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9575C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9575C
CN1309575C CNB200410042994XA CN200410042994A CN1309575C CN 1309575 C CN1309575 C CN 1309575C CN B200410042994X A CNB200410042994X A CN B200410042994XA CN 200410042994 A CN200410042994 A CN 200410042994A CN 1309575 C CN1309575 C CN 130957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outlet
row
china ink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429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2515A (zh
Inventor
岩崎督
高桥喜一郎
锦织均
大塚尚次
敕使川原稔
枝村哲也
中川善统
关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572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2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957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957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14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with means for effecting line or character spacing in either direction
    • B41J19/142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with means for effecting line or character spacing in either direction with a reciprocating print head printing in both directions across the paper width
    • B41J19/147Colour shift prevention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多种墨进行双向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将记录头的尺寸的增大抑制在所需最小限度,进行减小了起因于双向记录的色斑的高品质的记录。在黄色、品红色、青色的排出口列(y1、y2、m1、m2、c1、c2)为对称配置时,使黑色墨的排出口列(k1、k2)与最内侧的黄色墨的排出口列(y1、y2)邻接地配置。因此,在往扫描、复扫描中的色差是由基于黑色墨的显色和基于黄色墨的显色的差决定的。这时,通过对墨进行选择以使得黑色墨与黄色墨的显色差比黑色墨与其它彩色墨的显色差更小,可以将因双向记录所导致的套色偏差形成得最小。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双向扫描记录头来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办公室和家庭中的个人计算机、文字处理器、传真机等的普及,作为这些设备的信息输出设备,提供有各种记录方式的记录装置。其中,喷墨方式的打印机等的记录装置,比较容易采用使用了多种墨水的彩色记录方法。另外,具有动作时的噪音小、可对各种打印介质进行高品质的打印、而且小型化等的各种优点。由此,可以说该方式的打印机等适于办公室和家庭中的个人计算机。在该喷墨方式的记录装置中,记录头对记录介质一边进行往返动作一边进行记录的串行式记录装置,由于其成本低并能记录高品质的图像,因此得到广泛普及。
串行式记录装置,虽然如上所述成本比较低,可是另一方面,要求更高的记录性能。记录性能的典型性能是像质或图像品质和记录速度。
决定像质的1个主要因素是墨的种类。一般地,所使用的墨的种类越多,或者适当地设定墨的种类,越能够进行更高像质的记录。例如,可以根据染料墨、颜料墨等的用于墨的颜色材料,浓、淡墨等的墨的颜色材料浓度,橙色、红色、蓝色的特色等的墨色,来区分该墨的种类。
在众所周知的打印机中,例如,有使用染料黑墨,染料黄色墨,浓、淡的染料品红色墨,浓、淡的染料青色墨的6种墨的打印机和使用颜料黑墨,染料黄色墨,染料品红色墨,染料青色墨的4种墨的打印机。前者侧重高像质地向光泽记录介质输出由数字照相机或扫描仪等输入的照片图像。后者侧重高品质地向普通纸输出诸如文件等的黑色文字和表等的黑线。
一般而言,对于黑色,为了得到较高的光学反射浓度,如上所述,与染料的颜色材料相比,更多地使用碳黑等的颜料的颜色材料,在普通纸上进行记录。这是因为,颜料分散在墨中,当其被付与普通纸时,其分散变得不稳定,而发生凝集,并有效地覆盖记录介质的表面。另外,通过将墨的表面张力设定为40dyn/cm左右,墨就不会沿着普通纸的纤维进行洇渗。通过上述墨的设计,能够记录与纸面的对比度较高的具有锐化边缘(Sharpen Edges)的文字和线。另一方面,染料以分子水平溶解在墨中,与此相反,颜料在墨中被分散,所以颜色材料的颗粒比较大。因此,不能够通过具有光泽的记录介质表面的光泽层,所以,停留在光泽层表面,并使记录物的光泽感降低。
因此,在对光泽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时,使用了颜料黑墨的上述记录装置经常借助于染料黄色墨、染料品红色墨、染料青色墨的3色墨的所谓处理黑色(Process Black)来表现图像中的黑色成分,而不使用颜料黑墨。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记录物中的黑图像的对比度,与上述3色墨相比,更优选使用染料黑墨。并且,由于在该情形下使用的墨是染料黑墨的1种,因此还能减少被付与给记录介质的单位面积的墨量,并防止墨洇渗等问题。另外,当在记录图像中表现灰阶(Gray Level)时,一般而言,在灰阶等级较高的颜色中,将黑色墨与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墨一起提供给像素,从而形成该颜色的点。
如此,根据记录的图像种类或使用的记录介质,而使用各种墨的组合。例如,在侧重于普通纸时,就构成使用颜料黑墨的装置;而如果是侧重于光泽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则使用染料黑墨。
与此相反地,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平11-1647号公报中,记载了重视普通纸和光泽记录介质的双方的结构。根据该文献所述,上述具有颜料黑墨和染料黑墨的双方的记录机构。对作为与颜料黑墨不相容的记录介质的具有光泽层和墨接收层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时,只使用染料黑墨进行记录,而不使用颜料黑墨;在对普通纸进行记录时,使用颜料黑墨。由此,可以对普通纸和光泽记录介质的双方兼顾像质或图像品质。
在记录性能中,作为能够谋求记录速度的提高的结构之一,已知有双向记录。即,是这样一种记录方式:在串行式记录装置中,通过记录头的往方向(forward direction)的扫描进行了记录,然后进行预定量的送纸,在其后的回方向(backward direction)的记录头的移动中也进行记录扫描。根据该记录方式,与在往方向的扫描中进行记录而在回方向的返回的记录头的移动中不进行记录的单向记录相比,实现了2倍的记录速度或者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关于记录头的扫描所完成的区域的大小,已知由1次扫描完成相当于记录头的排出口排列宽度的扫描区域的所谓1次扫描记录、以其间进行送纸的多次扫描来完成打印的所谓多次扫描记录。上述1次扫描记录和多次扫描记录也可以通过上述的双向记录方式来执行,在用双向记录方式执行1次扫描记录时,能够最大地提高记录速度或生产能力。
双向记录方式,如上所述,对记录速度等的提高来说,是一个有效的方式。但是,另一方面,已知:在每个扫描区域中产生颜色差异,图像在整体上出现色斑或套色偏差。这种现象是因在双向记录的往方向和回方向中的各色墨的提供顺序不同所引起的。即,在记录装置中,排出口列一般排列在其扫描方向上。在该情形下,由于其排列,在往扫描和复扫描之间的提供顺序变成相反的关系。
在对像素重叠付与(排出)多种墨来形成预定颜色的点时,在付与顺序上,先被付与到记录介质的墨色进行较强的显色。这是因为,先被付与到记录介质的墨对记录介质的更靠近表面的材料进行染色,在之后被付与的墨难以对记录介质的表面的材料进行染色,而在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更深地浸润(permeate)并固定。该现象在使用把二氧化硅等用作墨接收层的着色纸时是比较明显的。在使用在普通纸或记录介质的表面形成光泽层并在其内侧形成墨接收层的光泽记录介质时,同样也会发生这种现象。
作为消除归因于上述墨的付与顺序的色斑等的结构,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2000-318189号公报(例如图6)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2001-96771号公报(例如图5)中公开了这样的内容,即:对每一种颜色的墨设置2个喷嘴列,关于与扫描方向正交的轴相互对称地配置每2个喷嘴列。
上述文献例如公开了这样的结构:如图16所述,关于与记录头的扫描方向正交的预定的对称轴,对称地分别配置青色墨c1和c2的喷嘴列、品红色墨m1和m2的喷嘴列、黄色墨y1和y2的喷嘴列。在该构成中,关于各像素的墨点的形成,在扫描的往方向按c1、m1、y1、y2、m2、c2的顺序进行墨的排出(付与),在回方向按c2、m2、y2、y1、m1、c1的顺序进行墨的排出。由此,可以在各往复扫描中将上述墨的彼此的付与顺序或重叠顺序设定为相同的顺序(c←m←y或y←m←c)。或者,也可以说在各往扫描和复扫描中作为墨的相互付与顺序能够具有不同的2种。其结果是,关于彼此重叠上述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墨所形成的点,可以与扫描方向无关地设定为相同的付与顺序或重叠顺序,或者,对1个像素形成付与顺序不同的2种点,由此能够减小起因于双向记录的色斑。
另一方,关于黑色的墨,如该图所示,其喷嘴列k1、k2和其它的墨喷嘴列的关系是k1、k2、c1、m1、y1、y2、m2、c2的顺序。此时,黑色墨和其它墨的重叠顺序因扫描方向而变化。此时,如果要记录的图像数据仅使用黑色墨来形成点,则不会发生上述的与其它颜色的墨的重叠。但是,例如,在表现灰色颜色时,以使其灰阶变化平滑等的目的,将黑色墨与诸如青色等的其它彩色墨重叠来形成点。在该情形下,在黑色墨和其它彩色墨的关系中,有时,因扫描方向不同,付与顺序或重叠顺序不同,并产生色斑。
下面,关于这一点,结合在这些数据的生成中作为图像处理一般所进行的底色去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17是说明底色去除处理的一例的图,表示通过使用青色墨、品红色墨和黄色墨所得到的处理黑色和通过使用黑色墨所得到的黑色的输出等级与灰色颜色的灰阶等级(灰度)的关系。在图中所示的底色去除处理中,在灰色的较低浓度部分(0~187),只输出青色墨、品红色墨和黄色墨,以便于用处理黑色来形成图像;从灰色灰阶中的预定的中浓度(187)开始使用黑色墨,在最大浓度电平时,输出各数据,以便于只使用黑色墨。
之所以在较低浓度部分使用处理黑色的墨,是因为:与黑色墨相比,青色墨、品红色墨和黄色墨的点的亮度高、粒状感少、能进行平滑的灰阶表示。另外,之所以在上述中浓度以上的高浓度部分(187以上)使用处理黑色的墨和黑色墨的双方,是因为:与使用处理黑色的墨来记录黑图像时相比,在使用黑色墨来形成黑图像时,付与到记录介质的墨量小,能将因记录所导致的墨的溢出等问题防患于未然,另外,还因为:在使用黑色墨时,所记录的黑图像的光学反射浓度高,能够进行对比度高的记录。
这样,当处于从灰色颜色的上述中浓度到最大浓度电平的范围内时,重叠使用黑色墨和处理黑色的墨。在如图16所示的现有的记录头构成,当然能够形成这样的点。在该情形下,由于在上述中浓度的附近和最大(浓度)电平附近,处理黑色的墨和黑色墨重叠的概率较低,因此难以产生起因于双向记录的墨的付与顺序的不同所引起的色斑。
但是,在从开始使用黑色的上述中浓度电平到只使用黑色墨的最大浓度电平的附近的范围内,存在着重叠黑色墨与生成处理黑色的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来形成点的概率较高的范围。在该范围的电平的图像中,付与顺序因扫描方向不同而不同所导致的色斑变得比较显著。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该情形下,重叠青色墨、品红色墨及黄色墨或者它们的一部分墨与黑色墨所形成的点,根据其重叠方式,即黑色墨在与其它墨的关系中与第几个或哪一种颜色的墨邻接并重叠,其显色会变得不同。即,发现:如图16所示,在现有的黑色墨和其它颜色墨的排出口列配置关系中,在双向记录的往方向和回方向上,上述的重叠方式大不相同,以此为原因,重叠黑色墨和其它颜色墨所形成的点的显色在往方向和回方向不同,并产生色斑。
此外,还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结构,即:与图16所示的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的喷嘴列同样地,对于黑色墨的喷嘴列也进行对称的配置,比如按照k1、c1、m1、y1、y2、m2、c2、k2的顺序进行配置。但是,在该情形下,必须设置用于分别向喷嘴列k1、k2供给墨的供液室,由此导致记录头的尺寸的增大。与此相反,喷嘴列邻接的2列,只用1个供墨室,尺寸不会如此地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多种墨进行双向记录的结构中,能够抑制记录头的尺寸的增大,进行减小了起因于双向记录的色斑的高品质的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这样一种喷墨记录装置,使用记录头,并沿着主扫描方向往复扫描该记录头,在往扫描、复扫描中形成从该记录头的排出口排出的多种墨的点,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头,将沿着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不同的方向排列了多个排出口的排出口列,沿着所述往复扫描的方向配置多个,并且,多个排出口列包括,与多种颜色对应的排出口列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顺序是对称的2组排出口列,所述多个排出口列,在位于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配置的所述2组排出口列的中央侧的排出口列的旁边的位置,且与不同的2种颜色的墨对应的排出口列之间,具有与所述多个颜色不同的颜色的排出口列。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这样一种喷墨记录装置,沿主扫描方向往复扫描该记录头,在往扫描、复扫描中重叠从该记录头的排出口排出的多种墨并形成点,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头具有沿所述主扫描方向配置了与多种墨分别对应的排出口列的排出口列组,配置在排出口列组中的排出口列,沿着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不同的方向排列有多个排出口,被配置在所述排出口列组的多个排出口列中,除与至少1种墨对应的排出口列外的多个排出口列,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使墨的颜色的顺序对称地配置,所述除与至少1种墨对应的排出口列外的多个排出口列,包括与青色、品红色、黄色对应的排出口列。
采用上述结构,记录头的排出口配置为:在往扫描、复扫描中控制重叠方式并分别设定为相同的重叠方式的对称配置的排出口中的预定的不同的2种墨的排出口之间,配置非对称配置的排出口,因此,能够减少往扫描、复扫描中的该非对称配置的排出口排出的墨和其它对称配置的排出口排出的墨的重叠方式在往扫描、复扫描中各自不同所形成的点的色差。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的目的、效果、特征和优点,将在下述结合附图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变得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记录头的组件(chip)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记录头的彩色墨用的组件的排出口列的配置的图。
图3是表示多种墨的组合、它们的付与顺序和记录头的扫描方向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6是说明1次扫描记录的图。
图7是说明在多次扫描记录中被使用的掩码的图。
图8是表示随机掩码的生成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多次扫描记录及其使用的掩码图案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当在第1槽1001一侧的方向对具有图2所示的排出口列的配置关系的记录头进行扫描时形成在各像素的2个点的墨的付与顺序的图。
图11是表示在与图10所示的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对图2所示的记录头进行扫描时的2个点的付与顺序的图。
图12是表示当在第1槽9001一侧的方向上对作为现有例的图16所示的记录头进行扫描时的各墨点的付与顺序的图。
图13是表示同样地在与图12的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对图16所示的记录头进行扫描时的各墨点的付与顺序的图。
图14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记录头的彩色墨用的组件的变形例的排出口列的配置的图。
图1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记录头的彩色墨用的组件的排出口列的配置的图。
图16是表示现有例的记录头的彩色墨用的组件的排出口列的配置的图。
图17是说明底色去除处理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与使用的墨、记录头的结构、打印机的装置结构等一起,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墨)
首先,说明在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喷墨打印机中使用的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黑色墨,如后述那样,根据记录模式使用2种墨。其中,第1黑色墨,作为颜色材料,是使用了由碳黑构成的颜料的墨。通过对该颜料的表面实施羧基等的表面处理,可以分散在墨中。另外,为了抑制墨的水分蒸发,优选的是,添加丙三醇等的多元醇类作为保湿剂。并且,该颜料墨在记录文字等字符时使用,因此,在普通纸上形成的黑色墨点的边缘没有劣化,这是很重要的。但是,为了在边缘没有恶化的范围内调整墨的浸润性,可以添加乙二醇(acetylene glycol)类的界面活性剂。另外,为提高该颜料和记录介质的粘结力,可以添加高分子聚合物作为粘合剂。
另一方面,第2黑色墨,作为颜色材料,使用黑色染料。另外,为在记录介质的表面实现充分高速的墨的浸润,添加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或其以上的乙二醇系的界面活性剂。另外,为抑制水分蒸发,本墨也添加丙三醇等的多元醇类作为保湿剂。另外,为提高颜色材料的溶解性,可以添加尿素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彩色墨,使用青色墨、品红色墨和黄色墨。其分别使用青色、品红色、黄色颜色的染料。优选的是,添加与第2黑色墨相同的保湿剂、界面活性剂及添加物。
另外,优选的是,调整界面活性剂,以使得第2黑色墨、青色墨、品红色墨和黄色墨的表面张力大致相同。上述通过使在普通纸中的浸润性相同,能够抑制在纸面上的用不同的墨进行记录的区域之间的洇渗(漏出)。另外,上述特性以外的墨的浸润性和粘度等特性,与第2黑色墨和青色墨、品红色墨及黄色墨进行等同的调整。
(记录头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1和图2说明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的结构。
图1是从记录介质一侧观看被装载在本打印机中的记录头的图,是表示各记录组件的配置的示意图。
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是通过将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和黑色墨用的组件1200安装在衬底1000上来形成的。黑色墨用的组件1200是排列配置了用于排出上述第1黑色墨的排出口(在本说明书中,也叫做喷嘴)的组件。该组件是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上比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长的组件,也就是说,是排出口的排列范围较长的组件。并且,与彩色墨用的组件的各种墨的排出口列在副扫描方向错开预定量地设置。如图1所示,被配置为:在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上排列配置的排出口列的输送方向下游一侧的端部位置比被排列配置在黑色墨用的组件1200上的排出口列的输送方向下游一侧的端部位置更为输送方向的下游。这是由于重视使用黑色墨用的组件记录文件等时的记录(在本说明书中,也叫做打印)速度。即,借助于在黑色墨用的组件1200的副扫描方向排列配置的排出口列在组件的1次扫描中可记录的副扫描方向的宽度,比借助于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进行记录时要宽。另外,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和黑色墨用的组件1200被配置在沿着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错开的位置上,以使得能够在付与彩色墨之前对记录介质的同一记录区域进行颜料黑墨的记录。通过上述结构,可以设置从黑色墨用的组件1200排出颜料黑墨并记录之后到借助于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进行记录之前的时间差,从而减小用颜料黑墨记录的图像和用染料彩色墨记录的图像之间的墨的洇渗。
图2是表示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的各色墨的排出口的配置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的彩色墨用的组件(端部),对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各种墨和上述第2黑色墨,分别设置多个排出口、与各排出口对应的用于产生排出所利用的热能的加热器等。对各色墨设置2个排出口列,而且,该排出口列的配置为:对于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各种墨,采用上述的对称配置;对于第2黑色墨则不采取上述配置,而是在黄色墨的排出口列y2和品红色墨的排出口列m2之间配置排出口列k1、k2。如下面图10、图11所述,根据这种配置,可以防止第2黑色墨与其它的彩色墨之间的付与顺序或重叠方式在往方向和回方向发生明显的变化。
彩色墨用的组件的具体构成为:在硅制的相同的组件1100上形成6个槽,每个槽形成各种墨的上述的排出口等。即,形成排出口、与排出口连通的墨路、在墨路的一部分上形成的加热器、与这些墨路公共地连通的供给通道等。
另外,在组件1100的各槽之间形成用于驱动上述加热器的驱动电路(未图示)。加热器和驱动电路,是通过与半导体的制膜工序相同的工序来制造的。另外,墨路和排出口由树脂形成。进而,在硅组件的背面,对各槽分别设置供给墨的墨供给通道。
6个槽的配置为:在图中,从扫描方向左侧起,依次配置第1槽1001、第2槽1002、第3槽1003、第4槽1004、第5槽1005、第6槽1006。在本实施方式中,向第1槽1001和第6槽1006供给青色墨,向第2槽1002和第5槽1005供给品红色墨,向第3槽1003供给黄色墨,向第4槽1004供给以染料为颜色材料的第2黑色墨。
在第1槽1001上形成由64n(n是1以上的整数,例如,n=4)个排出口构成的青色墨的喷嘴列c1。在第2槽1002上形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品红色墨的喷嘴列m1。另外,在第3槽1003的第2槽一侧形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黄色墨的喷嘴列y1,在第3槽1003的第4槽一侧形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黄色墨的喷嘴列y2。进而,在第5槽1005上形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品红色墨的喷嘴列m2,在第6槽1006上形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青色墨的喷嘴列c2。另外,在第4槽1004的第3槽一侧形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染料黑墨(第2黑色墨)的喷嘴列k1,与第4槽1004的上述喷嘴列k1邻接地形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相同的染料黑墨的喷嘴列k2。
各喷嘴列分别以大致相同的节距配置排出口。并且,相同颜色的墨的喷嘴,分别在副扫描方向上错开各排出口的排列节距的一半地进行相互的配置。这是为了对各像素使1次记录扫描的记录点的记录介质的覆盖效率最高的缘故。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墨的组合设定为第1墨的组合,将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各墨以及第2黑色墨的组合设定为第2墨的组合。从图2的对称配置也可得知:在第1墨的组合中,使用任意的2种以上的墨来表现的2次色或3次色的记录,能够有2个付与顺序。
参照图3,更具体地说明该第1墨的组合的付与顺序。在图3中,用最密的斜线表示青色点(由青色墨所形成的点,以下相同),用中间密度的斜线表示品红色点,用最疏的斜线表示黄色点。另外,在本图中,为了明了实际的重叠顺序,使点的重叠错开并对其进行模式化处理。
作为通过使用青色墨和品红色墨的组合而得到2次色的蓝色(C+M),从该图可知,在往扫描和复扫描中,使用喷嘴列c1、m1的组和喷嘴列c2、m2的组,借此,能够记录墨的付与顺序为下述的两种像素,即:继青色之后为品红色的像素,继品红色之后为青色的像素。另外,通过记录数据的处理,在往路扫描和复路扫描中能够生成数量大致相同的上述种类的像素。另外,通过后述的1次扫描记录和多次扫描记录的任何一种也可以实现之。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双向记录中,对全部像素并非设定为相同的付与顺序。付与顺序或点的重叠方式有2种,通过进行记录数据的处理等,以使得生成数量大致相同的上述种类的像素,从而使由付与顺序的不同所导致的色斑现象变得不明显。
同样地,作为通过使用青色和黄色的组合所得到的2次色的绿色(C+Y),通过使用c1、y1的组和c2、y2的组,能够生成付与顺序为继青色之后是黄色的像素、付与顺序为继黄色之后是青色的像素这样2种像素。另外,作为通过使用品红色和黄色的组合所得到的2次色的红色(M+Y),通过使用喷嘴列m1、y1的组和喷嘴列m2、y2的组,能够生成付与顺序为继青色之后是黄色的像素、付与顺序为继黄色之后是青色的像素的这样2种像素。另外,在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的墨的3次色中,通过使用喷嘴列c1、m1、y1的组和喷嘴列c2、m2、y2的组,也能够生成付与顺序为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像素、付与顺序为黄色、品红色、青色的像素这样2种像素。
此外,关于第2黑色墨,与青色、品红色的关系同样地,可以有2种重叠方式。但是,与黄色的关系不是对称配置,因此,这2种重叠方式不是图3所示的付与顺序完全相反的付与顺序。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利用上述,如后面图10、图11所述,防止这2种重叠方式的差异的增大。
(打印机的装置结构)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装置结构的图,是在去掉机壳外罩的状态下表示的斜视图。
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具备:自由拆装地装载了在图1中说明的记录头3的滑架2、用于使它移动并进行记录头的扫描的驱动机构。即,通过由皮带、皮带轮等构成的传动机构4,把作为驱动源的滑架电机M1的驱动力传递给滑架2,从而能够使滑架2沿图4的箭头A方向进行往返移动。在滑架2上,与本打印机使用的墨的种类对应地可自由拆装地装载墨盒6。如图1和图2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第1和第2黑色墨、青色、品红色、黄色的5种墨。但是,在图4中,仅简化地表示了4个墨盒。
在滑架2上,形成各墨供给通道,以便于从墨盒中供给分别与图1及图2所示的黑色墨用的组件1200和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的各槽对应的墨。另外,滑架2和由上述各组件结构的记录头3被构成得使两个构件的接合面适当地接触并可以进行所需的电连接。由此,记录头3,根据记录信号将电压脉冲施加到所述加热器,使在墨中产生气泡,从而能够从排出口排出墨。即,作为电热变换体的加热器,通过施加脉冲来产生热能,由此,利用因在墨中产生的膜沸腾引起的气泡的生长、收缩所导致的压力变化,从排出口排出墨。
另外,具备输送(送纸)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P的给纸机构(送纸机构)5,根据记录头的扫描,进行预定量的送纸。此外,在滑架2的移动范围的一端,具备用于进行记录头3的排出恢复处理的恢复装置10。
在这样的喷墨打印机中,记录纸P由给纸机构5送入记录头3的扫描区域,通过记录头3的扫描,在记录纸P上进行图像和文字等的记录。
更详细地说明上述的装置结构。滑架2,被连接到构成用于传递滑架电机M1的驱动力的传动机构4的驱动带7的一部分,另外,沿着导向轴13在箭头A方向自由滑动地被引导支承。由此,滑架电机M1的驱动力能够被传递到滑架2,并进行它的移动。在该情形下,滑架2,通过滑架电机M1的正转和逆转,能够分别进行往方向或回方向的移动。另外,在图4中,8表示用于检测滑架2的箭头A方向的位置的标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在透明的PET胶片上以预定的节距印刷了黑条的标尺,它的一端固定在机壳9上,另一端用未图示的片簧支承。由设置在滑架2上的传感器对该标尺的条进行光学检测,从而能够检测滑架的位置。
在记录头3的扫描区域,在进行记录头3的扫描时与各排出口列对应的区域设有未图示的压纸滚筒,对在该压纸滚筒上输送的记录纸P排出各种墨,由此,借助于压纸滚筒在维持平坦面的记录纸上进行记录。
14表示由未图示的输送电机M2驱动的输送辊,15表示通过未图示的弹簧使记录薄片与输送辊14接触的压带轮,16表示自由旋转地支承压带轮15的压带轮支座。另外,17表示被安装在输送辊14的一端的输送辊齿轮,借助于通过未图示的中间齿轮被传递到该输送辊齿轮17的输送电机M2的旋转,驱动输送辊14。20表示用于把由记录头3形成了图像的记录纸向装置外排出的排出辊,同样地,通过传递输送电机M2的旋转而被驱动。此外,在排出辊20上,借助于未图示的压力,使未图示的棘轮辊(spur roller)与记录纸接触。22表示自由旋转地支承棘轮的棘轮支座(spur holder)。
在滑架2为记录动作而进行往返移动的范围(扫描区域)外的预定的位置(例如与起始位置对应的位置),如上所述,设有用于维持记录头3的排出性能的恢复装置10。该恢复装置10,具备盖住记录头3的排出口面(设置了各色的排出口列的面)的压盖机构11和清洁记录头3的排出口面(设置了各色的排出口列的面)的擦拭机构12,与该压盖机构11的排出口面的压盖联动地,借助于恢复装置内的吸引机构(吸引泵等)强制地使墨从排出口排出,由此,能够进行除去记录头3的墨路内的增粘墨和气泡等的排出恢复处理。另外,在非记录时等,通过将记录头的排出口面压盖,能够保护记录头,而且,还防止墨的干燥。此外,擦拭机构12被配置在压盖机构11的附近,通过擦去附着在记录头3的排出口面上的墨滴,对其进行清洁。借助于上述压盖机构11和擦拭机构12,能将记录头3保持在正常的排出状态。
图5是表示具备图4所示的装置结构的喷墨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如图5所示,控制器600由下述构成,即:微型计算机形态的CPU601;ROM602,存储与后述的各记录模式的实施和此时的记录动作的控制以及后述的图像处理的顺序对应的程序、所需的表、及其他固定数据;特殊用途集成电路(ASIC)603,生成上述各记录模式实施时的滑架电机M1的控制、送纸电机M2的控制、记录头3的排出控制等的控制信号;RAM604,设置有图像数据展开的区域和作业用的区域等;系统总线605,使CPU601、ASIC603和RAM604相互连接并进行数据的收发;以及A/D变换器606,输入来自下述的传感器组的模拟信号并进行A/D变换,向CPU601供给各数字信号。
610表示作为图像数据的供给源的主计算机(或者图像读取用的阅读器和数字摄像机等),经由接口(I/F)611,向/从控制器600发送/接收图像数据、命令、状态信号等。
620表示开关组,具有电源开关621、用于指令打印开始的开关622、用于指令记录头3的恢复处理的起动的恢复开关623等,用于接受操作者的指令输入的开关。630表示传感器组,例如,由下述构成,即:光电耦合器631,检测记录头3因其移动而位于起始位置h,与上述标尺8组合;以及温度传感器632,为了检测环境温度而被设置在打印机的适当的位置。此外,640表示驱动滑架电机M1的驱动器,642表示用于驱动送纸电机M2的驱动器。
在上述结构中,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分析通过接口611被传送的记录数据的命令,将要记录的图像数据展开到RAM602。图像数据的展开区域(展开缓冲区),横向具有对应于主扫描方向的可记录区域的像素数的尺寸;纵向具有对应于作为使用记录头的喷嘴列进行1次扫描所记录的垂直方向的像素数的64n(n为1以上的整数;例如n=4)的尺寸,并被确保在RAM602的存储区域。另外,在记录扫描时为了向记录头传送数据而参照的RAM602的存储区域(打印缓冲区),横向具有对应于主扫描方向的可记录区域的像素数Vp的尺寸,纵向具有对应于作为由记录头的1次打印扫描所打印的垂直方向的像素数的64n的尺寸,并被确保在RAM602的存储区域。
ASIC603,在记录头的记录扫描时,一边对RAM602的存储区域(打印缓冲区)直接存取,一边对记录头的每个排出口取得加热器的驱动数据,并将其传送到记录头3(的驱动器)。
(数据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红(R)、绿(G)、蓝(B)的多值数据施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由此,变换成与在本打印机中使用的墨色对应的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被量子化了的2值或3值的数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装置610中进行该处理。但是,也可以在打印机的控制器等中进行。
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处理是根据后述的记录模式来进行的,具体地说,根据记录模式进行向2值数据或3值数据的变换。具体地说,在记录速度较高的记录模式时,进行向2值数据的变换,在可进行更高像质的记录模式时,进行向3值数据的变换。另外,在该数据处理和记录动作中,要处理的像素的单位或尺寸,是这样的单位或尺寸,即:在图2所示的相同的墨色的各2个排出口列中,能够用在副扫描方向上以各排出口列的排出口的排列配置的节距的1/2间隔而邻接的2个排出口(因此,不同的排出口列的排出口)来形成各墨点的单位或尺寸。并且,在该像素中,这些点被形成在隔开的位置上。更具体地说,关于像素的单位,具有图3所示的在2个格子点中形成的点的区域为1个单位。
此外,上述数据处理,为了进行双向记录,使与各色墨的2个排出口列对应地进行数据分配。具体地说,进行这样的处理,即:设置与各排出口列对应的打印缓冲区,并在对应的打印缓冲区存储上述的2值或3值数据。由此,在各扫描中,读出与各排出口列对应的打印缓冲区的数据,进行数据传送,以便于从各排出口列的排出口排出墨。
(2值数据的情况)
如上所述,在青色、品红色、黄色的被量子化的数据是2值数据时,对墨色相同、成对的2个排出口列(喷嘴列)使用相同的打印缓冲区。
具体地说,对青色喷嘴列c1和青色喷嘴列c2分配相同的青色第1打印缓冲区,同样地,对于品红色喷嘴列m1和品红色喷嘴列m2分配品红色第1打印缓冲区,对于黄色喷嘴列y1和黄色喷嘴列y2分配黄色第1打印缓冲区。即,被2值化的数据,例如在为青色墨时,全部展开到青色第1打印缓冲区。在往扫描时,参照被展开到青色第1打印缓冲区的2值数据,使其与记录头的青色喷嘴列c1和青色喷嘴列c2的双方的排出口对应并进行传送,从该对应的排出口排出墨。在复扫描中,也同样地参照被展开到青色第1打印缓冲区中的2值数据,使其与青色喷嘴列c1和青色喷嘴列c2的双方的排出口对应并进行传送,从该对应的排出口排出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用青色喷嘴列c1和青色喷嘴列c2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相同的图像。即,2值数据为1的像素,由从相同的墨色的不同的排出口列的排出口排出的墨所形成的2个点构成。同样地,对于品红色、黄色,也参照品红色第1打印缓冲区、黄色第1打印缓冲区,并分别用2个排出口列来记录图像。
在该情形下,构成各像素(2值数据是1的像素)的2个点是基于不同的喷嘴列而得到的点,因此如图3所示,即使是2次色、3次色,也存在2种墨付与顺序,从而,即使在整个记录图像中,也存在相同数量的其付与顺序不同的点。由此,因扫描方向不同所导致的各色墨的相互的付与顺序或重叠方式的差异,在像素单位和整个记录图像的双方中被缓和,并能减少色斑的发生。
此外,如后述那样,按照记录模式,使用作为颜料墨的第1黑色墨。但是,与通常的记录同样地,将该2值数据存储在1个打印缓冲区,而且,在记录时被参照,与黑色墨用的组件1200的各排出口对应并被传送到记录头。这与下述的3值数据时的情形是相同的。
(3值数据的情况)
在青色、品红色、黄色的被量子化的数据是3值数据时,关于像素的点形成,分别为无点、1点、2点的3个等级。与此对应,3值数据的内容是0、1、2,在0时成无点,在1时成1点,在2时成2点。
在该情形下,打印缓冲区,将存储区域分成第1打印缓冲区和第2打印缓冲区并进行管理,以使得与各墨色的各喷嘴列对应。即,对青色喷嘴列c1分配青色第1打印缓冲区,对品红色喷嘴列m1分配品红色第1打印缓冲区,对黄色喷嘴列y1分配黄色第1打印缓冲区。另外,对黄色喷嘴列y2分配黄色第2打印缓冲区,对品红色喷嘴列m2分配品红色第2打印缓冲区,对青色喷嘴列c2分配青色第2打印缓冲区。
在被量子化的3值数据是0时,将意味着无数据的0展开到第1和第2打印缓冲区的双方中。在被量子化的3值数据是2时,将意味着1点的数据的1展开到第1和第2打印缓冲区的双方中。由此,在墨色的3值数据是2时,在往扫描或复扫描的任何一者中,都对3值数据为2的像素,用不同的喷嘴列形成各1点,共计2点。被量子化的3值数据是1时,将1展开到第1或第2打印缓冲区的任何一方,将0展开到另一方。这时,对于相同墨色,每当其3值数据是1时,存储将1展开到了哪个打印缓冲区,在3值数据下一次为1时,对数据展开进行控制,以转换展开该数据的打印缓冲区。由此,在往扫描或复扫描的任何一者中,都对3值数据为1的像素,用不同的喷嘴列的任何一方形成1点。
以上说明的3值数据的分配的结果,在多数的像素中,如果从宏观上看,用不同的喷嘴列记录的点数是等数,付与顺序不同的2种点在概率上等数地存在,难以在视觉上识别色斑。
如上所述,被量子化的数据是2值时的数据处理,与3值时的数据处理相比,其数据的处理量少,因此适于高速地进行记录的记录模式。另外,在2值的数据处理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各像素是2点的结构,因此,与在记录图像的低浓度部分使用1点的上述3值的处理相比,是在粒状感上品质恶化的图像,所以,在高像质的记录模式中使用3值数据。另外,也可以对在粒状感上品质恶化较少的黄色进行2值的量子化,对其它的颜色进行3值的量子化。
此外,在进行大于或等于4值的灰阶表示时,使排出口列和打印缓冲区的对应与3值的数据分配相同,而且,与3值时同样地,在用偶数个点进行表示时,将数据展开到第1和第2的打印缓冲区来记录同一个点,在用奇数个点进行表示时,进行数据展开,以使得第1或第2的打印缓冲区的任何一方的点比另一方多1点。对相同墨色,每当灰阶表示的点数是奇数个时,预先存储哪个打印缓冲区展开了多1个点的数据,当下一次像素的点数是奇数个时,展开数据以转换展开多1个点的数据的打印缓冲区。
在黑色墨(第2黑色墨)时,如图2所示,它的2个排出口列不象青色、品红色、黄色墨那样地对称配置。黑色的打印缓冲区和量子化数据的分配设定,是与上述的青色、品红色、黄色相同的结构。
具体地说,在被量子化的数据是2值时,2个喷嘴列共用同一打印缓冲区。另外,在被量子化的数据是3值时,将记录区域分成第1打印缓冲区和第2打印缓冲区并进行管理,以使得与各喷嘴列对应。即,对黑色喷嘴列k1分配黑色第1打印缓冲区,对黑色喷嘴列k2分配黑色第2打印缓冲区并进行管理,而且,3值数据的分配也与上述的青色、品红色、黄色的3值数据的分配相同。
但是,与青色、品红色、黄色的情形不同,如图2所示,第2黑色墨的排出口列k1、k2不是对称配置,因此,与青色等的其它墨的付与顺序或重叠顺序在往复扫描的往扫描和复扫描中不同,而且,不能将这2种的付与顺序的点数设定为相同。为此,如后面图10、图11中所示,抑制这2种重叠方式的差异的增大。
(1次扫描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记录模式,如后述的那样,根据记录模式进行1次扫描记录或多次扫描记录的各自的双向记录。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1次扫描记录。
图6是示意地说明由1次扫描使彩色的记录物完成的1次扫描记录的图。
在图中,1100表示图1所示的彩色墨用的组件,1200同样地表示颜料黑的黑色墨用的组件,在该图中,把排出口列的宽度表示为通过扫描可记录的宽度。另外,各组件的斜线部分或网格部分是表示通过扫描进行记录时所使用的排出口部分。另外,图中的虚线表示记录介质的1次副扫描(送纸)的输送量。即,本实施方式的1次副扫描的输送量,等同于在1次的记录头的扫描中图2所示的彩色墨用的组件的各色排出口列的宽度所对应的64n像素。另外,在图中纸面的左右是记录头的扫描方向,纸面的上方向变成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一侧。
本实施方式的1次扫描记录,关于记录模式如后述的那样,有使用黑色墨用的组件和彩色墨用的组件的双方的模式,以及只使用彩色墨用的组件的模式。以下,说明使用双方的组件的情况。显然,只使用彩色墨用的组件的模式也进行与以下所示的记录动作相同的动作,因此其说明被省略。另外,在使用双方的组件的模式中,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中的第2黑色墨的排出口列k1、k2没有被使用。
首先,在往扫描S201中用颜料黑墨的组件1200进行记录区域1的记录。
接着,输送64n像素量的记录介质,在复扫描S202中用颜料黑的组件1200进行记录区域2的记录。
接着,输送64n像素量的记录介质,在往扫描S203中用颜料黑的组件1200进行记录区域3的记录,同时在记录区域1中用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进行记录。
以后,在间隔有64n像素量的输送的复扫描或往扫描S204、S205、...中,与扫描S203同样地,在2个记录区域用各组件进行记录,并使图像完成。
根据本记录动作,颜料黑墨的记录肯定能够比彩色的记录快1记录扫描量地在同一记录区域进行。由此,在颜料黑墨充分浸润到记录介质后,付与彩色墨,能够减小在黑色和彩色之间产生的浸润。另外,起因于彩色墨之间的付与顺序的色斑,如上所述,付与顺序不同的2种点大致等数存在地进行记录,因此,能够减少色斑。
(多次扫描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随机掩码生成在多次扫描记录中完成预定的记录区域的多次扫描的每一者的数据,进行基于该生成数据的记录控制。以下,根据随机掩码和由其生成的数据,对记录控制进行说明。另外,该多次扫描记录,关于记录模式,如后所述,是除青色、品红色、黄色墨外还使用作为第1黑色墨的颜料黑墨或作为第2黑色墨的染料黑墨时的模式。
(随机掩码的生成)
图7是示意地表示用于在同一记录区域用4次扫描使图像完成的掩码构成的图。
掩码由掩码A、掩码B、掩码C、掩码D的4个区域构成。掩码A、掩码B、掩码C、掩码D分别由16千字节(1千字节为16000位)构成。详细地说,如该图所示,各掩码是纵向16位、横向16000位的结构。该纵向和横向的位的关系,与构成被量子化的图像数据的像素的纵向和横向的关系一致。另外,掩码中的像素的位置,如该图的箭头所示,将垂直方向设定为V、将水平方向设定为H进行管理。此处,掩码A、掩码B、掩码C、掩码D,在存储元件上连续地展开,由此,可以在水平方向H管理各掩码。根据该管理方法,掩码A的起始为(H,V)=(0,0),掩码B的起始为(H,V)=(16000,0),掩码C的起始为(H,V)=(16000×2,0),掩码D的起始为(H,V)=(16000×3,0)。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随机掩码的生成顺序的流程图。
在S1000开始随机掩码的生成。接着,在S1001,在掩码的起始设定开始掩码的设定的位置。即,掩码A为(H,V)=(0,0),掩码B为(H,V)=(16000,0),掩码C为(H,V)=(16000×2,0),掩码D为(H,V)=(16000×3,0)。接着,在S1002,产生用0、1、2、3构成的随机数。接着,通过S1003、S1004和S1005,根据随机数的值决定设定记录或非记录的掩码。
在随机数是0时,通过在S1003中的决定,实施S1006、S1007、S1008、S1009的处理。即,在S1006中,对掩码A设定1为记录位。此处,该记录位,是使与掩码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像素的数据有效的位,例如该像素的2值数据是1时意味着在该像素中形成点。相反地,所谓非记录位,意味着将对应的像素的数据变成无效。接着,在S1007、S1008、以及S1009中,对掩码B、掩码C、掩码D分别设定0为非记录位。在随机数是1时,同样地,将掩码B设定为记录位,将其它设定为非记录位,在随机数是2时,将掩码C设定为记录位,将其它设定为非记录位,在随机数是3时,将掩码D设定为记录位,将其它设定为非记录位。在上述每像素的掩码设定的处理后,在S1022判断掩码的全部区域的设定是否结束了。即,该判断是关于掩码A的当前的设定位置是否为(H,V)=(16000,0)的判断。当在S1022判断为掩码的全部区域的设定未结束时,进入S1023。在S1023指定接着进行设定的掩码上的位置。此处,将当前的V坐标加1。然而,在当前的V坐标是16时,将V设定为1,并将掩码A、掩码B、掩码C、掩码D的各自的H坐标加1。在S1023的处理后,进入S1002,反复上述的处理。当在S1024判断为掩码的全部区域的设定结束时,进入S1024,结束随机掩码的生成处理。
(记录控制)
上述的随机掩码的构成为,可以对记录介质上的可记录区域进行设定。在记录介质上的可记录区域的坐标设定为,将主扫描方向设定为Hp,将副扫描方向设定为Vp。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同一记录区域进行由4次扫描使图像完成的多次扫描记录。
本打印机,分析经由I/F611(图5)从主装置610被传送的记录数据的命令,作为进行记录的图像数据而展开到RAM。作为该图像数据的展开区域(展开缓冲区),横向具有与可记录区域对应的Vp像素的尺寸,纵向具有作为通过记录头的扫描所记录的垂直方向的宽度的64n的4分之1的16n像素的尺寸,并被确保在RAM上。另外,作为在扫描中记录头参照的RAM上的记录区域(打印缓冲区),横向具有与可记录区域对应的Vp像素的尺寸,纵向具有作为通过记录头的扫描所记录的垂直方向的宽度的64n像素的直尺寸,并被确保在RAM上。
另外,作为本打印机的ASIC的功能,能够以打印缓冲区的垂直方向的16像素单位,指定作为对于打印缓冲区的水平方向的随机掩码的起始位置的H坐标。此外,作为ASIC的功能具有在对于记录区域的水平方向成为随机掩码的尾部时,返回到随机掩码的起始的功能。即,对于记录区域的水平方向,使随机掩码的水平方向的H=0到16000反复并对应。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记录头的扫描时,ASIC一边使打印缓冲区的图像数据和随机掩码的数据对应,一边直接参照存储区域,进行双方的数据的逻辑积(AND),并将驱动数据传送到记录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4次扫描使图像完成,因此在1次记录头的扫描中完成记录头的纵向宽度的4分之1的图像。所以,在1次记录头的扫描中被展开到打印缓冲区的图像数据的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一侧4分之1的数据是不必要的。因此,将不必要的打印缓冲区的区域作为图像数据的展开用的展开缓冲区来使用,将作为展开缓冲区使用的存储区域作为打印缓冲区的4分之1来使用。即,存储区域是在通过记录头的扫描所记录的宽度的4分之1单位的区域中进行管理的。将该管理的5个区域轮流地用作展开缓冲区和打印缓冲区。
图9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动作及其各扫描所使用的掩码的图。
在图中,虚线是表示记录介质的1次副扫描的输送量。本实施方式中的1次副扫描的输送量,如上所述,是相当于在1次记录头的扫描中进行记录的纵向宽度的4分之1的16n像素。另外,在图中纸面的左右是记录头的扫描方向,纸面的上方向变成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一侧。
在图9中,A1、B1、C1、D1等标号,是随机掩码A、B、C、D对该记录区域的各起始点的管理序号,这样,因掩码的起始点不相同,对每记录区域和每次扫描设定不同的掩码,另外,对于同一记录区域,4个掩码为相互补充关系。此处,在数字相同时,随机掩码的起始位置表示在水平方向偏移16000像素量。
(黑色墨的重叠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图2所示的记录头中的第2黑色墨的排出口列配置,缩小了在双向记录时的各方向的重叠方式所导致的显色差异。
图10和图11是表示图2所示的排出口列配置的本实施方式的黑色墨的重叠方式的示意图,图12和图13是表示图16所示的现有例的排出口列配置的黑色墨的重叠方式的示意图。
图10、图11、图12和图13是表示在每个记录头的扫描方向对各像素形成2个点时,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墨和黑色墨的付与顺序的图,表示越是付与顺序在后的墨,它的点就越是重叠在上面。另外,与图3时同样地,为了使重叠顺序明了化,将各墨的点错开地表示。
图12是表示在第1槽9001一侧的方向(以下,将该方向叫做往方向)扫描作为现有例的图16所示的记录头时的各墨点的付与顺序的图。这时,如果各墨全部重叠,那么能够形成按k1、c1、m1、y1的顺序重叠的点和按k2、y2、m2、c2的顺序重叠的点。另一方面,图13是同样地表示在与图12的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在回方向扫描图16所示的记录头时的各墨点的付与顺序的图。这时,如果各墨全部重叠,那么能够形成按y1、m1、c1、k1的顺序重叠的点和按c2、m2、y2、k2的顺序重叠的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各色墨的排出口列的配置为,如图2所示,在黑色墨以外的彩色墨的排出口列之间配置该黑色墨的排出口列,而不是象图16所示的现有例的黑色墨的排出口列的配置那样地在端部配置该排出口列。由此,通过往复扫描,分别得到图10、图11所示的点的重叠方式。由此,能够使图10和图11所示的在往扫描、复扫描中形成的点的显色差异变小。
具体地说,图2所示的排出口列的配置为:使青色、品红色、黄色的排出口列和黑色墨的排出口列的位置关系各自不同,对往扫描、复扫描之间的色差进行视觉评价,来求出色差最小者。即,如上所述,本申请的发明人着眼于这样的事实,即:重叠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或其一部分墨和黑色墨所形成的点,根据其重叠方式、即黑色墨在与其它的墨的关系中和第几个或者与哪个颜色的墨邻接地重叠,其点的显色会不同。如上所述,从该观点出发决定色差最少的排出口列的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图11所示,对1个像素配置重叠方式不同的2种点。但是,在重叠方式是1种点,就是说形成1个点时,当然,上述观点和与以下说明的基于模型化的估算相同的估算也是适用的。
以下,对因双向记录的重叠顺序的差异而引起显色差异,或者如上所述,根据黑色墨在与其它墨的关系中与第几个重叠而使它的点的显色不同进行考察。
用基于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光学反射浓度的色空间,来考察各色墨的点的显色。在该情形下,如果用上述色空间表示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和黑色墨的各自的点的光学反射浓度(以下,也只叫做浓度),则
Vc=(vc,0,0)
Vm=(0,vm,0)
Vy=(0,0,vc)
Vk=(A×vc,B×vm,C×vc)。此处,为了在上述颜色的各成分中提高浓度,与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相比,更多地使用黑色墨,因此,下式成立。
A≥1、B≥1、C≥1    (1)
此外,在上述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光学反射浓度的各成分表示中,由于其它成分是比较小的值,所以为简化说明,将这些值表示为零。
接着,用数值表示墨的付与顺序对显色(浓度)的贡献效率,依次表示为f1、f2、f3、f4,f1对应于最先的付与。此处,如上所述,在一般的记录介质时,墨的付与顺序越靠前,其对显色的作用效率就越高,因此,为下述的关系,即
f1>f2>f3>f4>0      (2)
在以上的模型化下,首先,求出基于现有例的图16所示的排出口列的配置的图12、图13所示的点的显色。
首先,图12所示的通过重叠k1、c1、m1、y1所得到的点的显色E1为
E1=f1×Vk+f2×Vc+f3×Vm+f4×Vy    (3)
另外,通过重叠k2、y2、m2、c2所得到的点的显色E2为
E2=f1×Vk+f4×Vc+f3×Vm+f2×Vy    (4)由此,图12所示的2个点的显色E3被表示它们的和,即
E3=E1+E2=(2×f1)×Vk+(f2+f4)×Vc+(2×f3)×Vm+(f2+f4)×Vy    (5)
与此相反地,图13所示的通过重叠y1、m1、c1、k1所得到的点的显色E4为
E4=f4×Vk+f3×Vc+f2×Vm+f1×Vy    (6)
通过重叠c2、m2、y2、k2所得到的点的显色E5为
E5=f4×Vk+f1×Vc+f2×Vm+f3×Vy    (7)
作为它们的和的如图13所示的2个点的显色E6为
E6=2×f4×Vk+(f1+f3)×Vc+(2×f2)×Vm+(f1+f3)×Vy    (8)
其结果是,双向记录的显色差ΔEa为
ΔEa=|E3-E6|
=|2(f1-f4)×Vk+(f2-f1+f4-f3)×Vc+2(f3-f2)×Vm+(f2-f1+f4-f3)×Vy    (9)
此处,如果设f1-f2=F1、f2-f3=F2、f3-f4=F3,则根据式(2)的关系,F1>0、F2>0、F3>0,因此,ΔEa为
ΔEa=|2(F1+F2+F3)×Vk-(F1+F3)×Vc-2×F2×Vm-(F1+F3)×Vy|     (10)
图10是表示如上所述在第1槽1001一侧的方向(以下,将该方向称作往方向)扫描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由图2所示的排出口列的配置关系的记录头时形成在各像素的2个点的墨付与顺序的图。这时,如果各墨全部重叠,那么能够形成按c1、m1、y1、k1的顺序重叠的点和按y2、k2、m2、c2的顺序重叠的点。图11是表示在与图10所示情况的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回方向扫描图2所示的记录头时的2个点的付与顺序的图。这时,如果各墨全部重叠,那么能够形成按k1、y1、m1、c1的顺序重叠的点和按c2、m2、k2、y2的顺序重叠的点。
同样地,对本实施方式的点的在双向记录中的每一方向的显色差异进行基于与上述相同的模型化的考察。
图10所示的通过重叠c1、m1、y1、k1所得到的点的显色E7为
E7=f4×Vk+f1×Vc+f2×Vm+f3×Vy    (11)
通过重叠y2、k2、m2、c2所得到的点的显色E8为
E8=f2×Vk+f4×Vc+f3×Vm+f1×Vy    (12)
作为上述2个点的显色的和的显色E9为
E9=E7+E8=(f2+f4)×Vk+(f1+f4)×Vc+(f2+f3)×Vm+(f1+f3)×Vy    (13)另一方面,图11所示的通过重叠k1、y1、m1、c1所得到的点的显色E10为
E10=f1×Vk+f4×Vc+f3×Vm+f2×Vy    (14)
通过重叠c2、m2、k2、y2所得到的点的显色E11为
E11=f3×Vk+f1×Vc+f2×Vm+f4×Vy    (15)
作为2个点的显色的和的E12为
E12=E10+E11=(f1+f3)×Vk+(f1+f4)×Vc+(f2+f3)×Vm+(f2+f4)×Vy    (16)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双向记录中的各方向的显色差ΔEb为
ΔEb=|E9-E12|=|-(f1-f2+f3-f4)×Vk+(f1-f2+f3-f4)×Vy|
ΔEb=(F1+F3)×|Vy-Vk|    (17)
接着,比较以上已求出的现有例的浓度差ΔEa和本实施方式的浓度差ΔEb。此处,如果用成分Vc、Vm、Vy来表示上述ΔEa、ΔEb,根据式(10),则为
ΔEa2={(2A-1)×(F1+F3)+2A×F2}2×vc2
+{2B×(F1+F3)+2(B-1)×F2}2×vm2
+{(2C-1)×(F1+F3)+2C×F2}2×vy2
                             (18)
同样地,根据式(17),则为
ΔEb2={A×(F1+F3)}2×vc2
+{B×(F1+F3)}2×vm2
+{(C-1)×(F1+F3)}2×vy2
                                     (19)
因此,ΔEa2和ΔEb2的差为
ΔEa2-ΔEb2={(3A-1)×(F1+F3)+2A×F2}×{(A-1)×(F1+F3)+2A×F2}×vc2
+{3B×(F1+F3)+2(B-1)×F2}×{B×(F1+F3)+2(B-1)×F2}×vm2
+{(3C-2)×(F1+F3)+2C×F2}×{C×(F1+F3)+2C×F2}×vy2
                                     (20)
在该式(20)中,如果应用式(1)的关系,则
ΔEa2-ΔEb2>0,即,ΔEa>ΔEb成立。
这样,根据基于模型化的估算,可知:使用具有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排出口列的配置关系的记录头时,比使用图16所示的现有例的排出口列配置的记录头,更能减小双向记录中的扫描方向之间的显色差。
另外,由式(17)可知,本实施方式的显色差ΔEb是由黑色墨的显色(浓度)和黄色墨的显色(浓度)的差决定的。即,由图2所示的排出口列的配置可知,在使黑色墨的排出口列与黄色墨的排出口列邻接地配置时,详细地说,当使黑色墨的排出口列与在黄色、品红色、青色的排出口列对称配置的情形下最内侧的黄色墨的排出口列邻接地配置时,往扫描、复扫描中的色差,如式(17)所示,可以说是由基于黑色墨的显色(浓度)和基于黄色墨的显色(浓度)的差决定的。此外,这时,也能认为黑色、品红色、青色墨的排出口列是对称配置的。在该情形下,也可以说未对称配置的墨(黄色)的排出口列与该最内侧的墨(黑色)的排出口列邻接。换言之,当黄色墨与黑色墨的显色差小于其它彩色墨与黑色墨的显色差时,通过采用图2所示的排出口列的配置,能够使双向记录的套色偏差变得最小。因此,在青色墨或品红色墨比黄色墨更接近黑色墨的显色时,优选的是,在图2中,在黄色墨的排出口列的位置配置它的墨的排出口列。
例如,在黄色墨、青色墨、品红色墨中,当接近黑色墨的显色的墨是青色墨时,图14所示的排出口列的配置使双向记录的显色差变成最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上述排出口配置的记录头,而且,由该记录头进行双向的多次扫描记录。由此,进而也能够减小因扫描方向的显色差所导致的在图像中的色斑。
(记录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多种墨进行双向记录的结构中,为了减小起因于双向记录的色斑或套色偏差,根据使用的墨的种类而实施不同的记录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下表1所示,当只使用记录头的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图2)的青色、品红色、黄色墨的排出口列时,以及除上述墨的排出口列之外还使用颜料黑墨的黑色墨用的组件1200时,根据2值数据进行1次扫描的双向记录。这是因为,在青色、品红色、黄色墨的情形下,如上所述,各色墨之间的付与顺序或重叠顺序不同的2种点在每个像素和整个图像中为相同的数量。还因为,在使用颜料黑墨的本实施方式的记录模式中,该颜料黑墨和青色等的彩色墨没有重叠,而不会产生付与顺序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除青色等的彩色墨外,还使用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的染料黑墨的排出口时,根据3值数据进行多次扫描记录。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了更好地表现灰色的灰阶,而在较高的灰阶使染料黑与其它彩色墨重叠并形成点。在该情形下,如图2所示,因为该染料黑墨的排出口列k1 k2不是对称配置,不能以像素单位消除染料黑墨和其它彩色墨的付与顺序的差异,因此,通过进行多次扫描记录,虽然依赖图像数据,但是,对每一光栅或整体图像,尽可能使付与顺序不同的点等数地存在。即,如上所述,如果除对称配置的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墨之外还使用别的颜色或种类的墨,则在与双向记录对应地将这些排出口列全部设定为对称配置时,记录头的尺寸会增大,因此,这样的墨的排出口列,非对称地配置在构成对称配置的排出口列的组的2个列之间,或者,如图2所示,配置在该组以外。在使用这样的排出口列的记录模式中,用多通道进行双向记录。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称排出口或排出口列的“对称配置”,也包含如图2、图10所示在对称的排出口列之间各排出口在上述轴向相互错开的情形,另外,还包含如上所述在构成对称配置的排出口列的组的任意2列之间配置非对称配置的排出口或排出口列的情形,而未必需要关于与扫描方向正交的轴进行几何学上的对称。
此外,如上述的那样,在进行考虑了付与顺序的多次扫描记录时,使用染料黑墨。当然,例如可以重叠颜料黑墨和其它的墨来表现灰色灰阶。也可以在这样的模式中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多次扫描记录。
在下表1中,表示上述本实施方式的记录模式的分开使用的具体例。
在表1中,模式1是不使用染料黑而使用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和颜料黑墨在普通纸上进行高速记录的记录模式,为此,进行1通道的双向记录。
模式2是使用与模式1相同的墨在普通纸上进行高品质的记录的模式。在该情形下,即使如上述那样考虑色斑,也能进行1次扫描的双向记录。一般而言,多次扫描记录可以进行高像质的记录,因此,在本模式中进行多次扫描的双向记录。另外,例如,为了使灰色灰阶的表示平滑,可以并用颜料黑墨和染料黑墨。如上所述,在该情形下,多次扫描记录是有效的。此外,染料黑之所以适于灰阶表示,是因为与颜料的记录点相比,染料的记录点的光学浓度较低。
模式3是使用青色墨、品红色墨、以及黄色墨在着色纸上进行高速记录的模式,为此,进行1次扫描的双向记录。
模式4是使用染料黑、青色墨、品红色墨、以及黄色墨在着色纸上进行高像质的记录的模式,为此,进行多次扫描的双向记录。
模式5是使用染料黑、青色墨、品红色墨、以及黄色墨在光泽纸上进行高像质的记录的模式,进行多次扫描的双向记录。
表1
  记录模式名   记录介质   使用墨   记录控制
模式1 普通纸   颜料黑青色、品红色、黄色 1次扫描
模式2 普通纸   颜料黑、(染料黑)青色、品红色、黄色 多次扫描
  模式3   着色纸   青色、品红色、黄色   1次扫描
模式4 着色纸   染料黑青色、品红色、黄色 多次扫描
模式5 光泽纸   染料黑青色、品红色、黄色 多次扫描
此外,上述的记录模式的选择可以由操作者通过开关组620或主装置610选择,例如,可以由本打印机或主装置判断记录介质的种类和要记录的图像的种类(例如,文件、图表、照片)并根据该判断选择记录模式。
[第2实施方式]
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在与对称配置的各墨排出口列中的最内侧的墨排出口列邻接地配置非对称配置的(黑色)墨的排出口列时,能够减小在往记录、复记录中的显色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的对称配置的墨排出口列中,再追加2色的非对称配置的墨排出口列。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的排出口列配置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追加的墨是低浓度的青色墨(淡青色墨;喷嘴列c3、c4)和低浓度的品红色墨(淡品红色墨;喷嘴列m3、m4)。因此,能够在低亮度部分的图像表示中使用淡青色、淡品红色并减小该部分的粒状感。
如图15所示,在彩色墨用的组件1100上,设置7个槽。即,在扫描方向依次设置第1槽2001、第2槽2002、第3槽2003、第4槽2004、第5槽2005、第6槽2006、第7槽2007。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1槽2001和第7槽2007供给青色墨,对第2槽2002和第6槽2006供给品红色墨,对第3槽2003供给淡青色墨,对第4槽2004供给黄色墨,对第5槽2005供给淡品红色墨。而且,在第1槽2001上构成由64n(n是1以上的整数;例如n=4)个排出口构成的青色喷嘴列c1。在第2槽2002上构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品红色喷嘴列m1。在第3槽2003的第2槽一侧构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淡青色喷嘴列c3。在第3槽2003的第4槽一侧构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淡青色喷嘴列c4。在第4槽2004的第3槽一侧构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黄色喷嘴列y1。在第4槽2004的第5槽一侧构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黄色喷嘴列y2。在第5槽2005的第4槽一侧构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淡品红色喷嘴列m3。在第5槽2005的第6槽一侧构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淡品红色喷嘴列m4。在第6槽2006上构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品红色喷嘴列m2。在第7槽2007上构成由64n个排出口构成的青色喷嘴列c2。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基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模型化的估算,将在往复扫描中不能控制付与顺序的喷嘴列c3、c4、m3、m4、即非对称配置的喷嘴列c3、c4、m3、m4,与其它的对称配置的喷嘴列中最内侧的对称配置的喷嘴列y1、y2邻接地配置,由此,能减小在往扫描、复扫描中的色差,并且,上述黄色墨和淡青色墨或淡品红色墨的色差决定在该往扫描、复扫描中的色差。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青色墨和品红色墨相比,淡青色墨和淡品红色墨在亮度上更接近黄色墨的显色,因此,采用图15所示的排出口列的配置。即,与将青色墨、品红色墨的喷嘴列置于喷嘴列c3、c4、m3、m4的位置的结构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更为有利。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墨的付与顺序根据扫描的方向而发生变化的喷嘴列k1、k2排出的墨(黑色墨)是无彩色,因此,以多个喷嘴列控制付与顺序的喷嘴列的使用概率较高,由扫描方向引起的显色差减小。
此处,在用图2所示的排出口列配置的记录头进行仅使用在实际的图像记录中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而避免使用的黄色墨和黑色墨的记录时,如果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借助于模型化求出基于扫描方向的显色差ΔEc,则ΔEc=2×F1×|Vy-Vk|。在实际的记录中,F>>F2、F3。
比较黄色墨和黑色墨的情形与处理黑色和黑色墨的情形,则
ΔEc/ΔEb≌2,在前者的情形下,在扫描方向产生接近后者2倍的显色差。
本实施方式中的色差,在淡青色墨、淡品红色墨和黄色墨之间产生,因此,与黄色墨和黑色墨时相比,其影响较小。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难以如上述第1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图像处理来避免上述的墨的组合,因此,如上述那样地并用使用了多次记录扫描的多次扫描记录的结构,是有效的。
本实施方式也同样地使用与墨的种类相应的记录模式。下表2表示该记录模式的分开使用的具体例。
模式1是使用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颜料黑墨在普通纸上进行高速记录的模式,进行1次扫描的双向记录。
模式2是使用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颜料黑墨以及淡青色墨、淡品红色墨在普通纸上进行高品质记录的模式,为此,进行多次扫描的双向记录。
模式3是使用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在着色纸上进行高速记录的模式,进行1次扫描的双向记录。
模式4是使用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淡青色墨、淡品红色墨在着色纸上进行高像质记录的模式,为此,进行多次扫描的双向记录。
模式5是使用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淡青色墨、淡品红色墨在光泽纸上进行高像质记录的模式,为此,进行多次扫描的双向记录。
表2
  记录模式名   记录介质   使用墨   记录控制
模式1 普通纸   颜料黑青色、品红色、黄色 1次扫描
模式2 普通纸   颜料黑、青色、品红色、黄色淡青色、淡品红色 多次扫描
  模式3   着色纸   青色、品红色、黄色   1次扫描
模式4 着色纸   青色、品红色、黄色淡青色、淡品红色 多次扫描
模式5 光泽纸   青色、品红色、黄色淡青色、淡品红色 多次扫描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中再追加的墨是染料墨,能够良好地表现灰色的灰阶性,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淡青色、淡品红色的墨,扩大低亮度部分的颜色再现区域。但是,当然,在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中追加的墨不限于这些黑色墨和颜色材料浓度低的墨。
例如,可以使用橙色、绿色、蓝色等的墨来替代黑色墨等,扩大关于橙色、绿色、蓝色的颜色再现区域。另外,为了改善灰阶表示,也能对青色墨、品红色墨、黄色墨再追加墨。例如,如果要改善黄色的低亮度部分的表示,能够使用低亮度黄色或灰色的墨,来替代黑色墨。
在该情形下,这些墨的排出口列不是对称配置,通过使与其它的对称配置的排出口列中最内侧的对称配置的排出口列邻接地配置,能减小在往扫描、复扫描中的色差。
如上所述,在进行双向记录的结构中,在为了进行颜色再现区域的扩大和灰阶表示的改善而使用特别的墨时,也能将记录头的尺寸的增大抑制在所需最小限度,进行高速记录、特别减少了色斑的高品质的记录。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记录头的排出口配置为:在往扫描、复扫描中控制重叠方式并分别设定为相同的重叠方式的对称配置的排出口中的预定的不同的2种墨的排出口之间,配置非对称配置的排出口,因此,能够减小因往扫描、复扫描中的该非对称配置的排出口排出的墨和其它对称配置的排出口排出的墨的重叠方式在往扫描、复扫描中各自不同所形成的点的色差。
其结果是,在使用多种墨进行双向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能够将记录头的尺寸的增大抑制在所需最小限度,进行高速记录和特别减少了起因于双向记录的色斑的高品质的记录。
本发明对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在其广度方面,可以进行变更和修改,这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上述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使用记录头,并沿着主扫描方向往复扫描该记录头,在往扫描、复扫描中形成从该记录头的排出口排出的多种墨的点,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头,将沿着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不同的方向排列了多个排出口的排出口列,沿着所述往复扫描的方向配置多个,并且,多个排出口列包括,与多种颜色分别对应的排出口列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顺序是对称的2组排出口列,
所述多个排出口列,在位于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配置的所述2组排出口列的中央侧的排出口列的旁边的位置,且与不同的2种颜色的墨对应的排出口列之间,具有与所述多个颜色不同的颜色的排出口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分别配置在所述2组排出口列的排出口排出的墨至少是青色、品红色的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多个颜色不同的颜色的排出口列,是排出染料的黑色墨的排出口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2组排出口列所包含的排出口列排出的墨是浓度相对较高的墨,与上述多个颜色不同的颜色是浓度相对较低的颜色的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2组排出口列所包含的排出口排出的墨是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的墨,与上述多个颜色不同的颜色是浓度较低的青色和浓度较低的品红色。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2组排出口列所包含的排出口排出的墨是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的墨,与上述多个颜色不同的颜色是特殊颜色。
7.一种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使用的记录头,该喷墨记录装置通过沿着主扫描方向往复扫描该记录头,在往扫描、复扫描中形成从该记录头的排出口排出的多种墨的点,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头,将沿着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不同的方向排列了多个排出口的排出口列,沿着所述往复扫描的方向配置多个,并且,多个排出口列包括,与多种颜色分别对应的排出口列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的顺序是对称的2组排出口列,
所述多个排出口列,在位于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配置的所述2组排出口列的中央侧的排出口列的旁边的位置,且与不同的2种颜色的墨对应的排出口列之间,具有与所述多个色不同的色的排出口列。
8.一种喷墨记录装置,使用记录头,沿主扫描方向往复扫描该记录头,在往扫描、复扫描中重叠从该记录头的排出口排出的多种墨并形成点,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头具有沿所述主扫描方向配置了与多种墨分别对应的排出口列的排出口列组,
配置在排出口列组中的排出口列,沿着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不同的方向排列有多个排出口,
被配置在所述排出口列组的多个排出口列中,除与至少1种墨对应的排出口列外的多个排出口列,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使墨的颜色的顺序对称地配置,
所述除与至少1种墨对应的排出口列外的多个排出口列,包括与青色、品红色、黄色对应的排出口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头具有与所述排出口列组不同的排出口列,该排出口列比被配置在所述排出口列组中的排出口列更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从配置在所述排出口列组的与黑色墨对应的排出口列排出染料的墨,从与所述排出口列组不同地配置在记录头的排出口列排出颜料的黑色墨。
11.一种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使用的记录头,该喷墨记录装置通过沿着主扫描方向往复扫描所装载的记录头并在往扫描和复扫描中重叠从该记录头的排出口排出的多种墨来形成点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其特征在于:
具有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配置了与多种墨分别对应的排出口列的排出口列组,
配置在排出口列组中的排出口列,沿着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不同的方向排列有多个排出口,
配置在所述排出口列组中的多个排出口列中,除与至少1种墨对应的排出口列外的多个排出口列,沿着所述主扫描方向使墨的颜色的顺序对称地配置,
所述除与至少1种墨对应的排出口列外的多个排出口列,包括与青色、品红色、黄色对应的排出口列。
CNB200410042994XA 2003-06-13 2004-06-14 喷墨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957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9969/2003 2003-06-13
JP2003169969A JP4383778B2 (ja) 2003-06-13 2003-06-13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ヘッ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2515A CN1572515A (zh) 2005-02-02
CN1309575C true CN1309575C (zh) 2007-04-11

Family

ID=33296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299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9575C (zh) 2003-06-13 2004-06-14 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7621621B2 (zh)
EP (1) EP1486341B1 (zh)
JP (1) JP4383778B2 (zh)
CN (1) CN1309575C (zh)
DE (1) DE602004031481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83778B2 (ja) 2003-06-13 2009-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ヘッド
US20070177187A1 (en) * 2004-06-24 2007-08-02 Kenji Hisatomi Print system and print apparatus
JP4125271B2 (ja) * 2004-08-18 2008-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583887B2 (ja) * 2004-11-11 2010-1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方法、プリンタドライバ、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060170730A1 (en) * 2004-12-15 2006-08-03 Rogers Robert E Print head system minimizing stitch error
JP5049465B2 (ja) * 2005-02-21 2012-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
WO2006123528A1 (en) * 2005-05-17 2006-11-23 Ricoh Company, Ltd. Imaging apparatus
JP4768459B2 (ja) * 2005-05-17 2011-09-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274111A1 (en) * 2005-06-01 2006-12-07 Cho Seo-Hyun Printhead and inkje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06334947A (ja) * 2005-06-02 2006-12-1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655854B2 (ja) * 2005-09-30 2011-03-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07137049A (ja) * 2005-10-19 2007-06-07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848746B2 (ja) * 2005-11-28 2011-12-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吐出タイミング決定方法
US7410234B2 (en) * 2005-12-14 2008-08-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er and ink jetting method
JP5084159B2 (ja) * 2006-03-16 2012-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18556A (ja) * 2006-07-11 2008-01-3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JP5230084B2 (ja) 2006-08-07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JP5273919B2 (ja) * 2006-12-12 2013-08-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430237B2 (ja) * 2009-06-10 2014-0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850935B2 (ja) * 2009-07-14 2012-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ヘッド
JP2012183788A (ja) * 2011-03-08 2012-09-27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CN103085489A (zh) * 2011-11-07 2013-05-08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供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6512942B2 (ja) * 2015-05-27 2019-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7088710A (ja) * 2015-11-06 2017-05-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897805B2 (ja) * 2015-11-06 2021-07-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3069952A (ja) * 2021-11-08 2023-05-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編集装置、印刷データ編集方法、及び印刷データ編集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3295A (en) * 1982-06-08 1986-06-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image recording device with pitch-shifted recording elements
US4952942A (en) * 1986-05-29 1990-08-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with improved tone by recording yellow first
EP1088669A2 (en) * 1999-09-30 2001-04-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5352A (ja) 1982-06-08 1983-12-14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0817113B1 (en) * 1991-08-02 2003-09-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TE181882T1 (de) * 1992-03-09 1999-07-15 Canon Kk Mehrfach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mittels eines monochromdruckers
US5818474A (en) * 1993-06-30 1998-10-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asynchronous masks
US6042212A (en) * 1993-06-30 2000-03-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asynchronous masks
DE69615733T2 (de) * 1995-04-21 2002-08-01 Canon K.K., Tokio/Tokyo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arbeitung von Bildern
JPH1086450A (ja) * 1996-07-23 1998-04-07 Canon Inc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方法
JP3595663B2 (ja) * 1996-10-30 2004-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069430B2 (ja) 1997-04-16 2008-04-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234601B1 (en) * 1997-04-16 2001-05-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image on either plain paper or a specialty recording medium
JP4323580B2 (ja) * 1998-04-03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そのヘッド駆動方法
US6533392B1 (en) * 1998-05-21 2003-03-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printing metho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rinting with use of ink which performs function as a processing liquid making coloring material in other ink insoluble
JP2000079681A (ja) 1998-07-10 2000-03-21 Canon Inc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タ可読メモリ
DE60041100D1 (de) 1999-04-30 2009-01-29 Hewlett Packard Co Verfahren und Apparat zur Minimierung von Farbtonverschiebungen in bidirektionalem Tintenstrahldruck
US6604806B1 (en) * 1999-10-20 2003-08-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High resolution printing
US6273550B1 (en) * 2000-02-23 2001-08-14 Mutoh Industries Inc. Inkjet printer capable of minimizing chromatic variation in adjacent print swaths when printing color images in bidirectional mode
JP3507415B2 (ja) 2000-07-17 2004-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4931164B2 (ja) * 2000-08-30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マスク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JP4913939B2 (ja) 2000-09-29 201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708547B2 (ja) 2000-11-01 2011-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002137421A (ja) * 2000-11-01 2002-05-14 Canon Inc プリント装置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JP2002166536A (ja) 2000-11-30 2002-06-1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566396B2 (ja) 2000-11-30 2010-10-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763886B2 (ja) 2000-11-30 2011-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883898B2 (en) * 2000-12-27 2005-04-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using a print head with staggered nozzle arrangements
US6488368B2 (en) * 2001-01-26 2002-12-0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anifold for providing fluid connections between carriage-mounted ink containers and printheads
US6877833B2 (en) * 2001-01-31 2005-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data producing method for printing apparatus
JP4632388B2 (ja) 2001-01-31 2011-0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方法
JP3762230B2 (ja) 2001-02-06 2006-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
JP4343481B2 (ja) 2001-02-06 2009-10-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6467896B2 (en) * 2001-02-13 2002-10-2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inting system for selectively printing with dye-based ink and/or pigment-based ink
JP4817520B2 (ja) 2001-04-02 2011-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3884993B2 (ja) * 2001-06-07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02361895A (ja) * 2001-06-07 2002-12-18 Canon Inc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027135B2 (ja) * 2002-03-25 2007-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871934B2 (en) 2002-03-28 2005-03-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 head and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3871318B2 (ja) 2002-05-15 2007-0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154927B2 (ja) * 2002-05-24 2008-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複数の印刷ヘッドを用いる印刷
JP4383778B2 (ja) 2003-06-13 2009-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ヘッド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3295A (en) * 1982-06-08 1986-06-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image recording device with pitch-shifted recording elements
US4952942A (en) * 1986-05-29 1990-08-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with improved tone by recording yellow first
EP1088669A2 (en) * 1999-09-30 2001-04-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83778B2 (ja) 2009-12-16
US8449074B2 (en) 2013-05-28
CN1572515A (zh) 2005-02-02
US20050018012A1 (en) 2005-01-27
US20110285787A1 (en) 2011-11-24
EP1486341B1 (en) 2011-02-23
US7621621B2 (en) 2009-11-24
DE602004031481D1 (de) 2011-04-07
US20100033533A1 (en) 2010-02-11
US8016386B2 (en) 2011-09-13
EP1486341A1 (en) 2004-12-15
JP2005001337A (ja) 2005-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9575C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975764A (zh) 记录数据生成方法、记录装置及掩模制造方法
CN1693085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1077662A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72114C (zh) 喷墨记录方法与装置
CN1075980C (zh) 彩色喷墨记录方法
CN1280101C (zh) 用于打印机的盛装油墨的墨盒
CN1287989C (zh)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319749C (zh) 喷墨记录方法、记录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0340403C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0337826C (zh) 记录头用基板、记录头、头墨盒、驱动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557090A (zh) 阈值矩阵产生方法、图像输出系统、存储介质、灰度再现方法、阈值矩阵、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打印机驱动器
CN1473707A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CN1739973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装置的输送量校正方法
CN1753785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1743176A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579764A (zh) 喷墨记录方法、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程序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642740A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189321C (zh) 图像打印设备、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程序
CN1957593A (zh) 图像处理方法、程序、图像处理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
CN1590097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283469C (zh) 成像控制方法
CN1684835A (zh) 图像处理方法、记录装置、喷墨记录装置、打印机驱动器、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263602C (zh) 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JP2012223931A (ja) 画像処理装置、印刷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