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0546C - 不连续进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不连续进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30546C
CN1330546C CNB03823033XA CN03823033A CN1330546C CN 1330546 C CN1330546 C CN 1330546C CN B03823033X A CNB03823033X A CN B03823033XA CN 03823033 A CN03823033 A CN 03823033A CN 1330546 C CN1330546 C CN 133054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discoid element
separate roller
groove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230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84891A (zh
Inventor
恒松伸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84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4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05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054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69Driving devic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3/00Rolls, drums, discs, or the like; Bear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40Toothed gearings
    • B65H2403/48Other
    • B65H2403/481Planeta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4Roller pairs with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rollers to / from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连续进纸装置,它包括一减速机构、一其上有槽的盘状元件、一位于盘状元件有槽一侧的杆件和一个在杆件上凸出的可由于盘状元件的旋转沿所述槽滑动的滑销,所述减速机构可在使旋转速度降低之后将驱动电机的旋转传递到一分离辊。所述减速机构包括一中心齿轮、一内齿轮和一个行星齿轮。所述盘状元件位于分离辊的旋转轴的一端,且固定到设有内齿轮的齿形成部分。所述杆件沿盘状元件的径向可滑动地设置。另外,杆件的旋转受旋转止挡元件的制约。通过使周向速度差变小,该结构可以防止所记录的图像扭曲和拉长。而且,即使周向速度差较小,也可以在连续传送的原稿各页之间设置一预定的间隔。

Description

不连续进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在该装置中可一张接一张不连续地传送两张或多张原稿或复印纸。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连续进纸装置被使用在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机器中,用于一张接一张不连续地传送两张或多张原稿或复印纸。在这种不连续进纸装置中,必须用设置在该装置中的传感器及类似装置检测出原稿的末端,以便检测一张原稿是否完成传送。为此,该装置需要能感知到已经读完一张原稿。因此就必须在按顺序进纸的原稿的各张之间设置一个间隔。为了在一原稿的各张之间设置一个间隔,可以使用各种结构,例如可用反转辊、电磁离合器或螺线管强制设置进纸间隔。尤其是在已经大量开发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类型中,原稿间隔是通过使传送辊和分离辊的周向速度不同并使传送辊以比分离辊的旋转速度快10%-30%的速度旋转而产生的。
图14是传统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传统的不连续进纸装置61包括分离辊62、传送辊63、分离板64、分离辊齿轮65、延迟元件66、单向离合器弹簧67、传送辊齿轮68、读取器69和对接元件69A。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如上构造的传统的不连续进纸装置61的动作。
分离辊齿轮65和旋转轴62A将一驱动电机(未示出)的动力传递到分离辊62。在这一动力的作用下,分离辊62旋转并将原稿80向读取器69和传送辊63传送。在此过程中,原稿80通过设置成压靠在分离辊62上的分离板64一张接一张地不连续地进行传送。
传送辊齿轮68和旋转轴63B将驱动电机(未示出)的动力传递到传送辊63。传送辊63在这一动力作用下旋转。这里,该装置设计成使传送辊63以比分离辊62的周向速度快10%-30%的速度旋转。这种结构可通过选择两个或多个传递驱动电机动力的传动齿轮(未示出)的齿轮比而实现。周向速度上的这一差异会在原稿80被传送辊63夹住并被传送的时间和下一张原稿被分离辊62夹住并传送到传送辊63且被传送辊63夹住的时间之间产生时间差。这一时间差会在两张连续传送的原稿之间产生间隔。
单向离合器弹簧67设置在分离辊62的旋转轴62A和分离辊齿轮65结合的部分中,以吸收分离辊62和传送辊63之间的周向速度差。而且,延迟元件66也位于分离辊62的旋转轴62A和分离辊齿轮65结合的部件中。即旋转轴62A和分离辊齿轮65以一定间隙相结合。因为这种结构,分离辊63夹住原稿的时间被延迟,这样就造成原稿纸张之间的间隔进一步增加。
在这种不连续进纸装置61中,设置有唯一一个传送辊63,读取器69设置在分离辊62和传送辊63之间。这是为了减小尺寸并降低制造成本。利用该结构,在由分离辊62夹住并传送的原稿80被传送辊63夹住之前,读取器69开始读取原稿80。当原稿80被传送辊63夹住时,原稿80从该位置处以传送辊63的周向速度传送。因此,原稿80的传送速度会因分离辊62和传送辊63之间的周向速度差而变化。因此,读取器69从原稿80上读取的图像在传送速度变化的位置会扭曲或拉长。为了处理这种情况,在不连续进纸装置61中,要使分离辊62和传送辊63之间的周向速度差尽可能地小,以使所读图像的扭曲和拉长最小,以便这些扭曲和拉长不会显著。而且,为了使因分离辊62和传送辊63之间的周向速度差而导致的读取图像的扭曲和拉长最小,设置成压靠在对接元件69A上的传送辊63设置得离读取器69尽可能近。
另外,日本专利公开的申请No.H6-263273中公开的传统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另一个例子包括一中心齿轮、一行星臂和一行星齿轮、一行星齿轮轴和一挤压弹簧。该装置还包括一个固定盘凸轮机构,用于通过行星齿轮吸收挤压弹簧的压力,同时允许行星齿轮旋转和公转。
然而,上述的传统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存在如下问题:
(1)即使传送辊63如上所述靠近读取器69设置,原稿80的前端仍会发生读取图像的扭曲和拉长,这使得传送的原稿难于阅读或者外观损坏。
(2)因为周向速度差太小时,两张原稿之间就无法得到足够的间隔,所以周向速度差的设定是有一个限值的。如果要得到足够的原稿间隔,那么原稿的读取图像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扭曲和拉长。
(3)如果读取器是高性能的读取器,那么可通过提高传送速度以高速读取原稿。此时,因为原稿无法平稳地进入传送辊63下方,所以周向速度差必须小。然而,当周向速度差太小时,就无法得到预定的原稿间隔。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包括一个用于从所加的两张或多张纸中分离出一张纸的分离辊,和一个设置在分离辊传送纸的一侧且以与所述分离辊的一预定的周向速度差(的速度)受驱动旋转的传送辊。该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中心齿轮、一个环形齿形成部分和一个行星齿轮,该环形齿形成部分设置成与中心齿轮同轴,且其内周向上设有内齿轮,该行星齿轮与中心齿轮和内齿轮接合,设置在分离辊的旋转轴的一端的行星齿轮支承部分支承所述内齿轮。该装置还包括一个固定在齿形成部分上的盘状元件和一个杆件,该盘状元件与固定有齿形成部分的那一侧相对的盘面上形成有槽,该杆件可沿盘状元件的径向滑动地设置在盘状元件设有槽的一侧。该装置还包括一个用于制约杆件沿预定方向旋转的旋转止挡部分和一个凸出地设置在杆件上的滑销,通过盘状元件的旋转,该滑销可以沿设在盘状元件上的槽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透视图;
图2A是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2B是图2A中的盘状元件的透视图;
图3是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主要部分组装后的透视图;
图4是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盘状元件上形成的带槽部分的前视图;
图5A示出待机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盘状元件和杆件的动作;
图5B示出待机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分离辊和传送辊的动作;
图5C示出待机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中心齿轮和行星齿轮的动作;
图6A示出在预先输送和输送原稿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盘状元件和杆件的动作;
图6B示出在预先输送和输送原稿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分离辊和传送辊的动作;
图6C示出在预先输送和输送原稿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中心齿轮和行星齿轮的动作;
图7A示出在读取原稿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盘状元件和杆件的动作;
图7B示出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在读取原稿时其分离辊和传送辊的动作;
图7C示出在读取原稿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中心齿轮和行星齿轮的动作;
图8和9示出在读取原稿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盘状元件和杆件的动作;
图10A示出在读取原稿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盘状元件和杆件的动作;
图10B示出在读取原稿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分离辊和传送辊的动作;
图10C示出在读取原稿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中心齿轮和行星齿轮的动作;
图11A示出在重新开始进纸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盘状元件和杆件的动作;
图11B示出在重新开始进纸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分离辊和传送辊的动作;
图12A示出在传送长的原稿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盘状元件和杆件的动作;
图12B示出在传送长的原稿时图1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中心齿轮和行星齿轮的动作;
图13示出通过将图1的不连续进纸装置中的分离辊和传送辊之间的周向速度差改变为各种不同的值而将斜线印刷在印刷纸上时,印刷后的纸张的一部分;
图14是传统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不连续进纸装置的透视图。图2A是该不连续进纸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2B是该不连续进纸装置的盘状元件的透视图。图3是该不连续进纸装置的主要部分组装后的透视图。图4是该不连续进纸装置的盘状元件上形成的带槽部分的正视图。
在图1中,不连续进纸装置1包括设置在具有侧板2B的外壳2的后上表面上的纸张加载部分2A(下文称为加载部分)。分离辊3设置在加载部分2A处原稿传送方向一侧。分离板3A与分离辊3接触地设置在分离辊3的顶部,它可从一两张或多张的原稿中分离出一张。传送辊4设置在原稿传送方向的一侧,且距分离辊3有一预定的距离。读取器5位于分离辊3和传送辊4之间。读取器5包括一CIS(接触图像传感器)等。
辅助辊6位于传送辊4下方并保持与传送辊接触。挤压弹簧6A将辅助辊6压靠到传送辊4上。传送辊齿轮8设置在传送辊4的旋转轴7的一端。驱动电机9通过传动齿轮11A、11B、13A、13B、13C、13D、分离辊齿轮12和传送辊齿轮8使分离辊3和传送辊4以一预定的周向速度差旋转。驱动电机齿轮10设置在驱动电机9的电机轴上。
传动齿轮11A、11B将驱动电机齿轮10的旋转传递到分离辊齿轮12。分离辊齿轮12与传动齿轮11B接合。传动齿轮13A、13B、13C、13D相互接合地设置在侧板2B上,并将分离辊齿轮12的旋转传递到传送辊齿轮8。盘状元件14和分离辊齿轮12一起设置在分离辊3的旋转轴的一端。杆件15和盘状部分14一起提供。
在图2A、2B和图3中,盘状部分21A固定到分离辊3的旋转轴21的一端。行星齿轮支承部分22A、22B设置成关于盘状部分21A的中心即分离辊3的旋转轴的轴线垂直对称的。行星齿轮23A、23B分别由行星齿轮支承部分22A、22B支承。齿形成部分24固定到盘状元件14朝向分离辊3的一侧。内齿轮25形成在齿形成部分24的内周向上。在盘状元件14的中部钻有插入孔26。带槽部分27形成在盘状元件14与齿形成部分24相对的一侧。其中具有插入孔26的圆柱形轴部28设置成从盘状元件14的带槽部分27的一侧凸出。
杆件15的环形部分29被安装到轴部28上。环形部分29的插入孔30在一预定的方向上有窜动量,并且大致按椭圆形形成。滑销31以凸出的方式设置在杆件15的环形部分29上,且被插入到槽形部分27中,并且可以滑动。旋转止挡部分32被固定到环形部分29的外周向上,并与在后面说明的图5A中示出的接合元件51接合。滑槽33形成在旋转止挡部分32上。挤压元件35被压靠到盘状元件14的外周向上。滑动元件35A是挤压元件35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滑槽33配合在一起,并且可以滑动。
弹性元件支承部分34设置在旋转止挡部分32的顶部上。弹性元件36的一端固定到挤压元件35上,而另一端由弹性元件支承部分34支承。弹性元件36将挤压元件35压靠到盘状元件14的外周向上。弹性元件36例如是一盘簧。当与行星齿轮23A、23B接合时,与分离辊齿轮12一体地形成的中心齿轮37通过插入孔26插入并设置在内齿轮25的内侧。
在分离辊齿轮12和中心齿轮37的中部形成插入孔37A。减速机构40由中心齿轮37、行星齿轮23A、23B和内齿轮25构成。轴38被插入到插入孔37A和插入孔26内,并可旋转地支承分离辊齿轮12、中心齿轮37和盘状元件14。在旋转轴21上形成轴固定孔39,轴38的一端插入并固定到该孔内。
在图4中,接合槽(下文称为槽)41A、41B、41C设置成关于盘状元件14的中心对称。接合部分42A、42B、42C设置在相应的接合槽41A、41B、41C内。用于周向速度差的滑槽(下文称为槽)43A、43B、43C分别与槽41A、41B、41C连接地设置在盘状元件14的外缘侧,并沿盘状元件14的外周向分布。用于原稿间隔的滑槽(下文称为槽)44A、44B、44C设置成沿顺时针方向从盘状元件14上相应的槽41A、41B、41C中延伸出来。这里,槽41A、41B、41C、槽43A、43B、43C以及槽44A、44B、44C关于盘状元件14的中心对称地以均匀的间隔设置在盘状元件14上。槽41A、41B、41C和接合部分42A、42B、42C分别都是以彼此之间一120°的间隔角设置的。另外,槽44A、44B、44C在盘状元件14上沿顺时针方向延伸,并分别连接到槽41B、41C、41A上。驱动动力控制部分包括减速机构40、盘状元件14、包括旋转止挡部分32的杆件15和滑销31。
参照附图,下面将说明如上所构造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的动作。将要针对下面的每种状态说明不连续进纸装置1的动作:
(1)待机:输送原稿前驱动电机停止时的状态。
(2)预先输送和输送原稿:驱动电机被开动、一页原稿被分离辊夹住直到它被传送辊夹住前的状态。
(3)读取原稿:一页原稿同时被分离辊和传送辊夹住的状态。
(4)读取原稿(原稿离开分离辊之后):一页原稿离开分离辊且被传送辊夹住的状态。
(5)重新开始送纸:一页原稿传送完并离开传送辊的状态。
(1)待机:
图5A示出盘状元件14和杆件15的动作。图5B示出分离辊3和传送辊4的动作。图5C示出减速机构40中的中心齿轮37、内齿轮25和行星齿轮23A、23B的动作。这里,图5A-5C是从不连续进纸装置的左侧所看到的该装置示意性的侧视图。
位于外壳2的侧板2B上的接合元件51被固定到一杆件15的旋转止挡部分32可以接触的位置。杆件15沿预定方向的旋转(逆时针旋转)由于旋转止挡部分32碰撞到接合元件51上而受到制约。
如图5A所示,杆件15由环形部分29和旋转止挡部分32构成。环形部分29大致按椭圆形形成。环形部分29内的插入孔30在旋转止挡部分32一侧及其相对侧有间隙(play)。环形部分29被安装到盘状元件14的轴28上。另外,旋转止挡部分32与设置在逆时针方向上的接合元件51接触并接合。这使得杆件15可以沿盘状元件14的径向滑动。另外,挤压元件35的滑动元件35A可滑动地安装在旋转止挡部分32的滑槽内,且挤压元件35可滑动地安置在盘状元件14的一侧。而且,弹性元件36设置在旋转止挡部分32的弹性元件支承部分34中,并且弹性元件36将挤压元件35压靠到盘状元件14的外周向上。利用这样的布置,总是沿如箭头所示的盘状元件14的径向向外的方向推动杆件15。
在待机时,旋转止挡部分32的滑销31位于盘状元件14的槽41B上。另外,滑销31与杆件15一起被向盘状元件14的外侧推动,并与接合部分42B接合。而且,旋转止挡部分32与接合元件51接合。利用这样的布置,即使一逆时针的旋转力施加到盘状元件14上,盘状元件14也不会旋转。
另外,在待机时,驱动电机9不运转,并且分离辊3、传送辊4和减速机构40都如图5B、5C所示的处于静止状态。
(2)预先输送和输送原稿:
图6A示出盘状元件14和杆件15的动作。图6B示出分离辊3和传送辊4的动作。图6C示出减速机构40中的中心齿轮37、内齿轮25和行星齿轮23A、23B的动作。
如图6A所示,杆件15上的滑销31位于盘状元件14的槽41B内,且与接合部分42B接触。另外,由于杆件15的旋转止挡部分32与接合元件51接合,因此即使一逆时针的旋转力如箭头所示施加到盘状元件14上,盘状元件14也不会旋转。
当驱动电机9在图5A-5C示出的待机状态下开动时,可通过传动齿轮11A、11B使分离辊齿轮12旋转。当分离辊齿轮12旋转时,固定到分离辊齿轮12上的中心齿轮37也旋转,并且从顶部和底部与中心齿轮37接合的各个行星齿轮23A、23B也旋转。并且,由于行星齿轮23A、23B与内齿轮25接合,因此一个旋转力沿箭头方向施加到齿形成部分24上。然而,由于与齿形成部分24一体的盘状元件14的逆时针旋转受滑销31的制动,因此各个行星齿轮23A、23B在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的同时,也绕中心齿轮37运动。这样,可通过行星齿轮支承部分22A、22B使分离辊3的旋转轴21旋转,从而使分离辊3旋转。
起初,由于分离板3A与分离辊3直接接触,因此分离辊3的抗旋转阻力很大。然而,当原稿55进入它们之间时,分离辊3抗旋转阻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如图6B所示,由于分离辊3的旋转,原稿55被朝着读取器5和传送辊4传送。
同时,减速机构40设置成,固定到中心齿轮37上的分离辊齿轮12每转动一圈,使分离辊3旋转约1/4圈。更具体地说,通过选择中心齿轮37、行星齿轮23A、23B以及内齿轮25的直径和齿数来提供上述减速比。
另外,由于分离辊齿轮12的旋转,通过传动齿轮13A-13D使传送辊齿轮8旋转,并且通过旋转轴7使传送辊4和与传送辊4接触的辅助辊6旋转。
(3)读取原稿:
图7A、图8和图9示出盘状元件14和杆件15的动作。图7B示出分离辊3和传送辊4的动作。图7C示出减速机构40中的中心齿轮37、内齿轮25和行星齿轮23A、23B的动作。
从图6A到图6C示出的预先输送和输送原稿的状态开始,原稿55被分离辊3进一步朝着读取器5传送。然后,如图7B所示,读取器5开始读取原稿55,且原稿55被进一步传送到传送辊4,并被传送辊4夹住。在这里为分离辊3和传送辊4设定一预定的周向速度差。由于传送辊4的周向速度高于分离辊3的周向速度,因此被分离辊3夹住的原稿55被一点点地拉向传送辊4。由于受到原稿55的牵拉,因此分离辊3的旋转速度变快一所述周向速度差的量。因此,作为引起顺时针旋转的力,这一额外的旋转量从分离辊3通过旋转轴21、行星齿轮支承部分22A、22B、行星齿轮23A、23B和内齿轮25进行传递。由此,齿形成部分24如图7C中的箭头所示一点点地沿顺时针旋转。即分离辊3和传送辊4之间的周向速度差被吸收。
当齿形成部分24沿顺时针旋转时,固定到齿形成部分24上的盘状元件14如图7A所示同样沿顺时针旋转。此时,滑销31与接合部分42B脱离接合,杆件15由于弹性元件36的力远离盘状元件14运动,并且滑销31朝槽43B移动。
由于在挤压元件35和盘状元件14之间存在小的摩擦,因此当盘状元件14顺时针旋转时,杆件15上被施加了一些使其顺时针旋转的力。然而,由于与杆件15和弹性元件支承部分34一体的旋转止挡部分32自重,杆件15不会随盘状元件14旋转,而总是保持与接合元件51接触。如果自身重量不足,可以在杆件15上安置一个合适的重物。由此,由于只有盘状元件14顺时针旋转,因此杆件15的滑销31就与接合部分42B脱离接合。
如图8所示,当齿形成部分24和盘状元件14继续顺时针旋转时,滑销31就从盘状元件14的槽41B中移动到外侧的槽43B中。如图9所示,当盘状元件14仍继续顺时针旋转时,滑销31沿槽43B移动,直到它到达槽43B的最深的部分。即滑销31相对盘状元件14逆时针沿槽43B移动。槽43B的长度设定成,即使原稿55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为356mm,即在常见的原稿尺寸中属于较长尺寸的法定尺寸的文件长度,滑销31也可以移动到图9所示的最深的部分。
(4)读取原稿(原稿离开分离辊之后):
图10A示出盘状元件14和杆件15的动作。图10B示出分离辊3和传送辊4的动作。图10C示出减速机构40中的中心齿轮37、内齿轮25和行星齿轮23A、23B的动作。
如图9所示,滑销31沿槽43B移动,直到它到达槽43B最深的部分。在原稿55离开分离辊3之后,原稿55被传送辊4夹住(仅在图10B中示出),并且被传送辊4沿传送方向进一步传送。
当原稿55离开分离辊3时,分离板3A与分离辊3直接接触,从而增加了旋转的阻力,并使分离辊3停止旋转。当分离辊3停止旋转时,行星齿轮支承部分22A、22B也停止旋转。接着,如图10C所示,中心齿轮37的旋转通过行星齿轮23A、23B被强烈地传递到内齿轮25。此时,齿形成部分24和盘状元件14都沿逆时针旋转。
当原稿55离开分离辊3且盘状元件14逆时针旋转时,滑销31从图9所示的最深的部分出发沿槽43B移动。如图10A所示,该滑销还沿槽44B移动。在此期间,向分离辊3的驱动力传递中断。
这样,在滑销31从槽43B的最深部分出发沿槽44B移动期间,分离辊3保持静止。因此,下一页原稿未被输送。这就在连续输送的多页原稿55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隔。槽43B和槽44B的长度决定了原稿的间隔。
(5)重新开始输送纸张:
图11A示出盘状元件14和杆件15的动作。图11B示出分离辊3和传送辊4的动作。
如图10A所示,滑销31沿槽43B移动,直到它到达槽44B的前端。然后,滑销31由于弹性元件36的推力沿相对于盘状元件14朝外的方向移动到槽41C,并如图11A所示与接合部分42C接合。另外,杆件15的旋转止挡部分32与接合部分51接合。此时,盘状元件14停止沿逆时针旋转。
随后以与“(2)预先输送和输送原稿”中相同的动作输送下一页原稿55。在驱动电机9运转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循环:“(2)预先输送和输送原稿”,然后“(3)读取原稿”,然后“(4)读取原稿(在原稿离开分离辊之后)”,然后“重新开始输送纸张”,然后“(2)预先输送和输送原稿”。如图11B所示,以所输送的原稿55各页之间具有一预定间隔来进行纸张的输送。这种重复动作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带槽部分27和接合部分42A、42B、42C关于一点对称。
如果原稿55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比一般长度356mm长,即使滑销31如图9所示移动到最深的部分时,原稿55也不离开分离辊3,而是仍被分离辊3夹住。下面将对这种情况进行说明。
图12A示出盘状元件14和杆件15的动作。图12B示出减速机构40中的中心齿轮37、内齿轮25和行星齿轮23A、23B的动作。
由于分离辊3和传送辊4之间的周向速度差,被分离辊3夹住的原稿55被一点点地拉向传送辊4,并且分离辊3与周向速度差相对应地进行额外的旋转。如图12B所示,额外旋转的量从分离辊3通过旋转轴21、行星齿轮支承部分22A、22B、行星齿轮23A、23B和内齿轮25传递,这会引起齿形成部分24沿顺时针方向继续旋转。
当与齿形成部分24一体的盘状元件14随如图9所示处于槽43B最深部分处的滑销31沿顺时针方向继续旋转时,如图12A所示的杆件15与盘状元件14一起旋转。因此,即使原稿55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大于356mm,分离辊3也会随杆件15的旋转而旋转。盘状元件14也会旋转,而不干扰分离辊3的旋转。因此,即使长的原稿也可以传送。
同时,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每三个一组的槽41A、41B、41C,槽43A、43B、43C和槽44A、44B、44C以均匀的间隔关于盘状元件14的中心对称地设置。各组槽的数目也不限于3个。接合槽、用于周向速度差的滑槽以及用于原稿间隔的滑槽可以成对地设置成、设置成每组四个或更多个。
接下来,将要说明分离辊3和传送辊4的周向速度差。图13示出当将斜线71-75印刷在从加载部分2A输送的纪录纸56上且同时改变分离辊3和传送辊4的周向速度差时纪录纸56的一部分。
如图13所示,当分离辊3和传送辊4的周向速度差为5%时,得到斜线73,与周向速度差为2.5%时的斜线72和周向速度差为0%时的斜线71相比,此时可观察到线73几乎没有扭曲。斜线74和斜线75分别是周向速度差为10%和18%的情况。
另一方面,当周向速度差为1%或更低时,分离辊3和传送辊4的周向速度差变得可以忽略,并且分离辊3不进行上述步骤“(3)读取原稿”中与周向速度差相对应的额外旋转。尤其是在可读取的原稿的最小长度固定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风险,即在原稿的后端离开分离辊3之前,滑销31有可能不从盘状元件14的槽41B中移动到槽43B的外侧。为此,分离辊3和传送辊4之间的周向速度差优选设定在1%到5%之间,更优选的是在2.5%到3.5%之间。
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具有读取器5。然而,在输送的是纪录纸而不是原稿的情况下,如在打印机中那样,读取器5不是必要的。
工业实用性
通过在一分离辊和一传送辊之间设置一个读取器,本发明的不连续进纸装置缩短了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的距离。这可以减小尺寸并降低制造成本。另外,通过使分离辊和传送辊之间的周向速度差较小,可以防止所记录的原稿图像的扭曲和拉长。而且,即便使周向速度差小,也可以在连续传送的原稿的两页或多页之间设置一个预定的间隔。即,当一页原稿离开分离辊时,分离辊停止旋转,而中心齿轮的旋转由行星齿轮的旋转传递到内齿轮。这使得盘状元件旋转。分离辊保持静止,直到盘状元件开始旋转并与设置在一杆件上的一滑销接触。结果,下一页原稿未被输送,这就造成待连续输送的原稿各页之间的间隔增加。即便使分离辊和传送辊之间的周向速度差变小,也可以在连续传送的原稿的两页或多页之间设置一个预定的间隔。另外,驱动电机可总是沿一个方向旋转,即无需反向。
另外,一个挤压元件可滑动地安置在杆件的旋转止挡元件内的盘状元件的一侧上。而且,一个弹性元件被安置在旋转止挡部分中,从而挤压元件被弹性元件压靠到盘状元件的周向上。利用这一构造,总是朝盘状元件的径向外侧推动杆件,这就可以自由设置杆件的接合位置。
另外,在输送比正常原稿长的原稿时,滑销移动到用于周向速度差的一滑槽最深的部分。此外,由于齿形成部分和盘状元件顺时针旋转,杆件也顺时针旋转并离开接合元件。因此,即使对长度大于正常原稿的原稿,分离辊也会随原稿旋转。盘状元件也旋转,而不干扰分离辊的旋转。因此,也可以传送长的原稿。
另外,通过设置两个或多个所述接合槽、所述用于周向速度差的滑槽以及所述用于原稿间隔的滑槽,可以为该不连续进纸装置的用于周向速度差的滑槽和用于原稿间隔的滑槽设定一个合适的长度,从而提供一个足够的原稿间隔。
附图标记表:
1不连续进纸装置               22A、22B行星齿轮支承部分
2外壳                         23A、23B行星齿轮
2A纸张加载部分                24齿形成部分
2B侧板                        25内齿轮
3分离辊                       26插入孔
4传送辊                       27带槽部分
5读取器                       28轴部
6辅助辊                       29环形部分
6A挤压弹簧                    30插入孔
7旋转轴                       31滑销
8传送辊齿轮                   32旋转止挡部分
9驱动电机                     33滑槽
10驱动电机齿轮                34弹性元件支承部分
11A、11B传动齿轮              35挤压元件
12分离辊齿轮                  35A滑动元件
13A、13B、13C、13D传动齿轮    36弹性元件
14盘状元件                    37中心齿轮
15杆件                        37A插入孔
21旋转轴                      38轴
21A盘状元件                   39轴固定孔
40减速机构                     63传送辊
41A、41B、41C接合槽            64分离板
42A、42B、42C接合部分          65分离辊齿轮
43A、43B、43C用于周向速度差的  66延迟元件
滑槽                           67单向离合器弹簧
44A、44B、44C用于原稿间隔的滑  68传送辊齿轮
槽                             69读取器
51接合元件                     69A对接元件
55原稿                         71、72、73、74、75斜线
56纪录纸                       80原稿
61传统的不连续进纸装置
62分离辊

Claims (16)

1.一种不连续进纸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从所加的多张纸中分离出一单张纸的分离辊;
一个设置在所述分离辊传送所述纸张的传送方向上,且以一相对于所述分离辊的预定周向速度差受驱动旋转的传送辊;
一个中心齿轮;
一个与所述中心齿轮同轴设置的并且内周向上设有内齿轮的环形齿形成部分;
一个设置在所述分离辊的旋转轴的一个端部处的行星齿轮支承部分;
一个支承在所述行星齿轮支承部分上并与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内齿轮接合的行星齿轮;
一个固定在所述齿形成部分上的盘状元件,在该盘状元件固定有所述齿形成部分的一侧的相对侧上形成有一个槽;
一个可沿所述盘状元件的径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盘状元件具有所述槽的一侧的杆件;和
一个凸出地并可通过所述盘状元件的旋转沿所述盘状元件上的所述槽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杆件上的滑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读取器,该读取器用于读取所述纸张上的内容并设置在所述分离辊和所述传送辊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元件在所述槽的一端包括一个用于与所述滑销接合的接合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制约所述杆件沿一预定方向的旋转的旋转止挡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被压靠到所述盘状元件周向上的挤压元件;和
一个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由所述挤压元件支承,而另一端由所述旋转止挡部分支承,该弹性元件用于将所述挤压元件压靠到所述盘状元件的外边缘上,以由此向所述盘状元件的外侧推动所述杆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槽,所述盘状元件具有:
一个具有用于与所述滑销接合的一接合部分的接合槽;
一个用于周向速度差的滑槽,该槽沿所述盘状元件的外周向设置成在所述盘状元件外缘侧与所述接合槽相连接;和
一个用于原稿间隔的滑槽,该槽设置成与所述用于周向速度差的滑槽的所述接合槽一侧相连接,且设置成从所述用于周向速度差的滑槽延伸到所述外周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元件具有多个间隔均匀且关于所述盘状元件的中心对称的所述接合槽、所述用于周向速度差的滑槽和所述用于原稿间隔的滑槽,并且每个用于原稿间隔的所述滑槽朝所述盘状元件的外周向延伸,并且连接到每个相邻的所述接合槽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接合部分关于所述盘状元件的旋转中心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盘状元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旋转驱动所述中心齿轮的驱动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将所述纸张输送到所述分离辊的纸张加载部分。
11.一种不连续进纸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从多张纸中分离出一单张纸的分离辊;
一个设置在所述分离辊传送所述纸张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且以比所述分离辊快一个预定周向速度差的速度受驱动旋转的传送辊;和
一个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分离辊的驱动力控制部分;其中,所述驱动力控制部分包括:
一个中心齿轮;
一个与所述中心齿轮同轴设置的并且内周向上设有内齿轮的环形齿形成部分;
一个设置在所述分离辊的旋转轴的一个端部处的行星齿轮支承部分;
一个支承在所述行星齿轮支承部分上并与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内齿轮接合的行星齿轮;
一个盘状元件,该盘状元件具有固定在所述齿形成部分上的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对并在其中形成有一个槽的第二侧;
一个可沿所述盘状元件的径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盘状元件的第二侧上的杆件;和
一个从所述杆件凸出并且在所述盘状元件旋转时可沿所述盘状元件上的所述槽滑动的滑销;
其中,在所述纸张离开所述分离辊后,当所述滑销在所述槽中滑动时,所述驱动力控制部分使到所述分离辊的驱动力传递中断一预定的时间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控制部分还包括一个用于制约所述杆件在一预定方向的旋转的旋转止挡部分。
13.一种不连续进纸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从所加的多张纸中分离出一单张纸的分离辊;
一个设置在所述分离辊传送所述纸张的传送方向上,且以一相对于所述分离辊的预定周向速度差受驱动旋转的传送辊;
一个中心齿轮;
一个与所述中心齿轮同轴设置的并且内周向上设有内齿轮的环形齿形成部分;
一个设置在所述分离辊的旋转轴的一个端部处的行星齿轮支承部分;
一个支承在所述行星齿轮支承部分上并与所述中心齿轮和所述内齿轮接合的行星齿轮;
一个固定在所述齿形成部分上的盘状元件,在该盘状元件固定有所述齿形成部分的一侧的相对侧上形成有一个槽;
一个可沿所述盘状元件的径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盘状元件具有所述槽的一侧的杆件;和
一个凸出地并可通过所述盘状元件的旋转沿所述盘状元件上的所述槽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杆件上的滑销;其中,
当所述纸张同时被所述分离辊和所述传送辊夹住时,所述盘状元件由于所述分离辊和所述传送辊之间的周向速度差而旋转,并且通过所述滑销在所述槽内的移动吸收所述分离辊和所述传送辊之间的周向速度差;以及
当所述纸张离开所述分离辊时,所述盘状元件反向旋转,而所述滑销在所述槽内反向移动,从而使从所述中心齿轮到所述分离辊的驱动力传递中断,直到所述滑销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元件在所述槽的一端包括一个用于与所述滑销接合的接合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不连续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制约所述杆件在一预定方向的旋转的旋转止挡部分;其中,
当所述纸张仅被所述分离辊夹住时,通过利用所述旋转止挡部分和具有所述滑销的所述杆件对所述齿形成部分的旋转进行止挡,可通过所述行星齿轮支承部分将来自所述中心齿轮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分离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不连续进纸装置还包括:
一个被压靠到所述盘状元件外周向上的挤压元件;和
一个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由所述挤压元件支承,而另一端由所述旋转止挡部分支承,该弹性元件用于将所述挤压元件压靠到所述盘状元件的外周向上,并由此向所述盘状元件的外侧推动所述杆件。
CNB03823033XA 2002-09-27 2003-09-24 不连续进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054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83159A JP3933024B2 (ja) 2002-09-27 2002-09-27 分離給紙装置
JP283159/2002 2002-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4891A CN1684891A (zh) 2005-10-19
CN1330546C true CN1330546C (zh) 2007-08-08

Family

ID=32025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2303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0546C (zh) 2002-09-27 2003-09-24 不连续进纸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128315B2 (zh)
JP (1) JP3933024B2 (zh)
KR (1) KR20050059194A (zh)
CN (1) CN1330546C (zh)
AU (1) AU2003264931A1 (zh)
RU (1) RU2286941C2 (zh)
WO (1) WO20040289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2332B2 (en) * 2003-11-19 2005-11-08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dia conveying mechanism
JP5230979B2 (ja) * 2006-08-28 2013-07-10 Ntn株式会社 駆動力正逆切替装置
JP4765878B2 (ja) * 2006-10-03 2011-09-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給紙方法
JP4807273B2 (ja) * 2007-02-06 2011-11-0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77773B (zh) * 2008-05-09 2011-05-18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出纸机构及采用该出纸机构的自动送纸系统
US20110222942A1 (en) * 2010-03-09 2011-09-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nveying roll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veying method of image formed sheet
SG2012086005A (en) * 2012-11-22 2014-06-27 Cal Comp Prec Singapore Ltd Gea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030014A (zh) * 2012-12-28 2013-04-10 浙江通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不停机输纸相位调节机构
CN104355144B (zh) * 2014-11-03 2017-04-26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分钞装置及其反转轮组
CN113954556B (zh) * 2021-10-26 2023-03-24 浙江中诚工程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造价用工作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7244A (en) * 1983-11-29 1987-05-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aper feeding apparatus
US5116038A (en) * 1989-11-25 1992-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per feeding apparatus
US5240239A (en) * 1991-09-25 1993-08-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per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US5624109A (en) * 1993-12-09 1997-04-29 Murata Kikai Kabushin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with rotary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EP1188698A2 (en) * 2000-09-19 2002-03-20 Pfu Limited Paper feed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5603A (en) * 1990-02-28 1992-10-13 Goldstar Co., Lt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ocuments in a facsimile
JPH0772027B2 (ja) 1993-03-10 1995-08-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
US5793399A (en) * 1993-12-27 1998-08-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JP3197163B2 (ja) * 1994-09-19 2001-08-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分離装置
JP3201942B2 (ja) * 1995-09-20 2001-08-27 株式会社ピーエフユー 自動原稿給送型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の用紙送り方法
US6581924B2 (en) * 2001-06-13 2003-06-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Roller gear over engagement protection for document feed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7244A (en) * 1983-11-29 1987-05-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aper feeding apparatus
US5116038A (en) * 1989-11-25 1992-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per feeding apparatus
US5240239A (en) * 1991-09-25 1993-08-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per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US5624109A (en) * 1993-12-09 1997-04-29 Murata Kikai Kabushin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with rotary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EP1188698A2 (en) * 2000-09-19 2002-03-20 Pfu Limited Paper feed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28935A1 (en) 2004-04-08
RU2005108602A (ru) 2005-08-20
CN1684891A (zh) 2005-10-19
KR20050059194A (ko) 2005-06-17
RU2286941C2 (ru) 2006-11-10
US20040061274A1 (en) 2004-04-01
JP3933024B2 (ja) 2007-06-20
JP2004115238A (ja) 2004-04-15
AU2003264931A1 (en) 2004-04-19
US7128315B2 (en) 2006-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9114B (zh) 减速设备、像载置体驱动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330546C (zh) 不连续进纸装置
EP1220047B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heet feeding device
CN1162561A (zh) 带有可移动式纸张托盘及分离部件的紧凑型给纸设备
GB2259961A (en) Torque-transmitting means in paper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US5155603A (e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ocuments in a facsimile
JP411033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歯車式動力伝達装置
US6208831B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52249A (zh) 片材运送装置及设有该片材运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3303703B (zh) 片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228026B2 (ja) 媒体搬送装置
JP2004148528A (ja) カラープリンタ
JPS6270128A (ja) 給紙機構
JPS5662176A (en) Paper feeding mechanism for printing apparatus
JPS588543Y2 (ja) 感熱記録装置の紙送り機構
JPH01247337A (ja) 給紙装置
JP3833423B2 (ja) 給紙装置
JPH04333441A (ja) 給紙装置
JPH04368864A (ja) 給紙装置
JPS6251528A (ja) シ−ト分離搬送装置
JPH0211359A (ja) 給紙装置
JPH0540021Y2 (zh)
JPH07203165A (ja) 記録装置
JPS61205168A (ja) 記録装置
JPS62100333A (ja) 給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