏蔽壳通过它的壳壁定义一个凹入部分(58)。该凹入部分(58)带有一个位于该输出连接器(34)的安装位置的侧向方向上的开口。该凹入部分带有一个位于从该输出连接器(34)的安装位置向上的开口。该屏蔽壳(22)允许相对于该连接器(34)从上方或者从侧面插入一条电缆。另外,在壳壁上设置一个孔(56a)。当该输出连接器(34)处于安装位置时,该孔(56a)位于对着该连接器(34)的一个侧面的位置。选择性地使用水平插入型输出连接器(34)或垂直插入型输出连接器(35)变为可能。

Description

电子部件的屏蔽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部件的屏蔽壳,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在其上安装有电子组件和连接器的电路板的屏蔽壳。
背景技术
一般,例如AM(幅度调制)调谐器和FM(频率调制)调谐器等电子部件需要屏蔽壳。举例来说,典型的AM/FM调谐器包括一个与AM天线导线连接的AM输入连接器,一个与FM天线导线连接的FM输入连接器,各种电子组件(例如,对其输入从FM天线导线接收到FM信号的FM前端部分,对其输入从AM天线导线接收到的AM信号的AM前端部分,把对其的输入设定在选定频率上并且输出该输入的PLL(锁相环路),以及解调接收到的FM或AM信号并产生音频信号的FM/AM立体声解调部分),以及一个用于把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通过解调产生)输出到外部部件,例如放大器的输出连接器。它们位于一块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该印刷电路板的周边由一个盒状的屏蔽壳包围。
典型的用于电子部件的常规屏蔽壳具有在壳内容纳上述印刷电路板的封闭结构,以便阻挡外部电磁噪声。AM输入连接器、FM输入连接器以及输出连接器暴露在壳的侧表面上。
这种常规屏蔽壳通常具有一个用于插入电缆的开口。在对着焊接在该印刷电路板上的输出连接器的侧面的位置处形成该开口。从而,和放大器等连接的电缆可以插入穿过该开口并且可以在该屏蔽壳完全安装在该印刷电路板后和该输出连接器连接。
这样,常规屏蔽壳具有适应于侧向地引出输出电缆的结构。但是,取决于它相对于附近部件(例如放大器)的位置,在某些情况下以任0何其它方向,例如相对于该屏蔽壳向上地引出该电缆会变得更有好处。然而,常规的盒状屏蔽壳除了在壳的侧壁上以外不具有开口。从而,垂直插入型连接器不能和这种常规的盒状屏蔽壳一起使用,而是只能采用类型有限的连接器。
发明内容
从而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用各种各样的连接器,其中包括垂直插入型连接器的屏蔽壳。
这样,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容纳其上安装一个电子组件和一个连接器的电路板的屏蔽壳,该屏蔽壳通过它的壳壁定义一个凹入部分。
其中,该凹入部分具有一个相对于该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位于侧向方向上的开口;
其中,该凹入部分具有另一个相对于该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位于向上方向上的开口。
这种屏蔽壳允许相对于该连接器从上方或从侧向插入一条电缆。这样,例如有可能选择性地把其侧表面上带有插孔的水平插入型连接器和其顶表面上带有插孔的垂直插入型连接器中之一用作为安装在该印刷电路板上的用于使该电子部件和外部电子部件电气连接的连接器。这样,该屏蔽壳允许基于用户的偏好作出灵活的选择。从而,借助本发明的屏蔽壳,不仅可以采用类型更广泛的连接器并且还可以采用类型更广泛的连接器安装形式。这样,本发明的屏蔽壳可应用于类型数量明显更多的包含着其上装有连接器的电路板的部件。
依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容纳其上安装着一个电子组件和一个连接器的电路板的屏蔽壳,该屏蔽壳通过它的壳壁定义一个凹入部分。
其中该凹入部分的外形一般为长方体;
其中该凹入部分定义一个带有一个开口的空间,该开口从该长方体的第一侧表面延伸到该长方体的第二侧表面并且越过该第一和第二侧表面的边界,其中该第二侧表面垂直于该第一侧表面;
其中该开口的形状允许该连接器经过该开口安装在该空间内。
依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容纳其上安装一个电子组件和一个连接器的电路板的屏蔽壳,该屏蔽壳通过它的壳壁定义一个凹入部分;
其中该屏蔽壳包括各由屏蔽材料制成的壳体、第一壳盖和第二壳盖;
其中该电路板通常具有由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定义的平面形状,其中该第二表面是该第一表面的背表面;
其中该电子组件的安装位置以及该连接器的安装位置都在该第一表面上;
其中该壳体包括各个沿着第一表面包围该电子组件的安装位置的壳壁,其中这些壳壁以相对于该第一表面垂直的方向从该第一表面向外延伸;
其中这些壳壁定义一个对着该电路板并且对着该电子组件的安装位置的壳开口;
其中当把该第一壳盖安装在该壳体的预定位置处时,该第一壳盖对着该壳开口并且对着该电子组件的安装位置;
其中当把第二壳盖安装在比该预定位置更接近该电路板的位置上时,该电路板的第二表面全部对着该第二壳盖;
其中该凹入部分实质上是由该壳体和该第二壳盖定义的;
其中该安装位置位于该凹入部分内;
其中当从该连接器的安装位置看过去时,该屏蔽壳在从该电路板垂直向外的方向上是对外部开放的;以及
其中当从该连接器的安装位置看过去时,该屏蔽壳在从该壳体垂直向外的方向上是对外部开放的。
依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容纳其上安装一个电子组件和一个连接器的电路板的屏蔽壳,该屏蔽壳通过它的壳壁定义一个凹入部分;
其中该凹入部分在从该连接器的安装位置的侧向方向上对外部开放;
其中该凹入部分在从该连接器的安装位置的垂直方向上对外部开放;
其中该屏蔽壳还包括一个位于它的壳壁上的孔,其中该孔对着安装在该电路板上的该连接器的一个侧表面。
上述每种屏蔽壳最好可以构形成能从按垂直方向站立的姿势或者为按水平方向平躺的姿势中选择。
通过参照各附图的下述详细说明变为清晰的各个有益效果一起,可采用其它特征以帮助进一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屏蔽壳的分解透视图,其中示出带有一个示例输入连接器36和一个示例输出连接器34的示例电路板;
图2A至图2E示出从不同方向上看过去的装配状态下的该异蔽壳,即,图2A中的前视图,图2B中的平面图,图2C中的后视图,图2D中的右视图以及图2E中的左视图;
图3A至图3B示出从不同方向看上去的该屏蔽壳的壳架42,即,图3A的透视图以及图3B的该壳架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4A至图4E用图4A中的前视图、图4B中的平面图、图4C中的后视图、图4D中的右视图和图4E中的左视图更详细地示出该壳架;
图5A和图5B示出从不同方向看上去的一个安装在该电路板上的垂直安装型连接器,即,图5A中的平面图和图5B中的右视图;
图6A至图6D更详细地示出壳架42的各个部分,其中图6A是沿图4D的线A-A取的剖面图,图6B是沿图4D的线B-B取的剖面图,图6C是沿图4D的线C-C取的剖面图,图6D是沿图4D的线D-D取的剖面图;
图7A至图7 E用图7A中的前视图,图7B中的平面图、图7C中的后视图、图7D中的右视图以及图7E中的左视图更详细地示出该屏蔽壳的上盖44;
图8A和图8B示出从不同方向看上去的盖44的捕接(catching)部分的形状,即分别沿图7A的线E-E和沿图7D的线F-F取的剖面图;
图9A和图9B示出从不同方向看上去的盖44的锁定部分85的形状,即分别为一个右视图和一个剖面图;
图10A和图10B示出从不同方向看上去的锁定在壳架42上的锁定部分85,即分别为一个剖面图和一个右视图;
图11A和图11B示出从不同方向看上去的详细的盖44的保持部分87,即分别为一个平面图和一个剖面图;
图12A至图12E用图12A中的前视图、图12B中的底视图、图12C中的后视图、图12D中的左视图和图12E中的右视图示出该屏蔽壳的下盖46;
图13A的图13B示出从不同方向看上去下盖46的捕接部分的形状,即,分别沿图12D的线J-J和沿图12D的线I-I取的剖面图;
图14A和图14B示出从不同方向看上去的下盖46的锁定部分94的形状,即,分别为一个剖面图和一个左视图;
图15A和图15B示出从不同方向看上去的锁定在壳架42的锁定部分94,即,分别为一个左视图和一个剖面图;
图16是依据第一变例的屏蔽壳的后视图;
图17是依据第二变例的屏蔽壳的后视图;
图18是依据第三变例的屏蔽壳的后视图;
图19是依据第四变例的屏蔽壳的后视图;
图20A和图20B示出一种不同方向看上去的不同于壳架42的壳架,即,分别为一透视图和一侧视图;
图21A和图21B分别示出该实施例的壳架42的进一步细节,其中该壳架42的隔开壁68的突出部分68a靠在凹入部分的侧板60上;
图22是一种作为壳架44的变型的壳架的详细透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一锁定机构110的剖面图;
图24是本发明的第二锁定机构120的剖面图;以及
图25A和图25B分别在第二锁定机构120的剖面图中示出开始解锁操作时的状态以及结束解锁操作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屏蔽壳的分解透视图,而图2A至图2E示出从不同方向看上去的装配状态下的该屏蔽壳。更具体地说,图2A至图2E分别是前视图、平面图、后视图、右视图和左视图。
如这些图中示出那样,电子部件20(其例如是一个AM/FM调谐器)通过在屏蔽壳22的封闭空间内容纳一印刷电路板24而构成。
通过焊接在该印刷电路板24上设置一个对其输入从FM天线导线(各图中未示出)接收到的FM信号的FM前端部分26,一个对其输入从AM天线导线(各图中未示出)接收到的AM信号的AM前端部分28,一个把对其的输入设定在选定频率上并且输出该输入的PLL(锁相环路)部分30,一个解调接收到的FM或AM信号并且产生音频信号的FM/AM立体声解调部分32,其它各种各样的电子组件以及一个用于把通过解调产生的音频信号输出到外部放大器的输出连接器34,等等。
输出连接器34以及用于各种电路的可变电阻器和线圈固定在该印刷电路板24的上表面上。IC芯片和DIP组件固定在该印刷电路板24的下表面上。在该输出连接器34的一个侧表面上设置多个排成一行适用于插入电缆等(各附图中未示出)的端子的各个插脚的插孔34a。屏蔽壳22的右侧面对着输出连接器34的这个侧面。
附着在屏蔽壳22的前表面上的AM输入连接器36和FM输入连接器38处于暴露状态(即,不被覆盖)。AM输入连接器36具有适用于把一对AM天线导线插入到前侧的插孔36a和36b。在该AM输入连接器36的底表面上可转动地设置一个用于锁定插入到插孔36a和36b的AM天线导线的控制杆36c。AM输入连接器36在它的底表面上具有一对锁定爪36d和36e(在图1中只能看见爪36e,因为爪36d在另一侧)。锁定爪36a和36e装配到并锁定在印刷电路板24的一对锁定孔(图1中未示出)中。AM输入连接器36具有一对分别位于其二个侧面上的凸出物。凸出物36f和36g装配到屏蔽壳22的凹入部分72a和74a中用于定位(这在后面说明)。这样,凸出物36f和36g被定位。FM输入连接器38具有一个直接固定在屏蔽壳22的前表面上的圆柱形部分。
构成FM前端部分26的每个线圈容纳在一个空间内。该空间由安装在印刷电路板24上的屏蔽元件40包围。
屏蔽壳22由壳架42、上盖44和下盖46组成。以能够包围印刷电路板24的上表面上设置的各种电子组件的方式形成壳架42。在壳架42的上部以封闭该壳架42的上开口的方式安装上盖44。在壳架42的下部以对着印刷电路板24的下表面的方式安装下盖46。这样,在印刷电路板24的上下表面焊接的各种电子组件容纳在由壳架42、上盖44和下盖46形成的封闭腔内,并且从而屏蔽外部电磁波。
更具体地说,上盖44和下盖46分别封闭壳架42的上开口和下开口。接着,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第一锁定机构110和第二锁定机构120彼此锁定上盖44和下盖46。在上盖44和下盖46的所有四个侧面上(即所有四个方向上)设置第一锁定机构110。在上盖44和下盖46的左右侧面的中央部分设置第二锁定机构120。第一锁定机构110和第二锁定机构120的进一步细节在后面说明。
图3A和图3B分别在一个透视图和壳架一部分的详细视图中示出该屏蔽壳的壳架42。图4A至图4E分别在前视图、平面图、后视图、右视图和左视图中示出壳架42。
如图3A和图3B以及图4A至图4E中所示,通过压制由屏蔽电磁波的屏蔽材料做金属板材形成框状的壳架42。该壳架42具有一个前板50、一个位于印刷电路板24的左侧的左板52,一个位于印刷电路板24的右侧的右板54,一个位于印刷电路板24的背部的背板56,一个凹入部分58以及一个该凹入部分的侧板60。AM输入连接器36以及FM输入连接器38安装在前板50上。在屏蔽壳的右侧壁上以暴露输出连接器34的方式形成凹入部分58。侧板60位于第二隔室66(后面说明)的右侧表面上并且定义凹入部分58。
具体地,在壳架42的内部空间里在印刷电路板24的上表面上设置第一隔室64和第二隔室66。第一隔室64容纳FM前端部分26以及AM前端部分28的各个电子组件。第二隔室66容纳PLL部分30和FM/AM立体声解调部分32的各个电子组件。前述的隔开壁68分隔开第一隔室64和第二隔室66。和前板50平行的隔开板70横跨第一隔室64。
前板50具有一个其中固定圆柱形FM输入连接器38的安装孔50a,一个其中放入AM输入连接器36的凹入部分50b以及一对螺孔50c和50d。该螺孔50c和50d可用于把屏蔽壳22固定到一个外部结构上。该外部结构可以是该部件旁边的一个机架。在隔开板70和前板50之间设置一对通过弯曲形成的支持板72和74。这对支持板72和74支承插入到凹入部分50b内的AM输入连接器36的相应侧壁。此外,支持板72和74的端部和隔开板70啮合并且充当加强件。
和AM输入连接器36的上述一对凸出物36f、36g啮合的上述凹入部分72a、74a位于支持板72、74的上端头处。如前面指出那样,这些凹入部分72a、74a设置用于定位AM输入器36。这些凹部分72a,74a控制AM输入连接器36的安装位置。隔开板70具有一个按控制AM输入连接器36的背表面的位置的方式突出的凸出物70a。
包围第二隔室66的隔开壁68、上述后退侧板(recession-sideplate)60、左板52以及背板56具有通过弯曲形成的L型上端头部分。这些L型上端头部分提高刚性。上述凹入部分58是在安装输出连接器34的位置处形成的。按照可以从上面以及可从从侧面看到固定在印刷电路板24上的输出连接器34的方式,凹入部分58具有侧开口、上开口和下开口。从而,当把扁平缆等(各图中未示出)的端子的端销插入到输出连接器34的上述插孔34a中时,可从输出连接器34的上面或者侧面进行插入操作。
图2中所示的输出连接器34是在它的侧表面上具有各插孔34a的水平插入型连接器。同样,依据本发明,在印刷电路板24上安装垂直插入型连接器35是可能的。图5A和图5B中所示的垂直插入型连接器35在它的上表面上具有各插孔35a,从而,选择性地采用其侧表面上带有各插孔34a的水平插入型连接器34和其上表面上带有各插孔35a的垂直插入型连接器35中的一种是可能的。
上述后退侧板60的上端在隔开壁68和背板56之间延伸并且连接这二者。上述后退侧板60的下端靠在印刷电路板24的上表面上。此外,后退侧板60的左端靠在通过切开并弯曲隔开壁68的一部分而形成的上述凸出部分68a上。后退侧板60靠在凸出部分68a上(如图3A和3B中所示)起控制该后退侧板60的移动的作用。从而,在装配工艺处理之前,后退侧板60保持不移动。通常隔开壁68和后退侧板60之间存在着间隙,从而在没有凸出部分68a的情况下,在装配处理之前存在着后退侧板60移动的可能性。
另外,在(壳壁的)背板56的一部分中形成一个对着输出连接器34的一个侧表面的孔56a。按照可以从壳22的背面看到输出连接器34的该侧表面的方式形成孔56a。如图1、图2C、图3A和图4A中所示那样形成孔56a。具体地,以四边形切口的形状形成孔56a,或者更具体地说为一个达到壳22的右侧侧表面的矩形。后面参照这些附图以及图16至图19说明本发明的该孔56a和它的各种变型的细节。
参照图4,前板50、左板52、右板54、背板56和后退侧板60具有若干以预定间隔设置并且适用于锁定上盖44的周边部分(后面说明)的上凸出物76。前板50、左板52、右板54、背板56和后退侧板60还具有若干以预定间隔设置并且适用于锁定下盖46的周边的部分(后面说明)的下凸出物78。每个上、下凸出物76、78的截面为曲线形或者为圆形。按照上盖和下盖44、46的周边部分分别可以骑在并且钩住它们的方式形成这些上、下凸出物76和78,后面会参照图8A和8B对此做出说明。
另外,在左板52以及右板54的中间部分上形成大致矩形的上锁定孔80和大致矩形的下锁定孔82。上锁定孔80防止上盖44脱开。下锁定孔82防止下盖46脱开。
此外,如图4中所示,在左板52、右板54和背板56上设置通过焊接到印刷电路板24的周边部分上而固定的若干固定部分84。这些固定部分84通常是长条状的,并且当装配时向内弯曲它们以便靠在印刷电路板24的周边部分上,而且在这种状态下把它们焊接到印刷电路板24的周边部分上。
图6A至图6D更详细地示出壳架42的各个部分。图6A是沿图4D的线A-A取的剖面图。图6B是沿图4D的线B-B取的剖面图。图6C是沿图4D的线C-C取的剖面图。图6D是沿图4D的线D-D取的剖面图。
如图6A中所示,上面提到的隔开壁68横向地放在左板52和右板54之间并且搭接这二个板。隔开壁68具有上面提到的凸出部分68a并且还具有放入到在印刷电路板24上形成的缝(图中未示出)的插入部分68b至68d。另外,隔开壁68具有一个间隙定义部分68e,该部分68e是按为印刷电路板24上的屏蔽元件40定义一间隙的方式形成的。换言之,该部分68e不靠在元件40上。
插入部分68b具有向下凸出的长条形状。插入部分68b定位于延伸通过印刷电路板24并且焊接在印刷电路板24的下表面上。
如图6B中所示,上面提到的隔开板70具有上面提到的凸出物70a和靠在印刷电路板24上的靠接(abutting)部分70b。隔开板70还具有从靠接部分70b的端部向下突出的并且放入到印刷电路板24上形成的缝(各图中未示出)的插入部分70c和70d。另外,隔开板70具有一个以定义至印刷电路板24上的屏蔽元件40的间隙的方式而形成的间隙定义部分70e。换言之,部分70e不靠在元件40上。此外,隔开板70具有锁定孔70f至70i。前面提到的支持板72、74的凸出物72b、74b分别放到锁定孔70g和70f中。前面提到的用于定位目的的AM输入连接器36的背表面上的各凸出物(各图中未示出)放到锁定孔70h和70i中。
如图6C中所示,通过从前板50向内弯曲形成的支持板72具有用来控制AM输入连接器36的安装位置的(定位)凹入部分72a。支持板72具有放到隔开板70的锁定孔70f中的凸出物72b。
如图6D中所示,通过从前板50向内弯曲形成的支持板74具有用来控制AM输入连接器36的安装位置的(定位)凹入部分74a。支持板72具有放到隔开板70的锁定孔70g中的凸出物74b。
图7A至图7E用图7A中的前视图、图7B中的平面图、图7C中的后视图、图7D中的右视图以及图7E中的左视图示出上盖44。
如图7A至图7E中所示,上盖44具有上表面44a、前捕接部分44b、左捕接部分44c、右捕接部分44d、第二右捕接部分44e、后捕接部分44f和第三右捕接部分44g。上表面44a封闭壳架42的上开口。前捕接部分44b向上表面44a的前侧弯曲。左捕接部分44c向上表面44a的左侧弯曲。右捕接部分44d向上表面44a的右侧弯曲。第二右捕接部分44e向上表面44a的右侧弯曲以与前面提到的间隙定义部分68e对应。后捕接部分44f向上表面44a的后侧弯曲。第三右捕接部分44g弯曲以对应间隙定义部分68e。
前捕接部分44b、左捕接部分44c、右捕接部分44d、第二右捕接部分44e以及后捕接部分44f以预定间隔定义各个切口83,从而它们可以容易地分别钩住壳架42的上板50、左板52、右板54、后退侧板60和背板56的凸出物76。
另外,在上表面44a上以凹入的方式设置连接器支持器部分87。连接器支持器部分87通过从上方靠在AM输入连接器36的上表面上保持AM输入连接器36。此外,在从上表面44a的对应各侧向下弯曲的多个左捕接部分44c的中央部分中以及多个右捕接部分44d的中央部分中的上述锁定部分85中设置各个锁定元件86。这些锁定元件86放入壳架42的上锁定孔80中以防止脱开。
如图8A和8B中所示,上捕接部分44b、左捕接部分44c、右捕接部分44d、第二右捕接部分44e和后捕接部分44f具有分别通过按剖面图的肘状弯曲而形成的末端部分88和90。当这些弯曲部分分别开始跨在壳架42的上板50、左板52、右板54、后退侧板60和背板56的前述的圆形上凸出物76时,这些弯曲部分以加大所示的弯曲角α和β的方式进一步变形,从而促进这些捕接部分和各上凸出物76的啮合。因而,通过使末端部分88和90跨在上凸出物76上,前捕接部分44b、左捕接部分44c、右捕接部分44d、第二右捕接部分44e和后捕接部分44f可以分别钩住对应的上凸出物76。在这种方式下,上盖44在它的四个侧面上保持不会移动或者不会向上脱开。
如图9A和9B中所示,在每个从上表面44a的二侧向下弯曲的锁定部分85(在图9A和9B中只示出锁定部分85中的一个)的中央形成一个马掌形的缝85a。每个锁定元件86部分地由一个缝85a包围。锁定元件86的下端和锁定部分85合成一体。锁定元件86是按该锁定元件86的上端86a向内倾斜的方式形成的。
如图10A和10B中所示,当把上盖44安装到壳架42的上部上时,锁定元件86的上末端部分86a放入到壳架42的上锁定孔80中。从而,当施加一外部撞击力时,锁定元件86的上末端部分86a靠到上锁定孔80的周边部分上,并且因此可靠地保持盖44不从壳架42脱开。
如图11A和11B中所示在上盖44的上表面44a上设置的连接器支持器部分87位于对着AM输入连接器36的上表面的位置处。另外,连接器支持器部分87形成在低于上表面44a一个台阶(step)的位置。此外,该连接器支持器部分87构形成以凹入方式形成一对靠接部分87a。这对靠接部分87a向下突出并且靠在AM输入连接器36的上表面上。从而,AM输入连接器36保持在连接器支持器部分87的靠接部分87a和在壳架42的前板50上形成的一凹入部分50b之间。这样就稳定地保持了AM输入连接器36。
图12A至图12E用图12A中的前视图、图12B中的底视图、图12C中的后视图、图12D中的左视图和图12E中的右视图示出下盖46。
如图12A至图12E中所示,下盖46具有下表面46a、前捕接部分46b、左捕接部分46c、右捕接部分46d、后捕接部分46e和捕接部分46f。下表面46a封闭壳架42的下开口。前捕接部分46b向下表面46a的前侧弯曲。左捕接部分44c向下表面46a的左侧弯曲。右捕接部分44d向下表面46a的右侧弯曲。后捕接部分46e向下表面46a的背侧弯曲。捕接部分46f对应地向间隙定义部分68e弯曲。
前捕接部分46b、左捕接部分46c、右捕接部分46d和后捕接部分46e以预定间隔定义各个切口92,从而它们能分别容易地钩住壳架42的前板50、左板52、右板54、背板56和后退侧板60的各个下凸出物78。
另外,在从下表面46a的相应侧面向上弯曲的多个左捕接部分46c的中央部分以及多个右捕接部分46d的中央部分中形成的锁定部分94中形成锁定元件95。这些锁定元件95放入到壳架42的下锁定孔82中从而防止脱开。
如图13A和13B中所示,前捕接部分46b、左捕接部分46c、右捕接部分46d和后捕接部分46e具有分别通过按剖面图中的肘状弯曲而形成的末端部分96和97。当这些弯曲部分分别开始跨在壳架42的上板50、左板52、右板54、背板56和后退侧板60的下凸出物78上时,这些弯曲部分以加大所示的弯曲角α和β的方式进一步变形,从而促使这些捕接部分和各上凸出物78的啮合。因而,通过使末端部分96和97跨在下凸出物78上,前捕接部分46b、左捕接部分46c、右捕接部分46d和后捕接部分46e可分别钩住对应的下凸出物78。以这种方式,下盖46在它的四个侧面上保持不会移动或者不会向下脱开。
如图14A和14B中所示,在每个从下表面46a的二侧向上弯曲的锁定部分94(在图14A和14B中只示出锁定部分94中的一个)的中央处形成一个马掌形的缝94a。每个锁定元件95由一个缝94a包围。锁定元件96的上端和锁定部分94合成一体。锁定元件95是按它的下端95a向内倾斜的方式形成的。
如图15A和15B中所示,当把下盖46安装到壳架42的下部上时,锁定元件95的下末端部分95d放入到壳架42的下锁定孔82中。从而,当施加外部撞击力时,锁定元件95的下末端部分95a靠在下锁定孔82的周边部分上,因此可靠地保持盖46不从壳架42脱开。
上面的实施例是结合一个示意性AM/FM调谐器设备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受结合该AM/FM设备的说明的限制。如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本发明可应用于其它电子部件。
上面的输出连接器34和35示例成分别为具有一排插孔34a和一排插孔35a的类型。但是,本发明不受它们的限制。例如,本发明可以采用具有适用于插入FFC(扁平柔性电缆)端子的缝状开口型输出连接器等,或者可以采用通过在薄膜状插入板中形成它的端接部分而做成的扁平电缆,等等。
图16至图19示出对本发明图1、图2C、图3A和图4A中所示的上面提到的孔56a的实施例变型。如前面所述,孔56a是在(壳壁的)背板56的对着输出连接器34的一个侧表面的部分中形成的,按照可以从壳22的背面看到输出连接器34的该侧面的方式形成孔56a。以四边形切口的形状,或者更具体地说,以达到壳22的右侧侧面的矩形的形状形成孔56a。从而,进行装配操作的工人可以通过背板56的孔56a看见输出连接器34的安装位置。这样,把电缆端子等(各图中未示出)连接到输出连接器34的装配操作变得更容易进行。更具体地说,即使当要处理固定在上面提到的机架或支架上(在屏蔽壳22的前侧面上)的屏蔽壳22时,装配工也可以通过背板56的孔56a看见该连接器的侧表面并且可以看见电缆和输出连接器34位置之间的关系。从而可操作性得到改善,并且相应地提高生产效率。
从一种观点看,本文在此刚提到的这些部分结构的特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容纳其上安装有电子组件和连接器的电路板的屏蔽壳,其中该屏蔽壳包括一个在它的壳壁中的孔,其中当连接器处于安装位置时该孔对着该连接器的侧表面。应注意这种特征单独能提供下述效果:可以通过壳壁的该孔看见该连接器的侧表面;可以通过该孔看见电缆对该连接器的连接点;完成该电缆对该连接器的连接变得更容易;即使该屏蔽壳固定在外部机架或支架上时工人也可以通过该孔从相对于该连接器的一个侧向位置看到电缆和连接器位置之间的关系;生产率得到提高,等等。相对比,依据常规的屏蔽壳,把输出连接器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并且在壳壁上对着该连接器的连接表面(即,该连接器的前表面)的部分中形成一个开口。利用这种结构,可以通过该开口插入一条和某部件(例如放大器)连接的电缆并连接到该输出连接器上。但是,由于除了该连接表面外该输出连接器的大部分被该屏蔽壳遮盖,所以把该电缆连接到该输出连接器的工人为了插入该电缆必须从该连接器的连接表面侧(即从未被该屏蔽壳遮盖的一侧)进行窥视。从而,当把电缆连接到位于固定在音频设备(例如立体声系统)的机架上的屏蔽壳中的输出连接器时,难以从该屏蔽壳的该侧面看到该输出连接器的该连接表面。从而,工人趋于或者某些时候不得不在不看着准确位置情况下把电缆连接到输出连接器上。因此,这项工作是困难的。结论是,使用这种常规屏蔽壳,难以提高装配操作的效率。通过本文所讨论的实施例的特征解决了该问题。因此,不仅本实施例的描述教导了在(屏蔽壳壁)的背板56的对着输出连接器34的侧表面的部分中形成孔56a的结构,而且下述对孔56a的第一至第四变型都是优选的。
在作为后视图的图16中示出第一变型的屏蔽壳。
如图16中所示,该变型的屏蔽壳22的背板56带有一个开口100。按照暴露焊接在印刷电路板24上的该输出连接器34的侧表面和上表面的方式形成开口100。更具体地说,背板56的对着输出连接器34的侧表面的对面部分以及背板56的在该对面部分上面的上部被切掉以形成图16中示出的开口100。结果,当进行装配工作时,能通过从屏蔽壳22的背板56的后侧观看看到输出连接器34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相应地,电缆插入/连接操作变得更容易进行。
在作为后视图的图17中示出第二变型的屏蔽壳。
如图17中所示,该变型的屏蔽壳22的背板56设置有矩形开口102。按照暴露焊接在印刷电路板24上的输出连接器34的部分侧表面的方式形成开口102。更具体地说,在对着输出连接器34的侧表面的对面部分上形成矩形开口102。结果,当进行装配工作时,通过从屏蔽壳22的背板56的后侧观看能看到输出连接器34的安装位置。相应地,可以更容易地完成对电缆端子等(各图中未示出)的插入/连接操作。
在作为后视图的图18中示出第三变型的屏蔽壳。
如图18中所示,该变型的屏蔽壳22的背板56带有开口104。按照暴露焊接在印刷电路板24上的输出连接器34的侧表面和前表面的方式形成开口104。结果,当进行装配工作时,通过从屏蔽壳22的背板56的后侧观看可能看到输出连接器34的前表面以及侧表面。相应地,通过检查电缆端子等(各图中未示出)的位置和输出连接器34的位置之间的关系使完成电缆插入/连接操作变为更容易。
在作为后视图的图19中示出第四变型的屏蔽壳。
如图19中所示,该变型的屏蔽壳22的背板56带有按照暴露焊接在印刷电路板24上的输出连接器34的侧表面的方式形成的圆形开口106。结果,当进行装配工作时,通过从屏蔽壳22的背板56的后侧观看可能看到输出连接器34的侧表面。相应地,通过检查电缆端子等(各图中未示出)的位置和输出连接器34的位置之间的关系使完成电缆端子等(各图中未示出)的插入/连接操作变得更容易。
现转到上面实施例的更多细节。图21A和图21B详细地示出壳架42。更具体地,图21A和图21B分别从透视图和侧视图中示出靠在壳架42的隔开壁68的凸出部分68a上的后退侧板60。作为比较,图20A和图20B示出一种和壳架42不同的壳架(这二幅图在后面说明)。
如图21A和图21B中所示,后退侧板60的端头部分60a靠在从隔开壁68的下端切开并且向上弯曲的水平凸出部分68a的末端68a1上。从而“X”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受到控制。结果,例如当从上方对后退侧板60的顶表面施加压力“Fa”时,端头部分60a靠在隔开壁68的水平凸出部分68a的末端68a1上,由此防止例如由于运输期间的振动引起的力“Fa”所造成的变形。从而,当要在印刷电路板24上进行焊接工作时,不需要为后退侧板60的变形进行困难的修复工作。相应地,可提高装配处理的操作效率。
至于上面这种实施例的壳架42的成本,通过隔开壁68的这种切开并且向上弯曲的下端部分有效地防止了在印刷电路板24的焊接处理之前后退侧板60的变形。从而,可以把防止该变形所需要的成本控制在相对小的水平。
现在,结合图2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上述细节示意地说明可在本发明中采用的各种变型。
图22是一种变型壳架44的详细透视图。
在该变型中,如图22中所示,在隔开壁68的凸出部分68a的末端68a1处形成一个槽68b。该槽68b在“X”方向上延伸并且在隔开壁68的凸出部分68a的末端68a1处有一个开口端。后退侧板60的末端部分60a放入到槽68b内。从而,它在彼此垂直的“X”和“Y”方向上的位移都受到控制。
结果,防止了由于“X”和“Y”方向上的压力造成的后退侧板60的变形。于是,当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在“X”或“Y”方向产生的力施加在后退侧板60上时,防止了“X”和“Y”方向上的变形。因此,当要在印刷电路板24上进行焊接工作时,不需要为后退侧板60的变形进行困难的修复工作。相应地,装配处理的操作效率得到提高。
利用该变型,借助隔开板68的这种切开并向上弯曲的下端部分,有效地防止了在印刷电路板24的焊接处理之前后退侧板60的变形。从而,可以把防止壳架42的变形的所需成本控制在相对低的水平上。
从一种观点上看,刚才详细地对该实施例和对该变型说明的这些结构的一个特征可被理解成为是一种容纳其上安装着电子组件和连接器的电路板的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包括一个隔开壁、一个凹入部分和一个凸出部分;
其中该隔开壁把该屏蔽壳的内部空间分割成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
其中该凹入部分是通过把第二隔室的一块侧板相对于第一隔室的一块侧板放在更内部的位置上来定义的;
其中该凹入部分带有一个位于从该连接器的安装位置的侧向方向上的开口;
其中该凹入部分带有一个位于从该连接器的安装位置的向上方向上的开口;
其中该凸出部分从该隔开壁突出到其靠在第二隔室的该侧板的端头部分的位置处。
应注意,这种特征本身可以产生有益的效果,即,当在该印刷电路板上进行焊接工作之前在屏蔽壳的该隔开壁上施加负载时,隔开壁的该凸出部分靠在第二隔室的该侧板的端头部分上,从而防止第二隔室的该侧板的变形。另外,通过切开并且向上弯曲该隔开壁下端的一部分,可以在对该印刷电路板进行焊接工作之前保持第二隔室的该侧板不会变形。从而,当要在印刷电路板24上进行焊接工作时,不需要为第二隔室该侧板的变形进行困难的修复工作。相应地,可以提高装配处理的操作效率。
相对比,在图20A和图20B中示出一种和上面说明的壳架42不同的屏蔽壳壳架11。该屏蔽壳壳架11具有由前板11a、右板11c、左板11b和背板11d构成的通过压制金属板材而形成的盒状结构。在该屏蔽壳壳架11内容纳一块安装着电子组件和连接器的印刷电路板(各图中未示出)。另外,通过隔开壁13把屏蔽壳壳架11的内部空间分割成第一隔室14和第二隔室15。这样,电路板上的各个电子组件也划分到第一隔室14和第二隔室15中。
把第二隔室15的侧板16向下弯曲到比第一隔室的左侧板11c更向内的位置上,从而定义一个其侧面和顶面都开放的凹入部分12。示意地,该凹入部分12是根据输出连接器的上述安装位置形成的。从而,相对于电路板上的输出连接器可能从侧面或者从上面插入电缆。
当结束压制工艺时,该屏蔽壳壳架11被放到装配线上并且被焊接一块印刷电路板,此时刚性得到提高。
但是,如上面所述那样,对于具有在第二隔室15的侧表面处形成的凹入部分12的这种结构,如图20B所示,通常存在一个把隔开壁13和沿着垂直于该隔开壁13的方向延伸的侧板16的末端部分隔开的间隙“S”。
从而,在印刷电路板上焊接屏蔽壳壳架之前的加工处理期间,按图20A中所示的状态传送屏蔽壳壳架11,并且因为在隔开壁13和侧板16的末端部分之间存在着该间隙“S”,当在侧板16的顶表面上施加负载“Fa”并且通过以示出的点“A”为转轴对侧板16施加弯曲力矩时,侧板16的末端部分16a可能发生变形并且离隔开壁13更近。特别有可能因为运输过程中的振动等产生负载“Fa;并且当此发生时,该侧板变成相对于该印刷电路板倾斜,这需要对变形的侧板16进行修复工作,从而降低装配过程的操作效率。
鉴于上面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问题能通过该变型的上述特征以及该实施例的相应细节得到解决。依据本发明,上述特征本身防止用于定义屏蔽壳的连接器的安装位置的侧板的变形。
接着,详细说明前面提到的第一锁定机构110和第二锁定机构120。
图23以剖面图示出本发明的第一锁定机构110。
如图23以及图8A至8B中所示,当把上盖44安装在壳架44的上部时,通过位于上盖44的四个方向中的相应一侧上的前捕接部分44b、左捕接部分44c、右捕接部分44d、第二右捕接部分44e和后捕接部分44f的末端部分88、90与壳架42的各个上凸出物76啮合。从而,壳架42的上开口保持为闭合状态。
该实施例的上盖44周围的第一锁定机构110是由壳架42的各个上凸出物76、上盖44的前捕接部分44b、左捕接部分44c、右捕接部分44d、第二右捕接部分44e和后捕接部分44f构成的。
该第一锁定机构110具有其中按肘状弯曲的末端部分88和90钩住按半圆形状突出的各上凸出物76的结构。当在上盖44上施加向上的力时,末端部分88和90通过弹性变形以锁定状态解锁的方式向外移动。
该实施例的下盖46周围的第一锁定机构110,即,锁定壳架42下面的下盖46的锁定机构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通过下盖46的前捕接部分46b、左捕接部分46c、右捕接部分46d和后捕接部分46e的末端部分96、97与壳架42的各个下凸出物78啮合,如图13A至13B中所示那样,这和上盖44的第一锁定机构110的结构非常相似。从而,省略它的更多细节。
图24在剖面图中示出一对第二锁定机构120中的一个。
如图2D、图24和图9A至10B中所示,该实施例的右边的一个第二锁定机构120具有壳架42的上锁定孔80和位于上盖44的右侧表面中央处的锁定部分85的锁定元件86。另一个第二锁定机构120,即,左边的那一个(如图2E所示)具有壳架42的另一个上锁定孔80和位于上盖44的左侧表面中央处的另一个锁定部分85的另一个锁定元件86。
当上盖44安装到壳架42的上部时,利用这些第二锁定机构120,把各锁定元件86的上端部分86a放入到壳架42的各上锁定孔80中。各锁定元件86的下端和各锁定部分85合为一体。由于上端部分向内倾斜,通过把各上端部分86a移到各上锁定孔80中实现锁定。
在屏蔽壳22的左右侧上各设置一个第二锁定机构120借助锁定元件86和上锁定孔80的啮合牢固地锁定上盖44的左右表面。从而,当在屏蔽壳22上施加外部冲力时,锁定元件86的上端部分86a靠在上锁定孔80上,这可靠地阻止上盖44的脱出。
另外,还有锁定壳架42下方的下盖46的第二锁定机构。在图14A、14B、15A和15B中示出用于下盖46的第二锁定机构中的一个。它由位于下盖46的右(或左)侧表面的中央处的锁定部分94的锁定元件95和壳架42的下锁定孔82构成。用于下盖46的第二锁定机构的结构基本上和用于上盖44的第二锁定机构相同。从而,省略有关它们的进一步细节。
在这种方式下,通过第一锁定机构110和第二锁定机构120把屏蔽壳22的上盖44和下盖46可靠地锁定在壳架42上,从而阻止上盖44和下盖46的脱开。可以通过使锁定元件86和95离开壳架42的左右侧表面解锁第二锁定机构120。
现在进一步说明第二锁定机构120的解锁操作,图25A示出当开始第二锁定机构120之一的解锁操作时的状态,而图25B示出完成该解锁操作时的状态。
如图25A中所示,当要解锁第二锁定机构120中的一个时,在壳架42和锁定元件86的内表面之间插入一个尖头工具100,例如一个一字改锥(扁平刀片改锥)的尖端。
接着,以使该尖端沿图25A中的直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操作一字改锥100。这样做时,一字改锥100沿该尖端移动方向的反方向被加压,从而应用了杠杆原理。结果,一字改锥100的尖端和锁定元件86一起沿离开壳架42的方向移动。
如图25B中所示,通过使用一字改锥100,在解锁方向上移动锁定元件86变得更容易。当从上锁定孔80拔出上端部分86a时,向上拔出上盖44,这使得上盖44的前捕接部分44b、左捕接部分44c、右捕接部分44d、第二右捕接部分44e和后捕接部分44f的末端部分88和90越过壳架42的上凸出物42。从而第一锁定机构被解锁。
下盖46的解锁操作基本上和上盖44相同。从而,省略有关其的更多细节。
从一个观点上看,刚刚详细地对该实施例说明的这些结构的一个特征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容纳其上安装电子组件和连接器的电路板的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包括壳架、盖、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
其中该壳架容纳该电路板;
其中所述盖复盖该壳架的一个开口;
其中该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多个位于所述盖的一个侧表面上的捕接部分和一个位于该壳架的一个侧表面上的凸出物,并且这些捕接部分可以钩住该凸出物;
其中该第二锁定机构包括一个位于所述盖的该侧面上的锁定爪和一个位于该壳架的该侧面上的锁定孔,并且该锁定爪可以和该锁定孔啮合。
应注意,该特征本身可以产生前面提到的有益效果,即,可以把所述盖牢固地锁定在该壳架上,并且从而当施加外部冲力时所述盖保持不会脱开。
另外,当第二锁定机构位于该壳架和所述盖四个方向的侧表面的至少一侧中央时,可能在较少的位置上把该盖牢固地锁定在该壳架上,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且仍旧能阻止该盖由于外部冲力而脱开。
替代地,当第二锁定机构位于该壳架和该盖的四个方向上的侧面中的至少一对彼此相对的侧面上时,可能在较少的位置上把该盖牢固地锁定在该壳架上,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且仍旧能阻止该盖由于外部冲力而脱开。
本发明不受这些具体公开的实施例的限制,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
本申请基于2002年1月8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AP2002-1192、JPAP2002-1193、JPAP2002-1195和JPAP2002-1196并且要求这些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都收录在此作为参考。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容纳其上安装一个电子组件(26)和一个连接器(34)的电路板(24)的屏蔽壳(22),所述屏蔽壳(22)通过它的壳壁(60)定义一个凹入部分(58),
其中所述凹入部分(58)在从所述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侧向的方向上设置一个开口;
其中所述凹入部分在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安装位置垂直的方向上设置一个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壳(22),其中所述屏蔽壳具有适于在垂直方向上竖立所述屏蔽壳的形状,其中所述形状还适于在水平方向上平放所述屏蔽壳。
3.一种适于容纳其上安装一个电子组件(26)和一个连接器(34)的电路板(24)的屏蔽壳(22),所述屏蔽壳(22)通过它的壳壁(60)定义一个凹入部分(58),
其中所述屏蔽壳的外形一般为长方体;
其中所述凹入部分定义一个带有一开口的空间(58),该开口从所述长方体的第一侧表面(44a)延伸到所述长方体的第二侧表面(54)并且越过所述第一和第二侧表面的边界,其中所述第二侧表面垂直于所述第一侧表面;
其中所述开口具有允许经过所述开口把所述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空间内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壳(22),其中所述屏蔽壳具有适于在垂直方向上竖立所述屏蔽壳的形状,其中所述形状也适于在水平方向上平放所述屏蔽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壳,
其中所述空间位于所述长方体的八个角中的一个角处;
其中所述空间和所述长方体的八个角中的另外七个角隔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壳,
其中所述空间通过所述电路板(24)和所述其它七个角中的至少一个角隔开。
7.一种适用于容纳其上安装一个电子组件(26)和一个连接器(34)的电路板(24)的屏蔽壳(22),所述屏蔽壳(22)通过它的壳壁定义一个凹入部分(58);
其中所述屏蔽壳包括由屏蔽材料制成的壳体(42)、第一壳盖(44)和第二壳盖(46);
其中该电路板一般具有由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定义的平面形状,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第一表面的背表面;
其中所述电子组件(26)的安装位置以及所述连接器(34)的安装位置都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沿着所述第一表面包围所述电子组件的安装位置的各个壳架壁(50,52,54,68),其中所述壳架壁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表面向外延伸;
其中所述壳架壁定义一个对着所述电路板并且对着所述电子组件的安装位置的壳架开口;
其中当把所述第一壳盖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预定位置(76)处时,所述第一壳盖对着所述壳架开口并且对着所述电子组件的安装位置;
其中当把所述第二壳盖安装在比所述预定位置更接近所述电路板的一位置(78)上时,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完全对着所述第二壳盖;
其中所述凹入部分实质上是由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二壳盖定义的;
其中该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凹入部分内;
其中当从所述连接器的安装位置看过去时,所述屏蔽壳在从所述电路板垂直向外的方向上是对外部开放的;以及
其中当从所述连接器的安装位置看过去时,所述屏蔽壳在从所述壳体垂直向外的方向上是对外部开放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壳(22),其中所述屏蔽壳具有适于在垂直方向上竖立所述屏蔽壳的形状,其中所述形状还适于在水平方向上平放所述屏蔽壳。
9.一种适用于容纳其上安装一个电子组件(26)和一个连接器(34)的电路板(24)的屏蔽壳(22),所述屏蔽壳(22)通过它的壳壁定义一个凹入部分(58);
其中所述凹入部分在从所述连接器的安装位置的侧向方向上对外部开放;
其中所述凹入部分在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安装位置的垂直方向上对外部开放;
其中所述屏蔽壳还包括一个位于它的壳壁(56)上的孔(56a);其中所述孔对着安装在该电路板上的所述连接器的一个侧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壳(22),其中所述屏蔽壳具有适于在垂直方向上竖立所述屏蔽壳的形状,其中所述形状还适于在水平方向上平放所述屏蔽壳。
CNB031010466A 2002-01-08 2003-01-08 电子部件的屏蔽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66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01192A JP3440945B2 (ja) 2002-01-08 2002-01-08 電子機器のシールドケース
JP2002001193A JP2003204180A (ja) 2002-01-08 2002-01-08 電子機器のシールドケース
JP001192/2002 2002-01-08
JP001195/2002 2002-01-08
JP001193/2002 2002-01-08
JP2002001196A JP2003204185A (ja) 2002-01-08 2002-01-08 電子機器のシールドケース
JP001196/2002 2002-01-08
JP2002001195A JP3815330B2 (ja) 2002-01-08 2002-01-08 電子機器のシールドケース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81499A Division CN100415461C (zh) 2002-10-29 2003-10-29 机器人抓持控制装置及机器人抓持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3264A true CN1433264A (zh) 2003-07-30
CN1276699C CN1276699C (zh) 2006-09-20

Family

ID=27482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104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6699C (zh) 2002-01-08 2003-01-08 电子部件的屏蔽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06357B2 (zh)
CN (1) CN1276699C (zh)
DE (1) DE1026045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2854A (zh) * 2006-08-18 2012-04-11 德尔菲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应用的重量轻音频系统和方法
CN103429025A (zh) * 2012-05-22 2013-12-04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器件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1988974A (zh) * 2020-07-10 2020-11-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设计方法及应用
CN112469258A (zh) * 2020-10-28 2021-03-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间隙电磁屏蔽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微波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0160A1 (en) * 2005-12-16 2008-04-03 Laird Technologies, Inc. Emi shielding assemblies
US20090305646A1 (en) * 2006-01-31 2009-12-10 Aerielle Technologies, Inc. Am/fm/sw receiver coupled with fm transmitter for personal multimedia players for listening and recording
US9237685B2 (en) 2006-08-18 2016-01-1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Lightweight audio system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US7772505B2 (en) * 2008-02-22 2010-08-10 Laird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shield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10099415A1 (en) 2009-02-27 2010-09-0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Lightweight audio system for automotive appalications and method
KR101552357B1 (ko) 2009-05-29 2015-09-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튜너 모듈
JP5511232B2 (ja) * 2009-06-18 2014-06-0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JP2011176096A (ja) * 2010-02-24 2011-09-0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電子機器
US9596793B2 (en) * 2013-04-17 2017-03-14 Arris Enterprises, Inc. Radio frequency shield with partitioned enclosure
EP3048717B1 (en) * 2013-09-18 2019-03-06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ower converter
JP7035455B2 (ja) * 2017-10-31 2022-03-1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載電気機器用のカバ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562526B2 (ja) * 2019-06-17 2024-10-07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電子機器
JP7490938B2 (ja) * 2019-09-30 2024-05-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電源基板用エンクロージャー及び電源ユニット並びに板金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3600A (ja) 1986-11-26 1988-06-06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電子機器の遮蔽構造
EP0305719A3 (en) 1987-08-31 1989-10-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entrifugal brake for control rod drive
JPH01160876A (ja) 1987-12-18 1989-06-23 Toshiba Corp 超電導体部品の製造方法
JPH02113392A (ja) 1988-10-24 1990-04-25 Anritsu Corp プリペイドカード自動販売機
US4984169A (en) 1989-03-23 1991-01-08 Milliken Research Corp. Data loading and distribut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of a patterning process
JP2849687B2 (ja) 1990-05-31 1999-01-20 株式会社森木工 遊戯機用の表示制御装置
JPH0520371A (ja) 1991-07-11 1993-01-2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情報検索結果表示方法
JPH0747888B2 (ja) 1991-07-30 1995-05-24 藤本商工株式会社 セルフクライミングケーソン型枠工法、その装置、及びケーソン型枠剥離装置
JP3745493B2 (ja) 1997-03-07 2006-02-1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H10289769A (ja) 1997-04-11 1998-10-27 Nec Corp 電気コネクタ
JPH10326647A (ja) 1997-05-27 1998-12-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情報コンセント
JPH10335881A (ja) 1997-05-29 1998-12-18 Nec Kansai Ltd 電子機器
TW465824U (en) * 1998-12-31 2001-1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odular universal connection port
US6313400B1 (en) * 1999-07-13 2001-11-06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Data card easily assembled housing
TW498285B (en) * 1999-12-17 2002-08-1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tion PCMCIA card
JP4341140B2 (ja) 2000-03-31 2009-10-07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4256075B2 (ja) 2001-01-09 2009-04-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ァイルシステム及び記憶領域の管理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2854A (zh) * 2006-08-18 2012-04-11 德尔菲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应用的重量轻音频系统和方法
CN102412854B (zh) * 2006-08-18 2014-03-05 德尔菲技术公司 车辆音频系统
CN102412853B (zh) * 2006-08-18 2014-08-27 德尔菲技术公司 车辆音频系统
CN102412851B (zh) * 2006-08-18 2014-09-24 德尔菲技术公司 制造车辆音频系统外壳组件的方法
CN103429025A (zh) * 2012-05-22 2013-12-04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器件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03429025B (zh) * 2012-05-22 2017-08-15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器件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1988974A (zh) * 2020-07-10 2020-11-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刻槽型非接触电磁屏蔽结构、设计方法及应用
CN112469258A (zh) * 2020-10-28 2021-03-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间隙电磁屏蔽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微波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60459A1 (de) 2003-08-14
US20030128535A1 (en) 2003-07-10
CN1276699C (zh) 2006-09-20
US7006357B2 (en) 2006-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6699C (zh) 电子部件的屏蔽壳
CN1043700C (zh) 电磁继电器
CN1220417C (zh) 平板天线和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
CN1149906C (zh) 振动器夹持装置
CN1713453A (zh) 快速连接端子设备
CN1216441C (zh) 卡连接器
CN1494180A (zh) 天线、印刷电路板、印制板、通信适配器和便携电子设备
CN1223924C (zh) 连接部件
CN1324474A (zh) 使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993867A (zh) 连接器
CN1755992A (zh)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CN1537347A (zh) 具有夹紧式安装件的锁闩
CN1645682A (zh) 带锁定机构的连接器
CN1495981A (zh) 电气配线盒以及组装该电气配线盒的方法
CN1094199A (zh) 射频装置
CN1363967A (zh) 小型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244189C (zh) 屏蔽连接器
CN1489251A (zh) 接线片、配电盒和切割电线的方法
CN1578036A (zh) 总线装置和包含该总线装置的电气接线盒
CN1363969A (zh) 小型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302073A (zh) 杠杆开关及使用该开关的检测装置
CN1185637A (zh) 可变电容器
CN1066606C (zh) 电气零件夹持器及其固定机构
CN1300171A (zh) 天线装置
CN1238876C (zh) 旋转型编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20

Termination date: 20130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