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7430A - 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77430A
CN1377430A CN00813571A CN00813571A CN1377430A CN 1377430 A CN1377430 A CN 1377430A CN 00813571 A CN00813571 A CN 00813571A CN 00813571 A CN00813571 A CN 00813571A CN 1377430 A CN1377430 A CN 1377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conduit
unit
path
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13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636C (zh
Inventor
朴咸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BARIO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BARIO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19990016986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167993Y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20000019257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209888Y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INBARIOW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BARIO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77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7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6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3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1/00Devices for guiding, feeding, handling, or treating the threads in embroidering machines; Machine needles; Operating or control mechanism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05B87/02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moving thread through needle or looper eye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1/00Devices for guiding, feeding, handling, or treating the threads in embroidering machines; Machine needles; Operating or control mechanisms therefor
    • D05C11/16Arrangements for repeating thread patterns or for changing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刺绣机上的喂纱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设置有一刺绣单元的顶杆;一个纱线进送单元,其用于运送从多根纱线中选出的一根彩色纱线;一个设置于所述顶杆上的导管部件,该导管部件包括:一个可容纳来自所述纱线进送单元的纱线的第一导管和一个第二导管,第二导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导管沿轴向隔开,其下端邻近所述刺绣单元;一个纱线拉紧单元,其包括一个可穿过纱线输送通道上下移动的拉紧杠杆和一个拉杆,该拉杆相对其移动方向沿横向与拉紧杠杆相连接,并可根据所述拉紧杠杆的移动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之间的空间往复运动,从而拉紧或松开所述纱线。由于具有这种结构,在单一结构的顶杆中,能够防止纱线的进送路线产生弯曲,从而实现有效的进送纱线。

Description

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上涉及一种自动绣花机或刺绣机,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自动绣花机用于根据预定的程序用多种彩色的纱线自动装饰衣服、鞋子或其标签,从而绣出图案、标记或标志等。为此,自动绣花机也被称为自动缝纫机。
为了能够有选择地使用多种不同颜色的纱线,这种绣花机包括一个用于进送多种彩色纱线的喂纱单元和多个顶杆,这些顶杆与从喂纱单元送出的多根纱线相对应。由于这种绣花机具有多个顶杆,因此其也被称为多头自动绣花机(multi-head automatic embroideringmachine)。这种绣花机的每个顶杆(head stem)都包括:一根用于通过垂直移动来绣花的织针;一个压脚,其用于在刺绣操作过程中压紧一个正被绣花的织物;一个纱线拉紧单元,其用于根据织针的上下移动拉紧和松开穿过针眼的纱线。
但是,传统的多头自动绣花机需要与使用中的纱线数量一样多的顶杆。此外,每个顶杆都必须安装有一个织针、一个压脚、一个纱线拉紧单元及其驱动器,这样就使顶杆的结构极其复杂。此外,为了能够用一根不同颜色的纱线替换正在使用的纱线,必须通过手工操作使新纱线穿过纱线拉紧单元和针眼,这样就使纱线的更换十分不方便,而且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能够解决该问题的自动绣花机已在德国公开,其序列号为DE19624344。这种公开的机器由一个包括有一个织针的顶杆、一个压脚和一个用于有选择地将多根彩色纱线进送到顶杆的喂纱单元。由喂纱单元进送的纱线被一个吸嘴吸住并通过一根导管输送至织针。
但是,用于将纱线导入织针内的导管形成了一条弯曲的通道,其包括一对垂直部分和一个介于这对垂直部分之间的水平部分。该弯曲的通道不能使纱线顺畅地输送,从而难以到达织针。
在该水平部分上形成有一个空间,纱线拉紧单元能够通过该空间相对纱线进送方向沿横向移动,因此,当纱线穿过水平部分上的空间时,纱线很可能从织针上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缺陷,而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改进的喂纱装置,其设置有一个结构简单的顶杆,该结构能够防止纱线的进送路线出现弯曲部分,从而实现有效的喂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可根据需要省去一个设置于纱线进送通道上的空间,从而防止进送的纱线从织针上脱开。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而得以实现,这种喂纱装置包括:一个设置有一刺绣单元的顶杆;一个纱线进送单元,其能够输送从多根纱线中选出的彩色纱线;一个设置在顶杆上的导管部件,该导管部件包括一个用于接收来自纱线进送单元的纱线的第一导管和一个第二导管,该第二导管的上端沿轴向与第一导管间隔一定的距离,而其下端邻近刺绣单元;一个纱线拉紧单元,其设置有一穿过纱线输送通道上下移动的拉紧杠杆和一个拉杆,该拉杆相对其运动沿横向与拉紧杠杆相接合并能够根据拉紧杠杆的移动而穿过一个介于第一和第二导管之间的空间往复移动,从而拉紧或松开纱线。
该纱线进送第一包括:多个相对第一导管的轴向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于导管上方的纱线通道,在该纱线通道内,纱线的端部分别被定位;一个张力调节单元,用于调节纱线的张力状态;一个纱线输送喷嘴,用于通过将空气吹入纱线通道内穿过第一和第二导管输送纱线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织针还包括:一个用于支承顶杆的机架;一个安装在机架上支承纱线进送单元的活动架,该活动架可在机架上方滑动,从而使多个纱线通道中的一条通道与第一导管对准;一个滑动驱动器,用于相对机架使活动架滑动。
该纱线进送单元设置有多个气孔,这些气孔透过纱线进送单元并从外部朝向纱线通道倾斜;其中纱线输送喷嘴与顶杆的上部相连接并将空气吹入气孔内,空气通过该喷嘴被输送到通过活动架的移动而选出的一个纱线通道内。
该导管部件包括一个同轴安装到第一和第二导纱管上的辅助导管;一个辅助导管驱动器,其用于通过相对轴向沿横向提升或移动所述辅助导管的方式关闭和打开第一和第二导纱管之间的空间。
导管部件包括一个导管升降驱动器,该驱动器能够通过升降第一或第二导管而关闭和打开第一和第二导管之间的空间。
纱线拉紧单元包括:一对以下述方式设置的拉紧杠杆:使第一导管设置于这对拉紧杠杆之间;和与这对拉紧杠杆的自由端相连接的拉杆。
该装置最好还包括一个辅助拉紧单元,该辅助拉紧单元包括一个相对第一导管可升降同轴安装的纱线吊环和一个吊环驱动器,该吊环驱动器能够升降纱线吊环,以使被拉紧的纱线位于拉杆的下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而得以实现,这种喂纱装置包括:一个设置有刺绣单元的顶杆;一个用于从多根纱线中进送一根纱线的纱线进送单元;一个设置于顶杆上的导管部件,该导管部件设置有一个用于接收来自纱线进送单元的纱线的导纱管、一个与刺绣单元邻近的下端和一个导管驱动器,该驱动器能够升降导管,从而在纱线通道和导管之间形成一个预定的空间;一个纱线拉紧单元,其设置有一个可穿过纱线输送通道上下移动的拉紧杠杆和一个拉杆,该拉杆相对其移动沿横向与拉紧杠杆相接合,并可根据拉紧杠杆的运动通过第一和第二导管之间的空间往复移动,从而拉紧或松开纱线。
该纱线进送单元包括:多个相对所述导管的轴向在所述顶杆上方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纱线通道,在纱线通道内,所述纱线的端部被分别定位;一个张力调节单元,其用于调节所述纱线的张力状态并能够释放张力;一个纱线输送喷嘴,其能够通过将空气吹入所述纱线通道经导管输送纱线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织针还包括:一个用于支承顶杆的机架;一个安装到机架上支承纱线进送单元的活动框架,该活动框架可在机架的上方滑动,从而使一个纱线通道与第一导管对准;一个滑动驱动器,其用于相对机架使活动框架滑动。
该纱线进送单元设置有多个气孔,这些气孔穿过纱线进送单元并从外部朝向纱线通道倾斜;其中纱线输送喷嘴与多个的上部相连接并将空气吹入气孔内,空气通过气孔输送到通过所述活动框架的移动选出的一个纱线通道内。
该导管包括一个与顶杆相连接的第一导管,该导管的上部与纱线通道隔开;一个同轴安装到第一导管上方的辅助导管;其中所述导管驱动器通过升降所述辅助导管来关闭和打开纱线通道和第一导管之间的空间。
纱线拉紧单元包括:一对以下述方式设置的拉紧杠杆:使所述第一导管设置在这对拉紧杠杆之间;所述拉杆与这对拉紧杠杆的自由端相连接。
该装置还包括一个辅助拉紧单元,该辅助拉紧单元包括:一个相对所述第一导管同轴安装的纱线吊环;和一个吊环驱动器,该驱动器能够升降所述纱线吊环从而使所述拉紧的纱线位于所述拉杆的下方。
附图说明
现接合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其中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纱线进送单元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机头部件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喂纱装置的侧视图;
图5至8为图1所示的喂纱装置的操作过程的放大侧视图;
图9和10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的侧视图;
图11和1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的侧视图;
图13和1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的侧视图;
图15和1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根据本发明,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包括:一个机架10和一个活动框架20,该活动框架支承在机架10上并以能够压一导轨4往复滑动的方式活动安装在机架10上。在机架10和活动框架20之间设置有一个用于使活动框架20水平滑动的滑动驱动器(未示出)。该活动框架20包括一个纱线进送单元30。机架10包括一个机头部件70,该机头部件在其下部设置有一刺绣单元72。
安装在活动框架20上的纱线进送单元30包括:一个纱线张力控制器8,其用于控制由多个纱管(未示出)进送的每根纱线的张力;一个纱线定位块40,其用于使已经穿过纱线张力控制器8的备用纱线的端部定位;一个纱线张力调节单元50,该单元安装在纱线张力控制器8和纱线定位块40之间,用于调节将在纱线定位块40上待用的纱线5的位置;一个纱线输送喷嘴93,其用于输送已定位在纱线定位块40内的纱线5。
纱线定位块40与活动框架20的前部相连接。在纱线定位块40内沿横向设置有多个沿垂直方向穿过纱线定位块40的纱线通道45。从纱筒(未示出)送出的纱线端部分别被容纳并定位在纱线通道45内。当活动框架20相对机架10滑动时,纱线定位块40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使一个纱线通道45沿轴向与下述的第一导纱管81对准。在纱线定位块40内形成有多个分别与各个纱线通道45联通的气孔95,这些气孔95从纱线定位块40的前部朝向纱线通道45向下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纱线通道45成线性排列。但其也可以弧形方式排列。在这种情况下,滑动框架20相对机架10转动,以使被选出的一个纱线通道45与第一导纱管81对准。
设置有多个纱线通道的纱线定位块已在日本首次出版或公开,其序列号为6-254277,这种纱线定位块为漏斗形,而且在其下部设置有一个纱线通道。在这种形状的定位块中,当纱线进送单元处于没有滑动的固定状态下,那么纱线可以被有选择地输送,从而能够将由纱线通道输送的纱线导入第一导纱管中。
张力调节单元50包括一个设置于纱线定位块40上方的纱线保持单元52和多个安装在纱线保持单元52后部的张力调节杆61。
在纱线保持单元52内形成有多个与纱线通道45对应的纱线分配孔55。在纱线保持单元52的前部安装有一第一张力杆57,以水平穿过纱线分配孔55的中部。在纱线保持单元52的前部设置有一个纱线保持架54,该保持架设置有一对第二张力杆59a和59b,而且能够与纱线分配孔55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相连接并能够相互分开。在纱线保持单元52的后部安装有一个纱线保持架的驱动机构(未示出),其用于使纱线保持架54与纱线分配孔55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相接触或相互分离。液压缸、气缸或螺线管可被用作纱线保持架的驱动机构(未示出)。
张力调节杆61以能够朝向纱线保持单元52往复移动的方式活动安装。纱线悬架63安装在各个张力调节杆61的前缘上,用于当杆61向前移动时,穿过各个纱线分配孔55。
纱线悬架63成对设置,从而当其穿过纱线分配孔55时,使悬架63的上部和下部定位于第一张力杆57的上方和下方。在纱线悬架63的前缘上设置有一个允许纱线从中穿过的纱线通行孔65。
一个纱线输送喷嘴93与机头部件70的顶杆71的上部相连接,以将空气从空气进送单元(未示出)输送到纱线定位块40的气孔95内。纱线输送喷嘴93通过纱线进送单元30的往复移动有选择地与多个气孔中的一个相联通,而且空气从纱线输送喷嘴93经过各个气孔95吹入与第一导纱管81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纱线通道45内。这样,位于纱线通道45内的纱线端部就会通过一个导纱管部件80(如下所述)朝刺绣单元运送。
机头部件70包括:一个设置于机架10之前部的顶杆71,一个安装在顶杆71之下方的刺绣单元72,和形成一个纱线输送路线的导管部件80,其允许纱线通道45内的纱线5被输送到刺绣单元72内。机头部件70还包括:一个穿纱单元110,该穿纱单元能够将被运送到刺绣单元72附近的纱线端部连接到织针75的针眼内,而织针75设置在刺绣单元72内;一个纱线拉紧单元100,该单元可通过拉紧穿过导纱管部件80的部分纱线5而拉紧或松开纱线5。
顶杆71大体为一个矩形的框架。刺绣单元72包括:一个设置于顶杆下部并能够在刺绣过程中垂直移动的织针和一个压脚73,在刺绣过程中,该压脚能够沿织针75的移动方向压紧正被绣花的织物。
导纱管部件80包括:设置于顶杆71上部的第一导纱管81;设置于顶杆71下部的第二导纱管83,该导纱管与第一导纱管81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与第一导纱管间隔一定的距离;一个辅助导管85,可根据该辅助导管85的升降来关闭和打开形成于第一导纱管81和第二导纱管82之间的空间;一个用于提升或下降辅助导管85的驱动机构87。
第一导纱管81设置在垂直方向上,以将纱线5顺利容装在纱线通道45内;第二导纱管83在其下部延伸到邻近织针75的位置上。辅助导管85的直径大于第二导纱管83的直径,而且该辅助导管围绕第二导纱管83同轴设置。辅助导管的驱动机构87以气缸的形式安装在顶杆71的一侧。也可将螺线管或液压缸用作驱动机构87。
第一导纱管81的上部直径最好被加宽,以使从纱线通道45向下输送的纱线5容易地容纳在其中。此外,将第一导纱管81的下部插到辅助导管95的上部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这样就能够将第一导纱管81内的纱线5顺利运送到第二导纱管83内。
为打开和关闭形成于第一导纱管81和第二导纱管83之间的空间,可围绕第一导纱管81同轴设置辅助导管85。
如图9和10所示,形成于第一导纱管81和第二导纱管83之间的空间可通过相对第一导纱管81和第二导纱管83的轴向横向移动辅助导管85a而被关闭和打开。能够往复移动的液压缸、气缸或螺线管可被用作辅助导管的驱动机构87a。
如图11和12所示,形成于第一导纱管81和第二导纱管83之间的空间可通过在该空间内转动辅助导管85b并设置一个能够往复转动辅助导管85的旋转驱动器87b的方式而得以关闭和打开。
如图13和14所示,形成于第一导纱管81和第二导纱管83之间的空间可通过升高和降低将与第二导纱管83相接触和隔开的第一导纱管81而得以关闭和打开,而且不用设置辅助导管83。第一导纱管81a的上部被插装到纱线通道45内,而且当第一导纱管81a被提升驱动机构87c升高时,其上部与第二导纱管83的上部间隔一定的距离。当第一导纱管81a为了进送纱线5而向下移动时,第一导纱管81a的上部以预定的深度插装到纱线通道45的下部内,而且其下部也以预定的深度被插装到第二导纱管的上部内。当纱线进送单元30滑动时,第一导纱管81a的上部与纱线通道45的下部脱开,而且其下部被插装到第二导纱管83的上部内。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导纱管81、83沿垂直方向形成了一条线性的供纱路线;但除了辅助导管85的部分外,其还可以具有一个局部弯曲的部分。第一导纱管、第二导纱管和辅助导管最好分别设置有被倒圆的边缘,目的是当下述的纱线拉紧操作时,防止纱线被切断。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纱线输送路线上的空间可通过提升辅助导管或第一导纱管而得以打开或关闭,以使纱线拉紧单元的拉杆(将在下文中加以说明)穿过该空间。但是,纱线输送路线内的空间可被减小到使纱线不相对该空间产生偏移的程度,而且纱线拉紧单元的拉杆也可以尽可能地薄到能够穿过已经变小的空间的程度;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可以不用辅助导管、用于升降辅助导管的升降驱动机构及其它用于升降第一导纱管的部件就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织针的穿线单元110包括:一个环形的输送装置111,该环形输送装置邻近刺绣单元74设置于顶杆71的下部;一个环形输送杆113,该输送杆朝向织针75的针眼延伸或从环形输送装置111倒退延伸;一个大体为菱形的弹性环115,该弹性环与环形输送杆113的前缘相连接。
当环形输送杆113朝向织针75移动,以定位在第二导纱管83的下部,接着接收由导纱管输送的纱线端部时,环圈115弹性穿过织针75的针眼。当环形输送杆113相对织针75后退时,织针75能够将纱线的端部连接到织针75的针眼内。液压缸、气缸或螺线管可被用作环形输送装置111。
纱线拉紧单元100包括:一个可转动横穿纱线5的输送路线的拉杆103;一个与拉杆103组合(一体制成)的拉杆105,其用于通过在第一导纱管81和第二导纱管83之间的空间内的往复移动拉紧和松开纱线5;和一个杠杆驱动机构(未示出),其用于驱动拉紧杠杆103。
拉紧杆103以相互平行的关系成对设置,在这对拉紧杆103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纱管81,拉紧杆105与拉紧杆103的自由端相连接。连接杆103可通过杠杆驱动机构(未示出)上下转动,因此,拉紧杆105也通过形成于第一导纱管和第二导纱管之间的空间上下转动,以拉紧或松开纱线5。
纱线拉紧单元100的拉紧杆103可以下述方式安装:使其能够从导管组件80的后上部朝向导管组件80的前下部移动,或者也可以下述方式安装:使其能够从导管部件80的后部朝向其前部前后移动。
杠杆驱动机构(未示出)可被设置成一个能够操纵拉紧杆103的电机或凸轮装置等,或者被设置成一个能够使拉紧杆103往复移动的液压缸、气缸或螺线管。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拉紧杆103成对设置;但是,拉紧杆103也可被设置成一个单独的部件。拉紧杆105可以悬臂的形式与拉紧杆103组合;但是,最好使其成“L”形,以将纱线5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上。
最好在机头部件70上设置一个辅助穿线单元120,当纱线拉紧单元100上下往复移动时,其用于将纱线5拉紧至拉紧杆105的下方。
该辅助穿线单元120包括:一个穿线环,该穿线环以能够相对第一导纱管81同轴上下移动的方式安装;一个用于提升穿线环125的驱动机构121。在纱线5被输送到导纱管部件80上之前,穿线环125被向上提升,接着相对第一导纱管部件81同轴定位。当纱线5通过导管部件80被向下输送时,如果位于第一和第二导纱管81、83之间的空间内的纱线5被纱线拉紧单元100拉紧,那么穿线环125就会向下移动,以在导纱管81的下部和纱线拉紧单元100的拉紧杆105之间拉紧和松开纱线部分。这样,纱线5就被拉紧至拉紧杆105的下方。用于提升穿线环的提升驱动机构121可被设置成一个液压缸、气缸或螺线管。
由于具有上述的结构,为通过操纵本发明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完成绣花操作,张力调节杆61首先向前移动,以允许纱线悬架63的各个前缘分别朝向多个纱线分配孔55和第一张力杆57突出。
接着,从多个筒管(未示出)进送的不同颜色的纱线5被分别连接到纱线张力控制器8上,而且各个纱线5的端部分别从上部第二张力杆59a和纱线保持单元52之间穿过并被插在纱线悬架63的穿线孔65内。接着,各个纱线5的端部从下部第二张力杆59b和纱线保持单元52之间穿过并定位在形成于纱线进送单元30内的多个纱线通道45中。
纱线调节杆61向后退却,而且纱线保持架54的上部第二张力杆59a相对纱线保持单元52保持一个预定的空间,以使纱线5能够被向后拉紧。纱线保持单元54的下部第二张力杆59b与纱线保持单元52接触,同时压紧纱线5,以使纱线5不被向后拉紧。这样,每个纱线5的端部就会定位在每个纱线通道45内,如图5所示。
当纱线5在各个纱线通道45内处于待用状态下时,供给一个能够操作该装置的外部动力。接着,控制单元(未示出)就会沿水平方向移动活动框架20,以使其定位在由第一导纱管81从多个纱线通道45内选出的纱线通道内。一个与所选纱线通道45相对应并与第一导纱管81联通的气孔95定位在能够与纱线输送喷嘴93联通的位置上。
如图6所示,控制单元提升将与第一和第二导纱管81、83相连接的辅助导管85,同时推移织针穿线第一110的环形输送杆112,以使环圈115穿过织针75的针眼并在第二导纱管83的下方处于备用状态下。与所选纱线通道45相对应的张力调节杆61受到推移,以部分插装到纱线悬架63的纱线分配孔55内,从而松开备用的纱线5,同时将空气吹入纱线输送喷嘴93内。
吹入的空气通过气孔95被进送到纱线通道45内,而在纱线通道45内处于备用状态下的纱线被向下输送。向下运送的纱线5顺序穿过第一导纱管81、辅助导管85和第二导纱管83,并被容纳在位于第二导纱管83下方的待用环圈115内。
纱线拉紧单元100的拉紧杆105在辅助导管85的后部处于待用状态下,而纱线环125定位在第一导纱管81的下端部内,该第一导纱管位于辅助导管85的上方。
当纱线5被输送,以使其容纳在环圈115内时,如图7所示,控制单元(未示出)使环形输送杆113缩回,以使环圈通过织针75的针眼后退,从而使纱线5的端部插入织针75的针眼内。
在将纱线5的端部插入织针75的针眼内后,控制单元(未示出)向下移动辅助导管85,以使第一和第二导纱管81、83相互脱开。接着,纱线拉紧单元100的拉紧杆103被向上拉动,然后,位于第一和第二导纱管81、83之间的空间内的纱线被拉紧。第一导纱管81的下端部最好被倒圆,目的是防止被纱线拉紧单元100拉紧的纱线通过与第一导纱管81的接触而被切断。
当纱线被拉紧后,如图8所示,穿线环125向下移动,而介于拉紧杆105和第一导纱管81的下端部之间的纱线被向下拉动。通过这些操作过程,刺绣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此后,控制单元操纵织针75和压脚73执行刺绣工作。纱线拉紧单元可根据织针75的操作情况通过沿垂直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拉紧和松开纱线5。这样,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刺绣工作。
在刺绣过程中,当纱线5被切断时,控制单元就会检测出被切断的纱线5并使张力调节杆61向后缩回。与张力调节杆61的前端相连接的纱线悬架63拉起已被切断的纱线端部,被拉起的纱线5之端部通过第二和第一导纱管返回纱线通道45。
当被拉起的纱线5之端部通过第二和第一导纱管返回纱线通道45并处于待命状态下时,控制单元将重复上述的喂纱过程,并继续进行刺绣工作。
当用所需颜色的纱线5完成刺绣操作,而且客户希望用不同颜色的纱线5继续刺绣时,控制单元首先用纱线切断器(未示出)切断已用完的纱线5。张力调节杆61向后回退,纱线5返回纱线通道45。接下来,控制单元沿水平方向移动纱线进送单元30,以使纱线通道45与第一导纱管81的上端对准,而下一刺绣工作所需的不同颜色的纱线在该纱线通道45内处于待用状态下。
如上所述,控制单元执行喂纱操作并继续刺绣工作。
通过这些过程,即使纱线在刺绣过程中被切断或被更换成下一刺绣过程所需的不同颜色的纱线时,纱线仍然不会滞留在纱线输送路线内,因此无需为进行下一刺绣工作而使该装置停机,从而提高了刺绣的效率。
图15和16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的侧视图。如图所示,除了导管部件和纱线拉紧单元之外,这种喂纱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因此在此省去了对这些相同部件的说明,下面仅对导管部件和纱线拉紧单元加以描述。为方便起见,仍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和名称表示相同的部件。
根据该实施例的导管部件180包括:一个导纱管181,该导纱管181垂直顶杆71设置,用于容纳定位在纱线进送单元30的纱线通道45内的纱线5;和一个导管驱动机构187,其用于提升导纱管181,以在纱线通道45和导纱管181之间形成一个空间。
导纱管181包括:一个主导纱管183,其下端延伸到邻近刺绣单元72的位置上,而刺绣单元又安装在顶杆71的下部;一个辅助导管185,该导管同轴设置于主导纱管183的上端。导管驱动机构187安装在顶杆71的一侧,以提升辅助导管185。
导纱管181可以仅包括一个导管,而不包括辅助导管185。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于导纱管181的上端和纱线通道54之间的空间大小应该使导纱管181的下端与刺绣单元72间隔得不是很远。因此,通过导纱管181的下端被输送的纱线之端部可被稳定地容装在织针穿线单元110的环圈115内。
根据该实施例的纱线拉紧单元200以下述方式安装:使其能够从导纱管181的后上部通过形成于导纱管181的上端和纱线通道45之间的空间朝向导纱管181的前下部往复移动。纱线拉紧单元200包括:一个拉紧杠杆203和一个与拉紧杠杆203的自由端部相连接的拉杆205,这与上述拉紧杆103及拉杆105的结构类似。
由于具有这种结构,在根据本发明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上部纱线进送单元内,辅助导管185被向上提升,如图15所示,以容纳在纱线通道45内待命的纱线5。
当纱线5的端部邻近刺绣单元72通过导纱管181被输送时,如图16所示,辅助导管185将被向下移动,并在导纱管181的上端和纱线通道45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纱线拉紧单元200通过在导纱管181和纱线通道45之间的空间内沿垂直方向往复移动来拉紧和松开纱线5。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可用一个顶杆操作,这样就简化了结构。此外,可从整个纱线输送路线中除去弯曲的通道部分,因此可以顺利地进送纱线。另外,位于纱线输送路线中的空间可根据需要添加和拆掉,从而防止正被运送的纱线产生偏移。
尽管已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出了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保护范围和构思范围内,可对本发明作出多种不同的修改、增加和替换。

Claims (17)

1、一种用于自动刺绣机上的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设置有一刺绣单元的顶杆;
一个纱线进送单元,其用于运送从多根纱线中选出的一根彩色纱线;
一个设置于所述顶杆上的导管部件,该导管部件包括:一个可容纳来自所述纱线进送单元的纱线的第一导管和一个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导管沿轴向隔开,其下端邻近所述刺绣单元;
一个纱线拉紧单元,其包括一个可穿过纱线输送通道上下移动的拉紧杠杆和一个拉杆,所述拉杆相对其移动方向沿横向与拉紧杠杆相连接,并可根据所述拉紧杠杆的移动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之间的空间往复运动,从而拉紧或松开所述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进送单元包括:
多个相对所述第一导管的轴向水平平行设置于所述顶杆上方的纱线通道,所述纱线的端部分别定位于所述多个纱线通道内;
一个用于调节所述纱线的张力状态的张力调节单元;
一个纱线输送喷嘴,其用来借助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通过将空气吹入所述纱线通道内的方式来输送所述纱线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支承所述顶杆的机架;
一个安装到所述机架上并支承所述纱线进送单元的活动框架,该活动框架可在所述机架上方滑动,从而使所述纱线通道中的一条纱线通道与所述第一导管对准;
一个滑动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活动框架相对所述机架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进送单元设置有多个贯穿的气孔,这些气孔从外部朝向所述纱线通道向下倾斜;
其中所述纱线输送喷嘴与所述顶杆的上部相连接,并将空气吹入所述气孔内,通过所述活动框架的移动,空气经过所述气孔运送到所选的一条纱线通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部件包括:
一个同轴安装到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纱管上的辅助导管;
一个辅助导管驱动机构,其用于通过升降所述辅助导管关闭和打开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纱管之间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部件包括:
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纱管之间的辅助导管;
一个辅助导管驱动机构,其用于通过相对轴向沿横向移动所述辅助导管来关闭和打开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纱管之间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部件包括:
一个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纱管之间的空间内的辅助导管;
一个辅助导管驱动机构,其用于通过相对轴向沿横向移动所述辅助导管来关闭和打开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纱管之间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部件包括一个导管升降驱动机构,其用于通过升降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来关闭和打开介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之间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拉紧单元包括一对以下述方式设置的拉紧杠杆:使所述第一导纱管设置于这对拉紧杠杆之间;
所述拉紧杆与这对拉紧杠杆的自由端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辅助拉紧单元,其包括:
一个纱线吊环,所述吊环相对所述第一导管可升降地同轴安装;
一个吊环驱动机构,其用于升降所述纱线吊环,以使所述纱线在所述拉紧杆的下方被拉紧。
11、一种用于自动刺绣机上的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设置有一刺绣单元的顶杆;
一个纱线进送单元,其用于运送从多根纱线中选出的一根彩色纱线;
一个设置于所述顶杆上的导管部件,该导管部件包括:一个第一导管,该第一导管可容纳来自所述纱线进送单元的纱线,而且其下端邻近所述刺绣单元;和一个导管驱动机构,其用于升降所述导管,以在所述纱线通道和所述导管之间形成一个预定的空间;
一个纱线拉紧单元,其包括一个可穿过纱线输送通道上下移动的拉紧杠杆和一个拉杆,所述拉杆相对其移动方向沿横向与拉紧杠杆相连接,并可根据所述拉紧杠杆的移动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之间的空间往复运动,从而拉紧或松开所述纱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进送单元包括:
多个相对所述第一导管的轴向水平平行设置于所述顶杆上方的纱线通道,所述纱线的端部分别定位于所述多个纱线通道内;
一个用于调节所述纱线的张力状态的张力调节单元;
一个纱线输送喷嘴,其用来借助于所述导管通过将空气吹入所述纱线通道内的方式来输送所述纱线的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一个支承所述顶杆的机架;
一个安装到所述机架上并支承所述纱线进送单元的活动框架,该活动框架可在所述机架上方滑动,从而使所述纱线通道中的一条纱线通道与所述第一导管对准;
一个滑动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活动框架相对所述机架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进送单元设置有多个贯穿的气孔,这些气孔从外部朝向所述纱线通道向下倾斜;
其中所述纱线输送喷嘴与所述顶杆的上部相连接,并将空气吹入所述气孔内,通过所述活动框架的移动,空气经过所述气孔运送到所选的一条纱线通道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部件包括:一个与所述顶杆相连接的第一导管,其上端部与所述纱线通道隔开;和一个同轴安装在所述第一导管上方的辅助导管;
其中所述导管驱动机构通过升降所述辅助导管来关闭和打开介于纱线通道和第一导管之间的空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拉紧单元包括一对以下述方式设置的拉紧杠杆:使所述第一导纱管设置于这对拉紧杠杆之间;
所述拉紧杆与这对拉紧杠杆的自由端相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辅助拉紧单元,其包括:
一个纱线吊环,所述吊环相对所述第一导管可升降地同轴安装;一个吊环驱动机构,其用于升降所述纱线吊环,以使所述纱线在所述拉紧杆的下方被拉紧。
CNB008135711A 1999-08-17 2000-08-17 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6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999/16986U 1999-08-17
KR2019990016986U KR200167993Y1 (ko) 1999-08-17 1999-08-17 자수기의 윗실 공급장치
JP2000002811 2000-04-27
JP2000/2811 2000-04-27
KR2000/19257U 2000-07-05
KR2020000019257U KR200209888Y1 (ko) 2000-07-05 2000-07-05 자수기의 윗실 공급장치
KR0000854 2000-08-02
WOPCT/KR00/00854 2000-08-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7430A true CN1377430A (zh) 2002-10-30
CN1147636C CN1147636C (zh) 2004-04-28

Family

ID=27761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357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636C (zh) 1999-08-17 2000-08-17 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235956B1 (zh)
KR (1) KR100439528B1 (zh)
CN (1) CN1147636C (zh)
AU (1) AU6481400A (zh)
DE (1) DE60033177T2 (zh)
WO (1) WO200101829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6910A (zh) * 2022-05-12 2022-08-02 杭州传联花边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绣花机的张力控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39355B1 (ko) 2004-06-03 2006-10-27 (주) 인브로 자동자수기용 윗실 공급장치
KR100623706B1 (ko) 2004-06-18 2006-09-19 (주) 인브로 재봉기계
KR100790440B1 (ko) 2007-02-28 2008-01-03 파카코리아 주식회사 자수기용 실 공급장치
CN107829231B (zh) * 2017-07-27 2020-06-23 卞亚飞 一种面向工业使用的自动化缝纫穿针方法
CN107841836B (zh) * 2017-07-27 2020-06-23 卞亚飞 一种高效率自动穿线系统
CN110241532A (zh) * 2019-07-12 2019-09-17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针杆的穿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1746Y2 (ja) * 1982-06-11 1984-09-07 豊 本田 刺しゆう機のボビン立て
JPS5947697U (ja) * 1982-09-20 1984-03-29 宮本株式会社 刺繍用ミシンに於ける糸端の挾持装置
JPS5947696U (ja) * 1982-09-20 1984-03-29 宮本 敏男 刺繍ミシンに於ける糸端保持装置
JPS59184785U (ja) * 1983-05-24 1984-12-08 宮本株式会社 ミシンに於ける糸端の挾持装置
JPH0174296U (zh) * 1987-11-07 1989-05-19
JPH06254277A (ja) * 1993-03-10 1994-09-13 Barudan Co Ltd 多色ミシン
DE19624344A1 (de) * 1996-06-19 1998-01-02 Zsk Stickmasch Gmbh Stickmaschine mit automatischem Fadenwechsl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6910A (zh) * 2022-05-12 2022-08-02 杭州传联花边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绣花机的张力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033177T2 (de) 2007-11-08
EP1235956A4 (en) 2006-01-11
EP1235956B1 (en) 2007-01-24
KR20020068028A (ko) 2002-08-24
KR100439528B1 (ko) 2004-07-12
CN1147636C (zh) 2004-04-28
AU6481400A (en) 2001-04-10
EP1235956A1 (en) 2002-09-04
WO2001018297A1 (en) 2001-03-15
DE60033177D1 (de) 200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1695C (zh) 缝合短袜袜头的方法和设备
CN1147636C (zh) 用于自动绣花机上的喂纱装置
JPH05179560A (ja) 糸処理機
CN200967883Y (zh) 缝纫机
CN101057017A (zh) 刺绣机的送线装置
CN101080524A (zh) 直针床针织机用配纱器
KR101845400B1 (ko) 다중-바늘 헤드 자수기 및 다중-바늘 헤드 자수기의 구동 방법
CN1212962C (zh)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一工作位所用的筒管输送器
US6325006B1 (en) Thread feeding apparatus for an automatic embroidering machine
JP2523965B2 (ja) インタ―シヤ方式横編機の糸自動供給装置
KR20120064010A (ko) 재봉기 및 그의 구동 제어방법
CN1605674A (zh) 针织品用自动前衿缝制缝纫机
CN1584167A (zh) 针织纱保持切断方法及装置
CN1523156A (zh) 缝纫机
CN1867718A (zh) 装卸式编织用移动体及具有编织部件切换装置的横机
CN1705779A (zh) 针织机用的给纱机构
CN109023750B (zh) 用于刺绣机玻璃珠的四层载带供料器机构
CN1906343A (zh) 缝纫机
CN1840765A (zh) 缝纫机
JP2005021715A (ja) ミシン
JP3614972B2 (ja) ミシン
CN214383835U (zh) 一种小头距绣花机扣线装置
CN113622104B (zh) 一种梭芯自动绕线装置
JP3668457B2 (ja) 自動刺繍機用上糸供給装置
KR100658187B1 (ko) 재봉기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Dalian great CNC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Inbariow Co., Ltd.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From July 25, 2005 to August 17, 2020

Contract record no.: 05100003008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Yarn feed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rust flower machi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28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50916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C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5.7.25 TO 2020.8.17

Name of requester: DALIAN DASEN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

Effective date: 20050916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28

Termination date: 200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